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2024-07-20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共10篇)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篇1

摘要:课改实行以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了, 民办高中学校 (特指高中生源质量在福州三类学校以下的民办学校) 历史教学如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成为一个难题。笔者认为, 根据校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是民办高中历史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民办校,新课改,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对新教材、新教法和教学理念都有了较多的认识, 相信同行们对新课程也有很多甚至更高明的见解。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 高中部刚创办不久, 学生的基础尤为薄弱, 学习习惯较差, 缺乏学习兴趣。新课程所倡导的许多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极难贯彻。如课堂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课堂讨论、学习兴趣养成等理念在贯彻时, 出现的却是“教师主讲, 学生沉默”的尴尬局面。“有教无类”这个孔子在两千年前创办民办学校时就总结出来的教育理念同样为当今民办学校的教学指明了出路———有针对地进行民办校教学。如果我们所提供的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学情, 那就是非人性的教学, 教学成效可想而知。在此, 笔者把近年的教学经历做一简单叙述, 请同行们斧正。

我认为, 在民办学校要上好历史课, 可以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一、激活兴趣, 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观念

近年, 中央电视台节目《百家讲坛》中的许多历史节目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 许多学生也很爱看。然而, 我们的学生对历史课却提不起兴趣。学生记得的只是历史课的乏味和知识的死记硬背, 这是一种“悲剧”。也许, 学生的这种认识在初中就已经生成了, 但是学生既然升入高中, 我们能做就是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学生寻回历史的“滋味”, 激活兴趣, 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第一步。我认为, 要做到这一点, 以下几个环节很重要。一是, 教师要上好所任课班级的第一节历史课。这个第一印象很重要, 学生如果在高中第一节课上能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就会激发学习的兴趣。二是, 历史课堂应该多些生动和幽默。如果教师为了赶进度, 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感觉, 将知识硬塞给学生, 那样只会欲速而不达, 这种情况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尤为忌讳。其实,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讲一些生动的典故和人物故事, 让学生感觉到历史课至少“也可以听听”, 不至于拒绝历史。慢慢地, 学生对历史课的观念就会随之发生大的变化。三是, 教师应多讲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既然基础差, 教师就应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降低问题的难度,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迅速增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因此, 我们要想教好学生, 首先应该把我们的位置让位于兴趣。

二、切实地进行学生的合作学习,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 因此, 历史课堂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进行合作学习。对此, 教师可采用“自组”“自读”“自议”“自说”“自练”的学习方式 (参考《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五期《人性化的历史曙光》一文) , 从而让每位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然而, 这样科学的教学理念到了民办学校却难以实现。一是, 学生本来就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 一放手让他们“自主”, 结果是在课堂上乘机“作乱”的学生大有人在。二是, 学生基础差, 根本不知如何自主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因而, 教师必须有针对地进行教学安排。如针对学习习惯差的问题, 在给学生分组时, 教师应进行合理的组合。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掌控课堂的纪律, 这个是教学过程中的保证。另外, 在设计学生讨论的命题时, 教师也应尽量考虑学情, 不妨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由此及彼, 从而架设合理的思维桥梁,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 在解决美国民主共和政体和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异同点以及美国三权之间如何实现制约与平衡这两个知识点之时, 如果在三类以上的公立学校, 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提问前面一个问题, 而后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解决。然而, 民办学校情况就不一样了, 对前一个问题就应该交给学生讨论, 因为难度不大, 学生容易达成目标, 这样学生就有成就感, 也能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三、跨越时空, 谈古论今, 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现实感

时常有学生会问:“学历史有什么用?”其实, 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的话, 可以很好地解决上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有的学生对真正的历史内容不是很熟悉, 但是对社会上刚发生的事件却很感趣。其实,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 在教学中谈古论今, 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如在分析古代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时, 我们可以联系当今国际社会的战争;在分析罗斯福新政时, 我们可以联系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等等。虽然, 谈到一些社会热点现象时讨论起来也有些“投入”和“出格”, 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只要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那样学习的目的就能达成了。

四、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要找好切入点

新课程肩负着学生情感教育的伟大使命。“知德合一”是古希腊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也产生了极大的启发作用。但是现在高中生的思想早熟且叛逆, 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往往不接受, 如爱国教育、节约意识培养, 正义感的塑造等教学效果不好。特别是民办学校, 问题学生较多, 问题学生最终也是以思想教育落后为主。如果教学只服从于高考, 那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最后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可能危害社会。我认为, 在民办学校推行情感道德教育应找到切入点。如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教师可以联系史可法和文天祥, 还可以联系近年的问题牛奶等。当教师讲到这些时, 学生特别投入, 不断地追问这些历史事件时, 这个过程就已经实现了教育的目的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在民办学校进行新课改虽然艰难, 但是如果采取适合学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也可以逐步地解决教学中的困难, 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以上只是笔者对教学的一点感想, 归纳也有不全面和不科学之处, 请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人性化的历史曙光.中学历史教学, 2006 (5) .

[2]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3.

[3]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有效性教学;方法策略

高中历史教材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由原本的一纲一本,转变为一标多本,教材内容编写也由过去的通史体变为模块专题式,这种转变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回顾起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寻找历史事件的发展变革更容易理清线索,历史知识涉及的记忆内容较多,教材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但是这种改革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所谓的历史并不是某一个面或是某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它指的是过去发生的所有事情,注重时序性和整体性,而历史教材的多种版本及教材内容的变化,恰好淡化了这两点,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一、根据不同版本的教材做好初中和高中历史的衔接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对初中阶段的历史延伸,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在高中时学习的许多内容,在初中时也曾学习过。但是相比于初中的学习,高中时,学生会发现学习内容的难度较大,广度和深度也有所扩展。目前不同地区的初中历史教材版本各不相同,但是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历史学习的难度会明显加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好初中与高中的历史衔接,否则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知识过于简单,进入高中之后,他们学习知识的难度较大,学生无法适应,不能将历史知识点完全地消化,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历史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在深圳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区域,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当地初中是将历史、政治、法律等学科的知识整合成为一门课程历史与社会,初中阶段历史课程开设得本来就相对较少,将几门科目整合在一起之后,留给历史的内容就更少了,学生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十分零碎,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使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感到吃力。所以教师要想在教学时取得较大的突破——有效性的教学,就必须做好衔接。如,在高一新生刚刚入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花5~6节课的时间,将学生初中时学过的知识梳理一下,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加强认识,这样学生在正式学习高中阶段的知识时,也会更加顺畅。

二、不同模块之间的整合和教材内外知识的整合

专题式模块教学的弊端就在于它破坏了教材的完整性,比如说同一个历史事件在这一模块里有提及,到了下一个模块也会有与其相关的知识出现,学生在记忆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将事件的性质、意义和原因等重要的知识点记混。如关于重要历史事件“世界贸易组织”的介绍,在同一个版本的几本教材中就都有介绍,有的将其安排在经济全球化的专题中,有的又将其安排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标志性事件里。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不仅使学生需要多次记忆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而且还会浪费教师的教学时间。

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充分地了解不同教材的编写方式,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情况下将一些重复的内容整理出来,做好教材整合,这样学生在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时,也可以更加明确清晰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提升历史的学习能力。

三、在讲解某一版本的教材时,参考其他教材

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他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有的版本的教材在介绍历史知识点的时候比较详细,有的版本则比较笼统,但是既然有多个版本的教材诞生,也必然有其原因,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故步自封,认为自己讲解的教材版本就是最好的,骄傲自大,不愿意去接受新的知识,学习其他版本教材的长处。

如,以人教版必修一的教材为例,这本教材主要讲的是政治历史,第一模块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而第二模块的内容则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很明显人教版的教材编写目的是为了将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而人民版必修一的教材也是讲政治历史的,但是这个版本的单元内容则是先讲完中国的政治历史,再来讲西方的,与人教版相比这样知识结构更加连贯。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历史教材版本的多样化是大势所趋,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历史版本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高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学有多种方法,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学会创新,不能将自己的目光拘泥于课本,而是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历史教材,求新求变,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成绩。

参考文献:

[1]何成刚,高思超.努力提升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史学水平: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读后的一点感想[J].历史教学,2006(2).

[2]姚锦祥.高中历史试验教科书不同版本的结构体系与表述方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4).

[3]孟智.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同主题的比较与反思[D]. 华中师范大学,2014.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生,提高,教学实效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渴求知识、爱好读书,乐意而且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历史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材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竖体字、自由阅读卡等,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学习八年级(上)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阅读《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使学生清楚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清军的反击方向,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形势和清军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

二、注意设置情境,合作学习,探究知识纵横联系

针对初中生活泼好动、喜交朋友,有自己的新思维、新见解、新设想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历史事件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依存关系。因此,在讲课时,我特别注重设置针对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的情境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现象,同时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地方政权的割据叛乱,像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合作,到网上、图书室查阅有关这些动乱的史料,上课时再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交流、辩论,思维十分活跃,尤其在辩论中,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时,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即这些叛乱都是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蓄意挑战,其目的是为了争夺中央的领导权,除“靖难之役”外,都是以中央政权的胜利,地方政权的失败而告终。纵向联系下来,不但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将所学历史知识前后联系、古今贯通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合作探究、纵向联系历史事件外,还要教会学生合作探究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

三、注意回归自然、融入社会生活

有人说“教育即生活”,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学若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现时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将沸腾的、变化的生活及时纳入课堂中,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贴近。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

通过联系当地的乡土人情、时事热点及学生关注的事情,甚至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知识、蕴含知识。如学习《洋务运动》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参观了当地的博物苑。学生既加深了书本知识的理解,又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 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拉到现实中进行对比。

针对学生的情感、情绪丰富强烈、富于感染力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理论化、知识化的说教,力求把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融入书本的教学内容,把历史上的先进事迹、人物或落后的事件、人物拉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产生更多的感动、更多的情绪体验,获得心灵的震撼和洗涤。例如,讲李大钊、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我没有直接讲述他们如何英勇斗争、视死如归,而是先引入现实生活中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去对比,找出共同之处,使学生认识到:他们都有维护正义、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学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对这部分知识很容易就掌握了,同时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3.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它,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例如:我在讲课中,把清朝闭关政策与唐朝全面开放政策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作比较,学生便明白“闭关自守,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懂得只有改革开放,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青少年学生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方针。

四、注意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针对学生智力发展迅速、知识面扩大、求知欲望增强、不满足书本知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大量引用其它学科知识、材料,旁征博引,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广泛兼容性。它包含了文学、哲学、法学、美学、音乐、绘画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能够使人从各种层次、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多元分析。

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 针对性教学 分层教学 个体差异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2(c)-0155-02

“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这个崭新的理念,表现了高中数学教学由精英教育转向普通教育。数学不再是一部分高智商学生的专利,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九年级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程度的发展,进而提升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避免“一刀切”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刚刚好”的局面。这种看似照顾大多数人的“良策”会影响数学“培优”和“脱困”,导致两端学生的发展都受影响,不利于发挥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优势,影响整体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中数学要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进行探究。

1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有很大差异,对高中知识的接受能力和速度有明显不同。面对学生刚进入高中时的成绩和学习状态,教师要进行理性的认识和客观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成绩和学习状况,对进入高中后的表现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一小部分由于不能适应高中学习方式而造成暂时学困的学生要充满信心,并对其进行激励;对一部分由于基础差而造成学困的学生给予恰当的定位,不要对他们提出太高的要求,防止加剧学生的畏难和厌学情绪。同时,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有数学发展的潜能,并采取差异性教学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教师要结合我国固有的“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推行新课程理念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数学素质、学习能力等综合水平差异,将学生分为好、中、差3个层次,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作业和测试,实施教學和测试的全面分层,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学习个体,他们的学习时时处在动态之中,学习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学生的分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对学生所处层次进行适当调整,让各层次之间处于“流动”状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和激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生的“学”只有与教师的“教”保持和谐才能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为自己恰当定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基础、技能、素质状况以及心理和智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比如,个别学生升入高中时,数学成绩在60分一下,这表明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只能从加强概念、基本原理、公式、定理学习,习题训练也只能停留在最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才能放正心态,心平气和接受教师的学习层次划分,给自己恰当定位,与教师共同制定出符合自己学习需要的目标。

对部分智商较高、由于懒散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来分析其自身的优势,并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缺点,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优化自我,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优势,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他们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后起之秀。

针对性教学策略,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对大限度的发展,优化教学效果。

3 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个体差异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争强好胜的年龄,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出类拔萃,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难以取得有效突破,成绩难以令人满意。这种状况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或破罐破摔、干脆放弃数学学习,甚至,甚至因自卑而辍学。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或发生,都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提倡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教师要帮助学生客观看待个体差异,并认识到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并不是一个人的缺点,比如,个别学生从小对数学学习缺乏相应的兴趣;还有学生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学生是因为意外原因导致数学学习“断层”等。进而引导学生承认差异、正视差异、摆正心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尽力完善自己,改善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努力缩短与别人的差异,促使自己的身心和学习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

4 制定符合学生需要的分层目标

实施针对性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分层制定封层教学目标,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能促进他们发展的针对性目标。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都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中的挑战,并在这些挑战性目标的引导下学有所得、有所突破,实现自身的超越。

针对性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中实施分层目标,还体现在每个层次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中等层次学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一节课确立了4个学习目标,这个层次中的优秀生要坚持4个目标全突破,而程度较差的则可以突破3个、甚至两个,保持学生的弹性。这种针对性教学,能促使学生对高层次学习目标产生向往,发挥鲜明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学习的潜能,促使学生不断向高一个层次提升。

但是,分层目标的确立需要教师对学生和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意向来进行,防止目标的确立与学生的需要脱离的状况出现。

5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倡导“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教师要彻底改变“数学是一门思维密度很高的学科,只有教师反复讲解学生才能理解”的固有思想,敢于放手,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高目标。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层目标和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个性化的练习方法,自由安排学习顺序和学习时间。教师在巡回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学习的学习情况,并对各层次见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示范,启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个性问题,要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解决,使得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保护,且让学生的思维互相渗透和碰撞,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学习。

6 建立正确而合理的评价机制

与针对性教学相适应的是针对性评价。这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截然不同,不再以终结性评论进行“一锤定音”式的评价方式,而是用与不同层次目标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措施,高标准、严要求;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指出不走和努力方向;对学困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以表扬鼓励为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和厌学情绪,以保证他们能在高中阶段不放弃数学学习。

虽然各层次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教师要善于通过正确而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并保持愉悦的心态进行数学学习。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推行评价的多元化。推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都由传统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参与,能促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公正,促使教学的针对性能更加有的放矢。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篇5

1. 知识点的指向性较强

历史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点一般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历史事件、时间、人物等。这些知识点都是以抽象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在认知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2. 教材的规范性

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点与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很多时候为了保证所传递知识的准确性,教材中的用词、具体历史事件的叙述,都尽量规范,从而避免争议。

3. 教材的精简性

在历史教材中,知识内容都是尽量做到精简。对很多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说明,都是尽量减少过多的文字叙述。具体事件的交代与表述都言简意赅。

二、关于历史学科的教学设计

1. 教学背景、学情、内容方面的分析

在历史课程中,教学背景的设计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教学背景主要交代了历史课程教学需要的知识背景。教师通过对知识背景的分析,能够充分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取出来,进而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知识点作为切入点,开展具体的教学。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也是教学活动中必须重点把握的内容之一。在历史教学中需要从学生已经学习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结构等多个方面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已有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有的放矢。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也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需求的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新的历史知识点进行调整,充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

同样,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也是基于具体教学活动实际需要的考量,对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才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综合学生的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知识的有机整合,做到有效的教材二次开发。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做到联系实际,符合实际需要。

2. 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学目标同样也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这是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历史课程教学也是这样的。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是历史教学课程的宏观目标。历史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的具体方面,教学过程中可以涉及教材知识,也可以不涉及。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材的二次开发是能够被充分体现出来的。

三、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

1. 灵活应用教材

灵活应用教材也就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不能完全脱离教材来教学,也不能完全依赖教材来教学。历史教材中提供的一般都是标准的、争议较少的历史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往往缺乏一定的感染力,比较单一、呆板。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充分挖掘教材的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历史知识。

2. 从实际需求出发

在做好了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有的放矢地将学生理解困难、学生不感兴趣、非重点的一些内容进行组织,改成学生的课后阅读资料。教学应该是以实际需要为引导的,实际需要是学生需要、学生感兴趣、教学需要的综合体。在教学中,要针对具体的需要做好教材的组织与知识传授。

总的来说,随着各种观念、理论和思想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材直接影响力呈现下降趋势。但历史教材对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相关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下去。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也就是教材实际上传承肩负着民族文化的职责。在我国,历史教科书经历了多次变革,这些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教育的传承。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应用未必真的符合实际的教学需要,所以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针对历史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历史教材,教学设计,二次开发

参考文献

[1]张景云.日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述论[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

[2]彭玉龙.德国与日本的教科书[J].科技文萃,2001,1(7):110-112.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篇6

一、明确学科教育功能, 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认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是: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历时性和综合性, 以往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以往的人物、事件、现象, 简言之, 以往的一切都在历史学科的涵盖之中。要上好这门课, 发挥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认真钻研课标, 把握教材, 吃透其精神, 了解学情, 结合具体的每一节课确定实际的教学目的, 努力研究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历史脉络, 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点,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切合历史学科特点,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 决定了历史教学的任务理应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就是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其中, 历史知识教育是基础, 思想教育是灵魂, 能力训练是条件。教学时, 如果照本宣科, “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 依葫芦画瓢, 那么讲课就肯定平淡呆板, 课堂气氛必定是一潭死水, 学生肯定会昏昏欲睡。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结合历史学科的特殊性, 特别注重准确把握各部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切合学情, 恰到好处地进行再处理、加工, 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 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1. 引导学生从逻辑思维的高度对知识进行概括。

就一本书而言, 编者总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把各个知识点有机整合成为一个统一体的,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有一个整体线索意识。如在学习高三的《中国古代史》时, 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目录部分, 探知其整体内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单就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线索而言, 一般地认为, 初步形成于战国, 确立于秦汉, 扩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繁荣于隋唐, 继续发展于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时期由盛而衰。就每一章节而言, 其标题反映了这一章节的中心, 其他内容都围绕这一中心加以阐述, 因此, 如果以章节整体来统帅局部知识点, 整个章节的内容便一目了然。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章时, 从节标题上就可看出该章就是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扩大、转折和胜利进行展开的。当然, 具体概括方式要根据该章节的具体内容而定, 有时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概括, 有时要从原因、过程、结果的线索来概括。

2. 引导学生对章节知识内容进行分析, 达到以线穿珠之目的。

教材有许多结论性的表述 (即论点) , 但得出的史料 (即论据) 都散落在教材之中。这样, 对论点的分析, 就必须统一论据。如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那么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综观教材, 我们可以归纳为政权、纲领、思想、组织等方面的局限性。再如“工农武装割据形成”一节, 我们可以从形成的背景、过程 (实践和理论) , 割据政权的巩固 (政治、经济、军事) 和统一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四方面进行分析。当然, 有时教材在叙述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史料, 但没有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时就要用归纳法来得出其论点了。

3.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培养历史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 我教给学生“串纵联横”的思维方法, 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引导下, 逐渐掌握了该纵串什么知识, 横联什么知识, 在思想上加深什么认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明白从先秦到宋元甚至明朝前期,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的创造成就、业绩均在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 并把它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文明发展相比较:它们虽然灿烂一时, 但都中途夭折, 唯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从宏观上看这是值得引以为豪的事件。教“古代印度”一节, 讲到佛祖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佛教时, 为了使学生更加熟悉同时期的中国历史, 我就启发学生推算此时我国处于什么时期, 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学生立即活跃起来, 一下子便举出了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孙武等人物, 切合实际。我便引导他们注意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儒、道、佛的祖师爷竟然是同时代的人。我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与此有关的知识, 于是中国史、世界史、思想史、宗教史便自然地融为一体, 再通过分析比较, 学生就很好地掌握了史实的异同和因果联系。

4. 适当把历史知识超前输入, 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这样做的目的是求得历史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教材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 往往将同一时间的不同内容, 同一内容的不同发展阶段, 或者是影响同一事件的不同原因放在几个章节进行讲述, 这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把握。教师在讲到某一知识点时, 不必拘泥于教材, 要将与之相关的还未涉及的知识进行超前输入。如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教学中, 特别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时, 我就打乱了教材的编排体系, 进行“专题化”教学, 把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进行超前输入, 引导学生从各次科技革命的具体原因中抽象概括出适用于三次科技革命的一般“公式”, 即“一个前提, 五大条件”。“一个前提”为:政治前提 (包括政局、政权、政策) , “五大条件”为:资本、资源、科技、市场、劳动力。再以此普遍性原理结合每次 (或每个国家) 科技革命的特殊性, 从而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任何一个具体的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总是和其他事件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我们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其抓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考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灵活运用史学原理,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丰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高中历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篇7

一、考点分解与网络构建相结合, 拓展知识广度, 提升理论高度

现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例。其考点要求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 从细节层面把握每一考点的角度

2. 整体把握考点的内在联系, 形成整体概念, 构建知识网络

标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考点是如何体现“新”这一关键字的。

二、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把握命题的空白点

1. 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考点为例

(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

(4)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5)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近四年高考涉及:秦朝郡县制 (2008年) , 西汉郡国并行制 (2010年) , 唐朝三省六部制 (2008、2009年) , 元朝宣政院 (2010年) 和行省制度 (2011年) 。选官制度: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2010年) 和唐代科举制度 (2011年) 。因近四年中尚未涉及宗法制和分封制, 以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措施, 因而在复习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而在2012年高考中笔者的分析得到验证。

(2012年江苏第4题) 明成祖时, “特简 (选拔) 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 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 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 不置官属, 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 朝位班次, 俱列六部之上。”据此, 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 再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

(1) “历史上重大改革”这个考点近四年涉及的考题:孝文帝改革 (2008年) ,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2009年) , 俄国农奴制改革 (2010年) , 明治维新 (2011年) 。本部分命题集中在古代中国的改革 (孝文帝和王安石) 和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俄国) , 考查方式上注意新情境、新材料的运用, 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难度适中。古代改革中应重视商鞅变法、梭伦改革。近代改革应关注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个考点近四年涉及的考题:拿破仑与华盛顿 (2008年) , 甘地 (2009年) , 康熙帝 (2010年) , 无产阶级革命家 (2011年) 。本部分命题集中于中国古代政治家和东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 尚未涉及东西方先哲孙中山。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 他们的观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何实现教学的“针对性” 篇8

一、学会“把脉”

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说, 教师要学会“把脉”, 找准起点, 探清疑点。

1. 找准起点

起点就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 教学应“继往开来”。“继往”指教学应该基于学生发展的昨天, 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以便为他们建立合适的“最近发展区”。“继往”是为“开来”奠基, 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明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是为了确定发展方向, 并采用基于现有发展水平的方式, 使学生处于紧张而又适度的认知困惑之中。提供具体的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处方”, 鼓励学生间的合作, 通过学习尽可能达到标准, 从而使学生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 增加自我效能感, 更好地完成“开来”的任务。

教师如何找准学生的起点?中医诊断的方法有望、闻、问、切, 教学也要善于用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叫准备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开始于教学活动之前, 它旨在对教学背景和学生各方面情况, 即学生前一阶段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学习态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教育情况等进行了解和把握。诊断性评价可通过查阅学生原始资料、课前做预习提纲、前测、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堂教学都设有预习交流环节, 这个环节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一位教师执教《食品包装上信息的学问》, 在课堂导入时, 就让学生交流“日常买食品看包装上的哪些信息”, 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盒、包装袋, 根据自己课前了解的情况说:看食品名称、食品介绍、配料、产地、生产日期等。通过这些交流, 教师就能了解到学生是否关注了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关注到了什么程度。在此基础上, 教师提出进一步的学习任务:这些信息代表着什么?

2. 探清疑点

疑点即学生不知、疑惑、矛盾的地方。疑点包括学生的“相异构想”。教育理论上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称为“相异构想”。笔者认为, 通俗地说“相异构想”就是学生已经形成的与正确的概念或价值观不相符合、或偏离或相反的认识与经验、理解与想法。如何探清学生疑点, 除了前测、预习作业, 更重要的是通过课中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等,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展现思维过程。当学生充分表达、充分展示的时候, 教师找到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理解与方法偏差在哪里, 从而找到帮助的方法。如执教《食品包装上信息的学问》, 课堂导入环节学生交流之后,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自己学习。学习指南的内容是:观察食品包装, 看看上面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购买商品时应该看哪些信息?请在学习卡片上对应的信息后面打“√”。小组内学生依次交流, 意见统一的在学习卡片对应的信息处打“√”, 不统一的打“×”。

在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巡视。这个过程, 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让学生交流信息, 看看意见是否统一的过程中, 也能暴露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和偏差。在学生自学、小组交流之后, 教师重点组织“总结发表”这一教学环节。这时, 教师让各组代表上台充分发表意见, 提示:后面发言的同学, 重复的内容不说, 只能作补充发言, 强调“要交流学习过程”。有学生介绍:“开始的时候他们组认为商标和配料不用看, 后来通过资料研究之后知道了意思, 才认为应该予以关注。”教师让他们说明原因。学生说, 看商标可以知道是否是品牌。教师接着补充说, 大的品牌往往是比较值得信赖的。在这之后, 教师提出了几个学生比较模糊的信息:QS标志、配料、选用保质期长还是保质期短的食品好等。现场指导学生看食品包装信息:两瓶酸奶, 保质期一样, 生产日期不一样, 要买哪一种?有效地填补了学生的认知空白, 澄清了学生原有的认知误区, 学生明白了同样性质的商品, 保质期时间越长, 防腐剂、添加剂就越多。

二、学会“开方子”

从教学过程来说, 教师要学会“开方子”, 方法适切, 差异对待。

1. 方法适切

“淮南的橘子又大又甜, 可到了淮北, 就变得又小又涩了, 那是因为水土不服。”同样的道理, 教学要高效, 一定要选择适切的方法。教学要在适于教导时合时宜地进行教导, 这是使教学成功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 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式,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譬如表扬的方式, 那种“贴小红花”的表扬适合幼儿园和低年级学生, 以达到激发和维持外在学习动机的效果。如果放到高年级学生, 那就适得其反了, 学生大概会笑话老师太幼稚了。

2. 差异对待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篇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大班化教学的现状、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恰当的教学方式,找到一个可以支撑起“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学理念的支点,这是语文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花大力气去关注、重视和探索的。关注教学中的普适性与针对性,是实现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是开展教学的起点,是选择教学内容的参照点,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学生固有的认识水平即学习起点与新水平之间存在障碍,需要老师为他们架起一座跨越障碍的桥梁。学生的个体有差异,学习障碍不同,教师需要架设不同的桥梁,选择不同的教学对策和教学内容。五六十个有着各种差异的学生,在相同的时空下,聆听同一个老师的课,客观上很难保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教师的职责应是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除了注意普适性之外,还得关注个体性,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主体,致力于个体”。课前,教师应调查学生的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预测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这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从学生普遍存在的真实问题出发,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前提;找到一个普适性的切入点、铺设一座普适性的桥梁,是有效课堂的关键;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并辅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

二、立足课堂、立足文本、关注全体,注重课堂教学的普适性

课堂上关注学生普遍性存在且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关注全体学生的最好方法。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掂量该问题的难易度和普适度,如果是学生普遍性的问题,则务必在课堂上解决且是重点解决。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生成众多的教学资源,面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而必须独具慧眼,捕捉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或由全体同学讨论解决,或是课外与学生一起研究解决,这样,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如果是极个别同学提出的过难或过易的问题,我们就该放到课外去解决。例如,在学习《失街亭》一文时,文本中有诸葛亮的“皆你之过也”“此亮之罪也”的感叹,那么,“究竟是谁的过失”这个问题,是每一位同学的疑问,带有普遍性,且同学们可能都有一定的想法但理由不一定全面,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重点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特思维感受,让同学们的思维互相碰撞从而完善他们各自的看法。而“同是立军令状,关羽华容道放曹操,马谡失守街亭,为何前者被赦,后者被杀”这个问题虽也不失为一个好问题,但由于很多学生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对有关内容全然不知,如果在课堂上讨论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个别同学能侃侃而谈,但极大部分同学只会坐视旁听,无法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只是针对个别同学而设计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放到课外,给学生较长的时间,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深入探讨,让部分同学获得更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三、超越文本、关注课外、关注个体,重视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美国当代教育理论家古德莱德坚决主张必须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按照适合他们能力发展的步伐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大部分老师也都能实现从囿于文本到超越文本[1],从窄、浅到广、深的飞跃,使文本的潜在价值得到充分、深刻的挖掘,以一问题的解决激发出对另外问题的思考,甚至还引发学生带着疑问离开教室。那么文本的潜在价值挖掘到何种深度,超越文本到何种广度?学生不是同质同类,学习的原认知水平不整齐划一,能力也分彼此[2],因此,除了要根据课堂上大部分同学的程度来确定之外,还需兼顾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例如,在教学《道士塔》时,笔者设计如下三个问题:“王道士发现文物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能帮王道士想出不被后人诟病的办法吗?”“我眼里的王道士。”这三个问题是呈梯型层级的,第一问是对文中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一般同学都会,第二问是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甚至辩论的,在同学们的互相讨论、补充、批驳后形成观点的,第三问是作为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的。这样,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考虑到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课外辅导、学法指导和作业布置等诸多环节中,我们同样既应重视学生的共性,还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法指导方面,肯定学生偏爱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并设计对这种学习方法相匹配的指导策略,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提升更快更多更好;针对个别学生学习方法中的弊端,应予以纠正并设法加以弥补,使学生更加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等,实现自主学习,还可以注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使多种教育形成合力,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自学、互学、合作学习。在布置作业方面,我们需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做到作业有别,有针对性地为少数学生设计特别的课外学习任务,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展,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

四、兼顾教学的普适性和针对性,是对教师责任心和教学智慧的一种挑战

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往往容易拘泥于经验。但是,昨天的学生不等于今天的学生,昨天学生的问题不等于今天学生的问题,生活在变,学生在变,教学理念在变,我们不能用“不变应万变”。“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教学理念,势必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兼顾教学的普适性和针对性,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智慧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首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理念,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应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相对来说,教材是静态的,而学生是动态的,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障碍、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要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最近区域,需要教师富有更强的责任心,投入更多的精力。第二,教师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和多元化解读,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教师自己必须不囿于教参提供的现成答案,应实现从对教参的诠释到融入自我、读活作品的飞跃,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具备很强的解读文本的能力。第三,课堂的开放,就势必造成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课堂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汉语言文字本身的模糊性以及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动态性,是对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挑战,决定了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凭预设来应对课堂,而应对可能发生的课堂情境多作一些假设和预警式的构想,在课堂上更要具备灵动和聪慧之气。唯其如此,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情境,教师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才能从容地机敏地将问题引向认识和理解的宽广处和纵深处,才能从容地回应不断变化着的学生,迎战不断变化着的课堂。

不管教学理念如何先进,不管教学内容如何丰富,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上,而教学效果又不仅仅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些基础知识,更要看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要看学生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考虑到我们的高中教学具有普及性和大众化的特点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独特眼光和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我们反对以往“一切以教材为中心”的不当做法,但也切不可矫枉过正,一味只强调个性化教学而忽视了大众化普适性的要求。兼顾教学的普适性和针对性,是让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应成为现代教学生活的基本方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6,(1).

[2]沈剑平,袁文辉,谢东海.儿童个体差异正被有意无意忽略[N].中国教育报,2007-7-26.

针对性的历史教学 篇10

一、针对性习题的教学意义

提高数学习题的针对性是新课标教学的重点, 其在尊重学生个体特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针对性习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还可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1) 改进思考方式。对于初中生而言, 其学习的核心在于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对于不同的知识点能够“多元化、多角度、多思路”分析判断, 从而对数学知识点能够获取独特的见解, 而采取针对性习题则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可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方式。

(2) 拓宽解题方法。现代教育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 以发挥出异曲同工的效果,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针对性习题的引进可以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解题技巧, 在今后的解题中运用自如。

(3) 培养创造思维。从本质上看, 针对性习题就是“对症下药”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制定练习题时, 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挑选习题, 就能发挥出针对性的练习效果, 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短处”, 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4) 把握知识重点。在接受针对性习题的锻炼后, 学生即可针对某一个数学知识深入研究分析, 从认知规律出发, 遵循直观性、循序渐进等原则, 不断优化改善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尝试等方式把握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

二、生活性习题, 增强认知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映射着数学。”将现实的生活情境搬到课堂教学中来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趋势。“生活性习题”主要是一些来源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引用这种类型习题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尤其对于不喜欢数学的初中生, 引用生活习题展开针对性教学能够转变其思想观念, 在大脑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 改变“怕学数学、逃避数学”的教学现状。教师通过在课堂上采取一些问答的形式来创设教学环境, 可以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着数学的存在, 感受到数学的实际意义。

三、开放性习题, 改善思维能力

“开放性习题”主要是指一些灵活性较强的数学题目, 其倡导习题选材、解题思路的多样性, 不要把数学教学题材局限于“某一个点”, 而是要从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数学习题, 这样对于学生思维的改善是很有帮助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我们大胆创新, 积极尝试全新的习题, 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开放性试题带来的乐趣。”对于数学这门学科, 教师需要进行有深度的挖掘和思考, 将更多不同的数学习题运用到课堂训练教学中。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也要不断积累一些典型的、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而在挑选习题的同时, 需积极改变传统的习题设计方法, 从课外资料中选择有趣的习题来转变学生的思维。

四、实践性习题, 培养分析能力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增强分析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最佳方式。”只有学会分析数学, 才会懂得如何获取知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目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更是为了“学以致用”, 用自己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性习题”, 则是专门针对学生数学知识分析、运用能力培养而设计的, 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引进习题时, 可以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来设计实践性习题。例如:让学生在放学的路上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 对人、自行车、汽车三者的行驶快慢进行分析。这道习题实际上包括了两个实践环节:一是数据收集, 对人、自行车、汽车的行程、时间等参数进行统计;二是分析数据, 运用数学知识对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处理, 如制定图标、对比分析等, 两个过程都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促进学生的观察、辨别、处理等多项综合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鞋类设计流行趋势运用下一篇:硬件类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