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知识

2024-07-10

学科知识(共12篇)

学科知识 篇1

0 引 言

知识建模是把知识系统的开发视为建模活动, 并将知识模型的结构化、组织化作为建模的核心任务, 从易于人们理解的更高抽象级别以新的观点研究知识工程, 对知识系统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进行描述、观察、试验与验证等[1]。知识表示是把知识编码成一种适当的数据结构, 是AI、知识工程和知识库系统中的一个核心研究领域。在知识表示的基础上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地推理和演绎。传统的知识表示技术无法提供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表示问题求解的组织和推理控制, 与人们观察问题求解问题的思维方式严重失配[2], 使知识获取和知识库维护缺乏系统性和结构化。学科知识建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知识库不能很好地共享和重用, 难以实现语义上的推理及检索等。

本体是一种用来描述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模型, 可以深入而简洁条理地表示复杂的知识, 而且本体具有允许知识共享、重用的特点, 因而更便于知识的查询、验证和维护。本文将本体技术及方法论应用到学科知识建模中, 可以使学科知识结构化、条理化, 有效地表现知识层次结构和语义, 有助于高效地认知与学习, 进而实现语义层次上的信息共享和交换。

1 本体概述

1.1 本体的定义

本体的定义有很多, 其中较为通用的是:“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3], 该定义体现了本体的四层含义:

· 概念模型:通过抽象出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的相关概念而得到的模型, 其表示的含义独立于具体的环境状态;

· 明确:概念及它们之间联系都被精确定义;

· 形式化:精确的数学描述;

· 共享:本体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 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

1.2 本体的描述语言

本体描述语言有RDF和RDF Schema (RDF-S) 、OIL、DAML、OWL等。OWL全称Web Ontology Language, 是W3C推荐的语义互联网中本体描述语言的标准[4]。OWL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描述领域知识, 即通过类和属性来描述对象, 并通过公理来描述这些类和属性的特征和关系。和其它语言相比, OWL添加了更多用于描述属性和类的词汇, 如类之间的不相交性、基数、等价性, 有更丰富的属性类型、属性特征 (如对称性) 以及枚举类, 因而在Web内容的机器可理解性方面要强于XML、RDF和RDF-S等所能达到的程度[5]。OWL有三个表达能力递增的子语言:OWL Lite, OWL DL, 和OWL Full, 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2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建模

2.1 构建本体的准则

由于问题域和具体工程的不同, 构造本体的过程也不相同。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本体的构造方法。最有影响的是Gruber在1995年提出的5条规则[6]:

· 明确性和客观性 本体应该用自然语言对所定义的术语给出明确、客观的语义定义。

· 完全性 所给出的定义是完整的, 完全能表达所描述的术语的含义。

· 一致性 由术语得出的推论与术语本身的含义是相容的, 不会产生矛盾。

· 最大单调可扩展性 向本体中添加通用或专用的术语时, 不需要修改已有的内容。

· 最小承诺 对待建模对象给出尽可能少的约束。

2.2 学科知识本体的构建

2.2.1 构建思路

通常, 学科由课程组成, 一门课程又由若干知识点组成, 这些知识点分布在各个章节中。我们将每个知识点看作一个类或个体, 然后考察单个知识点对象的属性特征和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用本体技术将这些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形式化的表示并存储于计算机中。在此, 以《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基本图形生成算法”这部分内容为例说明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过程。

2.2.2 知识点的划分

“基本图形生成算法”主要包含各种基本图形 (如直线段、多边形、圆等) 生成算法的原理、方法等内容, 在这里, 我们参照该课程的章节层次将基本图形生成算法的知识点及其层次结构划分如图1所示。

2.2.3 类或个体的确定

首先将内容的各知识点分设为不同的类或个体。在本体中, 类的定义为共有某些属性而同属一组的一些个体的集合。多个类也可以用“子类”关系组织为一个特定的层次结构。个体是类的成员。类与个体的区别在于:一个类仅是一个名称和一些描述某集合内个体的属性;而个体是该集合的成员。个体是类的实例, 个体之间可以用属性相互关联。属性是关于类成员的一般事实以及关于个体的具体事实。

通常情况下, 每个知识点可单独设为一个类, 但考虑到有些知识点具有非常相近的特性, 如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的3种算法均有基本思想、算法描述等内容, 因此将“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设为类, 这些具体算法设为这个类的个体。对多边形的扫描转换算法、圆弧的扫描转换算法做同样处理。即, 将知识点划分为如下类或个体:

类:基本图形生成算法、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圆弧的扫描转换算法、多边形的扫描转换、区域填充、线宽处理、反走样……

个体:数值微分法、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画线算法 (属于类“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

个体:中点画圆法、Bresenham画圆算法 (属于类“圆弧的扫描转换算法”)

2.2.4 类间关系的确定

关系指类之间的交互作用, 形式上定义为n维笛卡儿积的子集:R:C1×C2×…×Cn。在语义上, 类之间存在4种基本关系:

· part-of关系:表达类之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kind-of关系:表达类之间的继承关系, 类似于面向对象中的父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

· attribute-of关系:表达某个类是另一个类的属性。

· instance-of关系:表达类的实例与类之间的关系, 类似于面向对象中的对象和类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知识点类中, 我们依照知识层次定义上层知识点为父类, 下层知识点为子类。相关OWL代码如下:

<owl:Class rdf:ID=“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

<rdfs:subClassOf>

<owl:Class rdf:ID=“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rdfs:subClassOf>

</owl:Class>

<owl:Class rdf:ID=“圆弧的扫描转换算法”>

<rdfs:subClassOf rdf:resource=“#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owl:Class>

<owl:Class rdf:ID=“区域填充”>

<rdfs:subClassOf rdf:resource=“#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owl:Class>

……

在本体中, 属性能用来表述个体之间或者从个体到数值的关系。将个体关联到个体的属性称为对象属性;将个体关联到数据类型的属性称为数据类型属性。一个属性是一个二元关系, 在定义一个属性时, 可以指定定义域和值域对该二元关系加于限定。通过给出一个或多个陈述声明“某属性是另外一个或多个属性的子属性”可建立属性层次。

将“基本思想”、“算法描述”设为数据类型属性, 值域为String。“代码描述”、“文字描述”设为“算法描述”的子属性。设定“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类具有“基本思想”、“算法描述”属性, 这样, 就可以对“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类的个体如“数值微分法”、“中点画线法”、“Bresenham画线算法”进行基本思想、算法的描述。部分OWL代码如下:

<owl:DatatypeProperty rdf:ID=“代码描述”>

<rdfs:subPropertyOf>

<owl:DatatypeProperty rdf:ID=“算法描述”/>

</rdfs:subPropertyOf>

</owl:DatatypeProperty>

<owl:DatatypeProperty rdf:ID=“文字描述”>

<rdfs:subPropertyOf rdf:resource=“#算法描述”/>

</owl:DatatypeProperty>

<owl:DatatypeProperty rdf:ID=“基本思想”>

<rdfs:range rdf:resource=“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string”/>

<rdfs:domain rdf:resource=“#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

</owl:DatatypeProperty>

<owl:DatatypeProperty rdf:about=“#算法描述”>

<rdfs:domain rdf:resource=“#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

<rdfs:range rdf:resource=“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string”/>

</owl:DatatypeProperty>

……

<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 rdf:ID=“中点画线法”>

<基本思想 rdf:datatype=“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string”

>当前像素点为 (xp, yp) , 下一个像素点为P1或P2。 设M= (xp+1, yp+0.5) , 为p1与p2 之中点, Q为理想直线与x=xp+1 垂线的交点。……</基本思想>

<文字描述 rdf:datatype=“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string”

>构造判别式d=F (M) =F (xp+1, yp+0.5) =a (xp+1) +b (yp+0.5) +c其中a=y0-y1, b=x1-x0, c=x0*y1-x1*y0 当d<0, M在L (Q点) 下方, 取右上方P2为下一个像素……</文字描述>

<代码描述 rdf:datatype=“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string”

> void MidpoinLine (int x0, int y0, int x1, inty1, int color) …… </代码描述>

……

</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

2.2.5 构造资源类

为了方便使用者查阅学科的相关资源, 我们构造了学科知识的“相关资源”类, 该类的子类有网站、书籍、课件等, 其中网站的相关属性有网站地址、网站主题、网站发布者、建站时间等。设名为“有相关资源”的对象属性, 其定义域为“课程”类, 值域为“相关资源”类, 这样就可以将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和它的相关资源联系起来, 也可以单独描述课程中某一特定知识点如“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的相关资源。部分OWL代码如下:

<owl:Class rdf:ID=“网站”>

<rdfs:subClassOf>

<owl:Class rdf:ID=“相关资源”/>

</rdfs:subClassOf>

</owl:Class>

……

<owl:ObjectProperty rdf:ID=“有相关资源”>

<rdfs:domain rdf:resource=“#课程”/>

<rdfs:range rdf:resource=“#相关资源”/>

</owl:ObjectProperty>

……

<课程 rdf:ID=“计算机图形学”>

<网站 rdf:ID=“中国计算机图形学研究会网站”>

<网站地址 rdf:datatype=“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string”

>http://www.cad.zju.edu.cn/chinagraph/</网站地址>

<网站主题 rdf:datatype=“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string”

>计算机图形学研究及教学</网站主题>

……

……

2.3 本体的存储

本体的存储主要有文件存储和数据库存储两种方式。文件存储指以OWL、RDF等文件格式存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是指本体中所有的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是用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库表来进行存储, 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本体存储方式。文件存贮每次使用时, 都必须装载本体公理和实例, 需要很大的开销, 难以满足大范围的信息共享, 在这里, 我们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方式。

Jena是一个以RDF API为核心的语义Web工具, 它提供丰富的API函数来操纵RDF图[7], 可以使用它来实现OWL本体的存储和查询。在Jena环境下导入OWL本体, 将其存储到MySQL数据库中, 就可以通过数据库来访问本体数据。

2.4 本体的推理查询

本体语言的推出大大增强了语义Web的推理功能, 实现了对类和个体的深度推理[8]。有些知识是隐含的, 需要进行推理才能得到。本体对语义推理的支持不仅可以访问本体所表达的概念语义, 而且可以访问概念所包含的隐含语义, 这样将大大提高知识查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将本体存储于MySQL数据库后, 对本体的查询实质上是对三元组表示的RDF图的查询。应用程序通过Jena的模型接口 (RDF图的简单模型) 访问本体所表达的概念语义, 对于RDF图中概念所包含的隐含意义, 可调用Jena提供的API函数获得。我们的查询服务系统采用B/S模式, 通过编写JAVA程序调用Jena 2提供的API函数实现本体的复杂语义查询。例如, 当用户查询《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有哪些参考资源时, “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的相关教学“课件”信息将出现在查询结果中。这是因为根据类间关系及属性的限定条件可知“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一部分, “课件”属于“相关资源”, 因此推理出“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的相关教学“课件”也是《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相关资源”。

3 结束语

知识建模是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研究及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体是描述概念及概念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知识的集成和共享方面有自己的优点, 本文将本体应用于学科知识建模中, 构造了部分课程本体, 并实现了对该本体的推理及查询。实践证明, 本体可以有效地表现知识层次结构和语义, 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知识推理和检索。但还有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如知识的获取、本体的集成等。

摘要:学科知识建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知识库不能很好地共享和重用, 难以实现语义上的推理及检索等。把本体技术应用于学科知识建模中, 构造了部分课程本体, 并实现了对该本体的推理及查询。

关键词:本体,语义,知识建模,知识表示

参考文献

[1]朱欣娟, 薛惠锋.基于需求分解的知识系统建模方法.计算机应用, 2003, 23 (6) .

[2]高济.开发知识及问题求解建模.高技术通讯, 1995 (6) :20-24.

[3]Chandrasekamn B, JosephSon J R, Benjamins V R.What Are Ontolo-gies, and Why Do We Need Them[J].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1999, 14 (1) :20-26.

[4]Borst W N.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Ontologies for Knowledge Sha-ring and Reuse.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Twente, Enschede, 1997.

[5]http://www.w3.org/TR/owl-features, 2004-02-10.

[6]Gruber TR.Towards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Ontologies used forKnowledge Sharing.l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5, 43:907-928.

[7]http://jena.sourceforge.net, 2005-06-21.

[8]Horrocks I, Patel Schneider PF, Van Harmelen F.FromSHIQand RDFto OWL:The making of a web ontology language.Journal of Web Se-mantics, 2003, 1 (1) :7-26.

学科知识 篇2

美术学科知识

第一节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实施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一般可分为命题画、意愿画和装饰画三种活动形式。由于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因而在指导方式也有所区别。

命题画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的绘画。命题画分为物体画和情节画。物体画的主要描绘对象是单一的物体,侧重于幼儿的造型能力的培养;

情节画的主要描绘对象则是一组物体及其相互关系所反映的一定的情节。除了造型能力的培养以外,更侧重于构图能力的培养。物体画如何指导

(1)物体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幼儿先详细完整地观察、理解物体的结构特征,获得心理表象。因为幼儿的绘画,表象起着描绘和符号功能。

例如,绘画鸡,可以启发幼儿观察思考:公鸡在走路的时候看上去是怎样的?引导幼儿抓住“公鸡是骄傲的”这种神韵。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造型才能表现出公鸡的“骄傲”特征?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演出“昂首挺胸”这一神态。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公鸡的身体结构是“V”字型的特征,不论公鸡是怎样的动态,其“V”字形的身体结构特征是不变的。通过这样的观察与分析,幼儿对公鸡的造型表现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不同的年龄班的儿童,观察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小班幼儿,只要求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物体的大致轮廓外形,形成一个基本的视觉印象;对于中班幼儿,则不仅要求他们要看到物体的整体轮廓,还要求他们要看到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形状、大小、结构、颜色等;对于大班幼儿,则要求比较全面、细致地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颜色和物体的动态。(2)物体画教学可以采用涂染法和线描法两种方式来描绘。

涂染法是指不画物体的轮廓线而是直接用笔涂画出物体的形,以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的方法。这种画法由于很快能在画面上出现有颜色的物体的形,因而能引起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线描法是指先用线条勾画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然后再涂上颜色的方法。这种画法简炼、概括性强,能清晰地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

涂染法更适合较小年龄的幼儿学习物体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线描法的运用也越来越多。(3)物体画还可通过系列课题来帮助儿童掌握物体的造型。

系列课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描绘物体的不同造型征,以便于儿童在绘画时能根据情节的需要来表现物体的形态,使画面生动,促进主题的表现。幼儿有了造型的基本能力,在下一步的情节画创作中就游戏刃有余了,也就不会出现因为不会描述人的形象而影响整幅画的效果的现象。

以上则是物体画的三种教学指导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活动及幼儿的实际选择适合的指导方法。情节画教学指导

幼儿的情节画教育是以物体画教育为基础的,是在物体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情节画要求幼儿根据主题情节的需要把与之有关的物体形象恰当地安排在画面上,表现出各个形象间的相互关系。(1)首先指导幼儿感知物体间的空间关系。

物体的空间关系包括现实的空间关系和画面上的空间关系。观察现实的空间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远处的东西看上去模糊不清;近处的东西看上去清晰。而对于画面的空间安排,则可以通过欣赏作品来了解,在观察画面上的空间时,可以分析画面上各形象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的形象与次要的形象的大小比较、主要的形象安排在什么位置上、情节是怎样表现的、画面的背景是如何设置的、画面上各形象的颜色与背景色是怎样的关系、整个画面看上去怎么样。通过观察,幼儿对空间关系的认识提高了,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但是要说明的是,在幼儿画中时常有“透明画”或“展开式”等幼儿所特有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允许它们存在。

(2)情节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突出主题。

突出主题,这是情节画的关键所在。要突出主题,就必须首先在画面上设置一个构图中心,即能给欣赏者以深刻视觉印象的焦点。为此,可以通过把主体物体画大或把主体物放在中心位置上,其他物体紧紧围绕主体物布局的方法来突出主题。其中,主体物要重点刻画、细致描绘,明显而突出,其他形象要予以概括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处理,使形象间主次分明又不脱节,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也可以通过画面的色彩的设置来突出主题。一种是在画面上大面积的主色调中,设立小面积的对比色彩,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和鲜明的色彩效果来突出主题。例如,在浅颜色的背景上画出深颜色的物体,在深颜色的背景中画出浅颜色的物体;在冷色调背景上画出暖色的物体,在暖色调的背景上画出冷色调的物体。但用对比色做画时,要注意对比色之间的深浅程度、面积大小不能完全一样。另一处是用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通过引起欣赏者与创作者的情感共鸣来突出主题。例如,用红色、橙色来表现热闹;用黑色、紫色来表现悲哀等,使得整体画面显得有主调。(3)用多样化的练习来学习画情节画

添画: 可以有意识地根据形式美的原理为幼儿设计多样化的构图画面,画出其中一部分景物,或贴上一些形象,再让幼儿围绕主题在适当的位置上出另外一些景物或形象,从而使主题突出,画面美观。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班的幼儿。

故事画: 给幼儿讲述一些有趣的、有鲜明形象和简单情节的故事,再让儿童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记忆进行描绘。故事画可以是单幅画的形式,也可以是连环画的形式。

日记画: 幼儿根据自己一天中所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情,用绘画的形式进行描绘。情境探索画: 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绘画表现。(以上讲解的是命题画的概念及指导方法。接下来讲解意愿画。)

二、意愿画

意愿画是指由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由于意愿画需要幼儿对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自己头脑中想象的东西进行独立的加工和改造,因而意愿画的主要功能在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由于意愿画是由幼儿自己独立创作的,因而,意愿画对教师指导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1、首先给幼儿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创作环境,让幼儿大胆地、不受拘束地画他们心中想画的东西,而不是交代过细,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去限制他们。

2、通过提问题、谈话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创作构思和表现

对于意愿画的创作,一些幼儿会觉得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进行绘画的构思,为此,可以通过提问题、谈话的方式来启发他们思考。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绘画创作的主题,即想画什么。例如,幼儿在假期结束回到幼儿园后,画第一幅意愿画,就可以启发幼儿思考:自己在假期做了些什么?什么事是最有趣的?在什么地方做的?当时的情景怎样?是和什么人一起做的?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装束?当时每个人在干什么?做完这件事件后感觉怎么样?当幼儿确定好绘画的主题后,要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表现这一主题,即怎样画的问题。一般可从造型、调色、构图等方面启发、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以自己的思考来代替幼儿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提问题和谈话等启发和引导活动都应该在幼儿动手创作之前进行。而在他们开始描绘之后就不要和幼儿进行谈话。更不能用自己的描绘代替幼儿的创作,而只能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及时地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和提示。

3、评价绘画作品应注重创造性,但对待不同的幼儿要进行正面评价

意愿画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教师在评价一幅意愿画时应把作品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做为评价的标准。幼儿美术活动的创造力是指他们利用物质材料及过去的经验重新组合材料,制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美术作品的能力。这种创造力的评价采用的是个人标准,即对于幼儿来说,只要所画的对其个人而方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就可以说,这幅作品是有创造性的。那种把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技能是否精湛作为评价作品水平的高低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在评价幼儿的意愿画时,应该看到幼儿的个性是在差异的,应打破教育要求的划一性,在达到目标的程度和期限上,在材料的使用方法上都要灵活对待,尽可能地进行进而评价。鼓励、表扬等正面评价带给幼儿的是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的是绘画活动的乐趣,这种乐趣本身又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相反,只会给幼儿带来挫折、失败感,从而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最终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因而,在评价时,应尽可能地找出幼儿成功的地方加以鼓励,对其不足之处用建议的方式、商量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但鼓励应该是具体的、确实存在的,而不是泛泛的表扬。改进的意见出应该是具体的、幼儿可以理解和执行的,同时在提出意见时的态度应该是诚恳的。例如说:“你画面上的人物画得很生动,如果再画大一点就更清晰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了。”

装饰画教学指导

幼儿的装饰画主要是指儿童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形上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进行装饰。教师在指导装饰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装饰的原理

装饰画是一种规律性较强的绘画形式,理解这些装饰原理,有助于幼儿的装饰画的实际操作。例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连续与反复等图案装饰的法则,图案花纹的变化、图案构成的组织形式和图案色彩的配置等图案装饰要素的变化规律,等等。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欣赏的途径来帮助幼儿理解:可以观察欣赏自然界中所生成的装饰美。例如。人所具有的对称性、红花绿叶所具有的对比性、水波纹所具有的节奏与韵律等。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人造物品的装饰美。例如,衣服、围巾、手帕、花伞、脸盆、花瓶、碟子、地砖等的装饰图案,还可以欣赏专门的图案装饰画。

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实际水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知识与原理,切忌生搬硬套深奥的、专业的装饰术语。

2、注意装饰画学习的循序渐进性

由于装饰画的规律性较强,因而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学习的循序渐进性。这种循序渐进性表现在学习方法上和学习内容上。

在学习方法上,可先进行欣赏,多看多接触,形成对图案装饰美的感受力,在头脑中形成大量的表象,初步认识图案装饰美的规律。其次,可以进行盖印章、贴树叶、折叠染纸等游戏活动,用这种方法让幼儿体验图案装饰的法则,也体验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连续与反复的运用。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再让幼儿进行图案装饰别致的创作。

在学习内容上,图案花纹的学习可以从简单的点开始,然后过渡到线和简易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等)的学习,最后学习一些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鱼虫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如螺旋纹、羊角纹、云头纹、回纹等)的学习。

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连续的。连续纹样中,以一个单位纹样为基础,向任何两个相反的方向连续排列的形式。两方连续只涉及到两个方向,因而相对容易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四方连续,即以一个单位纹样为基础,同时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重复的排列形式。

在纹样组织的基础上,学习整个画面的构图。幼儿所学习的图案画面构图可以为格律体构图,这种构图形式要求花纹排列的位置、距离、色彩等都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构图。无论哪种构图都应注意纹样的疏密配置和构图中心的突出,使画面看上去美观。

在图案色彩的学习上,可以通过欣赏学习什么是对比色(指不含相同颜色的诸色)、什么是同种色(是指色相同而透明度不同的诸色)、什么是类似色(指含有共同色的诸色)。然后学习图案色彩的配置方法: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的配置。

3、避免重技法轻创造的做法

由于图案装饰画有较强的规律性,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装饰规律和技法的传授上,而忽略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这种做法是欠妥的。它违背了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宗旨。所以,对于装饰规律和技法的讲解应该简明扼要,允许幼儿在掌握装饰规律和技法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形成图案装饰的迁移能力,使自己的装饰能力得到提高。以上所述的是幼儿园常见的三种绘画教育活动的实施要点。

如何指导小班幼儿正确涂色

小班幼儿对涂色活动不感兴趣;不会使用油画棒正确的涂色,涂色方法不当;外界干扰的因素导致没有规则涂色。

针对无规则乱涂色的幼儿,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儿歌的形式帮助他们正确涂色,这样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会更容易接受。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有趣的涂色活动;在指导中关注个别差异,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涂色;创设一个安静的祥和的活动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好的活动场所,减少外界干扰,让幼儿耐心涂色。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指导幼儿有规则的涂色,如:可以结合儿歌:小小画笔真神奇,又能画画又涂色,先构图来再涂色,涂起色来先涂边,涂完边来再涂里,上下涂、左右涂、横着涂、竖着涂、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一定记得要涂满,不能留下白点点。通过这首儿歌可以告诉幼儿涂色的要求及方法,这样比枯燥的说教要好一点。

一、注重幼儿的涂色兴趣

我发现幼儿握蜡笔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像握勺子一样;有的将蜡笔一把抓……怎样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呢?拟人化的方式很适合小班的幼儿。先引导幼儿观察蜡笔长的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以小蜡笔的口吻边示范边介绍握蜡笔的方法。“我有一个尖脑袋,小嘴巴,还有长长的身体,小朋友抱我的时候要将我的身体躺平,藏在手心里,让我的小脑袋出来,让我的小嘴巴和纸娃娃亲一亲。”这一拟人化的示范和讲解法不仅引发了孩子极大的兴趣。

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涂色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基本技能,而且对涂色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比较简单、直观,根据这一特征,老师应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地肢体语言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应多选择一些鲜明、艳丽的色块,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绘画中形式要多样,树叶印画、涂色等。鼓励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由地表现、宣泄自己的快乐和悲伤,愤怒或愉快,用自己的情绪体验去大胆表现,画出美的作品。

二、注重幼儿的握笔姿势。

从小班幼儿的涂色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的握笔姿势影响了他们的涂色技能的发挥。如:有的幼儿的蜡笔握起来是笔直的,所以涂出的色彩都是显示得很细,像在写字似的,所以当时就指导幼儿斜握着涂色,效果果然好了许多。但是幼儿自己的坚持性还有待提高。

当幼儿对握笔及涂色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就鼓励幼儿学做“小小粉刷匠”,尝试为小房子涂色,比一比谁刷的颜色最均匀,最漂亮。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指导,我就组织幼儿进行分组作画,然后再交换。由于每组作画幼儿少,指导起来更有针对性,如幼儿握蜡笔的姿势、涂色的顺序等,我们都一一提醒和指导。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幼儿能力的高低,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也要有差异性,这样更利每个幼儿获得成功。小班孩子的动手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所以能否涂在线内,还要看不同孩子的发展情况。教师切忌搞一刀切,而是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尽量的引导孩子涂到线内,如果孩子的能力实在达不到,那么教师也不能勉为其难,甚至是厉声批评,这样对孩子发展是有害无利的。而这样也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丧失对绘画的兴趣。所以老师一定要做到充分的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可能在有的时候,孩子涂色不好,个别的小朋友会嘲笑他,我想这也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与教育,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做到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三、注重幼儿的学习方法及经验的提升。

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很强。应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多种颜色作画,不要用单一的色彩表现画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颜色框架去局限幼儿的思维,如太阳一定是红的,鸡的羽毛一定是黄的等等。

涂色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想涂得均匀、用力、而且在轮廓线内涂,需要做很多的练习才能成功的。但在指导中,教师的指导语言也是很重要的,怎样将比较规范的规则讲解成孩子听得懂,能够接受并乐意按要求去做,是比较难的。

如果孩子在颜色的选择上,不是太合理或者说不是很美观,做为老师,可以先倾听孩子的声音,听一听孩子是如何理解自己所选择的颜色的,毕竟有的时候,孩子和我们的理解是大不一样的;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道理,或者孩子真的是在胡乱的涂色,自己也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教师可以以一种商量或介意的口吻,与孩子讨论,如何才能使画面更加的美观大方。、4岁的幼儿对色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大胆的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但涂色只处于涂鸦阶段,涂色不认真,所表现的内容经常出现一些大小不均匀的空白,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幼儿涂色的正确方法,以及握笔的正确姿势。涂色的正确方法有:横涂、竖涂、斜涂和圈涂等。只有把涂色的基本方法掌握熟练,然后根据不同的物体色彩表现,采用不同的涂色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正确的基本功训练,从孩子熟悉的喜欢的物品进行涂色训练,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进行横涂、竖涂、圈涂的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和正确的坐姿是孩子完成好作品的前提,一定的强调)有了良好的涂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色基础,孩子的作品就会收到加倍的效果。不管多么稚嫩的勾线加上美丽的色彩肯定会是一幅有趣的、丰富的、充实的作品。然后再进行画的基本技巧训练,结合小班年龄特征,利用各种各样的作画方式(如撕画、印画、水粉画等),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加上五角星的奖励,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上美术活动。在小班阶段,很多孩子的作品都是随意的涂鸦之作,没有太多的构思和想法。评价的时候当然不能只着眼于他的技巧,应更多地去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创意,然后在技巧方面给予指导,这样的作品才是真实而灵动的。

中班多种多样的伞这个主题中第四周 从伞想到的二级主题中有一节吹画教学活动:会飞的“伞” ——用吹画的方法画出蒲公英。

下面教师可以听一段案例,借鉴其方法。案例:幼儿园一次吹画活动教学尝试

吹画活动就是用嘴或其他工具把滴在纸上的颜料水吹散开,形成画面的一种美术形式。材料 : 颜料、毛笔、操作材料纸。在材料的准备上,用吸管来作为吹的工具,使幼儿的吹力能集中于一点,降低吹的难度。在我自己做范画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活动小朋友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吹画的方法。活动开始了,小朋友看到了我的吹画作品,一个个都很兴奋,都想快点自己来吹一幅。在我讲好了吹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后,都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我想,这次的作品一定不错。可是等我观察指导的时候,却发现问题来了。因为小朋友平时很少进行关于肺活量的锻炼,而我也没有强调要用很大的力气,所以,他们在吹的时候不会使劲,有的小朋友是怎么也使不出劲。一部分孩子的桃树只有一个树桩,而树枝很少。于是,我马上强调要用很大很大的力气,并且要向纸的上方吹,也可以改变吸管的方向吹出不同方向的树枝,并给个别幼儿再次示范。在我的及时引导下,幼儿的作品有了很大的起色,在最后的作品展示时,大多数的孩子都完成的任务,掌握了基本的吹画方法。

活动结束后,我反思:如果我事先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运动的情况,在讲解示范的时候再细一点、再详尽一点,孩子就能更快地体验到成功。但又一想,这样让幼儿在失败的基础上取得成功,是否会让幼儿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呢?如果不考虑时间的因素,我也可以让首先吹画成功的孩子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吹出树枝来的?”通过同伴的引领来影响,而不是老师的直接灌输,这样的方法可能更会让幼儿接受。

第二节幼儿园手工教育活动的实施

根据手工活动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把手工画分为泥工、纸工、木工、布工等等。

如何培养幼儿在泥工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泥工活动是一种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培养幼儿空间想像能力的活动,其操作性、创造性很强。幼儿制作泥工作品的过程就是其操作、想像、创造、自我满足的过程,泥工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在泥工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从这些方面考虑和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

(一)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泥工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传统的泥工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泥工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重要目标,强调的是教师的示范讲解,孩子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评价孩子作品的标准是和教师的范例一样不一样,这种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泥工活动方式出现了模式化,幼儿的泥工作品千人一面,缺乏创造性,忽视了给孩子提供利用已有的经验,主动学习、创作的空间和机会,孩子的创造潜力没有得到真正开发。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泥工教学,泥工活动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习初步的泥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泥塑活动的过程诱发出幼儿无穷无尽的奇妙想像和创造欲望,凭借泥工活动幼儿可以自由地表现和抒发情感,从而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

(二)打破常规定式,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造。

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打破常规定式,当孩子想像出新颖、离奇、不合常规的东西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幼儿敢想、求异的精神。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敢于想像、敢于创造的习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教师不要去限制孩子的思维,相反,要有意识地通过范例,培养、引导幼儿奇思妙想,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使幼儿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发展。

二、转变教学模式,适应创造性思维教学。

传统泥工教学活动程序是:教师出示范例——教师示范——幼儿模仿——教师评价幼儿作品。这种教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学模式不仅抑制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剥夺了孩子自己探索创造的机会,阻碍了个体创造性的发展。我们应在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中,重视师生互动关系,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大胆创作的教学思路,形成一种新的泥工教学模式:其教学活动程序为:

1、教师提问,孩子根据已有经验回答问题;

2、提出启发性问题(激发幼儿发散思维),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让幼儿自己演示制作方法,教师根据本节活动的重点加以概括,引导幼儿学习泥工技能或新的方法;

4、出示范例,拓展孩子思路;

5、幼儿创作,教师引导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6、评价:包括幼儿相互欣赏作品,让幼儿自己介绍作品,教师小结,着重从泥工表现方法的不同、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方面加以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幼儿创造的欲望,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创作提供了条件。

三、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即活动前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活动结束时对幼儿作品的评价。

(一)活动前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尤其要注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帮助幼儿获取经验。

(二)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

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范例的提供应具有创造性因素

在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中,范例是拓展幼儿想像空间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范例,在提供范例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范例要为教育活动目标服务,激发幼儿创造性。

(2)范例要多样化,便于拓展幼儿的思维,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3)范例造型简单、色彩丰富、富于美感,便于唤起幼儿创作的欲望。

2、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时,可提出一些诸如“圆像什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做圆”?之类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三)活动结束时对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时,先让幼儿自己介绍作品互相欣赏,互相讲评,再由教师重点讲评的方法,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重点讲评时,抓住有创意的代表性作品着重点出作品的独到之处,以诱发孩子的联想,拓宽幼儿的思路,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泥工技能的方法

泥工技能的掌握是幼儿表现事物的基础,是帮助幼儿实现其创造性想法的手段。首先,改变过去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练习的方法,采取“先探索——后练习——再巩固”的方式,让幼儿带着问题如“三角形可以怎么做?”,自己动手去探索表现方法,寻找多种答案:三角形可以用搓长三根小泥棒连接起来做成,也可以用圆压扁,用刀切去多余的部分做成,还可以做成方形对折压扁……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思维。其次,一堂课不局限于传授一种技能,教师针对幼儿想出的方法加以总结,提取孩子不易掌握或容易忽视的技能着重演示,幼儿集体练习不同的技能,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次练习,幼儿逐步掌握了泥工技能。

(二)启发幼儿做前说说,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构思的能力。

在泥工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圆形朋友有哪些?“它像什么?”等等,鼓励幼儿说得和别人不一样。“做前说说”,帮助幼儿打开了创作思路,培养了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先做后说的方法。小班幼儿创作的目的性比较差,他们感兴趣的是操作过程本身,是进行泥塑的动作。团一团、捏一捏、搓一搓就会使他们感到满足,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让幼儿先做后说的方法。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如“它可以怎么做呢?”,投身到做的过程中,一边做,一边探索方法,一边做一边自言自语,做丰富了说的内容,激发了孩子说的欲望,在孩子完成作品后,我们鼓励幼儿自己介绍作品互相欣赏,相互讲评。先做后说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促进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了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泥工活动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要实现泥工活动的教育作用,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设法调动起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幼儿在泥工活动中获得创造的快乐,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何指导幼儿的折纸技能

一、从基本形入手,掌握折纸规律

折纸有一定的规律,折纸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基本形的基础上,进行千变万化构成不同的作品,根据这一个特点,我们在教幼儿折纸时,不能单个地教,而是要从基本形入手。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A、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孩子手指动作的发展是从不协调到协调,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孩子折纸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在内容的编排上,小班的幼儿,我们选择了对边折、对角折和集中一角对边折三种折纸基本形,双正方形和三角形放到了中班,大班的幼儿,则选择了菱形的折法。这样编排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不至于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

B、分类归纳,提高效率

我将折纸内容按折纸基本形进行分类以后,折法相近的内容如“尖尖帽、纸杯、燕鱼等”放在一块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举一反三,激发创新

对中大班幼儿教会基本折法和有代表性的物体后,激发幼儿尝试创新,鼓励幼儿将学会折的物体变成老师从未教过的物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幼儿不断的动手操作尝试,有的幼儿将“衣服”变成了“椅子”,有的在双三角形的基础上折出了“气球”„„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相信孩子,让幼儿独立尝试

三、促进互动,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折纸活动中,幼儿肯定会出现不同的困难,你会的也许就是他不会的,他会的也许你不会,老师就是要促进互动,包括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有时是互相帮助,有时也会是各持己见,相互争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大小一致的意见,帮助孩子展开讨论,实际进行比较,最终发现谁的方法最好,并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瑞吉欧教育理念中也指出:相互交流,认知冲突,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四、善于等待,允许幼儿再来几次

幼儿对折纸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行的,特别对于那些能力较弱,动手少的幼儿来说,一次根本不够,我总是发现:活动评价后幼儿总还想问老师要材料,希望再折一个。如果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兴趣,老师能做到善于等待,允许幼儿再来一次或几次,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经验,亭受成功的乐趣,一定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所以作为教师在组织折纸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目标意识,任务意识,更多的应该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去观察,去倾听,去了解他们关注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愿意先接受什么,彻底地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孩子观念,以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育技巧赢得孩子们的喜爱。

五、把折纸教学渗透到各项游戏中

折纸是项综合性很强的手工游戏活动,把折纸活动融入到各项游戏活动之中是很有必要的。如折纸蝴蝶和绘画结合,把折好的蝴蝶粘贴在画纸上,再画上柳树、小花,形成了一幅风景画,然后通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六、尝试教学,提供机会,肯定进步,正确评价

“先练后讲”的尝试原则:先练——是让幼儿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试一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后讲——是教师给予幼儿操作者的正确指导、启发,评价与鼓励。我们为每个活动提供充足的图示、材料,便于幼儿的尝试操作。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操作机会。教师的指导语言应多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去试一试等。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次发现,每一点进步。尝试教学有利于培养孩子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开动脑筋的良好习惯,它是培养孩子良好素质的一种途径。

当幼儿掌握一定的折纸活动规则时,他们很愿意对自己和同伴的活动做出评价,这时要善于抓住引导幼儿掌握良好的活动规则的好时机。于是我就设计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你不满意,说来大家评一评。”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让幼儿展开讨论,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来提高规则意识,还有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幼儿在折纸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我总是先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让幼儿在评价时提出自己的困难,并鼓励幼儿共同商量,从多方面探讨解决的办法。

总之,幼儿学习折纸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制订合理目标,提供折纸环境,选择适宜方法,把它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使它成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只有这样,折纸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 篇3

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的背景

面对这种状况,笔者在想,为什么那么多教师总在赶进度?为什么学生、教师都喊累?是因为课程内容太多吗?而课程设置是专家深入研究确立的。或者是教师一时不熟悉课程的变化,影响到了教学进度?如果是这样,问题就不大了,经过三年就熟悉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真正原因到底在哪里?于是,笔者深入课堂、走近教师,问题背后的原因逐渐清晰了。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准确,抓不住核心教学内容,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差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过分追求知识细化,很多知识被搞得支离破碎,教师和学生在被肢解的知识的旁枝末节中纠缠不清,知识的整体性缺失,当然知识所承载的学科思维特点、方法也就随之流失,学科学习活动也就很难形成。这一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往往缺乏系统性,不能做到高屋建瓴,所选择的课堂和课后训练题目自然也会缺乏相应的针对性,更有教师几乎一味地把解题训练当作全部的教学,留给学生大量的重复性作业,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一些学生厌学,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改变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准确、抓不住核心教学内容,是非常要紧的,这是根本性的东西,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刻不容缓。2008年9月,笔者提出了核心基础知识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如下:核心基础知识是指能够体现学科属性,在整个单元或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起重要作用,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某一方面学科能力的知识。同时,在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与指导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开始开展核心基础知识的研究。

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的意义

首先,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的研究,可以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核心基础知识的研究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当代教师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幸福指数却不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感觉不到职业的新鲜感,只是不断地重复性教学,年复一年,专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从社会分工上讲,一般的职业更多被看成是谋生的手段。教师虽是一种职业,但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在于创新。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核心基础知识的研究,使教师的专业层次不断提高,能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全面、系统地审视自己所教的学科,切实把握其内在的规律,课堂教学自然也就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了。这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便是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带来的成功的喜悦。成就感不断增强,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其次,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在项目实施中,通过集体备课,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新教材的实施能力,而且加深了教师对课标、教材、高考说明的理解和把握。研究中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跳出了教科书的章节限制,站在学生高中三年的发展角度,从学科本质属性、学科性质、学科思维的高度审视本学科知识,还原知识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教师们在研究中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增强,在相互学习中、不断反思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增强。这是从根本上促进了学校在教学改革上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核心基础知识研究,不仅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而且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最后,核心基础知识的研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开展核心基础知识研究,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直接作用于学生,必然会改变学生对学科学习的站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教学的整体性、针对性的增强,学科思维方法的彰显,定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科思维能力,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使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增强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对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掌握了学科本质,会真正喜欢上一些学科,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其在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历程

组织框架 学校成立研究团队,由校长亲任组长,副校长、教学主任任副组长,下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9个学科组,每组选出3人,组成核心研究团队。聘请首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9个学科教授,作为专家支持团队。

研究内容 一是本单元核心基础知识是什么。二是确定的依据,即所确定知识在整个单元或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或作用;所确定内容承载着怎样的学科思想或体现着怎样的学科属性;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学科能力或技能;教学建议(包括课时分配、教材处理、训练安排、教学素材等);巩固与检测。

研究方法 一是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的确定;二是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的编写;三是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四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研究历程 学校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项目实施时间: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成立研究小组,确定核心研究成员,确定研究内容方法,与首师大专家探讨“核心基础知识”概念的界定。初步形成核心文件形式。第二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各学科初步研究确立高一年级必修模块各章节核心知识。学科专家把关审核,组织教师反思撰写研究札记,征集核心基础知识研究教学设计。第三阶段: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各学科组初步确立高二年级必修和必选模块各章节核心知识,学科专家指导审核。在校内学习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第四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8月,修改、完善各学科形成最终研究成果,辑录成册,校级刊印。上传校园网,形成校本资源,推出典型课例,全校推广使用。

问题分析 研究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期间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事件。首先遇到的困惑就是:对核心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问题,即核心知识与重点知识、基础知识有什么区别?经过几次与首师大教授的研讨,又基于学校的研究,重在加强教师队伍的学科功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目的,最终确定为:核心基础知识是指能够体现学科属性,在整个单元或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起重要作用,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某一方面学科能力的知识。

解决了认识问题,接下来遇到的就是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例如:文科、理科的核心基础知识呈现上有很大不同。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很难确定哪一个或几个知识可以承载学科属性。因此需要有所变通,在首师大刘占泉教授的指导下,学校将语文的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变更为学科核心问题,这样再以教材单元章节为单位进行研究确定,教师的教学思路就更加清晰了。外语学科则演变为每单元出一篇小文章,此文章涵盖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语法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中心。

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的研究成果

构建教师研修的新形式 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开展的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成为校本研修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解决的是学校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既满足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又使学校工作得以改进。在开展项目研究中,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对学校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研究指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在成长中体味着做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教师阅读相关书籍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与同伴交流探讨,更增强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也促进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让教师的学习更加主动,更有针对性,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也是学校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师校本研修的意外收获。因此可以说,这种项目驱动下的教师校本研修方式,是提升教师研修效果的很好的一条途径。

初步形成了适合学校师生的教学资源库 学校在所有学科的模块教学中以单元(或章)为单位形成较为系统的教材分析;提出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建议;积累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和单元检测试题、教学素材,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9个学科形成了160万字的校本资源,学校已经分学科整理内部出版,并将电子版传到了校园网上,方便教师查阅检索,并随时更新,作为学校教师备课资源。学校进行的“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编写导学案环节,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成果,成为重要的依据和指南。这从根本上促进了学校在教学改革上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校本性,突显成果的使用价值 这项研究具有很强的校本性,教学建议、巩固、检测试题虽然也有普适性,但更强调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现状设定,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更显著。

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探析 篇4

一、军事物流学科属性

1. 军事物流的概念

我军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军事物流”概念。后勤指挥学院王宗喜教授把军事物流定义为“军事物资经由采集、运输、包装、加工 (生产) 、仓储、供应等环节, 最终抵达部队 (用户) 而被消耗, 从而实现其空间 (或者与归属一并) 转移的全部过程”。后勤工程学院王丰教授等认为“军事物流是指为满足部队平时供应和战时保障而产生的物流活动”。另外, 国防大学孙宝龙教授把军事物流定义为“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空间流转, 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军事价值的军事经济活动”。伴随着实践的深化, 军事物流的概念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2. 军事物流学的研究对象、范畴、任务、方法

军事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物流系统。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军事物流学科属性、基础业务操作、管理技术、技术标准、设施设备、系统集成与管理、供应链整合及军事物流前沿理论等方面。其研究任务是建立并完善军事物流学科理论体系, 揭示军事物流活动规律, 指导军事物流实践, 研究以满足部队需求为目的的总成本优化方法。目前, 研究方法主要有系统研究法、计算机模拟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法、借鉴类比研究法等。

3. 军事物流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军事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是物流学的一个分支, 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 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军事物流学需要应用系统学、运筹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内容, 也需要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论, 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与技术科学的交叉。

军事物流学在长期的发展中, 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形成了一门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但军事物流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它存在于整个军事学的大系统之中, 它是狭义的军事后勤, 与军事学的其他学科如军事仓储学、军事交通学、军事经济学、油料勤务学、营房勤务学、军需勤务学和军械勤务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促进了整个军事科学体系不断发展进步。

二、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

1. 构建原则

一是汲取现有研究成果, 符合中国军队特色。知识体系的建立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 不但要将当前军队学者在军事物流学科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成果吸收, 而且也要融合国内外地方物流成熟的研究成果。同时应结合军队实践情况反映出军事物流军事性、经济性、复杂性、服务性、不确定性、不均衡性等特点, 建立的体系应有别于地方物流学科体系。

二是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开放性。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应尽可能覆盖军事物流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 包括军事物流要素、技术、组织、供应链等环节及其综合集成研究等内容。另外, 任何新的与军事物流相关的概念、理论、技术等内容都可以添加到知识体系中, 构建体系是应为未来的新知识预留一些接口。

三是逐步完善和取得广泛的认同。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首先要完成的是一个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对已形成共识的内容可以先写入;对少部分人有不同意见的内容可以先写入, 经过实践检验后有必要时再修改;对有较大争议的内容可先不写入, 待取得共识时再补充。该体系应反映在军事物流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是适用的, 以及能够被广泛认同的内容。

2. 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框架

基于如下几点作者构建了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框架 (见表1) , 一是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 模块化设计便于日后补充修正知识体系的内容;二是以军事物流功能环节和军事物流系统集成为主线进行知识体系的组织和划分;三是结合军队现状、突出军事特色;四是吸收系统论、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的相关知识;五是集成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及物流管理技术的最新发展。

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由基础理论、初级应用理论、高级应用理论、实践领域知识四大模块组成。其中, 基础理论由军事物流发展史、军事物流概念、军事物流思想, 军事物流发展方向, 军事物流学科属性、军事物流前沿理论等内容组成, 侧重于揭示军事物流的客观规律, 构成了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层。

初级应用理论和高级应用理论构成了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层。初级应用理论由军事物资采购、军事物资运输、军事物资储存、军事物资包装、军事物资装卸搬运、军事物资流通加工、军事物资配送、军事物流信息管理等部分的理论、假设、技术、工具、方法、技术标准等内容组成, 其内容与技能要求主要是规范的科学与技术, 侧重于研究揭示军事物流活动的一般规律。

高级应用理论主要是指军事物流要素、技术、组织与军事物流链管理等的集成及集成关系研究, 包括军事物流系统的集成与管理和军事供应链一体化两部分。军事物流系统集成与管理涉及军事物流系统设计理论、军事物流系统体制建设、军事物流法制建设等内容。而军事供应链一体化主要包括军事供应链各功能环节之间的衔接与集成, 军事供应链的协同等内容。

实践领域知识是指军事物流活动发生在供应、制造、流通和消费等所有环节, 如从军事物资计划经过物资筹措、储备直到物资保障的过程, 是军事物流在我军的实践现状。所以, 这些知识就构成了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的应用层。

见左页表1军事物流学科知识体系框架

三、结束语

学科前沿知识讲座总结 篇5

大学期间,尤其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我聆听了十几次学科前沿知识讲座,有关于网络的、嵌入式的,也有关于创新的、管理的,还有关于IT公司的历史发展、研究领域以及优秀成果的。在这些学科前沿知识讲座中,我受益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也在学习之路上找到了方向,更使我在以后的学业和职业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每次听完讲座之后,我都感到学海无涯我辈需努力。下面我着重谈谈我对其中几个印象比较深的讲座的感受。

第一个印象比较深的讲座是网络存储系统知识系统基础知识讲座,是由张冬老师主讲的。那时候我还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对专业知识还没有太多的了解。第一次在大学里听讲座,我想这对于我来说总是有用的。果然,这次的讲座让我看到了网络的巨大力量,他居然能将那么多的信息简简单单的存储在那么小的一个叫做“硬盘”的东西上,然后通过网线互相传输给不同的人。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张冬老师讲了关于硬盘里的数据是如何被读取的,也是在那次讲座上我从一个对网络知识一无所知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网络知识学习十分热忱的人。我感受到了网络的巨大魅力,也确定了我将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第二个印象比较深的讲座是侯铁珊教授的关于次贷危机的讲座。讲座是在图书馆的报告厅举行的,我记得当时人特别多,大家都很关注次贷危机这个话题。另一方面,侯教授也是我们学校里比较有名的人物,他是我国经济学界著名专家。侯教授从管理学的发展作为切入点,从思辨哲学革命的独特视角,通过大量鲜明生动的案例,历数国内外管理观念创新沿革,上溯中国五千年文化精粹,将中西方管理思维相互借鉴与融合,以宇宙学的广度、哲学的深度阐述原理、诠释真谛。演讲风格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发人深思,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共鸣。侯教授这次的演讲意味深长,言语之间不时透着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期待,他期待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让祖国真正繁荣昌盛。

第三个给我深刻印象的讲座是王众托院士的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的讲座。2010年7月7日下午,我们在图书馆报告厅迎来了全国著名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专家王众托院士。王院士的讲座主要针对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创新的含义与对人才的要求、创新对知识和能力的全面理解、目前高校教育无法满足创新要求以及从学习和思维方式上看创新、如何努力提高创新素质等问题上展开深入细致的剖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王众托院士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为关心并出力于社会发展事业。我还依然清晰地记得王老送给我们的那句话“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话激励着我们要敢于拥有世界责任感和独立开拓、勇于奉献的创新精神。

阅读教学中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 篇6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说:“凡是学校所有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什么是美育?美育可以说就是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更确切地说,美育就是以美育人,就是运用美学理论、美的事物和现象对人的培养。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创造美和欣赏美的人。这种人不仅有美的情感、观念、理想,而且还能进行创造和欣赏美的实践。我们在综合阅读中应该有意识地实施美育,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不能为实施所谓的美育而刻意地追求,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去感受美的事物、美的語言、美的情感等。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作家把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安塞腰鼓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雄壮的美。那疾猛的节奏,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使作家的情感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使我们感受到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写的是动物世界里发生的事。斑羚头羊为了挽救种群想出不是办法的办法,它以牺牲自己的精神,使两拨斑羚大致均衡,它坚守到最后一刻,悲壮地牺牲了,这叫人意想不到,令人目瞪口呆。那悲壮的一幕,震撼人心,我们不得不生敬仰之情,敬仰动物界也有悲壮,也有崇高。

古今中外,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作品不胜枚举,我们在综合阅读中应有意识地利用它们来实施美育,达到增强审美能力的目的,最终自己能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就阅读方面作了“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的要求。应当指出的是“文化背景”和传统语文教学中所说的单一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区别。文化背景应该包括作家创作作品时政治、军事、经济、吏制等方面的状况。在进行综合阅读时,只有将作家所处时代的历史知识即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明了作品的思想倾向,才能“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在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后描写“乌托邦”世界的作品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写出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没有战乱。那么,现实社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在综合阅读中借助历史知识知道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国家濒临崩溃。这样对《桃花源记》的思想感情倾向会有所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千古佳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慨叹。而我们如果不明白作者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写成的,就不可能对它们作出正确的评价。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贬放邓州。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如果不明白范仲淹当时的处境而妄加评论,就很难领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很难明了他那阔大的胸襟和政治抱负。作家身处逆境而显得那么旷达,我们不得不颔首。

人们夸赞一个人有才能总爱说他“上懂天文,下知地理”。地理知识的丰富与否也影响我们综合阅读水平的提高,因为地理知识在我们阅读科技作品时强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中体现出来了。《气候的威力》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并对它影响全球气候的几个因素做了科学的分析,这几个因素都涉及到地理知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来提高综合阅读的水平。

综合阅读能力的增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尤为重要,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整合相关的学科知识来提高我们的综合阅读水平。

数学学科内容知识需引起关注 篇7

首先,这些探究是朴实无华的。这些探究的成果来自教学第一线,这里没有宏伟的理念探讨,也没有重大的理论建树,研究的只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而教科书、教参中很少涉及的具体问题。近年来,看多了充满“大字眼”“高调门”的教育论文,我觉得学科探究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些才好。

其次,这些探究闪耀着追求真理的精神。许多教师忙于抓考试,争成绩,出高分,至于一些涉及数学理解的问题,往往避开不谈,不大愿意下工夫。但是,邵翼如老师和他的学员们偏偏探究的就是这些与考试无关的数学理解的问题。这是一种追求数学科学真理的精神。这类问题不容易回答,却又是教学中理应回答的问题。他们敢于面对,并努力给予回答,这种精神非常值得肯定。

小学英语学科缄默知识初探 篇8

匈牙利籍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波兰尼在1958年发表了一本名为《人的研究》的书, 首次提及人类的知识包含两类, 分别为“明确知识”和“缄默知识”。“明确知识”即“显性知识”, 指的是可以用语言、文字、符号等直观形式来表达的知识, 如语文书上的文章、数学书上的公式、英语书上的单词图片等等。那另外一种“缄默知识”即“隐性知识”, 则指的是无法系统地表述出来的知识, 这种知识需要自己在体会、实践、感受、反思中总结得到, 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如我们每个人走路、奔跑的技能;对一件事的预测、判断、处理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感交流方式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缄默知识指的是以行动为向导的知识, 它的获得不需要他人的帮助, 它能使个体达到个人追求的目标”。缄默知识不同于明确知识的地方, 就在于它“不可言传”的特点, 一个人的技能、方法、态度、体会等等都无法通过传统的书本知识来获得。在小学英语学科上, 教师应该如何关注、发掘各方的缄默知识, 从而更好得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呢?缄默知识不是在一个场合、一个时间里就能获得的, 它需要个人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积累, 并通过自身的归纳、总结、梳理, 加以领悟。

一、缄默知识的特点

缄默知识本身无法言传, 它一定要建立在某些特殊环境当中, 和特定的场合、情境相联系。小学英语提倡任务型教学, 只有学生在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动力推动下, 才能主动联系自身已掌握的知识, 从而激活和本课有关的缄默知识, 使缄默知识和情感体验密切结合, 从而避开传统形式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例如我在上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9 What’s the matter?这一课时, 教案里设计通过日常谈话How are you?以及图片引出询问他人感觉的句子, 原定的情景并无新意, 但是刚好遇到这段时间班上感冒咳嗽的学生较多, 就顺水推舟关心起学生们的身体情况来, 请学生相互询问How are you和What’s the matter, 并且尝试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当提及hot/cold/hungry/thirsty时, 能通过实物道具送上一份关怀, 一份帮助, 这样的情景更能激起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热心, 也能与学生们内心情感产生共鸣, 此时缄默知识与情感体验相互促进, 让学生能更自然得习得本课书本知识, 进而将语法传授形式上升到更深的语言交际层次中。

二、缄默知识的发掘

要发掘平时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缄默知识, 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这样问自己:我教学生们的英语知识对今后他们自身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我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并且高效地习得英语知识?我用哪种方式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利用我们学校的教科研活动, 我常常将新的教学理念总结整理, 尝试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充入一些新的元素, 然后根据教学效果再来修改决定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同时, 我也在教研组活动中与其他教师合作探究、集体备课, 确定教学内容后分头施教, 最后反思总结。通过这一系列合作交流活动来促进自身教学理念的发展。

要发掘平时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缄默知识, 小学英语教师还要了解学生, 走近学生, 多关注课堂外的学生。记得刚上岗第一年, 我担任3个班的英语教师, 平时就是以“任课老师”的身份去接触学生, 从这个班上课转到那个班上课, 除了课内的交流, 课外基本以辅导、补差、订正作业为主, 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很少很少的。现在想想, 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 怎么去发掘他们身上的缄默知识呢?今年我做了班主任, 有时间有机会走近四年级孩子的学习生活, 发现来自不同家庭、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有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同坐于一个教室内, 但是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基本技能、行为习惯迥然不同, 每个学生对于“学校”、“老师”、“英语课”的认识、看法也不同, 如果用一刀切的办法, 把每个学生当成工厂里的产品, 尝试“制造”出一批标准产品的话, 那显然是错误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很多缄默知识, 如果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缄默知识和课堂中他们的体验感受有联系的话, 那学生就会自己意识到这节课所授内容的价值, 借助课堂上的明确知识, 来修正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师, 应该在课前就认识到学生的缄默知识对他学习行为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避免用不当的明确知识来引导学生走向错误的方向。

三、缄默知识的外显

在完成一些静态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由于没有大的语言环境支撑, 教师设计任务时既要注重形式, 又要兼顾其意义, 要让学生觉得任务有趣、真实, 贴近学生的生活, 还要有意识地为教学内容提供使用的机会。这样的方式恰到好处地弥补了明确知识传递的弊端, 使教学过程变为明确知识传递和缄默知识外显、修正、运用的过程, 两者内在统一, 紧密联系。

除了设计具有趣味、真实的任务外, 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还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根据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去制定独特的教学目标, 安排恰当的教学环节, 在教案中加入一些紧扣语言知识的、迎合学生兴趣的情境, 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各个活动环节中自己体验、总结出语言规律, 加以内化、运用。教案中大到整堂课的情境设置, 小到教师的每个动作, 都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反复揣摩推敲的内容。例如我在设计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8 Let’s go to the park第一课时教案时, 把重点放在了大语境的创设, 将这堂课需要教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从单纯地教授park, zoo, cinema, the Great Wall, 变成一次北京之旅, 通过创设旅游情境, 让学生跟着教师扮演的导游, 一起到北京的公园、动物园、电影院、长城游玩。各个单词的引出还特别设计了不同的方式:由图片出示公园;用动物叫声引出动物, 进而自然过渡到动物园;动物园逛累了需要休息, 到电影院;把电影中出现的画面暂停放大, 又引出长城……新单词被串联起来后, 教学内容前后紧密联系, 环节之间不脱节, 学生学得更带劲, 新授语言知识就不会被容易遗忘, 整堂课学生一直是沉浸在“旅游”这个情境中, 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语言知识, 另外旅游过程又和自身已有的体验感受产生共鸣, 今后再次碰到类似场景, 就会不假思索地运用本课的词组和句型了。

通过发掘缄默知识并有效得使其外显出来, 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就多了几份“亲和力”, 和学生的对话也会显得真诚、平等, 学生会抛开书本知识的思维限制, 和教师交流自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理解, 结合自身的观点和感受,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需要学生对这门语言有整体的认识感悟。只有让学生理解、实践后, 才能在特定环境中唤醒学生头脑中的语感, 才能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摘要:当今教育界对缄默知识越来越关注, 小学英语学科尤其重视技能传递和情感交流, 结合我校“缄默知识观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教科研主题, 我来谈谈在小学英语学科中缄默知识的发掘及利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缄默知识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学科知识 篇9

1.各学科之间相互沟通

(1) 尽管不同学科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但多维度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就是要通过学科之间的沟通, 跳出学科的范围, 突破学科本位思想, 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 整体考虑问题。如数学学科中数形结合的思想、直角坐标系、数轴, 物理学科中能量的转化、导电、分子运动, 生物学科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在化学中的运用。

(2)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准确、立体的学科知识, 形成各学科有机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 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本学科的知识, 更要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相关学科的教材, 通过与相关学科教师的共同学习探讨, 来确定学科 之间相互 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交叉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 对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拓展、加深、细节解释, 甚至学科纠错。但教师需要严格把握教学的难度、广度和深度, 绝不能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2.课堂内相互渗透

(1) 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基于学科之间的联系, 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 为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创造条件, 这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如溶解度曲线与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和氢气的多少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 等等。同时, 不同学科性质不同, 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模式也不同, 教师通过移植来分析本学科的现象和规律,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创设问题情境。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从各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 创设问题情境, 来解决学科问题。这一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走向综合化的学科教学, 要求教师从“知识本位”走向“发展本位”,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3.课外延伸

课外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 来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解决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 学生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及探究活动, 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如蜡烛燃烧及熄灭后白烟的成分探究, 炭的吸附性, 如何除去水垢, 等等。

4.强化训练, 提高能力

跨学科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 综合性强。只有在训练中不断地强化, 才能形成能力, 从而为知识的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打好基础。现举例说明:

【例1】在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两种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 (液态) 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 (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试回答:

解析:此题是一道数学和化学结合的问题。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 理解坐标系中关键点的含义。①图象反映了剩余气体体积与反应前氧气体积的关系。②图中点 (3, 0) 说明反应前氧气为3毫升时, 氢气与氧气恰好反应, 剩余气体体积为零。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反应前氢气的体积为6毫升, 并且是定值。

答案:H2;O2;当O2为3毫升时, H2和O2恰好反应生成水, 剩余气体体积为0;6毫升。

【例2】有一置于水中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 气体分子可以通过该容器的器壁, 而液体和固体则不能通过。该容器的质量为1克, 体积为0.04升。容器内盛有32.5克质量分数为40% 的稀硫酸, 如果向其中加入锌粒, 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 则锌粒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理化综合试题。题目将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变化同物理学中的浮力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题关键是弄清“容器不沉底”的条件:容器和它内部的物质产生的重力最大不能超过水对容器的浮力, 即W重≤F浮;若加入锌粒的质量为x克, 则放出氢气的质量为2x/65克, 即可建立方程求解。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篇10

知识迁移也叫学习迁移, 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 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 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例如夯实基础;逆向迁移即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例如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结果看, 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另一种学习;通常所说的迁移是正迁移。

1地理学科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而具有不同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形成了不同的迁移心向。迁移心向即思维定势,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 或活动的倾向性。学生将已学知识经验迁移到新场合的心理准备状态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认知策略。因此, 导致他们在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产生差别, 即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

除主体因素外, 也存在影响迁移的客体因素。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在学习中国河流时, 首先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再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由于学习材料十分相似, 学生很自然的将学习长江的方法迁移到黄河的学习中。再如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会更加深刻, 更容易做到知识的迁移。同时, 教师的指导更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有效指导, 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解决新问题。

2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策略

2.1充分分析学情——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 教师应对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 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 可以更容易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更好的实现知识迁移做准备。例如, 小学《科学》中涉及到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自转周期、自转方向等, 这是知识迁移的入手点, 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亲切感, 更有自信心。

2.2合理安排教学——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1) 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

变式是通过改变对象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 改变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好的变式材料要以突出对象的非本质特征, 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 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在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时, 教师利用世界地图, 不断给出世界主要国家的首都, 要求学生写出这些地点的地理坐标。学生利用已学的经纬网定位方法, 不断的进行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

(2) 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地理知识可以放在不同情境中进行多角度的呈现, 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越相似, 学生的知识迁移越容易发生。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 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学习中国交通时, 学生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明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师创设情境, 学生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合理的安排教学步骤是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一步。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顺序, 教师安排的教学步骤既要符合逻辑顺序,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步骤的实施, 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这样才更易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明晰、比较、强化内容特点——实现知识迁移的途径

(1) 明晰概念、原理, 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知识进行迁移的必备条件, 初一、初二年级的上学期都是整体的概论, 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初一上学期更是地理学习中基础的基础, 只有这部分内容学得扎实, 才能进一步联系旧知, 构建新知。如初一上学期的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气候、人口、聚落等, 都是初一下学期和初二年级的基础。夯实基础可以更好的实现正迁移, 减少负迁移, 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逐步建立。

(2) 应用比较, 减少负迁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可抗干扰, 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 找准分化点, 有利于排除干扰, 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例如, 在区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时, 就可采用比较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帮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在对比过程中, 学生的状态始终积极主动, 思维是不断转换, 完善旧知识的同时, 又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促进知识的迁移。

(3) 强化特征, 引起迁移心向

利用强化特征来引起迁移心向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方法。明确不同的地理知识的特征, 使学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 明确山峰、山脊、山谷等不同部位的特点, 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时, 对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 形成一定的迁移心向有助于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2.4培养积极态度——实现知识迁移的保障

学习是一个需要认知、情感共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积极的学习动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得到解决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进行下一次的知识迁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情景, 设置相应学习梯度, 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 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可以迅速而有效的提取知识, 使知识发生迁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培养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 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更有利于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提高解决地理学科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还能真正推动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 篇11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的原则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律知识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有必要将各个学科中蕴含的法律知识有机的进行渗透,从而在各科教学中增加法制的含量加大法制意识的培养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在此我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明确的目的性原则

教学是一项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将法律知识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他要求教师要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中并明确渗透的是哪方面的法律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达到何种理解程度。

2、灵活的有机性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科,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3、适当的选择性原则

知识教育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法律知识的渗透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并且在知识的深度上慢慢递进成螺旋式上升。因此学科教学中的法律知识的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来选择渗透的法律内容和程度。

4、激发趣味性原则

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诱发他们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而这一切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所以学科教学渗透法律知识教育要贯彻有趣性原则。“有趣”的关键是“激趣”。在学科渗透时要做到知识性与兴趣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的方法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律知识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法治的教育。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来渗透法律知识。

1、在日常生活中渗透

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语文《我家门前的小河》后,学生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再联系现实,看看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也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律知识,会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2、在设计情境中渗透

在教学中适时设置情境对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礼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画《我是小小执法员》时,先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让墙上、黑板上、柜子上挂满或摆满各种有关法律知识的绘画、工艺、雕刻…另外在教室的后墙上方,贴上一些标语,创设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学时先让学生观摩模拟法庭庭审录像,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激发了绘画欲望,从而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达到情与画完美结合。

3、在快乐的游戏中渗透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的学习。另外,学生在积极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在教学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学生看到红绿灯会说几句简单的命令,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教师将一些简单的禁令标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转、右转、禁止停车等标语,让小小的教室变成公园、马路、停车场,然后让学生边做游戏边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cross! Turn left! Turn right!等,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掌握了英语知识,又了解了许多交通法规,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4、在设计的案例中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如在教学思品课《维护公共秩序》这一课时,便可以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在得出结论。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十分重要,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科知识 篇12

关键词:整合,效率,特点,备考

一、广东省的高考模式中生物卷的结构特点

广东省高考模式:3 (中、英、数) +理综 (理、化、生) /文综 (政、史、地) , 理科综合卷共300分, 每科100分。生物卷结构:6道单选题, 2道双选题, 4道非选择题。考试范围:必修1、2、3, 选修1、3。特点:考试范围大、内容多;试卷题目少;每道选择题已经由原来出一个知识点发展到出四个知识点, 非选择题运用一两个材料出到多个章节的知识点、综合性更强。

二、整合生物学科知识的意义

1.目前广东省高考的考试模式, 理科综合中生物试题特点为:“试题少, 内容多”, 一条题中对知识的综合性要求更高。所以, 在生物科的高考备考中运用这种整合知识的方法, 会收到明显的备考效果。

2.通过生物学科知识的整合,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多角度认识而加深记忆;同时, 通过这种方式的整合, 知识之间就能产生互动, 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加强, 学生应试能力亦得到提高。

3.我们平时所讲的原创题实际上就是:题目的材料是新的, 但所考的内容仍然是书本中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特别是重点和难点知识。由于试卷结构的改变, 目前这类题目已经发生变化:由一个材料考一个知识点, 改进为由一个材料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 从而考到多个知识点。这些考到的知识点既是各章节的重要知识, 同时它们往往有着某种联系。所以, 对知识进行整合, 对目前生物科试题的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对提高得分率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如何整合生物学科知识

通过某种共性整合生物学科内的知识, 构建知识小专题, 并比较这些知识的异同, 使知识成为除书本结构之外另一种清晰的类群。

1.书本通过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历史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 所以可以对生物科学发现史知识进行整合。

2.生物特异性的本质是因为基因的特异, 但要表现出来则决定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特异性在多个章节的知识中有体现, 所以也可以对特异性知识进行整合。

3.单独地学习生物进化, 学生会觉得很抽象, 不易理解。如果结合遗传与生态学则比较容易明白, 所以可以对对生物进化理论、遗传和生态因素知识进行整合。

四、整合生物学科知识的案例

(一) 对生物科学发现史知识的整合

1.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罗伯特虎克—列文虎克—施莱登、施旺—魏以肖。

2.酶的发现:巴勒特—李比希—毕希纳—萨姆纳—切赫和奥特曼。

3.光合作用的发现: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恩格尔曼—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

4.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 (假说) —摩尔根 (证据:果蝇) 。

5.证明D N A是遗传物质:格里菲斯—艾佛里—赫以希和蔡斯。

6.激素调节: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巴甫洛夫。

7.植物生长素: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

8.内环境稳定的调节:贝尔纳—坎农—目前。

(二) 对特异性知识的整合

1.抗体与抗原。

2.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3.激素与靶细胞。

4.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

5.载体与运输 (协、主) 。

6.水通道、钠能道、钾通道的通道蛋白。

7.酶的催化作用。

8.人类白细胞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 :器官移植。

9.每个物种的特异性:生物隔离:自然条件下, 不发生基因交流。

10.DNA、mRNA、tRNA、DNA探针。

11. (1)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D N A (基因) 的多样性。 (2) 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序和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D N A (基因) 的多样性。

(三) 对生物进化理论、遗传和生态因素知识的整合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 过度繁殖:即“J”型增长:食物和空间充裕, 无天敌, 气候适宜。

(2) 生存斗争:生态因素: (1) 非生物的因素:阳光、温度、水。 (2) 生物的因素:种内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和种间 (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 。

(3) 遗传变异:变异: (1) 不可遗传的: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2) 可遗传的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自由组合、交叉互换) 、染色体变异 (结构变化、数量变化) 。

(4) 适者生存:抗药性问题;人类制疫苗问题。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个体、种群、物种。

(2) 变异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基因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 、染色体变异 (结构:缺失、增加、移接、颠倒;数目:个别、染色体组) 。 (1) 自然的; (2) 人工的:人工诱变。

(3)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 生物进化的本质:基因频率的改变。

(2) 自然选择的对象:直接的对象是某性状;实质对象是基因;效应是个体生存的机会。

(4) 隔离形成新物种

(1) 品种与物种:三倍体无子西瓜是新品种, 不是物种。

(2) 华南虎与东北虎, 是亚种, 还是同一个物种, 因为未形成生殖隔离。

(四) 对显色反应知识的整合

1.淀粉———碘液———蓝色。

2.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温水浴) 。

3.脂肪———苏丹III———橘黄色。

脂肪———苏丹III———红色。

4.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无色———浅蓝色———紫色) 。

5.D N A———二苯胺———沸水浴———蓝色。D N A———甲基绿———绿色。

6.R N A———吡啰红———红色。

7.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

8.CO2———澄清石灰水———混浊。CO2———溴麝香草酚蓝———黄色 (蓝——绿———黄) 。

9.酒精———重铬酸钾———灰绿色 (酸性条件下) 。

10.花青素———红色 (酸性条件下) ———蓝色 (碱性条件下) 。

(五) 对反应方程式类知识的整合

1.光合作用:6CO2+12H2O——— (光照/叶绿体) ———→C6H 12O6+6O2+6H2O

2.呼吸作用:C6H12O6+6O2+6H2O——— (酶) ———→6CO2+12H2O+能量

3.无氧呼吸:C6H12O6—— (酶) ———→2C2H5O H (酒精) +2CO2+少量能量;C6H12O6—— (酶) ———→2C3H6O3 (乳酸) +少量能量

4.水的光解:H2O——— (光) ———→4H++4e+O2

5.A TP的水解:A TP—— (酶) ———→A D P+Pi+能量;A TP的合成:A D P+Pi+能量——— (酶) ———→A TP

五、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操作

1.在常规教学工作中, 要经常留意, 不断发现各章节知识点的共性, 并据此将其进行整合。整合次数多了, 老师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

2.在高三的备课小组内可以分工协作, 每个人做不同的整合, 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备课小组的备考速率和效率。

3.整合完成后, 对于有变化的内容可以不断进行补充完善;同时, 对相同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不同的专题将其联系起来, 应用于各个专题当中, 从而使整合的专题内容更丰富, 功效更强大。

参考文献

[1]佚名, 《整合学科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

[2]李刚, 《基于整合观念的AIS学科知识体系创新设想》, 中华会计网校

上一篇: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实践下一篇:生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