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实施

2024-10-17

素质教育的实施(共12篇)

素质教育的实施 篇1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 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 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 作为体育教师, 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 从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 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 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为此, 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 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学生兴趣广泛, 好奇心强, 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寓教于玩,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 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 提高教学效果。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我们雪松路小学六年级有140余名学生。上学期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能测试, 以体能三项为例, 男子50m立定跳远、跳高, 女子仰卧起坐, 140余名学生三项体能总分 (满分30分) 每人平均10分, 平均每项得4.5分, 三项体能测验, 不合格率达98%。这个测试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滋长了学生不爱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气。重智育、轻体育, 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主要思想状况, 家长和学生积极向语文、数学科目要分, 而轻视体能, 以牺牲健康和体育活动来换劝升学率”。

面对这种情况, 我认真地在班上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体育课、活动课中, 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要面向全体同学, 提高整体素质, 发展学生的能力, 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面对班上“文弱书生”的体能现状, 首先就是使学生的观念转变, 加强思想素质教育, 从第一次班会, 第一次家长会做起, 配合班主任向家长、学生宣讲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德智寄于体”, 健康第一, 才会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存在, 使学生与家长产生共识, 使学生自身对体育课、体育锻炼有足够的认识, 学生才会自我充电。在抓住学生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的契机, 让体育素质教育迅速占领宣传阵地, 利用学校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广泛宣传。为了贯彻体育素质教育, 根据学生的体能现状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进行体能分组强化训练, 以点带面, 抓好学习尖子体能及差生的转变工作。通过在班上对典型的学习尖子实施体育素质教育, 激励了全体学生, 促进了全班体育素质的整体提高。我们还通过体育比赛来促进、推动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年来, 我们举行过多次体育竞赛, 如50m对抗赛, 立定跳远对抗赛, 力量项目对抗赛, 男女混合接力赛等等, 活跃了学生课外生活。同时把每次比赛结果, 每个学生的体能成绩公布在宣传栏, 公布对抗赛的名次、成绩, 并发奖状、通报表扬。学生对参与比赛非常热烈、激动、紧张, 每个学生必须参加, 班与班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 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感。学生还把个人的体能成绩, 与班上的集体荣誉紧密相连。我荣班荣, 我胜班胜, 我差班差, 学生每一次的投入竞赛, 整体素质就提高一次。

三、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爱玩好动, 是孩子的天性, 把改善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体育课堂上, 我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 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我还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 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 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 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 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 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 具有吸引力, 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 我还运用由教师统一命题, 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 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 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寓教于乐。我还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 编排不同的游戏, 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 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 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活而不乱。因此, 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 把握尺度, 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这样既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 又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 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 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精神饱满, 兴高采烈, 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四、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 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 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因此, 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两操、两活动, 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 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 提倡小型多样, 注意生动活泼, 讲求实效, 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 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 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 各科学习成绩良好, 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同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 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 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 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高学生的素质。

素质教育的实施 篇2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争取在世纪之交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建议如下:

一、要加强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政府动员,全社会给予理解和支持,需要教育内部自上而下整体行动起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强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法规性。层层落实责任,并有组织措施作保证。

二、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规范性,提高可操作性。

素质教育搞了十年,一些地区和学校创造出许多宝贵经验,应尽快总结、提高、推广,并且要从素质教育的目标、计划、大纲、教材、教法等方面整体规化,明确要求,做到有章可循,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

三、要出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估标准。

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办学行为的规范性。我们提倡创造精神,鼓励各地区、各学校因时、因地、因学情而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但不等于不要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应制定具体的规格要求和质量要求,以及各项评估验收标准,并逐步做到量化、细化、强化。

四、应加大推行招生制度改革力度。

现行的招生制度是“应试教育”存在的土壤。要彻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招生制度。可从两个角度考虑改革办法。一是把高中学校教育教学任务与升学任务分开。学校只负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全面考核合格后准予毕业。大学面向社会招生。二是升学考试内容应尽量反映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如果对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也严格进行审查,对优秀的特长生在报考相应的学校和专业时,进一步扩大优惠政策和招生比例……强化素质教育内容,那么将大大促进教育改革与转轨进程。

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坚持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狠刹“择校生”现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要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薄弱学校发展,解决好薄弱学校师资、生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取消重点校,让有择校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无校可择。

教育行政部门还应严格审批和认真整顿民办学校,不许他们向学生加压,大搞“应试教育”。应该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督导工作。

六、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问题常抓不懈。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始终不懈地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学校办学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认识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人、塑造人的基础工程。其次,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弘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亨乐主义倾向的冲击。同时,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技能素质、科研素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用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篇3

一、设计能让学生多维思考的问题

教师创设情境最常用的方法是设计能让学生多维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认知课文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上的“写了什么?想表现什么”,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和艺术表现的“是怎样写的”,探究设疑上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不这样写会怎么样”,发散性思考的“作品的成功或不足在何处?依据是什么”等。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方式思考问题,掌握探究性、拓展性的思维方式。思路畅通,学生才会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有不少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典范。学生往往会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比如学生在学习了鲁迅的几篇杂文后,对鲁迅这位立场坚定、嫉恶如仇的革命家、文学家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会有学生提出:“鲁迅措辞严厉,是不是近乎刻薄?”在学习了《雷雨》后,有学生提出:“《雷雨》除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应该有人物自身内心的矛盾冲突。”他们进一步思考,提出:“《雷雨》和《窦娥冤》的悲剧故事,究竟个人因素大,还是社会因素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正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发现问题、善于思考的表现。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显然,学生的疑问牵涉到作者的思想、历史事件的是与非、政治与文学、艺术与生活等问题,也关系到欣赏品位的差异、时代隔阂等问题。学生能提出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更是认真学习课文的结果。如果教师能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甚至不怕学生质疑自己的见解,便会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习惯

好学会学的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见解之正误及时得到验证,通过“思考—交流—再思考—再交流”而形成正确见解。即使一时拿不出见解的学生,也很希望听听同学是怎么说的,以帮助自己开启思路。因此,教师应采用激励学生发言的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陈述见解、谈感想、作评论,甚至演讲、答辩等,畅所欲言。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可激发学生的灵感,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写作是学生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的一种形式。语文教学离不开写作训练,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冲动,使之愿意动笔写。或者通过练笔将思维条理化、逻辑化。特别是课外的自由写作和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写日记、报道、随感、评论等,都是学生勇于表达、敢于实践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做到观察细、立意新、构思巧。对学生的优秀习作,教师可以在班级里诵读或者整理成册,还可以推荐给校报或有关教育报刊发表,以此激励学生。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寻求有效途径,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 篇4

1. 英语语言素质的培养

(1) 听说素质及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课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初中的听力教材大多篇幅较短, 话题也相对直截了当。所以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热身”, 广泛讨论一些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话题, 先说再听, 听完后再说, 做完规定的练习后, 做一些口头作文, 有条件的话还可组织一些辩论。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背景知识的扩充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2) 读的素质及培养

读包括朗读和阅读。培养阅读素质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 因为有人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上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固然与学习方法有关, 但多数是因为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 包括语法知识 (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动词的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形式等等) 、词汇、有关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

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精读应以英语知识 (句法、词汇或修辞等) 为重, 又反过来为泛读打下语言基础;泛读课应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词汇量, 培养一定的阅读技巧为主, 又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取丰富的背景知识乃至专业知识。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 主要是略读、跳读和整体阅读等。

(3) 写的素质及培养

首先, 写的素质内容上的培养, 应该从体裁多样化写作入手。初中阶段的写作体裁主要是记叙文和应用文, 如信件、日记、电话留言、诗歌等。这几年的中考写作命题贴近学生水平, 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体现了“用英语做事情”的命题意图。常见的题型有图表、文字提示、通知、日记、书信等指示性命题写作, 重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其次, 写的素质方法的培养上, 应从注重结果式与过程式方法整合入手。结果式的写作教学模式强调语言的正确性及文章的结构和质量。教学步骤往往是教师通过范文展示各类篇章 (如描述性的、叙述性的、议论性的文体等) , 学生先阅读范文;然后, 分解文章或句子结构, 掌握句法和修辞结构规则, 强调语法、评写和标点的正确使用;最后, 学生仿照范文写作。

上述的写作训练方法的选择应从不同写作训练阶段、不同水平学生出发, 交错进行, 即注重学生小组互助、自我反思;同时也注重教师及时、有效的反馈, 帮助学生修改习作。并适当结合背景知识和阅读训练写作, 让阅读为写作服务。

(4) 译的素质及培养

翻译的素质包括口译和笔译。中学阶段许多教师都将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笔者认为, 译不应该是最主要的手段, 作为一种补充倒也必要。这是因为, 在这一学习阶段如果过分强调译会使学生对它形成一种过度的依赖性。

2. 英语语言运用素质的培养

(1) 通过英语学习, 培养学生大量收集、搜取、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并学会表达思想。英语是学生作为一种工具, 去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因此, 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通过Internet等媒体学习英语, 培养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所以, 英语课堂教学提倡英语学科与信息整合教学。

(2) 英语教学强调“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的教学实践性。因此, 在课堂交际活动中, 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景。要把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的英语知识甚至是交际知识, 在交际活动中活化为语言交际技能, 进而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应用素质。

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5

南昌一中初三年级其中两个班,有130余名学生。初三第一学期,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体能三项为例,50m立定跳远,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测试结果经原始统计,130余名学生三项体能总分(满分30分)每人平均10分,平均每项得3?3分,三项体能测验,不合格率达100%。这个测试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滋长了学生不爱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气。重智育、轻体育,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主要思想状况,学生积极向考试文化科目要分,而轻视体能测试30分,以牺牲健康和体育活动来换劝升学率”。

面对这种情况,我认真地在班上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体育课、活动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同学,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面对班上“文弱书生”的体能现状,首先就是使学生的观念转变,加强思想素质教育,从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家长会做起,配合班主任向家长、学生宣讲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德智寄于体”,健康第一,才会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存在,使学生与家长产生共识,使学生自身对体育课、体育锻炼有足够的认识,学生才会自我充电。在抓住学生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的契机,让体育素质教育迅速占领宣传阵地,利用初三的黑板报广泛宣传。为了贯彻体育素质教育,抓好初三体育课、活动课教学,根据学生的体能现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行体能分组强化训练,以点带面,抓好学习尖子体能及差生的转变工作。

例1:熊倩同学在第一次体能立定跳远测验为零分时,还是无所谓的态度,班上许多同学都关注着她的情况,面对典型的文弱书生,教师耐心的指导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转变她的体育意识,强化和布置她在课外要自觉加强锻炼,告诉她要逼出自己的潜能,在平时遇有楼梯不要走上去,而要跳上去,并号召全体同学监督她,几个月后,她的立定跳远素质就达到满分,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例2:周宇翔同学,文化成绩是第一名,可在体能测验,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均为零分,是一个典型的轻视体育素质重视文化的“文弱高材生”,且在上体育课时有病无病经常请病假,独自躲在教室看书。针对该生的思想,让大家都来关心他、帮助他,同时教师利用每天的课间操,在操场单杠练习场地上等他,让他伴身边好友一同前来参加锻炼,教师及时保护、帮助他们练习,风雨无阻,雨天教师为他撑伞,从不间断,终于使他在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体能素质达到测试满分,而且从此,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三好”学生。

例3:毛薇薇同学,她的外语成绩排第一,可对体育课的热情,远不如对外语的`专注。她在体能测验仰卧起坐素质上为零分。从此她就经常因故请病假、例假,独自在教室或站在操场边读看英语,针对她的思想及心理,教师主动了解关心她,使她吐出自己的心里话,她认为反正这项中考体能素质测验项目我拿不到1分,还不如利用体育课,请病假、例假,多抽出时间背单词,获取中考高分。在教师的及时教育下,指出体育素质的测试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健康。未来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人的体质是素质的基础工程,通过教育,使她又回到体育课、活动课中来。教师耐心帮助指教基本技术,同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家长,请他们帮助女儿,每晚入睡前,在床上做规定次数的仰卧起坐,每天早上起床前做规定次数练习锻炼,坚持天天练。几个月后,毛薇薇同学在仰卧起坐体能测试中,终于取得满分。通过在班上对典型的学习尖子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激励了全体学生,促进了全班体育素质的整体提高。我们还通过体育比赛来促进、推动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一年来,我们举行过多次体育竞赛,如50m对抗赛,立定跳远对抗赛,力量项目对抗赛,男女混合接力赛等等,活跃了学生课外生活。同时把每次比赛结果,每个学生的体能成绩公布在宣传栏,公布对抗赛的名次、成绩,并发奖状、通报表扬。学生对参与比赛非常热烈、激动、紧张,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感。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教育 篇6

一、从凝练的古诗和经典文学片段入手,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

古代诗歌和经典文学片段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是文人墨客摄取的一个个再现历史发展的镜头,让世人传诵至今。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用单纯的知识条文进行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但是,若能用古诗、经典文学片段去分析历史的发展概况,效果就会不一样。在讲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秦的统一》一课时,我就利用“辅栏”中李白的诗《古风》去分析秦历史发展的情况。我先设计出问题:(1)诗中的“秦王”是指何人?(2)“秦王扫六合”开始于何时?你能简单叙述一下“秦王扫六合”的过程吗?(3) “诸侯尽西来”应当在哪一年?“诸侯尽西来”有何历史意义?(4)“秦王”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5)你对“秦王”有何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兴致高涨。又如我利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使学生对春秋与西周时诸侯强大、王权衰微的政治局面有了深刻理解。

二、从生动的成语入手,理清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

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成语,会丰富学生的日常语言积累,更会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教师若能够在历史教学中巧妙的利用成语也会达到美不胜收的效果。如学生在了解了商朝灭亡的历史,在懂得了“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一系列成语后,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解了两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对儒家的不同态度;从商鞅的“徙木立信”和刘备的“三顾茅庐”中领悟到做人的诚信;从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学会克服困难,不怕艰险。

三、从异彩纷呈的彩图入手,评说艺术的特征與价值

在教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时,我从一幅幅彩图入手,让学生通过观赏那些想象丰富的线条、优美的图案,从中受到艺术熏陶。学生抓住青铜树、青铜立人和青铜头像的特征,按一定顺序采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作了解说。他们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是:站在台基上的人。眉粗、眼大、鼻高、口阔、耳大,两臂平抬,两肘弯曲,两手成握状物,赤脚。立人表情庄严肃穆,面部肌肉紧绷,犹如大神下凡,神勇无比。立人头戴高冠,身着深衣,该衣v形领、左衽其前裙平齐过膝,后裙长于前裙,两摆脚下垂,成燕尾状,使立人风度翩翩。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四、从丰富多彩的活动入手,培养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能力

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7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中小学近些年一直处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冲突中, 许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但又摆脱不了应试现实的压力, 即素质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 实施素质教育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1. 应试教育制度依然存在。

为了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必须完成教学内容, 而完成了教学内容, 基本就没有进行素质教育的时间。还有, 虽然我国的高考制度经过几番改革, 如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题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高考录取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 这却摆脱不了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进入理想学校的限制, 升学率与教师的待遇直接挂钩。

2. 用人制度改革力度不大。

国内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是以学历高低决定留用与否, 且同等学历以所就读学校的知名度及学校的档次作为选择标准, 而学校的知名度及学校的档次是与高考的分数密切相连的。还有, 在现有环境下, 是否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利益没有影响, 从而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没有任何激励措施, 这也挫伤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3. 社会环境影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社会环境, 即家庭环境、就业环境、舆论环境等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家庭中, 相当多的家长把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在考上理想大学, 认为孩子的考试分数及考分排名对其未来起决定作用。家长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排除一切干扰, 让孩子考出最好成绩。我国的孩子绝大多数是在这种压力下长大的。就业环境较差, 人才市场用人标准单一化、格式化, 追求名牌学校和高学历。舆论方面包括官方舆论和社会舆论, 总是积极宣传高分学生, 平时学习成绩好、高考成绩突出的学生往往名利双收。

(二) 高校素质教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对高校的教育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既带来了大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结构模式的创新, 又带来了培养方式和措施的变革, 使我国的大学教育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发展势头。但是, 也应当看到, 高校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压力, 但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 重自然学科教育, 轻人文科学教育。

传统教育的单一设置和分科教育, 致使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分离。一些工科院校过于强调实用性, 视“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生活直接有用的人”为第一目标, 这是目光短浅的实用功利主义办学思想的蔓延。这种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这样单纯的专业知识教育缺乏价值、情感、责任等人文内涵, 导致大学生对学科以外的社会、道德、伦理、文化教育等知识缺乏应有的重视。文明礼貌、尊老敬贤的中华传统美德, 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的状况也不容乐观。陈小川在《谁知道素质教育的真经》一文中说:许多人“将一大堆根本算不上素质教育的内容当了素质教育, 却把真是必要的素质教育荒废了。我见到我们单位实习的, 电梯门一开抢先鱼贯而入, 报社的社长礼让着最后上去, 负责开电梯。于是几位年轻人报出了自己要去的楼层, 社长一一按电钮, 居然没人说一声谢谢。……如作为现代公民的责任感、诚信、环保意识、同情心、宽容、礼貌礼节、敬老尊贤、对自然的爱和敬畏之心, 还有男孩子的谦让和保护女性, 女孩子的自尊自重, 这些都是需要教育的素质”。

2. 重知识灌输和传承, 轻精神和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知识的灌输, 忽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向等因素的协调发展, 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启发与心灵的点拨,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知识教育、轻精神培养的情况。因此, 虽然学生学了许多课程, 但其基本素质并没有能够达到与其知识水平和教育层次相应的水平。还有, 高校教育主要通过应试教育的考分片面评价大学生的能力, 强调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轻视或忽视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造成了大学生书本知识掌握很好, 但知识面不宽, 动手能力不强, 创新精神不足, 高分低能。

3. 高等教育大众化定位重规模, 轻质量。

高校扩招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有相当的扩充与提高, 扩招能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整体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素质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但现实的情况是教育资源紧缺, 一方面是高水平教师的紧缺, 另一方面是教学场地、设备的紧缺。由于对教育大众化的错误理解和对办学效益的盲目追求, 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发生这一切的原因, 在很大程度是缺乏对素质教育科学的研究, 对素质教育从理念上还存在表面化的或者说形式上的成分。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一) 用“扬弃”的思路改革教学方式。

今人对前人积累的生产实践知识的获取和继承, 主要的方法方式是依靠对书本的学习, 下苦功对书本知识学习和掌握是必需的。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对人们的素质形成产生的影响在客观上是不可否认的, 只不过这种影响是被动的、片面的。所以说在肯定发扬现行教育模式中积极一面的同时, 一定要对智育第一, 轻视道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 以考试卷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 轻视能力培养;重视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轻视创新知识培养等现行教育中弊端进行改革, 彻底纠正现行教育模式下高分低能的情况。

(二) 素质教育应依据自然人成长过程中年龄段有的放矢, 分层推进。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到全面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素质的形成也同样是逐步形成的, 并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阶段性的。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发生变化, 并且其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生活的社会经历也在发生着相关的变化;同时, 随着年龄的变化, 人们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社会及家庭责任也不断发生变化。这些都造就了人们对周围事物认识的角度不同, 对自身素质的具体内容的要求不同。所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认识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根据自然人素质, 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社会人素质的不同要求和养成教育。

(三) 实施素质教育要结合职业特征, 因材施教。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共性的素质教育和个性的素质, 或者说是要正确区分解决问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对于素质教育的共性是指人们在社会上不论从事何种职业或行业的工作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共同的素质。特殊性素质是指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特征息息相关的, 为满足职业要求而应该具备的素质内容。

对共性的素质教育, 对青年学生可以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对其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教育, 并按胡锦涛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长期、扎实、细致的养成教育和要求。另外, 在重视对广泛的一般的共性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针对人们在社会上所从事的不同职业做好特殊的素质教育。各行各业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不同, 人们就要有不同的气质、品格、知识、技能。各行各业有自己的特点, 对素质教育就有相应的要求, 对法学院的学生、对医学院学生和对师范学院进行的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就应该各有其特点。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教育发展改革时讲:教育是关国家未来, 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道德力量离不开教育。只有有了一流的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流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一流教育的必由之路。但是真正达到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用科学的观念进行认真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高中校长:素质教育为何至今仍是空口号?.中国青年报, 2009-4-7.

[2]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思考.中小学教育, 2007, (4) .

[3]杨玲.高校素质教育现状及必须关注的关键环节.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 .

中职英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篇8

一、英语教学的目标———加强基础, 完善素质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评估的标准, 对整个教学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制定明确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 对于实现教学过程优化,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充分研究大纲, 教材的基础上, 构建全方位的教学目标,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层次性, 即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由于家庭环境, 教育条件等种种因素的不同, 造成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距, 这就要求我们针对这些差异,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 一方面以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 在此基础上设置选择性的发展目标。二是全面性, 即全面考虑素质教育的需要, 确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塑造高尚的人格, 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更新观念, 确立崭新的现代教育观, 重视道德感的熏陶,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把以下三方面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

1. 加强思想教育。

语言是交流思想, 传递信息的工具。可以用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 如环境、灾害、人口、疾病等,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提高文化素养。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过程, 在介绍国外文化的同时, 学生学会语言交际, 也扩大他们的视野, 同时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

3. 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它任务的完成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在贯彻素质教育的同时, 不能全盘否定应试教育。因为改革并不是把传统教育抛弃掉, 空中阁楼般地去构建现代教育、素质教育, 而是对传统教育的总结、选择、继承和发展。所以应试教育中的基础知识教学方面的优势在素质教育中仍应保留、借鉴。由于片面理解交际教学思想以及“精讲多练”原则而忽视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仍很普通, 许多教师谈“传授知识”而色变, 唯恐有“重知识、轻能力”之嫌, 因而在课堂教育中基础知识没有落到实处, 使素质教育的实践偏离了方向, 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的语言知识。

二、英语教学的观念———重在品德教育, 全面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选材范围很广, 教师可以用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 杰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使他们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准则, 履行道德义务。英语课还可以利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粹作品揭露和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丑恶现象, 使学生明辨是非, 树立起道德伦理的标准, 摒弃那些落后、糜烂、腐朽思想等陋习。通过教人、教文化带动英语教学, 这是中学英语教学路子的一个根本方面或最高层次。总之要注重对青少年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教育培养。确立现代人应具有科技、法治、开拓、竞争、环保等意识,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英语教学的模式———授人以渔, 发展能力

英语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思维和想象等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 不能一味要学生“死记硬背”, 而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 始终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讲, 学生听, 自始至终都是以“以教师为中心”, 造成“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局面, 一堂课中, 教师的讲授占很大比重, 剩下不多的时间仅供学生进行一些机械呆板的练习, 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感觉疲惫, 学生听得索然无味, 教学效率低, 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现代教学认为, 教学基本任务之一, 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从“学会”迅速过渡到“会学”上来。因此, 课堂上,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用为目的, 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手段, 设计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活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堂反映, 适时作出调整, 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具体可从六方面入手:

1. 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 求知欲望越强, 学习的注意力越集中, 学习也就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好学, 好动、好奇、好模仿等特点, 在教学中因势利导,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2. 以旧引新。

新知识的出现要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要利用学生的旧知识, 引导他们在新旧知识的共同点上充分展开思维, 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突破重难点。

教学上要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联想等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对比、总结, 加深理解。

4. 创设情景。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特点之一就是交际性, 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英语及运用英语的实践机会, 让他们经常有机会表现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条件, 教师尽量把教学过程变为语言的交际过程, 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语言,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录音机、挂图等, 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景, 让学生从中感知, 模仿新知识。还可通过观察图片, 回答问题, 猜测课文内容, 引起学生兴趣, 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5. 注重方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 仅饱一餐, 授人以渔, 受用终生。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使他们不仅学会, 而且会学,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 专心听讲, 及时复习, 系统总结等,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学会语言的方法, 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

6. 培养合作交际能力。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合作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 人人都从中受益时, 小组学习的程序是十分有效的。”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言学习仅是个体活动, 它必须与人交流才能达到目的。所以, “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自然、亲切、融洽、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相互产生合作, 友好的关系, 从而代替“大课堂学习”所出现的紧张关系, 同时, “合作学习”使每个同学都投入到学习之中, 互相鼓励, 互相帮助, 组内成员通过陈述、讨论, 达成共识。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合作教学的特点是科学地组建和运用学习小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两种模式:分组模式———组员的配备应以英语水平, 学习能力, 性格特点, 家庭背景等互补, 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任务模式———主要有两种:集体任务和个体任务。当任务布置到一个组时, 组员们会集体学习, 讨论, 直到找到答案。当布置每一位组员完成该组任务中的某一项时, 他们会首先独立地完成, 然后教会其他组员。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 自我完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融合进交际教法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 还要作为课堂交际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教师知识不能单一。要了解东西方文化背景, 学科之间的关联渗透, 而且要语言地道, 语音纯正, 才能创设逼真的课堂环境。教师在传递语言的同时也传递了百科知识。总之, 素质教育如何能更好融入教学中,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英语基础教学, 完善素质教育;2.改变教学观念, 促进全面发展;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交际能力。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教学,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2]张文府.英语教学论[M].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 1992.

素质教育的实施 篇9

绿色, 原本是一种常见的植物颜色, 代表健康、和谐、宁静、自然、环保、生命、成长、生机、青春、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系列绿色行动应运而生, 绿色发展成为时代趋势。当整个社会都在倡导绿色发展的同时, 我们的教育更应该绿色发展。

绿色教育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环保教育, 而是一种尊重人、促进人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是一种更加先进、民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教育理念。

2 提出绿色教育

我园有五十年的办园历史, 地处巴岳山下、龙水湖畔, 占地面积6 040平方米, 其中塑胶场地2 000余平方米, 绿化面积3 000多平方米。园内树木葱茏、鲜花争艳、鸟儿欢唱、空气清新, 处处散发着“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情以及“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画意。这种公园式的办园环境、生机勃勃的基调, 使我园具备了很好的亲近自然、开展绿色教育、实施田野课程的条件。为此, 我园提出了特色办园理念——“为生命添一抹绿”, 就是要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种下一棵绿色的种子, 让每个孩子心中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形成一片森林, 绿化整个地球, 绿化所有的人心。要实现这样的绿色教育, 就要给孩子创造生动活泼、自然和谐、营养丰富的成长空间, 不断增强孩子的绿色生命力与智慧, 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独立自主、阳光自信、率真自然的绿色小精灵。

3 实施绿色教育

3.1 架构绿色课程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谈到:“儿童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理论也启发我们有了这样的思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让儿童从学习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开始。

重庆市大足区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的好地方, 这里有名扬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有传承千年的龙水小五金, 还有青青龙岗山、长长濑溪河、黄花岗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故居、反洋教英雄余栋臣的故事……丰富的地方文化、自然资源犹如一口泉眼, 为我园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汩汩奔涌的源头活水。原双桥区实验幼儿园, 地处巴岳山下、龙水湖畔, 前身为四川汽车制造厂幼儿园, 是一个因红岩汽车厂的建立而创办的幼儿园, 浓厚的红岩重型汽车文化激励了几代人。幼儿园内部绿地面积超过3 000平方米, 小树林四季绿树成荫、鲜花不断, 具有公园式的办园环境。在众多本土资源中, 我们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 选择了离幼儿园最近的“巴岳山、龙水湖、红岩汽车、幼儿园小树林”作为绿色课程资源开发对象, 一方面丰富五大领域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传承优秀的本土文化。

巴岳山的山形、地貌、山丘、沟壑、泥土、岩石、山洞、煤矿、树枝、树叶、兰竹、枯藤、木桩、小草, 以及花漾龙水湖的青青湖水、花鸟虫鱼……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作为中国重型汽车品牌的红岩汽车远销海内外, 在很多大型建筑工地都有它的身影, 为中国基础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的历史沿革、生产流程、汽车构造以及红岩汽车人的精神都值得研究和宣传。为了丰富课程资源, 我们还依托得天独厚的小树林, 喂养了鸡、鸭、鹅、鸽子等小动物, 开辟了娃娃菜园, 四季交替种植了四季豆、豌豆、胡豆、花生、土豆、地瓜、番茄、葫芦等各种蔬菜以及水稻、麦子, 幼儿园成了小小的生态园, 小树林成了天然的教室。

资源虽然丰富, 但是只有适合幼儿的、适合本园的才是最好的。因此, 我们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兴趣指向, 本园师资水平、设备条件, 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 便于操作的内容, 采用瑞吉欧方案教学和美国项目教学法, 通过一日生活、集中教育、游戏活动等途径, 通过让幼儿现场体验、亲身实践、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 在“红岩汽车文化、动植物种养殖、幼儿身边的食物、运用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创作美术作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开展了“我爱红岩汽车”“幼儿园的鸽子”“青蛙变形记”“种子变身”“金灿灿的稻谷”“麦动”“葫芦娃”“神奇的树叶”“树叶标本制作”“好吃的叶子”“茶乡情”“花花世界”“好吃的蔬菜”“香香的野菜”“四月槐花香”“清明粑儿香又甜”“树桩大变身”“五彩木块”“坛子艺术”“我给酒瓶穿新衣”“鹅卵石涂鸦”“竹片创意美术”“悠悠青花瓷、浓浓中国情”等30余个主题活动, 形成了主题活动网络图和实施方案以及项目教学记录。通过实践, 初步形成了“红岩汽车、动物养殖、植物种植、花仙子、树叶探究、食育、绿色创意美术”等七部分课程内容, 架构起了富有特色的绿色教育课程。

3.2 开发野趣游戏

近年来, 我们充分发挥室外场地开阔的优势, 将游戏开展的重点从室内转移到户外, 大力开展野趣游戏活动, 培养孩子的野性。投放了长短跳板、大木箱、长木梯、人字梯、汽油桶、汽车轮胎、防腐木建构玩具、竹竿、竹筒、PVC水管等材料。小树林增加了大量拓展玩具, 如攀爬架、滑滑梯、吊环、爬网、爬梯、钻洞、转转乐、梅花桩、荡桥等玩具。在活动中, 老师们开动脑筋, 充分利用小树林开展了很多游戏, 如有的老师利用幼儿园的大树, 在树与树之间结绳开展走钢丝游戏;有的在两排灌木丛中间牵起密密麻麻的细线, 开展匍匐前进过电网游戏;有的班级将绳索做成的软梯套在Y形树丫上开展攀爬活动;有的班级把小树林设计成野外阵地, 开展炸碉堡、打仗等游戏;有的教师以生动活泼、曲折有趣的童话, 如七个小矮人、营救奥普拉公主等故事为线索组织游戏, 教师给孩子化了妆, 把小树林当成森林, 按照故事情节设计了主题场景, 在游戏中, 幼儿需要根据故事情节看懂路线图、选择正确线路, 还要完成翻越千山万水解救小动物等一系列任务, 由于孩子成为了故事中的角色, 因此玩得非常投入, 十分开心。这样的游戏不但充分运用了幼儿园的场地和设备, 也把五大领域的内容有机渗透了进去, 对孩子的情感、动作、智能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3 形成绿色格局

在绿色教育实践过程中, 形成了六项机制。一是开好三会, 每期通过新生家长会以及学期初、期末家长会沟通幼儿园工作。二是加强宣传, 通过橱窗、家园联系栏、QQ群、微家园、网页等平台, 及时公布绿色教育工作动态, 实现幼儿园工作透明化。三是组织亲子活动, 利用每月的家长开放日以及传统节日, 邀请家长到园包清明粑、做槐花饺、锯木块、玩泥巴, 增进亲子感情, 传达新的教育理念。四是办好家长学校, 通过专题讲座、家长沙龙, 帮助家长解决困惑, 建构科学育儿知识。五是引入家长助教, 如聘请家长带领孩子们一起挖红薯, 教孩子们打稻谷、晒稻谷, 上山采茶、制茶。六是挖掘社会资源, 如请交警组织“交通文明行”活动, 请环保局长组织“世界地球日”活动, 聘请园林专家和小朋友走进巴岳山认识植物, 和蛋糕店老板一起联合制作并且售卖蛋糕等等。充分运用家长资源, 弥补教师专业不足, 形成了家园共育、社会参与的绿色教育格局。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点滴体会 篇10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施教水平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落实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 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首先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一, 健全管理机构和评估机制。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障。为了保障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等的开展, 我们设立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处等机构, 由专人专职负责。这样教师的思想动态、教研教学、生活等便有了保证, 既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同时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软硬条件。在为教师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评估机制, 以促进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全方位的教职工评估机制, 将校风校貌、师德师风建设设纳纳入入评评估估体体系系, , 定定期期组组织织教教职职工工学学习习, , 开开展展争争先先创创优优活活动动等等等等, , 将将教教师师的的理理论论学学习习、、业业务务提提升升、、日日常常行行为为等等纳纳入入考考核核范范畴畴。。

第第二二, , 树树立立全全新新的的教教学学观观念念。。观观念念是是行行为为的的向向导导, , 有有什什么么样样的的观观念念就就会会出出现现什什么么样样的的教教学学行行为为。。学学校校要要组组织织本本校校教教师师集集体体学学习习新新课课改改, , 学学习习素素质质教教育育, , 观观摩摩名名师师的的教教学学案案例例, , 开开展展广广泛泛的的交交流流与与讨讨论论;;基基于于网网络络平平台台, , 在在网网上上开开展展更更为为广广泛泛的的学学习习活活动动, , 以以使使教教师师的的教教学学与与社社会会接接轨轨, , 与与时时代代相相连连, , 以以建建立立全全新新的的教教学学观观念念。。

二二、、德德育育为为先先, , 提提升升学学生生品品质质

德德育育教教育育是是素素质质教教育育的的重重要要组组成成部部分分, , 具具备备高高尚尚的的道道德德情情操操是是现现代代人人才才所所必必须须具具备备的的重重要要素素质质。。德德育育不不好好, , 智智力力水水平平再再高高也也没没有有用用, , 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危险品”。正所谓教书育人,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情感和道德的培养比单纯的智力培养更重要。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德育为先的教学原则, 抓住教学契机,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一, 提高自身德育水平。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 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传。试想如果一个教师整天将道德行为准则挂在嘴上, 但自己却满嘴脏话, 要求学生讲诚信, 自己却说到做不到, 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将是何种形象。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 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也不会有长足的提高。一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自己就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 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 将道德准则与实际行为相结合。

第二, 加强学科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中德育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 而是要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中, 实现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以取得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抓住教学的突发情况与偶发事件, 使之成为德智教育的重要契机, 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动态性与开放性。这样的教学与传统的封闭性教学相比更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更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三、落实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是科技创新的时代, 创新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 我们要打破以往以知识点塞满教学空隙的教学模式, 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机会、创设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力, 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性地地学学习习。。首首先先, , 要要为为学学生生营营造造愉愉悦悦的的教教学学氛氛围围, , 给给学学生生以以轻轻松松愉愉悦悦的的感感觉觉, , 消消除除学学生生对对学学习习的的逆逆反反心心理理与与消消极极情情绪绪, , 激激起起学学生生创创新新的的欲欲望望, , 促促进进学学生生主主动动而而积积极极地地投投入入到到学学习习活活动动中中来来。。其其次次, , 设设计计开开放放性性的的问问题题。。与与封封闭闭性性问问题题相相比比开开放放性性问问题题具具有有条条件件的的不不完完善善与与答答案案的的不不唯唯一一性性, , 可可以以使使学学生生摆摆脱脱固固有有模模式式与与思思维维定定式式的的束束缚缚, , 发发挥挥想想象象力力, , 实实现现各各知知识识点点的的整整合合, , 突突破破常常规规答答案案的的束束缚缚, , 提提出出更更多多解解决决问问题题的的新新途途径径, , 进进行行创创造造性性地地学学习习, , 增增强强学学生生的的创创新新意意识识, , 培培养养学学生生思思维维的的发发散散性性、、求求异异性性、、独独创创性性与与灵灵活活性性。。

四四、、渗渗透透审审美美教教育育, , 提提高高学学生生审审美美能能力力

美美育育是是一一种种人人文文教教育育, , 是是人人的的基基本本素素质质教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净化、美化人本身, 发展美的品格, 形成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才能感受美、享受美, 才能陶冶情感, 净化心灵, 升华精神。首先,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对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等内容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修养, 发现美的规律, 实现美的再创造。其次, 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感受美、想象美、鉴赏美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获得更多的表象, 在此基础上经过联想与想象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抓住各学科的本质, 将审美教育渗透其中, 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 来享受学习的乐趣, 体验学习的过程。

综上所述,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更加关注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我们对素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与理论层次上, 而是要运用指导于具体的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运用, 在实践中检验, 在实践中提升, 以将素质教育深入落实, 全面实施, 以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摘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广泛推广,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创新,审美

参考文献

[1]谢艳丽.我们该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下, 2011 (5) .

[2]管圆圆.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之我见.新作文:教育教育教学研究, 2011 (12) .

[3]孙建彬、姜玲玲.浅析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素质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1) .

探析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已经由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模式。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制定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一、初中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1.应试教育的现象依然普遍

在很多学校,应试教育的思想还保留着。一些学校只注重教学成绩,却忽略了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学生毕业后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些学生的成绩是比较好的,但是实践能力是比较差的。

2.语文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灰心、厌烦、消极学习的现象,这对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呆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会渐渐厌恶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每天做的是给学生念课本,然后带领学生理解课文,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很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

3.统一教学,难以因材施教

语文这门学科强调要有对文学的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观察每位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设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但是由于在我国受教育人口是比较多的,所以难以达到因材施教。

二、开展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尊重学生个性,做到个性发展

在开展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策略中,互动式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同学之间的互动,还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在学习时,如果遇到语文中的难题,是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互动方式可以通过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来实现。有了学生的提问,老师就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方案。互动式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到新的知识,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2.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文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文学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知识,掌握文学构架体系。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可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文学审美能力。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应试教育,而是一种享受。语文在学生的心中改变了性质之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会越来越有兴趣。

3.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们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潮流,将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来。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平等师生关系。同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能力、扩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老师为其营造的学习环境下轻松愉快地学习,更好地发散了思维,开拓创新。不仅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讨论的环境中,利于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4.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针

初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不断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质量提高之后,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并能在讲课过程中融入一些创新的观念。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更加地有创意,学生才会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开展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应该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我,促其发展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任务。相信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下,会培养出很多优秀的语文人才、很多国家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李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改初探[J].文学教育,2012.

语文教改的出路在于实施素质教育 篇12

一、转变观念, 坚持“两全”

1. 我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自觉克服只愿教“好学生”的思想。

在语文教育中, 我时时提醒自己由瞄准“优等生”的应试教育转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使他们能个个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教育。我努力去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 尤其注重千方百计地调动“后进生”的求知欲,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常常对他们说:“一个人应该把爱心献给他人, 把孝心献给父母, 但一定要把信心留给自己, 因为自信心是学业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2. 在教育教学目标上, 我力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 我不仅通过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学, 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提高文化素质, 而且通过适当有效的训练,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素质。

二、德育渗透, 必不可少

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 他奋斗的动力就越大。”一个思想素质低下的学生不可能有宏伟的目标和强大的能力, 他只能钻在个人的小圈内, 患得患失。在成功面前沾沾自喜;在失败面前一蹶不振, 绝对意识不到自身肩负的民族重任。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十分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 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以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培养习惯, 教会方法

从事语文教学的人不难发现:在平时的写作中, 看到作文题目, 有的同学经老师稍加点拨, 自己略加思索便胸有成竹, 满怀信心, 洋洋洒洒地写下去;而有的同学却愁眉苦脸, 冥思苦想, 半天仍一筹莫展, 作文本上仍然空空如也。同在一个班级, 接受同一位老师的教育, 为何效果却截然不同呢?我认为前者重视日常的观察和积累, 用时材料现成, 略加组织, 稍加润色便成文章, 这正是“家中有粮, 心中不慌”。而后者呢?平时不注重积累、观察, 对身边发生的事熟视无睹,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甚至有些事即使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无动于衷。平时腹中空空, 用时只能“抓耳挠腮”“望文兴叹”了。可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对学好语文至关重要。那么, 我又是怎样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呢?

常言道:“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初一年级学生一入学, 我就让所教的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 把课内外阅读中的精彩片断, 富有哲理的名言、谚语、格言、警句以及好的开头、好的结尾、好文章摘录下来。我告诉他们:“如果能长此以往, 坚持不懈, 那不久的将来, 你们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百宝箱里寄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摘抄是好, 让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更好。我还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 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事记下来, 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把自己的苦恼、悔恨等都可以记下来, 这样日久天长, 又能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 对写作会大有帮助。

四、积累固然重要, 观察也不容忽略

从学生升入初中起, 我就有意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并交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告诉他们:观察也是有讲究的, 得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或从整体到局部;或从表面到内里;或从表态到动态;或从上到下;或从多方面, 多角度观察。绝不能随心所欲, 杂乱无章。“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 我让每位学生带一个苹果, 一个梨。先让大家观察这两种水果的外形、颜色 (从视觉的角度观察) ;又让学生用手去触摸 (从触觉的角度感受) ;之后又让学生把两种水果都拦腰横切, 观察里面的图案, 大家亲眼目睹了这两种水果的内部拥有共同的图案———五颗星星。之后又让大家用鼻子闻一闻苹果和梨的味道, 并亲口品尝这两种水果的口感有何不同。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了这次观察练习的顺序:从外到内, 从整体到局部;从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多角度观察。经过观察、比较和想象全班同学都当堂完成了作文, 就连来时一写作文就头疼的学生也感到有话可说了, 此次作文使学生尝到了观察的甜头, 认识到了观察的重要性。此后, 我班又写了一篇题目为《我最感兴趣的一堂课》的作文, 不少学生都写了那堂作文指导课, 由此可见, 掌握观察方法, 对写作文大有益处。

五、说话训练, 形式多样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口头语言更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然而, 在语文教学中, 我发现不少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甚差, 老师提问时, 一站起来就脸红脖子粗, 说起话来结结巴巴, 语无伦次, 语言不规范, 词汇贫乏, 语病不少, 态度也极不自然。有的抓耳挠腮, 有的低头不语, 有的仰天长叹。针对这种状态, 我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说话训练。我的课前说话训练形式多样, 名目繁多。随着单元教学重点的不同, 说话训练的题目也随之改变。如单元所学的是诗歌, 我训练的题目就是《我喜欢的一首诗》, 要求学生不仅要背出这首诗, 还要说出喜欢的理由;学完了小说单元, 我就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部名著;学了说明文, 我又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种植物、一种动物、一种工艺品或一座建筑物等。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 都给予鼓励。

此外, 我还组织学生开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总之我千方百计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六、优化教学, 求实求活

怎样才能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我认为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表现在:要有良好的教态。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以端庄稳重的服装身姿, 专注饱满的精神状态, 亲切和蔼的面容, 期待慈祥的目光, 高雅大方的手势来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赢得学生的喜爱、信任和敬重。

七、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引起、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信仰的确立、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我特别注重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讲话中, 我尽管多用“我们”少用“你”, 以体现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 我还常常运用商量的语言, 委婉的语气, 让学生产生被尊重的感觉;我还经常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 以公正公平的表扬来调控学生的情感, 营造活泼、生动、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学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学更能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特别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通过听录音, 调动学习气氛;通过看录像扩展学生的视野;通过讨论, 调动课堂气氛;通过质疑,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总之, 千方百计地使课课有所得, 堂堂有新鲜感。

上一篇:试点研究论文下一篇:财务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