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式教育

2024-10-11

历史探究式教育(共12篇)

历史探究式教育 篇1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高考迅速发展而形成了“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 应试教育让学生埋头在考试之中, 为了分数而学习。这种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他学科的弊端很快显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步伐, 进行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教育发展必然的趋势。在高中教育阶段, 学生面临高考, 教师要平衡应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此, 我谈些历史执教中的的体悟。

一、开展综合性的教学评价

新的课程改革, 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注的是学生发展的潜能。因而, 在实际教学中, 仍然以分数定优劣, 把考试成绩定为评价学生唯一尺度的评价方式, 显然已不符合新的课改要求。以我们的思想政治为例,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的教学就是一种知性的教学,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重点、难点、考试要求等一应俱全, 但最后用处不大。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为学生的成长多开辟几条渠道。教学应建立发展性评价方式, 丰富考试形式, 诸如开卷闭卷相结合, 表演、实验、论文及答辩、调查报告、制作成果、谈话、学生自评、口试、观察、人机对话等。注重考试结果的反馈, 在考试中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也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后, 我想说的是,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造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和谐而健康的人。因此, 在目前分科教学的前提下, 我们更应该摒弃传统的学科中心主义, 少一些排斥和竞争, 多一些宽容和合作, 我们的各科教学只有在宽容与合作中, 才能取长补短, 互通有无, 才能培养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 健全的学生。

二、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旨在教书和育人的并轨。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 过多地重视分数和对知识的学习, 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 学成了书呆子, 缺乏思想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对事物缺乏辨别能力,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德育是五育之首, 是一个人成才的根本。而人的德性的养成不同于知性, 往往是不好量化的。历史考100分的学生, 他的道德素质未必就是100分, 一个把《中学生行为规范》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 可能把打架骂人当作是家常便饭。媒体报道的马加爵等一批青少年的犯罪事件, 中学生自杀, 杀害父母等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现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学校不能再漠视学生的德育建设了, 要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内容。所以, 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应注意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 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友谊感、自尊心、责任感等。历史课程是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 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 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 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 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让学生在了解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基础上, 受到思想的熏陶。教师切忌用单一的说教去教学生, 只有依附于教材, 才更有说服力。

德育教育的实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以身立教, 作为承担教育工作的教育者, 应该身教重于言传, 身体力行, 为受教育者做好表率。教师要把握历史学科的特点, 融道德教育于知识教育中;教师要关注道德教育的主体,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如组织参观博物馆, 听老一辈革命战士的演讲等。二是历史教材中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很多, 可以借助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族文化等等。例如, 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 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 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历史教材中, 具有坚强意志、自强不息, 持之以恒的形象比比皆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继续战斗。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对教育中学生立志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素质教育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口号,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显得单一、枯燥,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对知识的掌握不够透彻。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让课堂教学变得多样化, 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有效工具, 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例如, 外在表现形式上, 集合了视频、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功效, 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 调动了学生的感官神经, 符合学生的感性认知规律。把历史教材内容真实的还原, 缩小了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让学生感到历史是亲切的、鲜活的, 学习起来一目了然, 加深了印象, 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 把静态的文字描述动态化、立体化,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习兴趣。

总之, 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 各国都非常注重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改革是符合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要求的, 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 是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 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教师要在教育改革中积极投入, 有所建树,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 勇于探索和创新。

历史探究式教育 篇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一、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一: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至今还在发生影响,含有一定的活力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①相对稳定,具有延续性(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②博大、开放、汇聚百川; ③优劣融于一体。

(三)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①源远流长,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近代以来,在向工业文明、现代化迈进过程中,传统文化表现出诸多不能适应的滞后之处。

(四)传统文化的构成: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还包括法家、墨家、兵家、道教和和佛教等。

(五)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遗产:

1、思想道德方面的优秀传统:

①中华文化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奋的精神意志;

②提倡天下大同、强调个人对集体、国家应尽的义务、责任,鼓舞人们向心凝聚、忠于民族、爱国、克己奉公等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强调身心和谐、天人协调(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贵和尚(社会关系的和谐中庸的处世思想)等。

2、社会制度中的优秀成分:

①行官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②相对先进和公平的选官制度(科举选官制度)③官员的政治修养、个人修养及其施政之道等。

3、其它方面:

①法家、道家、墨家、兵家、佛教、明末清初带有启蒙性质的思潮等文化遗产中也有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②王充等批判和质疑精神,明清之际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的断义逐利,经世致用以及革新精神。

(六)怎样吸取传统文化的养份

1、传统文化的优劣融于一体的特征。

优:见上。劣:漠视个人的主观情绪要求、压抑个体创造性等。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我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用改革创新的视野对传统文化加以审视解析,决定弃取,并纳入新文化体系中融会创新。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专制、封闭意识等糟粕,则要彻底批判否定,肃清负面影响,以摆脱旧传统习惯势力的桎梏,这同样是建设新文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3、有关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

(1)孔子的儒家学说和20世纪初尊孔复古逆流的区别

孔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对人、社会、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于调整以上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当时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重大的,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而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逆流是想继续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并维持他们的统治,是反动的倒退的复辟。它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2)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和“文革”期间砸孔庙的内涵的区别。

A、批判的程度和内涵不同。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并非无条件地否定孔子其人其说,而是

4、现代以来对待西学的历史及经验教训(1949—当今)(1)1949年后的照搬苏联模式。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要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的原料,要吸收从古至今以及各种社会形态下产生的文化,借鉴的标准是“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

(2)对外来文化要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生吞活剥,既不能形式主义地吸收,也不能搞全盘西化。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现实因素:现代化实践基础上的新文化

1、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根本因素——现代化实践。

2、几个相关问题。

(1)深圳文化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A、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对生产关系某些层面和环节进行调整而导致的变化.B、深圳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深圳特区人便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增强了竞争观念、效益观

念、法制观念和开拓意识、民主意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理念的。(2)正确认识现代化实践、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论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前人创造出来迄今仍发挥影响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不同支流,是新文化的源泉,但并非新文化的本原。而惟有现代化实践本身才是检验真理、决定弃取的惟一标准,才是发展新文化的本体、本原。(3)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途径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而生产方式调整、生活方式变更,必然引发传统价值体系产生深刻的裂痕。只有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才有可能强化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意识、民主意识,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什么是21世纪的先进文化。(1)21世纪的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A、提倡开拓、竞争、公平,反对尔虞我诈、拜金主义.B、提倡在法律面前.真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在结果、分配上的绝对平均。在这方面,要强调它区别于传统文化中的绝对平均主义。

C、提倡创新、求实、科学民主,讲效率、讲功利、公平竞争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同时要讲求社会责任、统筹协作和奉献精神.这要强调与外来文化的区别。

历史探究式教育 篇3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人格教育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33-01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技能的培养的时候,同时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也极为重要。在社会群体中,毕竟人格是支撑一个人维持与群体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一种途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格教育,作为教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渗透呢?笔者在教学一线中,进行探究总结,提出我们的看法,以期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参考。

1. 初中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内在关系

1.1人格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何为人格?人格就是个体在自我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品格个性,主要受个人的需要、动机、价值所左右。为了促进学生健全的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人格的教育无疑是需要的。为了达到培养和树立学生良好的品格,健全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必要让学对于我们传统的美德进行学习和继承。与此同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内容,还要学生积极地理解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增强初中生的民族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就精神方面来说,历史教学活动,其主要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这里,不论是学生的价值观,还是学生健康的人生态度,都跟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要健全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地发挥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功能有其必要性。

1.2对历史课程是人格教育的载体的认识

历史记述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它作为人格教育的载体,其知识内容涉及主观和客观、科学性和人文性……这些内容无不体现了人格健全中的东西。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学将人格教育充分体现。初中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进行理解,为更好地对待其它的民族的文明搭建平台。

2.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施行人格教育的方法

2.1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利用历史人物进行人格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进行人格教育,最为直接的就是利用历史中的人物进行人格教育。原本历史就是人物的活动记录,人是历史学科中一条主线。在初中历史学科中,有无数的历史人物,包括一些革命领袖、科学家、改革家、诗人、皇帝等等。作为教师,积极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品格进行挖掘,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第一方面,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律精神品格。第二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塑造学生天下为公的品格。第三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真理追求的品格。毕竟历史中一些人物,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是在探寻着真理,捍卫着真理。比如意大利的思想家——布鲁诺,就是一个坚持宇宙无限论的伟大人物,他最后为了真理竟然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样,哥白尼是这样,诺贝尔也是这样。这些人物的精神品格值得学生学习。第四方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浩然正气的精神品格。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浩然正气的人物也不乏其人,比如苏武,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历史人物。为捍卫自己的一片忠心,苏武在北方牧羊了19年,在艰苦的19年里不改忠贞,一腔浩然正气感天动地。同样,文天祥也是这样。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这些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自然会对学生的人格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2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利用历史事件进行人格教育

我们所说的历史事件,不仅指军事的政变,还包括社会的变革。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积极地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有助于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对学生民族精神的传承,有助于学生对自由民主追求的品格的培养。在这些历史事件中个,学生的人格得到积极地塑造。

2.3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利用历史文化进行人格教育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历史文化,包括文学作品、历史风俗、名言、历史典故等等。在教学中,积极地利用这些历史文化,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道德的、君子的、格物的等等方面,都为学生的人格教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和内容。

2.4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探寻人格教育的外部条件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进行人格教育,需要积极地探寻人格教育的外部条件。

一方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其教师的教学法,有必要对人格教育的协调和配合。所选取的教学法,应该考虑是否能够促进的人格健全这一宗旨。另二方面,注重人格榜样力量的感染。这里的直接榜样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人格,进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最为直接的对象。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健全全面的历史观,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是对健全学生人格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即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利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进行人格教育。同时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探寻人格教育的外部条件,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必然会起到不可抹杀的作用。因而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致力于人格教育的渗透,才能提高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贠喜红.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 尹慧.初中生人格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探究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育 篇4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之下,历史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

首先,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教学的内容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内容往往也比较空洞,在课堂上一味地注重讲教,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热情方面不断的下降,更加对学习历史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将放弃对历史的学习,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的影响。

其次,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其资源也比较缺乏,同时,历史教学的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当前初中历史教育而言,有很多学校在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将教学的目光放在升学率方面,将升学率的好坏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并且,初中历史教学, 主要是在中考的前提之下进行教学,这对于在中考中占据分数比例较少的历史学科而言,经常在初中学校教学中被忽视, 这就引起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态度不认真、不重视的现象出现。

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历史教学中, 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教师往往注重让学生去背知识点,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对学生掌握知识点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导致了历史教学课堂陷入了沉寂的状况之下,无法将课堂的真实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在新课程之下确保历史教学更加有效的措施分析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还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此,初中学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

1.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起正确的历史教学观念。

如今初中历史教学中,依旧还有很多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之所以会存在,绝大一部分都是由于中考制度的影响而造成的。可以说,在中考制度的影响之下,初中历史教学已经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仅仅流于形式,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为此,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并要保证教学观念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元素在内,勾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经过探讨后,每组学生可以推荐相应的代表说出本组的答案,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讲解,纠正那些错误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对历史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其思维也会紧跟教师的讲课步伐,久而久之,学生的历史成绩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提高初中学校以及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

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此,初中学校必须要提高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改变历史教师的思想,提高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断的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以及兴趣, 让学生更好地发展。

例如,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根据所要学的历史内容,上网搜索与之相关的历史视频,或图片,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观看短片的同时,找出教师提问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觉得学习历史是一件轻松而且有趣的事情,还会对历史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使历史教学的整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存在的弊端的分析,给出了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有效实施的建议,确保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实践表明,初中历史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往往会觉得很难把握其中的知识,无法理解,这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还需要保证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摘要:当前,伴随信息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我国教育在教学方面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给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全新的、具备一定创新元素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本文针对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育进行一定的分析,以明确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在。

浅谈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 篇5

浅谈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核心,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成了以模仿、背诵和训练为主要特征的.维持性学习,教师对学生具有权威性,学生对教师具有依赖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被销蚀得越来越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 者:赵玉仙 作者单位:邓州市职教中心刊 名:河南农业英文刊名:HENAN NONGYE年,卷(期):“”(6)分类号:G63关键词:

历史探究式教育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23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不可能仅靠一代人的努力来完成,而是需要每一代人的持续性努力。因此,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至关重要。在社会大环境转变的前提下,我国不断尝试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人为本”为主导思想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登上历史舞台,取代了过去“考试至上”为主导的应试教育体制。新的教学体制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更要注重技能和素养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跟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步伐,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是高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其他各科相比,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难度相对较低,但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反而不如数理化这一类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接下来我将具体探讨一下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重新激发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一、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作为知识的传输媒介,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效果,甚至是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自身出发,走出以往应试教育体制的桎梏,从思想上、行动上接受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

首先,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在我看来,高中历史是一门典型的文学性学科,对于学生的记忆力依赖性较强,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导性”较低。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划重点和检查背诵上,久而久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乐趣,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新课改后,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做到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主。

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是学科领域内的专业人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历史知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革新,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教给学生正确的、新型的知识,就必须保证自己也在不断前进的路上。所以,一方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报纸、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从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尤其是对于新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向教学小组内的其他教师,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巧,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输出的更加高效。

二、以人为本,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从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应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创建出新型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建互动型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以往应试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分数的执著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为的将教与学进行割裂,教师成为高高在上的知识讲述者,而学生仅仅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师生之间因缺乏互动和交流,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新时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师要重新搭建起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互动型课堂的创建,就是引导学生重新参与课堂交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几个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和学生进行讨论,对于历史来说,一些典型事件、人物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以这些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慢慢融入课堂知识的学习。

其次,教师还可以创建讨论型课堂。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知识,教材上选取的历史知识都是比较客观的,但由于历史的久远性,很多历史内容都有一些不确定的野史流传。如今,很多电视电影中都会选择历史内容进行拍摄,而艺术需要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夸张手法,所以很多影视作品中的历史存在失实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拨乱反正”的教学方式,以某些热播作品为例,带领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到真实的历史,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趣性,还能够激发学生自发了解历史现实的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交流互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表扬为主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个学科领域中的权威,因此,学生普遍希望学习过程中得到的进步会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参透学生的这种心理,时时关注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赞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尤其是在课下时间,教师可以尝试着采用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心理和智力方面都逐渐趋向于成熟状态,因此与小学生、初中生相比,在与教师的相处过程中,尊敬的心理远远大过畏惧和崇拜心理。在交流过程中更加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保持权威性和严谨性,从而确保学生对待知识的重视度,但在课下,教师可以卸下教学的束缚,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真心尊敬教师,进而真心喜欢历史这门学科。

初中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究 篇7

一、了解中国史, 激发爱国情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 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 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 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 反抗腐朽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前赴后继, 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 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

1. 了解中国的现代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 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中期, 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 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 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 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 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 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通过学习, 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2. 了解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从1953年开始, 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 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但是, 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 也出现过“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国家日益繁荣富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通过学习, 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 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了解中国史, 立下报国志

18世纪末期, 英国就对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源源输入的鸦片, 不仅在生理上、精神上毒害中国人民, 而且使白银大量外流。面对鸦片泛滥所产生的严重危害, 中国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群众, 开展了查禁鸦片的斗争。1839年6月, 林则徐奉清政府之命到广东查禁鸦片, 仅20多天, 就没收走私的鸦片230余万斤, 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英国资产阶级公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 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除了抗英禁烟的林则徐, 还有维新被杀的谭嗣同, 推翻帝制的孙中山, 横眉冷对的鲁迅, 抗日献身的张自忠, 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 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精神气质。新中国刚成立时, 一批留学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 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 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以上种种爱国的实例, 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通过学习, 让让学生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走近了那段令无数中华儿女悲愤的史实, 让学生懂得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 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从而立下报国志:走英雄道路, 做英雄传人, 创英雄业绩, 热爱祖国, 发奋学习, 为祖国昌盛, 为人类进步奋斗终身。

三、了解中国史, 争做建国才

通过了解中国史, 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国家日益繁荣富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稳定和发展的中国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和赞誉。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跃升, 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航空航天、西部开发……各项划时代的工程陆续上马, 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 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差距。2006年2月,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这份报告指出, 中国等61个国家仍属于欠发达国家, 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为33点, 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2位。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 科技创新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T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 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以上, 而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均在30%。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不仅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之情, 立下报国之志, 而且还要具体行动, 使学生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热爱祖国的具体行动是多方面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 应该从何做起呢?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国家是一个由许多小集体组成的大集体。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集体等都是组成国家的一个个小单位。因此, 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学校也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热爱祖国,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进热爱家乡, 热爱集体中去, 融进“为了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中去。为此, 教师向学生提出了“振兴中华, 勤奋学习,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口号, 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为学校、为班级、为他人多做好事, 启发他们懂得热爱祖国, 要从自己做起, 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了解中国史, 争做建国才的教育, 加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激发了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通过教育, 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关心集体、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积极锻炼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①《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学学科网;2012-5-2210:07:15.

②徐敏;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克山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历史探究式教育 篇8

一、何为“传承大力”

“大力”可作知识与能力讲, 既可以指人类丰富的史实和经验教训, 也可以指很强的关于解决问题的三个能力, 即思考力、表达力和执行力。而具体的思考力是指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并能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的能力。表达力就是交流沟通的能力。执行力则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落到实处, 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能力。历史教育的本就是“传承大力”, 就是通过历史教学, 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 (史实和经验教训) , 并培养学生使之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力、表达力和执行力) 的过程。

二、为何要“传承大力”

这是由历史教育的目的决定的。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历史教育不是简单地为高一级院校学生学研历史打好专业基础, 更不是简单地打造储存大量历史知识和史料的人脑资料库。历史教育就是借助书本历史的教学,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 通过观察分析历史上的成败得失, 反观自我, 折射现实, 为人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力所能及的思考和努力。同时, 借助了解关注历史的一系列过程, 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培养必要的思维能力,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 我在高一新生的第一节历史课上就对学生说:“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也就是要掌握人类发展的相关史实和规律;还要通过学习历史, 掌握历史学科的相关能力, 特别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思考力、表达力和执行力。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会学习, 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会生存, 学会生活。我们要通过学习历史, 继承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 完成自我积淀, 进而不断创新, 实现自我优化, 进而带动他人或团队、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三、如何“传承大力”

“传承大力”需要掌握传承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方法。我们历史的传统教育方法非常有利于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 这里我就不多赘言。而关于能力的培养, 我在讲到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时, 让学生先完成课前预习, 接着在课堂表演历史短剧, 并由其中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和董仲舒就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策论, 然后我再加以点评。以下是当时的课堂记录。

汉武帝 (学生甲, 下同) :听说你是当今最伟大的儒学者, 那你看朕之大汉天下状况如何?

董仲舒 (学生乙, 下同) :社会繁荣, 国力强盛, 人民生活安定。

汉武帝:哈哈, 那你可知这盛世何来?

董仲舒:那是因为汉朝自建立以来, 列位先皇, 包括高祖、文帝、景帝, 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所致。

汉武帝:那你认为当今社会就没有什么问题啦?

董仲舒:形势大好, 但也有些不妙。

汉武帝:不妙在哪?

董仲舒:第一, 皇上势力强而权不稳。自文景帝至今, 诸侯国势力日涨, 危及皇上权威和国家统一。第二, 社会平民安而贫民不稳。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严重, 部分农民失地且无衣食来源, 蠢蠢欲动, 可能会起来造反。第三, 中原安而边陲不稳。北方匈奴经常南下抢掠, 扰我边陲。

汉武帝:那你可有妙计解决?

董仲舒:第一, 可行“推恩令”, 分散诸侯国实力, 使之无力与中央抗衡。第二, 还需以“春秋大一统”为正念。以“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来统一民众思想, 以维护国家统一。第三,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子受命于天, 诸侯王和民众都要服从皇上您的统治, 使民众不生杂念。第四, 现在社会安而不稳, 可抑土地兼并, 以安民心, 可以“三纲五常”之标准维护正常秩序。第五, 可派强将率兵北击匈奴, 以安边疆。

汉武帝: (作沉思状) 诺, 果然是人中贤才。

旁白 (学生丙) :随即, 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政议政, 以儒家学说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为了推广儒学, 儒家经典被定为教科书, 汉武帝在中央兴办太学, 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在社会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教师 (我) 总结点评:儒家思想能成为正统思想, 在于董仲舒和汉武帝实力强大。具体来说, 在于董仲舒和汉武帝具有很强的思考力, 董仲舒能根据当时的形势构建新儒学体系。他们既能分析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 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还在于董仲舒的表达力强, 由汉武帝与董仲舒的策论过程可知, 他能大胆与汉武帝交流沟通, 令汉武帝愿意接受他的思想。更在于汉武帝的执行力强, 能采取具体措施将儒学推广成为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所以, 同学们如果想将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多成绩, 一定要有意识地在思考力、表达力和执行力上锻炼自己。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情景再现, 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主编排历史剧) 、动手能力 (做道具) 、表达力 (将所学知识通过人物对白的设计及表演展示出来) 等。这样就改变了原来的历史教学满堂灌的模式, 并达到历史教学中的第二维目标 (讲究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最后的点评, 提升学生的认识,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法, 从而将历史教学过程转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也学得愉快。

四、何为“画龙点睛”

我个人将历史教育过程看作“画龙点睛”的过程。“画龙”就是通过“继承和积淀”成形, 让学生通过识记、理解和运用, 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 并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等教学过程与方法, 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点睛”就是通过历史的归纳总结和体会, 最终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为何既要“画龙”又要“点睛”

简单地说“画龙”只是教育学生使其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也就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才。但教育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德。只有让学生有德, 也就是让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他们将来才能将知识和能力服务于社会, 推动社会的进步, 而不是对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有才有德之人, 能带来民族、国家的进步;无才有德之人, 虽不会带来什么社会进步, 但还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无才无德之人, 会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但危害不大;有才无德之人, 可就是定时炸弹,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所以, 德育教育在人的培养工作中特别重要。教育在让学生具备才的同时也具备德, 也就是“画龙”结束后一定要“点睛”。

六、如何做到既“画龙”又“点睛”

就是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知识能力教育的过程当中。例如, 我在讲到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时, 就将几个知识点作了归纳: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针对当时的社会实际, 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 从而使社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典型现象。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 儒学成为蔚然大宗。但总的来说,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儒家思想并不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因而备受冷落。而法家思想在当时备受推崇,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日强, 最后统一全国。秦朝奉行法家思想, 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遭受打击。到汉初, 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采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日强。而到汉武帝时, 各种社会危机出现,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而采用积极“有为”的思想。由此可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变化;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更是随着社会的变动而变动, 这就是“与时俱进”。

诸如爱国主义、人文主义、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传统美德、科学精神、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健全的人格、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等都是可以在课上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总结归纳出来的。

综上所述, 历史教育的本就是通过历史教学, 让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和规律, 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也就是要完成力的传承;而历史教育的真就是通过历史教育, 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也就是画完龙还需点睛, 让学生得到思想品质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齐健, 赵亚夫等.历史教育价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J].教师之友, 2004 (5) .

历史探究式教育 篇9

一、坚韧不拔的意志表现了共产党对国家的贡献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塑造了全新的邓小平形象, 也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 在粉碎“四人帮”之前, 也是正面和反面两种斗争处于白热化的时刻, 邓小平同志被革职在家, 但是其并没有产生任何的怨恨情绪, 只是非常担心家人, 也对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感到担忧。这是一个为国家, 为自己的小家殚精竭虑的同志, 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 更是一位人民好公仆。

其次, 在历史遗漏的冤假错案方面, 邓小平同志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本着有错就改的思想打开了“拨乱反正”的突破口。由此“拨乱反正”获得胜利, 一些被冤枉的同志得到了解放和洗礼。在改革开放的战略上, 邓小平同志也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质疑, 深化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 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其不顾个人安危, 面对困难也不退缩, 极大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冲突面前不妥协以及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这种行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体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我是中国人的儿子, 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深的爱。”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情感方面的流露, 也表现了他的政治信念。因此, 在情感的烘托下、在信念的支撑下, 邓小平同志用自己一生的时光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怎样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怎样做事才更有效率。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物质和私欲不断膨胀。在这种背景下, 很多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违背社会的基本原则, 背弃了基本的道义, 违背了法律法规, 在集体乃至国家利益面前选择个人利益, 抛弃了国家集体的利益, 此种不良的思想作风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也产生了非常大的破坏性作用。因此,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态, 就需要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进行仔细地揣摩、分析和研究, 在缅怀这位伟人的同时, 也激励每一个人勇敢地检讨自己的言行,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社会风气, 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出更多的努力。[1]

二、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当中, 通过很多事件描述了邓小平同志在工作当中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他对共产党的事业表现出了高度负责的态度, 对人民群众也极大地体现出了负责的精神。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 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同志较好地解决了人们思想僵化的问题, 打破了“认为毛主席提出的一切言论都是正确”的思维模式, 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历史上存在的冤假错案。在电视剧最开始的几集当中, 邓小平同志还没有恢复自己的工作, 但是在广播中就听到了关于“两个凡是”的言论。邓小平同志没有对此置之不理, 也没有因为自己被搁置就认为自己是局外人, 他主要凭借的就是一个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 他对一些“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并且也做出了一些切实的举动——给中央写信, 希望中央能对这样的错误性方针加以调整。在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以后, 也对这样的错误性方针开始研究和分析, 促使国家走回正确的发展道路。

其次, 推动改革开放战略。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邓小平同志秉承“不唯心、不唯上, 从事实出发”的原则。为了解决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问题, 邓小平同志将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集中在一起, 共同分析研讨教育工作, 并且让大家不要有任何的压力和顾忌, 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畅所欲言, 给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很多教育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对“两个估计”提出了批评。邓小平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工作态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也对高考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性作用。[2]

最后, 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中国自身情况的过程中, 也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 承认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参观日本的工业发展情况后, 邓小平同志看到了日本经济建设当中的优势, 敢于承认中国当时是落后于日本的。这对当时人们所信奉的“祖国江山一片好”的思想起到了打击作用, 但是也更能让人们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潜力, 自此有奋斗的勇气和信心。[3]

三、邓小平同志具有勇于开拓的锐气, 对人民群众体现了更多的忠心情怀

为了改变“两个凡是”这种错误性的方针和政策, 将高考制度以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多种禁区被一一打破, 一个个错误的思想也开始被扭转, 这对国家宏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施行的经济建设措施中, 邓小平同志呕心沥血, 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诠释了中国在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举措。《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通过很多历史事件诠释了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以及邓小平作为一代伟人和国家的建设者、领导者为国家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身上的开拓精神。[4]

在电视剧的第十三集当中, 讲述了关于荣毅仁所提出的参与外资的国家经济发展形势, 这个建议被邓小平关注且重视, 后来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 国家出台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这代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和外来经济进行合作, 并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市场。[5]

四、结语

本文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了探究和分析。邓小平同志作为共产党人具有伟大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是我党的优秀代表。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当中也较好地体现出了邓小平在治国、治家方面一系列的思想, 这些思想和魄力值得今天的建设者去学习。邓小平是传播正能量的使者, 人们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 还要用伟人的人格魅力去滋润自己的心灵以及精神, 深刻地去思考电视剧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以此启发自己的人生。

摘要:《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播出以后就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也引起了群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 邓小平对国家发展以及深化改革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历史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 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突破性意义, 它对国家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宣传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一系列伟人的工作历程以及思想效用。基于此, 本文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思政,教育,意义,探究

参考文献

[1]贾岚, 胡耀南.论邓小平的政党责任思想[J].学术论坛, 2016, 38 (2) :6-10.

[2]金民卿.邓小平改革观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启示[J].求实, 2016, 14 (3) :11-19.

[3]饶志华.邓小平“民主集中制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的论断及启示[J].求实, 2016, 14 (2) :21-27.

[4]汪玉奇, 龚剑飞.“晚年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的一致性——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14 (3) :5-10.

历史探究式教育 篇10

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 是根据国家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定的。更多贴近地方、学校、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没有纳入统一的课程标准和由此开发的教材中, 而这些恰恰是学生最熟悉、最感亲切的课程标准。把乡土资源整合到学科内容中, 帮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能力,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为大部分初中生对学习内容及方式的选择, 仍以兴趣为主。学习是认识的过程, 也是满足心理需求的过程。发动学生研究本乡土, 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生活空间的变化入手来安排课程,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合理开发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可促进中学历史教学

1.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 结合历史

发展阶段适当补充乡土史课程资源, 可促进历史教学。在上明代的北直隶内容时, 不妨给学生介绍蒙古退回北京后, 仍不断南下侵扰, 形成土木之变。明代中期以后, 河北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商业城镇, 如:赤诚、鸡鸣驿、宣化。讲授义和团运动时, 讲授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在河北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各地团众纷纷起义, 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极大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八国联军进北京, 慈禧太后西逃, 曾经在怀来县鸡鸣驿落脚, 让学生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然后让学生在节假日或其他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 走访历史遗址。并写一些读后感, 这样所以加深学生对家贺家大院住宿。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缩短历史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时空距离, 产生了认同感, 恰当地补充了一些乡土材料, 能够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学习中国历史, 理解历史和规律。

2. 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组建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兴趣小组。

在课余时间,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师可以组建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兴趣小组, 把乡土史以专题的形式列出来, 如明清文化、直系军阀的兴亡、直隶洋务运动等, 首先让学生提供一些乡土史的认识, 也能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乡土史是祖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祖国历史是各地乡土历史综合与延伸, 开发应用地方乡土史课程资源, 并运用于历史教学当中, 学生易于感知接受, 易于引起情感共鸣, 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德育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通过乡土史进行活化传统历史教学, 能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更好得达到或者实现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这一重要目的。

在历史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历史 篇11

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情境,从不同角度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对重要历史问题充分地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出难易适中,典型性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对学生具有挑战力和诱惑力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讲授“太平天国”一节时,设置了以下的问题:1、太平天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2、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是什么?3、太平天国取得了哪些成就?4、你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5、太平天国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这些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逐渐展开,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边自学教材边思考,教师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增强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开放性强的主观题,便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互相交流,展开争论。这样,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

二、即兴辩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在课堂上发问,而这也恰是老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探究的契机。例如:在学习课堂评价彼得一世时,当我说到彼得一世是一个富有个性魅力的传奇式人物,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不一时,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便想到,如果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展开专题讨论,既可激发学生探究的冲动和创新的欲望,又可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这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于是,我便开始组织讨论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很快,学生们便陈述起自己的意见来。有的学生认为,彼得一世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君主,他有远大的抱负,他化名米哈依洛夫遍访西欧的主要国家学习参观。西欧之行结束后,便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革,使俄国从一个愚昧、闭塞、落后的国家,一下子跟上了近代化的步伐。有的学生认为俄罗斯帝国的强盛是建筑在千百万农奴的尸骨上的,因而彼得一世是一个暴君。

也有学生分析比较深刻,他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尽管彼得一世改革采用的是野蛮的手段,但是他使俄国“跳出了落后的圈子”,使俄国这个因为没有出海口而倍受困拢的内陆封闭的国家,成为自由出入海洋的大国,俄国几代人的梦想,在彼得手里成为了现实……所以说,他的贡献是卓越的,他促进了俄国历史的发展。

同学们的发言时而引起惊讶,时而引起学生赞赏,课堂气氛非常融洽,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从大家讨论后的发言中,学生们都看到了自己所没有看到的一面。

最后,我总结了一下,然后建议其他没有发言的同学,可以根据课堂讨论课后写出文章来,并根据学生发言给予不同的鼓励。这样,既打破了学生心智枷锁,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了勤于思考、求新、求异的习惯。

三、利用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很重要的就是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不能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那么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和拓展性,用材料研习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先由教师选取部分相关性材料引入教学,逐步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史料,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材料的展示,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辩证地、多层面地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课外材料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贯穿全过程的作用。但是,这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史料,从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材料及学生自己动手搜集相关材料,学生课本知识必然得到进一步巩固,而课外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背景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由学会到学好历史的信心。

历史探究式教育 篇12

我实施的翻转课堂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翻转课堂 ”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时机 ,利用教学视频 ,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和掌控自己的学习。 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 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完全由自己掌握, 弄懂知识点就快进跳过, 疑惑不懂的知识点可以重复观看,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翻转课堂凸显的最明显优势就是全面提升课堂上的互动环节,具体表现在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思辨探究。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中的教练,使教师有时间与学生针对知识的难点疑点进行探讨交谈,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 也使教师有机会近距离真实地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呈现出学生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活跃局面,让每位学生既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又可以感受到团队协作的氛围,培养集体荣誉感。 翻转课堂模式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及反复性。

我实施的翻转课堂主要由课前的预习和学习, 课中的交流、答疑和巩固等环节构成。

1.学生课前环节 : 学生在这一环节要完成的任务是预习和学习。 学生在独立预习教材的基础上,运用手中的视频和导学案,开始课前学习,同时完成预习自测题。 自动记录在学习平台上的收获及发现的自己无力解决的知识疑点。 也就是说,在课前,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讲课视频,由于视频可以随意暂停、重播,因此很方便学生自学。 在此过程中学生把遇到的问题罗列出来,拿到课堂上解决。 在课堂上,学生真正获得解放,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可以把遇到的问题与同学或老师分享,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或教师的指导,解决问题。 并且学生之间的进度不一定相同,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教师课前环节 :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的情况下 ,我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集体制作导学案,作为学生预习和学习时重要的辅助材料,需要包括相关知识、学习方法指导及预习自测等内容。 同时,录制教学视频,教师根据要实现的目标及视频教学需要呈现的内容,收集资源和创建视频。视频录制的重心主要在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重点难点知识的梳理,一般时长5分钟左右。 录制视频时应尽可能考虑不同学生和班级的差异,体现针对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

3.课堂环节 : 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与教师针对学生预习学习时发现的疑点和难点而展开的能力生成过程,包括合作探究、释疑拓展、自主纠错、反思总结等。 学生和教师一起平等参与,积极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答疑解惑的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恰当拓展和延伸。 而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疑惑、做错的题,可以通过互动环节加以解决。

我实践的翻转课堂模式, 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几乎可以称之为一场革命,值得不断学习和实践。

上一篇:如何上好历史公开课下一篇:多元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