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通用12篇)
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明确, 对小学各学科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加强。其中, 科学课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 如何克服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有效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1.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盲目追求课堂气氛, 导致课堂纪律失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 与学生平等交流, 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然而, 一些教师对这种理念的解读发生了偏差, 导致在科学课堂中, “活化”科学课堂变成了“乱”课堂, 学生坐不住, 教师也无法控制住课堂纪律, 教学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 教学《果实和种子》这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分组介绍带来的果实, 并小组合作, 尝试切开果实, 观察这些果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讨论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本来是挺好的, 但是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讨论交流的过程进行一些规定和控制, 使得课堂讨论处于无序状态, 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观察结果。最后临下课时, 教师只好草草地说出结论: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 果实就是种子的家;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 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些植物是不是果实;萝卜内部没有种子, 所以它不是果实;当然, 也有一些例外, 如无子西瓜、香蕉等一些果实的种子退化了, 但是它们仍然属于果实。
(2) 课堂活动设置过多, 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有的教师不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味地追求大容量课堂, 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太多, 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有的教师则抱着“教得越多, 学生懂得越多”的心理, 增加教学内容, 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过多的学习内容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难以消化的。
2. 解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
(1) 讲求民主, 重建课堂秩序。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讲求民主, 科学地设置课堂的教学秩序, 重建课堂秩序。首先, 教师要以身作则, 典型引路, 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发言时, 认真观察并倾听。其次, 教师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 有礼貌有纪律地倾听, 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再次,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交流的“纪律”, 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参与到科学课堂活动中。
(2) 点上突破, 提高效率。有效解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 教师在设计上尽量将教学环节控制在三至四个, 并对某一环节有所侧重, 做到轻重有数, 深挖重点, 保证课堂探究学习的深度。例如, 在教学《骨骼和肌肉》这个单元时, 有的教师在备课时设置了好几个任务。一是每人摸一摸自己的身体, 看能摸出多少块骨头, 然后分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对照骨骼图, 了解骨骼的分布。二是让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 (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 。三是动手做, 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四是拿出动物骨头和石头各一块, 用放大镜观察骨头和石头, 用锤子轻轻敲打骨头和石头的表面, 掂一掂这两样物品, 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 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五是观察图片、看视频, 讨论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并到讲台上演示。六是探究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七是拓展活动, 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 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这样的课堂活动设置对于班上思维活跃、积极性强、探究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并不算太多, 但是当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反应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时, 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难以全部接受。因此, 教师可以适当地将部分环节删减掉, 只留下第一、第三、第四、第五个活动即可, 并将活动五作为重点, 这样重组教学结构, 大胆取舍, 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 篇2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整理,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小学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科学教师所学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出身的较少。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学校基本上是把科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一般情况下,科学课多由语、数教师或一些面临退休的过渡人员兼职。因此,普遍教师感到精力不够,备课时间少,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比较随意。
2、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兼职教师影响,科学课得不到教师应有的重视。虽然科学已列入监测考试范围内,但是农村小学的科学监测成绩都比较差。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学校存在着挤课、占课现象。
3、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为主。,很多兼职教师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机械地背科学、学科学,实验操作很少,甚至连演示实验都不做。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报下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教学生背。这样,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同时学生的探究精神、思维能力等都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问题的解决策略
1、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素养
据调查,科学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可是很多学生表示科学课没意思,学完也没什么印象。这与学校科学课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内容内容无法开展有关,但我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科学教师素养问题。
现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也非常重视小学科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校长也要重视本校的科学教学。比如,在兼职教师的安排上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导处不能安排年龄大的或“文科”出身的教师上科学课;第二,兼职教师确定后不要年年更换。
首先必须转变科学教师的思想观念,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各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从而要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所以县教育部门要经常组织一些科学教师培训,努力转变科学教师的思想观念。
针对目前农村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我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激发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教培中心每学期会进行案例设计比赛、青年教师科学课堂教学比武、现场说课比赛、教师操作技能竞赛、科学教师基础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活动,给广大农村科学教师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在不断地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
但是我认为提高广大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落脚点还是在学校,应坚持校
本培训。一线教师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欠缺什么。在学校中形成气氛,发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主体力量。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导师团,其他科学教师自主申报结对,结成师徒关系。教师的素养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采用现场评课方法,包括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取舍,方法的设计,手段的运用等,深入剖析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再者学校教研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收集、整理有用图文资料,组织教师集体观看学习。辅助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最终形成有地方区域中心和国家中心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帮助与支持。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教学资源
通过对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整班抽样调查发现:有9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能自己动手做实验是最快乐的;有63%的同学对有关生活中的科学感兴趣,有28%的同学对未知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感兴趣。法国著名启蒙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既然农村小学现有实验仪器配置缺乏,学生分组实验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教师可以把一些分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教学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科学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科学课中50%以上的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
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应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和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进行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材料,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并组织一些骨干教师把它们列成“教学材料结构表”印发给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使用,以便教师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
科学观察和记录,还可以让学生使用手机拍摄,然后在电脑上展示。科学教师要积极收集学生的实验成果,充分利用手机、数码相机将其拍摄制作成幻灯片或刻录成光盘让学生欣赏,这样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上电视,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教学材料结构表”实用性强,易操作,便于兼职教师课前作准备,同时也改变了因缺乏教学材料,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另外,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调查和综合实践活动。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于城市学生,我们农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环境,在某些科学知识学习方面更胜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周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他们经常见到一些动物和植物,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和养殖过程,熟悉大自然中的山川地貌和岩石。如:《稻谷的观察》、《植物的一生》等教学内容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农村学校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具有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
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各种地貌;等等。
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素质化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科学原理、科学知识与科学现象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1]。从本质上说,小学科学课程是素质教育新课改教学政策不断深入与推进的结果,是我们有效提升小学课程教育成效与作用力的重要步骤与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理清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从而切实提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性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性不强的弊端,教师代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基本知识的教学上,既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消化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长期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这是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成效有限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了解世界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奥秘,并非培养出专业的“科学家”。但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教学重点,侧重于科学理论的解释、基本概念的传输等等,将小学科学上成了理论课,这与小学推行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出发点背道而驰。
(三)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改革进程缓慢
好奇、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有效推进小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更为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趣味性与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更为新鲜、新颖的学习体检。但当前教学方式机械、单一,缺乏变化性是绝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通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四)实验不“实”,理论替代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但农村小学受教育装备和师资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动手进行科学实验,而是把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背背答案应付考试了事,这样就完全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我们可将有效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推行学生本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推行学生本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也是有效凸显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作用力的影响力的核心。比如,在进行“水与食用油”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等方式提前预习书本,回答课后问题,并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小组之间互相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来,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的必要举措。科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答,教师可以有效进入生活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种子发芽試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绿豆粒,让学生在课下种植绿豆,并且记录绿豆破土、发芽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科学”,发现“科学”,从而真正开启学生渴望接近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主动性,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与出发点。
(三)实验做“实”,为探究而设。
小学科学实验课,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关注学生的有效参与、关注学生的真实感悟。科学实验课如涓涓细流,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我们:
1.农村学校要加大实验设备设施的投入,能基本保障科学实验的正常开设。
2.加大科学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确保师资。
3.加强科学实验室的使用管理,较大对科学教师的考核力度。
通过以上措施,才能为学生实验探究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和机会,真正做到“为探究而设”,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真真实实地体验、领悟科学实验的乐趣。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才更加真实、朴实、扎实,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才更具实效性。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升科学考试成绩的含金量
必要的考核既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方式,也是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考试的含金量,我们必须改革小学课程考核方式,除了坚持传统的笔试之外,教师可以引入现场作答等等方式,将生活中与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相联系的科学现象制作成小纸条,让学生现场抽取问题,并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这些生活现象,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学会使用科学,从而进一步凸显小学科学课程的操作性与实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项目众多、任务繁重的工程体系,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中来[2],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高效地解决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影响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化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前提。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6).
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 篇4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小学都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学校倡导学生可以积极探索、深入思考、勤于动手,当前学校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综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及交流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及新知识的获取能力,学校希望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通过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当中,学生在该情境下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观察、思考、实践、探索中寻找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科学猜想;在了解科学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课题结构有一个深入理解,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学生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会形成一定的科学知识结构,学生在应用、发展过程中会获得一定的科学情感体验,并对科学的价值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建立科学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科学自主探索式学习过程中,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搜集筛选信息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培养,所以说“问题解决”教学恰好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学生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该模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意识。总而言之,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分析如何提高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教学质量
1.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科学教师先对学生做出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对自身所学的科学知识产生某种疑问,学生在困惑心理的驱使下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在该探索过程中科学教师一定要将引导工作做好。科学本就源于生活,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通过引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在科学实践中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科学教师在讲空气知识前可以创设以下场景:在某容器中装水,水进不去,此时科学教师让学生自行猜想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科学教师在讲物体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的科学知识时,可以事先准备竹牙签、泡沫、鹅卵石等生活常见的材料,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并探究其中原因,使学生对密度、质量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踊跃表达,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分析中学习新知识,并快速理解知识的内部原理,并将学习迁移理论渗透到科学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还应该注重运用前后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将学习迁移理论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该项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让学生成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的学习主体,科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学生解决问题期间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此期间科学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并做到认真倾听,对学生的想象、研究给予充分认可,并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使学生不仅可以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还要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热忱。(2)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灵活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该过程中,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还可以通过游戏、趣闻竞答等诸多形式引导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3.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真正主体。
在实行“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积极组织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该过程中,科学教师要尽量避免大包大揽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可以以自我探索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摸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科学教师要对自身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科学教师要对自身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做出及时的改进,不断优化“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
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 篇5
——《蜗牛的运动》教学片断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1、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程。我将课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去观察探究蜗牛的运动,并将探究过程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能力、获取知识。
3、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开掘,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进行学习,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开放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目标定位:
1、让学生经历动态观察蜗牛的运动及爬行的痕迹。
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进行科学的描述。
3、通过对蜗牛赛跑的观察游戏,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4、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教学重点:
对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学难点:
蜗牛比赛的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教学准备: 蜗牛、放大镜、玻璃片、昆虫观察盒、麻线、白线、黑线、树枝、记录纸、直尺、同心圆的透明胶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1、每个小组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上。
2、在家观察蜗牛是否有疑问请提出来。
3、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4、听了这道歌,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生:蜗牛真有趣,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生:蜗牛爬得真慢等。
师:适机板书“爬”,说明爬是蜗牛运动的一种方式。
(本环节通过提问,允许学生对问题自主进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关于蜗牛的爬,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兴奋,纷纷举手发言。)生:
1、用什么爬?
2、怎么爬? „„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学生都高举手中的放大镜。生:(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师:(竖起大拇指。)要观察蜗牛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将蜗牛放在什么物体上? 生:透明胶片上。
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并做好记录。
(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生:蜗牛是用它的身体在爬的。生: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
师:(小结)蜗牛没有像人、兔、蚊子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种特殊的脚叫腹足。
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即是怎样爬的)?(小组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生:通过透明胶片可以看到蜗牛腹足的波浪状的运动。师:哪位同学用动作能模仿蜗牛是怎么爬的?
(学生跃跃欲试。)生:
1、仲琛同学模仿得像狗走路,大家笑了。
2、鹏程同学不管作多大的努力,还是失败。
师:人的腹部是无法做波浪伸缩动作的,所以大家都失败了。
在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1、发现蜗牛留下了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生:
2、把蜗牛爬过的路画下来。
生:
3、这些东西是粘液。是蜗牛爬过后留下的痕迹。师:请猜一猜。蜗牛分泌粘液对它的爬行有什么用? 生:
1、也许用来使爬行的路变得滑一些。(润滑作用)
2、可以把身体粘住不往下掉吧?(保护作用)师: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
(小组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生:能。
师: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
生:树叶、毛线、玻璃片、桌上、明胶片上„„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 生:
1、用腹部紧紧抱住毛线爬行。生:
2、用腹部紧贴玻璃片爬行。生:
3、用腹部紧贴着树枝爬行。„„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动态、细节和痕迹的过程,有所发现,认真地思考、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学会合理和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个人风采。而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敢猜、敢说,能猜、能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深入探究(蜗牛赛跑)蜗牛爬得慢,但都用自己的速度爬,于是可以让蜗牛的爬行进行比赛。师:怎样给蜗牛设计跑道,使他们进行公平的比赛?
(课堂气氛激烈)生:
1、在两根铅笔上爬。生:
2、在两根尺子上爬。生:
3、在毛线上爬。
生:
4、用毛线来测量粘液痕迹来比出胜负。生:
5、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比赛。生:
6、用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
„„
师:蜗牛能朝一个方向爬行吗?
生:
1、用食物去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生:
2、用小木棒去碰它的触角。
„„
师:谁能让蜗牛进行一次公平合理的比赛呢?
生:按书上的,把蜗牛放在同心圆的透明胶片上。看哪一只最先爬出最外面的圆。
师:比赛好的蜗牛也累了,放到盒子里让它休息。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学生的兴趣很浓。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都来展示自己,那这将是一个星光灿烂的舞台。同时培养他们从小关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操。)
四、课外探究
师: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
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比如:蜗牛有多大的力气? „„
(本环节通过课堂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识,这样的结尾,不但使学生乐于探索为什么或怎样做,而且更乐于将探索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这也是动物单元教学指向的十分重要的目标,让学生模仿像观察蜗牛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蜗牛的运动
爬
反思评价:
三年级的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识,它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活动。所以说,我们的科学教学也是一次次活动。并从“活动”着手去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纲要》指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低效的!”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蜗牛的仔细观察,提出“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使他们的探究兴趣达到了高潮。这种导入,可 以让学生产生一个念头:我能行,我能解决科学问题!
通过提出“用什么爬?”“怎么爬?”等问题,让学生“亲历”了一次次活动,想到了研究蜗牛爬行速度,然后想到进行蜗牛比赛这个活动。与此同时,也使他们对蜗牛的运动、爬行认识都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活动不仅带给他们探究的欲望,也使他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有价值,并且意义深远的。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知识的终结。应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所以这时我就提出“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还能搞些什么活动?”等等拓展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他们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达成了科学的教学宗旨。
另外,本课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体会到有顺序的动态观察,细节 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生;具体思维;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1-01
一、应用题的教学现状以及问题所在:
1、教材编写的缺点,单元教学所引起的学生解题的思维定势
由于教材编写的局限性,在某一个具体的章节里面大部分应用题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现在笔者正在教学除法计算。有很多学生在本章节的后期学习中,做应用题的时候甚至不用看题目就列出除法算式。我问孩子们为什么用除法,孩子们回答说:“现在,老师在教除法啊。所以当然用除法计算啊。”这样一来,表面上看,孩子们平时每次的作业能够很好的完成,单元测试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可是,等到了总复习的时候,加减乘除法的应用题都来了,孩子们就不知道用什么运算了。
2,部分学生对应用题存在一种恐惧心理
部分学困生对于一般的计算或者记忆之类的知识,他们通过努力,或多次的,无意义的,机械的练习,还可以掌握这些知识。但因为没有掌握加减乘除法的本质意义,所以无法理解应用题的题意,根本不知道用加减乘除法中的哪一种运算,无法解答问题,就随便的选择一种运算,瞎蒙,靠运气,往往是一蒙就错。所以在应用题学习中遭遇严重打击,因而就对后面的应用题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法克服的恐惧。
二、应用题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们应如何展开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将其与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新课标、新教材有一个理念,就是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大多数的知识教学,特别是教学加减乘除法计算课的教学,它们的导入阶段,都是导入现实的情景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那种运算,然后再来学习具体的运算技能。
引导学生梳理基本的概念及基本关系,也就是要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加减乘除法这四种运算的模型,理解掌握加减乘除法这四种运算的本质特征。
整个小学阶段,基本的数量关系凝结在四个基本概念中,即老师们所说的:加(和)、减(差)、乘(倍)、除(分)。
加法——已知两个部分,把这两个部分合并,求它们的总量,用加法。
减法——已知两个部分的总量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
除法——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2、一个数中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三、小学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重点和关键
1、小学一、二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和关键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加减乘除法这四种运算的模型,理解掌握加减乘除法这四种运算的本质特征。同时要进行应用题基本结构的训练。在切实掌握和、差、倍的基础上逐步熟悉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2、三年级将一步基本应用题发展为两、三步的。重点放在基本的分析方法上。并提炼出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离开具体题目空谈方法。
3、从四年级开始,进入一般程序的训练。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专门训练运用不同的方法——画图、变间接条件为直接条件、找题眼、分析、综合、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等来解决问题。
4、五六年级把小数、分数纳入应用题中,它的本质特征和一、二年级的应用题基本结构一样。在切实掌握和、差、倍、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基本结构(解应用题也同时深化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四、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思考程序,具体的思考程序如下:
1、学会审题,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
(1)出示题目,要求同学们仔细读题,自己自由读,必须出声。学困生用笔尖指着一字一字的读,每道应用题必须读3遍,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明确解题的方向。
(2)有的题目中数据比较大,教师应把数据变小,以便学困生能口算出结果。
(3)要学生明白,一定要明白教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要关注应用题的具体的答案,要明白教师讲解的每一步的理由,直到整个解题思路完整的刻入孩子们的脑海中,建立此种类型的解题模型,力争做到“教一点、会一片,教一片、会一面”
2、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1)对于低年级教学中一些常见的基础应用题教学时,要加强训练让学生理解掌握好,明白为什么用加法而不用减法计算,也就是弄清应用题的算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复杂应用题打下基础。
(2)高年级有些应用题的条件比较隐蔽,学生在解题时很难找到正确的思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探索,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运用多种方法解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等量关系的理解与建构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全面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解决问题需要条件,具备了条件就能解决问题。善于把握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是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
五、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可以学好数学和增强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信心
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 篇7
所谓的“问题解决”, 即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吸收—存储—再现”向“探索—研讨—创造”转化, 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由“呈现—接受”机制向“引导—发现”机制转化, 为学生自由地体验所有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提供时空条件, 使学生进行有益的自主探索,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潜能和学习主动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 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去探索, 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善问, 正反映了学生本身的学习在深入, 智能在发展。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有“疑”有“问”, 才是真正有成效的学习, 是学习进入高级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学习的一种具体表现。
1.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笔者认为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课前布置学生观察, 从生活、书本、大自然中去发现问题;教学时, 故事引入、巧设疑问或做小实验,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教学六上《抵抗弯曲》时, 笔者先让学生认识横梁与柱子, 然后将一块重物放在用吸管制作的桥梁上, 学生发现横梁弯曲了, 而柱子还是笔挺的。至此学生兴趣高涨, 疑问重重, 一个个问题喷涌而出:明明横梁与柱子是用同种材料做的, 为什么横梁容易弯曲呢?怎样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呢?……
2. 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
问题不能是空穴来风, 不能凭空设想, 而应在学生的动手实验和观察思维中产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发现问题的情境, 从而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如在教学六上《轮轴的秘密》这一课时, 笔者让班中力气最大的同学抓住螺丝刀的轴, 让力气最小的同学抓住螺丝刀的柄, 然后慢慢地转动, 发现力气小的同学很轻易地战胜了力气大的同学。同学们马上就发现问题了:为什么力气小的同学会战胜力气大的同学呢?为什么柄上用力要比轴上用力要省力呢?等等。通过实验操作, 观察思索,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进而就会有兴趣去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后一定要把问题提出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但很多同学却不敢把问题提出来, 他们害怕遭到批评或嘲笑, 尤其是那些基础差、胆量小的学生。想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首先要学生敢问。“不怕学生提错问, 就怕学生不提问”, 这是教育成功者的经验之谈。这就需要教师爱护学生敢于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萌芽, 要时时传递着使学生自信的信息。对于学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 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帮助和总结, 要在鼓励和引导上多下功夫, 切忌以不恰当的语言、表情等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挫伤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打破思维定势, 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多角度地思考, 不满足于思维的求同性, 注重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发言的学习习惯。
2. 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科学课教学不但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有遇事要问个“为什么”的好习惯。
(1) 从新旧知识的异同处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三下《水珠从哪里来》时, 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往往认为放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杯中的水渗出来的, 或者是从杯口跑到杯壁上去的。于是笔者让学生认真地进行观察, 研究的问题就此产生了。
(2) 从科学观察实验中提出问题。如教学四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时, 笔者让学生亲自实验, 将盐、沙子和面粉放入3杯清水中搅拌, 学生马上发现了3杯水的区别, 于是问题自然而然被提了出来。
(3) 从自己碰到的困难处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书本上的知识、听课中不懂的地方、实践研究中碰到的棘手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 从所学知识的延伸处提出问题。在学习六上《抵抗弯曲》时, 笔者先让学生猜测“纸梁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测了“形状、宽度、厚度、材料、长度”等等, 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研究了纸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活动后很多学生均提出:除了增加纸梁的宽度和厚度能增强它的抗弯曲的能力外, 纸梁的形状、材料、长度等方面与抗弯曲能力有没有关系呢?
(5) 从发散性思考中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会提问:水除了能溶解盐、糖等物质外, 还会溶解哪些物质呢?电磁铁磁力的大小除了与线圈的圈数、电池的多少有关, 还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米饭遇上碘酒会变色, 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变色呢?等等。
(6) 从科学推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六上《拱形的力量》时, 笔者组织学生研究了拱形可以承载比较重的物体时, 有的学生就提出:“圆弧形或者圆形的物体是不是也能承载这样的重物?或者它们的承载能力会更强?”
三、培养学生筛选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时, 自然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问题可能比较肤浅, 有的问题可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有的问题可能太大、太小或者太深。当学生面对参差不齐的问题时, 可能会束手无策, 很难判断其问题的优劣。这就需要我们传授给学生判断好问题的一些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自己判断和筛选问题的能力。
1. 可研讨
问题的可研讨性主要表现在: (1)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探究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如“校园中有多少种植物?”“用什么办法加快物质的溶解?” (2) 教师和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获得材料来完成相应的科学探究。 (3) 问题难易程度适合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如“人的大脑为什么会思考”就不如“我们的大脑是怎样指挥我们的行动的”更容易操作。 (4) 问题可以分解成学生能够提出和回答的若干次级问题。
2. 有价值
有些问题我们初看好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趣味性, 但它不一定具有研究的价值。比如“红色与绿色, 哪一种颜色比较漂亮?”“冬天与夏天, 哪个季节比较好?”之类的问题。
3. 开放性
好问题要明确而开放。所谓明确就是问题的性质很清楚, 所谓开放就是答案未知, 有待探讨。如“植物在阴暗处还是在阳光处长得好?”“水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不同的纸能吸收多少水?”“除了可以用风向标来确定风向外,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确定风向?”有的问题只涉及一个概念或一个性质, 有的可能涉及一个周期或一个甚至几个学科。
当学生掌握了区别问题的优劣后, 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筛选与处理一些问题。例如有学生提出了“热水由热变凉, 为什么会如此?”这个尚未触及到问题本质的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讨论, 若能改成“水杯中热水变凉的规律是什么?”, 问题则问到了点子上, 思考的方向十分明朗。
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是手段, 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在观察、猜测、实验、验证、交流等科学活动中将问题解决, 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 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
课堂中, 教师要放下架子, 融入学生之中, 和学生一起探究, 一起探讨,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 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 进一步使之转化为自主学习的热情。因此, (1) 当学生的实验失败时, 教师要为其提供精神上的鼓励; (2) 当学生的意见相反时, 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思辨的空间; (3) 当学生表达受阻时, 教师要向他提供适当的词语; (4) 当学生在自行探究问题时, 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路, 这是创造性意识的体现, 无论成功与否, 教师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并在关键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2. 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
学生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与探索空间。教师应该将主要的精力用于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让他们自己去操作, 自己去探讨推论,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 全身心地参与知识获得过程,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六下《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 笔者先演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实验, 再让学生捕捉问题并展开研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能不能有助于燃烧?这种气体会有什么特征?学生反复做实验, 有的将点燃的火柴放到杯子口, 有的用手将气体扇过来闻气味, 有的将气体倒向点燃的蜡烛……学生们利用手头的材料自由地探索着, 正是这些“自由的操作”使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
3. 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确定了研究的问题后,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求而得之”, 这就要教给学生可操作的方法。
(1) 实验研究。当学生产生了问题后,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从而解决问题, 寻找答案。学生往往参与度高, 兴趣浓厚, 对培养探究能力十分有利。
(2) 综合思考。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这是解决问题的又一方法。如教学六上《抵抗弯曲》时, 笔者在演示了纸梁承受重物的实验后, 让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呢?”引导学生从纸的宽度、厚度、形状、材料、跨度等方面加以思考, 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旧知。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 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知识。”对于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曾经学过的知识或者方法, 解决当前的问题。
(4) 课后延伸。课堂内的研究活动往往受着时间、空间的限制, 教师可以积极引导, 组织课外的后续性研究, 使课内外结合起来。通过活动的延伸, 不断理解和内化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此外, 有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调查询问的方法来解决, 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实地查看的方法来解决, 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时的需要, 采用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
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每一位教师都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 将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 把解决问题与科学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个过程,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 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解决方法 篇8
随着许多人把目光聚集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上, 该课程教学的许多问题暴露出来。 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小学科学教学的不重视。 经调查, 在我国的部分小学学校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很不重视, 甚至在部分学校没有为小学科学课程安排时间, 小学科学课程成了一个摆设的科目, 没有实际的意义。 ( 2) 小学科学教师的不专业。在部分学校, 小学课程的教师是学其他专业的教师来代课的, 教师的科学素质自然不高, 对于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自然收获不高。 ( 3) 学校没有小学科学课程相应的教学设备, 教学资源的匮乏使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只能有一个比较抽象的认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 学生自然没有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二、小学科学课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要解决小学科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方面一定要重视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是学生接触科学的基础, 能否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一定要开设正式的小学科学课程, 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时间, 这为学生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第二, 学校要保证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的专业化, 定期对教师展开培训, 使小学科学课程教师能够保持教学的先进性。 同时, 小学科学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使自己有着较高的科学素质, 能够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真正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 第三, 教育部门要加大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 要保证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有着一些相应的设备, 使学生对于一些科学现象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最后, 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以课本内容为核心, 而要适当离开课本, 将课本上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想象相联系, 能够使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 学校方面要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 重视对专业教师的培养, 为小学科学课程提供相应设备, 这样才能为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打造良好的基础。
摘要:科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科学素质已逐渐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于是, 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移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面对其中的一些缺点又有哪些解决方法呢?基于此, 就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 篇9
一、情境导入, 聚焦问题
笔者在课件中出示生活中的水井和桶, 向学生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能把一桶水从井里提起来?学生会想到用绳子系住桶, 放入井中, 打满水后, 再用绳子把桶拉起来。老师介绍桌上的工具, 线的一端挂着重物, 另一端固定在塑料管上。追问学生:你能用桌上的这个工具把水桶提起来吗?先自己动手操作, 再交流。学生很快会想到转动塑料管, 水桶就能提起来, 经过尝试发现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可是生活中一桶水的重量比这重多了, 再用这个塑料管转会怎样呢?答案肯定是不省力的。由此, 本节课的任务就落在了如何设计方案和改进装置, 以便能省力地把水提上来。
二、亲历实践, 建构模型
1. 提出方案。
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后, 学生纷纷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这个装置。其中有一种方法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同, 那就是在塑料管上打个洞, 然后插一根竹棒, 借助竹棒转塑料管, 这样会感觉到省力很多。于是我演示如何用测力计测量直接提重物和借助短竹棍提重物的方法。接着学生小组合作改进新装置并测试用力情况。
2. 实验取证。
通过实验, 证明借助竹棒转动塑料管可以省力。有一个小组测得的数据是:直接提重物的力是2.0N;借助小竹棒用的力测了三次, 都是0.3N, 另一小组测得的数据有些“奇怪”:直接提重物的力是2.1N;借助小竹棒用的力测了三次, 分别是0.5N、0.3N和0.1N。两个组测得直接提重物的力相差0.1N, 在误差范围内, 在小竹棒上所用的力为何测出来相差很大呢?我马上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解释一下, 原来这个小组在测量的时候, 测力计勾住小竹棒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导致了三次结果都不一样。误打误撞下, 学生发现借助小竹棒不仅省力, 而且还发现用力的位置越远离塑料管所用的力就越小, 即越省力。
3. 论证质疑。
我组织学生选择同一个竹棒在不同位置进行测试。经过多次测试, 发现用力的位置距离塑料管越远越省力。那么我们还想再省力些, 如何改进现有的装置呢?有学生不假思索, 脱口而出道:“选用更长的竹棒呀!”“好的, 那你来试一试吧。”老师取出一根1米多长的“加长版”竹棒, 交到学生手中。刚开始使用起来还方便, 可是当竹棒转到最高处时, 学生的手够不着了, 当竹棒转到最低处时, 竹棒碰到桌子, 转不过去了。看来竹棒也不能太长啊, 太长了反而不方便了。所以在选择竹棒的长度时不但要考虑能否省力, 还要考虑是否方便。
4. 修改方案。
“既然竹棒的长度不宜过长, 那么还有别的办法吗?”我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学生想到了增加竹棒的数量, 比如在塑料管上插上3根竹棒。于是我再次组织学生讨论。经过讨论, 学生得出了这样的解释: (1) 增加竹棒后, 塑料管转1圈, 每根竹棒只要转动三分之一圈就可以了。 (2) 原来在一根竹棒上用力, 现在可以在三根竹棒上用力, 相当于每根竹棒只要承担原来三分之一的力。 (3) 当竹棒转到离我们手最远的时候, 可以在另外的竹棒上用力。
5. 完善模型。
假如继续插上更多的竹棒, 就更方便更省力了。竹棒太多了, 老师干脆用线把这些竹棒连起来, 并转动装置。同学们看, 像什么?像蜘蛛网、像纺织车、像方向盘……“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其实, 科学上专门给这样的工具取了个名字, 叫轮轴。顾名思义, 它是由‘轮’和‘轴’组成的。”水到渠成, 我抓住时机揭示轮轴概念。借助轮轴模型的建立, 轮轴概念在学生大脑中顺利建构起来。
三、应用生活, 形成解释
轮轴模型建构是这节课的重要环节, 如果学生只是沉浸在成功建模的喜悦中, 不运用模型去描述、解释或预测客观世界, 那这样的科学探究是浅层次、低思维的。因此我让学生说说除了老师介绍的生活中的轮轴外, 还有哪些是轮轴?学生说有螺丝刀、门把手、水龙头、卷笔机的摇柄、拉杆书包的轮子, 等等。为了让学生对轮轴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于是我组织学生对他们提出来的轮轴进行判断。这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 除了螺丝刀大家一致认为是轮轴外, 其他几个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卷笔机的摇柄, 一开始很多学生保持沉默, 同学拿出自己的卷笔机立刻解释说:“现在虽然看不见‘轮’, 但大家看, 转动时就有‘轮’了!”再如水龙头, 有些学生认为以前老式的水龙头是轮轴, 因为它是靠轮带动轴的;而现在常用的水龙头不是轮轴, 因为它没有“轮”。有些学生认为现在常用的水龙头是上下掰动或左右转动的, 上下掰动时是杠杆, 左右转动时是轮轴。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思考 篇10
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显著的特征, 教师们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并努力让课堂变得活跃, 让学生变得自主。然而, 有些教师却误解了新课程的意义, 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数学课上, 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没有发表应该发表的见解, 使数学课缺少了深层次的思维, 变得肤浅与浮躁;过分追求形式, 缺少对学生呈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与调控, 缺少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有效地建构, 数学课的魅力得不到应有的展现……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应静下心来, 理性思考, 着力追寻数学教学的本真境界。返朴归真的教学, 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 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发展。
二、追本溯源, 寻求问题解决的意义
美国《21世纪的数学基础》认为, 问题解决是把前面学到的知识用到新的和不熟悉的情境中的过程, 而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最近20年来,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英国1982年的Cockcroft报告中就呼吁教师要把“问题解决”的活动形式看作教或学的类型, 看作课程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应当将其看成课程附加的东西。不论是教学过程, 还是教学目的, 也不论是教学方法, 还是教学内容, 作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和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数学问题解决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寻求支撑, 数学问题解决的类型及其数学教育价值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 它们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1. 可以构建数学模型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如学习“圆锥的体积”, 为学生准备若干组圆柱和圆锥体学具, 组织学生做盛水实验。问:在小组内利用提供的学具, 能不能寻求出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学生发现, 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才有联系, 并且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有了这一实验基础, 圆锥体积公式的概括就水到渠成。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做一做, 才能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把朦胧的想法转化为实在的行动, 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 而且理解深入、印象深刻。数学实验活动对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规律, 培养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问题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 让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尝试运用数学思想以及归纳、类比的方法得出猜想, 然后再进行证明。将生活、生产等社会活动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抽取出来,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 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 然后应用数学思想或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是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重要保障, 也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
2. 探究性问题。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一定的探索、研究去深入了解和认识数学对象的性质, 发现数学规律的问题叫探究性问题。
在“长方体体积的教学”中, 提供大长方体和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问: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这里的探究虽然只是对前人工作的一种重复和再发现, 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的意义则被学习者重新建构。通过探究,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索精神,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建立自信心。
3. 开放性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材编写建议中写道:教材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 (在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 的问题, 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的练习课中,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老师家中现在需要一只鱼缸, 商店给我提供了3种不同款式的鱼缸 (如下图) 。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通过计算, 给老师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买哪种鱼缸比较合适?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因为问题的结果不唯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多样的。同时对学生来说,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种能力的支撑: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生活实际经验等。为了解决这个现实的、开放的、富于挑战的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进行小组计算、交流等活动, 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们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小组内分配任务、计算用料的多少、体积的大小、现实生活中的适用情况等等。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体验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评价形式的开放性等。
四、实践探索, 解决问题
结合“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来分析数学问题的解决一般要通过以下几个过程来实现。
1. 分析问题背景, 寻找数学联系。
通过对所给问题的分析, 理解问题背景的意义, 从中找出它们与哪些数学知识有联系, 以便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 使实际问题数学化, 从而使非常规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来解决。在“圆的周长”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同时对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学前教师导入: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生: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2;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
师:通过它们的周长计算公式, 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周长都和什么有关系?
生:它们的周长都与它们的边长有关系。
师:那圆的周长是否也与它的某一部分存在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在这个过程中, 分析问题的步骤很重要, 万事开头难, 只要攻破了这一关, 学生就会信心倍增, 就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后面问题的探讨中去。在学生自主分析的同时, 教师可在关键处给以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以控制教学的进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建立数学模型。
在分析的基础上, 将实际问题符号化并确定其中的关系, 写出由这些符号和关系所确定的数学联系, 用具体的代数式、函数式、方程式、不等式或相关的图形、图表等把这些数学联系确定下来, 就形成了数学模型。
在“圆的周长”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教师是这样利用问题解决来进行教学的:
师:请各学习小组利用手边的测量工具, 互相合作, 动手测量圆的周长。测量后, 相互交流, 有几种方法?
学生讨论, 动手测量, 并交流有绳测法、滚动法、软皮尺测几种方法
师:用这样的方法并不能适用所有圆的周长计算, 那我们思考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 因为前面的分析过程, 已经使问题明朗化,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数学建模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 就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一过程。
3. 求解数学问题。
根据数学模型的特征, 可采用适当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 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这里主要强调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一般情况下, 只要数学模型建立起来, 学生自然会去联想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熟悉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推理和演算, 达到问题的解决。
4. 交流和评价。
在学生进行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巡视观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也可以作为学生的伙伴和助手, 参加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多数学生完成任务以后, 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然后对各种模型进行评价。学生通过交流、评价, 进一步完善各自的模型, 同时也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谈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篇1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围绕“数学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问题。
一、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教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星期天,你妈妈让你去买两箱牛奶,那时你会思考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发言:每箱牛奶多少钱,至少该带多少钱?也可以是每瓶牛奶多少钱?每箱牛奶有几瓶?至少带多少钱?这样,学生提出了许多切题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及时提问,“你准备怎样解决以上问题?”通过讨论得出两个方法:看标价说明;问售货员。这时可呈现两种情境:①通过调查知,每箱牛奶48元,买2箱。②通过调查知,每箱牛奶24瓶,每瓶2元,买2箱。并提问:“你能根据以上两条信息,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学生马上提出:根据调查①可解决买两箱牛奶共需多少钱?根据调查②可解决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买一箱需多少钱、买两箱需多少钱?等数学问题。接着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解决了以上问题。……这样,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购物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2.发扬民主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要学生提问,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胆量。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给学生一个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自主提出问题的学习行为。
二、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首先,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有一位教师在教“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一改往常教材中的“讲解式”(摆小棒)的呈现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发现式”,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爸爸让明明计算18+7,明明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向同学们求助,谁有妙法帮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了学生间多向交流。最后,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把18看成20(20+7-2)的;有把18分成13和5(13+7+5)的;有把7分成2和5(18+2+5);有用手指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等等。问题一旦经过一番努力后被解决,学生就会有紧张愉快的体验,有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这些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源动力。
其次,可建立学习小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
再次,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如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吗?”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对自己的圆柱模型进行自主操作,讨论“有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两个底面是否相等?”这样学生通过剪、量、叠等多种方法,进行积极地讨论、探索,得出“把上下两个底面剪下叠起来,是否完全重合”“量上下两个底面的直径、半径、周长,是否相等”“上下两个底面的对称轴是否相等”等多种检验方法,并从中得出“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眼,解决了问题,使其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引导学生合理地应用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不但要弄清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所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并处理有关问题,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例如,学了“统计知识、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测定”后,我们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数学用之于生活,我们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宽;量一量黑板、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家具的长和宽、爸爸妈妈的身高等,在“用数学”中,体验所学知识的作用,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使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初探 篇12
关键词:创新思维,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
问题解决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用相当大的比重, 由于它的内容变化多端, 解题过程又要求有较高的水平, 再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教学不甚得法, 使问题解决教学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来, 随着我校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 我在实践中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不断学习与摸索, 深刻领会《数学课程标准》, 努力改革教学方法, 尤其在问题解决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注重问题解决教学中“说”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能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 落笔有据。”因此, “说”的训练应成为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1. 说题意。
传统教材条件、问题明确, 分类编排,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抓住条件和问题的联系, 能很快把握应用题的类型, 很容易解决问题, 新教材丰富的情景式画面, 条件、问题不直接给出, 需要学生去观察获取, 同时还存在大量的不相关信息, 这就给学生解决问题设置了障碍, 这时, 让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 正确地找到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例如:果园里有梨树60棵, 比桃树多1/5, 桃树有多少棵?教学时, 我让学生说说比桃树多1/5是什么意思, 学生们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有的说:“就是把桃树看作单位1, 梨树相当于桃树的5/6。”有的说:“就是把桃树平均分成5份, 梨树有这样的6份。”还有的说:“梨树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跟桃树同样多, 另一部分是桃树的1/5。”通过这样的交流, 不仅使学生对题意理解得透彻,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说思路。
语言是思维赖以进行的载体, 学生思维的结果, 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能促使人的思维更加精确, 更加条理化、概括化。在问题教学中, 把图示直观法和语言表述结合起来,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红花8朵, 红花比黄花少3朵, 黄花有多少朵?这类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 学生往往思路模糊不清, 凭关键词猜算法。我在教学中, 一方面利用图示法为学生积累表象;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语言这一思维外壳, 让学生把他们的思考过程口述出来, 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分析, 使他们真正明白:红花少、黄花多, 黄花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跟红花同样多, 另一部分是红花和黄花相差的朵数, 要求黄花有多少朵, 就要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这样教学, 既避免了凑得数、猜算法的弊病, 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我们在考查和评价学生时, 也应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方法, 有的用常见的方法解答, 有的却想出了与众不同的巧妙解法, 教师要正确地看待那些不同寻常的解法, 及时给予鼓励, 这或许就是创新思维的闪现。例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 有这样一道题: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 本学期转来2名女生, 男女生人数的比是6∶5, 这个班原来有学生多少人?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是:
有一个同学却是这样想的:根据题意, 男生人数既是4的倍数, 又是6的倍数, 于是可列举出4和6的公倍数, 再经过试误, 得知男生人数是24人符合题意, 从而得出这个班原有学生42人。这位学生虽然没有按照出题者的意愿去解答, 却有他的独到之处, 教师应及时鼓励,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
【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推荐阅读: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06-01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09-25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05-24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07-13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初探06-10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05-26
解决问题的教学11-02
小学数学分析解决问题08-28
小学生赖床问题怎么解决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