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2024-09-23

素质教育实施策略(共12篇)

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篇1

传统的化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线索, 以解题训练为核心, 以达到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准确与熟练为目标。注重“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化学演练, 它弱化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 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培养了一大批解题“高手”, 机械模仿“能手”, 但却缺乏创新精神, 更缺乏创新能力, 根本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呢?在新课程标准下, 化学教师的观念、素质、角色、行为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又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呢?这将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观念要转变要更新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 使教育获得成功和进步;而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 导致教育的失败, 因此,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观念、教育模式”。在新课改中, 教师要重视采用探究式教学, 不要急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各种探究活动中体会知识生成的过程, 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新课改使教师和学生从灌输和被灌输的“填鸭式”教学中走出来,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创新。

二、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化学知识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化学对初中生来说是启蒙课, 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化学知识的动力和源泉。新课程要求教育旨在谋求学生整体的智能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则是他们的智能得以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学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如何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呢?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一个个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课堂充满情趣, 把学生带入情境, 让他们在情境中好奇、好问,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热情。

三、培养学习能力, 加强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化学新课程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化学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要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事例,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概念、规律,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外, 还应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 增强创造意识、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学生为本

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化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化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应用价值,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 学生在校学习, 不仅是学习科学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好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为了将来更好的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拓展和深化知识, 鼓励学生思考后抢先回答, 课后共同讨论, 从而达到知识不断拓展, 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同时, 渗透科学化学方法教育不仅是化学学科培养目标的需要, 而且也是学生思维素质发展的主观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化学方法等于交给了他们打开化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使他们终身受益。

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篇2

1素质教育概论

1.1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改变“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不科学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1.2素质教育的.特点

1.2.1主体性: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也要关注学生缺点和短处,要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认识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的不同价值。

1.2.2全面性:全面性是与应试教育的这种“片面性”相对立而言的。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既不是升学做准备,也不是为就业做准备,而是为人生做准备,因此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1.2.3开放性:这一点是从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教育渠道来讲的,素质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内和课本,具有开放性。素质教育的开放性,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初中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与缺陷

2.1教学观念缺乏创新: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还是十分陈旧,缺乏创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展[2]。首先,大部分初中教师还在坚持灌输式教育方式,教师为主导,没有更新教学观念,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是把知识点的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缺乏外延,知识面狭窄。同时,与学生的互动也不够,就是了学生讨论,合作的重要性,只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也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教育观念比较保守,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开放性的教育环境。

2.2教学模式单调落后:落后的教学模式也是初中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首先,教学内容上,由于教师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教学内容多是围绕考试展开的,单调狭隘,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教学内容都不予展开,对于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程根本不重视,甚至不学习,这样学生长期处于文化知识的枯燥学习中,根本无法做到全面发展。其次,教学方法上,教师没有做到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没有认识到,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对于教与学习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3初中素质教育实施的策略

3.1更新教育观念:只有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才能够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改变以教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思想,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改变教学模式: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而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模式。首先,要改变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加强多媒体教学,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与学习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增加课外知识量,重视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出促进学生真正进步。

3.3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学生家庭的联系,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同时,学校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制定完善、科学、开放的管理制度,改变校风校纪,建立一个和谐、轻松、积极向上的学校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此外,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强化教师素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突破各种障碍,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春.普通初中素质教育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姜喜平.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教育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4:115-116.

问题幼儿的教育策略实施 篇3

【关键词】问题幼儿 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21-02

一、引言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他们未来的良好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问题幼儿的教育问题,必须对各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才能使幼儿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对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影响。

二、问题幼儿的教育策略

1.案例一:某幼儿的母亲是一名智障,父亲已经五十岁,生活在农村。由于家中无人对其进行正常的教育,一直到6岁才开始到幼儿园中班。刚入园,孩子不会说话,只会发出“爸爸”、“来”、“家”几个单音节的词语,不能正常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全部想法都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该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很差,洗手和上卫生间等很多基本生活常识都不会。攻击性非常强,情商发育和同年龄幼儿相比不存在差距。入园生活一年后,经过教师耐心教育,该幼儿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在沟通方面,只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老师早上好”。根据上述情况可知,幼儿正处于最初级的成长阶段,思维方式、爱好等都各不一样,并且,他们都比较自我,总是先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无法快速的融入到幼儿园这个教育环境中。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较多教师和家长秉承的观念是要孩子乖巧,尽可能的按照教师或者家长的意愿行事,使得教育观念不够现代。并且,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都是一样的,没有根据幼儿各自具有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幼儿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的提高,给幼儿健康成长造成一定伤害。该幼儿已经错过了需要发展的最佳时期,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特别是语言教育。没有为孩子营造一个合适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影响幼儿语言表达、口吃发音等各方面能力的正常发育。因此,作为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关爱等都必须准确把握,才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全面提高。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家长会主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在开课前,他们会经常与幼儿谈论与幼儿园相关的话题,让幼儿对新环境有初步的了解;他们会与幼儿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强化幼儿入园的心理准备。同时,他们告诫自己切勿过分紧张,以免影响到幼儿的心情。在开课后,美国家长会尽量亲自接送孩子,如果没空,也会设法找一位幼儿熟悉并信任人代劳。这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幼儿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独立成长。

2.案例二:某幼儿刚入园,行为习惯非常差,看見同伴就会推、打,看见没有见过的玩具和书籍等,会到处乱扔;吃饭的时候端着饭碗到处走,一边吃一边看;该幼儿不会上厕所,随地大小便等。经过幼儿园集体生活,耳闻目染的熏陶,一段时间后,他能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但经常一个人呆着,不主动和别个小朋友沟通和交流。或者肆意破坏周围的环境,同伴的活动。

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幼儿的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幼儿的成长环境。并且,幼儿的成长环境不够健康,家长没有根据孩子的成长需求,帮助孩子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导致该幼儿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没有得到正常发展。在日常教育中,父母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指令能力,如安排两三件事,告诉他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以此来观察孩子是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家长要对孩子适当放手,确保管教适度,从而避免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最终产生相反的效果。在进行教育的引导的过程中,要给他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耐心教育与疏导,采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身存在的毛病,逐步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3.案例三:某个8岁的问题幼儿在看见拖班幼儿哭闹时,会帮他擦眼泪,说“不”,其实“不”的意思就是让弟弟不要哭;在美术活动中,该幼儿会模仿别的幼儿拿着油画棒,可是面对白纸,他始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在音乐活动中,他会手舞足蹈地模仿大家的动作,听到老师和同伴唱歌他会咿咿呀呀的学唱,但只能重复每句最后一个字等等。对上述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该幼儿出现上述各种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不能及时到位,孩子与价值的沟通不能达成共识,则无法让幼儿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经常会看见幼儿在家长的训斥下完成某个任务,但是,幼儿的行为却表现出反叛的心理状态,最终出现心理扭曲、性格孤僻、反叛等情况,从而影响幼儿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正常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使得不同规模和不同特色的幼儿园相继建立。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幼儿教育中幼儿与家庭的沟通存在问题,是当前影响幼儿教育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加纳地区,针对幼儿从0岁到6岁成长这个过程,有专门的幼儿教育计划,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学会各种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家长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培养性格善良、品行良好、各方面能力优秀的孩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现代幼儿教学观念的体现,明确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积极的成长环境,才能在不断提升幼儿教育水平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婷婷. 促进幼儿情感教育的策略探析——以绥化市为例[J]. 学周刊,2015,04:212.

[2]蒋煜.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1:122-123.

[3]陈娇娇. 浅析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策略[J]. 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4,11:24-25.

[4]赵艳杰. 论幼儿教育的改革[J]. 文教资料,2014,27:130-131.

[5]李香玲.美国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服务学习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5,01:137-139.

养成教育实施策略 篇4

一、制定班规, 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 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 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 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 制定班规。如, 要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 老师必须首先向学生提出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 突出时间上的要求———按时, 态度上的要求———认真, 思维上的要求———独立。不能边写边看电视, 书写作业不能赶急图快, 只讲数量不讲质量, 或当天完不成第二天来抄袭别人的作业。坚持这样的严格要求和持之以恒的考察, 学生书写作业的良好习惯就能养成。

二、加强监督, 保障养成教育由于各种原因, 老师有时说

话随意性大。于是, 学生也有了相应的对策, 对承诺的事做不到, 对老师的一些要求也毫不在意。所以, 当老师警告学生的某种行为时, 一定要考虑自己说的学生能否做到。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实现, 就不要随意讲, 否则讲的话将失去可信度, 学生会应付差事。如果在行动上不加以督促, 不要求学生认真去做到, 或在遇到困难后就任学生打退堂鼓, 这样不仅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惰性, 养成恶习。

三、以身作则, 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能给学生以无言的教育, 老师在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应起到表率作用。老师要关心体贴学生的生活, 特别是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 多找原因, 从源头上下工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 果皮纸屑随手乱扔, 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 可同学们都视而不见。老师严厉批评后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 时间长了又会重犯, 因为他们在意识上不能根本改变。针对这种情况, 我先通过班队会和思想品德课反复讲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 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 行动上却难以改变。因此, 教师就应从我做起, 在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发现地面上的纸屑就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并在行动上也体现出来。

四、查找原因, 强化养成教育

就拿认真完成作业这点来说, 能做到的学生并不多, 能一贯坚持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是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学习, 这样的学生在班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二是还有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有兴趣, 善于动脑筋, 但就是性子急, 字迹潦草, 错误率很高;三是一部分学生边学边玩, 在做作业的时候玩得乐此不疲。

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篇5

[摘要]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大胆的体育改革尝试,认为在体育课上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普通体育教学,从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体育活动,发项体育特长生。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 全体 体育兴趣

体育素质的实施离不开体育教学,体育不但给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能促进智力的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会传统的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注重体育尖子生,而忽视了体育的普通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扬。所以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真正实行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就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进行改革。

一、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

《课标》规定:“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要面向全体学生。”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实践体育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渗透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积极探讨新教法,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学习和锻炼。体育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应加强个别辅导,降低练习难度,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例如,我任教的99届学生来说(三个教学班,共178人),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时,体育合格率为86.2%。乍看起来还不错,但毕竟还有13.8%的后进生。主要原因是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课堂内容不能及时消化。于是,从初一第二学期起,我把后进生的名字熟记在心上,对他们每节体育课上的微小进步都给予表扬,并且鼓励他们有计划地利用课外时间加强练习。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到初二第二学期,体育合格率提高到99.1%,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得到提升。

二、从教学方法上入手,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压抑学生个性,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里,对体育课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体育教学方法,采取分组比赛、师生同赛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接下来,我在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教学模式的`新尝试,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一次初一体操新课练习时,由于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的辅助动作前滚翻成蹲立―――挺身跳的情况较好,因此在课的最后我简要讲解并示范了这节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这节课一开始我首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上节课最后做的那个动作吗?谁来给我们表演一下?”同学们议论纷纷,但就是不敢站出来。“我来试试。”调皮鬼小陈同学跑了出来迅速做了个完整的动作。我给了他表扬,并结合他的动作详细地讲解了动作的要领,接着要求同学们在本组的垫子上自己练习。 但很快有的学生就不耐烦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学们,今天我来和大家比一比,好不好?”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也很赞同。接着我和体育委员李同学等几位进行了比试。比赛结束后,我问同学们谁做的最好。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发言。我只好点名说:“班长,你带个头。”班长站出来说:“老师第一个前滚翻做得很漂亮,接下来的动作虽然质量不高,可是连贯性很好。不过,我认为李同学做得更好。”班长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接着小陈同学说:“总的来说老师做得不错,就是做交叉转体180°时转体不够充分,使得后面的挺身跳有些歪,我也认为是李同学做得好些。”听完他们的评价后,我说:“你们的评判很正确。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地观看了我们的比赛,并且动了脑筋,记住了要领。下面由同学们自己进行练习,怎么样?”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接着他们就在本组的垫上开始练习起来,而且在练习中还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动作!

三、通过课外体育发展学生的特长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与补充,仅仅依靠体育课堂的教学是不够的,毕竟时间有限。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倡议在全校班级课外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班为单位,按性别、体质状况、技术水平、体育爱好组成若干个课外体育活动小组。每组10~15人,设小组长1~2人。为了简化组织和便于领导,课外体育活动小组与体育课小组统一起来。小组长的条件是:能积极、热情、主动为同学服务,善于团结同学,大公无私,工作认真负责。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的信任的同伴当组长,将更有利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布置工作,帮助小组长和同学一起订好锻炼计划,听取小组长的思想和锻炼情况的汇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小组长负责发动本组同学参加锻炼,搞好组内团结,切实执行锻炼计划;经常向体育教师汇报小组情况,争取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协助教师布置好场地、器材;负责集队点名,带领同学们做准备活动;练习时给同学保护与帮助,记录练习次数与成绩;练习结束时带领做整理活动和组织同学收拾器材等。

[参考文献]

[1]曹淑忠.在比较中生成在反思中感悟[J].《体育师友》(06)

[2]刘平清.试论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J].四川体育科学,(3)

[3]毛振明.体育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幼儿礼貌教育的实施策略 篇6

【关键词】 文明礼貌;习惯;爱心教育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抓紧良好的品德教育,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才华、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中也明确提出了幼儿德育总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讲礼貌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体现出来的文明行为,也是我们的社会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要求。我班有位幼儿从来不肯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看到认识的人经常沉默是金,早上来园不肯跟老师问早,奶奶在一旁催促,老师先主动跟他打招呼好几次他还是金口难开,有时躲在奶奶或妈妈身后。傍晚奶奶或妈妈来接时,只是用手挥一挥意思是跟老师再见然后走了。这种情况有时也在部分幼儿身上发生,高兴时问候一声,不高兴时不理人。如何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让礼貌成为幼儿的一种习惯呢?

一、教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

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重点在于习惯的养成。老师在教文明礼貌用语时,不但要告诉幼儿怎么说,怎么做,还要告诉幼儿心里应该是怎么想的。如别人帮助了自己,要学会感激,将“谢谢”挂在嘴边;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说“对不起”。我们也常常会看到小朋友抢玩具、争吵,如果教小朋友说话时加一个“请”字,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成人都应当具有自觉的文明礼貌的行为,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上为孩子做榜样。比如在待人接物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做到彬彬有礼,双手接物,说话时态度谦逊,看到认识的人友好地打招呼。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便于幼儿记忆。

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到作用。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时候加强德育教育,与孩子天真无邪的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二、通过日常的各种活动进行练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应渗透着德育因素,“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在幼儿园中,教师要为幼儿安排丰富多彩并符合幼儿兴趣的活动,使幼儿专心一意地从事活动,情绪愉快地与人友好相处,礼貌相待。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像我们中班幼儿的礼貌教育重点在于会正确有礼貌地称呼自己周围的人,学会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懂得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要面对讲话人认真的听,不乱动别人的东西。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让幼儿发自内心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在角色游戏中最容易进行礼貌行为的练习, 比如娃娃家里客人来了,引导幼儿这时候应该有礼貌地请客人“进家”,为客人倒水等,客人走时要说“再见”。或者去娃娃家做客时,有礼貌地向主人问好。

另外用有关礼貌内容的诗歌、歌曲和故事来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选取既有教育性,又有艺术性的优秀文艺作品来传授幼儿,利用其中的范例来影响幼儿的行为,促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爱心教育

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让幼儿发自内心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首先老师、父母要关心幼儿,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比如:孩子生病了,要悉心照顾,体贴地问问身体舒不舒服等,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孩子一定懂得了,而且会记在心灵的最深处。让幼儿通过亲眼观察,体会老师、父母的辛苦,从而懂得关心父母、老师,并把这种关心付诸于行动和言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这种活动深入幼儿的心灵,他们就会有爱的行动。如:父母下班回家后,会给父母拿拖鞋换,并说:“爸爸(妈妈)辛苦了。”父母做家务时幼儿会说:“爸爸妈妈我来帮助你。”在幼儿园老师上完课,有的小朋友会跑过来说:“老师让我来给你捶捶背吧。”在和小朋友交往时能学会谦让,懂得用礼貌用语和别人交往。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篇7

一、以校园生活为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卫生教育

心理卫生教育, 就是以人的心理健康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方法, 维护和发展青少年健康的心理, 预防心理失衡, 消除心理污染,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在心理卫生教育上,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积极动员全校教职工,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教师应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帮助学生消除因家庭、社会等因素所造成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学习、生活。

(二) 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

这里所指的个性, 是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发挥他们各具特色的聪明才智。中专教育应引导学生的个性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 这是个性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 利用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文娱、体育、科技、旅游、参观访问等活动, 让他们开拓视野, 增长知识, 振奋精神, 从而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四) 加强心理训练。

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 常在一些重大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场合明显地表现出来。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 增强中专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势在必行, 心理训练首先要确定教育与训练的总目标和实施计划。心理教育与训练的成功关键在于内容和方法要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 要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使他们自觉地针对自己的心理缺陷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

二、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其他素质教育之中

素质教育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决不是孤立地存在, 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整体。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 应将学生的素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将心理素质和和其他各素质联系起来, 并渗入其中。在进行其他方面素质教育的同时, 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学校其他教育活动中, 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切实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挫折训练, 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学习、生活中, 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能够锻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耐挫能力的活动,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正视困难, 并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理。例如, 学生自办的歌咏比赛、舞会、书画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 不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 也提高了他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类似这样的活动, 学校如能有计划地适当开展, 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将有很大的帮助。

四、积极疏导, 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心理疏导是一个教育过程, 帮助学生疏解各种情绪, 消除内心矛盾, 恢复心理平衡, 形成积极的心态, 使之逐步地主动适应所处的环境, 同时也应预防和控制各种异常心态的产生与发展。由于各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心理压力等因素的不同, 各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亦不尽相同。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 更应密切关注个别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 不仅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经常找这些学生谈话, 疏通他们心中的疙瘩, 使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得到逐步提高;同时更应随时多渠道地注意他们的心理思想动态, 一旦发现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时, 应及时了解产生问题或障碍的原因, 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 使学生的心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学习生活中去。

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篇8

一、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

《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阶段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建立初步的语感, 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 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原因

(一) 主管部门重视不够

由于各种原因, 教育主管部门对各个学校的考核也往往只看重升学率, 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效果的主要标准, 还给每个学校下达硬性指标, 完成指标的, 就给予奖励, 达不到要求的就惩罚。学校又对各个班级做出同样的评价标准, 对各个教师的业绩考核也照此执行。

(二) 学校硬件设施落后

目前, 许多农村初中由于财政困难等原因, 英语教学设备设施建设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表现为必备的多媒体室、语音室及英语教学软件等教学设备和资源缺少, 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 由于经济原因, 教学设备设施就更少。

(三) 学校班级人数偏多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落后、人口众多, 所造成的教育上欠账也多。主要表现在班级的人数偏多、班级偏大。不少地方、不少班级的人数屡屡爆满, 这样既不利于整体教学, 也不利于因材施教, 更不利于个性发展、全面提高, 而只能相反地制造“差生”, 浪费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

(四) 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为升学而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对阅读、听力、口语不关心, 英语发音存在严重问题, 有大部分学生不懂英语语音, 甚至不认识英语音标。总的来说, 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应试成分较重, 素质培养不足。

三、在农村初中如何实施英语素质教育

(一) 国家财政积极支持

国家应加强对落后的经济扶持, 实行专款专用, 主要用来改善农村学校环境, 改善硬件设施。购置大量的教学设备, 安装班班通, 兴建语音室, 实行多媒体教学。地方政府也应自力更生, 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放在日常工作的重心上。

(二) 教育部门发挥作用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定期召开各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大会, 检查素质教育的执行情况, 把对各个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由“达标型”评价向“素质型”评价转变。

(三) 学校主动改变观念

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 不能单纯为了升学率而给学生强加课时。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课时的编排要科学合理;要求教师布置作业一要精选, 二要适量, 反对大量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把活动自主权还给学生, 让他们消化吸收、发展自我;要严格控制教辅资料的征订和使用。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解决教师编制, 提高教师待遇。

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是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一可选派富有教学经验的城镇名优骨干教师去农村初中支教, 实施送教下乡、扶贫支教项目和城镇教师援教工程, 以解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严重缺编的燃眉之急;二可鼓励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 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初中任教, 根本解决教师的编制问题。同时要提高农村初中教师待遇, 在增加基本工资的同时, 更应提高其福利待遇。

2、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 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创设相关教学情景, 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二要尽量用英语上课, 以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三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变革教学模式, 融洽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究其根源就是我们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太多、太死、太杂, 唯恐学生不懂, 大搞“包办”政策。因此, 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把绝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 让他们在操练中分析、观察和总结, 找出教师提出的各个教学问题答案。通过谈话或个别辅导方式, 以缩短师生间思想上的“鸿沟”, 融洽师生间的关系。

4、营造学习环境, 提高学习兴趣。

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 篇9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 各地区各幼儿园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或是提出实施计划等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普及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 要想彻底改变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等作更大努力。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 交往礼仪。

中华民族是传统文明古国,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注重人文伦理的培养, 并规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所有人遵守。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苛刻地要求幼儿, 但是进行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是必需的。幼儿一定要树立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 改变“小少爷”、“小公主”等坏习惯, 学习一定的礼貌规范, 掌握日常礼貌用语, 在家中孝敬父母, 在学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 学会谦让, 与伙伴们和谐相处。

2. 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主要包括用餐礼仪、仪容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方面。用餐礼仪要求幼儿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 保持桌面、地面等的整洁, 不挑食、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怪声响等;仪容礼仪主要包括保持服装整洁、干净, 讲卫生, 学会规范的走、站、坐等姿势;公共场所礼仪主要包括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 行走时注意让路, 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等。

3. 学习礼仪。

学习礼仪主要包括遵守课堂秩序, 举手发言, 尊重他人的意见, 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 不乱扔垃圾等。

二、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

1. 从细节入手, 开展一日活动, 将礼仪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进行学习、进餐、睡觉、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园教师应该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 从细节入手, 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的行为, 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 引导幼儿改正。例如可以要求幼儿在校园内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 进餐时按照一定的步骤, 保持桌面的整洁, 自觉收拾餐具, 养成擦嘴、漱口的习惯, 便后洗手, 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 麻烦别人要说谢谢, 睡觉时间不影响他人, 等等。

2.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 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 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幼儿参与进来, 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这种形式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跟不倒翁做朋友》, 让幼儿把不倒翁当做伙伴, 邀请不倒翁做游戏、请不倒翁到家里做客、与不倒翁一起吃饭等, 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做到礼貌、谦让, 使幼儿初步明白“你对朋友好, 朋友就会对你好;你对朋友不好, 朋友就会对你不好”的道理, 提高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 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格。又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 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 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 然后引出游戏, 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 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 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 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 又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可谓一举两得。

3.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 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

在群体生活中, 儿童往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自觉地掌握文明礼仪,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 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诵读《弟子规》, 教育幼儿如何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伙伴, 如何读书、学习、做事等;开展“学礼貌用语, 做文明少年”活动, 培养幼儿的说话习惯, 教授幼儿文明用语,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使用;开展“孝敬父母”活动, 要求幼儿回家为父母捶背, 做家务如收拾碗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父母的习惯;开展“快乐学礼仪”活动, 培养幼儿“站、坐、蹲、走、递、接”等基本动作, 再进行规范的指导、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教育, 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 适当进行一些评比、奖励, 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物质、精神奖励, 激励获奖的幼儿再接再厉, 没有获奖的继续努力, 提高礼仪教育成效。

4. 引导家庭参与, 紧密配合, 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内, 其余时间则基本与家长在一起。为了让幼儿礼仪教育更好地进行并具有持续性, 必须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应通过幼儿礼仪讲座、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 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应该像幼儿教师一样随时教育幼儿, 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及时作出提醒, 并促使改正。同时, 家长一定要做好模范榜样作用, 自身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模仿家长的行为时习得文明礼仪规范。

5. 在中外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都是喜欢过节的,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爱热闹、好奇心重等心理特点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 幼儿园教师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指导儿童动手为家长制作一份新奇的贺卡、画一幅图等作为礼物, 写下最希望对父母说的话;提醒、督促儿童记住父母的生日, 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献上自己的礼物, 并在那一天特别体贴父母, 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让父母开心;在元宵节、端午节、圣诞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 送给同伴亲手制作的礼物;在教师节送给教师礼物等。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 体验到自己的付出让别人高兴的快乐, 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策略 篇10

1.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实施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我校把艺术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 认真进行安排布署, 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研究, 让学校艺术教育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

2.调动艺术类教师的积极性

我校对艺术教师做到了“三优先”“一奖励”, 即学年结束履职考核中评选优秀时, 优先考虑艺术教师;各种教育教学先进评选时优先考虑艺术教师;学校有外出培训学习机会时优先考虑艺术教师;对辅导艺术特长生获奖的艺术教师给予履职考核加分。让艺术教师看到自身价值, 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热情, 让他们树立终身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3.开设好艺术教育课程

我校要求开设的全部课程, 开足规定课时, 教师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 学校教导处严格管理, 以保证全部课程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 并将“两操一活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轨道, 使活动课落到实处, 减轻了学生心理压力, 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4.抓实艺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我校要求艺术教师要合理、科学地利用好有效的40分钟。如在音乐课中引进“体态律动”, 采用“听———唱———赏———动”四步教学法, 让学生在听懂、唱准、欣赏好的基础上, 编排动作随歌起舞, 尽情领略动作与节奏的和谐之美;美术课教学, 则注重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的投入, 教师采用绘画与工艺制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多方面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5.在各学科渗透艺术教育

我校注重挖掘其他学科的艺术教育元素, 虽然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 但是各学科中又蕴含了高度的共性, 这就是“美”, 有生活美、艺术美、人工美、自然美、形象美、抽象美等等。因此, 我校要求教师备课时要钻研教材, 充分把握教材的艺术教育渗透点, 确定渗透方法。上课时, 找准艺术教育的切入点, 努力使艺术教育与其他各科知识达到完美统一。

6.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研究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 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捷径。我校规定开展常规性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时间, 要求各教研组学期初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学期末对一学期的活动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平时活动有详细记录, 教研主要围绕本年级在艺术教育中遇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把研究与教学紧紧联系在一起, 研究为教学服务, 教学为研究提供依据, 增强研究实效性。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大型艺术教育研讨活动, 要求全体教师都参加, 让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学有所获。学校专职艺术教师每学期都要给全体教师作一次艺术教育知识讲座, 而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写一篇艺术教育方面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二、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和“雏鹰行动”

1.定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从80年代至今, 我校兴趣小组活动由最初组建的6个小组发展到现在的鼓号、腰鼓、合唱、器乐、刺绣、舞蹈、写作、棋类 (橡棋、围棋) 、手工、美术、书法、电脑等20多个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始终坚持8条原则:让学生自愿参加和自己选择原则;伸缩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学生主体原则;轻松娱乐的激励原则;精心设计每次活动的辅导教案的原则;形式多样, 富有吸引力原则;整体优化原则。6个落实:落实活动小组和小组成员; 落实活动时间、地点;落实辅导教师;落实活动内容;落实活动经费;落实评比和奖励措施。

2.定期开展“雏鹰行动”

“雏鹰行动”作为少先队素质教育的新课题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时, 我校与时俱进, 带领全体辅导员和全体少先队员积极投入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之中, 奏响了学校雏鹰展翅的时代乐章。将“雏鹰行动”的4项内容、“三生教育”与少先队系统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少先队“雏鹰行动”的7大工程, 即:阵地活动工程;文明礼仪工程;“五自”成长工程;艺术巧手工程;手拉手友情工程;假日自动工程;遵章达标工程。通过上述七大工程实施使我校艺术教育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三、组织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

1.结合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活动

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供了平台, 传统节日蕴藏了很多艺术教育成分, 它是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教育的有效载体, 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最佳契机。如“六一”儿童节开展校园吉尼斯活动, 给每个同学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让自己最靓丽的一面得到充分地表现;“我会生活”中队活动, 学生利用各种水果制作出形态各异、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的水果拼盘, 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2.在校园中悬挂师生艺术作品

在公共场所看到的一般是名人名家作品, 而在我们学校中却可以看到很多师生作品与名人名家的作品悬挂在一起, 增强了师生的自豪感和对艺术的热爱, 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一种本土文化特色。

3.举行师生才艺展示活动

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才艺展演, 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有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的机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现自我。

4.组织唱家乡歌、跳家乡舞活动

我们生活的巍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 巍山还是个唱不完歌、跳不完舞的地方。学校积极组织学生传承祖先留下来的这一辉煌瑰宝, 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学校不定期邀请地方文艺工作者到校教唱地方歌、教跳家乡舞, 组织师生演唱家乡歌曲《请到我们巍山来》《美丽的红河源》《鸟道雄关》《腾飞的巍山》等;跳家乡舞蹈《彝家踏歌欢》《山妮惹》等。在唱家乡歌、跳家乡舞的同时, 既培养了师生的美感, 也将爱家乡的情感深深植入到学生心田。

5.开展快乐课间艺术活动

早在90年代, 学校课间操就采用自编乡土教材, 结合学生的喜好和本土文化, 自编音乐操、自编彝族舞。近年来, 学校自编了彝族烟盒舞, 让全体学生在课间尽情舞动, 在身心舒展的同时, 也创造美、享受美。目前, 我们正在教学彝族打歌, 还计划将课间操改成学生自觉参与的打歌, 促进学生快乐参与, 师生同乐。

6.设立艺术特色班

学校艺术特色班起步较早, 90年代学校就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艺术特色班,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为口风琴班、竖笛班、口琴班、葫芦丝班, 结合学校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开展教学, 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也形成了自身特色。

四、开发艺术教育校本教材

学校自2006年起开始进行艺术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 编写了一批有质量的校本教材, 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巍山是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古城, 自古有“文献名邦”之称,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是南诏国发祥地, 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贵资源。我校积极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开发了校本课程《我们的家乡———巍山》, 该书从学生的视角阐述了家乡风土人情和历史人物, 让学生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学校利用地方课时间开设了该门课程, 通过学习、实践, 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的山水风光、爱家乡的历史文化、爱家乡的风土人情的情感。

生命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篇11

一、多种课程载体结合

1.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主题探究。

小学三至六年级都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且作为国家必修课,每周有2课时设置,由学校开发课程内容。学校在利用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围绕学生的身边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会方法,在课外指导实践,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

2. 以校班队专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体验教育。

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组织——少先队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班队会活动优势,进行生命教育是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又一重要途径。具体做法是,在广泛收集、借鉴生命教育理念及内涵的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生命意识发展的现状,针对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感悟深刻的体验实践的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体验、领悟”,培养人文精神,提升思想境界,达到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

3. 以学科课堂教学为载体,渗透生命教育。

结合本校生命教育内容的规划,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教师提高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掌握整合教学内容方法,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各学科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根据本地区社会现状和任教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水平,灵活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生命教育内容与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

二、多种活动方式整合

1. 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是小学生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十分适宜在小学中高年段实施生命教育活动。主题探究活动一般步骤为:(1)发现与提出问题;(2)搜集信息与认清问题;(3)实践与探索活动;(4)解决问题与提出报告;(5)展示与分析结论。

2.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适合在小学低年段生命教育活动中采用。角色扮演的一般步骤为:(1)准备阶段;(2)选择参与者;(3)准备扮演;(4)选择观察员;(5)开始扮演;(6)讨论与评估;(7)再扮演;(8)经验的分享。

3. 参观考察。

直观看到的东西对小学生的心灵感受将产生较大的印记作用,参观考察就是为了让学生亲自去看一看,了解现象的实际,思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的原因。参观访问活动的主要步骤为:(1)计划;(2)准备;(3)实施;(4)交流分享。

4. 实践体验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个体实际有用的能力,百分之十来自阅读,百分之十五来自听闻,百分之七十五来自实际的体验。因此,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应重视体验活动,让学生以“感受”而非“认知”的方式认识生命。一般透过参观各种场所,并结合社会关怀精神,开展访谈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在实践体验中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价值观念与实际经验相联系,触发情感,从而理解生命的真义。实践体验步骤与参观考察步骤类似。

三、多元评价促发展

课程统整强调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多元评价方式。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要载体的生命教育,其评价可结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中。本校生命教育活动课程目标的确立,也决定了课程的评价也要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中。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般应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评价为主,兼顾知情意行四方面的表现和发展状况作评价。

高中化学创新教育实施策略 篇12

在学校教育中,各科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各有侧重。化学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即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意识和化学科学品质等方面的素质。此外,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用丰富多彩的化学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及劳动技术教育,基本构成了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引趣设疑,启迪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设计、制作《晶体》这一课件时首先运用实物投影把一些晶体展示在大屏幕上,随之出现经过组合的精美图片,许多学生对这些晶体的图片似曾相识(这些图片取之于初中化学与高一化学教材的封二),这样让学生对晶体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对自然界晶体的兴趣。

引趣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应及时诱导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研讨动机,启迪思维。如《晶体》一节,当学生在一边欣赏精彩纷呈的物质世界(多种一定规则的几何体在不停地转动的动画),一边听着美妙动听的轻音乐时,屏幕出现了“如此完美无瑕的固体它有什么样的结构呢?”这样的文字,然后把食盐、干冰、金刚石的晶体图片定格在屏幕上。就这样让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使各种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把学习引入主题,给后面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创造立体化的课堂教学

所谓“立体化”,是指在众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点、线、面、网”结构的集合体进行优化。在多种可能的方案中,选择出最好的系统方案,使系统具有最优的整体功能,从而达到教学结构的最优化,最终使教学效果得到强化。

1. 系统构成立体化。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的载体或信息传输的通道,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动画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化学教学系统运行中,从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引导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考查,都与化学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协同,发挥着重要的主动作用。

化学信息的输入是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展开的主导活动过程。师生以化学教学的多媒体手段而展开的多层次的相互作用,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及师生与化学教学媒体之间的作用,不仅在程度(力度)上有高低(大小)之分,而且学生对化学信息的内化的深度有深浅。

2. 思维训练层次化。

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要求的各种能力的核心,任何成功的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活跃,使“苦学”变成“乐学”,学得轻松愉快,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了思维的层次性,完善与发展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结构。

三、在作业中渗透创新教育

1. 增强作业的层次性,既面向全体同学又发展学生的个性。

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等基本要素。其中主体性、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容易解决的问题都能尝试成功的喜悦,较难的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健康发展。

2. 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增强作业的开放性,适当合理地设计一些开放题充实作业题。由于开放题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在求解答案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独创性。在讨论推断可能的正确答案和最优解法时,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复合思维,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和科学思维素质得以增强,从而形成学会求知的素质。

3. 增强作业的典型性,减轻学生负担,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特别是高三教学)实践体会到:实施创新教育的大敌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作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造成“题海战”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率低、作业质差量多、缺乏典型性。为了避免题海战,需要将手头的各种资料分类整理,认真筛选,精心设计,为学生布置一些典型性强的作业题,达到学生练一题通一类的效果。

4. 增强学生作业的多样性,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传统教学中布置的作业均为笔答解题型作业,单调的作业学生感到乏味,从而使部分学生厌恶作业,因此必须对作业单一的形式作改进,实现作业形式多样化。

四、教师自身素质对实施创新教育的影响

化学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大的方面来讲,教师自身的业务知识、教学能力影响着创新教育。教师对所教科目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对其以外的知识,诸如哲学、艺术、美学、管理等人文学科和科技都需要有一定的涉猎。这样的教师才会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才知道如何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量,注意学生独特性,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进修学习,不仅向书本学,还向学生学习。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敢想敢干,“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胆地进行教改试验,改变思维方式,多用发散、求异性思维。这些无疑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小的方面来讲,教师平时教学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一定的表率作用。如教师得体的衣着、大方的仪态和风度,优雅而熟练的动作,教学中优美的语言,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方式,在现代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依然保持学者的风度及对学生和蔼可亲的态度等,这些内在人格与外在行为对于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功能型聚合物下一篇:新兴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