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的校园实践教学

2024-06-02

历史课的校园实践教学(精选8篇)

历史课的校园实践教学 篇1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生的不懈努力, 同样也需要科任教师的积极参与。作为科任教师只要立足本学科教学, 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同样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作贡献。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 形成指导青少年学生成长的正确的价值观。那么, 中学历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怎样的联系?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才能为校园文化建设做贡献呢?

一、中学历史教学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能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1.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今天的社会。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前天、昨天、今天是一个完整的系列, 又是相互衔接的链条, 前后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例, 客观地讲, 历史是螺旋上升式向前发展的, 但有些学生缺乏历史知识, 消极悲观,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不够, 信心不足。只看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 却不知道它们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和所使用的手段。尤其在当前, 旧的世界格局已被打破,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中,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增强对资本主义侵蚀的免疫力, 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理想信念。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显然极为重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突出先民的爱民思想和爱国行动,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信心;深刻体会近代百年灾难深重的民族屈辱史,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看待今天社会的发展现状。

2. 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历史课虽不是心理健康课, 但在塑造人格方面, 有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 会涉及历史上各类人物的范例, 它们对中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 诸葛亮的励精图治, 包拯的铁面无私, 海瑞的清正廉明, 祖冲之、沈括的刻苦钻研, 以及无数先辈坚贞不屈的气节等, 这些正面人物更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训, 不肖说, 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 又可以做儿童的道德教材, 以灌输善良的品质。”“知识教育是基础, 人格教育是核心, 文明教育是相对人一生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 人格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3. 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历史包含有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化遗产, 包罗万象, 纵横千年, 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教师此时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比如, 教师在讲述中国文明的起源时, 学生知道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山顶洞人, 他们都是为了生存而群居在一起。这就说明人类从刚产生开始, 就不能脱离社会这个整体而单独存在。所以, 一个人想生活好, 除了个人的努力还必须要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 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能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例子在历史教材中还有很多,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断进行发掘。

开展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教育能让中学生不断摒弃成长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 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今天的社会, 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从而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也能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二、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推动中学历史教育向纵深发展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 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精神支柱和生活习惯, 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中的中学生, 能够广泛吸取校园文化提供的营养, 进而加深对历史故事及历史进程的理解, 使中学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向纵深发展。

1.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引导, 来接受特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校园文化无论从内容、方式甚至是形成的环境, 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发展, 因而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和不失时机的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陶冶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 给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精神土壤, 同时抑制那些不良心理、行为和习惯的滋生, 使他们在校园文化的正确导向下, 选择社会信息, 接受先进思想, 逐步健康地成长起来。健康、和谐的中学校园文化能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 从而使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走向深入。

2. 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 使学生在思想品德上受到熏陶, 积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 能锻炼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如说话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与历史教学的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3. 校园文化具有规范约束功能。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道德品质具有规范作用。能促进集体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引导中学生认识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有利于实施人文教育和校园人文精神的培育, 使学校师生员工懂得如何做人。中学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从这一点来说两者的目标不谋而合。

4. 校园文化具有凝聚释放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创设环境和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使受教育者受到陶冶和感染, 使学校师生员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关心集体, 关心他人, 弃恶扬善, 并按照共同的价值趋向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体现出积极的人文精神。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 朝着学校的总目标前进, 而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三、当前中学历史价值观教学的现状

当前, 有些人对中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终极追求, 它直接左右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教学就是为了考试升学, 不考就不学。历史教学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备考课”, 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学科的本质。《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中学历史教育应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核心, 以关心学生精神世界和人格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为根本的教育, 否则将难以走出目前的困境。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有着相同的切入点和归宿, 那就是通过教育学生, 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进而指导其行动,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 中学历史教师只要立足本学科教学, 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同样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作贡献。

校园建筑塑造的历史丰碑 篇2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全部建筑虽然都是外国建筑师所设计,但在形式风格上前后期截然不同,较典型地反应出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特征。其中,不仅有近代西方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建筑,又有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为特征的复古主义中的折衷型建筑。虽然在部分单体建筑中所表现出的现代与古代建筑处理手法结合得有些生硬之处,但在当时的建筑中也很好的表现出了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这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协和的发展经历史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Medical College,PUMC)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旧又译:罗氏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也是最得意的一项投资。北京协和医学院从1915年起开始筹建,1916年选址动工,1921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命名。它将美国当时最先进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办学经验移植到中国,把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和方法。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至1925年,是北京最早设立、规模最大的医学院校。此时由于西方列强纷纷在北京建立新型医院,西医从业人员稀缺。因此1901年英国伦敦医学会派柯龄(ThomasCochrane)来华与伦敦会、英国、美国其他五个教会团体在北京合作筹办“协和医学堂”(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UMC”)。1904年购地建校舍,1906年正式招生,从而成为北京第一所医学院校。

辛亥革命前后是我国近代教育体制重大转变的时期,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就医学教育而言,国家、地方及私人开办的新式医学校陆续建立,教会及外人办的医学校在调整和扩充。此时,远在大洋彼此岸的一位美国石油大王也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商业巨头洛克菲勒。当时,洛克菲勒正在美国拨巨款兴办医学事业,作为慈善投资。他对中国这个最后向世界开放的人口众多的大国发生了兴趣,愿意投资于传教、慈善事业和医学教育。为此,在1909年、1914年和1915年,洛克菲勒曾三次派出考察团到中国进行广泛的考察,其考察内容包括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和医院。最终考察团建议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根据这一建议,洛克菲勒于1914年拨款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全力支持这一事业。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元从伦敦会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又以12.5万美元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房地产。随后,洛克菲勒基金会投入巨资进行新校的建设。

新校和医院房屋的设计建筑都由美国人负责,从1917年到1921年,建筑工程进行了4年之久。原预算为100万至150万美元,结果共耗资750万美元。学校全部建筑外部造型为宫殿式,画栋雕梁,琉璃瓦顶,均为高级建筑材料。而内部则为现代化装备,病房、教室、实验室等均符合实用需要。学校有独立的完整的动力系统,电力、水暖、冷冻、煤气、自来水、压缩空气系统等一应俱全。除学校建筑群之外,还在附近外交部街及北极阁两处建有小楼30余座,供高级教职员居住,并有学生宿舍,共55幢建筑。此外,洛克菲勒基金会还为新校物色了一批教学人员,他们多数来自英、美、加拿大,其中也有一部分中国人。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质量。从接办到1921年期间,共聘请了151名高级人员,其中外国人共123名,中国人中有25名曾在国外接受教育。1921年9月,当新校建筑完成之后,协和医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除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外,参加的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中华医学基金会的代表、中国政府的代表和社会名流,以及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大学校长、教授和医学团体负责人。

协和医学院步入正轨后,由于受当时美国医学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其办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美国著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等为榜样。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该校实行八年学制,包括三年医预科。在培养医本科人才的同时,还开办了高级护士学校。在人员的选拔方面,协和医学院的要求极为严格。在强调重质量而不重数量原则的指导下,该校每年招收医学生和护士学生均不超过30人。因为学校当初的设计规模仅为每年25名,最多不超过50名。医学生入学后还有严格的淘汰制度,特别是在第一、二学年,由于学习成绩差或健康等原因而留级或转他校者,往往占入学人数的三分之一或更多;学生的录取不仅凭入学考试的分数,还要参考其医预科的学习成绩和推荐情况。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亦不单凭一次大考,而要参考平时经常性的测验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工作态度的观察。可以说,无论是考入协和还是在这里完成学业,都是非常艰苦的。不过这也是与其身价相匹配的,因为协和是在美国纽约州立案的,其毕业生的羊皮文凭上有纽约州长的亲笔签名。在教学方面,协和从开办之初即明确要用英文教学,其理由是英文可以直接吸收世界医学知识,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必要工具。另外,该校强调启发式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学生从本科一年级起,就有机会得到关于科学实验研究的初步训练,如生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科,均安排学生做一些实验室研究和动物试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查阅文献、写综述、独立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写出英文论文,目的是使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有初步的认识。更难得的是,为了培养专才,协和每年都会有计划地派遣一些已有数年工作经验的优秀青年医师、教师和护士到欧美各国进修深造,一切费用均由学校负担,一般为期一年或两年,期满返校继续任职。这种制度为青年医师和教师提供了提高业务水平和更新知识的良好机会。1916年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成立,全权负责学校的事务。董事会成员早期有美国人和少数英国人担任,直至1926年开始有一名中国人施肇基先生参加。

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开办。新校舍工程由“中华医学基金会”建筑部主持,共分两期进行。1919年协和本科正式开学。同年6月,约翰·霍布金斯医学院的沃安娜(Anna D.Wolf)女士受聘为第一任校长并负责护校筹备工作。1920年医学院护校开学。同年4月11日,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在中国办一所第一流的医学院,以培养第一流的人才——临床医学家、教育学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专家,为中国的卫生事业和世界医学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带根本性的方针,也是学校的一贯方针。这一方针是由西·富列斯内和韦尔希首先提出。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开始接收病人。1925年的新协和校园建筑可分为西区、北

区、南区。同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的葬礼在协和大礼堂举行。1925年时协和医院与京师警察厅合办了“京师警察厅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后改名“北京市卫生局第一卫生事务所”(简称“一所”,1925-1952)。1928年6月,新成立的南京政府教育部在其颁布的第一批政令中宣布,高等学府的校长和绝大多数学校董事必须由中国人担任。1929年4月,美国董事相继辞职,选举产生的新的董事会由中国著名人士组成。同年,民政府教育部令其改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Peiping Union MedicalCollege,简称PUMC)。1930年,协和医学院获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可立案。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日处于战争状态,其医学院、医院和护士学校相继停办。1942年初,侵华日军全面占领学校和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次被迫关闭,但中华医学基金会仍一直为协和医学院图书馆订购所有外文有关科技期刊杂志,并继续支持内迁至成都办学的护校,后期改成日本陆军医院。抗战胜利后曾作为军调部办公处。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医学基金会与协和医学院校董事会派代表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重建协和医学院。1947年校董事会任命原本校襄教授李宗恩为校长,并恢复招生。医学院设医本科,五年制。学院设有解剖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理学系、药物学系、病理学系、细菌学免疫学系、内科学系、小儿科、皮肤科、梅毒科、神经精神病科、外科学系、产科学系、眼科学系、放射学系、公共卫生学系及一个中文部。

新中国成立后,该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人中国医学科学院。1951年1月20日协和医学院、协和医院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改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学和医院”。1957年划归卫生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并,称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兼任,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组织机构,并延续至今。

两个时期的建筑演进

协和医学院的建筑经历了协和医学堂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两个时期的演进。北京协和医学堂时期(1906-1916)

协和医学堂时期,于1904-1912年建成东帅府胡同的娄公楼(LockhartHall,1906年)、哲公楼(Dliver Jones Hall,1907年),新开路路南的文海楼(Wenham Hall,1912年)三座主体建筑及东单北大街路东,外交部街西口的双旗杆医院。“三楼”以外国教会医生的姓氏音译命名。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灰砖墙体,属西方古典折衷主义风格。

1914年11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1913年成立)在华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又名罗氏驻华医社。决定在北京新建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并与英国伦敦会等协商购买协和医学堂资产。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金购得协和医学堂全部校产,更名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当时译为北京协和医学校。并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房产(约10公顷),总面积共22.6公顷,并在此地面兴建新校舍。

这一时期的建筑形式是近代西方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

北京协和医学院时期(1917-1928)

1917年,新校舍奠基仪式举行(奠基石在解剖楼)。此年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年。新校舍分两期进行,中华医学基金会建筑部主持,新校和医院房屋的设计皆由美国人负责。

第一期工程由沙特克与何士(HarryHussey)建筑师事务所(Shattuck&Hussey.Architects)设计。共建成14栋楼,按英文字母编号,从“A”到“N”有礼堂、教学楼、病房、宿舍、仓库等。除A楼礼堂外,其余各栋均由连廊相连,每楼多为三到五层。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仿清代官式宫殿建筑。屋顶形式为庑殿顶,绿琉璃筒瓦,上带脊兽。屋身为灰砖清水墙面,磨砖对缝墙身下部为白石台基,点缀有须弥座石栏杆。檐下施旋子彩画,二、三层间设有腰檐。

虽然受到一战的影响,但工程一直按原设计和计划局进行。同时拆除东单北大街双旗杆医院,扩建北院住宅;新建新开路北极阁三条胡同(黄兽医胡同)南院住宅。

第二期工程于1925年完成,由建筑师安纳(C.W.Anner Architect.)设计,同时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0楼和P楼,外形为西式风格,地下一层,地上各为四层、二层,平顶,砖混结构。与此同时,建成东帅府胡同附属设备用房;拆除哲公楼,原址重建;在娄公楼南、东单三条胡同东口新建英氏院(Ying Compound),作为外国女职员宿舍;改建北院北部住宅(拆独立式,建联排式);接建文海楼南楼。英氏院为“传统复兴式”,砖木结构,俗称红楼。新哲公楼西洋式,红砖墙,平面“一”型,继续作护士学校宿舍,俗称“护士楼”,现仍在。

这一时期的建筑群则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为特征,建筑形式属复古主义中的折衷型。

复古主义风格傩坝“宾至如归”

协和医学院建筑出现了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几乎毫无例外地指向了宫殿式建筑,杂乱多样的地方特色逐渐消失,组合手法趋向于程式化和标准化,建筑风格基本定型了、纯正了,也更加优美了。因此,可以说20年代以后建成的协和医学院建筑从形态上已进入了中国近代复古主义建筑的成熟阶段。在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上,小洛克菲勒(John D.Rockfeller)代表洛克菲勒基金会致词,他阐述了协和医学院采用这种复古主义建筑形式的缘故:“在绘制医学院诸建筑及医院时,于室内是必须要遵循西方设计和安排以便满足现代科学医学执业之要求。然而在这同时,我们也尽其可能在不增加花费之下,审慎地寻求室内机能性与中国建筑外貌之美丽线条及装饰,特别是其高度、屋顶和装饰相结合。我们之所以如此做是想让使用如此设计建造之建筑的中国老百姓得以一种宾至如归之感觉,……并且也是我们对中国建筑之最好部分欣赏之最诚挚表现。”

协和医学院建筑主要建筑竣工于1921-1925年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资助,美国的一个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建筑师是赫士(Watson Mcmillen Hayes,1857年-不详)。当时确定的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在外貌上采用中国形式,以使建筑得以和北京之建筑古迹相互彰显和谐”。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分为教学区和医学区,建筑单体不超过三层,用汉白玉栏杆甬道连接,围成半封阔的三合院落布

局,砖混结构,磨砖对缝墙面。建筑质量要求达到最高标准,例如砖、琉璃瓦、木料都是特制和高标准的。外部造型是七开间的重檐庑殿式,以故宫太和殿为其模仿原型。优美舒展的反宇屋面上,各种瓦饰仿造得相当标准,加之平直的檐口,微微起翘的檐角,绿琉璃筒瓦。可以说是一个纯净的中式大屋顶型制。人口的门廊采用了卷棚式歇山顶抱厦的处理方法,大红的圆柱,精细的彩画,优美的雀替,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其中,檐下廊上的彩画每平方尺的费用为5元,有许多高级技术工人(包括为清官做过工的老工人)参加了此项工程。围成三合院的建筑全部坐落在汉白玉的台基上,栏杆、扶手以及台阶等建筑细部也是中国古典式的。可以看出,设计者是在非常认真地捕捉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外部特征,只是在墙身的处理手法有点力不从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主楼为三层,两边侧楼为二层,为了造成重檐的形式,设计者在一至二层之间加了一圈像雨棚式的小屋顶,使建筑整体比例与中国古典建筑相差甚远,尤其是主楼更是如此。另外,小屋顶与墙面的交接也颇为生硬,不得不人为地加大圈梁尺度,以造成额枋的式样。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檐下尚未出现仿制斗拱的做法,仅仅是在布满彩画的额枋上简单挑出斜梁。由于墙身及开窗方式完全是西式的,屋顶和台基又完全是中式的,两者之间缺乏一种中介过渡因素,交接得比较勉强。但总体来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的体量集聚,屋顶庞大,宫殿化的倾向仍然突出。

中西元素的组合体

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现存建筑群组由16栋独立的楼房组成,其中14栋为中国传统风格,即A楼至N楼;两栋为西洋风格,即0楼和P楼。由于医院功能的需要,大部分楼房用封闭走廊连接。

A-礼堂;B-解剖学楼;c-校办公室及生物化学楼;D-生理学、药理学;E-特别病房;F-医院行政及住院医生宿舍;G-外科病房及部分妇科病房;H-内科病房;I-病理学楼;J-门诊楼;K-妇科、产科及儿科病房;L-护士楼;M-动力房;N-动物房及仓库。

现存建筑分为两组,即南部的教学区和北部的医院区。

教学区共有四栋建筑,包括A——D楼,其中c楼与东西两栋配楼(B、D)构成三合院,中心是圆角方形广场。南面大门隔东单三条正对A楼(礼堂),自成一条南北轴线。

A楼坐南朝北,与医学院南门相对。建筑平面呈工字形,重檐庑殿顶,绿琉璃筒瓦屋面,角脊及戗脊均设仙人引5小跑兽,正脊设正吻,檐下为两层椽,上层方椽,下层圆椽,檩三件均绘精美彩绘,其整体外观仿传统宫殿式建筑。A楼一层面阔七间,明次间吞廊(两边装修在檐部,明次间装修在金部),柱间装饰雕花雀替,各间设玻璃窗,明间为仿中国橘扇门四扇,内嵌玻璃。山面清水砖墙,靠近中间有两扇窄窗。二层面阔五间,当心间四扇玻璃窗,次间各两扇且均靠两侧柱,稍间窗居中。A楼一层内部迎门设木质影壁,影壁前置洛克菲勒雕像一尊,转过影壁即位礼堂会场,会场内两侧各设条椅十六排,中间为过道,会场两侧墙各开仿中国窗,内嵌玻璃。A楼内有楼梯可通二层。

协和医学院南门面阔三间,明间为门道,两边为值房,看面墙壁心四岔雕花。大门屋顶覆绿琉璃筒瓦,仿中国传统式的组合造型;明间为歇山式,两边各伸出庑殿顶,各脊均饰脊兽。檐下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柱间装饰雕花雀替。大门明间内饰精美天花吊顶,中央为菱形灯池。大门外侧两边放置卧狮一对,为清豫王府遗物,风化严重,狮子有汉白玉围栏。

C楼坐北朝南,正立面面阔十一间,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仿中国传统宫殿屋顶造型,庑殿顶覆绿琉璃筒瓦,一层与二层间作中式屋檐装饰,覆绿琉璃筒瓦,檐上各脊均饰脊兽,其中一层檐设仙人引5小跑,屋顶饰仙人引7小跑,正脊饰吻兽。各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建筑作灰砖干摆及丝缝墙面,各间设玻璃方窗,一层中央大门为仿中国传统槅扇门两扇。门前作一间五檩歇山门廊,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饰脊兽,为仙人引3小跑。门廊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柱间装饰雕花雀替。

B、D两楼为位于院内东西两侧,其建筑形制同主楼。两栋建筑各面阔九间,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其一层檐设仙人引3小跑,屋顶饰仙人引5小跑,正脊饰吻兽,建筑中央大门前门廊同c楼。B、c、D楼前有台基相连,台基上饰汉白玉栏杆,各楼门廊前有御路踏跺13级,御路雕刻五龙戏珠图案,同时在B、D两楼台基南侧设踏跺16级,装饰汉白玉栏杆。此外,B、D楼北侧山墙有弧形通道与c楼相连,通道饰绿琉璃筒瓦屋面,檩三件绘苏式彩画,各间设玻璃方窗,砖柱问饰雕花雀替。

医院区位于教学区北部。沿C楼(教学区主楼)中轴线向北有G、J、H三楼组成的南向三合院建筑群,中心圆形围廊,其建筑形制同医学院建筑。J楼坐北朝南,是三合院主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二、三层间作中式屋檐装饰;H、G楼东西对称,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一、二层间作中式屋檐装饰,建筑中间(偏北)有东西向廊联结。改组建筑均为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均饰脊兽,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

O、P两座西式楼位于J楼后方偏西,P楼在北,O楼西侧向南延伸出一部分楼与J楼西端相连。O楼面阔十一间,进深三间,灰砖砌筑,各间设平券方窗,屋顶饰西洋线脚装饰,上为灰砖砌筑的女儿墙。P楼建筑形制同O楼,南立面中部有廊与O楼相连。

K楼位于P、O、J、c这四座由廊联结的楼群西面,平面类似G、H楼,南边的突出部分叫K1楼。K楼与西侧的L楼、F楼(与其南侧E楼连为一体)又形成一西向三合院。K楼正对的即西大门。K楼坐东朝西,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面阔九间,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饰脊兽,正脊设正吻,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K楼各间开方窗,一层中间为大门,作仿中国传统槅扇门两扇,门前做一间中式传统歇山门廊,绿琉璃筒瓦屋面,各脊饰脊兽,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柱问饰雕花雀替,门廊内为精美天花吊顶。建筑一、二层间加琉璃腰檐一道,覆绿琉璃筒瓦,檐下椽及檩三件彩绘同门廊。

L、F楼位于院内南北两侧,纵向七间,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建筑形式同主楼。三栋建筑前有台基相连,各建筑大门前设踏跺10级,均设汉白玉栏杆装饰。院内中心为一圆形广场,自圆心铺设甬路通往各建筑。该院西门两侧还各置门房一间,硬山顶绿琉璃筒瓦挑大脊屋面,饰正吻、垂兽及仙人引3小跑,山面装饰铃铛排山,戗檐及博风头雕花。门房面向该院大门侧山墙开券门,墙体灰砖砌筑。

中轴线以东,J楼东侧是I楼,N楼(其北边原有M楼)。I楼建筑形制同其他仿中国古典建筑,灰砖砌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绿琉璃筒瓦雾面,一、二层间饰中式琉璃腰檐,覆绿琉璃筒瓦,各脊均饰脊兽,檐下设两层椽,上层方椽饰金色万字纹,下层圆椽设金色圆寿纹,檩三件绘墨线旋子彩绘,建筑各间饰平券方窗。

在整组建筑东北角还有老楼一座,绿琉璃筒瓦庑殿顶,装饰正吻、垂兽及仙人引5小跑,檐下绘彩画,各间开平券方窗,一、二层间置西洋腰檐装饰。该建筑北侧还有一六角砖砌烟囱。

现协和医院建筑群现保存完好,仍由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使用。

结束语

历史课的校园实践教学 篇3

北京大学1913年设立物理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学院的教学科研空间却越来越紧张,园区的规划布局也变得杂乱无章,整个北大物理学院需要扩建并使学院的规划布局得到有效的整合。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位于中关村北大街与成府路交叉口的东北角,与北京大学东门隔路相望。该学院的用地范围内已有上世纪50年代末建成的物理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9432m2)和2008年竣工的金工实验楼(总建筑面积约3330m2),以及部分零散的临时建筑。

为改善北大物理学院规划布局混乱的现状,并且缓解教学科研空间紧张的压力,决定在保留物理大楼及金工实验楼的前提下,对该学院重新规划设计。规划要求在学院的西侧狭长区域新建“物理西楼”(地上建筑面积约7000m2,6层~7层),要与原物理大楼连成整体。在学院的北侧新建“基础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地上建筑面积约5000m2,6层~7层)。要求总布局做到分而不散、多而不乱,立面要与北大的整体风格协调。

设计难点有:用地极为紧张;周边交通情况复杂(用地西南角为地铁4号线出口,学院与城市道路交织在一起);如何解决好新老建筑的连接、延伸;如何将高校的安宁重新还给位于闹市中的北大物理学院。

本方案由西边的物理西楼和北边的基础实验楼组成。物理西楼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10600m2,主要功能为会议、展览、办公等。基础实验楼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6872m2,主要功能为教学、实验等。

2 方案特点

本设计很好的解决了用地紧张、缺乏高校氛围、周边交通复杂以及如何同老建筑共生等问题。

借景:在《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中规划了一条以博雅塔为视觉焦点的绿色视廊,该视廊向东形成与未名湖景区呼应的四十多米宽的绿色景观通道,并延伸至中关村北大街东部。本项目用地红线内北部即为这条绿色视廊的规划绿地。因此,关注北大校园文化也成为我们本次设计的主要切入点之一。在物理学院园区内的景观规划上,在南北方向布置了一条景观轴线,将物理学院主入口、基础实验楼入口以及绿色视廊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又通过内庭院、景观平台等一系列的手法,形成了一条学院景观轴。这样,通过外部环境的引入及内部环境的塑造,重新使物理学院有了高校的文化氛围(见图1)。

丰富的空间景观:结合北京大学一贯的“院”的建筑特征,物理西楼、基础实验楼与老物理大楼共同围合出两个功能性质不同的内院。本项目采用了立体、多层次的绿化景观设计手法,与建筑的空间层次相对应,绿化景观被分为三个层次:内庭院、景观平台和屋顶花园(见图2)。

历史共生:老物理大楼记载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聚了北大几代人的回忆,所以我们理应保护它、尊重它。本方案通过一个大台阶上到标高为3.15m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将新老建筑的入口连接起来,既使新老建筑融为一个整体,又使它们有了一个对话的空间。由于老建筑的入口是一个欧式入口,为了保留它原有的气势,这个平台并没有和老建筑的入口做平,而是上了平台后需要再通过几个踏步才能进入老物理大楼,这样设计不但较好的保持了老物理楼的建筑气势,而且使物理学院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另外,平台上的柱廊和老建筑的竖向线条形成呼应,使新老建筑在建筑语汇上取得统一(见图3)。

独立的会议空间:物理西楼有比较多的会议空间,在设计中将所有会议室、展览、多功能厅和报告厅布置在首层,又通过入口平台将办公、教学人流与会议人流完全分开,避免人流交叉。这样,物理西楼的首层就是一个纯粹而又独立的会展空间,方便了使用和管理。

3 建筑设计

1)总平面设计

学院的主要人流来自用地西南角,同时作为物理学院的主要形象,在街角处也显得尤为重要,以此处作为整栋建筑的主入口已成为必然。然而,整个地块,尤其是物理西楼用地局促,西南角社会人员和校园人流较大,势必会产生交叉和互相干扰。入口后退并将两股人流在高度层次上分开,以减少交叉和降低建筑对城市人流的压迫感,是本方案认为较合理的处理方式。将入口抬至2层的高度,与原物理楼入口齐平,形成入口平台,人们通过这个平台分别进入教学和行政办公区,既达到分流的目的,也使整个入口形象得到提升,提升后的平台将入口处的内外环境有了一定分隔,动静分开,更有利于内环境的营造。总平面图见图4,效果图见图5、图6。

项目北侧以基础实验教学为主,西侧以行政办公、学术研究为主,东侧原物理楼以教学为主,三个部分,相对独立,有机相连。沿中关村北大街将物理西楼及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连成一体,同时与原物理楼相接,共同围合出由两个半围合的“院”组成的物理学院,两个院落相对独立,设计将南北两个院落之间的原物理楼首层局部房间打开相连,成为新建部分的景观轴线。南侧为学院主入口,通过入口平台将教学、办公连通,将会议人流分离,同时将内外环境区分,北侧营造景观绿化带,成为博雅塔向东的延伸,同时北侧作为学院次要入口,便于与其他学院的沟通。机动车入口位于北侧实验楼东侧,经原物理楼与金工实验楼之间的用地向东驶出作为机动车出口,在口部设地面停车。

2)平面设计

物理西楼有比较多的会议空间,在设计中将所有会议室、展览、多功能厅和报告厅布置在首层,又通过入口平台将办公、教学人流与会议人流完全分开,避免人流交叉。这样,物理西楼的首层就是一个纯粹而又独立的会展空间,方便了使用和管理。会议空间是一个人流比较集中的空间,多功能厅和报告厅的人流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到东边的内院和上边的景观平台,不仅解决了会议中心的人流疏散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个内院和上边的景观平台,不仅解决了会议中心的人流疏散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个舒适的休息空间。设计将多功能厅和报告厅这样的大空间置于物理西楼板楼之外的内庭院中,这样既避免了结构转换、降低造价,还能利用屋顶设计成一个景观平台,丰富了环境。书库、图书馆分别与原物理楼水平连同,便于师生使用,同时从地下2层至3层设置货梯一部,便于图书运送。

基础实验楼中设计了一个空间变化丰富的中庭共享空间,在这个中庭的西边还有一些错落有致的休息平台能供师生远观博雅塔的落日夕阳,为师生创造出一个能互相交流、学习和休息的空间。

地下2层为车库,员工停车可从这里通过电梯直达上部教学办公、行政办公区域。

3)立面设计

本方案的立面设计力求简洁,材料采用灰色面砖,搭配少量玻璃幕墙及型钢,形成虚实变化。在立面肌理的刻画上,设计遵循“形式源于功能”的原则,以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建筑的内容,在保持整体风格的基础上,适当打破规律,使原本有些呆板的立面变得更为有趣。

本项目沿中关村北大街立面,在南北两端采用悬挑设计,结合底层柱廊,减轻建筑本身对城市的压迫感,中部的空中花园,增强园区内外的空间联系,畅而不通,既丰富了城市空间,又保证学院自身环境的不受干扰。

4 设计指标

我们从始至终将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协调放在首位,于是现状分析、设计理念的确定都很重要,通过分析,本项目的设计理念确定为:历史传承、功能完善、资源共享。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既能使北大物理系的历史得到传承,又能在今天得到新的发展空间。

1)总体指标

用地面积:30400m2

总建筑面积:40222 m2(未含物理楼、金工实验楼地下部分)

地上建筑面积:34729 m2

地下建筑面积:5 93 m2(未含物理楼、金工实验楼)

其中:物理西楼:地上建筑面积:6970 m2地下建筑面积:3618m2

基础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地上建筑面积:4997 m2地

下建筑面积:1875m2

物理楼:地上建筑面积:19432 m2

金工实验楼:地上建筑面积:3330 m2

绿化率:40.28%

建筑高度:23.95m

停车数:机动车75辆(地上30辆,地下45辆)

自行车地下350辆

2)地块指标:

CF—E—01 CF—E—02

用地面积:22688m2 用地面积:7712m2

容积率:1.3 容积率:0.64

绿化率:39.19% 绿化率:43.49%

校园历史文脉的保留与传承 篇4

1 校园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留与传承对城市文脉延续的重要性

1.1 文教建筑的文化底蕴对城市文化延续起主导作用

校园建筑及其环境综合形成的历史风貌,因其特殊的风貌和职能体系,成为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一支。由于文教建筑本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纵向的历史与横向的地域双重意义上,都对城市文脉的记录与延续做出了贡献。

同时,拥有一定历史的大学校园,都是经历了相当的历史时期而逐步完善的,不同艺术风格、不同体量、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建筑总是交错拼贴在一起,呈现为复合多样、文化积淀深厚的校园建筑环境整体;并且由于功能的特殊性,校园建筑与环境往往保留着较好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其价值更为突显。

1.2 校园中历史建筑常是学校精神风貌及师生世人信仰寄托的物质载体

校园中的历史建筑经过沉淀,往往已经升华为既属于物质又属于精神的风貌。保存完好的旧建筑、充满历史感的地段镌刻着特定历史时期学校发展的轨迹,体现着大学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教育传统。历史建筑所体现的深厚文化纵深感与历史感很好地体现着学校精神,托物寄史、寄意,带来强烈的归属感(见图1)。

2 老校区中新旧建筑的整合

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的稀缺、学校发展的需求,必然涉及到在具有历史传统的大学老校区中如何处理好新旧关系,做到可持续发展。保护历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是当代大学生的职责,然而如何将反映历史演变阶段的环境融入当代生活环境中,保护与发展并进,才是问题的关键。

2.1 富有价值的旧建筑的保护更新

在建筑艺术、历史价值方面有独特的地位,仍以原有的功能适应的建筑和地段,往往因为年久失修而导致建筑质量下降或不能完全满足适应需求(见图2)。校园里的历史建筑面貌、文化价值、使用现状千差万别,须对它们进行界定和评估,对应地采取适当的保护更新措施。

2.1.1 修整保护

部分历史建筑对学校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常的意义,或是实际使用中不需要其负担较为复杂的现实功能,其保护更新状况相对简单。对于此类历史建筑,通常在维持原有基本外观和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修葺屋面墙面、加固构架,或是对室内进行重新布置与装修等,使其继续焕发青春。同济南北教学楼作为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历史建筑,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对称布置遥相呼应,不仅是校园中心围合空间以及轴线的重要构成,而且至今仍是同济师生教学的重要场所。其经典的样式、比例、色彩均需得以保留,而其内部空间对应教学的功用并未有太大冲突。因而在结构维护等绝大多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仅对外部粉刷等进行修复,并改善其内部设施,以更好地应对教学用途。

2.1.2 必要的改建更新

校园里另有很大一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面临的现实情况相对复杂,多是随着目前的现实状况,原有建筑功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需要。在此种情况下,就必须对内部进行适当的改造后以适应使用,甚至赋予新的功能;或者部分保留,部分重建及加建,与校园发展有机结合。

同济校图书馆的改建扩建项目中,如何处理好20世纪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建筑间的关系,发掘它们之间的价值是追求的主要目标。老楼建于60年代中期,内院式布置。80年代中期的扩建工程,在老楼内院凌驾起2座11层塔楼,混凝土筒核悬挑预应力梁达8 m之多。90年代又加建了最西端的3层开架书库。内外空间的整体改造以及反映当代性的新建筑形式“轻度”介入,以年代的对比激活各自的活力。通过对东西与南北两条轴线的贯通,联系起新旧建筑的空间,在历时与现代的对比中产生共鸣。

作为校史最佳见证的一·二九礼堂,最初用作礼拜堂,随校园的不断合并扩大,功能上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2001年对一·二九礼堂由内而外都做了大幅度的改造,提供一流的功能设施,表现礼堂自身的建筑美感和历史价值。设计人员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拆除原来粗重压抑的侧廊,恢复原山墙柱廊式结构以增加空间进深,对暴露的结构柱进行加固,并对墙体与木架进行加固和修补,暴露的原钢木屋架彰显了建筑的历史风采。

曾是“远东第一跨”的大礼堂,以及建于1953年的文远楼,都因特殊价值属于“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优秀历史建筑。如何在保持历史建筑原状的同时增加新的功能,并将生态建筑理念与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专家们考虑的重点。改建后的大礼堂总体节能效果达到60%,文远楼更是作为历史保护建筑更新改造示范工程、生态世博先行示范项目,将为生态节能技术运用于历史保护建筑提供借鉴。

2.2 新旧建筑及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

旧建筑间相互的对应,以及环境的融合可以营造出颇有韵味的校园历史文化气息。而新旧之间同样也能和平相处,处理好融入和延续历史风貌中兼顾大都市的现代特征,在和谐与协调中大学丰富的内涵特征将很好地体现出来。

2.2.1 规划层面

在校园规划,新建、加建或是扩建时,均须考虑历史轴线、风貌以及仪式感的营造,在较高层面上有整体的把握。在维持旧建筑所固有的历史感的基础上,控制新建建筑的高度、密度、容积、退界等,达到新旧协调(见图3)。

同济四平路校区中最成体系的历史建筑群位于校园正中,由校正门—毛主席像—南北楼—图书馆—大礼堂一线排布,可谓体现同济百年老校精神的精华,在校园规划中强调保留这一轴线的完整性,营造迎宾仪仗空间和序列空间。处于校园心脏部位的图书馆、南北楼形成了良好的中心围合空间,图书馆加建塔楼部分又成为入口很好的对景。整个区域树立了良好的同济形象。

建筑群及周边景观环境的整体考虑会带来强烈的场所感,形成校园中吸引人的主题区域。改建后的一·二九礼堂及教学楼与对面同样为历史建筑的羽毛球馆及测量系楼形成对景,中间绿树掩映下是后来营建幽静的纪念园(见图4)。整个区域,白墙黑瓦,规整朴素,纪念氛围浓重,成为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典范。

2.2.2 单体层面

对于单独的建筑个体,在追求时代气息的同时,注重保持校园历史风貌的传承与同一性。无论在尺度、风格、手法、细部等方面,均须考虑与周边旧建筑以及环境的协调关系。同济四平路校区入口两侧行政楼与逸夫楼在尺度与体量上都与中心区的旧建筑相协调。为了尽量保持旧建筑的原有风貌,一· 二九礼堂的新建部分采用轻盈的钢结构和透明玻璃,其结构方式及框架分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整个礼堂的外部改造通过兴建部分的通透性和对位性融入了环境。

3 结语

作为文化思想重地的大学校园,其传统文脉的保留与传承对于城市文化意义非凡,而从城市及城市中大学的发展全景来看,有着更为复杂的状况。旧校区的历史保护,由于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被发展更新速度迅猛的环境所包围。因而如何在学校这一文化思想重地,使得城市文化得以很好地继承和延续,将是人们必须一直关注并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子夔.守护城市历史文脉的坐标点——论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05(4):8.

[2]吴丹丹,柳素.大学校园内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与更新[J].中外建筑,2004(1):26.

[3]李震.也谈现代大学校园设计中文化氛围的营造[J].中外建筑,2002(5):33.

[4]吴杰.建筑之“间”——同济大学图书馆改建实录[J].时代建筑,2004(2):114.

[5]左琰.彰显建筑的历史风采——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的保护性改造[J].时代建筑,2001(4):38.

历史课的校园实践教学 篇5

一、通过电子邮件(E-mail)学习历史

电子邮件是用电子手段发送信件来传递信息资源,它是一种简易、快速、经济的通讯方式,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获取信息进行历史自主学习的方式。运用电子邮件交互的内容范围很广,除了文字内容的交流以外,还可以用E-mail来传递图形、图像和语音信息,它使信件从文字到字图、从无声到有声,丰富了交互的内容。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交流学习内容,获取帮助,联络情感等。

在学习中师三年级《中国历史》的过程中,笔者曾收到一位学生发来的邮件。邮件中该生谈到:学习了有关清朝的历史,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清朝的文字狱情况知道不多,希望老师能给予帮助。笔者根据手中掌握的资料给这位学生回了邮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清朝发生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文字狱。这位学生后来又通过此方式提出了更多历史学习方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网络聊天(QQ)学习历史

目前网络聊天主要有两种方式:集成在Web环境下的聊天室和使用专用软件的聊天室,而目前聊天软件种类非常多,其中QQ聊天的使用率较高。QQ聊天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交互的即时性,只要聊天的双方都在线,双方聊天的信息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

在校园网络中用QQ聊天进行学习,我们不应该将之等同于正式的课堂学习。QQ聊天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娱乐性。学生在QQ上进行聊天时,可能学不到传统意义上的课本内容,知识也不会变得太丰富,但是,利用QQ聊天能够极好地加强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提高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能力。校园网络在这一点上,具有某些实际的优势。

例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时,中师三年级的五位学生通过QQ群聊天室讨论美国人的发明创造。在谈到美国人发明缝纫机、拖拉机时,五位学生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三位学生谈到了中国人使用缝纫机、拖拉机的时间,指出了中国和美国相比的落后。另外两位学生进行了反驳。在这一过程中,尽管五位学生持不同的观点,讨论气氛非常激烈,但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历史学习的习惯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三、通过电子布告栏(BBS)学习历史

BBS的中文名叫“电子公告牌系统”。BBS能够提供与E-mail类似的邮件功能,BBS上的各版文章以及站与站之间的转收功能同Usenet新闻组十分相像,BBS也具有类似于Internet上的Talk交谈功能。BBS网络讨论版是学生常用的一种交流学习方式。学生只要是注册过的用户就能利用发帖———跟帖参加讨论。通过BBS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就某一历史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发布新帖即提出讨论的议题,从学生的跟帖反馈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意见;通过学生发表帖子的时间可以间接了解学生的态度、掌握知识的程度等信息。学生还可以要求将某些信息发送到自己的电子邮件信箱内,留待今后学习。BBS除了可以实行“一对多”的交互,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私人交互,师生或生生之间可以就某些不愿公开的话题进行私下的探讨。

笔者在课堂上引用孙中山在和维经斯基、马林见面时的两段谈话内容,以及他在国民党“一大”上的演讲,要求学生对“十月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有一位署名“非子”的学生在网上讨论区提出意见: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但可惜使用孙中山的材料,并让“据此”发表看法,感觉有点大计小用的味道。学生应该撇开教师提供的材料,真正海阔天空地讨论讨论?

很快有一位网名叫“虫虫”的学生呼应:如果一定要拘泥于题目的字眼,那我觉得非子同学所说并没有错;可惜对于这些“深远影响”、“伟大意义”的提法老是让我想起初中背书非常不愉快的回忆,感觉这些设问和提法无论如何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与其说孙中山的实绩和他的举措,从他的生平而言,他更像一个精神领袖的角色。

笔者及时地作出回应:非子的提议很对。本来十月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就不是仅仅从某一人的语录里“看出”的。我们原来在论及这一问题时,一般比较宏观(比较悬空)。希望能对具体实在的影响,得出自己的结论。对于1919-1949年的时段来说,具体实在的影响,应当更多地体现在国民党的历史上。

非子同学更深入地提出了问题:但我又觉得,更多的落在哪里,似乎自己还无法明确判断。一般人们谈起影响,往往会列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这样泛泛而论是有些“悬空”的,但是,十月革命的影响单从国民党历史角度分析,足以说明上述问题吗?

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在网上介绍了相关的一些文章,如丛莲莉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五期上的《有关十月革命争论的一点思考》,钟沛璋发表在《炎黄春秋》2003年第二期上的《“以俄为师”得失的探讨》,邱捷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二期上的《有关“以俄为师”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阅读,从而进一步将讨论引向深入。

四、通过新闻组(Newsgroup)进行学习

网络新闻组是一个全交互式的超级电子论坛。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进行几乎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不限于几个人之间,同时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和你讨论同一问题。利用网络新闻,师生可以组织网上讨论。通过Outlook Express的访问,讨论参与者选择讨论的新闻组名,选择“回复新闻组”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补充修改别人的观点。网络新闻的访问还可以通过使用Agent进行离线阅读,节约大量的时间,给交互双方以充分的思考、阅读空间。

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笔者在校园网上出示了一个历史学习论题———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并将之加入网络新闻。三年级的中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参与讨论的新闻组名。然后选择“回复新闻组”公开发表了自己在以下问题方面的观点:从甲午战争的失败看科教兴国、如何看待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如何看待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反思甲午看台海,并且对别人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修改。例如,在第一个问题的“回复新闻组”中章扬同学提出“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因为清政府不懂得如何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朱明同学提出“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因为中国军人教育水平低、素质低”;王远致同学在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修改:“清政府没有认识到科技和教育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在世界依靠科技进步而大步向前发展时,封建落后的中国被甩在了后面,任人宰割。”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就有了比较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校园网络环境下历史自主学习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在校园网络环境中师生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而且日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应用校园网络自主学习历史还必须注意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并且要处理好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应让校园网络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历史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结合教学实践, 详细阐述了运用校园网络进行历史自主学习的四种主要交流方式。

关键词:校园网络,历史教学,自主学习,交流方式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3]山东省教育厅组编.计算机文化基础[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2.

[4]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5]余胜泉, 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6]梁瑞兵.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的嬗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6, (4) .

[7]何雪珍.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开展自主学习的优点[J].广西教育, 2005, (7) .

[8]李英顺, 钟伟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 2006, (7) .

大学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

一、校园历史文脉再设计的意义

1. 沈阳建筑大学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建于2003年, 校园规划主要由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活动三大部分组成, 主要景观轴线为东西方向一条700多米的三层长廊, 它连接校园的教学区与生活区, 长廊底层局部架空, 穿插一条矩形人工水系次景观轴, 人工水系北面通向校园主入口广场, 南面延到文体馆收尾。教学区平面以80m×80m的网格为基本设计要素, 建筑内部相互连通, 生活区以两座高层与多座折线形的多层学生公寓组成。

2. 历史文脉再设计的意义

一个城市的文脉厚重体现在它的历史感, 而一个大学校园的历史如果想直观的延续, 就需要建筑与景观作为它的物质载体, 同时浓厚的历史氛围还能孕育情感, 提升校园的亲和力。但无论校园景观的深入设计还是颠倒传统设计思维的逆设计, 设计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赋予新的设计活动一个统一的内涵, 否则整个再设计不但不会优化原来的设计, 而且还会令原设计显得更加凌乱和毫无章法。

二、大学校园景观历史文脉再设计表达

1. 传统空间形式——院落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就是院落, 早在商周时代, 以庭院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形式就已出现。它的特点是由房屋与院墙围合成合院, 院落空间顶部开敞。对于建筑外部来说, 院落属于四周封闭的内部空间, 具有私密性, 对于建筑外部环境来说, 院落又属于开放的外部空间, 具有交流性。每一个院落为一个构成单元, 多个院落的拼接叠加, 形成多层次的空间组合。沈阳建筑大学的教学区基于传统院落布局形式, 由十一个半院落组成, 在建筑群落里任意两点间都是可达的。每个院落又有自己的主题, 例如艺术学院冬天院落里会有学生做的雪雕, 建筑学院院落里经常会有学生做的实体模型, 机械学院会有各种机械构件做的雕塑。

2. 历史的延续——静态保存

沈阳建筑大学在保存校史精神的同时, 对城市历史也采取了保护, 把城市历史信息静态保存进行景观化处理, 凝固于校园环境中, 这样不但延续了城市的历史, 又赋予了育人功能, 让学生牢记历史。例如校区对日俄战争遗址采取直接保留的方法。其意义一方面可以将城市中发生的历史事件以最直接的方式加以记录, 保持遗址的原真性;另一方面, 在校园中用最真实的景观再现战争的场景, 可以将遗址的历史纪念功能和现实教育意义合二为一, 激发学生无限的爱国热情。

3. 历史元素的再利用

延续历史不仅仅指简单的静态保存, 还包括历史元素的再利用、再设计, 使其具有新的功能, 符合可持续发展, 让新校园继承老校区的文化氛围, 延续传统。例如老校区的四根校门门柱, 在新校区建成时搬迁至新校区入口, 成为入口广场的主题景观, 与新校门形成新旧对比。门柱承载着无数师生对老校区的浓厚记忆, 让人们一进校门就从视觉体验出老校区的历史感与亲切感。

再利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废旧的建筑材料利用, 它们往往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承载着环境的变化与历史的沧桑。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 正是沈阳道路设计改造的时候, 很多路缘石废弃, 学校把他们收集起来, 铺设在了人口广场上, 形成一片有特色的条石铺地, 既为校区建设节省了经费, 又为城市历史的延续做了贡献。

行政办公楼前一面具有装饰作用红墙的红砖是由老校区建筑拆下来的, 隐喻着学校的可持续设计理念, 也为现代化校园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内涵。

4. 抽象的再组合设计

抽象的再组合设计体现在选取原有的设计元素, 经过设计赋予其新的形象。长廊起始端的铁石广场中主题雕塑滚滚向前, 是由几个铁人与一个铁磙组成。老校区运动场的平整就靠这个铁磙, 把它放在铁石广场后, 雕塑家又为它设计了一组实景人物雕像, 就形成了这样的画面, 一群学生连拉带推着这个巨大的铁磙, 逼真的再现了当年学习生活的场景。这种抽象的组合再设计比简单的静态保护更具有景观重塑意义。五里河体育馆见证了中国男足冲出亚洲的历史场面, 但是由于城市更新, 体育馆于2007年爆破拆除, 学校把两块体育馆的钢构架运到校园, 组成了校园体育场旁边的景观雕塑刚强, 经过重塑的雕塑不但具有艺术特质, 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校园文化。

5. 精神的升华

校园中历史文化景观是大学精神传承的物质基础与表现形式, 其中渗透了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 正是因为它们记录了大学发展中的一幕幕历史场景, 承载着大学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碰撞历程, 才使得大学精神不断升华。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原设计用地是一片几千亩的水稻田, 为了延续地域历史, 新校区在规划时特意保留了教学区东侧的一片水稻田, 它的创新点在于把农业生产作物转化成了景观, 同时把它引出了一种校园文化, 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插秧、收割等农业活动, 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是如何进行的。袁隆平题词“稻香飘校园, 育米如育人”, 水稻每年一收割, 学生每年毕业一届, 正是对稻田景观文化的一种诠释。

结语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是对传统校园设计的探索与创新, 也是对历史文脉延续的理论实践。一个现代化大学需要填补人们心里的历史情结, 同时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提升了现代化大学校园的品质, 这正是未来大学校园设计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圆圆, 肖楠.强调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再设计研究[J].大家, 2012 (3) , 87.

[2]张红松.城市传统院落空间分析[J].美术大观, 2012 (6) , 127.

[3]侯钰, 李媛, 关山.高校新区景观环境的历史文化传承——以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区为例[J].华中建筑, 2011 (6) , 126-129.

历史课的校园实践教学 篇7

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验。这五个环节之间是一个自组织的具有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的有序结构。教学中的各种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这个中心而展开的, 所以设计和编写教学目标, 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二、如何从教学常规入手实施有效教学

(一) 备课———达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准备

1.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编写

备课就是教学准备策略, 也就是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结合历史教学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准备教学时, 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 (1)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编写; (2) 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 (3) 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 (4) 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及教学方案的形成。

教学目标, 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 更是哲学课堂的方向, 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备课不仅仅要认真备教材、备课标,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2.教学准备建议

备课一定要“备学生”, 而不是一味地去备教材和课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这样才有利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3.坚持集体备课, 把集体备课制度化

集体备课建设得好, 可以通过同事合作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集体备课的方式有多种, 可以是分工设计好教案, 每人负责一篇课文或一个章节, 活动时某人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其他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间最好能够固定, 由于每位教师的工作任务都很重, 如果没有固定时间, 就会忽视这项工作。形式决定内容, 有了形式上时间上的固定, 到了相应的时间, 就会安排相应的内容, 这项活动也就变得制度化了。

(二) 上课———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

上课时要灵活实施教学方案,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在选择主要教学行为时,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 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弥补自己的不足, 这是最为重要的。每位教师都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行为, 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 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鉴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以及中考的客观要求, 我们备课组已经形成了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上课方法, 即注重落实以下几个环节:

1.默写。主要是默写上一节课所讲述的重、难点知识, 以便尽可能地及时巩固。

2.师生互动。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一定要把学生摆在最重要和最中心的位置, 一切为了学生而开展教学。所以在一些探究活动中, 尽可能引导学生多思考、多交流, 鼓励师生在教学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3.重、难点突破。对于每一节的内容, 在集体备课时已确定重、难点, 那么课堂上就要通过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方法, 如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等去突破, 在教师精讲的同时,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产生的这种过程, 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就会印象深刻。

4.课堂即时练习。每一节课都应该抽出5~8分钟的时间进行即时练习。

(三) 作业———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环节

作业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针对近期教学目标, 实效性和有效性强。作业内容要选择也要设计。我们通常重视备课和上课这两个环节, 但很少提出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设计。怎样设计作业呢?这就要求我们精心选择、编写针对性强、对达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关键的题目给学生。通过作业主要达到的目标是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以及通过书面表达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一点正好是我们的学生最为欠缺的。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备课组充分利用每个教师的业余时间, 分工到人, 把每一节的课后练习都精挑细选, 设计出一套合适的练习。这些练习题量不大, 但却题题触及课本的关键知识点, 既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又达成课标的要求, 真正体现了有效教学。

(四) 辅导———为达到教学目标的不断建构

辅导的基本原则是突出目标原则、多样化原则、师生双边交流原则等。就是针对性地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 为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多样化的辅导, 双边交流辅导, 学生当老师的辅导等。

(五) 测验———检查教学目标落实的关键所在

检测的基本原则是目标中心原则, 即检测是为了达到目标服务的。针对近期的教学目标设计测验和练习, 不要脱离了近期的教学目标而随便给学生一份题目进行测试, 这样的效果是不好的。最好是自己动手设计检测试题, 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 要“花样百出”地设计各种类型的题目给学生。测试命题应该是学什么测什么。另外, 如果测试没有紧密围绕近期教学目标, 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重点的偏移, 使得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零乱, 增加学习负担。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8

(一)明确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的提出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课堂上回答者寥寥无几,气氛沉闷,无论老师怎样苦口婆心,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就是不高,老师上课的热情就会下降,只好用自问自答圆场。由此可见,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师生课堂互动的关键。

2.现实性原则。

选题的内容要能把历史、理论、现实融为一体,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比如2008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这就是同学们很感兴趣的现实话题。而《罗斯福新政》的教学就能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以及罗斯福实施新政对解决经济危机的成效。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历史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是有借鉴价值的。

3.问题的梯度性原则。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讲究科学设计。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勇气会受打击,积极性也会被挫伤。问题过易,不必深思,即可获得答案,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通过学生回答得出: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是其国策———“大陆政策”决定的。又问:“日本为什么要制定大陆政策呢?”同学们又去思考,然后回答:日本制定大陆政策是其发展资本主义、扩大侵略权益的需要。通过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开发了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卖国行为,提高了学生对问题认识的理论高度。

(二)问题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1.在预习中提出问题。

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预习可安排在课前由学生自觉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课堂开始导入新课时进行。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参考大量的书籍、资料,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设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比如《戊戌变法》就可安排这样两道预习题: (1)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发生? (2)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这就让学生围绕戊戌变法的“发生”和“失败”两个中心词去进行思考和探究,努力寻找答案。这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很自然就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学习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设置得好,就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新航路的开发》这一课可通过下列方式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展示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教师问:“欧洲人为什么要在这一时期开辟新航路?欧洲人为什么能够开辟新航路?”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接着又问“假如你要组织一次远洋航行,需要准备些什么?”这样学生们就会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这样,一堂围绕新航路开辟的课堂教学就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顺利开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理解到新航路开辟在世界近代历史中所起的承上启下、过渡衔接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问题设置就将学生置于一个广阔的开放式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不仅通过问题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教师通过适时恰当的设疑,科学的启发诱导,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为解决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找各种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比如在讲授《洋务运动》这一课时,通过提问“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了?”指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背景、动机、实质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这种问题教学就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应以平和的宽容态度待之,不能讥讽,否则,将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答不到点子上,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引导学生解答。第三类是跟课文内容相关,能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应大胆鼓励,并且提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学生提出的是哪一类型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解答,否则,学生会认为这个教师不够负责任。

3.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问题式教学”的总导演,是实施组织和引导的核心人物。教师作为问题教学的设计者,既要精心设计论题以保证讨论朝着既定的方向进行,又要对活动的组织、规则的执行、纪律的维持、信息的反馈以及整个讨论的成效进行总结、归纳和引导,始终使教与学和谐融洽,相辅相成。

上一篇:行政法下一篇:美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