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2024-06-15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精选12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招生考试录取制度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是:综合素质整体不高;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作为外语的英语水平远远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与中小学校不同,高校赋予大学生更多可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及更丰富的可随时获取的学习资源。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追根朔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大学生的竞争其实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竞争。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 )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又称为自我指导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或者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 ),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 顾名思义, 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外语。 1981年,Holec出版专著《自主性与外语教学》(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将自主学习之一概念正式引入外语教学领域。此后,国外学者Bound、Brookes & Grundy、 Wenden、Dam等纷纷发表专著,就这一理论进行论述。我国自主学习的研究有二十四、五年的历史,期中多以四边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不多,但总体来说,我国自主学习研究已进入发展阶段。

二、研究设计

为了调查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真实状况,本研究随机抽取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四个班级的100名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问卷选择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随机访谈,深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三、数据采集

调查问卷分别由四位老师随堂分发给所在班的学生,课后收回。教师给学生说明,此项问卷调查无关他们的考试成绩,学生自愿完成调查问卷,如果有不愿参加的则可以弃权。这样,学生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能够真实的作答,保证了问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

四、结果与讨论

1.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观念。调查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喜好,知道如何分别通过提高认识,改变态度,转变学习策略甚至学习观念来培养学习者自主性。 对于学习者而言,它将会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提高自我认识,获得更有效的语言学习以及具有更高的学习自主性。

(注:Mean=平均分,S.D.=标准差,SD=强烈反对,D = 不同意,N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A =同意; SA =非常同意)

根据表1,只有22.5 %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适合自主学习 (项目8),65.3 %的学生认为课堂不应该以教师为主(项目3 ), 而29.2 %的学生仍然认为教师是权威(第5项),第4项,69.3%的学生认为知识不应该由老师传递给他们,另有22.4 %对这种说法没有观点。另一方面,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英语这门课程没有信心(项目7)。这些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同样,比起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他们更喜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在回答开放式问题:“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你更喜欢那一种? 请给出你的理由。75%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许多学生也看到了学习者在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运用适当的策略等方面的责任。同时,许多学生强调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反映了他们对老师在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在第6项,“我经常在业余时间积极地学习英语”,只有41.7 %的受访学生给予肯定的回答,而20.8 %的学生回答“不知道”。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很明显,学生们都知道自主学习, 但他们不会花太多精力去自主学习大学英语。他们往往依赖于教师的帮助,虽然他们承认过度依赖老师将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2.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注:Mean=平均分,S.D.=标准差,SD=强烈反对,D = 不同意,N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A =同意; SA =非常同意)

表2中项目11的最高平均分为4.17,59.6%的学生认为, 诸如学生、教师、学校、教育体系和学习环境等都在学生学习自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87.1 %的学生认为学习策略在学习者自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他们也承认, 学习者的毅力在其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毅力在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中平均得分为4.04,相比在教师的帮助下的平均分3.35要高一些,这表明学生更看中自我坚持,自我培养。

这些数据表明,在学习者看来,许多因素促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内部因素如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学习者的意志力被认为发挥着比外部因素更大的作用。在调查中,对开放性问题:“在你看来,什么是阻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因素”这个问题,许多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它们认为两个最主要的障碍是学习者“懒惰”和学习环境,包括校内外的学习氛围。

虽然承认内部和外部因素在学习者自主性上都是至关重要,但应特别注意的是,学习者已经意识到提高自己的学习策略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上要发挥作用。

3 . 英语自主 学习中的 策略 。 策略是在 发展第二 语言交际 能力中用 以激活 、 自我指导 所需要的 工具 。 O ' m a l l e y和C h a m o t把第二语 言学习者 使用的策 略分为三 种类型 : 认知策略 , 元认知策 略和社会 策略 。 Oxford和Burry-Stock提出普通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三个层次:平均水平3.5或更高的通常被认为是高策略的使用; 平均水平2.5-3.4被认定为中等策略的使用,2.4或更低的平均数被视为低策略的使用。

(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在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分析、转化或合成的问题解决中使用的步骤或操作”。他们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中有更多的限制,并涉及对学习材料本身更直接的操作。

(注:Mean=平均分; S.D.=标准差)

表3显示,学生经常使用认知策略像重复(“我通过背诵学习英语单词”);语境(第16项:“当我遇到了一个新词, 首先我会根据上下文猜测它的意思” ),翻译(第25项得分3.14),资源(在字典中查新单词)等,但应注意到,这些策略更容易被应用到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必须自己参与其中, 比如说为考试背诵单词。与此相反,17项和第24项的数据显示,学生们不愿意背诵优美的英语句子,也没有主动做笔记,用英文写信或记日记的习惯。这些都证明,他们缺乏使用认知策略的意识,而认知策略有助于他们理解或形成目标语言。整体而言,学习者认知策略的使用处于中等水平,因为七个项目有五个项目的平均值处于2.5至3.4之间。

(2)元认知策略

(注:Mean=平均分,S.D.=标准差)

元认知是 关于学习 者自身的 认知过程 ; 元认知策 略是用于 规划 、 监测和评 估学习活 动的技能 。 在这一部分,项目1、7和9侧重于规划阶段,前期规划以及在学习过 程中规划 。 项目6 、 1 2和1 3侧重于自 我监测 , 即检查 、 核实 , 或在语言 任务的过 程中纠正 对行为的 理解((O’Malley and Chamot,1990 ),而项目4 、5 、 8 、 1 0和1 1关注学习者的自我评价策略 ( 检查自己的语言表现、语言项目类别、策略运用或完城任务的能力。

因为表4中大多数项目平均值在2.5-3.4之间,可以看出学习者表现的是中等程度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项目6属于高策略的使用,项目7 ( 2.10)属于低策略使用。从低得分项目1 、5 、7 、9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不经常为他们的学习任务做计划,更不用说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目标。相比之下,项目6 、12和13在这部分得分更高。这表明,一旦学习者从事一个学习任务,他们会仔细检查他们在任务中的表现并观察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会认真检查他们的听力理解和注意自己和对方在交谈时的发音。值得注意的是项目8的得分2.22分,相对较低。这表明学生不经常在课后复习课文。 简而言之,当英语运用于实践,如听力,口语活动时,学习者也愿意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反思以便做出改进。但总体来说,他们不善于设定学习目标或评价自己的学习任务的结果,这表明他们没有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学习,部分原因是由于它们习惯于教师对他们学习的安排和评价。

(3)社会/情感策略。

(注:Mean=平均分,S.D.=标准差)

社会/情感策略通常涉及学习策略的产出方面。Oxford(1990:21)描述了社会/情感策略为“学习者采取的控制他人与自我的学习情景方面的行动”。虽然项目2和项目3是令人鼓舞的情感策略,项目2得分明显低于项目3,这种差异可能源于学生缺乏英语学习成就感的意识。他们很少奖励自己的成功。考试成绩可能令他们沮丧。他们经常在考试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不要放弃,学生对项目18反应显示,中国学生很少在谈话中使用手势作为补偿策略。第20项和第21项是合作的社会策略(与一个或多个同伴一起工作来获得反馈,汇聚信息或为语言活动做示范),这两项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04和2.31,这显示,受试者不经常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当需要利用资源时,学生更频繁地利用英语电视节目或电影而不是英语广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更容易在互联网上看英文电影或电视节目而不是收听英文广播,因为前者提供了更多的乐趣。对于这部分,学习者中等水平情感策略的使用透露了他们在自己和他人相关的学习情景中自主控制能力不足。 通过观察上述三个策略类别的数据,我们发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自主应用水平一般不高,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为中等。

五、结论与分析

1.学习者自主意识。研究反映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概况。学生意识到学习者自身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超过60%的学生认为知识不应该由老师进行传输。此外,研究还表明他们对自主学习有一些了解,尽管他们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另一方面,学生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去自主学习英语,尽管半数多的学习者认为他们有可能这样做。他们认为, 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努力有很多原因,其中,缺乏学习策略的知识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数据表明,45.33℅的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心持肯定的态度。但他们也认为自主学习中心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并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总之,一方面,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大约一半的学生有信心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而另一方面, 他们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缺乏相应的学习策略。

2.中等水平的策略运用。在26个旨在调查学习者的策略使用的项目中,18个项目的平均得分为2.5 —3.4。这一发现表明,学习者使用三中策略的频率为中等水平,他们有时会采取一定的策略,以提高他们的学习。

考虑到自主学习策略在学习者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推断,调查的对象是不善于自主学习的,而缺乏足够的学习策略是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发展学习策略。这样即使没有教师的教学,学生自己也能学习明天的知识。用一句古语来说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摘要:本文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进行研究,旨在探求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问题,以便最终找出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职学生,英语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2

|

韩庄小学

范国臣

一、课题研究的缘由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着力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为此,根据本校当前具体情况,我确立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学习与借鉴

(一)他山之石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

作者:王国丽

2、《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奎文教育网

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肖焕瑞

4、《自主学习能力论》

作者: 何基生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二)研究区别

一是如何将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二是试图构建有效的课堂自主创新学习模式;三是构建自主创新学习的评价标准。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效果

(一)采取的措施

1、在班级中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均衡分组。每组以4人为宜,成员应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

2、形成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在学生中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和虚心向他人请教的良好风尚,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3、组织学生经行有效讨论。学生对于稍难的问题,不愿作深入的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尤其显得必要。

(二)取得的效果

1、增强了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

2、已养成一些“自主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的能力。如:

1、学会收集。探究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或材料。

2、学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自主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3、学会讨论。讨论是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攻克难点。

4、学会倾听。倾听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同学间的发言;要倾听操作要点;也要倾听小组分工要求;要倾听表扬之词;也要听得进批评之言,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提炼的成果

自主学习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组织上,应适当突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使用“任务驱动”法、研究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课题研究中的问题

1、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教学实施者。两者怎样结合好,还有一定难度。

2、怎样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与参与小组合作的方式之间的联系点。

(二)针对问题,设想的解决办法

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其问题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功能。问题设计太简单了,没有合作的必要,太难了学生解决不了。

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等等一系列好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兴趣

自主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反驳,它主要是将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教师通过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对知识的认知。数学教学中的主动学习主要是转变学生的位置,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长期的学习中,学生都只会看书,而没有自我学习、自我阅读的能力,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而言,首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要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为核心,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扮演的角色

教师角色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提出的,他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创立了角色理论。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的角色。教师自己明确自身的角色身份,对于即将扮演教师角色或充分扮演好教师角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教师不仅应有引领学生成长的热情,而且应具备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必须遵循学生主体、学生本位的原则,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第二,教师应该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在现代教学中“教学相长”“和谐发展”应作为一个重要的数学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贯彻,其中师生合作是核心。第三,教师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课堂的高效率固然离不开先进可续的教学模式,但如果失去了严格而有效的管理机制,很难想象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总之,在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发展的直接引领者和指导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并激励其积极发展。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布鲁纳曾经说过,就学习而言,最好的动机就是让学生对教材本身发生兴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以后,学习就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学生有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够积极地将自身投入到数学之中。比如说,在初中数学中,讲到有关对角线这一概念的时候,学生常常对“有公共顶点”这一尝试忽略,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反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比如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才能叫做角。教师从反例出发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又能够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比较并且分析,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快乐。

三、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参与

新课程改革标准倡导数学探究性学习最终要有助于学生能够获得知识并且使用这些知识处理实际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必须获得享受教育的均等机会,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而小组讨论式的主动学习方式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在小组讨论式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明确教材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充分地实践讨论并判断。比如在讲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节的时候,先对这一概念和一些基本原理进行梳理,让学生了解实平面上的点与实数是相互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学生对这个有了初步了解后,可以采用室外教学,让学生在操场上画大的坐标系,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讨论,而本身的室外课就让学生对这个课程产生兴趣。

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展思维

有疑问才能够引起思维的活动,最终也才能让学生去创造,去探索,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时机而设问,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问,自己设问,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发挥出来。比如在讲解坐标系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数形转换其实质是一致的。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探究性学习

数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数学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数学家工作的感觉,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一个课题都能够以此形成探究性的学习,也不是采用了探究学习法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要使探究性学习发挥应有的效果作用就应该采用各种方式,比如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地刺激学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产生质疑。

六、结语

数学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其实就是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自我学习的快感,让学生对数学自然地发生兴趣。只有在学习中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够最终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高敬华.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初探[J].才智.2009(14).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课程实施前的基础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 亟待改革。

首先, 旧的中学教育体系, 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科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其次, 旧的中学教育教学体制和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单一, 导致教学效率较低。教育理念滞后, 学业评价方式滞后, 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而且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下降, 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此, 我们应紧紧抓住新课程实施的契机, 特别是抓住《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试行时机,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问题的解决

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特别是初中的物理课程, 应在小学原有的一些基于现象探究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教师指导程度不同的具有认知能力要求的探究活动, 逐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 学会学习, 学会探究,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正是以此为依据制定的。

为了能有效利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 (物理)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在认真解读《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 明晰其激励评价功能, 积极改革质量评价方式, 全面开展激励评价, 逐步实现科学评价育人。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从设计思路、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给予我们充分的改革空间, 为此我们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积极改进评价方式,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利用问题讨论式评价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

问题讨论式评价是学生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这种讨论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 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 教师指定学生发言, 教师主导讨论方向。在这过程中, 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的, 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因而, 很可能不自觉地扑灭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的问题讨论式评价, 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让学生为解决问题提供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提出自己的判断和假设。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为每一个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在教学《蒸发》时, 笔者在试验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前, 先要求学生预习该节内容, 并思考下面问题: (1) 蒸发等有关概念具体含义是什么? (2) 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3) 液体蒸发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用实验演示证明 (可以自己单独完成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器材自备) , 并在课堂上讨论交流。结果, 大部分学生课前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不仅用到了教材上提到的器材, 而且还主动查资料, 找来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寒暑表、棉花、酒精、电风扇、电吹风等器材来设计实验, 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掌握了“蒸发”的有关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在比较班, 我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演示讲授法。学生按照教师的启发, 一步步地学习, 一步步去理解掌握。学生虽然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但是, 比起上面实验班的学生, 知识面较窄且掌握得并不牢固, 灵活性较差, 学习兴趣也不够浓。

2.利用活动表现评价,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表现评价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特别是后两维目标更为突出。在三维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下, 活动表现评价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活动大致有观察、实验探究、调查、制作等几种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活动方式确定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评价方案, 活动表现评价才会收到实效。例如, 教师可采用多主体评价方法, 利用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生同伴以及教师和管理者等对活动进行表现评价。在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中, 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总结、反思, 进一步认识自己,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在学生对他人的评价中, 促使双方学习交流, 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这样, 利用及时的评价反馈, 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电学》复习教学时, 笔者在初三年级组织了一次电磁铁以及电学知识应用的小制作比赛, 全年级学生都踊跃参加, 试验班的学生特别积极, 他们大部分人都用铁钉和细铜线制作出了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并在课堂上积极交流。其中, 试验班的胡斯毅、胡铭坤等同学还利用易拉罐、泡沫塑料、矿泉水罐、导线、电池、小灯泡、木板等制作出了自动报警器、可发电的节能门铃。有的小制作, 经师生推荐参加了省、市、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获得了一、二等奖。

其他班的学生也很努力, 但制作的效果比不上试验班的。整个活动过程中, 要求学生相互评议, 教师及时总结, 对他们的作品都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活动收到明显的效果。

3.利用考试评价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考试, 试图通过分数的排队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 并以此刺激学生进步, 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新课程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发展性评价强调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当建立发展性评价观, 让每一个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自己能行, 可以再前进一步的信心。发展性评价弱化了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宽松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水平, 发挥自己的特长, 答出一个好心情。从而, 更加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不断进取。

在试验班的教学中, 采用多种考试评价方式, 如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探究考试、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小组合作答题考试等评价方式。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 并进行恰当的评价, 充分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闪光点, 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 进而促使学生积极进取, 主动学习, 自主探究, 不断进步。

在试验班的教学中, 正是利用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探究, 主动学习, 而在比较班的教学中, 还是采用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经过一定时期的实验对比, 得出试验班和比较班的学生去年参加升学会考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两个班起点相同) 。

综上所述, 运用多种不同的、因人而异的考试评价方式, 试验班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明显进步, 而且乐于学习、主动探究, 能力与素质大大提高。

三、评价反思

总的来说, 运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教学, 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实行与否的调查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班, 与起点相同的对比班比较, 实验班的学生更好学,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明显高于比较班的学生。

1.学生反映良好

学校在整个年级及时进行了测验以及问卷调查, 从调查数据可知, 试验班的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好, 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毕业班成绩突出

实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后的这一届学生, 初二参加全区统考统改时, 排全区公办学校的第十三名, 到了参加全市升学会考时, 排区公办学校的第三名, 开创了我们学校物理科进步的新纪录, 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均获奖, 在区内同类学校排名前列。

在实际教学中, 只要科学运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科学评价学生,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学生就能自主发展, 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S].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 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实验方案

盼盼中学 吴成云

一、课题的提出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需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

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构建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形态下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四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即:分组学导式;问题推进式、 启发讨论式,实践探究式。

三、课题的研究对象:盼盼中学七年级学生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1.分组学导式

按照一定的组合式,把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有学生自觉组动地学习,教师适时点拔、引导、评价、补充,这样中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这叫“组学导模式”.“组组”教学是探究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成新的学习小组,组内成员成了直接交流的对象,有利于组内的合作学习及小组间的竞争,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合成果交流。

“学导”就是先学后导。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自学(预习)开始,在读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信息加工,归纳整理,在探究中形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项交流。教师在双基落实和反馈的过程中加以点拔,指导和适时鼓励,形成以学生为主的“自学―反馈―点拔--认知”四个环节的“分组学导”教学模式。

2、问题推进式

这一模式只在教师不断地推动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后过程中进行的,学生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经学过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只是相机给予适当的点拔。这样做对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这一模式的依据知识构建理论。新的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问题体系表达,教学过程就可以通过的解决来推进。()在这一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利于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3.启发讨论式

这一模式只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师生温和学生们相互他研究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各自才能和多项交流的条件,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她有两种基本讨论形式。

(1) 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启发思路―指导讨论―归纳总结。这样方式较易于深入,便于把握进程。

(2) 以学习自学和交流为主的讨论:布置课题、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检索阅读―小组讨论―教师评价、课题总结。这样方式易于发挥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做主人。

4.实践探究式

为了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教师要有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的搜寻学习资料,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动手动脑去寻找,发现和辩析学习资源,从而真正地摆脱教材和教师束缚,自主的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

这种模式正式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中作为提出问题与探究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教师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去进行观察测量、分析研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学生辩论思维提供了确定可行的途径。其实质是实践、认识、在再践、再认识的过程。

五、、课题的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自由学习方式的研究

2、 难点: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

课题的研究过程:一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的研究准备(时间2013年3.4月 )

1.拟定课题实践方案

2.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测评

第二阶段:实验的进行(2013年3月―2013.6月)

此课题方案用于2013年4月在七年组

在教学实践中,探明实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推广价值。

第三阶段:实验的总结2013年6月

(1) 实验后测评结果判断学生的能力提高

(2) 将课堂实验的过程上升到理论,总结“自主学习”模式,并希望在全校推广。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讨论分析法,研究活动法,总结概括法,材料分析法

七、课题的研究措施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地学习,去获得自己的知识,使学生探究出一条成才的道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及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

八、课题的可行性与分析

(1)校领导对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

(2)学生自主的能力的教育理念已在全体师生中达成共识

(3)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投入

九、课题展示的方式:

(1)研究报告

(2)论文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前预习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年纪小、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所以,若想让学生依靠自己能力对知识进行探索、研究,就需要我们为此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面,本文就结合自身实践,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方法做几点简单的阐述。

一、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欲望

小学生,一直对教师持有敬仰、崇拜心理,教师在他们心里,是高高在上的,是威严的,他们没有把自己与教师放在一个平等地位,所以,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对教师有着十分强烈的依赖性。我国心理教育研究资料表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基本条件,是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首先要放弃自身外在的权威性,做到与学生和平相处,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地位,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充足的学习空间,营造一种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这样,学生身处轻松、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就会敢于说、敢于做,不再像以前那般害羞拘谨,而是无拘无束,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有效基础。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动手、自己动口、自己动脑,比如,小组合作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依据具体的课本内容,让学生以群体的方式,进行自主式学习,如此,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中的《观察物体》时,一上课,我就将班里学生进行了分组,每组发放了4个小正方体,然后要求他们以小组的方式,将这四个正方体摆成不同的组合图形,然后组员在不同的位置对组合图形进行观察,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形状。这样,我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实际物体进行观察、比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体会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加强课前预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提前熟悉和了解的环节,它对于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小学生自控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我们只是要求他们进行课前预习,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如此既能使学生做好充足的学习准备,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调,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一举两得。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中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份课前导学案:(1)自行阅读教材,初步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小数的含义,并将以下数字按照整数和小数进行分类(书包35元,文具盒15元,练习本2.5元,圆珠笔1.6元,铅笔0.7元,日记本21元);(2)用小数的形式表示:7元5角=( )元,20元5角=( )元,8元6角=( )元,3元7角=( )元,(3)0.34、7.51这样的数叫做( ),“.”叫做( )。请比较一下,0.1,0.3和0.01,0.03这两组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请思考,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应用?这样,我通过为学生设计课前预习导学案,既使学生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认识,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身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可再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而是让学生以主体者身份,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分析、自主探究,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行获取知识,如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不断的培养和训练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7

一、创建人性化、和谐化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敢于说”、“主动学”

心理学著名人士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尽力创建一种人性化的、互动性的、和谐性的学习环境,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表彰、分组研讨、交换意见、参加比赛等多样化的方式, 调动、活跃课堂气氛, 使化学教学课堂“活中不显乱, 稳中不显死”, 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改变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导,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 提倡学生多思考、多质疑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 为学生提供知识的来源、问题的解释, 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持续了上千年。在我们这样一个新时代中, 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着。作为新时代的学生, 不能单一地只是重复书本上的知识, 更需要的是一个多面体的思维头脑, 以及敢于向化学教师或化学课本上的知识提出疑问的勇气。

(二)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化学课本中有些安全而简单的演示实验, 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动手完成。这样做有以下两点好处。

1. 可以很明确地指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

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规范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但是, 在平时的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实在是很少, 有很多学生的操作都不是很规范, 教师没有机会一一矫正。如果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动手操作, 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讲台上, 教师就可以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并鼓励他们发现其中的不规范操作。在指正该学生的时候其他学生也一同受益, 一举多得。

2. 可以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 他们具有一种积极的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想法。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种爱表现的心理, 创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敢于走上讲台来进行演示实验的操作, 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 在讲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一实验时, 我决定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做实验, 让她边做边讲, 把注意事项都罗列出来。我在她的旁边做一些补充, 并在实验结束的时候, 对该学生提出表扬, 夸奖该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这样一方面通过鼓励、表扬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激励, 能够在班上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

三、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好化学, 激发他们的潜能,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何才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话题。

1.把握教学进度, 循序渐进, 控制教学难度、深度, 避免学生因为逃避困难而出现厌学情绪,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挑战困难, 多让其成功, 培养其自信心。

2.联系生活。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展教学, 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引言

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 是以尊重知识和学生个体差导为前提, 以学习策略为指导, 与一些新理念相结合, 教师引导学生能得到最大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是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 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 而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机制。

二、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 内部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受个体内部许多因素的影响, 主要内部因素有:学习动机、目标设置、学习策略、意志水平等。

(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它包括达到目标的愿望、朝着目标方向的努力程度和对任务完成的满意程度。

(2) 目标设置

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 要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就必须有用于引导行为的参照点。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就充当着参照点的作用, 如果设置的目标难度太大, 由于很难取得进步, 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如果设置的目标太低,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没有挑战感, 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也证明不了自己的能力, 这样也不利于增强自我效能感。更重要的是, 设置的目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能够激发学生的高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力。

(3)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者独力承担起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明确学习目标、根据具体任务选择合适的方法策略解决问题, 是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

(4) 意志控制水平

自主学习以意志控制为条件, 就是要“坚持学”。自主学习的意志理论认为, 再强的学习动机也无法取代意志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一般来说, 学生在学习之初, 都有一定的学习动机, 随着学习的深入, 困难的增加, 动机的推动作用会逐渐减弱, 而使学习得以坚持的力量是意志控制成分。此时, 就需要学生有相当强的毅力来控制自己的学习了。正是由于有了较强的意志控制水平, 自主学习的学生才能够顽强地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排除外界干扰, 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 外部影响因素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是指除个体自身以外的所有因素, 大致可分为三类:学校教育、家庭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本文主要讨论学校教育中的影响因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影响。

(1) 教师因素

学生在由他主到自主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教学指导这一外在条件。在现行的教育条件下, 学生还必须依赖教师来确定学习内容, 获取学习策略、提供学习反馈, 帮助解决困难。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异的, 同时, 教师在自主学习各方面的教学水平也与学生自我监控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

在课上, 教师要和学生亲密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给所有学生发言的机会,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表扬激励他们。教师对学生缺乏关注, 学生失落感就会上升, 那么他们的自主学习就很难进行下去了, 更不要谈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

(2) 学习同伴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负责, 但自主学习决不等同于绝对的孤立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起源于对外部经验的学习, 其后经历了一系列阶段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学习要经历观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和自主水平。在这一过程中, 榜样的示范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成人相比, 同龄人因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而更容易被同伴认同, 成为模仿的对象, 同伴的自主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会影响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估。当学习者面临困难的学习任务时, 也会向别人求助。在相互亲近、情感和谐、团结互助的同伴关系中, 学生之间的地位相对平等, 学生之间的竞争减小, 自尊心得到尊重, 学生之间往往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3) 学校因素

除了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及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管理, 学校的组织管理, 评价和激励机制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外, 学校的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和图书馆等物质资源也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起重要作用。自主学习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往往会主动地寻求课本以外的信息, 因此参考书、图书馆的藏书、以及其它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学习的场所也影响自主学习的质量, 自主性较差的学生更注重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排除来自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 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也对其自主学习有一些影响。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 也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就要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其次,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归因信念,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教学手段多样化,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1) 多媒体教学

通过声音、图像等给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直观、生动的学习场景, 增强视听效果, 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课堂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任务中,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是使学习能在一种与课堂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中发生, 教师根据讲授内容, 给学生分配任务, 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 在课堂上, 以小组为单位, 分别进行讲解演练, 之后让各小组讨论、总结同学的优点与不足, 任课教师加以补充和深入讲解。课堂气氛得到活跃, 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之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尽可能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学以致用中, 产生学习积极性

(2) 明确学习目标, 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影响和决定着个体学习的成功或失败,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的设置、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策略的运用等自主学习过程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感到自己的能力越强, 他们越会选择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并要求学生定期进行自我反馈, 对自我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作出记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以赛促学促教,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竞赛可以是自己与过去的竞赛、个人间的竞赛及集体间的竞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教学目标分解, 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布置不同的任务, 让他们都能顺利完成,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并增强自信心, 有了自信, 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会主动地去学习, 相应地, 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4)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同时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发。为了使第二课堂不流于形式, 教师要制定相应的目标, 提出具体的要求, 使学生能做到自我监督和指导, 有效地发挥第一课堂的补充作用, 切实提高学生的策略运用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 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因材施评, 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 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 使其对自身学习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价。评价机制应充分体现评价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及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1)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评价自己前期制定的学习目标, 或评价前期学习过程的适当程度。它是学习者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 因为课堂学习只能覆盖知识的很少一部分, 其它的知识必须通过自身独立、主动地去获取。自我评价的好处在于它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责任, 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 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程度。

(2) 小组评价

教师把班级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每组组员定期在组长的带领下, 对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相互地做出评价, 并作好一记录, 以备下次比较之用。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取心和自主性。因为每个人都想比以前表现的更好一些, 事实上,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在学习的某个方面有所进步。

(3) 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方式, 即以学习成绩来论好坏。教师可以设置几个评价模块, 如任务完成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并告知学生, 使之明白教师是从这些方面对他们进行评价的, 成绩的好坏是有据可查的。这种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及其学习自主性。

四、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 甚至是终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给自己找准位置。尤其是教师, 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经验, 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构建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不断向学生传达自主学习的理念, 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9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因此,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填鸭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在不接受外界的指导和干涉下通过阅读、研究、实践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的一种过程。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具备会学、善学、自省、自励的一种能力。

在中职阶段, 由于学生毕业后即将面向社会工作岗位, 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 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技巧, 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以便能够运用到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因此在中职数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与竞争性, 并为学生数学方面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问题

中职学生由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再加上数学科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因此不少中职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常常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中职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动力与热情。通过调查得知, 很多中职学生已经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 他们认为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 而是自己不聪明, 因此在这样的想法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产生自暴自弃的现象。

其次, 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缺乏整体的规划与计划, 通过调查得知九成以上的中职学生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中没有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 近八成的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前不曾或者不经常进行预习,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果欠佳的现象。

再次, 中职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方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学生只通过课本、练习册这种基础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只注重练习, 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分析与反思, 不利于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

最后,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严重匮乏, 在课外缺少数学综合知识的补充学习, 同时缺少课余数学活动的参与, 这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中职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调查得知, 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契机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建立自主学习意识需要学生改变自身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认识。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教师需要选择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进行提问, 并将“预习”的概念渗透给学生, 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不再感到困惑和迷茫, 让学生看到能够学好数学的希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延伸知识, 让学生对数学课外阅读有初步的认识, 并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数学活动, 如知识竞赛等, 并为学生讲解一些数学活动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 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数学科目的自主学习。

例如, 在进行“等差数列”教学时, 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等差数列?”“你能说出一串等差数列吗?”等这样基础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对数列的基本概念与公式进行预习。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国王和种子的故事, 既让学生对等比数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或者名人趣事。

(二) 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虽然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自主学习的环节贯穿到课堂教学中。首先课堂的开始, 教师可以在不讲课前通过提问的方式, 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和监督, 让学生养成课下预习的好习惯。其次在课堂上, 涉及需要自主探究的实践性内容, 教师可通过有效设计,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形式的自主探究学习, 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 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最后在课下作业的布置中, 教师除了需要布置本节课的巩固习题, 同时还需要布置预习的作业, 通过一些最基础的习题或者是概念填空, 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就形成了课前—课堂—课下的循环模式, 通过这种巩固方式,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指导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标

当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后, 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因为自主学习虽然有众多优势, 但是由于自主学习具有开放性, 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没有目标而走弯路, 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同时也体现在课前、课堂、课下这三个方面。在课前预习中, 教师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预习, 而是适当地点拨学生, 让学生了解预习的重点;其次在课堂自主学习的部分, 教师也应该明确自主学习主要探究的目标。除此之外在课下的数学自主学习中, 教师也应给学生一些知识范围的建议, 让学生的课下学习和课堂学习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另外,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 树立数学学习的长期目标, 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长远发展。

例如, 在进行“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教学时, 教师在预习部分需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 对两条直线位置有何种关系以及如何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指导。其次在课堂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可以在讲解完主要内容后让学生对拓展问题进行小组自主探究学习, 明确探究目标, 即“从向量的角度, 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的体现”“用直线斜率表示三种位置关系”。同时在课下自主学习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直线与其他图形的位置关系。

(四) 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实践机会

数学活动也是中职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数学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而数学活动的参与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性, 这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自主学习实践机会。

例如, 教师可以定期举行数学知识趣味竞赛, 教师将学期所学的数学内容以及相关的数学史等方面的内容都作为竞赛的范围, 让学生根据竞赛的内容和规则, 在课下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 运用数学知识进行一些实践探究、调查研究等方面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与专业有效结合起来。

总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终身学习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以终身学习为目的, 通过对中职数学学习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 进而提出了培养中职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 可以让中职数学课堂重视自主学习, 同时能改善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些问题, 进而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终身学习越来越被重视。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因此想要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离开校园后也能继续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理论, 对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基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动态分析[J].教育评论, 2009 (2) .

[2]章飞.将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纳为学习对象[J].数学教育学报, 2008 (5) .

[3]张咏梅.数学自我效能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 2007 (2) .

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调查 篇10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由湖北医药学院口腔医学院科研团队7人完成, 他们通过对图书馆、教室、英语自主学习机房、操场等场地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从而统计问卷, 得出结果。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700份, 经过甄别, 剔除不合格的, 回收653份, 有效回收率为93.3%。其中, 男生390人, 女生263人。总数中来自乡村的占63.6%, 来自城市的占36.4%。

二、被调查学生的分布情况及自我定位

(一) 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

由于该校大五的学生正在进行医院实习, 因此调查对象中大五学生所占比例较小。

(二) 调查对象对自我的定位

通过统计分析, 调查学生中自主学习型学生占26%, 被动学习型和无所用心型所占比例达到34%, 其中自主学习型的学生只占一小部分, 大多数学生还是对学习比较用心的, 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生普遍认为最重要三大能力及感兴趣活动

(一) 调查对象认为什么能力更重要

在阅读能力、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时间安排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能力七个选项中, 学生认为前三项最重要的能力依次是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二) 学生对在校活动感兴趣程度

通过统计分析, 对于自主学习活动意向方面, 超过80%的学生愿意采取社会实践、实验、见习等动手能力强的活动来学习。

四、学生目标实现情况及使用学习平台情况

(一) 学生的目标实现情况

有22.4%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很好的完成目标, 37.8%的学生制订了学习目标但最终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完成目标。16.7%的没有制定过学习目标或计划, 经常是学到哪是哪, 23.1%的学生则表示偶尔有目标或计划, 但不一定能完成。

(二) 学生使用学习平台的情况

超过87%的学生使用学校的学习平台, 包括虚拟解剖实验室, 图书馆, 英语、计算机自习室, 这些学生能利用这些资源很好的加强学习的。其中, 有23%的学生经常使用这些学习平台。只有13%的学生几乎不使用这些学习平台。

五、结论和建议

(一) 基本结论

湖北医药学院学生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按照自己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自主学习计划。但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认识不够充分, 采取的措施不够严谨、科学, 造成了部分同学的自主学习效果不够明显, 目标未能实现。进而反映了湖北医药学院学生整体自主学习能力有待于提高。

(二) 意见建议

根据对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 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 由于掌握学习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则教师在教学上要有更好的教学方法, 合理地设置情景, 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 适时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逐步让学生形成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合理的教学评价。要鼓励积极发言、积极思考的同学, 合理评价学生的回答, 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肯定, 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和研究问题的习惯,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同学之间要经常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 同学间的交流比起同学和老师的交流, 由于没有了紧张和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感情, 使得同学间的交流更加有效率, 同学间建立学习小组或者老师提供交流环境, 可以使得同学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更加有兴趣,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 了解我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分布、主要学习地点、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情况, 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对该校完善学生自习制度、提升学生整体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该校不同专业, 不同年级的同学发放调查问卷, 考察了该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结果:目前湖北医药学院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认识比较片面、部分同学对自主学习还不够主动自觉。结论:当代高等学子的学习过程中, 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认识不够充分。湖北医药学院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湖北医药学院学工处主编.《学生手册》, 2013年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 (4) .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11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家杜威说:“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因此,教学中我回避语文课随意上的坏习惯,积极备课,运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自己从事事喋喋不休的管家婆、处处面面俱到的包工头的角色中跳出来,去做一个善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我是从以下四点做起的:

一、注重兴趣培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课堂的趣味导学就显得很重要。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如在进行《故乡》教学时,通过导入设计(以名曲《二泉映月》导入)、感悟设计(选朗读程度好的六位学生现场配乐《明月千里寄相思》朗诵,整体感知课文)、品析设计(以《梦里水乡》为背景音乐,教师点拨学生抓住文章描写人物的语段,加以理解和感悟)、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到表演中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个课堂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就会更深。

二、注重习惯养成

“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并对日后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受益终生。新课程强调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因此,我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语文的情境,营造良好氛围。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例如:在讲一道材料概括题时,学生不懂“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意思,就得让学生去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而且要亲自动手,可以上网查阅,要学会做记录。如果有哪个学生没有认真做或偷懒,就罚他给大家讲个故事或说个绕口令。果然,以后语文课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都可以自己解决,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碰到同学们有错时,就及时由其他学生加以纠正,碰到有疑问的,就留到课后师生都去查询资料。不少同学在日记中提到“语文课既轻松又有意思,还学到了知识”。这样当学生把求知当成一种下意识时,主动学习的习惯就自然养成了。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这是点石成金的本领。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教了多少不重要,而是看学生,学会多少;我常给学生理一个思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去拓展知识;去归纳方法、去实践运用。我在组织试卷评讲教学时,整个课堂教学主要分为“查错改错”、“思考质疑”、“强调整理”和“提问巩固”四大部分。其中“查错改错”部分,运用“自查、同桌互查、自改、讨论改、教师改”的形式改正错题。在“思考质疑”部分,要认真思考自己做错的原因,运用“先看审题清不清,再看答题思路对不对,再查语言是否流畅,最后看卷面工整与否”这些方法,深入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强调整理”部分,主要是强化理解老师强调的地方,然后快速整理到改错本上。“提问巩固”部分很重要,这是学习的最后一环节,我经常抽空就拿讲过的卷子提问,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可能被抽住,然后回答我提的问题,让学生易错处得以巩固。

四、鼓励质疑探究

“学则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质疑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在学习中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从认识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三个层面上考虑。就一篇古诗文而言,可指导学生从字词、句式、结构、主旨、语言特点等方面设疑、质疑。通过质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学习的主动权是学生的,还给学生,学生有劲头,当他自己钻研出答案时会很有成就感的。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教师也教得轻松,而且教师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要想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篇12

一、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概述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接受知识,通过实践、观察、研究、探索等途径使外在知识转为内在消化的过程中,进而实现情感和自我价值的有效升华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僵硬、机械、死板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和自主探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自我解决和问题反思的综合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在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我信息搜集、探究等方式所表现出自我提高的综合能力。换言之,也就是说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对学习内容、材料的选择具有清晰的认识,并对自我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性的评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传统教育体制之下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发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存有部分忽视,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的有效形成,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素质教育的推行过程中,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

2.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时代,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知识和科技的更新换代,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应以此为己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各大院校除了要重视学生在校素质的培养,还应重视其进入社会之后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添光异彩。

3.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质量,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深层次吸收,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其次,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奠定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控制性,因而,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最后,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加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三、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在为其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部分问题。

第一,学校精神建设力度不足。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缺乏上进精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经历中学学习之后身心发展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部分学生的思想意识没有实现本质变化,还停留在中学学习阶段,所以在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之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足够的自信心,部分学生存有畏惧、逃避的负面情绪,难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第二,学生综合基础相对薄弱,认识水平良莠不齐。高职高专院校的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于普通高效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在进行专业性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存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同时,部分学生难以正确对待和认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极易出现厌烦、逃避的心理状态,消极的学习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了机械、死板的学习模式,对于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缺乏独立能力与自主能力,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长远性的学习规划,同时,学生主观上尚未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第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指导与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对我国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成长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一片迷茫,甚至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能力不足,对自己日后发展的专业知识不甚明确。

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引导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作为自身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中共十八大精神和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深入的贯彻与落实,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其树立正确、乐观的学习态度。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加强对其心理的科学化教育,让学生明确在校进行专业学习对其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面对困难要有迎面而上的信心和决心,对自己加以肯定。

2.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要穿行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知识相对而言较为薄弱,教师要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合理化和科学化并存的教学计划,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主动性和差异性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与实效性,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教学一般以大班授课为主,要是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实现灵活教学,对于难度较大的理论课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对内容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认知感。

3.构建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快了知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教师要侧重于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理解,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发展规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环境之中,形成强有力的综合竞争实力。除此之外,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课堂氛围,为其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环境基础。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构建课堂效果评价机制,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对课堂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处理等;其次,构建课后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将教材中的实践环节交由学生于课后完成,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以学生的活跃度作为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最后,构建社会实践效果评价机制,加强学生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自主能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教学理念、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月会.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13,(07):72-74.

[2]侯春雨.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02):38-42.

上一篇:新媒体社会企业下一篇: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