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防控(共12篇)
病毒防控 篇1
猪圆环病毒病病原是猪圆环病毒2型 (PCV-2) , PCV-2对外界和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 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公猪的精液带毒可通过配种传播。
1 特点
(1) PCV2感染猪群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抑制) ; (2) PCV2感染猪群可并发或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 (3) PCV-2经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等并发感染。
2 与PCV-2感染相关的疾病
2.1 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和保育期的仔猪, 一般于断奶后2~3 d开始发病, 急性发病猪群中, 发病率4%~25%, 病死率5%~10%。
2.2 繁殖障碍
PCV-2感染可致繁殖障碍, 主要危害初产的后备母猪和新建的种猪群, 感染猪群可表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 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升高。
2.3 呼吸道疾病
PCV-2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 的原发性病原, 可引起猪的肺炎, 猪只表现出呼吸道症状。
2.4 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PDNS)
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 呈散发, 死亡率很低, 是由免疫反应介导的损害皮肤和肾脏的血管疾病, 猪皮肤上形成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呈红色到紫色的病变, 病变中央呈黑色, 病变常融合成大的斑块。
3 综合防制
对圆环病毒病, PCV2疫苗问世之前, 主要通过管理手段减少感染, 包括改善卫生状况和减少应激等, 在控制PCVD的爆发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3.1 仔猪分群饲养
对于一栋猪舍内的各日龄的断奶仔猪要分群饲养。将同一日龄的或相差7天以内的仔猪放在一起饲养, 避免不同日龄仔猪混养, 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为防止断奶时给仔猪带来的心理、环境及营养应激, 应喂给优质全价饲料, 使仔猪顺利过好断奶关, 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3.2 重视母猪产前免疫
在母猪分娩前按计划完成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伪狂犬病、蓝耳病等接种工作, 使母猪处于高免状态, 为初生仔猪通过母乳提供母源抗体, 为仔猪形成天然的被动免疫打下坚实基础, 避免有些疾病通过胎盘传播。
3.3 注意疫苗和药物的使用
疫苗免疫时注意佐剂成分, 尽量减少矿物油佐剂疫苗的使用, 或使用时错开PCV2感染期, 因为矿物油可激发圆环病毒的复制。另外, 类固醇类药物有增强PCV2复制和排毒的作用。
病毒防控 篇2
病毒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驱毒魔。
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
不聚集,不串门,病毒疫情不上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信谣不传谣,官方媒体最可靠。
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都是亡命之徒。
串门就是相互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
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
待到病毒驱散时,出门再转也不迟。
戴口罩为人为己,少串门利国利民。
戴口罩总比带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
东家走西家串,染上病毒不好办。
发烧不说的人,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
返乡回来莫乱串,左邻右舍捏把汗。
防护很重要,口罩不可少。用完不乱丢,病毒逃不了。
防控疫情全民参与,抗击肺炎人人有责。
非必要不出城,非必要不入城。
非必要不出门。
肺炎疫情不可怕,就怕有人乱溜达。
隔离的是亲情,佑护的是生命!
个人防护三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管好自家人,不要乱串门。
湖北回来不报告的人都是定时炸弹。
火神山雷神山,魔鬼瘟疫哪里窜”……
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严密组织疫情防控工作
健康来自防护,疫情止于科学。
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
今年上门,明年上坟。
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
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去地府相会。
拒绝会亲情不减,戴上口罩最安全。
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
聚会一时爽,全家感染悔。
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口罩你不戴,病毒把你爱。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务必做好自我防护。
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全力做好做实监测排查,坚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莫乱串,易感染;莫惊慌,自有方。莫串门,勤洗手,别让病毒跟着走。
宁愿长点膘,不在外面飘。长膘是“富态”,乱飘是祸害。
宁做一个灵魂的守护者,不做疫情的传播者。
朋友不聚,回头再叙;全民安康,才是第一。
潜伏期间也感染,千万远离感染源。
强化联动机制增强防御信心
强化责任担当形成强大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聚。
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续!
勤洗手,戴口罩,防护隔离不能少。不串门,不聚集,攻克疫情早捷报。
勤洗手,戴口罩。不出门,最牢靠。
勤洗手、戴口罩、少聚会、多通风、忌野味、吃熟食、遵医嘱、莫恐慌。
勤洗手来勤洗澡,病毒吓得无处逃。
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断。
少吃一顿团圆饭,您的亲情不会淡。
少出门、多居家、网络拜年乐大家!
少串门防止疫情扩散,多洗手杜绝病毒入侵。
少一次聚会,多一份安全。
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疗。
谁隐瞒疫情,谁就是千古罪人。
体温三十七度五,快上医院别耽误。
听党指挥不会错,全民皆兵定胜魔。
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我为自己省钞票。
无要事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
武汉返乡先隔离,男女老少都爱你。
武汉客人要记牢,自我隔离品德高。
现在请吃饭的都是鸿门宴。
小小疫情不可怕,全民齐心战胜它。
新冠病毒不可怕,科学防治远离它。
信心就是消毒剂,隔离就是安全网!
严防重点关口加强监测排查
要听晚辈好言劝,不戴口罩全家嫌。
一人传染全家倒,财产全跟亲戚跑。
疫情当前微信拜年,口罩一戴福气常在。
疫情防控不添乱,宅家就是做贡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与其外出要隔离,不如在家陪父母!
远离疫情家里宅,防病防灾幸福来。
这个春节莫瞎串,居家隔离最安全。
众志成城,控制疫情;自觉自律,护佑生命。
众志成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坐在家里,就是贡献;亲戚不走,来年还有。
番鸭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要点 篇3
一、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俗称番鸭“花肝病”或“肝白点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1997年开始在我国流行,发病日龄小,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过鸭成为僵鸭。
诊断要点:雏鸭怕冷,常挤成一堆,番鸭精神委顿,全身乏力、脚软或拐脚。肛门周围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剖检见肝脏、脾脏肿大或稍肿大,表面和切面有弥漫性、大小均匀、灰白色坏死点,脾脏的白色坏死点比肝脏上的白点略大,发病后期雏鸭见心包膜严重。成年鸭未见发病。
防控要点:可在番鸭1日龄时注射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弱毒疫苗。发病鸭使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药物防治细菌病的继发感染,饮水中添加保肝护脾的药物和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黄芪多糖)来改善病情。及时隔离淘汰发病鸭,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特别是在冬季防止病鸭聚集,对行走困难的发病鸭加强护理,必要时可以人工辅助给食。
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
俗称“鸭出血坏死性肝炎”,是2005年以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疫病。发病日龄小(以5~10日龄居多),病死率高,易感宿主广,番鸭、半番鸭、麻鸭、樱桃谷鸭、北京鸭等都易感。种鸭感染该病后,雏鸭的发病率特别高。
诊断要点:精神沉郁,突发死亡。死亡鸭肝脏和脾脏出现不规则坏死和出血,心肌出血和法氏囊出血,肾脏出血。
防控要点:淘汰带毒种鸭(父母代)。种鸭免疫灭活苗,使后代雏鸭有母源抗体保护。加强雏鸭的饲养管理,饲喂电解多维,做好保温工作,减少应激。对死亡率高的鸭群可用禽干扰素或植物血凝素进行治疗。
三、番鸭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1周龄内死亡率高达95%以上。各品种鸭均易感,一年四季可发,冬、春季节多发。
诊断要点:突然发病,发展迅速,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濒死鸭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似游泳状,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成年鸭不易感染。剖检病变主要见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表面有条状或点状新鲜出血点或血斑。
防控要点:种鸭接种疫苗,其后代雏鸭获得母源抗体,从而保护雏鸭度过易感危险期,避免该病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2~5日龄雏鸭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发病鸭用高免卵黄或者血清制剂进行颈部皮下紧急注射,重病鸭间隔12~36小时重复注射1次。及时隔离淘汰发病鸭,鸭舍彻底清洗和消毒,在饮水中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选购雏鸭时了解种鸭是否接种过病毒性肝炎疫苗。
四、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俗称“三周病”,仅番鸭发病,以腹泻、喘气为主要特征。该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主要侵害7~21日龄雏番鸭,发病率为27%~62%,病死率为22%~43%。随着番鸭日龄的增大,发病率、死亡率逐渐降低。
诊断要点:病鸭精神委顿、羽毛蓬松、蹲伏于地、张口呼吸、喙部发紫、拉灰白色或淡绿色稀粪。剖检主要见胰腺上布满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肠道炎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
防控要点:雏番鸭1~2日龄注射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弱毒疫苗。已感染发病的雏番鸭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皮下注射,结合抗生素综合防治,治愈率较高。
五、雏番鸭小鹅瘟
该病是一种急性、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传染病。发病日龄多为5~26日龄,主要感染雏鹅和雏鸭。病鸭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拉水样稀粪。成年鸭不易感染。
诊断要点:病死率高,腹泻,小肠外观肿胀,十二指肠肠内黏膜出血,部分病死鸭在小肠和盲肠内均可见“香肠样”的肠栓塞。无番鸭“三周病”的张口呼吸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三周病”更高。
防控要点:1~2日龄番鸭免疫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或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二联苗。发病鸭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使用抗病毒中药(如黄连)、肠道消炎药(如庆大霉素)进行配合治疗。
六、高致病性禽流感
该病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近年来,水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升高。各日龄、各品种鸭均易感,其中番鸭易感性最高,危害性大。发病肉鸭可见顽固型咳嗽、张口呼吸、采食量显著下降、精神沉郁、体温升高,有的病鸭可见神经症状(扭颈、转圈),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蛋鸭常突发该病,出现采食量下降、产蛋量下降或停止、产异形蛋。
诊断要点:病死率高,有神经症状。剖检见喉头黏液、气管出血及干酪样栓塞、内脏器官及肠道出血、卵巢变性及卵黄性腹膜炎、心肌条状坏死和胰腺透明样液化性坏死灶。
防控要点:选择水禽专用的禽流感疫苗做好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强制免疫,肉鸭在5~6日龄和14日龄各免疫1次。加强饲养管理,如冬、春季节的保温防潮,夏季的防暑降温,饲养环境的卫生消毒。发现疑似疫情,要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经确诊后进行封锁、扑杀、消毒。
七、鸭瘟
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为疱疹病毒属鸭瘟病毒。该病一年四季可发,对不同大小、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
诊断要点:感染鸭体温升高至42~44℃,饮水增多,采食量减少,双脚麻痹,流泪,眼睑四周湿润。部分病鸭头部皮下水肿。严重腹泻,粪便为绿色稀粪。剖检见食道黏膜有灰黄色假膜覆盖,肝脏表面有大
小不等的灰黄色坏死点或点状出血点,腺胃黏膜、肠道、小肠淋巴环出血,泄殖腔黏膜存在假膜和出血斑。
防控要点:该病治疗效果不佳,故重在预防。疫区或疫区周围的鸭群,要定期注射鸭瘟弱毒疫苗,在25~30日龄免疫1次,种鸭产前二次免疫。发生鸭瘟时,对健康鸭群或疑似感染鸭紧急接种4~5倍剂量鸭瘟疫苗,发病鸭用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对被病鸭污染的鸭舍、运动场、用具等应彻底进行消毒。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陈仕龙 陈少莺 林锋强 程晓霞 王劭 王锦祥 邮编:350003)
猪病毒性疾病防控 篇4
1.1 严格按标准饲喂
根据各类猪的营养需求确定饲养标准和管理办法, 保证猪发育正常, 防止营养性疾病发生。
1.2 预防霉菌中毒
霉菌毒素可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导致猪的抵抗力降低。种猪和小猪的饲料中可适当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 以减轻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
1.3 保证环境卫生
为猪群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保持栏舍清洁、干燥、通风, 气候潮湿、寒冷时,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 健全制度
2.1 坚持自繁自养
必须引种时, 应从非疫区购猪, 猪购入后要隔离观察1~2个月, 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猪在隔离期间应对几种主要常见传染病进行接种和用药。
2.2 坚持全进全出
妊娠、分娩、保育、育成全部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猪群同时全部转出, 栏舍全面彻底消毒后, 再进新的猪群。
2.3 严格消毒
猪场大门处和猪舍入口处设消毒池, 人员进场必须消毒。消毒畜舍应封闭好门窗, 先对地面消毒 (以免病原体随尘飞扬) , 再对其他部分消毒。消毒一般选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作用快、性质稳定和使用方便的消毒剂。
2.4 杜绝畜产品入场
禁止将生猪肉等畜产品带入生产区。泔水必须经煮沸消毒才能喂猪。
3 水质管理
3.1 加强水质监控
定期对饮水中的矿物质、有害细菌和藻类进行检测, 保证猪只饮水达到质量标准。
3.2 定期消毒水管
对水管进行消毒的目的是防止水管产生藻类、细菌及其他污染物, 以减少疾病传播。
4 药物预防
在疾病潜伏期, 应在猪饲料中添加预防药物, 以抗菌、抗病毒, 提高猪的免疫力。
诺如病毒防控告家长 篇5
尊敬的家长:
您好!由于近期病毒肆虐,特别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为了更好的预防诺如病毒,请家长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一、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二、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三、预防:
1、对于病人一般建议多喝水,不喝生水。
2、进食煮熟或容易消化的食物。
3、勤洗手,用六部洗手法洗(肥皂,消毒洗手液)。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洗手方法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搓掌心;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搓掌背;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搓掌心;第四步,两手互握,互相摩擦;第五步,拇指在掌心旋转;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要求洗手时间为40秒或以上。
4、孩子在园或居家都要做到勤开窗通风。
5、家长应每天了解孩子的健康情况,若有不适,应探热并记录体温。如发热超过37.5℃则不应入园。
6、凡孩子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本班主班老师,严格落实病愈返园制度。患病幼儿必须居家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72小时并由医院出具相关证明后方可返园,避免感染他人。
7、与幼儿园配合,若孩子在园发热,请及时将孩子接回,并及时就诊。孩子的健康快乐,是我们的共同愿望,相信能得到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规模化猪场圆环病毒病的防控 篇6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病;危害;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42-2
1 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
1.1 PCV2感染所致疾病
1.1.1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主要影响6~10周龄的猪,很少影响哺乳的猪,一般于断奶后2~3d或l周开始发病。病死率约为8%~35%。由于细菌、病毒的二重感染,常常使PMWS的症状复杂化、严重化,造成保育仔猪群极大的经济损失。
1.1.2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主要发生于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可单独发病,也可与PMWS同时发生。PDNS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免疫反应介导的损害皮肤和肾脏的血管疾病。
1.1.3 呼吸道疾病 PCV2常与PRRSV、支原体、副猪嗜血秆菌、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秆菌、附红细胞体等呼吸道病原体协同作用,造成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一旦发病,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均不佳。
1.1.4 肠炎 PCV2感染可以造成哺乳仔猪、仔培猪和育肥猪的腹泻,临床上此类病例很多,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好。
1.1.5 母猪繁殖障碍 PCV2感染可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感染猪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和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升高。同时,PCV2常与PRRSV混合感染引起母猪繁殖障碍,这种情况危害性更大,应引起重视。
1.1.6 先天性震颤 在仔猪出生后第1周,可因严重的震颤不能吃奶而死亡,活过1周的仔猪可以存活下来,多数在3周时间恢复。震颤为双侧,主要影响骨骼和肌肉,当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外界刺激可引发或加重震颤,如声音或温度刺激;有的在整个生长和发育期间都不断发生震颤。病因主要是母猪在怀孕阶段感染了病毒。
1.2 剖检病变
患猪消瘦,贫血,皮肤苍白,黄疽(有20%的病猪出现黄疸的现象)。部分猪全身弥补斑点状出血及坏死灶。解剖后,肺出现间质性肺炎,并有暗红色实变;淋巴结异常肿大,切面为均匀的灰白色;肝脏发暗,呈不同程度的花斑状外观,萎缩,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囊表面有坏死灶;肾脏出现水肿,苍白,被膜下有白色米粒大小的坏死灶;脾脏轻度肿大,质地如肉;胰、小肠和结肠也常有肿大及坏死病变。另外,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特征病变:患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大体解剖可见肺斑点状出血、胃溃疡。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PDNS)的特征病变:特征性的显微损害为全身性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大体解剖可见肾肿大、皮质苍白,有大量红色点状出血斑;脾脏肿大,出现梗死;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关节及肠道出血。猪只在繁殖障碍的特征病变:病理损害为肝脏慢性淤血,心肌肥大,严重的非化脓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心肌炎。
1.3 PCV2感染可导致猪群的免疫抑制
已有的研究表明,PCV2具有免疫抑制特性。PCV2感染猪的淋巴细胞可使循环B细胞和T细胞的数量下降,淋巴器官中的T、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数量升高,因此PCV2感染猪群由于免疫功能下降,使猪群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因此,PCV2感染的潜在危害很大。存在PCV2感染的猪群,可表现为猪群的健康水平下降,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
2 猪圆环病毒病的控制措施
本病无有效治疗方法,应尽做好防疫措施,避免感染此病毒。由PCV2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對养猪生产潜在的危害很大,控制猪圆环病毒病总的原则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2.1 加强营养
由于PCV2感染可以导致猪群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营养是影响PMWS、呼吸道疾病、繁殖障碍等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加强营养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主要可采取如下措施:①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因子,如微生态制剂、特定功能性氨基酸、黄芪多糖原粉等;②把控好原料关,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原料;③注意营养平衡、氨基酸之间的平衡、蛋白质之间的平衡等。
2.2 控制好饲养环境
2.2.1 加强室内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 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细菌性和病毒性继发感染的机率。由于PCV2对一般的消毒剂抵抗力强,因此在消毒剂的选择上应考虑使用敏感的消毒药。
2.2.2 加强室内温湿度的控制 温湿度控制可参照1进行。
2.2.3 做好室内通风 作好猪舍的通风、换气,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气浓度;保持猪舍干燥,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
2.3 加强管理
2.3.1 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规模化猪场应彻底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避免将不同年龄的猪混群饲养,从而减少和降低猪群之间PCV2的接触感染机会,尽可能地降低猪群的感染率。
2.3.2 接种猪圆环病毒疫苗 发病猪场可用猪圆环病毒疫苗给后备母猪、生产母猪及仔猪进行接种。接种疫苗后通过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以调整免疫程序及对疫苗优劣进行选择。
2.3.3 作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 在PCV2感染猪场应作好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尤其是应尽最大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此外,由于PMWS最易发生于断奶后的仔培猪,因此建议猪场在保育阶段减少疫苗的使用,尽量做到在这一阶段不用疫苗,将其他疫苗提早在哺乳阶段或转群后使用。
2.4 做好药物防治工作
2.4.1 采用抗菌药物,减少继发感染 适当使用药物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PCV2感染的危害更多地体现在感染猪群的继发感染或合并感染。PCV2感染猪群由于免疫功能的损害,易引起一些细菌性的继发感染,因此建议断奶仔猪每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150g、强力霉素150g,连续15天;母猪产前一周、产后一周,每顿饲料添加150g阿莫西林、2.5kg、15%金霉素、1.2kg利高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应用促进肾脏排泄和缓解类药物进行肾脏的回复治疗;采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并配合维生素B1+B12+Vc肌肉注射;选用新型的抗病毒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进行治疗。
2.4.2 进行药物治疗 ①高热蓝毒康A+B配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天2次,连用5d;②青、链霉素+板蓝根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每天3次,连续5d。
2.4.3 肌注猪白细胞干扰素,每日1次,连用3~5d,同时配合中草药抗病毒制剂
猪圆环病毒病潜在危害很大,但只要采取合理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
网络出版时间:2012-11-12 13:26:52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控 篇7
1 病原
犬细小病毒(C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单股DNA病毒。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室温下能存活3个月。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但甲醛、紫外线和次氯酸钠等可用于对犬细小病毒的消毒。
2 临床症状
肠炎型犬细小病毒可引起犬的出血性肠炎,常见于青年犬。病犬伴有呕吐和腹泻。初期粪便常呈黄色或灰黄色,夹杂黏液和伪膜。后期呈番茄汁样稀粪,味腥臭。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病犬后期体温下降,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困难,迅速脱水,急性衰竭而死。心肌炎型多见于4~8周龄左右幼犬,常突然发病,死亡迅速。多死于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剖检可见心肌纤维变性坏死,肺表水肿和出血。
3 流行病学
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犬,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犬均可发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城市犬感染率较高。犬细小病传染性强,常整窝发病。病犬的粪便、呕吐物、尿液和唾液中均含有犬细小病毒,可造成疾病的传播。病犬康复后仍可通过粪便和尿液向外排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
4 治疗
犬细小病早期可应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同时犬干扰素也可用于该病的治疗。对出血性肠炎病犬的止泻、止血和补液的对症治疗也很必要,能显著增加存活率。
5 防控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 篇8
1 病原学
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一种很小的病毒,由衣壳蛋白和基因组组成。PCR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酸性环境及氯仿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也能存活一段时间。PCV分为两个血清型:PCV1和PCV2, PCV1为非致病性病毒,PCV2为致病性病毒。
2 流行病学
PCV主要感染5~16周龄的猪,但最常见于6~8周龄的猪。猪群患病率为30%~50%,死亡率在8%~35%。本病发展缓慢,猪群一次发病可持续12~18个月。猪对PCV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可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少数怀孕母猪感染PCV后,可经胎盘垂直感染给仔猪。用PCV人工感染实验猪后,其他未接种猪的同居感染率高达100%,感染猪可自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
3 临床特征及剖检病变
临床表现为发热、少动,被毛粗乱,皮肤苍白,进行性消瘦,发育障碍,而且出现咳嗽、喷嚏、呼吸加快及呼吸困难等的呼吸系统障碍。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可见皮肤、可视黏膜黄疸,下痢及嗜睡。剖检病变最显著的变化是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及下颚淋巴结肿大2~5倍,有时可达10倍。
4 与PCV感染相关的疾病
4.1 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和保育期的仔猪,特别是5~12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2~3天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发病率为4%~25%, 病死率为5%~10%,并发或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加,死亡率可达25%以上。副猪嗜血杆菌是最常见的继发感染细菌。各种环境因素如拥挤、空气污浊、各种年龄的猪混养、卫生条件差及其它应激因素都可加重病情。
4.2 母猪繁殖障碍
PCV感染可致母猪繁殖障碍,主要危害初产的后备母猪和新建的种猪群。感染猪群可表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升高。
4.3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主要发生于保育和生长育肥猪。一般呈散发,死亡率低。病猪主要表现为皮肤病变,死亡的猪只解剖发现肾病变严重。
4.4 猪的呼吸道综合症
PCV是猪呼吸道综合症的原发性病原,可引起猪的肺炎,表现出呼吸道症状。
4.5 肠炎与先天性震颤
PCV感染可以引起肉芽肿性肠炎,猪只腹泻、消瘦,出生仔猪先天性震颤。
4.6“无名高热”
目前普遍认为在2006年和2007年暴发的所谓猪“无名高热症”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其中包括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等以及多种细菌。引起免疫抑制之后继发其他病原感染,导致病情的严重和复杂化。除了蓝耳病病毒外,也要控制好圆环病毒病,这对防治猪“无名高热症”有着重要的作用。
5 PCV的诊断
5.1 临床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本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疾病的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对于PCV的实验室诊断有多种方法,如电子显微技术、细胞克隆技术、病毒分离和提纯、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探针技术等。
6 PCV的控制策略
6.1 疫苗免疫是有效控制该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对PCV疫苗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洛阳普莱柯、上海海利等厂家已生产出高质量的PCV灭活疫苗。
6.2 改进完善猪场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尽可能采用分段同步生产、两点式或三点式饲养方式,改变保育房的设计,改善空气质量。
6.3 改进或改善饲料品质,保证足量的营养元素,勿使用霉败变质饲料。
6.4 对共同感染的病原体做适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有明显的效果,但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6.5 减少环境应激因素,如温度变化、贼风和有害气体等,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PCV及其他细菌、病毒和衣原体的继发感染。
6.6 对早期发现疑似感染的猪进行检查、隔离、淘汰。避免从疫区引进猪。严格控制来访车辆、货物进入猪场,同时也要避免其他动物进入猪场。
7 PCV的防控总结
当前猪场病毒性腹泻防控措施 篇9
1 流行特点
当前流行的仔猪腹泻病一般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流行的季节多从11月份开始一直延续到次年5月份。但也有猪场一年四季都有此病的发生。该腹泻多发生在产房仔猪,其他猪只相对较少发病,该病的一个典型特点表现在哺乳仔猪,尤其是刚出生的仔猪,病猪在出生2~3 d后先有呕吐症状,然后呈水样腹泻、迅速消瘦、脱水死亡,任何药物处理都没有太好的效果。发病急、病程短,常在1~3 d出现死亡,一般7日龄以内小猪不会超过3 d就会死亡,发病仔猪出生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并且连续多批次发生,可达4个月之久。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80%~100%。
由于本病流行面大、危害严重,有人认为可能有新病原出现,如有人认为是博卡病毒引起,但试验依据还远远不够,不足以定论。北京伟嘉集团从2010年11月份至2012年4月份,通过北京伟嘉健康养殖研究中心与合作单位对黑龙江、河南、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安徽等地35家发病场的207份病料进行检测,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出率为65%,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检出率为27%,轮状病毒检出率为25%。数据基本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冯力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何启盖教授、湖南农业大学余兴龙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毓茂教授等权威传染病专家大量的实验室病原分析结果相差无几,并未检出博卡病毒(2011年4月份至2012年4月份)。笔者认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该病主导病原,流行初期以流行性腹泻为主,大小猪同发。之后的第2、第3轮感染则继发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伪狂犬病毒(发病场伪狂犬阳性率上升)和大肠杆菌等,出现混合感染。
本病的另一特点是传统的针对病毒性腹泻的临床处理措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产房10日龄以内小猪基本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也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如保温处理、口服补液盐、单纯抗生素注射的方法基本无效;及时吃初乳与病料返饲母猪也没有明显预防效果;注射阿托品、使用收敛止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注射干扰素和康复猪血清的方法,效果也大大不如以前。猪场兽医基本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2 防治方案
针对本病的实验室诊断、病理剖检,结合临床实践措施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当前猪场流行的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要更换思路。产房发病小猪主要的病理变化表现在肠道,尤其是小肠,肠壁菲薄(图一)和肠内鼓气(图二)是主要特征,甚至刚出生未吃奶的小猪肠壁也出现这样的病变。直接说明病原主要以侵害猪小肠为主,破坏肠道黏膜,并且在母猪体内就已经感染。这一观点也由初生小猪小肠病变与初生小猪即可分离出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现象得以验证。因此注射康复猪血清和干扰素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如往年明显。临床高死亡率的原因在于受损的肠黏膜不能很好地完成营养吸收功能,肠道内高渗引起失水贯穿疾病始终,未被吸收的营养被微生物利用,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肠道鼓气并产生毒素刺激破坏黏膜,因此抑制肠道蠕动的阿托品并未起到良好效果。
根据上述临床实践分析,笔者根据新生小猪在母猪体内已被感染、病变主要是肠黏膜损伤、死亡主要由于营养物质不被吸收和腹泻脱水等造成的衰竭死亡等疾病特征,提出猪场应以“防先于治,防重于治”为方针,根据“强母猪、抗病毒、护黏膜、补营养”的原则综合制定防治方案,尽量治疗发病小猪,确保新生小猪不再发病,使本病在猪场中终止流行,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加强保温,不仅是仔猪保温箱的温度保持在30~33℃,产房温度也要提高到20℃以上,并要保持猪场干燥。
第二,对临产母猪产前第4天和产前第1天分别注射速康(干扰素)3 000万U/头,清除母猪病毒,保护待产小猪。产前第4天,双黄止痢(白头翁散)煎服,连用7 d。
第三,所有新生小猪注射速康(干扰素)300万U/头,连用2 d,预防病毒感染并起到清除感染病毒的作用;灌服润生康(微生态制剂尤其是乳酸菌)和脱霉宝(蒙脱石粉)各2 g/头,以达到吸附产生的毒素保护黏膜,吸收水分缓解高渗失水的目的。
第四,对发病猪,注射速康(干扰素)500万U/头,灌服润生康(微生态制剂),抗生素拌料预防继发感染。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对策 篇10
1 猪圆环病毒病的病理分析
1) 临床诊断的病症分析。在对猪的圆环病毒病进行临床诊断时, 猪龄大都在5~16周之间, 断奶前期的生长发育较为良好, 幼崽的呼吸道症状较为严重, 渐进性的消瘦, 出现腹泻和发育迟缓, 甚至出现黄疸和皮肤苍白的情况。初生发病的猪崽局部甚至全身出现哆嗦和痉挛, 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 治疗效果较差, 甚至没有效果。对病猪进行剖检之后, 可见全身的淋巴结肿大, 特别是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为正常的5~10倍, 其切面为黄色, 肺部出现肿大, 且间质较宽, 其表面存在大小不一的褐色实变区。且脾和肾均出现肿大和出血情况, 皮层内存在黄色的斑块, 而在其他的脏器内也存在一定的损伤和病变。通过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其全身的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在逐步减少。而单核吞噬细胞类的细胞浸润, 并形成多核巨细胞, 若在细胞中存在两性染色或者喜碱性的包涵体, 那么就能确定猪被圆环病毒感染。
2) 怀疑指标分析。若猪的皮肤出现苍白且发育迟缓, 其在保育期的死亡率较高时, 就会增高消化道水肿病以及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 亦或是猪出现了慢性猪瘟的症状。而病死猪的全身淋巴结呈现肿大的症状, 在肺部形成固化和致密性的病灶, 且淋巴结组织内的淋巴细胞也在减少, 当病猪的死亡率大于90%时, 那么就怀疑其很可能被圆环病毒感染。
3) 实验室的诊断分析。由于PCV-2病毒广泛存在猪群之中, 即便是在实验室诊断中能检测到PCV-2病毒, 但是又不能将其作为猪群是否被圆环病毒感染而发病的依据。所以在实验室诊断中, 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病毒进行分离与鉴定;二是开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三是开展原位核酸杂交试验;四是开展聚合酶链式反应;五是开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
2 防控对策
1) 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对策。防控工作的开展虽然是以预防为主, 但是也需要做好对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所以就笔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来看, 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当猪患圆环病毒病之后, 应内服抗病毒一号和黄氏多糖粉, 服用时间为2周。若猪的体温低于38℃, 就应肌注双胆黄注射液。而猪的体温大于等于38℃时, 则应注射黄金甲注射液, 肌注胺肽瑞注射液。只要及时治疗, 此类病猪均能治愈, 然而生长速度较为缓慢, 所以病猪在治疗过程中, 应强化对其的饲养管理, 切实做好对其的保温和圈舍清洁消毒工作, 才能更好地确保治疗效果, 进而更好地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2]。
2) 切实加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工作。在做好猪圆环病毒病治疗工作的同时, 还应切实注重以下防控工作的开展, 才能更好地降低因此带来的损失, 具体需要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1) 平衡猪的日常营养, 提高猪的抗病能力。为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 在不同的阶段, 猪的日常营养应得到有效的平衡, 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免疫系统正常发育。具体来说, 应确保其营养全面, 尤其是应确保其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的均衡性, 以提高其营养水平, 促进其抗病能力的提升。
(2) 生物安全措施必须严格实施。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主要是将所有污物清除之后, 反复地对猪舍进行冲洗, 并将污物刮出之后进行冲洗和干燥, 再进行2次消毒。在进行具体的消毒工作时, 主要是结合实际需要, 对消毒药物进行合理地选择, 一般选用复合碘和氢氧化钠即可, 这样病原体就不会形成抗药性。并注重外源性病原的控制, 尤其是在引进种猪时应做好隔离和观察, 当确认种猪无病症之后才能使用。
(3) 切实注重猪的免疫工作。就当前情况来看, 对这一病毒尚无针对性的疫苗。所以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其他可能的病原与疫苗开展相应的免疫工作。一般而言, 采用疫苗只能减少这一病症的发生。所以针对仔猪而言, 主要是7~21日龄的猪, 应将其注射猪支原体灭活苗。也可以采取病死猪病变较为明显的器官, 将其加工为灭活疫苗, 并在母猪配种之前和怀孕期进行注射, 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此外, 还可以采用药物进行预防。例如对于哺乳期的仔猪, 可以注射氟苯尼考和土霉素等抗菌药物。而对断奶仔猪, 则应在饲料中加入一定的金霉素和强力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而对于妊娠期的母猪, 则应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阿莫西林、替米考星、黄芪多糖、免疫球蛋白、柠檬酸等, 从而提升仔猪成活率[3]。
3 结语
综上所述, 猪圆环病毒病的病理分析必须结合临床诊断的病症、怀疑指标以及实验室的诊断等, 并切实注重上述防控对策的应用, 才能不断地提升防控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建波, 张辉, 刘长明.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J].动物医学进展, 2014 (1) :111-115.
[2]黎发金, 诸云本, 周剑敏, 等.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8) :259, 266.
苹果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建议 篇11
近年来,苹果病毒病普遍发生,逐年加重,特别是苹果锈果病。经调查发现部分新建园病毒病发病率达到了3%~5%,有些特别严重的果园已经达到了10%以上,且有加速蔓延的趋势。为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周边果区防治经验,总结了近年病毒病发生蔓延的原因和特点以及生产中已经采用并有效的防治办法,以供参考。
1病毒病普遍发生的原因
1.1苗木、接穗带病毒,导致新建园和高接园病毒病发生较其他果园重
上世纪90年代,全国大面积推广栽植无病毒苗木,这一时期栽植的果园整体质量高,病毒病发病率低。我县90年代初大面积建设的6 667 hm2果园,花叶病发生率近20年来一直低于3%。但是,自90年代后期以来,无病毒苗木的研究和推广没能得到很好的延续和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近年来群众普遍对病毒病的防控、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采购无病毒苗木的意识和要求,整个苗木市场对脱毒苗的需求不强烈,阻碍了育苗单位和育苗户加强脱毒苗的研究和生产。从而市场上形成了普通苗供应量过大、脱毒苗严重不足的现象,再加上新建幼园大多采用普通苗建园,因此各地新建果园病毒病发生普遍高于老园。同样,群众高接时对接穗的安全意识不强,接穗采集随便,来源混杂,加之采穗在冬季休眠期,无法辨别健树和病树。好多群众结合冬季修剪,病条、健条一起采,从而导致嫁接后病毒病快速传播。
1.2粗放的管理加快了病毒病的传播
1.2.1修剪工具可能传播果园作业工具修枝剪、锯等都可能成为病毒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如果用修剪了病毒病株的剪锯修剪健树,病毒可能通过伤口传染给健树。传染几率的大小取决于果园内修剪时修剪工具在病树和健树之间停顿时间的长短,间隔的时间越短,病毒病感染的几率就越大。据调查,生产操作中能做到工具消毒或分用的群众很少,在病毒病基数较大的今天,这种作业习惯无疑成了病毒病传播的一个渠道。
1.2.2连年粗放管理形成的弱树易感染病毒病现阶段,很多果区面临新老更替,部分老园由于树体老化、效益下滑,群众无心经营,粗放管理,一旦感染病毒病,将很快表现症状,加之不能及时得到防治,使得生长量快速下降,并成为新的病毒传播源。
2防控建议
2.1大力推广无毒化栽培技术和栽植无病毒苗木
推行无毒化栽培技术和栽植无病毒苗木是防止病毒病蔓延的最有效途径。要建立健全无毒苗的研究、生产、检测、销售、推广体系,加强相关单位职能、扩大生产规模、规范生产程序,严格执行从茎尖或热处理脱毒到无病毒原种圃,到母本园建立,再到苗木繁育圃大量繁育,并按照经过检测销售推广的苗木生产要求,开展无毒化栽培管理,逐步改善目前单家独户生产销售而造成市场苗木品种混杂、标准不高、病毒病泛滥蔓延的局面,尽快实现苗木市场主导产品由正规育苗体系的相关单位生产,且品种纯正、出圃达标、优质无病毒,从源头上着手使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2.2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抗病性
病毒病跟其他所有果树病害一样,健壮的树势可以有效抵御病害的侵染或减轻病害危害。有报道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根系吸收功能并配合施用配方肥料可促进树势增强,也可显著减轻病毒病的为害症状。现阶段果业生产大力推行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一些配套设施齐全、机械化水平高、管理技术领先的果园逐步实现了精准控制肥料和水分用量,有效控制树体生长量和负载量,保证了树体的持续健壮,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无疑将是今后病毒病防控的一条有效途径。
2.3科学采用挖树换苗措施
因为病毒病传播具有系统性,一旦感染,将终生带毒,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有效办法,而且当树体长大、根系互接后,还增加了根系伤口接触传播的风险。因此,发现病毒株后挖树换苗作为传统的防治办法,在上世纪90年代果园病毒病整体偏低的情况下,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有效控制了病害的传播蔓延。但是,对病毒株率过多的园片,为避免造成损失过大,可彻底隔离园片,如果所结果尚有一定经济价值,从土壤、树体两方面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延长其结果年限,最后再刨除;如果所结果实无经济价值,则应全部彻底刨除。
近年有些地方报道,针对土壤情况科学改良土壤酸碱度、施用生物菌肥及多元素微肥可有效减轻病害症状,延长树体寿命,保障经济效益。
2.4规范嫁接、修剪等相关流程,切断病毒病人为传播途径
科学采集接穗,在果树嫁接时,要把好接穗采集关,接穗最好采于无病毒母本园,也可在做过病毒检测不带病的普通生产园挂果成龄树上采集。在上面两种条件都达不到的情况下,可通过详细调查记载,选择树势强壮、无显性病毒症状、产量稳定、果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的成龄树采条,最好在生长季节标记采穗树,然后结合冬剪采条或者在翌年3月底4月初果树嫁接季节随采随接。另外,对有病毒病的果园,在修剪时,最好准备两套修剪工具,健树一套,疑病树一套,可有效防止病害通过工具从伤口传播。如果只有一套工具,可先修剪健树,后修剪疑病树,或者对修剪过感病树的工具进行消毒,可用酒精擦或高温火烧消毒后再用。
2.5药剂防治
目前还没有能根治病毒病的有效药剂,生产上已经采用的药剂主要是缓解和控制病害发展,减轻危害症状,常用的有“果树病毒Ⅰ号”和“果树病毒Ⅱ号”。同时,生产中还发现多种抗病毒药剂,如病毒A、宁南霉素等,喷施后都对病毒症状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可交替轮流使用。
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控 篇12
该病毒分为PCV1和PCV2两型, PCV1是从多株连续传代的PK-15细胞中发现的, 是一种可以感染猪的常规病毒, 其无致病性;PCV2是从病猪及一些无明显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猪体内检测到的。感染PCV2后会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与猪圆环病毒病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繁殖障碍、肉芽肿性肠炎、急性肺水肿、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本病最早于1991年发现于加拿大, 1997年首次分离到PCV2, 我国最早于1999年通过血清学方法证实了此病的存在。
PCV2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 可导致猪发生免疫抑制甚至免疫缺陷。
1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类型
1.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该综合征是由PCV2引起的, 患病断奶仔猪以呼吸急促或困难, 腹泻, 贫血, 有明显的淋巴组织病变和渐进性消瘦为特征。该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哺乳期和保育期仔猪, 尤其是6~18周龄仔猪最易感, 其次为2~4月龄猪, 其发病率一般在10%~20% (有时可达50%~60%) , 发病死亡率4%~20%。
患猪下痢、呼吸困难、眼睑水肿、生长发育受阻。病理变化为有不明显的淋巴结病变, 出现间质性肺炎, 胸腺和肝脏萎缩, 肾脏浮肿, 呈半透明状, 脾脏呈肉色, 胃有溃疡。
1.2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该综合征是由PCV2引起的, 以猪皮肤出现病变、淋巴结肿大和肾脏出血、肿大、坏死等为特征。该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和成年猪, 尤其是10~16周龄猪最易感, 其发病率低于10%, 死亡率达50%。
病猪轻度发热, 步态僵硬, 后肢及会阴部皮肤出现红斑和丘疹, 特征性症状为有坏死性脉管炎。脏器病变包括淋巴结肿大, 皮质有点状坏死, 肺脏、肠道和胃有出血点。
1.3 其他相关疾病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主要是由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有时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链球菌等也可引起发病。该病主要发生于4~6月龄猪, 发病率一般为30%~70%, 死亡率为10%以下。
猪繁殖障碍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或新引入的母猪。实验证实, 猪胚中心是PCV2增殖的主要场所。对640头母猪进行PCV2疫苗免疫, 统计免疫前后1年母猪的繁殖性能数据, 结果表明母猪接种PCV2疫苗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实验还采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免疫母猪所产仔猪血清中的PCV2抗体和核酸, 结果显示免疫PCV2疫苗母猪所产仔猪的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2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新特点
家猪和野猪是PCV2的自然宿主, PCV2各日龄的猪均易感, 而猪科以外的动物对PCV2不易感。研究表明, 用PCV2人工感染马、牛、羊、兔后, 被感染动物不产生抗体, 但病毒可在小鼠体内复制、传播, 因此小鼠常作为PCV2研究的动物模型。
PCV2主要经口腔、呼吸道感染猪, 病猪、带毒猪及患病公猪的精液等均是传染源, 病猪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怀孕母猪感染PCV2后, 病毒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 感染PCV2的公猪, 病毒通过精液引起垂直传播。感染PCV2的猪发生免疫抑制, 抵抗力下降。据报道, 2006~2009年与2002~2005年相比, 9周龄及以下猪的PCV2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 而10~12周龄和12周龄以上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
对各地猪只的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 PCV2的抗体阳性率在65%以上, 由此可见, PCV2感染已较严重。该病毒分为5个亚型 (PCV2a-e) ,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流行的PCV2已从PCV2a亚型转化变PCV2b。
3 猪圆环病毒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3.1 对猪瘟免疫的影响
检测结果显示, 猪接种猪瘟疫苗前后感染PCV2会导致猪瘟特异性抗体水平低下、血清抗体阳转率下降、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免疫前感染PCV2的猪在加强免疫猪瘟疫苗后, 其抗体水平和血清抗体转阳率更低。
对已感染PCV2的试验猪进行猪瘟疫苗免疫后, 在免疫第1、3、7、14、21、28和63 d收集血清进行猪瘟特异性抗体和PCV2抗体检测, 并采集淋巴结、内脏进行PCV2核酸和CSFV核酸检测, 结果显示, 几乎所有试验猪都未产生有效的猪瘟特异性抗体, 在其内脏组织中也未检测到CSFV核酸, 但在猪的淋巴结中检测到PCV2核酸。这表明PCV2会给猪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并抑制猪瘟抗体的产生。
3.2 对猪伪狂犬病免疫的影响
采集只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和人工感染PCV2后3周接种伪狂犬病疫苗的试验猪的血清, 对其PRVg B特异性抗体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PCV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体对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应答, PCV2在感染后期抑制了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用Real-time PCR检测仔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体外单接种和共接种PCV2、猪伪狂犬病毒后的调节性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水平, 结果显示, PCV2能抑制猪伪狂犬病毒诱导的细胞因子m RNA表达上调, 其中对IFN-γm RNA的抑制最为显著, 由此推断PCV2会对猪伪狂犬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3.3 对猪口蹄疫免疫的影响
采用阻断ELISA对只接种口蹄疫疫苗和人工感染PCV2后4周接种口蹄疫疫苗的猪血清进行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 对前腔静脉血进行CD4/CD8流式细胞术及血常规分析, 结果表明, PCV2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机体对猪口蹄疫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 可导致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数量降低, 进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4 疫苗的研究及效果
4.1 病毒载体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是将PCV2基因组中编码Cap蛋白的片段克隆到不同的病毒载体中, 通过培养病毒, 快速、大量获得具备免疫原性的PCV2Cap蛋白后, 再将其制备成疫苗。
用昆虫杆状病毒作为病毒载体, 对猪圆环病毒2型的ORF2进行表达, 结果证实, 该种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但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对营养、氧气等因子的要求较为苛刻, 而为增加含氧量不停搅拌也会给细胞造成巨大压力, 故该系统无法形成连续性表达。
4.2 嵌合病毒疫苗
将PCV2的Cap基因克隆入无致病性的PCV1基因骨架中可构建具有感染性的减毒嵌合病毒PCV1-2。为分析嵌合猪圆环病毒 (PCV1-2) 对仔猪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 观察接种PCV1-2后的健康仔猪的临床症状及检测组织病毒含量及血清学变化, 结果显示, 接种PCV1-2后, 猪体组织和血清中的病毒载量低, 大体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此可见PCV1-2的致病性明显低于PCV2, 接种仔猪快速产生了高水平的PCV2 ORF2抗体。PCV1-2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 该重组病毒有望成为圆环病毒的候选株。
4.3 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将PCV2野毒株或经标记改造的PCV2通过扩大培养、灭活剂灭活后, 与佐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研究表明:PCV2灭活疫苗安全性高, 免疫效果好, 可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被免猪产生的抗体效价高, 作用时间长。经产母猪或后备母猪免疫该疫苗后, 仔猪可通过初乳获得保护。断奶仔猪接种灭活疫苗能诱导免疫应答, 可有效抑制其他病菌引起的继发感染, 并提高饲料报酬。
利用悬浮培养的PK-15细胞繁殖病毒, 浓缩后β-内酰内酯 (BPL) 灭活, 油佐剂乳化后接种仔猪和母猪, 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病毒防控】推荐阅读:
流感病毒与防控措施10-04
猪病毒病混合感染防控10-02
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控11-07
寨卡病毒防控应急预案05-19
42诺如病毒感染防控12-28
番茄病毒病的防控技术08-23
乡村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宣传标语06-10
小学诺如病毒防控方案06-27
学校诺如病毒防控方案01-06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