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

2024-06-16

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精选12篇)

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 篇1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激烈, 生活变化日新月异, 小学生周围的一切急剧变化, 宁静的小学校园也越来越热闹, 现在的小学生承担着比父辈多得多的心理压力, 那么,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结合本人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经验, 谈谈体会。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教学结合起来

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双重性, 一个方面是“教书”, 另一方面是“育人”。过去, 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 教学只以传授知识为主, 培养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对人才的规格、人才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 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做了根本性的改变,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 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所以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水平和身体、心理素质, 培养劳动技能的教育, 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所以说,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 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 应该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范畴中来,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才能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体系。

二把心育和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育体就是对学生进行身体的培育;育心则是在学校体育中结合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体育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既是我国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 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必须得到重视。过去除意志品质与集体主义精神外, 对其他目标提得很少。而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现代人必备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开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心理素质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被单独提出来, 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同时也给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培养现代化人才, 现代人所必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沉着果敢;有较强的竞争、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而体育对这些素质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 是其他教育内容与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因此, 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 要把育体和育心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种结合应是有机的, 而不是附加的;是和谐的, 而不是生硬的;是确有成效的, 而不能是形式主义。 (2) 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对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自然而然的, 必须通过教师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的教育活动,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 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必须结合学校体育的具体实践内容、方法、形式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 不能游离于实践之外, 去孤立、教条地说教。总之, 只有把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每一次体育教学活动中,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扩展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去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遗传基因的影响, 又有后天的养成。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每一个家庭的文化层次、经济基础、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的不同, 也会导致一些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就像把每一颗种子分别栽到不同的环境里, 长出的苗自然也会参差不齐。因此, 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脱离了家庭和社会, 就是孤立的教育, 是行不通的。所以,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主动搞好配合和必要的辅导。由于家庭间的文化层次不同, 部分家长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出现了父母因工作忙, 而很少顾及孩子的学业和心理的变化;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随意剥夺孩子的自由, 使学生长期生活在家庭成员的多重监督之下, 造成孩子在家庭中的压力太大, 在他们不堪重负的时候, 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抑郁、孤独、厌学甚至欲离家出走等心理疾患, 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 学校就应该组织力量, 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或家访的机会, 了解情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讲座、交谈等形式, 向家长传授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帮助家长分析“病情”, 设计治疗方案和有助于学生与家庭成员间情感沟通的“双休日”计划等, 同时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表现、分析行为, 做到防微杜渐。

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状态、文明程度和社会的团结与稳定, 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反之, 社会环境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心理素质的发展。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古代, 孟子的母亲为使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曾携子三迁家址。古人尚能做到如此,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我们就更应该给下一代造就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环境优美的学习环境。例如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夏令营的其他校外活动, 组织学生到工厂的车间、农村的田野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和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熏陶,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从而, 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中去, 使他们处处得到关心, 时时受到爱护,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创造性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最终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培育身心健康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在改革新形势下的需要, 它注重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 篇2

良好的适应能力: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第1篇:良愿前置教育理论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良愿前置作为当前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思想理论之一,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有着相当深厚的应用价值。

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良愿前置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然后从三个层面探讨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包括自卑心理比较严重、道德修养有所欠缺、负面情绪相当普遍,最后,就如何运用良愿前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发掘学生良愿、强化良愿前置、引导愿行合一等。

关键词:良愿前置;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受外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不容乐观。

良愿前置教育理论缘起于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理论资源,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完善有着相当深厚的应用价值。

文章基于此,就良愿前置教育理论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良愿前置概述

(一)良愿前置的内涵

在探讨良愿前置教育理论之前,有必要对良愿前置的内涵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良愿前置来源于陆九渊、等心学大师的思想。

所谓“愿”,指的就是意愿,具体而言,便是愿望和心愿,是人努力的方向,良愿顾名思义,则是良好的意愿。

因为,在阳明看来,人的意愿有良、恶以及普通之分,只有良愿才能对人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恶愿不仅没有推动作用,甚至会对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良愿前置,则指根据人内心意愿的分布情形,采用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措施,将良愿引导至学生所有意愿的最前端,从而使学生根据良愿做出相应的行为,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二)良愿前置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形并不容乐观,良愿前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理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当积极的价值。

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良愿前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排名最靠前的良愿通常也就是学生日后的奋斗方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准学习目标,减缓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焦虑情形;其次,

良愿前置将良好的意愿摆放到了学生所有意愿中的最前端,而良好的意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带来正面反馈作用,有助于矫正学生中存在的负面情绪。

二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高职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

青春期既是最具活力的时期,也是最为敏感的时期,自卑心理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

就以我们学校而言,受专业因素的影响(我们学校师范类专业居多,尤其是学前教育),我们学校招收的女学生比较多,女孩子相比于男孩子而言,心理更为细腻,也更多愁善感,自卑心理也就更加严重。

首先,一些学生对自己身为高职学生的身份感到自卑,因为高职学生大都学习成绩一般,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入学成绩较低,这一点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其次,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家庭环境、身材外貌等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些家境普通或者说长相一般的学生通常更容易自卑。

(二)道德修养有所欠缺

高职学生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乃至日常行为习惯中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为人处世中的自我中心主义,不考虑其他人的内心感受,又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文明行为等。

当然,这些现象也存在于普通高中生、大学生群体中,只是在高职学生群体中间更为普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因于以下两点:首先,当前的教育体制虽然倡导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并举,但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智育占据了核心地位,德育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影响了最终的德育效果;其次,高职学生很多来自农村,父母常年在打工,自小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长大。

祖辈受文化水平、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局限,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关注不多,进而导致了其道德修养有所欠缺。

(三)负面情绪相当普遍

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只要调节得当或者说有合理的宣泄渠道,就不会对生活产生过多的不良影响。

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负面情绪相当普遍,广泛存在于从刚入校到即将毕业的学生之中,并且,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地疏导和宣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和很多因素有关。

比如,高职学生面临着毕业的就业问题,目前工作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学生担心毕业之后就“失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焦虑现象比较突出,这在高年级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

除了就业问题以外,情感因素也是导致高职学生负面情绪激增的重要因素,青春期的高职学生难免会产生早恋等现象,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也会导致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三基于良愿前置教育理论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良愿前置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理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深厚的`应用价值,对此,教师需要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好良愿前置教育理论的应用工作:

(一)发掘学生良愿

意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所共有。

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少意愿,并构成一个整体,这些意愿大致可以划分为良愿、恶愿以及介于良、恶之间的普通意愿。

不同的人受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性格禀赋等因素的影响,意愿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意愿体系中先后序列有所不同。

举例而言,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受到外部教育因素的影响,知、情、意不断地调整、改变,意愿排序当然也会随之改变。

良愿指良好意愿,在所有意愿中对人的正面价值最高,良愿前置因而也就极为必要。

就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教师在践行良愿前置教育理论之前,需要对高职学生的意愿体系以及内部意愿之间的排序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否则心理健康教育便会走向盲目性、低效性。

具体到发掘手段而言,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日常观察的方式来进行,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尤其注意学生学习中所流露出来的良愿因素,将之记录下来,另一方面还要借助于专业的问题调查让学生自己说出心中的良愿。

(二)强化良愿前置

高职学生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内心的意愿体系及不同意愿的排序方式并不相同,或者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具体而言,其意愿体系主要包括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里面,良愿因素在学生的意愿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排序靠前,普通意愿以及恶愿排序靠后,学生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第二种情形则恰恰与之相反,恶愿在前,良愿在后,学生整体呈现出消极的态势。

对此,教师在良愿前置教育理论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形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对第一种情形而言,学生自我已经将良愿放在前面,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其将这种意愿排序坚持下去,并最终使良愿固定为学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发展方向。

对第二种情形而言,教师则要深入地介入到学生内心世界中,采取有效地外部影响,使之将良愿前置,比如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表露出对音乐创作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将之作为学生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地渗透给学生,引导其矢志不渝的追求。

当然,为了更好地实现良愿前置的目标,学校要充分发动社会、家庭的教育作用,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

(三)引导愿行合一

良愿前置教育理论起源于宋代心学家陆九渊,具体来源则是明代心学大师阳明的心物理论。

学校从阳明的思想中发掘出“良愿前置,自强不息”的教育口号,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篇3

【關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乐观向上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界的一个新课题,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各方面问题时,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为了进一步促使中职学生提高自我教育以及自我认识能力,对于一些心理知识我们应该首先让他们学习,对中职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有一定的益处。

一、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会经常性的出现恐惧、紧张和抵触的现象。喜欢拉帮结伙打架斗殴,自我控制能力差,随口说脏话,沉迷于网络,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人际关系差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职学生如此多的心理问题呢?主要应该是由:家庭影响、社会影响、自身心理因素以及学校教育不当等几个重要因素所导致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有的家长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所以教育方法也就不够恰当,也有的家庭不够和睦,使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及关爱,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扭曲的性格。

社会是非常复杂的,很多社会上的人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都对他们有着严重的偏见,中职学生受到这些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使得他们极易出现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在教育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会采用一些不当的方法,完全忽略了学生心理上的特点,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就使得有一部分学生逐渐产生了自卑,孤独等心理。同时,学生的自身心理因素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中职学生大部分基础不够扎实,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缺少紧张的学习氛围,长此以往也会成为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如何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

1.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潜心修养的成果之一就是真诚,教师的真诚不是刻意表演自己的辅导技巧,是内心态度的真实流露,真诚建立在对学生的关注和关爱的基础之上。但是,真诚并不等同于顺从,更不是要教师曝光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首先教师要跳出传统的条框摆脱角色的束缚。学生更喜欢普通、人性且贴近他们的教师。教师在对待自己的缺点时,用不着进行遮掩或者说是防御,人都是有缺点的,中职学生更喜欢将这种在自己面前不加以掩饰的教师。

2.培养学习兴趣,正确评价自身。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和保证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或者说是心理激发状态,而这种状态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存在着一定规律的。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在有优点和长处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缺点和短处,但是即便是缺点或者短处也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学生绝对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就否定自己,还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会接纳自己。

3.培养正常交往能力,发展健康情绪。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不能对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大惊小怪,或者恶意的进行猜测并且当众进行职责。在这一方面我们在允许他们正常交往的同时,对男女学生放纵情感以及毫无界限的亲昵表现也要采取一定的防止措施,我们要从正面多进行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鲜明的学校和教育理念,陶冶师生情操,增加竞争和开拓创新等意识,建立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教师首先要先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心理素质要不断提高。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使自己始终保持乐观积极以及健康向上的心理,我们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承担心理辅导课或心理咨询的专职教师中职学校要尽量配备,这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才能得以保证。这种心理咨询不同于任课教师或者班主任的谈话。在心理有困扰的学生寻求教师帮助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建议。教师要倾听学生的语言,重视与学生的感情沟通,并不是对寻求帮助的学生强加自己的意愿,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寻找可行的办法。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得到实现。教育部门和学校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完整的系统就无法发挥充分的作用,家庭和社会都是中职学生广泛接触的世界,我们必须要多方面努力共同维护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李瑞.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商情,2012(41):242-243.

[2]程联英.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12):43.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探究 篇4

一、健康、亚健康及心理健康

(一) 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演变,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完善。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其宪章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 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加以补充, 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由此可见, 伴随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 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拓宽。从单纯的躯体健康, 逐步扩展到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道德健康, 即理想的健康状况不仅仅是免于疾病的困扰, 还要充满活力, 与他人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处于健全、美好的状态。

(二) 亚健康的定义

所谓亚健康, 通俗地说, 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 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 机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 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 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 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三) 心理健康的定义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 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 (Jahoda, M.) 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 (positve mental health) ,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 自我认知的态度。

心理健康的人, 能对自我作出客观的分析, 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

2. 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 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 自强不息, 即使遇到挫折, 也会成长起来, 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

3. 统一、安定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 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 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 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 有较高的抗压力与坚韧的忍耐力。

4. 自我调控能力。

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 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 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 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 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5. 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 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 判断现实。

6. 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 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 而是顺应环境, 适应环境, 并积极地变革环境, 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热爱人类, 适当地工作和游戏,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 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 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 而且能自我实现, 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 体育教学过程是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反映,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的外在表现, 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 教师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

(二)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

体育教学通常在室外进行, 学生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 而且要承受一定的负荷。采用体育竞赛, 运用学生共同认可方式和规则, 以相互间身体对抗的形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赛活动, 在伴随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后, 学生会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 培养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奋勇拼搏, 塑造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

(三)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

体育活动是一项群体活动, 学生通过体育活动, 相互交往、相互保护、相互协作, 能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 体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 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的模拟, 在这过程中, 学生能获得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

(四) 体育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消除精神紧张、培养自信心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有计划地控制学生运动强度, 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实验研究证明:有氧代谢运动能逆转精神紧张、忧郁症等恶性症状, 使自信心增强, 使焦虑和压抑等情绪障碍得以缓解。有氧代谢运动影响情绪平衡用生理学方法来解释有两个方面:一是缓解情绪紧张。在运动中, 机体的代谢增强, 有助于消除体内积蓄的肾上腺素和其他代谢产物, 使储存在肝、脾的血液大量进入循环, 有利于脑的血液供应。二是内啡呔效应。内啡呔是在有氧代谢运动中由脑垂体腺分泌的一种吗啡类激素, 它的镇痛作用比吗啡强200倍。据研究, 许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能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和生活信心, 与内啡呔效应有关。生理学上的这种解释与1980年美国学者迪什曼 (RK.DISHMAN) 所做心理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他发现进行体育活动 (慢跑、游泳、自行车、力量训练等) 对于抑郁症的治愈率达85%, 于焦虑症的治愈率达60%, 对于化学药有依赖性的治愈率达45%。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的作用

(一)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 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 激发他们自觉进行体育运动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在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排除心理困扰, 纠正心理缺陷, 克服心理障碍, 开发心理潜能, 提高心理品质, 确保体育运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四、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宗旨

根据新的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 参考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整体要求, 结合体育对学生的心理效能, 确定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总的宗旨是通过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促进学生心理生活的健康和谐, 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充实, 达成普遍意义上生活质量的提高, 真正实现体育“心灵”与“躯体”本质功能互为一体的教育与养成作用。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积极、合理、健康的自我认知, 提高知觉和反应的敏感性, 提高自信心;提高社会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培养和谐、理性的人际关系;培养有社会意义的竞争、合作、团队、领导、生态等意识和观念, 提高学生健康的社会健康心理能力;塑造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 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 发展学生理性和稳定的情绪, 提高情绪的自控力;培养学生持续的进取精神, 发掘生活体育潜能, 培养自我心理疗治调适的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旨在培养和健全学生自尊自信、忍耐坚强、开拓进取、沉着果敢、勤奋踏实、公正诚实、体谅友善、互助合作、责任心强、善于思考、乐观、理智等品质, 促进个性完善与人格健全, 预防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教育途径有:寓于严密的体育组织教学之中;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 与体育德育教育触为一体;结合体育教材特点;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通过学生自我心理活动与体验来教育、培养。方法有说服法、锻炼体系竞赛法、课堂教法。

五、体育与心理教育的综合运用

(一) 体育心理咨询。

咨询的形式有会见、电话、书信等多种。有的学生存在生活中的困惑、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或者来自家庭中父母不和所带来的痛苦, 这些深层次心理问题难以在心理课、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以解决, 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在运动中体会成功和失败的酸甜苦辣, 在运动中减轻心理负担, 同时也可以求助于体育心理咨询。体育心理学教师应本着为学生保密、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做学生的密友, 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二) 体育心理档案。

在学生刚入学时施行一些心理测试, 如情绪稳定性测试, 性格测试、自我概念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 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及个体差异, 为学生设立心理档案, 并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中情绪不稳定、性格存在偏颇、过于抑郁、自我概念极低的学生筛选出来, 进行特别的辅导, 使他们尽快回归正常行列。

(三) 心理协作小组。

由学生自发组成, 在课余时间交流和阅读心理学科普书籍, 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在电话或网络上沟通。一致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于体育心理学教师。组内成员以帮助与被帮助的方式进行疏导, 交谈的话题不设边界, 自由、广泛而富有开放性, 以学生自己的方式关注和解决自身问题。

(四) 体育心理资询室。

体育教学部门成立专门的体育心理咨询室, 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 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知识, 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 心理辅导站。

建立体育教研室与心理辅导中心联接体系, 用运动方法和语言暗示疏导学生, 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站, 并对部分学生 (心理障碍明显者) 建立个人运动处方, “对症下药”。

(六) 改进教学方法。

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入体育教学, 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安排适当的课时, 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的相关教学。

六、结语

综上所述, 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健全个性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当代的大学教育, 个性化心理素质教育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适合当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 体育心理素质教育还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它是一种超越了的学校体育教育, 是一种面向社会的教育。我们希望体育心理素质教育能够像基本的健康教育或基本的素质教育一样, 在我们当代的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隆瑞, 粱向阳.体育社会学报.人民体育出版社.

[2]皮连生.教学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健康教育发展探究 篇5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学生长期寄宿远离父母,缺乏家庭教育,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刻不容缓的责任。老师要定期摸查学生情况,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生活中及早发现问题疏导学生心理。同时,学校要运用多种方式将心理健康贯穿到教育教学中。

关键词:

寄宿制;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疏导;主动咨询;辅导;策略;校本教材;微课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在学校寄宿生活,离开了父母的怀抱,投身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虽然学校尽最大可能给予学生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但缺少家庭抚爱和滋养的学生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首先,寄宿制学生在成长中缺少了道德标杆。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就是一群思想道德相差无几的孩子,相互影响就容易形成幼稚、势力,又有江湖习气的道德标准。其次,远离父母,缺乏亲子教育。当他们面对冲突时,更容易孤僻、暴躁、执拗,长期以往容易形成悲观消极、自暴自弃、抑郁恐惧的心理。再次,长期寄宿,家长易骄纵孩子。很容易形成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孩子一旦有要求,家长会立即满足。这样不仅养成乱花钱的毛病,还会引出道德或心理问题。第四,农村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受外出务工的影响,对其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基本上无从谈起,从而造就了许多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如何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是当前学校刻不容缓的责任。现将我校积累的一些做法经验及策略交流如下:

1心理健康,贯穿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在学校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有效预防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通过教育,让学生心理更健康。策略如下:

1.1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针对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及班主任共同编写心理健康校本教材下发学生学习阅读。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有问题时主动咨询心理辅导老师。这样对于一大部分学生都会起到心理健康预防作用,让学生不再为心理问题而惧怕担忧。

1.2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每两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主任主持并召开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怎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心理。学会互相观察、辨别是否心理存在问题,会用简单的解决办法,以免发现太晚对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让学生童年留下阴影。

1.3定期摸查学生情况,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每学期开校班主任一定要认真摸查学生情况。对残疾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以及患有疾病的学生格外留心,填写好特殊学生档案,定期谈话、辅导。在班级中多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避免出现不健康心理。若发现存在心理疾病也能及时查阅特殊学生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1.4在各科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课中,若出现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时老师可以穿插情景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语文课中,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和学生探讨,课文人物的想法对心理健康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怎样做?久而久之在学校各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会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也就不会出现心理疾病。

1.5录制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形成资源共享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可以将一些典型案例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录像机等设备录制微课,共享到老师、家长和学生QQ或微信群中。这样所有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既方便又具有教育作用。既让班主任学到了解决班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也让家长在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及早发现,疏导心理

寄宿制小学最累的当属班主任老师。班主任除了每天陪伴学生学习、生活,还要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如果学生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身心有异常情况,老师也没能及时发现,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如何做到及时关注学生呢?第一,每天晨检,及时询问。班主任老师可以在晨检的时候观察学生的动态,询问班级中发生的事情,若发现要及时问其原因,及时解决。以免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当天的学习、生活。第二,师生交流,发现问题。寄宿制小学老师也是寄宿生活,所以业余时间比较充足,在午晚餐过后的休息时间可以和学生聊天、玩耍。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还是比较信赖老师的,有什么悄悄话就会对老师说,老师可以通过倾听发现心理问题,以便及时谈心疏导心理。第三,关注学生,增加信任。班主任老师可以在学生生日时送给一份小礼物或一句鼓励的话语,增加师生感情,当学生心理有想法或委屈时愿意主动与老师交流并找老师解决。所以,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就显得尤为重要。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或存在特殊问题时要细心询问及时开导。若出现班主任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要及时交给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专业老师处理。及早发现疏导心理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

3培训家长,主动咨询

对存在问题的学生不一定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能发现的。平时性格内向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一般隐藏得很深,老师无法察觉。怎样让家长及时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应对?有如下策略:第一,学校召开各班家长会时,将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问题当成一项话题,增强家长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当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出现问题时,能主动找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第二,在班级中建立家长微信群,将老师收集的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文章、短视频等发在群中,引起家长的关注,让家长多了解一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提高家长在此方面的知识水平。

总之,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老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童年中拥有健康的体魄来迎接快乐的学习生活。

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教育策略

教育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们心智,道德水平和人格的教育,所以说现在幼儿的心理和人格教育也开始被人们注意到。3-5岁的儿童就像是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的他们处于人生起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刻。幼儿心理和人格健康与否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孤僻症、心理承受能力差、玻璃心、缺乏创新意思、自制能力差、自立能力差……这些在长大之后才会发现的问题其实在幼儿时期就埋下了种子。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是对一个人的未来很重要的。”所以一系列的问题就凸显出了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心智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时期,此时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孩子们今后成长的方向。然而如今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对心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说通过社会调查显示现如今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孩子们心理道德教育,因此出现了大部分儿童缺乏创新能力、缺乏自立能力的现象。

1.2幼儿园多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要安排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即使是开设了也只是出现在课程表上而没有真正实行下去。心理教师培训费用较为高昂,心理教师花费较高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1.3在幼儿园中多存在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全体的教育。不管是在我们求学的阶段还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都是老师把能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叫进办公室进行心理疏导,却很少发现老师对全班进行心理疏导,这就又是一个问题。忽略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疏忽,也是个普遍现象。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教育,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完美的成长环境。

1.4仅仅在课堂中强调心理健康,道德高尚也是无用的。仅仅在课堂中进行说教教育也是徒劳的,带领孩子们.走进社会,走到马路上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道德和人格的重要性。比如走到马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劝阻闯红灯的行人……这些既能让孩子们在其中感受到快乐,更能让孩子接受知识。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上述为如今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在未来继续出现甚至会有一定的发展,下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2.1转变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从课程安排上下手,应该平衡知识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让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课程教育同时进行。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的老师也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一切要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主,重视儿童平常生活、情绪控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2.2营造出利于儿童心理积极健康成长的环境使孩子们能够免受外界的影响。给儿童提供一个积极,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孩子们的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校园布局开始,把校园布置的赏心悦目,保持积极健康的状态,让孩子们保持开朗的心情,在这个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校园中布置校长互动教师,在这里可以跟校长互动,在做游戏的同时可以给孩子们灌输一些道德知识,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格。

2.3定时举办活动,邀请社会模范为孩子们上课。在校园中多举办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更好的了解到心理知识,多对外交流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交流能力,使孩子们更加开朗大方,使孩子们生活更加积极向上。例如:定期举行社会道德模范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上课,模范们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可以把故事将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更多了解到社会。

2.4建立信息交流网,幼儿园要协调学校,家庭的关系。孩子们在学校接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父母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建立一定的信息网,学校积极与父母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动态,,重视社会因素对孩子们的影响。例如: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定期来的学校接受培训,了解相应的心理教育知识,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来给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总结

总之,孩子们的成长是头等大事,没有比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孩子们的教育策略与方式要不断进步发展,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验证才能得出更加完美的教育方式,教育策略。只有用更加完美的策略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才能使我们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使我们的国家更加有希望。

参考文献:

[1]王立伟,郭秀红.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01,04:58-59.

[2]许婕.论音乐教育中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5.

[3]李宁,王君茹,袁晓琳.试论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152+107.

[4]曹凤华.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探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10.

[5]袁文斌.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6]张斌.江平镇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篇7

一、寻求体验性,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主动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它是心理健康学生的必备素质。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寻求学生的真正体验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积极学习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备课, 挖掘教材, 精心设计, 运用故事、情境导入, 教材中的漫画、插图引导和唤醒学生自主发现矛盾焦点, 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 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活动。其次, 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法、集体讨论法、实践调查法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创造机会, 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力求合作性

首先, 通过分组合作活动, 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如, 在法律课程的教学中组织“信任之旅”活动。两人一组 (其中一人当盲人、而后互换角色) 围绕教学楼、食堂、宿舍楼走一圈并写下体会。这一亲身参与的活动使学生体验了合作与分工、助人与受助的感受, 从而培养了互助与合作的精神, 激发了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愿望。其次, 创设情境, 解决问题。课堂上让学生再现生活中与同伴、父母、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常见问题、有分歧的问题, 让同学运用所学理论来尝试解决, 在讨论的基础上各抒己见, 这样也能促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三、善用激励性, 让学生体验成功, 促进自信心的建立

首先, 了解差异, 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存在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学生不能搞一刀切, 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较简单的问题让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解决, 让他们“跳一跳摘得到”。较复杂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完成, 这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 合理评价, 适时激励。要使学生在教学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就需要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必须对他们做出积极合理的评价, 让他们感到学习并不是难事。如, 在法律课教学中组织学生表演一个有关“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小品。经过学生间的相互推荐, 选定了几位同学担任小品的表演角色。在编排小品时, 一位同学忽然来找我, 说自己学习成绩不好, 担心自己不能演好小品中的角色, 会让同学笑话, 让老师失望, 要求退出。对此, 我没责怪他, 也没同意他退出, 而是指出他的闪光点, 表扬他的诚实好问, 鼓励他能表演好。这样在老师的鼓励下该同学打消了退出的念头, 并在表演中成功扮演了角色, 获得了同学的称赞。后来这个学生在学习中很努力, 成绩明显上升。可见, 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才能使他们树立自信,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利用受挫性, 提高学生受挫能力

人生难免有挫折, 任何一个学生, 都会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遇到挫折与困难。因此, 提高学生受挫能力对他们健康心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人只有具备较强的受挫能力才能在困难和逆境中坚强拼搏, 战胜困难, 并超越自我达到成功的彼岸。由于中职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 有些学生怕苦怕难, 稍遇不顺就灰心丧气, 回避矛盾, 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 抵御挫折的能力也较差, 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受挫折能力的培养。

首先, 让学生正视挫折, 培养坚强的意志。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热点、时事人物, 如《千手观音》“邰丽华”的事迹、《感动中国》年度相关人物的事迹, 让学生展开讨论, 总结学习这些新闻人物勇敢面对挫折的心得。通过讨论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失败和成功的内在联系, 正确对待挫折, 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

其次, 让学生经历挫折, 给予正确的心理引导。许多学生, 根本没遇到过什么挫折, 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挫折情景, 让学生在情境中正视困难、克服困难, 磨练他们的意志。如, 让学生为自己设计生涯规划并登台演讲, 通过知识竞赛、辩论会、亲身实践、情景模拟等活动, 让学生在多次失败、反复实践中受到磨练, 增强学生的果断性和自制力, 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加强学生的受挫能力。

�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职教中心)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究 篇8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 中职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中职生大部分都是因为学习成绩差, 或者考试失利, 未能考上高中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从人员结构来看, 来自农村家庭, 单亲家庭, 父母打工不在身边的居多。这些学生在进入中职后, 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曾经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也受到了很大冲击, 许多学生对此很不适应, 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1) 厌学。大多数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都不好。这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 丧失了信心, 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和厌恶的心理, 即使老师和家长再做思想工作, 再怎样补课, 学生还是完全放弃了自己。

(2) 焦虑。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绝大部分中职生不爱学习, 对学习总有摆不脱的心理压力, 很多学生逃学、逃课, 对他们来说, 学习就是痛苦和遭罪。二是就业, 中职生毕业后马上就会走入社会, 面对人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中职生往往会产生极大的不安与恐惧, 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 导致心理焦虑。

(3) 自卑。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 中职学校是一些平常学习差, 升学无望只能求助于掌握一门技术的学生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这部分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中心理压力非常大, 自卑感强, 心灵脆弱、敏感, 对未来很迷茫, 很多学生都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再加上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用人单位片面地追求高学历, 导致中职生在职场上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竞争时处于劣势, 致使中职生自认为低人一等, 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有很强的自卑心理。

以上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最终都会造成中职学校学生违纪现象严重, 出现重大事故的概率升高, 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与学科任务的完成, 甚至整个社会的安全都带来了很大问题, 所以, 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1) 学校重视不够。我国自古以来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即使在现代社会,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做得很不够。据笔者了解, 许多学校开设这方面的课程还都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2) 学生的认同度不高。虽然中职学校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但很少有学生进行咨询。一方面, 是因为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 觉得心理有问题是不正常的, 怕受到同学的歧视, 老师的嘲笑。另一方面, 学生包括家长对心理健康缺乏基本的常识, 虽然自己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比如易怒、自卑、焦虑等, 但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都没认识到这是心理健康方面出了问题, 需要找专门的辅导老师进行疏导。

二、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中职生良好的个人素质

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变革的伟大时期, 社会上不同价值观念碰撞激荡。而中职生由于年龄小, 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 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 提高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2.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家人的溺爱, 导致了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在学校经常与人产生矛盾, 造成打架斗殴的恶性事件。另外还有些学生会产生烦躁、对学习抵触, 对社会不满等情绪, 甚至会沾染上社会的不良习气, 走上犯罪道路。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避免出现这些心理问题, 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 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的需要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 中职生作为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 存在的问题只会更多。这些学生再过几年就会走入社会, 将来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如果不及时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解决, 让他们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入社会, 将来会对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提高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1. 领导、教师和学生认识上的重视

思想始终是行动的指南, 要想真正提高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必须从领导到所有教职员工都改变观念, 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作为学校领导, 要切实认识到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良好的心理是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 合理安排足够的心理健康教学课时, 配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场地和器材。此外, 学校还要对广大教师多做引导,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 促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让老师们能正确区分和对待中职生的心理问题,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 建立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除了正常的心理健康课程和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外, 学校还应该设置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心理辅导老师可以设置专门的咨询QQ、邮箱号码、热线电话等, 使学生在安全隐蔽的状态下向辅导老师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和遇到的问题, 不用害怕被别人看穿, 被同学嘲笑和看不起。学校还可以借助网络、广播站、宣传栏等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的一些资源平台,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同时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 向学生介绍心理方面的健康知识, 调节心理压力的技巧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等。通过网络, 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为之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3.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1)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各种社团活动、艺术节表演、运动会、技能比赛、社会实践、军训等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还让学生之间变得更加融洽, 相互之间更加了解, 关系也更加亲密, 让学生在集体活动尤其是比赛中增加了集体的认同感, 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2) 对中职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人际交往圈子是形成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场所。人际交往对中职生非常重要, 但有很多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对他们现在的生活以及将来职业的重要作用, 并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和能力, 教育他们尊重他人, 学会倾听, 学会交流, 对人热情, 对事情负责, 用真诚去换取别人的信任和友谊。对于一些自卑的、内向的学生, 教师更应该鼓励他们在公众场合演讲、说话, 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

4. 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

心理健康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直接实践者,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据笔者了解, 在福建省的职业学校中基本上都配置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 近几年有许多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加入到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 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可谓不强。然而很多在高校中所接受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办法很好地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 纸上谈兵, 何来效果?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中职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专业课老师的培训方法, 多聘请校外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进行专门培训, 同时还可以让心理健康老师到校外的一些专门机构观摩、学习、实践, 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 真正做到理论融入实践,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5.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效果

心理健康课是一门活动课, 一门社会实践课。教学过程不应该只专注于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 掌握心理调节的技能。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坦诚地道出自己的心理问题, 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后判断出哪些是健康的, 哪些是心理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另外, 心理健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所以老师的教学应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式、讨论式、现场咨询式等多种方法, 通过教学让自卑的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让抑郁者变得开朗起来。

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 而且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有多种多样的问题, 所以只靠有限的心理健康课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辅导课融入其他课的学习中去。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 学科特征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因子, 比如:刻苦勤奋、道德准则、科学素养、人生价值等, 这些心理因子都包含在不同的学科中, 通过学科教育渗透到心理教育中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不是几节课就可以解决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被当作一项长期的、严峻的工作, 要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小结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随着其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 社会阅历的增长以及过早地面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 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 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清楚地意识到我国中职心理健康存在的严重问题, 采取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 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心理素质好的优质人才, 为社会消除许多不稳定因素, 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中职学校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程基会.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1) :142.

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现代文学,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 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批评、创作做实事求是的评价分析, 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常识, 培养和提高文学阅读分析和批评鉴赏能力……。其实用性和目的性是显而易见的, 更多指向知识的获得。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重视不够, 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心理健康教育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提出来的, 但在人的综合素质中, 心理素质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 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或心理辅导往往收效甚微。心理健康教育向文学教育渗透, 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重要渠道, 也是文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一项重要拓展。

一.合理性探究

从人的心理接受角度来说, 利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文学课程中应该是一种既合理, 又容易被接受的方式。一般高校的现代文学课程都安排在一年级, 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刚刚从高中生变为大学生的转折时期, 生活环境、学习氛围和方式的变化, 势必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 人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正趋向成熟, 此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最佳时期。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 通过现代文学教学, 从低年级开始利用文学潜移默化的功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说是可行的。

文学对思想的教育虽不是立竿见影的, 但潜移默化的效果却是被世人认可的。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鲁迅就曾深刻地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是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的审美需要正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的熏陶来得到满足。王国维在《教育杂感》中说:“生百政治家, 不如生一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 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 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 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 永久的也。”从他们的语录和理论中可见, 文学教育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审美品味以及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价值。文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实践性尝试

(一) 有意识地讲述名人的生平、轶事, 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有研究表明, 人们对名人都存在一定的崇拜和好奇心理。读者不论年龄大小, 甚至不论文化修养高低, 对名人的崇拜或好奇心几乎是一致的。因此讲述名人生平、轶事对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很有益处的。名人们不朽的人格精神, 不仅给学生的生活增加勇气, 还带来精神上的安慰。法国著名的传记作家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前言里说:“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 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 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所以, 讲述名人的生平、轶事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进步, 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其作用可谓一石三鸟。

悲观的人往往认为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有宿命的思想, 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名人的传记。事实上很多名人年轻时很普通、甚至很落魄。是他们的毅力、坚持成就了他们的辉煌。他们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励志教材。在现代文学史上, 这样的作家不少。如沈从文青年时代三次了不起的“坚持”成就了他一生的追求。一是为写作坚持。从湘西到北京有幸得到郁达夫的帮助, 加上自己的勤奋, 两三年在文坛上就成为颇受注目的人物;二是为当老师坚持。只有高小文化 (实际上他在新式小学只读了两年书) 的他却先后在上海公学、武汉大学、国立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他第一次上讲台还十分好笑呢, 居然一个字讲不出, 满脸通红, 十多分钟后讲了一句“看到你们我害怕”;三是为爱情坚持。就是因为他每天一封情书, 有时一天甚至二、三封的写给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张兆和才有了这段姻缘。“勤奋”、“坚持”也似乎是每一个名人成功的秘密。杨绛在《钱钟书手稿集》中谈到“许多人说, 钱钟书记忆力特强, 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 肯下功夫, 不仅读, 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 还会读三遍四遍, 笔记上不断地添补。”还有像鲁迅这样的, 从年少时就对自己要求甚严, 在课桌上刻上“早”字来督促自己。后来把“迅”作为名字, 就有告诫自己“愚鲁之人应赶快做”之意。还有朱自清, 原名朱自华, 成年后深知自己家境清平, 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清流, 取“浊者自浊, 清者自清”之意改名为“自清”, 自己也用一生来实践和证明自己的理想。晚年因不吃美援面粉而饿死, 表现出了文人的气节;还有如艾芜, 从不惧怕生活的艰险心中总是充满阳光。艾芜年轻时曾因不满当时的教育和旧式婚姻而离家出走, 过了一段较长的流浪生活, 在流浪的过程中历经很多波折、艰辛, 但是他乐观、善良, 充满对生活的热望, 在流浪途中从未停止写作, 被誉为是“脖子上挂着墨水瓶的作家。”很多名人他们不仅勤奋、刻苦, 而且还充满智慧, 如茅盾, 原名沈德鸿。他在《我走过的道路》里说自己年轻时只读完北大预科就毕业了, 无力升学, 拿着亲戚的介绍信到上海商务印书馆找工作。介绍自己的名字时, 接待人员不是很热情。问他鸿字是否是江鸟鸿?他说:是鸿鹄之志的鸿。从这个回答中可领略茅盾的智慧和志向。现代文学史上, 有着美好品质和优秀人格的不胜枚举。这些名人的品质、智慧和学识都是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可借鉴、学习的榜样。

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就提倡读传记, 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中谈到“二十四史”读法时指出:“读名人传记, 最能激发人志气, 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 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在一次谈自己读西方传记的感受时说:“巴斯德是15世纪中法国的化学家。……这一个科学家的传记, 使我这个外行人一直看到夜里三、四点钟, 使我掉下来的眼泪润湿了书页。我感觉到传记可以帮助人格的教育。”现代的人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务实、诚实正直, 具有责任心、进取心、同情心、恒心、爱心等心理素质。名人的经历可以帮助人格教育, 培养健康人格, 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利用文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 讲述名人生平, 引导他们阅读名人传记是必不可少的。

(二) 合理有效地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 引导学生阅读。所谓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 使人在获得愉悦的同时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大学生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文学作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指出, “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 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卑俗作斗争, 并在人民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的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 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 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对人产生自信心和认知力是有特殊作用的, 它可以帮人们了解自身、提高自信, 同时激励人们对真善美和真理不懈地追求。

当我们以审美的态度欣赏文学作品时, 不仅获得了认知和判断决策的能力, 心理品质也得以提高。鲁迅的《一件小事》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第一次向劳动人民屈服的宣言。“我”这个清高的知识分子在车夫这个劳动人民美好的品质面前自惭形秽, 鲁迅通过一件小事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产生了质疑, 对知识分子的灵魂也进行了深刻剖析;冰心的《小桔灯》从木匠女儿的心灵美和情操美中看到光明和祖国的希望;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借助于凤凰涅槃的动人形象抒发了热爱祖国、期待祖国新生的热切情感。这种热切的情感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在青年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巴金的《四世同堂》则是通过几代几类人的思想和言行对中国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进行了阐释;朱自清的《春》、郁达夫的《屐痕处处》则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间, 感受祖国江山的秀美;鲁迅的《藤野先生》则在日常的记录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师长。文学作品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 还教会人们学会自我省视,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同情心、民族责任感、现代文明意识以及对自然和祖国的热爱等等优良的品质。

此外, 还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有性格弱点或人格变态的人物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生动的形象分析中了解性格弱点存在或变态人格形成的原因, 以及避免和克服的方式, 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如《围城》中的方鸿渐、《寒夜》中的汪文宣都是存在着一定性格弱点的, 他们的婚姻和事业的不成功和他们自身的弱点有密切的关系;如《沉沦》中的主人公“他”、《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雷雨》中的蘩漪、《阿Q正传》中的阿Q、《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他们的心灵都是扭曲的。除了受一定思想的毒害和社会制度的压迫外, 他们自身也存在弱点。他们都有自欺欺人和不正视现实, 敏感、多疑等弱点。蘩漪、曹七巧又可以作为女性健康人格塑造的反面教材。从人性建构来看, 一般人性建构中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因素。理性与非理性即情和欲的对立。她们个人欲望极端膨胀造成了非理性因素超越了理性因素最终造成她们的变态。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分析, 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控制自己情感的非理性因素, 更理性的对待生活, 同时明白性格就是命运, 学会换位思考, 提高自己的情商。学会剖析、克服自身存在的性格弱点。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作品也可以赋予新的理解。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到不幸或挫折时, 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 可以找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 以求心理获得新的平衡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教育是不提倡这种方法的, 传统教育要求学生勇于面对现实, 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痛苦, 用于攀登, 鼓励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这种理念出发点是好的, 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很多事情本身就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把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本作为心理辅导的原则劝说学生暂时回避现实, 减轻压力, 渡过难关。来点阿Q精神宽慰也未尝不可, 这总比要求他们面对现实, 痛不欲生、精神崩溃要好得多。心理咨询师的实践也证明, 在学生遇到挫折时适当地利用自我暗示方法是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的。

综上所述, 健康的人格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逆境中成才的信念, 开朗乐观的精神以及面对压力自我释放的能力。而利用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这种尝试应该说也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 (自序) [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1月版。

[2]王国维.王国维全集 (第一卷) [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年九月版。

[3]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M], 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4]罗曼·罗兰 (傅雷译) .贝多芬传[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0年10月版。

[5]茅盾.我走过的道路 (上册) [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6]马克锋主编.国学与现代学术[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版。

[7]姚鹏、范桥编.胡适讲演[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版。

[8]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他们的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 避免、解决各种矛盾引发的心理压力, 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心理危机和障碍,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引起社会的持续关注。其中,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结了一些经验。2003年12月,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高校党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学校重要日程, 这个通知显示出国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肯定。

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外,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变快,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经济与社会差距扩大, 以及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增大等负面影响逐渐显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 他们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尖锐起来, 尤其是某些高职院校的学生, 存在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 学习能力和自律性不强, 没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以自我为中心, 道德观念薄弱, 功利心强等现象。而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没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

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增强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是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是一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最早提出, 有教学质量、适当性、诱因和时间等四个特征。它要求学生先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完备的预习、准备,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呈现方式, 从而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维持学习动力, 并促使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有意义接受。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效教学,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方法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 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使学生创造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新生活的一种教育活动。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高职院校中采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正确地疏通与引导学生心理健康, 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 有效教学的策略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1. 组织者教学策略

“组织者教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的重要组成。“有意义学习”认为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有意义的, 教师所传授的新学习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旧知识相互影响, 建立实质性联系。为了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奥苏伯尔在认知结构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认为, 所谓的“组织者”包括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形成新的、稳定的知识的陈述性组织者, 以及加强相似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比较性的组织者。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帮助个体对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新旧知识进行比较、整合的一种工具, 可以采用组织者策略的有效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其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比如, 一些学生原本对学习没有兴趣, 高中学习成绩差, 进入高职院校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和混一张文凭, 因此对于学习及考试成绩抱无所谓的态度。另一些学生来自欠发达地区和农村, 他们具有较强的通过高考“跳出农门”和改变命运的愿望, 希望获得学业上的成就。还有一些学生由于高考发挥失常被迫进入高职院校, 他们不愿意谈论学校生活, 有时甚至会刻意回避自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份。

其次, 教师应对已经掌握的学生基本的心理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并对总结的信息进行逻辑上的安排, 使这种信息的安排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从而进一步组织成可行性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要帮助学生找出自身问题, 激发并维持学生想要改变的动机。

例如, 对于失落感重的学生, 教师要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正确的归因, 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 教师要教会他们正确进行自我剖析, 发掘自身的优势, 并产生与维持学习兴趣。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多使用鼓励、赞扬和奖励等方法帮助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 如爬山、打球、跑步、郊游等, 或者通过座谈会、讨论会或QQ群等形式, 让大家畅所欲言。这样可以相互增进感情, 还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帮助。

最后, 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 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消极、懈怠的状态, 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习惯。只有让学生的心理健康起来, 学生才能把这种学习的激情迁移到其他课程中, 并实现目标。

2. 掌握学习策略

“掌握学习”策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他认为, 假若教学是系统的而且符合实际, 如果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时可以及时得到帮助, 如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学习内容, 如果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能规定明确的标准, 那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可以达到很高水平。也就是说, 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适当地教学, 几乎所有的学生对知识和技能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同样,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协助每个学生进行心理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 运用“掌握学习”策略, 基本上就能使每个学生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

将“掌握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运用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 基本掌握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同时, 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暗示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达到目的,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和更有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层次制定一个程序性模式:

(1) 按学生的心理阶段, 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教学单元:适应校园生活、宿舍文化建设、学习情绪、人际关系、恋爱观、择业观等。

(2) 为检测每个教学单元的有效性,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单元, 开展一些心理测试游戏和心理测试试卷等诊断性测验, 对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3) 将评价的结果作为标准对原先制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同时为那些心理状态上还存在问题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矫正策略 (学生小组或导师辅导) 。

(4) 矫正后, 再组织这些学生进行另一个平行性测验, 直到学生掌握所教内容, 再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

运用“掌握学习”策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个体行为都会逐渐产生积极变化,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被激起, 自我效能感逐渐增强, 并独立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 抛锚式教学策略

“抛锚式”教学策略是一种典型的情景教学模式, “锚”就是真实的问题或事件, “抛锚”就是在教学情境中将这些事件或者问题加以明确与确定。这种教学策略要求教学过程应在真实的问题和具有感染力的情景中进行,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识别目标—提出目标—达到目标”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一些真实的、具有代表型的事例进行分析, 从而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 并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逐渐学会掌握进行自我治疗心理疾病的能力。因此, 将“抛锚式”的有效教学策略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是非常可行的。

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 初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并将收集的信息按心理健康的级别进行分级。然后, 教师针对不同级别的心理问题, 设定不同的“锚”。最后, 教师通过在“锚”的环境中, 帮助、引导不同的学生解决各自的问题。比如, 心理自卑的同学, 往往会表现出虚荣、好胜等行为。教师可以利用网上心理咨询的方式, 让大家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愿意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学习。同时,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热门话题, 诱导大家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抛锚”方式, 使有问题的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并通过及时给予鼓励与奖励, 使学生积极面对问题, 顺利解决问题, 形成健康的心理。

总之, 心理健康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 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 努力协调和统一有效教学中的四个因素, 使这四个因素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相互合作, 发挥最大效用。同时, 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风格,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使学生成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当然, 为了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高职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运用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继续不断地探索、总结、发展。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与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能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疏通, 激发其学习兴趣, 帮助老师因材施教, 促进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实践操作性强, 能满足企业所要求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在高职院校中, 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紧迫的。因此, 本文阐述和分析了几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策略, 为今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高慎英, 刘良华主编.有效教学论[Z].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 2006 (6) .

[3]何林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民办高校快速发展[J].教育管理, 2010 (01) .

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 键 词】 德育;小学生;健康;心理;教育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两者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才能使学生思想健康,心理也健康,共同实现育人目标。教育者在实施德育工作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真正让我们的每位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一、区别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不同

小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性服务,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德育通常是指人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主要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更强调个体的兴趣、需要、自我实现以及个性的塑造等。教育者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才能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人教,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不管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着每位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无论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目的都是育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两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所以,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二)教育方法密切联系

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心理问题很容易混淆在德育、思想教育中。同样道理,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变了,你的认识和行为方式没跟上,你的心理也会“生病”。在教育方法上,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又有区别的。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互相协同、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总的来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让我们把这项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一代新人。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工作。换句话来说,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才能高效率地把教育工作做好。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健康发展,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德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其次,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德育教学中

目前,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学,在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渗透心理教育理念,把学生的情感需要、个体差异及心理健康等内容融入道德教育,真切地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所求、所爱、所需等。如,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等,使德育更贴近学生实际,满足他们的需要,让德育课更为学生们所喜爱和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 广西社会科学,2002(2).

[2] 路琴.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

探究式心理健康教育 篇12

关键词:医学,教育,心理健康

一、医学教育的概述

1. 医学教育的总体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医学教育面临着人才竞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社会问题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双重挑战, 在这种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要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和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不断渗透, 目前我国的医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随着基础医学在宏观和微观的双向深入发展, 生物学已经从以前的分子水平发展到了量子水平, 同时用分子水平的相关研究结果说明了人体结构及其功能, 并仔细阐明了有关疾病的机制和疗效。 (2) 预防医学在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引导下, 研发出了一种新且高效安全的预防药物和疫苗。 (3) 很多的临床医学开始应用一些高科技成果, 更新和发展各种诊断、检测、治疗手段和设备, 使医学逐渐走向了综合化、多元化和整体化。

2. 医学教育的发展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医学教育应紧跟医学的发展, 树立相应的发展观, 特别要注意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教育, 这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能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相关内容, 从科学技术方法的角度来认识医学创新中的想象和灵感, 同时教师还应做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医学教育的平衡观。

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为目标, 重视的是医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 导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成为重专业知识、身体建设、专业建设, 轻社会知识、心理素质、个性发展, 长期下来造成医学教育模式都处于一种比较单一的状态。然而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医学教育应该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其医学课程应该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 培养新时代的新型医学人才, 推动医学教育的平衡发展。

二、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1. 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市场竞争的加大、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多以及工作节奏的加速等因素造成了人们的心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也致使医学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 必须要高度重视医学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一名医学生, 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确保其能够克服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 推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医学心理教育的主要方法。

(1) 系统的学习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提高心理素质与心理理论知识相结合的, 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 学习相关的心理保健方法, 使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 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医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教师必须要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一些专题讲座, 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心理理论知识、心理疾病的预防知识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相关途径等, 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从而提高其适应力和心理素质。 (2)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并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引导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实施情感教育, 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此外,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比如在进行护理科目教学的时候, 教师应该通过其自身的的演示, 在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 可以设计一个场景, 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中, 尽量做到准确、规范和语言清晰, 同时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医学教育中去, 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沟通知识, 并且能在实际临床中自觉地运用。 (3)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不仅是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采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或者个别咨询等形式,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医学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难免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 心理压力较大等状况,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这些情况, 对学生进行定点联系, 通过语言的交流或者谈心的方式, 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此外, 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情况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及时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防范于未然,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各种压力, 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蕾, 赵旭东, 姚玉红等.构建医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 (01) .

上一篇:动画美学下一篇:三软突出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