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

2024-09-07

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共12篇)

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落实愈发关注。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涵盖了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文学等领域, 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挥初中历史的学科优势, 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使初中历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知识的记忆,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我们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就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 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不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 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消除对教师、对历史学习的恐惧感, 才能主动参与, 积极发言。一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就要给学生平等, 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来。二是将民主带入课堂。课堂上要允许有与教师的教学“不和谐的声音”, 要鼓励学生对教材发表个人不同见解, 提倡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 做好学生发言的处理工作, 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三是将师爱带给学生。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教育之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不能称为池塘。我们要真诚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使学生敞开心扉, 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以真诚与微笑来对待学生,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学, 才能对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愿与学习热情, 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图说历史。

图片以特殊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往往具有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以图片等来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运用图片、插图等, 以此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 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图片中。一是运用教材上的插图等。现行教材包含着大量的插图,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 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仔细观看。二是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相关的视频等资料。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结合,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将距离学生生活年代较为久远, 学生所不熟悉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再现出来, 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观看影视片段等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会对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有较强的感知, 进而会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如在教学虎门销烟时, 我为学生播放林则徐禁烟的影视片段, 这样学生对鸦片对国人的毒害以林则徐禁烟的决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2. 以疑激趣。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端,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探索的源泉。一个巧妙设计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使学生处于求知的愤悱状态, 进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主动进行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第一, 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教学总是由一个个问题串联而成的, 提问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 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促进学生互动, 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设计巧妙的问题, 以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第二, 引导学生质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现代教育理论下, 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看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 是否学会了学习, 也就是说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再解决问题, 使学生处于不断地提问、释疑、提问的良性循环中。如在学习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时, 有学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有的学生认为农民战争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 有的学生认为农民战争也是战争, 只要是战争都会阻碍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给老百姓带来苦难, 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阻碍了历史的进程。我们要肯定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以学生学习指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认识。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当今竞争的核心在于创新,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 我们也要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某一种单一的能力, 而是一种综合能力, 是在学生已有的历史基础知识上发展而来的。因此, 我们要将创新教育, 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首先, 要激起学生创新的欲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主观意愿, 才能萌发出创新的欲望, 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积极调动一切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才具备了基础, 才能实现。

其次, 为学生的创新创设有效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点, 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唤起学生质疑、思疑与释疑的激情, 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积极的思维。如在学习隋朝的大运河时, 我让学生来评价隋炀帝的功与过;在讲到秦朝统一时, 让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 来感悟历史, 来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契机。

再次,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评价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的激情与动力, 关系到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因此, 我们要妥当评价, 发挥评价的功用, 既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言的积极性, 思考的深入性等。同时又要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表扬的激励作用毋庸置疑, 但适量的批评也是一种激励, 一种鞭策, 我们要在二者间把握好度与量, 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使学生创新的信心得以增强。

总之, 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落实的, 我们要有一个长期的计划, 要认真地学习新课程标准, 将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 篇2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就在不断的同自然作斗争,在这斗争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这就演变成现在的教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带历史学科的教师也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这就要求我们对素质教育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素质教育有三个要点,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种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称之为“素质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思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去。因为素质教育本身是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冲击和突破。这里,就历史教学而言,谈谈本人是怎样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最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我要求:在每次上课开始前,用3-5分钟时间,通过轮流办法,每次由一名学生讲故事,并做到:(1)用自己的语言讲。(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3)与上课内容要有联系。(4)具有教育意义。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课外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讲的内容丰富,知识面也很广。“有卧薪尝胆”、“为什么要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交情?”、“为什么管宁与华歆绝交时要割席?”、“为什么要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清官?”、“为什么鸽子被世人喻为和平的象征?”、“中国丝绸为什么堪称世界一绝?”、“中国瓷器为什么受到世界各国欢迎?”等等。教师在关键处起“点石成金”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龚自珍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没有主动发展,就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在教学中利用历史教学特点,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里有“金字塔之谜”、“十进位、六十进位、十六进位制”等数学知识、有“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等等。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马拉松长跑由来与当今的奥运会相联系),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x譬如讲“秦如何巩固统一”一块内容时,涉及到货币的知识;“衡”是称质量,是一种质量标准;文字有小篆、隶书和楷书以及介于楷书以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通过板书字体来比较);“坑儒”和儒家的主张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揭示一下。讲匈奴,可联系王昭君的历史故事和杜甫的诗;讲秦“万里长城”时可以同明长城比较,通过数字,来说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三、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培养

初中学生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譬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没落比,让同学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且排列第二位,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装的个性差异,从思想上,行动上接纳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四、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1)规范作用;(2)组织作用;(3)传授作用;(4)管理作用;(5)评价作用;(6)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传授过程中,对于学困生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譬如,第三册“早期人类社会”结束时有这么几个问题: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是怎样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是理想社会吗?金属工具和原始手工业的出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说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个体化”、“私有制”、“贫富分化”和“阶级”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教师必须通过图表的形式讲清楚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菜农有的赚钱多有的赚钱少)。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那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原始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到了牛耕地、铁器和炼钢技术时代,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劳动者生产技术提高了,经验丰富了,使得个体化成为可能,随之私有制产生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加剧就出现了阶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也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结构,就要根据大纲规定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同学生认知水平联系起来来全面设计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中认知内容的了解、理解、掌握;技能的初步学会、学会;思想感情的接受,初步具有,都要做到了如指掌。例教学“春秋”一节,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春秋起讫时间和春秋五霸,而“吴越争霸”和“奴隶制没落”是理解内容,这样学生记忆的负担就减轻了。

论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情境

教学应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可是许多教师的历史教学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知识讲授上,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机会,不让学生质疑问难。更因为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轻视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束缚学生自我潜能的发展,致使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失望、厌恶状态,创新意识缺乏,创造精神泯灭,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识别知识要点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这个最低标准不仅是针对教师的,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使学生学完一节课后知道自己该掌握什么,该做些什么。所以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课在教学开始时,师生定出这课的学习目标,结合“标题、子目、带星号的图表、课后练习”四个方面寻找知识要点的大体方向,再据此进入子目的深究。如学习《鸦片战争》,①从标题可见要探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②从子目①可知:A.战争发动者是谁?B.战争经过怎样?③从子目②可知:抗英斗争有哪些英雄事迹?④从子目③得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和内容是要点;⑤从子目④可知影响是要点。⑥从三幅图片之一得知带星号的“鸦片战争形势图”是重点历史地图。

二、设计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其思维活跃,调动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不经意中进入学习状态。

贴近生活是教学成功的一大法宝。如在《世界历史》第一册讲“为什么要学习世界历史”时,能否消除学生“学《世界历史》难,外国和我们太远,人名长而难记”之类的疑虑,是能否教好整个《世界历史》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导入这节课时,充分利用贴近生活的实物——“扑克”进行激趣:“学完了中国历史,为什么要学世界历史呢?有用吗?我们还是来认一样东西。”出示4张不同品牌的黑桃K扑克牌,教师先展示扑克牌背面,质疑后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是“扑克”;后出示正面,让学生认出是“黑桃K”;再问“牌中的人是谁”,到这时学生就答不出来了。此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佳良机,教师因势利导:“这就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世界历史知识。当你读了第46—47页的正文再对照第46页第一幅人物肖像后,你就知道黑桃K是谁了。”当学生明白黑桃K是查理大帝后,教师顺水推舟:“同学们,学世界历史有用吗?”“有!”“所以我们应该把世界历史学好!”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顺利地导入全册新课。

三、采用灵活的记忆方法,强化记忆效果

历史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史实。而史实繁多而杂乱,常常让学生无从下手,如何将繁杂的史实灵活记忆,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教学中注重记忆方法的引导是强化记忆效果,提高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对其中某些至关重要的时间年号、人名事件等可以灵活记背,避免枯燥。其中用“谐音法”巧记有事半功倍之效。

四、创设教学情境,启动创造性思维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的情感反应的过程。它可以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多疑好问,并时常把握教材的关键,不断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情境创设成功了,学生的好奇心就被激发起来,就会顺着教师指引的思路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学起于思”,一个好的提问,就可以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和解决矛盾的愿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达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在教红军长征这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并结合右边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和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思考,看谁最先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泸定桥架设在大渡河上,红军长征的路线应该是先夺桥再过河。可文段中却表述为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既然已经过河,还要夺桥干什么?教材的表述是不是错了?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同样首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然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素质教育的核心不在教书而在育人,在于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整个教育应竭尽全力全方位地实践探索,以期待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有独立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创造者。

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 篇4

从中学历史学科来看, 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二是重视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三是重视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智能素质。这三者互相渗透、互相包容。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 在学校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将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教师必须尽最大的努力,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为他们将来成才打好基础。为了适应素质的这一要求, 就必须进行中学历史课堂改革。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实行目标教学

中学历史课传统的教学内容是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教师包办一切,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东西。而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内容既加强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 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拓宽知识面, 既重视科学, 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问题不用心是难以解决的, 因此过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实行目标教学。实践证明, 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具有内在的兴趣。针对历史教材内容头绪多、史实多、联系广泛的特点, 教师就要精简精选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 要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 在保证历史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 来用调动教材、变动内容、有选择地讲授。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材料, 在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像民谣、对联、典故、诗词、成语、传说、乡土史内容等。但补充的内容要符合科学性和思想性, 要生动、具体, 能激发学生兴趣。但补充一定要适度, 不能影响教学的正常进度。

实行目标教学也是历史课堂成功的关键。缺乏目标意识, 随意性大, 肯定会浪费时间, 耗费精力, 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 因此, 要重视教学目标的拟定。把目标作为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使每一节课的时间都被充分利用, 与教学目标无关言行要尽量加以避免。教学目标的拟定要完整、具体、符合实际, 必须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 并要吃透教材, 针对教学重点, 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

二、解放思想, 改革教法

以往的历史课教学, 教师一般多采用注入式教法, 照本宣科, 学生只能被动地死记硬背, 不能融会贯通地掌握历史知识, 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 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才能实现中学历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要想讲好一节课, 首先要要备好课,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首先从备课开始。在备课时, 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在备教材上, 而是既要备教材, 又要备教法, 还要备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既要备教学内容和要求, 又要备整个教学过程;既要备知识的重点、难点, 又要备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 还要备怎样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形式和途径。

在讲课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 主要应考虑学生怎样学, 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和指导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决定性。如果教师一味灌输, 包办一切, 学生就会必然被动地坐在听众席上。

针对历史课的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众多的图画、地图, 同时制作一定的教具, 采用教具落实法、图示教学法, 展示鲜明的形象于学生面前, 通过学生的视听器官刺激学生的大脑, 产生兴奋情绪,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文化方面, 教师介绍各个朝代的书法家时, 可以搜集一些书法家的作品, 可以准备有关的音乐唱片。另外, 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小问题, 既能开动学生的脑筋, 点拨疑难问题, 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讲孔子的学习方法时, 首先设计个小问题:“你在学习过程中, 用什么方法巩固旧知识?”学生回答后, 再一一讲述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这样, 他们就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态度, 在我们今天依然还有借鉴意义。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才能走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之路。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育和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一切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方针政策, 都必须在课堂中得以实施。为了适应素质的这一要求, 就必须进行中学历史课堂改革。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实行目标教学;二要解放思想, 改革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才能走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之路。

化解历史积案实施方案 篇5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信访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区信访联席办《关于印发阿城区开展化解信访积案攻坚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解决合理诉求为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要求,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倾力化解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涉土、涉矿信访积案,推动全县信访积案“清仓见底”,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攻坚活动,实现“案结事了,息诉息访”的目标。

三、工作步骤

(一)全面排查,分类化解。各科室要在原来排查的基础上对本单位的信访积案和非正常上访案件再次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并造册登记、建立台帐。深入分析案情,确定化解措施,做到一案一策。对重大案件,召开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会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因案施策,分类化解。要认真做好积案化解的后续跟踪,及早发现矛盾化解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出现反弹。

(二)集中力量、分类化解

一是制定方案,研究化解措施。各科室要逐案研究一揽子解决的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包案领导、承办人员、办结时限等,细化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教育稳控、依法处理等工作措施,综合运用协商调解、公开听证、领导接访、法律援助、挂牌督办等方式,“穷尽政策、穷尽办法”,全力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确保案结事了、息诉息访。

二是领导包案,强化工作责任。各科室对省、市、区交办的信访积案,要落实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包保责任组,做到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疏导、包息诉息访、包稳控管理的“五包”责任制,切实做到“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不得“转包”、“代包”和“挂名包案”。处理包案事项要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

三是分类化解,确保息诉息访。按照把问题解决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思想疏导到位、困难救助到位的“四个到位”原则,集中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化解各类信访积案。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一次性解决到位;对诉求合理但坚持过高要求的,要在解决合理诉求的同时,耐心细致地教育疏导、理顺情绪,并促使“案结事了”;对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要采取个案救助救济的办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使息诉息访。对经多次处理且有明确结论的行政诉求类信访

积案,要认真进行审核,严格落实处理意见;对“终而不结”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终结,并做好后续工作;对坚持无理诉求并缠访闹访涉嫌违法的,要根据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关于依法处理违法上访行为的意见》依法严肃处理。

(三)报结销案、审核验收

对交办的信访案件实行动态管理、审核销号制度,对已办结的信访案件,要做到随结随报。办结的信访案件要逐宗建档立卷,做到“六有”:有基本案情材料、交办案件台帐及交办函、确定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的文件、包案领导签字的查办报告及相关材料、答复信访人的书面材料和回访材料、目前采取的稳控措施等,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报区信访局。

(四)总结评比、巩固提高

从积案化解层面和工作层面进行“回头看”,巩固信访积案化解成果。对已经化解的信访积案,通过干部下访、入户回访等形式,了解上访人思想动态,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对限时未化解和个别化解难度较大的积案,要调整办案思路,找准突破方向,推进积案彻底化解。抓好信访积案化解总结评比工作,奖优罚劣,总结提升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信访积案攻坚专项活动领导组,

王丽娟同志任组长,王佐忠同志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五楼小会议室。要按照省、市、区攻坚活动的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通过主动抓、亲自抓、反复抓,形成领导带头、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二)转变工作作风。在信访积案攻坚专项活动中,各科室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不欠经济账、不欠感情账,合法、合理、合情解决群众诉求。要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上用真劲、做真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做好化解攻坚工作,确保信访积案得到及时、妥善、有效化解。

(三)完善工作制度。一是定期报告和情况通报制度。二是督查督办制度。三是考核讲评制度。把信访积案攻坚专项活动成效作为全年工作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大考核力度。

(四)强化工作责任。要以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推动工作落实。对重视不够、推诿扯皮,不按时报送工作进度情况、不按时报结案件,甚至弄虚作假,要视情予以通报。对已交办的信访积案,凡信访人再次发生去市赴省进京重复上访的,一律实行倒查问责。对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造成信访

积案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发生群体性事件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任人,要依据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五)建立长效机制。把源头预防作为有效控制信访积案增量的关键环节,重点是把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理到位,强化首办责任制,努力提高按期办结率和息诉息访率,切实把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防止形成新的信访积案。继续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在排查内容、力量使用、化解方法上,继续狠抓重点、集中力量、综合施策,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认真总结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积极探索重信重访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健全化解信访积案的长效工作机制。

浅谈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 创新精神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29

教育是振兴经济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我们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着力于把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变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轨道上来,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深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本文粗略论述了几点在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做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角色更新教育的观念

新课程的改革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在以升学开试为中心的大前提下,现代化的教育理论还是很难支配起教学实践。所以教师就需要仔细去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切切实实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到学习中,确立起全新的教育质量关、人才观和价值观,重新定位教师观和学生观,更进一步地推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把过去的强制学习,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转换过来,努力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发的去学习和探索历史知识。

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自觉敞开心扉,把教师作为他们最知心的朋友。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能把学生本身的学习和探索欲望激发出来,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那么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就不会太好,甚至会变得反感这门课程。所以,教师要尊重和赏识所有的学生,平等对待,让他们变得愿意学、敢于讲。例如,在讨论秦始皇的历史作用时,很多学生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只是片面地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没有什么功劳和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简单地以教师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否定,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最终使学生明白秦始皇是个暴君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最终确立做出了贡献。经过这样平等的交流和讨论,既鼓励了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激发学习兴趣探索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

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入迷一样地去追求和探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这个兴趣必将会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力量。所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参考,也是用以衡量教师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激发和引导学生爱上历史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一些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奇人轶事等。例如,在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就利用“三顾茅庐”的典故和《赤壁之战形势图》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安排,精心设计,步步为营地去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简单易懂且乐趣无穷,把以前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从而在充满兴趣的环境中成长。这个过程中他们既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与增长了知识,达到知史做人,学史明志的目的。

实践教学经验有这样一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条金科玉律至今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如果社会在快速发展,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教师应该在各类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出更高、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历史教学中,很大一部分老师采用“以讲读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历史难以“目睹”,利用前人的教学方法来学习历史也是一种方式,但如果不加以创新,就会把历史教育带入误区。在考试制度的不断强化中,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受到压制,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历史教材内容时间跨度长,而教材是教学中的最主要载体,但如果在教学中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学会就好,那在这个“信息时代”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课本教材,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整合资源,为学生了解更广的知识面提供条件,进而可以更可客观地去学习历史,提高自身水平。

三、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先决的条件就是激发他们的求和欲和好奇心,让他们把被动变为主动。教师的课堂上也要努力创设一些情境问题,调动他们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当时社会的一员,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去感受那个时代并表达自己对整件事情的看法。感悟程度不一,立足点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但只要发自内心,都能起到有效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认真思考的目的。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激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当中,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学生参与的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这一内容时,让几名学生扮演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之后,让学生讨论哪些观点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要想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为指导,从激发学习兴趣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入手,达到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的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篇7

一、史实要真

“史实要真”这一教学原则是德育教育中最为基本的一个原则, 也是德育教育最为核心的原则。不少教师为达到目标, 人为地夸大史实, 把历史随意打扮成漂亮的“花姑娘”, 向学生传递错误的信息, 这种教学方式的危害极为严重。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教师任何一个不负责任的谎言都有可能被拆穿, 学生也会质疑自己在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讲真话, 讲实话, 尽量做到“论从史出”, 向学生灌输的每一个观点都要有史料支撑。

例如笔者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的时候, 通过播放一段马格尔尼带领使节团访华的故事录音, 让学生了解到最初英国是想通过和平方式来和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 但是遭到了愚昧无知的中国统治者的拒绝。为了寻求更为广泛的市场, 英国对中国发动了武力战争。这个世界性强国很快打败了日趋衰落的中国, 于是就有了不平等条约。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 让学生明白:“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 而是必然发生的结果。”

二、情感要真

“情感要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少数教师为开展德育教育, 会故意夸大情感, 矫揉造作, 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 反而造成了负面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教学情感丰富而真挚, 为激发学生的情感渲染气氛, 让学生对历史有正确的情感评价。俗话说“动人心者, 莫乎于情”,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方向, 不仅能更好地进行知识教学, 而且对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也大有裨益。情感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 让他们从历史材料出发而非从主观臆断的角度出发去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有关内容的时候, 分析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看到了鸦片战争失败结果的基础上, 就会认为近代中国遭到列强侵略完全是咎由自取, 丝毫不需要同情, 从落后的祖先那里也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样的态度明显过于偏激, 教师就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还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一讲有关三元里抗英的故事:1841年5月, 英国的军队攻下广州城, 清朝的大军统帅奕山等求和并与英订立和约。转眼间, 英军就去骚扰三元里地区。广大民众奋起抵抗, 诱敌至牛栏岗, 将英军分散包围并用刀砍伤不少印度雇佣兵。通过一些人民群众自发反抗的例子让学生明白, 尽管当时的中国无论在财力、物力、武力都不是英国的对手, 尽管清政府腐朽无能, 但是当时很多坚强不屈的中国人还是英勇抗战, 谱写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这种精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作为一名中国人, 我们应当为中国崛起而读书, 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求实忌空

学习历史就是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来反思自己的实际生活。历史要联系实际, 这对于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同样重要。教师不能把知识和德育教育割裂开来, 而是要把历史和实际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机会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历史和德育教育都落到实处, 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就会对德育内容产生共鸣。

例如某教师在教《鸦片战争》这一课时给学生提供了一幅1799年到1839年期间英国对中国鸦片输入的有关情况表。从这个表可以看到, 在这段时间内英国对中国鸦片输入量不断增加。教师进而让学生谈谈大量鸦片输入中国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学生很快就能联系自己在新闻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有关吸毒的例子, 并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白银外流, 银库亏空;吸食鸦片会让人丧失劳动能力, 过量吸食还会让人丧命;老百姓为了吸食鸦片会去抢劫、偷窃, 不仅让自己妻离子散, 而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总结一下吸食鸦片的危害, 从而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的德育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教育 篇8

一、创设情景,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中, 教师高高在上, 口若悬河;学生则正襟危坐, 洗耳恭听。殊不知, 如此紧张沉闷的气氛既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扼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经验告诉我们, 如果学生喜欢某一位教师, 就会对其任教的学科有兴趣, 就肯下功夫去学习这门课程。因此, 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我尽力去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并认认真真地倾听其发言。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 我也会适时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给予评价。此外, 我还会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打消其畏惧心理, 以便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乐于并勇于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真正做到“我要学”。

(二) 创设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

中学历史教学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就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 以疑激趣, 以疑启之, 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在课上教师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在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历史资料之后, 教师做适当引导后再次提问: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这样层层递进、由浅入深, 学生自然随着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思维, 有效地在交流思考中掌握了虎门销烟的概况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要不断根据课堂的生成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以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再如讲到《辛丑条约》时可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要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必须有一个思考过程,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寻找答案, 这样学生的兴奋点就找到了。若在设问时能够环环相扣, 就更能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 层层深入地剖析, 从而启迪其思维, 开阔其视野, 最终使其思维得到锻炼与发展。

二、运用网络资源, 扩大知识面、培养创造性

美国著名教育学者认为, 网络化教育是各国21世纪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见, 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课程角度讲, 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及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网络化教学不仅能唤醒学生的潜能, 激活其封存的记忆, 也可以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 放飞其被囚禁的情愫”。

传统教学学主要采用师问生答的师生单一互动的交往方式, 这种方式下, 教师是“主角”, 居高临下, 独占课堂,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网络化教学则通过组建学习小组, 让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学习, 适当改变师生的位置, 增加组内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教师既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也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大量实验表明:在这种和谐宽松的网络学习氛围中教学, 教师易于调控, 便于调节,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富有好奇心与想象力, 敢于冒险, 敢于向困难与权威挑战等。具有此种意识的人不满足现状, 敢于并乐于探索未知, 以达到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 在他们的心灵中, 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在历史课上, 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物及事例极为丰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瓦特改良蒸汽机,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郭守敬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这些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以上富有创新意识的事迹, 可以深深地打动学生, 促使其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 鼓励标新立异, 培养创新精神

标新是一种创新, 立异也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独立思考, 敢于质疑教科书、置疑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 尤其是提出不同于他人的想法,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 要从思想上引导。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任何学者与权威都不可能独占真理, 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现新知, 因此, 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其次, 教师要创造条件,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如此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是由于年龄与现有条件的种种限制, 学生的标新立异可能会出现错误。对于这些, 教师不能简单否定, 否则不但会削减学生探求新知的乐趣, 也会使其变得小心翼翼, 害怕思考。事实上, 只有出现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 一定要进行保护和容忍。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 创新的基础是人才,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教育工作者唯有顺应时代, 结合其任教学科, 根据教学实际, 寻求种种方法与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 篇9

一、正确理解“主题教学”的含义

“主题教学”就是要以鲜明的讲授主题来统领全部讲授内容,实施课堂教学。正如写文章必须具有中心思想来反应作者的写作用意,同样,一节课上也必要有中心思想来讲明讲授方针,这节课的中心思想便是讲授主题。

二、高中历史主题化学习策略提出的依据

(一)新课程改革趋势的要求

“转变课程过于重视常识教授的偏向,夸大构成积极自动的进修态度”,“转变课程实行过于夸大接管进修、死记硬背、机器练习的近况,提倡学生自动介入、乐于探讨、勤于脱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置信息的本领、获得新常识的本领、阐发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和交换与互助的本领”等,是基础教育课程鼎新的详细方针。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样规定了历史的课程性质:“高中历史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通过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程改革趋势也要求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对传统历史教学的反思

因为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始终存在侧重教轻学和为考而学的状态,学习往往是被当作是进修者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客观的、被动的、机器的反映进程,因此老是将历史讲义常识当做定论,当作无需查验、只需明白和影象的“绝对真理”,只要懂患了、记住了讲义常识,就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因而老师以为经由过程本身的教学就能够将大量的历史观点,乃至全部常识系统传递给受教育者。学生的学习就犹如是向电脑里输入已被教材或教师整理好的信息,然后在考试时输出标准答案的过程。重历史知识的存储,轻历史思维的培养;重历史知识的梳理,轻历史意义的建构;重教师“告诉”水平的发挥,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怎么冲破这类功利主义的历史进修目标观和以“常识本位”为特点的传统历史讲学,让门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去审阅历史,以历史的视角阐发现实题目,增加学生进修历史的乐趣和积极性,都是值得我们沉思的题目。

三、高中历史主题化学习的具体操作

(一)发散思维,切入主题研究

钻研主题发生后,教师要充实发散学生的思惟,引发学生的思惟共振,即便学生熟悉之间相互感到、撞击,不竭激发出聪明和灵感。教师要创设一种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环境,通过个案引导学生提出各种有探究价值的主题,有时候某个学生的思路,可能正是其他人已经思维过的设想,其中对问题的一些最有价值的研究,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共振”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旦有学生被鼓动起来,新的思路就会被打开,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二)激活思维,创新主题探究成果

主题化进修采取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这类自立的、又分工互助的进修体例,终究的结果是既带来了群体思惟的激活,又带来了个别思惟的立异。由于历史“主题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指向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强调以发展学生创造力为目标,而不是产生新的史论,因而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探究既是学习的基本手段又是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主题探究的成果。实践证明“主题探讨”的功效不仅仅在于看得见的学习成绩的进步,学习乐趣的加强,理论功效(如小论文、课题)的获奖,更主要的功效是由这类学生的自立学习,由这方法培育的学生的钻研本领与缔造本领,让学生学会了若何获得学习常识的方式,及由这类方法所成长的门生汗青进修素养。

(三)搭建平台,多向交流,感受主题探究成就

在主题化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交流成果提供了很多的平台,如课堂汇报、课堂辩论、历史小论文评比、历史主题化小报的编写、评选历史知识最丰富的同学、学生课题的展示等,让学生感受一种成就感。《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这课中,课堂上重点放在互助组探讨功效的交换和会商上,各组纷纭拿出本身的功效,派出口才好的同窗卖力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换本身组的概念,那节课上,门生那种洗沐的表情溢于脸上,整堂课中门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感触感染本身的成绩的同时,分享同窗的探讨功效,获得了常识、学习方法和自信心的两重收成。

五.结语

审美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篇10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 树立审美观。

在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对于美与丑的刻画是通过作者对时代背景、情境环境、人物形象等各要素进行的。在遵循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的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审美教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欣赏历史中名师的一些作品,并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中获得启发。

2. 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其实从小学教学到中学教学一直都是学生审美能力养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审美锻炼自己对作品赏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作品情感的领悟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审美创新能力。

审美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个优秀的历史工作者首先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教师的引导会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自己的感悟中延伸出自己的灵感。

二、审美教育的原则

1. 与生活相结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审美教育应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提炼经验和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够切身领悟到审美教育的真谛,以情入境促进学生将审美能力从文章中带到生活中,完善自我人格。也只有将审美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才能够保证学生将审美能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2. 情绪与逻辑相结合。

情绪与逻辑的结合实际上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这其中包括对美的正确领悟和情绪克制,即通过理性逻辑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阐明道理,通过感性感知作品的美感和意境,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作品鉴赏。比如学生在学习某段历史时,教师要将正确的逻辑传授给学生,然后学生再用自身的情绪来理解这段历史,使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具有审美能力。

3.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审美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审美情况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进行审美教育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审美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1. 美读。

美读其实是指对历史的解读,阅读历史文章或者是名师作品可以加快学生对情景的融入,加深学生对人物特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例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选择历史书中的节选内容,如敦煌莫高窟中的佛像和壁画,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赏析和解读壁画,让学生揣摩历史中各个阶级人不同的心态和形象,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自然的对于审美有了一定程度的向往和追求,使学生逐渐能够独立的赏析一件东西或者一篇文章,并且壁画中的色彩非常适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美看。

美看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所学章节的朗读或影视剧片段,能够使学生了解所学文章所处的年代背景特点、人物性格或者美景的意象。例如历史书中有一篇五代十国的历史节选,教师可以先播放相关五代十国的历史和各国大王的生平事迹,以促进学生对各种人物的形象认知,进而对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和功过是非有自己的评判和解读,从而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

3. 美悟。

美悟是审美的核心,悟即是对文章赏析的结论。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使用静默的方式,如学习历史时,可以配以中国风丝竹之音帮助学生尽快入境,在只有音乐声的环境中使学生勾勒画面,完成从无到有的体验。

总而言之,审美能力与人的成长和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阶段应为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历史先天的优势和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断发掘优秀的历史素材,通过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鉴赏和实践发现美、创造美,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提高审美品位,从历史教学中获得审美收获。

参考文献

[1]曾珍.慕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其对策[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5

[2]张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历史课实施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 人格教育 新课改

自从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正式出台以来,高中历史教育更加突出了人文精神教育。这就要求当代的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全面实施人格教育。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讲解与本学科相关的内容,更要将学科内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人格发展当中。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人格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新颖的教学方法

当代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摒弃一些效率不高的传统教育手段,在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之下,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当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谋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全新方法。国外的一些学者发现,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发地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或者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进而掌握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学习方法。着眼于新课改形势之下的历史教学,必须摒弃从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的条件,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对思考的问题进行升华,最终强化人格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人教新课标版教学方法举例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在在编排上别具一格,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历史学科,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整合。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师加大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广度非常有利,有助于学生领悟历史学科的精髓和魅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

针对人教新课标版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师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譬如: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以此作为提出问题的切合点。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拓展,使拓展资料与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串联,之后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切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此外,教师应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之上,适当地补充课外知识。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注意力也被吸引在课堂教学中,进而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落实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教学方式是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最先遇到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对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借鉴,利用科学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如:建立合作探究模式,就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势而言,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当前最好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仅仅有数量较少的学生进行回答,课后的复习工作也是由学生自行完成。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之后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材料搜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会对学生产生任何的课业负担,进而使学生们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学习、探究,使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一定不能忽视人格发展的影响,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是强化教学成果最有效的办法。如此一来,学生在得到老师、同学认可的同时,满足了自身的求知欲望,并以此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历史教学活动当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克服了障碍,切实落实了新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了教学知识的内化,引发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重新审视,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才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本学科的教学技巧,充分理解学科内的教学内容。当前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要求教师必须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历史教师应当把教学目标渗透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准确的品评,将历史元素与现代思想相融合,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最终让学生的内心当中形成深厚的历史情感,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历史教师应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重新审视,将自己从知识传授者逐渐向学习促进者的方向转变,从而让教学目标得以升华。教师应当利用历史文献和资料将学生的真实情感开发出来,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历史教学活动与时代潮流相适应,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这也是历史教育中实施人格教育的核心内容。

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人格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作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历史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强.人格与社会[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姚尚右.试析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24).

浅谈初中历史课前演讲的实施 篇12

一、历史课前演讲实施的原因

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真正喜欢历史这门学科,通过历史课学习能够在提高考试分数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人文基础素养,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历史课前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认为实施历史课前演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更加关注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听课效率。第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很大,但是如何把如此多的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筛选我们演讲时最需要的材料,并且按照自己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如何讲才能让同学们听懂并且感兴趣,这对准备演讲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第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现在网上的资料很多,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从网上搜集所需要的材料,学生在准备历史课前演讲的过程中,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第四,历史课前演讲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善于表达,历史课前演讲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第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因为演讲采用几人一组,不论是搜集整理资料,还是上台演讲,都需要同学之间的密切配合。凡是演讲效果好的小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两个同学之间的配合默契。第六,历史课前演讲的内容对于教材本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它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我们的初中历史教材由于篇幅有限,介绍的是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主干内容,不可避免地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没有提及,历史课前演讲就可以起到弥补教材内容有限的作用,开拓学生的眼界。

二、历史课前演讲实施的具体措施

1. 传统的措施:

每学期我校历史教师都会在第一节课规定本学期演讲的相关要求。主要为以下几点:

(1)全班60人每人讲一个题目,按照学号与题目的题号自动配对。教师提供给学生60个题目,题目的范围为本学期历史课学习的范围。例如七年级上学期教材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史从远古社会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题目就以此为范围。教师在确定题目时,主要考虑的出发点除了所选题目是本学期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内容以外,还会选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及的,但是对于该时期历史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历史知识的有益补充,最后还要相应地考虑到题目的趣味性,让课前演讲尽量生动一些。

(2)演讲分数定为100分,演讲完成之后由教师打分并点评,课代表负责记录,打分分为几个梯度,例如100、95、90分等。演讲分数要经过换算,计入学期末的平时分一栏。

(3)演讲时间限定在5分钟之内,一节课演讲两个题目,按照学号顺序从小到大进行。

(4)演讲要求尽量脱稿,整个演讲过程不允许完全读稿,完全读稿的演讲只能定为不及格。学生可以制作PPT,但是不得照搬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要对资料加以取舍和整理。

2. 经过多年的实践,这几年初中历史教研组不断地对课前演讲加以改进,具体改进措施为:

(1)演讲题目由60个减少为30个,在改进之前,学生是每人讲一个题目,改进之后两个学生合作讲一个题目,学生自由组合,题目由教师在每学期第一节课给学生,学生分组之后自由选择演讲题目。这项改进增加了学生演讲的自主权,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并且可以自由组合,该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历史课前演讲的积极性。本学期,南外初二年级在此基础上再次改革,不再由教师给学生定题目,而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上报给课代表,由课代表统一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之后交给历史任课教师进行审定。历史教师审定的原则主要是学生报的题目是否符合一系列国家和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否适合作为演讲题目。题目审定通过后便可以准备演讲。

(2)演讲分数由100分改变为10分。百分制的分数在实际演讲中打分比较麻烦,分值较大,在学期末换算为平时分的过程中比较繁琐。所以,将演讲的分数由百分制直接改为10分制,最后直接计入学期末的平时分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计算过程。

(3)鉴于在以往的演讲过程中,每学期都会发生个别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当轮到其演讲时不能正常演讲的情况,我们决定在每学期初就和学生说清楚要求。如果轮到某一小组演讲但该小组不能正常进行时,不再往后顺延,也不再利用课堂时间补讲,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而宝贵的。只要没有正常演讲的小组,全部留待每学期期末结束之前,利用课下时间单独去找历史教师完成演讲。历史教师则根据每一小组没有正常演讲的原因相应地在该小组演讲总分里扣除一定的分数。该项措施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历史课前演讲的重视程度,有效地提高了历史课前演讲的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加强对学生课前演讲的指导。教师会在每学期开学时针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内容告知班级学生自主选择题目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提供一些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选择题目的同时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演讲,不拘泥于教材本身。一学期演讲结束后,能让班级整体扩大历史视野,了解到很多新的知识,这样,历史课前演讲对于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每一小组演讲结束之后,教师都会对该小组的演讲进行点评。

(5)每个小组演讲结束之后,需要完成教师制作的一张演讲表格,填写每个小组成员在本次演讲中的具体分工,以及本次演讲的创新之处。并且要求学生要写反思,反思可以是自我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也可以是不够完美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做法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学生通过演讲不断地进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历史课前演讲实施的效果

上一篇:云南高原下一篇:辅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