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论文: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共9篇)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论文: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 篇1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
“读”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的重要。读书不仅要注重读的数量,还要重视读书的形式和质量。读书在形式上有教师的领读、范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怎样上好阅读课呢?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写
1.要让学生多读。我每篇课文都先叫学生回家预习,让学生能大体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教学第一课时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不太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每篇课文都会有生字,三年级的学生有自学生字的能力,待学生学习后,同桌互相纠正。自从我用了这个方法后,我发现学生读书水平提高了,连一些平时不会读的同学也基本上能读好。
2.要让学生多说。精读课文则是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尽量多让学生说,这样老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文本的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
3.要让孩子多写。教完生字后,要让学生描红生字,并且把难写、易错的字多写几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指导书写。
三、以“读”为主体,体现以读为本,让“读”激活语文课堂,是上好语文课的主要途径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依本人之见,读书不仅要注重读的数量,还要重视读书的形式和质量。读书在形式上有教师的领读、范读,学生的默读、朗读、诵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读书形式。如在教学散文题材的文章《秋游》、诗歌类题材的文章《快乐的节日》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自由读熟的基础上学会诵读,这对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很有帮助。如在执教《蚂蚁和蝈蝈》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分角色读与表演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表演时,教师还可设计让学生各自用上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这样一来,既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又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此乃一石双鸟。
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形式其实就是为质量(即教师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既然如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读有目的,即带着疑问去读,或是在读中读出疑问。当然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创新性,这就靠教师如何去引导。其次,教师要重视读的指导。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如遇学生停顿不当、情感把握不准时,教师有必要作示范指导。第三,要引进评价激励机制,对同学之间的读书质量通过相互评价、相互激励,最终达到取长补短、提高自身读书能力的目的。“读”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只有“读”到了位,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机。
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以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便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在教材中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论文: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 篇2
一、借助有滋有味的朗读,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理解能力的“主战场”, 想象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走进文本, 走近主人公, 融入故事情节, 跟着故事中的角色一起欢乐、一起忧伤、一同紧张, 一同轻松……想象是一种联想和体验, 有助于促进理解能力的提升。
小语教材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遴选、打磨过的典范之作, 体现着较强的经典性与时代性。课文的体裁也不单调, 每一单元都由一个主题来统领, 题材涉及自然风光、名人事迹、传说故事等等。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或诗歌, 都要引导学生去朗读、想象。这是因为在对待语言文字的感觉上, 读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最佳的方式, 能够帮助学生触发联想, 望文生“象”。比如学习《九色鹿》这篇美妙的民间传说, 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 就离不开“读”这个有效的策略。笔者教学此文, 在导入新课之后, 就告诉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就好像在看一部精彩的动画片, 大家要有滋有味地读, 一边读一边想, 故事中的人物就会慢慢地在自己的头脑中‘活’了起来, 你们不仅会看到人物的神态, 还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在笔者的指导下, 学生开始了自己的感情朗读, 开始在头脑中“放”一部小小的动画片。
在精读环节, 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留白”展开了合情合理的想象。如, 指导观察第一幅插图, 根据调达下跪的动作和表情, 想象调达信誓旦旦的话语;围绕“重金悬赏”一词, 引导学生想象国王张贴的皇榜上会写些什么内容;再如, 调达看了皇榜之后是怎样自言自语的, 又是如何进宫告密的?当九色鹿被抓之后, 看到调达正站在国王的身边时, 它明白了是谁泄露了它的住处, 此时的九色鹿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国王非常惭愧”, 他此时又会想些什么?……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来进行“补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给课堂教学带来生趣与活力。
二、借助无拘无束的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学讲计划”要求学生自主先学, “学进去, 讲出来”,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对于阅读教学来说, 贯彻“学讲”理念, 首先要组织学生沉潜于文本的字里行间, 通过默读、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书实践, 揣摩重点句子的含义, 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 并在空白处写下富有个性的感悟、心得, 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将思维成果文字化, 为下一步研讨、交流作好心理上和语言上的准备。
比如教学《九色鹿》一文中的“九色鹿救调达”这一部分 (第1—6 自然段) , 笔者在学生自由练读的基础上, 请某一小组的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然后出示问题:在调达快要淹死时, 九色鹿是怎样救他的?调达又是怎样感谢和发誓的呢?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写下自己的感受, 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与大家共同分享;最后, 由各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面向全班汇报。为了让学生说得有条理, 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根“拐杖”——运用课件呈现:“当我看到________这个镜头时, 我的心情是_______”这样的句式,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说说哪些“镜头”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看到这个镜头时, 自己的心情如何。由于学生有了切身的阅读体验, 产生了自己的感悟, 所以发言踊跃。如, 有的学生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九色鹿的勇敢、果断、奋不顾身;有的同学说自己从插图中读出了调达感激涕零的心情;有的同学说九色鹿不图回报的品质让自己敬佩不已……笔者认真倾听着学生的发言, 给予适时的赞许, 并抓住重点适时板书“美丽善良、不图回报”等词语。再如在教学第8 自然段时, 笔者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见利忘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说说“利”在文中是指什么, “义”是指什么。这一问题能够辐射全篇, 激活学生思维, 活跃学习气氛, 使学生认识调达这个人物的本质。
三、借助绘声绘色的讲述,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复述,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文中的主要语句, 对课文所记叙的故事进行创造性的讲述。小语教材中一些叙事性的课文,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嫦娥奔月》等课文后面都设有“复述课文”“讲讲这个故事”之类的练习, 其目的就是借助绘声绘色的讲述, 帮助学生内化语言,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这种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如有的学生书面考试可以考出好的成绩, 得到较高的分数, 但这只能说明他们在知识积累、阅读水平、书面写作等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并不代表其口语能力就很好, 甚至其中有的得高分的学生在课堂上总喜欢保持沉默, “金口难开”。这种现象说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不全面的, 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进而加大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力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丢掉思想包袱, 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敢说、爱说, 能够通过锻炼, 达成说清楚、说具体、说生动的口语训练目标。
在小语课堂上进行复述训练, 不能让学生硬着头皮去死记硬背, 而要善于教给学生记忆课文内容的有效方法, 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练习复述。比如教学《九色鹿》一文, 在复述环节, 笔者跟学生一起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梳理, 然后运用课件呈现出如下的小标题:“美丽可爱, 心地善良→勇救调达, 奋不顾身→见利忘义, 进宫告密→弄清真相, 痛斥调达→背信弃义, 遭受惩罚。”这样做的目的, 是让学生记住故事的梗概, 沿着这样的一条“路线”, 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进行复述。这样就降低了难度, 增强了学生完成复述任务的信心。实际操作的时候, 也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进行, 即一个同学复习一块内容, 然后下一个同学接着来, 看谁复述得生动、形象, 富有创意, 能够吸引听众。事实证明, 复述训练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实现语言积累, 有效提升语用能力。
摘要:贯彻“学讲”理念, 首先要组织学生沉潜于文本的字里行间,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 揣摩重点句子的含义, 感悟文本蕴含的情感, 并在空白处写下富有个性的感悟、心得, 将思维成果文字化, 为下一步研讨、交流做好准备。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论文: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1导言
现代信息技术是科技时代的教育产物,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更能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打造富有活力的课堂,以激发学生求知热情,提高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的特点
2.1自主探究
信息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起来,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将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变,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学习上来,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来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乐趣并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及时的查漏补缺来提高学生的教学工作。通过与学生开展有效地交流互动工作来将问题解决掉。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情况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前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通过在学习小组内进行相互的交流找出问题的答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2.2发现创新
信息时代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实现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应该不断创新,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方式,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过程中,应该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
3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
3.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强制外加的繁重劳作,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参与度,相反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最终对语文学科彻底失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首重任务。现代信息技术是科技时代的产物,是新鲜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多彩的屏幕、斑斓的色彩、直观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教学就会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效果,从网上收集优美的桂林山水风光图,制作成精美的视频短片,并配以富有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从视觉、听觉等感官来带给学生多角度的刺激,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为精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所吸引,在无形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事物,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以愉悦的心情、活跃的思维展开积极的阅读。
3.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加深学生的理解水平
学习即生活。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不能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而应走出教材的封闭空间,向宽广的生活空间辐射,实现由传统教学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空间内展开更广泛的探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有着更为丰富的教学素材。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又具有很强的综合功能,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教学素材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传统教学只能依靠课本插图,再加以教师的语言讲解以及文本的阅读,学生难以真正地理解,更谈不上新课改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观察与思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直接对话,进而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又如,古诗的学习是小学的重点亦是难点,小学生往往难以深刻地理解,大多学生只能是机械的记忆,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带领学生穿越古今,带领学生走进历史,走进诗人的世界,将学生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来获取信息,展开多层次、多维度的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理解,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体,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儿童诗歌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朗读法,诗歌的篇幅一般精短,但富含的情感却又极其丰富,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更加容易体会诗歌中深沉的蕴藏;说明文一般以多媒体演示法为主,通过对说明主体图片甚至视频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文本。相同的文体,文本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会不一样:记叙文有记人和记事的区别,记人的记叙文多采用讨论法,师生在讨论中得出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记事的记叙文可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导自演,深入了解文章。同一篇篇目。教学目的不同,教学方法也会不同:同一篇目有时不会只讲一次,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调整。在《秋天的怀念》新授课的讲解中,主要是以讲解新内容为主,教师会采用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法进行讲解;但如果为了巩固或复习,教师可以选择练习法、讨论法等。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文本转换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与活动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领会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如在学习《桥》这一课时,传统的语言讲解与文本阅读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洪水的肆虐,感受到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的光辉形象,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再展开富有感情的阅读与更加深入的思考,更能让学生从朴实的文字、具体的事例中来这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身上高贵的品质与精神,更能让学生从文中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4展现阅读过程的个性化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寻和体验,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在阅读中获取信息,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如何实现阅读过程的个性化呢?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也可以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文章。其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方式,可以是默读、朗读、批注阅读,等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阅读的多样性,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老师可以鼓励大家讲出自己对文章不同地理解,展开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结论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能全面而深刻地体现新课改所提出的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引导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技能,得到情感的提升与性情的陶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教学优势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并不是完美的,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们要科学认识,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使小学语文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有效展开,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主动探究,促进全体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玉称.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中适用性教学媒体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
[2]傅静. 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小学语文阅读课怎样教 篇4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手段,特别对于一些情感性很强的文章来说,阅读显得更加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朗读水平的完善。教师要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地信任学生,引导学生明确朗读的思路,帮助学生读好课文、读懂课文,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教学的效率。
二、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时候,其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父子二人的精神力量,了解他们了不起的原因。如果从成人的角度看,一般都会突出父亲的了不起,但是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多数很敬佩儿子的勇敢。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从学生思考的内容出发,这样不但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
三、紧扣课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由于新课标强调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好阅读课教学的设计,紧扣课文,把文章分成几个重要的段落,让学生分段阅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段意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具备分析课文的能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环境
教师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的心境开阔,乐于参与到教学当中。例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轮流练习当小记者,对别的学生进行采访,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让学生练习当小记者,可以使学生了解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
1、阅读前要巧妙设置问题
学生们在初读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样,如果一节新的阅读课,老师一上来就领着学生读课文,就象教幼儿背唐诗一样,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大大降低语文教学的功效。反之,如果能够在阅读前围绕课文的题目,巧妙设问,启发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这篇文章,来设想这篇课文的内容,尽管同学们设想的内容可能距离课文内容相差很远,但只要是有益的,就应当把它作为课文内容的拓展和补充予以充分肯定。
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兴趣。例如,在讲《送奶的师傅》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首先要求学生不要看课文,而是在把课文题目写在黑板上后,一连串写下了这样五个设问:①课文写的是什么人,是男的还是女的?②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儿?③师傅将把奶送给哪些人?
④如果送给你想象的人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⑤发生了你所想象的事情,师傅该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有的说是个男师傅,有的说是女的;有的说送给老人和小孩,有的说送给病人,还有的说送给有钱人家;有的说师傅可能生病了仍坚持送奶,有的说师傅可能摔伤了还忍痛给客户送奶,有的说天下雨了师傅冒雨送奶,有的说家里没人师傅一直在等,直到把奶送交客户手里等等。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充分肯定大家的想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带着兴奋和各种设想打开课本,进行阅读,起到了较好效果。
2、阅读中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我们纠正“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的一些老师,把语文课堂变成了老师满堂提问、学生竞相抢答的智力竞赛,这是对教学互动的曲解。真正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深刻,是考察一个学生的用心程度、深入程度的关键所在,也是阅读课能否讲“活”的关健所在。因此,我们不要小看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们没有发现的问题,老师应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及时启发和诱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
只要师生互动的氛围已经形成,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会令你满意的,有时甚至会使你意想不到的。在讲《丰碑》一文时,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有的问“红军为啥不坐汽车走大路,非要走那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干啥?红军战士为啥不多穿些衣服呢?”有的问“军需处长是干啥的?”还有的问“为啥说被大雪覆盖了的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咋能听到脚步声说话呢?脚步声咋会说话呢?”这些问题反映出,生长在当今时代的孩子,由于对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知之不多,使得他们对红军战士的行为很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革命前辈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也就自然地回答了课文最后“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的反问,从而帮助同学们真正弄懂“丰碑”的含义。
3、阅读后要组织好学生间的互问互答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好学生之间的问题解答,既是师生互动的重点,又是讲“活”阅读课的难点。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课,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老师又哄又奖,只有几个学生“动”;要不就是说“动”一起“动”,满堂闹哄哄,都在说,没人听。因此,课堂上要避免“动”不起来,使“动”而不僵;又避免“动”极失控,使课堂“动”中有节,对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因此,作为老师,要善“导”,必须首先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对同学间提出的问题,相对简单的尽量让性格内向或反应较慢的同学回答,增强他们参与互动的勇气和自信心;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要让那些性格外向反应敏捷的同学来回答,即使他们答不出来,大多不会放在心上,反而能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热情。总之,必须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动中得到锻练和提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几名“活跃分子”之间,如果那样,阅读课即使讲“活”了,也是失败的。
4、最后引导学生的思想的在阅读中升华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论文: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 篇5
基本课型学习材料
高唐县第四实验小学 于红霞
一、基本课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
1、读物推荐课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2、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三读法
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法
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
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③边读边思考法 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3、阅读欣赏课
好的书不应只停留在为情节所吸引的浅层次阅读上,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揣摩、涵咏。因此课外阅读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阅读欣赏课是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形式上可分体裁赏析、写作手法赏析、内容和主旨赏析等。流程大体如下:
精心选择阅读文本。阅读文本要力求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课外阅读指定篇目。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
自由讨论阶段。讨论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是多人一组。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学生上台演讲。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局面。教师小结。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
4、阅读汇报课
阅读汇报课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的一种课型。它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可采取如下做法。
学生准备汇报提纲。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提纲一般包括:阅读的书名、作者或文章的题目、作者;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疑问、困难或建议。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生发开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幼稚可笑,教师也要加以鼓励。
学生汇报,教师调控。大致按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5、语言积累课
背诵法。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须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不懂课文不能背诵课文。摘记法。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剪贴法。剪剪贴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贴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
6、经典诵读课
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的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儿童正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能抓住机遇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通过开展儿童经典诵读能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二、课型的选择
课外阅读的意义众所周知,不再繁述,但每个年级段课外阅读承载的目的任务不同,教师指导也应有所侧重,所选择的课型也应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是入门的起始年级,使他们爱读、乐读,培养兴趣是阅读的目的。在阅读中能读通、读懂故事情节,在阅读中初步感受优美的语言,愿意和家人、同学老师交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更多地应选择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阅读欣赏课等,由教师读故事,尤其是读绘本,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年级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能运用一定的方法行进阅读,积累语言,并就书中的人物或情节表达自己的见解。中年级更多的应选择读物推荐课、班级读书会、阅读方法指导课、语言积累课等,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论文: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 篇6
百花争艳
——绩溪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综述
又是一年春来到,绩溪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如同春之盛会也如期而至。3月21—23日,来自全县小学12个单位的15个选手以饱满的热情,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实验小学展开了角逐。15节课都努力体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先进理念。徜徉于其间,如沐春风,尽享百花争艳的美好春光:有扎实高效的精致课堂,有“一咏三叹”的情感课堂,有顺学而导的智慧课堂„„他们的课堂,见证了我县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取得的成果。课堂中摒弃了浮华、热闹,教学更贴近了本真,语言训练扎实、有效,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儿。现将本次课堂教学情况综述如下:
一、可喜进步
(一)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语文教学的“本”就是语言文字。离开了语言文字这个根基,语文的情感、能力与智慧便无从谈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语文教学,其实也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们根据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了一些语言训练点,使课堂的语文味儿更浓。桂枝小学李红老师在执教《可贵的沉默》一课时,紧紧扣住“可贵”二字,多形式创设体验情境,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插图、品读重点词句、想象人物内心,把学生置身于文本角色之中去真切体味沉默的“可贵”之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还是重点句子的品读、玩味或是口头、书面的表达,都“润物无声”地渗透于各环节之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这节课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长安镇中心小学吴丰艳老师执教的《凡卡》第一课时,教材处理适切,目标明确集中。在“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后,迅即切入“读信”,感悟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教学时紧扣“从凡卡的信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凡卡?”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文、思考、批注,抓住 “毒打、揪、拖、揍、戳、捉弄”等词语引领学生走进凡卡的生活,感受凡卡的悲惨命运。教学过程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
(二)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尤其语文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堂是枯燥的,无趣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智慧,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此次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注重学生情感的调动,或用激情语言铺垫,或以评价语激励,或借背景音乐辅助。如实验小学舒向荣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多形式配合,使整堂课都浸染着浓浓的感激之情、离别之情。导入环节教师创设了多个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次比一次读得深情,课伊始,教室里便弥漫着浓浓的离别情。这种情感基调与课文一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再如,“颂亲人”一环,教师铺陈的语言渲染,一次又一次引导学生反复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在“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的引读中,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进入“不知是人之文还是我之文”的境界。桂枝小学邵红英老师在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中,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每个事例后,用激情渲染和巧妙引读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调动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心灵。而且,每个环节后都引导学生真情回读课题,学生连文题都读得那么温暖、那么动情!
(三)善于调控学生的状态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组织与引导的教学活动中有所获益,有所发展。上庄小学童四艳在《桥》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怀揣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课程目标要求,运用要素串联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让人耳目一新。当童老师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学生站起来读的是教材全解中的答案。这显然不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自主把握,童老师适时停下教学的脚步,着力引导学生根据叙事文章的特点,抓住“时间、人物、事情的起因、结果” 等要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虽然学生说得不很流利,却掌握了一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今后学习中便能举一反三。这一环节的处理,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又反映了教师调控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关注朗读方法的指导 “感于心而发于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既是方法也是目标,学生只有在美读和情感诵读中才能入情、动情、融情,达到“以声传情”之效。本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关注了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独特作用,适时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板桥中心小学邵红友老师和上庄中心小学童四艳老师在执教《桥》一课时,都抓住“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引导学生体会老汉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老汉像一座山?”当学生体会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 “盯着”“一座山”等词语,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老汉的从容、临危不惧。童四艳老师在引导学生读出洪水肆虐、情况万分危急的环节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然后出示表现洪水越来越猛的三句话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并通过男生、女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读出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惊慌。在角色朗读中,学生渐渐入情入境,他们仿佛听到了洪水的“咆哮之声”,看到了洪水的“狰狞面目”,为后面体会老汉的冷静、沉着、奉献做好了铺垫。
(五)关注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实现目标与路径的和谐一致,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必须叩问自己:这一节课,我教给学生什么?教到哪里为止?学生在哪些方面有所获益,通过哪些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目标彼岸?教师胸怀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验小学校程雅宜老师在《雷雨》一文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资源辅以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声有色、有境有趣的学习情境。教学活动紧扣“读中感悟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这一重点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词语积累,把读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有机链接起来,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和吸收。华阳中心小学张敏迪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按照“激趣质疑导新课、自读课文读通顺、同桌互帮读生词、重点语句强化读,难点词语句中解、水罐变化理脉络、感动语句初体悟”的教学程序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达成有效。
(六)凸显写字指导的意识
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到了中高年级,写字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便很少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但教学重点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写字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淡出。适当地渗透写字指导,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本次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高段教学中出现了指导写字的环节。如《再见了亲人》中舒向荣老师和汪玉芬老师分别对“噩耗”和“嫂”字的指导。虽然教师指导的只是课文中一些难写的生字,但至少说明教师写字指导意识的提高,也可窥见当前语文教学在“夯实学生基础”方面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共识。
二、现象反思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因为遗憾,我们才有了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统观15节课,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学中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
(一)课时目标不明晰的现象仍旧存在。此次比赛中,有的教师一节课便完成了整篇课文的教学。因为一节课40分钟是个定数,学生初读不够充分,文本解读浮光掠影。教师关注了教学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整个教学不够扎实。语文教学要训练的点很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取舍,语言训练也好,情感升华也好,读写练笔也好不要贪多图鲜,让教学节奏慢点再慢点,让教师从容再从容些,让学生一课一得,有所获益。
(二)整体感知环节放手不够。第一课时教学,学生读课文后,教师只是让学生读一读词语,几乎没有听到学生读整篇课文。学生没有把课文读通,教师便牵着学生品读,学生的感悟是浅显的,浮于表面的。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如果教师先让学生自主练说、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若正确,则让学生推荐一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起来说说,给他一个机会,一次鼓励;若不够正确,则相机指导,直至回答正确,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练说一遍。这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课程目标落实就更有效些。诚然,公开课教学的老师是借班上课的,摸不清学情,有时间紧的顾虑,这可理解,但面向全体的意识是要有的。
(三)解读文本的能力还需历练、提升。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权衡表达的准确性,千万不要顾此失彼。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中,两位教师都提到了同样一句话“伤员和小孙孙孰重孰轻?”“大娘爱小孙孙,更爱伤员”这样的解读,是有失偏颇的。伤员和小孙孙能比吗?怎么比?一边是为了朝鲜舍生忘死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一边是自己唯一的亲人。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大娘选择了先救伤员,体现出了大娘和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但不能说伤员重于小孙孙。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有非常明显的语言特色,让学生浸润在这些个性化的语言氛围中,得到文学的滋润和心灵的滋养,能够培养学生敏感的语言触觉。如:《桥》一文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全文多处运用短语,起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发现这一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定能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文字运用中学习文字。
(四)学生的主体地位仍需凸显。本次活动中,有的课堂教师问得细,牵得多,留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亦步亦趋,疲于应付,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课前预设中要对自己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进行深入的思考:我设计哪些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采用什么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怎样揭示文本主旨更能触及学生的情意领域?„„只有把学生真正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除却语言上的,还有表情、肢体、眼神等,不要只关注那些能与教师配合的学生。
小学语文阅读课语言训练研究 篇7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语言训练现状
1. 过于注重分析文章
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 往往是将阅读课上成了分析课程, 而忽视了阅读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就是学习课文中的语言, 也就是说:理解、积累、学习运用课文中规范的词语以及各种各样的表达句式。
2. 盲目追求“主体”
由于新课标背景下, 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 目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小手举得欢, 发言不着边际, 课堂气氛高涨, 似乎学生已成了课堂的主体。细细听听, 学生的不少发言要么隔靴瘙痒, 要么游离文本, 要么毫无价值取向。试问这样的课堂我们又能给学生什么?
3. 缺乏有效的语言训练
在阅读课中, 教师将课堂时间及注意力过于侧重在感悟方面, 而缺少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语言训练。例如, 一些必要的构段和句式等训练却很少, 有的虽有却往往成了课堂的尾巴, 往往是教师对课堂进行总结, 而缺乏让学生总结规律, 提升认识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开展语言训练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开展语言训练的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去感悟作者在语言表达中的情和意, 学习其合理的言语表达形式, 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组织水平能力。然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往往是看到一些教师津津乐道于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的分析与讲解, 将一篇生动的文章分离成多个部分, 枯燥无味, 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少之又少。其实,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 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因此, 语文归根结底就是语言训练。语文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 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如何把语言这个工具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 唯一的途径也就是训练。目前, 由于学校重文轻语, 再加上方言影响, 小学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一般, 所以小学阅读课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普通话言语训练。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运用的过程。在进行语言训练时, 教师要注意激活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将学习文本语言作为参照, 更好地扩充学生使用语言的渠道, 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精髓。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语言训练的高效性策略分析
笔者经过阅读大量的相关知识, 结合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 在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语言训练有效性方面, 强调教师首要做的就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摸式, 在教师指导下以读书、思考、交流、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并总结了几方面对策, 具体如下。
1. 提倡学生进行朗读, 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
在语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提倡学生多多朗读, 并在朗读的过程中, 用心体会, 并思考其中词语的涵义, 领悟作者在写作时的情感及写作情境, 对于优美、富含含义的文字应当多加积累。例如,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 先让学生们自由朗读, 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尝试想象自己已置身于此美景之中, 还可以提问学生们, 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旅游的话, 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描述的小兴安岭在各个季节的特色进行思考、朗读。例如在夏天的小兴安岭是怎么样的, 让学生体会树木的茂盛, 抓住词语来理解, 如葱葱茏茏、严严实实等, 教师可以问问谁来试着读出这种感觉, 促使学生多加朗读。或者通过提问, 冬天的小兴安岭哪一方面吸引了你们呢?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做好标记, 并进行自主举手回答, 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同时,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有的学生回答:“喜欢那里的紫貂和黑熊, 它们真是憨态可掬呀!”这时, 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学生能否读出紫貂和黑熊有趣的样子? (指名读出紫貂和黑熊句。) 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中体会小兴安岭的景色美, 语言美, 并将作者所描写的季节景色特点的景物进行朗读, 细细品味, 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2.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积累
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 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 为充满自己的生活, 都非多读不可。”因此, 教师除了上好阅读课之外, 还应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 积累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扩大阅读量, 这对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充实语言仓库, 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 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目。比如, 从学生年龄出发, 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寓言、卡通等生动有趣的读物, 向中年级学生推荐情节动人、曲折的故事, 如历史故事, 民间故事, 科幻小说, 向高年级学生推荐文质兼美, 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也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在教学《将相和》时, 教师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 绘声绘色地讲几段将相和之前的或之后的故事片断, 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 教师嘎然而止, 然后告诉学生, 要知道故事发展如何, 课外书里都有, 只要自己去看书, 就会知道更有趣味的故事。接着趁热打铁, 向他们推荐《史记》等。以巧妙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进一步促进学生广泛积累语言文字。
3. 引导学生勤思勤记, 加强语言训练
教师在阅读课的语言训练教学中应当注重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 尤其应注重让学生积累重点字词、优美文句、段、篇, 让学生将优美词句记录下来, 平时多加翻看, 学习如何组织优美、形象生动语句。写日记, 既能积累语言文字写作素材, 又能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 可以是自己一天中的所见, 所闻, 所感, 也可以是看过的有意义的画片、糖果纸、门票、小照片等剪贴而成的剪贴式日记, 在日记本上, 根据自己贴、画的内容用上自己的语言文字写几句或一段话。因此, 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此外, 教师可以布置任务, 让学生每天至少摘录一句优美语句。此外,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为学生制定相关仿写或改写的训练, 引导学生将所积累的优美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音, 从而灵活运用于日后的写作之中。
第一, 语言对比训练, 进一步感悟如何准确、合理的用词。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 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 但用得精妙传神, 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 挖掘其蕴含意义, 从而有所感悟。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 它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想象。语言文字与直观媒体相比, 其优势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 牢牢抓住语言文字去说、去想、去感受和交流。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 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因而, 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 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 品味语言文字, 启发想象, 达到“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的境地, 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 感悟课文的意境, 获得丰富的语感。
第二, 品评中训练, 体验语句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聚集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得越深切。可见, 语感的培养, 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 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 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对于一篇优秀的言语作品来说, 语言表达的形式总是具体而又独特的, 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言语, 并运用各种策略使学生对这具体而又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有所领悟有所体验, 从而广化、深化、美化、敏化他的语感, 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这种多彩的语言文字积累资源, 就要靠老师去慧眼识得。身为小学语文教师, 应当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各种情形都与学习相联系, 进一步引导、启发他们的积累。如:小朋友们都爱看动画片, 老师不防允许他们在晚上完成作业的基础上, 看10分钟的动画片, 让他们在动画片里找人物的名字。另外学生还可以把动画片里的故事记在脑子里, 和小伙伴们分享, 真是其乐融融, 语言文字积累的兴趣马上激发起来了。电视广播媒介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 而积累这些语言文字, 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最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们都爱吃东西, 玩玩具, 很多商家都通过做广告的形式, 对自己的商品进行推销, 很多好的广告词, 其实都是诗词般精练简洁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优美语句。平时让小朋友们多关注这些语句的话, 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因此,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对于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结合文本进行语言拓展训练, 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 文本拓展训练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文本, 看看哪些语句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大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 这样对学生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课堂中好的拓展训练方式, 能将情感、感悟沉淀下来, 能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化为语言实践的能力, 能将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中, 将个性化的感悟表达出来, 释放自己的情感。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直面语言的表达形式, 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 包括:议论、抒情、说明、描写等等, 并让学生学生模仿与创新, 学会通过语言、行动、心理、外貌、形象等描写手法, 通过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 融会文意, 展示想象, 模仿借鉴, 抒发感受, 产生情怀, 从而达到了“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此外, 教师应当丰富语言实践训练活动形式, 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 制定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教学策略。例如, 通过改变角色, 让学生尝试着重组课文语言;或改变文章结局, 让学生尝试创新表达, 将语言实践训练基于趣味十足的实践活动之中。
四、结语
由此可见,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语言训练时, 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习惯, 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通过提倡学生多读、巧记、乐说、善写, 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最后将积累的语言文字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增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意识, 采取适宜的训练方法, 促使学生真正理解语言文字, 增强学生的语感, 最终实现高效性的语言训练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爱莲.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的策略[C].上海师范大学, 2013.
[2]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 2010.
[3]金毅.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1.
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8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语文;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60-01
阅读能使人积累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培养本领,陶冶情操,进行相关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情感、态度的交流,让人身心愉悦。在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将阅读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意义。那么,怎么样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在实践中鄙人也总结了本身的几点做法。
一、刺激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个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教育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假设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大概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气增加兴趣。
二、教育学生阅读本领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七条总目标一开始就说:“要逐步教育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本领”。
提起阅读本领,很多教师就自然想到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读懂篇,就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以为训练这些便是培养独立阅读本领,这是对阅读本领的误解。没有真正领会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做到“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其实读懂并不错,难题是阅读本领不但仅是读懂。《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具有体会、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本领。这种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该把他们机械的割裂开来。”这里说的是“重点”,自然还有别的本领。课标还提出“逐步教育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本领”,当然还应当有语感,朗读、默读、背诵以及速读等本领等。这种各方面的能力还被表述为独立阅读本领,理解本领是独立阅读本领的基础和核心。
三、养成学生写作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共七篇 篇9
教学目标:
1、从寓言故事中明白各种道理。
2、用讲故事、绘画、表演、谈感受等多种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听、说、谈、写等方面的能力。
3、在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中,注意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行为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准备:
老虎、狐狸、小山羊、狮子的头饰以及“智慧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伊索寓言《狐狸和乌鸦》。
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知道这是谁带给我们的吗?(伊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前6世纪去认识一下他吧!
2、生饰演伊索:我叫伊索,我出生在希腊。童年时期我是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意思,再加上我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讨厌我。但是我的妈妈时常讲故事给我听。母亲去世后,我就跟着曾照料过我的一个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听到了许多有
向我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在我的嘴里,醒来后我发现我竟然会说话了。今天,我请大家一起走进我的寓言世界。
二、走进伊索寓言
(一)知识竞赛
师:平时我们阅读了大量的伊索寓言,今天我们举行一个知识汇报竞赛。答对的同学就能为小组里加上一颗“智慧星”,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
(出示“伊索寓言”知识竞赛题)
1)伊索寓言是
著名的寓言汇集。其中我们学过的篇目有,寓意深刻,影响很大。
2)寓言是一种 的小故事。
3),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伊索编,共有寓言故事
篇。
4)寓言通过写 的小故事,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5)和 两则寓言共同说明的道理是。学生抢答。
(二)演寓言
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阅读收获与大家来分享。要求:每位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当别人汇报时要注意倾听。
1)学生表演故事《农夫与蛇》
《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说道理。(师奖励“智慧星”)
2)学生表演课本剧《狼和小羊》
小羊的命运会怎样?请大家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续说故事。(师奖励“智慧星”)
3)学生表演课本剧《狐狸和山羊》
看完表演,你想对它们各说什么呢?(师奖励“智慧星”)师小结:大家的表演真精彩,使我们与寓言里的动物们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三)画寓言
师(过渡):我们不光会表演寓言,还会画寓言呢!请看第2小组同学的表现。
1)展示图画:《狗和兔子》、《狐狸和葡萄》、《聪明的乌鸦》 逐一展示图画并讲故事。学生联系故事谈谈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师奖励“智慧星”))师:看了《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呢?(学生自由交流)
3)师小结:人无完人,能够发现并改正缺点的就是好样的。
(四)写寓言
师过渡:伊索寓言充满着智慧,他的寓言深受穷苦老百姓的喜爱,却因此得罪了权贵,而遭杀害。
1)(出示“天使”)生饰演天使:虽然我已经死了,但是我、我的灵魂和我的寓言还活在大家的心里。许多人在读我的寓言,领悟其中的道理。我深感欣慰。你们看,四(1)班的小伊索们也带来了自己创作的寓言。
2)学生讲故事《狮子和狼》《苹果树和啄木鸟》《知了和蚂蚁》《受表扬的萤火虫》《人和大象》新《猫和老鼠》。(师奖励“智慧星”)
3)师小结:每当我们创作一则寓言就会和伊索更亲近一些,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伊索的好朋友。
(五)寓言链接
师:寓言就像是一只神奇的智慧袋,我们可以从里面领悟出许多的道理,使我们更聪明。
1)出示智慧袋
师:同学们,请选择你读过的寓言故事,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请第四小组同学汇报。
学生交流读书有感。(师奖励“智慧星”)
2)师:小小的寓言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使我们受益终身。
(六)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还有哪些寓言故事书呢?(指名生说)
出示:中国寓言、古印度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列那寓言、萨迪寓言、达.芬奇寓言……
2)师:今天‘在同学们的侃侃而谈间,一个个寓言故事变得鲜活了,一个个道理变得深刻了。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礼物。
3)出示: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学生齐读格言。
师总结:“长成须读五车书”!阅读是无止尽的,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伴着书香快乐成长!我们把掌声送给今天获胜的小组。
《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汇报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读《中华上下五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让学好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教学准备:
生:仔细阅读《上下五千年》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读书标语,读一读。(长成须读五车书)
师:这是诗人写给他孙辈们的一首诗中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赠外孙(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师:这首诗就是鼓励他的孙辈们要(多读书),对,多读书,爱学习,长大成为学富五车的有用人才,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条标语。(齐读)
师: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是……
(我读书,我快乐)师:在这条标语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书。《中上下五千年》大家已读了一段时间,都读完了吗?
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
二、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
1、(要求)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学生出题,学生猜。
3、教师根据回答总结进入第二环节:
三、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
1、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请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出示图片)
2、在这组图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3、2分钟作准备。
4、汇报交流:
(孔子)请介绍孔子,你对他有多少了解。(诸葛亮)对他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位重要人物,你了解它的哪些故事?
你来评价一下,指名说。
(郑和)还记得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郑和的课文,谁来介绍有关郑和的事,他对我国有哪些贡献?
(郑成功)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收复了台湾,假如你是台湾的老百姓,你们会说些什么?(文成公主)谁来简单介绍她。
(林则徐)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无能,鸦片开始入侵,你知道鸦片的危害吗?道光帝为了维持统治,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从这段历史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说)
经你们介绍,这些人物就变得栩栩如生,在老师头脑中越发清晰,还有自己崇拜的人吗?(指名说)
师:你们表现很好,为了鼓励大家,我送大家一首歌《向天在借五百年》,边看边思考,你知道这首歌出自哪部电视剧?(欣赏歌曲)
教师小结后进入第三环节:
四、童言无忌——功过是非我评说
1、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个朝代,就有多少个帝王,你比较欣赏谁?
2、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皇帝。
出示:我知道
皇帝是
(什么样的皇帝),因为,我想对他说
。3、学生准备。
4、针对交流,教师作适当点评。小结后进入第四环节:
五、反思回味——三言两语说收获 1、拿出自己的读书卡。
2、填写读书收获(简单些,真实些)
3、汇报交流,分享收获。
六、总结
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挫折和坎坷,更创造无数的辉煌成就。
五千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最后老师送你们两句话,出示两句话: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皆留存于书中。时光无法消磨它们,它们能够得以再现,并给人以新的感觉。
——弗.培根 请记住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我读书,我快乐。
《走进春天》阅读汇报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量阅读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词句,诗歌,歌曲,散文等,了解春天的特点,然后办好《走进春天》的小报。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增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开发返朴归真大语文教学观。
3、让学生在品读吟唱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亲近春天。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首先,播放一首儿童喜欢的音乐《春天在哪里》。音乐是最能够激发人兴趣的方式,这样的创设,在上课之初就让学生在熟悉欢快的音乐中产生,了解春天的愿望,并且对了解春天这一活动充满激情。)
听了歌曲,欣赏了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生汇报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手抄报
2、师生评价。
3.学生读自己的小报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把自己小报的内容全面的读了一遍,现在你看看你的小报哪个内容最让你感兴趣,你就多读几遍。三.分组汇报交流展示
1、分组:(教师拿出写有“春之语,春之诗,春之歌,春之韵”的小组牌)“春之语”,是指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谚语等有关春天的知识的同学组成的小组。“春之诗”,是指搜集春天的古诗及现代诗歌的同学组成的小组。“春之歌”,是指搜集有关春天歌曲的同学组成的小组。“春之韵”是指搜集有关春天的美文的同学组成的小组。
2、小组内交流。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好好的读给自己听,再读给自己的朋友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待会儿看谁勇敢的交流汇报给全班同学听。
3、全班汇报展示(可随意让组长起来汇报,其他同学可补充)四.学生谈感受。
师:读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文章,相信春天已走进我们的心中,大家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如此出色,老师感到无限欣慰。是啊,春天有绿色的希望,夏天有火热的激情,秋天有金色的收获,冬天有雪白的童话。春夏秋冬,江河湖海,日月星辰,亲情友情,书海中有着多么丰富的主题!同学们一定要做爱读书的好孩子。当然,多彩的读书汇报交流课我们会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相信同学们的表现会比今天更精彩!不同寻常的小姑娘——长袜子皮皮
——《长袜子皮皮》课外阅读推荐课设计 推荐内容:
(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童话作品《长袜子皮皮》 设计理念:
阅读的目的不应只是获取知识,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获得乐趣,因此,让学生在自由、平等、互动的氛围中自由地学习,把阅读变成“悦读”,使其所得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汲取,而更多了精神上的愉悦。预设目标:
1、通过对《长袜子皮皮》一书的推荐,激发学生课外自觉阅读该书,并引发阅读同类作品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作者、观察封面等方法,走进文本,学会推荐好书的方法。
3、分享读书的感受。准备推荐:
1、准备课外读物《长袜子皮皮》。
2、了解学生课前阅读情况,安排一个学生扮演皮皮。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
1、激趣导入。
2、小结,引出作者,简介作者和她的经典作品。
二、观察封面:
1、课件出示书籍封面,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汇报,师小结。
3、学生扮演主人公皮皮出场,介绍书中皮皮的形象,提示封二。
4、学生和“皮皮”打招呼,生生互动,提示封三。
5、学生猜猜作者会写哪些有趣的事情?
6、指导阅读“目录”(课件出示),学生提出最想了解的情节篇章。
三、赏读推荐:
1、已阅读过此书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推荐书中一个片段。
2、复印相应片段给学生静心品味。
3、学生交流感受:读了这个片段,你想说些什么?师从语言文字、形象角度相机点拨。
四、阅读期待:
1、小结。
2、如果你愿意,还可以邀请你的父母和你一起共读这本有趣的书籍,并且在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1)你最想和皮皮一起做哪件事?请将这件事复述下来。
(2)你觉得皮皮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和皮皮这样的孩子做朋友吗?
(3)和你的父母交流:您希望您的孩子像皮皮一样吗?我应该向皮皮学习什么?
五、总结推荐好书的方法。
板书设计:
不同寻常的小姑娘——长袜子皮皮
作者——提要——目录——片段—— 《品味〈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生动的故事情节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来理解作品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
课前学习:阅读青少版《西游记》,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准备汇报提纲。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听歌] 你们喜欢吗这首歌吗?这是动画片《西游记》中的插曲。[板书
西游记] 《西游记》是最受小朋友喜爱的一本书,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以说男女老少无人不晓。前段时间老师和你们一起认真阅读了这部青少版的《西游记》,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好好地回味一下吧。
二、学生交流
(一)整体感知,“考考你”: 课件出示,各小组抢答。填一填:
1、《西游记》是一部
小说,它的作者是。
2、〈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历时
年,途经、、、等国家,经历了
难,终于取得真经,“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3、《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________、孙悟空被封为______、猪八戒封为__________、沙僧封为_________和白龙马封为___________ 选一选:
1、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是 A猪八戒
B、孙悟空
C、哪吒
D、牛魔王
2、孙悟空在五庄观拿瞌睡虫让清风、明月酣睡赢得时间逃走,你知道那瞌睡虫是哪来的吗? A毫毛变的 B捉的C与人赌来的D观音给的
3、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有哪几件宝贝?
A七星剑
B红葫芦
C铁扇
D芭蕉扇
E玉净瓶
F幌金绳
猜一猜:
1、老师这里有《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要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它描写的是其中 哪个故事的哪个场面?
2、《西游记》讲述了一个个惊险刺激、生动有趣的故事,你一定还记忆由新吧?(只要让学生说出故事即可)
过渡导入:读后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个故事最吸引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板书:故事)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也可结合故事片段来说。(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二)回味故事情节,赏析人物形象:
1、回味故事:
(1)
小组内讲故事(2)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回味了〈西游记〉中的几个经典故事,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故事中主要都是讲的谁呀!(孙悟空)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说说看为什么喜欢他?(如有人不喜欢他,也让他们说说理由)
2、人物赏析:孙悟空
(1)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腾云驾雾,变化无穷。(2)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
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御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
(2)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叫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知恩图报,对师傅很忠诚。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也可能有学生会说: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比较容易冲动,好表现自己。
教师总结:孙悟空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天不怕地不怕,他有火眼睛晶,又明辨是非,疾恶如仇,降妖除魔,对有恩于自己的师傅忠心耿耿,他跟着唐僧一路西天取经,也变的越来越有人情味,我们也更喜欢他。猪八戒:
师:在〈西游记〉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我们只要一想起他的所作所为,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就是——猪八戒。喜欢他吗?为什么? 猪八戒:
(1)猪八戒长得肥头大耳的,样子很丑,我不喜欢。
(2)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3)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4)猪八戒还很贪吃。如:学生读片段举例说明一起品读
师:既然大家都不喜欢猪八戒,那我们干脆就把他从我们的取经队伍中开除算了,行不行?
(5)不行,在降妖时,他也常常与悟空协力合作。有时在后方保护师傅。要是没有他,唐
僧会更危险。
(6)因为他也很强硬。被妖魔捉后即使打不过对方也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6)他有时说一些傻话,干一些丑事,很引人发笑的。在艰苦的取经路上给大家带来欢乐。教师总结:是啊,猪八戒的确很丑,不仅长得丑,还净做一些丑事,但正应为如此,我们才觉得他很有意思,他同样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和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唐僧
(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意志坚定,能禁受住各种诱惑,他还有同情心。一心向佛。(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哪位同学举个例子?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教师总结:《西游记》中塑造的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其中以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最为鲜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当然除了师徒四人,书中还写到了各类神佛,大大小小的妖精,比如说——
我们课后再一起交流,好吗?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不简单,不仅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对人物的分析也入木三分。(并对学生优秀的发言进行表扬,指出不足)
四、个性阅读汇报展示
1、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西游记〉中最经典的几个故事,最主要的几个人物,本书还有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可以读文中的精彩片段,可以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可以画画文中的人物。总结:今天我们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那就是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生动的语言。《西游记》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再过一年,两年,或更多年,我们再来读读这本书,再读读它的原著,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
五、激发阅读兴趣,好书推荐:
1、在我们的文学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西游记》一样优秀的作品,像:
出示推荐书目:都值得大家好好阅读,当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边读边想,希望同学们从小:以好书为伴
与经典同行
2、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你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皮皮鲁传》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皮皮鲁传》是一本科幻小说,会让人越读越入迷,越读越觉得精彩。它描写一个叫皮皮鲁的男孩,在地球冒险的一番经历。他还到太空探险,知道了“沙星人”的秘密。在他的朋友家里,他还找到了一个神奇的喷雾器,可以让人变小、再还原。他在探险过程中,和朋友们在一起,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用神奇喷雾器,把自己和朋友变小,开着玩具直升机,到少年宫捣乱……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1)播下学生热情阅读童话的种子。
(2)培育学生天真活泼、爱好幻想、热爱创造的土壤。
2、知识目标:
(1)了解《皮皮鲁传》的故事梗概。(2)欣赏皮皮鲁身上焕发的闪光点。
3、能力目标:
(1)学会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和速读方法。
(2)赏析书中精彩的句子,与皮皮鲁心灵对白。
二、教学重点:
学习品析书中的精彩语句,感受皮皮鲁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芒。
三、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精神,为学写读后感作好铺垫。
四、课前准备:阅读《皮皮鲁传》,并做好批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相见”作者——郑渊洁
(1)同学们,《皮皮鲁传》的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呢?(2)学生交流,说后出示:
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在北京长大。读过小学4年级。服过5年兵役。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1976年受四五运动的激励开始文学创作。创作风格受张天翼的影响比较大。先后创作过诗、歌词、小说、科幻等文学体裁。1979年9月15日,在《儿童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后曾在《中国盲童文学》、《儿童文学》等杂志社当编辑,还参与创办了《东方少年》、《大灰狼画报》杂志。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和《皮皮鲁》半月刊是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作品的杂志,创刊22年总印数逾亿册。其作品字数超过一千万字。《皮皮鲁总动员》是郑渊洁目前在图书市场销售的系列丛书。1991年,台湾《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月刊》创刊。1992年创办了郑渊洁少儿用品开发有限公司。1993年当选首届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自2004年7月起,《童话大王》重新刊登郑渊洁的新作。最新创作的童话作品《小兔跑跑兔兔》也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号的《皮皮鲁》杂志开始连载《仇象》。
郑渊洁创作了“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等童话艺术形象,在少年儿童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作品《猫过鼠年》、《罐头小人》、《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魔方大厦》等被改编为动画片,《旗旗号巡洋舰舰》被改编为木偶剧。《真假小虎子》,《红宝石公寓》被改编为电视剧。小说《帽子》被改编为电视小品。2005年10月19日,郑渊洁出任北京府学胡同小学“皮皮鲁文学社”名誉社长,这是他首次授权小学使用“皮皮鲁”作为文学社名称,也首次担任学校文学社的名誉社长。
(3)《皮皮鲁传》一书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成名作。
(二)阅读方法指导
1、“相知”小说——《皮皮鲁传》(1)学会概括内容梗概。
《皮皮鲁传》这本科幻小说,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美妙奇特的想象,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皮皮鲁的男孩,在地球冒险的一番神奇经历。
在皮皮鲁身上发生的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中,一定有一个令你最高兴、最生气、最伤心、最感动、最佩服的故事(课件依次出示故事名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选择其中最难忘的一个,和大家交流一下故事的大意吗?今天,老师就让同学们学会(板书)概括故事大意。
①介绍方法:板书:找出主要人物
《皮皮鲁外传》故事中讲了哪些主要人物?(皮皮鲁、鲁西西等)板书: 关联词串联故事大意
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关联词串联故事大意。②师示范。(出示:故事先讲了皮皮鲁发明了自己的“二踢脚”,结果被“二踢脚”带到空中,落到云彩上,就拨快了“地球之钟”,把人们全都转晕,给睡在地上的人们垫上枕头。再讲了人们醒来后,皮皮鲁被一位戴瓜皮帽的驾驶员叔叔带到体育场,参加了嗑瓜子比赛,才发现人们都在梦游,原来是自己拨快“地球之钟”造成的。接着讲了皮皮鲁在重新制造“二踢脚”的过程中,误入势利眼国,通过想方设法,成功越狱,逃出了势利眼国。然后讲了为了继续寻找二踢脚,一路上,拔刀相助被“骑兵”追赶的女孩子,去给一二三四五总统治病。最后讲了又遇戴瓜皮帽的驾驶员叔叔后,巧妙地脱离奇奇市长刁难,重新拨正“地球之钟”,恢复了地球的平静。
(2)学生练习概括《皮皮鲁分身记》故事 ①学生自由阅读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汇报,师生评议。
2、“相识”主人公——皮皮鲁。
(1)是呀,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故事却在小朋友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实,老师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皮皮鲁,知道为什么吗?皮皮鲁无疑是个淘气鬼和机灵鬼,这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乖乖,两个“皮”,一定调皮的要命!“皮”是“皮”了点儿,可他并不“鲁”。皮皮鲁做事机灵着呢,一点儿也不鲁莽。书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皮皮鲁的 “机灵”呢? 皮皮鲁也是个热心、勇敢、仗义、乐于助人、富有正义感的大侠,书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他的大侠样子?皮皮鲁更是一个热爱创造的孩子,书中哪些句子写到了?
(2)下面,让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有趣的“寻句”比赛吧!比赛的要求是:通过阅读《皮皮鲁传》故事,合作找到皮皮鲁顽皮、机灵、勇敢、热爱创造的句子。哪一组找得又对又快,哪一组就是第一名。(课件出示)
(3)想不想得第一名?老师这里有一个取胜秘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故事有这么厚(用手比画),如果运用我们平时大声读的读书方法,恐怕到下课有些小朋友还不能读完。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既能读完又能找到我们要用的内容呢?老师这里有一个新的读书方法:速读。这是一种快速默读的读书方法。(板书:速读)。
(4)下面,请四人小组组长指定一位同学记录页数,三位同学分别用“﹙﹚,〈 〉、﹛﹜”括出皮皮鲁机灵、勇敢、热爱创造的句子,看哪个小组合作最好,动作最快。(学生合作)
(5)全班交流。
(6)教师总结:在刚才的交流和比赛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两种阅读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关联词串联故事大意,快速默读抓住精彩语句感受人物性格。
(三)学生阅读实践,畅谈收获体会
1、用以上阅读方法,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其他故事(可以一个小组选择同一个故事)一个如:《不争气的皮皮鲁》、《画家把皮皮鲁画走了》、《皮皮鲁本身成了画家的作品》等。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概括主要内容,品析书中的精彩语句,感受皮皮鲁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芒。
(四)布置作业:
皮皮鲁——一个郑渊洁笔下的人物。他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学校老师喜欢的那种乖孩子,但他心地善良。他是那么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他是一个多么喜欢爱发明创造的小男孩!在他的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希望大家继续阅读。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自然知识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自然知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自然知识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自然知识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九组太阳与自然科学知识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学生阅读实践,畅谈收获体会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自然知识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宇宙的奇妙。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板书: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论文: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拓展课12-09
小学语文复习课内外阅读11-22
小学语文上册课内阅读08-27
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影响10-25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10-07
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12-16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08-06
谈语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09-11
浅谈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