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2024-05-25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精选12篇)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篇1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它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那么被人们称为新的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怎样?他们是否能真正享受“阳光体育”带来的阳光呢?

本文通过对湘西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 以图能唤起人们对留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关注, 使更多的人来帮助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

一、湘西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分析

调查发现, 在问卷被列的18个体育项目中, 湘西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男生选择的主要有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游泳、游戏等。女生选择的项目依次为:乒乓球、游戏、跳绳、羽毛球、游泳、排球等。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大部分男生喜欢球类运动,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多种原因的, 有客观的原因, 最主要是场地器材的不足, 大多数学校, 尤其是村级学校除了水泥篮球场以及既可供老师洗衣服又可让学生来打乒乓球的台子外, 就没有其他的场地了。通过走访部分学校发现, 大部分的水泥篮球场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普九”时修建的, 目前由于年久失修, 有些已经破烂不堪, 坑洼不平, 给学生打球留下安全隐患。女生喜欢的项目游戏排在第二, 调查中发现她们的游戏项目主要是由他们自己编排的一些小游戏, 这些游戏大都比较简单、易学, 而且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排在男女生第五的项目都是游泳, 其主要原因是湘西农村地区有广泛的水资源, 如小溪、小河等。

二、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规定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要求并抓好落实。那么, 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怎样呢?

1. 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留守儿童星期六、星期日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在“不限时间及强度”情况下, 216名 (其中男138人, 女78人) 被调查者中, 星期六、星期日两天中21%的人活动1次, 17%的人活动2次, 2%的人活动3次, 62%的人两天中从不参加休育活动。以留守儿童的性别分类统计, 男生的活动次数远远大于女学生, 这可能与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思想有关, 女生往往要比男生多做很多家务事。

留守儿童星期一至星期五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不限时间和强度) 。通过留守儿童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及次数分类统计, 发现男生活动频率明显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初中生。

2. 留守儿童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我们还调查了留守儿童星期六、星期日不参加体育活动以及星期一至星期五课程表安排之外不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情况。

学生星期六、星期日不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研究表明, 双休日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例女生为78%、男生为57%。小学生为54%, 中学生为56%。星期一至星期五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为女生不参加率达55%, 男生为42%。小学生为41%, 中学生为48%。所有日子从不参加课外休育活动的学生的情况。调查显示:有20%的女生, 17%的男生 (近一学年中) 无论星期一至星期五还是双休日从来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三、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场所情况

调查表明, 留守儿童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地外, 他们课外体育活动以住家附近空地和学校场地为主。40%以上的男生和60%以上的女生都经常在学校和住家附近进行体育锻炼。

四、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从对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可以看出,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打发无聊时间以及缓解情绪所占比例最高, 女生分别为25.8%和21.7%和21.7%。男生为24.6%、23.2%和23.9%。这说明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心理压力大、负担重, 常常想利用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来打发时间以及缓解心理压力。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一是生理方面, 绝大多数参加体育活动是出于保持身体健康, 促使身体活动, 增强体力, 促使动作机敏, 解除疲劳, 保持良好睡眠的需要。二是心理方面, 他们认为参加体育活动能调节情绪, 掌握技能技巧,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增强上进心, 提升注意力, 锻炼意志力, 使性格开朗,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三是从社会需要方面看, 很多人参加体育活动是源于扩大社交面, 结交新朋友, 增强凝聚力, 提高竞争能力与社会适应性的需要。留守儿童从生理、心理上都是正在发育成熟的时期, 参与动机应该主要是强身健体, 因此留守儿童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有待转变, 应引起重视。

五、原因分析

湘西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堪忧,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场地器材不足, 活动的环境不好

场地、器材不足等外在客观原因是影响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缺少场地”是普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我们利用三下乡的机会走访了部分农村, 发现这些地方体育场地非常差, 一个上千人的自然村, 没有一个像样的活动场所, 由于近几年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 一些自然村里的小学学生人数急剧减少, 只有几个村合办一所小学, 以致使学校原来修建的体育场地因无人看管而破烂不堪, 我们对3个村的体育场地器材进行了统计, 发现三个村中两个村有1个标准的水泥篮球场, 但是我们在现场观察发现篮球场的地面坑洼不平, 篮框不很规则, 没有网。调查显示最好的那个村有120米的泥土跑道, 2付乒乓球台子和2付台球台;条件最差的那个村既无球场也无跑道, 只有两台用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体育器材也主要是以篮球、排球、跳绳和踺子为主。

2. 留守儿童的家庭负担过重

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 大部分都是父母双亲都出外打工了, 他们大都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因此他们还要承担照顾老人的任务, 尤其是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 除了上学外, 他们还要看牛、割草、砍柴、挑水等, 他们周末甚至还要去田间干农活, 尤其是女生, 她们承担着家里的很大一部分家务。从对双休日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例也可看出这一点来。留守儿童承担很重的家庭劳动, 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3. 缺乏教师的引导

调查发现, 湘西农村小学几乎没有正规的体育教师, 即使是在乡中学, 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也寥寥无几, 很多的学校连正规的体育课都难以开足, 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没人指导, 他们的活动都是由他们自己组织。

4. 缺少一起活动的同伴

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 住居比较分散, 不同家庭的情况也不一样, 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留守儿童也许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但是条件好的留守儿童并不多见, 因此想活动的儿童由于找不到一起活动的同伴, 也就不想参加体育活动了。

六、对策与建议

首先, 各级行政部门在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还应该把开展体育活动、增强留守儿童体魄放在教育、体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 使留守儿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制度保证。对留守儿童的运动兴趣进行调查, 增加他们感兴趣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其次,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创设友爱的、愉快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通过体育活动使留守儿童获得愉悦感, 增加留守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友情,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3.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建立农村村级社区, 改善农村体育活动的环境。留守儿童生活在社区, 受社区的直接影响较大。社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积极营造各方参与、密切配合的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区环境。

最后, 发挥各校优势, 校与校联合, 学校与社区联合, 挖掘体育人力资源, 建立各种体育俱乐部, 加强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大力开发湘西农村地区体育课程资源,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挖掘地方和本校的特色课程资源,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因地制宜, 改造体育场地器材, 改善办学条件和课外体育活动条件。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篇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于是在小城镇或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留守儿童”,还有的媒体称他们是有父母的“孤儿”。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被调查在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在被调查“留守儿童”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关于父母外出打工或父母离婚后的居住情况是,不能跟父母一起居住的近七成。其中,与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居住的占39%;与其他亲戚一起居住的占2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单独居住的占2%.2、关于父母在外打工或父母离婚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感觉孤独感或不愉快的时候增多了的“留守儿童”近五成.3、关于在父母离婚或外出打工后与父母或其中一方居住的选择,近八成希望与父母或其中一方共同生活。

4、关于在父母离婚或父母外出打工后对居住地的选择,有六成不愿意离开原居住地,但仍然有近两成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而愿意离开原居住地。

5、关于在父母离婚后或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有八成以上的与未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父母的联系主要靠电话,但仍然有少数无法与父母取得联系。

6、关于父母离婚或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父母联系的频率,有六成以上的与未在一起生活的父母一周联系一次,但有近一成的三个月以上时间才能与父母联系一次。

7、关于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不想让父母外出打工的近四成。其中近五成的虽然不想让父母走,但表示能理解父母的行为,只有少数不能理解父母。

8、关于对生活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遇到心烦事或困难时,有四成以上的能够寻找倾诉对象,但仍有两成以上采取闷在心里,自己解决的方式。

9、关于现在对父母的愿望,有八成以上的现在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情是回家,少数的希望父母多挣钱。

10、关于被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占八成以上。

11、关于在学习中最烦恼的事情,烦恼学习成绩不好的占四成以上。

12、关于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的了解情况,有近七成的了解不多。

13、关于课外书籍的来源,课外书籍来源于家长购买或向同学借或亲友送的占七成以上,从学校借阅的仅占4%.14、关于被他人伤害或欺负时“留守儿童”所采取的行动,有近四成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

15、关于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是,被教育要好好学习的占八成以上。

16、关于对学习的希望,有近九成的希望上完大学。

17、关于对未来的希望,有近九成的希望继续读书。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确实面临一些问题,如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品行、情绪、交往等等方面。

1.安全隐患多。“留守儿童”在生活安排方面一般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人来照顾。但是,他们精力有限,年老体弱,或者自己生活还困难,而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直接的关爱与监护,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

2.学习成绩滑坡,导致厌学辍学。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作业本上不断出现的错误,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这不,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挣钱,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某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的仅占调查总数的34.3%.如马某由于从小父母离异,他判给了父亲,父亲常年外出打工,他则由姑姑叔叔轮流照顾,因为频繁转学而成为问题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后来小学没有毕业就不念书了。

3.道德意志薄弱。学习成绩仅仅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方面,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培养问题。“留守儿童”有违纪现象(指打架、旷课、小偷小摸行为)。这个问题很让人担忧,绝大多数父母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因为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而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很容易钻空子。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常年在外,对子女心生愧疚,于是通过给孩子寄钱来补偿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周,这本是人之常情,但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误入歧途。

4.心理问题突出。“留守儿童”常表现两种倾向:一是内向、孤僻、不自信、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二是脾气暴躁、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据不少任课教师反映,“留守儿童”个别存在着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上进观念淡薄,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到自己。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然的和谐的亲子氛围。母爱给孩子是稳定和温暖,父爱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权威、崇拜、勇敢和坚强等,留守儿童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会使留守儿童成了有父母的孤儿,因此,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害。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心理等。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了“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如有一女孩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父母外出后,心中的话没有人听,苦恼、烦闷没有人理解。性格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孤僻、脆弱,把自己隔绝在同学之外,不愿与人交流,整日沉默寡言,一点小事,一点小挫折都经受不起。有时因为挨几句批评,就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一天不出来,直到奶奶哭着求她才打开房门。

5、表达能力发展滞后,要重视亲情交流的重要性。“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把对父母的思念变为动力,自觉上进,自觉寻求发展;更多的则表现为学习成绩滑坡,厌学情绪滋生,各方面能力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段孩子。孩子的表达能力很大一部分是在家庭生活中得到锻炼发展,可留守儿童却缺少这样的锻炼机会,他们有话无处、无人可说。时间一长,言语表达能力自然就开始退化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亲子交流几乎是空白,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更不要说耐着性子听孩子讲他们的见闻、苦恼。一些隔代的老人虽然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但孩子由于代沟等原因又不喜欢和老年人说心里话,这也造成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例如对其他留守儿童而言,杜某的学习成绩算是优秀的,唯一让老师感到遗憾的是他不爱说话。吴某的爸爸妈妈在他上大班时外出打工,老师反映接班时已经三年级了。在我们相处的三年多里,他没有发言一次,课后师生没有成功交流过一次,同伴也反映他的话很少。他的奶奶带他咨询过医生,得出的结论是:表达能力发展滞后。

三、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要有爱心、耐心。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代理家长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大学生支教老师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2、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打架、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教育性的动画电影,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

3、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他们代理家长,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4、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情况。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5、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好自己的权利。“留守儿童”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预防和避免不法侵害。上街要结伴而行,相互照料。接听不认识人的电话,说父母的什么事情,要和父母核对;放学时有不熟悉的人或不经常联系的亲戚来接时,不要和他走。6.“留守儿童”要体谅父母,父母外出打工也是为了改善子女的生活,让子女以后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在外面不容易,省吃俭用,攒钱给子女,子女更要体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亲朋好友,他们既要承担繁重的劳动,又要承担烦琐的家务活,加上文化水平不高、观念和方法落后,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学习、卫生、日常行为习惯给予关注、教育、引导。这就要求“留守儿童”自己要乐观向上,学会生活,自觉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力所能及帮助他们干些家务活。

7.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要适当。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往往是通过电话或书信的形式,而电话的快捷成了亲子间沟通与联系之首选。大多数父母一般半个月才给孩子一个电话;少数是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来个电话问问成绩了事。春节期间返家,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而带给孩子大多是物质的东西(吃的、穿的、玩的以及慷慨的压岁钱)较少精神食粮(书籍、学习用品及心理上的亲子沟通等)。

8、“留守儿童”要经常作心理调整,无论在学习或生活上遇问题不要闷在心里,钻牛角尖,可以和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等进行交流、沟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做好事,帮助别人,从中获得快乐。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篇3

【关键词】体育;留守儿童;生命安全;自我保护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員的增多,进而在中国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2〕。现如今,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人,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细致的关心和照顾,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性侵、溺水、被火烧、被水烫、被殴打、被威胁、被拐卖、交通意外等事故,因此他们的人身安全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如2012年湖北省监利县九龄女童遭性侵身亡〔3〕;2012年11岁留守儿童为给父母做饭全身着火,90%重度烧伤〔4〕;2013年6月25日下午15时许,江西一留守儿童家庭三兄妹全部溺亡〔5〕;2014年1月20日安徽省望江县9岁留守儿童因得知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6〕。这些事故都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突出了我国安全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教育。那么,什么是生命安全教育呢?生命安全教育是指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生伤害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7〕。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针对美国青少年漠视生命由此提出生命教育。杰·唐纳华·特士针是提出生命教育的第一人。上述的这些悲剧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我国现阶段的学校体育完全忽视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像溺水这样的案例完全可以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学游泳等体育的方式避免这种悲剧的上演,但每年仍然有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溺水,这说明我们的体育教学制度还是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值得我们尽快改善。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以河南省汤阴县第一实验小学为样本来探析体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的影响以及我们具体应该改革体育的哪些方面来达到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的目的,这些都是真正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汤阴县第一实验小学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由表1可以看出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事故中,溺水排在第一位,占总比例的30%,其次就是交通事故,占总比例的20%。这主要说明农村留守儿童不会游泳,缺乏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学校没有开设游泳课,农村留守儿童也没有安全过马路的意识习惯。其他意外事故占到了45%,而在这其他意外事故中呈逐年上升趋势的还包含性侵案件。

2.2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兴趣不足

由表2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兴趣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体育课没有调动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兴趣表现为“一般”的占45.6%,居于整个态度类型的首位。“非常有兴趣”为10.6%,“讨厌”为9.5%,这两种极端态度相对来说占得比例较小。这主要说明体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作用不大,留守儿童并没有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师对体育课没有进行合理的引导,没有给予体育课足够的重视。如何改变体育课的上课模式以及如何调动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积极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2.3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项目的局限性

通过调查发现(见表3),在农村留守儿童平日参与的体育活动中,篮球居于首位,占整个比例的22.8%,其次是乒乓球,占总比例的19.2%,剩余依次是沙包、羽毛球、跑步、跳皮筋、踢毽子、排球、足球。排球和足球本是体育课的主要项目,但所占的比例却排在最后。结合河南省汤阴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场地情况,可以判断出该校没有多余的专业场地供学生打排球,踢足球。据调查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有的农村学校人均体育经费不足一元钱。表3 数据主要说明农村学校的场地面积狭小,许多主要运动项目的设施还是不很完善。这种硬件设施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到农村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情况。

2.4农村学校没有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

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提到的安全需要仅次于生存需要的后面,居于整个需要理论的第二位。安全需要也是获得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生命安全需要的重要性。生命安全教育也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少数学校即使有生命安全教育课也只是在开学初期上课,但上个2-3个星期就会被其他主要学科老师占课此后直接都换成主课,生命安全教育课在学校只是一个副科,一个形式罢了,学校并没有意识到生命安全教育课的重要性。生命安全教育课不仅要注重理论上的自我保护,教师更要教会农村留守儿童关于生存技能的培养以及遇到危险时的自救方法。总之,影响农村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课的开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2.5农村学校没有开设游泳课

体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自我保护,农村学校普遍没有游泳课,在加上农村河流、水库、湖泊、沟田众多,一到夏天,河流、水库、湖泊便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娱乐和避暑场地,冬天水面结冰,在农村经常可以看见留守儿童在冰面上嬉戏打闹,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学过游泳课再加上自身没有安全保护意识,因此很容易溺水,在众多的溺水案例中,农村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农村水库、湖泊等众多,因此游泳课在农村学校开设是很有必要的。

2.6农村学校忽略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引导

健康不仅包含生理上的健康还包含心理上的健康。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被隔代抚养,或者只和父母一方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留守儿童的世界里他们最渴望的是亲情,在14周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人人都渴望和父母天天在一起,而农村留守儿童却陷入了“亲情饥渴”状态,原本父母温暖的怀抱却享受不了,因此很容易有心理疾病。最新报道的安徽省望江县9岁留守儿童因得知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这个令人心寒的案例再次说明了留守儿童陷入“亲情饥渴”状态,却无处排解,一时想不开就发生了这类悲剧。农村学校没有重视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心理教育,这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学校教师应该多关注一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通过调查发现(见表4),农村学校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从来没有关注过的占85.6%,农村学校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经常关注的占8.2%,农村学校教师只是偶尔关注一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占6.2%。以上数据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学校教师的心理上的关注,即使有心理上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因此,农村学校教师应该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3对策

3.1农村学校应该教会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农村学校应该多给留守儿童传授一些安全防范意识,要让留守儿童意识到溺水和交通事故的重大危害,因为在留守儿童的世界里仅仅只是有溺水和交通事故的概念但并不知道具体应该如何防范。

3.2农村学校应该开设涉及自我保护的体育项目

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足有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体育课仅仅只发挥了一小部分功能,那就是娱乐功能。体育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功能例如自我保护功能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正遭受着溺水、性侵等危险,农村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像游泳、女子防身术等体育课。

3.3建議相关教育和体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

制约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项目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的面积、体育设施的类型、规模。建议相关教育和体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学校在购置体育器材、扩大体育运动场地方面有足够的资金,学校体育教师还要教会留守儿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4农村学校应该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

生命安全教育课本应是学校最重视的课程之一,但学校出于升学等问题并没有把生命安全教育课放在首要位置而是占去生命安全教育课的时间去补习其他文化课,这种做法都是非常不合理的。有的农村学校即使开设了生命安全教育课但课程比例明显不平衡。在农村学校里生命安全教育课的内容广泛的集中在消防卫生教育、逃生教育、生命认识教育等生命安全内容,但有关的生理卫生教育、游泳安全、用电安全、沼气安全、日常化学反应常识、心理教育以及突发性伤害教育却提及的很少,这些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的留守儿童为了给父母做饭,被沼气炸伤,全身烧伤面积达到90%,就是因为不知道沼气的化学反应常识;还有的留守儿童遇到性侵事件,却不敢报警,也羞于启齿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等等这些案例都是与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日常问题,农村学校将来要朝着这些日常生活安全教育问题发展,这样才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3.5农村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去开设游泳课

农村留守儿童平日在学校有教师看管,但一到寒暑假由于没有教师的看管也没有家长的保护在加上农村湖泊等很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会去水边嬉戏玩耍,这时就很容易出事故。针对中小学生暑期溺水事件频发的情况要堵疏并施,一方面禁止学生到危险的地方去游泳;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一些安全自救的技能〔9〕。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利用暑假去学游泳,一方面可以充实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教会留守儿童游泳。农村学校也应当给留守儿童设置一个合理的游泳达标政策,让留守儿童有目标的去学游泳,体育教师也应当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正确的引导更要教会农村留守儿童一旦遇险时要学会冷静对待的态度。

3.6农村学校应该给留守儿童安排心理教育课

建议农村学校给留守儿童安排心理教育课,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亲情饥渴”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自卑、逆反心理严重、性格孤僻、行为怪异。教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科学的引导和管理,教师也要平等、民主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心灵上给予学生温馨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疏导他们心理上的压力,给予学生希望,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也要帮助留守儿童培养自信心,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立自强。教师要善于积极的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气氛。教师也要定期家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4结束语

一个人的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两个方面,用体育的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存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方面的危险,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身体上健康的成长,也可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以及树立“终身体育”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张乐.谁来关心全国两千万农村“留守儿童”?

〔EB/OL〕.〔2007-09-27〕. http://acwf. people. com. cn/GB/99061/102368/102383/6320710.html.

〔2〕全国妇联调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EB/OL〕.〔2008-02-27〕.http://acwf.people. com. cn/GB/6928884.html.

〔3〕张翀.监利九龄女童遭性侵身亡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引关注.[EB/OL].(2013-05-11).[2013-05-16].http://news.sina.com.cn/o/2013-05-16/053927136 463. shtml

〔4〕 杨芳.11岁留守儿童放暑假与父母团聚 做饭被 重度烧伤.[EB/OL].(2012-08-01).[2012-08-03]. http://news.eastday.com/society/2012-08-04/11078. html

〔5〕余红举.江西一留守儿童家庭三兄妹全溺亡 奶奶哭成泪人.[EB/OL].(2013-06-26).[2013-06-27].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P0001/35786. html#p=92C90LGO00AP0001

〔6〕鲍晓蕾.一个孩子能有多绝望?——安徽望江9岁儿童自缢事件追踪.[EB/OL].(2014-01-20).[2014-01-24].http://bbs.taian.com/thread-2213048-1-1.html

〔7〕〔8〕王子朴,李晓天.我国学校体育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01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篇4

1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对象、内容与方法、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

文中的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他们不得不远走他乡或外地城市去务工,把其子女留在了农村里,成为农村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文中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利用课外时间,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一种身体锻炼手段。

1.1 研究的时间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

1.2 研究的对象

该校420名留守儿童。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每天2次课间跑步的实施,来研究留守儿童的耐力素质较以前是否有较大幅度提高(统计法、对比法);通过每周每班2次体育课外活动的安排,来研究留守儿童对体育课外活动的兴趣与参与度(观察法、对比法);通过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的举办,来研究留守儿童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否得到增强(观察法、对比法);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小型竞赛等活动,来研究留守儿童哪些体育爱好与特长得到了培养(调查法、对比法)。

1.4 实施要点与注意事项

1.4.1 实施要点

首先,要确定全校1~6年级各班留守儿童的名单,并召开动员会,来大力宣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及作用。其次,要设计好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案,确定辅导老师名单。最后,按计划运作课外体育活动,并定期检查通报活动情况。本学期课外体育活动安排如下:每周一至周六的早上6:00~6:30为早操(600 m跑),每周一至周六的上午9:20~9:50大课间跑操(800 m跑),每周一至周六的下午15:40~17:15为体育课外活动(活动内容各班自定),每周一至周六的晚上19:00~20:00为兴趣小组活动(活动内容一般为游戏或小型竞赛等)。

1.4.2 注意事项

(1)由于留守儿童分布在全校的不同年级与班级,因此,每次的早操、课间跑步、班级体育课外活动都要以班级为单位,并由班主任来管理,而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则由不同兴趣小组且相对应的辅导老师来管理。本学期,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留守儿童对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我们共设置了4个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田径兴趣小组的共有76人,有1位辅导老师负责。参加乒乓球兴趣小组的共有123人,有1位辅导老师负责,参加羽毛球兴趣小组的共有129人,有1位辅导老师负责。参加足球兴趣小组的共有92人,有1位辅导老师负责。

(2)按活动计划,每班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外活动,负责人为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要制定学期的体育课外活动计划及活动内容,并于每学期开学前交学校政教处,以便学校检查通报。

(3)由于小学生按规定不上晚自习,所以,我们把晚上7点至8点的时间作为在校留守儿童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负责人是4位兴趣小组相应的辅导老师,并于每学期开学前上交活动计划与内容,政教处参与兴趣小组的全过程管理并在学期末进行评定与考核。

(4)每周六、周日的上午,仍然是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负责人还是4位辅导老师,具体活动内容与形式则由他们制定并上报学校政教处。每周六、周日的下午是留守儿童自行活动时间,晚上可以复习与预习文化课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期以来,通过对留守儿童在课间跑步、体育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游戏、小型竞赛等内容的实施下,他们在耐力、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较以前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孤独、内向、不爱交流、自卑等不良表现得到了很好的转变。特别是体育兴趣小组的建立与实施,让许多留守儿童对课外体育活动已产生了新的认识,他们不仅能按时参加班级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而且较以前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在这些活动中,以前很少见到的身影,现在都能频繁地活动在“队伍”之列,目前,有的同学已向爱好与特长方向发展。另外,周六、周日开展的一些小型竞赛、游戏等活动,更加拓展了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的视野,激发了他们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本学期,正是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才大大提高了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下面,笔者就把本学期留守儿童在耐力、速度、力量几方面素在实验前后的对比情况报告如下。

(1)在实验前,五、六年级留守儿童400 m跑的平均成绩(1'58")要弱于其他儿童(1'52"),而在实验后,留守儿童400 m跑的平均成绩(1'42")不仅赶上了其他儿童(1'43"),并且超过了其他儿童。再从差值方面来看,留守儿童上升的,幅度(16")则大大高于其他儿童(9")。

(2)在实验前,本校各年级留守儿童50 m跑的平均成绩(分别为13"1,11"6,10"4)都要弱于其他儿童(分别为12"4,11"3,10"1),而在实验后,留守儿童的成绩(分别为12"2、10"8、9"5),不仅赶上了其他儿童(分别为12"3、10"9、9"5),而且有的已超过了其他儿童。

(3)在实验前,本校各年级留守儿童立定跳远平均成绩(分别为1.05 m、1.30 m、1.52 m)都要低于其他儿童(分别为1.12 m、1.35 m、1.58 m),而在实验后,留守儿童的成绩(1.20 m、1.48 m、1.73 m)不仅赶上了其他儿童(分别为1.19 m、1.46 m、1.73 m),而且有的年级已超过了其他儿童。

(4)在实验前,本校各年级留守儿童掷实心球或掷沙包的平均成绩(分别为4.6 m、2.9 m、4.2 m)都要低于其他儿童(分别为4.9 m、3.2 m、4.5 m),而在实验后,留守儿童的成绩(分别为5.5 m、3.7 m、5.3 m)不仅赶上了其他儿童(分别为5.4 m、3.7 m、5.4 m),而且有时已超过了其他儿童(分别为5.4 m、3.7 m、5.4 m)。

3 思考

大家都知道,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主要原因是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而他们的父母是为了获取家庭的收入而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之路,同时他们的父母还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在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就从这一点来说,关心、爱护、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是我们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作为普天下的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龙、成凤、成人、成才呢?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既然党和人民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了我们,那么,我们一定要不负众望,肩负起责任,尽心、尽力、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真心去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长的寄托,如果能把他们教育好、培养好,那么,产生的效应将会更好,影响将会更大,意义将会更深。

4 结论

本学期,通过对留守儿童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使他们在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都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的开展,则更加激发了留守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前那种孤独、内向、不爱交流等不良表现得到了根本转变,这充分说明,针对留守儿童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所采取的一系列因应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今后,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本学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增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良方”,大力推动阳光体育运动,认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阳光,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再做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耿培新,毛振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钟秉枢,刘亚平.中国学校体育[M].北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5.

对农村留守儿童 篇5

——基于纳雍县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等因素,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导致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的问题。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是留守儿童身心不健康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各种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见,提升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揭露了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一些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对症下药,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提升;措施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广大农民工为大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城市偏高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无法长期跟随父母进城生活,只能留在农村,成为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缺失

(一)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表现

对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他们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关爱;而临时监护人、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也做得不好。可以说,留守儿童被忽视、被冷落、甚至被遗忘,他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良性社会情感的支撑,他们的自我存在感就会渐渐缺失,这将会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的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自我认知偏颇

自我认知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受个体的过去经验的影响,如过去的成功让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失败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其次,还有他人对自我的影响,如老师、家长、同学对自我的评价影响着自我评价;还有自我及他人对自身的期望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我认知。在形成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就会形成相应的认同感。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自我认同感则是指对自身各个方面的正确认同。而留守儿童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会形成不同的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或者认同感过高,骄傲自大;或者认同感过低,妄自菲薄。人是需要被肯定的,但是很多人却得不到它而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而当个体(如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得不到承认的境地时,他体验到的更多的是疏离感,就会出现过多的“我没有用、我没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即认同感缺失。

2.社会情感冷漠

社会情感是人们对社会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社会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互动频率低下,亲子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关爱,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导致留守儿童情感发展出现异常。据调查了解到,在被调查的200名留守儿童中,只有五分之二的留守儿童会主动关心他人,会主动亲近别人,而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过于极端,不会主动关心他人,认为“别人不关心我,我凭什么要关心他”,他们通常把自己的冷漠归咎于别人的态度之上,这显然是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的。

3.行为模式极端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来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即是说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需要和周围的人发生联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交往。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获取存在感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交往的需要和动机,青少年通过与同伴的正常交往,可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他人那里寻求安慰和帮助,缓解心里压力和不良情绪。[7]学生的交往方式可以分为退缩、自主、攻击三种基本方式,留守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则主要倾向于退缩和攻击两种基本方式。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留守儿童虽然情感上相对冷漠,但他们内心深处是极其渴望情感的。大多农村留守儿童是严重缺乏自身存在感的孩子,他们在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中,强烈地觉得自身不被周围的人所感知,不被需要,自己对他人来说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这种存在感,所以留守儿童会企图通过种种反常行为来获取他们想要的存在感。他们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不是正常的自主交往。一种就是自我封闭,疏远他人,希望通过这种“以退为进”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也就是所谓的退缩。另一种则会选择攻击的方式与人交往。比如: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被调查的100个留守儿童中,只有15个人能够主动正常地与人交往,有35人选择退缩,他们疏远他人,自我封闭,沉默寡言。而有45人则选择攻击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他们在学校破坏公物,和老师顶撞,在课上捣乱,欺负他人,打架斗殴等;在街坊邻里,他们也不会闲着,总要搞一些小破坏,这样即使被别人责骂了,他们也乐此不疲。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希望通过以上极端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这并不能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相反,这会使得他们在他人眼中印象更差了,这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其负面影响是不敢想象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关注度不高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不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社会人情冷漠,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又加上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使得他们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网络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报道较少或者较多的是负面报道,误导了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印象,不能呼吁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教育部门未形成有效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体系,不能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在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受到领导、老师的忽视,受到非留守学生的歧视和排挤。党和政府没有发挥其组织的作用,没有调动共青团、妇联、派出所、工会、村委会等组织的作用,没有建立起有效社会监护体系。政府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援助和帮扶政策,妇联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很难普及农村,村委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不管不问。社会各界的这种不积极态度会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孤僻、厌世等情绪,产生仇视、仇恨和冷漠的畸形心态,使其自我存在感降低甚至缺失。

(二)学校教育

1.教育理念较落后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不仅要承担起孕育培养人才的责任,更多的是要注重育人。然而当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却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品德教育,不进行人格教育。主要表现为不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德育与智育的培养分割开来,这种观念在农村教育中尤其普遍。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教师眼中,普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只有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区别,没有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区别。而所谓的“坏学生”遭到歧视,会导致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学生片面发展,出现人格障碍,如:自私、暴吝、孤僻,他们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的复杂现象、不能正确接纳自己的不足和差错等。学校教育理念落后,这极不宜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一种不公的对待。2.德育机制欠完善

大多农村学校的德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其德育工作理念中,只有品行好的和品行差的两种学生,对待两种学生的态度的截然不同的,对待品行好的学生,学校德育处会大势表扬,会锦上添花;而对待品行不是很好的学生,其则会辱骂加责罚,从不顾及学生的自尊,不去帮助学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比如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甚至可能还有学校的因素等)。而在老师眼中所谓的品行差的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尤其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各方面条件都不及非留守儿童的条件,他们之中真正做到品学兼优的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学校眼中的问题学生。这样,学校的不合理的德育管理机制似乎就是专针对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了。比如:在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接受教育中,学校或老师有没有对你进行过打骂?有占百分之三十五的留守儿童回答了经常打骂。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及不公平公正的德育管理下,难免会产生一种“我不好,我没用”的想法,不能正确定位自己。而一部分留守儿童则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他们自身之外的环境条件是客观的,是他们不能左右的,学校不从他们的角度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是一味的辱骂责罚。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看不到希望,就会抱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行为会日趋变得恶劣。

3.教师素质待提升

在西部农村,教育条件、教育设施及师资资源有限,因而都实行大班教学。教师少,学生多,一个教师要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同时要担任几门课程,任务极其繁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在乡镇上,入学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素质可谓是参差不齐,尤

其父母长期在外的留守学生,其基本素质更是令人堪忧。这种种形势都要求在农村任教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要对教育工作保持较高的热情度,要自觉地不断完善自我,要关心热爱学生,更应该多关心处于相对弱势的留守学生。然而,在贵州农村,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属于特岗教师,特岗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他们年轻气盛,志向根本不在农村,大多特岗教师都抱着“过一天,是一天,晃晃悠悠就三年”的想法,他们只把特岗作为他们就业的缓兵之计。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热情度,自然就不可能自觉提升自身素质,这是不言而喻的。特岗教师在工作上不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到为人师表;不会关爱学生,更不会注意到班上的留守学生,做不到循循善诱。

(三)家庭 1.父母亲情缺失

生活中亲情的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因素。亲情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内向、自卑、蛮横霸道、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农村留守儿童大都处于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 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 缺少正常的亲子交流与亲情关爱,孩子感受不到亲情和父母关爱,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因而其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等,情感相对冷漠。缺少父母亲情的留守儿童可能会对自己及父母产生怀疑。他们会怀疑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怀疑父母是否爱自己,是否在乎自己;他们也不能理解父母务工的良苦用心,甚至怀疑父母为了挣钱而不顾自己,在父母眼里只有钱最重要。例如:在一次调查中,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百分之四十的回答是:不爱,他们只想赚钱;有百分之十五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爱不爱自己。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亲情的缺失也使得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较低甚至缺失。2.教育意识淡薄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在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今天,“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边远贫困的农村较为盛行,使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经济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农民工只看到其对教育的投资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且在短期内可能无利所获,因而他们认为让子女读书花钱,不如让子女打工赚钱。即使有的农民工也供孩子上学,但他们从不寄希望于孩子身上,他们只想尽到自己的义务,完成孩子的义务教育。例如,在被调查20个长期外出的家长中,有五分之三的家长并不指望孩子靠读书成大器,他们认为读书不一定能当官,读书出来也只能去打工,与其花钱作无谓的投资,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孩子只要能识几个字就行,没必要在上学读书上投入太多。在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父母无期望,孩子更无动力。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孩子就会理解为父母不重视自己,自己学不学习、上不上进对父母来说都无所谓。这样长期下来,留守儿童对自己认识评价就会出现偏差。

三、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措施

从宏观上看,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其自我存在感,引领其健康全面地发展,就要结束留守儿童目前的留守生活状态。这首先就要求政府根据社会形势的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村就业渠道,帮助农民返乡就业;同时提高城镇生活水平,增加城镇边远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福利,鼓励农民在本地就业。这样,就避免了父母子女分离,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存在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改变留守儿童目前的生活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提升社会关注度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得到这个大家庭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时也是处于弱势的群体,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应加强电视媒体正面宣传,增强社会的关注程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大多数农民现在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 因此电视媒体的报道对农民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大。其次, 教育部门应制订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门的监测体系, 明确监测办法, 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做到实时实地都能了解留守儿童的动向。最后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的作用, 建立社会监护体系, 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演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丰富留守儿童在文化和精神上的生活内容, 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思想道德受到良性感染。总之,我们应加大社会关注力度, 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努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自我存在感。

(二)改善学校教育

要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够重获自信,找到自尊,树立信心,使其自我存在感有所提升,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学校教育方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理念

要转变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学校应一视同仁,在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留守学生的状况,从生命的视角关爱每一个学生。学校和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学生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面对面地与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学生交流谈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从而自觉改正陋习,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他也不会公平地对待别人;一个学生缺乏了个性和创造力,也就没有自我实现的快感;一个学生不信任父母和老师,当他出现困惑和挫折,同时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时,就会很容易走向偏激或犯罪的道路。当留守儿童认为自己遭受到外界的不公平待遇时,在没有家长的及时抚慰下,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往往能起到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有悬崖勒马之功效。

2.完善德育机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兄弟姐妹除外),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学校,既有非留守学生,又有留守学生。在这样复杂的情形下,我们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不应是极端的,对好的永远是褒扬,锦上添花;对不好的则一味地批评打击,雪上加霜。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不是让好的更好,让坏的更坏,而应该是让品行上存在不足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向好的方面改进,即应是让“坏”的变好。这就要求学校制定的德育制度要人性化,要较多地考虑到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比如,学校长期进行德育教育的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特殊家庭的孩子,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学校德育就应人性化,应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等分析导致学生品行不好的原因,并且应循循善诱,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克服自身弱点,改掉陋习,帮助学生重新点燃希望,重新树立人生目标。

3.提高教师素质

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理念,还是学校的德育管理,最终或多或少都要由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来践行。可见,教师的行为素质对农村留守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在原初的意义上, 教师是学生趋益避害的引导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的促进者”。[15]这就要求农村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提升自己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受教育者的关怀程度,要尽可能地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处于相对弱势,教师更应把自己特别的关爱给特别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还应倡导班上学生、学校教师、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俄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指出, 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态度, 而教育的失败总是与教育气氛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30]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用心与留守儿童交流,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可信赖的对象,让留守儿童更好地体会学校集体的温暖。

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农村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加快课程建设,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切实从留守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家庭 1.弥补父母亲情

人是感性动物,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定情感的支撑。作为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亲情的滋养。而在农村,大多留守儿童不得不与父母长期分离,极其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更不能享受到正常的父母亲情。对此,长期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多地给予孩子亲情关爱,不仅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多的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父母应尽量多回家陪陪孩子,或者父母双方留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父母双方迫不得已外出打工的,至少也应该多和孩子发短信、通电话,多多交流。父母应多和孩子交流包括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话题,了解孩子心理动向,满足孩子情感需求。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而不是在他们看来,父母的眼里只有挣钱。不能让孩子感到孤独,变得自卑、孤僻、暴躁,缺乏安全感。

2.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不是一本暴利的投资,但是教育也绝不是一无所获,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可谓影响深远。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能够影响他将来能走多远。作为

父母,应该提升教育理念,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应当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将来,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只看到供孩子上学要花钱,而让孩子外出打工能挣钱。另外,在外的父母应转变对孩子的守教育的观念,应对孩子抱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家长的适当期望值是孩子成长的外在动力之一。家长应在充分了解和全面分析孩子的特点、能力、兴趣的基础上, 提出适当的期望。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从而丧失信心。而相反,如果对孩子期望值过低,则不能完全激发孩子的潜力,还会磨灭孩子的斗志。家长对孩子不适当的期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期望值,才能形成强大动力,帮助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臻.我国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其他:2013,28(1)[2]赵嘉.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与培养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3:57 [3]苏志铭,陈力.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培育策略研究[J] [4]刘洋.留守儿童存在感的缺失与补偿——基于一个留守儿童W的个案分析[J].观察与分析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篇6

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这样的新名词已经不再陌生。其中,“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儿童(包括数量更大的青少年)大部分正值上学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心理成长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很多专项的调查结果都不令人乐观,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新课题。

孤独的“留守儿童”

通过调查,我们注意到,多数“留守儿童”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最突出的是孤独、忧郁和焦虑,有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在人际交往和处理困难时束手无策,更有一部分孩子完全没有约束,放任自流,甚至误入歧途。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期,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他们缺少心理上的关注和引导,他们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有些孩子面对生理发育期的变化时也因为缺少启蒙而出现相应的心理焦虑等问题。

同时,“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和兴趣。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更多的是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孩子的要求,而较少给予孩子精神食粮(书籍及心理上的沟通等)。由于聚少离多,父母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很多父母都成了孩子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另外,大多数“留守儿童”都被寄养在祖辈或亲戚家里。这部分“家长”往往由于年纪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相对缺乏管理经验或有所顾虑,而无法起到督促和指导以及管理的作用。很多孩子就在这种放纵的环境下,自然成长,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因为自控能力差而沾染不良习气,逃学、辍学,混迹网吧、游戏厅,甚至犯罪。

疏导与引导

既然“留守儿童”出现这些问题,怎样帮助“留守儿童”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利用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教师和同学多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中多关怀,让他们在集体的生活中获得友谊和亲情,对集体有一种家的依赖感。同时,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其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2.对“留守儿童”进行个别教育。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适当进行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教师要格外注意这些孩子,多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思想状况,并在适当时进行思想沟通,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指出他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

此外,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留守儿童”唱主角。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教师从旁协助,提供建议,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教师应避免说“我告诉你”之类的话,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

4.对“留守儿童”进行调节、适应能力的培养。这对他们非常重要,调节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教给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现状,就是正确对待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为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化解他们的负面情绪。确立自己合适、正确的理想,保持轻松的精神状态,适应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与他人、与周围环境的健康关系,消除人际交往障碍,让“留守儿童”和同学们共同进步。

5.教师还要与临时家长多沟通,一方面便于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想法,一方面也能够对家长起到一定的督促和指导作用,保证校内辅导和校外监督相结合、相一致,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和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教师对他们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断研究探索,扎實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担负起他们的成长教育任务。

其实,在城市里,因父母出外工作,类似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存在着。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负其责,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良性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篇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推动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都将发挥非常积极的正面功能(1)。

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家庭、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社会和政府部门替代功能发挥和应对机制的衔接不畅势必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形成不利影响,从而引发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2)。从微观方面讲会影响到留守儿童个人和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从宏观上讲则直接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乎农村人口未来的素质。正因为如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为教育界、学术界及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有的研究多半是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举措,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综述性、总结性的研究则略显不足。通过文献法并依托cnki这一平台展开这一领域问题的综述研究,对于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深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2 研究领域与主题

2.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在中国知网搜索平台上使用高级检索,在检索项篇名中输入检索词留守儿童和体育,在模糊状态下检索到的文献共计56篇,其中硕士论文3篇;在精确状态下检索到的文献共计27篇,其中硕士论文3篇。无论是以地区、还是以省为调查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多集中于问卷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实验法、比较法则较少采用,对体育教育干预、介入的实际效能和机制的研究略显欠缺。学者唐红明(唐红明,2008)在国内较早开始了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实验性研究,他认为体育介入能够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维护发挥积极的功效,并由于留守儿童不同性别、不同留守年限、留守监护类型等不同方面的因素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但对于体育介入的路径和方式则较少关注。

2.2 体育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学者普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且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体育教育边缘化(唐红明,2008)的特征和状态。认为目前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龄儿童的智育、德育上,社会主流舆论也只是停留在留守儿童生活条件改善等问题上,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体育教育工作。不言而喻,没有体育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忽视留守儿童体育教育将会以牺牲教育公平性为代价。陈绍艳[1]等人认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存在着体育教育主体的缺位、体育教育组织的匮乏、体育教育投入的不足、体育教育师资贫瘠等问题;学者张志军[2]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存在着体育教育开始不足、课程被挤占、专业体育教师的配备比例不够、素质水平差等问题;姚远[3]认为存在着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力度不够、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与阳光“一小时”差距较大等问题。还有部分学者从社区、学校、家庭的三维视角综合考察了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现状,认为关注点不能过于集中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应当加大家庭体育教育意识、形式的培养以及社区体育教育的开发,注重教育资源、投入的均衡化和立体化。

2.3 影响因素分析

部分学者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孤僻、焦虑和缺乏自信等心理和社会交往状态直接制约了常规体育教育的功能发挥,不过这种分析具有比较明显的标签化的特征。就家庭教育而言,家庭结构的解构、代沟、监护缺失和不当、经济贫困等等都直接制约了留守儿童的体育意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重视力度不够、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体育教师流失、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场地限制等等问题都直接制约着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升学压力、教学考核等等因素也制约着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的开展。

2.4 功能分析

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调节人的某些不良情绪;在体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分配“社会角色”,提供尝试社会角色的各种机会,同时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勇敢创新、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等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能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所有这些正好可以用来修正留守儿童在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部分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强化留守儿童的生理健康状况,通过家庭体育来树立留守儿童的体育意识和培养体育锻炼习惯,通过课外和课余体育活动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加强集体观念,适应社会发展。

2.5 对策

以政府为后盾,加大资金投入,创设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以学校为中心,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以社区为辅助,分担教育责任,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家庭为基础,劳逸相结合,给留守儿童一片自由的活动空间,通力合作,结对帮扶,构建综合的体育教育体系。具体表现为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的福利分配和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师的再培训力度;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体育档案,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的领导、组织和检查,保证课外体育锻炼质量。

3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突破口

3.1 价值追求分析不足

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最终的价值导向问题,它涉及到农民、农村是否能够享受同城市、市民一致的公共服务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加强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等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社会公正、公平的具体操作和推行,从价值、终极的领域实践公平发展、均衡发展的目标。

3.2 比较分析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篇8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各界的焦点。 矫治心理问题的途径有很多, 尤其通过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很好的帮助心理问题的矫治, 通过运动增加积极情绪, 释放压力, 促进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 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导致许多心理问题, 因此通过有效方式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促进其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2.1、城镇化、现代化促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像城市转移

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 政府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接受政策, 导致大量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再加城市高消费, 高成本的生活, 使得许多家长不得不放弃带着孩子进入城市生活, 家长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 孩子越来越多的留守农村。

2.2、父母与儿童缺乏沟通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 大多孩子都由爷爷奶奶抚养, 年龄上的差距使监护人的沟通较少, 儿童的心理压力和郁闷无处倾诉, 无从发泄一些负面情绪。儿童没有得到监护人正确的疏导, 久而久之封闭自我, 变得孤僻, 暴躁。

2.3、监护人教育理念不当

调查过程中发现, 许多家长急于想在孩子身上弥补受教育缺失的不足, 认为只有不断的读书考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没有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一部分孩子压力过大, 只顾自己的学习忽视与集体大家的交往, 与同龄该有的天真活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选取黑龙江省的11个县下乡镇村的400名留守儿童。

3.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农村体育教育, 心理教育方法等文献资料, 为文章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2) 实地考察: 进行实地走访, 对农村当地体育设施建设情况及体育器材数量及使用情况调查, 对留守儿童所在家庭进行体育活动参与方面调查。

(3) 问卷调查法:下发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体育课开展情况以及体育锻炼情况等, 通过牡师院体育系学生利用寒暑假向位于我省境内的11 个县下乡镇村各自家乡指定人发放调查问卷共500份, 回收问卷400 份, 有效问卷387 份, 有效率为96.8%。其中男生225 人, 女生162 人。

(4) 访谈法: 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锻炼情况。

(5) 数理统计法:对结果通过Excel 2003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农村留守儿童日常选择体育活动项目

通过表1 发现,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日常体育活动主要有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跑步、体育游戏、健身器械等。通过表二可以看出男生主要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是篮球、乒乓球、体育游戏;女生主要选择的是体育游戏、跳绳。由于农村地区场地资源有限, 学校普遍只有一个篮球操场和简单的乒乓球案子, 大部分儿童因此也只能选择这两种运动。少部分儿童选择跳绳, 都是家中自带与同学共用。体育游戏包括二人三足, 接力跑等, 这些项目不受器材场地约束, 所以男生女生参加的人数较多较为平均。从表二可以看出, 健身器械运动的儿童特别少, 只有少部分农村休闲区域安装了简单的健身设施等,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健身设施配备还是不够完善。运动的方式比较单一, 运动的项目不熟悉甚至不了解。

5、农村体育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5.1、体育教学活动能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加强体育教学过程对留守儿童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 而且是心理教育的过程。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适应成长过程中外界带来的各种压力, 加强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应该从每个学生时期入手。儿童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天赋培养的最佳时期。这个期间儿童应当得到父母的关爱呵护, 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喜怒哀乐都应有父母共同分享。经大量研究标明, 体育运动可以矫治心理失调, 在运动中可以促进和培养人的积极情绪, 使人在运动中释放心理压力等, 对治疗抑郁症也有很好的功效。

5.2、体育运动可以矫治心理失调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 可以有效的将忧虑, 压力焦躁积极的释放出去, 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许多留守儿童长期处于思念父母的异地分离状态中, 长期心理得不到和父母的沟通, 再加上生活的艰辛, 使他们早早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许多留守儿童存在 “郁闷”、“疲惫”或“恐惧”当中。有研究标明, 与不经常运动的学生相比, 长期坚持运动的学生自我评价更积极、自我感受更好。

6、建议

6.1、在教学中多样开展趣味运动和竞赛项目

研究表明, 获得乐趣和愉快感是参加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体育运动能使参加者产生乐趣, 参加者将更自觉、更投入地坚持运动。相反, 如果参与者不能从锻炼中获得积极情绪, 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最终退出运动。比如“二人三足”、“背夹球”、“运球接力赛”等在游戏设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 身心都充分得到放松。学生通过集体活动, 增加责任感, 并且可以从中体会集体活动的乐趣, 在活动中和大家互相交流, 逐渐的培养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6.2、对不同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采用针对性的教学。

研究发现, 慢跑、娱乐性游泳等项目能改变不良心境、减少应激水平, 可以回避人际竞争的锻炼方式能使参与者回避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 更有利于积极健康情绪的培养。因此, 平时的课程设置开展当中, 体育教师应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儿童锻炼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和选择, 同时注意内容安排的层次合理性。对于性格孤僻的学生多参加集体比赛, 在合作当中逐渐与他人沟通;对于性格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学生, 可以设置他比较擅长的运动项目去比赛, 让其充分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 对于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突出的儿童, 应加强重点培养和接受专业训练。必要时可推荐输送人才到各大训练队, 使其接受更加专业规范的训练, 为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或体育特长生打基础。

6.3、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硬件设施的配备

农村体育教育硬件的配备, 和教师的培训工作, 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保证。针对目前贫困边远山区物资匮乏的学校, 教师可以利用有限资源变换教学模式, 同时还可以跟当地体育部门联合办学。多开设不受场地约束的跑跳练习等。

7、小结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篇9

目前, 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其父母都是长年在外打工, 把孩子全部交托给老人或亲戚或朋友, 这些父母片面的认为只要孩子不缺钱就万事大吉。殊不知, 更大的缺陷和后果却让家长们始料不及。调查显示, 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 缺乏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 大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生活问题, 由于没有父母的生活照顾和引导, 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 生长发育得不到保证, 身体健康也受到很大损害。二是教育问题, 父母在外打工, 一些留守儿童的自觉性不高, 消极学习的现象和思想很严重, 有的还产生厌学情绪,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学业偏差, 严重的甚至还有逃学或辍学的。三是心理问题, 由于亲情缺失, 留守儿童缺少情感沟通和疏导, 情感和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困惑, 心理极度不健康。四是道德行为问题,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发生事情得不到及时纠正, 更是缺乏父母的教育引导, 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 一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很差, 甚至于缺乏是非观念, 违法违纪案频频发生。五是安全问题, 据全国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 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 而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人身安全得不到必要的保护。由于以上种种原因, 使得很多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不到正常呵护和引导, 造成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 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生, 学习上的后进生, 思想、行为上的问题生。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齐心协力, 共同合作才能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 把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好。

首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环境是培养青少年品质的主要阵地, 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决定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但留守儿童不仅缺少家庭环境, 有的甚至于体会不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当然就更不要说什么家庭教育和引导了。我所知道的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学生, 其父母就是长年在外打工, 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引导, 就形成了问题学生:虽然文化学习一直不错, 但行为和思想就出现了偏差。性格极度要强, 经常称王称霸, 对她自己来说, 她看不惯的事, 她一定出面干涉, 干涉不听就用武力征服。对她看不惯的人, 就召集她的追随者一个一个的对之进行惩罚, 还不允许别人反抗。更不允许别人告诉其他人。否则就是违背了她的意愿, 就会变本加厉, 她自己认为她是老大, 所以她自己可以早恋, 但绝对不允许她的追随者也早恋, 否则就是对她的大不敬。

留守儿童往往都是一些隔代教育, 上代教育或自我教育, 而这些教育方式往往都是一些不良的教养方式。比如:一些人一遇见孩子犯错误就简单的以体罚就完事, 但另一些人则完全相反, 对孩子的错误熟视无睹, 听之任之。特别放纵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的需要上, 一些人是一味的拒绝, 表现为极度的冷漠, 而另一些人则是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 生怕孩子不够, 尤其是在金钱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使得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养成不良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在缺乏感情和责任感的家庭, 孩子耳濡目染, 更容易形成自我控制力差, 易冲动, 具有攻击性, 情绪不安, 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等不良人格特征。在家庭结构上, 父母离异或一方亡故的家庭, 使孩子缺少较全面的关爱和呵护, 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会得不到及时纠正, 结果感情发展不健全, 容易形成孤僻、偏激、仇视, 冲突较多, 对孩子的消极感情较多, 这些都容易引发孩子的暴力攻击性行为。因此一个温暖而又和睦的家庭, 将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特征。

家长也应该注意到, 不要一味的把“忙”、“没时间回家”作为理由或是借口, 一定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和孩子沟通和培养感情, 来自父母的亲情和温暖是任何人都不能够取代的, 而让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自身的关注和爱护, 相关机构的关注和措施是治标不治本, 只是辅助手段, 从各个方面减少对孩子的不必要伤害。

其次,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 学校教育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组织, 有计划的实施的。青少年由家庭进入学校, 在特设的教育环境中接受系统的教育, 对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关键之所在, 所以学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摆正关系, 让德育教育到位, 片面强调哪一点都有悖于党的教育方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有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仍单纯的以升学率来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工作的优劣, 结果使得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挤占其他副科时间, 课外资料增多, 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家长也把眼光放在每所学校的升学率上而不注重学校的德育教育, 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也导致了学校和教师重智轻德, 造成学校德育“空壳”、“失控”, 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就更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造成学生不仅仅视力下降, 脊柱弯曲等生理残疾而且形成了不关心政治, 思想觉悟低, “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等思想残疾和品德残疾。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落到实处, 真正实施, 贯彻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比如, 有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 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建立校园妈妈 (爸爸) 代理制。动员全校党员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儿童的人数每人联系几名儿童, 当好校园妈妈 (爸爸) , 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关注儿童的成长, 关心儿童的生活, 密切注意儿童的心理变化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健康快乐的成长。开展以“感恩”、“爸爸、妈妈, 我想对你们说”等为主题书信大赛活动, 通过儿童发自肺腑的亲情告白, 抒发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亲人的感激之情与感恩之意, 以达到震撼心灵, 培养健康情感的教育目的;开展“爸爸 (妈妈) 在外打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 让留守儿童讲述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外打工的故事”, 或邀请中途回家的家长讲述, 对儿童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法纪教育、自理自护教育, 指导儿童双休日合理休闲, 安全游玩、自觉学习;结合庆祝国庆, 组织留守儿童编排大型舞蹈《太阳鼓舞》, 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利用网络把学生家长与这些留守儿童联系到一起, 在网上面对面的谈心交流, 让留守儿童在网络教室里感受亲情, 去聆听家长的教诲, 体会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再次, 社会是青少年生活的最大的现实课堂, 社会“大课堂”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无时无刻不在给青少年打上或好或坏的烙印.因此, 社会环境的好坏, 对青少年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舆论宣传工具, 报刊杂志网络以及各种文艺节目, 对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模范的推动作用。为了净化他们的心灵, 必须治理好社会环境, 有人提出应当将留守儿童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 我认为是必要的;还应该加大法律保护监督力度。只有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 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一起行动起来, 紧密配合, 步调一致, 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 采取多种方法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 上好社会这堂大课, 才能卓有成效的培养他们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高觉悟的一代新人。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篇10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1、性格孤僻内向, 人际交往困难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引导, 这就使得他们的社会化没有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 出现相对滞后甚至偏离了社会化的正常方向, 这引起儿童的情绪变化, 表现出喜怒无常、沮丧压抑甚至狂燥等不良情绪。调查显示, 有51.37%的留守儿童会与父母、留守监护人、同学谈心, 有48.63%的留守儿童不与人谈心, 有8.90%的留守儿童还没有想过与别人谈心。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 一部分留守儿童害怕交往, 感到与他人的交往很不自在, 害羞, 不敢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部分留守儿童则表现出交往过度, 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过早染上社会气息, “铁哥们”、“江湖义气”, 很容易误入歧途,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自卑心理严重

调查数据显示,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较严重的自卑心理,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丧失对待生活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相比较而言, 与父母交流少的留守儿童, 体现出来更多的情感依赖和需求, 自卑心理表现得更加严重。一方面, 他们自身认识在不断增长, 情感需求在增长, 另一方面, 父母不在身边的这种客观事实不但没有得到改变, 反而时间再不断地延长, 这种自卑感不但没有因为时间减少, 而是进一步增加和泛化, 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3、逆反心理强, 对抗情绪严重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 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较明显的敌对防御不信任, 总是觉得别人会欺负他, 在交往过程中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这种潜意识的不信任导致他们面对管束处于对抗状态, 产生出较严重的对抗情绪。

4、价值观念扭曲, 性格和行为分离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就没有父母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面的帮助和指引, 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差。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管理, 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 他们脾气暴躁、遇事处理冲动极端, 常常因为一些无端的小事情打架斗殴, 辱骂老师同学。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情感上的缺位父母、留守监护人往往用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 而对于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想道德法制教育、智力发展教育很少, 从而出现铺张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品行。

二、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父母不在身边, 缺乏良好的亲情依托

依赖关系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 良好的依赖关系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 它能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处于亲情缺失的生活环境中, 没有与父母建立起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就容易养成胆小怯懦、敌对破坏的性格特点。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 难以与他们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 无法关注到他们的身心需求。即使有短暂的见面, 由于缺乏沟通交流的基础, 父母在教育管理时往往容易陷入粗暴、简单。有的单亲在家, 但由于忙于家庭事务、忙于生计, 缺乏科学的方法, 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力不从心。

2、监护人教育管理上的缺失

监护人的教育管理缺失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 有30.14%的留守儿童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有4.79%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亲戚朋友;有2.05%的留守儿童处于完全无人监管的状态, 他们寄宿学校;有62.33%的留守儿童由单亲监护。

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 他们年龄较高, 文化程度低, 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大, 难以与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 往往是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 而对于孩子身心上的需求, 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缺失, 导致孩子娇生惯养, 道德品质、理想缺乏。

亲戚朋友作为监护人或者没有监护人, 这样的留守儿童父母往往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亲情的缺失,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气息的影响, 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情况。

3、家庭与学校在教育上缺乏互动

界石镇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 当地居民整体素质、教育水平较落后。许多学校还没有条件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 没有进行及时干预。在教育管理上, 家校缺乏互动,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 很少关注孩子在校表现情况, 大多数家长没有与学校进行沟通交流。

4、社会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网络为主要手段的新传媒时代, 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血腥暴力, 极易影响到身心发育尚不健全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束, 留守儿童容易把心理的寂寞空虚转为盲目寻找其它精神支柱, 游戏、上网、赌博、色情已严重威胁到了留守儿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 篇11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

从宏观上说,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紧密联系,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增加,又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由于城乡壁垒的客观存在,农村孩子进城之后,在户籍、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孩子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许多农村家庭只好把孩子留在农村。

从微观来说,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也会做利益上的权衡。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局限,他们大多处会把打工赚钱、维持生计作为第一选择,他们的孩子就这样加入了“留守一族”。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担忧,老师、家长普遍反映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有的差之甚远。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缺陷。留守儿童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冷漠、内向和孤僻。家长待孩子又多半是放纵和溺爱型的,更助长了儿童自私任性、霸道横行的极端性格。

2、行为偏差。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加上管理不力,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一部分易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而成了“问题孩子”,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3、价值扭曲。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孩子零花钱增多,容易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的陋习。

4、学习教差。留守儿童大都由老人照顾,负责照顾留守儿童的老人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知识水平相当低,缺乏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对孩子的学习介入过少。

5、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不喜欢与人交往,加上学习成绩不好,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产生孤独、封闭等不良心理现象。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浅析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造成留守儿童存在不良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方面的原因,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户口政策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待子女方式上的失误是造成留守儿童存在不良倾向的重要原因。

1、父母双双外出,使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最主要的关爱——父母之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和谐美满、安详幸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未成年子女心目中,父母是家庭的支柱,是幸福的源泉。家庭幸福的关键不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裕,而是家庭成员在时间、精神和亲情上的投入。儿童时期的孩子希望与父母及家庭成员一起生活,共度时光。哪怕是捉迷藏、放风筝、猜谜语、听故事等,都会使感到无限的快乐,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父母双双外出,天各一方,孩子有乐不能与父母分享,有苦不能向父母诉说,年长日久,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冷漠、怨恨等。

2、留守儿童父母把子女托给家中老父母,代沟的存在苦了老人,害了孩子,既不利于孝敬父母,又不利于培养子女。现今农村中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监管的,他们与儿孙年龄差距大,代沟明显。教育孩子时,祖父母常用过时的道理、乏味的唠叨教育孩子,效果不明显,有时还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感。

祖父母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本身体弱多病,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监护好孩子。当他们疾病缠身,饱受病痛折磨,而孩子又不听话时,出现急躁、粗暴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顶撞老人,导致祖孙关系恶化、矛盾激化、感情僵化。因此,留守儿童交给祖父母隔代监护,既加重了老人的负担,影响了老人的晚年生活,又不利于子女的培养。

3、留守儿童由亲戚监护,亲戚往往心存顾虑,教育时进退维谷,孩子也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受。留守儿童由亲戚监护,不管是直系亲属还是旁系血亲,这个角色都很难扮演得好。一是对所托管的孩子缺乏真正的了解,其个性、品德、爱好如何,很难说出一个“甲乙丙丁”。二是对孩子管得严,担心其心理承受能力,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亲戚关系。对孩子管得严也难,管得松也难,在这种矛盾心理下,亲戚很难胜任监护人的责任。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矫正留守儿童的不良倾向,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和谐的良好环境,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是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分隔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政府应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流动,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在配套改革到位前,可先期开辟农民工子女就学“绿色通道”,让他们享受同等受教育待遇。

2、提高父母与第二监护人的育人责任和水平

(1)父母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未成年子女最理想的监护人和老师,应尽到自己的全部责任,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努力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2)努力提高育人水平。留守儿童的父母可在孩子入学五年后再外出打工,或者夫妻留一人在家抚养和教育孩子。家长和第二监护人应当主动和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提高监护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水平。经常与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配合学校做好育人工作。

3、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学和管理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认真摸底调查,做到四个清楚:一是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二是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三是清楚留守儿童的病历状况;四是清楚留守儿童第二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并将调查信息打印成册,分发给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做到心中有数。

(2)学习上加强辅导,让他们体验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安排教学设计,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分类提问,把比较简单的问题有意识地让留守儿童回答,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学校把留守儿童逐

一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科任老师。由科任老师具体掌握学生的学业情况,订立学习帮助计划,明确帮助的时间、内容、阶段性效果。除教师的帮助外,还要确定一名学习帮手进行结对互助,教师定期检查效果,建立进步档案,使留守儿童的学业和大家一起进步。

(3)心理上注意沟通输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就必须努力探寻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的途径,主动与他们谈心,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①开展谈心活动。学校应建立“每天必谈”“遇事必谈”制度,科任老师、班主任要结合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经常与他们开展谈心活动,用爱心呵护、疏导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就是父母。学校心理咨询室要鼓励留守儿童心里有话或有不懈之结都去咨询,心理咨询室老师要有耐心,切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②开展家访活动。班主任、科任教师每学期都要定期进行家访,向家长或第二监护人通报孩子学习、生活和取得的进步,探讨帮助孩子的方法,并写出有质量的家访报告;③畅通通信渠道。学校、班主任都要有一份留守儿童的通讯录,随时与他们沟通。有条件的学校要安装电话,让留守儿童通过电话与家长传递亲情,拉近他们与父母的距离;④生活上给予更多关爱,让留守儿童找到归属感。教师平时要多关心他们的饮食情况,教育他们注意营养均衡搭配达到身体发育需要。当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带他们去诊治,并给予悉心照料,敦促他们搞好个人卫生,要根据天气变化给他们发出添减衣服,防止患病的友情提示。

4、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参与,齐抓共管。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尽可能地给孩子必要的关怀和帮助,为他们解决生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民政部门要为农村留守儿童中的贫困学生纳入重点资助对象。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组织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面向家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职责和抚养教育义务。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清理校园附近的游戏厅、录像厅、美容厅、卡拉OK厅及网吧,杜绝网吧经营者接纳未成年人。对音像、出版制品的发行经销要加强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扫黄打非工作。司法部门应到学校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自律自护意识。

总之,只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格,齐抓共管,才能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篇12

1. 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内容:

1.1 安全问题

就留守儿童的安全而言, 研究结果基本上都显示, 父母的外出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威胁。由于亲子分离, 留守儿童不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使其安全问题受到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容易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二是留守儿童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三是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权的缺失、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1.2 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失调, 二是学校教育乏力。许多农村学校教师由于教学负担较重, 无暇关心留守儿童, 对他们采取一种“只要不出事, 遵守学校的纪律, 你想怎么便怎么”的管理策略, 更放纵了这些学生的行为。

1.3 心理健康问题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已经存在个性发展问题, 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为攻击型, 体现为动辄吵闹打架, 情绪自控力差, 好冲动。第二类为畏缩型, 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自卑。

1.4 品行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其品行发展处于他律阶段, 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出现品行问题, 如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上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 严重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 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2.1 直接原因

2.1.1 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结构不健全妨碍儿童的社会化, 再加上家长片面认识家庭教育, 最终导致亲情缺失。而且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而言, 家庭结构不健全、亲情缺失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如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长时间缺少交流与沟通, 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感情逐渐疏远等。

2.1.2 学校教育问题

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存在诸多缺陷, 如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化, 缺乏积极有效的制度性安排;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 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1.3 农村社区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缺失和农村社区不良风气造成了对留守儿童在校外社会生活的教育与监护实际上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这就为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2.2 根本原因

社会大环境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发挥关键的作用, 包括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与户籍政策、社会文化、“三农”问题及其衍生物———农民工问题在内的诸多因素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

2.2.1“三农”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相应隔离制度的限制, 农民工无力承受让子女进城生活、接受教育的负担, 只好让子女在远离自己打工所在城市的农村家乡“留守”, 这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

2.2.2 农民工问题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 农民工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束手无策, 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也面临着种种自己难以解决的生存问题。

3. 对策

3.1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对策

如前所述,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衍生部分, 也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 它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二元户籍制度的产物。这是中国特定时期的历史造成的, 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 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承担, 尤其是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应提前发现问题并制定前瞻性的政策, 做好应对的具体措施。因此, 必须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工问题, 彻底改革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二元经济体制与户籍制度。

3.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阶段性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治本的难度非常大, 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治标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可以阶段性地、逐步地、理性地、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实现最终目标。因此,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标本兼治。治标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3.2.1 发挥家庭的功能

切实加强家庭的监护与教育, 如尽量加强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鼓励留守儿童自强不息。

3.2.2 发挥学校的功能

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 如建立留守儿童卡片, 有事多和父母联系;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转变教育理念, 保证对农村儿童的教育质量;学校应当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要因材施教。

3.2.3 发挥社会的功能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如政府应加大投资, 兴建务工子校;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的优势缓解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压力。

4.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受照顾权受到损害, 他们生活的质量下降, 劳动负担加重;其次, 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 农村医疗缺乏保障, 他们患病时无人照料, 易受到人身伤害;第三, 受教育权难以保障,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不稳定, 学习成绩下降, 辍学率增长;第四, 发展权受到威胁, 他们的心理、性格容易产生障碍、引起道德失范;最后, 参与权遭到忽视, 他们人微言轻,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意见常被漠视。

可以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立法保护包括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制定完备的《留守儿童监护条例》, 规定委托监护制度、监护人监督制度和国家监护制度;执法保护包括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 建立动态保护网络、加强政法部门执法力度;司法保护包括建立留守儿童代表人制度和适用特别的少年司法制度。

摘要:文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背景、概念界定进行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最后提出了治标和治本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孙玉娜, 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7) :2084-2086.

[2]姚金龙.农村“留守少年”犯罪问题探析[J].法制与建设, 2010.

上一篇:护士的道德情感下一篇:自体血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