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困境与问题

2024-10-04

设计困境与问题(共11篇)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逐步跃居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交通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以来,交通经济发展中融资都是一大核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交通经济融资逐渐呈现出多重问题,这些问题值得各方的关注与重视,对其中存在的融资难等突出问题加以解决,才能提升交通经济发展水平。

1 交通经济融资的重要性

交通经济融资是推动交通建设工作开展的关键之举。融资能够确保交通领域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作为后续支持。交通经济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优化交通经济领域投融资环境,采取新的措施推动融资工作开展,需要引起政府等各方重视,进而提升交通经济投资的实效性。

1.1 有助于交通经济持续发展

融资渠道的有效优化和融资措施的不断丰富,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交通经济发展能力。不论是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还是公共交通网络规划构建,都有助于提升我国整体交通通行能力,融资能够提升交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通过有效融资,交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交通经济整体竞争力不断强化和提升。

1.2 有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

交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同时资金投入到交通领域,其投资价值高,投资回报相对有保障。总体来看,交通经济融资有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便于资金合理配置。现阶段,我国国内有大量的民间资本可以配置和利用,但缺乏足够的规范渠道,导致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依然面临阻碍。交通经济融资需求给民间资本提供了投资方向,使民间资本投资效能得到提升。

2 我国交通经济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交通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公众基本生活的必要保障。交通经济问题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随着政府经济发展策略的调整,政府在交通领域的直接投资逐渐减少,而市场融资难问题则长期存在,直接导致交通经济发展遇阻。

现有的交通经济融资方式相对单一,固有融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交通经济的发展要求。缺乏有效资金的配置,导致部分城市交通建设停滞不前,交通运载能力得不到相应提升。目前来看,交通经济领域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政府投资减少,相应替代方式不到位,交通经济发展压力激增。基础投资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但限于财政资金压力和政策机制限制,有限的财政补贴和直接投资难以满足交通经济发展的全部需要,过往以政府投资为主的交通领域建设模式已经难以维系,交通经济发展需要来自于其他渠道的新投资融入,进而才能满足交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是银行融资不畅,在交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银行融资这一传统渠道,为交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政策性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较,商业银行贷款成本高、融资速度慢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政策性贷款总量的减少,地方政府更多需要采用商业贷款拉动交通经济增长,同时地方性交通建设投资所产生的贷款利息,有可能挤占其他领域投资资金,继而导致城市发展失衡,对于城市或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是民间资本失效,民间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交通经济领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民间资本在交通经济融资中占比较低,民间资本作用没有得到根本发挥,限于政策和制度要求,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经济投资的程序过程长,投资回报率相对低,大量民间资本缺乏有效利用,民间资本作用不明显。

3 解决交通经济融资问题的基本策略

融资问题近年来成为困扰部分交通领域项目的重要问题,融资难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进而才能采取更为积极和有效的优化措施,促进交通经济融资问题得到科学化和有效解决。城市交通体系的构建与城市交通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都离不开交通经济融资的支持。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提升交通经济融资水平和质量,确保交通融资取得实效。

3.1 推行交通债券等模式解决交通经济融资难问题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更多金融衍生品出现,通过对现有债券模式和基金模式的优化调整,可以使交通债券等融资模式更加科学高效,解决交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压力和难题。交通债券或基金应采取分级措施,推出专项债券或地方债券,使交通债券的应用性得到提升。同时也应成立地方性交通领域基金,实现资本对接,解决交通经济面临的难题,在基金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使民间资本加入到此类基金当中,使民间资本得到合理配置,提升资金利用率。

3.2 加大银行信贷对交通经济发展的支持

银行信贷是交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银行信贷所产生的还款压力,成为阻碍交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银行要加大对交通领域的信贷保障,加快商业银行与具体投资项目的对接,缩短贷款审核周期,同时合理确定贷款利息,使交通建设项目能够获取到理想的资金支持,保障项目平稳推进。

3.3 推动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交通经济领域

民间资本的科学有效应用能够缓解交通经济发展面临的融资难问题,释放融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民间的大量资本成为各领域经济发展的资本保证。通过积极引导和规范利用,可以使民间资本在交通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解决了交通经济面临的资本缺口压力,另一方面则能够使民间资本得到科学配置,解决资金投资方向性问题。

3.4 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

随着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直接投资的减少,部分交通建设项目面临短期的资金缺口,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部门要强化资金利用率,在融资难的环境下,提升资金利用率,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能,有利于交通项目的按期高效建设,使交通经济整体竞争力得到彰显,使交通公共服务的价值作用得到发挥。

4 结论

交通经济融资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交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交通项目建设、交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领域都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缺乏稳定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过高直接影响着交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前交通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环境下,采取优化融资渠道等具体方式能够切实提升交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本次研究从交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融资角度入手,对尚存于融资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的针对性较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一定实效性。

摘要:交通领域的投资是我国基础投资的重要方向,从交通经济的持续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交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交通经济领域投资的变革,现阶段交通经济融资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导致交通经济融资面临困境。针对交通融资难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和探讨研究,有助于切实解决交通融资的现实问题,进而推动交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交通经济,融资问题,交通债券

参考文献

[1]贺大志,曹丽荣.交通投资项目效益分析对策及实施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2]曾斌.基层交通经济融资困难的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6).

[3]郝宇平.乡镇交通经济融资困难的状况分析[J].中国外资,2014(2).

[4]李鑫.交通经济融资中的问题与困境分析[J].才智,2013(34).

[5]马凤军.新时期有关交通经济问题的综合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9).

[6]贺大志.交通经济融资中的问题与困境探究[J].才智,2015(16).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2

涂中臣

2011级工学院光电班

摘要:平凡的人因有理想信念而伟大,有理想信念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漫漫人生,唯有急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激水,到达光明的彼岸。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 学知识的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现在而言,由于社会家庭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问题日益尖锐,学校、社会的教育应找到合适的途径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理想与信念的涵义

理想与信念是略有区别但又紧密相关的两个范畴。“理想”是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信念”是指对某种主义、理论极度信服尊重,并以之作为行动准则。理想以信念为基础,信念决定理想,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理想的内容与方向,但理想也可以念,并发挥信念的作用。理想与信念都属于人的精神范畴,是人特有的“自觉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我们所说的理想信念,在大多数场合并不是一种泛指,而是特指马克思主义———共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已在最近几年被广泛使用,但是,人们当前普遍认同的社会理想信念的含义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这反映了我国民众的一个语言习惯。由于“理想”和“信念”各有其独立的含义,长期以来人们喜欢将“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分开来单独使用。“理想”在人们日常用语中通常指对某种未来奋斗目标的观念预见和构想。而“信念”则指人内心确信和秉持的观念和见解。用“理想”和“信念”表述、对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的追求更接近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便于为广大的群众理解。而理想信念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具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它体现着人们对最高价值目标的理想的信奉。它既包括对理想目标必然实现的信念,也包括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它是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用一定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的一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要求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一代新人具有远大的理想以及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而献身的精神。相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是一种理想。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栋梁,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必要的。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清晰和正确的认识,面对世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能够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有着自己的判断,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将国家的利益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联系,用正确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大

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时,可以用正确的人生观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全球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的充斥着大学生的生存空间,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其他国家用各种诱惑极力地影响着我们的年青一代。当代大学生时刻面临着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信仰危机、生存危机和多元化价值观等问题都影响着他们的政治信仰。学校教育所给予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是有限的,大学生在面对诱惑和考验时,往往头脑不够清醒,心理意识会发生动摇和变化,因而淡漠了自身的政治信念和社会信念。

(二)当今中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实际,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的不够紧密。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还仅仅停留在按照课本口传心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而且在中学几乎没有大块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导致高校教育高高在上,不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没有做好准备进行及时的调整和适应,尤其是高校更是对这样的情况缺乏应有的反应速度,暂还停留在理想信念教育依靠课堂讲授,而缺乏对学生实践的引导。换句话说,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产生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三)理想信念形成的曲折性与反复性较大地决定了当代中国青年一代的理想信仰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当代大学生大多年龄处于青年早、中期,长时间在学校学习,社会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相对比较单一,看问题敏感但缺乏应有的深度,做事情有激情但难以持久。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具备鲜明的群体特征,“80、90后”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众多的关爱中成长的一代,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经历挫折,有很强的优越感,在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开放环境不断复杂的条件下,社会不确定因素、偶发性因素日益增多,他们承受着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压力和变化,他们又缺少足够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渐渐地不适应这个他们并不了解的现实社

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奋发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发展,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参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着期待、热情和信心。但也不能忽视,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人文生态环境正经历改变,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相互激荡,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现象,在他们中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念迷茫、理想模糊、观点偏激、责任缺乏、意志脆弱等方面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在思想政治方面,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这些

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因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素质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素质的关键要素。

五、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

根据近些年来教育部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多数大学生还是有理想的,他们的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对于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有所思考和设计。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从而对理想信念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了动摇。

(一)理想信念迷茫,政治观念淡漠。

在市场价值观念的冲击下,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取向逐渐失去必要的文化和道德约束,他们的思想意识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的倾向。在对于理想与信念的问题上,如今的高校学生更是有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失去了方向,人生没有追求,没有理想,大学生社会政治理想正在弱化这一不容忽视的事实不得不令我们深刻反思并引起高度重视,这样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迷茫,政治信仰模糊,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讲诚信,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都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崇尚宿命论,迷恋宗教和迷信。

随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现实压力的加大,有的学生担心自己在竞争中落后,担心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加大,形成一种恐惧。为了消除恐惧,成为竞争的强者,一些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宗教文化或迷信活动的影响,以期获得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即“神”,这种倾向造成在大学生中“神本信仰”有所抬头。当现实中追求的目标难以实现或达不到自己要求之时,部分大学生容易把希望寄托在超现实力量上,或信仰神灵,或陷于迷信。

(三)个人理想脱离社会理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的竞争,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求知欲旺盛,对市场竞争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反应敏感,大学生普遍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要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努力学习,注重掌握知识,培养自己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真正分析起来,虽然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社会理想对于实现个人理想的作用,但真正能把个人的理想奋斗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不多,他们更偏重于个人理想。

六、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1、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也日趋严重,对从而对精神追求日益淡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日益盛行。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考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升值失去了共产人的道德信念和情操,背弃了党性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贪图享乐、唯利是图、以权谋私,坠入了腐败的深渊,严重损害的党的威

信。这些社会现象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健全的大学生来说,易给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带来消极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带来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说是把双刃剑,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其就包括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问题。人的思想意识归根结底是由客观社会条件决定的。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价值导向一元化、专制化,束缚了人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人们的创造精神和自主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发挥,其结果是:既阻滞了经济发展,又抑制了精神解放,整个社会缺乏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尤其是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务实观念和正当利益观念等,在大学生中普遍获得了青睐与张扬。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主要投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方位改革。市场呈现出价值观念多元化、就业渠道多元化、经济形势多元化、理想信念多元化;同时,市场经济的西方思潮,如“注重实用,偏求功利,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并涌进大学生的视野。从当前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特点———敏感性、多变性、差异性、矛盾性———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定型,而思想发展的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总的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但同时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务实,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动荡,无长期理想信念,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出现消极厌世的行为。

针对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现状和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正面临着多种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在理性上提高认识,这就要求要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合理地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与解决这一客观现状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孔一霖;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开放,2011(2)。

2、王权,苗品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才智,2011(8)。

3、孙月红,朱晓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

4、王帆宇;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与教育对策;高职论丛,2011(1)。

语文作业设计的困境与突围 篇3

一、高中语文作业观的现实困境

1.语文作业就是由练习题构成

教师往往根据当天的教学,拿相应的辅导书布置语文作业。这是高强度语文教学环境与教师的思维定势使然。长此以往,语文作业就变得机械、乏味,语文也如同是一片秋天的枯叶,了无生趣、无人理睬。更严重的是,这样的作业使语文和生活脱离,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语文作业必须落实到书面

一直以来,语文作业已经习惯于以书面的形式来布置。诚然,书面作业方便检查,作业过程也看似更加可控。

首先,语文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无法量化的,更多的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一文、一句都有可能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动,而促使这一内在变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学生自我的思考。所以,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不妨放手,给学生充分空间、时间来感悟语文,体察生活。而不是非得用书面作业来捆绑住学生的手脚,这样的所谓“可控”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不符合语文学科特点。

其次,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各种能力训练应该并举。

故而,语文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作业的设计这一环节须兼顾“听、说”能力训练,给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的机会,促成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3.语文作业是课堂以外的事

当前的语文课堂多是全程讲授式的课堂,没有练习时间。我们先不完全否定这种课堂模式,但我们至少要进一步思考这样有讲无练的方式的效果。

首先,单一的讲解是一种单向的、靠学生单方面接受的形式。没有运用实践的一味灌输,发现不了问题,很难让学生产生主动渴求学习的愿望。

其次,语文作业的有效完成需要一定的环境。在课堂特定的语文氛围中,学生对于某些情感性、思索性偏强的能力训练更容易理解和内化,而在课后,面对课务压力,学生自然而然便会减少对语文作业的思考和感悟,甚至会应付、抄袭。

因而,语文课堂教学有时可以利用练习多角度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语文课堂的教学附加值。教师在高中语文作业观念上所存在的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怎样的作业观才是更符合教学实际,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进步的,这一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要求。

由此可见,要让语文在目前的高中学科中化轻为重,在语文教改的大潮中有所突破,一定要以“突围”性和“创新”性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在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永葆“创新的作业观”,在作业设计观上实现理念“突围”,一改陈旧的习惯思维,采用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给学生搭建一个创新思维的平台。

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观“突围”原则

1.综合性原则

新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以及作业的设计中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以暑假作业为例,笔者把学生暑假作业设计为“我的假期生活”展示活动。学生把自己在假期中所感所悟用多样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多媒体资料,假期结束后进行展示。要求展示内容对大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捕捉能力,增加人生精神给养。

再比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主题开展“生活知多少”活动,即社会调查。此类作业常以学生自己调查的形式进行,自由组合小组,根据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小组分工合作,从书籍、报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通过采访、调查、讨论、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这样的学习环境是动态的、开放的,这样的学习状态是积极的、主动的。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广泛接触社会,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运用多种信息的能力,实现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和学科间的融合。

顾黄初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要遵循“生态观”,即“语文教育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要为语文教育提供优质的生存发展条件,语文系统要努力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努力实现两个系统的共生共荣。”

综合性原则下设计的语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这两个系统最终的共生共荣。

2.思维化原则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语文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进行,人的思维结果也要依靠语言来表达。故而,语文教学应强化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训练,发挥语文学科的特色功能,并且将之延续到语文作业的设计中,通过语文作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在深度、广度上的飞跃。

基于此,高中语文作业要尽量设计一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作业,形式可灵活而富有变化,对学生要有启发性和挑战性。比如,在教完《项羽本纪》后笔者布置了如下作业。

项羽曾在年少时远观秦始皇帝豪言曰:“彼可取而代也。”这样的一位壮志青年却在乌江边上,面对亭长的帮助依然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过江东。

请选择以下一题探究:①他难道真的只有死路一条吗,能否有别的结局?②这样的项羽你认为是不是真正的英雄?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及查找到的资料撰写探究报告。

在这里节选一位学生的研究报告片段:

最终虽然项羽在乌江自刎,但这是英雄的选择,是他对死的无畏!乌江自刎,更是项羽用死来践志,来书写他的英雄情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曾这样评价项羽。这一字一句,端庄凝重,凸显着英雄不屈的脊梁,唱出一种不惧的人生态度。项羽的凛然正气,雄心壮志,就算最后失败,他也不失为一个英雄!

如此的报告是基于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深刻把握,是让自己的思维充分参与而获得的。这样的语文作业富有启发性,起到了引导学生多方面看待问题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创造,在创造中不断学习。

总之,在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要重视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思维的参与度,而非只重视最后答案,并且在作业设计时要针对不同学情,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思维参与的量、广度和深度的问题。

3.个性化原则

《学记》如是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们在教学上应尽力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个体的智能结构,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现状,打破传统上所有学生做同样练习题的单一局面,在照顾到“个性差异”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业设计尽量有层次、个性化。笔者在学习完《铃兰花》这篇叙事散文后设计了以下的作业:

请从以下作业中自由选择一到两题完成:

①从文中摘录你欣赏的心理描写的语句,并试加赏析。

②模仿课文第一小节写一段“环境刻画”的文字,不少于50字。

③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拨动人心弦,请以“难以忘怀的事”为主题写一篇随笔。

这样的作业是由易到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选择,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要求,尊重了学生层次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一种想“跳一跳,摘桃子”的愿望,如此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符合新课程下“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

三、实践反思

语文教师在创新、设计、布置作业时要本着“以学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态度和思路去运作,不可一味求新求变。

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语文作业设计也是如此。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展开创新,找准创新的切入点,这样的语文作业才有的放矢,并且省时、高效。

短时作业和长久作业可以同时进行,相互补充。这里的长久作业是指需要分阶段完成的作业。语文作业尤其讲究慢工出细活,更重积累。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最终提高离不开语文知识的长久积累,语文综合能力也需在积累中逐步提高。

另外,学习的乐趣是逐渐形成的。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乐趣,让被动完成作业变成内在“需要”,这种内在化需求强调个体的主动性。比如班级所有成员轮流写作,共同创作一部小说,长时间坚持摘抄和写随笔,美文的背诵积累,等等。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在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教师要尽量根据学生学情,多思考,多探究,因时因人而异,用具有突围性的、创新的作业观来指导语文作业设计。这样便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可能地提升高中语文作业的效益,让学生愿意做语文作业,想要做语文作业,认真做语文作业,从语文作业中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成。最终促成学生自觉改变对语文学习和语文作业的态度,从而在高中学习中将语文作业乃至语文学科化轻为重,使之不再边缘化,让语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幸福之源。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4

一、独立学院规范设置背景分析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高教需求增加等新情况,一种借助公办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按民办标准收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在江苏、浙江两省部分高校首先兴起,由于采用了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这类学院获得较快发展,并迅速向全国扩散。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管理政策,一些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矛盾。据此,教育部于2003年印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8号文件”),以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8号文件”明确指出:对独立学院办学,要“积极支持、规范管理”;试办独立学院要一律采用民办机制,独立学院建设、发展所需经费及其他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筹措解决;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独立填报《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学院在经过“积极支持”的5年快速发展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压力已大幅减轻,但高速发展后的独立学院又面临许多现实的办学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办学,2008年3月,教育部出台“26号令”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设立、组织与活动、管理与监督、变更与终止、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提出:“本办法施行之日起5年内,基本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由独立学院提出考察验收申请,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察验收,考察验收合格的,核发办学许可证。”由此,我国独立学院办学进入到了“规范设置”阶段。

“26号令”的出台有着现实的社会时代背景。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的重大决策,这就要求独立学院也必然要走规范发展、内涵发展的道路。从独立学院办学实践来看,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后,独立学院原有办学体制机制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独立学院的法人地位没有确定、产权关系不够明晰、重规模轻质量的办学观念没有改变、办学责权利机制没有建立等。这在客观上要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管理规定,以加强引导,促进独立学院科学可持续发展,“26号令”就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体制规范与条件达标: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的核心问题

“26号令”是在“8号文件”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它对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对独立学院“体制规范”和“条件达标”两个方面的明确要求。

1. 体制规范:

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的重点。“26号令”与“8号文件”相比,最核心的是进一步规范了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26号令”第三条指出:“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这就明确了独立学院属于民办高等教育体系,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须坚持“民办机制”的办学模式,同时为确保“公益性事业”属性,还须坚持办学的“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教育公益性”等基本原则;“26号令”第六条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独立学院工作,依法履行相关管理职责”,由此明确独立学院“省级管理”的行政隶属关系。再从独立学院的内部体制看,“26号令”进一步明确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的举办者地位,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办学的积极性[1];进一步明确了独立学院的法人地位,举办方包括高校、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出资必须依法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独立学院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

2. 条件达标:

独立学院科学发展的保障。与“8号文件”相比,“26号令”对独立学院的设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独立学院的举办方提出严格的要求。“26号令”改变了“8号文件”举办方和合作方的提法,明确将高校和社会组织及个人共同列为独立学院的举办者,同时进一步提高举办方的资质,如举办高校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社会组织具有注册资金、总资产、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的要求,个人具有总资产、货币资金的要求等。二是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求其达到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从表1可知,“26号令”所提出的办学条件是“8号文件”的延续和深化,这既给独立学院的举办方提出了明确的举办要求,又为独立学院的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难题剖析

先发展后规范是我国独立学院办学的一大特点,最终表现为当前独立学院办学形态上的百花齐放、良莠并存。由于以往关于独立学院办学侧重于形式上的规范并未提及法人财产权问题,因此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资产都掌控在举办者手上,而“26号令”把“体制规范”和“条件达标”作为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的考核重点,因此,“体制多元”、“产权复杂”、“条件不足”、“动力缺失”成为当前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的4大难题。

1. 体制多元:

我国独立学院办学的现状。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母体高校独办型、高校与企事业合办型、高校与地方政府合办型、高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办型等4种[2]。有数据显示,母体高校独办型、高校与地方政府合办型和高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办型占全国独立学院的67%[2]。按照“26号令”的要求,全国至少67%的独立学院必须规范举办方,引入社会办学资本参与独立学院办学,这是当前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2. 产权复杂:

独立学院科学发展的障碍。我国独立学院走的主要是“依附型、契约式”道路,就独立学院产权而言,母体高校独办型独立学院的办学资产属母体高校所有,高校与企事业合办型独立学院的办学资产往往由出资单位所有,高校与地方政府合办型和高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办型独立学院的办学资产属地方政府所有,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的缺失已日益成为其发展的“软肋”,无法充分调动独立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条件不足:

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的难题。当前我国独立学院基本按“8号文件”的相关要求筹建设立,但时隔5年后出台的“26号令”对独立学院的软硬件“升级”要求较高,其中独立学院的校园占地面积是硬性指标,必须达到500亩及以上,而其他的办学指标则与办学规模相挂钩。独立学院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很多都达到在校生万人规模,“26号令”中的生均指标对独立学院而言压力巨大,办学条件不足成为独立学院规范设置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难题。

4. 动力缺失:

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的困境。在当前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中,表现相对积极的是由社会资本占主导作用的独立学院,这类独立学院已有23家通过规范设置,而母体公办高校占主导作用的独立学院往往缺乏规范设置的内在动力。母体高校担心独立学院规范设置影响其经济利益,忧虑教育资源流失;独立学院担心独立后失去母体高校教学资源和社会声誉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从近年通过规范设置转设成纯民办高校的一批独立学院来看,真正独立后的招生形势严峻,办学压力剧增,这使得依附母体办学的独立学院在面对规范设置问题时更为谨慎。

四、分类规范与统筹协调: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策略探析

独立学院规范设置事关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与走向,立足我国独立学院当前的现实困境,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来探索落实“26号令”的应对措施是当前既紧迫又现实的课题。

1. 分类规范:

因地制宜地制定独立学院规范设置实施细则。“26号令”是独立学院规范设置宏观层面的制度导向,并未涉及具体操作环节。当前独立学院对规范设置工作的消极观望是因为担心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一种模式、一个标准来考察评价独立学院的办学现状。笔者认为,“26号令”出台的根本目的是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保证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推动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全国独立学院都按一个模式和一个标准进行规范设置与管理,不但会脱离当前独立学院办学现状多元的现实,而且还有可能破坏我国独立学院已经取得的办学成果,影响独立学院举办者的办学积极性,制约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我国独立学院多元复杂的办学现实,“26号令”的贯彻落实不能搞“一刀切”式的规范设置与管理,而应结合不同独立学院的特点,探索分类规范的现实途径,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类别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的实施细则。鉴于独立学院实际的办学历史及其体制多元的现实,有专家建议对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与管理应遵循“政府主导、分类管理,一省一策、一校一议,因地制宜、属地管理”[3]的原则,以“26号令”为原则框架并结合各省各校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独立学院分类规范设置实施细则。笔者以为,这是破解当前独立学院规范设置与管理困境的一剂良药。

在分类规范的过程中,要结合独立学院资产所属关系和办学性质制定不同的规范重点。当前独立学院主要有“国有民办”与“民有民办”两大类,对“国有民办”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实施细则的制定,应允许这类独立学院资产投入、办学方式多元并存,鼓励多种模式办学,部分独立学院可以收归国有[3],同时还应明确国有资产划转过户程序、社会组织或个人变更程序等。在“民有民办”独立学院规范设置实施细则中,应重点明确企业、个人资产划转过户程序、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益保障机制、独立学院与举办方的责权利关系等方面内容。

2. 统筹协调:

多方协同推进独立学院规范设置与管理。独立学院规范设置与管理涉及范围广、牵涉政府部门多、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积极配合的联动机制才能有效推进。

(1)进一步理顺独立学院与举办方之间的办学关系。当前一些独立学院的办学现实为母体高校或合作企业在其日常运作中“唱主角”,这会使独立学院陷入纯粹的“高等教育赚钱机器”或举办者“附属物”的歧途。“26号令”明确了独立学院的法人地位并要求其落实法人产财权,独立学院必须以此为契机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结余分配方式等因素签订独立学院与举办方之间的办学协议,协议的核心是要确立独立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负责日常的教学与管理,明确母体高校是其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社会声誉的提供者或共享者,负责指导和监督独立学院的日常办学行为,明确社会组织或个人是其办学硬件和先进设施的保障者,负责独立学院办学的资金筹措、校园建设等。

(2)多途径推进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达标。浙江省是我国独立学院创办的先发地,为推进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与管理,该省出台文件,通过以下3种方式实现独立学院办学条件达标,可供参照。

第一,剥离过户达标。对于当前办学条件已经达标但资产不在独立学院名下的,浙江省按“26号令”要求,由省政府发文将相关办学资产统一剥离过户至独立学院名下。对于“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在不改变资产国有属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由地方政府牵头一次性无偿划拨过户到独立学院。对于“民有民办”型独立学院,通过与举办方签订相关办学协议、理清各方对独立学院办学责权利关系的前提下,也由地方政府牵头将相关民有资产一次性划拨过户到独立学院,以落实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

第二,迁移重建达标。“26号令”对独立学院有办学用地最少500亩的底线要求,但许多独立学院这一办学条件已无法在原校址实现达标。浙江省根据各校现实,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高等教育布局安排,积极鼓励这类独立学院寻找新的办学区域,重新选址建设。在重新建设校区的过程中,鼓励独立学院积极吸纳社会力量,投入到新校园建设,并在合作举办独立学院的协议中明确各方对独立学院办学的责权利关系,新校园的产权要做在独立学院名下,以确保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的实现。

第三,原址扩建达标。对部分办学用地还不足500亩,但校区周边还有可征用土地的,浙江省积极协调各方力量,通过新征用土地的办法,立足现有校区,进行原址扩建,努力加强部分办学条件相对不足的独立学院建设,满足“26号令”的办学要求。在具体操作时,对于扩建前的独立学院办学资产按照剥离过户规范方案实施,扩建部分的办学资产按照迁移重建规范方案实施,以最终落实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符合“26号令”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要求。

(3)协力推进独立学院办学资产划转过户。独立学院的办学资产划转过户是落实“26号令”中关于独立学院法人财产权的关键性环节,它涉及多个政府行政部门,具有程序复杂、政策性强等特点,建议由独立学院所属地方政府牵头,以“26号令”第三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为主要依据,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为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出台相应的办学资产划转过户扶持政策,同时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针对有关疑难问题通过多部门协商解决,共同推进独立学院的规范设置工作。

(4)建立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成本社会分摊机制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现已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簿,与当前公办高等教育办学资金快速增加相比,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后继发展资金十分匮乏,亟需出台多样化的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来加以扶持,以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资金不足及来源单一的问题,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和福利,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近几年,上海市的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和相关措施值得参考借鉴,该市研究制订了《上海市推进民办高等学校落实法人财产权的实施办法》,以此规范落实上海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问题,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并有效防范办学风险;上海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扶持资金制度,引导民办高校将公共财政扶持资金重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等等。2010至2011两年间上海市已累计向市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投入扶持资金1.067亿元。这些举措值得我国其他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借鉴,以共同推动独立学院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霄兵.独立学院制度建设的新发展——《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评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2]魏训鹏.独立学院发展趋势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8.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5

Jaehoon Lim关注有限的流行点

旅法韩裔设计师,2010年毕业于巴黎Atelier Chardon Savard服装设计学院,获得毕业大赛第一名。同年在法国创立了自己的品牌IPSEITY,并受邀请进入巴黎著名Showroom MC2。首届T.I.T时装周三名获奖者之一。

《风尚周报》:你为什么选择设计男装?

Jaehoon Lim:我最开始设计衣服的初衷是给自己穿的,然后才有去学习时尚设计的念头。比起女装来说,男装在设计上需要更为合身,干净和简洁。虽然看上去在材质和剪裁上元素比女装有限,但追求上也更为完美。而在完美的过程,需要有不断的尝试,因此男装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

《风尚周报》:在设计的过程中,你会去关注市场的流行点吗?

Jaehoon Lim:当然会。我们设计中有一个概念叫做“One man brand”(一个人的品牌),意思就是从设计,到图样,到手工的制作,全都是由设计师一个人完成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个系列的成本都会很高,比起那些量产的成衣品牌来说,制作数量也远远比不上。我在做的就是一个“One man brand”,所以我设计的服装能够针对的顾客,是那些能够了解、理解并且尊重设计师的顾客。潮流还是会关注,但针对面会更小。

《风尚周报》:你是否有过和时尚买手、设计师联盟合作的经历?

Jaehoon Lim:我在学校设计和制作的服装,会放在网站上做展示,也会有人看到然后购买。而我的一个朋友,则经常充当一种“中介”的角色,他来我这里看到有合适或者喜欢的衣服,就会买下来然后再通过其他方式转卖出去。但非常正式的合作则没有过。

《风尚周报》:那你是否计划加入已有的品牌做设计师,还是会创立自己的品牌?

Jaehoon Lim:我计划今年内回韩国,然后把在巴黎创建的品牌IPSEITY带回去,希望能把我作为独立设计师的经验和品牌的经营结合在一起,在一个商业品牌中能融入更多自己的风格。

方威箎(VIIFONG)懂得经典才懂得叛逆

现居巴黎的中国籍设计师方威箎,201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巴黎ESMOD高等时装设计学院,并于同年在法国成立个人品牌VIIFONG。首届T.I.T时装周三名获奖者之一。

《风尚周报》:你创作这次T.I.T时装周的作品的缘起是什么?

VIIFONG:我决定参加比赛后重新设计了整个系列。因为当时正值二战纪念日,我知道了关于受害犹太人的头发被做成各种工艺品的这段历史,有所感触。我这个系列的主题不是前无古人的,但之前这样做是为了炫耀一种胜利一种骄傲,一种侵略的快感。我做是为了赞美受害者、牺牲者的美丽。

《风尚周报》:作为时装系列来讲,这样的题材是不是过于沉重了?

VIIFONG:可能这个历史背景会这样,但我希望赋予它的东西,比如走秀使用的配乐等等,有着反抗压迫,崇尚和平的意图,以及这之间的博弈。我觉得我的作品虽然都是黑色,但我想带给大家的是希望,是善的东西。

《风尚周报》:你这个系列的作品剪裁上非常贴合身体,这是你的个人标签之一吗?

VIIFONG:这个系列能体现我对女性身体的一种还原,实事求是。布料披在身上是一种身形的修饰,衣服能够反映事物本身的面貌。所以我用了天然的面料、丝、纱,比较特别的是皮革复合海绵,这个别人没有试过。我喜欢从历史里面挖掘灵感来源,我也希望把我东方的大爱精神融入到设计里面。

《风尚周报》:像这样主题很鲜明的系列在艺术性上的体现不容置疑,但这样的服装如何做到实用性?

VIIFONG:通过元素的提炼和工艺的提升吧。比如在台上大家看到我的衣服上有飘散的头发,但静态展示可以看到头发编织的细节,还有镂空,层叠交错这些工艺手法的运用,所有的形态都像头发的流动一样。我没有一味追求艺术,作品里不会太空白,有很多实际的东西。

《风尚周报》:在你看来,这一季流行的关键词是什么?

VIIFONG:金色、黑色,因为我喜欢黑色。

《风尚周报》:你的作品是否有被市场化?曾经和买手接触过吗?

VIIFONG:曾经和买手有过一次电话接触,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达成合作。有趣的是,这次参加比赛,有个买手试了我的衣服,和我沟通,对我说“你不要太成衣化,不要考虑别人,保持自己的水平走下去”。这句话从买手口中听到真是挺有意思的。

《风尚周报》:那你会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

浅析中国3D游戏的设计与困境 篇6

一、阻碍我国3D游戏基础发展的因素

一切艺术创作的创新问题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所谓标新立异、推陈出新, 都是指在继承过去设计创作成果的基础上, 开拓新思路、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寻找新题材。在3D游戏动画创作范畴, 还要探索新结构、新技术领域、开拓新的灵感来源。我国现阶段的3D游戏动画设计, 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 还没有形成既结合中国特色, 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 我们缺乏3D游戏动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三维文化素养。其具体病症在于:对3D游戏动画的意义缺乏理解, 缺乏正确的3D游戏动画意识和观念;社会整体三维影视文化发展的落后;三维设计运营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美工方面绝对在世界上算的上前列!可是为什么大部分的中国玩家会比较倾向的选择去玩国外的游戏呢?致命的原因一是设计者对设计感官的误差。二是市经济的负面冲击影响了游戏动画的发展。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导致的局面就是真正原创公司面临亏损, 却得意了“扒皮”公司。起原因是国内没有广泛的高素质的观众和消费群体, 这也是大部分群体接触不到高质量的精神消费品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是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提高观众群的审美意识和国家的支持。支持国产原创也是一个很有效可行的办法。三是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 因为一个成功的团队是必须要有一个能纵观全局的智者来领导的, 反之的后果就是无数的人才呈一盘散沙的情况, 甚至是很多不可多得的人才转业从事自己不在行的职业。所以这是一个连环性的社会问题。

二、3D游戏的设计与制作

说到3D游戏的发展不得不说到它的制作方法, 因为3D游戏的分类很是广泛, 分析各种类型的制作方法与我国的人才能力, 才能找到我们在世界稳定的立足点。一我之功敌之长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1、3D游戏与艺术修养的关系

大多数的人认为3D的制作和艺术修养没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这是错误的思想。一个艺术功底非常扎实的人半路出家制作3D游戏要远远比一个没有艺术功底的人做几年甚至十几年要好的多。我说的好不是所谓的专业技能, 而是艺术意境。

在我看来艺术功底和审美是可以画上约等于号的, 一个没有艺术涵养的人只会一味的做着老板发下来的工作, 墨守成规是很难脱影而出的, 注定了只能做一个工匠。但是如果在工作的要求范围内加入一个人的艺术涵养也就是灵气, 那将大大的不一样, 因为那就是从工作升华到了创作!

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遗产, 有用不完的素材和灵感。可是现在情况却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没有在自己国家的人手中发光, 却让国外的人屡屡用我们的文化遗产。这丝毫不弱于民众危机, 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的思想会被他们拉扯过去, 会一味的崇洋媚外。

2、关于3D数字制作软件

首先说3D游戏的主要软件有3DMAX·ZB·MAYA等, 这是国内主要用到的软件。综合国内的情况3DMAX的使用很是广泛, 有很多领域要用到的软件。这个软件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性价比上, 它可以支持各种的引擎, 上手速度快, 节省工作时间等优点。缺点在于不够MAYA的人性化, 节省时间的基础上缺乏灵活性, 但是确实很适合制作游戏。ZB是次时代单机游戏制作的一个重要软件, 对于艺术功底强的人很容易上手, 可对低模进行细致雕刻, 很方便的软件, 但是国内熟练的人才很少, 大多这样的人才都被国外次时代游戏公司高薪挖去。

3D动画或是CG一类的制作软件主要有MAYA·PS·PR等诸多后期软件。因为3D动画的要求是要精度的模型, 所以MAYA这样可塑性强的软件比较适合动画的制作。还有MAYA的动画系统十分齐全及人性化相比3DMAX的动画系统有很大让人发展想法的空间。再者动画需要各种各样的后期制作, 对于国内的后期在我看来在世界上还是算的上有发言权的。很多的国外大型电影和动漫游戏公司的后期都高价拿到中国来制作, 所以说我们有很强大的后期团队, 却极其的缺少优秀的领军人物!

在我国, 游戏设计成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数字媒体才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国产动漫业对人才的需求。据北大方正影视游戏动画机构有关人士称, 从动漫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游戏设计人才总需求量大约在10 万人。目前市场上游戏设计人才难招, 主要缘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对游戏人才的教育还比较滞后, 还没有形成高质量的供给;另外游戏创作也需要实践经验, 而且游戏人才也需要艺术根底的, 其实游戏人才是一个需要全方面素质的人才, 其中, 教育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最早的CG培训始于上世纪90 年代初期, 开始主要是一些平面培训班为了扩大授课范围而开设的三维软件培训班, 近两年, 专门的游戏、动画技术短期培训班才多了起来, 但其不菲的学费、脱产学习方式却使很多CG爱好者望而却步。

为了缓解国内游戏设计人才急缺状况, 提供适合各层次、各城市学员不同需求的培训课程, 以网络方式开展动画设计师远程培训, 远程教育具有性价比高、学习时间灵活、招生范围广阔等优点, 以远程教育方式开展的动画设计培训, 将会受到学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厚爱!

三、结论

3D游戏设计整体的多元化和部分个性化的发展, 使人们对设计形态、设计情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更新的题材和形式出现。设计师要想发挥独创性, 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角度和表现手法, 不走人家走过的老路, 关键在于3D游戏设计必须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袁庆龙, 候文义.中国游戏产业论[J].鲁迅美术学院学报, 2001, 32 (1) :51-53.

[2]高志, 三维动画的发展[J].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6, 04 (4) :23-27.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7

站在劳动力供给方的立场来看, 大多数女生更多地感受到“女性就业难”;而从劳动力需求方来看, 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大学毕业的男生, 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在实际使用中感觉到男性员工比女性员工更有效率, 且招收女生的劳动力成本比较高, 这样的看法无疑使得“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明显低于“男牌”劳动力[2]。

一、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下, 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人才的不断涌出, 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就业机会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显著。

(一) 性别歧视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成熟劳动力市场上, 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现象是个非常古老的命题。调查研究表明, 在所有发达国家, 现实中妇女的报酬一直都徘徊在男人报酬的60%到65%之间[3]。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求, 在当前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在求职过程中很多高校女生都遭遇到了用人单位不同程度的歧视。

(二) 待遇歧视

在求职的过程中, 不少女性都会遇到像许多用人单位无情地将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 更愿意选用那些能力稍差的男性的现实问题。在不断遭受用人单位无情的拒绝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下, 为了能够更快地就业以减轻生活的负担, 许多女大学生就只能通过找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拥有高的学历却干着不需要这样学历的工作, 干着与别人同样的工作却拿着和别人相差甚远的报酬的工作。这样的状况, 在当今并不罕见。同样的工作, 不同的报酬使得女性在待遇上与男性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早已成为了当前很多人不断跳槽或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

(三) 学历歧视

科学的不断创新、经济的不断增长, 使得在劳动力市场上, 许多用人单位不仅在招聘过程中明确要求“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而且即使他们要招聘女性, 对女大学生的学历要求较男生而言明显偏高。但实际上, 有很多企业所设立的岗位并没有必要以高薪聘用硕士、博士, 仅仅只需普通的大学生就足以干得完美。这样的现状不仅凸显了劳动的监管不到位, 造成无谓的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而且使得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严重受损。从个人亲身经历来谈, 在一次招聘会上我看到有一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感觉挺不错的, 可谁知后面备注却写明:本科, 男生;女, 研究生。这种现象明显存在着性别歧视, 无疑打击了女生的就业信心,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二、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产生原因

在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女大学毕业生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 但在求职路上却相对处于劣势, 这一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 而是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生理差异带来的影响

男女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使得女性在职业的生涯中与男性在做事上相差甚远。当女性到达一定的年龄, 她们对于生活和事业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取向, 比如女性达到一定的年龄就会承担起生育孩子和哺乳的重大使命。正因为男女两性之间存在如此显著的差异, 许多用人单位在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下就会宁可选择能力稍差的男性, 也不愿意选择能力更胜一筹的女性, 这使得女性在就业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二) 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制约

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1) 陈旧的高等教育模式, 较低的市场化程度。 (2) 就业指导水平较低, 组织不够健全。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许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就只是形式而已, 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问题, 就业指导课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了解就业形势及途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但如今就业指导课只能起到临阵磨枪的作用, 这无疑使得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屡次受挫。

(三) 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不到位

国家政策的实施和各个部门只有有机配合, 才能施展其应有的作用, 促进社会经济的前进, 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 保障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但当前重复管理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存, 女性在求职过程中的就业权利就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各种私企、外企抓住了这个疏漏, 使得很多工人拿着低工资做着高强度的工作。劳动力市场出现的纰漏, 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破坏了平等的就业权利。相关法律的出台实施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 是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平衡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三、提升女大学生自我市场竞争力的途径

正确认识男女两性生理存在的差异, 是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率最直接的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成功路上的基石, 面对职场上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女大学生要有积极乐观的求职态度和对男女性别差异的正确认识, 在激烈社会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我的市场竞争力。

(一) 自我充分的知识准备

职场中, 有两种类型的大学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通才”和“专才”。“通才”是指熟悉、掌握数个专业知识的人才, 这样的大学生能够适应无数的岗位。“专才”即指精通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 这样的大学生可以培养成为业务骨干。因此, 女大学生要得的用人单位的认可, 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准备是大学生就业准备的主要部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最大资本, 知识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因素。而非专业知识是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统称。非专业知识是构成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大学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非专业知识, 才能充分认识自我, 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实自己, 开阔眼界, 提升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二) 设立专门机构监管劳动力市场

市场的正确运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 监管机关的监督是市场正常运行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的依托。由于受到传统的性别理念的影响, 当前的社会经济中性别歧视问题依旧不足为奇, 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是增强社会对性别的正确意识的有效途径。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性别平等的宣传, 加强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 对女大学生平等的就业权利起到了有力的监督作用。

(三) 高等院校及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要与市场的需求衔接, 加快构建、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调整就业观念, 加强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的培训, 从而在女大学生求职的道路上起到导航的作用。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 社会环境对人造成的压力很大。健康的人格是一切的基础, 高校应对女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就业指导, 服务中心应提供就业指导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这样不仅能培养女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同时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应聘要求, 正确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 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 减少求职的盲目性, 提高就业率。

四、结语

在就业歧视的阴影中, 高校女大学生失去了的不仅仅是各种就业的机会, 还丢失了更多对求职的渴望。当前人才市场的运行存在的纰漏和用人单位的偏见使得女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受挫, 被无情地拒之于职场的大门之外。政府是调节宏观市场的主体, 因此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方面, 政府起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

通过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劳动力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分析, 并结合相关的政策, 本文主要提出了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首先, 我们要充分肯定政府所拥有的整体制约和调节作用, 在大众中塑造正确的性别意识, 通过将性别意识纳入到政府的决策中,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高度重视就业平等, 提升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其次, 针对人才市场的运行问题, 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管劳动力市场, 处理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歧视问题。最后, 政府与高校联合完善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 女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 完善自我, 提高市场竞争力。

摘要:由于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 社会上某些招聘单位用人观念的偏差和对劳动力市场监管不够,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 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因此, 要从重构社会价值观念, 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就业法律法规等方面逐步消除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实现男女大学生就业平等, 提高女大学生整体就业水平。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静.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政策[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周燕等.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1) .

[3]高小珺, 孙放.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救济[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

[4]大卫.桑普斯福特, 泽弗里斯著.王询译.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第一版[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175~184.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8

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人口数量得到了大幅度地控制。但是, 也造就了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作为农村中思想较为先进的一批人, 他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只生一胎。因此, 也给自身带来了高风险系数, 一旦他们唯一的子女因不测而死亡时, 他们就失去了唯一的养老保障和精神寄托, 成为了“失独家庭”。这对于思想较为传统的农村地区而言更是后果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 截至2012年, 我国共有100万个失独家庭, 每年新增6.7万个。其中广大农村地区家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的养老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急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问题提出:农村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一) 面临“三无”的尴尬处境

“失独”老人作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作用之下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真正的“空巢老人”。这类特殊老人的养老现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 他们无法享受到同城镇职工一样的退休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公共福利待遇。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耕作,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失去了劳动能力, 缺少经济来源, 原本就存在着“未富先老”的生活压力而唯一子女的离世使得他们彻底地失去了生活来源和经济支柱。在我国农村地区绝大部分老人的养老、照料是由子女来承担, 对于失独老人来讲, 子女的照料就是一种奢望。对于这些家庭而言, 如果夫妻双方都在则夫妻之间可能会选择相依为命, 相互照料, 但是对于那些“失独”之后又“失偶”的家庭来讲, 他们又有谁人来照顾呢?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 导致了他们在养老的过程中, 出现了“无人”“无钱”“无能力”的尴尬处境。

(二) 缺乏专门性的政策体系保障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来看, 与农村失独老人有关的社会政策主要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五保供养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进行保障。这些政策中都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救助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但是却没有哪一项的条款是明确针对农村失独老人群体, 失独老人之所以可以享受到一些救助和优惠仅仅是由于其符合救助的范围罢了。

(三) 缺乏情感支持和关怀

对于农村的失独老人而言, 受我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民的头脑中更是根深蒂固, 他们普遍认为人在生、老、病、死等方面都应该以家庭为依托, 子女是他们晚年生活的依靠和保障。尤其对于那些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而言, 父母把自己毕生的经历全部投放在孩子身上, 几乎没有了自我。精神生活早已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老人而言, 他们的精神生活主要就是和儿女的互动, 失去子女, 就等于失去了精神支柱, 失去了自我价值和生命价值。因此, “白发人送黑发人”带给他们的精神创伤会更加严重和明显, 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他们不愿意承认子女已经离开自己的事实, 整天郁郁寡欢, 积年累月就慢慢失去生活的信心甚至形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三、建言献策:解决我国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 进行专项立法, 保障失独群体的权益

作为社会政策的牺牲者, 他们的权益理应受到保护。但是我们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中也没有哪一项是专门针对这一弱势群体而定, 对于失独家庭的救助也是参照对“三无”老人救助的标准而实施救助。虽然在2008年时, 我国城乡对“失独家庭”实施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这为失独家庭权益保障带来一丝曙光, 但是, 特别扶助标准调整机制至今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对于失独家庭而言这无疑还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为此, 政府要为农村地区的失独老年建立专项资金, 按照他们的困难程度需求来提供基本的服务。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农村地区的特殊性, 制定相应的养老资金扶助制度, 解决失独家庭养老资金匮乏的问题, 使他们无养老之忧, 能够安心养老。建立专门性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同时, 应当明确这些新政策的建立和实施不应和已经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抵触。

(二) 强化支持网络, 重塑美好生活的信念

对于农村地区的失独老人来讲, 他们尤其排斥养老院养老,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认为, 养老院养老是将自己没有子女的事实进一步“昭之天下”。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 农村地区的邻里互动更加亲密。因此, 对于这类群体的帮扶救助也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邻居、亲戚及朋友等, 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网络。他们可能会因为情感的亲密和活动空间的接近, 互相之间更加容易进行交流与合作, 也更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这对于满足失独家庭的情感需求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 充分发挥邻里、亲戚、朋友的支持作用, 建立一个强大的支持网络。与失独家庭进行沟通和交流,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独”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和灾难。

(三) 发挥社工力量, 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对于农村失独家庭而言, 养儿防老的观念早已在他们内心深处扎根发芽, 孩子对于他们的意义不仅是血脉的延续, 更是精神的寄托。对于他们而言, 暮年丧子, 带给他们的是更长久性的精神折磨。经济的救助只能是解决他们的部分问题, 精神情感的救助和支持才是他们最为需要的。农村的失独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于他们的救助也必须采取一种专业化的救助模式, 否则, 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二次伤害”。因此, 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的介入, 运用社会工作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对于这些失独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和救助, 缓解内心的孤独和脆弱感。当然, 我们强调“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于渔”。所以, 社会工作者们在救助过程中应当明白失独家庭自身才是关键, 社会工作者应当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 帮助他们跨越内心的鸿沟, 从悲伤中走出。

(四) 发挥互助作用, 建立多种养老模式

众所周知, 对于农村老人而言, 当他们年老之际, 他们更加不愿意离开自己住所, 更加愿意接受居家养老, 进入养老院或者福利院养老对于他们而言, 无疑会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不适应。因此, 我们应尊重他们意愿, 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建立一些适应农村失独老人养老的新模式:

1.“老老”互助模式,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 有大量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存在。由于其相似的生活经历以及年龄的相仿性, 彼此间更易交流, 能够寻得一定的心理安慰。因此, 当地政府可以将这些老人组织起来, 征得他们同意后, 进入一家共同生活, 将闲置的房子进行出租, 得到的租金大家共同使用, 作为日常生活开支, 老人之间也可以照顾到彼此, 同时也有同伴的陪伴作用。一方面互相照顾另一方面也可以寻得心理安慰, 减少内心的孤寂感。

2.“老少”互助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将那些留守在家无人照看的儿童或孤儿与这些失独家庭之间建立起一个联系与合作, 在遵循他们共同意愿的基础上, 由失独家庭父母代为照顾, 一方面失独父母可以得到一些精神的慰藉另一方面这些孩子也可以得到一些父母的关爱, 享受家庭的温暖。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

3. 建立“日间照顾所”。对于这些不愿意离家的老人, 也可以由政府出资建立其一个专门性的活动场所, 白天将这些失独家庭老人组织起来, 让他们在此进行吃饭、娱乐等活动, 晚上再回自家就寝, 通过此来帮助他们寻找一些新的兴趣点, 转移注意力, 为这些家庭提供一些生活保障, 解决无人照顾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老人之间的交流, 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精神困境。

(五) 发挥媒体作用, 提供法律方面的援助

2012年6月5日上午, 100多位失独者聚集在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民来访办公室的小院内, 他们想和计生委领导见个面, 谈一下自己的未来。这是失独群体首次进行维权活动。但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为数较少的100多位失独者中, 来自农村地区的所占比例更是极小的。我国农民由于自身方面的一些限制, 广泛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 在权益受损之后往往因不懂法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关注而选择沉默, 沉默的结局可能是采取极端方式来维权。因此, 对于这类“沉默”的群体我们更应当给予其充分的关注。当今社会是一个讯息发达的社会, 大众媒体往往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作用。加之, 中国是一个讲求孝道的社会, “百善孝为先”。在社会中, 通过大众传媒弘扬中国的孝道文化, 唤起社会大众对于农村失独老人这一群体的关注和了解, 通过大众媒体的渲染作用, 改变社会大众对于他们的“标签化”的误解。另一方面通过大众传媒对这些生在农村的失独父母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为他们的维权提供一定的渠道。当然, 只有宣传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法律组织和部门对于这一群体给予关注, 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他们维权, 推动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六) 发展非政府组织, 推动志愿者团队建设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已有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给予这些群体以温暖和关怀, 但是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还存在着发育不良, 发展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他们所服务的范围是有限的、力量也是微弱的。但是相对于政府来讲, 这些非政府性的组织往往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 他们更容易关注到这一群体的特殊需求和利益。因此, 推崇相关的社会组织在社会的建立使其与政府合力共同为这类特殊人群养老提供服务, 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另外这些非政府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资源, 组成志愿者服务团队, 通过进行专业性的训练, 为失独家庭服务。同时, 也可以就地取材, 构建起一个以当地社区为中心的志愿服务团队, 鼓舞当地居民加入, 成立固定的志愿者服务团队, 为当地失独家庭提供服务, 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四、结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与发展, 老人养老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 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我们只有帮助这些失独老人适应后续生活, 步入到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轨迹中, 让失独老人对养老消除后顾之忧才能真正达到一个“老有所养”的和谐局面。

摘要:失独, 这是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下出现的一个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的群体。随着社会发展, 失独这一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得不予以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农村地区的失独者们在养老方面往往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农村地区, 失独老人在养老方面存在的困境和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并对此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失独老人,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奚海燕.农村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09:361-362.

[2]李媛.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10:333-334+392.

[3]董丽红.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 2012, 06:37-38.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9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公平正义的认识

公平, 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与各种利益相关的一个概念。马克思说:“唯物史观的创立始于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和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等苦恼疑问的思考, 对人的活动动机背后物质动因的追寻, 以及对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关系的考察[1]”。不同于其他流派的哲学家,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 运用辩证性的思维方式, 深刻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中的种种赤裸裸的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及原因, 揭露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的公平与实质上的公平的脱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公平正义思想。

1.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公平正义内容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 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和制度, 深刻剖析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领域内的社会不公现象, 并揭露了其本质, 重视经济平等在公平正义体系中的作用, 并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 阐述了他的公平正义思想, 即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 在这里, 没有阶级和剥削, 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本身已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在《反杜林论》一书中, 恩格斯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 因此, 生产劳动就以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人们能“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社会。

2.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公平正义的衡量标准

公平正义是历史的, 处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之中的公平正义, 其评判的标准亦不相同。马克思指出, 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的公平正义不具有永恒的历史正确性, 它来源于现实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 也必定伴随经济生活的发展而相应的变化。“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 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公平正义是具体的, 又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无条件的公平正义。不同的阶级对公平正义的认识和理解亦不相同。人们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公平观, 运用自己的公平观去衡量现存的经济关系。例如, 等价交换原则是经济领域内体现的公平正义, 主要体现在从事市场经济活动中需遵守的公平竞争, 防止非正当的垄断和价格竞争。社会领域内的公平正义主要是指人们生存的基本权利和参与政治活动选举上所体现的公平性, 是一种相对公平, 所以不能把经济领域的公平原则简单的套用在社会领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将公平正义置于具体领域内更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

3.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 “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充分体现了大力提高和发展生产力对人们生活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极大推动作用, 是实现社会和谐、人人平等的根本途径。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 实行社会生产关系的合理化调整或变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制, 只有通过消除私有制、剥削和压迫,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才能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我国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增长与供应极度短缺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但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涌现, 贫富差距扩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农民工子女入学等问题日益突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是为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更是为了实现“中国梦”。

1. 经济领域内的不公平

经济领域内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逐步拉大。贫富差距若任其发展, 必定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贫富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经济和和政治挑战之一。

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超过0.5,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是收入绝对平均, 在0.2-0.3之间是收入比较平均, 在0.3-0.4之间是收入相对合理, 在0.4-0.5之间是收入差距较大, 在0.5以上则是收入差距悬殊。“农民工二代”“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垄断二代”等新词, 暗中锁定了社会资源分配的新圈子, 资源分配、收入分配制度, 机会不公平, 使得越有钱的人越容易挣到钱。

2. 社会保障领域的不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面临的一项内容, 对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当前的情况来, 我国的社会保障领域问题较多:第一, 我国的社会保障只是在一些大城市实行的比较好, 在许多相对比较薄弱的中小城市、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贫困者、从农村到城市务工的流动人口、农民工群体所受到的社会保障却非常有限。第二, 社会保障管理上的混乱引起的社会不公现象。据报道, 某些城市领取救济金的人中往往有一些是戴着金首饰、穿着高档名牌服饰、开着高端轿车的。相反, 许多生活真正困难的人却领不到社会保障金。第三, 迄今为止, 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底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全国总工会今年对失业工人的调查发现, 美国人领取的失业救济金为$450美元一个星期, 合计$1800美元一个月, 折算人民币12000元。以中国人均年薪10800人民币计算。美国人一个月的失业救济金比一个中国人一年收入略高。

3. 教育资源领域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就是指教育的公正与平等, 是以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标准或规范对教育领域内的平等状况所做的一个推断与衡量, 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表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巨大进步, 新一轮教育改革在高考加分政策上已做出调整。比如, 多个省份对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并降低分值, 有的地区对奥赛获奖者剔除保送行列。北京、浙江、四川等13个省份在高考加分项目里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 这有助于建立透明、公正的平台。虽然在教育公平问题上, 我们不断地出台新政策力求向公平靠近, 也取得了一些改善, 但是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的特殊国情, 人口及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在教育领域依然存在不公现象, 地域差别、城乡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差异的问题依然很突出。

三、构筑我国公平正义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位置, 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中平等的参与、平等的竞争、平等的发展、平等的享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次将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提到贯穿现代化过程始终的极高位置。我们已步入了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区, 到了必须去碰触一些顽强的利益集团, 来巩固所取得的成果。为此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努力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这几个方面的公平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是一个完整公平正义的框架,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只有人民都享有了公平的生存和发展的各项权利, 只有人民都拥有了公平的发展机会, 只有人民都处于公平、理性的社会运行规则中, 只有人民都能获得与其自身劳动和贡献相当的物质财富时, 我们才能够在这样的社会中得到自由的发展。

2. 建立健全、完善、公平的司法保障制度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 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形式与实质相一致的公平社会, 即所建立的法制必须平等地适用于每一个公民, 而这些法制本身都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 只有在这样的保障制度下, 我们才能够切实贯彻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事业全面实现。

3.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只有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在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力投入, 才能使持有农民户口的入城打工的人群享受到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进一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改善教育领域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 逐步消除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源, 同时,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

4.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系, 过分追求效率势必影响社会公平, 而一味强调绝对公平则必定有碍于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因此处理好效率与公平, 正确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度,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平既是一个前提又是一个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促进效率, 任何为了提高效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必须是以社会公正为前提和目标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2.

[2]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306-30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42.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10

关键词:成就动机;情绪激发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社会建构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学家对动机提出各种不同的理论。其中,成就动机的研究是近代动机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关于成就动机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默里,早在1938年,他就将人的基本需要分成20种,并认为其中最首要的就是成就动机,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可以尽快尽好地解决难题(陈琦,刘儒德,2007),并且默里还制定了评定需要状态的主题统觉测验。……而把成就动机具体化、系统化研究的要数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两人在1953年发表了《成就动机》,确立了成就动机在动机研究中的地位。

一、心理学视野下成就动机研究的进展

1.成就动机的理论

(1)麦克里兰的情绪激发理论

麦克里兰的情绪激发理论可以说是开创了系统研究成就动机的先河,他的研究将个体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可谓是一大进步,他的研究方法更是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是,麦克里兰却将成就动机看成是制约社会经济的唯一力量,很显然是不科学的,忽视了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进程,会受到诸如资源、人口、政治以及个体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另外,它的研究也受到了跨文化研究者的批评,他们认为麦克里兰的测量工具带有种族色彩,在跨文化的研究中会有失公平。

(2)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王本法,2000)。个体都具有对成功的期待以及对失败的回避的冲突,个体便在这样的冲突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平衡。

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动机理论,已经为大多数的心理学家所接受,他的理论向认知的方向迈入了一步,并且他使用了公式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导出清晰的结果,可是同样的公式化的心理学研究往往会忽视了心理学研究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忽视了复杂的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也正是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虽然大部分的研究都显示,拥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各方面成绩都要好于拥有成绩目标的学生,但是这样的结果也是根据不同的任务而言的,在一些的运动性的项目中有研究表明,学习目标的学生的成果并不如拥有成绩目标的学生。因此,理论的适用性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

2.关于女性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1968年,霍纳为女性成就动机提供了一种弹性的解释,设想女性有一种“为成功担心”和“回避成功”的动机(李雪,陈旭,2004)。不少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男性的成就动机要高于女性。有调查还指出,在小学时期的女生成就动机水平稍高于男生,但从初中时期开始,女生成就动机水平开始低于男生,而且差别越来越大(李雪,陈旭,2004)。

以上研究都为霍纳的假设提供了依据,但近年来对于霍纳假设的批评也是越来越多。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的社会环境下,女性也逐渐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事业成功,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女性对追求成功也有较高的期望,而对失败的顾虑和担忧较少(梁丽萍,1997)。

3.成就动机的最新研究成果

之前的研究,心理学家们将关注的焦点都放在关于动机的理论模型的探讨中,近来的研究中,成就动机越来越为人用来探讨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以中介变量的身份出现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另外,家庭教养方式,近年来尤以父亲的角色定位为主来探讨与个体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也很多见(蒲少华,卢宁,贺婧,2012;刘晋红,2008;杨美荣,王婧艳,高志华,等,2010),结果也大多显示家庭教养方式或是父亲在位都会对个体的成就动机有影响。

在对成就动机的研究方法上,舒乐尔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洋葱模型,他认为成就动机分为四个维度,最里面的是核心,是成功的希望以及坚持等,第二层则是独立性和地位追求等,第三层是归因和自信等,最外的第四层则是背景变量的人格特质(魏莉莉,马和民,2013)。

二、心理學视野下成就动机研究的问题困境

1.成就动机理论创新的不足

在成就动机的理论研究方面,新的理论不再见到,多的是对于以往理论的一些拼凑重整。正所谓理论具有协助实验心理学开展研究、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及理论、促进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理论交流以及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作用(叶浩生,杨文登,2012)。理论的创新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后现代心理学崭露头角的今天,成就动机理论似乎没有紧紧地跟上这样的步伐。

2.成就动机实践的不足

成就动机的实验研究不多,在知网上以“成就动机”为关键词,检索出的心理学文章只有九百多篇,而且有的也只是水平调查或者一些零碎的变量间的实验研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研究大都是仿照性的研究,缺乏创新。其次,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大都是以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小样本研究,没有将样本扩大到更具有应用价值的、更广泛的不同群体的研究对象上去。最后,在研究的方法上一般都采用量表测量的方式,其中既有使用较多的AMS量表,又有研究者根据自身的需求自己制定的量表,这必然会导致不科学、不严谨的研究结果。

三、心理学视野下成就动机研究的展望

1.社会建构视角下的成就动机研究

成就动机的研究可以分为微观的研究取向和宏观的研究取向(张兴贵,2000)。微观的研究取向比较注重个体内在的体验,把个体当成是研究成就动机的对象,其中以阿特金森的理论为代表;宏观的研究取向则考虑到了社会因素,主要研究成就动机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跨文化的研究。但是两者似乎都只是在先前的认知框架中,没有摆脱掉经验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束缚,在这里,其实作为主体的人都还是被动的。

2.其他一些展望

(1)将来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可以将微观的研究结合宏观的研究,既考虑到在社会环境下不同个体的成就动机的影响,也可以考虑到不同个体本身特性对其成就动机的影响。(2)研究方向可以扩展到研究内隐的成就动机以及内外成就动机是如何相互转换的。(3)由美国和日本不同文化下成就动机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成就动机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跨文化的成就动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4)研究方法上可以不再使用单一的量表法,即使用量表法也尽可能地统一使用的量表,并且随着时代的推移,需要不断地更新量表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兴贵.成就动机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21(1):101.

[2]李雪,陈旭.我国成就动机实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上海教育新研,2004(05):37.

[3]梁丽萍.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取向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01).

[4]蒲少华,卢宁,贺婧.大学生父亲在位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06):193-197.

[5]刘晋红.大学生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与其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57-159.

[6]杨美荣,王婧艳,高志华,等.初中生成就动机和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40-442.

[7]魏莉莉,马和民.高中生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结构与验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4):87-96.

[8]叶浩生,杨文登.理论心理学:概念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心理学研究方法论,2012(27):228-230.

[9]王本法.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期望×价值模式论述评[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69-70.

设计困境与问题 篇11

一、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国家, 山地面积占全国总国土面积的2/3以上。在云南省这种特征更加明显, 云南省总面积中, 山区、半山区占94%, 坝子 (盆地、河谷) 仅占6%, 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1557个, 面积2.51万平方公里;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375个, 面积2.2万平方公里, 可利用的平地资源相当有限。而盆地, 河谷地区又多是州 (市) 、县 (市区) 的所在地, 是云南省优质耕地的集中区域, 是全省4600万人的口粮田, 菜园子。

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大量的耕地被占用, 在过去的15年间, 全省每年平均有13.8万亩坝区水田被建设占用, 截止至2010年全省坝区已经有30%被占用, 坝区优质耕地减少迅猛。要推进城镇化, 又不能侵占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农田, 云南特殊的地理特征, 决定了城镇化和土地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并会随着城镇化的积极推进而进一步加剧。

二、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滞后

2010年, 云南省人均GDP为15752元, 远低于全国人均GDP的25608元, 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61%左右。根据钱纳里对人均收入反映工业化阶段的分析, 云南省的工业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根据资料显示, 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产出比重为15.3%, 低于20%, 第二产业的产出比重高于第三产业, 在GDP占最大比重, 表明云南省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另外可以看到云南省的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60.4:12.6:27.0, 相对于全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较大, 说明云南省对第一产业的依赖性还比较大, 第二、三产业对人员就业的吸纳能力较弱。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剩余劳动力非农业化转移缓慢。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中第二产业占到44.6%, 对人员的吸纳只有12.6%, 再次说明云南工业化未能有效的带动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 难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工业化进程滞后。

建国以来, 云南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水平。2000—2010年以来, 云南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末云南总人口为4601.6万人, 其中乡村人口2999.8万人, 占总人口的64.80%;城镇人口1601.8万人, 占总人口的34.80%;2010年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为49.68%, 云南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88个百分点,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于倒数第三位, 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落后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严重阻碍云南省城镇上山的进程。

三、自然灾害频发

云南省是自然灾害多发省,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根据灾害危害程度的不同, 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冷害、霜冻、冰雹以及大风等) 、地质灾害 (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震等) 、生物灾害 (病虫害等) 和环境灾害 (水土流失等) 。而且, 随着人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 各种自然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地紧跟着人的经济活动而迁移。在诸多的自然灾害中, 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最为频繁, 滑坡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超过任何一种地质灾害。据统计, 全省滑坡泥石流点达20多万处, 直接威胁了31个县级以上城市和上千座水库的安全, 云南平均每年有3万亩农田因泥石流造成固沙化而难以复耕, 有2200公里的公路因泥石流而断道。频繁的自然灾害对云南省的经济建设和生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 同时山区城镇的建设也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四、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的依据。城镇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通过规划, 可以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规模和布局, 统筹安排各项建设, 协调各方面在建设中的矛盾, 使之逐步发展成为设施比较完善、环境清洁优美,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并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城镇规划是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开展以及后期城镇维护的工作。

城镇上山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 相比在平地建设城镇存在许多先天的劣势。首先:山地在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相对于在平原地区存在更多的困难。由于山地的交通状况一般比较落后, 建设材料以及物资在运输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多。另外山区村镇的用水和供电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城镇的需要, 必须重新架设供水供电设施, 如何合理地规划配置这些设施无疑也为城镇规划方面提出了一个难题。其次:在山区建设城镇的案例较少, 对山区城镇的规划上可以参照的案例也比较有限, 并且由于山区之间的情况也不一样, 互相借鉴的东西也比较有限, 对山地城镇的规划需要根据每一个山区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出一个特别的规划。最后:加上山地由于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河流水系等各种因素较为复杂, 如何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特点和突出山区城镇特色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 对城镇的规划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上一篇:精彩展示下一篇:治疗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