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人口普查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参与人口普查的心得体会 篇1
参与人口普查的心得体会
参与人口普查的心得体会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作为一名普查指导员,我的主要任务是对普查员的工作进行组织、指导、检查、质量控制和验收,保证人口普查地图绘制、小区划分、编制户主姓名底册、登记、摸底表急普查表的复查、人工审核工作、配合录入处理人员做好摸底表的录入、机器审核工作和普查资料交接工作。通过参加市(县)统计局组织的培训,我学习到了普查表的填写说明以及有关工作细则,掌握了人口普查摸底、登记、复查、录入汇总等技能。最特别的是使我明白了礼貌入户、正确交流的重要性,教会了我如何敲门,如何询问等工作细节。在镇里,我和另外一名普查指导员,共同负责指导原史集片区的普查指导工作,开始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和掌握普查员每天的工作情况,但是对普查员提出的疑难问题我们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解决。于是,我们主动兼任普查员,上门走访并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剖析解决,而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则是向上级请示后加以解决。
在普查中,我们发现随着全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老百姓对涉及家庭和个人隐私、利益方面的问题十分敏感。有的人不愿意接受询问调查,不愿意配合登记填表,甚至认为普查、调查是扰民行为,往往将普查员拒之门外。身临其境之后,我们终于明白宣传的重要性,采取了报刊、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广告牌、宣传画、手机短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对涉及普查对象隐私方面的内容,我们承诺对其信息保护和保密,消除了大家对普查的顾虑。
如今,我们镇的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已经初步完成,在这段日子里,我是真正体会到了人口普查工作的酸甜苦辣。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工作在基层一线,人口普查给了我们了解老百姓生活的平台,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到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和所盼,为以后更好地服务群众奠定了基础。
了解人口普查参与人13普查 篇2
早在18世纪中后期,部分欧洲国家就开始利用人口普查的方法来收集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信息。美国于1790年首次进行了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近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此后,美国形成了每隔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的制度。英国和法国则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了人口普查,此后,法国的人口普查每隔5年举行一次。我们的亚洲近邻日本于1872年开始举行人口普查,此后每隔10年开展一次,但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的第5年则开展一次人口抽样调查来补充两次普查之间人口信息的空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都已经形成了定期开展人口普查的制度。
发展中国家由于受经济实力的限制,开展人口普查相对较晚。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对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高度重视开展人口普查。印度在独立之后不久就专门颁布了《人口普查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联合国十分重视在各国开展人口普查,并积极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人口普查。联合国人口统计司、联合国基金等机构都为人口普查在世界各国的普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了能够在临近时间上获取各国人口信息进而便于取得全世界的基础人口信息,联合国倡议世界各国在逢0或者1的年份开展人口普查。
根据有关资料,在2010年这一轮人口普查中,全球将有224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人口普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覆盖了全世界总人口的99%。在这224个国家或地区中,有71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完成了人口普查,另外的153个国家或地区则将在2010年至2014年问开展人口普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有关人口总数等指标的统计。尽管当时的人口数据不可能以今天的标准来要求其准确性,但是,这些早期统计数据的存在,却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于人口数据的高度重视。这种对于人口数据的重视,即使是到了今天,也是十分重要的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已举行过5次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这些普查,对于及时了解我国的人口及其他基本国情、安排国计民生、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和健全民主法治制度等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在长期摸索、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期间第5年开展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每年进行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基本人口调查制度体系。
即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始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这次普查将调查人员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以及住房等人口和住户基本情况。普查获得的信息,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规划下一阶段建设蓝图,制定经济、财政、税收、教育、就业、社会福利和保障政策、民族政策,解决老龄化、流动人口问题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口普查工作体会 篇3
一、普查的目的和要求
人口普查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2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地县分布、受教育程度、迁移流动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对于我县来说,通过这次人口普查,还可以查清我县较为突出的流动人口问题、农民工问题、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状况等,为研究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提供依据,并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二、普查的对象、范围和规模
普查对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普查范围:全县1762平方公里土地上有人居住的所有县域,都属于此次普查范围。
普查规模:22万左右的家庭户、集体户,80万左右的现有人口加户籍外出人口,以及万人左右的死亡人口。
普查区的划分和设置:普查区域的划分坚持地域的原则。以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为基础划分普查区。全县15个镇乡下辖的679个居委会,都各设一个普查区。每个普查区按照一个普查员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原则上按300人左右),划分成若干个普查小区。各普查小区在地域上不能交叉、重叠和遗漏,所有普查小区连接起来,要完全覆盖全县。
三、普查标准时间、登记原则和方法
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1月1日零时。
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也要登记相应信息。
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普查登记的方法,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
四、普查内容和普查组织形式
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表分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普查表长表抽取百分之十的户填报;普查表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11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同时填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行普查、汇总。
在军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军队营院内的,由军队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不在军队营院内居住的,由所在地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登记,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在武警部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非现役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武警部队营院内的,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不在武警部队营院内居住的,由所在地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其他各驻外机构人员以及派往境外的专家、职工、劳务人员、留学生(包括公费和自费)、实习生、进修人员等,由其出国前居住的家庭户或者集体户申报登记。
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包括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行普查,普查表移交县人口普查办公室。
五、普查需要投入的力量
根据国务院及省、市、县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每个镇乡普查办平均12名工作人员,每个普查村(居委会)平均配备3名工作人员,每个普查小区至少配备1名普查员,原则上四至五个普查小区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另外县级还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对外籍人员调查的专业普查员。
六、普查的工作步骤
人口普查分四个主要工作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从10月至10月底,历时1年多。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县街两级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和办公用房、人员;进行普查综合试点;开展前期业务调研;制定工作规划和流程;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普查工作;筹备普查物资;开展普查宣传动员;编制审核地址码本;培训各级业务骨干;选调、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会同公安部门进行户口整顿;绘制普查地图;进行清查摸底;进行长表的样本抽取;准备普查数据处理的设备及安装,程序调试,培训技术人员等。
第二阶段为普查登记复查阶段,从11月1日至11月30日,历时1个月,主要包括:普查员入户登记;进行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其中:11月1日至10日完成全面登记;11月11日至25日完成全面复查、验收和上报;11月16至30日完成事后质量抽查和结果上报。
第三阶段为编码和数据处理阶段,从11月至20xx年12月,历时1年多。主要包括:进行快速汇总;对普查主要数据进行评估和上报;普查表编码;进行普查表光电录入;数据审核;发布主要数据公报;数据编辑、转换、汇总、制表。其中:11月16日至30日完成快速汇总并上报;20xx年3月底前完成普查表短表和长表的录入和主要数据的汇总;20xx年5月底前完成对普查主要数据的评估,并发布主要数据公报;20xx年12月底前完成普查数据的汇总、转换制表、存储等处理。
第四阶段为资料开发和总结阶段,从12月至20xx年底。主要包括:建立人口数据库;编印和开发利用普查资料;总结普查工作。其中:20xx年12月底前完成机器汇总数据的编辑、印刷、出版;20x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普查工作总结、业务技术总结、数据处理总结、报告书,并进行总结表彰。
人口普查全部工作大约用时4年。
七、普查的主要措施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动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次人口普查的顺利进行。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领导重视是搞好人口普查的关键。县、镇乡两级人口普查机构,应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工作情况,主动争取县政府和街道加强对人口普查工作的具体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要把人口普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普查登记阶段更应突出工作重点,全力以赴集中力量完成人口普查工作,及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经费、人员、办公用房的困难和出现的重大问题。
2、着眼基层,强化各级普查机构。各个镇乡应建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村(居委会)建立人口普查工作小组。村(居委会)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确定街道主任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分管社会事务工作的分管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选调积极负责、工作认真细致的同志从事调查、编码、宣传、综合、数据处理等工作,组织起一支强有力的工作班子。
3、各方协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各部门要按照县人普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群策群力,步调一致,按照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工,认真落实好各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通力合作把人口普查工作做好。
4、广泛发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组织各种宣传力量,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特别是在10月份,要组织好声势浩大的宣传月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使广大群众明白如实申报人口情况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以取得群众的支持,推动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5、拓宽渠道,做好社会力量的动员工作。人口普查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广泛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要更多地发挥村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从基层村、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骨干中选调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文化素质高、身体健康、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参与普查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人口普查心得体会 篇4
人口普查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每次全国人口普查都受到高度重视。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xx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后,各方为正式启动做了充分准备。
为消除居民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此次采取多项技术措施保护公民隐私。在保护标准方面,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要求进行安全管理。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全面采用电子化登记,所采集数据则是实时上传至处理中心并全程加密,保证公民个人信息不在互联网通道泄露。有关方面考虑很周到,充分利用了技术保障手段。同时还有法规提供保障,《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四条规定,人口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应当依法予以保密;第三十五条规定,泄露或者向他人提供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技术和制度的双重保障,应该可以消除居民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相信绝大多数居民面对人口普查时,能够打消顾虑积极配合人口普查。这对于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十分重要。
此外,还应最大限度消除居民对其他方面的顾虑。比如人口普查内容中包括住房情况,有人担心“查房”是要收房产税。国家统计局最近辟谣时指出,“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住房信息登记的重点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民生问题。
也就是说,既要充分汲取以前人口普查中不配合普查工作的经验教训,也要对当前背景下有可能出现的消极现象予以充分估计。不仅要打消居民对人口普查内容的种种顾虑,还要讲清楚每项普查内容带来的好处,以争取得到绝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第xx次人口普查才能高质量完成。
无论是此次人口普查主管部门,还是各地入户普查人员,尤其要向普查对象讲清楚一点:所有普查内容只作为制定和完善人口政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宏观决策依据。要让居民相信,人口普查信息不会被“挪用”至其他无关的领域,才有望打消某些居民对人口普查工作的顾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活动心得 篇5
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年轻干部应修炼提高的“七种能力”。其中,调查研究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更是身在基层的年轻干部必须具备的“法宝”。
从实破题,用好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这一“秉承初心”的“法宝”。到基层去做调查研究,是为了能够正确制定党的方针政策,实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开篇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些干部将调研简化为“隔着玻璃看一看、围着村子转一转”,再拼凑一篇充斥着浮语虚词的调查报告后,便束之高阁,草草了事。这在基层工作中是坚决不可取的。“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如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人口普查工作,我作为一名村居普查员,必须入户做好摸排工作,记录好每家每户的情况,掌握第一手的详实资料,扎实推进好这项工作。基层干部就是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脚尖向前的恒心,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才能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植根基层,用好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这一“诠释初心”的“法宝”。群众工作的本领不是天生的,干部刚到基层不熟悉环境,都面临知识空白、经验盲区等问题,要着力克服这些短板,最好的老师就是广大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刚到基层的年轻干部,不免自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以为比群众高明,不料在决策办事中却频频碰壁,经过反复的摸索,方明白“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当好群众的‘先生’”。要接到基层的“地气”必须主动向群众学习,提升“土话”水平,将政策解读为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话,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从而得到群众的肯定。党员干部只有把根深植基层沃土,俯身拜人民群众为师,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发,才能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影响和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