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片段及反思

2024-10-14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片段及反思(精选8篇)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1

补充例:李叔叔想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他该怎么围呢?

师:猜想一下,他会怎么围?

生:用6根栅栏作长,3根栅栏作宽。

生:用8根栅栏作长,1根栅栏作宽。

生:用7根栅栏作长,2根栅栏作宽。

师:但现在李叔叔思考的问题却是怎样围面积最大。

学生有争论。

师:到底怎样围面积最大呢?光靠这样的猜想和无谓的争论是不行的。你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生:我觉得应该把周长为18米的各种情况的长方形都算一算,就知道哪种围法面积最大了。

通过列表发现: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师:现在大家再次观察表格,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结论:当长方形的长越长、宽越小时,围成的长方形就越扁,它的面积就越小。如果长为9米,宽为0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为零了。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无论是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策略的产生,都必须以“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过程为其载体。本课例中教者紧紧扣住“数学思维发展过程”这一核心,适时引领学生不断提升策略选择的思维品质。如出示问题后,教者提出:“猜想一下,他会怎样围呢?”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策略。当学生对各种围法进行争议时,教师提出:“光靠这样猜想、争议可不行,你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学生另辟蹊径,进行策略改向。在学生以为顺利解决问题后,教师又提出:“可能有的同学猜想正确,有的猜想错误,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得到一些启发。”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与评价,进行策略与反思。这样,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达到优化策略的目标。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2

自主预习, 让课堂的精彩如约而至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新授课)

师:课前让大家仔细回顾了上学的路线, 现在可以说说吗?

生1:我从家出发, 沿西环路到前进公寓, 再穿过前进公寓向东就到学校了。

生2:我从家出发, 先沿青年路向西走到盛世华城, 再从盛世华城向北走到市血站, 最后从市血站向东走就可以到学校了。

师:说得真好。 (手指生3) 你知道怎么从学校去生2家吗?

(略为思考)

生3:知道。

师:你去过他家吗?

生3:没有。

师:你都没去过, 怎么知道过去的路呢?

生3:我可以顺着他上学的路线一步步地倒推回去…… (过程略)

师:这个方法真好。

【反思】

课堂的精彩可以预约, 预约的背后是教者对学情的深刻把握。古语讲:“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 恰当地引出上学和回家的路线问题, 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数学引起“共鸣”, 进而从这一“原型”引出新知。整个过程清晰流畅,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求知欲望强烈, 为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无形地建立起了良好的心理优势。通过预习, 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例, 并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教师的指引下, 通过主动地思考, 自然而恰当地运用“倒推”的策略描述指定的行走路线, 为新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自主与合作, 开出课堂生命之花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练习课)

下面是张阿姨2005年4月份信用卡的对账单。

结余金额:280.00

1.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张信用卡对账单, 看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有了哪些认识。

小组发言, 互相补充:一张信用卡对账单里的信息主要有交易摘要, 支存记录, 交易日期和账单余额等几个方面。

2.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这张对账单, 那么要判断本月的余额是多了还是少了和什么有关系?

下面是一个小组的讨论实录:

生1:我以为本月的余额多了还是少了跟上个月的余额有关系, 上个月剩得多, 这个月的余额就越多。

生2:我不这么认为。上个月的余额是固定不变的, 我认为应该跟本月支出有关, 用掉的钱越多, 余额就越少;反之, 就越多。

生3:可是如果不仅仅是支出呢?如果再存入怎么办?

生2:如果是又有支出又有存入的话, 存的钱比支出的多, 那么余额就会多了;反过来, 支出的钱比存入的钱多, 那么余额肯定会少了。

生3:如果支出的钱和存入的钱正好相等, 那么, 本月的余额和上个月一样。

【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3

1.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画线段图、画直观图解决问题。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2.我们还学习了列表解决问题。表在这里又有什么作用呢?

3.用这些策略整理信息,都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

【赏析】从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反思对图和表的已有感受,课堂教学从这里自然地出发。

二、探究“同时两地相向”

1.理解题意

(1)(出示图)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

说明:小明家和小芳家在学校的两边,都在一条直线上。

(2)(出示图)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

提问:谁来摆一摆学校的大概位置?为什么摆在中间偏小芳一点?

演示:小明和小芳是怎样走向学校的?请两位同学上来演示。

指出:小明和小芳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出示:同时两地相向,画箭头。)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两人一共走了多少米”也就是“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为什么?(出示: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赏析】人在头脑中存储并加工概念,往往不是文字的定义,而是概念表象,它可以是视觉表象、思维图形,或是一个印象或经验,例如一个模型、一条曲线、一个符号、一组变化的动作等。先“直观地学”,再组织学生凭借经验对“直观”进行反思,这种基于直观的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的真实理解,同时课堂也多了一份灵动。

2.整理信息

(1)唤醒:你想把条件和问题整理出来吗?准备用什么策略来整理?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策略整理。

(3)介绍列表和画线段图整理的过程,大家评价。

3.解决问题

(1)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两人板演。)

(2)你能指着图或表格来说说解题思路吗?

4.反思过程

(1)发现了吗?刚才两个同学都不由自主地指着图说解题思路,为什么?看来,图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

(2)这两种方法从算式上看有什么联系呢?

(3)口答。

【赏析】交流画图时,教师只是在学生原生态创造的基础上给予点拨归纳,引导学生评价、修正、规范、简化,使他们对线段图的认识经历了逐渐提升与完善的过程。示范画图的过程由课件演示改为黑板板演,这样“直观地学”就显得亲切而真实。交流思路时反思“为什么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指着图说解题思路”,其实表格也能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图”之于小学生更直观形象,这一反思突出强调了线段图的直观性。

三、寻找意义

1.建模:这三个实际问题,都可以用同一幅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

2.寻找: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想到哪些实际问题?

出示: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同时向中间开凿。

接下去你会编吗?

出示:第一队每天开凿(60)米,第二队每天开凿(48)米,经过(4)天正好凿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教师补充完整线段图。

3.解决:列式计算,交流。

【赏析】练习设计整体感更强,模型思想更清晰,运用线段图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辩证意识更强。拓展例题“同时两地相向”将“4分钟”改成“20分钟”,通过反思使学生感悟到画线段图不仅要正确,还要简洁,甚至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把图画在心中,图的价值由此升华。

责任编辑 周瑜芽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篇4

兴化市荻垛中心小学 孙云峰

学生在例题1中初步体验了替换的策略,例2要求学生提出假设,然后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由于学生已经掌握画图、一一列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的假设可能是多样的,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课后,我对本课时有以下几点感触:

第一,学生解决问题方法日益多样化。一部分学生假设10只都是大船或都是小船,采用图画枚举的方式对上述设想进行调整之后。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按课本第91页的列表法进行调整。另外有两种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之中:一是一部分学生采用了大船从0条到10条一一检验的繁琐方法;还有学生设大船为x条,则小船为(10-x)条,列出较复杂的方程: 5x+(10-x)×3=42。虽然这个学生没解出这道方程,但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思维的活跃却令我倍感欣慰

第二,学生已有在众多策略中选择最优化策略的意识萌芽,但还需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策略的实效性。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性的因素可能在众多策略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用一种策略解决问题之后,就不愿再尝试新的方法,有一部分学习较认真的学生能进行多种方法的尝试。部分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各种策略有不同的特点,各有其优点或局限性。当时我根据这一部分学生的热情,帮助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策略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应用的情形。如在学生用图画枚举之后,我相机提出如果船数不是10条,而是20、30、40条甚至更多,还采用图画枚举的方式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呢?你们还会选择图画枚举的方法吗?当学生认识到图画枚举方法的局限性时,在讨论之后一致得出结论:当数据较大时,采用图画枚举法效率较低,最好还是选择列表法。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概括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再如在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我提出:按常规船的配臵方法有11种,从0条大船(或小船)到10条大船(或小船),你们认为是从0条大船(或小船)开始,按顺序列举还是教材假设大小船各5条,哪种方法更快捷?为什么?学生懂得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可以选择最有实效的策略,最优化的策略,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确保正确率。教材上往往主张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主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在尊重上述主张的同时,可适当引导学生注重策略的最优化和实效性,与上述主张并不相悖。

第三,学生的有序思考的习惯已经初步形成,但适当提醒还是有必要的。在学生掌握一一列举法,图画枚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认知有序思考,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应用。但采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时,由于绝大多数假设都不是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假设之后,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行相应的替换,在学生进行调整和替换的过程中,由于教材所选用的数据都偏小,部分学生用口算或凭直觉认为是某某数,就直接用某某数试算,而不是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出现重复或反向调整。有些同学侥幸一步就假设成功,所列表格中就只有一行数字,既是初始假想,又是最终答案,可能会忽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我认为有必要提醒一下学生:有序思考不仅是检验假设的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数学素养。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篇5

用 表格方法进行整理信息,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收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按一定的结构填写在表格里,但这个指导的度难以把握。第一次试教觉 得很简单,出现情境图后让学生整理的出条件和问题,直接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大都不知所措,或是把问题重抄一遍,或是列式解答,或是满脸困惑地傻坐,很难 提供一份比较满意的整理结果,还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到二小上课时,我就直接出示表格给学生,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老师的意图,但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领会列表策略难

在 试教课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透彻地领会完整的列表策略,解答归解答,列表归列表,很难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表格中该填问号的地方,填上 了数据,把本该最后一步完成的内容提到了第一步完成。于是我在二小上时,表格出现后,我就强调了问号的作用。在启发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理出解题思路 强调从问题出发怎样考虑。学生情况比试教时好得多,但仍有学生先列式解答,只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

三、体会策略价值难

让 学生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并自觉应用该策略解决问题是一重点,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例题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对归一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掌握的比较好。当出现 情境图时,有的学生已经口算出了一本笔记本的价格,甚至小华用去多少元?小军买多少本?也口算出来,学生觉得列表是老师和课本另外强加的额外负担。为了解 决这一问题,我将列表整理与情境图对比,突出表格更清楚,有条理。尽管这样,在后面的练习中可看出仍有学生觉得直接列式解答省事。由于时间关系,书后面的 两个习题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整理信息,引导活动从有形向无形发展,这一教学过程未能完成。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6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1

这一课是新教材中的比较有难度的一节课,以前策略的叫法是替换,现如今改成了假设,虽然叫法不同,但是课的本质是一样的,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假设这一策略将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使得原本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些。

选择这一节课也算是一种挑战,可以说,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觉得如果按照教案中的流程来应该来说还是比较清晰和流畅的。可是,预想的总归是和实际有一定得差距。接下来,就第一次磨课的感受来谈一谈。

首先,在新课教授前,有一个预习反馈,这一个反馈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因为转化是本节课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假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础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大多碰到的问题是解决一种未知量的题目。可是,在这一环节结束后,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小结过度,这就使得预习反馈的内容与新课没有联系起来。

其次,新授过程比较凌乱。原因很大程度上我被学生的思维牵着走了,并且回不到我之前预想的方案中。然后感觉是越来越乱,自己也没有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处理好,使得有时候自己的思路出现了混乱。课堂中对老师的考验还是很大的,对学生要会及时引导,对学生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及时利用和处理等等。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2

12月11日教研室成员来我校常规调研,汪主任听了我的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前我是这样思考的:学生在例题1中初步体验了替换的策略,教学例题2时要主动应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注意把握。如:提出的假设可以是多样的。教材呈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假设,即假设10只都是大船和假设大船和小船各5只。另外开展替换活动的载体可以是多样的,图画枚举和列表枚举等,这些都是已经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有能力应用这些策略。结合使用画图、列表、枚举,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综合而灵活的。

教学例题2时,一是组织猜想,引发假设,拓展思路。在创设情境后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10只怎样的船”。通过猜想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指出自己的假设,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营造解法多样化的氛围。二是验证假设,引导替换,有序思考。每一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看这些船是否正好能坐42人。如果学生的假设多样了,那么大多数假设都不是问题的答案,需要调整,即进行相应的替换。学生的替换活动逐步进行,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三是交流解法,寻找共性,体验策略。可以先交流各种假设与替换的方法,以及采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发展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再寻找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题2是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难度高了。对于教材上出现的画图假设,列表假设,等等,都可以肯定,在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每种方法,可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方法理解。并且要让学生体会到,例题2中介绍的画图假设、列表假设比较直观,利于学生的思考,但我们的思维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观的画图列表等具体方法,要逐步抽象,并用计算的方法体现假设的思维过程。

课后经过汪主任的评点,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特别是对假设这个策略,最后提炼出经典的4个词“假设——比较——调整——检验”4个步骤,这是我课上没有概括出来的。虽然我是按照这几步来做的。但没有概括出来,学生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上。学生还处于模仿状态。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新课程的一个创新,以前所没有涉及的,我在教学中也是努力在学习。往往是拿到教材,先翻阅教师用书,看看前人是怎样总结的,他的意图怎样,但往往会框住我们的思维,所以汪主任鼓励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新。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让我以三个“学”来勉励自己:“教——学也;始于自学——学也;终于教人,——学也。”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3

第一课时

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对照“真学课堂”的要求,精心设计了这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渗透“等量代换”思想

“等量代换”是假设策略的核心思想,我在课前让学生重温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意在让学生明白曹冲用石头的重量来替代大象的重量实际上就是蕴含了一种数学思想“等量代换”,为解决课上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在解决例1时,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大部分学生能很顺利的想到将大杯换成小杯,或将小杯换成大杯。

二、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认知冲突。

在学生口答完简单的只有一个未知量的题目后,出示例1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呈现对比强烈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问题的结构特点,形成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解决问题策略的欲望。

三、以学定教,教学中适时调整教案

在教学例1时环节,我的教学预案上,我预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三种思路:第一种是全部是小杯或全部是大杯,第二种是通过画图再解答,第三种是列方程解答。但是在课堂上学生都是采用了第一种假设方法,画图也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全班没有列方程解答的学生。这时,我就调整教案,展示了第一种思路。方程的解法,我选择是一带而过,只需要让学生了解这类题目也可以用方程解答,方程也是假设的思想,而且列方程解答,相对列式解答来说就复杂一些,既然学生能掌握列式解答的方法,就不必要求他们列方程。

四、自主尝试后小组活动

非操作类小组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的基础上。在解决例1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列式解答。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活动,说清楚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这样让组内学习较好的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对于后进生来说,在自主尝试的时候没有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他们可以听取组内其他成员的思路与方法,对他们理解题目起到帮助作用。个人认为在这些非操作类小组活动前,先由学生自主尝试,能培养学生面对难题时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有勇气去面对难题。如果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尝试的时间就进行小组活动,这样就会让学生对他人产生依赖,形成惰性,面对难题时也就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五、展示交流多样化。

真学课堂的要求指出: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主动交流的机会。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组内展示、全班展示,直观展示、口答展示等形式。在学生小组活动时,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路,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选取了两种不同方法的作业纸,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前面的白板上,让学生直观清晰的看清楚他人的作业,这时我并没有请被展示作业的学生进行自己作业的讲解,而是请全班同学共同思考这份作业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再指名回答。我认为被展示作业的学生已经在小组内展示过了,没有必要让他再讲解一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发言的机会,同时又给予了全班同学又一次理清算式每一步的机会,再指名回答,在倾听他人回答的时候,这时全班同学又进行了第三次思考。

在展示“试一试”解题过程时,我并没有在投影仪下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因为我通过巡视,发现全班基本都会做这道题,所以我只是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这样让学生一边倾听同伴的发言,一边思考同伴说的是否正确。既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同时在倾听的同时又思考了一遍,强化了解题思路。

不足的地方:

一、回顾总结不到位。

教材上安排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这一环节,而我只是把这些渗透在解决具体题目中,并没有作为一个环节,回顾解决了的问题。我应该启发学生从为什么假设、怎样假设、假设后怎样思考等方面展开交流,并作适时的提炼和概括,以提升认识。

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节课,可能由于后面坐了听课的老师,学生有些紧张,举手的.学生不多。我没能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发言积极性,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回答但是手却不举起来,这就需要我平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多鼓励孩子。

三、关注学困生还不够。

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阶段是比较有难度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时时的去关注他们,不能只考虑课堂的时间安排,而忽视了他们。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4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获取知识。

首先,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精心创设了两个复习题目,这两个复习题目是从例题改编过来的,为教学例题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养成寻找数量关系的习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出示例题,让学生比较例题与复习题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分析题意和找出数量关系,学生交流各自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学生会联系以前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也会根据复习题的铺垫想出一种新的思路。简单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两种方法,着重讲解第三种策略。这样教学,旨在让学生复习旧知,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且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找出假设策略的本质。从而真正理解假设策略,掌握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运用假设策略”的重难点时,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学会怎样从假设出发思考问题,根据这样的思路列出算式,并体会检验的好处。这样学生不但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练习内容回归生活, 桌子和椅子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事物、想身边的事情。联系以前曾经使用假设策略的地方,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领域。实践证明:结合生活,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应用价值,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体验、理解、吸收、内化等过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

①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应力求规范,比如个别列算式不规范,不能很好的体现思考过程,所以应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②评价语言和方式过于单一等。总之,我将不断反思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5

对于新教材中“假设”的策略我是这样理解的:“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换”是为了实现“假设”的一种手段。策略的教学更强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充分地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本课,我带领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较充分地经历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1.比较式渗透,自然过渡导入

课始我由易渐难,让学生抢答:(1)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大的杯子里,正好可以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同样大的杯子里,正好可以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紧接着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继续抢答,当学生迟迟不举手、面露为难之色时,我忙上前关切地问:“怎么了?”生道:“有点儿难?”我顺势同时出示这3道题,说:“这题和前两题比,难在何处?”有了比较,学生立即反映出:“这题有两种杯子,两个未知量,而前两题只有一个杯子,一个未知量。”我顺势利导,装作恍然大悟:“噢,是呀,如果这一题也能像前两题一样只有……学生接过话茬说:“要是也只有一种杯子就简单了。”我开玩笑地说:“你们想得可真美!这个美好的愿望能实现吗?”抓住学生这一迫切地心理需要,我紧接着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展开了新授序幕。

正是因为有了比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才切身感受到运用假设策略的好处,才乐于运用这种策略。

2.步步逼问,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假设策略的本质是对于一个新问题通过对未知量进行假设,然后通过分析逐步逼近正确答案,最后把答案给“找”出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它体现了一种逐步逼近的思想。也就是对于假设的策略来说,假设只是一个引子,其根本应该是根据两种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假设,是通过“换”来“找”出答案。当学生分析完题中的条件时,我话锋一转:“还记得刚刚咱们许下的愿望吗?”“你想假设都是什么杯子?你的这个愿望能实现吗?怎么实现你的愿望?依据是什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在展示交流学生的解题过程时,我让学生互相提问,并对提问作出明确要求:“通过你的提问一步步逼出他说出具体的想法。”通过猜想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营造解法多样化的氛围。最后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列式解答。

有学生这样列方程:3X+X=720,立即有学生反对,我忙引导:“你来问他,通过你的提问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那学生立即问:“你是怎么设的?”答:“我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大杯是3X毫升。”问:“那你方程中3X表示什么?”答:“大杯的容量。”问:“X是什么?”答:“小杯的容量。”问:“X表示几个小杯的容量?”答:“1个小杯的容量。”问:“大杯的容量加1个小杯的容量等于720毫升吗?”生傻眼……

3.及时归纳提炼,形成策略。

虽然策略的学习关键在悟,要多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但这并不因此就否定或削弱总结与概括的作用。事实上,必要的总结、归纳与提炼对于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清晰的认识,建立策略模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当学生经历了铺垫渗透,探索感悟两个环节后,对假设的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就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提炼:回顾解题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解决例1时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通过和前两题的比较有了什么想法,怎样解决困难的,需要注意什么?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提炼,学生对假设的策略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实际正确地运用假设的策略。

4.由形象到抽象,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整节课,我由扶到放,出示例题时结合情境图让学生理解题意,并画一画体现“换”的过程,这样更形象,更简单易懂。画图假设比较直观,利于学生的思考,但我们的思维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观的画图等具体方法,要逐步抽象,并用计算的方法体现假设的思维过程。所以当学生对“假设”的思想初步感悟后,在练习时我先是引领学生分析关键句,说一说解题思路,再完成,最后是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向指名汇报叙说自己的解题过程。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片段及反思 篇7

●教学内容与设计思路

《音频作品创作》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基本知识和声音数字化原理之后, 为了学习音频的采集和加工技术组织开展的一次主题活动,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选主题, 利用Cool Edit制作一份音频作品。整个活动共4学时, 包括作品的规划、素材的获取、录音合成、作品的再加工、展示与评价等。

我试图通过一个活动, 将数字音频的采集、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融入其中, 引导学生在创作音频作品的过程中引发技术需求, 再从需求出发学习相应的音频采集和加工技术。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音频作品, 首先, 要规划和设计作品, 如作品主题是什么、有哪些内容、怎样呈现等;其次, 要获取相关素材, 如伴奏音乐, 当获取的素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时, 还要进行相应的加工和处理;另外, 创作过程中要录音, 录音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怎么样解决?为了完善作品的效果, 要对作品进行后期加工, 如编辑、降噪、添加音效……我希望通过这些实际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促进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技术, 掌握音频采集和加工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体会技术运用的实际价值。

●教学片段与反思

明确活动要求之后, 学生开始创作自己的音频作品了。有的学生录制歌曲卡拉OK, 有的学生制作配乐诗朗诵, 有的学生录制音乐剧……随着活动的推进, 需求不断出现, 学生根据需求, 阅读资料、探索实践、交流合作, 学习相应的技术和方法, 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遇到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做适当的提示或讲解。

片段一:利用歌曲的原唱音频文件制作伴奏音乐

生1:老师, 我们找不到伴奏音乐。

生2:我们也是, 都是歌曲, 没有纯伴奏呀。

几个制作卡拉OK的小组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一位学生发问, 其他学生也都你一句我一句地附和着。

师:可以利用歌曲的原唱音频文件制作伴奏乐。

生:怎么做?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正在为此苦恼的几个小组的学生纷纷把目光转向教师, 急切地询问着。

教师演示讲解利用Cool Edit消除音频文件中的人声, 获得伴奏音乐的方法。

生:这么简单!老师, 你早说呀。

刚才还在发愁的学生立刻兴奋起来, 着手制作自己的伴奏音乐, 很快成功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准备开始录制歌曲卡拉OK。

反思:早说会有这样的效果吗?以往的教学中, 为了避免学生走弯路, 我总是在学生动手之前将学生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加以讲解和强调, 然而学生似乎并不领情, 往往在实践中遇到此类问题仍然不会。究其原因, 在真正遇到问题之前, 学生没有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 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效果自然打折扣;而当他们真正遇到困难时, 现实中的问题引发了学习的需要, 学生急需学习相关技术来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 无异于雪中送炭, 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可见, 需求是他们学习技术的原动力, 挖掘技术需求, 体现技术价值是引导学生学习技术、应用技术的有效途径之一。

片段二:变调

第三小组正在录制他们的音乐短剧, 由于组员是清一色的男生, 由一位男生扮演剧中女生角色, 生4捏着嗓子, 拿腔做调地装女生说台词, 累得够呛, 可总是不像, 引得周围的学生哄笑。

生4:老师, 我们能向其他组借一个女生吗?

师: (走过去) 为什么?

生4:我们组都是男生, 没人能读女生的台词。

师:那不必了, 可以将男声变成女声。

生4:是吗?怎么变?

师:想想男女生声音的频率、音调的特点, 用变调器试一试。

生4:老师, 您就告诉我们吧。

师:你们自己试试吧, 很简单的。

第三小组的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探索变调处理。反复尝试之后, 终于变调成功。生4改变了做法:先正常读了自己的台词, 然后利用变调器将录制的声音变为女声, 轻轻松松完成了任务。同时, 这个小组变调成功, 激起了其他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纷纷向第三小组请教如何变调, 于是第三小组的学生当起了小老师, 与同学们分享着自己的成果。又有几个小组的学生尝试将变调技术用于自己的作品, 制作了模仿秀等。

反思:在信息活动中,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是不是要解答所有问题?我想不必, 从需求出发学习技术不一定是向教师学, 还可以自己学、向同学学。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 就结束了学生的认识求索过程, 有时让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可能更为可取,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会掌握得更牢固、更具有运用的空间和价值。例如, 男女生声音的频率、音调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在前面讲声音的基本知识的时候曾经提到, 学生切实体会到了知识在技术运用中的实际作用, 将知识与技术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了。

片段三:音频编辑

第一小组的学生正在录制配乐诗朗诵《仰望星空但见流星划过》, 生5又读错了词, 组内同学失望地停了下来, 埋怨声一片。

生5把耳麦摔在桌子上, 垂头丧气地坐回自己的座位。

师:别着急, 慢慢来。

生6:老师:我们都录了好几遍了, 他总出错, 大家还得重录。

师:不必重录, 编辑一下都可以了。

师: (转向全体学生) 通过音频的编辑可以弥补前期录音中的很多缺憾, 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讲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请大家利用教材学习音频编辑的技术和方法, 进一步完善你们的作品。

一些学生翻开了教材, 开始学习音频编辑技术, 并尝试应用于本组的作品中。第一小组的学生又忙碌起来, 过了一会儿, 生5兴奋地叫着“OK”, 做了个成功的手势, 组内其他学生也带着满意的笑容欣赏起他们的作品来。

师:问题解决了, 怎么解决的?

生5:我将读错的那句重录了一遍, 然后删除了读错的那一段, 插入了新录的内容。老师, 你听听, 根本听不出来了。

生7:大家听听, 这是谁唱的? (他在作品中加入回响后, 所有的声音变得模糊不清了)

师:加回响效果了?

生7:对。

师: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效果?

生7:我也不知道, 加了回响效果就这样了。

反思:恰当地运用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 可以弥补我们的遗憾。反之, 也会带来负面效果, 因此, 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技术, 正确运用技术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之一。技术是为需求服务的, 应用技术解决问题, 首先要分析需求, 明确要做什么, 然后选择恰当的技术方法加以实现。这是信息问题解决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是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的, 比单纯学会某种技术更为重要。

《雷雨》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篇8

上一节课,同学们阅读了《雷雨》文本,了解了其中的人物关系,把握了作品的矛盾冲突;很多同学还结合文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主题方面的、有人物性格方面的、有人物语言方面的、有标题的含义方面的,等等。这节课,我们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重点分析人物台词,并看看台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情感,传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板书)《雷雨》经典台词赏析

【实录】

(展示上一节学生提出的有关人物台词的内容)

1.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2.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3.鲁大海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4.鲁侍萍 (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5.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6.鲁待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上一节课,同学们就文本的人物台词主要提出了上面六句,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自己单独思考,想一想,这些话体现出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情感,传达出当事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个别学生自己边看,边做笔记;大部分学生热烈讨论。时间大约7分钟)

师: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现在谁自告奋勇起来谈一谈,不要贪多,可以就一个或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问题4和5这两句话饱含了复杂的感情,鲁侍萍很想认自己的儿子,但是,当时情景之下,她又不能认;问题6表现侍萍善良、不欺诈的性格,借以澄清自己,表明自己的清白。

生2:问题4和5这两句话表现出她当时痛苦、失望的心情。问题6表现侍萍逆反、不屈服的性格,以此报复周朴园以解心头之恨。

生3:问题4和5这两句话将她当时那种矛盾痛苦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她想看一看大儿子周萍,但周萍打自己亲弟弟鲁大海的举动又使她愤慨,感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所以叫了一声“你是萍”,又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当周萍问她是谁时,她想说“我是你的妈”,但看到自己眼前的儿子已经成了资本家的强盗和帮凶,又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清。

生4:问题4和5这两句话,一方面表现了一个母亲爱子的心切;另一方面体现了鲁侍萍的觉醒和阶级意识,她不愿再认大儿子周萍了。问题1和2主要体现了周朴园的虚伪和自私,他害怕自己当年的恶行被人知道,因此露出了凶残的面孔。

生5:问题4和5主要表明鲁侍萍的矛盾心理,不敢认大儿子周萍,害怕影响儿子的名誉和前程。问题1和2主要体现了周朴园的虚伪和冷酷无情,没有见到侍萍时,特别怀念;真的见到了,又十分害怕、恐惧;这两句也是周朴园复杂性格的再现和矛盾心理的揭示。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也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周朴园的两句话集中体现了他的虚伪和自私的性格特征和复杂矛盾的心理,这一点大家有共识;鲁侍萍的三句话,其中有很多潜台词,也就是话中话,需要同学们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阅历等去认真领悟、深切把握。尤其是第4句和第5句,鲁侍萍究竟是“不愿”、“不想”还是“不敢”和自己失散了三十年的大儿子相认?

生6:不愿。悔恨自己当年的轻率。

生7:不敢。害怕被拒绝。

生8:不想。大儿子是周公馆的大少爷,未来周家财产的继承人,而自己只是一个老妈子,地位悬殊,他肯定不会认自己这个丢人的穷母亲的。

师:看来意见很难达成一致。不如我们来次表决,好吗?

众生:(大声地)好!

师:认为“不愿”的举手

生:7人

师:认为“不敢”的举手

生:3人

师:认为“不想”的举手

生:18人

师:咱们班有58位同学,现在只有28位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还有很多同学没有举过一次,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9:我认为是既“不想”也“不愿”。

生10:我认为是既“不想”也“不敢”。

生11:我认为是既“不想”也“不愿”也“不敢”。

师:文学文本是开放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都是允许的。对同一个文本,每一个时代的理解和解释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都会蕴含着读者特定的局限和偏见。因而,文本的意义只是相对的,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人们会对它不断地做出创造性地解释。当然,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读者在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对文本进行建构的同时,也应当受解读对象即文学文本的制约。解读的创造性和文本的规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读者的解读创造的翅膀不可任意飞跃文本所不能及的界域,否则,将导致误读。正如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

具体到鲁侍萍的第4和第5两句话,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为一个与亲生儿子失散近30年的母亲,她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渴望与激动,非常想认儿子;作为一个历经30年磨难的苦命女,她知道她们母子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她不能认;作为一个母亲,她必须为儿子的前程着想,她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敢认自己的儿子,担心儿子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害怕儿子失去自己的幸福,我想普天下所有疼爱自己的子女的母亲也都可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

【教学反思】

这节课力争达到“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学生自己解决疑难”的三自教学目标,落实新课标所倡导的“民主”、“平等”、“自主”、“探究”等教学理念。事实上,一旦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想的火花被点燃,其精神世界所创造出来的“精彩”、“独到”,会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更是教师的事先预设所无法想见的。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学素养等的不足,教师的引导、点拨也至关重要。最后,从几个不同的视角解读鲁侍萍的心理,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发挥了教师教学的主体性和教学组织者、促进者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上一篇:公司培训学习总结范文下一篇:医疗服务行为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