学生学习参与度

2024-10-18

学生学习参与度(通用12篇)

学生学习参与度 篇1

一、创设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 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课堂教学, 教师是主体, 学生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 形式上形成一种教师高高在上, 学生只能服从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很难做到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在新形势下,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堂需求, 只要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环节, 就一定不要老师代替完成。课堂发言要轻松没有压力, 学生可以不用站起来回答问题, 气氛越活跃越轻松,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二、充分利用语言的风趣和幽默性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应体现出风趣和幽默。事实表明, 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 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教学语言生动风趣, 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 我在讲“be married to sb.”与“marry sb.”的含义区别时, 前者表示状态, 可以与表示一段的时间状语连用, 后者表示动作, 不能与表示一段的时间状语连用, 教师让大家造的句子是“他们十年前结的婚, 他们已经结婚十年了。”很多同学造的句子是:They married ten years ago, and they have married for ten years.很显然后半句是有误的, 老师问大家:“这是什么样的婚啊?怎么结得这么艰难呢?法律上承认的结婚就是男女双方领一张结婚证, 领证半天都用不了, 怎么还领了十年?”讲到这里大家哄堂大笑, 写错这个句子的同学们赶紧把它改成“they have been married for ten years.”通过这个笑话我相信大家对这两个句型会印象很深刻。

三、教学要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要体现出层次感,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的难易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参与度。同一个班里的学生英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所以教师设定的问题必须要有层次感, 否则太简单的问题会让程度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听的必要, 太难的问题又会让程度差的学生失去兴趣。例如有这样一道题:The machine I have______works now.%A.had it repaired%B.to repair%C.repaired%其答案是A。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两个问题: (1) 主语不是动作的执行者, “让人做某事怎么说”。 (2) 本句中的定语从句中缺少什么成分。前者答案是have sth done, 后者答案是缺少宾语sth, 其实只要把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很好地理解, 再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 它就迎刃而解了, 这两个问题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来提问, 只要认真听的同学都会听明白的。

四、让学生自己多动手, 自己去探究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在讲非谓语动词中的不定式的时候, 给出学生to do sth.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出它的被动式to be done, 完成时to have done, 以及它的进行时to be doing, 然后再根据以往一个动词的不同时态让学生试着猜测这几个时态什么情况下用, 最后教师给学生们总结一下, 再出些对应的题给学生们练习, 这样大家就会在边练边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而且印象还会很深刻。

五、注重教学过程评价,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 教师应该从知识、情感、意念三个方面塑造学生。语言本身就具备表情达意的工具性特征, 因此, 在英语课堂中, 师生之间不仅仅有知识的交流, 同时也有情感的沟通。对学生出现的与教师所提问题无关的回答或者想法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的情况, 教师应注重保护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独立性。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每一个反应都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譬如一次在评讲练习题时, 有学生举手提出“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trip.”是不是还可以用“I hope you to enjoy your trip.”来表达。其他同学听到之后哈哈大笑, 我注意到举手提问的学生脸涨得通红。看到这个情景, 我首先对他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我告诉学生们, 一个提不出问题的人, 他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是最大的。然后我不点名地对嘲笑他的学生提出中肯的批评, 最后我把有关hope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了一番。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 不仅能大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 .

[2]蒋国和.课改呼唤发展性教师评价[J].特色教育探索, 2003, (1) :12-16.

[3]张圣华.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什么样?[N].中国教育报, 2002-11-28.

学生学习参与度 篇2

摘要:在体育课程中,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动性、积极性、兴趣化、多样化

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里,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乐学、爱学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1、导入课时要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好像一场戏剧的序幕,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场地有时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跳跃动作随乐活动等。这种组织形式既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新授课时要引发兴趣 新授课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课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例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和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边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和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和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组织练习时要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习等方法,在练习期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拨、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在这种欢乐有趣的练习氛围中,教学活动轻松愉快,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爱好得到了发展,兴趣得到了培养。

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 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委颁布了(96)1号文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逐步推广落实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们在体育两类课程中实行了改革,明确了主要教学目标,改革了教学内容。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总之,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学生学习参与度 篇3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 62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03-01

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打破过去“满堂灌”“满堂听”的枷锁,还学生以真正的“自主”。教师说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思维的时间、交流的时间、探索的时间在增多。但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还是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要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最基本的策略就是设计和组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设计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在课堂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情景,使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立即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实践证明,游戏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例如:在教完九的乘法口诀后,要求学生熟记九的乘法口诀,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但是由于背口诀比较死板枯燥单一,学生很快就感到不耐烦。作为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都曾一度为如何背口诀而苦恼。老师可以将口诀设计成“大合唱”而且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所打出的节奏来“唱”,这样学生就觉得新奇好玩了,效果也会相当的不错。

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因此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有针对的设计教学游戏,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明显的提升。

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力量,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学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再根据平时速度估算需走多少时间;学了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教室、自己的房间、学校操场的面积。学了平均数后,让学生通过测量全班同学身高算出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等等。

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的技能技巧。不仅如此,学生应用意识的提高还不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的应用上。学科活动本身具有综合性,只有通过设计深入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增强应用能力,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三.在探究发现中学习

在教学中,探究发现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习得方法。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探究、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这个图形的周长。集体交流时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①5+5+5+5=20厘米,②5×4=20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有:①7+5+7+5=24厘米,②7×2+7×2=24厘米,③(7+5)×2=24厘米。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自己发现哪种方法最简便,自己得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实践中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转变教师角色,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堂变为数学探究性质活动的课堂。

四.在合作互动中学习

数学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互相激励、相互促进。其中,学习小组的合作方式最大化地实现了学生的全员参与,伙伴之间在互助合作中相互启发、帮助,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索求新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异质型的合作学习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它为学困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环境,让他们在优生的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帮助他人的喜悦;中等生则在他人的启发下,跳一跳摘到了“果子”。每个学生都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一些角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习惯,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境界。

合作学习,从方法上来说,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生活情境来组织。如收集数据、测量、调查生活中的数学等。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合作是解决实际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数学教育》2011年6月版

学生学习参与度 篇4

一、引入音乐, 活跃课堂氛围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 能使人产生无穷的联想, 还会给人带来轻松的愉悦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添加些音乐, 或配上音乐朗诵课文, 或让学生学唱一点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歌曲, 不仅能调节课堂氛围, 还给人轻松舒畅的感受, 调动学生的情趣, 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领悟课文的深刻内涵。音乐的旋律和诗文的韵味会产生和谐的美感。例如:在教学《明月几时有》等一组表达秋季景致的课文时, 我让学生自个儿演唱一点相关的歌曲, 他们都很兴奋地唱, 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声中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 进一步深切地感觉到月下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以此来培养孩子乐观旷达的性格。实践告诉我:有时用众多语言讲解未必能使学生产生有这么深刻的体悟。

二、增加表演, 激发学生参与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 我们要始终树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思想, 教学效果的好坏, 关键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去自我获得知识的多少, 以及这种获得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能自己获得知识, 也说明他同时会使用这些知识。假如他还会举一反三, 这便是学生真正学会的表现。这样的教学我们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天性就是爱动, 他们具有一种先天的演出欲望。我在教学中能利用这一点做足文章,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中, 在讲解“雪中捕鸟”环节时, 我有意识地让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演“扫”、“露”、“拉”等词和词组。在课堂上, 给学生实物表演的机会, 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 教学效果直观化。在教学《孔乙己》这课时, 我先请学生们编演《孔乙己》的课本剧, 要求他们把课文中的人物加进自己的理解再现。听课的学生们看到这种场景, 也个个跃跃欲试。甚至有的同学还常将课堂上学的动作回家学给家长看。可见, 课堂的内部实质意义已以一种可见的、具有活力的方式深入学生的心境了。

三、用笔描画, 增添课堂情致

用笔描摹课文文本的特定情境, 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一篇课文展现的基本内容, 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 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假想, 再用自己的笔去描画, 这里肯定充满了童真童趣, 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我在引导学生朗读、仔细查看、假想、美读的过程中, 让他们再用笔去描摹优美的语言画面, 获得阅览的乐趣与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学《松鼠》时, 我要求学生先将松鼠的模样绘制出来, 再启发他们思考:松鼠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些什么变化。学生们在这样的启发下, 兴趣大增。他们尽情地施展自己的假想, 把课文中抽象的语句转化为直观的画面, 孩子们的想像力十分巨大, 绘制的画面丰富多彩:尽管有的“画虎不成反类犬”, 有的超出了合理的情境, 有的与课文相去甚远……但是, 直观的画作深化了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激活了我们的教学。

在初中语文《鸟专题》教学中, 有时我让学生“角色换位”, 把自己假想成一群欢乐的鸟儿, 在蓝天中云游, 在白云间频繁穿梭, 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仔细查看、表现、假设, 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感触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并让学生遐想:云、房屋还会有哪一些样式, 再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用画笔绘出一幅蓝天白云图, 让它们相互交流、欣赏, 并用优美的语言对同伴的画作做一个评价。这种教学的最大长处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 在参与中自我学习。它既可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 还可以积累学生的语言表达经验, 让学生在感觉语言美的同时感觉艺术的美。这正表现出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着重提出的目标:语文学科要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 增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画促读, 让语文课堂饱含活力, 更具有个性化!

四、增强实践, 拓展学习空间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5

一.精心安排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为保证学生能真正参与此教学之中,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使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评一评,帮一帮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民主,自主,和谐与相互协作的课堂氛围,为此,体育教学也应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竞争,合作,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互练中共同提高,让学生在获得成功愉悦中得到发展。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为此,体育教师应努力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创设表演情境,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积极参与: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有自然表现的机会,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如在练习跳绳时,有的学生创造了新的跳法,教师就应当及时予以肯定,并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同学们看到新奇,个个都会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可提高要求,哪位同学创造了新的跳法就报告老师,老师就让他给全班同学表演,这样,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进行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使学生在参与中由“学会”转变成“会学”。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学习过程,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合作法,发现法,自练法,分析法,助手法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三.通过课堂调控,确保学生高效参与

教学反馈是教学调控的前提。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及时对教学目标,方法,手段进行调控,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的统一,促进学生在参与中不断获得成功。

学生学习参与度 篇6

就中职目前的语文课堂现状而言,要在这个层面上实现学生的课堂主动介入着实令人担忧。我们的学生多为农村语文基础差,没有完成良好的语文原始积累,对语文学科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每况愈下,越是高年级的课,我们老师越是感到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更不必谈终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因此,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努力去思考、探索。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实践舞台,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积极参与(情感参与)是有效课堂的基本前提

语文课中,课本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海洋的一叶方舟,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从读、预习课本入手。每一课编者都精心编排了“导读”“预习”“思考.练习”“积累.运用”,其目的是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教学内容和要求有个大致了解,做到学习时心中有数。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本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指导学生把它们读懂。学生读懂了“导读”,就能为他们的自学导向、导法、导行;读懂了“预习”,就能从中了解到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读懂了“思考.练习”,就能掌握到课文的具体要求;读懂了“积累.运用”,就能在听说读写综合性的训练中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参与了课本的各个环节,无疑便找到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前进方向,从而发现语文的学习其实挺简单。

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内在的联系,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要让学生在新旧内容的联系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三、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语文活动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途径

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课堂情境,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如《我的母亲》一课,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难以理解课文中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教师可为让学生讲述自己和母亲的小故事,来体会母亲的爱,在这样生活情境的创设下学生就能深入解读课文,理解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地深情。

四、优化教学流程,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教学流程的设置应契合课堂学习氛围,当发现预设的教学流程不符合学生的主观需要时,教师应及时调整、优化教学程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节课中,相对来说思维含量低、耗费时间长、学习状态、效果均不理想的应属需解决的环节。不如古文的传授,古文和现代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很多用语都不容易理解,这个时候的教学流程就不能和一般的课文阅读、解答一样了。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介入,形象生动的体现文本内容。

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学习 篇7

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弱, 直接影响对新知的获取质量.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需要的是科学新颖的课堂教学方案, 要设计好新课的导入, 为萌发学生探求新知开好头, 铺好路.小学生的思维形式是逐步过渡的, 直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低年级学生对生动形象的教具感兴趣, 恰当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拓宽解题思路.在教学“10以内的连加”时,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采用直观方法导入:出示投影片, 固定显示3只小鸟,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述 (有3只小鸟) ;移动拉片再请同学们说一句话 (又跑来2只小鸟) , 编一道题, 问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怎样列式, 得3+2=5;再移动拉片, 请同学们说一句话 (又跑来3只小鸟) , 问合起来共有几只小鸟, 谁会列式, 得3+2+3=8.由此从生活形象的具体事物感知, 导入新课, 认识“10以内的连加”, 在激发他们观察思考兴趣的同时, 引导他们思维, 加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训练.

二、新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在数学教学中, 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生成“结论”、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如有题为:“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盒皮, 要将其做成一个高5厘米的长方形铁盒 (无盖) , 它的容积最大是多少?”多数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但如果让学生借助纸板, 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在实践中探索, 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就可以变得比较容易.某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围成怎样的长方体纸盒, 容积才会最大”, 使学生明确“要做成长方体铁盒 (无盖) 的容积最大, 底面必须是正方形, 并且要用上全部材料”.接着, 让学生利用纸板动手剪一剪, 拼一拼, 发现:把长方形纸板先剪成2个正方形, 再把其中1个正方形平均剪成4个长方形, 以正方形做底面, 4个长方形分别做侧面, 围成的长方体纸盒 (无盖) 容积最大, 它的容积是20×20×5=2000 (立方厘米) .由此可见, 如果教师善于用实践、探索的眼光处理教材,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直观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就能促进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

三、问题———让学生自我提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切科学始于发现问题.在教学生动中我们要善于把握产生问题的源头,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探讨问题.

例如, 有一教师在教学完“梯形面积的计算”后, 为了让学生发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提出:“比较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与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结果有学生提出:“梯形面积S= (a+b) h÷2, 那么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公式计算呢?”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内部联系.教师鼓励提问的学生后,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能否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统一起来.接着, 教师动态演示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演变关系, 使学生意识到可以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统一为“‘上底’、‘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这一过程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评价———让学生获得自信

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使每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 能促进学生追求新目标.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 某教师在教学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出示“52+43”让学生计算, 结果一名学困生很快口算出:“52+43=86.”顿时,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大声说:“老师, 她算错了!老师, 她算错了!”这名学生失望地低下头, 十分尴尬.此时教师处理得是否妥当, 将直接影响这名学生的自信心.只听这位老师用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着说:“这名同学, 你没有用笔列竖式计算, 而是用口算很快算出结果, 说明你肯动脑筋, 有进步!”其他学生都投来肯定的目光, 这名学生也露出了笑容.紧接着, 教师又鼓励她:“你的口算结果错在哪儿, 请你再口算一次, 相信你会成功的.”这名同学鼓起勇气, 再一次口算结果:“52+43=95.”教师又问:“你是怎么想的?”这名学生说:“5个十加4个十等于90, 2+3等于5, 90加5等于95, 十位上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个位上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多么好的回答啊!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这名学生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五、作业———让学生做

高中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策略 篇8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参与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更是如此。如何培养兴趣呢?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投其所好。新课程理念也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基本动力,是学生感受数学、用数学的奥妙、美化人生和丰富人生的前提。”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原动力,它是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的潜能,点燃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教学一波接一波,环环相扣,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究学习,并进行积极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同学们的思维往往体现在练习、质疑、答问或讨论之中,而自主参与学习正体验在其中,它的有效程度、效率直接取决于问题的设计。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我们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并使数学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例如:在探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潜能,笔者创设了下列问题情境:同学们,在△ABC中,bcos A=acos B的条件下,你能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吗?同学们情绪激动,他们都想一显身手,积极参与。在小组里,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思考,认为要判断三角形形状,可以根据角的关系,或者根据边的关系。因此,要解决该问题,我们应从已知条件入手,那么解决问题途径就有两种:一是把边转化为角;二是把角转化为边。同学们在下面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具体解法略。

二、创建探索平台,促进自主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除了教学方法之外,离不开全体同学的全程积极、有效自主参与学习。教师要提供让同学们参与的时机,努力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索的空间和平台,当然,要为学生做好铺垫,特别是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我们要尽量让同学们去尝试解答问题或新知识,让他们有自主动脑、动手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的机会、时间和空间,当然,还要重视形式的多种多样,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外部活动能进行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学习活动,进而使同学们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并以更积极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参与研究学习活动。其次,在参与过程中学习,要注意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不但政策要倾斜,而且要创造条件给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1)概念的来源理清了吗?(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3)与之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4)概念有什么文化作用?例如,向量概念,高中阶段数学和物理所使用的传统定义是:向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物理中的向量概念又叫矢量,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等就是这样的量,它们是有自己的准确含义的;数学中的向量概念,它舍弃了物理中的实际意义,抽象为数学中的概念,强调的是向量的几何意义,这是可以推广到高维空间或更为抽象的空间中去的。到了大学阶段,相关的定义发生了学生多“吃偏饭”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能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探索圆锥内接圆柱教学中,为了促进自主参与学习,笔者为学生创造下列探索平台。首先运用多媒体把圆锥内接圆柱设计成课件,然后,把它放在网络服务器上,让同学们自主去浏览,自主去演示实验。其中,圆锥内接圆柱的探索内容为:1.圆柱在圆锥内怎样变化?2.怎样用平面几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3.怎样作出截面?4.圆锥底面积怎样变化?5.圆锥体积怎样变化?6.圆锥内接圆柱中有体积最大的吗?有的话,你怎样求?

笔者设计这样问题,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探索问题的平台,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参与学习。同时,让他们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和谐地参与学习,这也是教师创造探索平台的最佳形式,又是发挥自主参与学习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三、着力方法引导,提升自主参与潜能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潜能,使同学们学习教科书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教科书知识,转化为自觉地汲取知识,避免学生被动地接受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同学们从事探究活动,培养他们乐于动手、勤于动脑和实践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教会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自主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逐步让他们由“要学”到“学会”,最终“会学”,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对具体的问题,要进行仔细的思维引导,如分析、类比、联想、综合、演绎等,要重点给同学们指导各种思维策略或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肯定,对不合理问题用积极的态度指正,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自己能行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发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潜能。

例如:在高三三角函数复习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笔者设计导学提纲给同学们,要求他们按照导学提纲上的内容,进行逐步深入(自主完成)。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进行科学的学习,不怕刁难和钻牛角尖。第三,倡导学生对导学提纲上的问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第四,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编制问题,并相互进行解答(可分层要求)。第五,上课前,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小纸条,让他们将问题或收获写在纸条上,之后,再把集中的问题放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并组织同学们逐步分析解决。这样,不仅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生,而且提升他们学习潜能,还能培养他们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和谐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索过程,并充分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变化:理论力学中发现,有大小和方向的量不一定是向量,例如有限转动;泛函分析中实数集合按照加法和乘法构成了向量空间,没有大小方向的实数成了向量,所以对于向量又有了代数定义。

学生学习参与度 篇9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地理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 要真正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让他们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很多学生, 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对学科的认识片面, 把学科分为主科、次科, 对地理学习不重视, 无所谓。因此, 要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需要做到:

一、在课堂上让同学“动”起来

地理课堂普遍地存在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浓厚, 师生之间难以形成真正的师生互动, 教学互动。教学上常常是引而不发, 启而不发。学生没能置身教学之中, 没能参与课堂的互动之中。因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采取的方法是首先是要让学生动起来, 即调动起来。先把同学的注意力吸引到地理课上来, 让他们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当然, 要吸引同学的注意力, 这就要求教师深挖教材, 挖掘教材中吸引同学注意的内容、知识点, 最大程度地调动同学对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我国的疆域”的教学, 我国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大国之一。为加深同学对我国之大的认识, 课堂中笔者让同学从课文中找找有几处能说明我国面积大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问题一提出, 课堂情况与先前的沉默, 或做其他小动作完全不同, 形成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同学“动”起来了。经过一阵查找, 同学们纷纷发言, 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东西的直线距离;相跨经度的度数, 南北的直线距离, 相跨纬度的度数;我国疆界2万千米, 海岸线18000千米, 两者之和约绕赤道一周等。

笔者不但设法让同学在课堂上“动”起来, 同时也设法让同学在课后“动”起来。又如“中国气候”的教学后, 笔者让学生在班级的正面的黑板上开辟一个“今日天气”栏, 让当天的值日生将从报纸上搜集的当天天气预报以简易天气图的形式, 画在“今日天气”栏上。表面上看, 同学们只是每天在黑板上画画简易天气图, 实际上也是让同学们“动”起来, 让他们逐渐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关心报纸, 关心时事, 关心身边的地理, 关心有用的地理, 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亲近了地理, 对地理产生了兴趣。通过这些活动渐渐地把同学的学习注意力、学习的兴趣慢慢地吸引到地理科的学习上来。

二、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学习地理

同学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 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也开始活跃了起来, 同学开始学会了思考,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课堂活动。对于思考的结果, 有的同学会迫不及待地要表现出来, 因此课堂上的气氛也就与以前有了明显不同, 变得更加活跃了, 甚至有点“乱”。他们的发言中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些很好的观点和看法。仔细地思考, 从中发现其中的闪光点, 并对之加以赞扬或肯定。对于其中的错误则耐心地加以纠正, 循循善诱, 因势利导,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同时也能从中很好地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当然, 同学们的学习活动中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也不乏一些错误的东西。对此我们更要正确地对待, 如若处理不当, 就可能导致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挫伤, 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导致前功尽弃。例如, “中国行政区划”教学后, 笔者要求同学课后用厚纸板制作一幅“中国行政区拼图”。希望通过手工制作加深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分布位置的了解。然而在上第二节课时却发现很多同学并非自己动手进行“小制作”而是买的拼图, 有违作业的初衷。如何对待这件事呢?是批评吗?批评的话, 是否会挫伤某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或许他们只是对制作和购买现成的意义认识不足。因此, 课堂上笔者仍然对学生作了很大的肯定, 表扬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看到了购买的拼图更方便于拼图, 于是笔者就及时组织全班分组进行行政区的拼图竞赛,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改变评价机制

课堂上学生动了起来, 学习气氛活跃了, 这就为更好地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同学们的思想五花八门, 其中有许多错误的东西, 也不乏有许多闪光点。如何正确地对待, 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牵涉到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思想、思维。对学生的评价应本着能够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习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原则, 不能单纯的从“对”、“错”、“好”、“坏”来评价。评价应该更重视过程而不是只重视结果, 重视创造性而不是重视答案。应从中找出闪光点加以表扬, 给予鼓励。例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水能方面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为了让同学发散思维, 笔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我国地势是东高西低, 那又会对我国有什么影响?”问题一提出, 同学便活跃了起来, 有的说, 我国将和现在的情况相反, 东部干旱, 西部多雨。有的说, 我国将是大面积的干旱……对于同学们的回答, 首先笔者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的学习态度予以表扬。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些同学的表现欲。然后针对这个问题指出, 同学们的回答固然有不同的地方, 但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依据, 谁对谁错,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同学都学会了运用已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起码他们都知道了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势的分布状况会对该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同学们对于这样的评价也都感到满意, 这就更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总之, 增强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 培养同学们学习兴趣只有在学生投入了学习之中, 并参与了学习才能够成为可能。当然, 它不是一朝一夕之力, 而是日积月累之功。只要坚持不懈, 必然会水到渠成。让同学“动”起来, 参与到学习之中, 使之渐渐地对学习地理产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教学中不求“立竿见影”, 只求“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只希望能“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营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情景,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智能德综合素质,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摘要:吸引同学参与到教学之中, 是诱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深挖教材, 把同学的学习注意力吸引进来, 参与到地理的学习和地理的活动之中。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改变评价机制, 一切本着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原则, 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 必能逐渐培养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篇10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贴近生活, 有针对性地创设生活情境, 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存在于实际生活中, 引起参与学习的需求, 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 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 让学生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 学生会兴致很高, 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立刻产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课始, 老师随多媒体课件呈现购物情境直言:“今天, 老师带大家到商店购物好不好?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 你们看, 这里还搞促销呢。”学生很高兴地说:“真的呀, 这个文具盒降价呢, 我们来算算, 实际应该付多少钱?”教师顺势让学生先编成一道分数应用题, 再计算。学生很快就编出应用题:“商店里的一个文具盒原价18元, 促销降价, 现在一个文具盒多少钱?”“商店里现在一个文具盒18元, 比原来降价, 原来一个文具盒多少钱?”这样运用生活情境创设出的应用题比只是文字呈现的应用题更生动、活泼、有趣。在例题教学完后的相应练习中, 教师继续利用例题呈现的情境来强化新知的学习。编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书包原来50元, 先降价, 再涨价, 现在的价钱和原来的价钱是一样吗?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应该是多少钱?”这道题无论是数量关系还是解答步骤都比例题复杂, 难度也大了, 但由于是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呈现的, 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 凸现了解题思路, 便于学生正确分析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准确选择解答方法。这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以生活实景的形式呈现, 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 关键是教师要关注社会, 关注学生生活, 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 我们应该把学习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 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段春夏秋冬的自然风光片, 优美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从四季更替, 周而复始的规律中, 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认识。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像这样的事例, 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然后放手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的学生说:“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傍晚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周而复始。”有的学生说:“每年有十二个月, 一月、二月……十二月, 过了十二月又是一月、二月、三月……不断重复, 无穷无尽。”“每个星期有七天, 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也是这样不断重复的。”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情境中, 教师相机引入新知识的学习:“那么, 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3=?70.7÷33=?”在计算和讨论中, 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这样尽可能创设一些有趣且贴近生活的事例,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 激起了他们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三、运用生活经验, 解决数学问题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知识规律, 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 体验研究的价值, 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老师就应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结合教材内容, 创设情境, 设疑引思, 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例如, 在教学“前后”时, 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再调换同学的位置, 让学生再说一说。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 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又如, 在教学“时、分、秒”时, 由于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比较抽象, 因此, 我设计了与生活密切相关, 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有数跳绳、拍皮球、晃扶拉圈等活动, 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 较好地建立时间概念。尔后, 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位: (1) 小华每天睡9 () ; (2) 小红跳绳10下用了7 () ; (3) 小亮吃饭用了20 () ; (4)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等。这样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情境,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 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篇11

[关键词]在山的那边 教学案例 实录 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22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诗歌,是诗人王家新根据自己成长经历所创作的,诗句充满哲理,将个人的向往、困惑、信念呈现在读者面前,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作为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语文科所学的第一篇课文,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思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是这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片段1]课前引导,主动学习

一、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开学了,我们即将开始初中阶段语文科第一课《在山的那边》的学习,为了更好地顺利开展初中阶段的学习,大家可以把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好方法带进初中,让学习变得轻轻松松。你有哪些语文课前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教给大家?

学生先后回答:查字典,清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

师:听了大家的话,老师获得了不少好的学习方法,我也补充提供一个好方法给大家,即利用学校或者家里的报刊、图书、网络,查阅一些与课文学习相关的知识。比如,我们即将学习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可以做两件事:一是查阅有关群山、大海的图片或视频,二是收集几条关于理想与奋斗的名言警句。

二、反思分析

教学本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易做的、贴近实际的活动,如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几遍课文,借助图书、网络查阅有关群山、大海的图片或视频,收集几条关于理想、奋斗的格言。这种课前引导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去做一些与新课学习相关的、力所能及的、以体验式为主的事情,以阅读、浏览、体验、收集资料等活动为主要内容。课前导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课外有目的、有方向地自主开展学习,还能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自然快速地融入学习情境,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片段2]营造氛围,导入学习

一、教学实录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先通读课文,并充分利用学校和家里的报刊、图书、网络,查阅有关群山、大海的图片或视频,现在就请大家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

生1:我看到的山高耸入云,大海蔚蓝,茫茫一片。

生2:群山连绵起伏,大海波涛汹涌。

师:说得都很好,你们课外一定很喜欢学习。那么,山的那边一定是海吗?山那么高,海那么远,怎样才能到达心中向往的海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这首诗写一个生活在山区的孩子从童年时对大海的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寻找,他找到了吗?让我们通过读诗来寻找答案。(多媒体配合出示相关图片和本课学习目标,营造学习氛围,引入课文学习)

二、反思分析

导入是新课学习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本课,可以从出示群山、大海的图片开始,也可以从让爬过山、观过海的学生谈感受引入,还可以从谈谈自己从小树立的理想及为之努力的情况引入,但新课导入的内容、设计应该尽量与课前引导的活动、内容相关。笔者照应课前的学习引导,便于学生学习活动、思维的延伸衔接,肯定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课题内容的教学。这样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带着明确的问题开始新课学习之旅。

[片段3]合作探究,指导学法

一、教学实录

实录(一)

师:刚才我们一读诗歌,要求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二读诗歌,要求先听范读,再由小组练读、讨论,读出节奏;三读诗歌,要求自荐朗读,思考内容,读懂第一节的内容和“山”“海”的象征意义。现在,我们第四次读这首诗,要求读出情感。请先思考:要读出情感,先要了解什么?

生1:先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生2:先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说得对。要准确、深入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联系作者写这首诗时的相关背景……所以,朗读时要从内容到情感,准确运用合适的语气去读。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的内容,那在朗读时每一节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和感情呢?

生3:根据内容,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第二节应读出肯定、坚定的语气,结尾应读出兴奋与惊喜之情。

师:说得很好。诗人选取山、海这两种自然景物,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通过诗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路充满了重重困难,但只要坚定信念,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下面,大家先各自练读,再集体朗读,要尽量读出情感,把握好语气。

实录(二)

师:经过努力,刚才我们已经很好地在朗读中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了。然而,诗歌的情感是包含在字里行间的,品读诗歌、体会诗情就可以从词句入手。下面,请大家第五次读诗,边读边思考:诗中哪些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好?说说理由。先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批注,再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把小组的意见说出来供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1:我们组认为,“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句中,“铁青着脸”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山生气了,“打了一个零分”表达了失望的感情。

小组代表2:我们组认为,“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一句中,“种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明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扎下了深根”说明这信念很坚定。

小组代表3:我们经过商量,认为“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话中,用了三个数量词,“一次又一次”强调失望的次数多,“一座座”说明遇到的困难多,“一次次”强调多次失败后仍然坚持努力。还有,“诱惑”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达了以为爬上山顶就能看到大海的心理。

师:大家认真思考,积极讨论,所以各小组都说得非常好!诗中好的词句还有很多,值得继续去分析、体会。为了把大家思考、合作的成果转化成写作能力,下面请仿写两个语句:第一句是运用拟人来描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景物,表达喜爱之情;第二句是运用数量词“一次又一次……一次次……”表达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意境。

学生写后,教师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探讨写法技巧。

二、反思分析

精心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通常包含聆听点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训练等几个部分,它们的有机整合能让学生投入全方位、多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知识、训练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需要教师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按照科学的步骤有序开展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内容,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对产生的疑点问题做好记录,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学习、思考、答疑。开展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以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为前提,紧扣教学重难点,紧密衔接上一个教学环节,精编或精选题目进行训练检测,采用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或同桌批阅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当堂在全班反馈。

[片段4]拓展迁移,感悟人生

一、教学实录

师: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已对这首诗的内容、情感以及朗读技巧有了较好的理解,现在大家可以小结:在这首诗中,“山”“海”象征着什么?作者通过它们表达了什么主旨?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明确:诗中的“山”象征着困难,“海”象征着理想,而不断地爬山意味着不懈地努力与奋斗,要实现理想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奋斗。

师: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从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体会,用几句话写出来。

学生写后,教师组织展示学生作品,再次强调文章主旨。

生1:我在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摔过很多跤,但我坚持继续练,终于学会了。所以说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心。

生2: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勇敢地克服困难。

师:很好!大家都能把诗的主旨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其实,很多名人也就这一点说过很多名言,课前我们曾经开展这些名言收集活动,下面大家把找到的名言展示、分享一下。

生3: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生4:唐代诗人韩愈写过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好!课外喜欢学习、收集资料的同学都有收获,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大有益处,希望大家坚持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并把今天学习诗歌得到的体会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反思分析

我们所提倡的课后学习,是指根据教学重难点精选少量习题供学生巩固提高,或布置实践性、体验式等类型的作业,让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形式上可以实行分层次布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只要引导学生课后拓展了相关的思维,开展了相关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学以致用的体会,由课堂到课后的拓展迁移目的就达到了。

总体来说,本课教学过程实施还算顺利。就教材而言,课文是一首诗歌,应该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特点、学习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朗读,通过多形式、多层次不断深入的朗读,结合对重要语句的解读,带动了对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完成了教学目标。就学生而言,他们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这节课是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语文课,在选用教学方法时目的想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朗读、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发言等,所以实施了指导学生逐步深入的反复朗读、有重点地选择重要语句分析引导和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相机点拨的办法,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凸显了很多问题。一是“品”与“读”结合得不好。在第五次读诗并开展语句揣摩的时候,引导学生品味语句之后,学生还是没能很好地读出韵味,品读的效果未能得到提升。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小组讨论组织有点乱,问题探究不够深入,仅有部分大胆的学生积极发言,影响了参与面,效果不佳,这也许与学生之间彼此还不够熟知有关。三是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欠缺。教学语言不够精练明了,对教学环节的串联过渡不够自然,对学生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未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凸现学生主体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篇12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体参与意识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内部动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付诸于实际行动,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形成较强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以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

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且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课始要启发学生参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始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课始教学的:开始出示下列各数:12、80、75、36、138、724、231、1 300、1 279。让学生计算哪些数能被2、5整除?然后让学生很快地说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学生都是把这些数分别除以3来判断,速度很慢,此时我说:老师能很快说出12、75、36、138、231能被3整除。这时有的学生说:这些数都是你出的,你当然能很快判断出来啦,如果我来报数你来判断,看你还能很快判断出来!接着我让学生报数我来判断,学生报出许多的数,还有学生故意报出位数很多的数让我判断,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来,最后再用除以3的方法加以验证,结果全部正确,学生个个感到惊奇,都觉得老师了不起,同时还在想:老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此时我说:“这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老师知道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你们知道了这个规律,也能同老师一样很快地判断出来,你们想知道这个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规律。”这样进入新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2. 课中要指导学生参与

学生要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有参与学习的能力,教师为学生参与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主要有:

(1)动手参与。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准确、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思维材料,引导学生用学具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思之有源。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课中我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一是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一说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二是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它的面积你会计算吗?用什么办法可以求三角形的面积呢?三是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图形,有的学生拼成了一般图形;有的学生拼成了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拼成了长方形。四是问学生:你认为拼成什么图形比较好?为什么?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动脑参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思维是关键。所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要用脑去参与。参与时主要是解决怎么想和想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在知识关键处、转折处设问,通过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求同、求异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从而探索新知、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发展能力。

如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

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教师提问: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什么特点?什么量随什么量的变化而变化?从左向右看时间和路程是怎么变化的?从右向左看呢?变化有什么规律?从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变,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启发,学生发现了:任意两组相对应的四个数都可以组成比例,由此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

又如:在一堂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如图)。

一般学生是先求出半径的平方,再求半径,但是学生求出半径的平方是45时,无法求出半径,此时我启发学生思考:半径需要求吗?如果不求半径,知道半径的平方能求出半圆的面积吗?学生经过思考,弄清了知道了半径的平方也能求出半圆的面积,再用半圆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了。

3. 动口参与

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只有充分接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才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学生用脑去想什么、怎样想是看不到的,是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观察的结果、思维的过程和解题的思路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思维过程,对学生的表述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以纠正,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尾要保持学生主体性参与

课尾要进行精心设计,及时反馈,让学生体验在参与中获取知识的乐趣;可以用积极的评价、表扬、鼓励来保持他们的主体性参与;也可以留趣,对知识巧作孕伏保持参与;也可以巧设思考题,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保持参与等。

上一篇: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的下一篇:都市网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