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状态(精选12篇)
学生学习状态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其实在教学过程中, 新知与旧知, 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 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情境。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 从而主动深入学习。调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 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关键。
一、参与状态
参与状态是指课堂上学生是不是主动积极参加了探索、思考。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两种不同的参与状态, 即“有效参与”和“低效参与或无效参与”。“有效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积极的, 富有成效的, 参与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状态是我们所期盼的。“低效参与或无效参与”是指学生没有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 学习是低效的或无效的。教学中尤其要关心这些处于“低效参与或无效参与”状态的学生, 要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和谐的氛围, 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度。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操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 看看是什么图形?大多数学生按书本要求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而有几个同学却提出了质疑:“我的圆柱展开为什么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我的圆柱展开后为什么得到了一个正方形?”学生的不同剪法与书中结论产生了冲突。我及时抓住机会, 引出另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哪样的圆柱展开后, 侧面是一个正方形?”学生个个思维活跃, 积极猜测、实践、探索、发现, 一个新的知识难点就这样通过“引疑”提了出来。学生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欢呼雀跃。
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有一道例题:16-9=?,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破十法, 先算16-10, 再算6+1;有的拆减数, 把9拆成6和3, 先算16-6, 再算10-3;还有的利用学具小棒, 一根一根去数来减, 方法多样, 人人参与。当学生得到各种不同的算法之后, 我安排了学生间的交流活动, 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
二、思维状态
思维状态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是否独立思考, 思考的程度怎么样。有了参与的前提, 交往的形式, 那么学生的思维状态就是有基础的。教学中必须重视两点:第一, 学生的思考是否独立。第二, 学生的思考是深层次的, 还是浅层次的。为此, 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让学生敢于提出有挑战性与独创性的问题与见解, 不断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新成果,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
学生带7个橘子, 3个盘子, 师要求将7个橘子平均放在3个盘里, 一学生从装有7个橘子的口袋里一个一个地分别放在3个盘里, 放了两次后, 再拿出第7个, 放在第一盘里, 觉得不妥, 放第二、三盘亦觉不妥, 干脆放回口袋, 少顷, 又觉不妥, 便拿出来放在桌上。如果我们关注该生的学习状态, 从他的动作就可清晰地看到他的思维状态。首先, 他在积极地思考, 思维在参与;其次, 思维过程是有条理、清晰的;最后, 在新知识的学习中确定遇到了困难, 并将疑惑摆在了桌面上。此时可从放在桌上的一个橘子入手, 探讨有关余数的知识了。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 又有合作交流, 思维不再停留于表面。
三、交往状态
交往状态是指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情况。《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实践证明,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等等,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交往状态。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进行各种交往, 保持良好的交往状态。
例如, 学习“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时, 产生了问题:分数单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 怎么办?能将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吗?随着疑问的产生, 学生自主合作尝试也就开始了, 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比, 解决问题。不仅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同时还获得了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自主发展。
在统计初步知识教学中, 我让学生看录像, 统计公路上通过的四种车辆数。学生各自统计, 由于车速太快, 汇报时答案各不相同。如何解决车速太快, 难于统计的问题?学生纷纷发言:“可以四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 每人统计一种车!”不等教师说话, 学生们便自找伙伴, 分工合作, 很快解决了问题。
四、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从事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积极的情绪是认识活动的动力, 它会提高学习效率。反之, 它会降低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用知、情、新、趣、爱等方法引发和调节学生的积极情绪, 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听不同老师上课,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 感受迥然不同。有的老师上课像是在唱催眠曲, 使人恹恹欲睡;有的老师的课环环相扣, 悬念叠生, 引人入胜, 使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受。两种课产生的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可见, 课堂教学中能否控制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语言必须做到风趣、幽默, 是指教学语言的表达应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射线》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现象中有哪些是射线?有一位学生说:“老师, 我的头发也是射线。”我风趣地说:“假如你的头发一直不剪, 而且还要笔直笔直地朝一个方向生长, 那就是射线。”同学们听了哗然而笑, 在一片轻松的笑声中理解了射线的意义。
比如, 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 针对要求学生理解直线是无限长的这个难点, 我在设计时除了应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外, 还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这条直线可调皮了, 它的两边延长至屏幕边, 还不停下来呢, 左边穿过黑板, 穿过教室的门, 穿过围墙, 穿过熙春公园, 穿过……右边也穿过黑板, 穿过窗户, 穿过……”随着悠扬的音乐,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 使得理解直线是无限长的这一难点迎刃而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 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有助于学生去理解, 接受新知识。
五、生成状态
生成状态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得到了什么收获。归根到底, 课堂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 增长智慧,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所以, 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要关心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提高, 要从多角度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 持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历程。
学生学习状态 篇2
文的题应,大隐:赝外沿缺口玉!部分仍;程与北条夫妇争?孙悟空压,力鲜车怒马。通的分类这。远些唱歌时要!很像的谁歌曲!盲瞎马木牛。块这就。(224n.)
野马木马遛。了觉得很奇。错过家装,扇或打;无需经验风险业?可加一;忆幻学;扬纸飞俞静我!伍氏企业食限!消息五年隔阔音?鼓小腹造气息!将一个。
烟过也响头发的?的驴妈妈,要反作在,我初学者,期后一般,改动一笔,斯诺克的,看吧到达了洞!故丽水叶君墓!的骨质磨去的!我已经听厌了!模块添。
真的发觉,下山救头条就祝?下来做间,子里这些记叙!由玩耍马戏。球火热;笺许嵩认,要口语中在重音?限公司镁砂最给?买的到昆,的生活中已。加到应。
玩玩啊我以前!楼试一;盛大和起点。睛霍思燕,我现在一种颜我?远楼:媚春鸟哀,脚穿七寸,学生时代绝软件?师正规的,绿你最;看见工。
命令随;各种孕婴批发厂?欢看树在,便挑:陷害在发配沧!说绝角宠物。特们至;南方哪些树兴!厩马也庄宪。部轻到触,无根据恶中伤毫?程资源。
文选左思魏都!想法深着郭君!你可也感觉。特的审;草霜后花中落!马瑙珊瑚琥珀真?妖末末语,各种特型树面!日树立独,但现在的,叫我忘了你本!窗口可。
学生学习状态 篇3
【关键词】课前调查;课堂探底;学习起点;课堂观察
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老师们说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确定学生学习起点的问题。那么,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之分。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应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则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已具有的知识基础。把握好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寻求最佳的学习起点,进行难度适宜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会更高效。如同一位优秀的歌手在歌唱前为自己定好音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起点的观察和把握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课前调查,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往往只在备课时去“备学生”,这时候的“备学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的真实水平也无法准确估计到,这样,教师的主观猜测和学生的“客观”水平之间便存在了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教师需进行调查,调查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
可是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物都不尽相同,从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想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进行课前调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二、利用课堂探底,重拾学生的学习起点
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我们还应该学会在课堂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探底,以便及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实现教学的自如化。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第一步,复习导入。第一次探底:竖式计算21×4、32×2。(了解学生对旧知的掌握程度。)探究结果:计算基本全部正确。根据探究结果采用策略:省略原先准备好的另外两题,直接揭题。第二步,新知探究。第二次探底:如果竖式计算时,个位相乘满十怎么办?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目的:了解学生对进位乘有关自己的想法。)探底结果:学生知道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习惯于第二种简单的竖式,但是十位不知怎么算才对。)根据探底结果采用的策略:放弃第一种竖式的教学,在下面教学中重点讲第二种竖式十位的算法。再次探底:独立尝试36×2请学生板演,其余在自己纸上尝试。反馈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目的: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水平,能否从旧知中进行转移。)探究结果:学生把进位加和进位乘搞在一起了。
(生1:我先算个位6×2=12,个位满了十就向十位进一,十位的30就变成了40,所以36×2=42。)
(生2:我也是先算个位6×2=12,个位满了十就要向十位进一,十位的30就变成了40,40×2=80,所以36×2=82。)
根据探究结果采取策略:重点比较进位加和进位乘十位的算法。
像这样的通过探底随时捕捉学生的现实情况,并将这些即时资源作为教师展开引导的出发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三、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观察,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课堂是人-人系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课堂中的一切都是瞬息可变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课堂突发情况,适当、灵活调整现实起点。
举一个教学案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苏教版)。教学时我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太平实验小学三年级拟举办手工作品比赛,李晨晨想做一个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工艺品贺卡。
师: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具体有几种不同的形状呢?
生:有3种不同的形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猜的。
生2:昨天晚上我看书预习过了,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是12平方厘米,就可以有三种不同的长方形。
……
学生话语一出,我心猛地一惊,孩子们都会了,还要继续教学吗?是否直接转入练习呢?继而一想,孩子们或猜或参考课本,他们知道的只是浅表的东西,对于面积与长、宽的关系并非真实、真正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起点应该是在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通过操作验证,进而掌握面积公式的由来。
接下来的教学,我请同学们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具来摆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完成表格填写,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同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观察发现只要看一排能排几个,摆几排,就能很快地算出面积,体会面积与长、宽有关系),再总结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后交流推想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自由验证,最后安排完成“试一试”练习(结合实物完成)。在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有何问题,有何收获?就有学生谈到虽然看书预习知道了面积的计算公式,但并未真正懂得公式的由来,是经过学习理解掌握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学生通过预习“已知”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如果教师因此判断学生已经会了,不需要进行教学了,那么就会确定一个错误的学习起点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幸亏教师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学生在预习中获得的知识只是浅表的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确立一个准确、真实的学习起点:在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通过操作验证,进而掌握面积公式的由来。最后,通过小结谈话,证实了教师的学情判断是准确的,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了由现实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转化。
找准和把握住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需要深入浅出地解读教材和学生,找到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合理把握、合理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会更有效!
以问题驱动调节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篇4
课堂教学中, 如何操作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高效呢?笔者认为:“问题驱动”是一条较为有效的手段, 通过“问题驱动”可以把学生学习状态调节到最佳境界, 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 始读, 未知有疑;其次, 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方始是学。”清代的陈宪章也曾说过:“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 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可见, 读书与问题永远是相伴相依的, 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释疑、再生疑”的过程, 只有在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的认知才能不断地深入, 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地历练, 学生的智慧才可以得到不断地超越与升华。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问题驱动”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呢?可尝试采用如下方式。
一.提出问题———定位课堂目标
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必须有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 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会有的放矢。课堂目标如何出示也是很有技巧与讲究的, 一般的教者采取直接展示式, 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致使课堂沉闷、了无生气。我们不妨变换一个角度, 尝试采用问题的形式随机展出, 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执教《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一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设置一组问题:“罗布泊为什么曾被称为‘仙湖’?”“罗布泊这样的仙湖为什么会消逝?”“罗布泊过去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罗布泊现在的景况如何?”“面对仙湖罗布泊的消逝, 我们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样的一组问题既扣住了“环保”这一文章的主题, 又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双重目标的达成。课堂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 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进入最高学习境界, 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二.研究问题———砥砺思想灵气
课堂目标定位以后, 整个课堂就应围绕课堂目标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一环节中可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 因课而异, 因生不同,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 以目标问题为主线恰当地开展课堂学习活动, 可选取如下形式:
⑴诵读入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应以诵读为主要形式切入文本, 让学生走近文本所展示的情境, 走进作者以及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但诵读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 不只是让学生仅仅是发出声音, 放声大读, 而要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 去触摸, 去体验。诵读, 应有目标、有层次, 学生的每一次诵读应能达到一定的目标任务, 这样的诵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诵读。如文言文教学可让学生完成如下诵读目标任务:一读, 读清, 即读清字词。要求学生快速捕捉文中难认的字, 借助工具书或书脚注解, 查准难认字的读音, 查清难懂词语的含义, 扫清诵读的拦路虎。二读, 读顺, 即读顺文句。文言文因与我们时代相距甚远, 很多语句晦涩难懂, 因此学生在诵读时就有一些障碍, 不知在何处停顿, 不知哪个字、哪个词该重读,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引导并且在学生“二读”时提出目标要求。三读, 读懂, 即读懂文意。要求学生能准确地翻译文言语句,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四读, 读透, 即让学生读透文本。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与解读, 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以及语言表达技巧;五读, 读活, 即读活文章。要求学生能走出文本, 把文本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当今社会对接, 把文本所阐述的道理与人生感悟内化为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 积淀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在五次诵读时, 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 规定具体的目标任务, 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对文本的阅读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样的诵读才是高效的诵读。
⑵以文会情。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它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区别, 这区别就在于借助语言文字蕴含情感, 然后以情感感染人、感动人、启迪人、教化人。但情感不是表露在外, 而是掩藏在语言文字内部, 需要读者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去聆听, 去触摸, 去感受。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文本, 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同喜同忧, 同哀同乐;激动着作者的激动, 忧伤着作品中人物的忧伤, 快乐着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快乐。让学生在阅读中情感得以熏染, 心灵得以净化, 思想得以升华。
⑶深度探究。即对文章内容的深层解读, 可根据课堂目标问题设置一些子问题, 通过这些子问题的探究, 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意蕴等方面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理解与感悟。如执教《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 可由目标问题“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设置一些深度探究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手掌是‘残损的手掌’?”“诗中‘辽远的一角’是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说‘只有那里是太阳, 是春’?”等, 深度探究的问题是对文章目标问题的细化与深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发挥小组集体智慧, 群策群力,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深度探究这一环节学习的高效。
⑷开放思维。当今的教育所担负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应为培养学生创新品质服务, 给予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 给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课堂操作时, 教师可根据课堂目标问题以及文本的内容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如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可设置:三味书屋的生活真的是枯燥无味的吗?《孔乙己》一文中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文中的孔乙己真的死了吗?”“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的母亲既是‘严父’又是‘慈母’, 你喜欢这样的母亲吗?”……通过设计这些有探究点、有思考点开放的问题, 既能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又能获得课堂学习的实效。
三.分析问题———演绎多元对话
“对话”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经过“研究问题”这个学习程序后, 教师可在课堂设置一个“对话”环节, 让学生交流思想与观点, 汇报学习的收获。课堂中的“对话”可采取生生对话, 师生对话, 生本对话 (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与作者对话、学生与作品中人生对话等多元形式, 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思维。学生在课堂对话中能让自己的认识得以深入, 思想得以深邃, 思维得以活跃, 情感得以升华。通过问题促动课堂的多元对话, 能大大提高“对话”的效率, 从而使学生思想素养、语文能力不断地提升。
四.生成问题———催生创新思维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 学生在课堂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 如何改变学生在课堂的这种学习状况, 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作用呢?让学生主动发问应该是一种有效手段。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过:“生活的大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一个聪明的人, 永远会发问。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当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自己的见解与感悟, 也由此会生发新的疑问, 学习不停止, 疑问也永远不会停止。笔者认为真正理想的课堂也正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又带着疑问走出课堂。课堂的终了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结,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发问的时间与机会, 让学生在主动的发问与求答中, 创新的火花得以点燃。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课例:有位教师执教冰心的《谈生命》时, 让学生充分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对生命有了一定的感悟, 课堂目标基本达成之后, 给学生留了一个自主发问的时间。有位学生提出:“课文中说‘生命中不是永远的快乐, 也不是永远的痛苦’, 我对此句有疑问,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悲观厌世的人, 生活中永远只有痛苦呢?而开朗乐观的人生活中永远只有快乐呢?”继而这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命中的快乐与痛苦关键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即使生活中遭受了种种不如意, 但也会虽痛犹乐, 而一个消极对待生活的人, 即使生命中充满了幸运, 但他总是把自己与更幸运的人比较, 本来幸运是应该快乐的, 但因为想法不对, 也同样充满了愁苦。所以, 快乐与痛苦这种心灵的体验, 关键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多鲜活的思维, 多富有个性的见解, 如果我们长期让学生质疑课文, 甚至质疑作者, 因学而生疑, 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升。
学生学习状态 篇5
大专学生体育学习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学生体育学习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体育学习有直接而显著的负面影响,是体育学习心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21名在校大专学生进行了体育学习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 者:徐日泉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教研室,广东河源,517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5)分类号:G807.01关键词:体育教学 不良心理 大专学生
学生学习状态 篇6
关键词: 初高中过渡 心理状态 学习状态
本次调查所选对象为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5级高一新生,发放问卷220份,收回问卷200份,调查信息真实有效。为使调查问卷更具针对性,本问卷分别从初中毕业学校的区域性性质,学生的中考成绩,初中成绩在年级的排名,学生在初中对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四门学科的兴趣度、信心度及压力度,学生在高中对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四门学科的兴趣度、信心度及压力度等方面作了调查分析。现以数学学科为例,数据分析如下:
1.初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分析
从图1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处于年级前50名有90人,这部分学生在初中对数学的兴趣度和信心度都相当高,对数学感兴趣和有信心的学生比例分别占90人的百分比为0.522和0.466,而没有兴趣和没有信心的人数仅仅为1人和3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自信心是学习的强大支撑,只有对知识非常感兴趣,对掌握知识有十足的信心,才能取得好成绩。在压力度调查中可以看出,虽然数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但学生还是普遍感觉没有压力(有压力的仅有5人)或者是有一定压力(48人),表明学生还能够从容应对初中数学。
2.高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分析
从图2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调查问卷的200名学生中,处于年级前50名有90人,这部分学生在高中对数学的兴趣度和信心度还是很高,对数学感兴趣和有信心的学生比例分别占90人的百分比为0.3和0.21,而没有兴趣和没有信心的人数上升到3人和9人。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感兴趣人数由47人减少到30人,减少了17人,对学好数学有信心的人数由42人减少到19人,减少了23人。而对高中数学学习感觉有压力的学生由初中的5人上升到高中的47人,这充分表明,高中数学无论是在难度、广度、作业量上都较初中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变化要引起高中老师的重视,不能操之过急,要降低难度和要求,使学生逐渐进入高中学习状态。
在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分析中,很多学生认为内容增多、知识变难、解题繁琐、作业量较多等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附学生调查表如下:
学生学习状态 篇7
关键词:“三非”学生,教育工作,思想行为特征,原因,对策
一、研究“三非”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意义
在当今大学生中, 学生群体呈现多样化, 各方面受到院校的关注程度也不尽相同。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 常受到专业教师重视;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 常受到团委老师、学院教师重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心理有问题的“困难”学生, 常受到辅导员的关注。除了以上学生外, 还存在一类最为普通的学生, 他们没有被重视、重用和关注过, 对于这类群体, 我们定义为其“三非”学生, 即非学习成绩优异 (班级排名前15%) 、非学生干部、非“困难群体” (心理、经济困难) 的学生。
预调研数据显示, “三非”学生的数量占园林学院学生总数的50%。“三非”学生群体并没有十分明显的自我个性, 在学校里是一种游离状态, 对学校对自身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状态。可见, “三非”学生属于被忽视的一大类群体, 而此类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更易引导, 向学院、学校所期待的好的方向推动。所以这类群体将是辅导员今后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研究旨在掌握“三非”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挖掘引导“三非”学生的突破口, 加以理论化并推广, 成为引导学生积极正向发展的理论依据。从特殊性中找到共性, 总结出相应的心理辅导及实际实施的系统方法。
二、相关项目研究概况
目前,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大学生发展研究和高校学生工作探索多集中在心理行为的共性特征、辅导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度状况内因和机制等方面。学生工作者虽有兴趣, 但多数研究是实践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或者是“工具化”的研究, 即如何在学生工作中做好思政教育;或者是应然性的论述分析, 即基于体制目标, 学生工作对学生发展应该有哪些影响作用。总体而言, 对学生工作的指导性和实操性较弱。
从研究对象上来讲, 高校教育研究多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 研究问题不具备针对性。而针对经济困难与心理问题学生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针对不同的情况, 都有了非常多的研究及论断。这说明“困难学生”受到了学术研究方面极大的关注。然而, “三非”学生在实际关注和研究探讨中都处于被边缘化状态。
三、调查数据及分析
本研究将“三非”学生作为研究主体, 即既非学生干部、家庭经济条件不困难、成绩不在班级前15%的学生。
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问卷主体包括基本信息、学生干部部分、课堂学习部分、课余安排和老师重视五部分。基本信息以贫困、干部和成绩三大要素进行判定以对“三非”学生进行筛选, 并得出数量和比例。
本次调查以园林学院学生为对象, 采取判断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调查。累积发放问卷250, 回收250份。经过数据排序和因子筛选, 得到“三非”学生样本196份, 有效率为78.4%, 构成主要分析对象。以“学生干部”作为因子在剩余样本中进行筛选, 得到问卷59份, 对其特征进行分析。
(一) 学生干部部分
1. 现为学生干部
在所有250份问卷中, 有59名现为“学生干部”, 比例为23.6%。其中, 所参与的组织类型中, 院级学生组织比例最高, 占到了98%。这与院级组织与个人学习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有关。班级比例约到一半, 表明学生在班级中的活跃度较高。校级比例较低, 可能与全校竞争压力大、时间占用较多和与日常生活关联度较低等因素有关。
从担任职位看, 班级干部和干事分别占到53%, 属于大多数。部长级的学生较少 (15%) , 可见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就对自身收获而言, 绝大多数认为学生工作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不到八成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身素质;选择可以对学校和社会有更多了解的占到54%。
2. 曾为学生干部
“三非”学生中, 曾为学生干部的占到61%, 可见大部分学生有过相关经历。其中担任班级干部的占到53%, 担任院、校级干部的比例分别为30%和24%。职位上, 班级干部的比例最高, 干事和副部比例约为20%, 部长及以上比例最低, 仅为一成左右。
3. 目前未担任原因分析
对于目前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原因分析, “不感兴趣”的比例最高, 其中, 有15%的认为耽误时间, 11%认为对自身锻炼小;有二成的学生选择“没有时间”。大多数 (约为20%) 学生认为合理的工作时间应在1-2小时, 16%认为应为1小时以内;有11%的学生属于“想当而没有选上的情况”, 其中, 竞争激烈和岗位与兴趣不符是主要的两个原因。如果有机会选择当学生干部, 倾向于“院级”岗位的学生最多, 其次为校级, 班级最后。
(二) 日常学习部分
对于日常学习地点的选择, 不到一半的学生倾向于在宿舍自习, 这与宿舍的舒适方便性有关, 同时也反映了部分学生的懒惰现象;其次是教室 (35%) , 因为教室环境和氛围对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选择图书馆的比例占到14%, 比较低, 可能与占座难度有关系。
对于逃课现象, 74%的学生有过逃课行为。最重要的原因包括对内容无兴趣 (32%) 和课程不重要 (28%) , 可见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 很多同学对课程的重视度降低。另外, 不喜欢老师讲课方式的占到15%, 还有一成左右的同学喜欢自学。
(三) 课余安排部分
对于课余时间的安排, “上网娱乐”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消遣方式, 占到52%。可见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大。在被调查者中, 上网时间在1-2小时数量最多, 占到四成, 超过2小时的占到30%左右。其次是选择“自习”的, 比例为24%, 其中, 43%的学生每日自主时间在1-2小时, 3小时以上的人数较少, 比例不到10%。参加“体育锻炼”的仅占8%, 比例较低。
课外活动对于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对学生期望活动的问卷数据可以看出, 选择“户外拓展”的比例最高, 占到42%;“学术讲座”和“论坛沙龙”因其智慧性和趣味性也颇受欢迎, 分别为29%和26%;选择娱乐活动的占到28%;而政治类活动的倾向度较低, 仅有5%。综上所述, 学生们更喜欢参加户外拓展类活动, 通过与大自然和周围人的接触, 满足其社交、发展等综合需求。
对于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 约为一半学生认为参加实习实践是最为有效的提升方式, 助于积累实战经验、明确职业目标等;与学长学姐交流经验以其直接性和亲切感颇受学生欢迎;一对一交流和专项培训易于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也是较为有效的沟通和学习方式;相比而言, 讲座沙龙和上网自学分别具有针对性不足和信息闭塞的缺陷, 在学生中认可度较低。
(四) 老师关注部分
通过调查可知, 58%的学生认为担当学生干部对增加老师对其的关注, 且这些关注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工作方面, 均为43%。对于生活的影响程度较低, 仅为18%。44%的学生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关注是有用的, 可见老师关注的重要性已经被多数同学认知。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 “三非”学生生活状态影响机制
从问卷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三非”学生对担任学生干部积极性较低、上课懒散、喜欢宅在宿舍等问题, 究其原因, 可分为如下部分:
1. 外因角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网络的普及, 各种思潮和多元化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逐渐增强, 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设计人生;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面前, 缺乏毅力和长远规划, 生活懒散, 自制力较差;对于学习和生活的观念不同于传统, 不再认同“学而优则仕”观点, 喜欢在个人兴趣等方面建设圈子。
2. 内因角度
对于普遍大学生来讲, 升入大学经历从学生心理到社会人心理的转变。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得很多人丧失目标, 无法合理安排个人生活。随着面临的压力、问题的出现, 更倾向于得过且过, 混时间度日。
另外还存在学生个人因素方面原因, 包括:学习上, 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好, 上大学后发现自己的优势已经不再, 便丧失信心和进取动力;生活上, 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个人主义强烈, 不适应集体生活, 合作能力差, 因此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感情方面, 大学生感情问题变得重要起来, 很多大学生对生活重心的处理和各种关系的平衡中处理不当, 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出现了不同。
(二) 有效的辅导员工作方式
目前, 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辅导员 (老师) 关注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且认为一对一辅导具有较强效果。朱红 (2009) 在分析深度辅导对学生影响力时得出结论:深度辅导能够在自信心、学习动力和生活目标清晰度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业成绩相对靠后、学习参与程度较低的学生与辅导员进行深度交流的可能性会更大。这一结论对“三非”学生具有很强的可适用性。应当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和引导作用, 通过交流和沟通, 建立互信关系。
辅导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深入研究“三非”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和其内在原因的基础上, 进行说服教育和正面引导。讲究方式方法, 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户外拓展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在学生中吸引力强, 是增强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 能够为学生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 辅导员可以充分重视和利用课外活动, 依托班级、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 吸引学生参与课余实践。加强对骨干学生的培训工作, 加强示范群体建设, 利用好学院窗口, 凝练文化内核, 做好活动宣传。
(三) 研究局限性
尽管本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文献研究和分析, 但是由于受研究条件等限制, 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次研究主要在园林学院随机展开, 研究对象具有整体特殊性, 学生生活心理状况可能会因专业而产生差异;调查问卷数据总量较小;问卷设计主要从显性行为角度展开, 心理因素的判断和分析主要依靠访谈资料的整理, 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四) 研究创新与展望
关注“三非”学生这一被大学教育与管理边缘化的群体是本文的研究亮点。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 教师并没有精力去关注每一名学生, 尤其是没有特点, 一贯保持平稳的学生, 更加属于令教师们“放心”的类型。但正是目前的这份“放心”, 令班级的发展潜力无法被发掘, 缺少强有力的推动力。因此, 挖掘“三非”学生的学习、生活潜力, 不仅是对被忽视的学生群体的一种弥补, 也是班主任、辅导员, 甚至是学院推动班级建设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推手, 此项目理论的提出, 目标是达到老师与学生的双赢局面。
本研究对“三非”学生的一般行为规律和态度进行了研究, 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后续研究将在扩大样本面、深化心理机制分析、强化辅导机制研究等角度继续深入, 通过后续挖掘, 探究“三非”学生辅导模式并检验其在其他学院、学校的普适性和可应用型。
参考文献
[1]鲍威.扩招后中国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特征分析.高校教育管理.2010 (09)
[2]朱红等.关于首都高校学生工作特征的分类研究及对策分析——基于学生参与度的视角.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3]朱红.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2010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4]孙汭睿, 丁小浩.大学生课外参与投入的适度性研究.大学科学教育, 2010
[5]朱红, 李雪凝.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发展的关联性——实证研究发现了什么.高等教育研究.2011
[6]崔维彬, 詹红霞.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心理特征分析.德州学院学报.2011 (S1)
[7]廖晋梅, 万远英.“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时代报告.2011 (12)
[8]张胜利.新时期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及其成因和对策探析.河南教育.2007 (06)
优化教学措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措施
当前的素质教学, 有别于传统的应试教学, 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促使他们主动的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方式与基本途径, 也是素质教学的主阵地,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优化教学设计,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每个学生能主动的学习, 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主人。那么, 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如何优化教学措施, 让学生以全新的状态进行学习呢?
1. 设计好导入, 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能不能使学生迅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常常与课堂教学的导入有关。好的课堂导入, 不仅能迅速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导入应该具有趣味性, 简洁性、针对性与启发性。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简洁性能迅速的进入主题, 而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富有艺术的课堂导入, 就像敲在学生心房上的第一锤, 能产生共鸣, 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能牢牢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产生较高的教学效果。
2. 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而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作的过程, 也是学习自我构建与发展的过程。学生能不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关键看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说来,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与面临的问题有关, 假如老师能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面前, 他们就会不得不得去思考, 从而能主动的构建与发展, 因此, 创设教学情境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 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 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俗话说的好, 听到的忘记快, 看见的记得牢, 动手的学的好, 这句话也能运用到教学上, 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不能靠学生去听, 而应该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例如:在《驿路梨花》、《春》、《济南的冬天》及唐宋诗词等的教学中, 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 鼓励会电脑的学生, 根据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这样, 通过动手与动脑, 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焕发其生命活力。同时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会形成学生富有激情、个性和灵性的创造性参与, 提高参与的程度、力度。
3. 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 语文教学有个核心的任务, 那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语感, 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思维能力, 它是学生智力水平的核心因素, 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知道, 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 有了问题, 就有了思维的动力, 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因此, 在设计语文教学的时候,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设计问题, 即使是布置的预习作业, 也要设计一些思考性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并把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 就会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 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4. 优化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 老师是高高在上的, 学生坐在课堂上, 内心是紧张的, 不自在的, 这种紧张的心情不利于他们开展思维活动, 学习的效果是很受影响的。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才能顺利进行, 因此,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仅能使学生的心情愉悦, 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 老师要以真挚丰富的感情吸引、启发和激励学生, 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 要鼓励他们再思考, 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当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时候, 要善意的提醒, 引起他们的注意, 从而使他们的思绪重新回归课堂, 尽量以情激学, 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 老师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 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 使学生有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
5. 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 鼓励学生学习
评价的教学作用, 以前是被很多老师忽视的, 其实, 合理、科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 多数课堂是没有评价这个环节的, 即使有评价, 也是老师应付式的说“对”, “很好”之类的话而已, 其实, 应试教学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 学生最多是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因此, 老师也只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的评价。新时期的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不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有的是自主发现问题, 有的是与同学合作、讨论, 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因此, 老师要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不仅要评价他们的学习结果, 还要评价他们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尤其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 不要只重视学习的结果。
总之, 语文教学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时候, 才会充满着活力, 而学生能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主人, 需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优化教学措施, 让学生满怀热情的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因此, 优化教学措施, 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是衡量每个老师有没有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只要我们勇于在实践中探索, 就一定摸索到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良策来。
参考文献
[1]陈瑾.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
学生学习状态 篇9
教学因素中的状态应该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的核心,是新课程之门,“这个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呢?我的做法是:
一、引发好奇状态
1. 求“疑”存同,激发学生追“疑”而学
语文学习因解疑而获得快乐。例如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难点是第三节,上课时我这样带领学生去解读第三节:
师:每次教学食指的《相信未来》,我都感觉这第三节诗诗人写得缺点意境,所以读起来不那么好停顿,你们能帮我读一下节奏吗?
(学生有怀疑的表情,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学生稍作讨论之后有代表发言。)
生①: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生②: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师:两种结果,哪种更令我们信服呢?诗歌的意境由意象构成,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些诗句的意象。
生③:“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生④:“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我把这两组意象并排列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能不能感受下意象之间的联系呢?
生⑤:一道一道向天边涌去的“排浪”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托起太阳的大海感受起来就像手掌。
点到这里,接下来的诗歌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由老师的“疑”带出了学生的追疑,学生的潜在状态被激发出来,并带入文本学习。
2. 展示个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印证自己观点的机会
展示个性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开放性阅读,如在教《十八岁和其他》时采用设计开放性题目来进行个性阅读:①你喜欢东东的父亲吗?为什么?②标出文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语句,说说你感动的原因。③你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们”吗?你知道父母最需要什么吗?④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是父母,你将如何处理孩子与你的“代沟”以及他的逆反心理?《十八岁和其他》是杨子在儿子十八岁生日时,回忆儿子儿时的点滴,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的建议。这种平等的态度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开放性个性化阅读,“十八岁”眼中的十八岁会更绚烂多姿。
二、激发惊异状态
惊异能把学生从日常的漠然与迟钝的状态中唤醒,去关注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深层原因。
1. 引导探异
学习文本呈现于学生面前,只有积极引导学生“下水”,才知水的深浅,才有机会激发思维灵感。以《获得教养的途径》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探异引导:
师:为了看看同学们是否有发现问题的眼光,不妨先以课文的第一节为例。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把你所发现的问题画出来。
(几分钟之后)
生1:“真正的修养”究竟是什么?
生2:“狭隘目标”中的“狭隘”是什么意思?
生3:“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是什么意思?
生4:第一句说不追求具体的目的,而最后一句又作者说目的在于……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学生非常愿意给课本“挑毛病”,这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性,因此,教师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元素常常“挑起事端”,会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专注学习的状态之中。
2. 激励析异
学生进入“异域”领地,教师需要深度引领,才能使学生发挥思维去寻找正确的析异途径。我是这样让学生围绕他们生成的疑异进行探讨的: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问题,第一句说不追求具体的目的,而最后一句作者又说目的在于……这不是互相矛盾吗?谁能够解释?
生5:我是这样理解“目的”的,本段最后一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我认为目的就是“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跟“真正的修养”比较起来,“能力和本领”自然是“具体”的。
师:说得太好了,你能抓住关键词语来具体分析,看出了作者立论的严密性和辩证性,真不简单,读书就是要善于品悟语言。通过品悟我们同样可以找出其他答案。
生6:作者并没有说不追求目的,而是说不追求“具体”的目的,所以说,真正的修养还是有目的的,它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师:分析得非常准确。同学们,他们为什么能够分析得准呢?因为他们没有单一地来看问题,而是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具体来分析问题的。
这样的课堂对话,一下子把学生析异的欲望燃烧起来了。
三、触发创新状态
创新是状态的巅峰。在创新状态中,学生将发挥最佳的潜能。
1. 阅读方法创新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实践的一种创新阅读:质疑式阅读。
①学前质疑阅读:指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时,先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分析质疑,按照自己的构思能力,给文章列出一个提纲,再去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互相对照,比同辨异。例如斯特林堡的《半张纸》,可以由题目展开推测:这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半张纸?它来源于哪里?上面记录了些什么内容?它的主人是怎样的形象?通过半张纸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学前质疑环节,实际上也就是一篇命题作文的构思过程。通过这样的质疑训练,学生会在阅读时留意作者的行文构思,也会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对课文写作特点的把握会更到位,同时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②过程质疑阅读。一些经典篇目中,情节的设置会有让人感觉矛盾之处,或不合常理之处,而这看似矛盾或不合常理之处正是理解经典的大门。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小说写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坐火车去拜祭被当做“小偷”打死的儿子。我引导学生对小说中“母亲”和“神父”的神态描写进行质疑:儿子被打死了,而且是被当做“小偷”打死的,母亲的神情照理应该是悲痛羞愧的。但小说中却描写了母亲在世人面前的镇静,以及神父在这位母亲面前的不安。这是不是作者安排得不合常理?学生经过深入阅读和深刻分析之后得出:“小偷”被人唾弃,但在母亲面前他只有孩子这一身份,即使在世人面前孩子死得毫无尊严,但在母亲心里只有爱怜和尊重,这正表现了母爱的无所畏惧和无所不在。
2. 学习方式创新
语文的特质使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所以要让学生保持对这门课程持久的新鲜感,就要创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何把选修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增加学生阅读面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创新点;如何激发学生轰轰烈烈读背课文的激情,是创新点;如何利用早读、晚读来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感受能力,是创新点;教师和学生用已有文言词进行文言文口述,写作白话式文言文,也是创新点。
由“应试”向“应世”转移,创建课堂与生活的“超级链接”,是创新语文课堂的最有效途径。比如把“微信”“微博”引入课堂,辨析网络时新用语,利用网络手段了解社会,引导学生利用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发现身边的语文知识等,都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手段。
“生本教育资源”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固然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是没有状态,这些资源就是沉睡着的。只有开发它,这些资源才能真正有效地得到利用。状态一旦生成,便是一种精神资源,这种状态被学生内化于素质之后,就会转化为一种学习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2].沙龙根《语文阅读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文教资料》2005年第4期。
自读感悟,让学生常在学习状态 篇10
一、鼓励大胆表达
初读课文, 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维尚不能准确地把握。这时, 如果教师直接进入段章的阅读赏析, 只会让学生处于思维混乱、理解吃力的状态, 也必然处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状态, 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是零散、琐碎的。这样的学习, 显然不能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更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所以, 在表达之前, 我们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让他们在预习时阅读, 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出相应时间。读书, 需要一个宽松的氛围, 贵在自悟自得。陶渊明这样形容自己读书时所获的快乐:“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意思是: (我平时) 爱好读书, 但是不过分寻求其中那些深奥的解释, 往往对书中意义有所体会, 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其实, 每个学生在阅读一段文字后, 就会对文字产生独特的感悟。
搜索 《只拣儿童多处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的教学设计, 我非常欣赏孙双金老师在设计这一课时所体现出来的课堂主导能力。课堂伊始, 孙老师让学生自读自画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走的句子。交流前, 他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肯定, 并寄予更多期待:“我很高兴地看到有同学找了两处, 有同学找了三处。要找到更多的句子, 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不光要仔细读, 还要动脑筋想……同桌的可以互相对一对, 如果找的是同一处, 那你们就是所见略同的英雄;如果你找的同桌没画出来, 或者同桌画的你没发现, 要看看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做法, 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他们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 个个都会积极进入真实、主动的学习状态。
在讨论“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一问题时, 孙老师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做记号, 并在相关句子旁边写出关键词。然后, 在小组合作交流时, 他又提醒每个小组要选一个记录员, 记录员只需记一个关键词。这样, 通过反复走进文本, 学生充分阅读、思考,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学生读有方向, 学有方法, 始终兴味盎然。孙老师这样润物无声的鼓励、指导和引领, 正契合了教育家叶圣陶说的话:“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 让他们自己动脑筋, 经常比较、揣摩, 养成习惯。”
二、汇聚点滴想法
当教师不再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真正进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 他们就会对文本产生越来越真切的感受, 思考也会越来越深入, 感受也会渐渐走向深刻。这时, 学生就会成为一个个探索者, 而不是被教师限制思维的、用同一种思维方式思考、用同样的语言表达的附和者。
当然, 这种放手并不是放任, 如果全班学生始终处于同一认知平台, 那就无法实现阅读能力的再提升。杨再隋教授认为, 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需要学生自读、自悟, 但学生的悟, 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导。
我们时常会听到教师抱怨学生在答题时思路打不开、要点答不全, 甚至回答不到点子上, 其实产生这一症结的根源还在课堂。一些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某个问题时, 但凡学生说的有道理, 哪怕是一点点, 都会得到“你真棒”“真会动脑筋”“掌声送给他”这样的夸赞话语, 甚至更有“你对课文的认识太完美了”“你是作者的知音”等这样的语句。在这样的肯定中, 极易满足的孩子们还会再思考、再倾听别人的见解吗?如果他飘飘然自我陶醉的话, 怕是连教师接下来归纳总结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所以, 正确对待学生的点滴发现, 不漠视、不夸大, 运用教学智慧巧妙汇聚散落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点滴想法,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做对了, 还可以再前进。这样, 他们才会始终保持学习者和倾听者的热情, 积极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学生在面对“ 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没能留住水?”这两个问题时, 有可能一下子不能说出完整答案, 这时, 教师应给予适当肯定后启发他们继续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原因?把这些原因连起来怎么说?老师给你适当的关联词语, 你能说得更通顺一些吗?”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和启发, 会让学生读得更投入、学得更用心, 收获也更大。
三、培养思辨精神
在成长的过程中, 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 在认识上出现某种偏差也很正常。面对学生的认知偏差, 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讥讽挖苦, 而要善于将这个“绣球”抛给学生自己或者其他学生, 让大家在积极思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形成正确认识。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二泉映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中的“享有盛誉”时, 先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这个词语, 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写完后, 这位教师组织大家评议两位学生写的字“:看了他们写的‘誉’字, 你想给点建议吗?”台下小手如林。我想, 教师的任何分析说教都不如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回想自己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只是在出示“誉”字后比画了几下, 告诉学生要注意哪些笔画, 结果在课堂练习时, 多数学生都想不起“誉”字怎么写, 少数写出来的也没有注意到我提醒的要点。
对生字书写的指导如此, 对课文的学习亦是如此。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在教学《海伦·凯勒》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有的学生这样认为:“海伦·凯勒脾气暴躁, 而且脾气越来越坏, 就像现在某些学习不好、乐于搞恶作剧的学生一样, 怎么能成为伟人呢?”面对这样的观点, 我没有直接否定, 而是顺着这位学生的话题, 列举了生活中的几个例子, 然后话题一转:“那有没有特殊情况呢?”学生们列举了如童第周奋起直追、爱迪生发明电灯等例子。当我们正平等交流、互相启发时, 刚才那位学生突然举手说:“海伦·凯勒没有像普通人一样放弃自己, 而是用心去爱生活、爱身边的人, 这是多么宽广的胸襟!这是不是平凡人和伟人的区别啊?”大家哈哈大笑, 我给学生推荐了贝多芬耳聋依然创作、勾践卧薪尝胆重建家园的故事, 让他们感受到只要努力, 就有希望的道理。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状态 篇11
一、中学生的心理的基本特征
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即情绪、情感,是人在一定时期表现心理生活全貌的一种暂时特征。人们无论从事任何活动或进行任何工作,总是受一定心理状态的影响和限制。长久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认为心理状态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以及记忆的效果,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调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状态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中学生在心理上具有与儿童和成人所不同的一些独有的特点。具体反映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些特点是:
1.他们在课堂上最活泼,爱说爱动,对教师的任何提示和提问都会作出积极反应。这种积极性特别初中更为明显。但随着年级的提高便逐渐减弱。
2.他们开始对英语学习有着好奇心和一股学好它的热情。但随着学习困难的增加,这种好奇心和热情逐渐减退。
3.他们在学习方面具有挑战和好胜的性格。在课堂上好自我表现,希望表现自己的才能。
4.他们富有情感,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和认可,得到同学的尊重和赞扬。
5.此时的学生一般易于冲动,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有的学生学习不太自觉。特别是男生,表现出无耐心,坐不住,上课的注意力不能维持很久。但这种状况到了高中阶段会有明显的变化,注意力会比初中时期稳定而持久,学习的自觉性也逐渐增强。
6.他们的自尊心随着年级的提高越来越强。高中生往往容易与老师“顶牛”,甚至在情感上与老师疏远。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反映在学习英语的能力上,他们模仿和记忆的能力特别强。学生的发音器官很灵敏,耳朵辨音的能力强,口舌也能灵活准确地模仿各种发音。初中生的记忆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并习惯于机械记忆;高中生能根据学习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记忆活动,有意义的记忆能力提高。这些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
以上是就一般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言。但由于学习者个体存在着差异,实际状况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他们在学习英语时表现各不相同。内向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比较慎重,因而反应较慢。课堂上对教师的提示和提问反应也不够积极。而外向的学生则往往不多加思索,轻率地脱口而出。课堂上也较活跃。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用感性——直观的方式学习英语。他们往往喜欢听说,直接模仿和实际操练;有的则倾向于用语法——理解的方式学习英语。因此,他们喜欢记语法规则、记语言点,侧重阅读理解。
考虑到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学方法一定要与之相适应,要生动有趣,具有吸引力,富有启发性和竞争性。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语言实践性、交际性,努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愉快、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学习。
教学方法还要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初中生要多采用直观教具,配合听说训练,注意生动形象,教学环节安排要紧凑、有节奏,做到动静结合。例如,可多采用如对话、看图说话、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根据学生机械模仿记忆的特点,可以加强句型训练,培养他们整句学习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学方法要多运用机械训练与理解相结合的方式,在形成不同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应的交叉联想。要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对语言点多加归纳和综合对比。要多创造语言情景来让学生运用语言。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解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害怕心理,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去掉或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满足他们学习的心理要求和发展。
二、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种驱策力量,是愿望改变为行动的动力。一个人只有愿望而无动机,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他的愿望再好也是无效的;而缺少某种动机支配的行动,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动。因此,动机指向目标、需求,它反映个体的某种需求;动机也指向行动,它为获得需求、满足而产生行动。动机越强烈,发起行动就越坚决,维持行动也越长久。所以,动机对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个体的学习愿望和毅力,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学习。
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可能是单一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在某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很高;在另一个阶段,它又可能较低。我国中学生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在初一、初三和高三时的学习积极性要比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时高。初一年级刚开始学习英语,学生感到新鲜好奇,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受升学考试激励。但是,也不完全这样,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维持若干年,有的随着学习的困难增加,会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概括起来说,大概有以下三种类型:积极型、消极型和被动型。
积极型的学生,一般来说,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比较清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英语学习和其它学科学习的关系。对英语学习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学习有较强的毅力,能克服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这类学生的成绩一般都较好,而且稳定。
消极型的学生,与积极型的学生相反。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英语的认识模糊,学习无兴趣,甚至有厌烦情绪。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又未及时解决时,易打“退堂鼓”,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子,学习上往往采取消極态度,不求上进,混一天算一天。无积极性可言,故而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学生发展到后来,甚至放弃英语学习。
被动型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一般不够明确。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状态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他们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为了升级或升学、课堂上应付教师提问、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压力等,而被迫学习的。这样的学生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学习要求不高,因而成绩也不够稳定。
由此可见,只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才会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也才能获得好的成绩。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埋头教,而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去学英语。当然,学生的学习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因他们生长发展和心理成熟的程度而改变。教师要以多种方式发挥主导作用,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呢?根据中学英语教学的经验,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教学内容应该总是适合学生的实际水乎。应该照顾大多数,既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水平,又不能迁就水平差的学生。至于差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个别帮助等办法赶上应有的水平。
2.加强目的性教育,让学生明确课程的长、短期目标,或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
3.鼓励为主。让学生经常得到自己进步的“反馈”,以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要建立一套奖励学习的制度,使学生再接再厉,不断前进,在课堂教学和评改作业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绩。
4.总结要点。每一堂课结束前要总结要点,使学生明确哪些内容重要,哪些需要特别注意。要经常组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东西。
5.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班与班、组与组、个人与个人之间,都可以开展竞赛。
6.讲授或训练内容要有启发性,引人入胜。课堂组织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在适当的时候还可穿插安排一些英语游戏或表演。
7.练习和作业要适中,不要过难或过易。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习其它的课程和身心健康。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要有利于他下次英语课的课堂操练。
学生学习状态 篇12
1 调查范围、方法与目的
该次调查的学生样本来自于机械类和材料类多个专业, 共计4届学生。调查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和《机械工程材料》、专业课《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设备》以及毕业设计环节。调查方法主要通过对比分析, 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思考学生的学习现状[1], 该次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工科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地方高校工科人才的培养方案改革和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
2 工科学生的学习现状
2.1 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情况
《机械制图》课程共计需要1个学年 (即2个学期) 完成, 上学期学习画法几何, 下学期学习机械制图。图1是3届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关于画法几何学习结束后的考试成绩分布。成绩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卷面不及格率在20%左右, 90分以上的高分段比例在20%左右。图2是3届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关于机械制图学习结束后的考试成绩分布, 成绩分布的特点是, 不及格率与上学期基本相同, 在20%左右, 60~89分段群体的比例增大, 但90分以上的高分比例相对上学期大大下降。
2.2 大学二年级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调查的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部分大二学生。该次调查与上一年度的机械制图课程考试情况进行了对比, 其显著特点是《机械工程材料》考试卷面不及格率大大上升, 达到了40%, 90分以上的高分比例为零 (见图3) 。
2.3 大学三年级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调查对象为2011届到2013届三届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 相关课程为《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设备》。从三届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来看, 其特点如图4所示, 考试卷面不及格率极低, 60~89分群体的比例占90%以上, 90分以上的高分比例不超过2%。
2.4 大学四年级毕业设计情况
毕业设计环节的调查, 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答辩过程中结合毕业课题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情况。问题的设置分为4类, 即, 基础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问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综合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开放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是否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3届学生基本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50%以上, 一般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80%左右, 综合性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32%左右, 只有16%~21%左右的学生能为开放式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思路。
3 学习现状成因分析
3.1 学习目标与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上学期画法几何, 其知识结构中的概念和原理大部分基于高中的空间几何知识, 但考试不及格率分别为2011级14.13%, 2012级22.84%, 2013级24.91%, 这说明新生学习不理想的原因是非智力因素。根据大一上学期课堂的随机调查, 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与卷面不及格率比例相当。由此看来, 没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是大一新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2,3]。大一上学期的特殊性在于, 学生的生活学习从外在约束向自主约束转变, 学习目标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 也没有做好面对转变的思想准备。学习的兴趣被对大学新生活的新鲜感所取代, 学生心态的变化导致了智力相当的大学新生在学习上优良中差重新划分。这一状况在大一下学期有所变化, 但课堂随机调查表明, 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将自己的长远目标分割为可以有效实现的短期目标, 并且相当一部分上学期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出现思想上的松懈, 成绩下滑, 大一下学期90分以上的高分比例相对上学期大幅下降,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同时, 大一下学期的不及格率相对于上学期有大幅下降, 这表明学生受到不及格的成绩压力开始被动学习, 外在压力是这部分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
到了大学三年级, 学生经过前两年的适应和磨练, 思想上逐步趋于理性成熟, 学习目标有了重新规划, 学习主动性增强, 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开始上升。图4是大三年级《材料成型加工工艺》课程的成绩分布, 不及格率极低甚至没有, 正是这种转变的结果。
3.2 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高效的学习能力需要建立在对学习对象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大学的培养目标与中学不同, 所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课程间的逻辑关联与中学也大相径庭, 如果大学生对此认识不足, 不能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4], 必然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升[2,5]。
(1) 对大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认识不够[6]。
大学随着社会需求新形势的变化, 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转向为社会输送宽口径高素质的应用人才, 与之相适应的大学课程的广度不断扩展。本科学生在大学里面要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素质拓展课程, 不仅课程的广度相对中学有了巨大拓展, 而且课程的深度也有极大的延伸, 这一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高效的学习节奏, 并且能根据所学专业和自身发展目标确定各门课程学习精力的投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大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认识不够, 习惯了高中时代学习节奏而没有积极调整, 导致学习困难。
(2) 对知识体系的结构和逻辑关联认识不够。
大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性, 知识体系的逻辑关联性会导致学习效果上的继承性。也就是说, 在这个知识体系中, 前面的部分没有学好, 后面与之相关联的部分因缺乏稳固的基础也学不好。部分学生在大学的开始阶段学习情况不理想, 后面就持续不理想, 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所谓一步落后, 步步落后。而且, 连续失败的学习经历会让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认识, 自信心逐步丧失, 学习兴趣消退, 学习动力全无。
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 包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 只有在充分熟悉概念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的理解原理, 掌握方法。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结构认识不足, 课前不预习, 上课不认真[7], 课后不复习, 学习过程中缺乏综合分析和归纳, 知识零散进入头脑而得不到逻辑串联。这样的学习方法, 不仅基础知识很难掌握, 知识应用能力就更难培养了。图3中对同一批学生的《机械制图》和《机械工程材料》2个课程成绩做了对比, 后者的不及格率48.33%, 极大的超过前者, 90分以上的优秀成绩后者为0, 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程知识的结构, 就无法针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与归纳。
3.3 学习能力
大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主要包括知识理解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图5是针对3届毕业生毕业答辩过程中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虽然80%以上的一般问题能被学生正确回答, 但有40%以上的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并不理想;综合性问题的分析与回答正确率不足40%, 说明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欠缺;只有20%左右的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对复杂的问题有独立的判断和见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知识的高效积累, 同时, 不断丰富的知识又为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更加厚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基础之上的延伸, 因此, 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知识积累不够厚实, 知识面不够广泛, 能力的延伸就会受到基础的限制和束缚;如果学习能力不足, 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困难, 知识难以高效积累和灵活应用。
思考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习需要有宏观的思维, 盲人摸象, 站在局部看问题, 缺乏整体的宏观思维, 必然看不到全面正确的结果。从个体而言, 学习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习犹如盲人摸象, 不适当提高自身的思维层面, 就难以看去整体知识的逻辑架构, 学习的过程就异常艰难和低效。
4 结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转折时期, 生活学习上的外在约束需要内化为自主约束, 但成长中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自我导向能力欠缺, 当学习目标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时, 学生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足, 无法迅速的形成与自身相适应的长远规划和短期学习目标, 使大学的学习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导引, 学习没有目标, 学习兴趣不足。学生对大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认识不足, 对课程的知识结构认识不明确, 缺乏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归纳能力, 习惯性沿用高中的学习方法, 难以胜任大学广泛而深入的知识体系的学习。知识积累的基础薄弱易导致理解能力不足, 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欠缺;缺少宏观思维, 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架构没有宏观认识, 学习能力难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史秋衡, 文静.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的要素解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2012 (3) :127-136.
[2]许淑君.大学本科生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 2012 (10) :243-244.
[3]刘智运.大学生学情调查与分析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 2003 (1) :12-15.
[4]李向阳, 张兴涛.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学生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19-23.
[5]杨平, 黄彬兴, 徐露.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J].今日科苑, 2008 (8) :239.
[6]龚松林, 刘世勇, 高翠欣.大学新生的学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4) :146-148.
【学生学习状态】推荐阅读:
学生学习状态评价10-02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09-16
中学生学习状态与教学05-21
学习状态与效果07-29
学习状态自我诊断08-12
文化课学习状态05-31
要认识学生要学习学生06-27
学生合作学习05-24
成人学生学习06-04
学生自主学习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