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过程

2024-09-03

学生学习过程(精选12篇)

学生学习过程 篇1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在于人文教育理念,核心问题在于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重结果,轻过程,无论生物实验结论的得出,还是生物难题的解答,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正确的结果,学生的学是为了获得正确的结果,而往往忽视得出正确结果的过程,造成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观念,转变为重过程,轻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使学生不仅能获得学习实效,而且能终身受益。

一、改变备课方式

传统的备课把教师如何讲解清楚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听懂教学内容为核心。新课程的备课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怎样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取求知能力,因此,在备课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教材由原来的“教本”变成了“学本”,是学习的工具,备课时应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应用教材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分析、推理而获得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强化课堂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由讲授变为讲解,即在学生讨论、思考、思维活跃后讲解,讲解不是简单的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依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变化和问题,进行及时的帮助、指导。讲是为学服务的,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疑惑,还要通过解决疑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时的讲解要直接针对学生的需求,使帮助更有效。要做到这点,教师要目光敏锐善于发现学生的需求及问题,不仅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中正确的方面,还要关注错误的方面,及时引导学生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例如在做“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时,我发现有同学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出现的颜色不是紫色,而是蓝色,我立即组织学生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共同探寻成因。在教师引导下,同学们找出了问题之所在,该同学加双缩脲试剂B时加入了1mL,多余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而呈蓝色,通过分析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双缩脲试剂和菲林试剂检测原理的理解,还学习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

新课程的教材中有许多资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材料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用柱形图的形式给出了番茄和水稻在相同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几种无机盐的变化,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从柱形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然后让学生交流发言,开始时,学生注意的只是表面的信息,如水稻吸收的镁离子比番茄多之类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同时具有几个变量时,要在只保留一个变量的基础上分析,很快,学生就得出了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等结论,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不仅使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结论呼之欲出,还培养了学生解读坐标图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

三、优化复习过程

高三的复习,不是把学生当做装知识的容器,大量灌输知识,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复习习惯和自主复习能力,努力使复习进入良好循环状态。一方面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带着问题复习。我在复习教学中采取结合复习内容先解决关键性的学习问题,如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再由易到难的引导学生建立复习内容与有关的其他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复习中切忌教师满堂灌,要充分调动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积极自主的复习。同时在解决学生共性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在复习中得到提高。

复习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即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教学中,不能就答案讲答案,而是着力讲解解题中的读解试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所给材料的特点和结构,如何从设问的意图解读材料,如何发现解题条件,特别是隐性条件,如何明确和读解设问指向,寻求答题思路。在讲解审题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组织答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审题中推导出答案,而不是告知答案。例如: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B.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C.Na2CO3/Na 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D.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讲解时发现学生对D选项有困惑,我引导学生复习体温调节的知识,分析温度降低时,散热增加,皮肤水分蒸发减少,学生自己得出了D选项是正确的结论,既巩固了有关知识,还强化训练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过程 篇2

尊重学生需要,关注学习过程。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本案中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学生提出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特别是探索平行线特征时只要量1个角的问题),教师对他的提问表示肯定,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启发学生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事,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是急于下结论。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案例中,探索平行线特征以及平移图形的过程,更是放手让学生操作、比较、争论、分析归纳,课堂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不同层次的尊重学生需要,关注学习过程。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本案中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学生提出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特别是探索平行线特征时只要量1个角的问题),教师对他的提问表示肯定,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启发学生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事,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是急于下结论。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案例中,探索平行线特征以及平移图形的过程,更是放手让学生操作、比较、争论、分析归纳,课堂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篇3

张焕君

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当前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参与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一定要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而设计。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得到发挥时,教学过程才能优化,教学效益才能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尽量让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共同参与,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同时,尽量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发展兴趣。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到社会上收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然后在课堂上通过看看、数数、分分、比比、想想、议议,一年有几个月?哪些月是30天?哪些月是31天?二月怎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闰年怎样确定?……课内没有教师的灌输,只有引导,没有学生的死记硬背,只有分析比较。结果,学生不仅掌握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而且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还运用这些知识编出了2005年年历卡。充分展示出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主动参与学习的保障——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心理需要的满足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活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障。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氖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教”。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同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要亲切,要尽可能地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见其师便想学、愿学、乐学。

而要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还要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例如关注学生分层学习的要求。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基础有好有差,阅读、理解、接受能力也有高低之分。但是,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引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又如要关注学生表现自我的需要。小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他们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希望得到肯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恰当地把握评价学生的尺度,即使学生是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否定,而应给予他们重新思考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丰富、生动的生活实践——学生进一步参与的良方

要让小学生进一步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课外思考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主动地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一下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要花多少钱,气球多少钱一个,买小吃要花多少钱,香瓜子多少钱一斤,西瓜子多少钱一斤,水果糖多少钱一斤……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本班学生人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们有的三五成群,作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有的独自一人在一旁利用纸笔进行个体探究。学生们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让学生进行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或几种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

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篇4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发,动机

自主性学习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那么,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 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能力呢?在教学中, 我有如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标, 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 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 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笔者认为, 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 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 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主动思考问题, 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 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 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摒弃错误, 发现真理,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形成自主参与心理

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感受有这样几种情况:对物理学习内容和过程感到有趣;谈不上对学习感兴趣, 但完成学习任务或取得好的成绩时能感觉到愉快和满足;对考试和测验的焦虑, 对考试成绩很担心;厌倦物理或物理学习活动。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 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所以, 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 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有趣”。

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或是服务者“地位”, 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 热情鼓励每个孩子, 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 相信每人孩子都能学好,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 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促成学生参与学习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促进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使其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和对物理的正确态度。实际上, 认知参与涉及学生“会学物理”的问题, 而情感参与则涉及“喜欢物理学习”的问题。物理教师的任务是: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 特别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情感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以“有趣”和“成功”的体验, 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从而得到可持续发展。

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做好铺垫,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 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享受成功的喜悦, 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在教学中, 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 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 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 教师巡视时, 要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时, 要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时, 要安排学困生先发言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四、着力学习方式的指导, 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 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 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 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 学生学习成为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将会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 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转变物理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 就是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物理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篇5

句容市黄梅中心小学 吕恒金

在数学新课标中多次提到了让学生“经历„„的过程”。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师应该更多地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在过程中寻求发展。本人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点体会。

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 [案例1]《长方体的认识》 A教学片断:

(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物体,观察一下它有几个面?看面有什么特征?

(生观察,并汇报)

师:再看看,它的棱又有什么特征呢?(生继续观察汇报)师:长方体还有几个顶点? 生:8个。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B教学:(先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同学们都认识了长方体,那你能用橡皮泥做出一个长方体吗?(生动手做,并展示、汇报和交流,从中感知长方体有6个面及面的特征)

师:大家的长方体作品真漂亮。(出示一长方体框架)这是一长方体框架,你们有本事,也能把它给做出来吗?(生动手做,并展示、交流。)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刚才用了几根小棒,用这些小棒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生汇报交流,师板书棱的有关特征。)

A 教学中咋一看学生是经历了认识的过程,而实质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通过观察去认识;B 教学是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学生自己体验与发现的,与通过观察去认识相比,认识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参与的情感也不一样,留下的印象更是不同。经历自身体验的价值显然更高。

活动要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 [案例2]《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教师先进行了一些割补知识的渗透。然后出示一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求面积,有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

A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师:谁来说说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像这样剪开(拿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起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底与高呢?

(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什么? 生:底乘高。

B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没有给出数据)师:谁来说说是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汇报同A过程,加了一些进行测量的话,略)

师:好!你们都会求了!那再试着求桌子上的第二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看谁最快。

(生继续剪拼、测量)

师: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汇报略)。

师:咱们再比赛,看谁最快地求出第三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生继续剪拼、测量,有个别同学开始不剪,直接测量了。)师:这位同学最快,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不要剪拼,直接测量它的底与高,用底乘高计算就可以了。师:好!再来一次,求出第四块的面积,看谁最快。(大部分学生不再去剪拼,而是直接测量了。)师:好!大家都很快就求出它的面积了,是怎样做的?(生汇报略)

师:那也就是说,只要测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生:底和高。师:为什么呢?

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 篇6

摘 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会学习;重视教学反馈,深化学生学习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焦点,提出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空间,以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主阵地的课堂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适合新课程的特点,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趣、事半功倍。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通过实践学会学习

1.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在教“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后,在巩固练习中,我出示了第24页第8题中的四个条件:玩具熊猫9元、塑料皮球6元、文具盒8元、圆珠笔5元,然后提出问题:李老师买一种玩具用去114元,买一种文具用去125元,李老师买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这道题,条件多,问题也多,学生乍一看,脑袋懵了。老师设疑:同学们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相互讨论讨论看。生:“老师买一种玩具用去114元,只要用114除以9或6,余数为0就知道买哪种玩具了。”一语道破玄机,一下就把解答问题的方法引到了所学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上了。

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直接提问“老师写字的白板和电视机屏幕哪个大?”让学生说出它们面积的大小是可以用眼睛看出来的,得出一个"直接观察法";再出示两个等宽但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两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两小长方形既观察不出、也比较不出他们的大小,怎么办呢?把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教学反馈,深化学生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与评价工作,加强反馈的效应。反馈的信息,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师都很重要。正反馈信息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和教师的好教法得到加强,负反馈信息可使学生的错误认识和教师的不适当的教法得到改正。这一点很值得我们重视。当然,加强课上的信息反馈,也并不意味把所有的作业都放在课内批改,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要妥善处理。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学会学习不同指导,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会创造、会自主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做出科学的分析,总结经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建梅.创设生活化情境,体验生活化数学[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02)

2.贾维亮,关小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山西教育.2001.(21)

3.王凤兰.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03)

4.王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2)

让体验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篇7

一、分析已有经验是学生体验的重要前提

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生获得体验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要以学生的知识、经验来设计教学,开发课程资源。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小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新课教学: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去寻找生活中的小数,找到了吗?

生:一包饼干2.50元。

生:体操比赛中的得分14.25分。

生:自动铅笔用的笔芯有的是0.5元,有的是0.7元。

......

师:老师也从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小数。(师出示下图)

师:你看到了哪些小数?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师:老师从你们的体检中了解到了身高方面的信息,这是其中四位同学的身高情况:

师:如果给这四位同学从高到矮排队,应该怎么做?请大家小组讨论。

组1:我们认为,只要先把这些数据中的计量单位统一起来,才可以排队。

组2:我们认为,把米化成厘米。

组3:我们组的意见是,可以把厘米化成米。

.......

从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素材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课前教师就让学生观察寻找小数,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又加深了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教师又充分利用学生的身高来进行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与感悟。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背景。

二、注重自主探索是学生体验的重要方式

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体验方式有很多,而自主探索是其重要的体验方式,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可以获得更深刻的知识,从中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一]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若干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

①长方形长4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②长方形宽2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③通过动手摆可以看出,这个长方形可以摆()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面积为()平方厘米。

2.小组操作完成探究题。

3.汇报交流。

当学生回答②③题时答案不一,学生感到茫然。教师再次引导画图。

4.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

教师先让学生讨论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再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案例二]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三个长方形,(分别为长3厘米,宽2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长6厘米,宽5厘米的三角形)和15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1.测一测第一个长方形,由于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只有6平方厘米,所以学生基本上是在这个长方形内摆满了6个小正方形,

2.测一测第二个长方形,第二个长方形面积刚好是15平方厘米,所以有的学生摆满了15个小正方形,有的则摆了一行5个,又竖着摆了3个,学生为什么会出现第二种情况呢?笔者认为,学生在第一个长方形的基础上,他们的思维阀门已打开,当教师让他们测第二个长方形时,他们也是在总结和提升的,这也正是教师所要达到的目的。当这位教师让学生展示和交流了这两种方法后,绝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已经得到提升。

3.测一测第三个长方形,面积为30平方厘米,这时由于小正方形只有15个,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全部摆满了,所以只能想到一行摆6个,竖着摆5个,进而研究一行6个,竖着摆5个,就是能摆5行,每行的6个×5行就等于30个小正方形,也就是30平方厘米……

4.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案例中的教学内容都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的效果就不一样。案例一从表面上看,学生也经历了操作——探究——讨论——结论这一过程,但由于操作过程过于简单,学生为了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教师为完成预设的教学过程而草草收场,最后学生得到的是教师硬塞给的结论。案例二中,教师精心创设了体验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不同的要求下摆小正方形,由摆满到不摆满,由直观到形象,由形象到抽象,让学生进行充分体验,接触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感悟到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关注思考方法是学生体验的重要目标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的体验更有方向性。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这节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举例验证,归纳得出了加法交换律。有同学提问:加法有交换律,乘法、减法、除法也有交换律吗?然后请学生进行举例验证。在验证减法的时候,课堂生成了这样一个片段:

生:我验证过了减法也有交换律,比如:1-1=1-1,3-3=3-3……

师:好像说得有道理呀!你认为对吗?

生:不对,那是被减数、减数相同的情况下,比如2-1不等于1-2,这个例子说明减法没有交换律。

师:是呀,数学中有很多的假象,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将假象推翻,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这是一个充满数学思考的教学过程。教师引领着学生经历了猜想、举例验证、再总结的探究过程,教师重视了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着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类比推理出某些结果。这样的一个迂回教学流程反映了教师不只是重视传授正确的知识结论,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蕴涵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篇8

一、课堂上多联系生活实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心身边的事物并想探究其原因是人的天性, 化学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单纯学习理论, 总会使人感到枯燥乏味, 理论只有与鲜活的生活相结合, 才能迸发出绚丽的色彩。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注意搜寻与课本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 就能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营造一种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 学生便会在此情境下自觉动手动脑, 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教“硅酸盐的产品———玻璃”时, 取出实验室中劣质的玻璃水槽, 让学生观察玻璃中的气泡, 学生很容易提出如下问题;1.玻璃中哪来的气泡?2.气泡中气体是什么?3.气泡对玻璃有什么影响?4.如何消除玻璃中的气泡?然后学生主动展开探究。对于前三个问题, 学生能迅速得出答案。对于第四个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继续创设情境:最初人们炼出的玻璃, 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气泡。为了启发学生, 我倒出了准备好的雪碧, 让学生先转换思维, 先想如何消除雪碧中的气泡。经过一番思考讨论, 得出了消除气泡的多种方法:加热、震荡、搅拌、加压。

二、将流行文化融入化学教学中, 使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 巩固旧知识

以已经流行的青少年文化为载体, 将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知识带进他们的娱乐生活。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效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 提高学生记忆化学知识的效率。例如, 学生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时, 对溶液中铁离子、亚铁离子颜色的记忆有困难, 易混淆。我便将网络上流行的化学版《青花瓷》抄下来让学生诵唱, 受到学生的极大喜爱, 课间便能听到耳熟能详的旋律, 但歌词却是:“蓝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当溶液呈金黄色/因为铁三价/浅绿色二价亚铁把人迷……”以往难以记忆的知识点, 不仅在瞬间迎刃而解, 而且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了回顾再现。

三、全方位、创造性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使学生喜欢化学

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 不仅能让学生记忆犹新, 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实验, 还应创造性地开展探究实验、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 以突出化学实验的基础地位。不要怕学生“玩实验”, 只要学生“爱玩实验”, 能主动操作, 并有所思, 有所悟, 深层次的自主探究学习才更有意义, 这也正是教者所期望看到的。课本上用碘检验淀粉实验时, 仅仅将碘酒滴在土豆上, 学生只是单纯地观察实验, 实验现象没有刺激性, 更不能激起学生的理性思考。我对此进行改进, 将方便面泡在水中, 往水中滴加碘酒, 方便面一下子变成了蓝色, 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继续设疑:怎样才能让方便面恢复成白色?在五花八门的解答中有几位同学想到用还原剂将碘还原成碘离子, 于是我加入了还原剂维生素C并震荡, 方便面在瞬间恢复成白色。学生一片欢呼!

四、迎合学生心理, 设计教学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关注学生的数学过程性学习 篇9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 数学教学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烙饼问题”一课, 课前徐老师拿出一些白纸, 问这些纸要撕开来, 你有什么办法?学生选择叠在一起的办法, 这样节省时间。教师再问这些纸发下去, 你的办法是什么?猜一猜教师的办法是什么?学生说分组传下去这样快, 可以多出一点上课的时间来。一些白纸和简单的问题后, 教师说这就是统筹优化法, 再进入新课。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了, 学生愿意跟着教师学习, 学习变得有趣味了, 启迪学生智慧的大门由此开启。

二、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 使学习变得轻松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达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 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 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去思考, 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前我上“烙饼问题”这节课时, 用几张圆形的纸片来当饼, 还把两面涂成不同的颜色, 在黑板上演示, 但是徐老师上课就用师生的一双手, 老师的手就是锅, 学生的手就是饼, 手心手背就是饼的两个面来烙饼, 同时说“锅来了, 饼来了, 刺啦, 三分钟”。徐老师设计的游戏性的活动,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做到学得有趣, 学得轻松, 学得主动。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 生活中的资源利用得心应手, 课堂气氛浓郁, 学生兴趣盎然, 学生体验深刻。当我尝试把这种方法用在自己的教学后, 一次期末水平测试时, 有一个学生答题, 就用自己的一双小手当饼烙。事实说明,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数学概念或某个数学公式会遗忘, 但是作为过程性的数学学习, 使他们不会忘记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师的语言要形象有趣, 通俗易懂, 促进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 又非口头用语, 教师的语言发自内心, 饱含关注学生的情感, 传递着引领学生学习的信息。因此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明白, 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 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 通过调动学生的数学想象, 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如, 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 为了揭示课题, 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 个子有矮也有高, 他们会走没有腿, 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 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学生猜对后, 再配上课件或教具演示, 教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 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关注差异, 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 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提倡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 获得知识与技能,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 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学生课堂回答问题, 课堂做练习, 完成作业, 都展示出很多不同, 里面含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教师就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关注学生, 如一次练习课上, 发现少部分平常做题慢, 正确率不太高的学生, 取得了较好的练习成绩, 这时, 教师抓住机会鼓励学生, 在肯定全班学生的同时, 重点提出这些学生在练习中, 做到了四十分钟按时完成练习, 正确率也比较高。这样使学困生在全班得到了鼓励, 自信心增强, 使他们有了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数学, 学好数学的勇气, 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促进了学生发展。

数学作业发现特点, 对学生及时地评价, 使教师的话, 犹如一粒种子一样深埋在学生心里。如, 四年级上册学习积的变化变化规律, 完成作业练习16×17=272, 根据这个算式完成填空16×34= () , 16×51= () , 16×85= () , 16×102= () , 有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过程, “一个因数16不变, 17扩大了2倍, 16×34=544, 272×2=544”, 教师对学生评价:“你写的语句完整, 表达准确”“你列算式说明思考的方法, 思路清晰, 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 教师从内心深处赞赏和欣赏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方式, 获得一种成就感。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学生学习过程 篇10

赞可夫曾说:“应该打开窗户, 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 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 激发学生表达感情。”我们在让学生参与学习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需要, 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 触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也只有当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时, 他们才可以带着积极的情绪参与学习。情境教学既符合美术教学的特点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 美术教师可以根据美术课的特点, 精心设计情境教学环节。如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在宗教流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了解东西方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术作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上课伊始, 我就先播放视频———佛教音乐《观音灵感歌》, 让学生跟着视频入情入境, 看着精彩的影片、听着悦耳动听的歌声。由于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心思就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 这就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 也为学习新知铺路搭桥。我巧妙地运用了创设情境这一教学方式, 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对艺术的鉴赏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教学效果。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教学活动, 由于淡化了强行灌输式的色彩, 不但唤起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来热情,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诱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二、在质疑中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常有疑点, 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 才能常有探索, 才能常有创新。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不宜简单地、直接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质疑问难, 以求得知识内化和思维的能力发展。在美术教学中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比如:教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 教到鉴赏西方现代美术表现主义画派蒙克的作品《呐喊》时, 针对许多学生推崇西方传统写实性美术, 而对西方现代美术中的抽象性、意象性美术缺乏认识的情况, 我在出示表现主义画派蒙克的作品《呐喊》的画面时, (这是当时流行于北欧和德国的“表现主义”, 它的绘画是执著于打破艺术的和谐美感, 用更紧张的色彩和丑陋的、扭曲的形象表现心灵的内在冲突和痛苦。) 就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纷纷质疑, 以画面为线索提出让我意想不到的既有价值又有创意的问题。如:“画面中的那个怪物是人还是鬼?”“为什么这样难看的画也是美术, 到底美在哪里?”……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 使我感到有些意外和惊讶, 从这些问题的提出中我们不难发现蕴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创新潜力是多么惊人。姑且不去研究问题的结果如何, 单看学生能针对画面所发现的新问题, 可以想象, 学生的思维在涌动、在翻腾, 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在闪烁、在飞扬。当然, 学生发现这些“新问题”时, 我们首先要肯定、赞赏他们, 再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问题的讨论, 明辨是非, 增强参与学习的信心。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分析, 析疑解答, 学生明白了不仅要敢于质疑, 并且要善于质疑, 并在质疑中解疑, 才能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 学生怎么不会感受到新的问题的提出在大胆质疑中生成的激动与喜悦呢?怎么不会增强参与学习美术的信心呢?

三、在交流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乐趣

英国剧作家马辛杰说:“人们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而, 我们要注意发挥同学们的集体智慧, 让他们积极参与不同见解的讨论、交流、探究中来, 明辨是非, 让他们在不同见解中提高自己参与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经常提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组织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交流、探究问题, 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发表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的机会, 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使美术课堂活起来。因此, 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在美术鉴赏课中, 我们应提倡“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的理念, 特别是对重点画面的特点的观察和理解, 更应该放手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品析、交流探究。在讨论中, 应引导学生从不同渠道中找到根据, 发表自己的见解, 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当然, 对学生的见解, 无论是否正确, 是否完整, 只要是经过反复思考, 敢于大胆创新的, 我们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白陶鬶的造型除了像雏鸟外, 你能看着画面说一说它还像什么吗, 为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来, 真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感觉, 学生激起了好奇心, 个个仔细观察、大胆想象, 并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有的说像一匹骏马, 有的说像一条忠实的狗, 有的说像一只温顺的小羊, 等等。只要学生的理由充分, 想象合理, 我就给予充分肯定、赞赏。这样一来, 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又充分尊重了学生自己的个性理解和体验, 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只有用心引导、点拨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 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不同见解中参与学习美术的乐趣是无穷的。

四、在读画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语文课教学要从读入手, “以读为主, 读中感悟”。同样, 美术课教学也是要“以读为主, 读悟交融”。那么, 美术课到底让学生读什么呢?读画面、简介、时代背景等。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 教师适度地讲解、精当地点拨是必要的, 但讲解前必须以读为前提, 以读为基础。如果一堂课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 接二连三地提问, 挤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读的机会, 就会导致上完了一节课还是有很多学生对已学的知识一无所知, 无法达到美术课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 没读懂该读的内容不要轻易开讲, 而且把准可读之处, 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更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 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阅读状态。例如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第三课《托物寄情》, 主要是描述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图文并茂, 生动逼真, 情感浓厚。我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 初读感知, 理清思路。让学生认真读画面的内容和文字简介, 通过对画面的整体感受, 理清艺术家作画的思路, 对画面有初步的感知。 (二) 细读品析, 体会情感。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细细观察画面, 品析画面中的诗句。这样, 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熏陶, 也就得到了升华, 学生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当时画《墨梅图》 (中国画纸本) 的意旨, 进而明白历代不少诗人、画家通过对物象的人格化, 寄托自己的精神情感, 以表达更深层次的自我。 (三) 精读重点, 拓展升华。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画面的重点处、关键处, 让学生经历一个情感的提升过程。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 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领悟艺术家选用的不同题材, 赋予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也不一样,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读画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也让学生在读画中激发自己参与学习美术的欲望。

总之, 我们要让美术课堂成为“师生人生中的一段经历”, 让师生的心灵在交流、撞击和放飞中得到“生命的满足”。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要从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应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 美术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用生命培养生命, 用智慧培养智慧, 这是美术教学的归宿, 也是美术教师的归宿。唯有如此, 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全程参与学习, 激活美术课堂的生命, 使美术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摘要:美术教师应站在关注生命成长的高度,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活跃美术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宗旨。近年来, 作者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激活美术课堂生命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究。在此加以总结, 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美术教育,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学生学习过程 篇11

关键词:学习过程;小学语文;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是贯穿整个教育的核心部分,语文是学好各学科的基础。在语文课堂上教会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创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学

好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学习,从而能更加发挥想象的空间和扩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能够愿意去学,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浓厚的兴趣能够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问题的活跃思维,使学生在产生无限遐想的空间中自由地发挥,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改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慢慢地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一课中,通过让学生朗读,明确文章中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的故事,首先使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都能获得启示。然后结合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过的诚实守信的事情都有哪些,学生一下子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主动地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开展讨论,谈自己的读后感,领会主人公的高贵品质。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做到实事求是,不会的要主动去求救老师和同学,不要不懂装懂。

二、培养自学能力,掌握知识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备课的同时应注重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提前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经常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来提高知识的累计,培养学生的“看、听、说、写”的能力,上好每一节课,使平时的训练能够贯穿到课文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做到专心致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时,不会的知识要圈出来,或者作上记号,以便于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层地去理解,课下多做笔记,多做练习,力求做到知识的巩固。

例如,在讲解《观潮》一课中,让学生边思考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来说出潮来前江面的景象,想象出人们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潮水过后江面上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又体会到了些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的观后感。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联想,让学生找一找文章中哪些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哪些是比喻句。通过学习我们学习到:“天下奇观、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等词语,更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在写作方面提供了词汇量。习惯的养成在于不断地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不断地反复练习,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

三、树立学生自信心,掌握自学的方法

想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施展学习的平台,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和其他资料来解决问题,阅读课外读物,自觉去解决问题,一些不懂的主动地去问老师和学生,然后再反复地去练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查找,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牢固记忆。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程度,根据学习特点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对于进步和取得好的成绩的学生,老师要鼓励和肯定,一些落后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老师的感染力是最容易影响到学生情绪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设计教学场景,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想要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就需要语文老师正确地去引导学生反复地去实践,去练习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课外读物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定期地在学生之间开展交流活动,学生对读过的课外知识有什么见解都可以分享给同学,长期下来,可以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课文中反复地实践,逐步地做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代彬.浅谈历史学科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2).

[2]薛艳利.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7).

学生学习过程 篇12

一、动手实践,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我让学生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问道:“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学具想办法测一测、量一量。”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 思维非常活跃。在汇报中, 有的学生用“绳测法”, 有的用“滚动法”, 还有的学生方法很独特, 他不是用绳子直接测圆的周长, 而是将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后, 用绳子测出扇形的弧长, 进而求出圆的周长。再如, 在教学“移多补少”的问题时, 根据教学重点分层次进行操作:先让学生摆两行小棒, 每行10 根, 再从第一行移动一根到第二行, 问两行相差多少根?移动2 根呢?3 根呢?……这样经过操作, 一眼就能看出结果, 得出相差数与移动数的关系;然后指导学生第一行摆10 根, 并告诉他们只要给第二行2 根, 两行就同样多, 问第二行原来有多少根?学生边摆边说说是怎么想的。像这样的问题, 如果脱离了操作, 而只有学生的空想或老师的空洞说教, 是很难理解的。但经由教师创设操作情境, 学生凭借动手实践, 数形结合, 不仅很快建立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模型, 同时也明确了算理, 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师只要把握好教材, 就能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适时动手操作的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做一做, 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在动手中思考, 并在动手、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认知。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 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 学生所释放的激情已不再是老师赋予的学习任务, 而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需求。这样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在操作中,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自主探索, 实现思维再创造

如“长方形的认识”一课, 我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

第一种, 量一量。提问: (1) 哪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2) 四个角都是直角吗?然后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第二种, 教师引导:“看了这个长方形, 你有什么发现想要告诉大家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汇总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接着问:这只是大家的猜想、发现。到底对不对呢?应该怎样来验证呢?因为要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学生的探索活动显得尤其带劲。通过大量的操作, 量出了多个不同的长方形的对边, 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确实”相等。同时又有学生提出, 除了用量的方法, 还可以用“上下对折、左右对折”的方法来验证。对于“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验证, 除了用三角板的直角逐个量的方法外, 还有学生想到, 可以依照“上下对折、左右对折”验证对边相等的方法, 先用折的方法证明四个角都是相等的, 再想办法证明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 不难看出, 虽然第二种方法占用的时间比较多, 但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初步学习了“猜想———验证”的合情推理思想。在探究中, 学生实现了思维的“再创造”, 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合作交流, 完善思维知识网络

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堂生活化,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努力突出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教学时, 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 使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形式上, 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加强培养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时, 给出一个长1.2 米、宽0.8 米的长方形, 让学生计算面积。学生的答案先是五花八门:有96 平方米、9.6 平方米、0.96 平方米……讨论中, 有的学生用估算的方法, 1.2米和0.8 米都接近1 米, 面积大约是1 平方米, 排除了前2个答案;有的学生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换成12 分米和8分米, 计算出面积是96 平方分米, 即0.96 平方米。这些讨论过程都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 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再学习小数乘法的方法。教师在学生自学和合作的同时, 将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以达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升华。

教育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过程的体验教学, 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其最终结果一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总之,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过程和结果的和谐统一, 过程是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而且要学会“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 使其成为自己可迁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打通学生自主学习的脉络,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摘要:教学是既有过程, 又有结果的有机整体。数学教学时, 教师应立足生本,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上一篇:口腔教育下一篇:幼儿园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