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精选12篇)
学生自主学习 篇1
摘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能力, 是当前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之一。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淡漠, 是造成农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迟缓重要原因之一。为此, 在深化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改革中, 也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并以作为突破口, 促进农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思考
近年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实践证明, 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的改善, 也涉及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还涉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自身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换等多方面工作。其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是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动力之源。没有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为此, 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是成绩农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一、当前农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 当前农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淡漠,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英语学习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 在广大农村学校, 由于专业的英语教师严重缺乏, 现有的英语教师教学专业水平不高, 导致英语学科的教学始终是农村学校最薄弱的学科教学之一。加之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资源奇缺, 许多英语教师开展教学, 凭借的教学资源仅仅局限于课程标准、英语课本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只能依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满堂灌”。
2. 英语学习自我管理能力严重缺失。
由于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普遍不浓,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因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高度依赖教师, 学习自我管理能力严重缺失。最突出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学习计划。一切英语学习行为围绕教师转:教师指到那儿, 学生就走到那儿;教师无指令, 学生无动作。久而久之, 导致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了消极应付, 被动等待的不良学习习惯。
3. 英语学习方法过分依赖于死记硬背。
研究表明, 掌握并熟练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农村教师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单一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过分注重对教师“教”的研究, 忽视甚至无视对学生“学”的研究,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学法指导, 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并熟练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于单一的死记硬背方法, 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农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策略的思考
进一步增强农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进而为农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提供强劲的动力之源, 应采取如下有效策略:
1. 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抓手, 激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了, 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为此, 农村英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充分体验学习英语的实用价值,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2. 以转变学习观念为抓手, 增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管理能力。
著名哲学家,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 一切教育, 在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 在本质上都是自主学习。为此, 农村英语教师应当牢固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 以转变学习观念为抓手, 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到, 英语学习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在转变学习观念的基础上, 教师应进一步教会学生制定明确具体, 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并通过学习计划来约束和激励自己的学习行为, 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 逐步在学习中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 成为真正自主的学习者。
3. 以加强学法指导为抓手, 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实践证明, 学会学习, 善于学习, 不仅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最强有力的法宝, 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保障。为此, 农村英语教师应当彻底告别“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和做法, 积极探索和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规律的研究, 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 并自觉地把学法指导渗透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各方面, 贯穿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师大出版社, 2001, 12.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3, 4.
[3]余文森等.让学生发挥自主潜能,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 1999 (3) .
学生自主学习 篇2
教师采用直观图示法和联系法让学生直观了解。能过分析历史事件,使学生理解历史发展必然性。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
在历史新授课中,要根据教材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加以不同的处理
把教材内容制成表格列出,然后再进行讲授。利用表格讲授,同时指明线索,学生便明白容易懂,收 效很好。
为便于学生记忆,将教材内容列成要点
双管齐下,即学生阅读和教师讲述都用。学生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带问题独立阅读教材;教 师讲,是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前提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进行讲授。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
明确“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不断增加和提高“一桶水”的容量和质量
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要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可参加函授或自学等形式不断提高。
端正教育思想,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即使历史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高深的理论修养,但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就不可能履行其基本职责,更不可能完成素质教育。因此,敬业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可靠保证。
“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待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像陶行知那样,作为一位留美归国的博士,拒绝高官厚禄,心系平民百姓,创办乡村师范,挽起裤腿与学生一起种田,甘做“蜡烛”,甘做“人梯”,引导青少年向未来前进。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同时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
1.转变观念,打破常规 2.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3.掌握其它学科的基本的知识体系发展状况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教学技巧,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但要把自己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教师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高素质的人才,源于高素质的教育,而高质量的教育,则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史教师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科学化和教育技能素质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掌握运用辩证的方法论,阶段论,功过论。
如评价毛泽东:毛泽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得以发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毛泽东晚年也犯了错误,其错误并被反革命分子所利用,用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总体来说,功大于过。因而毛泽东依然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崇敬的。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对他们的评价也一直是考试的热点和重点,但是学生总是把握不好,对历史任务的评价总是带有主观色彩。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呢?简单来说就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透过现象看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本质,即使伟人也有他不光彩的一面,一个小人物也有好的一面。下面我就具体的例子来说一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有两位历史人物一直饱受争议,一位是武则天,一位是杨贵妃。我来逐一说一下应该怎样分析,“有人说红颜祸水,唐朝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使其不理朝政”这个题换句话说,就是认为,唐朝的衰落主要原因是武则天。显然这个题带有主观色彩,没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的去分析,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盛唐衰落的借口,唐玄宗堕落的替罪羊。其错误只在于她的兄弟姐妹也不太争气,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这些男人犯得错不能只转嫁到一个女人的身上,更不用说一个朝代的灭亡,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唐玄宗后期的腐败无能,乱用奸臣。
对于武则天,由于六年级下册的课本中只出现了武则天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生在做评价武则天这个任务时,得分率不是很理想,对于武则天,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本,我认为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应该有:经济上:进了经济的发展,“劝农桑,薄赋役”。政治上: 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
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军事上:社稳定了边疆形势,特别是平定了突厥的叛乱,文化上: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制,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课本知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以上都是武则天时期的积极贡献。
消极的: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对于历史人物我们要一分为二的去评价,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去分析,这样去做题在今后的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要实现优质课堂的创建,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经验的获得,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富于创新,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健康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理念。广大教师是这种理念的实践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从我做起,从课堂教学做起。一节成功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从优质的角度来评判,还要看是否不同程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是否时时启动着学生的思维触角,精妙的设疑,是否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恰到火候的点拨,是否时时牵动着学生思维的琴弦,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或讨论、或演练,各抒己见地将一个个难点、疑点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延伸知识、拓展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长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拓宽思维的训练,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质,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给学生开辟思维途径,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习贵在思考,知识在于运用。在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一串钥匙,让他们找出开锁之法,而不是为他们开锁。课堂教学是否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思维,也是构成优质课堂教学的最有价值的一种取向。舍此取向,就等于舍弃了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核。
白河教育有一种历史的传统——苦教苦学,是白河“三苦”精神在教育战线上的一种体现,也是经济滞后、给教育带来和一种产物。这种精神,用于教育创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用于课堂教学,实在不可取之,也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势态和最终走向。我真诚地希望课堂教学从苦教、苦学中走出来,让课堂教学走向优化,使素质教育在白河教育的园圃里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学习心得
掐指算来踏上教师这条道路已经四年有余了,并且自己一直在探索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些?学生能爱听、愿听我的课?怎样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等等吧!但是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快成为老柚子了,开始浑浑噩噩,按部就班,按照老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但是经过这十天的紧张学习,使我的思想和业务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认识如下:
一、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对于教学目标的认知是非常的浅薄的,只要领导不检查我就敷衍了事,但今天看了专家的讲课我有了很大的感触,原来教学目标有这么大的作用,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正如专家所说:从教学角度来讲,就是课程目标是学完这门课之后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则是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在三维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精练、抓住重点。既要紧贴课本知识,又要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怎样能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课: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成功,这节课才会有效。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就是“学教并重”,传统教学设计,即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其教育思想以教师为中心。而现在教育倡导的教学设计是:设计出来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系统的传授,有利于教学法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全面打好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
三、正确的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新课改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讲或者少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发展思维的培养和智力的状态,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也并不是一个装饰品,也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为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终身受益。1:注意学生的书写规范
2:重视专心听课的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认为,社会课上课听的懂或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下课也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不但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而且增加了下课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
3:预习的习惯:
(1.)重视预习,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2).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书本,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目的、问题,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学生自主学习 篇3
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再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中,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激活身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使学生“想学”
好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和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学机智,充满教学智慧的人。教师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习惯,然后才是学科知识、学习能力,教师要用自己教学智慧的积淀和教学艺术的折射,引发学生的内部需要,激发学生的内部活力,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品质、张扬个性。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情放松的场所,应该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地。教师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放飞心灵的园地,把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升华,个性的张扬尽可能的融于精神活动之中。
我在教学《面积的计算》时尝试了以下活动:在学完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后,布置了这样的练习题,测算你卧室的长和宽,算出你卧室的面积,假如你是一个设计师,你应该怎样铺设你的卧室地面。学生接受任务后兴趣盎然,第二天带回来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经过自己动手,精心设计的,就连平时的几个学困生也完成的不错。学生从地砖面积的大小、铺设的美观、经济实惠等不同层面进行了考虑、交流,彰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还源于生活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及几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课堂上让他们先用每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看看能不能通过拼、摆、剪,形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一对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有的学生只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方法,也能转化为长方形和正方形。我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记得牢,用的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开放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条件,使学生做到“会学”
教学是不断摆脱社会、技术、自然与他人的各种压制的过程,这一过程应当是面向学生,强调学生参与和自觉的过程,因而也是反对权威的过程。教师要尽力创设具有接纳性、支持性和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创设富有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动眼、动手、动耳、动口。教学内容表面上看是抽象的,但实际上来源于生活,把教材内容本来的样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使教学内容动态化、情景化,就能在课堂教学里为学生创造出学习、探索的时空。
我在教学“购物策略”时是这样做的:先出示例题“某种新品牌的饮料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三家商店为了促销这种饮料,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甲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优惠;丙商店购物三十元以上八折优惠。班里要举办聯欢会,要给参加联欢会的35位同学每人准备约200ml饮料,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由于问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学生都跃跃欲试,急于探索,在讨论时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比较,最终选出了合适的方案。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懂得了一些购物的策略,知道了根据购物的多少选择比较优惠的方案,培养了学生的经济头脑,提高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三、师生互动建构自主学习的调控机制,使学生做到“能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潜能释放的学习,它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动自控地展开求知活动,与被动接受式学习相比,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更充满张力和复杂性,更需要师生双方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走到“台后”,把握“自主”与“自流”、“放开”与“放任”的界限,有效的实施自主学习中的调控。在教学中要实行目标导向,实行程序控制,实行灵活调控,要鼓励学生提问,对提出的问题灵活处理,引导学生再次探讨得出最终结论。
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先把学生分组,给每组分发了不同的圆柱圆锥模型,准备了沙子和水,让学生设计方案,利用学过的圆柱体积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利用手中的器具通过操作发现有些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有些却不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又引导他们找一找原因,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发现,只要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就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而一般的圆柱和圆锥却没有这个特点,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解决问题,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学到了知识,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体现出了学生自己“能学”的特点。
四、学会学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做到“坚持学”
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作保障,面对既定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缺少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即使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也不可能得到顺利进行。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发挥自主意识,在不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充分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实践的功能。使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的坚持下去,转化为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成长。
学生自主学习 篇4
一、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上课总是那几个人举手,太没劲了!结果老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多数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课堂气氛不够好,学生缺乏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才能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悦感,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会爱学与乐学。如果老师“唯我独尊”,学生有的只是紧张和依赖,根本不可能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自我探究的意识,何谈有自己的看法呢?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打造一个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才不会在课堂上循规蹈矩,亦步亦趋。
二、借助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课堂上常常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多媒体教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声像效果带来的刺激,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他们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在教授《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由于江南水乡和黄土高原文化的差异,江南学生无法对安塞腰鼓这一表演形式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仅仅是读一读,议一议,无法让他们体会到安塞腰鼓特有的魅力。于是,我先给学生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盛大场景,学生一下子被它的豪放、粗犷、强有力的节奏震撼了,他们兴奋了,陶醉了,于是很主动地沉浸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自主地感悟、探究文章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有的学生甚至想来一次远行,亲自去观赏一场安塞腰鼓!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动作用能得到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大增加。
三、指导学生自我探究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一篇文章,能掌握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他们触类旁通的能力,多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就会日渐浓厚。如“语言品味”这一块,是阅读中的重头戏,《课标》也有明确的要求:7—9年级的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旨,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据此,我专门设计了一组“记叙文中语言品味”的阅读材料。如“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一点地舔了去。”“地平线上,出现一片眩目的灯光,这是地上的星云,是人间的彩霞,是烂漫盛开的光之花,是奔流飞动的七彩瀑布。”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方法:(1)写了谁?写了哪方面?什么特点?(表层信息)(2)表现了谁的什么情感?(隐含信息)(3)修辞的判断及作用(表达效果)。之后,多数学生果然能够举一反三。
可见,帮助学生找到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让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大大提高。
四、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单单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多采用激励性评语。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是成功动机,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要降低要求,经常不断地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才会激发他们潜在的力量。对学生的欠缺和不足要包容;学生富于创造性的个性表达,教师要及时鼓励,并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此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一学生如何学习自主学习英语 篇5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比较能力、模仿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而自主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正好是培养和运用这些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课本的基础语法知识,以下是自学英语语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希望能给高中的同学一点启发和帮助。
1.观察感悟:现行的高中英语课本每个单元的语法分别在三个板块中呈现和运用。1)在课文文本中呈现;2)在课本附录部分呈现;3)在单元同步练习中运用。这三个板块之间的排序是有一定逻辑关系和合理排序的。首先是在课本中自我观察、感悟和发现,对语法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留下第一印象,
这个过程主要是观察结构特点、词形的表达方式、语序等。在此基础上再进入附录部分语法项目的进一步学习、观察和分析。由于附录部分有详细的说明和例句,所以为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保障。
2.作出结论:在反复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动手作出结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对每个例句分别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尝试用自己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3.初试牛刀:在得出基本结论和把握基本规则以后,马上进入课本中的练习。对于课本中相同的练习没有必要全做,根据需要选做一部分就可以了。每做完一个练习以后,要及时发现问题和反思纠错。
自主学习 学生能行 篇6
例如,我利用学案讲《植树问题》。
学案里我设计了两道题:
1.如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会出现几个间隔和几个点?
2.在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你认为一共可以植几棵树?(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你认为会出现几种情况?能把你设想的情况画下来吗?
交流第一题后,一个问题呈现在了全班同学面前,“在100米的一条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画图。”有人说。
“怎么画?”
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最先演示的是小琪。可是,他竟用1厘米代表5米,看那样子,准备画20厘米,估计要从白板这头画到那头了。看到这“架势”,下边的同学“抗议”了:“太慢了,能不能快点呀!我来画吧!”“什么时候画完呀?”
我心里也有点“冒火”:这么画,得什么时候画完呀。眼看着一节课只剩二十分钟了。后边还有第二个问题要处理,还有拔高题呢,还要讨论、总结……不行,我还是讲吧!
于是,我向他身边走去。可是,一阵阵自告奋勇的声音又使我的脚步慢了下来。“老师我有办法。”“老师,让我来吧!”“看我的——”……一声高过了一声,学生的眼神里全都是渴望与智慧的光芒,大部分同学都已处于半站半坐的姿势。看那样子,我要是还想讲题,估计一张口,他们的思路就会随着我一起喷涌。那么,如果学生们自己能够弄明白,我又何必越俎代庖呢?何况,学校目前正在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此时,不正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绝佳机会吗?
于是,我停下了脚步,先示意小琪停下来。
“用1厘米代表5米,20厘米就可以代替100米。如果是1千米,1万米,甚至更长呢?这样画就有些慢了,能不能快速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我抛出了问题。
“把图画的简单些,不用1厘米代表5米,长点短点都行,看明白间隔和棵树的关系就行。”“植树棵树和间隔一样,有一个间隔就植一棵树,求出间隔就行。”“不对,开始得种一棵树,不种你知道从哪开始吗?”……
看着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我知道,他们明白了。接下来该对植树问题进行分类了,按照常理,这该是我总结的时候了。可是,有了刚才的尝试,我依然想把这个问题交由学生自主完成:“现在知道怎样画图了吗?植树问题会出现几种情况?”
于是,又是学生们自己画图说明3种植树方法。
可我发现有的学生一脸茫然——没听明白。我问:“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为什么有时一端不种有时两端不种?”“这个问题提得好,为什么呀?谁能说明?”
学生们的说明方式多种多样,最有趣的一个孩子,在教室里选了4块方砖,第四块的后面是墙。他说:“每隔一块砖站一个人,可以站几人?快来试试。”第一个孩子一站,第二个孩子再一站,刚才一脸茫然的孩子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回顾本节课,我的收获不小:学生借助我的设计能进行简单的自学,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也有不明白的地方,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争论,这样,很多内容不需要老师讲,学生自己在讲解、争论中就明白了。
学生们也收获不小:原来上课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尖子生,其他学生不知道说什么,不会说,不敢说,老师也舍不得花时间让他们说。可这节课,因为我的话少了,给学生自己发言的机会就多了,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课堂环境相当宽松,有疑问、有讲解、有提问、有回答、有板演,学生的胆子大了,课上爱发言了。
学生自主学习 篇7
一、从多种角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在动力。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教师应树立“教学活动”的观念, 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设计教学、开放教学, 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笔者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新颖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待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 可设置这样的问题作为引入:有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报纸, 如果将它连续对折30次, 会有多厚?请你算一下, 如果将它连续对折40次, 会有多厚?
只要学好了今天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 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2. 根据教学内容, 培养数学兴趣。
在教初一数学“几何体”部分时,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 学生就开始对几何图像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 学生兴趣高涨, 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又如“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问题, 答案有多种可能性, 此时, 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 再用剪刀沿棱剪开, 展成平面, 并用“冠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
3. 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培养兴趣。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 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 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 设置诱人的悬念,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 并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适当分段, 分散难点, 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 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 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 找不出等量关系, 列不出方程。因此, 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 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 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 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进行提高, 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 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 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的分析思维。
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 思维容易雷同, 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二、运用多种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1. 培养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学能力。
我们知道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从阅读开始, 学生阅读能力较差, 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 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 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 并指出记忆的方法, 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 让学生读题, 引导学生审题意, 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 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 设置思考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
2.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首先,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要教给学生数学发现的方法, 使学生有问题可问。数学规律的发现既要靠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也要靠逻辑思维。数学推理既有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也有演绎推理。一般由合情推理去猜想, 靠逻辑推理来证明。所以教师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问题。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我们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确是十分困难的, 因为学习毕竟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才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的迫切欲望, 才会去刻苦, 才会感到“苦”中有“乐”。
在《函数》复习中教学, 可设计以下的开放题:1.已知函数的图像经过 (3, 4) 和点 (4, 3) 请写出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2.请研究二次函数y=x2+4x+3的图像及其性质, 并尽可能多写出结论。这些开放题不仅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很大, 而且极易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总之, 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情境, 让学生“学中做”。
3.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 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 还要反过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体会、理解生活中的数学,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面对新的数学知识, 主动寻求其实际背景, 探索其应用价值;面对实际问题, 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的策略。学生只有不限于教师提供的案例, 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 才能为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 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价值, 体会数学的价值。如《数学》中的“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和“3x+5y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 篇8
所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就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 不断地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但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需要各学科教师的重视, 学生由于师源性的心理问题, 学校容易陷入“心理辅导工作做加法, 学科教师做减法的”的窘迫境地。所以我们从德育心理入手提出“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理工作者, 每一个办公室都是心理咨询室”的理念, 旨在形成学校上下、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人人重视积极“健康自我”的培育。
一、健康课堂文化建设, 发挥学科渗透主渠道作用
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生在学校的自我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课堂的感觉。宽松愉悦、充满情趣的课堂,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挥其聪明才智, 从而使学生发现自我的价值, 提高其童年生活的质量。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 我们提出了健康课堂文化建设的两点要求:一是四个带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 把激情带进课堂, 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鼓励带进课堂, 把趣味带进课堂。二是四求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体现“求实、求活、求趣、求智”的教学模式,
这“四求”模式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 也是学校教风建设的要求, 其目的在于打造严谨治学的教师队伍, 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我们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风影响学风, 教学态度影响学习态度。教师的人格特点、待人处世哲学、文明行为举止等都不同程度地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得以呈现, 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教师“实活趣智”的教风影响下, 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 学生文明守纪、好学向上、健康活泼的学风得以发扬。
二、设立重大节日, 维护心理健康
(一) 心理健康节是我校才开设的一个特色节日
在举办的心理健康节中, 已经成为学校发展学生健康自我、营造心育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手段。今年我校举办的心理健康节, 开展了“感统训练、心育活动课研讨、展我风采、健心行动”等四个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 并将心理健康节和校园文化节、“六一”儿童节等传统节日整合起来,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内涵,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品位。心理健康节活动由校内向校外延伸, 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心理漫画书法表演展示、心理咨询师街头现场咨询、邀请家长到校听取专家心理教育专题报告等活动, 营造了全社会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扩大了学校心育办学特色的影响。
(二) 举办读书节, 发挥读书的治疗功能
我校每年下半年举办读书节, 读书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 更能起到陶冶情操、消除浮躁心态, 实现心理治疗的目的。心理专家认为:读书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 在读书的过程中, 阅读者的经验与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交互作用, 促进阅读者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形成良好的生活适应。日常的读书活动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 在心理咨询师协助下的读书则具有治疗性。我们举办读书节, 兼顾学生心理发展, 面上发动, 学生人人参与读书以及相关活动;点上拓展, 对重点学生推荐必读书目, 在心理咨询师引导下读书, 激发当事人产生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试图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实践证明, 读书活动对心理困扰、智能不足、阅读困难、低自尊、孤独、畏缩、自我实现、学业成就、同理心、果断行为、态度改变、行为改变、降低恐惧、自我发展等问题有一定疗效。
三、培育典型, 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既催人奋进, 又能抵御来自校外不良思想的影响。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典型, 树立身边的榜样, 可以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
一是“四星”评比, 培育学生典型。我校开展了学生“四星”评比活动和“风采少年”评比活动。根据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具体目标, 相应地在学生中开展“礼仪之星”、“诚实之星”、“开怀之星”、“智慧之星”的“四星”评比活动, 通过评比, 树立典型。“四星”评比各班每月一次, 对照具体的评比条件, 将评上同学的照片、资料简介张贴于教室外墙壁的专栏中, 达到典型引路、学有榜样的目的, 发挥了榜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是开展行为规范合格班创建活动, 树立班级榜样。学校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制定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分阶段逐步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计划及各阶段的评比细则, 坚持每日检查与每周评比, 督促学生加强对不良习惯的自我监控, 并逐步改善, 使全校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月对班级进行考核, 学期末进行综合评比, 评选出行为规范合格班和先进班级。
四、编写心育读本, 助人自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 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目标则是助人自助、育人自育。从培养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来看,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方法, 特别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方法, 有利于实现助人自助、自育,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从而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 冷静自如地面对各项激烈挑战。基于这种认识, 我们组织学校的心理教育骨干教师致力于心育自助读本的编写。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 我们以故事的形式汇编了《听听我的声音》一书, 期盼学生通过阅读, 在故事中感悟、在故事中收获。接着, 我们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主要困惑, 由学校心理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并将这些材料按低、中、高三个年阶段分别汇编成一套自助读本——《漫步两小》, 给学生提供心理自助。
五、同伴聊天, 心理互助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 处于勤奋与自卑的矛盾之中, 这个时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老师和同伴。因此, 充分利用同伴群体的影响力量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 我们建立了同伴聊天室, 充分利用同伴群体的资源, 由小咨询员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一是岗前培训。我们从各个班级选出一批成绩优异、交往能力强, 志愿帮助别人进行心理沟通的同学进行岗前培训。由专门的心理老师给他们进行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内容、技巧、原则等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 初步具备与同伴心理沟通的知识和能力。最后通过理论和技能考核, 取得小咨询员的上岗证。
二是助人自助。小咨询员队伍形成之后, 评选出室长全权负责同伴聊天室的工作, 心理咨询老师做指导老师。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由两名小咨询员在同伴聊天室接待来访同学并做好聊天记录,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就集体讨论, 再解决不了的转交给心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不但帮助了别人也让自己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和成长, 实现了助人自助的目标。
三是小课题研究。对于同伴聊天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 以及校园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小咨询员组成了问题会诊所, 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讨论, 形成小课题、小论文。《网络游戏成瘾研究》、《上课小动作现象研究》、《学生交际能力调查》、《取绰号心理问题调查》等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中, 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增强了信心, 培养了创造性智慧, 自我意识得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由学生组成了小咨询员、小研究员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成为校园里最活跃、最热情、最受欢迎的一分子, 成为心理老师的得力助手, 也成为维护同伴心理健康的小卫士。
六、撰写心理日记, 宣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情感问题, 学校开展了指导学生写生活日记的活动。学生每周写一篇生活日记, 反映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学校每学期择优汇编成《开心果》日记集。学生通过平时的日记, 反映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或伤心难过或舒畅轻松或困惑无助。这样, 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泄自己苦闷、烦恼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心理日记, 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掌握学生心灵脉搏, 及时实施必要的辅导和干预。心理日记既是学生心灵的轨迹, 又是道德的长跑, 可谓是一举两得。
学生自主学习 篇9
一、培养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主动提问不仅是思维独立性和创新性的印证, 更是发掘强劲的思维动力的过程, 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因而在课堂上, 学生主动提问对自主学习有着具大的引导作用。然而传统的课堂提问模式都是教师把握提问主动权, 学生习惯于回答问题和接受知识, 很少有在课堂上主动发问的意识, 阻碍了其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改变传统的课堂提问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根据实践研究, 笔者发现, 影响学生主动提问的首要因素是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反馈态度。当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后, 他们总是期望教师能够予以重视, 认真解答,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教师给出的反馈态度并没有达到学生的预期效果, 学生感受到的只是教师的冷落甚至不耐烦, 于是提问的欲望便被压制下去了, 即便下次再有问题也不会轻易提出。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态度, 以耐心和细心对待学生的问题, 不要因为学生问题质量不高就责怪、批评学生。提问永远都是爱学习的表现,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但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提问技巧, 引导他们问出深度、问出质量, 避免盲目提问。从知识的形成条件及过程出发提问是最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知识的内在关联提问是另一种重要方法, 它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对比和归纳的提问方法是学生把握数学学习规律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把这些提问的基本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教会学生提问, 提高问题质量, 让学生会问、爱问。
二、提高应用能力, 密切关注生活数学
数学是一门起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且在生活中不断完善发展的学科, 高中数学所授知识更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 并且知识的应用也多是回归到生活实例中去。高中数学这种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属性给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另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
实际应用的需要产生了数学学习的必要, 当学生发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便会激发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数学的实用价值, 加强应用数学观念的培养, 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依赖生活数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我总是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注视身边的生活, 从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找到学习知识的踪迹。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时候, 我请学生想一想身边的哪些现象用到了等比数列的知识。很快便有学生举了一个恰当的例子:在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 魔术师丁健忠表演了一个撕报纸的小魔术, 其实这个一个以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他每撕一次, 报纸的数量便增加一倍, 四次过后, 报纸应该变成24即十六个小块, 然而他展示给大家的仍然是一张完整的报纸。这个学生的敏锐思维简直让我赞不绝口, 他竟然能从供大家娱乐的魔术中都找到了数学的踪迹, 可见其平时很留意生活中的数学, 在他的影响下, 其它学生也纷纷列举自己身边的等比数列现象, 课堂氛围非常热闹。
三、亲自动手实践, 实现自主探索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千万不能忽略学生动手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如果仅仅依赖教师讲解, 学生得到的知识远不够深刻, 还很可能产生理解偏差。但是如果给学生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 让他们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摸索、感悟,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逐步发现数学知识的真谛, 并且记忆深刻, 达到教师教授所不能及的良好效果。
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不妨把握好知识的特点, 利用好每一个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给课堂加入一些有趣的数学小实验,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略去枯燥的语言讲述, 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探寻、去发现、去学习, 在动手的过程中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 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实现自主学习。例如, 在讲解椭圆的内容时, 课前我请学生自己准备一张纸板、两枚图钉和一段细绳。课堂上, 我并不是像往常一样详细讲解, 而是让学生拿出学习道具, 请他们动手操作, 将图钉固定在纸板上, 然后将细绳两端分别固定在图钉上, 用铅笔绷着细绳作图, 看一看画出什么图形。很快, 学生便发现了有趣的结果:当两枚图钉固定在同一个位置时, 所画出的图形是圆形, 圆形的半径恰好是细绳长度的一半;当两枚图钉分开时会画出椭圆, 但是学生画出的椭圆却不尽相同, 有的圆一点, 有的扁一点。我请学生找一找出现不同形状的椭圆的原因, 并且看一看不同的椭圆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思考, 很快就发现了椭圆形成的条件及特点, 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总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高中数学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不仅关系着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 还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课堂主动权, 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治伟, 高中新课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科学教育, 2010.2 (16) [1]王治伟, 高中新课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科学教育, 2010.2 (16)
[2]陈菊芬, 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科技信息.高校讲坛, 2010.5[2]陈菊芬, 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科技信息.高校讲坛, 2010.5
学生自主学习 篇10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音机”、“容器”、“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学”,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多”(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限制得多)和“三少”(即学生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得少)的弊病。最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艺术家。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二、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创设情境,让每个同学都能踊跃参与,并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实施愉快教学,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寓教于乐。
1. 读一读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重要的一条则是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品出味道。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儿童进行读书训练,在读中理解、消化、吸收。
2. 说一说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白事物的经过,提高口头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引导学生看图讲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经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围绕着(小蝌蚪)长长的尾巴→长出两条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成了青蛙)进行讲述。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也形象地说明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经过。这样的说话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3. 演一演
组织儿童分角色表演,这是一种帮助儿童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当自己化身为课文中“人物”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如《小燕子回来了》这一课,通过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时在沿途看到的变化,歌颂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快。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按小组分别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妈妈”,表演他们从南方飞回来的经过。比一比,谁能把小燕子看到祖国建设性时又惊又喜的心情、动作和语言表达得准确、充分。学生便在这样愉快的学习中,看到祖国的建设变化巨大而感到欢欣鼓舞,从而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4. 议一议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他们的各自智慧火花相碰撞,达成共识。如教《乌鸦喝水》一文,有个学生反驳说:“乌鸦想的方法不好,乌鸦可以用吸管吸水呢!”有个学生建议说:“它用两只手抱起瓶子也能喝到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争先发言:“乌鸦没有手,它有翅膀,瓶子很滑,它抓不住。”“那它可以把瓶子打破再喝!”……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气氛十分活跃。
5. 画一画
教师要紧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画一画关键的词语,唤起合理的想象,加深对内容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如《骄傲的孔雀》一文,孔雀象征一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人,为了突出这一个性特征,指导学生画出“抖动”、“展开”、“炫耀”、“昂着头”、“挺着胸”、“理也不理”等词语,体会孔雀的骄傲神态,使儿童明白做人应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道理。
三、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质疑问难,勤学好问,敢想、敢问、敢为、敢当,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如《小猴子下山》一文,课文由结构相似的几部分内容组成,叙述的形式基本一样: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扔下了什么?摘了什么往前走?教师应抓住这一教材特点,先精心地教学第一、二段,从中总结学习方法。第三、四段就可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自己去学,教师只要适当指导、点拔。这样,由教师的教到用不着教师的教的教学过程,对他们今后在学习相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能够自我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四、课后延伸,养成良好的习惯
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的观点,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校外,长才干,学做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或到效外游玩,或上树林原野采集本,或参观工厂,或学雷锋做好事。也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设立图书角,推荐好书让学生阅读,教给阅读方法,开展读书竞赛,组织兴趣小组等。实践出真知,要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主学习 篇11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获取。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导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浓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新颖的导语,会引发学生“猎新”的兴趣。如在教学“十几减几”一课时,我用童话故事导入:“星期天小猫咪咪和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咪咪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地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激发兴趣
在课堂中,师生的双边活动要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在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的争相发言,有的是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是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我们老师是不时的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用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20多个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大小分类的;有按形状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三、在游戏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挖掘教材中”快乐“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认知冲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直观教学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情趣;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展示中激发兴趣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还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了,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给予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的,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数学产生的兴趣。
五、表扬鼓励为主,在成功中激发兴趣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困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 篇12
一、自主教学的前提
自主教学的开展首先要求教师在课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与学生多沟通, 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 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不但可以掌握第一手材料, 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便于改进教学, 而且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带着一种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 逐渐产生学习的兴趣。在课上, 老师做学生的良师。用自己的爱心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心理上、感情上没有厌倦和抵触的情绪, 然后把学生的渴求放在第一位, 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 多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让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学习, 逐渐变苦学为乐学。
自主教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小学阶段是其最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愿学、乐学, 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使其终生受益。而这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不是教师讲出来、问出来的,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一点一点发现的、领悟的、归纳的。
二、自主教学的过程与环节
1. 自主教学的过程应是:
按照自主教学的模式, 教师对全册教材, 每一单元, 第一课都应充分、全面地分析、总体的设计,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力争做到: (1) 学生提前介入教材, 搞好预习。课本上的新知, 要教给学生在课下学习的方法, 使之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 (2)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一上课, 教师先落实预习的情况, 以保持预习由课外到课内的延续性以及预习的质量。然后可以让学生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这样在课堂上他们就会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与老师一起去探求知识。对老师的要求、对课堂的期望值增高, 就形成了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3)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课堂上要提高教师的点拨、引导的质量,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活动的余地, 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我和体会成功的愉悦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去思考, 有足够的时间去动笔, 去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 把教师从“独奏”中解脱出来。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去感受、去品味、去揣摩语言的意韵。课上要敞开学生的心扉, 打开他们的思路, 启迪他们的灵性, 珍视他们的感受, 这样, 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笑声、充满智慧、充满创造、充满光辉。 (4) 要有一个适当的检测方法。可建立师生评议制度, 借此了解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是否认可以及所产生的教学效果。
2. 在这几个过程中, 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教师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2) 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 (3) 学生对作品的理性认识。 (4)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升华。
三、自主教学的优点与效果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 自主教学本身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气氛宽松和谐。
教学的本质在于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学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自主教学的开展, 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出现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民主局面, 使学生由静态学习转变为动态学习, 由接受型转变为参与型, 师生间的关系也由权威型变为指导型, 由服从型转变为参与型。学生在舒畅、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记忆、创新, 使教学活动充满了民主、平等,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锻炼说的能力。
自主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准确、完整的表达能力。自主教学强调在课堂上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去发现问题, 通过读去思考问题, 通过读去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借助读去感知语言材料, 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读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来, 读出作者的构思来, 读出感情来, 读出意境来, 读出知识来。
3. 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主教学在于教师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习, 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其终身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4. 提高自学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教给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然后学生能自己主动地学习, 以使其自学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四、自主教学的困难与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自主教学的开展难点最根本在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扮演一个演员、主持人的综合性的角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对教材的把握, 对整个课堂教学的驾驭, 要达到开合自如、潇洒轻松、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程度, 这是教学能力的体现, 是教学的高层次、高境界的体现。真正成功的自主教学, 绝不仅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而是一种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而目前教师的基础进修、眼界的开阔、教学的研讨等等, 都存在着种种条件的限制。其不足是:
1. 我们的教材缺乏多层次、多方面的适应性, 真正
能启发学生自觉思考、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 能更强地引起学生兴趣并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还不是太多。
2. 是对学生的启发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还较简单、粗糙, 仍有待于完善。
3. 教师的点拨、引导要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恰
逢其时, 还有一定难度, 这需要教师知识功底、教学经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大幅提高。
4. 对整个课堂活动的驾驭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设计能力、预测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
摘要: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管得过多、管得过死, 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经过多年教育实践经验, 发现自主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为此, 我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与实施中的困难。
【学生自主学习】推荐阅读:
让学生自主学习07-05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10-19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10-0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11-26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10-02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10-18
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06-02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06-07
大学生自主学习06-12
学生自主学习小学数学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