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工作

2024-11-07

历史教育工作(精选12篇)

历史教育工作 篇1

2014年7月3日起,中央档案馆网发侵华日军暴行档案,央视新闻频道也对侵华日军暴行档案进行揭秘报道,希望通过揭露日军暴行提醒人们勿忘那段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此事引发了人们对历史档案价值内涵的重新审视。革命历史档案蕴含着革命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发掘并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使昔日藏在深闺的历史档案发挥更大价值,具有现实意义。1929年12月,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右江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大量革命历史档案,其中百色市档案馆馆藏的革命历史档案就有187卷,广西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107卷。笔者结合广西百色学院在这方面的经验,就利用革命历史档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推动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一、广西百色学院经验

以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为内涵的百色起义精神成为百色革命老区珍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百色学院努力发掘地方革命历史档案,寻找革命历史档案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切合点,形成了“革命性、民族性和边疆性”教育资源优势,有效融入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为地方培养了一批批忠诚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大学生。

1.依托革命历史档案,提炼成红色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六个一研究平台”,即一个百色起义信息平台、一台红色经典文艺演出、一批红色经典教育微型课程、一个红城大讲台、一系列红城学术沙龙、一批红色研究成果。六个平台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形成。

2.抓好红色教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工作。百色学院组织力量编写了《百色起义精神研究》、《百色起义光照千秋》、《百色起义·红色记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等专著。这些成果已经作为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教材使用。学校还把《广西革命历史档案汇编》作为本校思政课辅助教材,列为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3.把红色教育资源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建党日、建军日、九一八国耻日、国庆日等重大纪念日,与百色市档案局举办革命历史档案校园专题展览,仅2013年就举办9次,自觉前往参观学生达5000余人。结合百色起义80周年、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13批次共7500名学生积极分子前往广西档案馆、百色市档案馆接受教育。引导学生成立3个研究社团。依托“红城讲坛”平台举办历史档案报告。学校开设了思政专题网站“红岸网”,建立了官方微博。每年举办革命历史档案观后感正文比赛。这些措施发挥了革命历史档案教育功能,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4.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与广西档案馆、百色市档案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暑期,组织学生深入当年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县份,访问老红军和革命家属,开展红色采风,调研红色史实,先后收集到23件有价值史料并移交百色市档案馆收藏。

百色学院的做法得到上级认可。2011年5月,教育部增设百色学院为“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学校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殊荣。广西教育厅思政课专家巡视组以“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经费充裕、学生满意、科研突出、文化建设成绩显著”六个经验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作出评价。来自广东吴江市的2010级计算机专业郑美英在毕业汇报时感叹“:在百色学院这几年,最感兴趣的课程是思政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加深了我对百色起义精神的认识,对我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影响很大。”

二、发挥革命历史档案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路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灌输,忽视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好革命历史档案进教材进课堂工作。我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留下了丰富的革命历史档案资源。据了解,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等革命老区院校在探索革命历史档案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育资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他高校要在学习基础上,学校成立机构,组织力量,发掘本地革命历史档案资源,积极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编写适合本校实际的思政课校本教材,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思政课程教学专题内容,融入档案,实施互相渗透。例如《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在分别阐述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理论教学时,结合有关的革命历史档案进行阐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事实例证,课堂教学变得深入浅出。

2.抓好革命历史档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文化传承是大学的功能之一。把革命历史档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切入点很多。要不失时机地以五四青年节、建党日、建军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一八国耻日、国庆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活动或节日为载体,联合档案机构举办专题展览,开展以革命历史档案为主题的观后感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利用档案史料,创作微电影等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成立档案研究社团,开展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入校开展革命历史档案学术报告、专题讲座。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红色教育精神像空气一样弥漫校园各个角落,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知行合一。大学生行为的养成、思想的形成,主要依靠课外实践。习近平指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体验、欣赏红色资源,汲取红色营养,达到内化于心。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或资助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深入革命老区,开展革命历史史料调研活动。引导学生以档案馆为平台,开展革命历史档案研究活动。组织大学生开展红色旅游体验活动。这些实践形式是大学生所喜爱的,也是可以作为的。

4.更加重视探索和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网络时代。网络建设和管理是当前宣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出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学校在巩固学校报刊、广播、橱窗等传统媒体作用基础上,主动适应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以微博、微信、手机报、新闻网为平台的新媒体发展趋势,抢占宣传制高点,努力找到契合点,通过精心组织策划,发布对大学生有关注点的革命历史档案,尤其是新揭秘的革命历史档案,将育人内容融入网络新媒体平台,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革命历史档案资源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关键在找到切入点。要着眼“整体战”,会出“组合拳”,善奏“交响曲”,多途径实施渗透,形成合力,最大程度发挥革命历史档案的正能量。

摘要:利用革命历史档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广西百色学院把革命历史档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阐述了革命历史档案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途径。

关键词:革命历史档案,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价值

历史教育工作 篇2

(一)、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前两年的高考试卷,特别是宁夏、海南、广东等课改地区的高考试卷。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中解读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二)、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就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作出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注意几点:

1、进行二轮复习,第一轮单元复习,以通史为复习导向,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第二轮复习是前进行专题复习,即从某一个角度从纵向进行专题知识的梳理,寻找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第二轮复习时,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通过两轮复习,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对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纵向的联系;另一方面对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的横向联系。

2、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作为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历史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

(四)、在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历史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本人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

历史教育工作 篇3

新形势下的

大学历史教师必备的思想素质

传统的大学对历史教师一般的素质要求是:对于所担负的某一段历史的教学,只要熟悉此段历史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的历史史实,给学生讲清楚也就可以了。较为负责任的教师再深入地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增加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也就足够了。无论是中学教学适应大学教学,还是大学教学适应中学教学,都没有考虑学生发展的因素。实际上,这种大学历史教育是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培养精英的一种教育模式。

如今,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以育人为主。新形势下的大学历史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应作重大的调整。

首先,以较高的教师德性从事教学。实际上,高校教师德性是培养中学教师德性的关键一环,虽然不能说高校教师的德性决定了中学育人的水平及效果,却可以对将来中学历史教学的主体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大学教师的德性越突出,那么这种影响力也就越强大。

大学教师德性的构成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心理上高度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个人的高度负责精神。中学时期正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形成的关键期,他(她)们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社会的复杂性造成了对中学生影响的不确定性,面对正处于心理发育叛逆期(或逆反心理期)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主要以社会性影响为主,思想与品德的教育为辅,容易使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偏差。学生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渡过,与教师接触最多,教师也最了解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正面的、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人生观及道德观的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除了历史学科有其自身优势外,历史教师的德性就成为了关键因素。在现今,大学教师除了要拥有敬业精神及高度的责任认同外,还应具有平等精神、关爱精神、人格尊重等德性,把内在的善良动机和情感付诸教育活动之中,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教师之德,潜移默化,培养出德性较高的中学教师。

二、教师的公正德性。教师针对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公正自古就有,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对不同的学生所实施的教育方法,实际上就是教师公正德性的完美表现。首先,孔子倡导举办私学,使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够接受教育,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实现了一种社会性的公正,它是教师公正德性的最高层次。现今在许多大学里,许多贫困学生面临的辍学、欠费退学或不能正常学习的情况,无疑是教育公正德性的严重危机。折射在教师身上是对物欲、金钱的狂热追逐,从而多方面丧失了教师的道德和良心。虽然是少数现象,但是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广泛的。其次,是孔子在具体的教育实际中,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合理的需要和合理的评价。这种教育可谓尽善尽美。所以,当代教师应该像孔子那样,用心去体验教育的公正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遵守教师的公正德性,把公正真正落实到不同材质的学生身上,正大光明、质朴、公道,把无私、关爱的“仁”的品德在教学中展现给学生,才能发挥教师德性的效力和作用。

其次,以职业为美点燃自己教书育人的生命之火。人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来传承的,特别是历史教育,在知识传承、文明传承和精神传承中居于主导地位。历史教师职业不是热门专业,但是它在社会精神文明及价值观教育方面又是其他专业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对于选择了历史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来说,要建立以职业为美的心境,超越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与新一代的成长、人类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与个人收获的快乐、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心理上美的体验与意识,形成以职业为美的内心情感。当达到这种境界时,就不再把历史教师这一职业当作对社会的一种牺牲或付出,而是对社会的一种创造,它创造了年轻一代的灵魂,创造了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是人类美的最高境界。具备了这种情感,历史教师职业就不再是枯燥的、贫穷的、冷门的职业,而是愉悦的、高尚的职业,是能够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职业。

新形势下

大学历史教师专业结构必须发展

以往,大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性非常强,排斥了其他相关学科在历史教育中的作用,对社会的解释与理解是单线条的,无法发挥历史学在认识社会时的优势。自八十年代以来,大学历史教师虽然在历史研究方面拓宽了渠道,但在教学上变更较少。自上世纪末中学教学以面向生活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以智力开发为主,使中学教材的内容失去了系统性,知识结构不再具有体系性,而趋向于知识以历史为核心的综合性。它基本涵盖地理学科、政治学科、法律学科、心理学科、经济学科、社会学科等多种学科的内容。虽然学生在校学习时接触过某一单一学科,距离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仍较遥远。为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高校历史教师在坚持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必须扩展单一的历史知识结构为复合的知识结构,以便于运用综合知识为学生做出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榜样,使学生逐渐地学会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在历史教材内容中就已经包含了多种学科的知识,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要对这些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中几种知识的体系,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即可。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的吸引力,又可以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综合意识,而且为将来驾驭变化了的中学历史教材奠定了坚实的意识基础。

在知识结构之外,专业结构还包括能力结构、专业服务精神两个方面。能力结构可以包括教师的审美能力、语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等。教育与教学过程并非仅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需要达到多种目标的过程,并且每一种目标则需要一种或几种能力来完成。专业服务精神是历史教师对历史专业的执著,包括上面所谈及的思想素质和对社会价值取向的抵抗能力。

大学历史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中学历史教育方式的变革开始极大地促进大学历史教育方式的改革。在中学历史教材变革的同时,其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大学历史教学也不得不适应国家教育理念的发展和中学教师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改革。

教学观念的改革。以往大学历史教育和教学培养的目标是历史精英型的人才,在历史学科方面拥有完整无缺的知识体系和较深的历史理论水平,也就是说是培养历史研究型的人才。中学历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民主、平等精神、创造精神和遵守法律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上是大学历史教学的缩影。大学历史教育承担着培养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师队伍,就要首先使这支教师队伍具备民主平等精神、创造精神和遵守法律的现代社会公民的素质、意识和能力。改变单一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其培养方向首选复合型人才,其次为能力型人才,再次为观念开放型人才。

教学方法的变革。为适应多种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改革过去那种完全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根据学生参差不一的情况,采用分组讨论、师生主题对话、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问题的研究、撰写论文、社会调查、资料收集、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能力,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教学手段的改进。利用现代化的声音资料、影像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地情景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历史教育工作 篇4

(一)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家国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

龚自珍说:“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毁人之才, 败人之纲纪, 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 湮塞人之教, 必先去其史;灭人之祖宗, 必先去其史。”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不知道世界的历史, 没有历史的比较,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归属感, 产生真正的爱国主义。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也曾指出:“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 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 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 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 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情, 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2]华夏民族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相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意识, 伴随着岁月积淀, 形成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中华文化系统。泱泱中华引以为豪的浩浩青史, 以其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性、包容性和时代性, 它不仅是国人存在的基础更是国人发展的动力之源。拂尘览史, 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自豪。这种骄傲产生的强大的家国认同感, 曾鞭策我们筑起钢铁的万里长城;这种自豪产生的民族凝聚力, 更将促使我们走向希望的未来, 走向蒸蒸日上的明天。

(二) 培养大学生完善的认知空间, 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个不学历史的人, 他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见闻;一个学历史的人, 他的经验除来自自己的经历、见闻外, 也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 这就是认知空间。历史教育强调关注人的意志、道德、理想、信仰等人格要素的综合, 因此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纵观上下五千年, 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民族传奇, 鞭策我们承袭前行。如岳飞的“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怕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 热血肝胆两昆仑”;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以祸福趋避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历史素材[4], 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回顾久远的历史, 更能帮助其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 从而为其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坚实、厚重的基础。

(三) 培养大学生纵横的时代视野, 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

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 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在不断的借鉴与反思中开阔眼界、拓展能力, 从而纵横捭阖、知古论今, 从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 从而更深层次体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风貌。学习历史、运用历史更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创新过程。例如, 我们可从商鞅、王安石力图改革中, 去理解并弘扬“祖宗不足法”的“大胆革新”精神;从陈独秀开展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 去体会并传承“首吃螃蟹,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中, 去继承并充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等。一段历史-的感同身受、一种精神的源远流传,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包容性, 更能提高学生的时代视野, 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层层递进, 把适应变化、传承弘扬、创新理念等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历史情境教育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功能性价值

尽管历史教育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进, 但其无可取代的教育功用还是渗透在思政工作的各个方面, 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与时俱进地探索着自身的内涵和外延。

(一) 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历史是时空的载体, 承载着已逝社会的知识, 而历史教育正是为了认识、承袭和揭示这“人类知识之记录”, 让不断传续着的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身历史文明进程的途径。任何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都建立在对已有的历史遗存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一个对历史无知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定是漫无目的, 随波逐流的。价值观念形成于历史的影响, 价值观念的更新, 也需要从历史到现实的追寻中进行取舍。[5]历史教育不仅实历史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让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并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有利于实现国家基本的政治教育功能

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指出:历史教育是政治智慧教育。这主要因为讲历史必然要讲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事件, 以及当代人对治乱兴衰问题的看法?——历史教育的深层目的是为了观察国家的命运, 从过去的历史体验中培养我们观察政治与社会的能力。[6]历史教育的政治素质培养功能与形势政策课的政治教育功能的归结点是一致的, 其作用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因为形势政策课是直接地告诉学生们当今的世界形势是怎样、未来会怎样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是什么, 而历史教育中的政治素质培养则取材更为广泛、内涵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复杂多样, 需要学习者们通过勤思善思巧思, 纵横千年而方寸于心。

(三)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

近代启蒙思想学家梁启超先生说过:“历史是爱国心的源泉”。历史教育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灵魂所在。以古代的辉煌历史, 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激发国人奋发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中国现代艰苦创业的历史, 激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同热爱;以爱国仁人志士的美德, 陶冶爱国主义的情操;以统一发展的大势所趋, 坚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良传统的决心和力量。历史教育的爱国主义功能无可取代。

三、探索历史情境教育的时代内涵延伸和创新发展

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史学对人的强大训示功能、熏陶作用, 培养强化广大国民的爱国情感, 塑造国民的公德意识, 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服务。这与先进文化创造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7]

首先,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需要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 而历史教育正是传承这种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渠道。其次, 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 而历史教育正是介绍和推广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三, 先进文化的前行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动力。在先进文化的创造过程中, 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历史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多学科交叉焕发出的创新火花为历史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带来了新的生机。

基于历史教育与先进文化的交互关系, 历史教育在未来一定能有所作为, 然而要想大有所为, 就必须不断探索自身教育方式的新思路, 增强自身教育方式的新活力, 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就历史情境教育主体的延伸而言, 从原来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向对大学生、研究生的普及, 更能展示历史教育的成果和功效, 也使历史教育能够实现终身制, 将历史的影响终身化。从历史情境教育内容的延伸来看, 从通史教育——专门史教育——人物专题史教育——地方史、校史教育, 层层递进, 步步深化, 有针对有侧重, 由面及点, 将爱国主义、民族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具体化, 落实到实处。抓住历史情境教育重心的延伸这一主线, 就是从单纯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人物精神内涵的挖掘——历史心态的深层剖析——结合实际的合理运用, 真正实现“读史明智、以资借鉴”的目的。贯穿历史教育时空的延伸的过程, 一方面是在所有本科院校甚至高 (中) 职院校中推广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必修课, 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在农科、理工科院校开设与历史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讲座等, 让非文科生也有机会更多接触到历史学科的内容, 完善其知识结构, 修正其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1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图书馆, 1996

[3]章年海.论中学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教学研究, 2002, 5

[4]王孝俊.简论历史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中国德育, 2006, 4

九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九年级历史教学涉及中考,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九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希望你会喜欢!

九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篇一:

本学期,本人任教九年级1、2班,七年级1、2班共四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老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组织和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保持经常听本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上,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遵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历史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循循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基本能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学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长,复习内容较短,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我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努力就会有效果的。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作出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认真制作各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强化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还要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取长补短。并且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少而精,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三率情况良好。

存在的不足包括:

1,本人存在惰性,平时对学生的要求不严;

2,辅导不够,应多深入课堂,给学生以指导和辅导。

这些都有待改进。

九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篇二:

本学期,根据教育局和学校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严于律己,踏实工作,向45分钟要质量,使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并圆满完成。为了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更好的做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展示课,并能经常听各位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基本做到了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上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上好每节课。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的世界历史知识。

二、认真备好每节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及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认真编写好师生共用的讲学稿。在每一课上课前,认真备齐相关的教学资料、地图、教具等,都做到了“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升学考试时,题目灵活,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形式要有针对性。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和兴趣点的问题,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九年级学生比较喜爱历史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没有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还存在着抄袭作业现象,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颇见成效。但是,由于后进生面较大,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世界历史之风。

五、抓好课后辅导。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六、认真批改作业。九年级的历史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基础训练》。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常常对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上网查阅实用性强的题目,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达到目的。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给予合理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七、全力备战中考,效果明显。在完成九年级新课教学的基础上,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复习。第一步,扣住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复习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复习了世界古代、近现代历史以及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第二步,结合《指导丛书》进行复习、训练;第三步,结合训练题目进行复习;第四步,再回归到课本;最后,进行中考冲刺。

历史教育与素质教育 篇6

历史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总结历史特别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与经验教训,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普及历史知识的过程,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历史素质和基本素质。

章太炎有“不读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的高论,龚自珍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忧虑。鲁迅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只有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才能深刻领会今天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素质概念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品质和特点,如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专门人才接受必要的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促进文理渗透,从而改变专业人才作为某一方面工具的形象,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

历史学科虽然不像今天一些实用科学和热门科学那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某种物质财富或实用技术,但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世界,给人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人生、社会等。这一切便是隐藏在历史知识之下的深层次的内涵所在,也正是这些内涵能够提升我们大学生的素质。

历史知识以其丰富的内涵给一代代人留下宝贵的遗产和丰富的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了教育界的共识,人们都在谈论素质教育,关注素质教育,试图以各种途径推进素质教育。本人就历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二、历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历史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主要内容有高科技水平和高文化素质,通过专业教育及与之相关的教化熏陶,培养既专又博、有文化内涵的专门人才。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学到渊博的文化知识。而历史知识是大学生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

历史学看似“故纸堆”系,实质上是个跨学科的“全能”学科、素质教育的“先驱”学科。历史科学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关于天文、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的《通志二十四略》,包括了礼、乐、刑、艺、天文、地理、食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科学都有或近或疏的关系:它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反过来,其他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和文献。可见,历史科学同其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例如:对于先秦诸子学茫然无知,能说学好了现代的文学和哲学?不知牛顿和爱因斯坦,能说学好了现代物理学?这一事例不仅说明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相互渗透,也说明了历史知识构成了今天人们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历史知识是大学生理解与把握文化知识的普遍性基础,历史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历史教育与大学生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的具体内容是教育大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做忠诚于人民的人。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它内含的信仰、情感、实践三个层面,无不与历史的素养相联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高校培养接班人的根本目标。在这个大目标中,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即政治素质的教育,这正是当前历史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三)历史教育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求索取,在奉献中求索取,鼓励大学生做到奉献大于索取。同时,还要加强懂礼貌、守秩序的基础教育,加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提高家庭责任感、义务感的家庭美德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一个脱离并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纯粹的人。历史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前贤往哲的嘉言懿行有益于修身。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一直有着崇尚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左传》强调:“德,国家之基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人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说只有“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而诚服”;管子则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里提到的礼、义、廉、耻恰恰都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秦汉以来,历代较为开明、较有作为的统治者,几乎无不重视德治。道德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如布帛、粟黍一样,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章太炎在谈到历史作用时特别强调“人物事迹”的感召力,他说:中国古代人物,建功立业,那俊伟刚严的气魄我们不可不追步后尘。所以,要增进爱国的热肠,一切功业学问上的人物,选择几个出来,时常放在心里这是最要紧的。比如看了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壮举,能不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不生出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能不产生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看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等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能不肃然起敬,油然神往?了解了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体悟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看到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能不产生仁爱之心吗?

历史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表现在读史可以使人心胸开阔,上下求索,志存高远,从而提升人的境界。五千载悠悠岁月成就了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丰厚的历史宝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莫不受益于历史的智慧,历史对于人们修身养性、立身做人、经邦济世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通过历史教育,通过历史学家为我们提供的关于悠悠往昔岁月、关于遥远异国他乡的人类生活图景,我们获得了无限丰富的人类的知识、智慧,体验到了其他时代的人们的情感与思想,感受到了遥远世界其他民族的欢乐与痛苦。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自己的国度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学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

(四)历史教育与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之摒弃不求上进、消极退缩、知难而退的不良品质,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信心、进取心和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要培养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使他们理智从容地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保持身心健康;要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力,使其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挫折。历史教育有益于增进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为历史蕴含着前人丰富的历史经验,也记载着前人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痛苦,学史可以汲取前人的正反面的历史经验,丰富人生的阅历,使大学生增加经受风雨的心理承受力。一部人类历史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求生存、图发展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积雪”、“燃糠自照”等勤奋自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故事。而身处逆境和挫折之中,奋发图强终取得伟大成就的也不乏其例,如司马迁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为激励自己发奋著书,写了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从考场失意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精神埋头撰书,始终不懈,写出了光辉的《聊斋志异》一书,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树立起一座丰碑。

总之,历史的观念、历史的知识、正确的历史观,应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普遍性基础。历史教育不仅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所必需,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最基础、最朴素,也是最生动自然和长远有效的途径。毛泽东一生非常注重历史的学习。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也反复强调这一点,明确指出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史的学习,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这些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认识大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历史教育的系统性学习,提高大学生素质。

历史教育工作 篇7

根据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在各个时期的特点, 其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萌芽期、发展期、停滞期与飞跃期。思想教育的发展形势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的情况, 而教育则取决于政府领导与社会格局, 因此思想教育的发展轨迹在不同阶段都具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

1.1 高校思想教育的诞生——萌芽期

我党一贯重视人才的教育工作, 视政治教育为人才培养的地基与至高点, 面对建国前国内萧条的局面, 我们利用思想教育的积极优势, 为人才树立远大目标、坚定政治信仰提供保障。

在建国前夕我国遭受着国外资本主义思潮的大肆侵略, 为了使学生认清当时的社会形势。各高校纷纷响应党中央的指示精神, 将学生送到工厂车间、农村乡下与群众共同生活劳动, 在磨练意志的同时, 又使学生认清了在国家当前百废待兴的时局中肩负的责任。

传统的社会主义精神成就了这一代人坚固的人生信仰, 他们为祖国的复兴、崛起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这一阶段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 我国的思想教育框架尚未规范, 但其核心内容为日后高校的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1.2 高校思想教育的探索——发展期

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借鉴外国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功转型。以往的思想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 思想教育崭新的发展方向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探索中破茧而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 政治思想教育成为了各高校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 高校将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宗旨, 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等方面均衡发展。然而在此期间部分高校扭曲了思想教育的本质意义, 同时“大跃进”的方针扰乱了思想教育的进程。为了修正此种不利的局面, 政府发布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 文件中明确指出“在思想政治过程中, 必须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发展阶段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虽然出现了偏差, 但整体的改革与制度的调整为当时人才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探索中形成了思想教育的雏形。

1.3 高校思想教育的灾难——停滞期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整体的政治思想工作而言都是巨大的灾难, 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在此期间完全陷入被动状态。高校成为“文革”的第一战线, 教学计划与育人理念从根源上遭到破坏, 思想工作被激烈化、极端化, 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陷入混乱, 大大的降低了人才的综合素质。

1.4 高校思想教育的回暖——飞跃期

新世纪以来我国领导人更是对思政教育投入了大量的关注,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 使大学生能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这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们一方面吸取外国教育的先进思想, 提倡人才个性化、开放化的成长, 同时结合自身特点, 用社会主义的核心精神武装学生的思想堡垒, 在“以人为本”的同时注重人才人生观与价值取向的形成, 保证其在复杂的时局中健康发展。

2 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回顾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演变过程, 从中不难看出, 时刻秉承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正确的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教育工作能否顺利、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当下的思想教育体系虽然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因素, 但结合历史经验与现今形势我们可以规划出未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蓝图。

2.1 思想教育将一致性与包容性并存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 其中虽然有资本主义思想的负面因素, 但外国文化中积极先进的观念同样值得我们借鉴。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能够明确人才的价值取向,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作为自身学习的动力与未来奋斗的目标, 这才是高校思想教育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在再鼓励学生了解外来文化, 人才可以通过学习分析出未来世界的发展动向与本身民族的优势所在。有了坚固的信仰为保障, 学生在不良因素的诱惑下同样能保持敏感的判断力, 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实现素质的综合提高。

2.2 思想教育将更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面对崭新的教育对象与世界发展的整体趋势, 彰显个性、积极热情的性格色彩无疑成为当下人才的主体特征,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恰恰满足了人才的心理需求。教育者将不再扮演高高在上的管理角色, 取而代之的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引导者。以往思想教育的偏差绝大部分是由于主观主义的误区, 给人才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新时代的思想教育将在保证政治信仰教育核心绝对坚定的同时,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其主观能动性, 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2.3 思想教育的主体将更加稳固

从大环境来看, 世界各国的的交流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共同发展, 人才在多种文化的作用下思想意识也受到考验。正如上文所说, 教育在统一性的基础上鼓励开放发展, 然而这恰恰对思想教育核心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教育会更加注重工作的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信仰的坚实地基, 时刻与党中央的号召保持同步,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理论强化人才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 保证其坚定不移的履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朱红英.红军创建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时考察[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 .

[2]中共中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196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633.

历史教育工作 篇8

关键词:《历史教育》杂志,刊行始末,宗旨

1931年, 日本法西斯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东北三省相继沦陷,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在此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 历史教育的作用凸显, 历史教育类刊物应时而生, 《历史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办的。

一、《历史教育》刊行始末

回顾《历史教育》的创办始末, 就不得不述及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与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会。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民国学术版图占据重要一席。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会, 是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师生创办的学术组织, 当时国内著名的高校历史系几乎都有自己的学会团体, 并且自办有学术刊物。早在1920年,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曾成立史地学会, 创办不定期刊物《史地丛刊》, 由史地部代主任何炳松担任主编, 《史地丛刊》与后来同类刊物的出现, “标志着专门性史学期刊的出现”[1]351。1931年, 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会创办《师大史学丛刊》, 历史系主任陆懋德担任主编, 刊登了不少有较高学术质量的文章。20世纪30年代以来, 日寇侵略铁蹄步步紧逼, 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史学界寄希望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用, 唤起国民爱国心,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历史教育的论著名噪一时。1937年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会创办《历史教育》杂志, 是当时国内首个以历史教育为刊名的专业学术刊物, “在国内似汗牛充栋一般的出版品中, 像‘历史教育’这种性质的刊物, 至今还未见及”[2]1。《历史教育》实际筹办时间应始于1936年, 出版时间比预期要推迟, “本刊原定于元旦出版, 后来因为储备期间太短, 预定的稿件大多没有收到, 所以决定延迟了一个月”[3]49。《历史教育》第一期于1937年2月1日出版发行, 第二期于1937年5月25日出版问世, 前后共出版两期, 后因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北平师范大学内迁而被迫中断, 此后也一直没有复刊。

《历史教育》具体编辑工作由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会编审委员会主持, 编审委员会主要由历史系师生组成, 教师编委有李飞生、陆懋德、齐思和、熊梦飞、何竹淇等五人, 李飞生担任主编。学生编委从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会和历史系中选出, 史学会推举四人, 分别是史学会学术股的浦安修、冯来仪, 史学会执委会的邵辅周、萧远健;历史系推举四人, 每个年级推举一人, 由于四年级同学即将毕业没有推选, 实际推举了张凤鸣、赵象山、孙克刚等三人。《历史教育》编审委员会的成员, 有不少在后来的学术研究以及抗日战争中, 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历史教育的真谛。李飞生时任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 讲授西洋史, 对西洋高等教育亦颇有研究, 曾撰写《欧洲中古大学之起源》一文, 解放后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4]108。齐思和, 1935年获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学成归国后, 获聘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 开设“史学概论”、“美国史”。齐思和留学哈佛大学前, 曾求学燕京大学历史系, 并担任燕京大学历史学会会刊《史学年报》的主编, 有丰富的编辑经验。抗战期间, 齐思和先后在燕京大学、中国大学、天津工商学院等高校任教, 数次拒绝日伪的威逼利诱, 坚守民族气节。何竹淇,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抗战爆发后, 任西北联大讲师, 著有《岳飞抗金史略》、《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等。浦安修曾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抗战爆发后, 她在延安任中央妇女委员会研究员, 从事妇女宣传工作, 解放后, 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克刚系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 是史学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孙克刚毕业后投身抗日战争, 1942年随中国军队远征缅甸, 后根据此段经历撰写《缅甸荡寇志》和《印缅远征画史》, 记录中国军队在抗战中远赴缅甸英勇作战的动人事迹。

二、《历史教育》的宗旨与内容

经世致用, 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每当国家、民族出现危亡的征兆或现实的危险, 史家们会毫不犹豫地拿起这个武器。明末清初之际, 顾炎武等人开经世致用的先河, 到鸦片战争前后, 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 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如果说求真是史学学科属性之使然, 那么, 经世致用, 则是时代赋予了史学的另外一个功能。史学的致用, 主要表现在历史教育方面。《历史教育》的办刊宗旨是:“努力实现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 培植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提倡历史教育之普及, 研讨历史教育之改进。”[5]1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与经世致用的目的, 即通过创办《历史教育》杂志, 刊登相关文章, 表彰民族气节, 唤起民众激情。

《历史教育》第一期于1937年2月1日出版发行, 第二期于1937年5月25日刊行。《历史教育》杂志设置了“论著”、“漫谈”、“译录”、“书评”、“消息”、“答问”、“会讯”等栏目, “论著”栏目主要刊载两类文章, 一种是关于历史教学方面的问题, “例如, 教学方法之应如何比较研究, 教学效率之应如何设计促进, 教学设备之应如何配置充实, 教材标准之应如何决定去取, 教材内容如何可期分配合理, 以及教学经验之忠实叙述等等”。另一种是关于历史研究方面的问题, “如史学方法之评论, 史源之探索与指导, 史实之申辩与考订, 史籍之诠释与解题, 又或国际问题之检讨阐明, 历史辅助学科之独立研究。盖凡平日读史之所会心, 能有所见而有所抒, 直接或间接以裨益史学知识与史学教育者, 皆无不录矣”。“漫谈”栏目主要刊登有关历史教育的随笔等文章, 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译录”是对外国史学论著的译文的摘录[5]2。

其中“论著”、“漫谈”、“译录”、“书评”四个栏目是《历史教育》杂志的核心部分, 从已经出版的两期内容来看, 共有“论著”九篇, “漫谈”五篇, 译录三篇, 书评七篇, 详见下表。《历史教育》杂志所刊载的文章, 其作者既有著名的学者, 也有史学会的学生。从文章的内容来看, 凸出了《历史教育》的办刊宗旨与时代特点, 第一, 十分关注历史教育问题, 《历史与教育》第一期与第二期中, 共有历史教育相关的文章有八篇;第二, 凸显时代特点与对民族危亡的关注, 关注国际局势, 尤其是与中国息息相关的远东局势, 这两期共刊登了四篇远东史或远东国际关系研究的书评, 反映了编者、作者对国际局势的关注, 对中国前途命运的关心。

在历史教育方面的文章中, 有些包涵着重要的思想价值, 如钱穆的《历史与教育》。钱穆的《历史与教育》发表于《历史教育》第二期, 他在文中阐述了其历史教育思想, 第一, 钱穆强调中国史教育, 认为应当把中国历史教育提到应有的位置, 他说:“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 对其本国史的智识, 绝对需要而有用, 尤其是所谓知识分子, 在社会各界负中心领导的人物, 对其本国历史, 更不应该茫无所知。所以一个国家真有教育, 真有陶冶公民的教育, 无论如何, 本国史, 须是极端重要的。”[6]8第二, 钱穆指出当时历史教育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了改进历史教育的方法。他批评当时教育界与史学界都不重视历史教育的现象, “教育界的眼光, 既看不起所谓本国史, 史学界的风气, 顾不到所关教育的意味, 两者凑合, 遂成浸提国内各级学校之历史教育”。面对中国史教育不受重视的局面, 钱穆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方面要国内教育界对于国家教育国民之根本旨趣之认识, 另一方面要国内史学界对于本国史意态之转变与理论及方法之更新。”[6]9第三, 钱穆认为历史教育的责任在于培养爱国精神, 培养国民对于中国历史的尊重与理解, 他说:“国史之教育意义, 应该首先使其国民承认本国以往历史之价值, 而启发其具有文化意味的爱国精神, 同时培养其深厚的奋发复兴之思想与抱负。”“国史教育之责任, 至少当使国民对其本国史具有一种温情及善意之看法与理解。”[6]8可见, 钱穆不仅强调历史教育对爱国精神的培养, 而且重视历史教育对国民的本国历史认同感方面的功用, 彰显钱穆对历史教育的重视, 以及强烈的时代感与危机意识。

《历史教育》杂志虽然中断, 但历史教育对救亡图存、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并未中断。抗战期间, 有的史学家投笔从戎, 直接战斗在抗战前线, 马革裹尸, 死而后已, 如姚名达。有的史学家, 在大后方宣扬爱国主义教育, 以致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 如吴其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国家、民族危亡多事之秋, 在太平盛世, 也应该加强历史教育工作。当前历史教育观念淡化, 历史知识社会化过程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如以错误的历史观为指导, 出现一些调侃历史甚至歪曲历史的不良现象, 这都要求我们要重视历史教育, 重视把正确的历史知识与历史观传播给社会、民众。

参考文献

[1]张越.新旧中西之间——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7.

[2]李飞生.发刊词[J].历史教育, 1937 (1) .[3]《历史教育》编辑部.编辑后记[J].历史教育, 1937 (1) .

[4]刘北成等.建设中国的世界史学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 (5) .

[5]李飞生.创刊旨趣[J].历史教育, 1937 (1) .

历史教育工作 篇9

一、如何开展人性历史教育

1. 从人性的角度评判历史人物

“忘了人, 就忘了一切。忘了人文教育, 就忘了人的思想、感情、个性、精神世界。从而就忘了一切”。这段话说明历史课上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 一切美妙的教育计划都无异于海市蜃楼。”

初中历史在中考中是开卷考试, 这就给了教师渗透人文教育的机会。在讲授《戊戌变法》一课时, 课文中众多的历史人物引起了学生的争议。我看到学生兴趣盎然, 就布置学生每人写一篇对戊戌变法时期自己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评价, 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第二次上课时学生纷纷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传统的历史教育中, “戊戌变法”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袁世凯背信弃义、临阵背叛;谭嗣同义无返顾、英勇就义;康有为四处奔走、披肝沥胆;梁启超不辞辛苦、到处讲学。“戊戌六君子”血洒中华、气吞山河的悲壮, 铸成了戊戌仁人志士精神的永生!然而依据我们今天的标准评判历史人物, 往往有失公正。我们不能以今天的道德标准要求一个历史人物。经过启发, 学生对各个历史人物的评判充满了人性、理性。有学生说:袁世凯出卖是不得已的, 因为他如果站在维新派的一边, 道德上是讲得过去了, 但在政治上的损失极大, 风险也极大, 一旦事情败露身家性命可能不保。政治上只有成败没有对错!袁世凯信奉的是: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谁对他利益大, 他当然就站在谁的一边, 无可非议!也有学生立即反驳:政客也不能完全见利忘义, 应该有道德底线。还有学生说:即使袁世凯不告密, 戊戌变法也不会成功, 中国封建势力太强大了, 袁世凯也是封建势力的牺牲品。接着有学生对谭嗣同发表评论: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何必拿鸡蛋碰石头?一切从长计议, 自己身家性命都没有了, 还拿什么来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呢?这时立即就有学生反驳:中国自古就有许多舍身取义、杀生成仁的英雄。我适时补充道:对谭嗣同的英勇壮举, 我们理应表示敬意, 这也是谭嗣同受到后人景仰的原因。但生命是宝贵的, 我们在表示敬意的同时, 也有表示异议的权利:历史是复杂的, 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学生对康有为的评价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他是忧国忧民的改革家, 有人说他是大智大悟的圣人, 更有人说他是苟全性命的小人。我也不加评判, 只是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渐趋理性、人性而高兴。

2. 从人性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在教学《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提到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美国轰炸机把重约两吨的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广岛, 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 升腾的浓烟翻滚着, 蘑菇云慢慢定格为历史的一瞬间, 13万鲜活的生命顷刻间化为云烟。然而当我正声情并茂地讲述这段历史时, 我隐约听到下面有笑声, 更有一句“活该”蹦了出来, 再看看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接着我描述代号为“胖子”的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的情景。我说:“随着‘胖子’的降临, 灾难也降临到长崎人民头上。10多万无辜的生命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们的生命就划上了句号!数十万的人受到核辐射, 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学生们居然再也按捺不住喜悦之情, 大声哄笑出来, 兴奋写满在青春的脸上!这一切深深地刺激了我!我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 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啊, 日本人在我们中华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可这些死去的是无辜的生命啊。我觉得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他们从人性的角度去评析历史事件。于是我问学生:请你想象汶川地震时, 当你看到报纸电台报道死去的人排成一排、堆成一堆时, 你高兴得起来吗?学生们说那是天灾, 而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人祸。这是对他们非正义战争的报应!我耐心地启发道:得到报应的应该是那些战争的发动者, 这些生命也是战争的牺牲品啊!也许她是年轻的母亲, 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令她牵挂, 还有年老体衰的父母要她安慰;也许他是初绽花朵的生命, 还有花前月下等他去浪漫, 还有美丽的诗篇等他去描绘!是谁剥夺了他们的生命?是谁毁了他们的家园?孩子们收起了笑容, 脸上露出了庄重。接着我让他们全体起立像为汶川地震逝去的生命肃立一样, 也为二战中被原子弹夺取生命的无辜者肃立, 祝福他们在去天堂的路上走好!让我们一起去仇视战争的罪魁祸首!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 其心灵深处也受到了洗礼———人性回归了!

二、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历史课要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自身魅力。教师给学生讲历史的时候, 穿插一些动人的历史小故事 (达芬奇、哥伦布、毛泽东等) ,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 面向全体学生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清除学习中的障碍,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 鼓励他们从多方面收集资料,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开放式教学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了学生大胆创新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

讲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就联想到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 讲到文艺复兴就启发学生联想到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 讲到鸦片战争就联想到甲午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讲到工业革命就联想到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 讲到郑和下西洋就联想到新航路开辟。

3.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也就是说, 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所不同的只是角色上的分工。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其次,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创设和谐的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宽容学生的误见, 鼓励学生的创见,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教师要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缺点, 教师要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善, 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创新。

4. 注重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底蕴

历史知识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教师要善于挖掘。达芬奇、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 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蔑视权威;哥伦布、麦哲伦尊重科学, 崇尚自由, 大胆尝试;马克思、恩格斯勤奋钻研, 历尽艰辛;张骞、班超历经磨难终成正果。许许多多历史人物的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5. 选择民主的管理方法

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 尊重他们, 信任他们, 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 自定发展目标, 把发展进步变成自己的内部发展要求。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助关系, 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与善意。教学中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课堂用语, 如:你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别着急, 再想想;别灰心, 再努力……让学生处于一种不甘落后、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 不对自己失去信心, 更不自暴自弃, 而是觉得老师在期待自己, 相信自己总能成功。

历史教育工作 篇10

1 时代发展对历史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大力提倡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特别强调历史地、辨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鼓励探究式学习, 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在掌握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 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看出, 现在的历史课程改革呈现一派喜人的景象,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 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需要我们特别加以重视。比如, 有的教师认为, 传统的历史教育虽然有很多弊端, 但是它能够让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历史知识, 新课程的历史知识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新课程如果成功, 无疑对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有利, 但做不好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损失。总之, 历史教育问题不可能因新课程的推出就迎刃而解, 还有很多课题等待我们去研究。从社会科课程的角度探索历史教育的有效性问题, 就是一个解决办法。其一, 能够拓展历史课程的研究视野;其二, 能够多角度地探究历史教育的特有功能;其三, 能够增强历史教育的时代感与现实感。

2 从课程定位看社会科课程与历史教育的关系

现代社会科课程在让学生广泛的学习和掌握社会知识的同时, 掌握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这样学生能更好的了解过去、正视现在、计划未来。因为“社会科”不仅是对人类过去的经历或文化的学习与研究, 也是人们通向未来世界的一种工具。同时, 它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领域, 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 让学生从生活出发, 全面地多视角的了解本国社会与人类社会。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彻底的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技能:运用获得知识与技能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作用;理解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促进社会连贯性发展变化的因素;了解过去和现在的人们是如何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求学生学会评估事件、思想与价值观是如何影响社会的;要求学生参与研究, 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批判性的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并做出理智的决策;要求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去收集、组织、解释与介绍信息的能力。”同时, “在工作中充分显示自己的知识, 技能和职责, 学会终身学习。”

3 历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阵地

社会科课程的最高任务和宗旨是公民教育。在发达国家, 历史知识是每个文化人必备的, 现代公民教育的最主要组成元素。“熟悉历史是一个人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 他的终生眼目。”洛克认为历史是“持重与公民知识的主宰。”卢梭则把历史作为“爱弥儿”的第四期, 即教育的最后一个时期 (15岁以下) 最重要的学科。传统的历史教育强调爱国主义与国情教育;关注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育。综合社会科课程中的历史教育在强调这些的同时, 更加看重公民性的培养, 强调公民教育。历史课程特具公民性, 它自然的把公民教育的自律与他律意识、公平与公正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体验与参与意识、发展与责任意识, 以及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文明的协调演进意识等渗透其中, 因此, 不仅拓展了学习内容, 也赢得了人文学科核心课程的位置。而且, 公民教育中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的形成与确立, 都必须借助历史认识以及从历史学习中形成的各种意识与技能来完成。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人的文化特性也日益凸显。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接受文化的熏陶, 必须是个文明人、文化人。历史传承并解释着人类文化。历史学习能帮助人们了解并认同人类文化, 成为拥有知识素质:基本的知识、基本的认识和基本技能;文明素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敏捷和理智的思维方式、正确的社会理解力;人格素质:基本的行为准则、健康的心理成长、健全的个性发展等的现代公民。

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历史教育, 没有理由不重视历史教学改革, 也没有理由不重视历史教育的师资力量, 更没有理由不重视历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因为,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教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2]姬秉新.历史教育学概论[M].北京:学科教育出版社, 1997.

中学历史教育 篇11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48-01

一、明确历史情感教育的目标

首先,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历史情感目标根据历史知识对激发学生不同情感体验的作用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情感的内涵,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其次,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即是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

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

要想弄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中学历史教学是属于历史研究的范围还是历史运用的范围。历史研究是历史学家穷究历史发展变化,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的过程。“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在对人类以往的历史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意义所作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和精神体验。……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自己的国度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学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可见,历史学家们的工作是繁杂的、细致的、目的明确的。对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运用历史。这种历史的运用包含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对学生及整个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等。中学生是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为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为将来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积累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而不是要求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就去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对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单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解决。近年来教育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正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史学所研究的虽然是过去的人类生活,但时间是永恒连续、前后相继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统一于时间的向度上,因而史学思维模式在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几乎被完整地加以运用。史学思维模式是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所以离开了历史教育,就等于离开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就难以谈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的可持续性。四、历史教育如何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通过上面对人文教育科学内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别并不体现在学科的划分。属于自然科学的学科如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甚至建筑学和环境科学等同样可以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同样,人文学科也可以具有科学性,历史学就是这样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系,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而人文关心的则是人的精神世界。从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历史教育来看,显然更加侧重于科学性,而不是人文性。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获得的更多的是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不是人文精神的涵养。同时,由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之成为各级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对学生进行历史考试和对教师的历史教学进行评估的惟一标准和主要内容。在这种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人性良知、人格尊严、伦理道德和公民义务等等人文要义被无情地从历史教学内容中剔除出去,从而使得历史教育越来越难以负担人文教育的重任。如何才能使历史教育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呢?笔者以为,以下几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改革历史教学内容。目前历史课教学内容的主旨在于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规律”本身归属科学性的范畴。其实,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永恒意义,体现着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绝对价值的精神、人物和事件也应该纳入历史教学的内容,甚至成为主要内容。

第二,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当加上道德维度,既要承认它推动或阻碍历史进步的客观作用,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和机制,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义上的是非善恶。

历史教育的责任 篇12

我们今天讨论的历史问题,是关乎我们人类命运的话题。这样宏大的历史画面扑面而来,让我忽然感觉“历史并不遥远”,“往事并非如烟”。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历史与记忆”,几位年轻人对历史的记忆,引发我的第一个追问是:历史是什么?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我们谈的历史是“记忆的事实”。因为主体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记忆。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民族的,也可以是国家的。即便是同一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记忆也会不一样。孟钟捷教授演讲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闪过很多电影镜头。我们的很多记忆来自电影镜头,和抗日战争有关的电影,上世纪70年代我读中小学时看的是《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到了80年代初在大学的时候,学校大礼堂放映过日本电影《山本五十六》《啊!海军》等,我们都很好奇,试图了解日本怎么看待这段历史。现在的二战和抗战题材的电影太多了。我们会发现,不同历史阶段,我们所表达的对历史的记忆,或者说我们所记忆的事实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的看法是不同的。所有这些不同的记忆,都关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这一系列追问。所有的历史记忆实际上是人们关于生命的记忆,是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民族的,也可以是国家的。如果离开了历史,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生命意义。我认为,历史作为“记忆的事实”是关于我们生命历程的描述。

今天举办的这个论坛,在座有历史学家,有历史教师,由此引发我的第二个追问是,我们的角色担当,即历史学家的责任、教育者的责任,或者我可以称之为历史教育的责任。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历史教育的责任。

第一,历史教育是关于“事实的记忆”的描述。即如何还原本来,探究本质,建构体系。在建构体系的过程中,解读历史事件,向人们呈现更全面、更真实、更客观的历史,并需要以前瞻性的、关于未来的、关于民族和人类命运的视角来描述。

第二,历史教育的意义在于描述“当下与历史”的关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历史的描述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思考自己作为主体的利益。历史的描述一定与作为主体的价值观有关系。我们在看待或描述历史的过程中,一定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思考实际上是要确认自我、确立自信。这种自信和我们今日所讲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有密切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描述与我们的文化自信有密切关系。所以,历史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描述当下和历史的关系。

第三,历史教育意义在于描述“我(们)和世界”“我(们)和人类”的关系。今天的论坛主题是“历史与记忆—一全球视野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的全球视野是我们今天的时代要求。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是我们无法拒绝的且必须拥抱的事实。在这个大时代,我们作为个体——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或国家,都必须建构与世界的关系。我特别关注到今天的演讲中有关“合作才能共赢”的话题。合作与共赢是互为前提的。无论人际关系、经济关系或政治关系,如果没有“共赢”的价值观,就不可能有合作或者说不可能有持续的合作。作为个体,或者作为合作主体的一方面,我们必须意识到对这个世界所承担的责任。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世界的担当。我们在讲五千年文明史的过程中,必须讲我们对历史的担当、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上一篇:皮肤烧伤下一篇: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