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2024-06-01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通用6篇)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1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蜗牛的运动》教学片断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1、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程。我将课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去观察探究蜗牛的运动,并将探究过程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能力、获取知识。

3、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开掘,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进行学习,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开放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目标定位:

1、让学生经历动态观察蜗牛的运动及爬行的痕迹。

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进行科学的描述。

3、通过对蜗牛赛跑的观察游戏,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4、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教学重点:

对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学难点:

蜗牛比赛的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教学准备: 蜗牛、放大镜、玻璃片、昆虫观察盒、麻线、白线、黑线、树枝、记录纸、直尺、同心圆的透明胶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1、每个小组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上。

2、在家观察蜗牛是否有疑问请提出来。

3、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4、听了这道歌,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生:蜗牛真有趣,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生:蜗牛爬得真慢等。

师:适机板书“爬”,说明爬是蜗牛运动的一种方式。

(本环节通过提问,允许学生对问题自主进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关于蜗牛的爬,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兴奋,纷纷举手发言。)生:

1、用什么爬?

2、怎么爬? „„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学生都高举手中的放大镜。生:(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师:(竖起大拇指。)要观察蜗牛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将蜗牛放在什么物体上? 生:透明胶片上。

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并做好记录。

(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生:蜗牛是用它的身体在爬的。生: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

师:(小结)蜗牛没有像人、兔、蚊子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种特殊的脚叫腹足。

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即是怎样爬的)?(小组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生:通过透明胶片可以看到蜗牛腹足的波浪状的运动。师:哪位同学用动作能模仿蜗牛是怎么爬的?

(学生跃跃欲试。)生:

1、仲琛同学模仿得像狗走路,大家笑了。

2、鹏程同学不管作多大的努力,还是失败。

师:人的腹部是无法做波浪伸缩动作的,所以大家都失败了。

在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1、发现蜗牛留下了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生:

2、把蜗牛爬过的路画下来。

生:

3、这些东西是粘液。是蜗牛爬过后留下的痕迹。师:请猜一猜。蜗牛分泌粘液对它的爬行有什么用? 生:

1、也许用来使爬行的路变得滑一些。(润滑作用)

2、可以把身体粘住不往下掉吧?(保护作用)师: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

(小组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生:能。

师: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

生:树叶、毛线、玻璃片、桌上、明胶片上„„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 生:

1、用腹部紧紧抱住毛线爬行。生:

2、用腹部紧贴玻璃片爬行。生:

3、用腹部紧贴着树枝爬行。„„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动态、细节和痕迹的过程,有所发现,认真地思考、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学会合理和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个人风采。而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敢猜、敢说,能猜、能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深入探究(蜗牛赛跑)蜗牛爬得慢,但都用自己的速度爬,于是可以让蜗牛的爬行进行比赛。师:怎样给蜗牛设计跑道,使他们进行公平的比赛?

(课堂气氛激烈)生:

1、在两根铅笔上爬。生:

2、在两根尺子上爬。生:

3、在毛线上爬。

生:

4、用毛线来测量粘液痕迹来比出胜负。生:

5、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比赛。生:

6、用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

„„

师:蜗牛能朝一个方向爬行吗?

生:

1、用食物去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生:

2、用小木棒去碰它的触角。

„„

师:谁能让蜗牛进行一次公平合理的比赛呢?

生:按书上的,把蜗牛放在同心圆的透明胶片上。看哪一只最先爬出最外面的圆。

师:比赛好的蜗牛也累了,放到盒子里让它休息。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学生的兴趣很浓。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都来展示自己,那这将是一个星光灿烂的舞台。同时培养他们从小关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操。)

四、课外探究

师: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

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比如:蜗牛有多大的力气? „„

(本环节通过课堂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识,这样的结尾,不但使学生乐于探索为什么或怎样做,而且更乐于将探索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这也是动物单元教学指向的十分重要的目标,让学生模仿像观察蜗牛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蜗牛的运动

反思评价:

三年级的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识,它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活动。所以说,我们的科学教学也是一次次活动。并从“活动”着手去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纲要》指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低效的!”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蜗牛的仔细观察,提出“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使他们的探究兴趣达到了高潮。这种导入,可 以让学生产生一个念头:我能行,我能解决科学问题!

通过提出“用什么爬?”“怎么爬?”等问题,让学生“亲历”了一次次活动,想到了研究蜗牛爬行速度,然后想到进行蜗牛比赛这个活动。与此同时,也使他们对蜗牛的运动、爬行认识都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活动不仅带给他们探究的欲望,也使他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有价值,并且意义深远的。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知识的终结。应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所以这时我就提出“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还能搞些什么活动?”等等拓展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他们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达成了科学的教学宗旨。

另外,本课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体会到有顺序的动态观察,细节 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本文荣获瑞安市2004案例评比三等奖)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2

一、激活经验, 感受转化价值

转化策略的运用价值, 并不是一个教师灌输的过程, 而是一个学生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 需要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及知识经验, 使其感悟转化的价值。

在学习转化策略之前, 学生已经有很多转化的感性经验, 为此,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 设置问题, 让学生自主探究, 感受转化策略的旧知。

【片段一】

师:分组讨论下, 在我们学过的内容里, 有哪些是运用转化策略来解决的?

生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就是运用转化。

师:你能否说说是怎么转化的?

生1:将平行四边形左边的三角形剪切, 然后割补到右边, 形成一个长方形。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

生2:三角形的面积推导是将三角形转化为长方形, 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生3:圆柱体的侧面积也是通过转化, 将其展开, 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的。

生4:圆锥体体积也是将其与圆柱体体积互相转化, 推导出体积公式。

生5:分数除法的算法是通过转化成乘法来计算的, 像

师:也就是说运算方面也有运用。

师:想一想, 为什么要进行转化呢?

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 转化的价值很广泛, 可以将新知变为旧知, 将特殊变为一般, 将复杂变单一。

生6:如果要求出一块土豆的体积, 可以将土豆放入圆柱体容器中, 计算水上升的体积, 就是土豆的体积。也即将土豆的体积转化为上升的水的体积。

师:如果要求一片树叶的周长呢, 怎么求?

生7:用一根绳子绕树叶一圈, 绳子展开来就是周长。

师:这是化曲为直的转化策略, 在计算圆柱体侧面积时, 也用到了化曲为直, 谁能说一下?

生8:圆柱体侧面是曲面, 将其展开变为平面, 由此就将计算圆柱体侧面的问题变为简单的平面计算问题。

通过各种方向激活经验, 将学生引入策略运用的源头之中, 让其深知转化策略的重要性, 从而形成初步的转化策略来进行的。

二、激活经验, 巩固转化认知

学生对转化策略的认知, 是基于丰富的素材积累。为此, 我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了挖掘和重组,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再次激活学生经验, 加深对转化策略的感悟, 巩固对转化策略的认知。

三、激活经验, 提升转化思维

学生转化思维的形成, 也需要一个经验激活的过程。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导其分析运用转化策略的手段、条件等, 激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 体会转化策略的思维过程, 提升转化思维。

【片段二】

师:有块长方形菜地, 种黄瓜占去1/2, 种番茄占去1/4, 种辣椒占去1/8, 种土豆占去1/16, 这些菜一共占去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1:我列算式计算1/2+1/4+1/8+1/16。

师:你怎么计算的?

生2:运用通分。

师: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吗?

学生展开讨论, 发现用简单的算式1-1/16即可解决问题:将所种下的蔬菜都涂上颜色, 要求出涂色部分, 只需要将剩下的空白部分减去就可以了。

师:不错, 这是借用图形, 数形结合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化。

教学反思:苏教版教材中的策略教学单元, 重在思维过程的彰显, 重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激活学生的经验,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3

班集体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大家庭,王敬莲老师教育学生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学会自主成长。王老师把班级事务划分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岗位,以“人人有岗”实现科学的民主管理。她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先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 需要进行选择,再通过民主推选、竞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依据教师、同学的评价和反馈,给予学生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在不断的调整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价值,感悟成长的美好。在学校“卫生、纪律、礼仪规范评比”中,实行值日班长轮换制,每天做好班级存在问题的小结,督促同学的自我调整。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继而采取竞争上岗的措施,使更多的学生在工作中释放出创新的火花。当大部分学生得到锻炼后,就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班内的纪律、卫生等各项内容由一个学生统一管理,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促进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使班集体纪律、卫生、学习氛围得到良性发展。

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教师要为其“推波助澜”。不管新接班的学生之间有多大的差异,王敬莲老师都同样看待,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目标是超越以前的自己。接班第一天,她告诉学生“不看以前的成绩,只重现在的努力”,把学生置于同一起跑线上,管理过程中以他们的纵向发展作为评价的基点,以每人一份的“脚印点点”成长记录为载体,以分数记录每个学生每一天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所有印记。通过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比的方式揭示结果,为表现良好的学生颁发各色纸质小旗,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方面。正面由教师书写奖励原因,背面由家长书写评价,“飘扬”在“成长的足迹”专栏里。

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连续过程。缺少认识自我的实践就无法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班会是学生进行集体反思的最佳时机。班里经常召开以 “反思成长”为主题的班会,如“和马虎说再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在“我想夸夸_____”的主题班会课上,学生针对获得小彩旗的感受、策略等内容进行反思和交流,为自己的成功而自豪,为别人的进步和努力而喝彩,相互欣赏和鼓励,使教室里涌动着快乐、幸福、温暖、昂扬的情绪。为了更加深入地引发学生的反思和竞争,“成长的足迹”专栏旁边还有一个“我能行”专栏,张贴着每个学生反思后形成的每周一次的近期目标,经过教师、同学、自己的评价确定目标是否达成, 达成后揭下来贴在日记本里留作纪念和提醒。获得小彩旗的奖励后再继续制定新的目标。这种方式弥补了主题班会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个性差异的缺憾,让每个学生立足优点、立足发展进行思考,达到自我超越。学生就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地攻克弱点,完善自我。

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教师要与之一起“披荆斩棘”。前进的路上有困难、有风雨,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经历、思想、学习状态,才能为其护航。王敬莲老师善于“察言观色”,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经常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使真情在不经意间传递。日记是她全面了解学生的主阵地, 学生敞开心扉,把她当作母亲、知己、朋友,她和学生做笔友,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以不同角色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鼓励和建议。“心连心”信箱是她和学生心理沟通的桥梁,不定时地进行心情征集,学生可以相对“隐蔽”地说出自己对同学、教师、班集体现状的看法和期待,也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疑惑和顾虑,她及时梳理,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沟通,以达到最佳结果。

王敬莲老师被同事和家长誉为“一个能改变学生命运的人”。“时刻关注,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王敬莲老师的工作原则;“不忽略每个孩子需要自己的每一个瞬间”是她的工作经验和信条;“对待孩子的自尊心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是她的工作方法;报刊书籍、网络、日记、家访、 召开主题班会、定期举行活动是她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渠道。她建立了特别关注学生档案,为他们记录跟踪日记,利用教育的最佳契机,随时随地进行心理辅导,彻底唤醒学生每一颗快乐生活、学习的心。

王敬莲老师认为,一个教师的价值不仅在于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持久。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听讲,是非常重要的。王敬莲老师首先要求自己认真备课,用纯熟的授课技巧、绘声绘色的语言、会说话的眼神加以亲切的肢体动作,使学生愿意听讲;通过表扬鼓励、幽默的话语让学生喜欢学习;通过细心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倾听、如何思考。此外,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课堂上,她一边鼓励爱发言的学生, 一边指导胆小不敢举手的学生。学生担心自己说错了被人笑话,她就引导大家该如何正确对待发言有误的同学,渐渐地,掌声和表扬声经常回荡在教室里。对于一时不能很快掌握新知识的学生,她就这样鼓励:“只要你能重复下来……”“别着急,再给你一点时间,我们在等你。”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了。

为了加快学困生的成长,王敬莲老师除了课堂上的鼓励外,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的辅导。为了增强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新课前她会帮其准备一段朗读或是提前告知要听写的内容,课上让他享受大家的掌声;还给这样的学生降低学习目标,如, 只要作业做对一半就能得到表扬条;还鼓励优秀生自愿和学困生“结对子”,这样的活动让学困生真切地感受到,前进的道路上不只是自己单兵作战,而是在一个充满关爱的集体中幸福地成长;同时,也让优秀生产生帮助别人能快乐别人,更能快乐自己、提升自己的成功体验。

师爱是阳光,使班集体充满家庭般的温暖: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学会竞争,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在管理中感悟责任;成长是阳光,孩子们每次坚定的努力, 每次反思的感悟,每次全新的发现,都彼此照亮、彼此滋养。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4

一理清问题

弄清题意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索、分析, 明确题目的大概含义。小学教材中常见的方法有:

1. 建立列表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 列表也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用列表的形式, 将问题的相关信息集合在一起, 可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无疑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出相应的表格并将有关数据信息填入表中, 通过分析数量关系, 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表格的引入, 通过锻炼学生自主整理信息的能力, 巧妙渗透对应思想, 将知识点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意识到列表整理在解决问题策略中的重要性。

2. 合理简化

数学课堂会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用简化的策略, 去掉一些无关的因素或多余信息, 化繁为简, 减少解决问题时的干扰因素;也可以化大为小, 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 使问题内部各成分的关系更清晰。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可将过程环节简化成流程图, 去除冗杂无用的信息和非本质的语言描述, 简化题目的本质内容, 使得解决策略一目了然。

二制订计划

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尝试使用有效的策略, 小学生思维发育不完善, 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与培养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与指导。不仅要进行获取多种分析策略方法的指导, 还要对学会运用策略解决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具体做法, 首先,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索策略。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除了传授策略的名称或简单地讲解策略外,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 如何独立地去寻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还原策略为例, 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名称, 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并画出流程图, 可顺着题目的意思进行正面的推理, 也可以从结果中逆向地寻找答案,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对同一策略要反复练习, 直至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既要抓住教材中的例题, 做好基本功, 又要防止学生机械模仿, 对练习题型进行适当的变化, 让学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如“长方形的面积”一节, 例题是花圃的长是10米, 宽增加5米, 面积增加50平方米。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 长和宽同时增加了, 面积也增加, 这样与课本中的例子有所不同, 学生可以自己画图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摸清规律解决问题。

三实现计划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保证计划实施的两种有效途径。分析法是从问题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 综合法是从条件的角度。这两种方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 锻炼了学生的灵活性, 更好地构建数学模型。动脑思考便于优化解题策略, 两者相辅相成, 解题策略的正确使用同样也离不开正确的思考方法。小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一些后进生虽然能解答对应用题, 但不一定能正确地理解每一个步骤。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确定解答步骤、每一步骤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对于解答不了的, 教师需要耐心指导。以解题步骤为纬, 以探索策略为经, 让学生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 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必经之路。

四反思评价

课堂教学中, 还要注意解决问题后的回顾学习, 总结在学会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所用的策略、反思中学习, 发展学生的思维。反思问题常常不被老师重视, 但它又是发散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以及运用的策略和方法, 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加强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互相交流的过程。评价时, 对于好的现象, 多鼓励、多表扬,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不能放任自流。

五练习巩固

在学生初步形成策略的基础上, 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要丰富、有层次感, 方式要多种多样,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使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培养学生自觉实践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实践策略一般具有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练习巩固, 还是以“长方形的面积”为例, 呈现宽减少的问题情境, 巩固新知。二是变化性练习巩固, 长和宽其中一个增加, 面积会增加多少。通过问题的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避免学生机械式地照搬。三是综合性练习巩固, 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学校体育场长40米, 宽30米, 扩建时长增加8米, 宽增加6米, 那么面积增加了多少?”问题情境变化了, 具体思路也变化了, 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去辨别分析, 用什么方法思考, 用什么策略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策略, 提高自身能力。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5

一、鼓励学生用脑大胆地“想”

常言道:“不怕做不到, 只怕想不到。”在学习中, 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联想, 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 就有了开阔的思维。只有大胆地想, 才能思绪万千, 才能打破学习中的思维定势, 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 教师必须先做好准备, 搜集下载关于火烧圆明园的电影资料, 并留出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观看电影, 然后让他们展开讨论, 谈感想、谈体会, 各抒己见, 有些学生便奇特地联想到了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为什么当时中国人愚昧落后, 制造不出火药枪和火药炮来抵御英、法联军的侵略, 反而让他们扛着装满火药的枪炮来烧杀我们?这样, 学生通过大胆想象, 打破了定势思维, 一下子就超越了书本知识的问题, 收效良好。

二、要求学生用眼仔细地“看”

所谓“看”, 就是观看、观察, 是获得信息的最基本条件。在学习和生活中, 先观察后思考, 是对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认识过程。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仔细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如要让学生领略课文中描绘的美丽风光时, 教师可以先播放相关的风光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尽情欣赏, 并根据自己的观察, 把自己的新发现说给大家听, 然后再互相评评谁的最新颖。这样, 学生在用眼仔细“看”的基础上, 进行了探究并创造性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三、指导学生用笔形象地“画”

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想象,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把自己的所看所想画下来, 再动口说出来, 从而使他们的手和脑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 以弥补学生上课只听不做的缺陷。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画风》这篇课文时, 教师用“简笔画”画出风中的事物, 再让学生想办法“画”出“风”来, 看谁想的办法多, 看谁的办法好。通过这样的活动, 既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比教师直白地讲解要好得多。

四、引领学生用口流利地“说”

在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上,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维, 既可以锻炼说话能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创设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 充分发扬民主, 构建和谐氛围, 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 以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

五、启发学生用手认真地“做”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就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指导学生学习时,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模式, 要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 自己动手圈点勾画, 自己动手查字典, 自己动手摘抄精彩的句段, 自己动手写心得等。这样, 学生就能在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六、倡导学生要善于把批判性的接受与创造性的学习有机结合

教师在开放式的课堂中要营造宽松的氛围, 要求学生遵循客观规律, 坚持真理, 敢于怀疑。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了解詹天佑多种设计和修造铁路的方法的同时, 还要说出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并进行合理想象和科学思维。这样, 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分析、大胆怀疑, 敢于创造性地学习知识, 充分展示了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七、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 还要引领学生寻找“捕鱼”的“场所”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 还需要引领学生寻找“渔场”, 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及学习的庞大资源应该到何处去找, 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和渠道。如从“电视天气预报”知道“明天有雨”, 我们明天出门就要带雨伞。再如, 如果从“报纸上”看到中小学生因成绩差, 竟然跳楼自杀, 面对如此现象, 学生会怎样想, 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你也是一个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的人, 又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确对待挫折?这些都是怎样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八、结语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6

一、掌握知识创设情境是前提

要使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猜想, 作出科学的假设, 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作为前提, 故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 积累一定的经验, 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依据, 猜想就成了主观的、凭空的猜想, 由此所作出的假设也就必然失去科学的意义。

科学探究活动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使学生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能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切合实际的猜想, 凸显问题解决方式或答案的信息。[1]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定律这一内容时, 我先创设实验情境:用弹簧秤在空气中、水中测物体重;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水中和CuSO4溶液中, 让学生观察后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纷纷给出答案, 有物体的重力、体积大小, 有液体的密度、深度, 还有浸入液体的物体体积等, 学生们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我接着说:“有不同意上述答案的同学请提出理由 (质疑) 。”这句话一出口, 教室里一片寂静, 接着, 有几只手陆续举起又慢慢地放下, 我知道他们处于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需要老师引导, 我指了指讲台上的实验仪器说:“摆事实说道理。”其中一个同学受到了启发, 跑到我面前对着学生做起实验来, 他用弹簧秤钩着一只钩码放到不同深度两个位置。这时我看到了教室里许多举得高高的手……学生的这种“猜想”不仅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探究铺了底, 同时也使学生把自己的思维与该课题连在一起, 接下去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非常顺利。

二、借助生活情境和科学实验指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是基础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点点滴滴积累的生活经验是宝贵财富, 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和源泉, 学生在探究新的知识过程中, 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点, 多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其思维过程为:又如在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中, 首先可引导学生研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有关 (阅读) ?”要引出这个问题,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井里提水”和“游泳”以及通过在河水中与海水中游泳的对比等生活例子进行猜想 (搭桥) , 根据学生提出的猜想, 归纳成: (1)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里的体积有关; (2) 浮力的大小还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根据以上两个猜想进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又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出发, 分别把金属块浸在水中和煤油中, 根据弹簧秤的读数, 从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接着激发学生提出新的探索课题和猜想:既然上述实验证明了与物体浸在液体里的体积有关, 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那么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呢?这一新的猜想的提出, 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强烈求知欲, 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并分析实验数据, 容易得出结论:F浮=G排。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提问和实验, 能激发学生的猜想热情。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假设为基础, 明确实验的目的, 并对实验材料、方法手段的可行性加以斟酌, 促进“假设”和“猜想”不断成熟。例如, 在验证蜗牛有无听觉的实验中, 通过拍手的形式来确定;在验证嗅觉的实验中, 通过蜗牛对醋和糖反应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和使问题得到解决, 实验结束后学生就提出了一些疑问, 认为这个实验设计不是很完美, 说服力不够。因此, 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设置对照组, 对学生所想到的干扰问题, 通过实验对照和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排除, 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参与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通过探究的过程来达到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猜想是关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能发现一些问题, 随时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内容和知识, 这就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可疑处求疑, 多用一些诸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可以用几种方法做”“哪一种方法更简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等提问, 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还要在无疑处求疑,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运用方法进行反思, 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 在学习理解元素概念后质疑: (1)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2)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同一种元素。 (3) 同种元素的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一定相同。又如, 室外的电线, 在冬天有风时便“嗡嗡”直响, 而夏天即使在大风天也几乎听不到声音, 为什么?请你做出合理的猜想或解释。

就是在课堂总结这一个环节, 教师也要突破侧重于课程知识本身梳理的“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这种教师总结套路, 改由学生来总结, 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科学信息 (概念、性质) ,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进一步猜想, 开拓新思路, 获得突破性的结论。如在教学中可以先出几道题, 让学生思考: (1) 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你认为哪些最重要, 最关键? (2) 你哪些知识掌握得最好?是怎样掌握的? (3) 还有哪些疑难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让学生回顾与分析探索的过程, 从中总结经验, “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总结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这种猜想与思维的空间, 无疑对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样既拓展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学会学习。

科学课程的优点就在于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猜想资源, 恰好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每册科学课本中都有一些“探索与研究”的题目, 很多教师常常忽略, 其实这些都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的教材, 这正是编者的意图, 如果在教学中好好设计, 是很好的资源。比如在上完“摩擦”内容后, 可利用课本上的探究材料拓展学习。如收集生活和生产中增大、减小摩擦的实例, 在收集实例的同时, 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一个没有摩擦的世界会是怎样的?由磁悬浮列车你能想到什么?再如, 科学课本中还有许多阅读材料, 是科学家的介绍、科学史的介绍、科技产品的介绍, 如道尔顿的原子论, 钱三强和邓稼先等。用这此科学家的研究生涯中都在运用猜想这种武器揭开大自然的奥秘的具体事例来教育学生, 启发学生打开猜想的大门。

四、巧用类比联想等方法进行科学猜想是提升

科学研究中常用已知的现象和过程同未知的现象和过程相比较, 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相似点或相联系的地方, 然后依此为根据推测未知的现象和过程的某些特性和规律。在探究教学中, 可以通过利用这种类比的方法提出猜想。例如讲解“欧姆定律”时, 可引导学生把水流跟电流进行类比, 即用水压来类比电压, 用水管的阻力来类比导体的电阻。因为学生容易搞明白水在水管里的流量 (即每秒流过横截面的水的体积) :当这段水管的阻力一定时, 水压 (水位差) 越大, 水流量也越大;当水压一定时, 这段水管的阻力越大, 水流量则越小。通过类比学生提出了如下的科学猜想: (1) 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 (似如水流量) 可能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可能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激发状态, 教师再因势利导, 指出以上只是猜想的可能结论, 是否正确尚需通过实验来检验。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从实验目的和控制因素出发来设计实验电路, 并动手连接实验电路进行实验, 获得实验数据;再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做出推理、概括, 最后得到抽象的文字关系, 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再如, 在学习了硫酸的知识后开始学习盐酸的性质时, 我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 把陌生的对象和熟悉的对象进行对比, 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进行对比, 从中学会“类比法”, 并进行“科学猜想”, 让学生在回顾中进行知识迁移, 在反思中进行猜想, 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另外, 让学生对一些事实进行归纳、总结, 得出科学现象和过程的结论的可能, 从而提出猜想。例如人发出声音时声带振动;蜜蜂发出“嗡嗡”声时翅膀在振动;敲击桌子时, 桌子振动发出声音;弹琴时, 琴弦振动发出声音……学生通过对大量实例归纳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科学探究中, 还有很多提出猜想的方法, 例如观察分析法、反向思维法、溯因判断法、因果判断法、概括外推法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探究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客观事实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教师播种的是行为, 学生收获的是习惯。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多创造一些机会, 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 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 还要在猜想的同时发动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

五、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的注意事项

l.树立新颖的教育观和师生观

科学课程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包括能力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课堂上问题的设计, 关键不在于问题的本身, 而在于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的培养、方法的培养和品格的形成。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条件、教会方法, 而不是设计一个圈套让学生去钻, 让老师牵着学生走。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充满民主与和谐氛围下的教学才会使学生得到心灵的解放, 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跃。因此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 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自己一时不知的问题, 要与学生共同研究切磋, 直到把问题解决, 对学生求真质疑的举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2.科学“猜想”要适时适度

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学习起始于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事实和现象, 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或不熟悉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要从具体事例出发,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 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的条件和背景材料来得出结论。因此, 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 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猜想”材料, 将与科学密切相关的生活内容及时纳入科学课堂中来。另外, 科学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 进行科学“猜想”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 也不是非有不可的教学环节。如果教师过分牵强附会, 反而会使学生思维混乱, 影响教学质量。

总之,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猜想的提出在学生探究中的核心地位, 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猜想能力的培养, 那么,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物流考试论述题下一篇:为这样的自己点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