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探究式教学

2024-08-26

历史课探究式教学(精选12篇)

历史课探究式教学 篇1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下面笔者就农村中学如何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一、农村中学历史课开展探究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1. 教育理念滞后

新课标的实施,三维目标成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但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的教育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学校既想进行课堂改革,又担心影响升学成绩,探究性课堂教学又处在实验阶段,因此学校和教师对于课改心理上是比较矛盾的,不改不行,改革又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探究性课堂教学流于表象。

2. 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身处农村,教师所获得的信息相对较少,外出交流不多,原有知识储备老化。教育理念滞后,缺乏进取心和创新观念,以“耗时低效”来管理学生,对于课堂生成问题、有争议问题采取回避态度。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缺乏民主气氛,所提问题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囿于陈说,不敢打破旧有的思维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基础薄弱

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而言,农村中学学生的知识面窄、阅读量较小,对于文本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这成为他们探究的障碍。教师进行拓展的时候非常困难,同时学生无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又无办法上网,更别说探究了。

4. 家长认识偏差

家长对孩子跳出农门的期望是非常强烈的,但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读课外书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都能自学了还要老师干什么?错误认识不一而足。

二、农村中学历史课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应对策略

1. 更新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学作风民主,师生平等对话,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参与者,学习的引导者,探究问题的指导者,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师生见解兼容的总结者,课堂氛围要相对宽松自由,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即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有自己读书、自己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开放、民主、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对探究试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地选学感兴趣的、爱好的内容,去拓展想象力,去张扬个性、显示自我、表现自我、创出新的自我。要尊重学生在情境中的多样选择。置身情境一般都会面临某种冲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多样选择,重在使学生明确自己做出选择的知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分析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权衡利弊,不断地以问题情境冲击原有的价值观。要抓住真实情境,就需要教师具有敏感性,抓住生成具体问题情境的机会。及时抓住学生的问题来开展情景设置,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现有的问题。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加快,所以教师要不断充电强化自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管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一辈子学习,才能过好一辈子。教师要强化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意识,自觉把学习贯穿生命全过程,作为生活常态来坚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2.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具有敢于创新精神的宝贵的心理品质,具有独立性、开拓性、抗压性的特征。学习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创新,更新知识需要创新,运用知识更需要创新。教师要树立开放、创新的意识,注重改造思维系统,善于在消化吸收既有知识、前人成果和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有切实依据的新观点、新认识,形成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要确立学习力就是战斗力的理念。随着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和使命任务的拓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我们不懂、不会、不适应的东西越来越多。不加强学习,不善于学习,就会在社会变革中丧失核心竞争力。

3.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在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知识储备和对外交流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学素养的提升。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设置探究问题时应注重所设置的问题的启发性、趣味性,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阅读兴趣,同时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性、拓展性和连续性。注意课前、课中引导探究和课后延迟评价。对于课堂生成问题、有争议性问题不应该回避,既可以当堂评价,也可以延迟评价。重点、难点以启发性问题的方式布置下去,放手也是一种美丽。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不仅关系着本人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败和全民族素质的优劣。人民教师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根本力量,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方针能否贯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直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4. 学生应该夯实基础,解放思想、大胆开拓

课堂探究没有知识的储备是不行的,学生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是“勤”。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没有不勤奋的,教师可举例进行励志教育。

第二是“谨”。就是要严谨,要具有怀疑精神。

第三是“好”。既是兴趣,也是习惯,鼓励学生博闻强记。

第四是“稳”。就是努力锻炼抗干扰的能力,使自己能够保持稳中进取的昂扬状态。

此外,就解放思想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好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思维特征,大胆想象、主动探索,进行多向性的群体交流,使发散思维向纵深和广阔性发展。关注他人,利于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发表评论,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更加强烈,使思维交流更为密切,求新求异的发散性思维在竟争中不断得以发展。

历史课探究式教学 篇2

3.1教师鼓励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创设问题环境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学生格外关注自身形象,这一方面使学生喜欢表现、勇于参与,另一方面学生会存在一些顾虑,害怕回答不好会“没面子”。这就要求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提问,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授“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时,笔者鼓励学生分享“《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你们最喜欢的哪个人物?分属哪个魏蜀吴哪个阵营?为什么?”,由于学生多数都看过相关电视剧,对于人物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可以很好的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愿意主动分享。在此基础上,通过“诸葛亮七擒孟获”“曹操征讨乌桓”等故事让学生思考分裂时期民族的融合的则顺理成章。

3.2做好问题设计,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由于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和主线,因此,问题的.提出就至关重要。其一,问题应当紧贴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切忌出现与课程无关或关联不大的提问,这样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思考,而且浪费时间。其二,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出发进行提问,挖掘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参与。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选取战争的图片、南京大屠杀的图片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考,从而引发学生对战争、对民族崛起的思考。其三,问题的难度要始终,前后问题最好有体系,有逻辑,从而帮助学生对课程形成完整的认识,使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一致。

3.3鼓励学生创新,提出问题并从新视角看待问题

探究式教学法与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成人教育;探究式教法;研究作用

我国教育教学状况,特别是成人教育状况近2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进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研究成人教育中的历史教育教学方法,认真学习、研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吸收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是学校教育走向教学成功之路的必备条件。针对成人教育中的历史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先进的、成功的教学方法。在此,笔者愿和大家共同探讨、研究在成人教育中历史学习方面如何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一、明确探究式课堂教学概念,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确定探究式的内涵。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求学问、真理,寻求真相与答案。在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探讨什么、研究什么,教师应准确定位,做一名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教师也要清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学习者。

其次,搞清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生活经历、学过的历史知识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其形式可以是个人、小组、集体等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良好自学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把“会学”的金钥匙。基于此,要求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只是教“书”(传授知识)还要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的目的,使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二、研究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

首先,思维形式经历基础教育阶段时,辨证思维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历史辨证唯物主义是学习历史的最基本指导思想,它不仅反映了史实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了史实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了它们的绝对运动,它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类型。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国史中常常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抗元斗争的精神?人的思维活动总是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挖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成为历史教学要探究的方向。如前所述,师生在讲授和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所提出和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其次,尊重学生个性思维,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教育本身必须以维护个人尊严和尊重个性为基础,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改善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环境条件,努力使教育环境“人性化”,扩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自由。作为历史教师要想更新观念,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必须理解、接受、掌握、运用这些进步的教育理念。创造性思维,不是指学生对史学领域提出新观点、新结论等,还指他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习,以探索和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纲举目张,探究真相

以“本”为本,是探究和发现问题的前提。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和途径,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因果并列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的前提。

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能力。历史发展是延续性的,是整体性的。历史知识的整体性是通过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而体现出来的,因此要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引导学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符合教学要求的历史知识网络,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如要想让学生掌握凡尔赛体系这个综合性很强的历史概念,就要让他们通过建立历史知识体系从整体上加以阐述,才能全面掌握。

史论结合,探究真相。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历史教材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编写的,对历史的认识贯穿了辩证法的、历史的、唯物的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如通过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历史事实比较,探究为什么明治维新在日本取得成功,而在中国却失败了的真相等。

初中历史课开放式教学探究 篇4

探究一:诱导学生课前开放作准备, 布置任务多找多看细整理

所谓课前开放, 就是指课前的准备预习阶段要开放。在这里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多以诱导鼓励为主, 反复向学生说明这样开放的原因及好处, 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在每次新课之前, 教师可以把课前开放作为一项任务, 布置学生课外查找、搜集、阅读、观看与所上新课内容有关的历史小说、历史典故、历史歌曲、历史趣闻、历史轶事、历史影片、历史专题片等;然后分门别类地整理, 形成知识卡片,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归纳整理的知识卡片在课堂里精彩地展示给大家看, 共享开放的成果。譬如上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之前, 就可以先布置学生查找、搜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等;阅读毛泽东的《长征》等诗词、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斯诺的《西行漫记》等文学作品;欣赏学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观看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长征》、《大决战》等;了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怎样算出来的”和“外国人心目中的长征精神”等历史趣闻杂谈, 然后用卡片整理这些内容。……这样, 学生的历史知识仓库就储存起来了, 能力也就进一步形成了, 为开放的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究二:指导学生课中开放来激活, 抽签排序绘声绘色展积累

这里所说的课中开放就是指课堂中要对学生全面开放, 即让学生自己来活跃课堂, 自己唱主角。由于课前开放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课中开放起来也就有了鲜活的素材。根据学生在课前开放中归纳整理的知识卡片, 每个组安排专人先来逐一进行检查、登记、排序, 然后按排序让学生把自己整理的知识卡片, 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出来。在展示的过程中, 教师是点评者, 学生是表演者,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开放,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因为只有开放的课堂, 才有活力、活气, 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整理的内容确定这样八个主题让学生来进行激情演说:如 (1) 我搜集的成语故事; (2) 我读过的历史小说; (3) 我看过的历史影片; (4) 我唱过的历史歌曲; (5) 我背过的诗词典故; (6) 我演过的历史课本剧; (7) 我改编的历史小品 (相声、历史剧) ; (8) 我撰写的历史心得体会 (或小论文) ……通过这样的开放, 能够极大地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不仅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而且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身心得到了愉悦, 精神品质得到了提升。

探究三:开导学生课后开放需点睛, 民主测评公平公正颁嘉奖

课堂开放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做到的, 必须立足长远, 长期坚持不懈, 使之事半功倍, 日臻完善。这里说的课后开放要点睛, 就是指一节课上完后, 要对整堂课进行认真分析小结。点题的开放, 即放手让学生来组织小结, 以突出其开放的目的和意义。这里说的并不是要所有的学生都上台小结, 而是将全班划分为几个小组, 让小组选出表达能力强的代表, 上台作典型发言, 让这些学生用书面的形式谈一谈开展这项活动的好处及感受, 然后教师简单全面地总结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在此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议程。所谓民主测评公平公正颁嘉奖, 就是指在这次“我搜集归纳整理的历史知识卡片”展示中, 表现最优的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贺卡、钢笔等) 和精神奖励 (奖状) , 对本次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给予精神奖励。评选办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 当场清点、统计票数, 当场公布结果, 当众颁发奖品, 以示公平公正。这之后, 再让最佳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在热烈隆重的气氛中度过这一美好时刻, 让开放的时空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探究四:引导学生课外开放抓检测, 突出目标一步一梯提能力

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探究 篇5

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探究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及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愈来愈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 师的关注,分析并探讨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对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历史思维 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

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确历史教学思想的前提。

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去分 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因为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性的 ”两类。另外,这种框定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均具有弹性,其“具体”可 繁可简,可深可浅;而许多具体规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其具体性质要胜于“具体”知识,且规律又有总体的、阶段的、方面的等等。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应建立在“史料”与“史论”的框架上。从“史料”与“史论 ”的视角去构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质,然而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又存在着距离。因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历史。学生所涉及的是前人所研 究的成果,即教材;而不是历史现象的本身,即史料。虽然“史料”与“史论”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十分 重要的,从掌握史料到引出史论,从掌握的史论去分析史料是学生思维质的升华,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 思维能力的重要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首先对“具体”的历史史实及历史概念的理 解与掌握基础之上的。

因此,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 更为合理。

基本史实是指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基本过程,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是一些 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史实。基本史实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浅层次。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反映了相应历史内容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 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括。基本概念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中间层次。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规律不仅反映历史事物当时具有的 内部本质联系,而且也反映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历史规律是高度抽象的,它是若干基本概念的概括与组合。基本规律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最高层次。

在以上三个层次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历史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学生再通过对历史 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可见,基本概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悦考网

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 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二、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分类

从史与论区别的角度,可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两类。

史实概念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如“九·一八事变”,包括对该事件基本史实 的概括:历史背景、爆发时间、地点、基本过程;还包括对这一史实的评价;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变中国为其 殖民地阶段,中日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史实概念依其所反映的内容又可分为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前述“九·一八事变”为事件概念。人物概念 主要包括:所处的时代、类别、事迹、作用等。从教学实践出发,每一个历史名词都可以视为一个事件概念,如“一条鞭法”“《资治通鉴》”“中国同 盟会”“七七事变”“五四运动”等,每一个具体人物都可以为一个人物概念,如李白、杜甫、洪秀全、李大 钊等。不少事件概念与人物概念是互相包容的,因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如“太平天国运动”与“洪秀 全”,“《新青年》”与“李大钊”。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论事,后者侧重论人。

理论概念是对众多事件概念,主要是同类事件概念共同特征的进一步理论概括。如“封建专制制度”“新 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事件概念与理论概念的关系,是后者包容前者,它们的内容构成都 是有史有论,前者以史为主,后者以论为主。

理论概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掌握了理论概念,才算把握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才能在 此基础上总结和掌握基本规律,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

三、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可以得知,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从素质教育与 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审视,概念教学的意义则更为显现。

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智力价值,即不同的知识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我们常说,学习这种知识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学习那种知识有助于思维的提高,就是这个道理。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抽象概括程度较高,其智力价值也就较高。在我们的学习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曾经学过的基本事实可能会在记忆中很快消失,但基本概念则可保持长久。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继续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指导,借助它形成的对基本规律的认识更可以受益终生。

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也能注意从具体史实中概括出史实概念并向理论概念推进,如向学 生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市民阶级”与“城市平民”的不同与演进;要求学生对史实概念进行归 类,如将一系列人物归纳为“地主阶级改革家”“资产阶级革命家”;指导学生根据一般的史实概念进一步概 括出高层次的概念,如根据历次农民战争概括出“农民战争”的共同特点,根据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概括“资产 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但就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情况看,对基本概念教学,尤其是理论概念教学,尚重视

得不够。

第一,对史实概念缺乏理论分析。教师在讲课中一般都能注意涉及史实概念,并能向学生提出掌握史实概 念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概括中注意时间、地点、背景、过程、性质、影响几大要素的完备、准确。但对几大 要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则缺乏理论上的分析。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从表面看,学生对某一史实概念几大 具体要素的掌握毫无问题,而把这一概念作为整体来看,在学生的头脑里仍然是不清晰的。下面以1997年高考 历史单项选择题第23题为例说明。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 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 军队最高统帅,拥护专制权力。

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正确选项为A。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史实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全面 分析。明治维新中,由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封建残余在近代日本国家根本制度上的表现,决定着日本的政体,影响着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以及后来在政治、经济诸方面历史特点的形成。从全国抽 样情况看,这道题答卷的错误率最高。

“明治维新”是教学中的重点,对此内容学生一般都“耳熟能详”。此题的理论要求高,干扰项的干扰性 强,所以造成了考生大面积的失误,这就比较典型地说明了,史实概念教学中史、论分家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理论概念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极其薄弱。教师在向学生提出掌握概念要求时,一般都只落实到史 实概念,很少提出掌握理论概念的具体要求;很少对学生掌握理论概念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也很少要求学生 运用理论概念来判定新的历史材料。以1997年高考历史第19题为例说明。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够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 败了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5 月英国宣 布为共和国。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这道题的测试结果不够理想。这道题要求史论结合地论证“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 论概念。此题的关键是找到最能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正确标准,即摧毁封建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 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非革命的手段、方式或政权的构成 形式。

理论概念由于适用范围广,抽象概括程度高,其他学科也常常涉及(如上述“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科中 就已讲过),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理解,这是造成忽视理论概念的原因之一。如1998 年历史高考第12、21、23、28等题,涉及“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帝 国主义战争”等理论概念,而这些正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学生失误较多。另外,不少历史教师对历 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就难以对基本史实作出较深刻的理论分析,也 就不能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理论概念。

第三,目前反映历史教学要求的国家文件,如教学大纲、会考说明、高考说明等,主要从史的角度列出学 生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很少列出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即使在教学目标中有所涉及,其对历史概念的要求和对 运用史论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也大多是宏观的,缺乏具体的、详细的条目,这不能不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 教学,主要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教学盲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加强概念教学的建议

加强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当前中学历史学科理论概念盲目的情况,建议首先应确定构成中学历史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论概 念。这一点应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师参考用书中反映出来。在这方面,原苏联的普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值 得借鉴。原苏联在1986年8月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要求六年级学生应掌握的主要理论概念是:历史、历史文献、原始公社制度及其主要特点、原始人、劳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劳动工具、劳动生产率、民族、部落;奴隶制及其主要特点、私有制、剥削、阶级、奴隶、奴隶主、平民、奴隶制社会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奴 隶制国家、掠夺战争和正义战争、文化、宗教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相反映;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的进步 性。

在这个大纲中,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对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也随之增多、提高。这种明确的要求有助于 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体系结构的把握。

第二,认真进行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根据各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确定各年级掌握的基本概念(史实概念、理论概念),并提出不同要 求。如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主要要求他们对比较简单的史实概念进行概括,如司马迁、四大发明、赤 壁之战等。初二学生的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要求他们对比较复杂的史实概念进行概括,如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同时指导他们学习概括一些抽象程度较低的理论概念,如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 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等。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能力渐趋形成,并不断提高,应该要求学生自己概括 理论概念,并运用理论概念及其相关的基本规律(原理)去理解、分析新的历史材料,并作出评价。如运用“ 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来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具体史实,这在1997年、1998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均 有所体现。其二,研究不同层次的史实概念、理论概念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如一般史实概念的概括要求简明、全面 ;理论概念是在基本史实和史实概念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要注意归纳、总结、分析、评价。

其三,正确处理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在历史学科概念教学中,史实概念是概念学习的基础,理论概念是概 念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首先可借助理论概念(尽管学生对其最初的认识是模糊的)来抽象概括史实,形成 一般的史实概念;在掌握了一定量的史实概念后,还可借助理论概念对一般史实概念进行归类,并建立起相关 史实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学科的概念结构。而在这一般史实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加深对理论概念的 理解。但这并不表明学生已经掌握了理论概念。

理论概念由于抽象程度较高,仅*教师的解释,学生是难以掌握的,必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加以 运用,方可掌握。检验学生理论概念是否掌握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运用理论概念来分析历史材料,如前 述根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各具体史实,判断哪项史实最能反映“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属性。对于学生,掌握理论概念确实较困难;对于教师,研究理论概念也确实较困难。因为,理论概念不像一般 史实概念有共同的要素,如时间、地点、结果、影响等。不同的理论概念含有不同的关键要素,同时又不是背 诵定义所能解决问题的。在教学中,当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述理论概念时,教师往往很难迅速进行判断。但是,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只有掌握理论概念才能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的实质,才能认识历史现象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去认识、分析并评价新的历史材料,形成学科能力。所以,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论初中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 篇6

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探究式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34-01

《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那么,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呢?它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活中、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达到解决问题从而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多中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对学生来说大有裨益。既然探究式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初中历史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1 设置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对初中历史课堂探究式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去了解,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有许多需要学生去记忆的知识点。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做好引导工作。用学生容易接受、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性的课堂教学,这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笔者在教授《最可爱的人》这节课时,上课伊始,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黄继光、邱少云英雄事迹的短片,短片中黄继光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显示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的形象。邱少云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牺牲了自己。短片中的壮烈场景深深打动了同学们,借此我提出了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呢?

同学们都被短片中的英雄事迹所吸引了,他们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这些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与毅力支撑着他们呢?对此同学们充满了好奇。由此我引入了今天课堂教学的内容—— 最可爱的人。让同学们在好奇心情的带领下,跟我一起展开了今天课堂的教学。

2 启发质疑,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就集实践性、问题性以及参与性于一体的。因此,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就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同学们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使学生有一种寻根问底、追寻奥秘根源的求知欲望。在探究奥秘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过程的艰辛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掌握知识、启发思维。也才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笔者在教授《“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节课时,就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探究学习:(1)“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呢?(2)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发表自己的观点。(3)民主法制被破坏的表现如何?(4)面对着这种局面,有没有人起来抗争?他们是谁?(5)林彪反革命集团是怎样形成的?(6)他为什么发动反革命政变?(7)“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下滑的局面是怎样扭转的?(8)“四五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的什么?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提出这些问题以后,我让同学们阅读教材,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启发质疑,引导学生探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当今大部分的初中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死记硬背;感觉上历史课枯燥,无味,对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趣。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我们就根本无法实施探究式教学了。那么,我们怎样改变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这种局面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還课堂与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则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用极少的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点拨式的教学。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最终实现了初中历史课堂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例如,笔者在教授《土地改革》这节课时,就提前让同学们在课下利用网络或者查阅相关的书籍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原因、时间、采取的措施、完成的时间以及这个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意义等等。然后在课堂中,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内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样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课堂的教学,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之上,我提出来今天课堂教学的内容—— 土地改革。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3)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4)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5)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我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探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将科学探究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但是在应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的只是形式上的探究,而是要深入思维的层面。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家鼎.浅谈中学历史探究性问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Z1):20-22.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引导实践探析 篇7

探究式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为主, 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作为基础与前提, 以现行教材为探究的基本内容, 参照学生的周围世界和实际生活, 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表达、提问、讨论、探究的机会, 促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的高度发展, 有效提高其综合素养与实力。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项教学方式, 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问题性、参与性、合作性及开放性。

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应用, 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促进学生个性的弘扬与发展,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质疑能力与探析能力的培养, 促进其探索、创新能力与精神的开发, 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宗旨, 致力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实施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强探究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以及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 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历史课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点拨式教学, 充分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首要任务, 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

例如:在《土地改革》的教学中, 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书籍或资料等, 自主进行查阅,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原因、措施及意义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讲解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与观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 确立其主体地位。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学生会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兴趣, 发挥了其主体地位, 有效培养学生对问题分析、解决、探究的能力。

2. 善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激发初中生的探究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一切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历史是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科, 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也很多。因此,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才会产生继续学习与探究的欲望。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去探究, 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感悟历史情感。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应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 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最可爱的人》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多媒体等播放邱少云、董存瑞等英雄人物的事迹短片, 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将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 烈火烧身不动摇和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 在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 感悟这些人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自我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学生在深受感染的同时, 自然而然会进行思考与探究: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历史是对过去人物和事件的总结, 而情境的创设能够将历史画卷重现, 有效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引发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使其深受思想教育。

3. 善于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实践性、问题性、参与性的统一。所以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 就必须为学生创造更为宽阔的思维空间, 合理设置疑问,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促使其产生刨根问底的求知欲望。而在探究的过程之中, 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启发与思考, 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利有弊, 所以教师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授历史时, 应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等不断对方法进行优化, 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其探究式学习兴趣的同时, 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总之, 初中历史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对教师的教与学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分析、思考、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鼓励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本领,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引起广大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力民.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之我见[J].文学教育 (中) , 2013 (4) :146.

引领历史课改潮流的探究式教学 篇8

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改变这种弊端, 在有些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改所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为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认识探究地位, 学生主动参与, 获得意外收获

现代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历史课探究活动的设置是历史学科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 是与常规历史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有益补充,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养成独立思考探究的习惯。

初中课本自课改以后, 每一单元都设计了活动探究课, 这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 因为在这堂课上, 学生可以把自己从图书室、电脑网络中搜集到的资料拿到课堂上, 与同学们讨论展示自己的成果, 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充满了活力。比如讲到《三国鼎立》时, 我让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三国人物、著名的事件, 整理成文字, 活动课时进行讨论展示, 看谁搜集得完整、见解独特, 能准确地剖析历史, 并为展开讲故事比赛作好充分的准备。课下同学们积极准备, 连平时不爱学历史的同学, 爱捣乱的同学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想趁此机会表现自己。结果证明, 这堂活动课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提升。

二、创设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积极思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形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认知的过程。兴趣和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兴趣引导发现问题, 问题可以激发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既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 空洞抽象的讲解, 使人感到枯燥、乏味, 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 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 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讨论, 各抒己见, 共同交流,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新教材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 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是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激烈讨论, 畅所欲言, 深入探讨, 彼此交流,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兴趣浓厚, 既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还比如在学习了民族英雄岳飞之后, 同学们对此段非常感兴趣, 我抓住这个时机, 要求学生分为不同观点的两组, 分别搜集有关岳飞的事迹, 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课堂上就岳飞是愚忠还是忠臣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场面充满了火药味, 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讨论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三、发挥教师作用,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 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已有的知识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具有绝对优势, 需要自觉地去学习、扩充, 掌握新的知识信息, 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以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教师课堂上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 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学生能发现的, 教师不要点明, 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 解放学生, 调动学生, 促进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 自己探索, 自己创新。

摘要: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探究式教学 篇9

一以多媒体工具为载体, 培养探究学习的兴趣

都说理论是枯燥乏味的, 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想要将书本上的内容也染上绚丽的色彩, 就离不开情境的创设, 在一定的情境环境下提出问题, 这样不仅可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实现教学目标, 还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

如在讲“卢沟桥事变”这一节中, 在开始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首电视剧《小兵张嘎》中的片尾曲, 凄凉的曲中唱到“一九三七年哪, 鬼子就进中原呐, 先打开卢沟桥, 后打开山海关呀……”。一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流离失所、战火连天的场景, 也唱出了对日本侵占我国的愤怒之情, 这让学生们自然地想到“卢沟桥事变”这段悲痛的历史。同时, 利用多媒体给出有关“卢沟桥事变”的资料和图片, 然后老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先去探究, 即事件的起因、政治背景、地理背景、史实记载、中方的反应、事件的影响、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学生经过探究讨论, 老师再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点评。让学生的历史细胞活跃起来, 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实现了一个从“满堂灌输”到“探究学习”的转变。

二创设历史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老师只是一味枯燥地讲解理论, 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如果老师创设一个再现历史的情景, 让学生参与其中去亲身感受当时的历史,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学习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 老师可以先放两个短片:《唐朝的繁荣和昌盛》和《郑和下西洋》。通过这两个短片, 让学生对这一单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当时中国处于一个繁荣昌盛和对外开放的朝代中。

再如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 将当时我国主要的领导人和爱国者, 如毛泽东、宋庆龄、刘少奇等这些对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做出历史贡献的人物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 同时在图片展示中可穿插《义勇军进行曲》, 在歌声中再现当时的历史情节;也可以利用现代拍摄的一些电视剧如《毛泽东》, 这样不仅给学生一个视觉的冲击力, 还激发了学生探究这一段历史的兴趣, 从而达到探究教学的目的。

三设计探究性学习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 达到师生互动是最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在恰当的情景下有目的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如在讲到近现代化的探索时, 老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问题, 如中国历史上近现代化的探索为什么这么艰难, 近现代化的探索都包括什么, 探索的背景是什么等。可让学生预习课本、查阅参考资料、上网查询答案等。通过设计这样的探究性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组织有效的课内外活动, 让学生学会探究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形成的。组织历史活动课, 让学生参与进来, 逐渐扩大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第一, 在课堂上可成立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的历史兴趣小组, 比如针对隋唐的繁荣景象, 可以成立历史美术小组, 让学生根据课本讲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画出一幅图画, 在教室的墙上贴出来, 找一个组员结合图画和历史知识给大家做一个讲解, 供大家学习。

第二, 在课堂外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看动画片、历史片、纪录片、浏览名胜古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具体化, 还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让他们在探究历史中学好课程。

五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科书作为辅助的工具, 在师生的互动下学习, 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他们探究历史奥秘的欲望, 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去探索、发现这个世界, 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安桂清编著.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历史课探究式教学 篇10

一以多媒体工具为载体, 培养探究学习的兴趣

都说理论是枯燥乏味的, 但是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想要把书本上的内容也染上绚丽的色彩, 离不开情境的创设, 在一定的情境环境下提出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还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

如在教学初中历史中的“卢沟桥事变”这一节时, 在开始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首《小兵张嘎》中的片尾曲, 凄凉的歌曲中唱道:“一九三七年哪, 鬼子就进中原哪, 先打开卢沟桥, 后打开山海关呀”。一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流离失所, 战火连天的场景, 也唱出了日本侵占我国的悲愤之情, 这让学生们自然地想到“卢沟桥事变”这段悲痛的历史。与此同时, 利用多媒体给出有关卢沟桥事变的资料和图片, 然后老师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先探究, 即, 事件的起因, 政治背景地理背景、史实记载、中方的反应、事件的影响、有什么现实的意义。经过学生去探究讨论, 老师最后再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点评。让学生的历史细胞活跃起来, 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加深了知识的记忆, 实现了一个从“满堂灌输”到“探究学习”的转变。

二创造历史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老师只是一味枯燥的讲解理论, 其结果必然是趴下一片, 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如果老师制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情境, 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去亲身感受当时的历史,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 学习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时候, 老师可以先放两个短片:《唐朝的繁荣和昌盛》和《郑和下西洋》。通过这两个短片, 让学生对这一单元有一个清晰地思路——当时中国是一个繁荣昌盛和对外开放的社会。

再如, 教学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一内容时,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 将当时我国主要的领导人, 如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等对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做出历史贡献的人物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 同时在图片中可以穿插《义勇军进行曲》, 让学生在歌声中再现当时的历史情节, 这样不仅给学生一个视觉的冲击力, 还激发了学生探究这一历史的兴趣, 达到探究教学的目的。

三设计探究性学习的问题

在任何教学的过程中达到师生互动是最好的效果, 所以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在恰当的情境下有目的的提出问题, 让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如在讲到近现代化的探索的时候,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几个问题, 例如, 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为什么这么艰难, 近现代化的探索都包括什么, 探索的背景是什么等。通过设计这样的探究性问题,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组织有效课内外活动, 让学生学会探究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长时间和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形成的。组织历史活动课, 让学生参与进来, 逐渐地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1) 在课堂上可以成立丰富多彩的历史兴趣小组, 如针对隋唐的繁荣景象我们可以成立历史美术小组, 让他们根据课本讲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能力画出一幅图画, 在教室的墙上贴出来, 找一个组员结合图画和历史知识给大家做一个讲解, 供大家展览。 (2) 在课堂外组织学生在业余的时间看动画片、历史片、纪录片、浏览名胜古迹。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具体化还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历史这门深奥的课程。

五结束语

探究式这种教学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教科书作为辅助的工具和在学生的互动下学习, 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 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去探索、发现这个世界, 成为现代化有用的人才。

摘要:探究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教学方法,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加强学生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通过各种的探究和教学方式例如自学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等, 使学生在掌握课本基本内容的同时, 也体会到了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现有问题的乐趣,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历史教学,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安桂清.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探究式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11

一、质疑探究激兴趣

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重大挑战首先就是要找到切入点,即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学贵有疑,探究总是从疑问开始。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对某些观点或结论提出质疑,通过寻找并运用相应的材料佐证来支撑质疑的可能性。对某些史实或观点的质疑过程,就是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极具进取精神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质疑宜从教学难点开始,难点往往是疑问最多、也最易产生的环节。譬如学习“王安石变法”,一般教材对变法失败的原因都表述为“用人不当”、“危害了百姓”、“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宋神宗之死”等等。[2]已往教学中学生不会有什么疑惑,而现在不同了。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和上网查询,已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信息。课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天灾到人祸,从经济上的封建土地制度到政治上君主专制,思考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广阔而深刻。有学生发现中国古代历次变法条令中,都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规定,而土地问题恰恰是封建社会根本矛盾的集中体现,不解决根本矛盾,其他矛盾怎能彻底解决?不能彻底解决矛盾怎能保证变法成功呢?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加深了对封建社会本质的认识。

质疑探究应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包办代替,另一种是盲目随意。探究式教学旨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的充分发展创设空间。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不能把这种指导演化成变相的替代,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3]。教师将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自然地融入到了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之中。

二、比较探究益甄别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就有发现。在比较中探究,易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甄别本质。如在比较中探究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等,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的比较,不仅可以区别它们的异同,而且有利于加深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历史教学中这种比较探究的题材繁多,古今中外无处不在。譬如,比较探究秦朝与隋朝历史地位的异同;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差异;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行美洲的异同;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异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异同等等。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对古今中外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比较,大大提高了学生鉴别是非和判断复杂问题的能力,开拓了认知视野。

三、联想探究促思维

联想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即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探究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学习明清之际的“萨尔浒之战”,引导学生联想中国古代史上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等著名战例,既可分析总结这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例的共同规律,又有助于加深对兵法“人心向背”、“知己知彼”、“避实就虚”、“骄兵必败”含义的理解,使学生对战争之成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习《辛丑条约》时,引导学生联想《中日马关条约》和《中英南京条约》,就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通过这些条约的内容与危害,了解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把中国一步一步拖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而加深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联想有多种方式,如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采用相应的联想方式。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联想、善于联想,因为通过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超越历史时空之局限,将凝固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用宽广的视野审视历史与现实,实现学以致用。

四、讨论探究增智慧

讨论是探究式教学方式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学习主题或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辩论的一种学习方式。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活思维,还有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了解,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的优势。

岳飞算不算民族英雄?究竟如何评价岳飞?对于这样的历史课题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讨论。在围绕这一主题的讨论中,有的说“岳飞精忠报国,英勇善战,当然算民族英雄”;有的说“岳飞抗金是阻止金兵南下烧杀劫掠,是正义的,所以他是民族英雄”;也有的说“宋金战争是由双方统治者发动的,并不代表人民意愿,因此岳飞抗金不能算民族英雄”;还有的说:“女真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宋金交战是两个内部民族之争,不同于外来侵略”;有学生立刻反问道:“既然宋金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都要歌颂岳飞哪?”……通过讨论、辩论,问题越论越清,史实越辩越明,大家在根本方向上达成共识:宋金战争属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不能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但战争本身毕竟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岳飞抗金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抵抗劫掠、安定生产、实现和平的强烈愿望,人民群众理当歌颂和怀念他。

讨论探究可以几个课时不间断的连续进行,也可分阶段进行,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驾驭资料的能力而定。教师要置身于讨论之中,参与讨论并给以点拨,力戒武断干涉,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探究发现再学习

探究式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运用好探究教学的方法。我们知道,教材无论如何更新,相对于时代发展总是滞后的,况且历史时空悠远漫长,未解之迷浩如烟海,我们所了解的已知世界在浩瀚无垠的未知世界里,只是沧海一粟。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对教材的拓展与创新,从而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4]的理想境界。“用教材教”就是要教师以教材为基本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只会教教材。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查找、收集、运用资料,保证探究教学在充分的基础上进行。如此可以最大限度拓展探究教学的空间,在教学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实现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过程和良性循环,避免探究式教学走向形式主义的误区。

在探究式历史教学过程中解读历史、感悟历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感,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得以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点击的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链接与体验,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对他们的发展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报任安书.汉书·司马迁传,卷六二.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中国古代史.104-105.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08.

[4] 钟启泉,崔允氵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90.

历史教学语言艺术探究 篇12

一、历史教学语言艺术的价值所在

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语言,它要满足历史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的要求,是历史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同样, 教师语言的艺术对于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历史知识的获得和历史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艺术可谓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二、使用历史教学语言的要求

1. 准确严谨 。 首先,必须做到内容准确。如,对于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 ……应根据不同时期,准确表述,不能含糊地都称其为苏联。

其次,必须做到用词严谨。如,对于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不能省略“基本”二字。

再次,借用文学语言必须恰如其分。历史学科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它具有质朴平实的特点,不必过多描绘与修饰,运用比喻等也必须恰到好处。

2. 精炼简洁。教学语言表达要体现精炼性,即要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加口头禅。如,在学习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时,可以这样概括:“割地、赔款、通商、免税”,用这样简洁明快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概括归纳知识重难点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 生动形象。对历史课而言,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往往能使死板的书本知识鲜活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就要尽量口语化,并适当穿插典故进行教学。同时,平时还要加强积累,多看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纪录片、 书籍、报刊,还有《百家讲坛》《明朝那些事儿》等,体会纪连海和易中天两位先生用抑扬顿挫、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讲述历史的方法,既增长见识,又可以在课堂上信手拈来,将他人长处变为自己教学所用。

4. 以 “情 ”动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课堂语言的魅力,在历史语言的运用上,要富有情感、褒贬扬抑、态度鲜明、有形于色。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要充满情感色彩,以求声情并茂,动人心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理念上而且从感情上分清敌与友、是与非、爱与憎,而且还可以实现历史新课程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5. 置身于时代大背 景。历史是时代的产物,历史教学语言要富有时代气息,即教学语言的运用一定要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如,维新人士谭嗣同临刑前说了一句话:“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短短一句话就将谭嗣同为变法甘愿献身,视死如归的态度、性格和风范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6. 关注 “无声 ”语言。“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它主要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不同变化来传情达意。恰当地使用无声语言,有助于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

三、获取历史教学语言的有效途径

1. 丰富史料 ,加深功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教育技巧的提高,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只有从各种书籍中采掘表现社会生活领域的材料,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它生动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可见,学习是储备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建议历史教师经常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优秀的史学著作、乡土教材等。

2. 提高文学修 养。为了使历史教学语言具有美感,具有意境美、形象美和音韵美,教师就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将历史教学语言加以文学化和哲理化。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看历史文学,包括小说、诗歌、剧本、名人传记等这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文学化程度,也对教师理解历史背景大有益处。

上一篇:《圣殿》下一篇: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