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2024-09-2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精选8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篇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人们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据悉,全国近千万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由此带来的心理冲突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亟待探究与解决.【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障碍 策略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父母双方或单方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在一起生活的儿童(本文所指17周岁及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批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我们调查表明,很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都是因为“负担不起家庭花费”、“经济上跟不上”、“钱不够花”、“挣钱太少”、“挣不到钱”、“供养不起孩子”等等跟收入和经济相关的词语来解释其子女留守的原因,充分说明农村务工者在城市较低的收入是供其家人生活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之后,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这样一来,这些孩子就形成了以下三种被监护的方式:

1、隔代监护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向其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监护,这就是一种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多数年老体衰,本身文化程度低,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我对一位正在七年级就读的15岁儿童进行家访,他60多岁的爷爷上山砍柴时受了重伤,在家休养,奶奶一直患有心脏病,还要整天做饭干活,爸爸妈妈在新疆务工已经三年未回家了,地里的活主要靠这个孩子干,忙不过来时才雇人来帮忙,家里的花费全靠他的父母不定期的邮寄。当我劝阻两位老人别这么辛苦了,老人说:“这样都习惯了,不吃力,这娃懂事,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只要能识几个字就行了,念了书也是闲(无用)的。”

隔代监护,对孩子监护的重点是养而不教,要么是溺爱、放纵,要么是粗暴、冷漠,放任自流。彼此间由于过大的年龄差距,很难有真正的沟通,从而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健康。

2、委托监护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向亲戚或朋友转移时,就形成了委托监护。这些受委托的亲戚或朋友充当临时监护人后,他们绝大多数都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责任。而这些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便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致使他们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常引发种种逆反心理,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滞后。据调查,历年的刑事犯罪中,有20%以上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

去年我校初三级的三名学生经常发生集体逃学、打架和外逃等事件,学校对他们进行了重点查处,这三名学生均属“留守儿童”。事后班主任对这些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其中一名学生说:“爸妈都去外面务工,我一直都住在姑姑(姑妈)家里,很不自在。我们三个人是朋友,在一块感觉很自由,一直都互相帮助,想要一块去外面挣钱……。他们这种放任自流、盲目冲动的做法,势必会耽误了学业,进入社会后,很容易走上歧途。

3、无人监护

我校有两名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家里就他们俩,姐姐现在已上高中,弟弟正在初三就读。他在日记里写道:“家里就我一个人,任何事都由自己决定,我最怕做饭,就常吃方便面。父母在外务工好几年了都没有回来过,只是每月寄些钱回来,每周打一次电话,这些时候我才能感到他们的存在。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我真不想再念书了,可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在这种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都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令人深表同情和担忧。

归纳起来,农村“留守儿童”90%均属于以上三种生活状态,但无论是哪一种,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就其心理状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情脆弱、焦虑自闭 其成因主要有三种:

(1)“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

(2)他们长期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和父母交流的机会。(3)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过渡阶段,个性正在形成之中,对身心过渡期的惶恐和茫然的承受力很差。

2、逆反消极、价值扭曲

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独立性迅速发展,易我行我素,常常和长辈的要求背道而驰。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发展滞后,自我控制能力差,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有的赌博、打麻将,有的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同时,这些孩子缺少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这些父母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拥有大量的零花钱,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根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心理问题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便很容易走上极端。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策略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1.从家庭教育角度讲。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第四,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目前,大家关注较多的是给留守儿童造成的困难。但实际上留守背后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外出务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

2.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以反映“留守儿童”家庭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对父母外出务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对务工经历的讲述,和务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3.从社会的角度看。“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为此,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4.从政府的角度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从横向看,各部委应协调以尽本部门应尽的责任,如政府的公安、新闻等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筹资源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政府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农村,地方政府可为开办寄宿制学校创造条件,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方便的同时,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等群体中得到温暖。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务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务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务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务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针对当前双亲外出务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假期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务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村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教育界的一句名言。“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务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决不能让农民工群体出现“富了一代人,垮了下一代”的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吕绍清《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

2、新华网北京2006年10月19日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记者:吴晶晶 王娅妮)

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浅谈“留守儿童教育”》

4、蔡笑岳《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

5、李刊文《普通教育学》甘肃省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篇2

一、整合教育资源,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学校要积极倡导并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留守儿童权益行为的保护, 为留守儿童营造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

一是积极倡导乡政府、村委会充分借助板报、宣传栏、墙报以及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 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 大力宣传家庭教育, 在全社会营造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关心“春蕾计划”“爱心工程”, 提高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儿童的参与度, 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联谊关爱、帮扶系列活动等, 使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得到有效保障, 解决其后顾之忧。学校要积极协同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组织通过创办“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家园”和家长示范学校, 开展结对互帮、志愿者服务、亲情热线、捐赠物资等活动, 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鼓励退休教师和群团干部等就近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 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 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学校要聘请法制副校长, 每学期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法律咨询和宣传活动, 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拓宽沟通渠道, 完善家校合作机制

要以学校为阵地, 为学生构建教育平台。因此, 学校要将学生家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

一是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时间开办不同形式的家长学校、专题培训班, 指导和协助监护人, 使其努力丰富教育知识, 不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主动了解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比较全面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是学校要充分利用优厚的教育资源, 创造条件建立家教咨询中心。学习可开辟家教咨询热线, 聘请专家讲座答疑, 尽可能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 引导家长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去影响、教育子女。

三是在每年春节后家长外出前, 指导家长妥善安排孩子的生活和教育, 外出后定期与孩子沟通、交流, 引导留守儿童父母子女沟通互动, 鼓励他们用书信、网络视频、QQ、电话等方式, 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这样能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 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四是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应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 实现同步管理, 并随时与外出父母通报。另外, 学校还要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 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更多关注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 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合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监管网络。

三、发挥学校优势, 弥补家庭教育缺失

新形势下, 学校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的重心, 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平等对待留守学生, 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更多的关爱。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 坚持启发、引导的原则, 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 组织班队活动, 让留守学生学会自我生活、自我管理、自我保护。

一要重视养成教育。留守儿童比常态儿童更容易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问题儿童。学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责任。学校及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引导思想、指导生活、疏导心理、辅导学习、督导行为, 及时进行教育, 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

二要真心关爱悉心照料。教师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用真心去爱护他们, 用真情去温暖他们, 主动与孩子交朋友, 诚心与孩子沟通交流, 切实解决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教师可安排父母在家的学生主动与他们结对子, 通过同学间、朋友式的交流、谈心, 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适时减轻和消除其心理困惑。对孩子的教育要“宽中有严, 严中有爱”, 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又能体验到生活的艰辛, 从中体会父母的不易, 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三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班队集体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帮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磨炼意志,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学校还应经常举办“给远方的父母写封信”“我的成长日记”征文比赛等, 通过文字形式, 让留守儿童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 记录成长的心迹。学校还要重视学生的课余生活,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要在寄宿制条件学校后勤部门要及时转变职能, 从单纯为教学服务转换到为学生的生活、安全服务。为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 学校必须建立后勤服务管理岗位责任制, 切实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增强孩子防范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注重心理疏导,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 应当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爱好特长、身体状况, 家庭状况、家长教育方式态度、与监护人的关系, 学习态度、习惯、成绩, 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师生、同伴关系, 性格特征、气质类型、心理特征等。教师只有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 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建立与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沟通联系, 学校要做到“三知” (知道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两沟通” (定期与孩子父母、代管人沟通) 。学校还要通过家长会、电话交流、家访等方式,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 引导和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儿童。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培训。引导教师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通过趣味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合作讨论等方式, 融知识、趣味、参与和操作性为一体, 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此外, 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亲子热线、心理咨询室等, 让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灵活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易于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同伴之间也能相互影响。个别辅导是对心理健康问题儿童一对一的辅导, 可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总之, 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身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深入实际, 从留守儿童的需求角度思考问题, 充分整合、调动、发挥社会合力, 就能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摘要:孩子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 学校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 不断整合各种教育优质资源, 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新路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究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策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县农村富余劳力不断外出务工。他们在给农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学校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教育的主体及主导作用,与社会、家庭各方通力配合,共同完成留守儿童的教育任务,主动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整合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学校要积极倡导并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留守儿童权益行为的保护,为留守儿童营造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

一是积极倡导乡政府、村委会充分借助板报、宣传栏、墙报以及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大力宣传家庭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关心“春蕾计划”“爱心工程”, 提高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儿童的参与度,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联谊关爱、帮扶系列活动等,使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得到有效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学校要积极协同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组织通过创办“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家园”和家长示范学校,开展结对互帮、志愿者服务、亲情热线、捐赠物资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鼓励退休教师和群团干部等就近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学校要聘请法制副校长,每学期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法律咨询和宣传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拓宽沟通渠道,完善家校合作机制

要以学校为阵地,为学生构建教育平台。因此,学校要将学生家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

一是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时间开办不同形式的家长学校、专题培训班,指导和协助监护人,使其努力丰富教育知识,不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了解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比较全面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是学校要充分利用优厚的教育资源,创造条件建立家教咨询中心。学习可开辟家教咨询热线,聘请专家讲座答疑,尽可能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引导家长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去影响、教育子女。

三是在每年春节后家长外出前,指导家长妥善安排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外出后定期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留守儿童父母子女沟通互动,鼓励他们用书信、网络视频、QQ、电话等方式,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这样能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四是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应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实现同步管理,并随时与外出父母通报。另外,学校还要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更多关注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监管网络。

三、发挥学校优势,弥补家庭教育缺失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的重心,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平等对待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更多的关爱。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学生学会自我生活、自我管理、自我保护。

一要重视养成教育。留守儿童比常态儿童更容易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问题儿童。学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责任。学校及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引导思想、指导生活、疏导心理、辅导学习、督导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

二要真心关爱悉心照料。教师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用真心去爱护他们,用真情去温暖他们,主动与孩子交朋友,诚心与孩子沟通交流,切实解决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教师可安排父母在家的学生主动与他们结对子,通过同学间、朋友式的交流、谈心,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减轻和消除其心理困惑。对孩子的教育要“宽中有严,严中有爱”,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能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中体会父母的不易,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三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班队集体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学校还应经常举办“给远方的父母写封信”“我的成长日记”征文比赛等,通过文字形式,让留守儿童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记录成长的心迹。学校还要重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要在寄宿制条件学校后勤部门要及时转变职能,从单纯为教学服务转换到为学生的生活、安全服务。为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学校必须建立后勤服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孩子防范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注重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当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家长教育方式态度、与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态度、习惯、成绩,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同伴关系,性格特征、气质类型、心理特征等。教师只有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建立与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学校要做到“三知”(知道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两沟通”( 定期与孩子父母、代管人沟通)。学校还要通过家长会、电话交流、家访等方式,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引导和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儿童。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培训。引导教师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通过趣味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合作讨论等方式,融知识、趣味、参与和操作性为一体,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亲子热线、心理咨询室等,让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灵活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易于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同伴之间也能相互影响。个别辅导是对心理健康问题儿童一对一的辅导,可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总之,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身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深入实际,从留守儿童的需求角度思考问题,充分整合、调动、发挥社会合力,就能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062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 篇4

摘要: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正日益成为庞大的群体,如不能及时解决这一群体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问题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大多数农民向城市转移,迎来一股巨大的“民工潮”。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农民工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而只能把其留在老家生活,形成了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看来,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问题:

(一)监护现状堪忧,生活质量较差

农村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意味着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位置的缺失。一般情况下,留守儿童都是由文化水平较低、体弱多病的祖父母照顾的。这些老年人,他们一般情况下还是按照传统的思想抚养孩子,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不够理想,甚至在农忙时节还会让孩子承担一部分与年龄不相符的家务活,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管教,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用零食代替主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质量。再者,由于一些监护人,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往往从安全角度出发,限制孩子的自由。面对这些待遇不公平的现象,较为敏感的儿童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家庭教育缺失,学习成绩一般

因生计需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需在外地打拼,因此留守儿童在校内外学习缺少家长的监督、指导和鼓励。而其处于自控力较弱的年龄段,加上无人督促其学习,所以回家后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因为父母在其学习生活中的角色缺失,导致其得不到正确的家庭辅导,所以留守儿童从心底感到学习非常困难,在班里没有优越感,成绩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久而久之,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或学习成绩下降,严重者还会产生厌学、辍学的心理。

(三)感情缺乏抚慰,心理问题凸显

调查发现,目前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孤寂,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往往利用电话、信件等与父母联系。在留守儿童主动与父母联系的目的调查中发现,有50%是汇报学习成绩,有47%是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也有3%是向父母要钱。由于父母亲情的缺失、隔代监护人的溺爱,使留守儿童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他们形成自私冷漠、焦虑暴躁、性格内向等不良状况,有的甚至还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还有的留守儿童由亲戚代为监护,他们只照料生活,疏于管教,亲情淡漠,使孩子心理产生生疏感,形成胆小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四)行为缺乏约束,道德规范失常

由于监护人往往是隔代监护,对孩子比较溺爱,再加上农活繁忙,无暇照看孩子,与孩子交流少、沟通少,对孩子约束少。而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教育和有效监管,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孩子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错误信息。另外,由于一些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顾孩子,对孩子有一种负疚感,就想通过物质等方面进行补偿,尽可能多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对孩子的花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从而导致他们养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习中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留守儿童大多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若由祖父母等留守老人进行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敢过多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情绪,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1]。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城市经济的发展,各项政策和资源均向城市倾斜,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关注较少,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由于政府没有认识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导致城乡人口分布不均衡。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渗透到经济、制度、法律等多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

城乡差异是造成农村人员外流的直接原因,城市经济发展快,农村经济发展慢,城市的发展机会多,农村的发展机会少。所以大部分农村人都流向城市,加剧了城市的承受能力。以至于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安家落户,使农村人口结构改变,造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二)制度因素

二元体制的问题导致我国的城乡出现了严重的差异。主要问题表现在生存空间、人口压力、户籍制度等问题上。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而城市却不能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医疗、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待遇。譬如: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在外就学需要户籍更改,这对于普通农村人是很难达到的,再一个面对的就是入学需要大笔的借读费。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技术水平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和辅导孩子,这也是很多农村打工者把子女留在家乡的重要原因之一[2]。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儿童不得不留守在农村家中。

(三)法律因素

我国长期以来,对待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区别,以至于形成我国独有的“城乡二元”。自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推出起,我国有了对社会保障独自的法律。但是,对于农村以及留守人员的法律体系都不完善,可以说少之又少。虽然法律上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规定。但在社会保障方面,都没有专门保护这些人群的法律规定,在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下,使本来就弱势的他们显得更加弱势。没有了国家法律的保护,他们就不能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这使他们根本感受不到国家对他们的关心,使他们遭遇了重重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当前,全国普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为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纷纷出台各项制度和措施,为解决此问题做了很好的保障。但是,我国的留守问题比较尖锐,留守儿童队伍庞大,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稳定及和谐,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形成合力,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彻底解决发挥重大作用[3]。

(一)深化体制改革,履行政府职责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历史积淀与现实困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造成的;从客观上说,与户籍制度、农村学校落后分不开。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深化体制改革,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经济和体制支持。一是大力农村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政府要充分利用农特产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等项目,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不但能最大限度地留住农村中坚力量,而且也能够减少农村家庭的分割状况,从而解决农村留守人员问题。二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取消对农民户口的歧视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消除横隔在父母和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制度性障碍,建立更为适合现在人口流动大的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工尽量可以把子女带到身边上学。三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建议国家出台专门并实施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法律政策,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把相关法规、条例、细则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四是政府主导,增加教育投入。教育部门要全面深化改革,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五是实施关爱工程。继续开展“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真切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二)加强社会关注,净化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所特有的现象。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爱,需要社会各界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支持,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和谐的氛围。一是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了解其基本情况,帮助其解决家庭困难,以减轻他们的负担,不能因儿童留守就歧视对待。二是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要净化环境,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根除各种毒害孩子的精神污染,让农村留守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三是完善社会救助,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基金会,号召志愿者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民工所在的工作单位也可以利用假期鼓励民工把子女接到自己身边,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与交流。四是提高留守儿童自我约束力。社会要一分为二地对待自控力差的留守儿童,用爱心和责任心加强对他们自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鼓励他们巩固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三)加强家庭教育,履行监护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是家长要将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时间做好合理的安排,排除孩子成长的各种隐患,要应保证孩子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二是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增进感情,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精神上的帮助。三是父母在外出时要与老师保持联系,并时常进行交流,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和变化;还要委托各位亲友关照孩子的成长,帮助解决临时发生的纠纷。四是家长还应意识到从长远来看,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是不利于整个家庭发展的,从而导致牺牲孩子的前途,不要“挣了票子,误了孩子”,应鼓励一人外出,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4]。五是要寻找合适的高素质的监护人,家长所选的监护人应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能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的不良习惯,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注重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

(四)关注学校教育,倡导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的生活与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需要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一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学校要完善沟通机制,如开通校讯通、召开固定的家长会、适时进行家访等,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家长的密切联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情况进行及时沟通,督促家长履行监管教育儿童的职责,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要在农村建立一支庞大的并且自愿为农村教育事业献身的教师队伍,努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大力培养年青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针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5],鼓励他们在生活上树立自立的态度、在学习上建立坚定的信心。四是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明白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用爱心、细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增强留守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五是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住校接受教育,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解除外出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而且,通过集体生活可以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锻炼,使他们克服自身的孤独、冷漠、恐惧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儿童权利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3]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4]张小东,龙军.留守初中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08(1).[5]杨翠兰.关于中小学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作者简介:

朱开锋(1986-),男,河南永城人,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篇5

开 题 报告

镇巴县田坝乡中心小学康积燚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经陕西省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06省级课题(课题批准号:SJJYB06062)。根据县教研室的相关要求,经校领导批准,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全体教师指正、审议。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目前,虽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党中央高度重视,但仍缺乏正式研究,而劳务输出已成为经济贫困的山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农村家长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家长外务工已成为家庭经济创收的必由之路。大部分家长外出,孩子寄宿亲戚家或留在家中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甚至跟外公外婆生活。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坏脾气,沾染了不交作业、打架赌博、顶撞老师甚至逃学的不良习气,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为教育部门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提供有力的参考,为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德育工作开辟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我乡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科研能力,曾对留守儿童采取了跟踪教育策略,收到了实效,为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在组织、设备、经费方面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组织上:学校设有教研室,有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组建了学科教研组,成立了德育组和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的成员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事过

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德育工作经验,且有浓厚的科研热情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在设备上:学校有图书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开通了宽带网和校园局域网、建立了学校网站,这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经费上:学校坚持经费的40%用于教研工作,学校制定了教研成果奖惩制度,购买了课题研究光碟,落实专人管护原价设备,添置并安装了250G大硬盘,为电子课题研究资料的保存提供了保障。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在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中,着重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学习状况、留守儿童性格及不良习气的成因,以及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的影响。掌握对留守儿童不良习气的矫正方法及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网络对留守儿童的转化作用,从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教育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挖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积极因素,促进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

2、开展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纵向研究,通过对调查资料的详细、全面分析,初步了解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留守儿童转化的影响强度、效度,为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可行性依据。

3、探索并形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特征、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的预防,矫治策略。丰富教育方法、手段,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教育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为学校的管理提供决策的指导依据和策略措施。

4、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研究技能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研究内容

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研究

通过对全乡各校留守儿童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存在此类问题的根源,为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教育转化工作提供一手资料。

2、农村小学特殊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采取跟踪教育,填写个案记录表的方式,分析特殊留守儿童性格、不良习气的成因,总结出矫正策略。

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教学中,通过对“不同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的影响,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网络对留守儿童的转化作用”的个案记录,归纳整理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教育方法,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留守儿童摸底统计。

2、课题研究理论学习。

3、命制调查问卷,撰写问卷调查报告。

4、召开课题组会议,筹备开题工作。

5、撰写开题报告。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等。

1、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主要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需求,调整教育策略,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以便进行动态调整。

2、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

3、实验研究法。根据总课题确定相关的子课题,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围绕总课题确定的研究内容组织子课题组分组展开深入研究。

4、比较分析法。对实验对象转换化情况及时统计分析,定期检测。找出经验、差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

5、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收集典型案例,并对典型案例

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留守儿童教育方法。

6、经验总结法。定期组织专题交流、研讨活动,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

7、文献资料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查阅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成果,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综合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以求实践创新。

七、课题研究周期及步骤

(一)研究周期

二年,即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

(二)研究步骤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11月至2006年12月)

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收集准备,起草课题研究计划。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方案》初稿。

2、第二阶段,调查了解阶段(2007年1月至3月)

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造册,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撰写书信等形式了解我乡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需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

成果形式:调查问卷表、调查研究报告。

3、深入研究阶段(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

根据实施计划和调查总结情况进行研究,分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开展个案研究、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组建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聘任代理家长、实行“代理家长制”、制定留守儿童转化考核方案及综合评价方案,集思广益,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分析,在教育活动中探索寻求方法,总结一套经验,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成果形式:各种经验总结、论文、典型案例、留守儿童转化情况统计分析表册等。

4、总结阶段(2008年9月至11月)

对课题研究的进程进行系统分析,编印《课题研究成果集》、形成《研究报告》。11月份申请相关部门验收、结题,为做好成果推广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果形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论文集》、《案例集》、《留守儿童转化数据统计分析册》等。

八、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方案》初稿,调查问卷表、调查研究报告,各种经验总结、论文,典型教育案例,留守儿童转化情况统计分析表册,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变化对比表。

(二)最终研究成果

留守儿童学习、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较大转变,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论文集》、《案例集》、《留守儿童转化数据统计分析册》等。

九、本课题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

顾 问:唐必信 张顺林(县教研室包片教研员)

组 长:贺习友

副组长:康积会

成 员:王兆全 康积燚 王方华 李政兵 杨其兵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贺习友

课题负责人:康积燚

课题研究人员:李政兵李谋珍汪和明温晓荣

康积科康积炜王方华杨其兵

3、课题档案管理:

资料收集:李政兵王方华杨其兵

整理归档:康积燚

材料上报:康积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同时也得到了县教研室包片教研员唐必信、张顺林老师的关心和指导,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谢谢大家!

十五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篇6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留守儿童”现象作为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自2004年开始启动,教育部、全国妇联及部分省市县教育部门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重点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大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的消极面,缺乏对留守成长方式积极因素的研究;大量关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缺乏面向过去和未来的纵向研究;大量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我乡学校将“留守儿童”教育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开展了专题调研,在各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向人民和社会负责。要求学校发挥教育“留守儿童”的主阵地作用;要求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结对帮扶制度;办好家长学校,提升“代理家长”素质;落实家访联系制度,在春节期间全面走访“留守儿童”家长,交流沟通思想;推行寄宿制管理等。但由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队伍庞大,而且又是一个长时期内存在的问题,学校都感受到力不从心,真正是“任重而道远”。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深入了解我乡各学校“留守儿童”的现状(学习、生活、性格、心理、道德养成等方面),探索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职责、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各地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研究内容

①留守儿童学校应该承担的职责研究;

②“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利与弊研究;

③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研究;

④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⑤学校对托管留守儿童有效帮助研究;

⑥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三、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将根据人本主义理论、现代心理学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以及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四、研究假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校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留守儿童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体系。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2、整体性原则。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并以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践的价值目标。

3、可行性原则。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学生,注意切实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重在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4、灵活性原则。课题实验时要根据原有的心理健康基础和发展目标,制定体现学生个体的灵活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5、渐进性原则:一个人的进步决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坚持渐进性原则,克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心理。

六、研究的主要措施:

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学校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少先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相关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留守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 30 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 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 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诿。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开设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师德和考核定为不合格并给予经济处罚。

9、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浓厚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重视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长采取多种形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努力形成政府、村组、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10、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加强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与管理,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建立研讨、交流制度,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实验准备阶段

学习相关资料,制订并完善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学校,建立研究档案。

第二阶段:(2009年8月——2010年7月)全面实施阶段

按照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定期研讨交流,总结经验,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0年8月——)总结推广阶段

整理材料,撰写实验报告,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八、预期研究成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实验研究报告;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学生、家长咨询录;留守儿童个案研究文集;阶段性研究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相关论文集;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实验研究结题报告;“留守儿童”成长成果展。

九、组织机构

课题领导小组:

学校非常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已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亲自任组长,各学校教师为小组成员。

十、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下拨专项经费,确保课题研究正常进行。

2、我们学校留守儿童数量大,易于积累一手资料,便于调查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篇7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

(一) 消极冷漠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 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 对学习生活缺少应有的热情与激情。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 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日渐增强, 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二) 敏感焦虑

一些留守儿童对教师批评或同学评价, 反应十分敏感。在感情上与别人疏远, 并且不信任别人, 更进一步, 会把别人看成是问题的根源, 从而易对他人产生迁怒和怀疑。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与同学交往出现问题, 经常处于焦虑状态, 从而脾气暴躁, 稍不顺意就大发雷霆。

(三) 自卑厌学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 学习主动性低, 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 导致学习自信心较低。总感觉自己的能力、才智不如别人, 什么都比别人差, 做什么事都不自信, 担心做不好, 怕被人耻笑。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 则处处贬低自己, 孤立自己, 不愿与人交往, 总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久而久之, 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学, 导致成绩下滑, 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但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偏移、学校教育缺位仍是其中最主要的症结。

1.亲情的缺失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对我校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留守儿童中, 17.9%的家长一般三个月与孩子见一次面, 15.2%的家长半年左右回家一次, 23.9%的在一年左右回家探望老小, 而43%的家长一年甚至是几年都难得回家看望一次孩子。由此可见, 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留守儿童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 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愿与人交往等不良的性格特点。

2.家庭教育的偏移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从我校留守儿童调查结果表明, 88.7%的“留守儿童”由祖辈进行监护抚养。由于体力、素质等原因, 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出事之类的表层关怀, 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再者, 由于老人本身上了年纪, 有时对孩子的约束管教也显得力不从心, 有的还出现放任溺爱等思想, 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

3.学校教育的缺位是加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又一因素。在农村学校, 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仍是唯考试至上, 他们更多地关注成绩好的学生, 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则采取能管则管, 不能管就放任自流的态度;他们过于重视传授书本知识, 弱化情感方面的教育, 没能对这些“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与信任, 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这些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

4.矛盾自闭的心理是形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现在的小学生, 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 不关心他人, 依赖性强、容不得人等不良倾向。他们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 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 甚至是严重的暴力倾向和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这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究

(一) 增进父母关爱, 强化家庭教育

首先, 父母要从孩子建康成长的长远目标出发, 尽可能地做到家庭务工两不误。有条件的, 可以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接受教育。没有条件的, 也可以适当改变出外务工的方式, 夫妻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 或者一方选择就近务工。其次,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尽可能多的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一是要和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 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二是要经常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 着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最重要的是要经常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一下孩子情感方面的缺失, 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和温暖。

(二) 完善学校教育, 丰富学校生活

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因材施教,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倾注更多的爱心,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 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的群体中健康成长, 以唤起他们的生活自信,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 保障他们的身体安全。学校还要尽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为留守儿童提供倾诉内心情感的渠道, 帮助他们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指引他们走出眼前的迷雾和困惑。

(三) 加强自我修养, 克服心理障碍

学校老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 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 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 克制冲动, 减轻压力, 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策略引导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70-01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1]随着农村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远离家乡进入城市,留守儿童不断增加,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已经占据50%——60%,如此数量的成长群落成为了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据此,留守儿童中萌发的心理问题也成为农村中小学老师面临的一大工作难题。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双重“留守”

当前,农村青壮年农民普遍对于农业耕作以及各类经营活动不报信心,同时因为农副产品价格走低和其他就业机会的缺失,纷纷背井离乡,远走沿海城市打工赚钱,这之中又尤其以年轻夫妇居多,有的甚至刚刚生下小孩就背负行囊离家外出,形成了“留守婴儿”。就在学校就读的留守儿童而言,通常都遭受着身心两个层面的“留守生活”。

首先是身体的“留守”,父母到外面挣钱打工,通常都会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的亲朋,有的家庭则是将几个孩子放置在家里,由大一点的照看更小的,孩子一年甚至几年见不着父母的情况在农村比比皆是。由于缺乏父母至亲的亲情和哺育,孩子们在饮食、生活习惯、疾病治疗、身体的成长发育等方面均问题凸显,同时也引发了留守儿童的“心”的问题。

其次是心理的“留守”。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农村的监护人也仅仅是起到了基本生活提供这一简单责任,其良好的人格养成以及心理素质均不及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这也引发了他们孤僻、内向、自卑、偏执、抑郁等心理品质,有的甚至引发未成年犯罪等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呈现

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厌学逃学、成绩滑坡。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由于监护不力,导致学习观念淡薄,自制力差,学习积极性严重削弱,成绩得不到保障。

2、性格方面:严重自卑、自暴自弃。因为身边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伴,家庭温馨,而自己却没有有人关心和疼爱,留守儿童必然会心里失落,严重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的现象便出现了,学习上也开始降低要求,失去学习的动机和上进心。最为严重的是出现逆反心理和强烈的对抗情绪,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是充满不信任,并直接导致了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3、道德方面:出现真空、不服管教。身心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关心,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缺乏关注,造成留守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由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甚至放任自流、不服管教。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

留守儿童的教育实践属于儿童范围,应该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和成长特征,“不能简单地把儿童看成 是‘小大人,不能把他们的治疗看成是按比例减少的成人治疗。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阶段、环境、接受治疗的原因和其他相关因素,对治疗的方法提出了即使不是创造的也是非常不同的独特要求。”[2] 根据这样的理念,我们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用爱心浇灌留守儿童的心灵家园

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他人监护现象严重,由此带来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一方面孩子缺乏父母的亲情抚慰,另一方面父母行为的潜移默化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监护人对于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大多停留在保证衣食的层面,爱心的投射仅仅限于物质的满足和简单的敷陈。

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不管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学习动力是否充足,均应该把爱心放在首位,多问一问,多聊一聊,不做冷漠的老师,热爱每一个学生,把对于孩子们的满怀爱心播散在每一个角落,让留守儿童在爱的困境中得到抚慰,其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

2、用耐心唤醒留守儿童的学习信心

儿童阶段的心理品质特征与“留守”的生活特征相互叠加,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对于学习没有动力,缺乏应有的兴趣。导致在平常的学习中,留守儿童常常是“坐不住”“静不下”,又“学不好”。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生”或者“问题学生”。其实这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富有耐心的引导有很大关系。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堂的讲授阶段还是课后的辅导时间,教师均应该对留守儿童厚爱三分,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感化他们,一名教师只要对班上的一两名这样的孩子施以成功的引导,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就会波及其他同学,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和信心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

当一个孩子把心扉向教师敞开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时候,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进一步把孩子拉回生活和学习的正轨,从而发现、培养我们手下的又一个阳光少年。

参考文献:

[1] 刘 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4).

上一篇:经验之谈:重视细节管理下一篇:一页股权转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