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前资料收集(共3篇)
品德课前资料收集 篇1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真正面向学生的发展, 面向学生的现在和未来, 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 更是每一个教师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新课标与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 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 扩展知识和技能, 完善知识的结构, 提升生活经验, 提高学习能力, 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思想品德课前五分钟学生主体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有很大作用。采用“新闻播报”形式, 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热情, 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己, 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常规课前五分钟新闻活动的开展和具体操作
1. 动员和准备。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就宣布每位同学都要进行新闻发布, 按照学号轮流进行。期中和期末时, 通过投票评选出两位最佳“新闻发言人”。
2. 内容指导。要求学生选择国内或国际重大新闻, 可以是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体育方面等。
3. 选择、加工信息指导。
新闻内容要求通俗易懂, 适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同时要学会对新闻内容进行精简, 提取关键词, 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和整理。
4. 活动形式指导。
以两人为小组进行新闻发布, 在发布前把新闻标题写在黑板上, 并标明新闻日期及出处, 重点讲解一条新闻, 并加以评论。具体形式鼓励创新, 如, “天气预报”“历史上的今天”“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我的看法”“互动点评”“教师评价”等。
5. 新闻评论以及学生互动点评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新闻的看法, 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社会现象, 让学生积极体验“公民”的角色, 培养社会责任感。在点评结束后, 要求发布者对于别人中肯的评价给予回应。不论赞同还是反对, 都要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环节可以教会学生尊重与鼓励,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大家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学生点评完毕,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尽可能表扬学生的表现, 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态度。另外, 某些知识学生讲得虽然不太详尽, 但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拓展方面有一定帮助,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相应地做一些补充和拓展, 以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6. 资料汇总。
教师应对出色学生的活动表现及时收集整理, 保留下来以作为正面教材, 对以后的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课前五分钟新闻活动的创新
八年级下学期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法律知识, 可以将原先的“新闻发布会”转变为“法律讲堂”, 要求学生选择一条法律新闻, 分析出新闻中的违法事实, 涉及到的法律名称或条文, 以及给青少年学生的警示或启发。具体环节学生自己设计, 倡导和台下学生形成互动。发布者身兼新闻发言人和法律讲堂主讲教师的角色,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增长了学生的自信心。
创新案例一:法律新闻《李小璐称肖像权遭盗用》
李小璐应邀为《Voyage新旅行》杂志赴三亚拍了一组封面和内页照, 但后被发现其照片被用来为某汽车产品进行宣传。李小璐及其经纪公司通过新浪娱乐就《Voyage新旅行》未经允许, 盗用其形象做宣传一事发表声明, 要求该杂志撤销照片, 郑重道歉, 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互动提问:
1. 李小璐的肖像权有没有被侵犯?
2. 请提供你的观点的法律依据 (法律名称、法律条文) 。
3. 你觉得李小璐应该怎样做?
4. 如果你是法官, 你会如何断案?
通过发布者的讲解以及学生的参与, 大家更加深刻理解了《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当权利受到侵害时, 可以找侵权人讨说法, 如果协商不成,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该种侵权行为可以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 (撤消图片)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公开) 、赔偿损失 (包括精神损失) 。
创新案例二:新闻“京城‘学租族’迁徙调查”
进入4月, 面临孩子升学的家庭在频繁带孩子到各校面试的同时, 就是到孩子将要就读的学校周围租房。每逢开学前后, 一些好学校周围的房租就会飙升, 但家长们不惜血本, 举家大搬迁。不少家庭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主讲学生分析:
1.我所知道的类似现象。
2.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
4.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何作用?
学生互动, 各抒己见:
1. (现场调查) 大家认为这样做是否值得?
2.我们应当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通过这次“法律讲堂”, 学生深深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与期待, 也能够了解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办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更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三、课前开展学生新闻发布活动的注意事项
1.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动员和指导工作,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往往活动刚开始时,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也有的时候学生虽然感兴趣却不知应如何进行, 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在课前教师要先检查一下学生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 接着再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供学生选择。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好的学生活动, 可以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给其他班的同学做示范。
2. 不可过多地占用课堂阵地, 原则上不超过五分钟。活动准备要充分有序, 活动前要演练, 合理整合教学资源。
3. 定期总结和奖励。教师的鼓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总结, 也可以使活动越来越完善, 不断发展和创新。
短短的新闻发布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又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小小的讲台, 成了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培养能力的阵地。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去理解和掌握, 知识才能成为其自身的财富。
总之, 给学生一个机会, 他们会还你一份惊喜。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
品德课前资料收集 篇2
职前,很多人手忙脚乱,不适应感与日俱增。其实,这跟你是否做好准备工作,是否对公司,对自己的职位有一定的认知有关系。俗话说的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做好入职前的一些准备很有必要,它可以让你在职场少走弯路,更可以让你以最快的速度展现个人魅力,从而得到重用。
步骤/方法
1.了解企业文化
了解你感兴趣的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是重中之重。其次再去考虑求职信之类的,公司文化是你找工作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的。
有的人不适应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处理不好,对公司管理也不适应。如果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你的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格格不入,那么,别犹豫,尽快另找一份合适的。与你的人生相比,损失一点短期利益(收入方面的),你失去的微乎其微,只怕你没有胆量放手一搏,那样你将失去更多。如果一份工作做得不开心,天天因为乱七八糟的事情死很多脑细胞,有什么必要硬耗着?
2.别太看重初始工资
绝不要只看收入而工作。你个人的职业成长路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工作能为你提供一些你感兴趣并能从中积累经验和能力的培训机会、你所在的单位(公司)为你的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施展才能平台的话,即使目前给你的薪水不高,从长远的角度看如果能沉下心来兢兢业业的话,你将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竞争资本,这才是你日后谈价钱的最佳砝码。
3.跟着好的上司
求职是双向的,你可以在求职过程中看看你的上司,值不值得你未来与之并肩战斗。“良禽择木而栖”,你完全可以在面试的时候从面试你的人的衣着、谈吐判断其为人(第一印象有时很准,尽管不绝对)和能力,跟对上司,而你又能得到对方信任的话,那么你将会拥有很多机会。有时候上下属之间话不一定要说得非常直接,大家心里清楚就行。如果对方在面试你的过程表现出一些让你欣赏的举动,如体谅下属、工作能力强、为人诚恳的话(至少要表现在尊重你并对你表示友善方面),那么恭喜你,这样的上司绝对能让你在工作时受到很多启发,并且很可能会成为你人生的导师让你有更多与别人竞争的资本。从长远来看,绝对值得。假如上司不好,那么,还是早点做好离开的打算。不管你的上司多么烂,都不值得你为他浪费自己的心情和时间。记住第一点我说的:哪怕是离开,从长远看你的损失也不算太大,尽早开始新的比较合适的工作才是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的方法。
4.好的简历跟着装
一份好的简历。不管是通过网络还是现场求职,个人资料务必正确填写并做到简洁,特别是:不要出现错别字。任何一个“久经沙场”的HR,都不希望见到做得一塌糊涂的简历,如果说着装和打扮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话,那么你的求职简历就是你这个人内在素质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是书面材料的话,求职简历最好能控制在一页以内,别以为越详细越好,如果你不是应聘高管,不客气地说估计没有哪个HR喜欢对成百上千的简历一一认真阅读,你只要把自己与这个职位相关的优势列出重点就行了。
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 篇3
一、教师的准备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准备呢?笔者认为,主要做三个环节的工作,即精选案例—研究案例—预设教学。
1.细致选择案例
案例选择好坏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老师必须细致选择案例,一般来说,思品课案例的选择要把握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真实性。案例的真实性直接给学生带来的是兴趣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真实的信息的兴趣远远大于虚假信息,尤其那些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又有生动的情节的事情。选择真实的案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也为进一步学习以及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做基础。
第二,生活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强调,“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习起点回归生活,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的学习成果指导生活。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尽量缩小教与学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选择、使用来自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使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的、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才能让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讲”,增强主动探究的意愿和积极性。
第三,目的性。运用案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抽象理论具体化、教材知识生活化、分析问题本质化,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活学活用。切忌案例牵强附会,或纯粹为了进行案例教学而选择案例。所以选择案例之前教师备课必须备《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从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等方面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第四,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必须蕴含很多启发性,能启发学生的思考,给学生留下较多思维空间,并且教学效果也会很好。案例教学最忌用所谓标准化的、唯一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
2.认真研究案例
选好案例后教师还要认真研究案例,目的是掌握尽可能多的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对案例资料和相关知识掌握越充分,在教学中就越主动。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在课上讨论的激情,教师必须比学生知道得更多。因此,面对案例教师要对其反映和包含的知识、理论背景及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有意识地从报刊、论著、参考书中收集更多与案例相关的材料。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案例中的重点问题是什么?它涉及哪些课本的基本知识点,要拓展哪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对于案例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什么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讨论?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对这个案例能分析什么?如,在苏教版“与诚信同行”一课中,我就利用央视曝光“老皮鞋,老酸奶”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企业的信誉与形象是其重要的无形资产。从而明确一个缺少诚信的企业,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从而引导学生懂得诚信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3.精心预设教学
精选、研读案例之后,接下来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做细致地预设。案例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其内容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预设教学过程必须要将案例与教学内容很好地链接起来。我去年在九年级课上利用案例教学的形式上过一次公开课,题目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利用当时的社会热点“钓鱼岛问题”,组织同学们了解掌握我国的国情。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我大体的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步,请学生们看一段新闻,并且启示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分析新闻内容。
第二步,学生阅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一节的知识脉络。
第三步,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特定的情景,请学生模拟外交部发言人回答记者问题。
第四步,师生共同分析外交部发言人的实际的回答,要求用教材中的知识语言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二、学生的准备
1.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在做案例教学准备的时候,课前要布置学生预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要将实际案例与教材的理论链接起来,要运用我们教材中的静态的知识来分析动态的案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在案例教学课程之间,务必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力求对教材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2.搜集有关案例的资料。案例教学强调预设,也很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成。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提倡学生在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过程中能够搜集有关案例的资料。学生们对与案例相关的资料掌握得越多,就越有利于他们理解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相互撞击,产生新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3.组建学习小组,积极参与讨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孔子两千多年前的论述。在新课标中也十分关注“合作学习”这一理念。因而,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之前组建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案例的学习准备活动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启发、补充,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案例难题。同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缩短案例准备的时间;最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能够意识到,合作能力以及吸收别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的能力。学习小组的建立,一般应当以学生的志愿选择、自主结合为最优。学习小组的规模,不应当太大,一般4~6人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0人。小组讨论的时间也不一定要很长,有15~30分钟就可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前对案例教学的充分细致的准备,正是为了课上的水到渠成。用教师的辛劳换取了学生学习的轻松与收获,不就是一名教师的最大的幸福吗?
【品德课前资料收集】推荐阅读:
品德复习资料09-05
品德第二单元复习资料07-17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10-08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08-27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09-05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06-27
思想品德课德育06-10
初中思想品德课09-04
高效小学思想品德课05-15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