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2024-09-15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共12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1

自20世纪末以来, , 随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出现, 一部分农民工子女被父母留在农村, 托付给他人照看, 形成了我国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 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1]。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 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的农村地区, 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2]。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 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 他们接触更多的是学校、同伴, 容易给他们的人格、心理健康、行为、学习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3]。

宽恕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 其中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 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 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4]。宽恕包括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受到他人的伤害后, 受害者自愿停止敌视侵犯者并善待侵犯者的心理过程;后者是指个人饶恕自己所犯的错误, 由憎恨自己转变为关爱自己的心理过程[5]。已有研究表明, 影响宽恕的主要因素包括移情、责任归因、侵犯的后果及道歉、人际关系、人格、文化背景等[6]。在现阶段, 青少年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后, 往往由于他们的不宽恕而影响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交往, 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

有研究者发现, 人们为了免受惩罚或批评、维护自尊、给人留下好印象, 会尽量“装好”, 使自己看起来适合社会需要, 这就是社会赞许性[7]。那么, 这种按照符合社会的要求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反应的倾向, 是否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宽恕呢?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 探讨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之间的关系, 以此了解他们如何处理人际交往中受到的伤害, 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以成都市某乡镇小学、某乡镇中学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150分, 收回有效问卷148份, 其中男生66人, 女生82人。被试主要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中选出的, 其中小三30人, 小四30人, 小五30人, 初一28人, 初二30人。

(二) 研究工具

1. 宽恕量表。

采用HearLand编制的宽恕量表, 用于测量被试宽恕自己和宽恕他人的倾向。分为宽恕自己和宽恕他人两个分量表, 各12个题, 采用Likert式5点记分。得分越高则表示越容易宽恕自己或宽恕他人。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宽恕自己分量表为0.73;宽恕他人分量表为0.75。

2. 社会赞许量表。

采用Marlowe-Crowne社会赞许量表 (MCSD) , 由杨国枢翻译译修订, 共8个题目, 目的在于测量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意欲符合社会期望的程度。分数越高, 表示个人的社会赞许性越强;分数越低, 表示个人的社会赞许性越弱。在本次测量中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

(三) 统计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 完成问卷约需15分钟, 当场收回问卷。删除无效问卷后,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宽恕得分情况

表1列出了148名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赞许性量表和宽恕量表上的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为检验各变量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是否存在差异, 分别作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 结果表明, 社会赞许性、宽恕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及年级差异 (p<0.05) 。

(二)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之间的关系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分别将农村留守儿童宽恕总分、各维度得分与社会赞许性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见表2) ,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宽恕他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p<0.01) , 而与宽恕自己的相关性不显著 (p>0.05) 。也就是说,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得分越高, 在受到伤害后, 个体选择宽恕的可能性越大, 主要表现为宽恕他人而不是宽恕自己。

为了考察社会赞许性对宽恕的预测作用,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 (见表3) , 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宽恕、宽恕他人为因变量, 以社会赞许性为预测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社会赞许性能显著正向预测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宽恕 (t=2.64, p<0.01) , 宽恕他人维度 (t=2.67, p<0.01) , 也就是说,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可以影响他们总体宽恕和宽恕他人方面。

(三) 不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之间的关系

分别将男性、女性农村留守儿童总体宽恕、各维度得分与社会赞许性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 (见表4) , 男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呈显著的正相关, 也就是说男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关系更为密切, 社会赞许性越高, 他们宽恕程度也越高。而女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他人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女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他人联系紧密, 社会赞许性越高, 他们越表现出宽恕他人。

进一步做回归分析检验社会赞许性对宽恕的预测作用, 结果表明 (见表5) , 男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对总体宽恕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说明在受到伤害时, 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他们倾向于表现出整体程度上的宽恕。而女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对宽恕他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说明在受到伤害时, 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他们倾向于宽恕他人。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呈显著正相关,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能正向预测宽恕意愿, 说明在受到伤害后, 他们的社会赞许性能预测宽恕意愿, 赞许性动机水平越强, 越可能使自己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 宽恕侵害者。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 缺少父母的支持与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寻求其他的社会支持, 努力为自己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8], 因此, 他们与亲戚、邻居、同伴、同学、老师、班集体、学校、社会等各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 容易受到社会要求与准则的影响, 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所以,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后, 农村留守儿童可能根据谦让、大度、和谐等社会规范的影响, 表现出宽恕意向, 原谅对方。

本研究还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他人存在显著正相关, 与宽恕自己无相关, 回归分析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赞许性能正向预测宽恕他人, 说明在受到伤害后, 他们倾向于宽恕他人, 原谅侵犯者, 停止对侵犯者的敌视, 并善待侵犯者。宽恕自己是指个人饶恕自己所犯的错误或罪孽, 由憎恨转变为关爱的过程, 表现为个体对自己的内在要求, 而社会赞许性是指个体以社会所能接纳的方式要求自己, 因此, 二者没有明显的联系。由于父母在外打工, 遇到问题不能提供及时的帮助, 导致留守儿童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常常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 形成了对生活事件的积极应对态度和方式[9], 因此,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到委屈、伤害, 更多地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选择宽恕、原谅他人。

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 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 男性的社会赞许性与总体宽恕相关显著, 并对总体宽恕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女性的社会赞许性与宽恕他人相关显著, 并对宽恕他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已有研究可知, 关于宽恕的性别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10], 因此, 个体宽恕与社会赞许性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存在差异。由于社会对个体的性别角色认同不同, 不同性别的儿童在社会会过程中受到的社会期望也不同, 通常社会认定男性应该是宽容大度、胸襟广阔, 能够照顾其他成员和女人, 这些社会准则促使男生在冲突发生后, 易于采用宽恕来应对, 表现出一种整体程度的宽恕。因此, 男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赞许性对总体宽恕具有影响作用。相对于男性, 女性较少主动发生冲突, 更多的是受到伤害, 并且她们的情感细腻, 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强, 容易对他人产生移情, 而移情是影响个体宽恕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受到伤害时, 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女性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宽恕他人。

参考文献

[1]刘霞, 范兴华, 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3:98-102.

[2]段成荣, 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8, 32 (3) :15-25.

[3]李晓敏, 罗静, 吕丽霞, 高文斌.承德高校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6) :676-678.

[4]张海霞, 谷传华.宽恕与个体特征, 环境事件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4) :774-779.

[5]王金霞, 王吉春.宽恕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综述)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 (10) :694-696.

[6]罗春明, 黄希庭.宽恕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 (6) :908-915.

[7]刘萃侠.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对中国被试适用性之初步验证[J].社会学研究, 2001, 2:49-57.

[8]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4) :440-442.

[9]胡心怡, 刘霞, 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 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 (5) :501-503.

[10]张素娴.初中生宽恕的特点及其干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2

教育科学系

10级心理咨询

李玉伟

时间又回到了六月份,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匆忙收拾行李回家。而是默默的回到寝室,准备接下来的社会实践。回到寝室,已经只剩下我一个人了。突然感到一阵心酸,是不是不应该选择离开。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还是走一步说一步吧。一个人躺在床上,没有回忆,没有思想,没有记忆,只是静静地的等待社会实践的到来。

我们在6月28日开始了社会实践,去的是大榆林小学。在车上我还开玩笑说,我也当老师了,也可以管教一下学生了。但内心还是有一点的紧张。毕竟第一次在讲台上,会有点心跳加速的感觉。我们下车又走了大约几十分钟,我们大家都在抱怨,天这么热,累啊。。但还得持走下去,要不然对不起当老师啊,为人师表呀。到了离学校还有二十米的地方,看到一群小孩跑过来迎接我们,当时我都惊呆了,非常非常的感动,刚才的累都消失了,去哪也没有这么多的孩子亲自出来欢迎啊。心里默默地说,不管再累,在苦。也不会放弃,就冲着他们的热情,与渴望的眼神,我都必须的坚持下去。

这个学校的条件还算可以。有自己的二层教学楼,贴着瓷片。当我们进教室,我们不再这样认为了。教室内的桌子椅子都是非常的旧,而且很多都是坏的。电扇还有一个风叶都已经扭曲了,窗户还是原来的那种,不是现在的大玻璃,推拉的。这样的条件,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地方,实在与现在的经济发展无法比拟。

我们在这的几天,真正的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不容易。孩子们在这个年龄就是爱玩、爱闹、爱打架。不可避免的。而当老师却要处理它们之间的各种矛盾,各种纠结。在那的第一天,嗓子便哑了,因为他们实在是调皮,声音小了根本管不住他们。也许是我们不太合格吧。教他们的游戏,他们学的非常的快。而且做得也比较好。让他们在这个游戏当中既体验到了快乐,也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了。在给他们发奖品的时候,在我们看来都不值钱的东西,在发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挣来抢去,生怕自己的少,由于上午的准备不充分,所以只给了获奖的几对人员,而没有获奖的,他们却抱怨没有他们的。而且很不高兴。拿到奖品的却因为有的多有的少而不高兴。说实话,这些东西都不值钱。我们的一顿饭也许就可以给他们发过来一遍。我们看来不好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他们却那样的珍惜。我们大

手花钱的时候,哪考虑过这样的事情。当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上课,却睡觉,玩手机、不好好听课。为什么越是好的我们越不能珍惜。我们没有经历过,却很难学会去珍惜的。他们那么早就面对那样的现实,却没有自暴自弃。仍然快乐的生活着。我们惭愧。

在这几天与他们的生活中,我感受了很多一直没有感受过的东西,农村的留守儿童实在太多,他们无法享受父母的关爱,很小就要学会自己独立的生活。他们的爷爷奶奶无法照顾他们太多。完全寄托在学校的身上。哪里的孩子真的很懂事。在几天结束之后,在和他们在路上交谈,能看到他们对城市学校的向往。我们在去留守儿童的家里探访的时候,也了解了许多。他们这样的生活却没有抱怨。却没有一丝丝的气馁,虽然他们的性格有点内向,却很有礼貌。我们无法把他们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城市的条件就比他们优越,但他们却比城市里的孩子更加朴实、善良、纯洁。在城市建立小学花费那么多的同时,为什么不拿出一小部分来看看农村的学校,来改善一下他们的学校。也许这其中的问题有很多,我们作为学生无法去探讨,去说那么多。但国家一直在关注留守儿童,关注农村的教育问题。可有没有人下来好好地视察一下。这样的效果有没有。必须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资金能够真正的到位。条件才会有改善,否则政策再好,下面的学校还是老样子。

在结束了大榆林小学的实践后,我们到了大杨庄小学,这里的条件我们更加无法想象,校长的办公室和学生的教室一样,都是瓦房,也许有的人还没有见过瓦房是什么样的,但他们却一直在这里上课。他们的桌子椅子都是非常的破,后面的玻璃没有一块完整的。无法想象他们冬天是怎样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小学没有人来重建一下,他们的周围都是很大的企业

,还有像立白、新飞这样的大厂。按道理来说,这么集中的工业区的学校应该是很好的,可他却与这个工业园格格不入。这么多企业,拿出他们半天的工资就可以让这些学校更好一些,比现在的强许多倍。农村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但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这次的实践实践不是太长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深思的东西,只有亲身体会了,我们才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老师这个职业的确很伟大,承受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压力,我们曾经经常抱怨老师、感觉老师不好、偏心、太严厉。2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调查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日发生的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喝农药服毒自杀、湖南界牌镇留守女童投毒杀害同班同学等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且需要委托他人照顾的儿童(6-16岁)。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和有效的家庭呵护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和城市建设的有生力量之一,他们能否成功完成社会化,对农村的长远发展和稳定有深远影响。

此次调查地点为山西省临汾市赵城镇瓦窑头村,本村村长谈到,由于本村人均耕地面积约5.4亩,许多村民将土地承包给其他人,自己外出务工。所以,村里的留守儿童较多。村内有一所中学,便于集中调查,中学的一名老师表示,当地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班级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可达到50%左右。

二、调查方法

调查组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自我认知、心理感受几个维度进行调查。运用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及文献研究。具体方法为发放问卷,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

三、样本特征

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4%。其中男生占47.9%,女生占52.1%。年龄集中于12-14岁,占总人数93.6%。年级为七八年级。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占55.3%,母亲外出打工的占9.6%,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占35.1%;调查中三成以上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周期为一个月,四成左右联系周期为一周,余下三成左右联系频率在两个月以上。其中,17%父母回家周期为一个月,35%为半年,31%为一年,7%为一年以上,5%为不确定。可见留守儿童与父母或父母中的一方互动机会很少。留守儿童53.2%被父母一方照顾,多为母亲一方,39.4%的儿童被隔代照顾,6.4%孩子被叔叔姑姑等上一代亲戚照顾,1.1%选择其他。

四、留守儿童社会化现状

(一)成长中的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的留守儿童中,在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上来看,六成以上反映不适应,四分之一孩子选择了其他,7.4%认为无所谓,3.2%认为父母外出打工,自由自在的挺好;在问到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目的的理解时,77.7%认为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整个家庭,18.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赚钱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4.3%有其他理解。对于照顾人的情感倾向84%是喜欢,14.9%为一般,绝大多数并不反感照顾人。

在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受什么人影响较深时,55.3%选择父母,21.3%选择照顾人,其次7.4%选择朋友,选择老师、同学及其他的均为5.3%。当问及有什么话相对外出务工的父母说时,许多孩子写了“爸爸妈妈我爱你”或“很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多陪陪我”。可见父母在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最困扰留守儿童的事情上,64.9%想要学习好,但是无从下手,52.1%父母不在家里,让自己总觉得孤单,40.4%选择无人理解的心情,21.3%认为有很多人生上的迷惑,10.6%反映身体变化的困惑,无人诉说,7.4%感觉寄人篱下,3.2%被没有朋友,感觉孤立无援困扰。7.4%选择其他。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可能引发孩子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儿童社会化。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41.5%帮家里干活,27.7%看电视,12.8%看书,11.7%上网,4.3%学习,2.1%做其他事情。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时间绝大多数在干活或者看电视、上网,仅有不到15%的孩子选择读书或者学习。

总体来看,大部分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动机,但内心却希望有父母的陪伴,父母常年在外导致对留守儿童疏于照管,不能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适时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致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目标感,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合理规划或明确目标,这明显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二)长大后的留守儿童

本调查组对两名当地人青年进行了访谈,化名为石大、石二,两人是叔伯兄弟,因父辈均外出务工,所以由爷爷奶奶养大。石大已经在外打工一年。当问到两人有没有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受到欺负或特殊待遇时,石大说,因为村里留守儿童不少,所以村里基本没有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遭到特殊化的。当问及如何看待父母外出务工时,两人均表示理解,村里父母外出务工的家庭更富足,有的早早盖上了新房,而父母在家的生活条件会差一些。所以自己也选择了外出打工。打算过几年有了本钱,就回家开个洗车店。三弟在家开网店,卖车配件。当问及父母外出务工对他们是否有影响时,石大表示,成长中,爷爷奶奶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父母的位置,而同村留守儿童又多,所以不觉得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有多大不同,但爷爷奶奶只照顾吃喝拉撒,没督促兄弟们学习,等兄弟们意识到学习重要性时,为时已晚,石大认为,爷爷奶奶在自己的发展前途上提供的建议指导偏于保守陈旧。石二在家时,每天都在上网,饿了泡袋方便面,一星期不出门。石二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妥,爷爷奶奶也未严加管束。父母的关爱与指导对社会化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五、结论

调查地区留守儿童可达到50%,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为父母一方抚养或隔代抚养,而家庭成员缺少对儿童社会化有深遠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缺乏正确及时的人生引导,照顾人往往不能抓好儿童的学习,只能保证孩子基本生活。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状况较差,缺少合理人生规划,缺少人生目标,易对人生产生迷茫困惑。

六、政策建议

一、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主要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发展乡镇企业有助于就近消化剩余劳动力,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二、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针对性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缺乏目标感、自卑等心理,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障碍,顺利进行社会化。

作者简介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4

我国自20 世纪7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大批的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 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受户籍、城乡二元体制、生活成本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选择在进城务工的同时把子女留在老家生活, 这也造就了庞大的新一代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学界一致认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 留在农村交给代养人看管的群体。根据中国妇联调查资料显示, 截至2008 年, 居住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占80% ,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高达5800 万人。[1]作为新一代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是未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 一) 健康问题

营养上, 母亲外出务工对处于婴幼儿阶段留守儿童的母乳喂养普遍较少, 饮食结构单一; 同时, 多数留守儿童由祖辈等代养人照管, 他们知识水平和精力有限, 在留守儿童的照管上缺乏科学的方法, 致使留守儿童在营养上问题层出不穷, 如体格发育不良、贫血等; 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更甚的健康危险行为, 如酗酒、自杀, 这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在健康状态上比非留守儿童差很多。

( 二) 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在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 极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腐蚀和影响, 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在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性格胆小怯懦、自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人是社会化的产物, 而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父母在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代养人与留守儿童在心理及沟通上面存在代沟, 同时他们在留守儿童的照管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常识, 不是照管粗暴就是过于溺爱, 而且大多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 心理层面上的需求与发展更是少之又少, 这都极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 三) 教育问题

教育上, 父母因为不在身边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督匮乏, 有心无力, 同时为了弥补对孩子缺失的亲情, 对留守儿童在教育上持宽容放任的态度; 同时, 作为代养人, 很多祖辈老人知识水平有限, 他们没有能力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有力的监督, 使孩子在教育学习上面处于无人看管、放任自流状态。久而久之, 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 造就了了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 四) 安全问题

近些年来, 留守儿童被伤害的案件层出不穷, 这与家庭、学校、社会密不可分,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对孩子缺乏适当的安全教育和监管, 作为代养人的祖辈也因为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对留守儿童的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 学校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除了教授基本的科学知识外, 也应该承担起对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义务; 一些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这都加剧了留守儿童安全隐患的发生, 一些不良人士非法散播暴力、色情、凶杀等信息, 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伤害更是极大。

三、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介入分析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和分析, 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 本文拟从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法、社区工作法这三大基础社会工作方法入手分析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介入模式。

( 一) 个案工作法

个案工作法是以个人或者家庭为服务对象, 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 为其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升福利水平。因为留守儿童的留守类型不一, 因此他们的问题和需求也各不一样, 作为社会工作者, 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案, 如帮助留守儿童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宣泄压抑的情绪、塑造健全的人格等。同时, 在做家庭个案的时候, 针对父母或代养人不正确的教育模式要予以批评指引, 要让他们知道, 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精神上的慰藉同样重要,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二) 小组工作法

小组工作法是以小组或团体为服务对象, 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提供社会服务, 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解决问题、改善关系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方法。通过开展小组活动, 增加留守儿童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 打开孤僻、抑郁的内心世界, 培养留守儿童的合作与团队意识, 从而扩宽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网络。同时, 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等开展一些兴趣小组, 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实践能力, 也可以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开展一些亲子互动活动, 利用电子通讯设备等, 增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 三) 社区工作法

社区工作法是以社区或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 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下, 联合社区内部资源, 寻求并解决社区问题, 改善社区关系, 促进社区和谐, 增进社区进步的工作手法。社会工作者应与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相联合, 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社区工作者可以成立社区照顾服务中心, 以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 增进同辈人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也可以促进外界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认识,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很好地帮扶网络和人际交流平台。

摘要:伴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潮的出现, 农村衍生出大批留守儿童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新一代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能否安全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繁荣进步。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化活动, 它的精神理念和介入方法能有效的解决和改善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很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篇5

题 目_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学 院__ 行知学院_ __ ___ 班 级__ 机械101_ __ 负责人___ _ 叶小康_ ___ _ _ 联系电话___ __662551 ___ _ _ 指导老师___ __ _陈郁华 _ _

日期:

2011

年 10 月日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关注的重点对象。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为了掌握这些状况的现状,寻求更多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我利用暑假在临近的各乡村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实践。

关键词 :现状、问题、建议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生活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近68%的留守儿童与其祖父母住在一起,11%与其亲戚住在一起,还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住在一起。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3%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只有43%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持担心态度的,有49%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缺少安全感的。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儿童觉得社会对自己是关心的,超过1%的留守儿童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

(二)学习状况留和心理状况

在调问卷查中,49%的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到25%。只有46%的留守儿童在周末学习,玩的人数达到14%。在学校学习态度好的留守儿童只有48%,35%的同学写作业是出于老师的要求。在被调查的100名留守儿童中,有77%的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外,没有其他的学习途径了。

(三)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

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90%的留守儿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他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在某个特别时期心态异常,出现失常的情况,严重的儿童也出现了偏激的举动。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调查中,不想读书,想自己去赚钱的留守儿童占12%,他们并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一)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作为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做法:

1、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

2、家庭要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要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的投入,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不能有效地提供有利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三)社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迫在眉睫。要构建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有条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应设立图书室和活动室,让留守儿童有个活动的场所。要充分发挥老教师在农村的作用,关心督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社会的关心对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育他们健全人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自己的家乡外出务工,致使数量庞大的学龄儿童被留在农村,成为缺乏父母监护的留守儿童。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1 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为6 102.55 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为2 948 万人。由于监管的缺失,留守儿童的教育及身心发展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进程中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随着该问题的日益凸显,近年来学者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绪、学习的效果、积极性和纪律性、道德和日常行为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文着眼于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立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方面,探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于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他们处于未成年阶段,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正常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收入低、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等原因,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处于失学和半失学状态,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效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具体说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成长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的家庭关爱缺乏,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未成年阶段,身心处于发育阶段,自我管理和保护能力较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健全,缺乏教育和成长的正常家庭环境。亲子沟通和亲情抚慰的缺乏,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正常情感和心理关爱往往得不到满足,这必然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使亲子之间交往的机会减少,这样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导致很多留守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从而造成某种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相当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抑郁、自卑内向、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自我中心等极端性格[1],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2.家庭监护缺位,易产生各种学习问题

由于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便成了临时监护人。由于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督导不到位,学校教育又缺乏家长的及时有效配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监管出现了“真空”,致使他们的学习和身心成长出现问题。相当比例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逃学和失学现象较严重。

3.行为引导不力,易出现行为偏执和道德失范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监管,临时监护人不能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约束,学校教育又难以独自承担起留守儿童的全部教养责任,致使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品行发生了消极变化,纪律性较差,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现象。由于缺少家长的及时监管,加之受到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错误诱惑,结交不良青少年,从而导致人生观扭曲,行为上出现道德品质失范。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根源

1.农村教育条件和环境的相对落后

我国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一直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尽管近年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农村教育状况有了一定的良性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城乡不平衡和区域不平衡的现实没有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仍相对落后,广大农村儿童享受不到正常的学校教育,学校的教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及其派生的各种制度、政策,使数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成了我国最大的人口与户籍分离的城市弱势群体,使他们成了城市中无“根”的社会阶层,农民工及其子女无法长期地、稳定地在城市生存下去,农民工无法为其子女提供正常的生活条件和学习坏境。农民工的子女在自己的务工地入学受到了种种政策性限制,不仅要缴纳高额择校费,而且往往因户籍原因被务工地学校排斥在校门之外,因此他们被迫把子女留在家乡。可见,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二元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社会体制原因。

3.留守儿童家长观念的落后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趋势。农村劳动力在进城务工取得经济收入的同时,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往往被忽视。外出务工者往往过分关注经济收入,而不重视子女的身心成长和教育问题,与子女的长时间分离导致亲子关系不紧密,这必然对其子女的人格发展、道德发展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处于成长和发育时期,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较差,自我保护和维权能力较差,由于缺少正常的父母关爱,他们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同时,大多数农村父母教育观念落后,认为子女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这种单向度的教育观念,使得学校教育缺少家长的配合而难以充分发挥功效。

4. 农村学校和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足

农村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场所,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承担着重要责任。但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等教育条件的相对匮乏,导致农村儿童无法得到正规的、良好的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导致的身心问题以及心理和行为问题没有得到教育者的充分重视,部分学校和教师未能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社区的发育和建设仅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区功能的不健全导致对于农村教育的不足难以及时补位。由于基层政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够,农村社会组织发育不全,农村社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支持能力非常有限,而企业、中介、民间组织等各种社会支持力量又显得相对薄弱,这就使得社会力量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教育的补位功能严重不足。

5.新闻媒体的舆论支持力度不够

1991 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在安徽金寨县拍摄的8 岁女孩“大眼睛”苏明娟上课的照片被媒体刊出后,唤起了全国人民捐资助学的热潮,催生了对于农村贫困儿童教育捐助的“希望工程”。2009年6 月,河南省淮阳县乡村教师李灵在郑州市为自办小学的留守儿童收购图书资料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农村孩子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教学条件以及身心健康成长又一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问题的严峻性看,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人力资源的开发、全民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性看,新闻媒体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困境的关注及支持力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深层次看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新闻媒体、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参与,从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角度思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社会支持体系,是指对弱势群体进行物质帮助、精神关怀和法律支持的各种社会力量形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支持体系可以使弱势群体摆脱经济窘境,缓解生活压力,消解心理和精神紧张,促进社会公平。由政府主导,家庭、学校、新闻媒体、农村社区和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营造必需的物质、设施、师资条件和心理关爱以及精神关怀的良好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父母外出务工对他们身心发育和学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安心学习。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促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尽快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关系着数量众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未来,关系着无数农村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着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现着社会的和谐、公正与公平。这一社会支持体系应由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

1.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首先,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应该看到,我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仍存在非常明显的城乡差别,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条件与城市孩子相比仍然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政府应该继续努力消除政策上的偏差,尽快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改善农村儿童的教育条件。为此,国家不仅要继续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资,还应尽快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专项基金。

其次,农村基层政府要创造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的良好环境。在国家实施对农村教育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的同时,基层政府和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把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基本条件、保证农村孩子包括留守儿童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环节抓实、抓好。同时,要与教育主管部门相配合,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能,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的整治,清除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害。要建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临时监护人的定期走访制度,同时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农村留守儿童经常性的人文关怀。

再次,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要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促使农村稀缺资源返回农村,推动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尽可能让农民在家乡获得劳动收入,做到挣钱教子两不误,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创造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正常家庭环境。

2. 加快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成长保护的法制建设

必须尽快改变在教育问题上的地区分割和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工子女能够在父母工作所在地同城市孩子一样入校学习并在各方面予以适当照顾。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教育权益,除了严格执行《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儿童成长、教育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外,还必须通过完善立法和制定相关行政法规等方式,对留守儿童的权利特别是受教育权进行有效保护。要通过立法明确社会、政府、学校和未成年人家长、未成年人委托监护人在监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增强他们监护、教育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规范他们的教育和监护行为,以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生存、成长和享受正常教育的权利。

3.充分发挥家长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作用

留守儿童父母要转变观念,协调好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与孩子教育和成长的关系,要认识到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首先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对于家庭眼前经济收入的增加,意义更加重要、更加长远。

外出务工的孩子父母要保持与孩子、临时监护人及老师的日常联系和沟通,经常性地、全面地关心孩子在家乡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状况,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和情感上的沟通,尽可能减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上缺人照顾、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所造成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4.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学校是孩子教育的场所,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学校的作用尤为重要。学校要特别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怀。教师要及时观察和把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地、有的放矢地解决他们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的问题[2]。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学生档案,一方面给予他们各个方面特别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定期进行家访,经常性地与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进行联系和沟通,营造临时监护人、学校和父母共同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同时,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应根据留守儿童教育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及时向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取得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最大程度的社会支持。要争取政府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资金,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建立起与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保证留守儿童享受到正规和良好的教育。

5.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舆论营造的作用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会继续存在。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继续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瞄准热点,选准突破口,继续关注和深入报道此类现象和问题,呼吁和督促政府和全社会以战略的眼光,全面持久地考虑、扶持、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使其尽快得到解决。

新闻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功能和影响力,继续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以发现者、观察者的身份关心农村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教育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持续关注和扶持,促进他们生存条件和受教育条件的改善,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通过对这些祖国未来的关怀体现整个社会的团结互助、公平正义。新闻工作者要以自身的职业优势和职业使命呼吁政府和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关心他们的实际成长需求,通过舆论的力量唤起全社会对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注、关怀和帮助。

6.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支持

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农村教育基础相对较差,在政府积极扶持关心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和帮助。为此,要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由工会、妇联、共青团牵头,动员社会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扶助体系[3]。

要动员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社会慈善机构以及出版社、书店、邮政部门,建立对农村学校资金、设备、图书等基本学习条件和教学条件的捐献资助渠道和网络;建立长效的、覆盖面广的资助和捐助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受教育条件以及身心成长环境。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慈善机构和社会福利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帮扶农村教育和关怀留守儿童的社会体系。加快农村“希望工程图书室”的建设力度,帮助农村学校实现教育的正规化,提高教学质量,缓解和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问题,使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关爱。要继续深入推进希望工程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实施和进一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1]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

[2] 单艺斌,贾玮,鲁洪燕.人力资源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现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84.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7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难负教育责任。

农村留守儿童中较多是隔代监护, 由其祖父、祖母或外婆抚养。对于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 由于祖辈的文盲率较高、文化水平较低、年老体弱, 并且负担繁重的农活和家务, 他们只能解决留守儿童的基本温饱问题, 很难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沟通。由于部分老人过分溺爱孩子, 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过于迁就, 导致孩子任性骄纵, 不听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因缺乏家庭教育, 从小就沾染上抽烟、赌博、偷盗、打架等不良习惯, 给留守儿童未来发展、家庭生活, 以及社会治安等带来较大的隐患。此外, 部分外出务工的家庭其经济收入较好, 并且了解有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工作, 造成他们产生对孩子“读不读书都一样, 读不好书就打工”的想法, 甚至在社会上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 导致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 重视程度不够。

2. 学校教育师资薄弱, 教学内容单一。

据统计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在四川、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经济欠发达省份, 这些省份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 师资力量薄弱, 学校管理不健全。农村小学1—6年级主要开设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 美术、音乐、体育等文体类课程几乎是空白, 留守儿童受到的学校教育比较单一。而且, 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是“半工半农”, 师资中受过师范教育专业培训的专职教师较少, 教师上完课后还要做农活, 难以做到专职专心;此外, 农村教师的流动性较大, 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 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涉及较少, 教育内容单一枯燥, 严重制约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3.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身心安全留隐患。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双方或一方隔离, 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 内心的困惑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到父母和家庭的支持、帮扶和疏导, 长期处于缺乏安全感, 容易出现消极情绪, 表现出留守儿童内心孤僻、自卑、任性、暴躁等不良心理状况。由于学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经费支持等多方条件制约, 农村中小学尚未开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以及心理异常儿童筛查、辅导、救助等心理帮扶工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 对心理健康异常的留守儿童的初级社会化和未来成长成才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 也给农村校园安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社会治安埋下了潜在的危险。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1. 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虽然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内陆省份和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突出, 资金、劳动力、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较落后, 农村富于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 加之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 造成劳动力流动与户籍流动脱节, 农村儿童进城读书受到户籍制度制约, 使农村儿童不能随父母进城就学, 形成大批“留守儿童”。因此, 国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 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平衡, 通过经济、税收、行政等制度调节地区发展不平衡, 调控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性, 力争做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缩短城乡发展差距, 缩小留守儿童规模。同时, 通过调整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平衡, 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政策, 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此外, 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 国家可以适当扩大公办学校规模, 放宽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的门槛, 让部分留守儿童可以随其父母迁入城市就读。

2. 优化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中小学肩负着农村留守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任, 其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师资队伍建设、资金保障, 以及学校管理等密切相关。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 师范类人才结构不合理和农村经济落后等多种因素影响, 每年培养的师范类毕业生难以下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得不到补充与更新;而且, 农村中小学较优秀的老师也一心想着往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调动, 导致农村中小学优秀师资流失严重, 师资队伍不稳定, 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由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 进而引发农村中小学生源集中涌向教学水平较好的城镇中小学, 导致农村中小学招生困难, 办学规模不断缩减;而城镇中学则难以承载, 不断扩充学校规模, 产生“超级中学”现象。随着大批农村中小学生涌向城镇读书, 则给农村中小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均带来额外的困难与负担。

为此, 我认为:一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和鼓励应届师范院校毕业生投身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政策制度, 让他们愿意留在基层、扎更基层、服务基层, 从而扩大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 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二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让农村中小学教师愿意留在基层、甘心留在基层, 增强归属感和成就感。三是由政府指导开展城镇中小学与农村中小中短期的师资交换, 实现“强帮弱, 富扶贫, 劣学优”的良性互动, 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四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优秀教师深入农村中小学开展教师培训, 提高师资水平,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存在“半工半农”、收入偏低等特殊情况, 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培训工作尽量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免费培训或给予一定培训补助, 使农村教师安心地接受培训, 从而增强培训效果, 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水平。

3. 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寄宿率, 实现全天候监护。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 学校之外的学习与生活得不到家庭的有效管教, 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力的状态, 其人身安全受到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威胁。因此, 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 加快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 以及日常生活有保障, 道德养成和行为规范有指导, 解决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父母的后顾之忧。通过实行留守儿童学校寄宿, 老师可以较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及行为表现。通过建立学校、家长和留守儿童的定期沟通机制, 学校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 让他们适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同时也使留守儿童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关爱, 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此外, 社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治理, 加大电子游戏厅、网吧、歌厅、舞厅等娱乐性经营场所的整治, 为留守儿童提供一片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整合多方资源,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社区教育。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与农村基础工作最密切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 可以发挥政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职能, 充分利用退休教育工作者、生源地的在校大学生和政府退休干部等, 整合乡镇、村的教育资源, 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村或镇建立留守儿童社区教育。社区为留守儿童家庭登记造册, 定期开展家庭走访, 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等, 并将情况反馈给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 增进亲子沟通和亲情互动, 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的缺失。同时, 留守儿童教育社区可以利用寒暑假对他们开展统一的学习指导和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 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避免留守儿童假期放任自留的情况。

三、结语

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农村留守儿童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而且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作为承载外出务工父母众多期望的留守儿童, 其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 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携手努力, 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平等、自由的教育环境,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与家庭关注的焦点。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宏观、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 以及学习管理等角度, 阐释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 2008, (3) 32.

[2]杜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学校教育新对策.教育探索, 2010, 3.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8

事实上, 裴氏的普遍方式和特殊方式并不是孤立的, 相反在方法论上, 保持着一致性。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 都是由儿童的感官激发起来的。学习是从周围的环境中的实物开始的。学习缓慢、渐进、积累地发展着, 而没有急躁或是强迫。只有当孩子们掌握了现在的阶段, 才会进入新阶段。在转向孩子们经验中更加抽象、更加遥远的部分之前, 课程总是从周围环境中真实的物体开始。就像认知上的形式。数字和名字课程从周围直接而实在的物体转向遥远而抽象的物体一样, 道德发展也是如此。孩子们通过直接感受它来学习道德。

一些伟大教育家的思想精髓往往不能在当时或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人们真正理解, 裴氏教学思想亦如此。在“学会关心”、“学会合作”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主旋律时, 批判地继承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思想, 对我们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目前学校里普遍存在“校园冷暴力”现象, 所谓“校园冷暴力”, 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 而是表现为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 致使学生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校园冷暴力”是在国家颁布了《教育法》,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教师不许体罚学生之后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一种变相的体罚, 即精神体罚。“校园冷暴力”不仅影响了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发展, 更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伤害, 增加了受害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 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 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 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 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我国的经济和生活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在农村。改革开放以后,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即所谓的农民工, 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农民工的子女仍留在农村, 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学生的羞辱感和无助感, 会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心, 不敢与人交流, 甚至造成学生性格暴躁, 内心充满了仇恨, 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并且有可能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 学生怎么开始认知学习呢?在裴氏看来, 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是教学的前提条件, 只有学生认为和老师处于一个情感上安全的环境里, 他们爱着并信任着自己的老师, 这样教学过程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认知阶段。情感阶段是认知阶段的前提和准备, 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继续和升华, 两者是教学过程的两个统一的阶段。为什么当今教学工作常常收效甚微?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裴氏关于教学过程中情感阶段和认知阶段的认识, 并仔细琢磨其所推崇的方法的实质, 也许就能从他那里获得教益。

参考文献:

[1]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494.

[2]吴式颖, 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4081.

[3]周采.外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98.

[5]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9, 序言.

[6][瑞士]阿·布律迈尔主编.裴斯泰洛齐选集 (第二卷)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341.

[7][美]吉拉尔德·克特克著.廖莹译.教育学的历史与哲学基础———传记式介绍.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216.

课题名称: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项目:地理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 (课题批准号:JG10110) 的阶段性成果。

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根据全国妇联统计, 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 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目前, 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 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其中, 0—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约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1/3, 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据调查, 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省份的农村留守幼儿数量都超过100万, 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接近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总数的2/3。[1]留守儿童的监护大致分两种:一是隔代监护, 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 这种监护方式较多, 绝大部分是这种监护方式。另一种是单亲监护, 一般是父亲出去打工, 母亲在家照顾孩子。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习方面

由于父母出去打工,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现阶段我国55—70岁的人口未受教育者高达39.7%,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一比例数字还会更高一些。[2]这就决定了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 他们基本上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 更不会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教育孩子, 家庭中也缺少一定的文化氛围。隔代教育比较会溺爱孩子, 即使有些爷爷奶奶督促孩子学习, 但如果孩子不学, 他们也不会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也有父母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 一般留在家里的是母亲, 因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农活, 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并且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 没多少文化照样打工挣钱, 给孩子造成了一种“读书无用”的消极影响。因此,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 纪律不强,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被动地学习, 学习成绩较差。

(二) 心理方面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有的一年回来一次, 有的甚至几年才回来一次, 而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出去了。儿童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尤其应该得到父母的关心呵护。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 往往感到焦虑、紧张, 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 关注不够;[3]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 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通常不会向他们寻求帮助, 情绪无法及时得到排解, 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

(三) 道德行为方面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是祖父母, 比较溺爱孩子, 孩子犯了错误并不采取严厉有效的措施, 只是蜻蜓点水或者根本不闻不问, 任其发展。长此下去, 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行上很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 违反校纪, 与社会上的混混搅在一起, 抽烟、酗酒, 甚至偷盗等。有些孩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无学上无工打的未成年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则更多。在一些地区, 这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35%以上。[4]

(四) 安全方面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 一般是爷爷奶奶并不是监护一个小孩, 有的是两三个, 甚至是四五个。他们年事已高, 精力有限, 再加上小孩多照顾不过来, 有时就让大孩子带小孩子,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全国各地, 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甚至被拐卖、女孩被性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 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负起责任

我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不能因为出去打工挣钱对孩子就不管了。子不教, 父之过。

许多农民工因为路远路费等问题很少回家, 也不常与孩子联系。久而久之, 孩子学习成绩下滑了, 行为越轨了, 性格怪僻了, 就开始讨厌孩子。他们觉得自己辛苦地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学习好, 将来成为比自己有出息的人。但他们对孩子的关爱基本停留在生活层面, 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想、道德等教育往往不够重视, 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 使得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 具有早期性、日常性、权威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上, 父母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孩子幼小, 最好不长期外出务工, 即使出去打工, 也应该尽量多回来看看孩子;年龄大点的孩子, 应该经常打电话, 在电话里对孩子进行教育, 条件好的可以用视频对话。还应主动与老师、监护人密切联系, 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 以便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 学校的教育作用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身体较差、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 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起不了很好的教育作用。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在父母监护缺位的情况下,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教育作用。

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父母出去打工的学生, 老师要把留守儿童父母的打工地点联系方式记下来。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教育, 另一方面要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和沟通, 帮助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另外, 在这些留守学生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 学校应该承担起一部分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些直接有效的生活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减少生活风险、提高他们发展能力的家庭功能。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育的同时, 还应有其他的一些教育,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关于提高儿童的生活技能, 包括相关的安全、生活常识和信息、生理卫生, 以及心理健康知识, 等等。另外, 这些留守儿童是农村儿童中的弱势群体, 很容易变成犯罪分子的侵害目标, 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二是开展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知识讲座, 例如《义务教育法》、《联合国保护儿童权利公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目前, 很多农村学校在这些方面很欠缺。

(三) 社会力量的帮助

我国农村没有培育社会教育组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农村流动人口少, 父母与子女基本没有分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 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口流动将越来越频繁, 父母缺位情况将越来越严重, 为此可以充分利用党政机关的富余人员, 以及中小学退休教师, 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村建立一些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 作为社会教育基地, 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 政府、妇联和团组织可以鼓励有亲和 (下转第226页) (上接第162页) 力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他们父母的角色, 给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心理及学习上更多的情感慰藉和关爱, 以作为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种补偿手段。

(四)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 由此开始了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 [5]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 由此而产生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引起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 流动人口子女由于没有当地户籍, 交不起高昂的学费, 难以跟随父母到暂住地入学, 只好留在原籍接受教育。这是绝大部分父母不愿意, 却又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逐步弱化和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 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限制。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消除对农民工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歧视, 使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人孩子平等的教育权利, 真正做到“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 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这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结构发生变动, 进入了社会转型期。新生群体农民工的出现给城市建设和整个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 农民工子女的抚养、入学、教育等问题关乎国家未来, 不容忽视。本文分析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http://news.qq.com/a/20101222/000312.htm, 2011, 5, 14.

[2]黄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 2009, (10) .

[3]殷世东, 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2) .

[4]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意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研究, 2005, (7) .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9

一、中国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 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也即通常所说的隔代抚养, 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 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然而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 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6102.55万, 占农村儿童37.7%, 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的数据相比, 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该报告指出, 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 虽然这个比例不大, 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 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

二、社会角色和父母的角色缺失

(一) 社会角色简介

一个人社会角色的扮演不仅受血缘等生理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地缘、对角色的认知以及客观现实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某一社会角色的扮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常会产生矛盾, 遇到障碍, 甚至产生失败,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色失调现象。基于血缘或遗传等先天或生理上的因素赋予了留守儿童父母以“父母”这一归属上的角色, 但是客观的现实往往又造成这一角色单方面缺失或完全失调, 使这种天赋角色背离了传统上的意义。

(二) 留守儿童父母角色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母“扮演”着“父母”这一角色, 然而, 由于家庭的贫困, 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 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由于地域或经济上的问题致使孩子被迫成为留守儿童, 长期与父母分离, 父母直接监护人的角色已经被转换到上一辈或亲友身上, 或者可以说“父母”的角色义务已经发生流失或流转。

三、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失范原因具体分析

(一) 从角色中断的角度进行分析

所谓角色中断, 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 总会依次承担多种角色。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在承担一种角色时常为承担后来的角色做某种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准备, 因而不会发生角色中断。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 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在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上, 父母进城务工, 由于地域或经济的限制不得不将子女托付给父辈或亲友进行监护。

(二) 从角色错位的角度进行分析

角色错位是指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与社会、群体、组织、他人的期待和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虽然角色错位也是一种角色行为, 但不过是一种扭曲了的角色行为。角色错位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是由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发生错位与其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及言行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农村务工人员一般文化素质不高, 缺乏对子女留守不利影响的认识, 而隔代抚养等更存在一系列的弊端, 经济条件较差又致使他们不得不为改善现有条件而选择外出务工, 父母的职责被上一辈或其他临时监护人部分取代, 父母的角色产生错位。另一方面, 留守儿童对父母的角色期待难以实现, 子女期望父母能在身边起到监护与教育的作用,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外出务工的父母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这两个方面也促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预期难以满足, 交易产生孤独离群等现象。

(三) 从角色失败的角度进行分析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失调现象。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外出务工, 造成了与其子女的严重疏离, 即使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由于长期与子女缺乏沟通交流, 父母突然介入其教育与生活的全过程极易造成子女逆反心理的加剧, 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使事态朝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虽然父母已经积极地承担其监护人的角色, 但是长期的角色中断与错位, 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成型, 很难再短期内得到改善与纠正。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极容易导致他们行为的失范, 引起违法犯罪行为, 导致家庭悲剧, 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对其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社会角色理论的运用只是提供了一个社会学方向上的探索, 如何真正的解决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失范或将其失范率降到最低还需各方坚持不懈的努力。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三农”问题的衍生物, 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问题, 本文从社会角色的角度出发, 试图运用社会学的这一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 力图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成因机制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失范,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10

江西属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的省份, 农村留守儿童人口达到371.65万, 占该省农村儿童人口总数的51.47%, 占该省儿童人口总数的6.09%。本次调查集中对江西省各地区和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实地探访。共发放300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为244份, 回收率为81.33%。此次调查对象均来自阳门小学、长胜小学、东方小学、南康三小、光明小学、水文队小学等留守儿童。

1.1 江西省留守儿童的主要特点

1.1.1人数庞大, 农村留守儿童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1/4, 占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近四成。留守儿童已经成为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主体。

1.1.2父母双方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过大, 接近2/3。据部分地区调查, 这一比例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与此紧密相关的是, 约80%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均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1.1.3从年龄结构和分学段情况看, 农村留守小学生显著多于初中学生, 由此可以推知, 江西省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年轻夫妇居多。

1.1.4 近七成的农村留守儿童未能实行寄宿制管理, 提示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

1.2 江西省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问题

1.2.1 亲情关爱缺失, 生活自主独立。

留守儿童多属于父母均外出的状况。调查显示, 60.19%的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 29.13%的儿童父亲外出打工, 10.68%的儿童母亲外出打工。父母外出打工, 严重缺失来自亲情的关爱, 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分为三种, 分别是隔代监护、寄养亲戚家、儿童独自居住。留守儿童整体比较独立自主, 有73.03%的儿童表示经常做家务或偶尔做家务。

1.2.2 性格内向, 教育依赖学校支持。

情绪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直接影响儿童情绪的表达和健康发展。调查显示, 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给予较低的自我评价, 自我意识较差。当考试不理想时, 59.41%的儿童归因为自身没有足够的努力;与监护人有矛盾时, 52.81%的留守儿童选择闷不吭声的处理方法。社会支持也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 选择寻求老师与同学的帮助要显著高于寻求父母或监护人。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解决困难的方式中, 求助老师、同学有53.5%, 求助父母、监护人、亲戚的有41.57%, 自己独立解决的有29.22%。

1.2.3 自我管理能力弱, 行为易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 致使有些儿童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产生无助、失落、被抛弃的挫败感, 甚至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形成上网、喝酒、赌博、打架的不良行为。当父母在家时, 51.89%的儿童认为与父母交流没有问题, 48.11%的儿童表示与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困难。

1.2.4 社会支持需求迫切且多样。

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单调、乏味, 社区建设不够完善, 不能提供孩子丰富的课余生活。在课外, 留守儿童主要的活动是看电视、上网、聊天、打游戏, 而看书、运动的孩子则很少, 更有甚者, 留守儿童会跟随社会上的人一起玩。在调查走访中也没有看到村庄为儿童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及设备。调查数据显示, 64.98%的留守儿童希望志愿者能够帮助辅导功课, 同时可以进行绘画、音乐、体育、心理等方面的指导;21.96%的留守儿童选择希望提供学习用品及玩具;18.14%的留守儿童选择希望志愿者能够陪着他。由此看出, 留守儿童不仅需要物质的帮助, 更需要精神的支持和长期的关爱。

2 江西微爱留守公益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模式

江西微爱留守公益组织成立于2012年10月25日, 由江西日报社牵头发起, 旨在通过整合媒体和社会资源, 搭建起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平台。微爱留守公益组织致力于微公益文化的打造, 形成了“微善常举, 爱心传递”的公益口号, 并寻求社会力量资助, 汇集微薄之力, 以实际行动来关爱留守儿童,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1 建立“一对一”结对志愿帮扶

江西微爱留守公益组织在南昌大学等高等学校招募了200名大学生对指定200名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让这批孩子能在志愿者的关心下健康成长。在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之间采用“书信往来”简单而又充满爱的方式, 进行“一对”的往来。这种方式可让留守儿童能及时述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 找到一位人生道路上倾听者和朋友。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 寻找一批典型的留守儿童, 进行重点帮扶, 在大学中开展“捐一本激励书、签一句勉励话”, 进行针对帮扶。2012年10月, “微爱留守”组织南康市内潮中学开展了《写给未见面的哥哥姐姐的一封信》留守学生信件184封, 信件的内容陆续在江西日报官方微博刊登出, 社会影响强烈。

2.2 注重品德教育, 进行心理疏导

注重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 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心理干预是由江西心灵通开展对各地的留守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并为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提供心理咨询, 尝试开通留守儿童心理热线。培养心理教育师资, 对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心理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针对已有的问题, 抓好人文关怀, 促进心理健康;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 实施重点教育疏导, 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 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2.3 寻求社会资助,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寻求社会赞助, 资助留守儿童和学校, 在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建立若干“留守儿童之家”用留守学校空闲教室建立若干“留守小屋”。2013年6月, 地处大山深处的江西省万安县弹前乡中心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南康市第一小学、横市镇横市中学和凤岗镇朱家村明德小学建立市、乡、村三级“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此外, 江西师范大学、微爱公益组织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先后在南昌、赣州、宜春、萍乡、吉安等地建立起几十个“留守儿童艺术体验中心”“微爱艺术加油站”, 开展诸如播放影像、读书交流、书法绘画等活泼快乐、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

3 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公益组织等各方面的联系, 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立体体系, 探索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

3.1 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 加强日常管理

每学期对留守儿童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登记, 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诸如留守儿童及家长基本情况、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家庭联系卡、爱心结对表、留守儿童兴趣活动记录等, 将这些资料整理成系统完整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档案等。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聊天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 了解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日常联系情况。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或代理家长会议。

3.2 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加强社会各界的关注

利用媒体的报道, 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促使留守儿童家长回乡就业, 让爱回家。调动全社会力量, 共同参与解决, 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每年定期在学校开展如播放影像、读书交流、书法绘画等活泼快乐、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 提供各类儿童读物, 协助学校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 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 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使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熏陶、身体得到锻炼。

3.3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丰富儿童课余生活

通过国家制度的大力支持,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社区基础建设, 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乡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由村委会等负责, 联合学校、社工、公益组织, 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 为留守儿童建构一个全面和动态的生活、学习、人际交流的体系, 及时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变化以及行为倾向, 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倾向。

3.4 培育关爱留守儿童的师资和志愿者队伍

不断提高志愿者的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平台作用, 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的有效机制;充分挖掘“五老”人员的教育潜能和教育优势, 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要具体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 不可对留守儿童标签化, 根据具体情况对留守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3.5 举办“特色家长学校”, 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

3.5.1 举办“祖辈家长学校”。

为了提高隔代监护人的素质, 可以专门举办“祖辈家长学校”, 对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进行培训。通过培训, 引导老人们逐步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使隔代监护人能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孩子, 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

3.5.2举办“空中家长学校”。

父母在留守儿童心中的位置是无人可以代替的。解决家长的思想问题, 让他们人在远方, 心系孩子, 担当起家长的教育责任, 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问题。基层中小学可以利用现代的通信设备建立校方与家长间的互动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了解留守儿童近期的心理情况和最近的学习情况, 让家长实时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 通过电脑视频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视频家长会”, 让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李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劳动保障世界, 2011 (07) .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11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6

一、概念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儿童”事件,让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心理的剖析深入,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成长压力增大。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1. 性格缺陷

冷漠孤僻、逆批任性。父母作为孩子依恋的对象,其作用不可忽视和替代,而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所造成的创伤是挥之不去的,这使他们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容易形成性情孤僻。自卑忧郁的性格特点。自卑是与自信相对立的负面情绪,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或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并且会过分放大自己的缺点,对自身缺乏理性认识,行为上以叛逆方式表现出来。亲情的缺失、同龄人的不相容,更容易使其形成任性自私、冷漠孤僻的性格。

2. 人际交往障碍

敏感多疑、缺少朋友。留守儿童的父母因家里经济条件落后而长期外出打工,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隔代抚养的不足是祖辈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所接触的生活面与儿童的有很大不同,不利于儿童模仿学习人际交往方式;隔代抚养的另一个缺点是祖辈对孙辈的教养方式通常过于娇惯、迁就、护短,使得儿童性格浮躁、道德水平具有不平衡性;许多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力,提到父母时,部分留守儿童情感冷漠,没有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求,在看到非留守家庭生活较为富裕幸福之后,还会认为社会不公平,产生嫉妒不满的情绪,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有隐瞒、说谎的行为,这些都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

3. 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移

打工主义,现实主义在“打工潮”带來的影响下,家长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并不关心,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孩子,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金钱方面的弥补,使得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初中或高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不良影响,导致儿童对个人价值,人生理想狭隘化,固化;难以树立高远的理想,宏大的抱负。使得城乡结合部的留守儿童或以谋求财富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或以消极、不思进取的心态应对生活。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家庭应对措施

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责任意识,客观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恰当选择监护人,同监护人合理搭配,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强化沟通交流。首先,父母应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其次,采用多种沟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电话的同时辅以书信的方式,强化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也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再次,强化同监护人的沟通。父母应该及时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获取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信息,进而采取有效沟通,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疏导解决。最后,沟通内容应宽泛。沟通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健康问题,涵盖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

2. 学校应对措施

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学校应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监护人、家长的心理辅助能力,推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可通过心理机构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3. 社会应对措施

应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监管,加强农村治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应引导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集合社会力量,鼓励爱心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进而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信、自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4. 个人应对措施

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得儿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首先要对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加以引导。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自我概念在儿童发展的多方面有重要作用,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在儿童教育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所以要引导儿童全面的认识自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以及合理的自我调节,完善自己的人格,不给自己贴被留守、缺少父母疼爱的标签,不一味自卑,而是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勇于逆流而上的意志品质;其次要改善留守儿童的自我体验,教会他们自我安慰、自我排解。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篇12

关键词:社会工作,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作为眼下最为专注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的一类弱势群体, 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地或国外打工、经商而留在老家, 需要其他亲人照顾, 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这些孩子主要处于学龄期和青春期, 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据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 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 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多留守儿童。日前, 笔者与所在团队来到湖北省黄冈市某乡村小学, 实地调研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并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结合的社会工作方法, 对留守儿童进行干预。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通过统计, 该校有94名留守儿童, 他们来自各个年级, 年龄主要分布在6到12岁的学龄期。其中, 女生51名, 男生43名, 父母主要在武汉、广州、深圳等地务工, 最短一周、最长一年回来探望一次。除少数几个托付给邻居或者亲戚照看的儿童以外, 多数的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

由于较长时间和父母的疏离, 这些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依恋类型也不相同, 总体上体现出, 年龄较小的儿童依恋程度较高, 年龄较大的儿童依恋程度较低甚至有一些由于依恋缺失产生了较轻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较重, 在最初的接触中, 对陌生人警惕性较高,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以后, 他们对社会工作人员的依恋程度较高, 希望从我们这得到关爱的需求度明显提高。

除了由亲戚或者邻居照看的高年级儿童住在学校里, 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住在家里, 且离学校的距离都不太远。处于学龄期的儿童, 通过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 获得勤奋感, 从而形成自信心。刘德才与刘德志为9岁和11岁的弟兄俩, 父母双双外出打工, 他们每天早上7点起来结伴步行15分钟去学校, 中午在学校和大家一起吃饭, 晚上6点半左右到家, 干一点农活, 然后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 写作业。他们的父母一般一个星期会打一次电话回来问家里情况, 在电话中教导子女学习和生活的事情。类似这样的孩子有很多, 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意识, 独立自主能力强, 但学习成绩差, 注意力集中水平较低, 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监督能力不强。在生活方面, 他们缺乏父母的教导与关爱, 自理能力强, 但情感需求强烈, 容易出现冷漠、烦躁、情绪反应略微迟钝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1. 学习问题

该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成绩较差。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对孩子的学习疏于监督, 使许多孩子自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况, 久而久之, 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和留守老人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 在学习之余, 还要帮助老人做一些家务劳动。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则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三是父母和老人从心理上对孩子有亏欠感, 因此对于孩子习惯的形成, 没有严格要求, 一味的放任自流。因此, 许多孩子回到家就看电视和玩游戏, 学习兴趣不浓。

2.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产生种种心理烦恼, 较突出地表现为焦虑、抑郁、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情绪不稳定等, 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 而父母远在他乡, 无法及时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代养人往往由于文化程度偏低, 教育观念陈旧, 教育方法简单, 与留守儿童存在心理上的代沟, 对儿童的照顾往往只局限在生活上, 而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 不知如何去理解他们。这样,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郁积, 得不到缓解, 极易引起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甚至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

3. 安全问题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差, 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加强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对留守在家的儿童来说, 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存在管理上的“真空”, 学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而相当一部分抚养人又缺乏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 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事件屡有发生。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被拐卖儿童群体中, 第一位是流动儿童, 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4. 社会关爱不足问题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他们多在性格中表现出某方面的抑郁和孤僻, 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 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 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一些人的困难处境, 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 却也无可奈何。于是留守儿童们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 又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 只能靠自己对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 于是道德滑坡、学习偏差、心理缺失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三、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课堂教育

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价值观, 不仅强调人人平等, 尊重人的存在于发展, 而且强调人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 社会支持网络也不健全, 在加上其正处于个体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 因此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

在受到黄冈某农村小学的邀请后, 笔者与所在的团队在该校进行了三次小组工作, 其主题分别是“父母之爱”、“友爱”与“安全”。三次工作的效果较为理想, 许多留守同学在活动后心态更加平稳, 该校教师也表示在活动中收获很多。笔者认为三次活动的课堂设计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将我们的过程展示出来, 希望得到学界的交流与指正。

1.“父母之爱”心理疏导课堂设计:

第一阶段:激发。课堂开始时, 所有学生将课桌拉开, 空出中央空地, 辅导员站在讲台上, 以较低音频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留守儿童每人分发一张纸, 辅导员请大家在纸上画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全家福。在留守儿童画图的过程中, 辅导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回忆, 包括“还记不记得妈妈做早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还记不记得生病的时候爸爸是什么表情”, 通过画图的方法, 激发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第二阶段:疏导。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正是因为对父母的思念长期郁积而成,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 需要诱导孩子们将这种情绪释放出来。在画图完毕后, 辅导员要求孩子们按顺序一个一个站在空地中间, 说说自己对爸爸妈妈最想说的话 (在活动中, 许多儿童只说出一两句话之后便嚎啕大哭, 辅导员此时需要及时向该孩童表示表扬与赞美, 如“你都说出来了, 真了不起”, 然后对孩子进行安抚, 让该孩童回到座位上舒缓情绪) 。活动的预期要求是, 所有留守儿童长期郁积的心情能够得到发泄, 哭是他们发泄情绪的方法, 大哭之后, 心态将变得略微稳定。

第三阶段:矫正。疏导的目的是发泄孩子们心中的情绪, 在疏导之后, 需要对孩子们的心态进行矫正。有许多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而对父母甚至社会产生了冷漠、不满甚至怨恨。辅导员鼓励孩子们思考, 为什么爸爸妈妈会不在身边, 并鼓励孩子们发言, 逐步引导孩子们考虑父母的难处。最后, 请事先邀请的一位留守孩童的家长 (在深圳打工, 请假一天来到现场, 由学校报销部分费用) 登台发言, 向孩子们讲述外地打工路上的艰辛, 以及自己对孩子的思念。辅导员首先请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台, 与家长拥抱, 接下来, 辅导员号召孩子们都去与该家长拥抱, 就像她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告诉她自己最想和父母说的话 (这个环节中, 留守儿童都很踊跃, 部分儿童甚至拥抱了辅导员) 。最后阶段, 在辅导员的带领下, 孩子们朗诵了我们团队创作的诗歌《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心理的疏导与发泄, 因此对于辅导员的要求较高, 需要几个人配合完成, 对场面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2.“友爱”心理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 特别设计“友爱”为主题的心理教育, 原因在于, 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下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缺乏可行的措施, 不存在足够多的外部关爱的输入, 唯一的办法是形成留守儿童内部的互相关爱、互帮互助的习惯, 在长辈与外界之爱缺乏时, 用友情友爱作为补充。本次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摸索。事先为课堂上的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不透光的眼罩, 准备一间完全空阔的教室, 并尽量用报纸挡住光线, 造成昏暗 (但不能完全漆黑) 的教室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 农村学校很难提供足够的教室, 因此本次活动是在学校旁一个空仓库中进行。教师中事先有一名辅导员在内, 负责保护学生安全与维持秩序。学生们戴上眼罩后, 要求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教室。当学生们都进入教室后, 辅导员指导学生们互相摸索, 握住能够遇到的人的手, 最终要求所有学生互相手拉着手, 形成一个大圈子。此时, 灯光打开, 但学生们的眼罩不出去, 辅导员引导学生们思索, “刚进来时, 什么都看不到, 怕不怕”、“现在和同学们手牵着手, 怕不怕”、“有没有觉得比刚才更有安全感”等, 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就算再黑暗, 团结起来就不怕”。

第二阶段:倾诉。学生们站在原地, 放开手, 除去眼罩。要求每个学生分别和自己左边和右边的同学拥抱, 并对他们说“谢谢你让我不害怕”。辅导员播放轻音乐, 向学生们提问, 有没有曾经受到过同学的帮助的, 如果有, 请向他/她大声表示感谢。感谢完成后, 被助者与助人者要一起拥抱。辅导员将在黑板上记录助人者与被助者的编号, 如果最终有人没有被人帮助过, 请他走到圆圈的中央, 请所有的孩子们向他表示慰问, 引导孩子们思考应该如何帮助这名学生, 引导学生们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的团队精神。最后, 请没有被帮助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拥抱。最后, 学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一起手拉着手唱歌。

第三阶段:友谊。学生们转移阵地, 进入正常的教室中并坐下, 辅导员走上讲台, 向学生们提问, 请大家说说刚才游戏之后的感受, 引导大家爱自己身边的人, 关心自己身边的人, 最重要是在学习上与自己身边的人共同监督。最后, 请大家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一封十年后的信, 信件由辅导员收起, 交给学校校长保管, 学生互相拉钩钩, 表示十年后会一起回来看信。

本次活动的成功点在于身体接触与活动形式。儿童天性有获得他人抚摸的需要, 因此引导学生互相拥抱, 儿童对仪式性的活动非常感兴趣, 因此请他们写下十年后的信, 这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本次活动的效果会维持下去。

3. 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主要是学生们分成小组, 进行安全知识的讲座。在活动中没有太多新颖的成分, 主要是进行案例分析与多媒体应用。由于农村小学缺乏多媒体, 因此学生们集中起来在一个教室, 利用我们带来的摄像头和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 在幻灯片上用漫画的形式模拟了火灾、溺水、骗子拐卖等许多场景, 请学生们参与互动。多媒体的制作中, 我们采用了“多选择—多结果”的方法, 每到一个案例拿出, 就会像学生提供三至四个应该采取的选项, 而每一个选项后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在遇到有人溺水后, 会给出三个选项:A, 找人求救;B, 下水救人;C, 找道具救人。A选项, 溺水者获救;B选项, 两人一同溺亡 (出现两个鬼魂的样子) ;C选项, 则进一步要求孩子们在道具中进行选择, 如A, 竹棍;B, 茅草;C, 自己的手与脚等。针对女童的生理安全问题的特殊性, 在安全教育后单独增加了一场针对女童的生理卫生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的成功点在于讲授方式的新颖性, 多媒体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的优越性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

总结而言, 笔者以及所在团队通过三次教育, 分别针对性地改善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父母之爱”活动) 、安全问题 (安全知识教育) 以及学习和关爱问题 (“友爱”心理教育) 。三次活动的过程非常顺利, 反馈良好, 笔者认为这是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四、留守儿童教育活动的心得体验

通过三次小组工作, 笔者有以下心得体会:

1. 辅导员的工作水平非常重要

在三次教学过程中, 辅导员的工作比较具有挑战性, 需要能够引导孩子们的思路, 也需要控制场上气氛, 尤其是第一次活动中, 当孩子们开始一齐痛哭失声时, 要有效地控制环节, 但又不能随意打乱孩子们心情的发泄, 这需要辅导员很强的个人能力。在这些能力中, 笔者认为尤其重要而且常常受到忽视的重点是辅导员的语音能力, 辅导员说话应该感情饱满, 同时富有亲和力。从我们三次活动的经验中发现, 女性辅导员比男性辅导员要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女性辅导员主持的活动更加成功。

2. 儿童教育工作应该前期深入了解

开展小组工作以前, 首先要深入了解活动对象的情况, 包括父母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家庭关系、成长经历等。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 留守儿童和其父母的关系比较微妙, 内心情绪脆弱, 如果没有了解情况特殊的情况而表示出不当的反应, 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脆弱的内心。比如, 当我们讨论到对父母的爱时, 可能会有孩子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同时尤其是要注意单亲家庭的子女或离异家庭的子女, 对这些孩子, 需要专门单独地进行心理疏导。其次, 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同的特点和喜好, 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分组, 我们把不同喜好和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分开, 以便于更好地和他们交流。比如,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 因此, 我们在进行安全知识小组活动时, 对其采用动画片播映的形式, 既控制了喧闹的场面, 有能拉近和孩子的内心。而高年级的孩子对他人的认同感需求更强, 因此, 我们提前记住了他们各自的名字, 并且在游戏的过程设立提问回答的环节, 给他们一定的鼓励, 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 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要更活泼好动, 生活环境的危险系数也更高, 因此, 在开展小组工作时, 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的环节。和城市的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机会更多, 得到的照顾相对较少, 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多。根据这个特点, 我们在设计了“安全知识”小组工作的计划, 采取游戏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既给孩子们普及了用电、野外生存、游泳等安全知识, 也促进其形成了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由于农村的女孩子危险系数更高, 因此, 我们把留守儿童的女孩子单独抽取出来, 设立了“女生小讲堂”学习型小组, 提高留守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结

农村的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社会工作者, 我们可以从协助其处理家庭关系, 促进其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介入。而对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普遍特点, 我们应该积极帮助他们链接社会资源, 寻求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他们, 童年缺乏父辈的关爱, 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自我意识与环境的引导。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未来有模糊的认识, 觉得自己以后也要去大城市工作生活, 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更好的环境与待遇。然而, 这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世界, 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现实。留守儿童们应该享受到同等的关爱与平等的机遇选择。通过对小学留守儿童的多次介入, 我们已经和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关系。我们会通过今后不断的努力, 继续关注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及对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认识。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教育中, 一直缺乏学生压力处理技巧、社交技巧、领袖训练等情绪管理专门技能培训内容, 对于备受关注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 及留守儿童的情绪慰导、心理安抚, 都需要由学校社工通过发展性小组等活动提供帮助。但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这样的青少年心理状态, 监护人、社工、学校、乡镇政府、各级组织应共同努力, 从各方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与自信心, 防止他们出现情感偏差, 走上不良道路。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在起步和发展上滞后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 但是其建立和发展已逐步受到政府与社工组织的重视。各地帮扶留守儿童、献爱心的活动屡有开展。可以预见的是, 在政府的主导下, 在社工界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期。点点星光, 能照亮一片苍穹!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35—42.

[2]林万亿, 黄韵如.学校辅导与团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师、辅导教师与心理师的合作[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210—216.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5.

上一篇:商品沥青砼下一篇:未来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