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学习活动

2024-11-12

参与学习活动(精选12篇)

参与学习活动 篇1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按其比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然而进行阅读活动,对初学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创设让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张大嘴巴动天君———愿读会读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读是综合分析,它体现了语文的学习规律和特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即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点易转移,实际教学中,刚入学的小学生常有盲目读书、不愿开口读书、假读书(就是嘴好像是在读,其实没有读出声、也没思考)的现象,因此,读书的形式要尽量追求多样化,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对读书保持着盎然的兴趣,读出实效。

循着读通、读熟、读懂、读好的教学程序,能有效地提高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质量。让学生带着任务读:初读课文,画出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提出质疑;精读课文,品读字词,感悟理解,这个理解包括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最后,朗读动情,表达真情,感受美好。充满乐趣读:绘声绘色地读,棒;摇头晃脑地读,行;眉飞色舞地读,好。多形式读: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对读、轮读、齐读、比赛读、打雷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均可。以多彩的形式,释放出学生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以不同的语调、语速、语气,喷涌出学生们富有个性的感受。多样化读的训练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参加,使人人会读、愿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二、借助直观吸眼球——轻松解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主要是直观具体形象思维,即思维只能凭借具体形象进行。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课文内容和绘图水乳交融。因此,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图文结合,加强直观。

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精美的画面,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课件中,鲜花盛开,铺满花花绿绿鹅卵石的小路与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文本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直观的画面,学生进入文中描写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做了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体会情感,受到感染、熏陶,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最终学生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争做“校园美容师”,达到正面的价值观的引导。

三、无痕融入搞活动——情境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喜欢游戏、表演,他们的学习动机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不大注意学习内容和结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诵读表现情境”等方法,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头饰、道具、课件等,让学生模仿课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诵读课文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中准确地理解了词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四、授之以渔会学习——培养能力

“学习应该是一个不断取得能力的过程,并导致积极行为,创造一个新期望的未来。”这句话强调了“会学”才是提高素质的关键。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低年级学生主要可以通过读读、画画、想想、做做、看看,眼、手、口、脑并用,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学会质疑、解疑,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辩论,发展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养成合作读书的习惯,优化学习品质。靠思考自得,是一个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是低年级学生首先应培养的素质。

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到水的?”这个问题,在学生熟读相关语段之后,我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装了一定水的矿泉水瓶、小石子,小组合作,模仿乌鸦动作动手做实验,再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理解“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的“慢慢”一词。接着让学生口述乌鸦喝到水的过程。这样,学生动手动脑理解了“瓶子很高,瓶口很小,里边的水不多”,“乌鸦却能想到办法喝到水”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回归文本,朗读成诵,积累语言。这样的教学,学生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并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会了学习,培养了能力。

五、不吝表扬善赏识——激发自信

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因此,当教师一再指明学生粗心大意、动作慢等缺点时,学生会形成一种惯性,真的认为自己粗心或慢,相反,若教师把目光放在学生细心的时侯,动作快的时侯,多次强化之后,学生的心里就有一种“快”的心理暗示,越来越快。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获得父母和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学习。因此,教师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赏识、表扬学生。表扬要注重细节与过程,而不只是表扬结果;表扬的语言要具体,忌空洞。教师应赏识学生,善用表扬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巧妙创设“音乐渲染”“图画再现”“表演体会”“诵读表现”等情境,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头饰、道具、课件等物件或手段,创设让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不吝表扬,善于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以唤起学生精神世界的强烈需要,激发学生尽情地体验,快乐地阅读,使学生们在喜闻乐见、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参与学习活动 篇2

体会一:确保实施方案的“操作性”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案有没有操作性,决定着中央的部署能不能落到实处。按照中央的《安排意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分3个阶段6个环节,这是“规定动作”,符合基层实际。在开展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创新“自选动作”,赋予学习实践活动各个环节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对于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如果照搬照抄上下一个模式,会使制定的方案脱离实际,缺乏操作性。因此,确保实施方案的“操作性”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

体会二:确保学习培训的“针对性”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广,不同岗位上的党员文化层次有高有低,综合素质不尽相同。在培训工作中,应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街道、社区等不同行业的特点,对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及农村无职党员进行分类培训,只有“对症下药”,因人施教,才能使党员干部在学习培训中受到生动的实践教育。如果搞“一个模式”或侧重于“一刀切”、“一锅煮”搞培训,会冲淡培训效果。因此,确保学习培训的“针对性”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

体会三:确保调查研究的“广泛性”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深入调研是第一阶段的关键环节,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调研活动浮于“表层”,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不去就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果在小事中“纠缠细节”,在小圈子里找“大问题”,会使调研工作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围绕如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开展广泛的调研,才能找准制约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下一步整改打下基础。因此,确保调查研究的“广泛性”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

体会四:确保思想讨论的“深入性”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引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破解难题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过程中,应走出“人云亦云”的“误区”,结合实际围绕“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问题开展细致缜密的讨论。如果讨论不深入,在重大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形不成共识,非但转变不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反而会使解放思想讨论活动大打折扣。因此,确保思想讨论的“深入性”是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引擎。

让学生有效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行为参与 思维参与 情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3.5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最大的感触是课堂中活动多了,学生都“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勿庸质疑,“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下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和教学的策略。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翻新,为“动”而动,为“活”而活,疏于管理,则会导致事与愿违、“活”而不“实”的后果。下面是我就目前教学中的有关“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教学行为所作的思考。

一、我对“参与”的理解

要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就必须要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怎样理解让学生动起来的“动”字?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把动手,动口等看得见的显性行为看作“动”。好像只有让学生讨论、争论、表演、游戏等才能体现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才能显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隐性的思维活动却往往被认为不在“动”之列。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我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营造安静的空间,用来思考,任思维驰骋,任想象放飞。让学生在安静和谐的“思维场”中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体验在嘈杂的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成功的快乐,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动”。我们常常会发现,“让脑筋动起来”的课堂更精彩。

其实一节课中,如果学生没有一点疑问,没有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课不能算是一节好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提出的问题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容易暴露教学中的缺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何况,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异常广阔,学习日渐社会化。因此,“动”起来的学生中应当包括对教师、甚至对教材产生质疑的学生,“活”起来的课堂上,应当容纳学生质疑、反问、争论的声音。

二、我课堂上的“参与”

(一)、行为参与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找出一个圆形纸片的一半,从而认识分数产生的意义。又如“三角形的认识”,这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 和图2 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 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所以,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让学生真正在数学课堂活动中行为动起来。

(二)、思维参与

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就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1、鼓励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生生、师生互动与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的喜悦,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用多种方法计算,想加算减,破十法,连续减等方法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不同方法的过程中思维动了起来。

2、主动猜想,验证猜想。数学猜想,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数学猜想是探索性思维,它能帮助人们比较迅速的发现事物的规律,及给人们提供研究的线索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3、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独立思考。其目的就是要学生经历接受、反思和建构的主观内省过程,进而建立个人的认知结构。

许多教师认为,老师讲的越细,学生听的越懂,老师讲的越多,学生获得的就越多,然而这只是一个很好的愿望而已,事实上常常是老师讲完了学生还不懂,究其原因乃是教师讲述占去了太多的时间,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没有思考的学习,其结果可想而知。

(三)、情感参与

新课程提倡课程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 要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就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活跃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中动起来,我认为应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他们建立自信,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不断的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相互的鼓励。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看分数,教师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堂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反思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达到没有并给自己掌声,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

如何让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篇4

一、教师要发挥民主的教学作风

传统的同步教学使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 独霸课堂, 一讲到底, 禁止学生在教师讲课时提问打岔, 教师的观点、教参的答案, 就是权威性的唯一结论。教师的千启百引, 都是为了把学生引入早就设好的问题中, 评价标准只求相同, 不许有异, 只重结果, 不求思维过程。可以说这种教育只是将一个个活泼好动的“小老虎”从小就引入“牢笼” (现成答案) , “驯养”为温顺、驯良的“小猫”。当这种“猫式虎”长大成人回归自然 (社会) 时, 已经失去“百兽之王”的天性而无法求生, 更不用说创造、创新了。民主的教学法则是学生自主下的自我探究, 求知教育, 在课堂中的主要活动是学生自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师生完全平等的,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敞开思想, 民主讨论, 共同切磋, 研讨争论, 互相交流, 相互启发、点拨, 这就构成了一种教学信息的立体交叉, 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网络, 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这种课堂氛围中, 我一直坚持运用“一题多解, 一事多写”等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鼓励学生解放思想, 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那些“顽皮”“淘气”“性格固执”的学生, 这些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精神与创造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活动外在的表现是知识层面的传授, 内在的表现是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的教师很注重这方面, 和学生相处友好, 大家彼此就像朋友。师生之间融洽关系促使了两者产生思想的共鸣, 统一在学习的共同体中, 教师的教学能被学生接受, 学生愿意接受教育, 听得进去教师的话, 教学活动处在良性互动过程中, 教和学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境界。反之, 如果教师忽视了和学生的人际交往, 只是单纯为了教知识而教学生, 这种教育是冷冰冰的, 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 一张权威、严肃的面孔, 动辄对学生进行批评呵责, 对学生没有耐心、爱心, 甚至用体罚和变相的体罚对待学生。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师是敬而远之、望而生畏, 心理上没有安全感, 看见教师就紧张, 不能用放松、愉悦的心态投入学习, 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学不进去, 学习效果差, 教师辛苦的教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教育的根源, 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因此, 我们要按照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去了解学生, 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给予学生激励评价

激励是一种教学评价方式, 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奖励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实物的奖励, 如在期末考试时, 如果学生考试提前了十名就奖励文具盒, 第一名奖励书包;平时表现好的同学奖励小红花等。精神奖励是让学生有被认可的的感受,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调整心态, 有精神上的满足, 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 这是最高层次的激励。

语言激励属于精神奖励, 但怎么能激励到点子上呢?怎样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我认为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 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激励, 教师要用激励的语言, 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 比如, 你回答的声音很响亮、真聪明、写的字很漂亮等。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 即便遇到困难, 也不会退缩, 因为教师是信任自己的。教师在激励学生时, 一定要发自内心, 不能敷衍学生, 那样学生会感到“意犹未尽”, 感到失望, 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语言激励的同时, 可以辅以体态语言, 竖起大拇指来表扬学生, 拍拍学生的肩膀等, 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瞬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心田涌进一股暖流。例如, 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我就会走上前去, 称赞说:“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真了不起呀!”。激励尤其是对促进后进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效果。后进生在学习上往往有自卑感, 因为自己总是学不好比较怯懦, 课堂上不愿回答教师的提问, 不积极参与讨论, 生怕自己说错了会被取笑。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让学生感觉自己也是好样的。

激励学生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 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有时候看起来似乎什么长处都没有, 但教师只要用极大的爱心去关心他们, 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将其发扬广大, 迁移到学习上。当然, 这里要确保教师所发现的闪光点是准确的, 对该类学生提供的帮助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学生如何学, 学得是否与效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 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互相作用和促进, 如果有一个环节的设计不合理, 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 影响下一步的学习, 因此, 教师要能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在课堂上感染学生, 提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规律, 把抽象的文字和说教变得感性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要有个性特征, 生动、形象、幽默, 语调抑扬顿挫, 不能直白的讲解, 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 如同一杯白开水。巧妙的设计教学方法, 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教师还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工具, 弥补课堂板书教学的单一性, 比如挂图、多媒体、事物等, 给予学生新鲜感, 促进探究活力。

参与学习活动 篇5

一、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和谐发展。

二、活动时间。

2013年2月—6月。

三、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学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主题教育。社区要组织未成年人重温雷锋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弘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新时期的雷锋传人。

2、广泛开展“万名雷锋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志愿者协会要组织未成年人带头走进社区、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护理、义务家教、卫生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雷锋精神温暖人心。

3、广泛开展“百名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群众、在校学生、社区志愿者参加“清洁家乡”大行动,在街道和社区就近开展擦洗路边护栏、车站牌、捡拾垃圾、清理非法小广告,重点清理卫生死角等治理“脏、乱、差”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义务植树、护花种草、认养绿地等活动。

4、广泛开展“良好秩序我们共同维护”志愿服务活动。以创建“文明、礼让、规范、安全”的公共环境秩序为目标,广泛开展文明行路劝导、文明指数播报、文明出行爱心承诺、“礼让每一天”、环湖志愿服务等活动,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守规章、处处见公德”的良好社会氛围。

5、广泛开展“低碳生活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你我同行”为主题,动员组织社区志愿者、未成年人深入社区、学校等,通过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绿色环保知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行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理念。

四、具体安排。

1、活动主题为“践行奉献精神、展示志愿者风采---学雷锋。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下服务:

2、现场安排10余个服务项目,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3、同时安排20多家招聘单位进场举办“就业送岗位,志愿我先行”的对接招聘活动。

建华北社区

如何让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篇6

一、教师要发挥民主的教学作风

传统的同步教学使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独霸课堂,一讲到底,禁止学生在教师讲课时提问打岔,教师的观点、教参的答案,就是权威性的唯一结论。教师的千启百引,都是为了把学生引入早就设好的问题中,评价标准只求相同,不许有异,只重结果,不求思维过程。可以说这种教育只是将一个个活泼好动的“小老虎”从小就引入“牢笼”(现成答案),“驯养”为温顺、驯良的“小猫”。当这种“猫式虎”长大成人回归自然(社会)时,已经失去“百兽之王”的天性而无法求生,更不用说创造、创新了。民主的教学法则是学生自主下的自我探究,求知教育,在课堂中的主要活动是学生自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师生完全平等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敞开思想,民主讨论,共同切磋,研讨争论,互相交流,相互启发、点拨,这就构成了一种教学信息的立体交叉,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网络,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我一直坚持运用“一题多解,一事多写”等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顽皮”“淘气”“性格固执”的学生,这些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精神与创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活动外在的表现是知识层面的传授,内在的表现是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的教师很注重这方面,和学生相处友好,大家彼此就像朋友。师生之间融洽关系促使了两者产生思想的共鸣,统一在学习的共同体中,教师的教学能被学生接受,学生愿意接受教育,听得进去教师的话,教学活动处在良性互动过程中,教和学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境界。反之,如果教师忽视了和学生的人际交往,只是单纯为了教知识而教学生,这种教育是冷冰冰的,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一张权威、严肃的面孔,动辄对学生进行批评呵责,对学生没有耐心、爱心,甚至用体罚和变相的体罚对待学生。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师是敬而远之、望而生畏,心理上没有安全感,看见教师就紧张,不能用放松、愉悦的心态投入学习,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学不进去,学习效果差,教师辛苦的教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教育的根源,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因此,我们要按照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去了解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给予学生激励评价

激励是一种教学评价方式,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奖励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实物的奖励,如在期末考试时,如果学生考试提前了十名就奖励文具盒,第一名奖励书包;平时表现好的同学奖励小红花等。精神奖励是让学生有被认可的的感受,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调整心态,有精神上的满足,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这是最高层次的激励。

语言激励属于精神奖励,但怎么能激励到点子上呢?怎样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我认为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激励,教师要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比如,你回答的声音很响亮、真聪明、写的字很漂亮等。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即便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因为教师是信任自己的。教师在激励学生时,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能敷衍学生,那样学生会感到“意犹未尽”,感到失望,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语言激励的同时,可以辅以体态语言,竖起大拇指来表扬学生,拍拍学生的肩膀等,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瞬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心田涌进一股暖流。例如,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我就会走上前去,称赞说:“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了不起呀!”。激励尤其是对促进后进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效果。后进生在学习上往往有自卑感,因为自己总是学不好比较怯懦,课堂上不愿回答教师的提问,不积极参与讨论,生怕自己说错了会被取笑。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感觉自己也是好样的。

激励学生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有时候看起来似乎什么长处都没有,但教师只要用极大的爱心去关心他们,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发扬广大,迁移到学习上。当然,这里要确保教师所发现的闪光点是准确的,对该类学生提供的帮助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如何学,学得是否与效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互相作用和促进,如果有一个环节的设计不合理,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影响下一步的学习,因此,教师要能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在课堂上感染学生,提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规律,把抽象的文字和说教变得感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要有个性特征,生动、形象、幽默,语调抑扬顿挫,不能直白的讲解,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如同一杯白开水。巧妙的设计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教师还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工具,弥补课堂板书教学的单一性,比如挂图、多媒体、事物等,给予学生新鲜感,促进探究活力。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近学习活动中,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学习效率提高了,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的发展。

参与学习活动 篇7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促进,参与学习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正确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 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是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一、学生借助多媒体自己组织学习材料和方法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变静为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小学生的神经系统活动的内压制能力差, 注意力易分散, 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把静止的东西, 变成活动的东西, 激发兴趣, 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提供材料, 启发大胆猜想。

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需要一定的教学材料, 教师可在上课的引入部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组织新知的学习材料。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师提供学习材料, 把一个长2cm, 宽1cm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形变化, 得到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师问: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 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生答:无数个。

师追问: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 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请你猜猜看?

生1:和长有关。

生2:和宽有关。

生3: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教师通过提供一组感性学习材料, 借助多媒体设计连续的情景片, 适当进行启发, 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 避免了学生盲目地猜测, 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

2. 引导学生, 组织有结构的练习材料。

一定的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参与练习的设计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措施。如“圆环的面积”一课, 在引导学生学会圆环的面积公式后, 设计了以下层次的练习:在一般情况下, 求圆环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自己编基本题 (已知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求圆环的面积) ;你还能编不同类型的题吗 (已知大小圆的直径或周长求圆环的面积) ?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基础上, 还可自行在电脑上设计并计算生活中的实例 (可借助电脑中老师给出的图片) ;教师补充提高性练习 (讨论题) :试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多媒体进行全过程演示) 。

这样就把枯燥无味的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一张口) 教学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快乐教学, 学生既动口、动脑、又动手, 在快乐中学习得津津有味。

二、借助多媒体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 能变繁为简, 易于分散难点, 抓住关键, 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来分析, 小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较差, 对一些较为复杂知识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因此,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把较为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把一个圆依次分为2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 再将一个个小扇形从圆中抽出来排成两列, 然后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 并闪烁显示, 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 当等份的份数越来越多时, 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趋近于长方形, 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 理解圆是能转换成一个等积的长方形的。由于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手段, 把较难理解的图形, 通过分解与组合, 转化成较为简单的图形,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

三、把学科知识运用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 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临近结束之际, 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块面积是24dm的玻璃, 不小心被打碎了, 要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 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呢?学生一下配出了好几块面积相等的玻璃。这是一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得到发散。教师话锋一转:玻璃的面积不光要相等, 而且形状也要相同, 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只要用尺打破后的玻璃的宽度, 就能知道玻璃的长。如果整个过程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并配以声响效果, 教学效果定能锦上添花, 得到事半功倍的收获。

参与学习活动 篇8

关键词:旁观生,鼓励参与策略,有效教学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多次参加语文公开课观摩活动, 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随着年级的上升, 课堂上积极举手参与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 习惯“旁听”“旁观”的学生越来越多, 踊跃发言总是那么几个熟悉的脸蛋熟悉的声音。有次教研员要求我统计课堂参与率:53个同学, 共计发言14人19次;有一个学生发言6次, 可谓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平时我上课, 一般举手发言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固定的学生, 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做“徒有羡鱼情”的“旁观者”或者“伸长脖子”的“看客”, 这样使得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老师的“宠儿”。

新课改要求面向全体,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常常思考:如何做好“旁观生”的转化工作, 让每个学生初中三年在学习母语方面都有属于自己的新收获, 对语文老师、语文课有一段难忘、美好的回忆?对此, 我积极寻找对策, 不断进行研究。

二、相关对策或实践手段

(一) 思想上的认识

语文教师要多点人情味, 切忌太急功近利, 唯分是图。有句犹太谚语说得好:“谁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 就是挽救了整个世界。”众所周知, 在《呐喊》序中, 鲁迅先生谈到, 有一次在画片上忽然会见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 一个绑在中间, 许多站在左右, 一样是强壮的体格, 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 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 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 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那时便感叹学医并非是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 是要推文艺来改变他们的精神, 于是他便毅然“弃医从文”了。

一直认为, 语文教学是可以担当灵魂洗礼的使者。作为一个偏爱语文热爱教学的一线教师, 内心非常向往这样的美丽画面:语文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能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样,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涓涓细流, 自然清新, 点点滴滴, 滋滋沁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温润每个懵懂的心灵, 激发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点兴趣和欲望, 最大限度地构建每个学生都有或多或少收获的有效语文课堂, 从而悄无声息给每个学生以知识、技能、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熏陶、感悟和升华, 让他们成为灵魂纯洁、思想健康的合格的社会人。语文教师不应该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一味地让优生快速回答, 自己倾情灌输, 主宰整个课堂, 而忽视了大部分成绩平平的学生, 甚至让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总是做可有可无的“旁观者”“陪衬者”, 成为被遗忘的对象。这样的语文教学大大变味甚至亵渎了语文学科应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二) 行动中的摸索

1. 分析“旁观生”产生的心理原因

(1) 主观

学生的心理因素一般表现为认知和非认知两个方面。我们眼中所谓的“学困生”, 其实大多数不是因为智力的因素, 而是非智力的因素, 也就是情商。情商 (EQ) 又称情绪智力,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习惯、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俗话说:“十根手指有长短, 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随机组合的班集体中, 个体差异肯定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经常会面对一批基础薄弱, 对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多表现为学习吃力, 不感兴趣, 课上经常睡觉或者做“旁观者”, 不愿和老师、同学配合, 常懒散逃避作业, 考试“亮红灯”等等。其实, 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 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 我们要坚信:“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从每种意义上来说, 每个学生都是一块未曾雕琢的璞玉, 家长、老师、社会对他要有“风化”“催化”作用。

(2) 客观

教师和家长对“旁观生”批评多, 表扬少, 使得这类学生长期缺少“阳光”的温暖和慰藉。平时, 无论在课堂还是办公室、家访时, 教师基本上是“以分取人”, 积极参与、成绩优秀的学生, 教师表扬多;做“洞里猫”、成绩落后的学生, 教师批评多。家长对孩子也是看重分数, 一旦分数不理想, 就心灰意冷, 放弃对自己孩子品德、意志、习惯、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教师和家长的“势利”, 使得学生的心灵很受伤。

2. 具体实践经历

(1) 略施小计, 点开“顽石”

例如, 开学初我接手一个新班级, 因为刚开始还没有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 我就采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查整组同学的新词, 按照座位前后次第朗读。轮到第5个, 也就是倒数第二个男生, 他缩着头趴在桌上不肯站起来。这么简单的预习检查还不会, 我有些纳闷, 也有些恼火。我快步走到他身边, 他抬了抬眼皮瞌睡懵懂地瞟了我一下, 算是回答了。“老师, 他上课从来不回答问题的!”旁边的同学争着告诉我。“哦, 原来这样!不过, 凡事总有第一次的, 今天就是你课堂回答的第一次!来, 请一个同学教你读。”我请坐在他后面的语文课代表领读“地窖”, 他含含糊糊跟了一声。我鼓励他能不能把“音响”再调高一点。在全班的注视中, 他犹豫地低下头。在我的鼓励下, 他终于又响亮一点、清楚一些地读了一遍“地窖”, 我向他微笑点头赞许,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课后我想:今天上课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 但“教育是慢的艺术”, “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 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 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 (一种临场智慧) ”。对于像刚才那样的学习困难、课堂不愿意参与、懒得开金口的“旁观生”来说, 教师千万不要轻率放弃、嫌弃或视而不见, 而要能够弯下腰来, 鼓励一下, 等待一下, 提醒一下, 必须让他们摒弃“我反正是可有可无的, 在与不在一个样”的懒惰消极思想, 要真诚帮助他们有意识、有机会参与简单教学活动, 提供浅尝一点小小成功体验的机会, 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老师没有遗忘他们, 对他们也是有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

(2) 弹性作业, 多元要求

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 玩电脑手机游戏无所不通, 乐此不疲, 甚至废寝忘食, 但对于学习活动却没有多大兴趣。“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 但是, 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不会凭空产生的, 如果教师能适当采取一些措施, 这节课、这次作业的效率就可能会提高一些。

例如, 本学期第五周结束刚好碰上国庆, 于是, 我布置了形式多样的作业: (1) 运用合理想象, 编写《新桃花源记》故事, 200—600字; (2) 预习背诵《陋室铭》或者《爱莲说》; (3) 观看国庆电视节目, 摘录一两则关于国庆的新闻; (4) 读课外名著, 摘录好词、好句、好段500字左右。当我把作业要求在大屏幕上一一显示出来后, 学生一片惊呼, 教室里好像农贸市场一样热闹。还有的学生高呼:“这么多啊!我是完不成的!“等他们大呼小叫一阵后, 我鼠标一点, 一行醒目的红色大字出现了:每个同学自由选择———完成其中的二项或三项或四项。学生又是一番沸腾。这时, 我发现连最懒散的龚小伟同学也在和同桌激烈讨论商量像在超市选购商品一样选择作业。假期结束后, 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 异彩纷呈, 或多或少, 或难或易, 或好或差, 就连平常日子里批评、电告家长、威吓留学等手段也奈何不了的郎飞、王江峰、汪剑宇等同学也完成了自己选购的任务。

(3) 适当奖励, 趁热激趣

现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是很不协调的。有次春游极地海洋公园时, 我看到驯兽师喂海狮一些小鱼, 海狮表演就特别精彩。我就想如果给我们缺乏学习兴趣的“旁观生”一些奖品, 他们会主动一些吗?于是, 早自修时我规定各小组长交叉督促, 哪个组朗读声音洪亮, 该组所有组员考核表加分, 这种捆绑式的方式会促使其他优秀学生帮助老师敦促组里“懒汉”早自修读点书, 发挥点作用。对于背诵课文, 如《古诗四首》, 我要求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四首一气呵成得一个“优”, 其余学生允许一首一首多次背, 背出一首给个“优”。我还规定作业完成人数多的小组, 下次作业就少一点;一学期的“优”评价数目每五个“优”, 期末考试多加一分, 依次类推;批改作业“手下留情”, 对那些平时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 只要写点交上, 就写一句鼓励语, 给个“好”“加油”, 再单独面谈, 继续表扬, 适当要求, 或者奖励苹果、饼干、面包等零食。如学生郎飞顽皮捣蛋, 有次我提醒他做好作业, 他竟跟我讨价还价, 要我的电脑借他玩游戏, 我笑着答应。郎飞果然上课认真作业完成, 我也遵守诺言, 放学后让他来办公室玩了半个小时《愤怒的小鸟》。在每次考完试后, 我让这次考试进步、优秀的学生到我这里“摸奖”。在纸盒中, 我预先放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彩纸, 上面写着五花八门的“奖品”, 有本子、黑笔、红笔、蛋黄、饼干、“加油”“谢谢”“再接再厉”“勤能补拙”等等。因为“摸奖”游戏, 每个学生中奖的概率都一样, 这大大激发了“旁听”“旁观”学生的参与热情, 使他们对语文课、语文作业有种盼头, 有所期待, 甚至感到老师对他们竟然有点“偏爱”。久而久之, 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就会一点点萌芽, 会由漠然“旁观”进化到主动“参与”。现在, 他们参与课堂发言、课后作业、背诵、考试等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比原来高多了, 成绩自然提高了很多。

(4) 语言有趣, 语气有味

对那些生龙活虎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 要他们每节课都认真听讲, 积极参与是不现实的。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这些习惯于“旁听”“旁观”甚至看闲书、睡大觉的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快、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 制造一点调节课堂情绪、搅动课堂气氛的小插曲, 让他们不会因为所谓的成绩“差”而自暴自弃彻底放弃学习。教师还要设法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让这些学生在心中对语文课产生那么一丝一缕的兴趣和牵挂。如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复习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时, 有个同学说到苏轼号“东坡居士”, 顽皮、爱插嘴的汪剑宇马上叫嚷“东坡肉”, 引起教室里一片哄笑。我没有呵斥他, 而是笑着问全班同学:你们知道“东坡肉”的来历吗?知道“东坡”在哪里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不知道。于是, 我趁势给他们补充了“东坡肉”的典故, 又故意卖关子让他们根据课文注解猜一猜“东坡”在哪个地方, 并让猜到的同学马上划出来。我巡视了一组, 发现有的画了承天寺, 有的划了湖北黄冈, 结果最懒汉的小伟也在注释中划了“黄州”。经过一番甄别比较, 学生们恍然大悟:黄冈即黄州, 东坡就在黄州。

三、感悟与反思

“不管黑猫白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日子里, 我也发现了以下需要注意的事项。

1.教师要有耐心

这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他们参与学习的“冷热”变化会反复出现, 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 否则“欲速则不达”。

2.奖励要适度

教师不应把对学生的奖励当做是一种控制性措施, 而应掌握好时机和尺度, 要淡化物质奖励的重要性, 让学生逐渐明白自己不是为赢得奖品而学习。

3.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要多元化

教师应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激趣方式。如应景适时的语文课到操场上去上, 在语文课上看电视或看电影听音乐, 春秋时节带全班去春游或野炊。

4.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教师一定要和家长共同引导这类学生克服懒散心理。这个过程辛苦且痛苦, 但一旦这个目标逐渐落实, 教师就可以放手任他们自己去“飞翔”“鱼跃”了。

5.要与其他教师配合

要想使这类学生不再复发, 需要和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教师做好协调工作, 对这类学生群策群力, 彻底改变他们。

四、结束语

参与学习活动 篇9

与以往相比, 当代大学生无论是社会观念、价值取向, 还是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 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参与对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 大学生“大量地参与社会活动, 以尽自己最大的责任, 这不仅保证了集体的效用, 而且也是谋求个人幸福、掌握日常管理社会与控制事物的权利、走向自己决定命运之道的先决条件”[1]。所以, 引导大学生正确、有序、理性地进行社会参与, 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但是,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社会参与的研究还不够全面, 特别是学生社会参与与其学习成果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也没有实证性的研究。因此, 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进一步完善现存的学生参与理论, 为这些理论提供实证支持, 而且也将为我国高校如何提高本科学生社会参与水平提供直接的借鉴与参考。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1) 我国本科学生课外和社会活动参与程度如何?2) 本科学生社会参与程度对其学习成果有何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国某外语类高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共计14971人 (其中大一4111人、大二3718人、大三3681人、大四3461人) 。该校学生大多主修语言类或语言类相关专业。语言学习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 这会对学生的社会参与产生一定影响。

(二) 调查问卷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为自编问卷, 包含两个部分, 共18个问题。第一部分包括6个问题, 调查学生参与课外和社会活动的程度。问题选项采用6级计分, 从“从不”、“难得”、“有时”、“稍多”、“经常”到“总是”分别计1-6分。第二部分包括12个问题, 调查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活动所取得的学习成果。问题选项仍采用6级计分, 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较不同意”、“较同意”、“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6分。

为了确保问卷的内容效度, 特地邀请一名从事教育评估研究的教授对本问卷的初稿进行审阅, 以判断该问卷的调查问题能否有效测量学生社会参与程度及其带来的学习成果。另外, 对十五位本科学生进行试测, 并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修改与完善问卷, 以提高该问卷的信度。

(三) 抽样方法和结果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与“便利抽样法”相结合的抽样方法, 对样本进行抽样。在各学院辅导员以及各班班长的热心帮助下, 我们在每个学院、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1-2个班级;由于实习导致大四学生较分散, 于是我们深入宿舍进行问卷发放。最终抽样人数为1910人, 约占研究对象的12.8%。其中, 大一学生626人, 约占研究对象的15.2%;大二584人, 约占15.7%;大三577人, 约占15.7%;大四123人, 约占3.6%。总体而言, 样本代表性较高, 各学院以及各年级都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

(一) 学生课外和社会活动参与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 选择经常或总是参加兼职工作、社区活动或扶贫活动的学生占25%左右, 有超过38%的学生经常或总是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经常或总是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更是占到了45%。

(二) 学生通过社会参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

调查结果还表明, 超过84%的学生认为, 通过社会参与可以:1.认识更多的人, 提高社交能力;2.增加社会阅历, 为今后求职做准备;3.提高社会认知能力;4.提高自我认知能力;5.培养个人兴趣爱好;6.丰富大学课余生活。同时,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 认为1.获得了社会实践的学分或在综合测评上加分;2.出于本能, 回报社会;3.丰富了实践履历, 有利于考研、申请出国留学;4.提高了政治参与意识;5.提高了领导能力;6.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的学生均超过了74%。

四、总结与建议

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不难得出结论:我国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和社会活动, 给他们的学习成果带来了积极影响。这与很多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大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 他们从大学经历中所得到的收获就越大[2,3]。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外和社会活动, 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给学生学习成果带来的积极影响, 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首先, 学校在提供和组织课外和社会活动的同时, 应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其次, 努力拓宽学生获取社会参与机会的途径, 发挥网络、教师、学生亲属在学生社会参与中的重要作用。最后, 学生应当树立主动参与课外和社会活动的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参与给自身学习成果带来的积极影响。总之, 学生需要树立社会参与意识, 抓住机遇、结合学校和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和社会活动, 努力从社会参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10) :207.

[2]徐波.高校学生投入理论:内涵、特点及应用[J].高等教育, 2013 (11) :3-9.

参与学习活动 篇10

一、灵活操作,体会概念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 ”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手和脑是并重的,应将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不仅通过动手来促进动脑,更要让动脑来指导动手。

1“.慢操作”

近几年来,已有人提出数学是研究思维方式的科学,许许多多的学生正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优化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在操作中,教师要放慢操作的脚步,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不要急着让学生汇报答案,要让学生充分地探究,这样必将让学生的思维走向全面、走向严谨、走向深刻。

如:数100以内的数,当学生利用学具数到几十九的时候,想想下个数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以跟同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了“ 满十要进一。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放慢了教学的节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发现、交流的时间,促进了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操作中发现、在交流中建构,学生学会了数数,感知了“ 满十进一”的概念,数学学习因放慢了教学脚步而富有生命成长的气息。

2“.合作操作”

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优势,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合作操作的目的也是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 合作操作有家长合作型操作和学生合作型操作。

( 1) 家长合作性操作

如一年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少,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和家长模拟购物活动,认识人民币,利用电子秤称生活中物品的重量 ,也可以做 一下推算 大约多少 个梨是1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是1千克,弥补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不足 。

( 2) 学生合作性操作

可以同桌合作或四人小组合作,明确每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每个人明确自己的任务, 学生在操作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

通过学生与他人合作操作,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好、协调好,不能将合作操作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要真正发挥合作操作的优势,达到合作的目的。

3“.还原操作”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不仅要从具体情境中学到抽象的知识,也要从抽象回到具体的认知过程, 使学生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概念。 我把这一过程称为“ 还原操作”。

如学生通过数各种具体的学具数量时,抽象出数,在练习时, 将抽象出的各个数让学生物化为相应的某种学具的数量, 使学生不仅形象感知各数的基数含义,并会认读所学的数,在“ 认识人民币”“ 认识‘ 倍’”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反思操作,感悟概念

荷兰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曾指出:“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经历知识在大脑中的建立、推翻、再建立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建立牢固的概念知识。这其实也是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在操作中,教师应留有时间充分展示学生的成果,让学生反思自己操作时成功的收获、失败的教训等等。

1.反思失败过程,加深体会

让学生反思操作过程中失败的原因, 能促进学生充分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深刻的思维品质得以养成。 如“ 这次活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我该怎么做呢? ”“ 现在对了吗? ”

【 案例】“ 认识钟表 ”的教学

我让学生用拨学具钟一个时间,然后同桌合作,评一评“ 你拨对了吗? ”有个别同学拨错了,他们会马上反思自己哪里错了,主动探索,发现时针和分针反了,然后改正过来,进一步加深对几时和几时半的认识。

让学生反思其操作中的思维过程, 增加对新概念的感悟与理解;让操作失败的学生,通过与别人对比,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新再做,取得成功,从而获得一次探索的经验,有助于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新知。

2.反思操作结果,理清思路

通过反思自己的操作结果, 对整个操作过程有了一个较好的回顾,理清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步骤 ,从而得到 结论 ,明确了所 学到的新知识,学会学习,增强了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习 的主动性。

参与学习活动 篇11

关键词:认知发展规律;高中语文学习;活动;引领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89-02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高中语文学习,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语文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让语文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份生命提升的快感,学生得到一份求知悟道的享受。

一、通过激活主体意识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一)阐明道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要善于讲道理,在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是人类实践活动长期结淀的文化传承,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并转化为内心体验,才能真正掌握;让学生明白未来社会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只有在投身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学会学习;让学生明白语文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价值,为了学好语文多吃点苦值得;让学生明白人人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自身潜能才会开发出来。

(二)指导学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一是“言传”,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课内外书籍,记录与整理课堂笔记,提高作文水平,指导学生进行质疑、反思、寻找恰当的问题途径等;二是“身教”,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安排,典型语文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学习与运用语文知识,如何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如何在学习语文的历程中发现新方法、拓展新思路。

(三)适时鼓励,引导学生自发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现代中学生有热情,爱参与,但坚韧性不够,意志力不强。要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经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又称为高峰体验,它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新的、更高的学习需求,形成不断超越自己的强烈愿望。为了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启发、学会不露痕迹的帮助、学会“如切如磋”的心灵对流。

二、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学生一旦明白了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便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教师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一是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实现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感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二是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督促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错误时,教师不要指责,可适当启发后让学生再思考一番,努力让问题解决最终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三是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课堂上可安排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既有利于知识的领悟、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也有利于减轻课外作业负担,使学生有较多的自由选择学习的机会。四是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参与研究,暴露思维过程,师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愉悦;五是课堂上教师要有自己归纳整理的机会。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分析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整理思路;一节课下来,要布置学生整理笔记;一个单元下来要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汇集常见错误等;六是课堂上教师还要给学生创新的机会。每节课后布置一两道新颖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尝试解决;适当选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小组合作后让学生上讲台,实行“兵教兵”;一个单元下来,可布置学生出一份试卷,抓住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写小论文。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力求做到“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实践证明,学生的活动越丰富,则学习越主动,头脑越开窍,各方面的发展越充分。

三、通过创设互动机制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任何语文知识的生长都是有血有肉、生气勃勃的,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生动的、富有启迪性的感性材料。然而教材在呈现这些知识时,往往颠倒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尽可能以完善的演绎形式表达出来,这是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教师在课上如果只知道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不知道学这些语文的价值。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在于如何把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激活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课堂那些细微之处的有效信息,加以充实和重组整合,或许可引发出一场有意义的争论。例如学生在读到《语言与文学》时,对王力先生批评明世宗的诗《送毛伯温》所用的语言,看法不一、议论纷纷。笔者抓住这一时机发问,一石投水掀起层层涟漪。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认为,《送毛伯温》是一首表现英雄气概,增长士兵斗志的好诗,“麒麟”、“蝼蚁”的巧妙对比,更显出其语言功底和不凡的气概。有的学生认为,“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更是贻笑后人。”这样水平的东西难免被后世耻笑。还有的学生认为,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问题。就这首诗来说,用“麒麟”、“蝼蚁”来比喻敌和我,恰好反映了明世宗的自信和豪气,符合他作为一个皇帝的心态,应该说写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因此,教师若能及时捕捉到课堂的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充分挖掘出语文的美感,凸显语文价值,揭示语文本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这才是美好语文的本真。

四、通过架设问题桥梁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语文思维活动的教学,搞好语文教学,归根结蒂,就是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潜力开发起来,从而使每个学生拥有一个充满信心的、勇于开拓的积极个性。思维始于问题,所谓问题,就是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寻找新颖、开放的“好问题”上下功夫,要在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力求使提出的问题能为学生开辟出一个探索的开阔地带,使学生的潜在力得到充分地开发。因此学必有疑,有疑必有问,有疑问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质疑,但质疑的方法有很多,或直接依托教材质疑,或在知识的衔接处,或比较中,或重点处质疑,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例如在对学生自学指导中,笔者采取了以下质疑手段:第一,抓文眼质疑。不少课文有文眼,起统摄结构、贯穿情感的作用。在此处质疑,容易收到理想的效果。如《荷塘月色》,有学生通过自学后提出,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读到最后根本找不到原因。学生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明他自学时思考得很深;第二,抓“矛盾”质疑。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课文中违背这种规律是存在的。如学生在自学《荷塘月色》中发现,文章前面交待煤屑路说: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夜晚更加寂寞,”可是到了后面仍然是这个晚上,仍然是这条小路旁,一切依旧,可是作者却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这是前后矛盾的。此处质疑,把学习引向了深入;第三,抓难点质疑。一篇课文很少没有难点,这难点就是质疑处。如《胡同文化》一文的教学,有学生通过自学,提出:胡同文化植根于何种文化土壤?北京人赋予大白菜什么样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在较难的地方提出的质疑。这种质疑是动了脑筋,有一定的质量的;第四,抓表达方式质疑。语文教材文体不同,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即使同一文体,表达方式也会不同。所以围绕表达方式质疑,也是弄通教材的一条途径,如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有学生读了有关材料后提出:本文究竟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是记事散文,但文中毕竟带有深深的悲愤;是抒情散文,毕竟文中有大段大段的记叙,这就是针对表达方式提出的质疑。

参考文献

[1]曹南燕,认知心理学和创造性思维[M],科学出版社,2003,(2)

[2]刘玉彼,庞继贤,语文阅读认知策略研究进展及对教学的启示[N],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参与学习活动 篇12

1. 在观察、交流和倾听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例如:“加和减”的例2“45+3”教学结束后, 教材引导学生比较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这时老师不能急于告诉大家其中的道理, 而要参与其中追问:“那为什么结果会不同呢?当把45分成40和5后, 这两题接下来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吗?”这样一来, 学生豁然开朗:“45+30”中30加在40上, 而“45+3”中3加在5上。可是这样的认识还不够, 教师继续质疑, 学生继续讨论, 最后学生形成了共识: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教师灌的, 而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同学们自己明白的, 这就是新旧课程的区别之一。

2. 与学生一起分享感情与认识

还是用案例证明, 数学课有个特点, 教师在课结束时总会问“同学们,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你学得快乐吗?为什么?你想给老师说一句话吗?你们想听老师对你的评价吗?”等问题。学生不论是学得好还是不好, 都应该跟老师说, 说出来说明他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或不足了, 下一次或再下一次, 同学们会抑制缺点, 发扬优点。这样, 老师和学生进行着思想的沟通、情感的沟通, 孩子们不再因为怕你而学习, 而是爱你、敬你, 为自己学习。

3. 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平等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 也是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例如:在教学“45-3”时, 同学们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说因为5-3=2, 所以45-3=42;有的说只要用个位上的5减3就行了;有的说5-3=2, 再用40+2=42。同学们说得都对, 老师在这里只要问“还有不同意见吗?”就可以了。假如这时老师说一种方法要同学们讨论对错, 多数同学会不假思索地说:“老师的方法好。”这样的教学就是以教师为权威, 同学们并没有真正地思考过对与不对的旧的教学方式, 也不存在在平等中寻找真理。现在的课堂教学讲究的就是平等, 既然学生心里存在着以老师为中心的观念, 我们就要避免它, 在课堂上教师只能参与真理的讨论, 帮助学生自己获得真理。

4. 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在这种新的平等、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例如:在一次练习中, 有一道看图列式计算的题, 图上有5个小朋友在给5盆花浇水, 每盆有3枝花, 有1棵大树, 树上有4个鸟窝, 每个窝里有2只小鸟, 天空中有3朵白云。请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有算小朋友的:1×5=5;有算花的:3×5=15;有算鸟窝的:1×4=4;有算小鸟的:2×4=8;还有人算花盆的:1×5=5。有几个同学算式是2×5=10, 我一看, 哪能列这个算式, 作业中批了错。但在讲评中, 我不得不说我错了。因为同学们立刻反驳说:“你看, 有5个小朋友, 不就有5双鞋子吗?1双是2只鞋子, 5双不就是2×5=10吗?”“有10只手, 10只耳朵, 10只眼睛……”我立刻给自己圆场说:“同学们真聪明!希望同学们能原谅老师的错误好吗?”“老师, 我们原谅你, 因为你也经常原谅我们的不足, 老师没关系……”错误承认了, 不但没有让教师下不了台, 反而更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亲切感, 更体现平等, 也更证明我们的学生素质越来越高, 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5. 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例如《统计》一课, 教材是让学生统计图形的多少。按理, 同学们喜欢图形, 上课统计图形也可以。但是, 就在前一天, 同学们正好进行了跳绳比赛。所以, 我们不统计图形了, 改为统计一分钟跳绳比赛的情况。同学们别提多高兴了, 这一课的效果非常不错。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进行情感沟通就更容易, 积极锻炼身体、爱护公物、和同学和睦相处、平等、团结、友爱等不用老师说, 学生自然能明白。上课形式不但学生喜欢, 老师也轻松, 何乐而不为呢?课程不等于教材, 教材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内容大于教材。也就是说, 教材不是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适应。“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所以, 要巧用教材, 不用教材或不要教材也是不可能的。

上一篇:预设式数学教学下一篇:小学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