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团队活动心得体会

2024-09-19

参与团队活动心得体会(通用9篇)

参与团队活动心得体会 篇1

团队活动心得体会

--2014级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空乘4班 赵迪

又是一个学期,时光如梭。在这个学期里,我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如接力乒乓球、用绳子写字等团队游戏。觉得团队训练是以简单的游戏,揭示了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找回了学习中被时间遗忘掉的却非常珍贵的东西:意志、激情、活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游戏过程让我们都逐渐了解到“团队合作”的含义,团队合作具有“锻炼意志、完善自我”的内涵,是一项挑战自我的训练活动,能锻炼我们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造性的发挥个人潜力。每次活动虽然总共只有不到两个小时时间,但给予我的启发和体验却是永久性的,无论将来我身处何种岗位,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每次团队课,我们都是带着无比高兴地心情提前学校操场,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都特别的积极主动,团队训练的气氛相当活跃,老师的课程内容很丰富而且具有创新性。

每一次团队活动结束,我都会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我们一个组是一个团体,做事大家一起做,遇到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集合大家的智慧尽量把事情做到跟好。团队活动中我们总是充满着激情,大家都团结在一起积极应对困难,享受团结合作的乐趣,同学们表现出的是一种活力四射的态势,而现场也是掌声四起。大家配合得都非常有默契,都融入到温馨的氛围中了,两个小时很快就在同学们的笑声中过去了。我们活动过程中大家密切合作,共同付出心血,共同珍惜荣誉,在团结中感受幸福,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灵活运用。同时这使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是很坚强的,每个人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都有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只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在过程中寻找到快乐,在感悟中得到升华。在每次团队活动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自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的集体能够顺利过关而满足,为同伴成功而欢呼。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真切,是那么具有合力。即使在整个训练过程结束之后,大家都很累,可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议论着活动中的事情,都感到回味无穷。于是,我们快乐着,我们幸福着。通过团队活动,使我增强了自信心,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

参与团队活动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支教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一、绪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 2009年3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硕士是为满足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为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和市场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职业人才。因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在思想政治方面、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加要求高尚品德职业操守。

与此同时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 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 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我国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基层和艰苦地区经受磨练, 服务社会。通过为期一年在西部基层的实践生活经历, 使大学生们了解祖国基层情况, 并在支教服务中锻炼成长,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提升实践协作能力, 树立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二、专业学位硕士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 社会中对于职业的区分更加细致, 各行各业对于技术和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社会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研究生培养将不再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 而转向以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为主转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正是为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为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吻合。

在培养目标上,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在实践能力方面更加注重专业硕士是否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品德修养方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是否具有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奉献精神, 更加注重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 更加注重是否能够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此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方式、评估方式上进行了改变, 使其更加适应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评估方式上, 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 在考察学生过程中注重学生在面对实际案例时的处理, 解决实际情况的能力, 能否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与他人讨论协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三、研究生支教活动

成立研究生支教团的目的在于缓解中西部基础教育师资压力, 丰富大学生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学习历练, 在付出中成长成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响应祖国号召, 怀着执着的理想, 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从东部城市来到西部贫困艰苦农村基层, 立志“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支教团成员们通过一届届成员持续不断的努力, 通过自己辛勤的耕耘, 无私的奉献,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水平提高做出了贡献。

在西部的支教活动, 使广大支教团成员走出了自己所在的东部大城市, 走入了西部的县城农村, 吃当地的饭, 说当地的方言, 与当地的老师同学交朋友。一年的西部支教之行, 不仅使我们看到西部的蓝天白云, 漫天星辰, 也看到了土房贫舍, 乡村基础设施的路后。既有祖国对于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与重视, 标准化的教学楼的逐步覆盖, 但也同时了解到教师资源的匮乏, 学生学习能力的短板, 视野眼界的局限。通过在西部扶贫帮困活动, 也让研究生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生活上的艰辛与心灵上的苦闷。一次在西部基层生活工作的亲身经历, 使研究生们对于祖国的国情有了最直观, 最真实的了解了和感受。也更加明确作为当代青年身上的责任与重担。

在西部的教学工作, 使大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 从第一次走上讲台用粉笔书写板书开始, 需要研究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也需要将自己学习的经验方法与学生们交流分享, 更要向当地老师不断请教探讨, 东部大城市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西部学生的学习方式, 又如何能够改变提高西部学生不善表达, 缺乏独立思考的弱点。这都需要支教的成员们开动脑筋, 不断尝试, 将自己的知识灵活应用不断调整, 适用到新的工作需要之中。在传授知识, 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从“学术大学”走进“社会大学”, 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 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历练成长。

四、支教经历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1.坚定正确政治信仰, 树立高尚品德情操。研究生支教的经历是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 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经过十五年的开展, 大批懂知识、有能力、能奉献、担责任的青年志愿者奔赴祖国贫困地区支教。支教的工作不仅给当地学生传授知识, 而且用爱与希望为那里的孩子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对大学生毕业生来说, 刚刚走出校园, 踏入社会, 来到祖国的西部, 在吃的、住的、用的等方面都需要去了解适应, 在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 能够扎根下来, 在基层教书育人,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需要他们有坚强的意志, 坚定的政治信仰。只有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在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投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 才能够在服务地全力以赴, 在基层建功立业。

研究生支教的经历也使大学生了解国情, 锻炼成长。一年的志愿服务、一生的西部情结, 有效培养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将个人的成才成长与祖国的命运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这和专业硕士要求研究生具有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精神相一致, 通过一年的支教经历, 已经使研究生们在思想政治方面具备了这样的品格。

2.强化实践协作能力,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研究生支教团承担一线教学任务,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开阔学生视野, 并且参与服务当地扶贫接力的工作, 深入基层, 了解社会。通过在祖国西部的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生志愿者向实践学习, 向人民群众学习, 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教学工作中, 首先需要志愿者了解当地文化教育情况, 需要灵活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东部西部教育理念的不同, 考虑大学中学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 需要克服自己经验不足, 对于学生了解不多的弱点。正是这样的经历使研究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不同情况不断改进调整自己的方法, 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在服务当地扶贫接力工作中, 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搞好团结协作, 通过团队的力量, 大家相互支持捐赠帮扶, 助学助困, 不仅和当地学生结交了深厚的友谊, 将服务地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支教团成员也彼此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这和专业学位硕士要求的团队精神, 沟通能力, 较强的实践能力相一致。

五、结论

研究生支教志愿者们在祖国西部, 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教学、支教扶贫等活动, 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增强了为祖国奉献, 服务社会的意识, 全面了解了我国基本国情, 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并且确立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提高了自己实践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 增长才干, 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本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这都为开展专业学位硕士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也有助于达到专业学位硕士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 从而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学习, 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肖海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状况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朱晟利.论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高等建筑教育, 2002, (03) :63-66.

[3]黄小希, 于涛, 张京品, 王橙澄, 李华梁, 李江涛, 张建新, 俞菀, 陈国洲, 王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N].人民日报, 2014-05-05.

团队拓展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3

在玩“珠行万里”的小游戏中,教练在帮我们计时,虽然我们刚开始玩时兵乓球总会掉下来,弄得我都不禁纠结起来了,感觉就像我们现在一起成长,心里很有成就感,充满了兴奋与感动,真希望以后我也能这样陪伴着我的队员们一起成长,给我的人生蓝图里描绘出鲜艳的一笔!珠行万里,锻炼团队的协调合作能力,更强调团队精神,每一次的成功运送,都是团结一致的结果。队员们都圆满完成,乐在其中,收获真心的朋友与满满的快乐。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珠行万里秀默契,我们配合最完美!

今天拓展训练的第二个内容是高空项目——高空断桥,在八米的高空跳1.2米的断桥,着实让我腿抖了好一会。爬的时候不小心磕到腿,在队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终于从垂直阶梯爬上了1.2米的断桥,并且成功的跨越了它。这对于有轻微恐高症的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我终于克服了恐惧,战胜了自己,我为自己鼓掌,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在团队游戏中,感受不一样的氛围!

汗水浸透了我们衣服,但我们在训练中寻找快乐,在笑声中挑战自我,在汗水里探索实践,队员们愈加明白“团队”的含义,更多的是团队协作大家明白了在团队中,是需要相互支持和鼓励的,“穿越电网”“击鼓传球”等这些训练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胜利的.喜悦,穿越电网”最后以一名成员“阵亡”的成绩结束,“尽管我们的成绩不是圆满的,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协作、努力是有目共睹也是每个人亲历的,我觉得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从开始的不融入到后来的积极参与,我感受到了自己和团队的变化!

组织大型团队活动心得 篇4

一、组织大型团队活动的重要性。

1、团队的动力来自活动。

活动是学校尤其是少先队生命力的展现,如果不经常举办活动,学校会失去动力,变成一滩死水。通过活动的组织,凝聚大家的智慧,也增强各位同学的集体荣誉感。纬一路小学的升旗仪式课程化,使一个大型的团队活动组织有章可循,使整个学校充满活力。

2、能够培养、锻炼一批素质较高的学生干部和骨干,有利于形成一个集体的核心。

在活动中,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去了解、掌握大家的情绪和思想状态,使活动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在每一次活动中,总是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甚至是比较棘手的困难。在克服这些困难时,可有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同时,组织好每一次集体活动,对于组织者来说不仅是锻炼,更多的是时间、精力、体力、精神、情感甚至经济等方面的付出和奉献。这就需要这些学生必须具备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而这一点正是每一个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3、在团队活动中,集体意识会影响到每个人。

有些人的主动参与意识比较强,表现也比较积极、活跃;有些人的参与意识稍微差一些,显得被动些。通过教师组织者的引导,在良好的集体风气的感染下,后者也会逐渐积极活跃起来。在集体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在完成特定的角色任务的过程中,能使自己在相关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适时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相互理解的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组织大型团队活动注意事项。

1、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组织任何一次活动时,都要细致考虑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排除这些隐患。不能确定排除的需要调整活动环节。如组织好活动前的集合和活动后的解散,考察活动场地设施等存在的问题,考虑活动时间过长对个别体弱学生的影响等。

2、注意搜集相关活动内容的各项资料。

参考他校类似活动情况,学习别人活动组织中的优点,然后结合本校实际灵活安排,做到在安全有效的基础上突出特色。

3、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资源优势,让活动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发挥作用。

在活动前强调纪律性,各负其责,互相提醒。参加活动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要把集体意识放在心头,在活动前为活动组织出谋划策,在活动中尽职尽责并与成员协同合作,在活动之后做好活动资料的手机整理工作。

4、对活动中意外情况的出现,预判要迅速,处理要及时。在活动按计划进行时,也要未雨绸缪,注意观察活动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迅速做出判断。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如突发恶劣天气,设施出现故障,活动主要人员缺席等情况时,及时做出处理,使每位参加活动成员都能得到安全处臵、合理安排。

5、活动内容的设置要留有余地,使时间上的安排灵活有序。活动中各个环节需要的时间可能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变化,或与预计的不一样,或是因为场外因素干扰,由此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时间。预先在内容设臵上留些余地,如安排个别节目或内容为保留环节,灵活使用,使整体的时间安排做到与预计的一致。

6、活动之后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要细致。

课题参与实践活动体会 篇5

1音乐专业微课的形式和内容

音乐专业的微课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在课后使用,主要针对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某一个知识点,集中说明问题,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但不局限于视频,还可以包括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内容,具有短小精悍、内容精炼、目标明确以及结构化、模块化的特点,是一种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和封装,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可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方便进行网络传播,特别是移动设备的传播。有的老师把“微课”理解为一种围绕重难点或关键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的教学活动,主要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者专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微课应能较好地折射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重点反映某个知识环节中教与学的活动。微课视频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融PPT、音视频为一体,较生动、完整地呈现某个知识点,微课视频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观音微课视频,学生以小见大,领悟其中的学习重点和精髓,激发学习动机和欲望,从而不断地推进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掌握获取资料、分析和评价知识的技能,结合教师课堂教学指导与自主学习,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学习的重点,较出色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2音乐专业微课的特征

微课的特征:基于对微课内涵的认识,高校教师认为微课具有哪些特征呢?通过调查反馈内容的分析发现,老师们认为微课主要有“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等特征,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张静老师对微课特征的总结很有代表性。视频为主,短小精悍: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视频片段一般控制在8~10分钟。与传统的45分钟课堂相比,资源容量较小、时间紧凑、短小精悍,对于音乐专业的教学更有其生动和随意性。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主要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内容更加精练,主题更加突出。容量有限,便于观摩: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适合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资源多样,情境真实:音乐专业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从上面的反馈意见分析可见,高校教师最认可的微课特征是:第一,主题突出,高度聚焦。第二,短小精悍、应用面广。第三,以教学视频为核心,资源构成多样。这正好符合了微课的应有之义: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短小精趣,以教学微视频为微课主要载体,以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对重难点的精炼讲解,与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共同构成完整的微课。

3音乐专业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微课在受到教育领域的极大关注与认可的同时,也引发教师对于微课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成都师范学院夏珊老师认为目前微课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微课作为一个新型事物,依然有它的不足。其一,微课的制作存在困难。大多数高校教师对于微课制作软件的不熟悉,而选择在制作微课时由他人摄像及后期处理,这种方式耗时耗力,不利于微课的大范围制作。其二,不同教师微课选取的点可能存在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以2013年高校微课比赛为例,仅excel表格便用技术,就有55个微课视频讲授了该技术,虽然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依然有些知识点存在重复。但是一些生僻、较难的知识点,微课涉及的较小。如何有效利用微课传播知识,减少资源的浪费,扩大知识覆盖面,是微课将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最后,微课如何让更多的教师持续的参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微课仅仅是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活动。微课出现前,已经有不少教师讲课视频和视频公开课,但并没有对课堂教学产生太大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学生们还是更愿意现场讲课和听课,教学视频并没有多少人去看。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有机互动的过程,有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缺乏现场气氛的教学视频,容易使学生产生孤独感而影响学习效果。微课以短为特色,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动态临时性的问题。因此,微课应该配合其他众多教学手段,共同完成教学活动,而不能盲目地要求所有课堂全部采用此法。

4结束语

参与团队活动心得体会 篇6

关键词:联盟组合,创新绩效,大学生,科技型创业团队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这标志着中国自此展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武汉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最密集的地区,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武汉市政府新近推出的“青桐计划”、设立市级天使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受益辐射面广。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市各区新增大学生创业特区28家,新增孵化场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全市孵化场地总面积达到659万平方米。但据中国教育报发布的关于《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2014届为2.9%,其中49.6%的大学生在三年内退出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远低于一般初创企业存活率。目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联盟组合现象。詹也(2013)指出,联盟组合是指以焦点企业为中心,在规定时间段内与其具有直接联盟关系的所有企业的集合。联盟对象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客户、中介机构、研究机构等。由于联盟组合能聚集企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适度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优化资源配置。那么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否通过参与联盟组合提高其创新绩效,从而提升存活率呢?这是本文亟待解决的一个疑惑。

1 文献回顾

在创业热潮的引领下,政府近年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各大高校和媒体也积极宣传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如何构建适宜创业团队稳固发展的创新绩效结构是管理人士密切关心的话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联盟组合对焦点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绩效影响。

1.1 关于联盟组合对创新绩效的研究

Baum Calaberse等(2000)通过研究集聚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及面临风险,发现联盟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等有重要的正向影响。Rothaermel和Deeds(2006)研究指出,具备大量资源与经验的联盟对象合作能够增加科技企业获取联盟收益的可能性,并且是形成高绩效联盟组合的重要途径。Lavie(2007)以美国367家软件科技企业所缔结的20779个联盟关系作为样本分析,认为联盟组合可以促进焦点企业的绩效。同时亦有研究表明,联盟组合中合作对象的相似性对焦点企业创新的作用为倒U型,即到达极限值后,这种相似性对创新绩效的正面影响下降(Luo,Deng,2009)。

1.2 关于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当前学术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绩效提升路径的探究主要基于企业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品牌营销能力等维度进行展开,而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绩效,主要集中于校科技孵化器基地等维度进行研究。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官建成,2004)。Awate等(2012)通过对新兴产业的研究,发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和市场表现的关键。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创业最核心的特征,应被纳入新创企业的绩效评价当中(耿新,2008)。创新能力与创业定位密切相关,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创业定位(黄忠,2012)。其中,专业型创业既解决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和资金难于启动的困难,又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人的专业优势,满足社会对专业型创业的需要(范龙,2007)。团队经营项目的创新性也是其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Sivadas&Dwyer(2000)从成员个人能力研究创新绩效,发现在产品研发联盟中,知识吸收能力是达到高创新绩效的最关键因素。而着眼大学生这一类特殊集群,鉴于团队知识的移植性与溢出性,团队内各成员相互学习所形成的吸收能力将迅速提高团队的创业素质,利于其组建时创业绩效的提供(王年军,2012)。吸收能力的形成与团队成员的知识体系密切相关。钟卫东(2014)通过对389家小微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学生从创业教育中形成认知创业机会的能力,并培养其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郭峰,2014)。刘凤(2015)对140个创业项目研究指出,创业导师对创业者综合素质的表现具备正向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发展营销能力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水平的重要方式(vorhies,2000)。营销能力本质是企业开发和运用市场资源的结合过程,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于建原,2007)。营销能力与创新绩效关联性依据营销能力的本质属性不同而有所差异。官建成(2004)用专利数量、新产品数量、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三个指标来衡量创新绩效,提出销售盈利是营销能力的量化体现。

创业科技孵化器基地作为一条连接社会与学校的纽带,可让学生迅速融入社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王鸿铭,2013)。孵化器基地能在创业技能、技术、声誉等不同方面提高孵化企业的绩效(陈颉,2012)《。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问题研究报告》将孵化器基地环境维度划分为五个方面,即基础服务设施、政策支持服务等。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联盟组合企业的创新绩效研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参与联盟组合对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这类特殊初创企业的创新绩效作用的研究还较少涉及,且体系不够成熟。本文拟通过构建参与联盟组合的创新绩效指标体系,将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新能力、吸收能力、营销能力与校科技孵化器基地环境各项指标纳入分析体系,构建适合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这一类初创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2 数据收集与研究框架

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据左晶晶(2011)对于大学生科技型创业者的定义,本文参考《湖北省科技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行动》文件,将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定义为运用在校学习的知识理论体系,自主创办企业或个体经营,并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高的院校在读、毕业未超过三年的大学生、研究生的组合。本文将湖北省武汉市各高校分为四个模块,即985以及211重点高校、省属本科院校(不含独立院校及民办院校)、独立院校及民办院校、高职高专院校。走访调查各高校科技孵化器基地入驻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方式,收集团队规模、发展现状、盈利水平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等相关信息。

据湖北省科技厅与人民政府网公布的关于2015年资金支持300个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信息,拟定调查高校20所(见表1),走访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共80个,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06份,回收率82.4%。对回收的206份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因不愿填写问卷和接受访谈、具体经营状况不便透露及财务报表不便公开的不完整问卷18份,有效问卷共计188份,占回收问卷的91.3%,占总发放问卷的75.2%。

2.2 研究方法及框架

创新绩效在创业研究中通常以“效果标准”形式呈现,用来评价新业务建立的成效,是组织形式水平上的结论指标。对于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指标的选择,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观念。基于湖北省武汉市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大环境,本文将创新绩效定义为评价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是描述企业创新的结果。

基于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将各个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分为参与联盟与未参与联盟两类,考察联盟对大学生科技型创业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于创新能力,本文选取创业定位和经营项目创新性两项指标进行分析;吸收能力选取成员受教育程度与导师社会角色偏向两项指标进行分析;营销能力选取宣传推广方式和近年销售盈利两项指标进行分析;校科技孵化器基地环境选取基础设施服务、政策支持服务两项指标进行分析(见表2)。

3 数据分析

3.1 创新能力比较

3.1.1 团队创业定位指标

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多属于技术型产品类,拥有某项技术的独立知识专利或具备发现新商机的能力。据其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将调查对象定位划分为新型科技产品研发、程序编辑(程序编程指广义范围,囊括模式识别、3D打印、人工智能、软件导入硬件设备等多个领域)、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指以淘宝、亚马逊、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媒介为基础的第三方操作平台)及其他。数据统计如表3所示。对于新型科技产品研发,两类集群的差距不大,参与联盟组合的团队主要集中于程序编辑,而未参与的主要集中于网络平台。

调查团队中,以华科3D团队为例,其在参与联盟组合过程中通过与校内医院联合,将牙齿模型打印技术传递至口腔类日常医疗,之后与零售DIY相册商家合作中,将其业务扩展至低成本3D底片制作。团队客户来源从本校医院扩展至大学生范畴。此团队也踊跃参与各科技类创业大赛,并获得佳绩。而相对独立未参与联盟组合的某校3D团队在成立5个月后因技术不足、财务不完善及销售对象不稳定等问题进入烂尾状态。同时,未参与联盟组合的某校网络平台团队近一年业务集中于自媒体账号运营和营销红利分享,基于这种运营状态,其前年申请学校科技补助金失败。

以上三支科技型创业团队中,参与联盟组合的团队在与研究机构、分销商等对象的不定向联盟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优化团队经营环境,几乎已不存在存活问题。多次参与创业大赛的经历也促使其保持学习热度,掌握并提升核心技术,团队整体活力十足。而未参与联盟的两支团队,因资源匮乏或客户单一陷入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局面。并且3D团队所拥有的核心编程技术程度也远高于网络平台。由此可见,参与联盟组合的团队经营状况更为优良,且掌握核心技术程度高的创业定位促使团队创新能力稳定上升。较强的创新能力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了正面影响。

3.1.2 经营项目创新性指标

调查其经营项目创新性如何时,研究采取对访问对象直接询问方式,将项目创新性程度分为强、中与弱三等,让其进行自我评价。据数据统计,80.65%的参与联盟组合团队经营项目呈中等创新性,相比未参与联盟组合的团队高出30.55%。

参与联盟组合的创业团队积极寻求合作契机,与传统强势企业或者掌握先进技术企业建立联盟关系,力争合作共赢,以此提升产品的质量,增强其经营项目创新性。相比之下,仅依赖于单个投资主体以维持运营的未参与联盟组合团队,则拥有相对较小的发展空间,项目创新性始终维持中等及以下程度。高比例的项目创新性提升了团队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正向作用于创新绩效,促使创业团队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且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3.2 吸收能力比较

3.2.1 成员受教育程度指标

本文统计了创业团队主要成员受教育程度,发现团队的主要成员为90后大学生或毕业生。湖北省武汉市的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正处于萌芽阶段,各团队在吸收创业知识与看待问题视角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创业团队成员通过接受教育直接或间接获取创业知识和必要技能,构建其基础社会地位,培养创新能力。调查将成员受教育程度划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及其他。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参与联盟组合团队成员受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上的比未参与联盟组合团队高出25.07%。受教育程度高的成员在团队中普遍被认为具备更高效的信息吸收能力,能从杂乱的市场中分析寻求新的机遇,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较高。对于内部绩效,也能合理安排人员,降低不必要成本,整合可利用资源,提高团队整体的绩效管理。参与联盟组合团队成员相比未参与联盟组合团队成员展现出更优秀的吸收能力,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影响。

3.2.2 导师角色偏向指标

创业团队虽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但还未充分涉足市场,对于产品市场、降低成本及潜在风险等不可控因素难以全面、客观地看待。因此,创业导师的帮扶与指导是促使大学生创业团队扬长避短的关键。访问发现,几乎所有的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都配有创业导师。调查将创业导师社会角色偏向划分为高校教授或博导、企业精英、机构投资人(机构投资人多指如天使投资基金的天使投资人)及其他,数据如表5所示。

参与联盟组合团队导师的社会角色更偏向于社会实践类,而不局限于校内教师。社会实践类偏向的创业导师常年接触行业内开发项目,对行业发展有深刻的理解与洞察力,并拥有相对更广泛的人脉资源,能够间接授益于创业团队。调查团队中,武汉大学某程序编辑创业团队在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导师来校进行“群英会—天使投资”宣讲时,顺利与天使投资人建立联系,获得了大量的实践指导并得到高额的创业投资金,团队识别市场信息的吸收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创新绩效直线上升,整体发展趋势优良。

此外,研究发现创业团队在联盟组合中通常会接触多个不定向联盟对象,往往会得到来自不同创业导师的指导与建议。调查团队中,华中师范大学某创业团队在与外校团队合作项目时,多次得到本团队和其他团队导师建议,及时纠正了项目进展方向。而独立发展的未参与联盟组合某校创业团队表示在成立初期学校虽配备本校教授导师进行指导,但运营过程与其交流甚少,明确表明导师部分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意义。

参与联盟组合的团队接收导师信息的形式从一对一扩展为一对多,拥有更多渠道了解市场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改善产品,以达到迎合目标客户甚至扩大潜在客户的目的,进而提升自身的创新绩效。

3.3 营销能力比较

3.3.1 宣传推广方式指标

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作为初创企业的新成员之一,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优秀的营销能力和合适地联盟创新可以丰富企业的绩效测量,增加消费者、供应商对于它在未来持续经营的信心,从而获得更多的资助或支持。

本文将宣传推广方式划分为科技创新、口碑相传、媒体扩散、落地路演及其他。通过对两类集群的宣传推广方式调查,发现参与联盟组合的科技型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近半数是运用科技创新、口碑相传和媒体扩散的方式,而未参与联盟组合的科技型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超过40%仅运用口碑相传方式。

更有效地辩识潜在的营销市场是联盟合作的目的所在。随着其联盟营销方式的持续扩展和深入,数据对比可知,参与联盟组合企业的营销市场远比未参与联盟组合的营销市场宽泛,通过持续吸引力与项目消费者建立联系的成功率更高,不断扩散产品的认知,扩大市场所占份额,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可能性亦越大。

3.3.2 近年营销盈利指标

为进一步探究其创业企业产品在市场的吸引力,研究调查了团队2015年较2014年的盈利状况,数据显示48.39%的参与联盟组合的科技型大学生创业企业团队2015年盈利比前年增加,41.94%的团队2015年与前年同期基本持平。反观未参与联盟组合的科技型大学生创业企业,40%的创业团队表示盈利状况比前年减少。明显的数据落差进一步强调了近年联盟组合对湖北省武汉市科技型大学生创业企业在联盟组合方面良好发展的趋势。

3.4 校科技孵化器基地

3.4.1 基础设施服务指标

除了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自身的决策行为,联盟合作对象之外的基础设施环境也间接影响着创业团队的联盟组合绩效。科技孵化器基地的工作室彼此毗邻,大量的创业资源因地理环境不断汇集,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气氛,入驻校科技孵化器基地已是众多科技型大学生团队的选择。

目前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基本已入驻或待入驻校科技孵化器基地。学校对于创业团队实行统一管理,主要传达创业信息与提供工作地点。对于大学生这类相对特殊集群的新创企业,科技孵化器基地对是否参与联盟组合的两类创业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区分不明显。创业团队通过孵化器基地获取发展所需的基本资源,从而构建团队的创新绩效结构,实现团队的起步成长。由此可见,科技孵化器基础设施是创业团队的绩效管理形成的基石,应是团队重点关注内容。

调查发现35.99%的参与联盟组合团队与43.75%的未参与联盟组合团队认为其科技孵化器基地管理结构不够完善或不清楚,这是其有待弥补的不足之处。

3.4.2 政策支持服务指标

2013年6月省科技厅公布关于“科技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行动启动的信息,指出4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大学生创业专区并提供“零房租”优惠、并且出资500万元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内的大学生创业企业、300家科技机构定点设置大学生见习岗位等。2014年4月对湖北省200个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进行资金支持,总额度由500万元增至1000万元。2015年在李克强总理的倡导下,湖北省人民政府4月联合发文宣布继续投入2000万元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这一系列扶持政策持续地为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注入了活力,而孵化器基地作为“政府—创业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或资金传递的中介机构,在优惠政策力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调查发现48%的创业团队成功申请获得扶持资金,其中28%的参与者承认扶持资金帮助对其效果明显。但仍有14%的创业企业团队指出缺乏信息告知渠道。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20所高校80个科技型创业团队为样本,从参与和未参与联盟组合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比较分析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品牌营销能力和校科技孵化器基地环境,从分析结果中给出以下结论。

(1)湖北省武汉市科技型大学生创业团队参与联盟正向影响其创新绩效。

(2)在创新能力方面,参与联盟组合的团队经营状况更为优良,且掌握核心技术程度高的企业的创业定位促使团队创新能力稳定上升。较强的创新能力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了正面影响。

(3)在吸收能力方面,参与联盟组合团队的创业导师的帮扶与指导是促使其团队扬长避短的关键,能够促进创业团队全面、客观地看待产品市场、降低成本及潜在风险等不可控因素。

(4)在品牌营销能力方面,参与联盟组合企业的营销市场远比未参与联盟组合的营销市场宽泛,通过持续吸引力与项目消费者建立联系的成功率更高,不断扩散产品的认知,扩大市场所占份额而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可能性较大。

(5)在校科技孵化器基地环境的促进方面,参与联盟组合企业通过自有渠道以获取更多资源,弥补院校科技孵化器基地的不足之处,相比未参与联盟组合的企业,其创新绩效提高更迅速。

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可以通过更多地参与联盟组合,从而提高其创新绩效,提升他们的存活率。在进行调研的同时,我们也听取了很多创业团队的建议与意见,并发现了一些可以改善的地方,以下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4.2 政策性建议

4.2.1 完善扶持政策,拓宽信息渠道

各项扶持政策应被由点及面的完善,吸引武汉市各高校的优秀人才落户武汉,通过评选“黄鹤英才”、解决住房问题等措施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针对不同的创业问题推行专门的政策,提供对应的服务,切实给予扶持,促进大学生创业发展。

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应通过多种方式公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武汉市各高校的联系,构建一个武汉高校的大数据平台,使得大学生创业团队和相关职能部门能在其中互动,及时让创业者知晓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以便大学生及时享受到扶持政策。

4.2.2 建立与大中企业的联盟,增加筹资方式

基于大学生创业团队具有团队规模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筹集资金困难等特点。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与强势企业建立联盟组合。在策略目标的考虑下结成盟友,在组合过程中进行资源互助,各自达成经营目标,最后实现较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大学生创业团队可以以企业联盟为依托,获得更多的筹资渠道资源。

4.2.3 扩大沟通合作范围,稳定客户来源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沟通范围狭小。校内与指导老师及共同创业的同行有较少交流,校外合作客户集中于学校周边,存在过于密集过于单一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团队应该积极地扩大团队的沟通合作范围,增强本团队对外交流的资源。以此获取更多的客户。与提供扶持的企业建立企业联盟,扩大自身影响力和实力。解决客户源明显分淡旺季的问题,稳定客户源。

参考文献

[1]詹也.联盟组合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联盟效率二元性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13.

[2]左晶晶.大学生社会网络对科技型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

[3]官建成,史晓敏.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11).

[4]王年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价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4).

[5]王鸿铭.科技创业孵化器对大学生创业绩效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8).

[6]Awate S,Larsen M M,Mudambi R.EMNE Catch-up Strategies in the wind Turbine Industry:Is there a Trade-off between out put a nd i n novat ion Capabilit ies[J].Jou r nal of Global Strategy,2012(3).

[7]Baum J A C,Calabrese T,Silverman B S.Don't go it alone:Alliance network composition and startups'performance in Canadian biotechnolo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3).

[8]Lavie D,Lechner C,Singh.H.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timing of entry and involvement in multipartner allia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3).

[9]Luo X,Deng L.Do birds of a feather f lock higher?The effects of partner similarity on innov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in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J].Jour 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6).

数学参与式教研活动体会 篇7

袁庄乡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中心校领导的组织下,2016年12月13日在我们中心小学一一班教室开展了“参与式”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内容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时----9加几。

上午8点半在中小学领导陈红丽老师的带领下准时开始,活动第一项按事先分成的小组点名。第二项,宣布活动纪律。第三项是活动的主要内容。分五步进行:

一、自主研修,个人备课。

二、小组研讨,达成共识。

三、集中评议,优化教案。

四、推荐教师,现场作课。

五、课后反思,经典点评。

通过参与本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参与”是指个体卷入群体活动的一种状态,参与式教师活动是在参与的氛围中,使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活动中。中心小学的常春燕、靳沟小学的姜瑞娟两位老师在参与活动教师的推荐下,按照达成共识后的教案进行授课。课前中心校领导对每一小组的观察点进行分工,课后完成观察表,进行汇报。分别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进行观察。教师的教,从教师提问问题类型、次数、对象进行观察。

对于本次学习收获最大的是:对于学习目标的制定,评价任务的设计有了清楚的认识。评价任务要紧紧围绕制定的目标去设计,并且要及时修改完善,使评价任务的设计更合理,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的一致性,评价任务的设计是为了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二者是一节课的关键。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与同组老师多学习,多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进步。

“参与式”教研活动体会

袁庄乡中心小学 李喜玲

袁庄乡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中心校领导的组织下,于2016年12月13日在我们中心小学一一班教室开展了“参与式”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时----9加几。

上午8点半在中小学领导陈红丽老师的带领下准时开始,活动第一项按事先分成的小组点名。第二项,宣布活动纪律。第三项是活动的主要内容。分五步进行:

一、自主研修,个人备课。

二、小组研讨,达成共识。

三、集中评议,优化教案。

四、推荐教师,现场作课。

五、课后反思,经典点评。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目的是商讨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以及教学流程的制定。上午的安排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一)小组研讨,达成共识。

教师们分为四组,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记录员、计时员、中心发言人。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制定,尤其是在行为动词的确定上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寻找具有可检测性的目标。而评价任务要针对学习目标制定,其中包含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并说明评价内容是为了检测哪条目标而制定。研讨过程中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洽谈同课同构的设计思路,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最终达成共识,由记录员记录在纸上。

(二)代表汇报,专家答疑。每组的中心发言人汇报本组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时遇到的困惑。

(三)集中评议,优化教案。

对于四组设计出的教案,老师们集思广益,发表各自看法,对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及教学流程逐一分析,寻找最合理、最具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最终确立出了《9加几》的教学设计方案。

下午,中心小学的常春燕、靳沟小学的姜瑞娟两位老师在参与活动教师的推荐下,按照达成共识后的教案进行授课。课前中心校领导对每一小组的观察点进行分工,课后完成观察表,进行汇报。分别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进行观察。教师的教,从教师提问问题类型、次数、对象进行观察。

通过本次活动,我从中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集体备课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我真的觉得自己的教学思想有了很大改观。

“参与式”教研活动体会

袁庄乡中心小学

参与团队活动心得体会 篇8

时间:2010年2月

内容:自己淘米做饭,帮妈妈拣菜,洗菜。

体会:以前我只知道读书和玩,对于家务劳动,可以说是漠不关心,认为淘米、拣菜这类家务爸妈做起来应该很简单,但自己认真做着这些“小事”时,才发现需要很多耐心,更要细心才能把“小事”做好,自己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帮爸妈减轻家务负担。

初三2班:

时间:2011年2月

内容:打扫房间,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

体会:仅叠被子一件事我就花了很大的工夫,为了能干好家务,特地在网上搜了方块被的叠法,但效果不够理想。后来知道原来不是材料的问题。被子是要压出来的,把被子压结实了就好了。有的人会在被子里加一层帆布,比较硬这样就比较好叠成豆腐。只要肯动脑筋,家务事也可以做得很漂亮。

初三3班

时间:2012年1月

内容:学做一道菜——鸡蛋炒黄瓜

体会:细节决定成败!如黄瓜要切成片的,鸡蛋去壳,打在碗里,要均匀搅拌,切两三个青椒还可以使颜色鲜艳些,更有美感,油要适量,油热了,把打好的鸡蛋放入里,过一会再放黄瓜和青椒,差不多时放些盐,味精,再倒些醋,哪个细节出问题,菜的味道可就有差别了。

初三4班

时间:2010年8月

内容:厨房大改造,包括洗碗、整理碗筷、拖地,倒垃圾。

体会:经过我的劳动,厨房看起来干净了很多,就连调料瓶也摆放整齐了,整理厨房虽然累,但和爸妈的劳动量比起来小多了,原来他们每天也很辛苦!

初三5班

时间:2011年8月

内容:自己洗衣服、洗鞋子、洗书包

体会: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我了解了爸妈的辛苦,要孝顺长辈,懂得感恩。我们再也不能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

初三4班

时间:2012年8月

内容:帮妈妈晾晒衣服、被套、床单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篇9

一、活动目的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完成各种教学目标, 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 活动是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而明确的目的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首要条件。

如字母教学, 为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我设计了以下活动:跟字母宝宝们打个招呼。三年级学生刚刚学会几种简单的打招呼方式, 他们很乐意和可爱的字母宝宝打招呼, 而同时由于所会的打招呼方式不多, 比较容易掌握, 因而运用也相对自如,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这样一个活动, 让学生倍感有趣。在学这个新教材之前, 我们的学生曾经在一、二年级接触过26个字母, 但听说读写不是很熟练, 甚至由于时间的问题, 可能遗忘了部分字母, 此时让他们机械地重复字母, 学生一定会厌烦, 而在我设计的这个活动中学习字母时, 学生很感兴趣, 叫得也特别响。在说得比较熟练的时候, 我还把这些字母做成头饰, 让男女生表演字母间的对话, 这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更高要求, 促使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更多的句型用到表演活动中来, 在字母得到了巩固的同时, 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生活化

英语学习的最大困难就是学的语言知识不能在相应的语境中运用, 学生只会考试不会交流, 成了所谓的哑巴英语, 更有甚者知识学过不用就忘记了。而我们的课堂作为英语学习的主阵地, 就应该针对这种弊端, 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活动, 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中运用自己学习的语言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如在教“Are you…?”句型时, 第一个班我让学生之间操练这个句型, 可是学生无精打采, 甚至有人说过了还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课后反思了一下课堂设计, 就发现了问题:学生之间其实都很熟悉, 你再让他们明知故问:“你是某某某吗?”有一种为教句型而教句型的感觉。所以在另外一个班教学时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猜一猜已经认识的课本人物, 通过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三、活动评价多元化

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 多元评价是以创新教育的价值观作为价值基础, 以开发学生和教师的潜能、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素质发展为根本任务, 以激励学生和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为本质, 以目标多元、标准多元、方式多样为标志的教育评价。传统的教学都是学生来读、演、说, 教师来评价, 学生也只是一味地听, 积极性不高。如果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 不但可以令学生学会认真倾听, 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习、评价, 并以此来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

如在请学生读句子之前, 先给听的同学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一评谁的语调最好, 谁的声音最响, 谁的表情最形象。学生有了这个评价标准, 在评的时候也会有的放矢, 当轮到自己读的时候就会从这几个方面去表现、提高自己, 即使是自认为读得不够好的学生, 也可以站起来展示自己的表情或者响亮的声音, 从而提高自信。当然评价的标准也可以让学生定, 但一定要在读书活动之前明确, 以利于活动的开展。新教材从三年级起, 还特意在每个单元最后安排了Ticking time板块, 在自评表中罗列了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完成评价表上的相关活动, 由小组表演后再进行自评,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活动要注意延伸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 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新教材的编写更贴近学生实际, 更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但教材的这些优势光靠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是难以充分发挥和利用的。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学英语、用英语的机会, 教师必须重视课外的语言实践活动, 课余时间也可以创造这样的活动。

上一篇:物业公司三季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破裂词语的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