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精选12篇)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1
一、教育惩戒的相关概念
(一) 教育惩戒
教育惩戒是指, 在教育教学情境中, 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 教育者对学生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 使学生心理受到警戒, 行为受到约束的教育行为。惩戒在行为改变技术中是一种负强化, 在教育中的惩戒是一种德育方法, 惩戒的对象是小学生的不良行为, 惩戒通过减少学生行为发生概率或改变不良行为实现学生发展, 惩戒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 也有利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惩戒的方式颇多, 比如, 口头否定、表情警告、留校谈话、扣除学分、开除学籍等。但在小学教育中, 小学教师的教育惩戒要以取消小学生的正强化为主, 比如, 没收学生的东西予以警告。
(二) 惩戒与心罚、体罚的区别
现在教育界对惩戒持有一种抵制的态度, 其主要原因便是将教师惩戒与教师心罚、体罚的不良行为混为一谈。
1. 心罚与体罚
有学者认为, 所谓心罚, 即心灵施暴, 简言之, 就是对人的内在心理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惩戒、一种摧残, 从而造成人格扭曲。如, 用尖酸刻薄、冷嘲热讽的语言挖苦学生。体罚, 是一种违法的惩罚行为, 表现在对学生身体上直接的伤害, 比如戒尺打手心、长时间的罚站等棍棒式的教育。
2. 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的区别
(1) 教育理念———平等关系还是主从关系
教育理念是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最本质的区别。教育理念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显然, 心罚、体罚体现着专制型的教师形象。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引下, 教师并不能够将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区分开来, 也不能选择正确的惩戒方式, 把握惩戒的程度, 只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打着为了小学生一切的旗帜挥动着手中的棍棒。而教师实施教育性惩戒, 惩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落在教育中小学生, 突显出的是平等的师生关系。
(2) 教育过程———理性还是情绪
过程主要指惩戒的强度、方式。Macarthy和Hoge在其研究中指出, 在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 教育惩戒手段的采取与小学生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是在与教师内心对错误本身所持有的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同样由许多因素影响。我国教育研究者在探讨教师专业发展时, 将教师平稳情绪列入教师个性特征的培养上, 目的便是降低教师情绪化的非教育行为。特别是对于新教师来说, 他们的教育理念不够坚定, 教育经验不足, 且教育惩戒的行使方式与情景十分灵活, 在实施惩戒时, 很容易情绪化, 越过教育惩戒的界限。
(3) 教育结果——成长还是怨恨
教育结果是教育惩戒与心罚、体罚最明显的区别。教育惩戒关注的是教育中的小学生, 它实施的目的也是为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国法律为什么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因为体罚易给小学生带了心理创伤, 易使小学生产生恐惧或怨恨心理。这种影响对小学生的伤害可能是一生的。当代, 在许多西方国家虽然允许一定的体罚, 但是这种体罚具有严格的实施标准与程序, 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
二、教育惩戒的作用
(一)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用教育惩戒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看似荒谬, 其实有效。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的原因有许多, 从大的环境看, 中国家庭的独生子女偏多, 儿童在家庭中被视如珍宝, 在小学, 小学教师也不敢批评惩戒, 怕“出事”;从主观因素上看, 当代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低。小学教育要求, 教师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 但这并不代表不要批评与惩戒, 只有表扬的教育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学校、家庭所接受的批评很少, 其羞耻心建立不完善, 导致真受到挫折时, 便觉得无地自容, 内心崩溃, 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然而, 教育惩戒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心理形成落差, 产生羞耻感,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从而重构价值标准, 提高了自我认知水平。
(二) 增强是非判断能力, 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情境中, 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是非判断的标准。惩戒为小学生指定了一个方向, 在行为上设置了一个范围, 这是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从另一层面, 这一功效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 并拓宽家庭教育的格局。人的活动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制约, 那么学校在教育时就要使学生建立这种规则意识, 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三) 由他律到自律,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一种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 它是小学生后天发展与培养的一种能力。教育惩戒, 从外部压力的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教育惩戒要促进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一需要教师惩戒得当, 能够达到警戒小学生行为与心理的效果;二需要学生主动形成是非判断标准, 学生具有一定价值判断标准以后, 能够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这是学校实施教育惩戒最重要的目的。
三、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 使用惩戒的一般步骤
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确定好具体的受惩行为, 保证教育惩戒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是指教师要思考并计划实施教育惩戒的方式、方法。
2. 实施阶段
在实施教育惩戒时, 教育惩戒一般不单独使用, 采用综合其他德育方法的形式。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 注意教育情景对学生的影响。此外, 要言而有信, 惩戒及时。对警告过要惩戒的行为, 应当及时实施教育惩戒。
3. 追踪阶段
追踪阶段, 主要指教育惩戒的行为实施以后, 还要对学生做进一步的追踪观察, 周期性地对受惩行为做出评价。
(二) 使用惩戒的注意事项
1. 慎思之
首先, 先确定, 是不是一定要使用惩戒?德育的方式是多样的, 小学教师在使用教育手段时应先考虑教育惩戒的替代方式。第二, 尽量减少教育惩戒的运用。教育惩戒, 相对于其他教育手段来说, 成效是明显的, 但是滥用就可能造成误用。可与其他德育方式综合使用。
2. 关注人
一是强调惩戒的教育性, 二是指惩戒实施要注重个别差异性。不能将惩戒机械化, 在小学, 对于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小学生, 教育惩戒的方式、程度、次数不尽相同。此外, 教育惩戒实施中, 在消除不良行为的同时, 注意为学生建立起良好行为, 真正实现惩戒的教育性。
3. 把握度
这是实施教育惩戒最关键的一步, 它决定着教育的结果。过犹不及或者不温不火都不是教育惩戒的目的。那么, 教师怎样才能把握惩戒的度?首先, 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方向标, 它指引着惩戒的目的, 教育惩戒始终要指向学生的成长。其次, 拓展思维, 转化观念。惩戒不是打、辱骂的代名词, 它是一种教育手段, 拓展教育惩戒的方式, 并承担起教育惩戒的责任。最后, 注意思考与反思, 积累教育经验。教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 但是教师群体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所以, 在教育中, 教师要经常思考与反思, 我可以不可以不采用惩戒?我批评的方式对吗?对他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 罚后追踪, 及时肯定
教育惩戒的目的是降低或改变不良行为, 那么检验教育惩戒是否有效, 就需要教师惩戒后的追踪。对学生进一步观察, 要注意真实性, 多种途径 (如与其他教师、同学交流, 与其父母交谈) , 多个角度追踪。接下来, 对学生的变化要及时给予肯定, 鼓励、表扬他的行为, 使他继续成长。
四、案例分析
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撕破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一本书, 作为惩戒, 班主任老师要求他将教室里所有破损的书籍都修补好。
从这个案例看, 有三个不确定因素。一是学生撕破书的原因, 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二是书破的程度, 是否达到了不能再使用的程度;三是班主任当时的判断标准, 是学生的以往表现还是过于情绪化。从这三个因素分析, 这位班主任的惩戒行为是不恰当的。应当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未对学生不良行为产生原因分析;二是采用惩戒的方式力度过重, 具有主观色彩, 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变化。在面对小学生这一行为时, 班主任应先询问原因, 是不小心还是发泄情绪?若学生行为是故意搞破坏的行为, 要及时对其心理疏导, 予以口头警告, 并把撕破的书修补好。
参考文献
[1]吴天武.心罚:一个急需关注的教育问题:兼论人性化教育[J].教育理念与实践, 2004 (3) .
[2]姚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问题研究的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 2014.
[3]向葵花.重新审视惩戒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 2004 (6) .
[4]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2) .
[5]董新良, 李玉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8) .
[6]李秀娟.教育惩戒研究评述[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3) .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侨乐小学是一所开办5年的新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示范学校和广州市绿色学校。在教育改革的春风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只有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才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我校开展了各项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的道德风尚正在逐渐形成。但是,在一些领域、一些学生不够遵守礼仪规范,在对待父母,老师及社会交往中不注意礼节、礼貌的现象依然存在。我校生源背景复杂,学生来源地域广,借读学生人数占一定比例,周边环境差及社会不良风气也侵蚀校园,种种问题给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前不久,教育部配合品德教育工作部署,专门修订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更突显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有着重要教育意义。面对新形势,根据新要求,我校针对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申报了关于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将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①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良好文明礼仪的现状。
② 探讨影响学生良好文明礼仪培养的主要成因,以及对其进行分析。③ 修订与验证我校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规范的内容。
④ 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点
研究内容:
1.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⑴ 学生在校礼仪
⑵ 学生家庭礼仪
⑶ 学生社会礼仪
2.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实验要点:
1、认知导行
“知”是“行”的先导。学生的行为又受先行因素的影响,先行因素就是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望。这种期望的力量能左右人的各种行为,有助于学生了解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内容。
2、知行合一
对多数学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时,注重两个转化:由认识向行为转化,由行为向习惯转化。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掌握了条条杠杠的规范条文,但愿不愿意遵守,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如果存在情感障碍的话,就可能不遵守。
3、行为训练
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而每一次转化都是一次飞跃,如何完成,离不开训练,在训练时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与少先队活动结合。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3)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4、道德转化
道德转化需要道德意志的帮助,道德意志是一个人战胜自己的道德动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社会道德要求,最终上升到道德信念的心理过程。有的学生愿意遵守礼仪规范,却因为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产生违反规范的行为。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按低、中年级段,在我校一、四年级选择一至两个班作为重点实验班,进行重点研究。
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学校中心课题组结合我 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良好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主要通过以下行动达到教育目的:
A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国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称誉于世界,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尚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人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貌发展史。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势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
B 榜样激励: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 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重点放在身边榜样的树立上,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教师与家长也要注意时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C 情境体验: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
D 行为训练: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 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值周生、小监督员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其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文明礼仪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表现。
4.行动反思研究法: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学方法在过程中所进行的设计——探索——反思——探索过程的实录,老师在活动中成长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
5.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月)
1.成立学校中心研究组。
2.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制定研究方案。
4.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7年2月-2007年10月)
1.深入落实研究方案,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2.好家长学校,进行家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7年10月-12月)
1.实践、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
2.结题,撰写出研究报告;编辑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培养校本教材。
六、课题组成员
黄肖敏、陈秀敏、覃晓明、黄海燕、陈春怡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教育论文、案例分析、教育叙集等。
天河区侨乐小学课题组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3
一、营造生态教育课程开发和谐环境
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创设是实施生态教育的基础,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教育环境越来越生态化,越来越和谐自然,并成为隐形的生态教育课程。
学校的生态环境充满了诗情画意,亭台楼阁相映成趣,鸟语花香陶冶性情,一个个文化景点更使校园环境熠熠生辉。
二、“集约化”开发了生态教育课程
所谓的集约化就是充分利用原有的已经积淀下来的各种资源,更集中地、系统地发挥这些资源的效能,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利益或效果的最优化。
早在新课改实施之前,我校就以“百草园”为基地,开展了以中草药为载体的研究性学校活动,曾经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二等奖。有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更是以一个个的活动为形式,开展得如火如荼:汾湖的水质调查、校园“小管家”、“变废为宝”旧玩具集市、回收月饼盒……这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我们积累了经验,连续十二届的“校园环保节”更是为我们提供了素材,生态教育课程《分湖水》、《百草园》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这些资源逐渐为我们生态教育课程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厚实丰富的鲜活素材和理性引领。
(二)在整合中提炼策略
在生态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整合为策略,使教育效能整体发挥,因此实施策略随之明朗:
我们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型的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没有固定的教材,因此我们将生态教育课程教材的内容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实施,也就是将国家课程通过校本化实施。目前,已开发了生态教育课程《分湖水》、《百草园》、《我与节能》,下阶段,我们还将整理前一阶段的项目研究,陆续开发《青青校园》、《芦墟山歌》课程。形成一个系列化、阶梯状的系列,体现从对物的认识到自我的觉醒与行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所形成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办事能力以及健全发展的个性。
我们依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菜单式的社团活动形式,有胥滩少儿文学社、胥滩少儿百草园、胥滩少儿英语小博士、胥滩少儿金钥匙、胥滩少儿趣味数学……既体现学科痕迹,又要求教师活动主题由学生自我确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掌握,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发展,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
(三)在集约中管理课程
为了规范生态教育课程实施,我们更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集约化管理措施,以期投入最优而精的成本,获得最佳的效果。
1.改变管理模式,管理功能集约化。作为一门课程,一般学校将校本课程的管理由教导处扎口,但是我们考虑到我校生态教育课程的特点,以部门齐抓共管来管理课程。由教科室指导活动选题,教导处巡课保障课程实施,德育处扎口活动落实。正是因为学校核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我校的生态教育课程实施日趋常态,更形成了班级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的良好势头,每学年的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得到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2.优化师资力量,指导功能集约化。学校成立了生态教育课程中心组,组成成员是各学科的骨干教师,而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负责解决生态教育课程任课教师遇到的各学科的专业问题,协同指导教师一起解决问题、寻求方法和指导策略。我们就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各学科的“精英”力量,发挥这些资源的最优功能,获得最优效果。
3.层层骨干引领,培训功能集约化。我们在各个年级选派一到两名骨干教师担任生态教育课程任课教师,每个年级的选题确立、教学进度、活动安排……都由骨干教师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对其他教师起到一个培训和模范作用,另外我们在课程培训、课程调整等方面也又各核心管理部门传达到骨干教师,再由各年级骨干根据本年级的特点对教师进行相应培养,这样既节约了培训成本,又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三、制定了学生生态素养形成的规范和评价制度
学生生态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特征制定规范和评价制度,学生才能渐渐提高生态素养。
在生态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生态素养的形成作为重要目标,因此,我们制定了各个班级的班规,引领学生向着和谐、鲜活、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比如,五(1)班制定了这样一条班规:同呼吸,共成长,我们是一家。六(3)班制定了这样一条班规:展特长,齐进步,我们笑哈哈。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里和谐成长,这是生态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以“芦小之星”、“环保小卫士”等光荣称号来激励同学们积极投入到生态教育课程的学习,通过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成长。
在生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态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更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边学习、边改革、边总结,把全面抓和重点抓相结合起来,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凸显和推进本课题的研究。全面抓,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的全过程中都要抓好生态教育,把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实现。重点抓,首先要在全程抓和抓全员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相关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我们在生态教育课程开发、实施方面注重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空间,强调生态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体创造性的过程,更为学校发展有特色,教师发展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我们也会在以后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使生态教育课程更有学校特色,更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江苏】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4
教材是国家课程和课程标准的主要物化载体, 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主要依据。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实施, 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 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最基本的途径, 是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两者之间最重要的载体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因此, 如何在教材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帮助和指导教师通过教学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是教材编写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儿童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为个人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 而小学体育也承担着为中学体育打基础的任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小学阶段不编写学生用的体育与健康教科书, 需要编写教师用书并经教育部审定通过后在学校进行使用。从这个层面来看,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小学教师用书》 (以下简称《教师用书》) 兼具了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的双重功能。
正因为如此, 《教师用书》的编写对帮助和指导体育教师实施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教材内容的选择、体例结构的编排与设计等方面, 探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一、创新教材内容体例结构, 以利于教师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分四部分阐述了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的依据, 但相对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讲, 显得宏观而不便于一线教师把握。那么, 要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课程标准》在小学三个水平阶段的要求, 需要在教材内容体例结构的构建上进行创新。为便于教师通过教材的阅读和使用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学的指导,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采取“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构想”、“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和“教学实施指导与示例”四部分的内容体例结构的设计。
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设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帮助体育教师正确理解课程的性质, 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学习方面目标、水平目标和课程内容四个层次的相互联系与递进关系, 掌握小学三个水平阶段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要求, 以便于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师资、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 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二是帮助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不仅将小学体育学科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 而且实质性地融合了健康教育内容, 考虑到体育教师学科背景的实际和教学特点, 既要让体育教师拿到教材就能够实施教学, 还要在此基础上为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空间, 需要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都比较强的健康教育内容的体例结构设计。三是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是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要求的核心载体, 如果没有运动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和锻炼, 也就谈不上其他三个方面目标的达成。《课程标准》将运动技能的内容按照“基本身体活动”、“体操类活动”、“球类活动”、“武术”、“游泳或冰雪类活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分为六大类教材内容, 但仅简要列举了一些具体项目, 没有进一步明确小学三个水平阶段具体的教材内容, 因此在教材编写中需要对该部分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四是体育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有关要求组织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的编写需要帮助体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 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 规范并提高教学的效率, 实施学习评价。
与《课程标准》相对应, 《教师用书》体例结构的构建, 便于教师将《课程标准》与教材选择和教学实施综合考虑, 帮助和指导体育教师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 满足体育教师实施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构建以知识、技能和方法为载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是学生科学从事体育锻炼、自我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学习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既是体育教学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的课程内容, 在《教师用书》中要编写好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内容, 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
但在教材编写中, 还不能让体育教师误认为“运动知识、技术和方法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在强调运动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载体作用的同时, 还要适当挖掘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 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产生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学生也只有在学习、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 才能产生诸多心理感受, 感悟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这也是体育与其他学科本质的不同。需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顽强、坚韧不拔、果断、勇敢、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体验体育乐趣、学会悦纳别人等品质, 而学生只有在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身体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这些心理感受, 才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因此, 在编写《教师用书》时要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作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作用, 不但要帮助和指导体育教师教好它, 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水平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层次、恰当地提高技术的含量和适宜的难度, 并与学生体育与健康的行为、态度和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 体现体育与健康学科对学生多元的教育价值。
学校体育的本质, 首先是教育, 以育人为宗旨。《教师用书》的编写要改变过去多针对体育知识、技术本身进行阐述和分析的教材体系, 要构建以教材概述、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组成的结构体系, 从体育单项教材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层层剖析单项教材的教育、健身、心理、社会、生活、思想品德等多元价值, 特别是在教学建议部分, 从如何指导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角度切入, 把技术教学与教师的引导点、启发点、关注点、思考点、提问点、评价点等相结合, 转变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既充分发挥知识、技能、方法的载体作用, 也使传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体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
三、重构健康教育内容, 以利于课程内容要求的实现, 帮助教师有效实施健康教育教学
《课程标准》把学科名称由原来的小学“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 并从课程内容上实质性融合了部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 从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5个领域丰富和增加各水平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 并提出“重视健康教育”和“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 每年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等教学要求。怎样帮助体育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取健康教育教学收益的最大化, 是教材编写必须要认真研究的层面。
(一) 精选知识技能, 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帮助教师把握内容
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 涉及多个学科课程内容, 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选择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与其他学科中的健康教育内容是什么关系;怎样开展教学是教材编写需要研究和合理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学科课程健康教育系统的学科知识传授相比,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是对学生实施的公民教育和常识教育, 教材的编写要从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健康生活能力和健康素养的角度切入, 以避免和其他学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 在教材内容选择上, 要明确一个课时的概念,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课时要求精选核心知识技能, 使教师通过一课时就能够实施, 以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综合以上的考虑, 《教师用书》在2001年版教材的基础上对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较大地充实和完善, 呈现了多个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 知识点明确、简练、通俗易懂, 在小学三个水平阶段保持有效地衔接和递进, 帮助体育教师较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要求 (见表1) 。
(二) 创新编写结构, 指导教师实施健康教育教学
健康教育内容的编写, 一方面要体现教育性、思想性和科学性, 另一方面在体例结构的设计上要考虑体育教师的实际和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际, 对教学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可操作性要强。为此, 《教师用书》的编写结构要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范例的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要相对详细、清晰,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便易行、可操作。据此设计的教学操作方案, 能够有效地加强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教材在编写体例结构上的构建要体现“三贴近”, 即:贴近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实际、贴近体育教师实际、贴近学生学习认知的实际。
《教师用书》在编写结构体例上进行了新的设计, 以水平二的“爱护 (认识) 我们的身体”为例, 其主要发展与变化见表2。
编写体例结构设计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 特别要重视健康知识与指导体育锻炼以及和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根据内容特点, 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活动要多种多样, 包括教师讲解、引导、答疑解惑和学生的“说一说”、“练一练”、“小组讨论”、“分组比赛”、“课外拓展”等, 这对导学导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着主要的作用。《教师用书》编写的每篇教材题目具体、知识点明确、内容集中、图文并茂、语言通俗、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使学生容易理解;编写方法突破了原来的结构体系, 新增了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提示、拓展活动、评价与建议、参考资料等部分, 特别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 通过活动促使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方法的编写与设计要将课程内容的有关要求具体化, 以便于教师的教学实施
《课程标准》将运动技能方面的课程内容归类为六大类, 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典型性、指导性和选择性, 适合在各地小学开展。怎样科学合理地把握各水平、各类教材的核心知识技能和基本方法, 怎样把握各类教材在小学三个水平阶段实施的难易程度, 是《教师用书》编写时需要帮助体育教师解决的问题。
具体的说, 就是《教师用书》的编写要将《课程标准》中有关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具体化, 使体育教师明白教什么, 为什么教, 用多少课时教, 在教学中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怎样合理搭配教材, 教学中的重难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是什么, 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这个载体转化为促进学生生成、发展的教育手段, 以及如何激励、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等, 最终使体育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教学的系统思路, 帮助、指导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一) 明确不同类别教材授课时数, 以便于教师合理把握教学容量
课时怎么定, 一个教材需要多少课时, 这个教材在学年、学期教学中占多大比重, 是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开展教学时必须需要明确的。因此, 《教师用书》编写要帮助教师把握小学三个水平阶段教学内容安排及授课时数, 以统筹各水平阶段的教材容量, 便于操作。
教学内容和授课时数的确定, 要依据《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和运动技能的类别和内容, 并符合《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中授课时数的规定;同时, 要结合学校的师资、场地、器材、季节气候和地域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每类教材的具体内容。这既要在课时规定范围内保证基本的教学内容, 也要给不同地区和学校选择内容的较大空间。选择的内容与掌握的内容可以相互置换, 以利于加大内容的指导性和选择性。
综合以上因素, 《教师用书》的编写确定了供体育教师参考的小学三个水平阶段教材内容的时数和比例 (见表3) 。
(二) 要体现体育教学的规定性和灵活性, 指导教师实施有效教学
小学阶段是人长身体的旺盛时期。因此, 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使学生具备较基本、全面的体育基础知识、动作技术、技能和锻炼的方法, 促进学生身体良好的发育成长, 为一个健康的身体奠定良好地基础。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课程的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承担着为中学打基础的任务, 这也要求课程内容要搭建一个基础广阔的平台, 在课程内容上要有基础性、规定性。在课程内容结构中, 在以“目标引领内容”的课程内容结构设计理念下, 没有对各水平阶段运动技能方面的六大分类教材内容的或基础或核心的基本内容给予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也难以在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方面体现小学三个水平阶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递进。这也使得在过去10年的课改中, 体育教师在落实课标精神和要求, 以及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问题, 走了一些弯路。
因此, 《教师用书》在运动技能内容的编写上, 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统一性, 体现国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具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考虑我国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要为地方、学校和教师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留有可拓展的空间, 体现教材内容结构设置较大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根据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经验, 特别是10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用书》运动技能内容的编写, 对每一类教材的教学内容提出建议性的掌握、基本掌握、了解、选择4个层次的教学要求。这样的结构安排有利于保障《课程标准》基本精神的贯彻落实, 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 加强教材内容编写的层次性, 以利于教师全面把握教材在不同水平阶段的衔接和递进
由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性, 运动技能教材的编写排列, 会面临同一类教材在不同水平阶段出现的问题。《课程标准》将小学三个水平阶段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都归类为“基本身体活动”、“体操类活动”、“球类活动”、“武术”、“游泳或冰雪类活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六大类, 没有对同一类教材在不同水平阶段的教材编写和怎样实施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因此, 《教师用书》对运动技能内容的编写, 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并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进行细化, 而且同一类运动技能教材在不同水平阶段的出现要体现层次性和内容的衔接与递进。
为此, 《教师用书》的编写, 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内容, 对小学水平一至水平三6个年级各类内容进行总体设计, 特别是对同类教材在不同水平和年级的出现, 从教材名称、动作要求、技术要点、教材重难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方面的内容编写, 要符合相应水平阶段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动作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体现层次性, 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编写。如, 《教师用书》中篮球教材内容的编写, 从水平一的拍球游戏, 到水平二的原地运球、直线运球, 再到水平三的左右手运球、曲线运球, 都体现教材编写的层次性和技术上的衔接与递进。
(四) 注重教材与游戏相结合, 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游戏是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 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 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为此, 《教师用书》的编写要努力贯彻这一要求, 并结合低、中、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一方面在教材内容分类上进行体现, 另一方面要在具体运动技能教材编写中结合教材特点, 不同程度地融入体育游戏的内容和方式, 以改变过去在教学建议中单纯解决运动技术的编写方式。这种编写方式会更加密切地将各类运动实践类教材与相关“体育游戏”结合, 更加突出小学体育教学游戏性强的特点, 使体育教学更加适合儿童少年的兴趣需要, 更加生动活泼, 使学生乐学、会学, 学有所得, 也为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水平一《教师用书》的编写单列一章“体育游戏”, 并在各项运动实践类教材中融入游戏内容。水平二和水平三《教师用书》的编写在每一类运动实践类教材中都增加相应的发展运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如“发展投掷运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发展小篮球活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与游戏”等。
综上所述,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在内容选择、编写和体例结构的编排设计上, 要能够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并能够有效呈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才能有利于教师通过《教师用书》的使用, 领会《课程标准》精神, 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帮助和指导体育教师有效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1至2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3至4年级、5至6年级.全一册 (送审稿) [M].
[4]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体育与健康教材修订编写方案.
[5]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校体育3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6]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中央和重庆市委的总体部署及《中共忠县县委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忠县委发„2014‟3号)和《忠县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忠教群组发【2014】1号)要求,为认真搞好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聚焦“四风”、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领导带头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市委七条实施意见为切入点,为办金声人民满意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
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反对“四风”这个要害,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和行为不廉上取得实效。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整风,以严的标准、硬的措施、铁的纪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2中央规定的必读篇目、市委七条实施意见及市委教育工委实施意见,学习教育改革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组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学习讨论。通过集中教育、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等方式,组织全体教职工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联系实际学,边学习边反思,提高学习实效性。
3.深入调查、听取意见。采取多种方式深入调查、听取意见建议,通过“请进来”,分别召开离退休教职工代表会、家长会、社会各界代表座谈会。“畅渠道”,通过寄发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征求意见电话和电子邮箱等方式,畅通群众和家长诉求表达渠道;全面收集、梳理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
1.找准找实突出问题。对照党章、廉政准则、宗旨意识、“八项规定”、忠县精神、家长和学生需求,采取大家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认真查找“四风”问题具体表现。行政班子召开一次查找“四风”问题专门会议,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使查摆问题更准确、更深入。对照中央颁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重庆市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八严禁”、生活作风“十二不准”、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和县委出台的《严禁国家工作人员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2.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行政班子及全体教职工认真梳理“四风”的具体表现,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对照检查材料一般包括个人作风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等四个部分,重点放在后三部分。对照检查材料要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突出重点,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又要触及思想灵魂,正视矛盾和问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避免写成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或经验材料;要提出实实在在、明确具体、便于实施的整改措施。严禁照抄照搬,敷衍行事。
3.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五月份,召开行政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行政班子成员要重点查找个人和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1.制定整改方案。在切实找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的整改方案,明确方向、任务、时间和责任;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实际,制定个人整改措施。采取“挂牌整改”和阳光整改的方式,公布整改方案及工作进度,接受教职工的监督。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有效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20年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一直是许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笔者所在高职学院,十年来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探索创新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同样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职实用型“银领”人才,但该院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镶以高素质的金边”。而这种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会贯通、协调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根基就在于理念的更新和创建适宜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在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实践活动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突出高职特点,创新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渗透的实施理念
在高职教育领域,传统的专业技术教育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理念,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补充”,长期停留在形式上讲很重要,实际上由少数学生搞搞第二课堂活动的尴尬境地。而这种高职教育与素质教育“二张皮”式的思维定势与传统的专业技术教育模式已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此笔者所在高职学院,十年来坚持实践和探索高职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从把素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补充”,到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素质教育由少数学生工作干部和团干部实施到素质教育的全员参与;从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办学策略到把素质教育作为学院建设发展的长远战略任务,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在反复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提升,最终形成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这个探索过程首先是思想理念的破旧立新过程。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是高职院校以社会经济(特别是行业企业)发展以及人的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核心要素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意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它应该体现这样一些基本理念:
1.高职教育应当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人才培养的重点,但同时必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这是由高职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党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
2. 高职教育应当是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目标,是“人”而不是“器”,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一定职业岗位群的技术工作能力的同时,应当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愿望,考虑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其中“以人为本”要求做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教育的社会发展要求与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的统一。
3.高职教育本质上就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应当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应当是课堂和实践教学(即我们所说的第一课堂)。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把握,将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突出“第一课堂”, 创设良好的适宜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育人环境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即围绕专业教育开设的各种课程)。抓第一课堂建设,就是要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挖掘第一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笔者所在学院就将在第一课堂深入全面地展开素质教育作为现今课改的主要内容和深化课程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大胆创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以及管理保障机制,将职业教育的显性特性与素质教育的隐性特性有机统一起来,将素质教育有效地内化到职业技能教育的知识体系之中,有效地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 创新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纲领性的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将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四大素质教育模块内容,和适应特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及奠定个体生涯发展基础的社会适应和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创业创新和学习发展能力等五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层层分解细化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素质拓展教案的编写、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其他各个教学环节之中,真正实施“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的教育目标。
2. 创新课程体系与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进课程大纲的改革。课程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始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教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院将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归结为“通识课程、专识课程、特识课程和隐识课程”四大类。通识课程主要是指非专业教育部分的公共基础类课程,这部分课程重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专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特识课程是指具有学院素质教育传统优势的特色校本课程。如素质教育系列公选课、人文素质教育客座教授团开设的系列讲座、社团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网络报告厅、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课程、身心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课程等等。隐识课程主要是与上述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潜在课程,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校风、校园生活、人际关系、师表形象、集体活动等潜移默化影响人才培养的课程。这四类课程的开发,基本上构架了素质教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从实践的层面解决了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问题。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被具体落实到四类课程之中,每一门课程大纲、课堂教学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充分挖掘课程教育的其它教育因素,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创新教育途径与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素质教学进第一课堂的改革。以素质教育思想指导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也极大地推动了“第一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试方法、师生关系的变革,推动了教师角色意识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使素质教育不仅做到了形似,更是做到了神似,职业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被水乳交融般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彻底摆脱了“两张皮”的状况。从备课教案到教学过程,从教学手段到教学评价,素质教育的思想被充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成为教职员工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教师由授业者向指导者转变,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向主动者转变,教育的功能也由“塑造”向“创造”发生渐移墨化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得以融通,全面性、发展性、自主性的评价渐趋成形。
与此同时,在高职类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有载体与抓手,良好的适宜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与文化氛围的营造也不可等闲视之。学院通过“全面规划”、“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和“全方位推进”的“四全”实施机制,综合采取各种措施,以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与长效发展。
首先是全面规划,在素质教育的投入与条件保障上,师资与文化环境的建设上,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是抓实全员参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各方的共同努力,每个教职员工的主动参与。只有让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扎根下去,得到教职工的广泛认同并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才能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育人过程的各个环节。
再次是全面推进,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全方位实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在长期建设发展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潜在隐识课程的形态对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院的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按照“和谐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和生态校园”的总体要求,着力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拓宽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最后要注重全过程实施,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推进,不仅体现在理念、规划、制度保障及其人员参与上,还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上。从新生入学的学业规划设计到毕业时的岗前培训,素质教育须切切实实落实到人才培养规划之中,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第一课堂是主战场,第二课堂等素质拓展渠道也必须充分挖掘。如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规范管理,不仅规定活动内容、学时学分,还提出了活动时间和任务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在获得的素质教育学分中,至少获得5个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否则不能毕业,并且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
作为高职院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个案,笔者所在学院推行的立足第一课堂,全面实施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率先作了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至于这一模式的有效发展与进一步完善,还有待专家同行的不吝指导。
参考文献
[1]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进,陈解放.提升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刘明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7
一、“三成”教育理念含义
“三成”教育指的是让学生主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一种教育思想。内涵是:让所有学生都充满渴望成功的新, 并努力追求成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应遵循自然规律, 首先要先成人, 然后才能继续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在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帮助学生逐渐走向成功。
二、“成人”
所谓“成人”首先应学会做人, 关于怎样促使大学生成人这个问题, 在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不断强化大学生成人意识。
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正处于成人的过程中,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 他们从小受到家庭的照顾很容易造成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符的情况, 有的学生看着身高体壮, 但事实上他们的心理并未成熟[1]。在集体生活中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当中, 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在集体中获取力量, 不断的充实自己。
(二) 不断强化大学生基本能力。
大学生在成人路上应具备生活的基本能力。首先是基本的生活能力, 应该能够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其次是辨别是非的能力, 遇到事情要能够分清良莠, 有自己的主张;最后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现代大学生在自我管理上能力稍差, 要学会自我管理, 学会自律。
三、“成才”
所谓成才指的是要学会自我学习, 通过学习使自己具备才能。“立志成才”是所有大学生的共同愿望,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学历, 而是“能力”。在大学这个发展的最佳阶段, 每个学生都具有成才能潜能, 对此在大学教育上应做到以下要求:
(一) 提高大学生学习素质。
学生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素质作为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 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 并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素质, 应通过相应的措施加上活动等来进行落实,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学习方法, 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此外, 学校应积极的改变对学生评价标准, 重视学生的素质评价, 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同时也重视起学生的实践和素质养成。
(二) 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在未来的工作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专业素质中包括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职业操守以及创新精神等, 这些都是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中立足的根本。作为高校老师, 应积极的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 帮助学生养成远大的理想, 并愿意为之奋斗;积极的引导学生简历起职业意识, 遵守法律法规;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成功”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真正的学会做事, 同时也是“三成”教育中的最终目的[2]。只有从心里正确的认识到成功的含义, 才能一步一步的迈向成功。在高校的教育中怎样推动学生走向成功,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明确发展目标。
许多人在一生中都没能有所作为, 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想成功, 首先应做的就是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在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时应注意,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 尊重自己的内心, 来进行发展目标的确定, 不能盲目的追寻他人的脚步。目标的确立还应具备可行性, 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期盼的目标来制定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 使发展目标能够真正的在发展路上起到引导的作用。
(二) 养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成功的路上始终抱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应对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充满激情和欲望。只有有了欲望, 在追求的过程中才更有动力。其次, 应坚定内心的信念, 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打击而选择退却, 这样只能半途而废, 永远不可能达成目标, 只有克服心理和实践中的困难才能离成功的目标更近一步。
五、“三成”教育的实践意义
“三成”教育中关心的重点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应当成为怎样的人才, “三成”教育既是素质教育, 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全面实施“三成”教育,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成功”的基本素质, 同时也能合理的帮助学生规划人生, 使他们建立起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态度。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级学府, 应当担任其培养学生“三成”的责任, 应不断的强化校园文明建设, 在良好的环境中使大学生受到熏陶, 真正的培养出适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型高素质人才。
结语
在“三成”教育的全面实施中,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开设相关的主题演讲或者班会,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使学生为“成功”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3]。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 对待学生要抱有不放弃、不抛弃的决心, 使学生的自我存在感提升, 真正的形成和谐成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静华, 万美琴.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10) :96—99.
[2]张晓琳.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 2012, 04 (23) :85—89.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8
一、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
素质教育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原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明确指出,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 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点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 要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 敏锐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 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促进受教育者的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更新教育思想, 摒弃传统教育弊端
目前, 我国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传统教育的思维缺乏怀疑性、批判性、迷信权威、顺从师长。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中心, 讲授的多是沿袭已久的知识和已成定论的东西。学生自主意识淡薄, 依附心理严重, 习惯于端坐课堂, 听老师有条不紊地宣读讲稿, 不敢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质疑。教学枯燥乏味, 气氛沉闷, 结果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 动手能力差, 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局限在于:一是以教师为中心, 主客体倒置;二是重知识传授, 忽略能力培养;三是重“灌输”, 忽视“启发、动手”;四是重传承, 忽视拓展创新;五是重学历, 忽视实际水平。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有利的, 但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素质, 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 应试教育只会培养出考试的机器, 增加学生的负担, 学生的其他素质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很显然, 这种以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抑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只有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进行彻底改革,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才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三、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育:教师是权威, 神圣不可侵犯, 正如所谓“师道尊严”。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师生是平等的, 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 并且设计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传统的教育观念只重视严格管理和训练, 养成学生死记硬背, 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式,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品质。因此, 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 以更宽的视野来考虑教学观念, 改变那种以教师的专长、学生的特长来确定培养模式的做法, 改革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 树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思想,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教师
实现素质教育, 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具有高度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行为品质、人格魅力、工作态度、奉献精神和专业素质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素质。教师应该是忠诚教育、热爱学生、敬业奉献、教书育人的模范, 应该是视野开阔、勇于创新、水平高超、成果卓著的榜样。因此, 提高师资水平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和保证,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以下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 能使教师更加自觉地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敬业乐岗, 热爱学生,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的成长为最大收获;师德高尚, 为人师表,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这种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将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超出专业范围的震撼力量。
较强的业务素质:教师必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同时还应具有与本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教师还要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管理学”等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指导教育和教学;教师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 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过硬的教育与科研素质:教师除了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方法外, 较强的实践能力, 矫正“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除此, 一定的科研能力和适应能力是教师较高综合素质的体现, 即教师能够掌握科学发展动态, 获取最新的科技信息并具有解决问题及开拓创新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培养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改革“填鸭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 积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和加强实践能力。
(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唤醒学生主动发展自身的意识即主体意识, 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 对于其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越高, 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就越强, 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不断调整、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
(2) 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主体能力是指主体能动的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而使其身心得以不断发展的能力。学生主体能力的提高、既有赖于学生积极地吸取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经验, 又有赖于他们主动地在学习中加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越高, 他们就越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的能力。
(3)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 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还有利于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实践应用型特征的高素质人才。
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培养高素质的本科人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者, 我们要不断地探讨和研究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 为培养高质量的相应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汉芳.也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社科纵横, 2005, 20 (1) :163-164.
[2]黎梅.浅谈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6) :75-76.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9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特点
(一) 内容融通而现实
综合实践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综合性极强, 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通, 它的内容包括诸多方面, 自然天文的、思想政治的、文化艺术的、人文地理的等等, 不一而足, 是对专业学科课程缺乏生活、环境、人口、心理等教育因素的缺陷的一个补充, 它的融通性即体现于此, 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因为实践必须依赖于现实生活, 才能真正展开, 所以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必须注重学生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关注的点。
(二) 时空灵活而开放
实践无处不在, 所以时空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比如说学校组织一次大扫除活动, 或者是组织春游, 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工厂、超市、居民家中这些都是实践活动, 考虑到这一点, 在实施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主要保证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三) 方式自主而多样
社会生活为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方式, 除了有目的课堂组织外, 无形式的课外活动也是实践方式的一种看, 除了动手参与外, 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是一种方式。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方式上, 它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同学积极性及参与性的实践活动形式;在组织上, 它强调灵活性, 既要有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个人活动, 又要有树立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在形式上, 它既包括亲身体验及操作, 又包括专题研究之类。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
(一) 明确主题活动
要想使小学综合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必须“导一导”, 让学生明确主题活动, 这样才能使活动有目的有序的展开, 主题活动的明确应致力于“两个确定”。
首先,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者其它方式明确地把主题内容传达给小朋友们, 从而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了解家乡的土特产”这个课程时, 我首先问各位小朋友:“同学们, 如果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 你会用什么来招待他们?对, 用我们张家港的土特产来招待客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张家港有哪些土特产呢?“话音一落, 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发言, 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因为小朋友都对吃的比较感兴趣, 所以不妨用这种方式, 让学生了解我们接下来要展开的实践活动内容。
其次, 明确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 让学生了解即将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之后, 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为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保障, 从而把教学要求赋予到实际实施中。以下是“了解家乡的土特产”这一实践课程的实施策略:1.写一写, 给小朋友分组, 让小组同学在制作好的表格中填上自己所知道的土特产。2.说一说, 让孩子们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一下我们的土特产, 比如:刀鱼、叫化鸡、高庄豆腐干等等。3.想一想, 通过调查采访的同学们收获很大, 请大家谈谈活动的体会。4.评一评, 活动结束后, 让孩子们评价一下此次活动进行的如何。5.做一做, 根据家乡特点, 如何宣传家乡土特产呢?还可以培养哪些土特产?倡导学生做一个调查研究, 并主动向家里的客人介绍土特产。
(二) 教师角色定位
第一, 好“军师”强过好“将军”。老师要注意适当的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第二, 亲近学生, 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一方面, 教师有必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平等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关心孩子, 多鼓励少批评。另一方面, 还必须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应变突发事变的能力, 提高自身指导水平, 加深对学生心理、个性特点的掌握与研究, 使师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交往者。第三, 利用人际圈子, 做一个优秀的协研员。注重与各方构建良好协调的人际关系, 最典型的比如家长, 再有就是想青少年宫、图书馆的一些工作人员。
比如在开展“影子乐园”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影子:“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当我们在阳光下奔跑的时候, 我们的影子总是紧紧地跟着我们;汽车无论跑得多快, 它的影子也总是紧跟着它, 真是“形影不离”。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呢?影子能变大变小吗?影子能和我们一起玩吗?利用影子,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接着就让学生自己讨论制定一个研究影子的活动计划, 包括时间、地点的安排, 研究方式的选择, 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实验过程记录。因为这个实验要运用到影子计时器——日晷, 小学生根本不懂的怎么使用, 所以需要我从旁协助, 另外, 考虑到这个实验相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 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争执, 我就充当了那个调解矛盾的人。最后, 观察测量, 对影子有了一个理解之后, 我会带领学生做一些影子游戏, 比如“和影子说说悄悄话”, 借助这个游戏, 我对学生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 生活空间, 放飞心灵
传统的综合实践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从来不适合帮助孩子获得成长求取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具有融通性和现实性, 能在课堂中实施的实践活动形式都是比较简单初级的, 真正的知识需要接受生活的检验, 真正的能力需要领略生活的考验, 所以必须让学生自觉走出课堂, 融入社会, 体验生活, 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放飞孩童心灵。比如在讲到“身边的技术”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这一课时, 在介绍完身边的一些包括电话、手机、电脑、随身听、打印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等后, 老师不妨组织学生去一趟附近的科技馆, 见识一下最新发明, 诸如机器人、电子产品等等, 并给予细致介绍, 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接触了解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为学生注入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也深化扩展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对于科技产生更多的学习研究的兴趣。
自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我们的综合实践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学校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然而综合实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想完全展开, 必须寻求多种多样有效积极的实施方式, 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我们的探索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希望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借鉴与启发。我们坚信, 只要坚定先进的教学理念, 坚持不懈地总结教学经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显现魅力, 开花结果。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及劳动技术教育等等, 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为本, 创新为本”的教学理念, 更重要的是探求积极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 这个工作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 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在总结的基础上, 首先分析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特点, 然后对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实践创新,小学,综合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光辉.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1) :225-226.
[2]赵春玲.让综合实践课返璞归真[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09, (11) :84.
[3]陈聪.小学综合实践课主题活动设计应致力于“三确定”[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 (06) :29-32.
中职教育实施顶岗实习的实践 篇10
一、顶岗实习是为学生铺平就业道路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与社会性。职业教育的先驱者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我国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也就是说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工作、发展的空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也决定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将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问题,‘出口旺,进口畅’是一个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的道理,而努力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也正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佳途径。顶岗实习是学生以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直接深入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和生产过程,在实践中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企业生产情况,掌握生产技能,获得适应企业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投入工作或尽快找到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合作,科学有序地实施学生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不等同于就业,就业是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而顶岗实习是中职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是中职教学的收口环节,是学生由学校学习到社会就业的桥梁。谈到顶岗实习必然离不开企业,只有得到企业的支持,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才能使顶岗实习进行得更加顺畅,科学。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就业现状也存在着差异,各省的职业教育也各具特色。但凡是成功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本区域的实际紧密结合,学校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人力支援,有效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沈阳铁路机械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是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是以工种项目为核心,围绕项目实施配课,其他教学环节全方位跟进的全新教学体系。强调以抓素质为基础,以提升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宗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我们将学科专业的培养解析为工种培养,并通过“基础工种—自定位工种—岗位工种—顶岗实习”递进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就业岗位指向逐渐明确,直至与企业的需求完全对接,从根本上转变了过去那种“学生带着专业毕业、上岗后还需师傅带徒弟”的无奈。最后阶段实施的与企业零距离的顶岗实习是促进学生就业及保障教学改革成果的关键所在。
1. 满足企业与学校各自需求,实现互利双赢
针对顶岗实习环节,我们本着“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的理念,不断摸索经验,在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确保顶岗实习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基地化的方向发展,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做好铺垫。针对我校的数控专业教学改革项目,我们拟定的顶岗实习单位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企业管理机制要完善,学生所学专业要对口,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及技能提升的平台。而企业的需求是学生素质要高,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最核心的需求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寻求和储备技能型人才。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也正是企业培训人才和考察人才的最佳时机。本着以人才吸引企业的原则,我们对东北老工业地区及周边企业开展广泛的走访和调研,最终与北方重工集团达成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学生按照该集团的工作制度进行顶岗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按学生的表现和人力需求择优录用。北方重工集团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方案,经校企双方洽谈完全符合双方的各自意愿,企业对我们的教学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对我们学生的素质和技能给予认可,能够实现互利双赢。
2. 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顶岗实习方案
为了共同的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都派出专门人员研究制订学生的顶岗实习方案。本着“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分层递进”的培养策略,为全班每一名学生都制订了实习计划和发展方向。企业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和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将实习学生视为整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力资源,专门制定了实习学生档案,记录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能力特质等,作为管理和以后聘用时优先考虑的依据。学校方面为了安排好顶岗实习工作,学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学校领导多次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对顶岗实习的意义、性质、好处及要求,都做了详细周密的阐述。为了更好地完成顶岗实习工作,学校选派了优秀的专业老师进行全程实习指导和管理,成立了顶岗实习班级现场班委会,为班级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学校对学生作出明确要求,一是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一名学生看待,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名员工,按企业员工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二是实习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个“好”字,而要努力做到“最好”。这样使学生懂得顶岗实习是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个个体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其本人的技能提升及就业去向,同时也影响学校在企业和社会的声誉。
3. 遵从企业意见,和企业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在企业内部大多实行岗位责任制,强调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益,处理不好学生实习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会增加相应的安全隐患,影响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经学校和企业一起研究共同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时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签订实习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安全生产要求及有关知识产权保密等方面内容,双方共同遵守,明确责任。对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和违犯厂规厂纪的学生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学校专业教师的全程跟踪、管理、指导,对维护正常的顶岗实习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校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减少了企业的压力和顾虑。
三、抓好顶岗实习,促进专业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密切校企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企业支持;通过顶岗实习,学校能够掌握当前企业需要什么类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人,为下一步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是切实开展专业建设调研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顶岗实习,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表现可以直接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接受,直接影响了学校知名度,即使没被企业接收的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适应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顶岗实习,为专业教师下现场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专业教师下现场实践一直困扰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而通过指导顶岗实习既加强了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又为教师提供了接触现场、提升技能、开发企业项目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陈拥贤.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8, (17) .
[2]钱稳太.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 2008, (26) .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 篇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发展,忽视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单调枯燥、陈旧重复、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传统传统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已“浮出水面”,它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层次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并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针对这一弊端,专家、学者们奋笔疾书,呼吁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倡实施创造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等。
那么,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实施创造教育的关键在于什么呢?关键在于实践活动。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其形式是封闭的,思想是僵硬的,效果是令人忧心的。教学方式走入了烦琐分析、满堂问的误区。课堂上,教师满堂讲、满堂问,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外,学生进行的是诸如解释“灰溜溜”之类的机械性的应试练习,连名家名著都成了不务正业。语文教学丧失了它应有的情趣、美感及浓浓的文化气息,脱离了本该有的感悟、共鸣和陶醉。教师教得困惑,学生学得厌倦。修订版大纲将课外活动发展为语文实践活动,正是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的重要举措,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学只有将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生动活动地在课堂内外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去读书、去感悟、去思考、去创造、去表现,教学质量才可能获得切实的提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正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这也是呼唤学生主体意识回归课堂与学习活动的最好途径。
一、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摇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其主观意志的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实践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是徒劳的。教育家陶行知十分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对儿童要实行“六大解放”,号召“护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学生有动手的机会”,提倡学生主体自动,身体力行,躬亲实践。周德藩主任在他的著作《素质论教程》也告诉我们;“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人的思维正是在问题情境中得到激发的。”
在教育《小珊迪》一文时,笔者正循着这一思想,摒弃了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讲解,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其在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共鸣,形成对人物的不幸的遭遇的感性的体验,从而达到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目标。在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溶进了自己的理解、情感,声情并茂,表演细腻,将一幕活生生的人间悲剧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震撼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当演到小珊迪临死前的遗嘱时,有许多同学的眼里噙着泪花,甚至有个低声啜泣。这种表演不是简单的课文翻版,而不是泛泛而读,而是语文的人文性、人情味在学生的灵魂中安了根,使同学们的情感进一步地升华,加深了对课文的主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语文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众多的交流机会,学生在尽情交流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人们在交流的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信息,然后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内化等,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多层次的发展。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做课时,非常善于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他在指导学生朗读《小稻秧历险记》中“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与交流的,把这句话读得维妙维肖。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速度快)
师:你没完。(学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下(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生大笑)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算完了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完了……,我们……都……喘不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这就是“有气无力”啊。读——
师生这段交流实践活动真是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精彩绝伦!通过这种实践与体验,学生对“有气无力”的理解与简单的字面理解,有了本质的飞跃,知其意,悟其形,察其味;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感悟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学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实践,同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师生交流实践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语文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表达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不竭的源泉。
试用修订版大纲把原大纲中的语文“课外活动”改为“实践活动”,虽两字之差,却更明确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真谛,打破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字书与无字书之间的界限,使语文教育成为一池活水了。修订版小语《大纲》是这样诠释“语文实践活动”的;①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的交流读书心得;②可以在课内外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③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④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些指出了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明确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意,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
美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探索 篇12
一、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审美素材
学生的欣赏能力不是临时可以得来的, 而是需要教师逐步引导与培养的。引领学生感知多元化的美术作品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实施的教学手段之一。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在对美术作业开展评价活动中得到体现, 还需要通过不断接触美术作品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可以根据美术作品的绘画方式和制作材料选择不同时代和国家的美术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欣赏活动。
例如, 数字在日常书写时是一种记忆符号, 当它走进绘画里就是一个点或是一条线, 亦或是一个形状, 它变成了绘画的语言。 于是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胡安·米罗 (joanmiro, 1893—1983) 的画走进了课堂、走近了学生。 他的画中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形, 而只有一些线条、一些形的胚胎、一些类似于儿童涂鸦期的偶得形状。当学生看到大师的画也是如此的简单、漂亮时, 从而能激发创作的欲望, 增强作画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首先, 教师可激发学生在自我欣赏中的成就感。 如, 在课堂上, 学生的作品被贴在了黑板上, 每个学生这时都会非常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 我的画肯定是不好的”、“ 我可不敢把画展示在大家面前”、“ 我是永远没有机会的” ……有些学生也许会这么想。 如此, 绘画对他们来说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对于这样的情况, 教师就要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自信心, 鼓励他们尝试着把自己的“ 画中话”讲出来, 让他们看到画中的美, 看到自己的成功。
其次, 引导学生拥有一份对他人的欣赏之情。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如今, 我们已不赞成用“ 像不像”、“ 好不好”来引导学生评价他人的绘画作业, 因为这样的评价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会阻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发现他人的优点为主进行互评,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习惯。这样, 学生不仅学会了发现美, 更学会了欣赏美。
三、创设健康向上的审美环境
美术教师要积极营造学生可以发展的空间, 为他们创设有益、健康、丰富的审美环境, 使学生真正拥有快乐的童年。 因此我们实施的一系列美育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把他们幼小的心灵引向缤纷的艺术世界。 美术教师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定时定期与其他学科整合举办艺术节活动, 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到体验美、欣赏美的活动中来。 例如, 美术与音乐学科可共同举办“ 鲜花朵朵满庭芳” 和“ 我是小小艺术家”五月艺术节;美术与自然学科可共同举办“ 传承中华文化”科艺节, 等等。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广泛的, 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培养的。 美术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展示的空间。 例如, 在学校的“ 书画展示栏”上, 可经常替换学生们的课堂绘画作品、兴趣班上学到的插花作品、学生在校外辅导班绘制的各种美术作品等;或者教师利用学校网站以及家校互动的平台上传学生作品, 或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绘画、制作、摄影等作品放到班网上, 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展览, 或提供相关信息, 让他们发现身边更多的美, 欣赏到不曾被自己留意的美。
四、开展新颖多样的审美活动
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渠道是很多的, 可以是课内的, 也可以是课外的。
在课内,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作业欣赏与评价活动, 这可以是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 评价是一种激励、总结、校正的有效教学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的内容 ( 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评价的对象 ( 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评价的方式 ( 等第评价、激励评价) 来开展多样性的评价活动。 在评价时, 教师既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差异, 将评价作业的范围从结果转向过程, 从静态发展为动态, 又要多方面观察学生在自主发展、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学习态度、主动性与创造性、过程中的发展状态、作业效果、进步情况等, 采取相应的评价机制,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发现美、欣赏美。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推荐阅读: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含实施意见)06-14
贞元镇北可小学关于“正行风、促服务、树形象”集中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06-01
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09-12
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实施方案05-18
东陈小学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方案好07-08
中永清镇中小小学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05-12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五年规划08-10
石安中心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09-30
白山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11-15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