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教学

2024-09-17

问题探究教学(精选12篇)

问题探究教学 篇1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 是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 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动其情, 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引导他们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尊重“最近发展区”, 促使“人人有所得”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 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承认差异.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展开,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与学生的预备知识、预备经验和兴趣相吻合.数学情境要吸引最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就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则, 做到层次分明,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有所收获.

例如在学习《一定能摸到红球吗?》时设计了如下活动:怎样用摸球游戏说明传统七位数体育彩票获特等奖的可能性.在学生充分思考后进行回答.这里有三类同学的回答:

(1) 箱内有许多球, 其中只有一个红球, 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相当于中特等奖.

(2) 七位数的第一数位上有0~9十个数字, 每一数位上出现理想的数字的可能性, 相当于箱内10个球 (其中有一个红球)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所以, 七位数体育彩票中特等奖的可能性, 相当于箱内10个球有一个红球, 连续摸七次, 每次都摸到红球.

(3) 七位数最小的是0000000, 最大的是9999999, 不论摇出的是哪一个七位数, 都在其中, 所以相当于在一千万个球中有一个红球, 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

从活动的效果看, 学生的回答层次分明, 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营造实践氛围, 促进探究交流

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 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应该遵循并体现这些教育理念.在数学课堂上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 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 与同伴交流, 达到学习经验共享, 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 在交流中锻炼自己, 把思想表达清楚, 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 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观察, 学会思考, 学会合作交流, 学生学习行为中的实践环节得到强化,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智慧的火花得以熊熊燃烧.

三、鼓励质疑问难, 启迪学生思维

数学情境的创设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能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 从而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课堂上无论是词语、符号, 还是图形所设置的情境, 都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 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 对学生智力活动产生刺激,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 获取知识.

四、关注动态生成, 捕捉思维亮点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 它往往会超出教师备课的预料, 在课前的预设情境之外, 还随时会有动态的生成性情境.而生成性情境是事先无法预料的, 是由师生共同酿造的氛围和环境产生的, 具有很强的“临床”特征.因此, 教师要能够灵活机动地驾驭课堂, 及时捕捉课堂发生的突发事件, 加以权衡、取舍, 抓住学生思维亮点, 创设新的情境,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发展的最有效的场所.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作了如下设计:让学生事先统计好每名同学最喜爱的图书类别, 并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借阅图书的情况.制作扇形统计图过程中, 有同学提出, 按各部分百分比计算扇形中心角度数时, 由于出现近似值, 经四舍五入后, 各扇形中心角的和小于360°, 空出一部分怎么处理?老师引导:对于多出的一块作合理的分配还是重新划分扇形圆心角?根据老师的引导, 学生共有四类回答:

(1) 把空出的一块平均分给各部分.

(2) 按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分配给各部分, 即圆心角大的多分点, 圆心角小的少分点.

(3) 检查各部分在四舍五入时, 舍去的多少, 然后参照舍去的多少分配给各部分.

(4) 对以上各种意见的操作较繁, 很难实际进行, 可以更早地注意圆心角的分配.在计算百分数之前, 由部分与全部的比值乘以360°.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理体验、新的认识, 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因此, 在新型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最鲜明的体现.而好的数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好奇、怀疑、渴求、探究、协作、分享等活动, 让学生在“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 在数学情境中不断产生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 使他们真正掌握知识, 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 这样的人才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

问题探究教学 篇2

史亚东

教学分析:

天体物理中的双星,三星,四星,多星系统是自然的天文现象,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万有引力的规律,他们的运动规律也同样遵循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条基本规律。双星、三星系统的等效质量的计算,运行周期的计算等都是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为出发点的。双星系统的引力作用遵循牛顿第三定律:FF,作用力的方向在双星间的连线上,角速度相等,1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双星、三星模型。

2、理解双星、三星模型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

3、会用万有引力定律及相关公式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双星、三星动画模型的演示,让学生对双星、三星模型有直观的认识。

2、通过对双星三星问题的处理,加强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双星、三星问题的学习活动,体会科学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双星、三星模型的基本特点。

2、双星、三星模型的分析与求解。

教学难点:

双星、三星模型的分析与求解。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回顾处理天体问题的两天思路。

第一条:忽略天体自转的前提下,在天体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第二条:环绕天体或者卫星绕中心天体公转的向心力来源于中心天体对环绕天体的万有引力。

宇宙中有这样质量相当的两个恒星,地位相同,两颗恒星相互绕着两者连线上某固定点旋转的现象,叫双星。推进新课:

展示双星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1)两恒星的角速度、周期有什么关系?

(2)两恒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谁提供?二者有什么关系?

(3)两恒星间的距离和二者的轨道半径是否相同?尝试找出对应的轨道半径与两者间距离的关系? 讨论回答:

(1)两星具有相同的旋转周期T, 相同的角速度;

(2)靠它们间的相互吸引力作为向心力,所以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相等;(3)两星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r1+r2=L。

(同学们学习过传动装置和万有引力定律,应该不难回答出以上问题,两个半径则需要采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推导完成,以习题的形式开展)

两个恒星的转动半径并不相等,貌似和质量有着一定的关系,具体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进行下面的例题处理。

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1)求A、B两星球受到的万有引力分别为多少。(2)求星球A和B各自的转动半径r1和r2。(3)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4)若只能观测到A、B两星球中心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球的质量之和。解:(1)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A受到的万有引力为FBAB受到的万有引力为FABm1 r1 ● r2 m2 Gm1m2 2LGm1m2

L2Gm1m2Gm1m2F= ABL2L2可发现A、B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即F=FBA(2)A、B绕着中间一点O转动时需要的向心力分别由二者受到的万有引力来提供,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1m242r1对A列方程

m12① 2LTGm1m242r2对B列方程

② m2L2T2且

r1r2L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A的转动半径为r1m2L

m1m2m1L

m1m2B的转动半径为r2L3(3)两星球的运动周期为

T2 G(m1m2)经过处理可知,m1r2v2 m2r1v1可见,双星的转动半径和自身的质量成反比,运行速率和质量成反比。(4)联立①②③解得

42L m1m2

GT2

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⑴ 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⑵ 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为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kg 和 7.35 ×1022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

(结果保留3位小数)

【解析】 ⑴A和B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A和B的向心力相等。且A和B和O始终共线,说明A和B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

mML,rL

mMmMGMm22Mm()L 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TMmL2m2rM2R,rRL,连立解得RL3化简得

T2

G(Mm)L3⑵将地月看成双星,由⑴得T12

G(Mm)将月球看作绕地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GMm22m()L

TL2L3化简得

T22

GMT22mM5.9810247.351022所以两种周期的平方比值为()1.01

T1M5.981024所以这样的近似是合理的。

例: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下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解析(1)对于第一种运动情况,以某个运动星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有:

Gm2F1=2RF1+F2=mv/R

2Gm2 F2(2R)24

运动星体的线速度:v =

5GmR 2R周期为T,则有T=2πR vT=4πR3 5Gm(2)设第二种形式星体之间的距离为r,则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r/2

cos30由于星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靠其它两个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由力的合成和牛顿运动定律有:

Gm2F合=22cos30°

r4π2F合=m2R′

T12所以r=()3R

探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篇3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讲师林钦、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峰在《教育评论》2014年第8期上撰文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选择能促进其探究能力发展的科学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相对完整的能力训练,而不应反复训练学生某一个探究环节。根据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过程,探究可分成体验水平的探究、模仿水平探究、自主水平探究。教师在不同水平的探究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体验水平探究针对探究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主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按照提出问题、猜想、设计研究方案、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等过程展开。在体验水平探究教学中,教师的探究过程要“显性化”,让学生熟悉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关注学生的主体体验,启发学生跟随教师共同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深刻体验;善于观察学生表现,适时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2)模仿水平探究要求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框架内,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猜想、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在模仿、尝试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串”等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时空以及适时、适量的指导,更多给予思路和方法上的点拨,而不应直接评价学生的不足或呈现研究方案。(3)自主水平探究是指学生面对新的、原始的问题情境,在没有教师的启发引导的情况下,依据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教材中的问题,或由教师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原始问题,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诊断不足,在学生探究陷入困境和误区时给予适当指导。

nlc202309021106

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探究 篇4

一、“问题解决”教学的理性认识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使“问题解决”教学获得坚实的理论支撑, 国内外“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也为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从根本上来说, “培养未来的有创造性的实际问题解决者”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归宿, 也是“问题解决”教学目标的另一种表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也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点。因此, “问题解决”教学的目标与我国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一致的, 学生是“问题解决”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策划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波利亚在《如何解决》 (How to Solve It) 一书中对“问题解决”提出了他的见解。他认为, 所谓“问题解决”是人们有意识地寻找某些能达到已经有了明确的构想、但又无法立即达到的目标之行动;找出这样的行动, 即是“问题解决”。通俗地说, “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 按照一定的目标,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 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 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技能, 它贯穿在整个教育中, 是教育所体现的一条主线, “问题解决”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 是问题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常是指应用物理概念、规律去尝试解决问题。因此, 一般要经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 引导学生解决物理问题, 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形成能力的过程。

二、“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的模式, 因而它具有一般的课堂结构, 例如, 奥苏伯尔 (D.P.Ausubel) 和鲁滨逊 (F.G.Robinson) 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呈现问题情境命题;第二阶段是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第三阶段是填补空隙过程, 即为运用有关的规则和策略解决问题;第四阶段为解答之后的检验。借鉴我国有关学者的研究, 物理学科可以构建如下“问题解决”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式:

对上述模式作如下解释:第一步,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设置贴近生活生产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 为学习或研究的问题的提出营造氛围、奠定基础。第二步, 分析问题情境, 从中提炼出需要学习或研究的真实的物理问题。第三步, 学生根据问题的类型、性质和已有知识与经验, 依托教材, 明确问题的条件, 通过观察、联想、思维、讨论等进行尝试, 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可行性方案。第四步, 根据问题解决方案, 理顺问题解决的思路, 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总结等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使问题获得解决, 完成学习任务。第五步, 通过应用、反思和总结, 检验、评价问题解决方法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推广性, 从而形成新的物理认知结构, 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上述这种基本模式适用于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 尤其适合于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

三、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 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我们要有效地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 除了可运用“问题解决”的一种基本模式和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外, 还必须掌握基本的及一些特殊的问题解决的策略, 只有这样, 才能使物理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渗透在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下面着重探究“问题解决”教学的几种基本策略:

1.“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奥苏贝尔在谈到问题解决时强调, 要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 问题是核心, 而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关键, 问题情境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的好坏。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通常具有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引发问题、诱发探究等功能, 问题情境的有效设置, 对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参考了国内学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相关研究, 并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究, 归纳提炼出适合物理学科“问题解决”教学问题情境设置的一些有效策略:

(1) 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是物理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 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 既能建构知识, 又能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如:学习“浮力”时, 教师可将两个乒乓球 (其中一个事先注满水) 浸没在水中, 问学生:教师松手后, 两个乒乓球将怎样运动?学生回答:两个乒乓球都上浮。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一个乒乓球上浮, 而另一个乒乓球却下沉。为什么会这样呢?讨论后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物体的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2) 利用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 这些现象学生已经非常熟悉。教师适时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猜想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学习“比热容”时, 可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夏天的中午, 赤脚走在水泥路面上和赤脚站在水里, 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通常会说:“水泥路面烫脚, 水里凉快。”教师可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感觉?学生会说:因为水蒸发吸热而比水泥路面凉快。事实是不是这样?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回忆并回答:傍晚时分, 水泥路面又比水凉快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了, 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探究是不是水泥地与水吸热 (或放热) 升温 (或降温) 的快慢不同有关呢?

(3) 利用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 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冲动和欲望。如: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可以设计“拔河比赛”的活动:取一根粗细均匀、光洁度差不多、长约1米的木棒, 事先在一端抹上油, 让班上力气较大的男同学和力气较小的女同学分别用一只手握紧木棒的两端 (有意让男同学握涂油的一端) 进行拔河比赛。结果发现, 力气较大的男同学竟然输给了力气较小的女同学, 意外的结局会使学生感到惊讶, 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 从而引发了强烈的探究心理。

(4) 利用实际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不仅能够创设问题情境, 而且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 在学习“变阻器”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和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有许多事例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来实现的, 例如, 台灯的亮度、录音机的音量、电风扇的转速等。然后问学生: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

(5) 利用现象或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或教材中的有许多现象或事例会让学生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等的疑问, 以此作为背景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例如, 在学习“惯性”知识时, 可通过列举这样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人绊倒时通常向前扑下, 而人滑倒时往往向后仰下,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学生在学习惯性知识之前, 是难以作出正确解释的,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产生解答这一问题的内在需要。

(6) 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实物、图片、模型等都联系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实际, 这些直观手段的运用,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运用这些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能激起学生的疑惑, 启发学生的思维。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图片,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如《苏科版》教材“滑轮”一节, 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WWW”练习中的胖子能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 瘦子却被重物拉起的生动漫画提出为什么?引导学生追根寻源, 探究新知。

(7) 利用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有其丰富的知识背景, 以生活生产为背景, 通过展示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形成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这种形成过程, 把握前后知识的联系,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就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问题,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创设问题情境的独特效果, 如教师经常利用多媒体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 其信息资源丰富, 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仿真性和感染力都很强。利用录像、VCD片段和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场景并提出问题,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

2. 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策略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把“内容本位”教学转化为“学生本位”教学的一个有效策略。教学内容“问题”化设计, 就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有思维力度、探究价值的问题, 让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 其设计思想主要有激发兴趣、引发动手、启发提问等。

(1) 激发兴趣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 启发提问

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关问题, 这种问题给学生留出提问的空间, 激起学生质疑问难的内在需要, 启发学生由解决了的问题生发新的问题。

(3) 引发探究

把以往由教师直接解释、分析过程、揭示结论、告知结果的教学, 通过布置任务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 (观察、描述、实验、讨论等) 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3.“问题”导学教学基本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怎样设计探究问题 篇5

(一)教学问题设计时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2].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制订出教学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须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数学问题.之后,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所提的问题,保证问题的悬念性和启发性.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特点.在设计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发挥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最后,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问题导学设计的时候只有按照教学方案设计环节,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水平才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改善.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平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教学问题着手,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图形平移的具体过程,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切实做好课堂提问

想要更好地实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教师就应重点关注提问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应该保证学生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3].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教学的方法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提升.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图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应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通过一次函数图像在多媒体中播放,就能够把图像具体的绘制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此基础上就能够认真地观察和分析图像,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游戏提问的方式.学生在游戏中对问题进行更加透彻的研究,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三)问题设计符合教学实际内容

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许会很吃力[4].另外,初中数学也是一门综合理论和实践的课程.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完美融合理论知识.同时,还需保证学生在实际中合理应用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还应该保证问题的设计符合理论知识.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准备出一张纸,之后将纸对折,再详细研究对折后的两边图形,如果对折后的两边图形完全一样,那么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两边的图形不同,那么该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轴对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教师要加强生活化内容的引入提升课堂的生活化特色

数学知识原本就是生活知识的积累,是一种科学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活与数学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特别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同时也会加强课堂教学中生活素材的引入,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变成对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让他们有目的、有兴致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比如学校组织300名同学外出旅游,大客车能装32人,每辆车要200元,小客车能装22人,每辆车要180元,问该选多少辆大客车、多少辆小客车最省钱?通过这样的问题就能够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升数学知识的生活特征,让数学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又比如很多学生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但是又没法测量,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时候,笔者就给大家说满足大家的这个愿望,我们来测量下旗杆的高度。很多学生都以为要用皮尺或者要将旗杆放倒,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只带了一把直尺、一根木棍,很多同学都感觉诧异,最终我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测量的旗杆影子长度、木棍的影子长度以及木棍的长度,很快便算出了旗杆的高度,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此后也有不少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来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测量学校大树的高度,甚至还有同学计划去测量山的高度!通过生活化的素材引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很好的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具体化、形象化,也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同时也对于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丰富课外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自主性,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体现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很大程度上的纠正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的“教”与学生被动的“学”这个误区,使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初中时期的学生其学习目的往往不够成熟,很多人对于学习往往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引导教育。

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自己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进而自觉的去学习,创造性的去学习。比如在进行“随机事件与概率”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抛掷一枚硬币,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大家很容易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那么,大家的这种直觉是否正确呢?然后,教师布置试验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在各组测得的数据后,填写教材上的表格,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全班进行总结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进来,同时通过自身的实践、统计来进行数据的汇总,在全班同学交流、学习的同时真正的实现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与了解,这就能够很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课堂的多姿多彩,进而提升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

3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

评价要做到面向全班,因人而异,正确中肯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因人施问。“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困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做出正确的评价。

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了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外,还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与中肯评价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消除中下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对提问的结论要及时评价

首先要评价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描述一下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应以赞赏和鼓励为主。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其“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学生回答得到底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知识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缺欠的认知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应进行评价,对于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应做到:(1)以表扬为主;(2)鼓励求异;(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4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指引个体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要真正实现主动学习,就必须要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让他们经历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失为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现代媒体,讲述故事、生活实例和动手操作等,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主动地开展学习.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动手去画去折,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去充分领悟对称图形的特点,把握对称图形的本质含义.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他们不仅印象深刻、记忆持久,而且学得开心、学得真实. 最后,我再将大家自己动手设计并剪出的各种形式各异的轴对称图形张贴在教室里,用来美化装点教室,更是极大地迎合了初中学生好表现的心理,他们的兴趣更被激发到了更好.

设计思维铺垫,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条件

数学课堂是智慧火花不断闪耀,数学灵感不断生成的课堂. 某种程度上说,数学教学即思维的教学.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通过给学生创设条件,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让他们开启思维. 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初中英语问题式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问题式教学;教学效率

问题式教学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逐渐被老师和学生所接受,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解题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英语理论扎实、口语熟练,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欢迎,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问题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扎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还能帮助教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紧跟教师的步伐,对教师下达的任务也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师也能顺利完成英语教学任务。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英语,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在有价值的情境中引发思考、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初中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使情境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可接受性,在此基础上提高情境的高度,使创设的情境具有挑战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切忌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我们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初中生的思考广泛,为了我们教学目的,有时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不能完全放手,如在对话时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注意听对话,由其中的“异常”引发思考。

如在学习“when”和“while”的用法时,两者都表示“在……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连词的用法,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情境让学生自主对话,如小明打电话给亮亮同学,而亮亮却不在家,以及小明去亮亮家玩,在他家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亮亮回来,第二天小明见到了亮亮,根据这两个情境让一位学生和教师进行对话,教师回答(两个词都可以用时用两个词分别回答一次)。通过对话学生会发现老师在回答时表示同一个意思时用了不同的词,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需要时及时给出帮助。通过讨论学生便会自己总结出“when”与“while”的不同用法,在表示一个时间点时只能用“when”,而在表示一个时间段时“when”和“while”都可以用。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但也是新课标重点提出的问题,教学中我们也一再进行强调,而在初中英语的问题式教学中更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真正领会英语的语言基础。英语教学不是老师灌输学生就能学会的,我们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解不了的能对老师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解决问题,从这一过程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在学生自学前要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通过自学要获得哪些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自学的效果最好,自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强,可以提高自学的效率,也会使课堂的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学生自学后教师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讨论中迸发灵感,进而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在一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对下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老师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醒学生在预习时碰到不懂的要在教材上标明以便上课时解决,对自己认为重点的内容用铅笔进行标记,在预习中产生的思考、提出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大家共同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对待,个别的问题私下指导,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老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用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打开他们的思虑,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不要急于寻求帮助,而是要在自己思考无果的情况下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事物有个深刻的理解并拥有自己的观点。初中生的可塑性较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能提出问题,更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问题意识深入他们的思想。问题的提出需要一定量的语言知识做基础,教师要不断地进修,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能举一反三,扩大学生的知识量,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度逐渐加强,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教师要及时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在课堂上重点提出作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多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进行系统地学习知识。

如在学习“neither…nor”语句时我们会讲到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倒装句,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总结哪些句子要倒装的问题,对学过的倒装句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倒装的关键是句子开头的词语。在总结这一考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些跟踪练习,强化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熟记于心,在遇到相同问题时信手拈来、轻松解决。

“以讲为主, 以师为主” 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代教育的要求,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增加其实用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实施问题式教学时,要创设有价值的情境,让学生敢问、会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要问;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释问,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景华.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学).2015年01期

[2]傅萍.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5年06期

[3]徐海霞.“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09期

[4]向瑞梅.初中英语教学的体验式学习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08期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源于问题 篇7

一、在观察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儿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是科学探究的问题“药引”,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在科学教学开始就让学生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会由于缺乏对认知对象的充分感知和细致观察,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并且渴望得到终极直接答案,这种做法将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与科学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相违背。要想学生产生问题必须注重观察———有观察对象、观察目的、观察要求等。

学生由于细致观察,而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做出合理解释,当解释不了时,问题就产生了。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问题集中而明确,充分突出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进行有结构材料的探究活动教学时, 总是采用这种教学过程:先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然后观察记录,并提出问题,它有一定的引导性和暗示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对结构材料的观察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教学《认识常见的岩石》一课时,我把一块大石头放在桌上展示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提出的问题有:这块岩石从哪儿搬来? 岩石有哪些特点? 岩石有哪些种类? 岩石有什么用途……基于亲身感知,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明确现实性和科学性,针对这些问题,我让学生思考:哪些问题比较适合在课堂内解决?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找出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使课堂教学紧凑而有效。

二、在矛盾冲突中促使学生产生问题

当现实与已有认识、经验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矛盾。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制造这种矛盾、利用这种矛盾,更要凸显这种矛盾,促使学生产生问题,从而建立探究目标和方向。

凸显矛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已有的认识、经验,然后针对性地选择事例或现象,列举常见现象按常规容易出现错误或意外的结果。

如要求学生对“加穿衣服让我们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后,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假设衣服能 给我们增 加热量 , 通过已有 生活经验 进行思维 论证———衣柜里挂满衣服,为什么衣柜温度不会上升? 这与假设结果不一致,也就是假设不能成立,根据矛盾基础提出要证明衣服能否给身体带来热, 我们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进行观测呢? 通过思维论证和实验验证,学生深切体会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这些新问题能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正是根据科学课追求的目标。

“问题———解释———思 维论证———实验 验证———产生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连续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在探究过程中促使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科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说:“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 ,它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情况一样。”

在《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在这之前教学内容都在关注物体本身上,学生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性质。在第一个活动中———同一个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不同状况现象出现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很自然会提到液体的不同可能引起浮力的变化, 这与前面所学的有关物体沉浮的知识联系起来了,展开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的探究。这样前一个探究结果很自然地延伸到下一个问题。

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虽然早有定论, 但今天是学生在直接探究活动中自己发现并提出的,他们虽然不是科学家,但确确实实直接在搞“科学”,这正是科学课教师追求的。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和培养科学素养。

初中英语问题式教学探究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问题式教学,教学效率

问题式教学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逐渐被老师和学生所接受,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解题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英语理论扎实、口语熟练,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欢迎,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问题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扎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还能帮助教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紧跟教师的步伐,对教师下达的任务也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师也能顺利完成英语教学任务。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英语,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在有价值的情境中引发思考、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初中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使情境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可接受性,在此基础上提高情境的高度,使创设的情境具有挑战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切忌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我们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初中生的思考广泛,为了我们教学目的,有时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不能完全放手,如在对话时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注意听对话,由其中的“异常”引发思考。

如在学习“when”和“while”的用法时,两者都表示“在……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连词的用法,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情境让学生自主对话,如小明打电话给亮亮同学,而亮亮却不在家,以及小明去亮亮家玩,在他家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亮亮回来,第二天小明见到了亮亮,根据这两个情境让一位学生和教师进行对话,教师回答(两个词都可以用时用两个词分别回答一次)。通过对话学生会发现老师在回答时表示同一个意思时用了不同的词,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需要时及时给出帮助。通过讨论学生便会自己总结出“when”与“while”的不同用法,在表示一个时间点时只能用“when”,而在表示一个时间段时“when”和“while”都可以用。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但也是新课标重点提出的问题,教学中我们也一再进行强调,而在初中英语的问题式教学中更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真正领会英语的语言基础。英语教学不是老师灌输学生就能学会的,我们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解不了的能对老师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解决问题,从这一过程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在学生自学前要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通过自学要获得哪些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自学的效果最好,自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强,可以提高自学的效率,也会使课堂的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学生自学后教师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讨论中迸发灵感,进而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在一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对下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老师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醒学生在预习时碰到不懂的要在教材上标明以便上课时解决,对自己认为重点的内容用铅笔进行标记,在预习中产生的思考、提出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大家共同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对待,个别的问题私下指导,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老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用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打开他们的思虑,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不要急于寻求帮助,而是要在自己思考无果的情况下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事物有个深刻的理解并拥有自己的观点。初中生的可塑性较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能提出问题,更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问题意识深入他们的思想。问题的提出需要一定量的语言知识做基础,教师要不断地进修,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能举一反三,扩大学生的知识量,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深度逐渐加强,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教师要及时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在课堂上重点提出作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多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进行系统地学习知识。

如在学习“neither…nor”语句时我们会讲到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倒装句,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总结哪些句子要倒装的问题,对学过的倒装句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倒装的关键是句子开头的词语。在总结这一考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些跟踪练习,强化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熟记于心,在遇到相同问题时信手拈来、轻松解决。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问题探究 篇9

一、忽视初中体育教学

随着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与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运动场地往往不能满足开展正常体育教学的需要。这一问题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学校的体育课安排过于集中,人员拥挤,没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同时体育器材损坏量大,器材缺乏陷入恶性循环。体育器材、场地的不足,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给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极大困难。

另外,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对新课程标准予以重视。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教科书、教师用书的更换,这是现实,但对于课程改革不能这样简单地理解。因为,此次课程改革从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学习方式的改变等众多方面进行了变化,它是一个新课程体系的建立。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课程改革理解成为教科书或教师用书的替换,则将影响到课程实验的整体质量。中学提供了教师用书和教科书,教师用书和教科书从整体上来讲基本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指导性较强的参考用书,但新的教师用书也是尝试性的,不可能不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在课程实验中持科研的态度进行使用。新的教师用书在教材呈现、学与练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是面目一新的,在使用中要将其内容作为范例进行参考,可以引用,也可以改造使用,或自己按学习的目标选择其他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活动方式。

最后,过去由于教学理念的陈旧,学生是学习的客体,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现如今,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主体不是表面上的主体、形式化的主体,而是主人化、实实在在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教师要把学生视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其次要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追求,是一切教学活动、手段、方法运用的前提。我们不能舍弃根本而追求形式化的东西。我们要将有效教学,要把新的理念融入有效教学策略中,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既学到东西,又学得高兴,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要用正确的观念指导体育教学。体育教育应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学校、老师应加强与家长、社会各界的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健康体育的理念,提高社会各界的体育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也要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体育课内涵,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体育兴趣、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理论的培训、进修、参观学习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使教师将扎实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体育技能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适当地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善于创新教学方法,一改以往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增强体育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

三、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要彻底改变放羊式的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创新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形式,以改变当前死板、无生机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要加大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好体育课。如做体育游戏,用做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尽情地投入体育教学中;按性别、身高等进行分组分别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的各项技术训练;同时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活动项日,比如山区的初中可以根据当地地形,体育课堂教学采用爬山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也可以充分利用课间操丰富体育教学,提倡初中课间操应适当加入眼保健操、健美操、韵律操等项目,以改变课间操项目单一的局面。还应加大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检查,避免初中体育教学流于形式。

鼓励体育教师提高学历,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完成,还是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推广,都离不开广大体育教师。广大体育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是改革措施的落实者,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要有效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都要靠教师来实现。同时,教师也是对新课程标准精神正确领会与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邀请专家和大学教授对基层教师进行培训,各学校体育组定期召开组内研讨会,互帮互助,共同交流经验,发挥每位体育教师的优势,弥补不足。

四、结语

学生是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主体,其对体育新课标的认知程度、参与程度等直接影响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与推广。建议学校和教师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意义、作用等的宣传工作。如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利用广播、多媒体和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育新课标的认识水平,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终身体育基础。

教学中探究学习存在的问题 篇10

新课改指出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试验、推理等实践活动”。 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表现之一是不适合探究的问题而让学生探究。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 那些关于数学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不需要学生花时间探究。 没有探究的需要而探究, 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 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庸俗化。

表现之二是教师对探究过强的暗示。 在学生探究过程遇到困难时, 教师不是引导, 而是暗示, 使学生的探究流于形式。 比如在笔者听的一节统计与概率课中, 教师让学生探究用什么方式能更好地记录超市购物的种类和价钱, 教师在学生尝试记录的时候在黑板上添加了一个三行三列的表格, 以便学生交流时备用。 但学生交流反馈的结果是:全班学生都按教师的表格记录物品的种类和价钱, 而没有自己探究。

表现之三是教师缺乏引导, 学生出现放任自流的探究。 教师布置好探究的任务后, 不再搭理学生, 教师站在讲台上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 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不管对错, 一律大加赞赏, 即使错了, 也是“与众不同”、“有个性”、“有创新”。

表现之四是学生按图索骥式的探究[1]。 即学生的每一步探究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2.探究的神化

探究的神化则是把探究人为拔高, 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一种情况表现为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不屑一顾, 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 课堂上即使出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也是草草了事, 急于收场。

低年级孩子有时没有探究能力,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很难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概括, 可能会明白, 但用语言表达不出来, 探究对他们不具实效性。 (教师3)

另一种情况表现为过于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 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的丧失。

3.探究式学习过犹不及

有的教师随心所欲地联系自然学科, 不惜花大量时间旁征博引, 给学生讲故事、搞表演、做讨论却忽略本学科的基本要求;有的布置作业热衷于让学生花大量时间上网采集资料, 去街头做社会调查, 但对本学科最基础的听、说、读、写、思、记等训练却大量减少。 其实,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许多内容和知识是无法亲身体验的, 不能因为强调直接经验而一味让学生去感悟、 去探究。 实际上许多间接经验是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 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感悟的。 探究性学习, 只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而已, 而不是一种有形的、固定的模式。

4.把探究等同于讨论

在访谈中, 笔者发现教师对探究的含义不甚明了。

利用他的旧知识得出新知识的结论, 具体含义不知。 (教师1)

探究学习基本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研究研究。 低年级不适用, 孩子知识不广泛, 知道不多, 一些东西探究不了。 (教师2)

就是研究, 学生讨论。 (教师4)

学生大家一起来讨论, 探索。 (教师5)

正如前面所述, 许多教师认为合作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 得不偿失, 而有些教师又认为探究就是讨论, 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讨论, 自然也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 因此这种教学形式在平时上课中用得不多。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趣味式 梯度式 启发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85

问题情境教学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主要呈现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加工和认知,继而在学科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或氛围中理解数学理论,加深对数学原理的正确认知。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因对教学内容不够感兴趣而降低课堂注意力,因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及时或无法理解而产生逃避甚至排斥的学习心理。因此,为了引导学生提升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教师需要在新课标的教学指导下,开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并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根据自身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生的问题情境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趣味式情境教学

不同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明确认知,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学习的目的往往会停留在课堂教学表达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因此,为了吸引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数学教师的趣味性情境教学往往会因“趣味性”延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长度,并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深度。

首先,当数学问题离现实生活常识较近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现实趣味故事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种真实的趣味情境,一方面可以充当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小学生从真实生活中找寻数学要素和原理,提升对数学探究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三角形原理时,就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三角建筑和物体创设趣味情境,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三角形应用的特点和如此广泛的原因。学生们因为对现实三角形建筑和物体有较为熟悉的印象,因此较容易融入到对问题情境的回答和探究中,由此引发出的对三角形特点和相应的三角形原理教学也就更为生动和活泼。

其次,当数学问题离现实生活实际较远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距离,这种故事情境的设计一方面要表现出直观简单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对趣味故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同,因此数学教师在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趣味故事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充分考虑他们对故事的接受情况。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因数时,就可以鼓励学生们比较100和60这两个数,由此发散思维联想与之相关的事物,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案例结果,小学生们也会进一步深入两种数字的区别,数学教师也就由此达到趣味故事情境教学的效果。

二、梯度式情境教学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串联的过程,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必须经过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问题解答阶段,因此,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要考虑到对学生的梯度式层次情境教学,这种情境教学模式既符合一定的社会发展,也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践行。

首先,教师可以以数学习题的形式鼓励学生们根据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现场解答。每个题目之间都有一定的知识串接联系,题目的难度则表现为由简入难,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就在每个习题的解答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例如,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前,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们计算一般简单的乘法习题,继而解答其中乘数相同算式的和,最后引导学生们根据所学的数学符号为上述算法思考更为简单快速的计算方法,学生们通过对数字的计算和思考往往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新学原理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数学教师还可以以课堂提问的形式,尽量兼顾班级中每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梯度式的情境教学过程中。前文已经提及过,小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注意维持时间较短,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课堂教学氛围,尽量以活泼有趣的提问方式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中。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分数章节内容时,可以以实物绳子为教学工具,通过绳子实验和测量现场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从绳子截断后A段与总长的分数比、B段与总长的分数比,到A段与B段的分数比,最终引导学生们清晰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原理以及计算公式。

三、启发式情境教学

启发式情境教学,一方面要求数学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做到调动性、新颖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思维调动的着力培养。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将启发式情境教学细化为材料阅读启发和视频观赏启发两种形式。

首先,针对难度较小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可以选择材料阅读的启发式情境教学。这种形式的情境教学既是对学生数学材料分析辨别能力的锻炼,又能够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数学思维。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字类题型时,就可以采用材料阅读的启发式情境教学,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材料的阅读,继而根据材料中的问题向学生们提问,最后集中对他们的回答做出评价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教师不能直接否定或肯定学生的阅读答案,而是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们在知识启发下逐层走向数学真相,从而提升启发式情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针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通常可以采用视频观赏的启发式情境教学。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思维比较具体,对涉及到抽象想象类的几何知识往往缺乏学习耐心和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观赏的启发式情境教学,打破课堂材料图形的二维限制,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直观和抽象的多维角度,最终实现对几何图形的学习。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几何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时,可以采用视频观赏的启发式情境教学,注重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培养他们对几何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教学的探究 篇12

一、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情境中的学习,是在真实世界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经验,将有助于学习者构建更加牢固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再应用到新的现实世界情境中去。创设问题情境,从本质上来看,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一种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分析明示问题

这是一个信息转换过程,这一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和上述情境材料中提出问题。通过进一步的思维加工处理,剔除无关信息,以获得对问题本质的认知。

如在浓硫酸的教学中,先创设下列问题情境。

1.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为了实验狗熊的嗅觉是否灵敏,将掺有硫酸的饮料,泼在熊身上事件。

2.在网上打入“硫酸”进行搜索(显示绝大多数为硫酸产品介绍或硫酸毁容、伤人案)。

3.某硫酸厂电焊工曹某将一废弃于室外的装运硫酸的槽罐车切割分解,不料发生爆炸,酿成惨祸。

4.演示实验:将铁片分别放入盛有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

通过对上述问题情境的分析,要引导学生概括出待研究的问题:硫酸为什么会对人体或动物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在这些伤案中为什么都提到了浓硫酸而不是稀硫酸?是否浓硫酸具有和稀硫酸不同的性质?这种差异在哪里?浓硫酸为什么可以用铁罐装运?上述引起爆炸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引导解决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或逻辑思维方法,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探求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常有下列方法:

1.设疑———引探法。

2.猜想———验证法。

3.比较———归纳法。

四、反馈评价总结

上一篇:拆分运输下一篇:汉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