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精选12篇)
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篇1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 都有这样一种感慨:刚刚教完后, 学生有点懂了;巩固练习后, 学生很熟练了;碰到新问题后, 学生又无从下手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 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就题讲题, 教给学生的是解题的技巧, 后面的练习也只是“依葫芦画瓢”, 没有让学生真正经历并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学生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 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这个层面上。那么, 如何让学生体验策略的价值, 增强策略意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转化策略”的教学, 谈几点思考:
一、挖掘教材, 激发寻求策略的内需
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 往往以精练浓缩的编排方式来呈现一定的教学内容。作为教材的开发者、教学的组织者, 就不能仅抓住浮于教材表面的结论和方法来就题讲题, 而要理解编者的用意,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 把教材改造成能充分激发学生寻求策略的研究素材, 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 在教学计算1/2+1/4+1/8+1/16时, 不要直接地问学生你会做吗?怎么算? (通分) 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接下来出示正方形, 讲解转化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没有激发学生寻求策略的内需, 而是运用直白式地告知, 把“转化”的策略强加进学生的头脑中。如果把这个算式稍加变化, 提高难度, 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了。所以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说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 马上会想到通分;接下来肯定学生的想法, 指出通分也是一种转化, 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算式, 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 让学生试着再往下写两个分数, 提问:如果是这个算式, 你还想用通分去做吗?那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接着出示正方形图, 引导学生分析涂色部分的大小可以用1减去空白部分的大小……只有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困顿, 他们才会想法另辟蹊径, 那么寻求策略的需求自然也就产生。
二、亲历操作, 经历形成策略的过程
“策略”作为解决问题的计策、谋略, 与方法有区别, 也有联系。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把方法教给学生, 但无法代替他们形成策略。因为策略有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只能靠学生自己在模仿、操作、感悟、体验的过程中生成并积累,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错误与正确、失败与成功具有同等的价值, 缺一不可。
如:苏教版中年级教材在教学“转化”策略的例1时, 我根据这个理念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步, 出示两幅不规则的图形, 比较它们的面积。提问:你能一眼看出来吗?让学生在自主寻求方法的过程中产生困惑。第二步, 提问:你们是不是觉得直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不方便, 那难在哪儿?帮助学生分析困惑因何而产生。再引导学生思考把这两个图形都转化为规则图形, 唤醒学生以前掌握的等积变形的方法。第三步, 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动手操作将这两个图形都转化为长方形, 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正因为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 有了思维的深度参与策略的形成过程, 才内化于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 也为后面的进一步提升策略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反思, 把握提升策略的契机
“反思问题往往容易为人们所疏忽, 但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数学思维过程辩证性的一种体现, 即一个思维活动的结束包含着另一个思维活动的开始”。因此, 在解决问题后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 反思策略的运用过程, 对具体采用的策略进行分析、加工、整合, 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方法, 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提升, 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在上面例1教学后, 可以把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方法进行提炼, 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反思:我们运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的? (转化) 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呢?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选择这样的策略?等等。通过反思获得策略的过程, 让学生在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时, 懂得从哪里入手, 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问题出在哪里?我的目标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以致用, 体验运用策略的价值
在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后, 结合教材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变化的问题是必要的, 这对于策略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学以致用, 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加透彻, 学生对策略的价值所在会感受得更加深刻, 而且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 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教学计算1/2+1/4+1/8+1/16后, 我出示了这样一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如下图)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并在图上写写画画。交流时有的学生说用先分解图形再组合的方法, 把涂色部分转化成一个10格的图形 (含有9个方格的正方形和1个小方格) , 从而得出结果;也有的学生想到先算空白部分是6格, 再算出涂色部分是10格, 所以涂色部分的面积可以用5/8来表示。针对上述情况, 我及时小结, 要求涂色部分的面积可以用1去减空白部分的面积, 力求让学生切实体会到, 如果从正面解决问题行不通或很烦琐的话,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 进一步感受运用策略的便利。
总之, 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中, 不能只注重方法、技巧, 而忽略对策略的提炼;也不能只注重策略, 而忽略方法的习得, 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找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策略给问题解决带来的便利, 真正形成“爱策略, 用策略”的意识与能力。
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篇2
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帮助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引导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而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本身的价值。
我发现学生不喜欢画图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会画图。因此,主动而有效地运用画图的方法,内化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必须有相应的画图技能。如果学生不会画图,那么绝不可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运用这一方法,也就不可能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那些画图水平底的学生,有必要进行专门的指导。让他们先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再运用技能解决问题。还有部分学生不喜欢画图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的理解题意,导致不能有效地将信息进行形象化处理,画图的失败以及对解决问题的无效,使他们失去了画图的兴趣和需要,甚至产生了惰性。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在进行练习教学的时候,精心选择问题情境,用问题情境说话,促使学生自觉地选择画图方式整理信息。
四(2)班
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篇3
关键词:问题;策略;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具体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與选择运用。解决问题需要有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形成并积累的。
一、在情境中激活需求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该策略,有没有需求?在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一课,列表整理信息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所以学生没有整理信息的需求,也很难想到用列表来整理信息。而对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列表整理信息的策略,因为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图文题信息比较凌乱,不便于观察,以后学习中还会碰到有更多信息的数学问题,不便于数量关系的分析,给中下等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些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清楚地明白题目的意思,迅速地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把图文题中的信息加以整理。但是教材中给出的问题情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很快就能列式解答出来,没有整理信息的需求。学生没有内在需求,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列学习活动中去,认为自己已经能把问题解决了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整理信息呢,学生反而觉得是多此一举。
二、在过程中生成策略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而是要让学生在问题中思
考、在思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步增长。
本节课中学生产生了“整理”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欲望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怎样整理?怎样整理才能做到简洁?把这样的“大问题”放下去让学生去思考、探索。紧接着教师处理学生资源,经过两次资源的对比,寻找到删除无关紧要的文字、留下数学信息的整理方法,从而自然地得出列表整理信息。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由无形整理到有形整理的过程。
三、在比较中感悟价值
方法可以在传递中习得,但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
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课中,当每个学生都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整理好的表格与情境图作比较,感觉表格非常清楚,有条理;在用整理好的表格解决问题时,可以横着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竖着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了列表整理信息的好处,体会列表整理信息对解决问题所起的作用。
四、在运用中形成策略
本着习题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丰富学习经验的目的,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要创设使用策略的情境,引导学生能主动地运用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策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一次感受到策略是有用的,愿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运用这一策略,并获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在反思中提升策略
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之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思考:今天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都是先做了什么?怎样整理信息呢?(删去一些文字,简洁地整理条件和问题)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的策略有用吗?有什么好处?在什么情况下要运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信息?你对用这种策略解决问题还有哪些认识?这是对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价值的再认识,超越了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指向策略的形成,提升学生对列表整理信息策略的体会和感悟。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谈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篇4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分析
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不再以传统的算术应用题内容为线索, 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 以所学运算体现的数量关系为线索, 以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线索。人教版教材编排了图示、列举、列表、找规律、从简单情况人手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北师大版教材编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苏教版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从四年级起集中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 安排学生学习摘录与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假设、转化等策略。
一、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模式
1. 情景呈现, 信息处理——感悟策略。
教学四年级 (上册) “列表”的策略。课始, 教师出示信息比较复杂的“四年级部分学生订阅报刊的情况”, 让学生比较哪份报纸最受学生欢迎。这一问题的呈现, 让学生产生了寻找解题策略的需要, 培养了策略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用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优势所在, 又顺势不留痕迹地为后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接着呈现例题中小朋友的对话, 启发学生思考:面对这些信息, 你打算怎样做?五年级 (上册) 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只有一个知识点: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2. 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策略。
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关注, 意味着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参与的关注。只有思维参与, 才能使策略的形成过程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数学学习需要将缄默的内在体验表达出来, 将内在的思维活动、情感暴露出来。实验、操作、画图、列表、游戏等活动都是学生理解策略、体验策略、内化策略的好方法。我们应该允许、鼓励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不同方式来表达对策略的理解。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做策略”, 以达到对策略的充分体验和准确概括。
3. 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 增强思考的条理性——形成策略。
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不可能脱离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是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展示思维过程的重要方式, 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数学理解, 加深学生对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 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 反思策略的有效性——优化策略。
回顾与反思是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理性的思考, 这
一过程也是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筛选从而优化策略形成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 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优劣之分, 但思考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别, 都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的努力。因此, 教师应给学生阐明和讨论策略的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比较并优化策略。
5. 合理调整学习内容, 注重知识的运用拓展——提升策略。
教学四年级 (上册) “列表”的策略时, 教师把课本的最后一题设计成开放题:六一儿童节学校给每个优秀中队奖励了100元, 大家都想用这些钱去购买自己班级需要的物品, 有如下商品供选择:一副乒乓球拍30元, 一副羽毛球拍40元, 一个排球20元, 一根跳绳3元, 一副象棋8元。请根据班级的需要选择其中的2~3项自由购买, 提出相应的问题, 独立设计表格并解答。学生借助课堂上学习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 再一次体验策略的有效性, 提高了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策略的合理选择
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后, 就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问题结构的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建立解决问题模型的过程, 要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 首先要理解实际问题的特点。例如, 教学“替换”的策略时, 学生对“曹冲称象”的故事耳熟能详, 对“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也偶有涉及, 所以, 在课的引入部分, 通过故事引出“替换”这一关键词, 再借助图片的直观呈现, 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经验一下子就被激活了。接着在天平称物的直观演示下,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不同物体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运用替换方法, 把两种物体“统一”成同一种物体, 使“替换”这一策略呼之欲出。
三、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体会
1.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解决问题成了人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该挖掘这些素材。
2.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策略”一词语义的理解, 不能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作为教学目标, 而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体验。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反思 篇5
昨天印发了预习单发下去,今天收上来看了一下,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还是掌握得可以的,就是在画图的细节上不太注意。譬如画出增加或减少的面积,最好是要打上阴影,这样可以在观察图形的时候可以观察得更加清楚一些。而在预习单中打上阴影的,全班就只有2个人。还有就是条件,也有很多同学不标上的,长和宽倒是很少有人会忘记,就是预习单中增加的面积和减少的面积是不标上数字的。所以,今天上课,在交流预习单时,我拿了一份比较好的和另一份普遍性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得出了画图时的一些注意点:标上条件,打上阴影。
另外,我选择的预习单的题量太大,交流预计是五分钟,结果花了七八分钟左右。其实不用这么大的题量,完全可以在预习单的第二第三题中选择一题。
二、这一课时的题量虽然比较少,但想想做做的两道题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例题的解决是十分顺利的。
先出示题目,我问:读完题目之后,你明白题目意思了吗?结果学生很得意地说:可以?我心中咯噔一下,因为我的本意是估计学生看不明白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启发他们想办法解决,那么办法就是画图的策略,因为例题光靠读题是很难找出其中隐含的关系,更何况回答可以的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片。那么我只好再问一下:其中的关系是什么?还是有很多学生举手:请了一个,他十分自信地回答:我虽然暂时看不出来,不过我知道可以画一幅图。原来,不用我再继续引导了,他们自己全明白。
因为有了预习单的对比和引导,所以这一幅图学生画得还是比较好的。阴影部分,条件交代得都是蛮完备的。交流自己的思路也交流得还可以,就是画图完成算式再交流,学生速度太慢。
三、让学生反思吧
在完成试一试后,我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说一说自己成功的地方在哪儿,自己有何改进之处。虽然今天学生结结巴巴地说得也不是太好,但是我想,解题总归是要总结的,让他们反思,总比不思要好得多。而且这个能力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
四、题目的难度。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列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表格。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谈话:通过昨天的查字典预习,你知道策略是什么吗?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引入新课:在学习数学中也需要策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1.出示例图,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
谈话:星期天,小丽、小华、小军一起去超市。看他们都有哪些收获?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呢?
谈话:根据找出的数学信息,我们能不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2.解决“小华买5本笔记本要多少钱?”
谈话:哪些信息和这个问题有联系呢?怎样让需要的信息表示得更清楚?我们首先要对需要的信息进行整理。
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65页,自学青椒老师说的话以及右边的表格。看书上是怎样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
提问:书上是怎样整理信息的?我们要解决的是小华买5本笔记本要用多少钱,为什么把小明的信息整理出来?
讲解表格:先横着看,每一行的信息都是一个人的信息,再竖着看,每一列都是同类的。
优化表格,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之后进行小结谈话:解决该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呢?先列表整理信息,再分析数量关系,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既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最后列式解答。
3.解决“小军花42元能买多少本笔记本?”
学生自主运用学过的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通过这几个步骤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说思考过程。
合并表格:引导学生比较表格1和表格2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如果把两次列的表格合并起来,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
引用简化表格:我们还可以把这张表格简化成:
3本→18元 5本→( )元()本-→42元
提问:表箭头表示什么意思?观察箭头图,你发现了什么?
三、多层练习,内化新知。(略)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列表的方法和一些具体的策略。我相信只要肯动脑筋、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同学们一定会提出更多更妙的策略。
【教学反思】教师先以查字典的预习引入“策略”一词,让学生先理解策略一词的含义,再引入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能使信息显得很有条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列表的价值,并能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去寻找数量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学会用列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就在于怎样正确地运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较复杂的信息。在学习中,学生对于列表法的掌握并不好,主要在于不懂得列表的好处以及怎样列表来思考分析问题,很多学生甚至是在算过结果后再去填表,把列表整理信息变成了一种无用的操作。因此,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例题,发现信息比较多,比较乱,从而让学生产生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的愿望。而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抓住关键字,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最准确的意思,要从表格中就能看出题目的完整意思。通过让学生先自主整理列表,再汇报讨论,让学生明白虽然条件多,但我们只需要整理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即可。在教学中,也有学生把所有的信息都整理在表中,就是整理一个3€?的表格,然后看问题求的是什么,根据问题再去表中找相关的信息,学生说解决下一个问题时就不要重复列表了,这样也是可以的,我给予了肯定。而且教学时,我没有采用固定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体会自己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列表方式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篇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图法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价值。
3.使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一个长方形。
师:方案1:把长增加2米,宽不变。方案2:把宽增加2米,长不变。
哪个方案增加的面积大?
师:可动手画一画,再比较。学生独立完成。
2. 师:小军从家出发,先向东走50米,再向北走20米,又向西走40米,最后向南走20米,你知道现在小军离家有多少米吗?
(学生茫然。)
师:怎么办?有好办法吗?
生:可画画图。
得出:现在小军离家有10米。
设计意图: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精巧的铺垫是获得新知的有效路径。第一题目标导向明确,让学生观察图形,比较哪个方案增加的面积大,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图形上来。让学生画一画,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不难得出方案2增加的面积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巧妙地出示了第二题,学生在听了教师的要求后,不能很快得出答案,因为不借助图形,这道题确实是很难通过想像得出结果的,这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二、探究新知学习方法
1.出示:育才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和以前学习的求长方形面积有什么不同?直接看文字叙述,我们能直接求出答案吗?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1) 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 图形分析,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3) 列式:18÷3×8=48 (平方米)
师:18÷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画图?
设计意图:当例题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呈现时,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受复习铺垫的影响,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画图的心理需求。
三、巩固应用体悟策略
1.出示:育才小学原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小操场。准备对它进行改造,将小操场的宽减少5米,这样小操场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改造后的小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怎么办?
(1) 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 图形分析。
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师:5米大约画在哪里?(画在20米的平均4份处。)
师:减少的面积在什么地方?
(3) 列式解题。解法1:150÷5× (20-5)
师:150÷5求的是什么?20-5求的是什么?
解法2:150÷5×20-150
师:请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4) 比较反思。
师:与例题相比,这道题在画图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得出:减少部分画在原来长方形的里面,并用虚线表示。
2. 出示:育才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宽增加4米,面积也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师:这道题长和宽都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呢?
(1) 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 图形分析。
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3) 列式: (48÷6) × (48÷4)
得出:通过画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长或宽增加与面积增加之间的关系。可分别求出长和宽并解决问题。
师:这道题与例题在画图时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遵循了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前面的题目是从面积的增加到面积的减少,是在已知长或宽,再求出宽或长,最后求出面积。此题长和宽都不知道,但告知了面积增加与长、宽增加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要求出长和宽,再解决问题。这是对前面的题目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感悟画图策略在解决有关问题中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出示: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脑中画图再口答。
教师多媒体再展示。
通过画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1:40×8+50×8+8×8
方法2: (50+8) ×8+40×8
方法3: (50+8) × (40+8) —50×40
方法4: (40+8) ×8+50×8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不等同于应用题的教学,但也不能全盘否认应用题教学中好的做法,如分析数量关系、一题多解等。此处让学生充分讨论,借助图形,厘清各种数量关系,运用多种解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掌握有关数学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出示:育才小学图书馆买科技书和故事书共560本, 科技书本数的与故事书本数的正好相等, 新买来的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师:这是六年级的一道分数应用题, 你能用画图法来解答吗?
学生独立画图。
展示学生的图形并进行讨论、交流。
列式:560÷ (4+3) =80(本)80×4=320(本)80×3=240(本)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画图,轻松地解决了六年级的一道分数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画图的好处,学生兴趣盎然,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画图的意识,有利于画图策略的形成。
四、引导质疑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篇8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
设计理念
“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 ”其实质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 通过替换把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复杂数量关系转化为一种量与总量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教学实践表明用“算术”思维来理解倍比关系、差比关系两种不同类型的替换, 会给学生一种多变、难以把握的感觉, 缺少一个统领思维的不变的核心。而用“代数”思维来解决问题, 图式结合, 以已知的等量关系为基准, 在维系等式的平衡中体会变与不变的内涵, 这样处理更易于学生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完整过程, 让学生深刻领会策略内涵, 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用“替换”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寻找策略
1.口答
(1) 小明把640毫升果汁倒入8个小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容量是多少亳升?
(2) 小明把600毫升果汁倒入3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大杯容量是多少亳升?
(3)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亳升?
2.反馈预设:前两个问题, 学生能够轻松顺利地完成, 第三个问题会被难住, 认为不好做。教师追问, 为什么前两题好做, 而这道题不好做?学生反馈, 前两题倒入的是同一种杯子, 这道题倒入的是两种杯子, 并且每个大杯和每个小杯容量不一样。教师顺势引导, 让学生感悟到如果倒入的是同一种杯子就好做了。可是怎样才能变成同一种杯子呢?学生直觉反应“换”, 教师追问, 怎么换?学生反馈, 不知道大杯与小杯怎么换, 缺少条件?教师提供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顺势引出例题。
设计意图:借助素材的生活性、现实性, 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引导学生感受新问题的复杂性, 产生寻找替换策略的意识, 激发学习内需力。
二、自主探索, 内化策略
1.倍数关系的替换
分析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亳升?”
(1) 根据题中信息你能建立一个等量关系吗? (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2) 你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学生反馈预设:1个大杯可以换成3个小杯或3个小杯可以换成1个大杯。
(3) 图式结合, 探讨如何“换”?
方法一: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课件演示加板书对应)
原等式: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替换后:6个小杯+3个小杯=720毫升
教师顺势引导, 经过这么一换, 两种不同的杯子变成了同一种杯子即一个等式中的两个未知量变成了一个未知量, 从而成功地解决问题。你们说的“换”, 就是“替换”, “替换”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通过“替换”, 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了。
列式计算:小杯720÷9=80 (毫升) ;大杯
方法二: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 (课件演示加板书对应)
原等式: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替换后:2个大杯+1个大杯=720毫升
列式计算:大杯720÷3=240 (毫升) ;小杯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它们都是先通过替换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 再解决问题;要以大杯、小杯的关系为依据进行替换, 在替换过程中, 保持等量关系的平衡。
(5) 将结果带入已知条件进行检验。提醒学生, 检验时解答的结果必须满足题中所给的各个条件。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验结构里的替换是潜在的、无意识的, 通过引导他们参与替换活动, 反思是怎样替换的, 把学生潜在的、无意识的经验唤醒, 使隐含的思维清晰起来。
2.相差关系的替换
将例题中的“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变换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 抛出问题, 你还会替换吗?学生尝试。
方法一:把1个大杯换成1个小杯, 替换后等式左边会少装160毫升。要保持等式的平衡, 等式右边也要减去160毫升。 (课件演示加板书对应)
原等式: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替换后:6个小杯+1个小杯= (720-160) 毫升
列式计算:小杯: (720-160) ÷7=80 (毫升) ;
大杯:160+80=240 (毫升)
方法二:把6个小杯换成6个大杯, 等式左边会多装160×6毫升, 要保持等式的平衡, 等式右边也要加上160×6毫升。 (课件演示加板书对应)
原等式: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替换后:6个大杯+1个大杯= (720+160×6) 毫升
列式计算:大杯: (720+160×6) ÷7=240 (毫升) ;
小杯:240-160=80 (毫升)
设计意图:在两个相差关系的量之间进行替换时, 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化了及总量是怎样变化的?我引导学生对照等量关系的变化, 结合电脑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 让学生准确把握替换前后总容量及杯子个数的变化, 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在例题与变式题对比中提升思维
第一次对比:同中求异。
教师抛出问题:都是替换, 例题与变式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反馈预设:
(1) 替换的依据不同:例题中, 两个数量是倍数关系;变式题中, 两个数量是相差关系。
(2) 替换后的总量不同:例题中, 替换后总量不变;变式题中, 替换后的总量发生了变化。
(3) 杯子的总个数不同:倍数关系的替换, 替换之后杯子的总个数变化了;相差关系的替换, 替换之后杯子的总个数没有变化。
第二次对比:异中求同。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发现预设:解答例题与变式题时, 不管是大杯换成小杯还是小杯换成大杯, 不管是倍数关系的替换还是相差关系的替换, 不管总量、杯子的数量有没有变, 都是把两种不同的量替换成同一种量, 都要维持等式的成立。从而说明替换的目的就是把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复杂数量关系转化为一种量与总量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设计意图:比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 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防止知识的混淆, 提高辨别能力。我引导学生根据等式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让学生既能看到原条件的变化, 也能准确把握数量关系的变化, 从而进一步明确倍比、差比两种不同类型的替换特征, 在同与不同中探寻联系, 掌握替换的本质特征。
三、学以致用, 应用策略
1.基础练习
先说一说, 你想怎样替换?然后列式解答。
(1) 吴桥小学买了1个篮球和8个排球, 正好用去了360元。篮球的单价是排球的4倍。排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想:如果全部买 () 球, 可以把 () 个 () 球换成 () 个 () 球, 那么360元相当于买了 () 个 () 球。
(2) 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 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球, 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想:如果把 () 个 () 盒换成 () 个 () 盒, 装球的总个数比原来 () (填“多”或“少”) () 个。
2.变式练习
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 一支钢笔比三支铅笔贵3.6元, 铅笔和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
3.提升练习
重阳节学校买了3箱苹果和2箱桔子, 每箱苹果的价格是每箱桔子的2倍, 买苹果所用的钱比桔子多80元。每箱苹果多少元?每箱桔子多少元?
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设计着眼于积累数学方法, 建立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模型, 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 体会数学思想。同时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力求做到“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
四、总结提升, 拓展策略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一个等量关系中出现两个未知量的问题, 今后我们还会遇到一个等量关系中出现更多未知量的问题, 而且它们之间除了存在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 还会存在其他类型的关系, 但只要我们灵活地运用替换的策略, 相信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篇9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如何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
一、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设计
1. 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具体如下:
1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问: “图上画得是什么,写得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让学生认真独立地观看,分组讨论和交流,并汇报和交流获取的 信息。
2. 小组协作,探究问题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具体如下:
1个人或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采取讨论、实验、等方法自觉矫正错误,逐步得出结论。
2教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指导解题策略。
3. 交流评价,解决问题
交流评价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 具体如下:
1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
2各组成员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表示赞同、反对,开展有竞争的合作。
3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4. 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不断练习应用中深化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同应用的目的。 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具体如下:
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好练习。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组织学生分层练习。
2学生人人完成基础题的练习,低等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综合题,中等生在完成综合题的基础上,尽力完成提高题,优等生三种练习都完成。
二、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全面参与
爱因斯坦认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呢? 1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找。如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就可以提出它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有什么关系,怎样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等问题。2在知识怎么样上找。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在师生猜数游题。3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如学习商不变性质时,在观察一组算式的商的特点后,学生就可以提出商为什么会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等问题。
2. 关注解决实际问题
能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首要目标。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教师的眼中有优劣之分,但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
例如,在学习“尝试与猜测”中鸡兔同笼问题时,不是将重点放在具体的解上,而是放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上,运用列表、画图的形式加以呈现。同时通过逐一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检验,最终得到问题的结果。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还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和估计能力,使学生经历建立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发展自己进行判断的能力。
3. 对问题解决过程给予评价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求出问题的答案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还应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 观察学生解题过程的细节; 聆听学生对解题方法的讨论; 批改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考试卷; 分析学生的学习体会或考试心得; 阅读学生的数学小论文。然后,学生就可以提出老师猜得这样快有什么秘诀,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等问题。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10
关键词:数学,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主题, 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自然延伸, 是高级形式的数学活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越来越被数学界普遍关注, 它对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理解数学问题和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
1. 什么是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2. 什么是数学问题的解决?
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境状态下, 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二、明确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对于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数学问题解决, 是一种对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规则、方法和技能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 因此问题解决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2. 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问题解决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训练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对题中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感知, 而且还要求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多角度地思考, 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 同时还要让学生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推广、迁移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中去, 因此问题解决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生在面临新的数学问题时, 由于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直接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 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题中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掌握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基本策略
1. 抓好问题解决的四个环节。
(1)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 这一步主要是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搞清楚题目叙述的事件, 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为后面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途径做好准备。在理解题意时, 要注意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始状态有全面而完整的认识。如“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35头, 下有94足, 问鸡兔各几何”, 题中“鸡2只脚, 兔4只脚”是两个隐蔽的条件, 没有直接告诉你, 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挖掘发现。 (2) 寻求方案。认真分析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解题思路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首先是引导学生把问题中的主要内容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法建立起联系,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其次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确定问题解决的起点。同一问题如果思考起点不同, 则思维过程展开的方向也就不同。例如, 建设工程队修一段路, 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 第二天修了余下的3/7, 还剩570米。问这段公路长多少米?如果以求第二天所修米数占公路全长米数的分率为突破口, 其思维过程是: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剩下的570米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全长共有多少米”。如果以求第一天修后所剩下的路长为突破口, 其思维过程是:把第一天修后剩下的米数看做单位1→第二天修后剩下的570米所对应的分率是几分之几→第一天修后剩下多少米→这段公路的全长是多少米。最后确定运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3) 实施解答。实施问题解答是问题解决的具体实施, 它要求学习者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 按照既定的解题思路, 根据四则计算的意义列出算式, 进行计算, 直到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一步既是一个执行解题计划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检验和修正原计划的过程。如果发现前面所制定的求解计划和解题思路不当, 应及时修正。 (4) 反思评价。在问题解决以后, 教师应引导学生看解题过程是否合理、计算数值是否正确及最后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在确信自己解题正确无误后写出答案。反思评价这一步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保证解题的正确性, 还能进一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 突显问题解决的三个特点。
(1) 问题解决的情境要体现“趣”。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力求体现趣味性, 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解决单纯的数学问题更有趣。如, 我校六年级的80名同学和2名老师去公园春游, 总务主任说每人可供应2瓶汽水 (包括老师) 。到了公园, 商店贴有告示:每5个空瓶就可换1瓶汽水。你能帮助总务主任筹划学校至少要购买多少瓶汽水吗? (2) 问题解决的过程要体现“实”, 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题目本身的内在因素, 把主例用好用足, 把问题解决落到实处, 这比单纯地解答同类的一百个问题的作用更大。如, 某校三年级同学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男生有80人。三年级共有多少人?。 (3) 问题解决的练习要体现“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都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题组练习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按比例分配问题可设计如下练习:a.三堆煤共重27吨, 甲、乙、丙三堆煤重量的比是1∶3∶2, 这三堆煤各多少吨?b.三堆煤共重27吨, 若从甲、乙两堆煤中各运1.5吨到丙, 这时甲、乙、丙三堆煤重量的比是1∶3∶2。这三堆煤原来各重多少吨?c.三堆煤共重27吨, 若甲、乙两堆煤各烧掉1.5吨后, 这时甲、乙、丙三堆煤重量的比是1∶3∶2。这三堆煤原来各重多少吨?
3. 掌握问题解决的三条策略。
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本质 篇11
一、“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之根:彰显策略的优越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每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某一类问题时都有其它策略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教师首先要研究所要教学的策略在解决哪些问题时才能彰显其优越性,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心体会策略的优越性,突出策略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我们在教学“列表整理”的策略时,可以创设一个有多余条件的较复杂的购物情境图(如下图),让学生感到条件比较多、比较“乱”,一时理不清头绪,需要借助列表摘录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帮助自己理清所求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排除与问题无关的条件干扰,使要求的问题和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加明朗化、清晰化。让学生产生学习“用列表整理”的心理需求。这样,学生在用列表整理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用列表整理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而且深切感受到该策略能够帮助他们有序处理信息,减少思维干扰,为顺利解决问题理清了思路。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之源:凸显策略的应用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总结、提升而最终积累形成的,是解决问题背后的实践智慧,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广泛实践应用中逐步学会灵活应用策略。
首先,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弄清策略的来龙去脉,知道在哪些情况下用什么策略能比较便捷地解决问题,在多样化实践应用中掌握如何才能灵活地使用策略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倒推”的策略时,通过走迷宫、翻牌游戏和例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在遇到知道“现在”,追溯“原来”或正向思维解决问题有困难的时候就需要用倒推或倒过来想的策略;再通过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感悟到,运用倒推策略要从“现在”依次逆序地推向“原来”,中间不能跳跃。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展示所学策略在学生学习、生活乃至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活动经验,体验到策略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增强策略学习的必要性。例如,我们在教学“转化”的策略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运用了“转化”的策略?在生活实践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运用了“转化”的策略?让学生通过研讨,深切感受到“转化”的策略不仅应用于我们数学知识的每一个板块,无论是小数、分数乘除法等“数与代数”知识学习,还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等“图形与几何”知识学习都要用到“转化”的策略;而且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例如我国政府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所采取的“家电下乡”政策,在军事上“声东击西”的战略,在工农业生产中求不规则酒瓶的容积、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等都用的是“转化”的策略。让学生体验策略应用的广泛性,增强学习策略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之魂:渗透策略的文化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策略学习过程中品味到策略对于人的实践智慧乃至生命质量的提升价值,真正做到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好策略的内在动力,唤醒他们心中的巨人。
例如我们在学完“倒推”的策略,可组织学生列举“倒推”的策略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实例:詹天佑运用“倒推”策略发明了“人”字形火车线路,牛顿运用“倒过来想”的思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彰显“倒推”策略巨大实用价值和应用广泛性的同时,也展示了“倒推”策略对于人类智慧提升、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教师可适时总结:“看来,‘倒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可以使很多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引发许多发明发现,还可以发展我们的逆向思维,让我们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变得更灵活,更聪明,更富有创造性。我们的生活也因此会变得更美好,更有趣,更丰富多彩,人类会变得更文明。”
再如我们学完“替换”的策略后,可以组织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实例:①啤酒促销:3个空瓶可以换1瓶啤酒。②《小学生数学报》开展集齐12个麦斯狗可以换一本数学故事书活动。③历史上狸猫换太子的故事。④《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全面展示“替换”策略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让学生体会到“替换”策略对于人的智慧潜能的开掘,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把学生送达智慧的彼岸,鼓励学生学好解决问题的策略,遇到问题,善于动脑,讲究策略,做一个生活的智者。
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篇12
片段一:自主——尝试画图
出示例1: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 长8米。在改建校园时, 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 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引导: (指名读题后, 很多学生都在思考中) 我们感到有点无从下手, 那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将这个题目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呢?
预设:再仔细看看, 这是一道关于长方形的实际问题, 可能由此产生画图的需要。
追问:你怎么想到要画图呢?
学生:把图画出来, 意思更清楚了, 想起来就方便了。
引导:是呀!画图也是解决复杂问题常用的一个策略。下面请同学们围绕“学习单”自主学习。
出示:自主学习单——
(1) 想一想:“长增加了3米”是怎么变化的?
(2) 画一画: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补全示意图。
(3) 说一说:同桌相互评点示意图, 并看图复述题意。
学生自主学习、尝试画图后集体交流, 明确画图的注意点, 再看图轻松解答。
【思考】
在本课学习画图的策略之前,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画图的具体经验, 比如画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等等, 找到了教学起点。怎样激活孩子们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读题、思考过程中自然地想到了画图的需要。这里的“自主学习单”的拐杖, 让学生在“想象——尝试——讨论——示范完善”的过程中习得画图的基本方法。其中在“尝试画图”“交流完善”的过程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 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沟通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初步培养了画图技能。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画图能帮助我们整理条件和问题, 找到解题的思路!
片段二:合作——深化巩固
出示例2:请看校园里有关草坪的实际问题——
学校大门口有一片长方形草坪。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 或者宽增加4米, 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引导:自己读一下题目, 思考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
也是一道有关面积计算而且比较复杂的题目, 学生自然想到了画图。
在画图之前,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划出: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 或者宽增加4米, 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 。谁能把它表达得更明白一点?
学生理解题意:如果长增加6米, 面积增加48平方米;如果宽增加4米, 面积也增加48平方米。
谈话:前后四人一小组, 讨论一下怎样画图来整理条件和问题?
学生不由自主拿好学习单上的原图比划、交流, 通过思维碰撞知道如何画图。
引导:谁愿意到前面来说说怎样画图?
根据学生汇报课件随机演示。
【思考】
充足的自主活动经验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并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在这一实际问题中, 既没有告诉长, 也没有告诉宽, 有的学生可能感到有点难度, 怎么办?深入理解“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 或者宽增加4米, 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后, 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地合作与交流空间。有的学生用两张图来表示题意, 通过合作交流过程中的互相点拨、互相碰撞, 达到了完善统一, 提升了画图能力。
片段三:辨析——合理选择
引导:下面我们再来静静地思考, 看看下面哪些问题需要用到画图的策略?
(1)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 苹果树每行6棵, 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2) 学校原有一个边长20米的正方形葵花园, 修建后葵花园的面积比原来多了100平方米。现在葵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学校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喷水池。改建后喷水池的宽减少了5米, 这样它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喷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第 (1) 题, 只要用列表的策略筛选、整理信息;第 (2) 题, 比较简单, 不用画图直接思考;第 (3) 题, 是比较复杂的、有变化的图形问题, 要用画图的策略。
总结:看来, 比较复杂的、有变化的图形问题常常要用画图的策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善于合理选择, 灵活应用各种策略。
【思考】
【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推荐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设计09-05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片段及反思10-14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05-26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05-15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01-17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学设计01-22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0-28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学设计09-06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06-01
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