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出路在何方

2024-06-10

素质教育的出路在何方(通用8篇)

素质教育的出路在何方 篇1

在原料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 丙烯下游衍生物产品之一丁辛醇市场呈现出不同的竞争格局.

随着沿海地区丁辛醇装置的不断建设, 国内丁辛醇产能2010年开始大幅提高, 国内需求也随着其间中国经济的刺激性增长而大幅增长, 市场价格不断上升。然而, 随着2011年国内相关刺激政策影响逐步消减, 国内需求增长迅速下滑。丁辛醇市场供需平衡也从供应偏紧走向供应充足甚至过剩, 丁辛醇进口也不断下滑。

当前, 中国的丁辛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产品价格一路下跌, 已经不复以往大量盈利的情况, 而走向亏损。丁辛醇价格的大幅下滑, 已经导致国内装置负荷大幅降低, 而且部分装置停产。

产能急剧扩张

2010年前后, 国内正丁醇和异辛醇产品的自给率为50%~60%, 产品利润较高, 激发了国内的投资热情, 而且原料多元化的发展打破了两大集团的垄断地位, 给了投资者更多的机会。

在近几年国内丁辛醇产业建设中, 其他企业进入丁辛醇产业的态度十分坚决。两大集团不再呈垄断局面, 也对其旗下产业做出了一定调整。中石化选择了部分退出异辛醇而增产正丁醇, 中石油旗下各企业发展建设更均衡一些。新进入者的产能建设非常迅速, 而且随着前期原油价格不断高企, 原料多元化发展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新建丁辛醇项目不再局限于外购丙烯原料建设丁辛醇装置的模式。

在近两年的丁辛醇装置建设中, 新进入者中出现了上游一体化发展的情况, PDH项目、MTO项目下游配套丁辛醇装置的项目开始出现。根据后续项目建设来看, 还将逐渐增多。这将从原料源头改变丁辛醇产业的竞争格局。因而, 在不同阶段原油价格波动引领下, 未来丁辛醇产品跟随丙烯产业竞争格局变化将更加复杂化。

正丁醇

近年来, 我国正丁醇产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产能增长迅速。到2013年底, 我国正丁醇产能已经达到了150万吨, 相比较2009年初增长了90万吨, 年均增速达20%。

2014年, 随着四川石化、南京惠生MTO项目的建成, 国内正丁醇产能进一步增长到181万吨/年。

正丁醇产业也一改以往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独大的局面, 其他各类正丁醇产能占比已经由2009年的36%增加到2014年的53%。2014年, 正丁醇产能分布中, 中石化占21%、中石油占26%、其他合成法占37%、生物法占16%。

具体来看, 中石化杨子-巴斯夫公司仍是最大的正丁醇生产企业。处于第二集团的是中石油四川石化、吉林石化、天津渤海化工、山东鲁西化工等。

两家石油公司的丙烯来源仍主要源于炼化一体化, 源头仍是石油。天津渤海化工、南京惠生MTO项目的丁辛醇项目则分别依托PDH和MTO装置, 展现出未来丁辛醇装置不同的原料来源取向。

异辛醇

2013年, 我国异辛醇产能达到了149万吨/年, 相比较2009年初增长了90万吨/年, 年均增速达20.4%。随着四川石化、南京惠生MTO项目下游丁辛醇装置建成, 国内异辛醇产能达到了170.5万吨/年。

在异辛醇产业发展中, 中石化异辛醇业务在2011年扬子石化做出调整后, 部分退出了异辛醇产业而生产正丁醇, 近四年产能已经不再增长。中石油丁辛醇业务发展中仍协同发展丁辛醇, 近几年异辛醇产能仍在不断增长。整体来看, 两大集团异辛醇所占比例不断下降, 总体呈现出国退民进的趋势。到2014年, 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产能占比分别为18%和20%。其他企业已经占62%的比例, 较2009年提升了50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 天津渤海化工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异辛醇生产厂家, 其次是中石化齐鲁石化, 再者是山东利华益集团、建兰化工、大庆石化、南京惠生、吉林石化等。

目前, 国内丁辛醇建设仍在继续, 2015年将有2套大型丁辛醇装置投入生产, 分别是中石化安庆石化分公司和山东烟台万华集团, 装置产能分别为21万吨/年和22.5万吨/年。此外, 还有一些项目正在处于前期建设阶段, 计划2015年后投产。随着丁辛醇市场竞争的变化, 这些项目潜在的风险正在增大。

消费增长放缓

国内丁辛醇下游消费增长, 是近些年来中国产能不断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 随着丁辛醇下游主要应用增塑剂领域 (DBP和DOP) 在使用中受到限制, 相关消费增长开始放缓甚至萎缩。这也引起了从业者对丁辛醇未来市场发展前景的担忧。

近年来, 正丁醇市场消费不断扩大, 目前已经达到132万吨/年。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慢和相关限制的增加, 下游消费领域有所缩减, 消费增速也随之不断趋缓, 2013年仅为1.7%。

异辛醇的消费受到近年来国内DOP消费趋势放缓的影响, 2011年跌入低谷, 2012年有所反弹之后, 消费开始下降, 降幅为1.3%, 消费量为117万吨。

我国异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 和丙烯酸异辛酯, 2013年分别占87%和7%, 其他占6%。

其他邻苯二甲酸类化学品, 也相应受到了使用限制。

从近五年正丁醇市场发展看, 年均增速仍达到了8.0%, 预计2015年国内消费量达到165万吨, 2020年达到198万吨。

异辛醇未来消费需求增速还将继续放缓, 预计为3%~4%, 由此预计2015年国内异辛醇消费量130万吨左右, 2020年达到156万吨。

供需平衡被打破

近年来国内丁辛醇产能高速增长, 在提高了国内自给率的同时, 加剧了市场竞争激烈化程度。随着国内产能产量的提升, 进口量2010年逐步下滑, 2013年进口量为41万吨, 下降16%。进口产品主要来自北美和西欧, 包括BASF、DOW、Eastman和Oxea Group的生产商。2013年我国产量约为91万吨, 自给率达到了63%, 比2009年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由于我国发酵法工艺占28.5万吨/年, 这些装置的年产量很低, 对市场影响力有限。市场上正丁醇主要源于羰基合成法。这部分工艺产能目前 (2014年10月) 已达到152.5万吨/年, 平均正丁醇装置平均开工率仅为70%左右。而国内产能建设步伐仍未停止, 2015年将达到180万~198万吨/年。若按照各公司公布的建设计划, 2020年将达到235万吨/年。

在异辛醇消费方面, 国内外对DOP增塑剂限制的领域集中在食品、饮食、医药和玩具方面。而我国PVC消费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预计2015~2020年消费增速相比前一阶段有所放缓, 为5.5%左右。而美国、欧洲和东北亚 (日本、韩国, 中国台湾地域) 因为禁用增塑剂DOP或是终端用户应用其他替换增塑剂产物, 预期辛醇需求没有增加, 或需求有所降落。

从供需平衡来看, 我国产量逐步增高, 进口量逐步下降。2013年, 我国进口量为28万吨, 下降23.4%, 下降幅度显著。2013年, 我国产量为90万吨, 同比增长8.4%。

国内异辛醇装置开工率在2013年仅为60%, 很多企业受限于原料价格和产品价格, 装置生产处于连连亏损局面, 一些装置进入半停产阶段, 个别装置已经关停。而异辛醇的产能在2015年将达到193万~203万吨/年, 远期2020年将达到216万吨/年。

综合我国丁辛醇消费需求预测和国内产能计划来看, 我国丁辛醇大规模的扩张计划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丁辛醇的市场格局, 到2020年间将处于供应过剩的格局。考虑到进口产品的量, 国内装置开工率仍将难以恢复, 预计在60%~75%之间。

价格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国内快速发展的产能建设和消费增速放缓的格局使得丁辛醇价格缺乏供需面的支撑, 2011年就已经进入下滑通道, 在2012年有所提振之后, 2013年随着需求不振而再度进入大幅下滑态势。正丁醇市场价格处于大滑坡阶段, 2014年最低价格已经跌破8000元/吨, 长期处于低谷阶段。而近期的原油价格下跌, 更是使得价格再度下探。

2014年, 国内异辛醇价格一度跌落破9200元/吨。而到12月, 在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 异辛醇价格已经跌落到8100元~8500元/吨。

丁辛醇市场价格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和化工行业周期影响较为显著, 市场价格变化略滞后于原油价格。由于目前沿海MTO、PDH为龙头的丁辛醇装置所占比例较低, 价格趋势仍主要跟随原油价格。但未来随着PDH、MTO项目的增多, 丁辛醇的价格变化将纳入新的影响因素。

笔者对国内典型乙烯裂解装置、沿海PDH装置、西北CTO装置及沿海MTO装置的毛利进行了初步测算。本轮油价下跌之后, 由于原料成本大幅下滑, 乙烯裂解装置和PDH装置的毛利水平虽然也有所下降, 但在整个产业竞争中的地位已经大为缓解, 毛利水平在竞争中已经处在较好的水平。

西北地区CTO装置的竞争力则大大下跌, CTO项目对于高油价、高产品价格的依赖性在此刻暴露十分明显。国内其他更不具备经济效益的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芳烃等项目, 发展局面将更加艰难。

沿海MTO装置于原料甲醇的价格关联十分紧密, 而中国甲醇市场价格与原油价格挂靠并不显著, 因此在本轮油价大跌30%左右之际, 国内甲醇价格跌幅并不显著, 只有6%。单纯按照甲醇市场价格来看, 沿海MTO装置2014年11月前后已经步入亏损局面。这也造成12月甲醇价格大跌。

上游丙烯竞争格局的变化, 对下游丁辛醇装置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炼化一体化企业、PDH项目下游丁辛醇装置在本轮原油价格下跌之后竞争力增加, MTO配套的丁辛醇装置竞争力则大大下滑。

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丁辛醇原料丙烯多元化趋势还将继续, PDH、MTO项目将加大对丁辛醇市场的影响。竞争力方面, 短期内PDH项目竞争力大大增强, MTO项目竞争力有所减弱;长期来看, 随着原油价格回升, MTO项目竞争力将开始恢复, 而PDH项目配套丁辛醇装置竞争力将有所减弱;炼化一体化企业的丁辛醇装置因为产业链完整, 抗风险能力强, 未来竞争力还将有所增强。

丁辛醇供需格局短期内将趋于供应过剩, 国内装置开工率短期内将有所下降, 远期开工率将有所恢复但也将处于70%上下, 新建项目的建设不确定性增加。

尽管当前丁辛醇新建装置较多, 但2013年正丁醇的进口市场份额仍高达31%。从挤占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和正丁醇消费仍保持较快增长来看, 未来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就市场供需发展来看, 当前仍有市场空间, 远期国内正丁醇市场格局趋于供需平衡和自给自足。

辛醇市场受限于DOP消费限制, 短期市场消费将仍有一定增长, 但未来发展前景仍显黯淡。从辛醇市场前景来看, 未来市场发展已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即便消费不萎缩, 增长率也将大幅降低到3%左右。而产能建设速度远远大于市场增幅, 挤占进口产品市场份额依然难以消化。因此, 普遍预计辛醇市场前景较为黯淡。

辛醇产业将面临两个方面的走势:一方面, 未来辛醇产品竞争残酷, 部分产能被迫退出可能性增大, 因而国内辛醇生产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将极大增强;另一方面, 这也造成新建项目投资风险加大, 部分项目将取消或推迟的可能性增大, 未来竞争局面或缓解。

丁辛醇产业应注重优化下游产品结构, 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特种增塑剂方向发展, 此外应重视用来替代DOP的基于壬醇、癸醇的增塑剂的前期研究。

素质教育的出路在何方 篇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温饱向愉悦的精神享受过渡乃势所必然。毫无疑问,电视、电脑代替不了园林的郊游娱乐。前者是精神方面的享受,后者是人们向往回归大自然的身体健康,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近年来园林绿化行业如火如荼,一改过去的冷门儿成为现在的热门儿。一方面园林行业如日中天;另一方面园林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又较难,出现的这种怪现象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以解开其中的死结。

造成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行业自身的特点;二是毕业生本身的问题。

先说园林行业的特点,有人说,园林绿化不就是栽树吗?这有什么?其实不然。园林绿化施工是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哪个环节脱扣都会造成整个链条的断裂,轻者遭受损失,重者满盘皆输。这也是许多园林单位宁愿要有经验的老工人,也不愿意要园林应届毕业生的原因。

再说毕业生本身,如今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这些家庭小皇帝娇生惯养,如今又上了几年大学,“骄娇”二气特浓厚。先说第一个“骄”字,上了几年大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鹤立鸡群了。殊不知,“文章与世路不同。”更何况知识转化成能力要有一段艰苦卓绝的锻炼过程。这个过程可不是几天实习就可以达到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达不到质变。桑蚕变蛾要经过脱胎换骨的破茧羽化,那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过程。毕业生们没有这种心理准备,不经过痛苦的磨练,不磨掉“骄”气是不行的。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我做起,从零做起,从现在做起,端正人生态度,彻底磨掉“骄”气,才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再说第二个“娇”字。如今青年人都被父母宠坏了,小罪受不得,小亏吃不得,更甭提吃大苦流大汗了。不能吃苦受累,工作就会不扎实,工作不扎实就不会有心得体会,工作就不会有进步。想拿高薪吗?想谋高职吗?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行的,必须彻底打掉“娇”气。

掌握了行业特点,去掉“骄娇”二气,下一步,高职高薪就会向你招手了。

B 绿化工程纷纷实施,园林绿化人才日渐吃香。“去年应届毕业生已经就业了,还有绿化单位来要人,学校只好深表歉意,请他们来年早点来。”上海市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副主任潘学洪谈起学生就业,不禁面带喜色:“园林专业的高职生就业率在96%以上;中专部———上海园林学校的学生,每届人数在200左右,就业率在98%以上;上海有270多家绿化单位,每年约有1/3左右前来要人。园林工程公司、物业公司、大型宾馆、苗圃、园林设计院等,是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人力资源专家指出,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将集中在一些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方向。对园林绿化人才来说,能将传统绿化和现代建筑科技交叉融合的人才,将是市场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高级绿化园林人才开始成为房地产业新的紧缺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绿化工程、花苗养护,更要懂得绿化经营管理,能够预算和规划。某房地产公司以前在楼盘开发中忽视绿化,在楼市竞争中吃亏不少。前不久,他们通过网络招聘高级园林工程师,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需要懂园林设计,有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同时又精通建筑设计,能将二者融会贯通,进行整体规划的高级园林工程师。”某业内资深猎头也告诉记者,曾有一家中外合资的房地产公司委托他们寻觅一位“绿化主管”,年薪达20万元。

随着上海新型精品住宅小区的不断出现,如何让绿化“排兵布阵”,达到满意效果,从而推动房产销售,成了房产公司重视的问题。从职位要求看,企业对园林绿化人才的要求是具有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背景,本科以上学历,工程师以上职称,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有2年以上参与城市公共环境、市政道路、居住区等大型项目的设计经验等。专家指出,目前沪上这样的人才并不多,而有能力规划大型项目、并为方案提供咨询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园林绿化人才重点职位

在园林绿化领域,以下三类人才是最受青睐、需求量最大的:

● 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师是该领域的“宠儿”。最近正在才市招聘的近10家绿化单位,几乎都对景观设计师有需求。

景观设计师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高速推进,逐渐从风景园林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行当中独立出来的新职业。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给该职业下的定义是:能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空间环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

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景观设计人员,他们的核心技能是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保护等。刚毕业的初级设计师月薪2000-3000元,工作3年以上的设计师,月薪可升至6000元,而8-10年以上工作经验,又有大型设计项目负责经验的,年薪则能轻松突破30万元。

● 园林/绿化工程师

如果说景观或园林设计师负责出创意的话,园林/绿化工程师就负责把蓝图变为现实。

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审核专业设计方案、施工图,负责园林景观工程的招投标及现场管理和工程的现场协调组织,主管绿化工程的监理工作。他们除了经过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专业教育培训外,还必须是设计规划和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职业要求是,园林及园林建筑等相关专业毕业,有丰富的园林建筑相关工作经验,最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要熟悉国家建筑施工的相关规范,熟悉操作OFFICE、CAD等软件;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基本的英语读、写能力。

● 园艺师

去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通过了花卉园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这意味着今后园艺师行业也要持证上岗。园艺师不仅要求懂得植物的种植和养护,还要懂得色彩搭配,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园艺师职业,可以说是印证了一句老话:“越老越值钱。”初级园艺师,月薪不过千元左右,而高级园艺师月收入都在万元以上。经验老道的园艺师,熟悉植物生长规律及习性,熟知土壤、气候等因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这些都不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可以迅速补充的,需要长时间实践的检验。

C 城市园林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悬赏分:20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

我从事园林,您你说的城市园林专业其实就是景观园林专业,当然国家已经将其归列到城市规划专业里去了,景观园林专业英文全称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主干学科是建筑学,主要课程是建筑设计 建筑初步 素描 色彩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学 城市绿地规划 景观设计原理 景观设计 景观工程

如今中国在大兴土木,城市化进程加快,你也是知道的,所以园林专业以及城市规划专业的前景很好,只要你肯努力,相信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希望你能成功.:)

园林就业前景如何

提问于2008-07-17 13:20:16 解决时间:2008-07-25 00:29:25

bafe

学前班(3级)发小纸条

回答于 2008-07-17 15:49:07

还是不错的 分设计和植物方向

可以从事与园林相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部门工作,主要是涉及园林专业的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中等院校,尤其是从事园林苗木的经营、园林工程的设计与管理的部门或单位

编辑词条园林专业

园林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 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 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技术;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武术出路在何方 篇3

中国武术路在何方,这是关系到确立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的战略指导思想的问题,即研究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对策的头等大事。

在此我要大声疾呼,敬告武术家、武术爱好者及武术工作者们:中国武术的出路在于统一。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竞技武术,还是正在兴起的其他形式武术;无论是外家拳,还是内家拳,以及什么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必须统一。只有把中国武术统一起来。结合在一起,才是中国武术的唯一正确的出路。如果不统一,不合成一体,中国武术必然要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使我们成为愧对祖先和后人的罪人。想想看,有许多好的武术套路丢失,有一些拳种灭绝,此现象的出现难道不应由我们负责吗?由此则看出中国武术合则兴,分则亡,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现在必须明确并一致团结在中国武术的正确继承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下,唯此才能拯救中国武术,才能有中国武术的更好、更大、更快的发展。

要实现中国武术的统一,必须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的问题。

这些不和谐现象必须揭露、纠正,要消除一切社会讹传和伪科学的误导,揭开武术的神秘面纱,才能还武术本来的面目,这个过程实质上是整个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过程,即中国武术科学化的建设过程。

中国武术本来是有着自己的许多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于几百年前,中国文化与现代科学理论有了些许差距。近代中国文化接受了现代科学理论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以源远流长著称于世的中国武术,至今并没有形成一套现代科学的理论体系。许多过了时的东西、社会讹传、伪科学的误导仍然被保留下来,甚至被奉为典则。加上武术界长期以来有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因循守旧的习惯势力比较顽固。中国武术理论体系有些方面至今仍处在抱残守缺的状态。其又曾经遭受极“左”思潮的冲击,于是便形成理论水平相对落后于技术水平发展的局面。

形成理论水平相对落后局面的原因,从社会角度看,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对现代科学理论了解不完善、不系统,对封建迷信的东西易接受,又不具有审慎严谨的态度,经常轻率盲从。出现以讹传讹的流弊;在属于技术性的问题上,出现比如讹传、错乱、缺漏、自相矛盾之类的现象;在属于观念性问题上,出现比如附会、夸大、怪诞之类的现象。这些是存在的情形,而且这些情形大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而且从长远意义上看,极不利于武术事业的发展。可惜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武术界尤其是上层领导似乎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其二是中国武术观念中受社会讹传及伪科学的误导,混杂了大量封建落后的意识。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武术处在社会文化结构的下层,它与封闭、保守、分散的小农经济形态结成深厚的关系,因此它就更容易接受和迎合社会底层的文化心态;在属于技术性的问题上,故步自封,唯我独尊,门派思想严重,排斥比自己好的不一样的东西:在属于观念性的问题上,接受了一些伪科学的误导,压制比自己先进、正确的东西。近年来,中国武术的“门派作风”并没有消失,从长远意义上看,这些都极不利于中国武术事业的推广。可惜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武术界尤其是上层领导似乎还缺乏应有的解决方法,甚至有时还在不经意间加深了门派的对立。

“中国武术”,一个具有深邃内涵和丰富内容的名词,无数神奇的传说、个别媒体的报道、个别文学作品和个别影视艺术里对中国武术做了夸张描绘和美化。它们把中国武术说成仙佛神话,习武之人居然还能做出超出人类自身能力极限的、根本做不到的动作,把中国武术说得脱离了其本来面目,被神话了。给中国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形成了负面影响,更扩大并显现了中国武术的问题。

综上分析,社会层面上的不应有的错误观点和人们重技术轻理论的作风,以及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没有审慎严谨态度的作风,伪科学的夸张和美化出现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造成传说上的中国武术理论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必须加以克服和纠正。

当前中国武术理论水平相对落后,并不是说中国武术理论水平自古以来就相当落后,并非如此。流传下来的理论是祖先用血汗以及生命,经过实践,并用中华文化及较高智慧总结出来的。笔者见过一本乾隆十五年(1750年)武状元写的《形意拳谱》的抄本(不排除他人按传说所写或有续写),这本拳谱里找不到一句社会讹传、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误导之语,它是符合创作时中国人对事物认识水平的理论的。只是大多数关键内容要用现代科学理论去解释和破译,当你弄明白原来的含意时,就会觉得它是用朴实、简明、形象和确切的语言写成的中国武术理论。显而易见,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先辈传下来的中国武术各拳种的拳理集中起来,使其现代化、科学化、理论化,补上中华文化接受现代科学理论时所落后的步伐。形成统一的中国武术的符合现代科学理论的新武术拳理,达到社会的需求。以此理论推动中国武术的统一。

首先,看看中国武术能统一的条件。

我们的国家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为提高人们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为实现国家四个现代化,正在创立繁荣富强的中国,这为中国武术的统一创立了必要的氛围。

还有,中国武术不论是什么拳种,什么门派,都是在人们斗争和战争的同一历史经历下产生的,即产生根源一样,这是中国武术能统一的先决条件。

再有,我们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不同,追求不一致;国家地域大,人的身体状况也不同;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表现不一;又有道、佛、世俗生活、信仰和追求的差异。因此各人的体会侧重不同,往往有不同的“手、眼、身、法、步”,造成动作招式不同,形成不同拳种,成为不同门派。虽然动作上有差异,但拳理相近,都是以中华文化为本而发展起来的。又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同的文化基础,拳理接近,造就了中国武术统一的可能。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具备统一的条件,所以它一定会统一,也一定能统一。

中国武术的统一一定会实现,历史上,它也有过统一的尝试。

从近一百多年的中国武术经历来看,出现过多次提倡统一的事例,也有几次做过实践倡导其统一并有所作为的先例。

据记载,早在公元1800年前后,就有武术名家认为武术的拳种间“动作虽异,理法无殊,乃合而为一”,此后不断有人提倡过中国武术要统一。这当中要数张之江(1882~1966年)最为突出,最有作为。1927年下半

年,他脱离军界,在南京任政府委员,力挺成立“中央国术馆”,意在搞中国武术的统一工作。他喜欢和赞赏这样的说法:“可以把天地放宽些看,大家一起来努力于国术科学的建设这条大路,再不要坐在枯井里老喊着天小。”并说:“望今后的国术家,能深体此言,大家一德一心,融化门派,再不要以仙佛神话,麻醉人心。”几年时间,他的工作成效很大。但抗日战争的爆发终止了所有中国人的正常工作,张之江先生和所有正义的中国人一样。终止了为之努力的事业,一致对外投入抗日。

总之,中国武术的统一在近一百多年中不断有人倡导,也有人做过统一的实践,只因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突发事件而未能实现。但这为中国武术的统一,提供了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武术优秀项目赴京表演团的汇报表演。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朱德老总看过表演后说:“要珍视祖国几千年的传统。”当时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的政务院副总理贺龙老总对武术工作发表过重要讲话:“要探明情况,发掘出来,这是头一件要做的事,要花费力气去淘洗、整理。要剔出其违反科学的东西,打开人们的眼界,恢复它固有的健康形体……使它们符合科学原理,使它们更易于掌握,收到增强体质的效验,这是很重要的第二件事。”他最后还说:“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取得更大更多的成效,这是第三件事。”这些都是英明的教导,同时也指明了中国武术如何发展的办法。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近几年提出“中国武术敢问路在何方”以及“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对策的研究”,想起老总们的教导,真是惭愧。再看现在中国武术的局面,相比之下不寒而栗……

中国武术的出路在于统一。我们有健全的体育局体系,有从上至下的体育协会组织。应发挥各级的作用,尤其是最基层更接近群众的作用,重新挖掘整理各种拳种的所有套路,以及各种拳理。尤其是拳理要剔除伪科学的影响和误导,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各拳种好的套路,好的招式,在一定范围内统一认识,在都能接受的基础上,编排套路,允许标准套路与自己拳种相结合的套路参与表演和比赛,或二者分开比赛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的合而为一。那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一定会成功。融入世界体育大家庭的时刻也会到来,这也是对中国武术能否统一的验证。

中国武术的统一,是落实革命老前辈“要珍视祖国几千年传统”的任务,是破除伪科学、加强科学教育、实现中国武术理论科学化的过程,也是开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体现。是创立和谐社会的又一行动,是武术家、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们应尽的时代责任,是发扬光大中国武术事业的创举。

素质教育的出路在何方 篇4

一、加强学习, 做好行业法规、理论研究工作

物业管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理论学习与研究, 不仅是高层领导和专家学者必须下大力气从事的工作, 同时也是每个物业管理服务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做好的。

当前, 在开展理论学习与研究过程中, 应该从理论、法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角度, 着重对以下3个问题提高认识, 争取新的发展。第一, 正确认识形势。物业管理, 目前的困难多数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例如, 物业管理服务收费难问题, 基本属于道德与诚信的范畴, 尽管有物业服务合同为约束, 但项目经理不可能将30%左右的小区业主全部推上法庭。最终解决这个矛盾的出路, 在于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在于企业与业主经常的有效沟通, 在于全社会道德诚信观念的不断提高。作为物业服务企业, 能够理性地面对现实, 始终保持坚定的自信和一刻也不懈怠的奋发向上精神, 尽最大努力把企业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情做好, 才是明智之举。第二, 正确认识自己。我国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很多是派生于开发企业, 主要服务于所属开发企业的开发项目;也有一些是原计划经济体制下房管站 (所) 改制而成。少数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是随着房地产业发展而单独注册成立的。但无论企业“历史”如何, 成立时间长短, 规模大小, 以及服务的项目性质不同, 最终都要与业主打交道, 接受业主的评判, 这是共同的。所以, 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尤其是业绩不够优秀的企业, 应该经常不断地用服务、经营和盈利三个标准, 理性地剖析本企业的全部工作, 总结成功经验, 找出不足, 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在细节中求完善, 求发展。第三, 正确的认识企业目标。心怀高远, 立足现实, 扎扎实实地做好现有项目的管理服务工作。短时期内, 企业面临的困难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正确的选择是, 根据科学的理论深刻认识行业的生存状态, 运作方式, 制约因素和发展方向。针对所管物业不同性质和业主对服务不同质、不同标准的要求, 确定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和目标。但是, 无论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大小、性质如何, 企业首先要把“四保”做到位。在此基础上, 根据业主不同要求, 提供不同标准的服务。

二、加强沟通, 争取业主和所在区街政府、居委会等相关单位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大量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 企业与业主, 尤其是住宅小区的业主的经常性沟通, 是增进相互理解, 提高服务满意率的重要而有效措施。

这似乎是个很浅显的道理。那为什么会有相当数量的物业服务企业在“沟通”方面存在问题呢?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是无所谓。日常管理服务中, 不认为做好沟通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 广泛、深入、灵活多样、卓有成效的沟通是做好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必须也是起码的基础。在业主欠交物业费时才上门促交, 这时的沟通往往是已经晚了, 搞不好矛盾不仅不会顺利解决, 反而会激化矛盾。二是方法不好。物业管理服务企业需要沟通的主要对象是业主。同时还有区、街、居委会、公安、消防、水电暖等等, 是一项非常吃功夫的工作。应该根据不同对象, 针对不同目的, 分轻重缓急, 精心策划, 认真实施。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应该树立向业主宣传相关物业管理法规, 宣传企业自身的强烈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物业管理条例、项目服务合同, 使全体业主清楚了解服务内容、标准及收费依据。宣传企业承诺、改善服务的措施, 以及企业的困难, 便于业主与企业相互了解, 相互配合, 共同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小区氛围。三是韧劲不足。做好沟通工作必须要有诚心、耐心和信心。特别是遇到不顺利, 几经努力无果的情况下, 绝不能轻易放弃, 更不能简单结论为“沟通无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冷静分析, 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找出主要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再施努力。应该坚信, 经过深入的沟通说理, 绝大多数业主是会通情达理的。

三、加强行业协会工作, 自觉接受行业监督管理, 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2007年深圳市物业协会大胆创新, 勇于突破, 经市政府批准, 率先实行“业必归会”取得了许多好经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 企业对协会的期望值亦会越来越高。行业协会则要以一刻也不耽误的紧迫意识, 努力改善和提高工作实效,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企业真切感到离不开、信得过、靠得住。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出路在何方 篇5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再次打乱整个通信行业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过去的盈利模式也将被打乱。比如过去靠套卡、话费作为主盈利模式的移动、联通等运营商,随着互联网企业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它们的也逐渐向沦为“管道”的角色演化。无论是否情愿,都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我杞人忧天的臆测,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出路在何方呢?

此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企业家……均给出了若干优秀的答案。由于我时间比较有限,加之十年多时间一直聚焦在手机终端零售领域,我也就此谈一谈我的一些浅薄认识。

我是赞成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把控入口才能为王的道理。移动互联网时代,三大运营商谁能把控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谁将是最终的赢家。那么,方法很多,但由我来看,运营商应借助自己的先天优势,也就是门店网点多的优势,由过去以被动服务为主的经营模式,向积极主动营销模式转变。概括此战略的核心论点就是四个字:

主动卖机!

因为抢占移动户联网的入口,无非依靠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手机操作系统;

第二种:手机浏览器;

第三种:手机IM;

第四种:手机邮箱;

第五种:手机输入法;

第六种:手机搜索;

第七种:手机SNS;

第八种:手机APP。

以上八种,三大运营商多少有涉足。我们不详细展开说明,但我由我对终端的研究来看,我觉得,三大运营商的强项优势在终端设备的销售上,原因如下:

第一:手机终端设备为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提供更有利的条件,苹果手机就是成功案例的典范,

而苹果手机进入中国大陆的销售成功,运营商是功不可没的。试想一下,如果三大运营商的一款订制手机也有苹果手机的销量,又何愁不能掌握入口呢?又何愁没有发展呢?

第二:三大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在全国直营店及社会渠道店合在一起,有着巨大的网点资源优势。而这种资源优势,恰恰是终端销售智能手机最好的平台。然后这个最好的平台,运营商确不能很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运营商营业厅内大多是服务员,而没有好的手机销售人员。

第三:运营商、设备厂商、内容商三者之间,运营商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因为大部分厂商没有渠道,而内容商离开设备载体也是无法很好独立运转。只有运营商可以很好的整合这一切。

基于以上简析,我认为运营商的出路就在主动卖机上!而主动卖好手机有几点必须要做到的。

第一,产品的创新关,而不是过去招标模式,以价底、量大就合作。新的合作应是产品有创新,有价值。要制造出超越苹果的手机,才会有更好的出路;

第二,产品的销售关,由被动服务式销售向主动销售模式转变。要重视一线服务人员的销售技巧培训,比如像国内手机销售培训第一人周鑫教练的书《手机应该这样卖――跟我学话术》、《脱销――智能手机销售密码》陕西移动每位销售人员人手一本就是一种不错的做法。切实提高每位销售人员销售水平,值得全国借鉴;

第三,营业厅运营管理关,由过去只注重制度、流程的机械化运营模式,向以绩效业绩为导向的适应市场运营的导向转变。比如周鑫的店铺运营类的书籍及DVD视频课程,均可以学习。

综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出路在于抢占终端入口。而抢占终端入口的关键是抢占终端设备的销售,而抢占终端设备的销售的关键是提高店铺运营管理及店员的销售技巧。

敢问中专语文课的出路在何方 篇6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专生的文化成绩普遍低下,他们一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太浓厚。

1.让学生彻底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产生正确不动摇的语文学习观

中专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语文,追根到底是不曾真真正正的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他们觉得语文学得好差无关紧要,只要掌握一项专业知识学弄熟并掌握好一门技术就行了。对于学生的这种思想,每年一般都要给新生们上第一堂过去他们从未上过的特殊的课,初衷是利用上这个课来触动和启发学生,使他们感觉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同学们最关心的就是就业问题,从这个问题着手,和本校招办就业办得老师取得联系,请他们就学生们最最关心的就业和招聘的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介绍,然后就进行身临其境的就业招聘考试,考试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做三分钟的自我推荐,说完后自己评价自己。因为每个人都要上台演讲,所以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学生自我推荐的表现那就有天壤之别了。语文功底比较好的学生就能够比较流利地进行自我推荐,语言能力比较差又缺乏锻炼的学生在台上要么词意相悖,要么疙疙瘩瘩,更有甚者在台上红彤彤的脸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活动结束作总结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阐述语文的学习对将来的就业的重要意义。

诸如此类的活让使语文基础好的同学领略到了成功的欢欣,而语文基础差和没怎么锻炼过的学生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对他们引起了很大的触动,从而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有了重要的认识,对以后的语文学习意识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教师要当学生的伯乐

首先是要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中专生。在一般人看来中专学生大多为成绩和思想品德齐差生,所以他们的行为一般都被人所厌恶,这是过于片面的,绝然看不到学生的优点,造成师生对立,对教学无任何益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心态公平的对待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识差异,并且在教学时尽可能的尊重学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教师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才能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使学生热爱语文。比如作文写作,课外阅读中,教师应表现出对他们的信任和欣赏,成为他们兴奋的理由,给予他们自信。一旦发现他们的进步,就不失时机地表扬,为新的进步做好表扬的铺垫。

3.教学模式改沉闷为活泼

备课要备怎样让学生自学来达到学会知识的本领。课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促使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空。敢于根据实际打破常规让学生积极讨论,多种教法并用达到师生互动。还要注意不拘一格的评价,根据学生表现展开互评,学生相评中,会出现来自他们群体中的赞美,他们会推举出精英,为成为精英,便大大激起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中专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中等人才的教育,正是因为它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使它不同于普通的高中也不同于大学。出现了重视专业培训,轻视文化知识的错位。中专语文课要不要上?该如何去上?首先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语文课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利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1.专业不同,校本教材也应不同

学校组织力量,对不同专业的语文学习调研,在新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语文课程总体标准,据不同的专业和岗位对教材进行选取或改编,据不同的职业,编写校本补充教材。如此,既满足求职需要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实际进行体验式教学,激发兴趣增强语文的服务功能。

2.教学法的运用要有个性

中专语文课要为专业课服务。个性教学法要结合中专学校的专业特点,重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专业的特长生作为原则,提升学生素质和语文水准,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需的人才。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语文中的语境训练。语文知识内涵丰富,变化种种,不同的语境意义也不同,故而语文知识离开了语境就非常难把握分析。因此语境的训练是必要的。

2.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还是语言应用的形式,训练就要凸显出写作是重点,达到从理解至灵活运用的这一迁移的大目标。学生们在书上读了些什么文章,就练写什么文章,学会了何种技法,就在写文章时用什么技法,只要我们正确的指导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在写作中训练了一个重点,长年累月,就可以达到非常之好效果。但教材的范围毕竟有限,老师应该多用课余甚至课内的大量时间进行练笔,发挥课外阅读作用,最大限度拓宽语文知识面,通过课外练笔提高写作能力。还有,有个别教师只进行语体文的写作,而忽视了应用文的训练。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虽然不在考试范围内,但现实的运用很多!比如将来走上社会“签约”时,就会用到。

3.重听说训练,多方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4.语言应用包括写作和听说,而听说这两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写作更多,所以相当重要。听的训练,训练学生听力的方法:①教师朗述,学生复述梗概;②听广播、摘梗概;③开听力训练课;④同学互动训练等。说的训练,训练方法也很多:①对话;②演讲;③议事;④辩论赛等。

语文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训练方式与理科截然不同,不管怎样,语文教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语文训练都有所收获,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让语文知识成为语言应用的“如意棒”。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素质教育的出路在何方 篇7

关键词:医患关系,矛盾,解决办法

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历来是社会及医院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只要存在医院, 就存在医患纠纷。从世界范围来看,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医患关系问题, 不同的国家地区, 其医患关系的矛盾层次、程度有所不同, 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 医院住院者和接受医疗服务的病人, 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不满意, 或者出现医疗事故而医院处理不当。这种医患关系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整体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当然,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逐渐提高, 一些发达地区的医患矛盾可能减少, 但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纠纷, 现阶段还没有十分直接有效的办法。在西方一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达的国家, 比如在医学水平高度发达的美国, 医疗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其实, 发生医患纠纷不可怕, 关键看你如何处理。

近两年来, 由于医患纠纷问题引发的矛盾、悲剧越来越多, 不仅给医务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而且也使得医院的社会形象受到损害。我国现阶段大型的医院主要为公立医院, 这种医院的运作经营有着自身的特色, 因此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中国式医患关系”, 即“中国式医患纠纷”, 原因诸多, 其症结在于信任缺失, 而医患之间互不信任的背后是缺乏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体制严重缺陷以及医疗体制改革处置不当导致医院的商业化运作存在医患纠纷问题。另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时代, 我们失去了中国千百年来最美好的文化, 放弃了老祖宗留给华夏子孙的仁、义、礼、信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何为仁、义、礼、信?仁者, 爱人也, 能爱人即为仁;在人需要时, 及时出手帮助别人即为义;敬人为礼也;信守诺言即为信。

面对同样的医患纠纷, 发达国家利用他们良好的体制及其成功的手段, 化解医患矛盾游刃有余。而我们, 无论是卫生管理部门、社会还是医患之间则显得束手无策, 眼睁睁望着医患纠纷不断升级、愈演愈烈!面对中国式医患关系, 出路在何方?

1发达国家处置医患纠纷的措施

从医患纠纷的主要诱发因素分析可知, 医疗事故是主要的, 现代社会, 尽管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但是, 医疗事故并没有得到根本有效的控制。日本2002年曾对全国82所大型医院展开了一次全面调查, 结果显示, 在最高医疗水平的大型医院里, 平均每家医院每年都会有近百起医疗事故发生, 其中致使患者丧生或生命垂危的重大医疗事故多达387起。面对这些在中国人眼里根本就无法容忍的重大医疗事故, 让我们看看发达国家是如何处置医患纠纷的。

发达国家普遍拥有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 以及相对充裕且分配合理的医疗资源。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全民医疗, 其目的是让每个社会成员以免费或低价享受医疗卫生服务。同时, 在公立医院, 他们的薪金全由政府买单, 医师及护士配备充裕, 保证医生有足够的时间为病人细致地诊病治病及解释病情, 以减少误解和医疗纠纷。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不同形式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通过这种机制, 尽可能为医生创造出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行医环境。其中, 医师责任保险是较为通行和有效的一种。在美国及欧洲, 医生参加职业保险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一般医生近1/3的收入都用于购买保险, 而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赔偿责任就落到保险公司身上。这一制度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对患者权利的救济, 同时在转移医师职业风险、降低医疗纠纷成本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些国家的病人在碰到医疗纠纷事件后, 第一选择往往都是去打官司, 极少跑到医院里面闹事, 因为他们知道打官司可得到补偿, 闹事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无论是病人还是执法部门对医院和医生普遍采取宽容的态度, 认为如果对医院和医生的惩罚过重, 使其经营成本和风险高到难以忍受, 只会使专业人才外流, 最终倒霉的可能还是患者。

尽管医疗纠纷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 但在发达国家, 医生和患者间极少会出现极端暴力事件, 双方都会理智地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纠纷。这些国家之所以会有相对和谐的医患关系, 可以说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有宏观上较为合理的制度安排, 也不乏微观上对医患双方妥帖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 再辅之以细致入微的情感关怀, 自然容易使双方相对心平气和。

2解决中国式医患关系的出路探讨

也许有人会说, 国情不同、体制不同, 能学得到吗?广东省卫生厅一位领导在中山大学的演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医改, 我们缺乏的是勇气!”。从2009年开始医改, 历经六年, 成效甚微。医疗体制改革处置不当导致了医院的商业化运作, 在这种扭曲的商业化经营体制下, 医生被迫承担起了一个完全与其正当责任相反的职责。医疗服务是公共服务, 具有公益性质, 不能商业化运作,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的投入要不断加大, 加大到何种程度?加大到能满足中国的老百姓看病的基本需求为止, 加大到接近发达国家的GDP总量比例, 中国目前卫生事业费用投入占GDP比重约为5.1%, 明显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8.1%, 而且比低收入国家的比重还要低 (平均6.2%) , 与中国同在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和印度分别达到了9%和8.9%, 中国卫生费投入占GDP比重还有相当的增长空间, 卫生事业费用按GDP总量比例投入最为合理,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投入到8%-9%的比例?人民群众创造的财富就应该用到他们身上, 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这是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举措。

就目前我国的国力而言, 应该基本具有这个能力。退一步说, 即使还不具备这种国力, 就必须调动民间资本, 可以把三分之一的公立医院公开透明、合理地转为民营医院, 由一部分民间资本来分担政府的财政负担。我们应向发达国家学习, 保证相对充裕且分配合理的医疗资源, 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 医疗有了保障, 老百姓看病就不存在贵的问题;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 加大医护等卫生人员的培养和投入力度, 为卫生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保障, 医疗资源充裕, 医生有充分的时间、精力, 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 自然看病就不难。再者, 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 也要体现在包括较大幅度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上, 也像发达国家一样, 医生拿出1/4至1/3的收入用于购买保险, 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赔偿责任就落到保险公司。这样, 有了医疗纠纷, 患者第一选择也会去打官司, 因为他们知道打官司可得到补偿, 跑到医院里面闹事自然就少了。

与此同时, 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可引入市场竞争者, 提高私营医院的比重, 在一些大型医院的控制和管理方面, 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本, 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性, 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 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 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公立医院, 国家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 应该逐渐放宽进入门槛, 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 提升医院的服务意识和医疗服务品质、层次。一些中小型的专科医院, 完全可以交给先进的民营企业管理经营、运作, 以更加人本化的管理理念, 提升医院的社会公益价值。医院在经营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基层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 用更温馨亲切的服务去赢得患者的尊重和认可。

最后一点就是要解决法制问题, 目前, 我国的法律条款都建立得不错, 缺乏的是执行力, 再好的法律执行不好就等于形同虚设, 现在的患者有了医疗纠纷为什么敢闹事, 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的法律执行力太差, 不要把法律与和谐社会混为一谈, 法律都执行不了, 哪里会有和谐?发达国家的社会比较和谐但法律却非常严厉, 哪里还敢打杀医生?就连谩骂医生也不行。我们难道连解决这点矛盾的能力也没有?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的稳定、和谐, 法律执行力太重要了, 我们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值得反思!现在党和政府提出的依法治国让我们看到了光明和曙光。

3结束语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解决中国式医患关系的出路就在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自己又没什么好办法, 天天谈医患纠纷问题, 收效甚微, 不要天天去强调国情, 实际上, 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 就我国目前的国情都不难办到。中国的医生非常渴望能恢复十年前的那种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中国的老百姓也企盼能尽快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永松, 张良吉, 吴水珍, 骆啸, 戴羽.国内外医患关系现状的成因比较[J].医学与社会, 2008, 11 (3) :4-6.

[2]苏明丽, 冯亚兰.国外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下医患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 2009, 1 (1) :41-44.

[3]陈倩雯, 郑红娥.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述评[J].医学与哲学, 2014, 10 (5) :9-11.

[4]高强.六大原因导致看病贵看病难[N].中国青年报, 2006-02-19 (1) .

[5]顾家栋.论医患纠纷中医方名誉权的法律保护[J].中国医院管理, 2006, 26 (1) :35-36.

[6]金永红.为医患撑起法律的保护伞[N].健康报, 2003-03-25 (7) .

企業銀行轉貸出路在何方? 篇8

2013年2月25日下午,與2012年震驚廣東擔保業的「華鼎事件」相關的首宗刑事訴訟在廣州市開庭審理。被告楊國義(廣州藍碩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2012年5月經創富公司分別向兩個銀行申請1350萬元(人民幣,下同)擔保貸款,得款後將該筆貸款全額交由創富公司控制的關聯公司使用,收取每年約13%的資金增值收益。2011年7月,楊國義需要用款運營,先後三次向創富公司申請自己所貸款項無果。直到12月,創富公司付給楊國義50萬元,其後再未付所貸款項。

楊國義在2012年1月創富停止付其增值收益後仍向銀行支付1月至4月利息12萬餘元。6月14日,檢方稱楊國義投案自首。目前尚欠貸款案值餘1072.5萬元。

在華鼎首個刑事案中,檢察院以「騙貸罪」起訴楊國義,楊國義以「無罪」申訴。接下來,在廣州,法院將陸續開庭審理涉案的62家中小企業,首批為26家。

「這根本就是擔保行業的潛規則,也是大陸銀行業自己的問題,利率沒有市場化,這種產品在海外銀行本來有獨立貸款渠道,不用找擔保公司的。」證券時報網資深專家表示。

「企業是第一還款人,擔保公司出事了,企業得還銀行的貸款,只能自己消化被擔保公司用掉的資金。銀行還是貸款給企業的,至於企業把資金給擔保公司,理論上銀行是沒有責任的。擔保公司出問題了,企業還得還貸。不過,銀行對資金用途沒有監管到位,其實也是失責。銀行風險管控這麼多年了,如果監管到位,這種渠道出事也就能夠避免了吧。」

是「受害人」還是「協同騙貸」?

一方面,中小企業主貸款困難,但凡有些實力的企業也不會走擔保公司的渠道向銀行貸款;另一方面,融資性擔保公司在先天設計也存在問題。在這個高風險低回報的行業裏,海外經驗是由政府來做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業務;但是在大陸,隨著2003年《擔保法》出台,民營資本迅速湧入,政府資金基本退出擔保企業,擔保公司在合法經營難以生存、金融機構監管薄弱的情況下,融資擔保抽逃資金、放高利貸、非法集資、截留保證金和貸款等違規方式就大行其道。

本不高明的「騙貸伎倆」卻將全大陸多家國有及股份制銀行、中小企業捲入其中。華鼎創富的做法在業內並不罕見。

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繼而說服中小企業從銀行超額貸款,並將多貸部分截留「理財」,同時提供給中小企業高額的理財收益,在這個擔保—融資—理財的利益鏈條上,只要資金鏈不斷裂,各方都是受益者:銀行獲得放貸收益,小企業獲得貸款,同時還可以獲得貸出資金不菲的「理財收益」。

然而,經濟下行,與華鼎關聯的這些企業投資理財失敗;2011年銀行收縮放貸後,華鼎資金鏈斷裂;企業不願為華鼎買單還貸;銀行出現不良貸款。從這個角度看,被「潛規則」的楊國義跟其他上千中小型企業主一樣,都是受害者。但從法律角度講,楊國義是「受害者」還是「協同騙貸者」,仍有待刑事起訴審判結果。

迄今為止,楊國義仍欠A行400萬元,欠B行672.5萬元。檢方認為,楊國義明知創富拔高貸款額度實為圈錢,仍配合行事,當中有「節省利息」的利益動機,是騙貸行為。楊反駁稱,自己在共管賬戶中處於弱勢,被創富用作圈錢工具,並無騙貸動機和舉動。「創富從2006年開始一直這麼搞,幾千份假合同,連錯別字都一樣,款項集中劃到幾家貿易公司,銀行怎能不知道。」

楊國義明明知道這些合同都是違法的,卻以「我只蓋了章,其他都不了解」來辯解,這是不合理的。其應該知道其簽注、蓋單位公章所帶來的法律後果。另外,楊國義在創富公司經營狀況正常,按月給資金增值收益時,並未向銀行提醒風險。而是其每年13%的收益難以保障時,基於其承擔的風險才向銀行提示風險。這並不能證明其無騙取貸款的主觀故意。

然而,楊國義的辯護律師、廣東同益律師事務所李伯僑律師指出:「關鍵證據不足,如何判定楊國義是否有罪」,控方並沒有提供銀行經辦人員的證詞,難以把事實真相還原。李伯僑還認為,經營行為和犯罪行為有本質區別。企業需要盈利,降低成本,也為此承擔了相應風險。

企業主是上黑名單還是無奈轉貸?

自2011年末華鼎事發以來,上千名被圈走貸款的中小企業主組織了「自救委員會」,多次跟監管部門、銀行及華鼎、創富談判。目前企業主陣營分化為三種:

抱著息事寧人的心態,很多涉案企業向銀行「認了這筆賬」,無奈轉貸。

通過轉貸處理,擔保公司就不再在貸款中起作用,而擔保公司截留企業的貸款,也由企業來還。現在銀行對所有的涉及「華鼎事件」的企業都提出了「轉貸」的要求。但這等於把問題往後推,而且一旦接受,就意味著往後失去了抗辯的權利。

數據顯示,2012年3月份,華鼎創富的客戶組成的「自救會」統計了來自廣州、東莞、佛山的涉案「苦主」企業,共有1000多家。到2012年5月份,「自救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涉案企業降為800多家,其中廣州445家。

涉案金額也在大幅減少。2012年3月份,陳奕標向廣東省金融辦交代情況時透露,共有19億元資金被挪用,主要流向了香港兩家上市公司以及美國的一家公司。

企業數量和涉案金額減少背後,是部分企業陸續還貸或與銀行達成協議。

涉案企業主鍾林就無奈選擇了轉貸。「為這事,以前我沒想明白,誤了一年,沒好好幹企業的事。現在想通了,就掙錢慢慢還。」鍾林說,「我們正在跟銀行談轉貸的事。」鍾林認為,目前涉案企業最好的結果是,跟銀行協商,降點利息,爭取銀行的續貸,分幾年還本息。「認倒楣就算了。」鍾林說,「主動認倒楣總比被動好。主動的話,還有協商,銀行還款打個折扣,把還款時間拖長點;被動的話,最後企業一樣要拿錢撈人。」

另一涉案企業主江濤(化名)說:「擔保公司的老闆跑了,銀行追的緊,生意還要做,不能壞了名聲,就當是投資失誤了。」

nlc202309031953

而許多企業仍在堅持「誰用錢誰還」的主張。有企業主表示:「我願還自用的部分,但不願代還華鼎用掉的,把資產轉移走,申請企業破產,再重新註冊一家貿易公司。」

事實上,「華鼎事件」後,輕資產的企業中,許多老闆都已把企業資產轉移走了,企業變成了空殼公司。這些老闆不打算再以自己的名義向銀行貸款,所以上了黑名單也無所謂。

然而,對還錢的問題,廣州也有許多企業仍處在搖擺中。

另一企業主表示,對於被擔保公司挪用的貸款,銀行表示,如果願意轉貸,可免去其利息及10%的本金。但他仍在猶豫中,不知是否該代擔保公司還貸。

庭審激辯三大焦點:

虛構貸款需求?

檢方質疑:「你實際需求是700萬元(人民幣,下同),為什麼多貸了650萬元,並讓它做增值?創富提出這要求為什麼你會答應?

楊國義:這是潛規則,中小企業要通過擔保公司才能貸到款,而且也輕信了創富公司。創富公司的老闆陳奕標有政協代表等很多光環,基於相信陳亦標,相信銀行對擔保公司的審查,相信政府對創富公司的監管。

資金被截留?

檢方質疑:楊國義暫時用不了700萬元,「你有沒有向銀行提出延遲放款?」

楊國義:由於擔心未來需要用款時銀行不一定有放款額度,所以沒有告知銀行。

檢方質疑:「楊國義實際需要700萬元,但後來卻把全部資金都交給創富用於資金增值」

楊國義:首先,在取得貸款的過程中,自己沒有任何欺騙行為。其次是資金下來後,由於另一家銀行的1000萬元貸款也剛下來,一下子用不完。而公司做的高校項目是七八月份用款。為減輕貸款的利息負擔,所以把這筆錢暫交給創富。

蓋章不看合同?

檢方質疑:在資金劃走時提供給銀行的合同上,有藍碩公司的蓋章,共管賬戶必須雙方簽字、蓋章才能進行相應的處理,這些資金之所以劃到沒有實際貿易往來的關聯公司中,必然經過楊國義同意。

楊國義:沒有看購銷合同,「因為創富經辦人跟我們講,合同的用途就是把款劃出去,沒有別的用途。如果沒有銀行的配合,這份合同錯漏百出。而且幾千家客戶,所有的合同都是一模一樣的,銀行怎麼可能這麼輕易地就劃給了那幾個貿易公司,銀行應當知道,銀行必須配合才行。」

上一篇:模式改变下一篇:传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