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历史问题(共12篇)
探究历史问题 篇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鉴于教育是人类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教育模式也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模式, 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 改变以往灌输性的教育方式, 构建新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此时, 问题教学法应运而生。
一、问题教学法的程序
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问题设计, 基本形式是讨论, 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其程序如下:创设情境→启发发现→讨论探究→网络设计→迁移应用。
这些问题一般要能体现基础性、启发性、多样性等特点。要把教学目标具体化, 使之成为师生可以共同检查测定的指标, 要体现重点难点, 要适合学生一般发展水平和层次差异。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它包括: (1) 问题情境及其主要成份 (2) 问题情境的分类 (3) 问题情境的设置。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三、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1. 必须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 这是问题情境的难度标志。
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 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 必须换个角度, 换个方法, 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2. 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东西的愿望和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1. 它有利于学生重视课本,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2. 它有利于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学的状态, 变被动
地听为主动地学, 变机械地记忆为主动地思考, 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有成效。
总之, 只要教师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原则, 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 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 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吴宝瑞.高等教育心理学[M].河北人民出版, 2009, 11.
萧萧, 毛金兰.心智何来[M].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 1.
探究历史问题 篇2
岢岚三中 刘成贵
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我校历史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谈不上什么经验,在这里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通过实施“问题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做法及自己的一点感受。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教师,核心在理念引擎,重心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中心落脚点却是每节课导学提纲和导学案的设计。只有在优质、科学、高效的导学提纲的引领下,才能真正唤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也才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就从如何设计导学提纲和导学案两大板块说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导学提纲的设计
制定切实可行的导学提纲,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它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路线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和提炼,学生了解了学习的路线图,自己就明白每一步去干啥,也就是用以指导学生依纲自学。导学提纲的设计分为五步:一是学习目标;二是知识框架;三是新知探究;四是延伸拓展;五是达标检测。每一步的具体要求是:
1.学习目标: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学前就明确本节 课的学习目标。
2.知识框架: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琐碎,点小而多,不便于学生把握,我们在课前把知识框架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这就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3.新知探究:即教师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创设一些问题,问题要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原则,具体来说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以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为例吧,我设计的第1题如果直接问就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什么?然而我换了一种说法,阅读课本46页第一段小字和导入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何联系?这样设问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学生就会想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于是我设计了第2题: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激发学生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②问题不要太多太碎。如:本节课第3题:你能提炼出哪些有关五四运动的有效信息?要比直接问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主力、口号、领导人、结果好得多,既培养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培养。③问题应能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如:本节课第4题:“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运动的传单。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学生答完之后,老师进行了及时恰当的点拨。把这种精神概括为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体会五四精神。在挖掘五四精神的基础上,链接现实生活,老师进一步追问: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如何发扬五四精神的?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史为鉴,传承五四精神,能更直接地感受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紧接着又设计了第6题: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待学生答完后老师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进一步挖掘教材,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做到温故而知新,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④问题的叙述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本节课第7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你将向社会报道中共“一大”的哪些信息?虽然也是提炼信息,但以记者的身份去思考,就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答完第8题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我适当的提出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又为什么说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总之,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导学提纲设计,意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而要使教师设计的问题有价值,达到导学之目的,我觉得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所以我们设计的导学问题,必须真正达到让学生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探究,学会自学,学会合作。
4.延伸拓展:在学生掌握本节课基础之上,轻松一下,我给学生出一道最简单的数学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答对了给你们表现的机会,还要进行加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延伸拓展,引出下一个问题:学校将组织一次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的板报比赛,你将如何设计? 联系现实,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党、拥护党,达到思想升华的目的,同时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以上是我们在导学提纲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那么如何把导学提纲各个环节的任务落到实处,我想导学案的设计与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谈一下导学案的操作。
二、导学案的操作 导学案的操作,我们主要是围绕初中历史“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具体包括“创境引题、自主探究、展示交流、总结积累、达标验收” 五个环节。
(一)创境引题
结合具体内容,围绕三维目标要求,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本着启发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采用巧设问题、参与表演、影像观看及音乐渲染等多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从而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创设条件及氛围。
(二)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我们我们主要实施以下四步: 1.下发导学提纲,了解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阅读知识框架,整体感知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新知探究内容。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逐段逐句阅读教材,根据历史学科开卷考试的特点,熟悉教材至关重要,再加上时间也不是很充分,基础题答案在书上圈画出来就可以,理解性的在导学提纲上简单作答即可。这个环节必须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不能与小组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对于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书上或导学提纲上做好标记,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请组内其他同学帮助解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教师的角色就是在学生之间巡视,关注学生自学的投入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大约20分钟)。
4.安排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有了自学的基础,再由各组组长组织进行交流,使基础性的知识进一步夯实,使疑难问题得以解决。由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学所得,无论对错,此时我们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从而营造一个互帮互助、互相交流、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形成一种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悉心观察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为点拨指导做准备。
(三)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教师按照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先分配任务再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展示时可以是抽签,也可以按题号对应组别,可以抽号展示也可以组内推荐,灵活多样吧,不让学生抓住规律,多给他们一些新鲜感。各个小组领取任务后再进行交流,然后再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如果某个小组答案存在问题,可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让学生学会聆听,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通过小组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细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展示时,教师要及时评价赏识,对于精彩展示要给以加分鼓励。
2.教师点拨疑难问题。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解决不到位或弄不明白的疑难问题要及时地给予恰当的指导、点拨,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四)总结积累 1.总结
在展示交流结束,教师要组织学生谈收获,总结知识点,提升概括能力;也可教师高度概括,进行系统性和条理性的归纳,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2.积累
总结之后组织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引导他们回顾、记忆所学的重点知识,以为下一环节的达标检测做准备。
(五)达标验收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全班同学进行检测,以试卷的形式呈现,试题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以便更确切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给复习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检测题最好抽号进行展示,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给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关注学困生。
总之,设计好导学提纲和导学案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缤纷的课改之花需教师携手共同培育,奋进的课改之舟需全船水手共同挥橹。新课改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下面我就“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谈一些感受,一点思考。1.历史一向被学生视为的小学科,在以前的历史课堂上个别学生有写外语单
词的、做数学题的、抄语文笔记的,新课改的历史课堂这种现象根本没有。因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无论是自学还是展示,采取激励和赏识的态度,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有了保障。只要你分配任务,他们就都能很自觉地去完成,这样就改变了以前课堂老师提问也只是少数学生回答,积极性只是在少数学生身上体现,现在更有利于点面同时开展,使学生都能全程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3.新课改的课堂上有利于三生的培养,尖子生在小组中更加优秀了,他们更有责任心、进取心了。学困生感受到了关注、感受到了赏识、感受到了帮助,不再懈怠和消极了。
三、存在问题及发展:
1、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的含金量。在学案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重要的,但是不少学案设计的问题显得过浅,过平淡,缺乏思考的力度,更缺乏思维的厚度和宽度,不能充分体现学案思维的导向价值。
2、学案教学没能较好地体现层次感。不少学案忽略了学生的层次差异,缺少阶梯性和递进梯度,要求更多的体现的是整齐划一,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应该注意层次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使优秀学生能从学案的提升中感到满足,一般学生能从中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借助学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案应有的价值。
3、教师还要加强进一步的学习,转变观念。虽然有学案,但还是忍不住讲,讲得多,不放心学生。在学案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中拓展思路,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案的制作格式与使用有待完善。集体备课形成的学案,其制作缺乏统一格式要求,学案的使用也缺乏个性的修改与补充,这些都有待今后教学中改进。
5、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能得到真正有效利用,如何做到真正的精彩展示?
课堂改革背景下,课程资源已经不单纯是教科书、教辅材料,还应包括其他许多资源。从其来源分,可以分为校内的、家庭的和社会的三方面;从其存在的形式分,可以分为物质的和精神文化产品两方面。可以说,我们周围存在着丰富的而又极其珍贵的教学资源。以我所任教的历史学科为例,除了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还可以包括——各种历史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认识,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历史课程资源。
然而,我们学生从早上7:00到晚上9:00,每天学生在上完必要的课程的前提下,还要完成第二天所有课程导学案的预习工作,所以,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再来进行家庭、社会的历史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拓展工作了。说实话,可能连多看一本历史课外资料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样,就学案谈学案,就课本说课本,学生又如何真正做到精彩展示呢?
6、使用效果不佳,我们发现在课堂上讲过的题仍有少数学生没有完成或没有更正。
7、学案是学生很好的复习资料,但有些学生今天发的学案明天就找不到了。
8、实施导学案,每一节内容时间比较紧,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所以,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们也在不断思索,尝试进行一些改进。在探索中寻求解决:
1、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通过到图书室看书、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扩充知识面,丰富历史知识,为精彩的展示作准备。
2、对做过或讲过的导学案,再次收起来查阅或批改,并要求学生妥善保管,作为复习资料之用。
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每堂课的引入都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创设适合本课时的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或问题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用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歌《敕勒歌》导入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再导入《北魏孝文帝改革》;还比如,用一段让学生捧腹大笑的《生物进化》宣传片,导入生物进化论„„精彩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学生对这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一节课的成败无疑是关键的一步。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可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4、进行小组竞赛。课堂上为了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法,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进行史实的记忆、学习的比赛、课堂的展示、当堂的练习和每周的“周清”。每个环节必让学生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为了小组利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大家都在抓紧记忆、整理和交流,同时也便于展开小组及小组间的讨论。在这样一种方式下,我已经再次见到了久违的“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的场面,甚至出现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十几个同学同时站起来抢答的场面,兴意盎然,热情高涨。让上课的教师也会随之激情澎湃。小组竞赛的方式已经存在于我的课堂的每个环节,我正试着让小组竞赛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让小组合作竞赛成为高效课堂的一个支点!
5.教师在课改的同时要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有效方式,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形式,向课堂的有限时间要效率,最终实现我们的“自主优质高效”的课堂主旨。
6.高效的课堂,呼唤高标准、严要求的老师,学生要学习,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只有老师站得高,才能带学生看得远。我知道,在课改中,我们只是尝到了导学案教学法一点甜头,还有更彻底、更有效的方法等待我去学习、去使用,所以,我校会继续探索导学案教学法,以提高每位教师素质和课堂效果。
当然,教师的点拨要根据学生精彩展示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随时进行点拨,这样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知识要点的剖析,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抓住问题要害,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认为一份好的学案,并不是堆砌几个题目,而是能使学生更容易地学和教师更方便地教。学案的使用效果关键是看学案设计的质量。复习课和新授课的设计有何不同?如何有效使用学案?学案如何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探究历史问题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过于夸大情境的作用,唯情境独尊,很可能让学生走入玩得高兴、忘记学习的境地。因此,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情境创设还需结合教学需要而进行。
一、正确认识情境创设的作用
从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来看,一些教师过于夸大情境创设的作用,教学中自始至终不是使用多媒体就是讲故事,学生倒是玩得不亦乐乎,而课堂效率却没有得到较好的提高。应该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进行探究和讨论,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教学中需要注意:
首先,要利用情境创设引出知识。情境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创设的,是为了引出知识,让学生进行探究服务的,贯穿的是学习的主线。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而不能一味地将情境当做激发学生兴趣的唯一手段,而大量使用多媒体、故事、游戏等。
其次,要注重利用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初中历史从学科本质上看,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点”(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来认识“线”(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究是基本方式。通过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就需以情境为基本出发点,在情境中渗透历史事实,通过探究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不能只把情境作为单纯的游戏、故事来对待。
二、巧妙选择情境创设的方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借助多媒体、漫画、故事、角色扮演、问题、历史剧等,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考虑教学需要,即情境要为完成教学目标而服务。
首先,情境创设要能为完成教学目标而服务。教学目标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向,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指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交流,借助情境让学生从直观的事实过渡到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最后再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将重点放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故事的编纂上,则容易让学生将兴趣偏移,从而无法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而进行。每一堂历史课都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决定了教师需要采用的教学策略,这也是情境创设的必然根据。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采用的情境创设方法也可能不同,但关键点是教师要能利用情境来让学生形成前后知识间的衔接,能借助情境引出新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并应用历史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情境创设的出发点是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置于被动地位,而新课改下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有兴趣参与探究,能在情境中认识历史,学习历史,真正能懂得历史。
总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正确认识情境创设的作用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法,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从而获得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娜.浅谈初中历史课的情境创设[J].金色年华:下,2012(03).
[2]陈贤新.浅谈初中历史课的情境创设[J].教育学:下半月A版,2011(07).
探究历史问题 篇4
一、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探究性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在平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没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 问题设计得过深或过浅。我曾听过这样一节历史公开课, 课堂上师生互动很是热闹, 给人的整体感觉很不错, 调查发现学生对这节历史课也很满意, 可是随后的测试表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这节课的基础知识。这个结果让人感到意外:为什么热闹的课堂并没有带来好的学习效果?其实那节课的症结是:教师所设计的多数问题过于简单, 没有思考的价值, 如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探究, 问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 学生边看书边抢答, 无需进行深入思考, 因而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讨论过程中重形式轻主体
讨论是课堂生活常态, 小组学习或者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 我们教师对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并不陌生, 但是经过仔细观察会发现, 许多看似热闹的形式下, 掩盖的是空洞的教学内容。一般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教师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于是, 学生便迅速地交头接耳, 几分钟过后, 教师说停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然后教师叫各组的代表发言, 最后教师总结 (实际上是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 。这样的讨论或合作学习, 其实就是流于形式, 绝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 看起来课堂气氛热闹非凡, 其实学生的思维却是冷却的。所谓的交流合作成果, 也不过是几个好学生在表现他们的口才而已, 属于典型的“课堂秀”。
3.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过于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 却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往往在提出问题后就撒手不管了, 致使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有的教师没有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或者探究的过程中常常过早介入, 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地探究, 使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 只不过是形式主义, 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
历史课堂中出现的以上几种问题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要求, 是无效的、低效的课堂教学。那么, 历史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真正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二、初中历史合作探究性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要实现有效探究学习, 就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
开展合作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条件是选题或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 探究的问题要新颖, 否则就缺乏探究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就是说, 探究教学中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必须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 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激活学生的思维, 而且问题之间要环环紧扣的。所以, 在设计问题之前, 要考虑到所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以及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 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 问题设计也不宜过深, 否则就会因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而造成学生无从下手、徒劳无功。
2.讨论或合作学习要注重实质, 真正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 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格局, 将课堂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是并非只要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表演, 就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讨论或合作学习当中来, 教师不能只重视形式, 需要讨论或合作的环节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率, 而不是少数优等生代表集体进行讨论或合作。当然, 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程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只有较复杂、可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内容, 才需要采取讨论或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合适的内容, 创设一种“需要合作”的学习情境, 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在合作前, 应先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 让每个学生有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教师还应该设法将合作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3.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有效地进行引导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引导作用, 这对教师而言, 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角色的转换。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因此, 在课堂设计中, 教师要重在启发, 贵在引导, 妙在点拨, 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 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教师不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为让学生“自由发展”, 应该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兴趣, 启发思维, 点拨疑难, 指点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讨论, 师生交流, 学生领会内化等方式, 让学生学会、会学。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对目标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而不是让学生毫无目标地自由讨论, 否则会出现无序而无效的课堂。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 探究问题确定之后, 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 寻求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 同时注意指导要适度并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保证学生有效探究的进行。
总之,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 必须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真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玉平主编.怎样上好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丹晓莉主编.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篇5
摘要:在新课标要求、教材及教学形式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有效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融会贯通,并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嫁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高中历史 有效策略 探究分析
根据高中历史新大纲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而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更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很多历史教师尝试着去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课堂模式,并要求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和培养,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本文主要是探究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营造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在较放松的环境下快乐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他们同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能快速地接受新知识。因此,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概括,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一定能营造出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我认为应做到准确精炼。教育心理学表明,如果课堂教学语言这一环节能做到准确生动,那么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就能让学生产生愉快、高兴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重视程度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在课堂上导入多种多样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述一些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利用小故事来让学生爱上历史课,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科目,引导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点。其实,历史是一门多元化的课程,它不仅可以跟语文结合起来,还可以跟包罗万象的地理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综合这些学科间的相关性,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教学影响力及教学方法的独特性来吸引学生。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我们应不断启发学生掌握一些历史的答题技巧,比如,在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进行评价时,可以结合军事、农业等方面来进行评论,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综合评价。
三、合理利用图文,培养独特思维
新教材中有大量的图文史料,合理利用这些图文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只是对教材不断地简单重复,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从而产生不想学不愿意学的心理。想必编者在教材中增添这些图文史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史料的学习来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做到以史为鉴,史论结合。另外就是要注重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洋葱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还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概括。因此,我们要有一定的驾驭文献史料的能力。第一,注意合理选择史料,可来自课本,也可来自其他书籍或网络资源。第二,有层次地提出一些问题。问题可从容易到难。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掌握一定的对历史信息的筛选能力,并客观地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历史事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采取互动方式,发散学生思维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便是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那么,如何构建每个章节的知识体系呢?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经过实践的证明,我们发现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能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课堂上,我们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互相观察、思考与交流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同伴分享的乐趣。教师应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实现策略多样化,并且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实现思维多样化。比如,在学到维新变法时,可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可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潮”三个方面,展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这就是说,通过教材上的内容,我们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进而联想到相关历史知识。
问题探究式教学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篇6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基本前提和关键要素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历史问题教学的基本前提,所探究的“问题”要关注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其思维能力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要注重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生成是问题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动力,即让学生根据历史知识自我提问,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去步步深入理解知识,最终解决问题,而其关键是要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如讲授《美国南北战争》,在课前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到:学生非常想了解为什么美国建国才短短二百多年,却能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为什么称南北战争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己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自我提问,带着问题走入课堂,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分析史料,去步步深入理解知识,最终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生成,让学生认识到,南北战争前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已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战争中《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的发表赢得了广大农民和黑人对北方的全力支持,保证了北方的最后胜利。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创造了条件,因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浓厚兴趣。问题生成是历史课堂教学得以推进和运行的动力所在,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三、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问题”是问题教学的核心,教学中问题要体现出“双向性”,即问题的提出既要体现知识学习的重点,又能唤起学生的动机。如讲《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大萧条时的照片资料及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场景。引导学生指出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人们的姿势、精神、穿着打扮,街道店铺的标牌……然后提出了下面问题: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建筑物?人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你认为这些照片拍于什么时候?当时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银行倒闭可能对美国有什么影响?之后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补充历史信息,让学生看到更多反映美国经济崩溃的图片:失业工人住的简易木屋,被遗弃的农舍,白宫中的胡佛总统,1932年竞选集会上的罗斯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很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好”与“乐”间相互交替,课堂效果更好。
四、利于合作探究,交流成果,反馈延伸
历史课堂教学要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团结协作、互相交流,解决问题。如讲《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可联系热播电视剧《雍正王朝》,经过一番准备后,以《雍》为主题安排了问题探究式讨论课:“你认为《雍》剧突出反映了什么思想主题?你能联系教材说一说军机处设置的历史背景吗?军机大臣在雍正时有哪些职责?”问题提出后,学生感到很新鲜,格外兴奋,讨论中高潮迭起,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了历史知识、历史思维,问题探究能力也得到培养。
探究历史问题 篇7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历史事件的发生, 都有着其内在的条件和原因。教师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串联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而使学生学会辩证思考问题, 掌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例如, 《辛亥革命》一课, 教师以相互关联的几个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 给学生创造了积极探究的情境氛围, 引领学生深入教材文本, 努力探寻答案。首先向学生提问:“孙中山先生倾其一生, 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他为什么要组织同盟会和领导发起辛亥革命呢?”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如清政府腐败, 资产阶级具备了推翻封建统治的条件, 以及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等。接着提问:“成立同盟会有何意义?”让学生了解同盟会以统一的纲领和章程, 将分散的革命团结统一了起来, 发动起义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之后再提问:“辛亥革命的胜利, 能否使旧中国脱胎换骨?”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临时约法》, 得出其历史的成就, 即在政治上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和社会的法制化。最后提问:“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教师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 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客观上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
这一系列富于思考和挑战性的问题,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生在分析解答问题时, 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辩论评价出真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结合历史的史实设计问题, 指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和现象予以评价, 让学生学会自我认定, 提高其成功的愉悦感。教师务必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 创设畅所欲言的和谐环境, 引导学生张扬个性, 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接受另类意见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例如, 《罗斯福新政》一课,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罗斯福本人和其新政的评价。教师首先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处于经济危机的美国人, 期待有人救其于水深火热, 在胡佛与罗斯福的竞选中, 是谁获胜而出?2.针对银行倒闭、产品滞销、失业潮、饥饿和动荡五大病症, 罗斯福开出了什么灵丹妙药呢?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 依次说出答案, 即加强对银行控制管理, 指导生产销售以补贴农业减产损失、救济失业者、社会保险、缓和劳资关系。随后再提出下一个问题:“有人指责罗斯福搞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 你怎么看?”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罗斯福的做法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 在交流与辩论中明确:罗斯福的实用主义, 使美国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 维护了民主制度, 创建了福利制度。接着又提出新的问题:“罗斯福新政能否根除经济危机?”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私有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经济危机是无法根除的。最后, 知道学生阅读罗斯福的名言, 并提问:“你觉得他身上哪一点值得你学习?”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意见, 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
通过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成败, 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学生经过耐心细致的钻研琢磨, 通过发挥其聪明才智, 就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新颖见解。
三、联系实际学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一些历史问题, 教师要注意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寻找联系, 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创造性地去思考探讨, 进而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些富有启发和趣味的问题, 能够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情境。在说古论今的热烈气氛中, 学生思维逻辑的创新性也在悄然生长。
例如,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 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联系运用的情境。首先利用“千疮百孔的清政府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肌体, 假如你是一名医生, 你会开出怎样的治疗方案呢?”这一振聋发聩的新鲜问题, 把学生的求知欲和责任心调动起来, 带领他们深入到本节课的研究学习之中, 然后课堂上依次呈现先驱者提出的三个药方。第一个药方为林则徐的睁眼看世界、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的强项并来对付它) 。针对这个药方,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觉得他们的看法如何?有什么历史局限性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给出参考答案———他们的思想确实警醒世人开眼关注世界, 但没有引起当政掌权者的重视与支持, 更没有付诸实践。随即抛出下一个问题:“第二个药方李鸿章和张之洞开出的, 效果如何?”这里要让学生明白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即洋务派只是学习技术和器械,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而是设法巩固。随后给出下一个问题:“假如是你, 会怎样抉择?”之后学生继续研究第三个药方, 明确救国根本乃是变革制度。
通过问题架设穿越时空的桥梁, 使学生设身处地研究救治国家的良策妙方, 对清末思想家开出的不同药方进行甄别比较。在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的驱使下, 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其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探究历史问题 篇8
1.探究定位的学术化。目前, 有观点认为探究等同于研究, 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 往往追求科学家一样的探究水平, 向博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看齐。潜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目标是既要求教师成为“百科全书”, 没有学科界线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又要求教师有高超的研究能力, 以解决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这种将探究性学习定位在历史学家专题研究的高度, 必然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 使教师感到彷徨和灰心, 最终使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逐渐变得遥不可及。探究并不复杂难懂和高不可攀, 教师必须打破教材的束缚, 提倡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探究比教材更广泛的生活领域以及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相连的各种问题。
2.探究内容的随意化。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必须是探究性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 随意地把学生早已熟知的教学内容贴上了探究的标签。这样探究内容的随意化, 伴之而来的必将是低效能。
3.探究过程的形式化。教师的探究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 当探究问题确定之后, 课堂教学的重点便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寻求多渠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讨论是课堂活动的常态, 小组或合作学习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主要途径。但是用心观察就会发现, 这样的讨论几乎只流于形式, 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 往往是学生的课堂探究“热热闹闹”, 课后活动“轰轰烈烈”, 最后的考试却是“一塌糊涂”。可见, 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 缺乏的是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的策略。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是从表面到深层、从感性到理性的, 而只有学生具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实现。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许多历史事件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 学生自然会对它们感到陌生、有距离感, 而我们一旦将学生的兴趣点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 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模式,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这种愉快的情绪反过来又会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例如可从我国运河名城丛书之一的《运河名称——苏州》的出版助推了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新闻情境入手, 结合图文向学生展示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是隋朝大运河, 以激发学生探究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历史。这样的方式角度新颖, 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使学生认识到了运河的历史作用, 探究出了人们对运河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的措施。又如中国古代思想史内容枯燥, 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 学生不感兴趣, 不容易掌握。设计这一课时, 我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 结合学生亲身体验的常州春秋淹城遗址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借助更鲜活、更丰富的活动体验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感受这一遗址的文化内涵。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用诸子百家的思想来进行班级建设和管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又充分体现了史学的借鉴功能, 使学生感到了历史的可用、可亲、可信。教师要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历史细节, 创设更多的历史教学情境。如12月13日南京鸣响防空警报、1980年版人民币上人物像的民族名称、美国国旗的变化等, 当教师把这些生活中易被忽视的细节背后所蕴涵的历史背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会有眼前一亮之感, 会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这些生活细节背后更多的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 构建趣味课堂, 让学生带着梦想走进课堂, 让课堂成为学生实现梦想的天堂, 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编织梦想、培养历史思维。
2.通过设计问题, 分组合作, 来引导学生探究。“学贵知疑, 教贵设疑。”学生不同于成人, 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 因此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 需要用问题来激发和调动, 因为有效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与动力。有效的问题能创设一种充满张力的情境,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打开学生的思路, 打造质疑的氛围, 这样学生就会像鱼儿寻找食物一样去求知。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去探讨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本质, 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 从而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历史问题的来源是广泛的、多元的。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眼光, 综合来自生活中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使提问和学生个人的问题发生共鸣, 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教师的问题要有创意, 要有一定的思维负荷, 要能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思维过程中所得到的那些可以继续拓展的思维结果, 从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 又让学生享受到了自我创造的愉悦,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讲授“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时, 先让学生熟悉课文, 再带领学生“乘着时间的隧道回到唐朝”, 经过分组,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学生说:“朕是唐朝的皇帝, 身上穿着考究的丝绸衣服, 经常在大堂之上接待来自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名士……”有学生说:“我是唐朝的商人, 销售高档的陶瓷, 无论是越窑的青瓷, 还是邢窑的白瓷, 我都应有尽有。”有学生说:“我是唐朝的农民, 用曲辕犁耕地, 用筒车灌溉庄稼, 农田里的收成比以前大大提高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组合作, 亲身体验不同的角色, 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历史学习中, 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 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探索者”“发现者”。
3.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和自由度, 经历探究的过程。探究式学习的教育价值还在于探究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自由度, 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时空环境里, 自由地开展研究, 自主地经历探究的过程, 学会交流和合作, 学生才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才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表达, 才会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历史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强调的是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 教师心目中追求的不应只是惟一的标准答案, 而应是多维的思考。例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 我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指出了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 显示了“澶渊之盟”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澶州之战的结果, 思考宋军击退北方的辽军, 在宋军获得军事上的优势的情况下, 为何又有澶渊之盟的约定, 让学生从辽、北宋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个方面对澶渊之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得出结论:澶渊之盟对辽来说, 辽兵脱险, 又得“岁币”;对北宋来说, 澶渊之盟是屈辱性和约, “岁币”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 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即结束了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争, 维持了双方和平稳定的局面, 加强了经济交流。新的发现激发新的探究, 在探究的过程中, 又会生发出新的探究问题, 这样层层递进, 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 学生的经验就会逐渐积累, 认识就会不断深化。
4.注重教师的指导, 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式学习是否真正发挥出了它的巨大作用, 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是否有勇气开始新的尝试与探究, 是否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责任感与自身的实力。历史教师应有新颖的教学理念, 即要摆脱权威者、施令者、裁判者、独唱者的角色, 而以平等的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历史教师应有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探究选题、探究方案、探究过程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指导, 让学生获得一种豁然开朗般的顿悟, 使历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构建与传承, 故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不同的见解, 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 激发和保护其探究热情, 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宽松环境。
历史教师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是历史知识的“呈现者”, 还是历史信息的“重组者”, 应使历史教学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而实现这些, 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 教师应让自己成为一条不断自我反思、常流常新的小河。如从《新航路开辟》中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海洋问题, 历史证明:一个海洋大国或濒海大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海军兴则海权兴、国家强, 海洋意识被解读为一种开拓创新、征服冒险和竞争进取的意识, 其核心是开放、进取、竞争和协作, 海洋是进入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大国的发展史, 任何一个强国的崛起, 无论是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还是日本、俄罗斯, 都是依靠海洋、通过开发海洋而成为世界强国的。而中国, 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浅层面上, 远未做足、做好“海”的文章,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缺乏海洋意识, 因此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探索探究式教学之路中, 都应遵循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的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构建历史知识。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最终得到持续、全面的发展。当然, 这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 它不是一件易事, 但值得我们坚持去做。
参考文献
[1]彭钢, 蔡守龙主编.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
[2]侯建飞, 金波编著.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探究历史问题 篇9
一、从课本出发,使问题更深入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法离不开自主探究和问题分析。而一切问题的展开都需要紧紧围绕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并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逐步探求历史的真相,找到最本质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从课本出发,并超越课本,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有人说‘新航路打开了世界市场’‘新航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新航路是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之路’‘新航路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等等,你是怎么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呢?”教师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其实是新航路的四个影响,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用科学、正确的理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思维性。
二、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使问题更贴近现实
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载体,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问题的设计单纯是为了证明教材的正确性或者科学性,那么问题就会失去创新;相反,如果问题设计在肯定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教材,就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认知,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出发,并尽可能地采用全新的视角。
例如在学习《北洋政府时期的再认识》这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题。
材料:……中国棉纺织商业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设置厂房,导致超过了市场容纳量,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导致中国棉纺织业遭受重大挫折重要原因。———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上)》
探究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战”过后棉纺织业惨遭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众所周知,“一战”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挫折。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是主要原因,也是课文中对此问题的解释,教师如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将市场的饱和程度考虑在内,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这种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加全面了解到民族工业发展、兴盛、失败的全过程。
三、从现代化的目光出发,使问题与时俱进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简单地说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若把问题和全新的历史观结合,使问题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思维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清末新政史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题。
材料一:自1901年至1905年之间,清政府连续下发了很多关于 “新政”的圣旨,“新政”的内容包括筹集军饷、征召新兵、嘉奖实业、振兴商业、开办学堂、吏法改革、重编律法、废除科举制度。
材料二:技术问题仅仅是现代化中心的一部分,其真正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可以让文化、科学和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探究问题:仔细阅读材料,试分析清政府时期社会环境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哪些建议?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阐述社会环境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带给人民大众的好与不好,让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启发下,去体会清政府19世纪90年代初社会的发展状况。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在立足当代的前提下探究历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探究历史问题 篇10
“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于创新”,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正是基于此应运而生。探究式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突破学生思维的定势, 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其创造性能力。所谓问题探究法, 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 师生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类教学范型。当然, 任何教育方法的应用都不是十全十美, 我们要发扬它的积极性, 但同时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一、问题的设置要有价值、有深度, 但要难易适中
《论语·子罕》有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这里的“诱”指的就是教师的启发。当然, 学生的“学”, 就要看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了, 即问题的设计是关键。传统教学中, 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知识理顺、识记、理解, 然后讲授给学生就行了, 这样“外行也可以干内行”, 这是接受性学习, 掌握教材知识就是目的。而在探究式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教材, 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教材只作为一个平台, 作为一个支撑, 去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去整合教材、引申教材, 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共同追求新知识与未知。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 还得有一池活水才行, 否则, 光靠那一桶陈旧的“死水”, 很难经受得起新课程的考验。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师普遍出现的问题要么是满堂灌, 没有任何提问的时间;要么就是利用课件的问题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地狂问;有些问题不是太难, 使学生无从下手, 就是太易, 不值一提, 所以说问题要精选。比如讲到秦朝时, 提到秦始皇统一六国,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但又焚书坑儒, 刑罚严酷, 赋税繁重, 徭役众多。“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 为什么人们对他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观点, 谈谈你的观点。”显然,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秦始皇评价, 反差极大。学生们在惊叹之余, 不禁疑问, “这是同一个人吗?”如果是, 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我立即布置题目, 让学生查询有关秦始皇功过的资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 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 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巧妙地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师要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 让学生随历史内容的展现, 不断发现, 经过思考获得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说讲到罗马法, 可以设定某个学生作为法官, 依据罗马法该如何断案呢;或者讲到新中国的成立后政治制度的建设, 可以设定学生作为人大代表, 那么他具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呢?这些题目不只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 而且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去感受当时的情况, 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史学观等, 也正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 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问题提出来后必须组织学生合理地进行讨论, 使学生主动探究, 自主学习
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 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这个环节易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是个别教师控制力不强, 学生参与性不强, 讨论的盲目性很大, 导致“讨论”蜕变成“聊天”。所以为了使讨论更有意义, 教师应加大监控力度, 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其次, 讨论的过程变成形式, 教师早已把答案暗示给了学生。因此, 我们要注意讨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 教师要尽量少说话, 不暗示学生任何答案, 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否则在学生的心里一旦认为“反正自己阐发的观点最后也得被老师推翻, 不如不说”的潜意识, 会使讨论变成教师的独白。再次, 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 否则, 学生容易“人云亦云”, 无法形成自己的见解。如此讨论就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 也容易使学生惰于独立思考。总之, 讨论时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除了适时地总结外, 尽量少阐发自己的观点, 使学生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另外, 教师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三、教师应树立对学生的新型评价机制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发展,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那么对于问题探究法来说, 教师不应仅仅关注问题的答案, 还应该用更开明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 即使答案是错的, 但是在小组讨论中只要他积极努力,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鼓励, 表扬他, 可以使用一些肯定或鼓励性的语言和动作, 如“我懂了”“还有么”“应该肯定某某的功绩, 那么他的行为有没有负面的影响呢”或点头等;对于学生在语言表述上不妥时也可以由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完成, 如“某某同学认为……而某某却认不……”“你再看看课本某某段, 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等语句。在课堂上, 教师应更多地对学生说:“说得很好, 你很聪明, 你很棒, 你的思路很清晰, 你记忆力很好。”这些激励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探究历史问题 篇11
关键词:问题情境;常用途径;历史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抽象的事情形象化,把枯燥的事情趣味化,把理性的事情感性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多元化智能。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借助解决问题来启动思维,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
从教学的效果看,运用问题情境教学的核心作用在于以情境激活课堂,以问题引领思维,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常用途径
1.创设虚拟角色,设置问题情境
美国学者克拉克和斯塔尔在《中学教学法》一书中对角色扮演下的定义是:“角色扮演是通过某个场面中参加者的角色扮演使表演人和观众了解这一场面的未经排练的戏剧表现。”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活动,学生都没有亲身经历的经验,学习时也就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为此创设一些如演员般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形体语言、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来感悟教育目标,是一种有极大说服力的教学手段。
例如教学《卓尔不群的雅典》时,可以虚拟“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
情景一:帕帕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去参加公民大会,他妻子也跟着去。
设问1.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帕迪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为什么?
情景二:两人到了公民大会会场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却阻止帕帕迪的妻子进入会场。
设问2.这是为什么?还有什么人如果想来也会被阻止?
情景三: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迪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通过抽签他很幸运地成为五百人会议中的一员。
设问3.不识字的帕帕迪为什么能担任公职?
通过这一系列设计,让学生穿越时光的隧道,置身于历史环境中,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作深入浅出的说明。
2.创设歌谣式问题情境
歌谣可以把历史生活化,而生活化的问题情境适合学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结,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可以以歌谣导入: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这首歌谣把皇帝的“烦恼”一下子拉到了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直观感悟到皇帝的“烦恼”,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皇帝的“烦恼”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烦恼?该怎么解决?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为皇帝的“烦恼”找病因、开处方。
3.创设大事年表式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大事年表式情境可以提供富有历史细节的、大事年表式的材料,可以营造亲历历史的现场气氛,让历史变得鲜活,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所以大事年表式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丰富想象加强记忆,有利于学生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发展智力。
如教学《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可以这样设置情境: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3月8日,9万群众集会涅瓦大街;
3月9日,20万群众集会涅瓦大街;
3月10日,彼得格勒工人总罢工;
3月11日晚,600名士兵起义;
3月12日晨,10200名士兵起义;
3月12日午,25700名士兵起义;
3月12日晚,66700名士兵起义。
8天后……1917年3月15日
3月15日午夜,沙皇签署退位宣言。罗曼诺夫王朝崩溃!俄国沙皇体制终结!
3月15日,在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支持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两个政权并存。
问题一:370年的沙皇体制何以如此脆弱地在8天之内就会土崩瓦解呢?
8个月后……1917年11月7日临时政府被推翻,布尔什维克掌权
问题二:这个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新生临时政府,何以会在一夜之间匆匆而去呢?那个并没有太大影响的布尔什维克党,何以又在一夜之间匆匆而来呢?
综上所述,现在新课程的目标就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而这种转变就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中,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无疑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前提与关键,是学生思维创新的源泉。采用多种方式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开展有益的讨论,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启发学生动口讨论,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志平.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能促进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上海教育科研,2007(3).
[2]刘庆亮.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010.
探究历史问题 篇12
认识地图的基础是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与注记。方向、比例尺都没有太大问题,教材中阐述很明确,但是在图例与注记中,关于注记只有一句话:“地图上的文字说明。”(七上P5) 其实地图上的注记分为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三种。名称注记用于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如山脉名称,江、河、湖、海、地区、国家、大洲、大陆、岛屿名称等,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明注记用于说明各种事物种类、性质或特征,它是用以补充图形符号的不足,常用简注形式表示(如石油用“油”、松树用“松”等表示)。数字注记用于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例如地形高程、比高、路宽、水深等(如:珠穆朗玛峰8844.43)。同时,借助不同字体、字号、颜色的注记也能够进一步标明事物的性质、种类及数量差异。因此,地图注记在地图图面上与图形符号是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整体。[1]18
地图上的注记排列得是否恰当,对图面效果影响很大。
一般而言,教材中出现的地图必须是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普遍性的地图。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现行教材中使用的部分地图并不完全符合这些特点,特别是在注记方面并不是特别科学,容易对学生产生某些误导。
如:人教版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P45的太湖流域图(图1)。
这是一张介绍太湖流域的地图,从图中读出太湖流域水网密布、城镇众多的特点。湖州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成员,这部分教学内容,同时也属于湖州乡土教育的内容。湖州人民傍水而居,其母亲河是苕溪。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找到湖州的位置,并找到从湖州注入太湖的两条河流——东苕溪、西苕溪。但是有很多学生第一眼看到的是———库水石赋、溪苕西(图2)。然后有些稍微聪明一点的同学会反应过来,“哦,念反了,是西苕溪,发源于赋石水库”。当然很多学生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正我最后能理解就行了。不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一门专业学科教材的正规地图会使读者产生某些误解呢?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地图出了问题,还是教师在读图指导上不够细致?地图上河流的正确标注方法应该是怎样的?虽然说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发现文句不通顺,可能会自主倒着阅读,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个题目变成———请学生用笔将“西苕溪”名称标注在图中,那么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标注才是最准确的?
下面图3、图4 两张地图都是来自较为官方的正规发布的,其中河流名称的标注却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在地图上河流的名称到底应该如何标注?遵循哪些原则?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分布示意图(截取局部)。图中的赋石水库和西苕溪是按照自西向东、从源头到下游的顺序标注的。
中国数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湖州地图(截取局部)。图中的西苕溪是按照自东向西、下游到上游来标注的。
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上网查阅了地图上河流名称标注的相关资料,查找了各类各级关于太湖流域的地图(包括历史上太湖流域的地图),咨询了高中部分地理教师和专业人员,得出以下观点。
不论河流、山脉、铁路等线状、条状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图例边上的注记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东西向———水平字列(典型如:长江)。
2. 南北向———垂直字列(典型如:尼罗河)。
3. 东北—西南、西北—东南走向———雁行字列(典型如:大兴安岭)。
4.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自然弯曲,字向不直立———屈曲字列(如:京九线、陇海线等)。[1]58
我找遍所有个人能找到的参考文献,都只有这四条原则。但是河流的流向是随着地形变化而发生任意曲折的,并且具体到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某一段的标注是否又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原则呢?答案是没有。因此某些时候出现误读就不可避免了。
鉴于此,我觉得河流名称的注记除了遵守上述四原则外,还应该进行部分细化。
1.阅读顺序优先原则。一般人的阅读顺序是自上到下(自北向南),自左到右(自西向东),大多数南北向或东西向流向很明显的河流,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典型的如:长江流域图(图5,七下P20),长江干流东西向,标注从左到右;支流多南北向,标注从上到下。
2.部分东北—西南走向,或者西北—东南走向的河流,可以考虑河流的主干更加偏向于南北还是东西。东北—西南走向,但是更加偏向南北向(<45°),如印度河标注基本上就是从上到下;更加偏向东西向(<45°),如恒河标注基本上就是从左到右。
3.遇到某些比较长的河流,它们的流向曲折蜿蜒,上、中、下游有明显的变化。首先,可以依据它的主干流向确定标注原则。其次,如果地图的比例尺较大,地图中出现的是河流的某一段,那么则根据这一段的主导流向来确定名次标注。
4.以上标注方法,都是基于《地图学》注记标注原则的细化。但是如果在河流的标注原则中,再加上一条“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标注”,那么所有问题都可解决了。这样不仅不会出现学生误读,而且在某些政区图、交通图等非地形图上,也都根据河流名称判断河流的流向,并据此判断出当地的地形起伏和地势特点。如本文中第一张太湖流域的地图(图1)。太湖流域水网密布,加上地势低平,河流蜿蜒曲折,因此名称在标注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误读,如果都依据从上游到下游来标注,学生理解就非常方便,并且也可以读出太湖流域以及周边城镇的地势特点。
【探究历史问题】推荐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探究08-15
探究性历史教学11-03
合作探究高中历史教学07-15
历史探究式教育10-11
历史探究式教学12-17
历史高效课堂的探究10-13
高中历史探究教学法07-15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10-21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论文12-04
历史课探究式教学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