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启示

2024-10-14

推进启示(共11篇)

推进启示 篇1

1 美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美国主要通过“军民一体化”的模式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即通过军方、军工部门和军工企业的调整改革,以及军政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开启军、民两用技术和资源双向转移之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主要有以下做法:

1.1通过国家制定法规政策和机构改革促进军民融合

美国在国家决策和宏观调控层推行军民融合的机构主要有国会、总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统科技政策局等机构。美国国会从1990年开始,通过每年度的《国防授权法》和制定《联邦采办改革法》等一系列重要法案和政策,鼓励采办民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一个“无缝”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美国国防部根据国会的法案和政策,先后出台了《采办改革:变革的命令》、《两用技术:一种为获得经济上能承受得起的前沿技术的国防战略》等一系列采办政策和文件,推进军民融合。在机构改革方面,1991年,为了促进军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美国国防部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隶属于国防研究与工程署,作为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牵头管理机构,负责与能源部、商务部等部门的协调。

1.2实施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

各种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以及负责管理这些计划的机构是落实和实施军民融合措施的重要依托。美国推进军民融合的科技计划主要有:技术转移计划、先进概念技术演示计划、两用科学技术计划、利用民用技术节省使用与保障费用倡议、国防部制造技术计划、独立研究与开发计划、北美技术与工业基础组织计划、技术转化倡议、国防生产法案第三篇计划、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这些计划主要由国防部负责科学和技术的副部长帮办、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国防部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先进系统与概念的副部长帮办等负责,由它们负责和管理军民融合科技计划,真正将军民融合落到实处。

1.3培育开放型产业链和军民结合型创新主体

美国创新主体的军民融合基本上是市场导向型的,产业链基本上是开放型和社会化的。由于产业链是开放型和社会化的,创新主体在开发技术时,有各种手段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军民融合:有的通过主体合作,有的则通过企业并购。高校、非营利机构、军队(政府)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美国政府和军队(国防部)数百个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与发展经费全部或绝大部分来自于联邦政府。现在高校和非营利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通过与企业更加密切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私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大多是军民结合型企业,技术和资源是可共用的,他们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同样的技术,有军品需求就生产军品,有民品需求就生产民品。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系统集成、航空、航天和技术服务,都是军民两用的技术。

2 美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2.1国家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外,还必须付诸计划实施

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国家不可谓不重视,从毛泽东同志的“军民两用”到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到江泽民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再到胡锦涛的“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都一直在强调军民融合。国家也成立了国防科工委专门负责国防工业的发展和军民融合工作,但是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我们在政策高度重视的同时,还必须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来确保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

2.2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并促进其相互转化

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是推进军民融合的关键,是推进军民融合的中心环节。因此,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对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成立由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军民两用技术发展领导小组,作为国家层次的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管理、指导、协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协调合作、组织攻关;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为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成一个资源整合的网络体系,将技术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有效连接起来,解决技术转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引导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为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开辟通道,加强政府、军方与厂商的沟通与合作;设立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基金,鼓励和资助研制开发、应用军民两用技术,打通军民两用技术成果通向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2.3要加大对民用科技单位的扶持

由于军工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特点,构不成批量经济,而且难度和风险大、要求高,这给追求效益和利润的民用科技单位带来很大的投资风险。再加之自主研制性的项目赋税重,而且民用科技单位基本上是靠自筹资金进行研制,因此,他们也不敢冒然承接军品研制任务,客观上限制了他们进入军品市场的积极性。所以,要给承担军品研制的民用科技单位公平的税收政策和利益补偿,以激励这些企业积极承担和拓展军品科研生产项目。

参考文献

[1]赵澄谋等.世界典型国家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26 (10) .

推进启示 篇2

市委政策研究室 郝敬东

4月22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市委组织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班,赴江苏昆山实地听讲座、看发展、悟真谛,所见所闻,耳目一新,感受深刻,启发良多。昆山的发展可以用“五个先进”来概括,即:观念先进,规划先进,产业先进,管理先进,惠民先进。可以说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学习。而其坚持从城乡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入手,以自费开发为起点,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八个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的特色经验更是堪称样板,值得借鉴。

一、经验与成效

(一)推进城乡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一体。2006年,昆山市按照全覆盖规划、片区发展和大区域联动发展的思路,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将市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全方位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从空间布局上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探索出了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发展道路。他们打破原有乡镇村的行政界限,规划城市东、西部两个副中心和三个2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片区与片区之间通过便捷的快速通道连接,以绿地隔离,在规划上实现无缝对接、功能互补,最大程度地提升区域整体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目前,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5.1%。在城乡产业布局规划上,依托上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优势,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花桥国际商务城以及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创新科技园、浦东软件园昆山分园、光电产业园和各镇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城乡一体、衔接紧密的光电、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软件、传感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上下游产业链。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8001.6亿元。同时,规划建设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产业化园区,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个,发展优质粮油10万亩、特种水产10万亩、特色果蔬及花卉苗木10万亩。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全市农业规模化经营达到65%,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一体化。统筹实施交通、水、电、气、生态环保等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形成了“六纵六横二环五高”的市域交通大框架,境内各等级公路里程达到1600公里,高速互通10个,市域内任何地点15分钟能上高速,主城区30分钟能到上海或苏州。实行全区域组团供水,做到“一个龙头”供水;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做到“一个炉子”焚烧发电;全市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各区镇实现区域公交、有线电视全覆盖。推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落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留用地、土地有偿流转和宅基地置换等政策,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效载体;坚持“三个高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使“三农”发展和村级经济得到了强力支撑。目前全市有四分之一的村年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所有行政村年可支配收入均超过100万元。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就业社保一体化。加快完善社会事业、公用设施、社会福利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累计投入45亿元,完善与片区规划相适应的教育布局;新建社区医院等医疗网点,形成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大批体育中心、图书馆、美术馆、市民文化广场等,形成了完善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加大统筹城乡富民工作力度,建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和服务网络。政府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市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建立健全以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惠农及农民权益“五道保障”,全市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450元,全市近10万老年农民每人每月可领取养老金400元;实行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接轨。实行“拆一还

一、货币补偿”政策,农户动迁后平均可拿到3套住房,除自家居住外,可以通过出租、出让来增加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1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74:1。

(四)推进城乡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在生态建设上,将环保优先的方针落实到发展的各个环节,使节能降耗、保护环境、集约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他们突出抓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园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减污增效,强制推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认证。加大水环境治理保护和投入力度,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深度处理、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全市工业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全面实施湖泊、河流“畅流清洁工程”,达到“水清、水活、水畅、水生态、水安全”目标。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称号。在社会管理上,探索“扩权强镇”办法,强化政府部门管理的综合协调功能,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工作新格局。建立“大城管”机制,成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积极推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和“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在全市城镇全面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行综治、警务、调解、治保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治安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了社会安全系数。

二、启示与感悟

启示之一: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全方位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昆山的经验表明,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以县(市)域为整体进行全方位统筹布局、全覆盖规划建设,是高起点、管长远、可持续的明智之举。近些年来,我市在小城镇建设上不贪多求全,突出重点建设15个中心镇,用城市化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毋庸讳言,我们抓的是少数,还仅仅停留在试点的水平上,并且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对接(与主城区)有缝隙、投入无机制、建设不平衡、管理缺章程等问题,致使城市化率偏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为此,我们只有从城乡分割的现实出发,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像昆山那样敢于探寻政策所未禁止的领域,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统筹城与城之间的体系布局,完善城乡规划,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同时,大力发展县级城市和小城镇,促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通过城乡一体化的组团式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襄阳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启示之二: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科学配置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昆山产业先进,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他们围绕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等整条产业链进行招商,在各个园区类重点发展光电、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投资密度大、土地集约利用度高的新型产业,使园区土地对GDP的产出率平均每亩保持在1000万元以上。政府鼓励企业建设向空中发展,车间第二层减半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第三层起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通过实施区域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企业对土地的利用从低效粗放利用向高效集约利用转变,从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转变,全面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发展旅游和高效农业的4个乡镇,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旅游产业和高效农业健康发展。纵观我市,产业布局还不够优化,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端,除汽车等少数行业外,一些产业或高新技术含量不高,或具备高新技术性质但规模不大,或占地面积多而缺乏产业集聚效益;更有一些地方发展急于求成,引进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占地、资源不节约甚至是别人淘汰的传统产业,真正引进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不多,还停留在被动承接产业转移阶段,缺乏主动谋划和前瞻性;相当部分的工业园区存在着用地不集约、城市功能和园区建设没有有效衔接等问题,据测算,我市工业园区GDP的亩平产出率大约只占昆山的15%左右。为此,当前我市谋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和跨越发展,迫切需要按照“四个襄阳”的发展定位,以长远的眼光、战略的大局、科学的态度来规划产业,建设园区。同时,充分发挥产业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功能片区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启示之三:坚持把环保优先落实到发展的全过程,是推进生态建设、确保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置身昆山,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乡镇小城市,无论是工业园区还是商务城保税区,无论是公路旁还是湖水边,到处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树木葱茏,赏心悦目。他们将环保优先方针落实到发展的各个环节,产业布局优先考虑环境容量,项目引进优先考虑清洁环保高端产业,生产开发优先考虑污染排放指标。其环保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高水平的园林绿化设计,大手笔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可谓独树一帜,让人叹为观止。具体到我市,必须进一步完善“绿色襄阳”建设规划,建立绿色清洁产业引进、生态农业工业旅游发展、生态系统建设恢复、污染企业排放指标监控、境内汉江水系保护等一系列考评考核体系,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并作为衡量工作业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襄阳山青水绿,使其真正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最宜居、最宜业城市,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八方来客,共促转型跨越,推动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启示之四:抓住优化服务这个根本,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昆山的软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政策宽松优惠,办事快捷方便,体制机制充满活力,他们的任何部门都不存在吃拿卡要行为,所有接报的事情都按工作流程限时办结,纪检监察对不作为的举报立查即处。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谁能抢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谁就能集聚起更多的发展要素、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谁就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我市近年来推行“阳光新政”、打造服务型政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昆山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少数部门和一些干部仍然存在着“松、懒、浮、慢、推、拖、怨、贪”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以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开放的人文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主动落实各项发展政策,深入进行“治庸问责”,弘扬“马上就办”,在各级各部门大兴“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开路,你困难、我帮助,你赚钱、我保护”的大开放大合作风气,打响“人气襄阳旺,环境襄阳好”的城市品牌,用真诚和主动的服务帮助群众、企业、客商解难题,办实事。

三、对策与建议

学昆山,比先进,使我们看到了差距与危机,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自愧不如的叹息中。我们应视差距为后发优势,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学习昆山的成功经验。我市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推进“四个襄阳”建设中,如何更好统筹城乡发展,结合学习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认真谋划产业定位和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动力之源。在“产业襄阳”建设中,我们必须学习借鉴昆山重视产业发展、讲求统筹协调、致力改革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加快转变、调优结构、城乡联动三个关键,认真谋划产业定位和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作为我市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现有各类园区为平台,不断强化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基地建设。着眼于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填补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坚持抓住汽车产业龙头,积极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拓展上下产业链条。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发展。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尤其要结合东津新城和各县(市)新区建设,根据实际承接不同层次的产业转移,大力引进高端服务业,鼓励国内外知名商贸连锁企业和金融机构布局襄阳,积极培育市县主城区商业旺区,培育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加快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中介咨询、总部经济、金融保险、旅游与文化创新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快发展来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使襄阳城市转型升级达到新的高度,以应有的实力引领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营造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尽快突破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有潜力、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吸纳高科技元素,支持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加大“隆中人才”计划实施力度,积极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才高地,加强引进培育人才的政策扶持,以多元的资金投入、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构建新型现代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关键。建议按照“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县域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动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向城镇和产业带聚集,构建新型现代城镇体系。

一是做强做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遵循“新城东进,老城更新,四城一心,组团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建设“山水绿城,产业新城,旅游古城,商服名城”为目标,按照“适度超前,综合提升”的要求,坚持历史与现实、建筑美与自然美、历史文化资源与特色自然资源相结合,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地做好城市规划。加快推进东津新城建设,借助武银、郑渝高铁优势,发展新城总部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搞好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集行政、金融、文化、医疗、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城。全面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生态优美、功能完备、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共享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是培植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县域是城乡统筹的关键层次和核心舞台,为此,要集中力量做强做美县城。各地要统筹考虑产业支撑、建筑风格、城市品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新区开发档次,提高旧城改造水平,把县城建成各具特色的中心城市。着眼襄阳大都市建设,鼓励宜城、南漳加快城区拓展,推进其与襄阳城区融合发展;着眼副中心城市带动,把枣阳、老河口、谷城作为市域副中心城市,鼓励其拉开城市框架,逐步形成地区性中心城市,以带动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是完善提升小城镇。把小城镇当作小城市来建设,突破只搞15个试点小城市建设的旧有做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全市98个乡级城镇,因地制宜地进行统一规划,实行统一政策。研究并推行强镇扩权改革,激发中心镇发展活力,建设一批能够集聚人口、产业、功能、要素的中心镇、重点镇。加大小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供水、供电、绿化、亮化、治污向小城镇覆盖延伸。加快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兴建和改造乡镇书屋、文化站、医院和学校,不断完善小城市功能。以迁村腾地为基础,以市场运作为手段,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分层次稳步引导农民向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集中,科学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城乡生态环境安全体系 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做到珍惜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发展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体系和生态屏障。

一是推进产业生态化。发挥襄阳生态良好的优势,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良好的地理气候资源,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进南、保、谷三个山区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汉江绿色水产品基地和水果基地建设,把我市建设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同时,按照“项目聚集、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思路,以“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为取向,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以便集中治污,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

二是搞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一坐城镇一片森林,一个村庄一处绿岛”的目标,充分挖掘地方生态特色,把城乡建设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根据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生态环境等发展要素,科学规划城乡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按照“山环水抱,绿色襄阳”的定位,扎实推进城镇绿道网、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村等绿色工程建设。

三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实施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等工程;组织实施好汉江保护、矿区水土流失与矿渣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森林生态建设、农田生态建设、河流生态修复及河岸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落实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任务,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建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实现富民福民。我们要用“发展创造幸福,幸福衡量发展”的理念,着力在民富上下功夫,在保障上求突破,不断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加大就业援助和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免税等政策,让更多的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路、水、电、信、卫、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供水网、信息网、污水处理网、卫生保健网、义务教育网,使全市农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

推进启示 篇3

关键词:行政文化;“三严三实”;建设

一、相关概念与理念

1.行政文化的概念

在学术界对于行政文化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从宽泛的角度来界定,有的学者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目前多数的人愿意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

本文笔者也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即行政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反映行政活动的行政精神文化,包括人们行政行为的态度、信仰、感情和价值观,即行政观念、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价值等以及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由定义可知,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的文化。

2.“三严三实”的提出与内涵

“三严三实”是习总书记2014年3月份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政府报告时提出的重要论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虽简洁凝炼,却内涵丰富,虽浅显易懂,却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可以说是党员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

(1)三严——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

第一严,严以修身,就是歪风邪气不上身。

有句话说,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大学》里面有一句话,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古人也讲:“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

为什么将修身放在第一条?修身是生命的支点,行动的重点,立业的起点。党员干部修身已经成为必修课,这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用“严”字定位修身,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第二严,严以用权,就是用权为民,不搞特权。

现在很多官员把权力当成自己的,用权很任性,滥用权力,因此严以用权很关键。“三严三实”提出就是为了进一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中。严以用权的核心就是拒绝、防止、防范特权主义。因此,党员干部必须珍惜权力、用好权力,按制度行使权力。

第三严,严于律己,就是心有敬畏,廉洁自律。

严于律己“严”在要有一种敬畏感,敬畏人民,敬畏党纪国法,保持的是共产党人的廉洁操守。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坚守原则和底线,不违规不逾矩,勤政廉政,廉洁自律,管住行为、守住清白。

(2)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第一实,谋事要实,就是实际出发,尊重规律。

“实”是为政之道,“实”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在尊重客观规律。习总书记说“从实际出发来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古语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就要求定决策,做事情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忽略实际,甚至脱离实际,势必会贻害无穷。

第二实,创业要实,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实”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表现为干事创业者的良知。习总书记说“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事迹”。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创业要实在,不能吹嘘,不能浮夸,事业是干出来的。立足现实,站位全局,避免急功近利,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第三实,做人要实,就是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做人要实,“实”在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表现的是一个人的觉悟、胸怀,体现的是做人的正义感、责任感。做人要实就是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对事业要有有真本事、真担当;对人民要有真情感、真奉献。

二、现代行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现代文化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文化而言的。在我国,现代行政文化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现代行政文化。它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现代的延续,它的形成既继承了古代行政文化优秀因素,同时夹杂着封建文化的弊端。

行政文化形成后便是一種潜在无形的力量,其影响是持久强大、无所不在的。学者甚至称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它不仅能够影响官员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如何履行自己的责职。还能通过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等,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做好工作的积极性。

如今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不断多元,我国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和提出,原先的行政文化的弊端不断突显,现代行政文化的建设显得符合现实也备显重要。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包括行政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必要性。

现代行政文化,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且能推动政府的善治,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大力推动现代行政文化建设,加速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加强现代行政文化建设,对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行政机为民服务的形象,弘扬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现代行政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行政文化主流是健康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转型还没有完成,特别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要求有先进的现代行政文化与之相适应。我们离先进的现代行政文化还有差距。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产生的影响一时难以消除,实践操作上存在着障碍有以下几点:

1.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信仰缺失

官本位思想在我国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官老爷”、“官架子”现象比比皆是。认为自己是公务员,就是当官的,有光环在头顶,完全迷失了自己。

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干部,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致使自身的信念与信仰动摇和缺失。信仰缺失者觉悟降低,淡化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乱。放松自我修养的锻炼,经不起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其价值观、人生观发生畸变,思想道德滑坡,最终走上腐败犯罪之路。

2.封建等级思想造成权利滥用

封建社会中,社会等级森严,官职的高低决定了权力的大小,决定了财富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低。上尊下卑的等级观念深深影响到如今,在现代社会总是把人与他的身份或等级联系起来。在部分黨员干部中,认为权力是自己的,忘记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忽视民权的观念。盲目追求权力,为了获得权力想尽种种办法。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把权力效应运用到工作外,生活中。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最大的私利,为家人和亲戚提供就业、升迁和创业之便,搞政治和生活上的特殊。

3.农耕守旧思想影响谋事创业

农耕文化下的古代,小农经济,人们变得守旧而不思进取。从事于简单的劳作,安于现状,不愿创新和改革。这种传统文化造成行政人员不愿出风头、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行政活动中思想保守,不敢开拓,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创新和活力。对于应深入调查的问题,懒得去动心思,不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需,主观主义,只做表面文章,大搞形象工程,百姓怨声载道。该办的事情一拖再拖,对于问题互相推诿。

四、“三严三实”对推进现代行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上述存在的问题现状让我们触目惊心,“三严三实”作为新时期从政准则,为我国现代行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价值指向和实践依据。“三严三实” 的提出与践行无疑给我国的现代行政文化建设很大的启示,让我们在迷雾中看清一条适合我国的建设路经。

1.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现代行政意识

党员干部的修为有多大、历练有多深、升华有多高,不仅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行政文化,更能对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现代行政文化建设必须把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摆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现代行政意识。我国传统思想道德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放在首要位置,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前提。

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思想境界,首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信念就是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引导党员干部从学习基本理论开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其次,不断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角色认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始终坚持服务的观念,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履职尽责。

历史证明,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有理想信念的人。失去理想信念,最终走向腐败堕落,很多腐败案例告诉我们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2.倡导阳光用权,树立现代用权观念

党员干部和老百姓最大不同就在于手中有权,因此如何看待权力,权力姓“公”还是姓“私”,怎么使用权力,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面临和回答的问题。要知道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运用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要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

首先树立正确权力观。牢记权为民所赋,权只能为民所用。要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就像医生看病救人是职业一样,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用权也是自己的职业,是应尽的职责。身居高位头上仍有戒尺,越是位高权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也就越重。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滥用权力是不道德、不合法和不安全感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有效的防火墙。确保党员干部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就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用权。自觉接受最广大群众的监督,把群众监督、制度约束当作对自己最大的爱护。发现滥用权力,不管任上任下都要严厉追责。阳光用权,必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党员干部珍惜并善用手中的权力,切实做到严以用权,心中有戒,让权力造福人民。

3.坚持依法行政、构建法治行政文化

所谓法治行政文化,就是指行政职能设置、行政权力运行、行政行为方式都必须受制于法律,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的一种文化和规范。在总体上,法治行政文化应突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宪法法律至高无上,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等观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就为现代行政文化建设确立了法治的基本原则,从而可以在中国政府中建成全面意义的法治型行政文化。

首先要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在党员干部中宣传普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障。要从“人治”的桎锢中解脱出来,转变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其次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广大党员干部掀起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学习氛围,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作用,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做好合法性审查,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最后熟记“三实”为依法行政的行为规范,做到干事务实。党员干部要自觉把个人行为、行政行为,严格约束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真正把工作的过程变成学习法律、实践法律的过程。经常用“三严三实”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思想,比一比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坚持了立党为公,以执政为民的理念,践行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巴音朝鲁.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践行“三严三实” [J]. 新长征,2015,(06).

[2]刘本秀、郭艳、李洪武.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升的行政文化障碍及消除路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3(03).

[3]谢忠平.防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党的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J].理论月刊,2014.(63).

推进启示 篇4

回归的十多年, 正是香港资讯科技教育从起步走向高速发展的十多年。为了使香港的年轻一代能与信息时代同步前进, 1 9 9 7年, 香港新任特首董建华先生便提出, 要在学校广泛应用资讯科技, 以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1 9 9 8年, 原香港教育统筹局推出了《与时并进——善用资讯科技学习五年策略》, 香港资讯科技教育开始进入系统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是政府为学校提供资讯科技设备、连接互联网、培训教师资讯科技教育能力、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等。

2 0 0 4年, 原香港教育统筹局又推出了《善用资讯科技, 开拓教学新世纪》三年发展计划, 提出了使用资讯科技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提升学校的电子领导能力、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利用资讯科技的教学法以及推动社群支援资讯科技教育等七个目标。

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 香港教育局于2 0 0 8年推出了《适时适用科技, 学教效能兼备》策略文件, 致力于减轻教师从课堂规划以及学生评估等核心活动中整合资讯科技的工作量, 并继续提高教师运用资讯科技教学的能力, 希望在学校层面营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二、香港资讯科技教育的六大推进策略

香港资讯科技教育起步较晚, 与周边发达国家及地区 (如新加坡、韩国、台湾等) 相比, 其能“后发制人”, 主要得益于六大推进策略。

1. 政府注重整体规划, 加强经费投入

资讯科技教育的推进, 政府的支持是关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资讯科技教育中自始至终充当了整体规划、管理、协调人的角色, 推动资讯科技教育自上而下, 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 既保证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也保证了发展的连续性。在2 0 0 0年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提出的“2 1世纪教育蓝图”中, 也明确将“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作为四个基础教育课改关键项目之一, 加快了资讯科技教育在学校层面的推进力度。

1 9 9 8~2007年, 特区政府共投入7 1.5 0 3亿元, 推行前两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其中, 1 8.0 1 9亿元属于经常开支, 并以现金津贴形式发给学校, 为学校提供服务, 包括为教师及学校领导提供专业发展课程;其余的经费用以推行一些特别的资讯科技教育计划。经费上的巨大投入, 既保证了学校能及时更新基础设施, 又推动了学校在资讯科技教育上不断地积极创新。尤其是1 9 9 7年设立的“优质教育基金”, 政府拨款5 0亿元, 推出了“先导计划”, 为1 0所先导中小学提供充足的经费, 以保障这些学校实施创新资讯科技教育, 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2. 学校发挥充分自主性, 加大对学校的支援

在推进资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 香港特区政府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 让学校成为推动资讯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角。

(1) 协助学校制订和推行校本资讯科技教育发展计划

为了将资讯科技成功地融入学与教, 政府在第三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文件中, 明确要求学校必须制订一个校本计划, 推动文化上的改变和能力上的提高, 促进学校领导、教师及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为了协助学校领导制订并推行校本计划, 教育局资讯科技教育组计划与本地高等教育院校合作, 制订一个校本资讯科技教育发展计划蓝本, 供学校参考。政府还举行各种讲座, 培训学校领导及教师制订和推行各自的发展计划。

(2) 学校在经费使用上享有充分的弹性

政府通过津贴的形式将经费直接拨给学校, 保证学校在更新资讯科技设备、购买消耗品、获得技术服务、接入互联网及聘用驻校技术人员等方面的经常开支。学校在使用这些拨款时享有充分的灵活性。这使学校能够发挥创意, 购买符合自己要求的设施、资源及服务, 避免了公共经费的浪费。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本校资讯科技教育的发展重点。

(3) 加强对学校与教师的技术支援

香港教育局一直强调为学校和教师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援。目前, 大部分学校已最少有一名驻校技术人员, 协助教师解决软、硬件故障。有1 1 2 8所学校获派额外人力资源, 如资讯科技统筹员或额外教师, 协助学校推行资讯科技教育。教育局还与香港电脑学会于2 0 0 5年成立I T e h e l p热线中心, 为学校的资讯科技技术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免费的资讯科技支援服务。为了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技术支援, 在第三个资讯科技策略文件中明确提出, 将在教育局资讯科技教育组成立一支“中央技术支援组”, 协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3. 强调教师及学校领导资讯科技能力的提升

资讯科技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及学校领导能力的提升, 让他们知道在恰当时候使用恰当的科技进行恰当的工作。香港特区政府在推进资讯科技教育中, 非常强调教师及学校领导资讯科技能力的提升。

(1) 不断加强教师培训

香港把教师培训作为推进整个资讯科技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第一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中, 教育局制订了教师的“资讯素养”架构, 分为基本程度、中级程度、中上程度和高级程度四个层次。在第二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中, 又对教师“资讯科技专业发展架构”进行了重整, 强调技术知识、教学整合、学校资讯科技的管理及领导、使用资讯科技的社会文化意识。在第三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中, 教育局又提出了新的教师培训重点, 即应用资讯科技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例如以博客推动语文学习、使用“维基”进行协作探究学习。

(2) 强调学校领导能力的提升

学校资讯科技教育的推进离不开一个有思想、有抱负, 且具备一定资讯素养的领导。在香港资讯科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香港特区政府始终强调学校领导能力的提升。在第二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中, 明确将“结合知识时代提升学校领导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并举办了多期专为校长和副校长设置的“电子领导”培训。同时, 通过研讨会、同行交流及学校经验分享等形式, 为学校领导提供提升资讯科技能力的机会。

4. 重视资源建设

数字化资源的缺乏是制约资讯科技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 香港特区政府在推进资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 始终把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和丰富作为重要任务, 从资金到人力都给予大力支持。2 0 0 0年1 1月, 由香港资讯校园、资讯科技教育资源中心和香港优质教育基金三家机构共同打造的“香港教育城”资源门户网站正式启用。这是一个以中小学教育为主题的教育专网, 集合了教育局制作的网上教育资源、各学校和教师提供的资源和出版商制作的教材配套资源。香港教育城的操作采用市场机制, 建设与运行逐步推进。在第三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文件中, 香港教育局提出的六大工作之一, 即提供一个以课程为本的教学单元资源库, 建立合适的数字资源。此外, 香港特区政府还通过推行“电子学习金计划”, 鼓励学校购买相关的电子及互动学习资源, 充实校本资源库。

5. 集思广益, 加强与专业团队及业界的合作

资讯科技教育的推进非政府一家之力所能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尊重专业团队的意见, 并加强与业界的合作。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与高校及资讯科技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

为了促进第一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的顺利实施,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成立了一个有关资讯科技教育的小组委员会, 成员包括政府、学校、高等教育院校、资讯科技界的代表以及教育委员, 为政府推行各项改革措施提供咨询。在推进资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 依靠高校及科研机构对各项计划进行效果评估和研究, 以随时调整资讯科技教育的发展战略。2 0 0 4年, 香港教育局委托香港两所大学做了“资讯科技教育计划进度初检研究 (2 0 0 0~2 0 0 1) ”及“1 9 9 8~2 0 0 3年资讯科技教育计划进度检视及成效评鉴的整体研究”。后来, 又委托香港教育学院对前两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进行了两次检讨, 为政府制定第三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政府还让企业成为资讯科技教育的外在推动力。例如在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 政府始终注重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培育资源市场。“香港教育城”就是一个联系政府、教育界、企业界及社会服务界的平台, 政府协调各方力量, 为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信息。此外, 香港教育局还推出多个“数字资源奖励计划”, 鼓励公私营机构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及软件。

6. 重视提升家长的资讯素养

香港家庭的个人电脑普及率很高, 学生在家中开展网上自学活动的潜力很大, 但很多家长对资讯科技缺乏认识, 他们需要更多支援, 以便在家中指导子女合法、有道德地使用资讯科技进行学习。在第三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文件中, 香港教育局计划调拨1 0 0万元, 委托非政府机构开发资源和课程, 提升家长的能力, 让他们指导子女恰当、明智地使用资讯科技进行学习。

三、几点启示

香港资讯科技教育的推进策略无疑为我们推行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 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应该在政府层面的整体规划下, 循序渐进, 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可以通过建立实验学校以及在学校中培训种子教师, 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率先推进, 通过成功经验分享来逐步推广。

2.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应是“范式转换”

教育信息化最终应实现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及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而实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与教效能的目标。有了这样的终极目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就不应该只是硬件如何优秀、网络如何快速、投放了多少资源, 而应该更关心课堂上教学模式是否产生了改变、教师角色是否实现转变、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与教的效果是否得到了提升。分析香港资讯科技教育的三个策略文件, 不难看出香港政府对“以资讯科技促进教与学”始终如一的关注。

3. 交给学校充分的自主权

学校无疑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沿阵地, 它既可以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动力, 也可能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巨大阻力。我们应该还权力于学校, 让学校在校本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制订、经费的使用、资源及软件平台的购买及教师培训方案的选择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学校充分考虑自己的实力, 开展最经济、最有效的信息技术教育, 才能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真正提升教师及学校领导的信息素养。

4. 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及家长形成合力

教师、学生和学校领导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参与者。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 家长也成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重要推动者。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信息素养, 让他们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形成合力, 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不断创新、不断深入。

5. 重视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培育

推进启示 篇5

根据功能语法在篇章方面的理论,主位是句子信息的起点但它传达的是重要信息,因此在句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又是语篇连贯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主位推进的四种模式,然后讨论了其对英文作文写作的连贯性的重要指导作用.

作 者:雷茜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35) 分类号:H3 关键词:主位   主位推进   英文作文   连贯  

★ 调整思路推进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模式创新

★ 推进方案

★ 匆匆读后感

★ 匆匆说课稿

★ 《匆匆》读后感

★ 匆匆读书笔记

★ 推进会主持词

★ 推进会讲话稿

★ 英语标记主位的功能简析

推进启示 篇6

一、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核心与举措

2008年,日本民主党提出《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政策大纲中提及“第六产业”。2010年,对农业产供销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日本农林水产省制订《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标志着“六次产业化”战略正式实施。“六次产业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地产地消”,即强调在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发现农村核心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代替”和“引出代替”,将农业相关的工商活动内化于乡村地域系统,从而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崔振东,2010)。

梳理近年来日本政府推进以“地产地消”为核心的“六次产业化”战略,其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推行直销所流通模式等。

(一)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第一,日本政府出台《农工商合作促进法》(2008),并将“六次产业化”纳入《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日本振兴战略》(2013)等。《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的‘第六产业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维持村落功能和保护生态系统及包括景观在内的农村环境”。日本农林水产省相继出台《农业六次产业化》(2009)、《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实施纲要》(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工作相关补助金交付纲要》(2010)等,全面规划“六次产业化”相关事项。第二,日本政府自上而下成立“六次产业化”战略推进组织机构,如2011年水产厅成立“水产业六次产业化推进团队”,都道府县相继组建“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推进委员会”。第三,农民或企业围绕“六次产业化”制定经营改善计划,经农林水产和经济产业大臣认定,可提高无息农业改良贷款年限和额度,获得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支出补助、相关加工和销售所需设施购置支出补助等。农林水产省制定“农林水产技术基本研究计划”,加大对革新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日本内阁会议同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通过政策补助金、“劣后”贷款(即没有优先还债义务的贷款方式)、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农民投资“六次产业化”,最高可将经营资本分别扩大到自有资本的2倍、5倍和20倍。

(二)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

為有效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日本“六次产业化”注重因地制宜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一是农业生产者主导型,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为经营主体。二是社区主导型,以难以从事农业生产维持生计、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龄者为经营主体。三是企业主导型,以涉农企业为经营主体,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加工、直销、宅配以及农村饮食和住宿业等。由于日本政府严格限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直接从事农业相关产业经营的工商企业数量较少。四是自治体主导型,以农协为主导建立农产品加工设施、培育农产品地域品牌、拓展农产品市场网络等。农协在“六次产业化”中发挥着联结农户、整合资源、区域协作等作用。例如,农协联合农业生产者基于自律合作设立直销所,作为面向“地产地消”的农产品共同销售市场,实行会员准入制度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通过农协转发分红。农协还通过开展饮食文化教育、农业体验活动等,提高消费者对地域农产品、农产加工品和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同感。五是农工商连带型,由农业生产者联合食品加工及流通企业共同成为经营主体,这被认为是推进“六次产业化”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形式,但“六次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农户、农协、工商资本等经营主体利益再分配的矛盾。由于本土化农业生产者自主推进“六次产业化”存在诸多困难,需要外部植入的工商资本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农工商合作的目标是提升农业生产者参与“六次产业化”的能力并自我成长为农工商经营主体,强调农业生产者与工商企业在业务支持、知识共享和产业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创新平台和经济网络,而不是让现有工商资本前向整合兼并农业。

(三)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

一是培养“协调者”。“协调者”是指既具有农业技术、又具有商品开发和销售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日本政府注重对“协调者”的培养及其活动的支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协调者”组织,以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召开交流会。在中央层面开展全国产业集群协议会、先进事例研讨会、品牌培育研修会等,在地方层面开展农林水产商品展示会等,促进经验交流和销路对接。三是提供信息支持。在中央层面推广农工商协作的典型事例、支援措施、研修会和产地信息等,在地方层面提供以食品产业为核心的产地信息。四是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制定全国食品产业开发战略,开展区域性农业技术开发合作,召开农工商协作技术交流会,对实施地域食品品牌化战略提供技术指导等。

(四)实行直销所流通模式

为有效推进“地产地消”,日本实行以直销所为核心的流通模式(李凤荣,2014)。直销所最初主要设在城市近郊区,重点面向城市消费者,后来逐步拓展到农村和山区。如2009年日本共有近17000所直销所,其销售额占全国农产品流通总额的10.9%,成为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销所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生产者及生产者联盟、农协、地方公共团体、第三方部门、民间企业等,运营主体多元化但都实行会员制并采取委托销售方式,经营事务由直销所负责,农户负责生产包装及农产品搬入取回,同时参加直销所举办的各种促销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流活动。农户只需交纳少量会费就可以加入直销所,但直销所将按销售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通常手续费的比例为15%。直销所坚持经营产品地产化,即在直销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是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如2009年日本直销所全年销售额中本地化农产品销售额占73.2%,65.8%的直销所只销售当地农产品。直销所还与地域内的学校、幼儿园、保育园、医院、福利院等集中消费机构开展地域连携合作,供应当地农产品。

二、对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一)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第一,由于我国涉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等问题突出,借鉴日本自上而下成立“六次产业化”推进委员会的经验做法,建议在中央层面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或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或实施纲要,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第二,由于我国现有惠农资金“撒胡椒面”现象严重,支农政策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问题突出,借鉴日本成立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的经验做法,建议中央财政设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新增补贴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在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的推广应用,全面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产业延伸与功能拓展相结合,培育农村内生发展新动力

第一,顺应个性化、体验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农产品消费趋势,围绕“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美味”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等适销对路农业生产(李克强,2015)。第二,针对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普遍问题,引入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理念,促进农业产业链增值更好留在农村。优先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电商平台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农村青年创业新平台和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第三,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结合美丽乡村创建示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三)农民自主与多元主体相结合,保障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

第一,农民在農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完善多元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和风险防控机制,有效保障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借鉴日本推进农工商合作但限制工商资本股权比重的经验做法,建立工商资本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诚信公示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推进订单农业、股份合作、联合营销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借鉴日本通过培养“协调者”推进农工商合作的经验做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第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优势突出,需要将其培养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支持大中专毕业生、新型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社创建活动。借鉴日本农协推进“六次产业化”的经验做法,开展综合农协创新试点(张义博,2015)。发挥供销合作社根植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完整、流通网络发达的综合优势,拓展农业产业链全程服务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商。第三,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给农业农村带来现代生产要素和新兴商业模式,有利于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与本土化农业生产者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推进分类指导和试点示范

第一,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方案、规划或专项行动计划,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因地制宜培育农村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村镇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借鉴日本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化战略的经验做法,鼓励和支持各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第二,重点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培育、业态拓展、品牌创建、政策创新等,选择不同区域分类开展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和模式。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等为重点,着力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

推进启示 篇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日益明显, 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 农村的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已相对滞后, 这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目前,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 根据国际经验, 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并且, 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实践, 更需要借鉴来自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益做法。本文分析了包括欧美和日韩等许多国家农业和农村建设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自身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在推进农业和农村建设方面并无特定模式可以照搬, 但却都表现出了某些共同的特征。

二、国外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1.欧盟模式。

欧盟农村建设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1962年~1991年) :以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发展。1962年, 在法国、意大利、荷兰的推动下, 欧共体建立了共同农业政策。这一政策主要着手从产业角度促进农业发展, 它的目标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主要手段是实施落后地区发展补贴。 (2) 第二阶段 (1992年~1999年) :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向关注农村发展过渡。欧盟在1992年修改了它的共同农业政策:把过去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过渡到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 控制农产品生产和财政预算开支的过度增长, 促进农业发展。 (3) 第三阶段 (2000年以后) :农村与农业共同发展。为了应对WTO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要求, 特别是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压力, 在1999年, 欧盟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了第三次更彻底的改革。它提出了欧洲农业模式, 将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 将农村发展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二支柱;注重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 强调保护生态环境, 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发展。

2.韩国新乡村运动带动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韩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式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这段时期一方面韩国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日益扩大, 使得农村问题成为韩国政府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另一方面, 由于政府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取得成功, 政府能够有财力支援农业和农村。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 大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理念来振奋农民精神, 以项目开发为纽带, 以政府支援和农民自主为基本动力, 带动农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在交通方面, 通过改善农村公路, 全国都实现了村村通车;居住方面, 通过改善住房条件, 使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 通过实施农村电气化工程, 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电普及, 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通过改善农民饮水条件、兴建村民会馆、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 使农民得到极大的实惠。

3.日本农村建设。

日本农村建设的历史从总体上来说,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发展阶段。日本政府从1961年开始, 颁布了一系列加快农业发展的法律, 基本思路就是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切入, 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 来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发展。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生产率, 扩大农户经营规模, 增加农民收入, 以缩小工农产业和城乡收入差距。 (2) 农村与农业并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 日本农业面临食物自给率明显下降, 生产成本较高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 农户经营规模小, 兼业农户占主体地位,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山区农村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 日本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支持山区半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大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和新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农村;三是制定地域性的产业重振计划, 推进农村、山村及渔村地区振兴;四是设立“农村建设专项费”, 支持农村个性化、亲环境型发展;五是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六是建立城市与农村共存及双向交流的机制。通过创建绿色观光事业及体验农村生活等活动, 增强城乡国民间双向交流。

4.德国的巴伐利亚新农村试验模式。

德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巴伐利亚州开始进行建设新农村, 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村镇整体发展规划”, 如调整地块的分布, 改善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等;二是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积极推广农村机械化作业, 组建合作社, 发展生态农业;三是保护传统文明, 如整修传统民居、建立博物馆等;四是加强教育培训, 推行“双元制”教学, 让孩子从小既学文化课, 也学实用技术。同时, 文体娱乐活动也被看作吃饭穿衣一样重要, 村庄里各种娱乐设施齐全。通过这些措施, 缩小了城乡差距, 让农民爱上农村, 实现了“在农村地区生活, 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目的, 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 明显减弱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涌入。

5.法国模式。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 法国于1960年颁布了《农业指导法案》, 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 不仅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的贷款, 而且还在农产品价格上给予丰厚的补贴。此外, 以农业中学为中心在其周围设立农业初中和开办了青年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和短期专业技术教育班, 形成了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相结合, 高、中、初等不同层次相配套的农业教育体系。为了缩小农村与城乡的差距, 法国在1960年代制定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农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法国政府的工作重点, 而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三、国外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启示

1.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决定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发展机遇等多种要素。欧盟、日本以立法为主要手段, 采取温和的渐进方式, 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则以行政运动为主要手段, 采取迅猛的激进方式, 推进农村发展。尽管各国农村发展道路不同, 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政府的扶持功能,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由于农村地区发展地域差异很大,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不可照抄照搬国外的成功模式, 必须根据地域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 进行综合考虑, 统筹规划, 走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2.始终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

环境的友好性是世界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韩国的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经验颇有启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 韩国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 导致农业发展落后, 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韩国采取了包括发展亲环境农业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韩国亲环境农业的内容主要有三项:第一, 亲环境农业是以农业与环境的协调来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提高农家收入、保全环境, 同时追求农产品安全性;第二, 亲环境农业是通过生态系的物质环境系统来实现农业安全管理、作物养分综合管理、生物学预防技术的利用、轮作等, 并持续保全农业环境;第三, 亲环境农业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两个部分。

3.尊重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韩国新乡村运动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唤醒和调动农民的自立、自强和创新精神。从运动初期由政府支援扶助的“官主导”转变为由农协以及科技教育和民间部门推进的“民主导”的农民自发致富运动。韩国政府大力支持建设新乡村运动, 但不包办, 注重激发农民在建设新乡村运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现和发挥农民的自身潜在能力, 包括创意、策划、组织、管理、维护、改善提高的意识和能力,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日本造村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自立自主、体现民意, 政府在政策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持, 一切行动由社区和乡镇把握, 为了准确传达这一理念, 日本政府下大力气走访村民, 引导和动员群众, 唤起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干劲。

4.注重提升农村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村改革与建设中十分重视对农民的教育, 注重对农民科技文化的培训和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丹麦的农民是具有高度文化知识水平的职业。任何没有受过农业基础教育和务农实践及没有获得“绿色证书”的人都没有资格当专业农民。法国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学校, 从事农业人才的培养。法国政府还确立了以公立私立共同办农业教育的体系, 逐步实现了农业教育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国家对获得毕业证书的人员, 在安置、农业经营方面给予优惠待遇。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对农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不但使农民具有了操作现代化设备的技术, 掌握了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而且使农民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革新了观念, 才使东亚和欧美一些国家与地区的农村改革及新农村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5.加大政府投资和融资支援

各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都是以财政投资和融资支援为后盾的。欧洲国家的普遍作法是建立基金会, 以基金会这种金融机构为主体筹集资金, 专门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 特别是落后地区、贫困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如德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农民改造和建设, 并由农民参与项目决策、设计、监督和实施。产业的开发有基金会等股份制金融机构协调和扶持。韩国新乡村运动则采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资和乡村集资的方式, 为避免划拨财政经费后层层被消化和削弱的现象, 中央财政由中央新农村领导小组直接负责, 通过专款专用、专款配套、直接到村或农户等各种方式, 建立合理的财政投入管理体制。

四、国内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目前江西、浙江、河北、甘肃、山东等省市的一些地区, 围绕农村小康建设目标, 已经先行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相似、名称各异的新农村建设试点, 在此特选取其中一些典型经验进行介绍。

1.江西赣州“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

2004年江西省赣州市拥有845万人, 城市化率只有20%, 是中部省份的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实力较弱。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耕地面积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9月正式发起了“五新一好”的新农村建设行动。主要内容是:以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条件为先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发展新产业;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 培训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 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 塑造新风貌;以“三民” (亲民、为民、富民) 活动为抓手。力争到2010年, 使赣州60%的村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2.浙江绍兴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行动

绍兴县是全国较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地区。早在1991年, 绍兴县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开展了以“千万利、吨粮田、园林村、小康户、文明人、好支部”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1997年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镇、村、户为对象的“生态镇、园林村、富裕户、文明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2003年下半年又开展了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行动。该行动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规划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城乡统筹、互促共进、集聚集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特色;整合资源、节约用地、持续发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自愿。

3.山东省青州“巴伐利亚试验”

“巴伐利亚试验”是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 并在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 在成功运作40年后, 该试验被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移植到山东省。“巴伐利亚项目”开始了一场旨在证明“在农村生活, 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试验, 试验技术来自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所倡导的“等值化”理念, 以及在德国的成功经验;试验内容为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试验地点选在山东省青州市的南张楼村, 一个发展水平属中等偏下的中国北方农村。德国人当时看中的就是南张楼村具有的“天然劣势”:不靠城、不靠海、没有大企业、不靠近交通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等。目的就是要证明: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 中国农民是否一定要涌入城市, 留在土地上是否也同样可以实现幸福生活?

从江西赣州、浙江绍兴和山东南张楼村的经验来看, 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发展机遇等多种要素。浙江省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 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为目标, 以高投入为手段, 走了一条高成本推进式新农村建设道路。这对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具有借鉴价值。江西赣州市的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其在低山丘陵地区创造的低成本推进式新农村建设“赣南模式”, 对中西部尤其是南方广大低山丘陵的农村地区具有推广价值。山东南张楼村走的是一条北方平原农村低成本外援式新农村发展道路。该村借鉴了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等值化”农村发展模式, 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 在价值理念、组织力量、引导资金等方面已具有明显的“巴伐利亚”特征。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而提出的。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发展的共同特征, 以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例证支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验,启示,国外,国内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党建研究, 2010, (11) .

[2]李雯, 李嘉林.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启示[J].四川建筑, 2008, (10) .

推进启示 篇8

一、美国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的成功经验

社会工作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大众熟悉的专门职业, 与律师、医生并称为三大热门职业, 被誉为“社会工程师”或“社会医生”。美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十分庞大, 截至2005年约有56.2万人, 约500人就有一位专业社工, 其社会工作已经完全具备职业化特征。一般来说职业化的特点主要体现:首先, 一个职业必须具有能够被合理而清晰界定的实践领域, 在这一领域中专业性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其次, 这种职业必须有自己的培训和教育体系, 并不断扩展和改进其专业知识以便为当前和未来培养大量的专业实践者。再次, 作为一种职业, 它必须通过认证和许可的方式对职业准入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这样它才能够得到法律和惯例的认可与保护。因此, 美国推进社会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 健全的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体系

美国的社工教育是从19世纪末开始发展的, 当时只是以培训班的形式。随着社会问题逐渐增多, 迫切需要社工人才, 美国高校也逐渐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其中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职业伦理准则》在实行专业知识问责制方面迈出了不寻常的步伐, 该准则认为符合伦理的职业须立足当前又忠诚于专业知识, 社会工作实践必须建立在被认可并经检验过的专业文献知识基础上, 以健全的和被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实践。。当被普遍认可的标准不存在的时候, 社会工作者应当进行谨慎的判断和采取负责任的步骤 (包括适当的教育、调查研究、培训、咨询和督导) 以保证对所做工作的胜任和保护案主免于受到伤害。因此美国有健全的社会工作培训和教育体系。 (1) 学校正式教育。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成立于1952年, 是美国社工行业最重要的组织, 其宗旨是“发展社工教育, 制定职业标准, 提升教学条件, 开发教学项目, 并加强社工的专业实践”。截至目前, 该委员会共确认了442个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和168个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教育。同时全美共有80个社会工作的博士点。相对于不同的教育程度, 社会工作者使用的头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BSW, 即获得学士学位的社工。二是MSW, 即获得硕士学位的社工。三是LCSW, 即拥有执照的临床咨询社工。四是DSW, 即获得博士学位的社工。 (2) 继续教育。为了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 全美社会工作者协会2002年2月28日通过了社会工作者继续专业教育的标准。它包括了3个方面:一是社会工作者应对继续教育承担自己的责任, 每2年至少完成48 h的继续教育学习, 并且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继续教育提供者的评估标准。继续教育提供者应该有书面的反映社会工作职业价值和伦理的观点, 有组织经验, 并能与社区进行共同合作和遵守管理条例 (adiministrative prac-tices) ;三是是管理者的标准, 管理者贯彻执行机构的政策并支持继续教育。如目前在爱达荷州, 3个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了一种虚拟大查房 (virtual grand rounds) 的远程继续教育方法, 解决了农村社工短缺的问题。

(二) “类企业化”的社会工作的管理机构

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是传递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 也是社会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场所。在美国, 社会工作者在各种不同的场所工作, 主要包括机构和协会两种类型的组织。美国的社会工作机构从内部的管理来看, 大体具有相似的组织结构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 我们暂称之为“类企业化”的社会工作的管理机构。其中董事会和执行主任是管理的核心, 他们对于组织负有重大责任, 并且具有联系紧密的互动关系。董事会是机构的决策中心, 组成成员较多元化, 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董事会承担着实现组织使命的职责, 重大事项须由董事会讨论决定。执行主任是受董事会之聘来贯彻执行其决议的行政官, 是组织中的灵魂人物, 也是董事会与专职工作人员间的桥梁。一方面是董事会决议的执行者与重要决定的咨询者;另一方面又是组织内部的最高行政主管, 负责专职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日常业务的推动。因此, 这些机构的执行主任常常需有社会工作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在岗位设置和相关制度方面, 不仅设立项目经理和志愿者协调主任等职位, 而且还聘请有经验的人士负责专门筹募资金。对从事直接服务的岗位, 除了社会工作者之外, 通常机构也聘请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大夫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组成团队, 以优势互补,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特长。机构中还包括接待员、会计、文员等辅助性岗位。工作者的年薪一般是按岗位设定的, 不同岗位在招聘时就明确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岗位职责等要求, 机构和应聘人员也可以就薪资和福利进行磋商达成协议。每年, 机构都会有一些人员的变动, 除了受到经费预算和项目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外, 工作者的表现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 这些机构在人员管理方面有完善的聘用、培训、评估、激励等制度, 在注重提供高品质服务、树立机构形象的同时, 又特别注重尊重、平等、关怀等良好机构氛围的营造。

(三) “法律强制”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社会工作的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是指对社会工作者的入门资质、职业等级、职业领域、执业标准等方面进行判断、认定和反馈时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美国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是伴随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当前, 美国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州政府通过立法而建立的社会工作者最低 (入门) 执业资格, 这属于强制性规范, 任何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人员必须具备这一资格。另一类居于美国社会工作协会所主导的社会工作者从业资格层次, 这属于自愿性规范, 它通过更加严格的从业要求, 为部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和特定服务领域提供更加规范和完善的专业服务。美国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协会对社会工作的规范要远远早于政府, 而且协会主导的行业自律和从业资格层次对进入社会工作行业的人员而言更具有职业设计的意味, 也制约着个人的职业生涯。1960年, 美国的社会工作者证书制度 (Academy of Certified Social Worker, 简称ACSW) 由美国社会工作者代表大会通过后颁布实施, 这是美国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的第一个行业规范。目前协会共制定了5个社会工作者证书制度, 即社会工作者证书制度 (ACSW) 、合格临床社工制度 (Qualifi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临床社工证书制度 (Diplomat Social Work e r) 、持证本科社会工作者制度 (Academy of Certified Baccalaureate Social Worker) 和学校社会工作专家制度 (School Social Work Specialist) 。这些类别证书的申请资质和要求都比入门资格高得多, 证书也具有较高的专业权威性, 此类制度将持证高级社工与持照入门社工区分开来, 从而使得持证高级社会工作者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此外,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还制定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 即伦理守则和实务标准, 来规范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水平, 保障专业服务的质量。综合上述分析可见, 美国社会工作者管理制度由法律强制和行业自律两种制度相结合而构成。其中社会工作者的最低入门资质是通过法律制度, 即证照/注册制度及法规、章程来确定的, 社会工作者的实务领域及其基本规范也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的;而社会工作的职业资格水平和服务质量则是通过行业协会的规章来保障和实现的。

(四) 清晰界定而又相对稳定的实践领域

美国目前的约56.2万的社会工作者中绝大多数从业于美国的四大社会工作领域中:即 (1) 儿童、家庭和学校社会工作。这类社工目前共有27.2万名, 他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儿童、老人和家庭, 工作场所常常为学校 (包括幼儿园) 、社区 (社区的老人院、服务中心等) 和某些公共机构 (如收养组织、儿童保护组织、婚姻咨询所等) 。 (2) 医疗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为那些慢性病患者、急性病患者、绝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的社会心理支持的社会工作服务, 目的是让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病痛及病痛所带来的影响。这一领域里最常见的疾病包括老年痴呆症、各种癌症、艾滋病和各种精神疾病。服务不仅包括给病患及其家属的辅导, 还包括病患住院和出院后的各种安排, 从饮食安排到治疗器械的到位等。2005年, 美国这一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共有11万人, 约占全美社工的19.6%。 (3) 精神健康和药物滥用社会工作。这类社工的服务对象相对比较清晰, 是患有精神疾病和有药物滥用问题的人药物滥用是一个较为专业和学术的词语, 指的是人们平时所说的酗酒、吸烟、吸毒或严重的药物依赖等。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领域里提供的服务包括:一对一的或小组治疗、外展活动 (如宣传、公众教育等) 、危机或紧急干预、社会康复、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此外社会工作者还会参与到受助对象回归社区和社会的规划当中。被称为临床社会工作者。2005年, 全美共有临床社会工作者11.6万人, 约占全部社会工作者的20.7%。 (4) 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者。主要是间接社工实务工作者, 如项目策划者、政策制定者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政策分析、项目策划和规则制定, 为直接社会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重大社会问题的发现和界定通常都由这些人完成,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立法建议或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他们还会参与项目或政策资金的募集活动, 为项目或政策的可行性创造条件。这些社会工作者多就业于政府机构, 社区管理中心和教学、科研机构。2005年共有这类社工人员6.4万人, 仅占全美社工队伍的11.4%。

二、经验对我国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的启示

(一) 社会工作教育应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 遵循质量内涵型的教育发展模式

从1988年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开始至今,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与重建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 培养了近l0万社工。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认为:“这20年中的发展又有些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地方, 没有将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与本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 创造出符合我国百姓需要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因此我们要转变培养模式, 应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 遵循质量内涵型的教育发展模式。

首先, 应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事业, 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 培养一支富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 掌握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 社会工作教育要实现系列化。这里讲的系列化, 主要是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系列化。当前以及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还应继续积极地发展专科与本科教育, 积极社会工作硕士生 (MSW) 培养工作和社会工作博士生 (DSW、PHD) 的试点培养工作。再次,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要为专业而专业, 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时不应忽视庞大的实际社会工作者队伍, 在提高学历教育质量的同时, 要重视与社会工作实务界的沟通, 发展实际社会工作者的再培训工作要在政府指导下, 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各级社区及机构的社工人员和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培训, 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对实际社会工作者价值观的重塑和实际工作技能的提升, 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实际社会工作中去。同时在培训中也能密切社会工作教育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关系, 这样有利于理性认识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教育提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梳理我国社会工作的宝贵经验, 并把这一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 以弥补我国实际社会工作理论不足的缺憾。因此,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我的实际发展的实际状况相适应, 且要引导其从片面追求数量的扩张型发展转变到追求质量内涵型发展的轨道上来, 在实际培育过程中通过规范社会工作专业的设置, 增强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 努力提高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质量, 以使培养的人才规格符合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 政府主导与民间组织介入合理定位, 积极设置社会工作者职业岗位

社会工作的职业定位和岗位问题, 是制约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全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200多所, 每年培养社工毕业生约1万人, 但只有不到30%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社会工作。南都基金会负责人徐永光曾在媒体上表示, 就他的调研, 如果按发达国家的标准配备社工, 中国需要300万社工, 但绝大多数社工专业学生毕业后即转行, 出现了“极大的需求、极少的供给、更少的对口就业”现象。而我国实际社会工作领域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只能算是“准社工”。由于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不像一般技术工人, 也不似会计师那样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谋职, 所以企图完全用市场化的办法对待社会工作者的就业可能是不妥当的。从中国内地的情况看, 要使某类人员得到大面积使用, 自上而下的、行政方面的岗位人员配备方面的规定是必要的。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的实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识, 需要促成相关部门共同签署文件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从实践上看, 体现为通过设置新的社会工作职业岗位, 政府借助购买服务、依托旧有行政性力量和提高市场化需求自身来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市场化进程, 如先在一些社会工作属性较为明确的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职业岗位, 如在社区、养老院、监狱、医院、学校以及公益性社团组织中, 明确哪些岗位是专业社会工作岗位, 以后还可扩大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去, 让“社工”参与企业诸如劳资关系、员工福利、员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人事管理工作, 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参与企业管理。

但是, 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政府不能唱独角戏, 政府主导与社会介入的合理定位。发达的社会工作体系通常不仅是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来支撑, 它更需要一个发达的民间组织社会工作网络来支撑, 其中大规模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所起的作用特别重要。而从我国的发展实践看, 由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承担具体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需要合理定位政府负责与民间机构介入的关系。政府要做的是尽快完成职能转变, 通过购买项目的方式, 把大量的社会工作交由民间机构去做。社会工作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的, 特别是我国日益严重的老人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 以及贫困问题、社会弱势群体和失业问题, 需要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的成长和发展。非营利机构等福利性社会组织将逐步成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 承担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剥离出来的一些社会职能, 承担起社会工作现代化的重任。

(三) 设立配套的社会工作运行管理机制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社会工作机构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人事管理方面, 要大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 设置岗位门槛, 建立社工服务社会的标准、行业准入的标准、岗位从业的标准, 使专业社工岗位由等级设定, 按职责分设, 根据任务分工, 因条件录用社工专业人才, 更有利于提高社工职业技能、更好服务案主, 并对社工进行有效监督和绩效评估, 把优秀人才推选到合适的岗位上, 保障从事社会工作人才的质量。二是在考核评价方面, 改革现有的政绩评价制度, 以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工作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为主要考核内容, 建立科学的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实施绩效管理, 从而激励社会工作者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薪酬方面, 制定从事社会工作类专业技术人员政府指导标准价位下的协议薪酬制, 真正贯彻“体现专业人才价值”的指导思想, 设计及实行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激励机制。在薪酬的规划设计上, 采取学历、资质、绩效、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案, 设立合理的社工薪酬标准, 使其高于同等工作的一般从业人员, 合理体现社工的专业人才价值。对于绩效突出、能力出众的社工和机构, 设立各级各类人性化的奖励措施, 结合推优、嘉奖、深造等多种方式, 在“政府购买服务”时, 便于按社工人力成本列支, 体现社工的职业地位, 使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吸引留住一流的社工专业人才, 激励广大的社会工作者, 吸引优秀人才, 激发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从而更好地为案主服务、为社会的和谐作出贡献。

(四) 设立健全的政府、专业协会和具体社会工作机构的多层次管理机构

社会工作的管理理应由政府、专业协会以及社会工作机构三个层次的管理体系共同承担。首先, 政府是社会工作职业领域合法地位的确认者。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来确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领域、职业地位和职业标准, 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权威性的基础。同时在相关法律基础之上, 有关部门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政府机构应该让渡一些监管权力给行业协会, 利用行业协会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与规范, 使行业协会具有对从业人员和业内机构的注册权、监管权、考核权等, 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正规化。如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可以将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社会工作培训等纳入本协会的职责权限内。再次, 社会工作机构是提高社会工作职业领域认同度的践行者。社会工作机构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 要把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吸引并保留到机构中来,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社会工作机构应通过各种管理手段使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达到最佳状态, 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工作者潜在的能力, 使其产生职业成就感, 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 以提高民众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和职业认同度。

摘要:目前我国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最大任务是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步伐。而美国社会工作健全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类企业化”的管理机构、“法律强制”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和清晰界定而又相对稳定的实践领域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 在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中, 我们必须应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 遵循质量内涵型的教育发展模式;政府主导与民间组织介入合理定位;积极设置社会工作者职业岗位;建立配套的运行管理机制;设立健全的政府、专业协会和具体社会工作机构的多层次管理机构。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美国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陈鲁南:当前美国社工职业状况[J], 中国社会导刊, 2007, (12) :58-59.

推进启示 篇9

关键词:放心菜工程,成效,经验,启示,河南商丘

1 放心菜工程取得的明显成效

商丘市蔬菜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科技为依托, 规模效益为中心, 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 积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 突出规模优势, 加强质量建设, 基地蔬菜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城镇市场蔬菜合格率达到96%以上。商丘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1.2万hm2, 复种面积18.33万hm2, 实施放心菜工程, 有力地推进了全市蔬菜产业化、现代化, 正在呈现生产规模稳定发展、质量安全不断提高、市场流通活跃通畅的好形势。

2 放心菜工程积累的成功经验

推进放心菜工程, 坚持“质在量前、质在量中、质在民心、质在务实”的原则, 以全面提高产地蔬菜质量安全为核心, 创新工作方法, 突出工作重点,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安全水平。

2.1 加强生产源头治理

对全市蔬菜生产基地、专业村进行全面检查, 对产地环境、产品检测、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包装标识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重点查处和纠正违规使用农药行为。蔬菜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的要求, 选择集中连片的设施化蔬菜基地开展建设, 推动规模化种植,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2 强化过程环节监管

积极推进《河南省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的实施, 按照从生产地到销售地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 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档案登记制度, 记录生产者以及基地环境, 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田间管理、加工、包装等信息。重视宣传教育, 提高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质量意识, 努力使禁限用高毒农药知识人人皆知, 提高社会认知度。

2.3 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以农业标准化基地创建为载体, 强化生产指导和服务, 加强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 建立了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 基地内种植蔬菜全部实现依标生产。推行蔬菜优良品种、水肥一体化、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遮阳网等农业适用技术和物理应用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协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技术规程[1]。

2.4 落实产地准出制度

蔬菜产地准出继续坚持“七有一二推进”制度, 即:有专人负责、有速测仪器、有包装标识或产地证明、有质检报告、有产地准出登记、有生产标准或操作规程、有生产记录, 继续推进农超对接, 提高产品合格率。

2.5 发挥品牌带动效应

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的产地认证、标识使用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治理不按标准生产、冒用认证称号行为, 进一步规范产地认证和上市管理。推行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发挥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作用, 通过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 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 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 强化监督管理, 加大营销推介, 提高农产品品牌上市率。培育、做大、做强一批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特色鲜明、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蔬菜产品, 促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2]。

2.6 加大市场检查力度

农业、工商部门共同建立上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 重点加强城镇集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等经营场所蔬菜安全监测。对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超市、学校食堂建立蔬菜检测索票索证制度, 对进入商场、超市、连锁店的蔬菜实行挂牌公示制度[3]。所辖6个县2个区1个市城区基本实现蔬菜市场准入, 有1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30个农贸市场、60个超市也纳入市场准入范围。2013年, 全市农业系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 000人次, 检查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和企业等1.1万个次, 检测叶菜类、茄果类、根茎菜类等蔬菜样品1.8万个。

3 放心菜工程给予的启示

放心菜工程实施以来, 能够引起领导重视、部门主动、社会支持、群众响应,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有以下几点启示。

3.1 赢得社会认可, 需要大力宣传发动

2012年6月12日全市“放心菜”工程启动仪式在商丘帝和广场举行。此次活动号召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政府的要求, 大范围、高声势地开展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种植技术和消费常识宣传, 认真解答广大公众提出的问题, 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问答》《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知识问答》《农药安全使用知识》《普及农产品健康食用知识》等2万份宣传页和书籍免费向市民发放。全市上下联动, 一起出动, 广泛发动, 采取现场专家咨询、展板展示宣传、张贴海报标语、“12316”三农服务热线、深入田间指导等形式, 加大舆论宣传, 普及基础知识, 健全沟通渠道, 创造良好氛围[4]。

3.2 取得扎实成效, 需要合理安排步骤

放心菜工程按照4个阶段组织推进。第1个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重点是开展放心菜工程相关宣传活动。第2个阶段:治理整顿阶段, 重点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集中进行整治。第3个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重点是实地检查, 综合考评。第4个阶段:达标创优阶段, 重点是针对突出问题, 帮助尽快解决;对标准生产单位给予总结表彰[5]。

3.3 获得广泛支持, 需要特色鲜明主题

放心菜工程强化份内事各司其职、重大事协调配合, 突出治理整顿和达标创优两大主题。各级农业部门依法履行放心菜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加强与食安、卫生、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协调配合, 积极争取了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支持, 形成了合力推进放心菜工程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农业系统各相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行业协会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培训宣传、行业自律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功能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蔬菜质量安全事业, 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依法监管、专业服务、综合执法、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6]。

参考文献

[1]叶信孟, 陈庭华.慈溪市城区实施“放心菜”工程技术研究[J].宁波农业科技, 2000 (1) :24-25.

[2]陆裕华.屏南县高山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J].福建农业科技, 2013 (8) :93-95.

[3]程艳艳, 段小红.平凉市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 2013 (1) :46-48.

[4]余斌, 毛丽梅.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汉中科技, 2012 (6) :29, 40.

[5]孙坤.蔬菜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2 (4) :66-68.

推进启示 篇10

1 成都市城乡一体规划的主要做法

1.1 科学合理地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首先,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包括城乡发展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其次,在城乡规划中全面贯彻“三个集中”的原则和要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的人口规模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村镇对产业、人口的集聚能力,解决产业布局、村镇聚落分散问题;坚持“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克服过去城乡规划建设上存在的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等误区,努力做到各项规划相互衔接。第三,严格依法执行规划并加强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2 以“三集中” 为核心,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第一是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不但是获取聚集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而且是人口聚集的过程,是市场购买力聚集的过程,也是第三产业市场发育和扩张的过程,为改善城市产业结构、扩大城市就业机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依托。为了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成都市将全市116个各类开发区调整规范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投入24.5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5年成都实施了294项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和“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建立了2个技术转移中心和5个重点工程中心,促进资源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第二是有序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是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必然之路,不但可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化,而且可较好地解决失地农民及其家属的就业与生活问题。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该县新建农民小区66个,总面积161万m2,安置农民8855户、2.9万人,其中,公寓式小区10个,面积26万m2;大力实施“农民增收教育培训工程”,现已培训5万余人;成立了绿化维护、家政服务、广告、保洁等8家服务性公司,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双流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3.47万人,占全县青壮年劳动力总数的42.1%。全县建立起了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人头计算,政府从土地收益中拿出1.3万元,农民缴纳6000元,保证他们到退休年龄时每月领到养老金,并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养老金每两年上调一次。第三是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更重要的是适应农村人口流动,避免土地荒废和农业萧条的需要,而后者正构成中国21世纪农业发展的潜在危机。双流县已在1300多个社重组土地1.73万hm2,涉及农户6.9万余户,经营土地0.67hm2以上的业主约700家,吸纳本地农民2.2万人,带动务工农民人均增收106元;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业主573家,投入3.3亿元,经营土地0.285万hm2以上;培育出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9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5家,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向工厂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已形成1万hm2的优质枇杷基地、全国最大冬草莓基地、西南最大的水禽养殖基地、牧马山麻羊基地等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

1.3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大扶持力度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在工业方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扶持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制造(含汽车)、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在农业方面,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三大重点工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第三产业方面,充分发挥成都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农家旅游,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成都市锦江区倾力打造的“五朵金花”——幸福梅林、花乡农居、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5个乡村旅游景点名声鹊起。目前,全市形成了“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新发展格局,农村有51%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67%以上来自非农产业。

1.4 城乡统筹,系统推进

第一是规范和简化行政审批,扩大便民服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顺应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配合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型,成都市政府部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758项,占原行政审批事项的66%。同时,建立了市和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代办点。第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规划编制、监督和管理分离。为了实现“三个集中”发展战略目标,成都市建立了市、县(区)和乡(镇)三级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和规划工作监督机制,制订了一系列城乡建设规划技术规范和标准,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监督工作“满覆盖、责任明,城乡规划编制一盘棋”,各项规划高度衔接。对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予审批,违反规划的坚决查处,重点监督宅基地用地,强化了规划的执行和监督。第三是强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坚持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着力点,大力推进户籍、就业、社保等制度和教育、卫生等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以及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城乡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第四是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通过设立政府专项建设资金,着力构建融资平台,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广泛应用BOT等项目直接融资,推动工业集中发展。

2 启示

经过几年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成都市已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对全国各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第一,以民生为根本,重视民生权利和利益。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成都市政府始终把以解决好城乡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坚持“富民惠民”政策,不但使居民得到好处,而且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护。考虑到许多农民并不愿意放弃土地和宅基地,在改革过程中,成都市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投入40亿元来解决原征地农民的社保问题,把新征地农民直接纳入社保。除了用水、行路、就医、上学、养老等城镇居民关心的民生问题,城镇发展和环境问题也是成都综合配套改革关注的基本内容。由于城乡利益分配得到协调,城乡居民日子更加好过,就更加认同城乡统筹的改革措施和战略。第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由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调节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城乡利益关系、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政府这个行为主体进行推进,那么政府的职能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针对管理幅度小、机构交叉多、资源共享差、职能不配套的问题对有关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从市、县级来看,无论是成立城乡一体化局还是成立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都必须对所承担的职能进行明确定位。一方面,要通过主管和主要领导的参与,做好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每项政策都能扎实推进;另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地区。从基层来看,无论是乡镇政府还是街道办事处,尤其是涉农的街道办事处要明确在城乡一体化中的功能定位,确保党和政府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第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根据不同资源环境特点和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成都市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生产,以优质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同时,依托城乡资源和市场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型和生活体验型城郊农业服务业,实现农民为市民从提供农产品向提供农业技术和劳务的职业化转型,创造了就地就业新模式,开辟了农村城市化和农民职业化的新路子。事实上,成都市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创新和探索,其中的一个典型就是成都锦江区三圣乡“五朵金花”城乡统筹创新实践,使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变市民;使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自己建公园自己管;把农民自建房安排到集中居住区,定点集中转运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并采用沼气处理生活污水,用规模化沼气生产解决养殖污染问题。总之,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只有探索具体问题、实事求是地统筹才能降低城乡统筹配套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成本。第四,开辟多种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在城乡一体化中,如此大规模、高密度、快速化地集中进行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民新居建设,首先需要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各地为筹集资金做了许多工作,但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资金短缺在一些地方已经影响到工作进程,有些已征用或整理出来的地块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而难以入市,新居工程和场镇改造的建设任务总投资与融资及实际筹集资金还存在缺口,有的道路网化工程也因资金问题影响了进度。目前,一些正在进行的项目还需要后续资金的投入,一些已规划的项目也在等待资金启动。从各地情况看,城乡一体化是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要支撑,政府融资的主要资源是土地。各地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持续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开辟多种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同时也要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资源的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目标。

摘要:成都市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成就和经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探讨了它对我国城乡统筹的启示。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二元体制

参考文献

[1]路小昆.全面推进城市化,主动融入大城市——成都市中心城区城乡一体化工作调研报告[Z].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

[2]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成都市农业委员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Z].资料汇编(1-3),2007.

[3]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的介绍[Z].2007.

[4]尤玉平.成都试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方法、经验与难题[Z].2007.

[5]邓永贵,肖玉明,曾令成.成都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及启示[Z].政策,2008.

[6]刘从政.成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M].成都:四川科学经济出版社,2005.

推进启示 篇11

一、非中央财政经费筹措是基本前提

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校学校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 (教职成[2010]9号)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中虽然规定: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所需资金, 主要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来在申报时, 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加上地方财政、行业企业资金和学校自筹等三项非中央财政经费。二是申报时, 规定必须有二三个特色项目, 但特色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又没有安排的, 必须靠地方财政、行业企业或学校自筹。三是中央财政资金有二条使用红线:一是只能用20%购买设备;二是师资培训费不能超过10%。我们不能说教育部三部门不对, 他们也是用心良苦, 但又有点“一刀切”, 因为没有考虑到东西部和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差异, 如东部发达省份的职业学校, 也包括本区一些市级职业学校, 他们根本不愁钱、不愁地, 基础条件也比较完善, 也就是说基本是不用考虑建房舍、买设备的问题;但对于我们西部地区的一些行业办的学校来说, 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 历史欠账较多, 要想真正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示范校”, 就必须考虑建房舍、买设备的问题, 因为存在“购买了设备没有地方放, 改造了场地又没钱购买设备”的困境。但作为项目的建设资金, 中央财政资金又有严格限制。所以, 就必须更多地依靠地方财政、行业企业和学校自筹。这是我们这类学校开展项目建设的前提。在这三个方面, 我们的经验是, 行业企业不是没有, 但难度较大;学校自筹能力很有限。所以, 更多的是要靠地方财政的支持。这二三年, 我们有幸遇到主管部门的好领导, 通过主管部门领导帮我们多方游说、协调、指导, 获得了超过5000万元的各类专项资金, 新建了教学实训综合楼、学生公寓楼、文体食堂综合楼, 改革升级其他教学实训场室等教学生活设施, 改造美化了校园环境, 为开展“国家示范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推进机制是基本保障

所有经历过“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申报的同仁们都知道, 申报本身就经历了一次比较艰难的过程。但申报成功, 只是我们常说的“仅仅只是开头”, 整个建设过程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如何推进项目建设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所以, 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就是建设的基本保障。为此, 我们学校借鉴第一批先进学校的经验, 结合本校的实际, 从开始到过程中, 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推进机制, 包括:第一,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核心成员和办公室;第二, 制定了一系列项目建设的专门管理规章制度。第二, 把项目细分为一二三级项目, 简称为“52318100”项目, 并确定每级项目的负责人, 签订责任状, 明确一二三级项目负责人的加班时间和工作津贴。第四, 开展专题宣传与动员, 编制专门的建设读本, 人手二册;分别召开教职工和学生动员会;在校园网站开辟“国家示范校”建设专栏;在校园内印贴专门的宣传墙报。第五, 定期 (每半月一次) 和不定期地召开不同层次的项目建设推进会议, 听取建设进度汇报, 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布置新阶段的工作任务。第六, 积极“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借鉴建设方法与经验。先后聘请了十多位区内外的职教专家到学校给项目负责人作报告或作具体的指导, 组建了建设的指导或咨询专家团队;组织不同层次的团队到区内外学校进行专题培训或考察学习, 获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

三、深化七项改革创新是重点任务

在《实施意见》“指导思想”部分中指出“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在“总体目标”部分中指出“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所以, “改革创新”是“国家示范校”建设的关键词。在《实施意见》中, 具体规定了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七项改革创新, 具体是:改革培养模式, 即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改革教学模式, 包括加强实践教学, 创新教学环境、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办学模式, 包括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模式;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他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 促进集团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创新教育内容, 包括建设国内领先的精品专业;建立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加强队伍建设, 包括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 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创新人事分配制度, 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 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 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完善内部管理, 包括建立规范的招生和考试制度、严格的学籍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同时, 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 保证学生等信息的全面准确。改革评价模式, 包括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 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四、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是主要核心

在《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重大意义”中指出:今后几年, 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项目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下同) , 以此带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在“指导思想”中指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 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推进教育机制创新, 着力提高育人效益, 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在“改革教学模式”中也指出: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在“经费投入”中指出: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项目学校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改革, 提高办学质量, 办出自身特色。所谓质量, 应是在一定的办学数量或规模基础上的高水平、高质量, 包括学校办学条件质量、师资队伍质量、教学实训设备质量、教育教学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服务质量、毕业生质量、服务社会质量等等。所谓特色, 就是: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环境特色、教师特色、教学实训设备特色、教材特色、教学活动特色、学生特色、服务特色、管理特色等等。

五、校企合作与企业参与是关键

在《实施意见》规定的七项改革创新“重点任务”中, 都充满着“校企合作”和“企业参与”的要求。在“改革培养模式”中强调: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 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办学模式”中强调: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他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 促进集团成员的优势互补。在“创新教育内容”中强调:根据产业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 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 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 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在“加强队伍建设”中强调: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在“改革评价模式”中强调: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 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在现实的项目建设之前, 我校已与50多家各地各类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但大多都是浅层次的合作, 只是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安置而已, 没有深入长效的合作机制。通过这次建设, 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校企合作”和“企业参与”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材、办学模式、评价模式”等项目上, 都需要较高的企业参与度。

“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还没有结束, 但剩余的时间不多, 完成“二个百分百”的任务还很艰巨。但有了以上的思考和启示, 让我们找到了方法、找到了路径, 充满了信心。作者有理由相信, 我们学校的“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一定能最终完成, “国家示范校”的荣誉称号必将属于我们学校。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论述从自身带领教职工与参与学校开展“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的经历与过程中, 所作出的思考和获得的启示, 包括:非中央财政经费筹措是基本前提;建立健全推进机制是基本保障;深化七项改革创新是重点任务;校企合作与企业参与是关键;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是主要核心。

上一篇:报纸副刊的困境下一篇:追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