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探究(精选12篇)
思想教育探究 篇1
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让·雅克·卢梭) (1712.6.28~1778.7.2) 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更是世界闻名的伟大教育家。他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先驱, 是启蒙运动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人民主权思想, 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有权委任政府和官吏, 人民有权撤换他们, 更有权力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在哲学上, 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 秉持自然神论思想, 坚持人性本善理念, 秉持信仰高于理性观念。在社会观层面, 他倡导社会契约论,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坚持自由平等理念, 坚决反对大私有制及其造成的压迫, 坚决反对专制与暴政, 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天赋人权说”。在教育思想上, 他极力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上的重要作用, 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造成的影响, 极力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主张改革教育内容体系和方法论, 要求顺应儿童的本性开展教育, 让儿童的身心自由发展, 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但是, 卢梭抛弃了他自己的孩子, 因为他觉得凭自己的经济情况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 把他们送到育婴堂让国家培养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这一点在《悲惨世界》中也被雨果反复嘲笑、挖苦, 而他在自己的《忏悔录》中也极内疚地提到了这一点。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爱弥儿》、《关于德·马布里先生的公子的教育问题的备忘录》 (1740) 、《关于圣玛丽先生的教育计划》 (1740) 、《纳尔西斯·序言》 (1752) 、《论政治经济学》 (1755) 、《就戏剧问题致达朗贝尔的信》 (1758) 、《新爱洛伊丝》 (1761) 、《关于波兰政府的思考》 (1772) 等著作当中。
一、卢梭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8世纪, 学校教育由法国天主教会统治。“原罪说”是普世的价值观, 当时的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对儿童施加种种束缚和限制来消除一切罪恶的根源。这样限制人性自由发展的教育环境, 引发了众多启蒙学者的思考和批判。卢梭开始反思教育的问题, 并撰写了《关于圣玛丽先生的教育计划》、《关于德·马布里先生的公子的教育问题的备忘录》两篇论文。1750年, 卢梭发表了《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1758年, 卢梭又在他写的《就戏剧问题致达朗贝尔的信》中, 回忆了他在日内瓦度过的童年生活, 并且表达了他对在乡下生活的儿童的生活方式的欣赏, 并在信中阐述了他对于学校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的不同看法。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汇集在《爱弥儿》一书中, 称为教育学界不朽的经典之作。
《爱弥儿》出版于1762年, 当时一经出版, 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的资产阶级国家。从问世至今200多年里, 对其主题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 普遍认为该著作对其所处时代的个人与社会现实问题均有涉猎, 特别是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生命的本质价值、对自由追寻的意义、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响及改进策略、儿童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宗教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系统思索与思考。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一) 教育阶段划分。
卢梭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顺应人性善的天性, 依据自然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 并创造性的将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教育应当配合孩子天性的发展, 符合儿童发展情况, 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 应当把握好教育的时机, 针对其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给予适当科学的教育, 不可超越某个教育阶段, 否则, 只会造成对儿童的伤害。
(二) 顺应成长规律。
卢梭认为:顺应人本身的自然发展规律, 不能超越成长阶段, 制定超出其能力范围的教育目标, 否则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 就是使儿童在特定的成长阶段, 遵循自然的成长规律, 给予其充分的自由, 保障儿童做人的基本权利, 顺应自然地健康成长。具体而言, 就是不能采用大人的思维取代儿童的思维, 以成人的标准衡量儿童的思想和行为, 将儿童以成年人看待, 超越成长阶段的教育注定失败。儿童不是考试、学习的机器, 需要用爱和关怀加以呵护。因此需要在必要时使其接受适度的挫折教育, 以先培养一个完整、健全的人为首要目标, 像爱弥尔一样, 心灵手巧, 身体强壮, 性情温和, 热爱劳动, 为人耐心顽强, 充满了必胜勇气。
(三) 重视环境实效。
学校的教育职责是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对教育态度的集中体现, 孩子的教育问题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 学校的教育问题是社会的重大问题。教育环境对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的实效具有极大的影响。卢梭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自然教育, 教育就是要顺应人的天性, 通过身体力行获得的知识要好于书本和教师口授的间接经验。因此, 教育环境要保障儿童的安全, 免于受社会世俗等不良因素的干扰。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学校环境是孩子在成长中认识社会、接受社会、完善人际关系的第一场所, 因此学校环境对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环境相对单纯, 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学生需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作为学校, 应当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 并在此基础上, 提供适应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技能锻炼的教育资源。同时, 教师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具有教师选任规范, 明确教育目的, 保证教师尽职的重要意义。
三、卢梭教育思想评析
“在卢梭之前, 没有谁曾像卢梭那样气魄雄伟而又坚决彻底地致力于教学论的改革的”。卢梭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其在教育上的贡献给教育学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他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征, 不能一味死读书本的知识, 而要到实践中去追求有用的现实知识。他告诫教师们不能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应该注重激发儿童的学习激情和兴趣。他的教育思想给当时的欧洲尤其是法国的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以有力的批判, 对后来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卢梭的教育思想史在人类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主张的教育是力图接近自然, 其目的是反对按神的意志或某种社会制度去培养人。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甚至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启发。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 后来的许多教育学家都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育观点。“从这个观念生出种种的研究, 为卢梭以后的教育改革家所注重。”卢梭教育在不同侧面、不同维度对世界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蒙台梭利、福禄贝尔等人都在其传记中提及卢梭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都受到了的启发。
卢梭的这种以“自然”对抗封建等级制度的观点, 固然具有他人难于比拟的成就与贡献,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偏激和片面性。卢梭过分强调天性至上, 坚持认为教育就是完全自由的生长, 显然这是错误的。教育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 完全不顾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人, 人是社会的个体, 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基于教育培养出来的人, 如果完全遵循单纯的自然天性发展, 远离社会属性, 必将完全失去社会意义, 同时也是一种逃避社会责任和放任自流的表现。卢梭著作中的“自然人”, 就是卢梭脑海中抽象出来的人性。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 人的本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 那种所谓的超阶级的人性是不存在的。因此, 卢梭笔下的自然人固然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但这些都只能付诸于书本, 只是他心目中的一个空想而已。过分强调人的自然天性, 而忽视人的社会属性, 这种观点明显与社会发展规律相悖。
参考文献
[1] .崔秀勤.论卢梭自然教育的现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 .吴媛媛.儿童的自由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 .卢珊.卢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思想教育探究 篇2
【摘 要】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有可行性。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建设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推动下,各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有利于整体提升大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更能缓解就业压力。但纵观全国高校开展的“双创”教育现状,多停留在理论灌输以及具体就业政策的宣讲层面,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更是缺乏。因此,有必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模式,将“双创”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多数高校仅把“双创”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组成部分,缺乏独立课程体系的意识,因此,在师资安排上,基本上是由就业指导课老师或辅导员兼任“双创”课程,没有专职师资;在课程内容上,仅灌输“双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就业创业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授课形式上,多采用大班授课,甚至有些高校仅仅做几场“双创”讲座。总结起来,这一局面基本上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层面不重视造成,而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体系,可以探索将“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提升学校、教师、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从而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年以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以教授理论为主,实践教育为辅的模式,这一长期坚持的模式越来越让学生觉得乏味,影响了学习动力。而“双创”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立在实践或者案例基础之上的,如果将思想政治课相关理论有机地融入到“双创”以及大学就业实践和案例中,使学生通过“看得着、能感知”的这种有机会自身经历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更能增加相关理论的可信度。从这个角度讲,推动“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可行性
1、理论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偏重于思想教育,创新创业重在使学生增强“双创”意识,同时,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在教育目的上基本是统一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本身就涵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内容,这和“双创”课程教育内容是吻合的,只是教育形式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之,理论上,“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观等观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保障。
2、实践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经济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其课程体系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牢牢建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就业实践基础之上,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立足于社会发展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基础上的,可分为意识形态教育、能力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所以,二者都必须立足于实践层面来开展,都必须在教育体系中贯穿实践环节,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部门,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高校中由独立的教学单位负责,模式日趋完善,因此在实践中将二者合而为一,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所有高校面向所有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要求,目前情况,一方面不可能依据每一个学生的特色设置创新创业个性化课程,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短时间内形成独立的教育教学部门和体系也不现实,因此,最有效最现实的办法是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双创”内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推动相关师资以及教育方法融合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目标。
1、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根据实际,将创新创业内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是目前比较可行且有效的办法。比如,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别纳入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形势与政策》课,内容都是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紧密结合的,国家创新创业和就业政策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因此该课程完全可以承担部分“双创”授课任务。再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时代精神以及职业道德部分,本身就是“双创”课程内容,还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思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也都和“双创”内容息息相关,通过这种融合,不仅消化了“双创”课程内容,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2、在师资上实现二者融合
师资是教育的基础,很长时间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配备都存在不足的境况,尤其是非重点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大多非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基本上是由行政人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专职比例也很低,此情况下,推动创新创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机融合实属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办法。一方面,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在原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中,选择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符合国家要求的部分师资,实施培训,使之能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这样,不但有利于“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也有利于整体提升师资建设水平。
3、在教育方法上实现二者融合
长期以来,各高校招生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成为就业指导课的附属,且多数由就业部门承担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导致偏离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使学生无法真正实现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同时从大教育观来看,也无法真正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恰好能弥补这种缺陷,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因此,通过教学方法上的融合,对二者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是有益的。首先,通过融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了竞争力,就业率也就得以提升。其次,通过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不是单一的理论说教,是和自己的就业创业以及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课程,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内在动力。
思想教育探究 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共情”运用
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提出,自己讲过很多道理给学生听,学生根本就不听,自己的思想品德课就像白讲了,完全没有教学效率。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不愿意接受一个貌似“假、大、空”的道理,老师只有应用“共情”的方法让学生愿意从情感上接受这些道理,他们才会愿意依照这些道理而行。
一、应用“共情”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部分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高谈阔论各种理论,这使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上说的理论和他们没有关系,这些理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没有帮助,于是学生不愿意自主的吸收思想品德课本中的知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让学生愿意自主的提高思想品德,就要应用“共情”的思想,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让学生意识到思想品德课程和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开展《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例,有一名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名学生谈到自己的父母都要上班,平时很忙,每到寒暑假的时候,父母总觉得他在家里会孤单、寂寞,就把他寄放到大伯家里去住。大伯家里有两个姐姐,个性任性、刁蛮,总是借故欺负他,他在大伯家住的时候,看到大伯家一家人开开心心,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像个外人一般,他就觉得父母把自己推给外人照顾很残忍,他很想用一死的方法解决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用“共情”的方法开展教学,首先就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教师只有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学生才能感受到思想品德不是空泛的大道理,教师开展这门课程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二、应用“共情”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当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以后,部分教师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依某种道德标准指责学生一番,然后要求学生改正错误。这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根本不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和处境,教师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是假的,教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享受指责他们的快感才是真的。如果教师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学生以后就不愿意再与教师交流。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就不能一味的用各种道理指责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才能改善问题。
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开展《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例,当那名学生说出心声以后,如果此时教师一味的给学生讲大道理,说学生有轻生的想法是不对的,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那么以后学生可能永远不会愿意再说出心里的想法。思想品德教育要顺利的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就要用“共情”的心理理解学生的痛苦。此时思想品德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到他非常理解学生的痛苦,并引导学生意识到如何一直抱着这样的痛苦生活,将不能改善这一问题,如果用一死的方法逃避问题更无济于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父母是否了解自己每年寒暑假都生活在痛苦中呢?自己是否有将自己的想法禅述明白?如果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痛苦,那么可在大伯家居住的时候尽可能的争取自己的权益,让大伯了解到自己被欺负的处境,然后由大伯来决定如何解决这种事情。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就能意识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不是接受空泛的大道理,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明的道理都是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用“共情”的方法开展教学,其次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用思想品德的理论思考,如何才能解决生活、学习、交际中的难题,当学生意识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意义的时候,他们就会愿意自主的吸收思想品德知识。
三、应用“共情”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成果
当学生应用了思想品德理论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以后,教师要定期引导学生反思应用了思想品德理论以后,生活是否因此而改善,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有其它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修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直到能够解决整件事情?教师应用“共情”的方法,能让学生理解到用思想品德的角度解决事情,其过程不是静态的,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若要提高思想品德,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完善自己。
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开展《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例,当那名学生向自己的父母提出自己不愿意在大伯家居住,两名姐姐欺凌、虐待自己以后,父母就不再把他送到大伯家。可是父母觉得他在寒暑假中无人照顾是一个难题。为了让父母安心,他订出一套学习规划,平时加强自理能力的锻炼,此时父母才完全放心,让他在寒暑假独立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应用“共情”的方式,让学生动态的看到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愿意在实践中成长,这就实现了思想品德老师开展教学的目的。
总结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用“共情”的方法开展教学,从以上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到,应用这种方法,思想品德教师将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悦松. 政治课教学中同理心的应用[J]. 基础教育参考,2011(02).
[2] 宋亚杰. 共情——师生沟通的润滑剂[J]. 教学与管理,2010(07).
[3] 卢安吉. 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 广西教育,2012(21).
探究高职医学生思想教育路径 篇4
1. 要发挥“两课”教学主阵地作用
“两课”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1], 国家规定在大学课堂中必须学习“两课”的思想教育及科学理论, 所以医学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下面从以下几点来谈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教育:
1.1 加强课堂理论教育质量。
高职院校应设立并安排好医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 选取国家要求的主要应用课本,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 并根据学生的思想及其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2 实施以人为本互动式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 老师在台上按部就班的讲解书本上的内容, 单一的传教与灌输, 以老师为主体, 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受与理解,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两课”教育的教学方式上应以医学生为本, 采取引导与激发的形式使医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 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从而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 成为医学生自主行为的主导。
1.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工作。
目前, 从高职院校医学生的“两课”学习情况来看, 教学内容出现了落后于社会发展及偏离医学生专业的现象, 因此导致医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根据出现的问题来看, 医学高职院校应根据“两课”大纲要求及医学生专业需求, 研究并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课题, 并结合医学生专业性质开展一些实际思想调研和探索课程。在“两课”教学中既不能偏离国家教育部要求, 又可以组织高职院校一些具有多年思想教育经验的教师, 结合学生特点来编写符合他们实际的“两课”辅修教材[2]。
2. 要发挥社会实践育人作用
2.1 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的职能。
对于高职院校的医学生来说, 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门生动、形象的教育课, 它不仅具有实践性, 而且可以激发医学生的主动性。医学高职院校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重视, 并鼓励学校团委和学生处开设或组织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针对不同层次、专业、年级的医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增加社会实践的开放时间, 不要只局限于假期, 学校团委或学生处可充分利用医学生的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来组织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职医学生来说, 他们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农村医疗知识宣传、社区义诊服务、慰问艾滋病患者、医药知识普及等。
2.2 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有很多医学高职院校并没有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安排里, 他们常常把社会实践与教学分开, 而实施的社会实践教学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并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规范的规章制度。因此也增加了调动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困难, 打消了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构, 并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 将社会实践纳入到正常的教育课程当中, 并设立正确的方针原则、目标和要求。
3. 要发挥网络载体的作用
3.1 建立一些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主题教育网站。
医学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创建具有本高职院校特殊的网站, 在上面创建一些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主题窗口[3]。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 将党的政治思想切实的落实到高职医学生德育教育中。通过趣味性、服务性窗口来回答医学生的心理疑惑, 或解析疑难观点, 或与医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等, 从正确的方向引导医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观。
3.2 开发一些医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强大感染力的软件。
在对医学生的课堂教育上, 可以有效的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 来创建一些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互动性的电子课件, 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等课程内容制成电子课件, 它不仅有声音、文字还以图像, 通过这种电子技术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具有感染力、生动性, 促使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4. 要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1 应普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学习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所以在医学高职院校应设立一些《医学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大学生心理卫生》等课程, 通过这些心理教育课程来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4.2 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由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咨询。
医学高职院校应设立具有专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咨询机构, 来解决具有心理问题的医学生, 从而增强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高职医学生的心理指导主要是在其抗压能力及受挫能力上进行疏导, 是其具有抵御不良社会风气、消极社会问题的能力, 并具有正确的判断辨别能力[4]。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自己, 从而对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有正确的对待。
综上所述, 对高职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需要通过“两课”教育、社会实践、网络载体教学及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路径来加强医学生思想教育, 从而引导高职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大静.新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05) :587-589.
[2]张晋.刍议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失范及重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02) :124-125.
[3]张贞云.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生的个体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6 (02) :187-188.
探究 教育教学论文 篇5
摘要:实践新课程标准,激发美术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师“|导”的艺术----导趣、导看、导评。执教者是导演,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中学生的美术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学生的作品将焕发灵动、鲜活,荡尽陈腐之气,开辟新天地。
关键词:关于“导”的艺术----导趣、导看、导评。
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贯穿整个课程标准之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特独价值。”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又如何落实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又如何在教师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欲望,笔者以下见解,与同仁共勉。
一、“导趣”,激起学生“我要学”的内驱力
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以书为本的教学观念,改变强迫、灌输式教学方式,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强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情趣需要,老师为教书而教书,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反感,对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确立启发、诱导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学会关注、鼓励和欣赏每一位学生,真诚地作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老师的欣赏、鼓励和帮助,给学生以“我能行”的信心,从而点燃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旺盛的表现力、创造力。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学生就会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练就美术技能,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妄从变为自觉,心情也就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作品中倾注了炽烈的情感。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导趣,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使得师生教与学和谐同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例如,在教学《校园的春天》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各种标志图片、实物通过多媒体快捷明了、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激起学生欣赏各种标志的兴趣,为学生进行设计标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导看”,培养学生观察、欣赏能力
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必备条件。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在自然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比如农村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如民间民居艺术的美、农村丰收风景的美、农民伯伯劳动肢体的美、农村风俗人情的美等等。“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拨莲蓬。”多么生动的农村生活美景啊。只要留心,便能感受到自然之神的灵光时时向我的心灵吹拂,有了发现美的一双眼睛也就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的美。在情感的驱动下,审美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的发挥。
在上陶艺制作课时,我先让学生们欣赏一些传统的、现代的各种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鲜明的艺术彩陶制品;欣赏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一旦进入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就能创作出无数富有情趣而又奇妙的画面。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根据作业要求,他们异想天开,大胆实践,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陶艺制作品。当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的独特创意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这种充满激情的学习、制作、创造中,教学过程自然会呈现生动、活泼,自由、激情、诗意与美的气氛与意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开放课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走进生活,观察体验;感受事物、的丰富和微妙,体察冬去春来,大雁南飞的环境变化。从而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从而唤醒学生的第三只眼睛,也就是让他们发现和感知生活的美,进而能理解和创造艺术的美。例如,在教学《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设计·应用)》这一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到社区村落、学校、医院参观,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为学习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导评”,鼓舞学生“敢想”且敢表达
德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自信心来自教师和同学的鼓励性评价。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鼓励性评价的作用,不断地激活学生发展的细胞,挖掘其发展的潜能,推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协调成长。
例如在教学《小摆设(4)》时,组织学生对塑料瓶、快餐盒及其它相关材料再利用的方法进行交流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大家总结出:塑料瓶可以利用切割、组合、添加制作成新的物品;快餐盒可以利用切割、折叠,也可以切割组合诸如苯板的物品。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练习、多运用、多创作,大胆尝试,尽情地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使他们不但“敢想”而且“敢表达”,用他们稚拙的笔法随意描绘周围动人的景物、鲜活的人物,使他们对周围感知跃然于一张张多彩多姿的绘画上,让他们潜在的因素活跃起来,发展壮大起来,让他们的思想在技能训练中绽放出火花,形象生动地把情感抒发出来。当然每一次放手让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都要巡视、点拨、指导、讲评,当然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有别于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创新,在指导时,要穷本溯源,由错究因,攻克薄弱环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画法交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以延伸,从而起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设计和制作请柬》时,当学生欣赏到各种各样设计优雅的请柬后,让学生根据各种请柬的特点,自己练习制作一种精美的请柬,也可以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尝试为家长单位或有关单位的活动设计请柬。这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立竿见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应当更新评价观念。当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期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新兴趣就会增强,创新精神就会发扬。教师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效果不能只以模仿的“水似”为优,而应该既包括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的程度,更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拥有创造之后的荣誉感、成功感。如此,催他们奋进,使自信与成功伴随着他们更主动、更健康、更活泼、更和谐地发展。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美术知识的真正主人,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导”字上下功夫,认真贯彻执行《美术课程标准》,讲究“导”的艺术,探索“导”的方法,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打造美术教学课改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美术教学》,高师《美术教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通过艺术的教育》,[英]赫伯特·里湖南美术出版社。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 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教育要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时代的要求。美术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美育的主要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呢?小学阶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着敏感而脆弱的心灵的儿童,决定了我们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电化教学等直观手段,营造一个主动学习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生动的、形象的、美好的、创造的世界里,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个性,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
十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我摸索探求出以新、美、趣为开端,以多方面艺术结合为手段,以美育为主线,以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为灵魂的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路子。
一、新课导入——以新、美、趣为开端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但自制力差。上课铃响,学生往往气喘吁吁地奔进教室,很难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准备上课。虽静堂术很多,像无声注目、当头喝棒、以点带面等,大多引起抵触情绪或无兴趣。我的方法是运用电化教具或活动教具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或欣赏、演唱歌曲创设一个艺术的氛围。这样,既有声,又有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很容易地巧妙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新、美、乐中明确学习内容。简单地讲,就是“唱”、“听”、“看”、“讲”的灵活结合。
例如:绘画创作课《会飞的花朵》。开始,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同时,教师演示一只自制的活动蝴蝶教具,问:“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是谁呀?”学生被翩翩飞舞的蝴蝶一下子吸引住了,异口同声地答:“蝴蝶!”接着再讲,“它有漂亮的颜色和花纹,像花朵一样美丽,所以,人们称它是会飞的花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这会飞的花朵。”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特别高涨。
又如:手工制作课《拉花》。先播放《新年好》的乐曲,问:“同学们,喜欢过新年吗?”在乐曲的感染下,引起了学生的联想,对于这最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们听后兴奋地回答:“喜欢!”教师讲“新年时,我们把教室装扮一新,贴窗花,挂拉花等,看!这些拉花漂亮吗?今天,我们学习剪制一种更漂亮的拉花,一起把我们的教室打扮起来,好不好?”“好!”学生们很激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了很高的兴趣。最后,齐心协力把教室装饰得很漂亮。
实践证明,“听”带给了学生想像的空间,陶冶了情感。„看”、“讲”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审美感受,激发了求知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二、授课——重视知识的“活化”
获得知识,就意味着发现,意味着解决疑问。在学生面前展示出直观鲜明的形象和现象间的细微差别等,结合着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示范,学生将真正地用心去体验感受、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美术基本知识规律和不同的表现方法步骤。即:学生“看”直观、“谈”感受和发现与教师的“导”、“范”艺术地结合起来,并联系生活实际,达到“活化”知识。
例如:知识课《绘画中的构图》,展示多幅对比范画,让学生去感受。问“哪幅看起来更舒服些?”根据已有的审美经验,学生比较出最舒服的一种。又问“其它两幅你看了有何感受?”分析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自然求得构图的基本知识(大小与画幅相适应;位置偏中下;成组物有主次、前后、疏密等),然后,根据构图规律,学生练习摆放实物,使知识处于运动中。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摄影,也存在着构图的问题,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示范作画步骤,让学生有感悟。
通过持之以恒地循序渐进,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习美术自信心也与日俱增。
三、练习过程——重视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的结合
在学生明确了作业要求后,进行实际作业,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随时提醒应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工具材料技巧等。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灵感,鼓励学生追求新颖、独特,解放他们的创造力。辅导中发现有巧妙构思,及时展示出来,进行鼓励和表扬,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听”音乐呼应开头。在轻松的气氛中,把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起来,大大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例如:工艺制作课《树上的小鸟》,教师准备出一幅以树为背景的挂图,让学生明确将镂刻的小鸟印到图上去,在播放鸟鸣叫的乐曲声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制好了形态各异的小鸟底版,来到黑板前镂印。老师提出“谁能像小鸟一样飞上来就更好啦!”这样激发起顽皮孩子的表现欲,纷纷抓紧时间完成底版“飞”上台来印制。在愉快又紧张的气氛中,学生们集体创作了一幅生动丰富的小鸟乐园图。再如,《拉花》可以共同装扮教室;《纸立体小动物》可以共建动物园的形式等等。
四、小结——重视知识的深化和发展
在一节课将结束时,要展评作业和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在讲评作业时,学生自选出一幅最好的,讲出好在哪里,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自己讲评,增强其参与意识,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达到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展示一些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范画、范作、实物,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触类旁通的思维意识,并积极应用到创作中去。
例如:制作课《土豆刻版画》,展示用不同材料做的刻版,有香皂刻的数字,有橡皮刻的汉字等,教师当场印制出来,让学生欣赏,打开思路,又联系生活启发联想,设问“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这样刻印的?”学生们集思广益:有新年做面食的模具,各种材料的印章、年画等,学生边答老师边展示实物。最后,教师小结:“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在古代就已有了,它就是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很好地说明了我们中国人是多么有才智。我们应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相信你也将会有更多的发现和创造!”
小学低年级把美术和娱乐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愉悦,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例如,纸工制作《闪闪的小星》,结束时,请学生用制作的星星一起表演唱一年级学的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一年级的《小手帕》,学生一齐拍手说儿歌:“小手帕,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等等,学生们兴趣盎然。
思想感情探究 篇6
[情感概括题]
此类题目要求直接说出某诗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设题方式一般为:
第×句诗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本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诗的×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考查以上四问,可知此类题提问都比较直接,指向性很强,要求明确。
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为:①整体感知,找出“情语”。从标题和正文中找到直接揭示作者感情的词语,这些词句以动词和形容词居多,大多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一般会在标题或正文的首句或尾句中,如“愁”“忧”“喜”“乐”“怜”“泪”“怅”等词语;②局部精读,捕捉“景语”。抓住核心意象,捕捉景物特征,借此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典故语,挖掘典故背后作者的用意。③分析概括,领悟情感倾向。
例1 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回答: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分析 前一问是对主旨内容的考查,后一问直指感情的归纳概括。“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看似激昂豪迈,但“谁记”二字一笔陡转,顿时引出理想落空的寂寞凄凉。上阕最后两句以“独”字为转折,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复国大业之士却被闲弃不用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虽身寄湖山,但心存河岳,对世道不公的愤激之情。
不少同学在作答此题时,将第二问的思想感情简单概括为“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牢骚”,这是不完全符合答题要求的。概括题必须明确两点: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何种感情基调。“感情基调”多用一到两个表示感情的双音节的词语进行概括,如“孤独”“激愤”“闲适恬淡”等。还需结合具体诗歌内容,明确诗人为什么无奈、为什么愤懑不平,将其中原因阐释清楚,才能准确概括出情感。
示例 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愤懑之情。
情感分析题
情感分析题是在情感概括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设题方式一般为:
这首诗的×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情感分析题与概括题一样,都要在答案中明确回答题目要求鉴赏的感情“是什么”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分析类题型因为有分解、剖析诗句的要求,所以它要求将分析的过程呈现出来,将“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的原因结合诗句阐释清楚。在设题时,题干中一般用“结合××诗或××几句诗”的要求来框定重点展开分析的范围。除此之外,分析时既要扣住所给文字,还要兼顾全诗来答。具体答题有两种模式:先分析具体诗句,再概括出情感内涵,或者先概括后分析。
例2 阅读朱熹的《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回答: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分析 从题干来看,“最后一联”和“心情”是关键点。具体分析时,要弄清最后一联写了什么:诗人在树下沉吟了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且远远地望着那扇柴门,独自归去。抓住诗中“惆怅”“相思”“沉吟”“独自”等词语,结合全诗的脉络,可以看出,诗人“见梅—赏梅—折梅”中抒发了落寞惆怅的心情。
示例 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情感比较题
这种比较鉴赏题型,信息容量较大,考查角度灵活,近年来备受命题者青睐。常见诗句比较、篇章比较和字词情感比较题三种。设题方式一般为:
两首诗都写了××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词的上阕说“××××”,下阕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情感比较题主要是比较同一作品或不同作品中的同一字词或不同字词所承载思想情感的异同。我们需将题干所给的字词作为比较的切入点,抓住两诗共有的意象并从分析句子内容着手,答案组织遵循阐释内容——明确方法——指出情感的顺序进行。
例3 阅读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与郭震的《宿渔家》,回答: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014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含山店梦觉作》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宿渔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题时从捕捉两诗共有的“月”的意象及两个“灯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入手。韦诗中,因为“别家”在外,以至于孤灯下的一梦充满思乡的感伤,“斜月”意象的植入,更增添一层凄然清冷的美,此情此景让人愈加惆怅;郭诗中渔人在“灯前”“笑说”:晚上归来,有明月、涛声相伴送,内心非常的惬意。此月是皎洁明亮之月,与诗境暗合。
示例 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表现了住宿在渔家的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幸福教育探究 篇7
一国内外对幸福教育的研究
国外对幸福教育的理论研究比我国早得多, 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 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 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幸福。”[1]他反复强调:“使每一个受教育的孩子都成为幸福的人。教育为学生的幸福奠基, 不仅仅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品质, 也需要为未来的完美生活储备幸福能力。”[2]著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 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 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如果把人看作一个个体, 那么教育应该为使人获得幸福而做出贡献。”[4]
在西方, 关于幸福教育的教学实践也开展得比较早。很多高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提升学生对幸福意义的理解。2006年美国名校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不是“经济学导论”, 而是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开设的“幸福课”, 这门讲授如何得到快乐的课程成为哈佛上座率最高的课程。这位年轻讲师表示, 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营建一个充实人生的健全心理, 话题涉及快乐、自尊、理解、友情、爱情、成就、创造力、音乐、精神和幽默感”。据悉, 全美共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了这类“幸福课”。而据英国《独立报》2008年3月18日的报道, 为了应对青少年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抑郁、自伤及反社会行为, 英国伯明翰所有的中小学都增设了“幸福课”, 涉及的内容包括:如何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如何在课堂上表现良好、如何获得健康的身心、如何排解心中的不快、如何获得友谊等等。
国内对幸福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有关幸福教育的著作主要有刘次林博士的《幸福教育论》和沙洪泽教授的《教育———为了人的幸福》, 对幸福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且提出具体实施的建议。值得欣慰的是关于幸福教育的研究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有一部分学校和个人开始了幸福教育的实践, 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2007年10月12日到14日, 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 主题就是“教育与幸福”, 会议上就幸福教育的内涵、幸福教育的目标及其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幸福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在国内已经有几个学校尝试开设了“幸福课”, 如浙江大学和云南大学。
二对幸福教育的理解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 但是无论在生活方式上有多大的差异, 有一点毋庸置疑, 那就是每个人都在追逐幸福, 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能得到幸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幸福是一种能力, 需要通过教育才能获得。刘次林博士在他的《幸福教育论》里面写道:“所谓幸福教育, 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 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5]
首先, 从过程的角度来看, 创造幸福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幸福感。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学生被困在灌输式的课堂和永远做不完的题海里面, 学习的过程毫无乐趣可言, 更无幸福感。20世纪90年代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 要求发现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个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这一概念却被很多家长、老师误读, 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蜂拥而至, 占用了孩子的休息时间, 甚至有些家长也觉得疲惫不堪。创造愉快的学习过程, 需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幸福感。
其次, 有意识地进行幸福观和幸福能力的教育, 提高学生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物质产品丰富多样;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增加, 人们的思想逐步多元化, 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潮, 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泛滥, 促生了一种庸俗的幸福观念。孩子们面对这些观念的诱惑和侵蚀, 对幸福内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幸福理念、幸福意识与创造幸福的能力的教育, 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三关于实施幸福教育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的经典论断认为: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在我们意识到现实的问题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寻求解决的途径, 并付诸实践去改变现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指向幸福, 那么幸福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追求。珍惜孩子应当享有的快乐和幸福, 教会他们感受幸福, 以及提高他们创造幸福的能力, 才能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从而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首先, 将幸福教育的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去, 将科学幸福观的教育渗入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中。所谓幸福观是关于幸福的观点和看法, 拥有正确幸福观的人, 人生才有可能积极进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也是幸福教育的目的所在, 两者有内在的统一。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思潮以及学生中切实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现象, 可以以班会、晨会、思想道德修养课、“幸福课”等形式, 或通过列举同学们都了解的一些明星人物的实例, 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教育, 增强他们的现实体会。通过教育, 使学生懂得区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科学的和不科学的幸福观, 走出误区, 把握自己的人生。但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离不开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这也要求我们在纠正学生错误的、不健康的幸福观时要保持耐心, 切忌灌输式说教。
第二, 增强教师的幸福理念, 提高教师自身的幸福感, 从而打造幸福课堂。如果我们整天跟乐观的人在一起, 心情也会很愉悦;如果我们身边都是一些愁眉苦脸的人, 心情就会变得灰暗。同理, 教师心情的好坏与幸福感的多少会表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 有必要率先对教师队伍进行幸福教育的培训, 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的机会, 打造出一批懂得幸福、充满幸福感的教师。教师的幸福指数越高, 学生的幸福感才会越强。其次, 由幸福的教师去打造幸福的课堂, 这就需要摆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长期处于被教育的地位, 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那么打造幸福课堂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就是强调互动式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获得过程, 从而在气氛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成长。
第三, 加强感恩教育, 教育学生对生活抱有感激之情, 懂得珍惜生命。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界上, 而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成长。通过教育使孩子们学会感谢自己的父母, 是他们带你们来到这个世界, 提供给你丰富的物质, 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你;学会感谢自己的老师, 是他们传授给你们文化, 教会你们阅读、写字, 认识精彩的世界;学会感谢身边的朋友, 是他们陪伴你走过多彩的人生;学会感谢伤害过你的人, 是他们教会你什么是坚强, 也是他们使你变得更强大。教孩子们学会感恩, 会让他们感觉到更多的温暖, 提高体验幸福的能力。
第四, 加强挫折教育,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困难与失败,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幸福是一种高级的情感, 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肯定, 当一个人遭受挫折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 快节奏、高压力也是对孩子们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有竞争就会有困难与失败, 有些人面对困难与失败哀声叹气, 有的人在一次打击下就一蹶不振, 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困难与失败总是难免的, 一个人如果拥有积极的心态, 能够乐观地看待困难和应付挫折, 那他就会对生活充满激情, 不会轻易向挫折屈服。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挫折教育应该成为幸福教育的应有之义。首先, 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增加他们成功的机会, 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肯定, 提高幸福感;其次, 教给他们一些直面困难与失败的方法, 以及如何把受到挫折的情感释放出来, 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 哈佛大学“幸福课”的成功是幸福教育实践的一个典范, 给我们开展幸福教育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比如本·沙哈尔教学生用幸福账本记录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也就是记录每天感到幸福的事情和感到难过的事情, 如果幸福比难过多, 那么这一天属于幸福的一天, 反之则是不幸福的一天, 然后以月为单位, 在课上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 如果这一个月里幸福的天数比不幸福的天数多, 那么这个月有幸福盈余。用这种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幸福状况进行总结, 培养积极情绪, 疏解消极情绪, 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乐观、健康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 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6]这也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6].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2].肖川.幸福生活的有与无[J].青年教师, 2005.
[3].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夏之莲.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有效教育途径探究 篇8
一、深入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心灵间沟通, 使其明理正心
全面了解是搞好教育的前提, 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不可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了解学生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它能体现教师的能力和教育艺术。 “学论”中说, “知其心然后救其失”, 不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性格脾气、家庭状况等就谈不上有效教育。
心里沟通是了解学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现在一些学生跟老师不说实话, 存在心理障碍, 致使我们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难以做到“对症下药”, 达不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为此我们要增强与学生的交往, 尊重学生, 主动接触, 以诚相见, 细心观察, 平等对待, 情理相济。 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情绪、脾气行为的变化及家庭、周围环境等因素, 深入了解学生, 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做循循善诱的工作, 说明道理, 提高认识, 使其由不知到知, 由少知到多知, 由知之很窄到知之很宽, 由知之肤浅到知之很深, 从而达到知其理正其行的教育效果。
二、树立榜样, 勤于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校教育少不了榜样和示范。 少年儿童善于模仿。 因此树立学习榜样是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工作方法, 应以英雄人物、模范先进和身边的一些好人好事为学习榜样, 传递正能量, 引导学生受到正面形象的良好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 学生人格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靠班级工作实现。 一个班级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有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 教师要在班上树立学习的榜样, 以班上优秀学生的言行、习惯学习态度等为示范, 引导一部分学生仿效, 使他们逐步养成学习的习惯和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 在良好行为的培养过程中, 必须与巧指导、勤训练紧密结合, 依照学生行为习惯和标准、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等严格要求,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进行严格训练。 如:整理书包、系鞋带、扣纽扣、洗衣服、简单家务劳动、教室里漫步轻声、靠右行走、端正写字姿势、认真做操、修补图书等。 通过反复训练, 逐步巩固, 从而形成一种自觉行动。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学习积极性即兴趣, 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活动。 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内部动力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兴趣可以产生热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现阶段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当大, 总是偏科不爱学这门课不爱学那门课的, 甚至有的学生厌倦上学, 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 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高, 与学生的关系融洽, 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个教师的课厌学的学生就极少。 为此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 不顾学生的反应, 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 重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耐心细致, 不可简单粗暴,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团结合作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获取成功。
四、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十个指头各有长短”。 学生的个性心理千差万别, 一个班上的学生不可能一模一样, 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以一个尺度衡量要求每一个学生。 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年龄、知识的差异, 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 按照不同的标准要求教育学生, 基础差的学生可降低标准, 因人而异, 切实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上要有不同标准, 给予难易区分布置。 与此同时,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习困难生的闪光点, 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和优点我们都要关注它, 适时地给予激励, 切忌忽略它。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优缺点, 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善于引导。 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决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 “只有教不会的老师,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我们要给学习困难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以和风细雨的心态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像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
五、自我教育———有效教育的法宝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启发寻求自我教育的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锻炼加强自我素养, 对自己的言行自我认识、自我督促、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自我改正, 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 因此教育不能仅靠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和标准, 也不能靠教师的长官命令和强制手段, 让学生被动接受和服从遵守, 而应当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自主作用, 调动其内部动力, 通过心理沟通、榜样示范、校园文化环境熏陶达到自我净化的目的。 通过开展多种活动, 传播进步思想, 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定目标、自我对照、自我实践、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 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探究网络教育 篇9
关键词:网络教育,优势,理论基础,模式
所谓网络教育, 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 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 学员通过PC上网,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当然, 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网络远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学校教育的空间, 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交互式教学与学习环境、便利的学习工具, 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1、扩大教育对象群体, 扩展教育空间
可为不同条件的人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机会, 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远程教育也可使普通高校扩大教育规模,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还可为在职人缘提供各种专业培训。
2、提高教学质量与教育效率
网络远程教育可以把最优秀的教育集中在网上授课, 把特定课程的最好老师的授课实况进行转播,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师资的最佳配置。
3、促进教育的个别化与国际化
网络远程教育的灵活性, 能把学校教育融入办公室、家庭等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形式与内容来学习。同时, 网络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可以进行跨国远程教学。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 网络远程教育也趋向于国际化。
二、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
网络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多种感官综合刺激 (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 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 协作学习) , 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 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 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式与发展, 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 这是其他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网络教育模式
目前基于网络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程要求、学生特点及其实际情况, 网络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1、讲授型模式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 教师讲、学生听, 它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在Internet上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在Internet上实现讲授, 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 而且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必集中于同一地点。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教师传递信息, 学生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并反馈信息, 这时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思考、学习和探索, 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极大程度的发挥, 积极的进行学习。
2、个别辅导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网络环境下,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专家系统来学习, 计算机网络专家代替了教师, 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学习, 教学资源与教学课件能根据对学生的测试判断学生现有水平, 引导建议学生更好的学习。个别辅导模式体现了因材施教, 提高个别化学习效果,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讨论学习模式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 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跨过空间上的距离, 与他人共同讨论问题或实现资源的共享。讨论学习模式一般是由教师监控, 即由教师或专家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 学生可以在自己特定的主题区内发言, 并能针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的发言都及时的被参与讨论的学习者看到。
4、探索学习模式
计算机网络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想象与探索。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可按照自己的学习环境、特点来学习更深、更广阔的知识, 探索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技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通过在线资源或万围网中查询、提取相关资料,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教育。这种学习模式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5、协作学习模式
教育统计问题探究 篇10
教育统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教育实行科学管理、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它既是学校领导层的参谋助手,也是上级党政主管部门制定与形成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如何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创新教育统计工作,是高校统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根据从事高教统计工作的实践,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信息化、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了教育的根本宗旨。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基础作用更加明显,国家推行一系列措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有力地推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教扩招,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联办、民办教育等办学形式不断涌现。与此相比,教育统计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统计指标体系滞后
我国的教育统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基本上形成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客观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内容、结构。但是,现行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反映教育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是就教育论教育,没有把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起来考查,没有把目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现实,及时填充进教育统计内容中去,只重数量指标,缺乏反映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指标,缺乏反映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指标。
2、统计模式滞后
教育统计模式与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不相适应。我国的教育统计实行“统一集中,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统计体系。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打破国家包办教育的单一办学方式,正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形式和途径办学的新格局。私立学校不断出现,大有发展之势,教育将逐步形成公办、民办、企业办学、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显然,教育统计现状已滞后于教育改革步伐,集中、单一的教育统计将难以统计多种形势的改革局面。
3、统计方法滞后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已由过去的单一的教学职能扩展到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综合职能。教育机构参与经济建设已成为现实。在为教育改革提供及时、准确信息的统计中,教育统计仅用单一调查方法已显不足。目前教育统计调查采用逐级汇总上报的报表制度,一般是由各基层单位填写各种二维报表,然后层层汇总,形成全面的综合数据。这种传统采集的数据一般只能满足于既定的使用方式,例如选择各类综合统计报表方法原始,很难做到一源多用,造成统计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4、统计服务滞后
服务是教育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根本目的,教育统计不仅要为领导决策服务,还要为教育改革,为一切关心教育发展的人提供服务。但现在教育统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服务方向单一。基本上是为检查计划执行和编制下年计划服务,不提供或不能提供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分析研究的综合信息。
二、教育统计指标体系问题
国际统计惯例建议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包括10个方面。这10项指标没有能体现社会变革特别是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 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的互动关系。因此应改革教育统计指标, 设置包括:教育的人口、社会与经济背景, 投入教育中的人、财、物力资源, 走进教育———参与和进步, 从学校向职业过渡, 教育环境与学校组织, 学生成绩与社会职业状况等六大类别。教育人口在统计时应标明具体年限, 如初等教育规定为6-11岁, 据此计算出某年度的初等教育学龄人口。但由于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情况不同, 学龄人口增长趋势也不同, 因此教育资源配置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在教育投入与效益的关系上,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 人力资源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人的个性具有重大作用, 但尚无一个公式来确切计算其相关性。新的教育指标在此方面虽无突破, 但有助于更好地计算教育的成本和投资的效益。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便于全面了解教育资源的份额及其变化。新增教育的公共投入与私人投入指标, 可以从不同层次教育经费的不同来源透视教育投资与效益的相互关系。在该项统计中, 我们可以看到私人对教育的投入占有一定的比重, 并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在有些国家, 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意大利和荷兰, 首先是国家给予私人领域较大幅度的津贴, 然后个人和企业再投资于教育。从私人对教育的投入范围看, 更多在高等教育。这种投入主要体现于学习的直接成本, 即支付大学生的学费。在半数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中, 私人投入占高等教育经费已达到20%以上。此外大学生及其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间接投入, 如学生的生活费用、书籍和学习材料费用,也随之增加相反, 用于改善学校条件的私人投入较少。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与应用, 终身教育和学习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 因此, 新的教育指标所涵盖的范围不仅是青少年, 而且应涉及所有年龄段的人。例如成年人参加培训的比例, 应列举25-64岁间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参加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继续教育的情况。新的教育指标还应注意到教育结果在各国之间和本国国内的不平衡, 这对于各国改善教学条件、缩小差异会产生积极作用。新的教育指标还应将高等教育置于重要的地位, 有关求职、就业和失业年限的估算表明, 具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成人在职业生涯中, 比仅具有高中文凭的成人可以多享受10年的就业机遇。关于教育支出, 因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往往只有教育或教育部门的支出数据比较易于取得。此外, 价格的波动也影响其可比性, 故国际惯例主要采用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教育公共支出两个指标。对于人口多而GDP总量相对较少的国家或地区, 如中国, 虽然教育支出的总量可能比较大, 但要结合人均教育支出指标来分析。
三、教育投入度量问题
发展教育的基础在于增加投入。为此中国政府用“三个增长”规定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按住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但能使教育呈良性发展态势的投入度至少有以下4项度量的指标:
1、教育投资 (或教育经费) 占GDP (或GNP) 的百分比
国民 (内) 生产总值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因此, 用教育投资占国民 (内) 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静态指标, 用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 (内) 生产总值增长比例相比较作为动态指标, 是可行的。使用这一指标具有宏观价值, 也可以反映出动态变化, 它标志着国家教育投资的实际水平。但是, 使用这一指标时有两点必须考虑:
一是国民 (内) 生产总值计算时所包括的范围必须明确;二是在国民 (内) 生产总值中, 有一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价值, 不能用于教育投资。因此, 完全准确地反映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确定教育投资比例是否合理, 将会受到影响和限制。
根据UNESCO的统计和各国教育专家的研究, 教育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都有一个规律, 发达国家平均接近6%, 发展中国家则较低一些, 早年接近3%, 但近20年则已不断上升超越了4%。从世界范围看其数值大致上也是逐渐递增的, 近年则有所放缓。从UNESCO对33个发达国家和101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 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百分比, 只有不到10%的发达国家和不到24%的发展中国家低于3%。而占GDP4.5%或以上的国家, 发达国家为近79%, 发展中国家也有近50%, 这当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资政策有关。以1993年为例, 中国人均教育经费只有13美元,同期发展中国家也只有42美元。中国香港地区却达到了530美元, 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更高。
2、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
财政总支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财政总支出的教育经费是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因此, 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教育投资增长的比例与财政总支出增长的比例相比较, 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重要指标。作为一种刚性指标它标志着国家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的水平和努力程度。但是在使用这一指标时, 必须考虑到国家财政体制的变化, 以及在财政支出分配体制格局中的主观决策。只有逐步使财政支出分配科学化和制度化, 才能使这一指标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可以作为衡量和判断教育投入数量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甚至这样说:不惜压缩其他开支, 不管这些项目如何重要, 也应该将教育事业放在财政预算第一位。事实是重视教育和经济发展快的国家, 教育经费所占的政府开支的比例都有一个可观的数值。如日本早在1970年曾达到20.4%, 1990年也有16.28%。但也不可能长期固定在高比例值上, 发展教育已有足够的时候, 这一数值也会略为减低。当教育发展不足时, 这一数值又应不断提高。中国1999年3月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中规定各级财政支出中, 要有平均不低于15%用于发展教育。
3、生均教育经费指数
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高的地区教育事业未必发达, 相反也是如此, 要看教育投资是否满足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 有必要引入生均教育经费和人均GDP指标, 从而消除因学生人数多寡或经济条件好坏而显现的巨大差异。要比较准确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经费是否丰裕,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 (即生均教育经费和人均GDP比值是一个很合适的指标, 有人称之为经费丰裕指数。我们用世界上各国的平均值为标准去比较, 可以知道具体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经费丰足与否。一般来说, 在一定教育阶段上, 例如小学、中学或大学, 其指标数值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比例关系大致是:初等教育10%, 中等教育20%, 高等教育50%-60% (发展中国家略高) 。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不仅可以用来判断教育投入水平反映并衡量教育投入的资金利用效益如何, 而且可判断国家 (区域) 重视教育的程度。所以, UNESCO于1991年就正式使用它作为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的最新指标。该机构在同年出版的《世界教育状况报告》中正式列表公布世界各国三级教育的这项指标数据。报告根据1000万人口以上国家的加权平均,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小学高收入国家为17%中等收入国家为13% (中上收入国家为17%) , 中国以外的低收入国家为12%;中学在15-20%之间, 大学则在30%-70%之间。在UNESCO公布的115个有数据的国家中, 只有多米尼加和巴拉圭两国的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低于中国的6%, 我国的中学为14%, 排在倒数18名。研究表明, 要保证必备的办学条件和较高的教育质量, 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指数需要大致相当于中上收入国家的17%的水平。
四、我国教育统计的发展思路
1、创新观念,增强统计意识
教育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利用统计手段、研究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对领导决策质量要求越高,对统计信息依赖的程度就越大,要求占有信息的比重也越大。形成分析统计信息的习惯。并利用有关统计信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等各项工作服务,以求决策的科学化。
2、创新体系,调整统计指标
高校基层事业统计和各专业统计的指标体系必须结合高教发展形势,重新进行全面审视、更新和补充统计指标。实行“学分制”试点,“学生数”或“学制”有待更新。根据当前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民办教育机构的出现,学校由多方投资建设的股份制结构日趋普遍,师资队伍的流动日益频繁,也需要简化统计指标体系,增强实用性、准确性、时效性。
3、扩大服务,发挥统计作用
教育统计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要提供优质服务,扩大统计工作的服务面。高教统计要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关键是要改革统计服务范围,扩大服务面,不仅要为计划,为领导决策服务,而且要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了解高等教育,实现信息社会共享。在扩大服务的同时,要提高质量,加强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与典型情况相结合,反映高教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并对高教事业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
4、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出发,首先要稳定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这是开展统计分析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强化统计人员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力求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5、创新方法,构建统计系统
高教统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与高教管理、决策相适应的灵敏、准确的统计信息反馈系统。随着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增强了,决策也由过去中央高度集中向分层次决策转变。国家教委应着手改革现行集中、单一的高教统计系统,建立一个灵敏、高教统计系统,做好信息工作,为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摘要:本文针对作为我国重要行业统计的教育统计做了回顾, 分析了教育统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教育统计事业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我国教育统计工作未来发展应该采取的策略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统计学,国际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晓鹏.中国比较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第7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3]国家教育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J].教育参考资料, 1998, 18
[4]张铁明.教育产业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5]纪宏, 顾六宝.统计国际惯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探究 篇11
关键词 : 亚里士多德; 自然教育; 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产生是在马其顿兴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十分的重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城邦的中兴,他认为教育是政治正义的当务之急,城邦应该通过教育统一并转变成为一个共同体系。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思想,就是想要实现理想的城邦,就需要公民能够参与政治。亚里士多德所定义“公民”,指的是具有参与城邦政治活动权利的“人(古希腊的奴隶主)”。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教育的个人发展占主导地位,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理性充分发展。
(二)早期自然哲学背景。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热衷于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存在的形态中寻找宇宙第一性的根源,所以,在早期的形态下,他们主要是探索世间万物的本源,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和思考教育问题的同时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并从此决定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教育思想上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这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超越了教育自身存在的现象、空间、时间的限制,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命题:“教育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而发展”。
(三)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背景。
(四)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源于雅典学校教育的实践,是对古希腊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进行总体的概括。
在古代雅典的所有教育科目中,音樂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因为雅典人重视音乐,他们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欣赏力,而且还能改变和塑造人的性格。所以在通过雅典学校的这一教育体系的实践,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的产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根基就是由此而来。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自然”特指自然物,是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自然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物的形式和形态,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自然的研究和理解,提出了导致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即质料因素、形式因素、动力因素、目的因素,形式、动力和目的可以合成为形式因素,与质料因素相对应。亚里士多德通过潜能与现实对这两种相对的因素进行结合,他发现质料只是潜能,只有形式才能是它成为现实的存在。
(二)灵魂说。
灵魂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他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因为在他看来,灵魂就是生命的本源,灵魂既不是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所说的精细原子,也不是毕哥达拉斯(BiGe Dallas)学派的数目和谐,更不是柏拉图(Plato)的独立于躯体之外的永恒不朽的东西,而是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并将这种形式把灵魂分为三种: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这三种灵魂的自然学说的出现,奠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思想的认识论和人性论的基础。
三、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
在整个西方的教育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的提出了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即是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教育就要顺应人本身的自然发展,使其按照习惯方式运行。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的变化和运动,都可以追溯到事物的本性。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为人类提供的解决人的自然发展与教育关系的最早的研究事业。这种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有两点是值得关注的:第一,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区分动植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以及运作方式,但是他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的立足点是人的本性;第二,教育适应儿童本质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灵魂潜能变为现实的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
第一个时期:学龄前教育期,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处在植物灵魂阶段,植物灵魂是灵魂最初的能力,一切的生物依靠它而具有了生命力,因此,学龄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顺应自然,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第二个时期:初级学校教育期,在这个时期根据儿童的非理性特征,通过教育中的读写、体育、绘画、音乐四门基础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净化非理性灵魂,达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第三个时期:高级教育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灵魂可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在高级教育期,主要是进行发展人们的理论理性,因为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最高追求。
(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德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分为心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两者的结合能够促进德育作用的充分发挥。智育:所谓的智育就是理性教育,以思想本身为目的,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从而摆脱外在束缚而独立的自由活动。体育:其目的不仅在于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魄,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内在精神的塑造和理智的享受。美育: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这门学科,因为其包含了音乐,作为古希腊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他把音乐教育看成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核心部分。
五、总结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深受其尊师柏拉图的影响,并对古希腊教育整体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取得了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最高的成就,不仅对西方国家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黎明.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2008, (04).
[2]陆扬.析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J].南开学报,2006,(03).
[3]皮江红.论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及启示[J].福建论坛,2008,(04).
[4]梁平.论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思想教育探究 篇12
一、强化教导, 启发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 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在改革的过程中, 一些新的和旧的思想和观念的相互碰击, 给现实烙上了深深的烙印。也给一些先进的和进步的思想产生, 带来一些不健康思想, 比如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腐朽思想, 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给人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所以, 对于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从多个不同方面, 采取不同的形式对进行教育。首先要对工作人员的品德和道德进行教育,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不被腐朽的思想所侵蚀。其次还要对他们说进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此指导他们的工作。再次要对他们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 从而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只有这样, 才可以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建立起真善美, 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思想纯洁性有保证。
二、依照客观规律, 指引正确方向
当今社会, 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环境非常的开放, 精神需求变得多种多样。社会非常的复杂, 各种各样的思想影响着工作人员。所以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树立典型, 用典型事例引导他们。第一, 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的作用。乡镇领导干部首先自身要起带头的作用, 一言一行对工作人员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做思想纯正、工作认真、爱岗敬业等优良品质的引领者。通过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 使工作人员思想境界进一步提升。第二, 要发挥乡镇机关党员的模范带头的作用。共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是先进的代表, 是清正廉明的表率。要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 给工作人员带好头。第三, 要树立典型, 通过典型带动工作人员不断进步。先进的典型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斗志, 鼓舞士气, 学习典型, 树立高尚的情操。
三、精心疏导, 做好工作
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肯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盲点, 要针对不同的情况, 对他们进行疏导。可以开展民主生活会, 在会上让他们畅所欲言, 说出自己的优缺点, 互相批评, 互相改进。对于工作人员存在的思想问题, 不应该隐蔽, 要像剥竹笋那样, 一层一层的剥开, 慢慢打开工作人员的心结, 这样就能改进他们的思想问题。对于生活困难的工作人员, 要给予无私的帮助和关心, 为他们做些事情,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使他们感受到温暖。
四、加强传导, 借鉴学习, 创新思想教育
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借鉴一些经验和成果。在借鉴的过程中, 既要对成果有所传承, 也要对内容有所创新。一是可以在工作人员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体育活动。二是把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各种的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三是对工作人员认真开展网上思想教育工作。
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思想教育关键在于创新, 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赋予思想教育生命力。对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没有固定的模板, 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每个工作人员都是不同的个体, 对他们思想教育方法也是不相同的。对工作人员思想教育是一个老话题, 也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是乡镇机关的责任和义务, 更是社会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创新。相信通过全社会的不断努力, 一定会对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思想教育探索出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 使思想教育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乡镇全面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作武.执政党执政有效性的多维透视及立体构建[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62 (2) .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思想教育探究】推荐阅读:
质性研究方法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05-09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08-09
试析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究10-10
散文探究思想情感意蕴10-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探究10-22
幼儿科学探究教育07-28
音乐素质教育探究06-06
我国统计教育问题探究08-29
历史探究式教育10-11
教育服务贸易探究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