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通用12篇)
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离开劳动, 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1]教育要想做到卓有成效, 必须依靠劳动教育等实践内容, 才不会使教育沦为纸上谈兵的空谈, 劳动作为“社会的人不可或免的责任”, 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学校劳动教育概述
1. 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通过劳动, 创造了物质财富, 提高了生产水平, 推进了社会发展, 因而才有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总之,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根源。”[2]
2. 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劳动教育是以个体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 强调实际动手操作为原则, 使个体身心等各方面得到相应发展的教育理念。”[3]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 从而使他们养成一定的劳动情感与态度。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可以显示出体力与技能、技巧的多种多样的结合。劳动对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尤其是在学生习惯培养、智力发展、道德品质提升、意志磨砺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内容所不可比拟的功效。
二、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层次性意识缺乏, 简单重复问题严重
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才可能取得实效性。个人成长的规律表明, 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劳动教育也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有针对性、有所侧重的教育内容, 教育的内容也应当是螺旋上升、深度和广度逐步加深的。遗憾的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的劳动教育内容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缺乏应有的层次性, 存在严重的简单重复问题。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 劳动教育都停留在班务劳动、校务劳动的层面, 扫地、擦玻璃、拔草、植树。为数不多的社会公益劳动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卫生维护或者是参观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 没有实际的“操作实践”, 使得劳动教育始终停留在较低层面。既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也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 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 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 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4]
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新欢递进的趋势不明显, 倒置问题严重
由于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除了劳动教育内容简单重复外, 教育内容倒置问题也很严重。以至于出现了“对小学生讲热爱劳动, 为人民服务, 对中学生讲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到大学生那里却搞起了文明宿舍评比”的现象。在中小学, 迫于考试的压力, 教师一味追求教育内容的理论深度, 劳动提高内容被严重忽略;到了大学, 部分学生甚至连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内容安排不仅造成中小学教育内容的“超负荷”, 也极大制约了大学劳动教育的展开,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劳动教育的出路
1. 科学制定各个学段劳动教育内容的有序层次
(1) 小学劳动教育:劳动习惯培养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 在个人受教育历程中承担着基础性作用。小学阶段学生处在六七岁到十二三岁之间, 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身心处在快速发育阶段, 但自我意识尚未形成, 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初始时期。劳动教育也应从娃娃抓起, 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树立劳动意识。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劳动教育素材, 劳动教育也因简单、具体, 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校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是比较基础的劳动, 从自我服务做起, 培养个体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卫生, 自觉承担自己的事情, 为日后独立面对生活打下很好的基础。家庭是个人的第一个生活环境, 也是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 在家务劳动方面, 需要家校联手, 让孩子承担家庭中力所能及的劳动, 洗碗、拖地、收拾房间,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 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家长的辛劳, 心怀感恩之心。参与班务劳动, 如擦玻璃、打扫教室、绿化校园、植树等活动, 不仅营造清洁、美好的校园环境, 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合作能力。
(2) 中学劳动教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进入中学阶段,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 身体、心理发育趋于成熟, 自我意识萌芽, 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中学教育也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 从理论意义上说, 通过中学教育之后, 他们需要直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的磨砺, 培养他们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拥有较好的挫折承受力和恢复力。
中学阶段的学校劳动教育可以走出校园, 深入社区、公共服务部门, 如敬老院、福利院或者是田间地头。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在时间上要有一定的保证, 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相对集中的机会来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之前, 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劳动技能训练, 告诉他们相关的注意事项, 考核标准, 以及相关的要求, 使他们理解现实状况, 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具体的实践中, 一定要让他们独立、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从而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 更加清楚准确地认识自己。在任务完成之后, 鼓励他们进行总结, 并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体力劳动对于学生来说, 不仅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也不仅仅是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果没有这种情感, 一切教育都是空谈。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观念,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 大学劳动教育:劳动能力的提升
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 思维发展也由感性的经验思维向理性的逻辑思维过渡, 批判性和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大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他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并且敢于批判权威, 大胆创新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课堂灌输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 需要他们在实践中、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加以历练。大学的劳动教育不单单是一种磨砺教育, 更多的是一种技能教育,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仅仅靠单方面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需要更多的学科交叉、渗透, 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寻求突破,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真正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 建立、健全学校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
(1)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
教育管理部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管理部门, 是提高劳动教育水平的组织保证。我国尚没有专门负责劳动教育管理的部门, 负责劳动教育活动管理。这使得劳动教育没有在现实中发挥功效。因此, 要实现劳动教育目标, 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理顺当前管理体制, 给劳动教育一席之地, 从而使得劳动教育可以名正言顺进入学生教育工作。
(2)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监督和导向的功能。通过评价标准的引导, 可以为教育者进行劳动教育指明方向, 引导教育过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 缺乏一个有效、科学的评价机制, 使得学校教育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棒来引导劳动教育问题。因此, 我们要做好劳动教育工作, 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引导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实和实施。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出发, 对我国学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简单严重、倒置等现实困境进行分析, 提出当前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层层递进, 不断深化的劳动教育内容, 并与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学校劳动教育,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姜丽群, 吴福生, 张渭城, 等, 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2]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9) .
[3]马爱.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解决措施[J].文教资料, 2013 (20) .
[4]马卡连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8.
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 篇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水平决定着当地农村教育的水平,生产力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诸多的发展瓶颈、困境,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其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义务教育实际是政府起主导作用,承担着主要责任的教育,经费投入主题应该在政府。眼下的情况是除了中央和省投入必要的教育经费保运转以外,地方政府特别是县、镇两级政府基本没有投入,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校舍修建,日常维护,设施设备的添置更新等方面与城里的学校差距越拉越大,导致教育均衡化发展无法实现,实际上成为一句口号,一句空话。
二、师资严重不足
教育说起来,没有人说他不重要,从国家层面到普通民众认识都是到位的,尴尬局面是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师资数量都不能保证。目前我们还存在大量的代课教师,而这些代课人员由于待遇太低(每月不足500元),也多是干一段时间就走了,各所学校再想法设方招一些在家有一定文化素质,又由于某种原因暂时离不开家的人来充数代课。县里每年也新招聘200多人,但新招的还抵不上退休的留下的空
缺。因此,农村教师更加紧缺,如此这般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村的义务教育该怎么做,教育水平怎么能得到保证,更不要说提高了,这是当前困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
三、农村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外出务工的农民较多,他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技术水平,干一些粗重的活,但每月也能有3000—5000元的收入,这对于本地的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上学除了花钱并不能改变家庭的境遇和个人的命运,一部分学生不再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因此,好多学生书读不到初中毕业,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是六年义务教育,一旦个头长得差不多了便离开学校,选择辍学打工挣钱。学校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政府的缺位、失职,不闻不问,因此控辍的力度显然不够,效果也不明显,这些辍学生成为新文盲,有的甚至成为社会安全稳定的隐患。
当然,学生辍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科学的学校布局调整,造成上学路途遥远,上学路上安全隐患较大,学校又不具备食宿条件,或者是虽然具备了食宿条件,但由于没有管理人员编制,造成管理不到位,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导致学生辍学,这种辍学的现象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四、学校布局不合理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时大势所趋,但县城内的学校布局要公民办统筹考虑,不能盲目设置撤并。现在我们的政策是一村一校,但现在的行政村是原来的两个或多个小行政村合并起来的,在布局调整时保留了那一所原来的村小,它的位置都不是新行政村的地理中心,被撤并的原其他村小所覆盖区域的学生路程就比较远,上学十分不便,群众意见较大。另外,新批复兴办的民办教育机构也有个合理布局的问题,不能具备了办学条件就批准发牌举办,要看需要不需要,有的公办学校对门路那边又批复兴办一所民办学校,这显然不妥。
五、公民办学校管理存在不应有的差别
按理说义务教育学校不论是公办民办在管理层面不应该有区别,不是管理层在管理指导思想上有区别,是客观现实造成的这种差别,继而造成公民办学校在竞争上的不公平。比如说在规范办学行为上,公办学校如果违反了,对学校的校长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和办法,但对民办学校处理确少实质性的处罚办法,对人无法处理,他(她)不是公职身份,给个什么处分在不在乎,经济处理好像于法无据,唯一的办法是吊销办学许可证,这种一棍子打死的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又难以落实。因此,就出现一些公民办在办学行为不公平现象,像违规补课、大班额、违规招生、虚假宣传、违规订复习资料、非中考学科科目不开课的等,造成有些民办学校畸形发展,虽然中考成绩不错,但学生普遍缺乏灵性,进入高中后后续发展不足,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六、农村学校“失血严重”越来越弱
当前自上而下都在提倡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但实际的情况是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差别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城里学校享有得天独
厚的优质条件。首先是硬件设施上是农村学校远远不能比的,其次是师资水平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更是存在天壤之别。即便是如此,许多在农村学校稍有成色的老师也是想方设法调往城里,或集镇所在地学校,更进一步拉大了师资上的差距,再加上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不但教师整体数量上不足,甚至某些基础学科比如小学英语教师更是奇缺,直到现在也没有几个村小能开设英语课。因此,稍有教育常识的家长纷纷把学生转往城里的学校,不但造成城里学校大班额现象的产生,也加重了学生家长的教育成本,增加了家长负担。反观农村学校都是人去楼空,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才会出现像城市某校,几位老师教一位学生的尴尬局面。
七、学生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学生安全工作时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安全不保何谈学校发展。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上是到位的,也建立了许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但目前学校安全工作仍面临许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为:第一学校安全保障力量薄弱,许多学校的安保人员都是学校老师轮流值班,有的聘用年老体弱的社会人员看护,真正发生学生的侵害事件他们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第二人员素质缺少专业的培训,导致一旦出现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较差;第三是民办学校的校车是个重大的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校车资质不够、超员超载等现象。交管部门由于人员较少监管不过来,即便是查到违规校车也是查了扣,扣了放,如此循环,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八、素质教育得不到落实
实施素质教育这可以说是国家意志,它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使命大家都明白。但眼下农村义务教育离实施素质教育却感到越来越远,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农村学校缺少必要的师资,或是教师素质本来不高这个原因外,关键是当前的评价机制是教育主管部门自身的导向有很大的问题,学校的好坏就看平时的统考成绩或是中考成绩,成绩好就是好,好学校一俊遮百丑,却很少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发展的起点。
农村义务教育面临如此多的困境,解决起来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好在当和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有些问题包自身或政府应该尽快解决。
一、师资的配备
当前,学校的办学软硬件都比较缺,但最缺的还是办教育的人,就是学校的师资,不解决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一切都是空谈。政府花了很多钱为学校建校舍,配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但学校连基本的教书的人都没有,配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不是不需要,而是有比这些东西更需要花钱解决的师资问题,想当年战争年代,抗大连基本的办学硬件都没有,但有高素质的教师不照样培养出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可贵人才。因此,我们认为“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长再逐步改善、完善,眼下当务之急是加大师资的配备的力度,尽快补养缺额教师,保证教学最基本的师资需求。
二、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倾斜政策
农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收入待遇、进修培训机会等远不如城
里,因此,农村学校面临一新招教师不愿意来,二是来了也留不住。现在实行教育均衡化,我们认为教育均衡化首先应是师资均衡化,要想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应给农村教师的待遇实行倾斜,让他们获得比同层次老师更大的收益或实惠,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让农村教师相应高出一级工资或绩效工资活动的部分多向农村教师倾斜,给农村教师盖周转房解决食宿问题,根据路程增发交通补贴,在职评、岗位设置时增加更大的比例等。这些措施是当地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自己做的,这对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入是主渠道,我的理解政府投入不能只是国家和省两级政府,也应该包括市、县、乡镇政府,但目前的情况是县、镇两级政府的投入不到位,特别是镇乡级政府多数是零投入。因此,还应该明确规定县、乡镇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份额,并督促加以落实,有了这些经费,学校校舍的日常维护、教辅用房建设,食宿学校建设及学校的安全保障等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四、建立农村学校安全保障体系
学校安全问题不仅是教育学校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学校安全光靠教育一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也要建立农村学校安全保障体系,由政府牵头联合教育、公安、文化、工商、卫生、交通等机关部门联席办公。好多地方已经这样做了,但是关键是只有形式没有实际去做,联席各家只是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真正去做去落实也只有只有教育一家。所以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得有成
效,必须抓执行力的问题,各家必须切实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并把文落到实处,不能有做学校安全工作是给教育学校有情分的帮忙,应该认识到这是你应承担的职责,乃份内之事,出了问题不履职尽责是要接受组织处理的。
“后语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篇3
摘 要 该文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阐释“后语文教育”的概念,强调语文素养对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分析“后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研究基础教育之后语文教育发展的完整性,完善学习社会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 后语文教育 基础教育 语文素养 终身教育
一、引言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语文教育起着熟稔祖国文化、提升人文素质的关键作用,这是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从语文学科角度来看,语文基础教育与语文继续教育一直相伴相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平民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职业教育、工读主义教育及本世纪的全纳教育等社会化教育,都有基础教育之后语文继续教育的影子,随着上世纪末终身教育理论的传入,使人们对语文的后续教育问题更加关注。
1.对“后语文教育”概念的界定
语文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教育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目前的语文教育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所谓语文教育,对受教育对象的界定是儿童及青少年;对语文学习阶段的界定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即指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我们所说的“后语文教育”是指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后语文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某一种社会教育形式中的语文教育形式,它是与有限的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相连接的一种无限的语文教育形式,即利用一切语文教育资源,呈现着基础教育之后的连续性的语文教育,并且这种连续性的语文教育贯穿于人一生的语文教育过程之中。
2.用终身教育理论引领“后语文教育”问题研究
当代教育发展文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而非割裂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这不仅强调了终身教育的连续性与包容性,而且阐释了把终身教育作为学习化社会发展的基石的重要性。作为终身教育理论的《关于成人教育的劝告》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是一种统合体系。终身教育的目的是重新建立现有的教育制度;发展在此教育制度范围之外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即:“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建立全面的、连续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现有教育体制的组织基础上的,需要以包容的教育模式去实现一切教育的可能性。依据终身教育理论,从“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语文教育,结合“后语文教育”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明确语文基础教育不是语文教育的结束,而是另一种语文教育的开始,强调语文教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此来阐述语文后续教育的问题。
二、“后语文教育”的困境分析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对语文学科的系统学习,基础教育阶段之后的语文教育,由于其价值取向中功利性弱及非显学的特点,使其呈现零散、不成体系的现状。人们并不重视“后语文教育”,社会化用工很少对语文知识进行考核,甚至一直以来,一些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科目里,也去掉了对语文学科的考核项目。取得英语四、六级证是大学生求职的门槛,语文教育没有过级证,更落得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语文的后续学习与社会推崇的求职标配“过级证”相比,早已被边缘化了;与职业技术技能相比,也已失去了学习的功利性价值。由此导致去功利化的“后语文学习”变得无足轻重或可有可无。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语文素养参差不齐
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出口成“脏”的现象并不少见。人生很短,我们不能漠视几千年来所积累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了解人类、了解自然、了解自我的渠道,所以一个人一生能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所有人的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改善与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促进人们的自我完善。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语文教育与全面发展的人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而“后语文教育”则是延续语文教育的主要方式。
2.国民素质亟待提升
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提升;不热爱学习,不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群,无形中将会降低整个民族的人文素质。人的成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未曾出现过,在没有文化的环境里能够使国民的群体意识得提升的案例,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就是体现文化氛围的产物。终身教育的对象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限定于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机构的多样化与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教育的主要方面。“后语文教育”与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育相衔接,肩负着基础教育之后语文学习的任务,重视“后语文教育”的发展,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后劲不足
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在他的《小序》中有言:“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学海无边,只有学习,才能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这是学习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社会促使每个人自身进步的基本方法。哈弗教授丘成桐在北师大附中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他阅读了大量古代章回小说,也读过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人的著作及西方文学作品,这些著作及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对他的数学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终身教育延续了教育的阶段性,打破了把学习限定在青少年时期的时限,改变了“一次接受教育,终身受益”的传统观念。终身教育把学习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使得各类教育之间统一起来,形成完整与全面的教育体系。那种以为基础教育中的语文学习是语文教育终点的观点是狭隘的语文教育观,是造成语文素养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也是与终身教育的理论背道而驰的。
三、“后语文教育”的实施对策
“后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后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社会需要“后语文教育”来继续语文教育,“后语文教育”对于增强国民的文化底蕴、提升国民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提倡“后语文教育”的教育理念
语文素养薄弱常被认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语文教育的重大改革也大都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中的语文教育由建国初期的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教学目标,发展到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立体的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性质也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具说”发展成为新课改后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教学理念;而对语文的继续教育则研究过少,存在“高中毕业时学到的语文知识够用一生”的误区。终身教育理论已经形成了世人对教育的全新认识。终身教育的过程是促进社会教育化与学习社会化的过程,终身教育注重知识发展的连续性,终身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注重现代人需要和发展的教育,语文继续教育需要明确各阶段教育的目的,以此来研究基础教育之后语文教育发展的完整性,完善学习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同时,终身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使“后语文教育”的发展有了实际保障,为语文继续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2.强化“后语文教育”的国民认知
强调“后语文教育”,发展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把“后语文教育”看成是一个教育过程,以确保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并能以其所学回报社会。一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劳动者。那种认为“普通教育与后续教育的结合是学习者与劳动者的结合”的观点是错误的。教育应该是连续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后语文教育”主张基础教育与后续教育并行,后续教育需要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使学习与工作成为一体,不仅能够促进教育的个性化,也能够促进教育的社会化。终身教育肯定自学、自我教育,重视最广泛地利用民众的教育力量,确立非正规教育的地位,把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结合成互相补充的教育体系,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发展“后语文教育”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尽管目前“后语文教育”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且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继续学习语文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保障国民接受继续教育权利的加大,“后语文教育”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3.完善“后语文教育”的教育体系
“后语文教育”涉及到社会上不同的教育群体,在语文后续教育方面都表现出不够重视的问题。例如,高校中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极少再学习语文知识。取而代之的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人文类的共同课或通识课,如《大学语文》等。作为一种与专业课联系不大,与就业联系不紧密的课程资源,选课的人数并不多。实际上,《大学语文》等共同课程、通识课程已经沦为高校课程设置中的一种点缀。那么,应该如何完善“后语文教育”体系呢?
(1)重视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
重视基础教育与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在基础教育之后的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中增设人文类课程的门类,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高校应重视并提倡开设人文课程,如:大学语文、名著阅读、古文赏析等课程,不仅可以设置为共同课、通识课,也可以升级为选修课、必修课。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除制造业以外,大量的属于三产服务业,工作性质就是与人交往、服务他人,更要注重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即使从事制造业的一线工人,要生存、要发展同样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传统资源型发展方式向人力资源型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已经刻不容缓。基础教育之后的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养已经直接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所以说,“后语文教育”强调的继续语文学习十分必要。
(2)逐步开放基础教育之后的各类教育机构
政府部门逐步开放基础教育之后的各类教育机构,利于基础教育体系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终身教育强调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呈现全面的、连续的教育过程,影响着人所有方面的发展,并且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教育虽然不等同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社会化教育形式中的某一部分,但它与各种形式的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联系就是以一种包容的教育模式去实现一切教育的可能性。教育通过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制度,打破基础教育的封闭体系,使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功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教育,利用社会民众的教育力量,确立非正规教育的地位,把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结合成一个互相补充的整体。人的一生应该是受教育的一生,语文教育要对所有想要学习语文知识的人随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后语文教育”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人们需要更多地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以及各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机构。
(3)建立完整的基础教育之后的教育网络
我国基础教育已基本实现网络化,到2013年,已经有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现在正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之后的教育网络化体系,覆盖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老年人教育等教育系统。学习型社会需要一体化的完整的教育网络,实现终身教育提出的“教育应当是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联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系统。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已经把终身教育体系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之中。
学无止境,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使语文教育能够延续到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之中,“后语文教育”为基础教育之后的语文教育营造了空间,突破了基础教育的藩篱,延伸了语文教育概念的外延,加强了语文教育与后续语文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每个人的教育都是终身学习的过程,语文教育也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 王建.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与推进策略[J].教育研究,2013(9).
[2] 阎光才.思潮涌动与教育变革[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3] 薛晓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程媛(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刘春玲(1973-),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
浅议中职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篇4
(一) 同级不同等的认知。
各级官员和群众看重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 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思想认同上明显“重普轻职”, 硬件设施, 尤其是实训设施设备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开县职教中心虽然在硬件上有所改善, 也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但要想吸引群众把子女送入中等职教学校就读依然不够。
(二) 教育行为的偏差。
职业教育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以能力为本位, 以需求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 应以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突出的技能水平为己任, 但由于实训设备设施这块“短板”的影响, 职业教育被学生认为“学的书本知识, 实用价值不大”, 乏味的教学让学生厌学, 厌学的学生让教师厌教,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成为“让娃娃把人混大”的地方, 有的私立职校热衷于短训, 职业教育变味, 这种变味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职教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工人”。
(三) 高质量就业难度大。
由于群众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是为了寻求就业, 各级政府的宣传也是为了使群众的子女有就业的本领, 改变贫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希望本来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肩上沉甸甸的重任, 但现实的问题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职生能否被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所接受?他们能否促进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
二、中职教育走出困境的思考
要想实现中职生的充分就业, 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的, 开县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以强化实训科学设置中等职业教育内容, 以充分就业取信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
(一) 正确审视办学方向。
政府不能包办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要融入市场经济大潮。政府只能出政策、出资金、出信息, 中等职业学校只能出师资、出管理、出人才。政府要解决的是群众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高的问题, 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中等职业学校要解决的是让群众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子女送进学校的问题, 形成全县群众的子女都认为读中等职业学校有出路的氛围, 到学校来是来学技术找工作。
(二) 准确定位专业发展。
有了政府的政策、资金和信息还是不够的, 中等职业学校要组成专门的机构, 到政府、企事业单位了解中职生发需求状况, 筛选县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对中职生的需求动向, 从战略和现实相结合的眼光做好专业设置, 并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
(三) 改变师资结构。
“初中师资”、“高中师资”的现状要去掉, 可以给目前的类似师资“洗脑”, 请一些中等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真正改变他们的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观念, 还可以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外出学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 也可以直接争取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师来校任教, 多余的教师可以结构性地转移到初高中去。
(四) 结构性地增强实训基地。
除了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外, 还要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实训基地, 负责的教师要长期地与这些地方联系, 以便让科学的专业设置在这些地方得到发挥, 并积极影响中职生到这些地方寻找工作的欲望和这些地方欢迎中职生到这些地方工作。
(五) 完善对中职教师的管理。
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 篇5
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自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前不久,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又明确提出,要“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可见,社区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立交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区教育专业化的提出
所谓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开展的旨在提高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由于社区教育具有“三全”即全员(教育对象包括社区全体成员)、全面(教育内容涵盖思想道德、基础文化、职业技术、艺术休闲等各个方面)、全程(教育过程贯穿受教育者从出生到逝世的整个生命历程)的特性,所以,社区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社区“人的全面和不断发展”。
对于社区教育的专业化标准,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公认的专业化标准可以归纳为三条:一是专业理论,因为它是某个学术领域能否独立形成一门科学的基本条件,也是该领域实务活动的科学基础。二是专业教育,即专业人才培养,它可为该专业提供人才支撑。三是专业权威,即专业的学术代表(个体和群体)。因为专业理论的创立、载体以及后续发展都取决于专业代表。衡量某一专业(职业)是否专业化及其程度如何,应首先以这三项标准来衡量。随着近些年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对社区教育的关注,相关高水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社区教育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专业研究领域,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我国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区教育工作者需求量的增加,社区工作或社会工作专业已经被列为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专业目录,在社区教育研究领域也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学术代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社区教育专业化的现实困境
1.观念淡薄
社区教育涉及各级政府及教育、民政、社会劳动保障、财政等多个部门,这些作为组织管理、协调、实施的政府部门,对社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还认识不足。他们只重视“正规”教育,轻视甚至无视“非正规”教育,大大影响了现代开放式大教育的整体成效。此外,对社区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往往表现为基层高于上层,实际推行者高于决策者。因此,提高决策者的认识和转变决策者的观念己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只有领导层面和社区成员这两个层面都重视时,才能形成社区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2.工作队伍零散
目前社区教育师资主要由兼职人员和自愿者组成,社区教育队伍比较零散,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时间很难保证,难以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社区教育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开展的教育,它具有社会参与的特点。由于社区成员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其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导致社区教育工作者原有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与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有一定差距。
3.课程内容单一
现代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的、有组织的教育服务活动。这种区域性教育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婴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从空间上看,需要涵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领域,而且应该将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融为一体,使“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但是,在现实中,社区教育课程通常只有成人继续教育,主要是休闲课程,很少有针对本社区特殊问题而自行开发的个性化课程,也很少有为外来务工人员和下岗职工开设的职业技能课程。此外,技能类、生存类课程也不多见,即使有的.社区开设少量职业技能和生存类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课程讲授方式和上课时间安排等,很难引起特定对象的兴趣。
4.组织制度不健全
组织机构建设已成为瓶颈制约着社区教育工作。这里的组织机构是指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的管理运行机构、具体承担社区教育任务的单位、组织或社会团体等。目前,大部分社区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不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尚未建立,法规政策亟待完善。从运行情况来看,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存在着整合统筹不力、关系不顺、部门分割等问题。社区教育工作政出多门,教育、人事、劳动、民政、财政等部门各自为战,仅靠教育主管部门单兵突进,难以协调。
三、实现社区教育专业化的路径
1.树立专业化的社区教育理念
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教育对象广泛,包括全体居民:教育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是全日制学习也可以是非全日制学习,既有学历教育、技能教育,也有丰富的各种文化活动。但是不能因此把社区教育当做一种不重要的非正规的学习活动或者是传统教育的补充,而应该明确社区教育的地位。社区教育不是其他教育的补充,而是一种重要的终身教育形式,应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一样被赋予“正式”的地位,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经费来源渠道,等等。只有把社区教育的地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其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区教育主要由固定的教育机构来实施,因此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主要办学形式是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各界委托项目教育与居民自治教育融为一体。社区学院要在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和提升社区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培养专业化的社区教育队伍
建立起一支以经济管理人员为骨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应当成为今后社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可通过“职前培养+准入资质+职后培训”的方式建设专业化的社区教育队伍.第一,学科意义匕专业地位的确立,是社区教育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它将有效地带动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意义上的专业发展。高校可开设社区教育、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进行专门化人才培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社区教育提出朐新要求,准确定位,合理、科学地设置相关培养课程,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第二,准入资质的确立是社区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健全和完善社区教育工作者资格标准,形成严准入制度,将成为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整体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前提。由于社区教育工作者来源的多元性,包括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社区教育兼职教师、社区教育志愿者三个层面,所以不能像普通学校教育那样以统一的标准来认证准入资格。由于三个层面的工作者参与社区教育时间和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在对其准入资格认证时应区别对待,分类考核,各有侧重。第三,职后培训的完善是社区教育专业化的重要方面。面对现有社区教育工作者学历层次不齐、平均年龄偏大、自我学习能力较弱等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应该注重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构建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内容
专业化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是社区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社区教育建设的中心工作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确立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社区教育应该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不同的实施方案,细化社区教育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要,以此增强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是面向弱势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增强生存技能。一方面应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开设提高社区学员素质的课程;另一方面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社区学员的需求,设置课程及安排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应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导,让社区学员在学习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并适当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社区学员的冉就业提供服务。二足面向社区居民,加强休闲教育,突出人文关怀,让社区居民在闲暇时间增进相互联系与互动,倡导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与社区精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相互认同,营造和谐社区,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如开设音乐、美术、娱乐、保健等课程,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终身教育。
4.营造专业化的社区教育环境
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 篇6
但是,也有人认为教育家是富有智慧的教育大师,是教育的集大成者,更是教育艺术的经典化身。这样看来,“大师”“大成”“经典”是一个“家”必备的素质,一般人自然难以企及。所以有人就明确地说当今的校长成不了教育家,教师也成不了教育家。因为就现状来看,教育家一般只能出现在至少是地区级城市以上的中学里。教育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穷乡僻壤也许是生长革命家和军事家的土壤,但却不是至少不是成批产生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摇篮。同时,职业倦怠也困扰着广大教师。当教师长期跋涉在追求教育理想之路而无人喝彩、倍感孤独时,当他们对职业的激情变成了日复一日,毫无创新可言的机械操练时,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活力,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憧憬。也就是说普通中、小学教师不可能成为教育家,或者说能被称为教育家的绝不是普通中、小学教师。这是令人不能不感到沉重的另一方面。
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一方面认为教育家可以以“每两年20人”的速度批量出现,另一方面却认为当前的校长和教师成不了教育家。如果同意前者,则绕不过这样的诘问:教育家不是人为的荣誉称号,而是口耳相传,活在别人心中的,是客观的业绩丰碑和历史评价,需要实践、时间和人心来验证,可以人为地造出教育家吗?如果相信后者,不免会使人觉得丧气:对一个人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如果承担基础教育任务的中、小学教师都不可能成为教育家,他们如何能为那些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之“家”?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教育家”与“教育之家”。对一个孩子来说,“教育之家”更有意义。陶行知先生有关教育家的观点和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第一流的教育家》这篇文章中,陶行知指出,常见的“教育家”有政客式、书生式和经验式三种,他们都不是“最高尚”的教育家。只有在以下两种要素中至少具备一种,才算是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是“敢探未发明之真理”,即“须放大胆量,将实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有魄力到偏远地区搞教育工作。前者反映创造精神,后者反映服务意识。陶行知先生不仅主张教育者应该是这样的人,同时认为被教育者也应成为这样的人,他更强调应该有教育这样的人的学校。笔者认为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成为教育的“家”。它既是教师的家,也是学生的家。它是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是教师绽放生命光彩的魅力舞台。陶行知本人正是脱下了皮鞋,穿上了草鞋,为普通人建起了这样的“教育之家”,这也是他被后人最为尊崇的地方。
其实,用当今的观点来看,陶行知先生本人也只能算是“草根教育家”。因为他并没有用结构严密的专著去构建他的教育思想体系。我们现在所看到由后人编辑的《陶行知全集》12卷本也多是由各类讲话、报告组成,他的教育思想散见其中。他最长的一部教育小说《古庙敲钟录》也只有寥寥7万字,和当前一些“著作等身”的“教育家”相比明显“寒碜”多了。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后人对他的尊敬。我甚至认为正是因为他“著作寒碜”才是他最伟大的地方。因为他的“著作”不在书本上,而在实践中。他的思想不是靠着纸张的不朽而不朽,是凭借着一个个被他人格魅力所感染的人的口耳相传而不朽。这就好像口头流传的神话比书本记录的神话流传更久远一样。生活在他所构建的“教育之家”中,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过,这样的家即使只能存在于“口耳”当中,也比孤零零地躲在故纸堆里强。悲哀的是,现在的人们之所以“口耳相传”他,是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现实当中这样的“家”太少了。那么如何从对“教育家”的纠结中转入“教育之家”的实践呢?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了。
第一,对学生有一种真诚的、无私的、持久的、普遍的爱,也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著的、热烈的爱。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是一切有效的教育工作的开端和一切成功的教育的前提。有没有这种爱,是区别一位在“教育之家”中工作的教师和一位以教育为谋生的手段的人的根本标志。换句话说,有这种爱的人才能称之为教师,否则只是有知识的人。因为有了这种爱的教师才无一例外地拥有一种高尚的人梯精神和蜡烛精神。这种爱就是“教育之家”里的指路明灯。
第二,立志办教育,去做一个为教育撑起一个“家”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学校都有家的感觉。这是“教育之家”的脊梁。教育家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们能够自觉地将教育目标在自己身上人格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行为习惯,堪称学生的榜样、社会的楷模。他们的思想道德、言谈举止,具有高度的教育示范性。其实,陶行知一生都是在办教育而不是写教育,所以他不是书生式的教育家;他一生都在做教育而不是管教育,所以他不是政客式的教育家;他一生都在探索教育,而不是摹写教育,所以他不是经验式的教育家。他以创造精神和服务态度为工具,在为教育搭建“家”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生命的升华。
第三,作为教育之家的教师,他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或理念),或者有通过教育改革实践总结出来有价值的经验,或者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这是“教育之家”薪火相传的载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在于对他们情感的培育和智慧的启迪上。一般的教师也就是能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其中的优良者,可以成为知识教学的能手,终归是一个单纯的经师。当然也有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这就称得上是人师了。但是,这还远远不能达到“教育之家”中教师的标准。“教育之家”中的教师当然也能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却不止如此。他们能真正把知识变成教育的手段,一切的功效都在学生的情感和智慧的发展上表现出来。更明白地讲,一般的教师最多是能让学生掌握许多具体的知识,从而成为有知识的人,而他们则在让学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精神,并让“教育之家”在其中弥散着这种精神。
第四,正确对待教育家的荣誉。教育家的确是一个十分崇高的荣誉称谓,它是社会对推动教育文明和进步之人最高的赞赏和褒奖。在教育家的称号中,凝聚了社会对教育家们真挚的尊敬和信赖。它们不是任何机构可以通过行政权力或话语权力随意封赐或任命的,而是人们基于自己由衷或真挚的尊敬和热爱赠与的。他产生于人们的“心”中,存在于现实的“家”中。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往往集社会责任和良知于一身,他们不但在对教育本质和精神的理解上具有真知灼见,而且在教育的实践上能够开拓创新,最关键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能为自己或他人建起一个精神或生活的家园。承担我国基础教育的是千千万万所学校,这些应该是每个人的家——即使我们离开了它,也会为之魂牵梦绕。
第五,教育家大都出自校长,但校长未必是教育家,而“教育之家”里的校长则一定是教育家。经亨颐先生的春晖中学、陶行知先生的重庆市育才中学、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农村学校都可以被称为“教育之家”。他们都是校长,校长虽然不一定有成“家”的抱负,但校长的职位是其有可能成长为教育家的一个很有利的条件。首先,教育家大都出自校长。不是校长、没有行政管理工作经历的人,要成为大教育家很难。因为教育家要产生影响,要成为一个组织者、发动者、协调者、推动者,如果这个人没有行政管理的岗位,很难做到。但是,校长未必是教育家,现在有的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机关工作的办法来要求学校,导致校长的行政化色彩不断强化,校长的官员气质不断强化,这很有问题。因此,只有“教育之家”中的校长才可以炼成教育家,而且,正如前文所述,其中的教师也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我们可以说,一个教育家可以造就出有着自己特色的“教育之家”,一所“教育之家”中又可以出现多个教育家。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篇7
一、当前中小学安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办学思想偏差导致安全教育的地位边缘化。
一是安全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在不少学校, 只有在诸如安全教育日, 或者某时某地发生了安全事故时, 才匆忙上阵搞一些所谓的安全教育。有些学校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 搞形式主义。二是重管理轻教育。部分学校把硬件安全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 安全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安全管理。事故发生后, 一些学校只是找管理上的漏洞, 如教师管理学生的责任分工是否明确, 值日值勤制度是否落实, 关键部门、重要环节有无专人负责等。其实, 事故发生的背后是安全教育的长期“缺席”。
困境二:教育观念落后导致安全教育的内容狭隘化。
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的要求, 学校安全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内容、生活实际、发展目标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 围绕“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六个模块来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还必须根据各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调查发现, 不少学校仅从日常经验和传统习惯出发, 随心所欲地组织安全教育活动, 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导致了安全教育的单调、狭隘, 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安全教育内容范围狭小。很多学校仅限于开展交通、防火、防溺水、用电、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而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相对薄弱。二是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安全技能和安全对策教育几方面。安全知识、安全责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安全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明白自己在安全事故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属“知”的方面;安全技能、安全对策教育则是使学生在“知”的基础上, 逐步掌握防范和处置安全事故的技能和方法, 属“会”的方面。当前的安全教育主要侧重于安全知识、安全责任教育, 安全技能、安全对策教育还不够。三是安全教育的个性不明显。中学和小学的安全教育几乎完全一样, 不同学校之间也大同小异。另外, 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安全, 一些个别出现的突发事件较少纳入教育者的视野, 如性侵害、家庭暴力和自杀等, 这些事件涉及个体安全教育, 当前仍是弱项。
困境三: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安全教育的方式简单化。
安全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但调查结果显示, 教师的讲解与说教是最常用的一种。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安全教育课或班会课上宣读安全规则、安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安全问题等。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 教师口头讲解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方式, 而学生喜欢的诸如观看安全影视、参观安全展览、听专业讲座、实践演练等教育方式极少采用。而学校教育资源 (如师资、教材、设施、经费等) 的匮乏是导致安全教育方式简单化的主要原因。
困境四:管理体制弊端导致安全教育的主体单一化。
学校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调查发现, 很多学校安全教育的主体单一, 教育者只是学校教师。从外部看, 不少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靠自身孤军奋战, 难以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从内部看, 不少学校把安全教育的职责仅仅落在政教处等学生管理部门, 主要指定班主任来负责安全教育工作。正是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 造成其他部门和人员“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影响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突破中小学安全教育困境的出路
出路一:端正办学思想———从应景之用走向常态教育。
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 事关教育事业稳健发展。安全无小事, 责任重于山。生命不保, 何谈教育?因此, 突破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困境, 关键是要端正办学思想, 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安全工作考评机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平安校园建设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 实行校园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以促使中小学校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二是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制度。把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 又要健全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制定安全教育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使安全教育做到常规化、制度化。
三是开设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将安全教育课与文化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认真落实安全教育“进教学计划、进教材、进课堂”的“三进”工作。
出路二:充实教育内容———从狭窄单一走向丰富多样。
为突破安全教育单调、狭隘、缺乏个性特色的困境, 就必须充实教育内容。应根据《纲要》的要求, 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地域学生的学习内容、生活范围、发展目标和身心发展特点, 有侧重地规划好教育内容。为此, 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拓宽安全教育的范畴。在继续抓好交通、防火、防溺水、用电、饮食卫生等方面安全教育的同时, 还应加强社会治安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应对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此外, 安全教育要贴近时代, 与时俱进。当前, 校园暴力、网络犯罪、毒品犯罪和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障碍和威胁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 应重视对学生开展法制观念、抗御挫折、珍爱生命等方面的教育, 把“防网吧危害、防毒品危害、防性侵害、防自杀”等作为安全教育的内容。
二是扭转重“知”轻“会”的偏差。为扭转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重知识轻技能、重预防轻应对、重逃生轻救护”的现象, 安全教育的重心应放在让学生掌握防范和处置安全事故的技能与方法, 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在灾害面前如何应对、在危急时刻如何避险、在陷入困境时如何自救和他救等方面的技能与方法上。
三是彰显安全教育的个性。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个性学生的不同需求, 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一般来说, 小学阶段更强调个人安全, 中学阶段既强调个人安全, 又兼顾公共安全。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特殊要求设定不同的教育主题。城镇学校重点加强网络安全、消防安全、青春期安全、远离毒品等教育;农村学校重点加强公共卫生、预防火灾、避免意外伤害、应对自然灾害、安全乘车乘船等教育。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观念淡薄、道德素质较差的学生, 学习负担重、压力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等, 是安全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出路三:改进教育方法———从单纯说教走向实践参与。
为突破当前安全教育过于注重说教、枯燥乏味、效果不佳的困境, 学校应从改进教育方法入手,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讲求教育艺术, 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学生为中心, 倡导体验式、演练式等教育形式, 以增强教育实效性。为此, 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丰富教育载体。学校安全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多样化的, 除了安全教育课、班会课和全校集中教育等常规途径外, 还可以举办校园安全文化节、安全知识竞赛、夏令营、少年警校、安全演习、自救比赛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 也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如校刊、校报、墙报和校园广播站、电视台、网络等来传播安全知识, 甚至可以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尝试新事物的特点, 与商家联手, 开发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趣味游戏、动画片、玩具、音乐影视作品等。这些新颖的教育载体对于解决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欠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创新教育手段。访谈结果显示, 学生普遍喜欢直观形象、与生活紧密结合、能够亲身体验的教育形式, 如实践演练、观看影视、教师举例讲解等。因此, 学校应创新教育手段, 做到讲解与实践相结合, 大力提倡参与式教育, 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紧急事故下逃生、救护等实践演练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安全的影视作品、阅读趣味性强的安全教育读本,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自主组织演讲、小品、游戏、角色扮演、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三是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应创造条件让教师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使其胜任安全教育工作。
出路四:健全管理体制———从“单打独斗”走向齐抓共管。
为突破当前学校安全教育主体单一、工作孤立的困境, 就必须健全管理体制。学校应主动出击,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 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网络。
一是协调教育力量。实施安全教育, “社会是环境, 学校是阵地, 家庭是后方”。学校应协调家庭和社会各部门的教育力量, 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等部门和学生家长协调配合的机制, 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篇8
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一项培养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掌握自护自救知识, 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近期在一些中小学开展了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的大背景下, 跟以往相比, 现在大部分中小学校都比较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有所加强。但尽管如此, 安全教育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 安全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多重困境。因此, 中小学安全教育只有突破困境, 找到出路, 才能使安全教育起到应有的实效。
当前中小学安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办学思想偏差导致安全教育的地位边缘化
学校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不少学校还是以升学为目的, 安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教育说起来重要, 忙起来不要”正是安全教育被边缘化的一个真实写照。其表现有三:一是安全教育让位于文化课。由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主要是以升学率为指标, 学校迫于升学压力, 全部工作都是以追求升学率为中心。这种认识上的错位使得学校在上课的时间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偏向文化课。二是安全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在不少学校, 只有在诸如安全教育日, 或者某时某地发生了安全事故时, 才匆忙上阵搞一些所谓的安全教育。即使是在这些特定时间进行安全教育, 很多也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 搞形式主义。三是重管理轻教育。部分学校把硬件安全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 安全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安全管理。每当发生事故以之后, 一些学校总是找管理上的漏洞, 比如, 教师管理学生的责任分工是否明确, 值日值勤制度是否落实, 关键部门、重要环节有无专人负责等, 其实在事故发生的背后是安全教育的长期缺席。
困境二:教育观念落后导致安全教育的内容狭隘化
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的要求, 学校安全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范围和发展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围绕“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六个模块来开展安全教育。而且, 安全教育必须根据各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调查发现, 不少学校仅从日常经验和传统习惯出发, 随心所欲地组织安全教育活动, 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导致了安全教育的单调、狭隘, 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也不能体现学生的年龄、地域和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是安全教育内容范围较狭小。很多学校仅限于开展交通、火灾、溺水、用电、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而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网络信息安全的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相对薄弱, 甚至根本没有涉及。二是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安全技能和安全对策教育等方面。安全知识、安全责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掌握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 明白自己在安全事故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是“知”的方面;而安全技能、安全对策则是使学生在学习“知”的基础上, 逐步掌握防范和处置事故的技能和方法, 是“会”的方面。当前的安全教育主要还是侧重于安全知识、安全责任的教育, 对于让学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安全技能、安全对策的教育还不够。三是安全教育的个性不明显。大部分学校的安全教育没有体现学生的年龄、地域和个体差异。中学和小学的安全教育几乎一样, 不同学校之间也大同小异。另外, 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安全, 一些个别出现的突发事件较少纳入教育者的视野, 如, 性侵害、家庭暴力和自杀现象等事件发生率虽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这些涉及个体的安全教育仍是弱项。
困境三: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安全教育的方式简单化
安全教育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但调查结果显示, 教师的讲解与说教是最常用的一种。其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安全教育课或班会课上阅读安全规则、安全事项叮嘱、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安全问题等。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 教师口头讲解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方式, 而学生喜欢的诸如观看安全影视或参观安全展览、专业人员讲座和实践演练等教育方式几乎没有。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为何重“说”轻“做”呢?在访谈调查中, 不少教师反映开展安全教育的最大困难在于“安全教育资源不足”。如, 教师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 很难胜任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任;学校的教材资料、教学设施缺乏, 有些教育活动难以开展;经费不足, 组织活动困难重重……由此看来, 学校教育资源 (如师资、教材、设施、经费等) 的匮乏是导致安全教育方式简单化的主要原因。
困境四:管理体制弊端导致安全教育的主体单一化
学校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外部而言,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就内部而言, 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然而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校安全教育的主体单一, 教育者只是学校教师。从外部看, 不少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靠自己孤军奋战, 难以得到社会、家庭的支持与配合;从内部看, 不少学校把安全教育的职责仅仅落在政教处等学生管理部门, 主要指定班主任来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正是这些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 造成其他部门和人员“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影响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
突破中小学安全教育困境的路径
路径一:端正办学思想——从应景之用走向常态教育
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 事关教育事业稳健发展。安全无小事, 责任重于山。生命不保, 何谈教育?因此, 突破安全教育边缘化, 安全教育走过场、形式化的困境, 关键是要端正办学思想, 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
首先, 建立安全工作考评机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平安校园建设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 实行校园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以促使中小学校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其次, 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制度。把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 也要健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制定安全教育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以促使安全教育做到常规化、制度化。
最后, 开设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将安全教育课与文化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认真落实安全教育“进教学计划、进教材、进课堂”的“三进”工作。同时, 确保对安全教育的投入, 以保证安全教育从纪念日向经常型转变。
路径二:充实教育内容——从狭窄单一走向丰富多样
突破安全教育单调、狭隘, 缺乏个性特色的困境, 出路在于充实教育内容。应根据《纲要》的要求, 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地域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范围和发展目标以及各自的身心发展特点, 有侧重点地规划好教育内容。为此, 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拓展安全教育的范围。在继续抓好交通、火灾、溺水、用电、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同时, 还应加强社会治安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应对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此外, 安全教育要贴近时代, 与时俱进。当前, 校园暴力、网络犯罪、毒品犯罪和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障碍和威胁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 应重视对学生开展法制观念、抗御挫折、珍爱生命等方面的教育, 把防网吧危害、防毒品危害、防性侵害、预防自杀等作为安全教育的内容。
第二, 扭转重“知”轻“会”的偏差。为扭转目前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重知识轻技能、重预防轻应对、重逃生轻救护”的现象, 安全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让学生掌握防范和处置事故的技能和方法, 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在灾害面前如何应对, 在危急时刻如何避险, 在陷入困境时如何自救和他救等方面的技能和方法。
第三, 彰显安全教育的个性。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个性学生的不同需求, 有重点, 分层次,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侧重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一般来说, 小学阶段更强调个人安全, 中学阶段既强调个人安全, 也兼顾公共安全。二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特殊要求设定不同的教育主题。城镇学校重点加强网络安全、消防安全、青春期安全、远离毒品等教育;农村学校重点加强公共卫生、预防火灾、意外伤害、自然灾害、乘车乘船等安全教育。三是关注个别学生的安全教育。诸如那些法制观念淡薄, 道德素质较差的学生;那些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等, 都是安全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路径三:改进教育方法——从单纯说教走向参与实践
为突破当前安全教育过于注重说教, 枯燥乏味, 效果不佳的困境, 学校应从改进教育方法入手。应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讲求教育艺术, 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学生为中心, 倡导体验式、演练式的教育形式, 以增强教育实效性。为此, 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 丰富教育载体。学校安全教育的载体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除了通过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和学校集会等常规途径开展以外, 还可以采取诸如校园安全文化节、安全知识竞赛、夏令营、少年警校、安全演习、观看影视、自救比赛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 也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如校刊校报、墙报、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等来传播校园安全知识, 甚至可以根据青少年思维活跃, 活泼好动, 喜欢尝试新事物, 爱好新奇文化产品的特点, 与商家和音乐公司联手, 开发出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内容的趣味游戏、动画片、玩具、顺口溜、童话歌谣、流行歌曲等。这些新颖的教育载体对于解决安全教育形式单调、效果欠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创新教育方式。访谈结果显示, 学生普遍喜欢直观形象、与生活紧密结合, 能够亲身体验的教育形式, 如, 实践演练、观看相关影视、教师举例讲解等。因此, 学校应创新教育手段, 做到说教与实践相结合, 大力提倡参与式的教育方式, 如, 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紧急事故下逃生、救护等实践演练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安全的影视作品、阅读趣味性强的安全教育读本,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自主组织诸如演讲、小品、游戏、角色扮演、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主题活动。
第三, 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应创造条件让教师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其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水平, 以更好地胜任学生安全教育。
路径四:健全管理体制——从单打独斗走向齐抓共管
为突破当前学校安全教育主体单一、工作孤立的困境, 必须健全管理体制。学校应主动出击,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 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网络。具体的措施有:
第一, 协调教育力量。安全教育, “社会是环境, 学校是阵地, 家庭是后方”。学校应协调社会各部门、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等部门和学生家长协调配合机制, 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
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 篇9
一、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
高职法律教育专业, 主要培养的是具有法律基础、能够胜任法律相关工作法律资格从事人员。要求所有的毕业生在修满课时毕业以后, 可以独立处理一些法律案件或者担任专业法律人士的助理, 成为辅助角色的人才。原本施行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 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学生具体的顶岗实习环节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困境。首先, 观念上存在问题。受到传统普通教育制度的影响, 很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等, 对于大规模而正式的校企合作的观念并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认识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单位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免费使用劳动力”或者“白用谁不用”的局面, 却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对于学校也是停留在“只要以学校的名义将学生送到企业工作, 就可以算作是实现了校企合作”等片面的观念。导致校企合作模式很长时间内无法形成科学而完整的体系, 导致校企合作的长期滞后。其次, 合作制度和内容上存在问题。在法律教育的校企合作过程中针对合作相关的内容和制度存在很大的矛盾。例如, 针对法律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对口专业内容实习, 必须到法律从业单位、律师事务所、法院或者检察院等指定单位, 然而由于这些单位工作内容的严肃性和特殊性, 多半不会让实习生去参与主要工作, 通常都只是让实习生从事一些简单的档案信息整体、档案装订或者一些综合事务性的工作, 学生会有种在“打杂”的感觉, 再加上没有相应的薪资待遇, 很多学生会因为学不到东西而选择放弃机会, 从而导致校企合作的中止。
二、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的出路
针对阻碍学校与法院等法律机构的校企合作的因素,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更好地实现新的发展出路。首先, 必须转变双方的合作理念、端正合作态度。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必须促成双方思想上的一致与统一, 需要学校和法院等相关机构都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双方都要尽可能地位促成合作而提供有利的条件。从学校层面上讲, 学校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加强对学生法律人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 为相关单位提供优质的实习资源。从法院层面讲, 法院应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安排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 保证学生可以学到真东西。其次, 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加强双方合作的吸引力。要提高双方的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校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法律人才, 而法院也应该具有让学生过来实习是为了给自身注入新鲜的活力, 使法律事业后续有人的心态, 相信学生能够把事情做好而不是给自己添乱。学校也应该不断加强法律专业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有能力为相应合作单位提供培训等课程服务。此外, 为了使双方能够促成合作, 学校也可以为相关法律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免费开放一些资源, 如体育锻炼设施或各种娱乐设施等, 可以开放一些图书资源或者场地资源等供合作企业使用。最后, 要勇于创新, 不断促成新的合作方式。合作双方可以就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的相关事宜展开恰当的谈论, 学校可以要求合作企业将一些在实习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法律教育专业的学生, 综合其平时表现给予适当考核通过后可以在实际结束后继续留在实习企业。在企业确实因为存在自身的困难而无法接收学生时, 可以与企业就一些具体原因展开其他方面的合作讨论形式, 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合作的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尽管高职法律教育的校企合作发展道路比较艰难, 但是只要采取的合理的措施, 一定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法律教育学生的学习质量, 促进毕业生对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通过积极寻求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出路, 可以更好地缓解目前法律从业单位或者法院、检察院等一些国家机关出现严重的法律人才荒, 出现“案多人少”的巨大工作压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对各样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导致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越来越迅速。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主要特色和常见的教学模式, 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着重分析解决困境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职,法律教育,校企合作,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袁银枝.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1:33-36.
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 篇10
一、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的困境
1. 教学模式不够先进
在学界, 还没有统一对于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但是可以明确, 法治教育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 就整合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并且利用一本教材。而法制教育教师都是来自德育教研科室。虽然我国近些年都在实行新课程改革, 但是法治教育模式却没有得到发展, 教学模式相对比较滞后。法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只是在一些章节当中, 整合了道德和法律的相关内容, 但是二者实际上还是分离的, 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通过新课程改革, 高校只是由一名教师负责讲授。一些高校思政教师对于法律知识并不是十分了解, 因此他们无法良好的承担法律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甚至会分开道德和法律, 进行分别讲授, 将法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不断弱化。而其教学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为主要内容, 没有开发校内外存在的隐形课程资源, 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无法有机的结合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 使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得到削弱。
2. 轻视实践性教育
法律意识, 指的就是人们对社会法现象的主观上的把握, 是人们对于法律的各种心理素质的体现, 要想提高大学时代法律意识, 不仅是单纯的向他们传授相关的法律知识,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和法律观念。我国法治教育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内容, 其他的教学手段都是辅助性教学, 而且很少应用模拟法庭和法院旁听等形式, 针对课堂教学主要还是应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属于课堂的主体, 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各种知识, 法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大多是记笔记、背笔记, 对于法律学生没有产生直接的心理体验。利用这种教学方式, 大学生中的法律意识只是简单的存储在大脑当中, 难以形成稳固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 也无法树立起正确的法律信仰。
3. 教学手段过于简单, 学生参与度不高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比较简单, 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教学过程中, 高校普遍是采用大班式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的数量非常多, 参与度比较低, 教师只是想完成教学任务, 只是利用原始的教学手段, 很少有教师利用多媒体, 即使应用了多媒体, 也很少用到视频和案例分析。高校法治教育不够重视校园系统的多维性, 普法教育活动举行的不够积极, 在学生社团当中, 也很少见到有关法律协会等集体性活动。虽然针对一些学校投入很大的活动, 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但是缺乏实际效果。因为学生本身的体验不够充足, 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形式化色彩, 学生在校期间, 甚至都没有听过法律讲座, 也没有参与过法律实践。
4. 教育内容比较空泛
高校教育主要利用的教材就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在当今很多的高校当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教材中有关法律的内容非常少, 不到全书的30%, 涉及到我国很多的部门法。针对其内容, 是非常丰富的, 但是主要还是以法律规定和条文的解释为主要内容, 内容容易让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材中的相关解读比较粗浅, 对于人们的行为无法形成良好的评价和教育。高校的课时是有限的, 在短时间的内, 教师甚至都无法简单的讲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学生也就无法深入的掌握相关的知识, 无法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教材当中涉及到的法律内容, 是比较庞杂和空洞的。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出路
1.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 但是需要加强法治教育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在现实生活当中, 法律的调整呈现出扩散性, 道德权威在一些领域比较微弱, 利用传统的法治教育, 无法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因此需要进行改革。
以现有的课程为基础, 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将课程资源的不足可以有效的弥补。法治和民族宪政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学生要想准确的理解法治, 就要对民族和宪政、公权和私权的关系进行梳理, 在宪法的影响下, 对政府、公民、法律三者的关系进行明确, 使大学生可以明确法治的内涵, 在内心梳理明确的法治理念。
当前的法治教育不仅是知识方面的教育, 还是观念和理念方面的教育。那么教学周期的基础就应该以学期为基础, 针对间接的生活经验知识, 可以在短期的课堂教学就学会, 最难的就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念。促进我国法制化运动的发挥, 高校法治教育需要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实行。
我国法治发展道路属于政府主导型, 社会内部关于法治需求的基因比较少。对高校法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需要将法治实践资源给予充分的利用, 使法治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利用案例教学等方式, 带领学生法庭旁听, 将社会、学校、政府等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充分的调动, 构建出的教学模式需要和实践形成互动, 在实践过程中, 使学生的内心转化为外在行为。高校可以实行法治化管理, 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文化。
2. 利用各种法治教育方法, 提高教育实效性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不能受到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需要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的利用, 促进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 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和法律诊所式教学法, 模拟法庭, 可以到司法机关进行参观和实习, 参与到社会调研当中, 使法律变得更加具体,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产生法律信仰。
3. 拓展多元化教学手段
法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 需要发挥高校的整体功能, 不仅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方式, 也可以对校园的系统部件进行开启, 将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拓展,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可以发挥出第二课堂的功能, 可以加强学校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可以邀请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 在高校中举行专题性的讲座, 也可以聘请法学院的教授, 来到高校做专业的学术报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法院旁听, 明确行政执法的流程, 到监狱明确犯人的改造经历。
将校园系统的多维性功能充分的拓展出来,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不能单纯依靠理论教学, 需要将各种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充分的利用, 利用宣传网和校园网以及校报刊物等形式, 将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进行拓展, 在大学时代现实学习和生活中融入法治观念教育, 提高学生的法治素质。
利用典型的案例, 进行学习上的交流, 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特殊性, 针对其内容,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主要发生在学生的树立的领域当中, 因此典型案例是科学的实践性学习内容。我们可以把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模拟训练的方式,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更好的对法律知识进行掌握, 学会推理法律,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属于互联网时代, 学生很有兴趣去探究热点案件, 采取学术性的研讨, 可以对法治力量进行感知。探讨的过程中,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进一步的诠释, 让学生提出自己认为可以解决的措施, 在一片争论声中,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4. 强化师资队伍
高校办学的基础就是拥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 要想采取有效的高校法治教育, 也需要应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坚实的支撑。高校需要利用各种途径, 将法治教师的素质进行提高, 为法治教师定期准备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对法治教育师资力量的配置为前提, 法治教师和德育教师要分开授课, 虽然会增加高校的教学成本, 但是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教学水平。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使教学实效性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建设师资队伍属于系统性的工程, 高校可以聘请法律专业人员, 在高校当中兼职法治教师。法治教育当中的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 司法人员自身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可以将上述的问题进行弥补, 高校可以聘请司法界人士作为法治教师, 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 对学生讲授法律知识, 可以有助于培养学到法治素质, 对于高校的法治教育也会起到有效的借鉴。
5. 优化课程资源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主要通过校内的法治课程进行学习, 在当前教育模式下, 可以将部门法的内容适当的减少, 将法理学和宪法学的比例不断的增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 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国家和公民的关系, 树立公民意识。高校可以将校内外的隐形法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和各种相关的结构展开合作, 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 在校内举行流动性的法治讲坛, 将各种优质法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让大学生感到法治的魅力, 提高教学的成果。
通过以上综合论述, 我们知道改革高校法治教育使一项系统工作, 需要结合各个教育机制, 实现教育的目标, 不仅要将教育模式进行创新, 还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使教学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 将各种法制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 使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摘要:在法治模型下, 民众法制教育的一个部分包括高校法制教育, 主要目的就是使当代的大学生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当前我国的高校法治教育过于重视知识, 而忽视了理念;过于重视课堂教学, 忽略了实践教学。法治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泛, 利用的教育手段过于单一, 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受到严重的制约。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并提出走出困境的出路, 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赵健.新时期地方高校开展研究生会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百色学院学报, 2015, 04:124-126+140.
[2]曾鹏, 汪燕.整合高校法律教育资源促进地方法治文明建设——以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为背景[J].三峡论坛 (三峡文学.理论版) , 2012, 03:104-107+149.
[3]代明智.论法治教育在高校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4:242-244.
[4]周新梁, 陈遇春.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2:116-118.
[5]张一, 罗理章.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术探索, 2012, 12:157-159.
[6]隋玲楠.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化相结合[J].世纪桥, 2014, 07:130-131.
[7]王从峰.现代司法审查的理论困境与出路——以美国为例的考察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公法研究, 2013, 00:407-438.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困境与出路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问题对策;改进建议
一、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现状
1.调查结构:本次所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其基本信息如下
男女比例为:男87%,女13%;工作年限三年以下占68%,在三年以上的占32%;政治面貌党员为74%,非党员为26%;学历方面,研究生占11%,本科生占80%,大专生占9%;专业方面,农学类的占12%,管理类的占17%,71%为其他专业;此外有87%的大学生村官有学生干部经历,26%的为城市户籍,74%的为农村户籍。
2.择业动机
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在“你选择大学生村官职位的首要原因”这一问题上,选择“为今后考公务员、考研做准备”的占32%;选择“积累工作经验,为再次就业打基础”选项的占26%;14%的大学生选择做大学生村官是因为“城市就业压力太大”;选择听从父母、朋友意见的占16%;选择其他的占4%;仅有8%的调查对象选择做村官是真正想在基层成就一番事业。可见,目前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择业动机上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
3.大学生村官任职培训情况
在此次调查的大学生村官群体中,有81%的村官在上岗前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其中只有少数接受过比较系统培训,有19%并未接受任何岗前培训,只是上任之后边学边工作。但是在村官任职过程中每年都会组织培训。由于对农村或者社区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方法缺乏系统地了解,导致这部分村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比较吃力。其中大部分村官都希望定期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村官之间的工作交流以及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此外,老同志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或者退休干部的经验传授等培训形式,也有助于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业务,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角色。
4.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情况
根据调查,大部分人员平日从事的是综合性工作,比重达到了83%,而在日常工作中从事工农业科技指导、文化教育等工作的人员比重明显较低,仅为5%和12%,所调研的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都是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计划、总结或报告的撰写等综合事务性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从事农村实际问题解决、农业技术指导、基层群众的文化教育等工作,这与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的相关规定尚有一定的差距。
5.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中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数据显示,仅有7%的大学生村官对目前的工作状态表示“满意”,42%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比较 满意”,此外,尚有24%和27%的大学生村官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分别表示“一般”和“不满意”。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困境及原因
1.从村民方面看
农村人员结构限制创业。农村主要的劳动力外流,已经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由于农村的经济不发展,所以造成劳动力外流,留在家里面的主要是老人、妇女以及儿童。这样的人员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村官带动农民创业的发展。
2.从政府方面看
(1)当地政府部门不是很了解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工作,不能很好地做到人尽其才。
(2)国家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如:政策制定缺乏持久性,扶持力度有限,配套制度建立滞后,法律建设滞后等。在调查中,某村官指出:在农村创业过程中灌溉是一大难题,并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提供物资支持。
3.从环境方面看
(1)基层农村环境复杂。在调查了解中得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农村社会分层和利益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利益结构
(2)农村工作复杂繁琐,村民素质参差不齐,观念落后。使大学生村官的
工作很难进行,也构成了一定的复杂环境。
4.从村官方面看
(1)村官刚开始信心满满,在以后遇到困难容易出现放弃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自己毕业时没有考虑全面,只是迫于就业形势的压力,先投身大学生村官行列,把它作为一个跳板,并没有对做村官这条路做详细的规划。以至于真正当上大学生村官后,觉得现实与理想存在很大的偏离,导致自己的积极性下降。
(2)村官国家相关规定还不完善。大学生村官是空降的,现在国家在这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完整,下面政府与群众还没有完全认同,以至于村官在基层没有什么真正的实权,即便他们发现农村的多重问题也无力改变太多。
三、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村官在开始工作之前要放平心态,放低姿态,同时也要放松状态以达到最佳工作效率。第二个就是专业知识问题,根据我们在开封市兰考县的调研,有一部分的村官上学时期专业与村官的需要并不相符,这就对村官自身工作产生难度,前文提到村官的出路有自主创业,但是对于诸如养殖动物,种植蔬菜,作为一个没有强大专业知识作支撑的大学毕业生如何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村官要在任职期间努力学习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真正使得大学生村官达到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人农村,从而促进农村发展以及完善大学生自身的目的。
2.当地政府和当地村民委员会
首先县里有“工作”,这些所谓工作就是对县城各主要街道进行打扫。我们相信这不是个别现象,结合生活经验和调研过程中看到的,县城里面基本上是没有环卫工人的存在的,所以对于这些免费劳动力,县政府使用起来应该比较得心应手。其次,就是这些村官也有到县政府去的必要,他们需要在县政府里混个脸熟,以便于将来自己合同期满更好的生存发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这一点造成的。
3.国家。
虽然这个层面略微宏大,但是考虑起来确实最根本的因素。为什么村官会被要求绩做县里的工作又做村里的工作,对应刚才提到的村官去县政府工作的第一条分析原因,这里出现一个工作范围的问题,国家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范围并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缺乏统一规范的机制和法规支持。对应第二个原因则是要求国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出路条件,上文提到大学生村官有五条出路,然而实施起来都有一定困难,归根结底是国家政策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村官,国家的初始愿望应该是希望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带动农村的发展所以对于大学生村官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如果选择留任就留的下,如果要考公务员要做到村官干得好与考得好相结合,如果选择重新开始也要流的动,不耽误村官个人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建中.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篇12
一、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困境
1. 全球化背景下, 经济社会的发展给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潮流,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出现了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大量涌入, 以及巨大的竞争与就业压力等情况, 这些都给高职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受此影响, 在高职学生中形成了一些幸福观的误区, 比如拜金主义幸福观、个人主义幸福观、实用主义幸福观等, 这些误区对于幸福观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2. 当前高职教育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对幸福观教育不够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大发展, 目前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同其他高等教育不同, 有自身的特色, 主要体现在这种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 它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劳动人才, 要求学生专业能力强、操作技能熟练, 能够成为技术型人才, 因此广大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 更多的是在专业课的教育教学方面花很大的功夫, 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也大笔投入资金, 而在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幸福观教育等方面却比较薄弱, 这必然给幸福观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3. 高职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使得幸福观教育面临巨大压力。
现代高职学生的成长恰逢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间, 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高职学生一般具有较差意志力;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学习缺乏动力;目标不明确, 容易受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等特点, 具体来看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淡薄, 政治素养低。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关心国家大事, 思想颓废, 不思进取, 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言行不文明;诚信意识差, 社会责任感淡化。其次,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高职生由于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贫困和情感挫折等问题, 尤其是学习和就业给他们造成的极大压力, 往往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如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弱, 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最后, 学习动力明显不足。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 高职院校的门槛很低, 一部分高职生的学习基础、水平相对较为薄弱, 在学习中的难度加大。高职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都给幸福观培育带来巨大的压力。
4. 幸福观教育自身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制约。
幸福有其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 主观形式主要是人们的“快乐心理体验”元素, 这种体验完全是主观行为, 以主观心理为基础。幸福的客观形式主要指实现幸福的客观物质内容, 任何“快乐心理体验”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心理体验, 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来完成这一体验过程, 这种客观形式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只有将幸福的主客观形式统一起来, 幸福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要培育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层次, 又需要精神层面的高度体验。幸福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幸福观教育有其特殊性, 它不同于一般的德育, 有其特殊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所以, 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不能很好地理解幸福观教育的特殊性, 就很难开展好这项教育工作, 也会使得学校的幸福观教育流于形式, 不能深入学生内心, 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出路
1. 以创新为主导, 改革幸福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创新, 尤其是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 幸福观教育始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其中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占有重要位置, 而如何利用好这一有效途径是当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传统的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多注重理论的灌输, 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形势的变化需要。因此, 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方式、手段、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涉及幸福观的问题很多,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有力条件, 大力开展正确幸福观的教育, 帮助学生形成对幸福生活的正确认识。除此之外, 课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同样需要创新, 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学术报告等重要载体的同时, 积极进行大胆的尝试, 将幸福观教育融入到课外活动中, 创造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的环境, 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2. 强调多元化, 打通幸福观教育的多种渠道。
幸福观教育的多元化指的是实施幸福观教育的主体和载体的多元化, 比如高职学生的幸福观培育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 而是需要延伸到社会层面, 需要社会教育的介入。社会教育在整个高职生的幸福观培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适当地把幸福观教育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 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高职生虽然是在校的大学生, 但是这并妨碍他们接触和了解社会, 在社会实践中, 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深入的讨论, 高职生可以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进而形成正确的幸福观。除此之外, 如家庭教育的参与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同样重要, 高职学生所生长的家庭环境及来自于父母对其幸福观养成的影响也是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 幸福观教育必须打通各种渠道, 全方位地营造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教育氛围。
3. 与时俱进, 加强幸福观教育的研究。
理论研究总是要为实践服务的, 当前对于青年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成果众多, 但其中有关高职生这部分群体的研究还为数不多。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幸福观教育中总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幸福观教育也必然要与时俱进, 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目前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作深入探讨, 比如社会主义幸福观的内容, 幸福观如何同当前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以寻求在理论上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王丹丹.现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报, 2009, (2) .
[2]吴璇.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实困境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9, (2) .
【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推荐阅读: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回答“钱学森之问”10-22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出路10-15
职业教育的机遇与困境05-24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09-22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09-03
农村教育的困境与超越08-15
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08-11
试谈农村民办小学教育现实困境与对策12-02
职业化困境07-09
职业道德与职业教育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