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精选12篇)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 篇1
一、现状扫描, 发现问题
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显著的特征, 教师们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并努力让课堂变得活跃, 让学生变得自主。然而, 有些教师却误解了新课程的意义, 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数学课上, 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没有发表应该发表的见解, 使数学课缺少了深层次的思维, 变得肤浅与浮躁;过分追求形式, 缺少对学生呈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理与调控, 缺少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有效地建构, 数学课的魅力得不到应有的展现……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应静下心来, 理性思考, 着力追寻数学教学的本真境界。返朴归真的教学, 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 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发展。
二、追本溯源, 寻求问题解决的意义
美国《21世纪的数学基础》认为, 问题解决是把前面学到的知识用到新的和不熟悉的情境中的过程, 而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最近20年来,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英国1982年的Cockcroft报告中就呼吁教师要把“问题解决”的活动形式看作教或学的类型, 看作课程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应当将其看成课程附加的东西。不论是教学过程, 还是教学目的, 也不论是教学方法, 还是教学内容, 作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和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数学问题解决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寻求支撑, 数学问题解决的类型及其数学教育价值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 它们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1. 可以构建数学模型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如学习“圆锥的体积”, 为学生准备若干组圆柱和圆锥体学具, 组织学生做盛水实验。问:在小组内利用提供的学具, 能不能寻求出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学生发现, 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才有联系, 并且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有了这一实验基础, 圆锥体积公式的概括就水到渠成。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做一做, 才能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把朦胧的想法转化为实在的行动, 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 而且理解深入、印象深刻。数学实验活动对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规律, 培养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问题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的机会, 让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尝试运用数学思想以及归纳、类比的方法得出猜想, 然后再进行证明。将生活、生产等社会活动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抽取出来,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 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 然后应用数学思想或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是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重要保障, 也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任务之一。
2. 探究性问题。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一定的探索、研究去深入了解和认识数学对象的性质, 发现数学规律的问题叫探究性问题。
在“长方体体积的教学”中, 提供大长方体和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问: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这里的探究虽然只是对前人工作的一种重复和再发现, 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的意义则被学习者重新建构。通过探究,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索精神,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建立自信心。
3. 开放性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材编写建议中写道:教材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 (在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 的问题, 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的练习课中,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老师家中现在需要一只鱼缸, 商店给我提供了3种不同款式的鱼缸 (如下图) 。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通过计算, 给老师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买哪种鱼缸比较合适?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因为问题的结果不唯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多样的。同时对学生来说,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种能力的支撑: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生活实际经验等。为了解决这个现实的、开放的、富于挑战的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进行小组计算、交流等活动, 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们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小组内分配任务、计算用料的多少、体积的大小、现实生活中的适用情况等等。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体验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评价形式的开放性等。
四、实践探索, 解决问题
结合“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来分析数学问题的解决一般要通过以下几个过程来实现。
1. 分析问题背景, 寻找数学联系。
通过对所给问题的分析, 理解问题背景的意义, 从中找出它们与哪些数学知识有联系, 以便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 使实际问题数学化, 从而使非常规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来解决。在“圆的周长”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同时对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学前教师导入: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生: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2;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
师:通过它们的周长计算公式, 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周长都和什么有关系?
生:它们的周长都与它们的边长有关系。
师:那圆的周长是否也与它的某一部分存在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在这个过程中, 分析问题的步骤很重要, 万事开头难, 只要攻破了这一关, 学生就会信心倍增, 就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后面问题的探讨中去。在学生自主分析的同时, 教师可在关键处给以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以控制教学的进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建立数学模型。
在分析的基础上, 将实际问题符号化并确定其中的关系, 写出由这些符号和关系所确定的数学联系, 用具体的代数式、函数式、方程式、不等式或相关的图形、图表等把这些数学联系确定下来, 就形成了数学模型。
在“圆的周长”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教师是这样利用问题解决来进行教学的:
师:请各学习小组利用手边的测量工具, 互相合作, 动手测量圆的周长。测量后, 相互交流, 有几种方法?
学生讨论, 动手测量, 并交流有绳测法、滚动法、软皮尺测几种方法
师:用这样的方法并不能适用所有圆的周长计算, 那我们思考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 因为前面的分析过程, 已经使问题明朗化,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数学建模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 就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一过程。
3. 求解数学问题。
根据数学模型的特征, 可采用适当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 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这里主要强调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一般情况下, 只要数学模型建立起来, 学生自然会去联想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熟悉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推理和演算, 达到问题的解决。
4. 交流和评价。
在学生进行研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巡视观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也可以作为学生的伙伴和助手, 参加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多数学生完成任务以后, 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然后对各种模型进行评价。学生通过交流、评价, 进一步完善各自的模型, 同时也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是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它强调使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问题解决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 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 而且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认真求知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进取的坚定信念。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 篇2
教师的能力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证,“教师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计划能力、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我市小学数学教师中绝大多数的原始学历是中师,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从我市中师毕业的学生是一届比一届差,而这些学生如今都在小学一线教书育人。他们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就不牢靠,对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素材、一些数学概念的认识不充分,教学能力也相对欠缺。
(二)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教师对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认识就不到位,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不比成绩,但好多学校还在对成绩排名。我想这也就是导致教师教学不到位的必然所在。另外脱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在课堂上、练习中也比比皆是。
二、学生“解决问题”存在障碍
(一)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
应用题一般文字较长,涉及生活常识广泛,科技术语多,有些概念和它的背景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生疏的,模糊的,神秘的,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感受实际问题的亲身经历,缺少生活实践,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不深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李林家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金’,保险金额为120000元,保险期限三年,按年利率O.5%计算,共需缴纳保险费多少元?”几乎难住了所有的学生。
(二)阅读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应用题题意。
刍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篇3
关键词:策略 数学方法 解决问题
学生必须具有解决新颖的、比较难的问题的信心与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不容忽视。而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只抓题目,应该抓住解决问题最本质的内容,这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作为解决问题之本,毫无疑问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以下几种策略。
一、画图的策略,数形结合
“画图策略”是指通过用画图的方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途径的一种策略。图形不仅直观、简洁,利于思考,而且其信息量大,概括性强,同时图还有助于记忆。因此,图形是帮助人类思考的一种很好的工具。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确实,“画图策略”在理解概念、解决问题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让学生掌握这个画图的策略对学生的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来讲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如在学习人教版第5册“植树问题”时,为了能更直观、有条理地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策略,用一条线段代表小路,让学生在小路上模拟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学生通过画图模拟种树,很直观地找出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又如“搭配问题”的教学,教材里出现二件上装搭配三件下装的搭配问题。刚开始学生会用文字描述,可是文字描述比较麻烦。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是否可以运用画图策略,把一些复杂的数量关系变成直观的图画,用连线的方法,直观、快速地找到搭配方案,并在画图中引导学生有序连线,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在画图这种策略的“运作”中,教师应让学生经历两次提升阶段:首先是由“杂”到“简”的提升,即由例题文字叙述的繁杂发展到线段图示意的简明。刚开始,教师为了能让学生领略线段图的意图,可以把线段图做全、做细,这一教学过程,教师一般都能操作到位;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行由“实”到“虚”的提升,即由线段图据实反映信息的齐全发展到线段图大体反映信息,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画图策略实用性和抽象性。
二、替换策略,以旧换新
这种策略较适用于解决“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方法可解”的问题,它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如学习人教版第6册“等量代换”时,为了能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就可采用替换策略。先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替换原理。曹冲的聪明就在于他通过把大象的质量替换成质量相等的一船石头,从而得知大象的质量,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这就是替换策略巧妙之处。例题的教学引出天平,要想使天平平衡,右边可以怎么放?让学生动手放水果,不管是把苹果替换成梨,还是把梨替换成苹果,前提是质量不变也就是让天平保持平衡。第三次体验替换策略,教师拿出大小两个杯子,让学生通过倒水,体验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这一数量关系,学生通过替换,从而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这节课设计了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替换”策略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还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应用,获取了新知识。
三、假设的策略,拨乱反正
假设策略就是依据己知条件,通过先设定某一情节或某一结果,从假设的情况入手分析、推理、计算,从而解决向题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主要运用于解决“一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问题,它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策略。
如学习人教版第11册“鸡兔同笼”时,为了能使隐蔽复杂的数量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就可采用假设策略。教师出示下列题目:有鸡和兔共8只,鸡的脚和兔的脚共有26只。鸡和兔各有几只?这里可以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程进入,然后告诉除了可以用方程、列表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策略来解决——假设策略。假设8只都是兔子。这是教师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假设8只船都是兔子,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能多几只脚呢?为什么会多出来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反馈:当我们把8只都假设成兔子时,也就是把一些鸡兔都看成了4只脚;当一只鸡被看成兔子时,每只鸡会多出2只脚,所以会多出6只脚,每只鸡多出2只脚,多出的6只脚就是3只鸡的。用同样的假设法假设8只都是鸡,让学生分析,全部假设成鸡,脚的数量为什么少了?
讲解假设法时,要充分利用画图策略来帮助理解替换的过程,让学生有一个策略形成和策略选择的过程。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合理的假设;还要弄清楚由于假设而引起的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并作适当调整。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综合上述,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能让学生从小养形成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养成用数学思想的眼光观察生活中数学,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陈炳心,(1978— ),男,福建翔安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 篇4
因此,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获得题目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 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高解题能力, 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掌握解题策略, 才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不管遇到什么难题, 都能得心应手, 迎刃而解。下面就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 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 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数学情境, 既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情感, 让原来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
现在的教材借助学生身边大量解决问题的资源, 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 提供了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时, 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选择适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提取,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理清思路, 弄清问题
对小学生来说, 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个难点。面对一道道变化多端的数学题, 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迅速地找到突破口, 打开解题思路呢?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解题的思路, 逐层探索,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1. 重视审题能力培养和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现在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不是很好, 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但是审题能力和审题习惯不是一个星期和一个学期就能养成的, 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在训练时, 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 要学生知道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 即已知条件是什么, 求什么问题。此外, 还要学生知道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我们教师平时也出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让学生训练, 学生在训练中出现错误, 通过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的数学思想。
到了小学高年级,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并将其上升为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就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它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 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学生只有学会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 书本的知识、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数学能力。像小学数学中经常出现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如果掌握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解题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了。
三、对学生进行开放题训练, 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训练, 让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将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综合起来, 通过丰富多彩的开放题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题目中的条件或问题, 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正确的评价
评价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求出答案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评价, 让学生进一步提示数学问题的本质,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评价一直是教师单方面进行, 这样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科学的评价应该是学生本人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家长与学生之间评价。这样多元的评价, 才能激励学生在不断地评价中得到发展。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篇5
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属于较复杂的方程问题之一,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根据两个未知数的和或差与倍数所形成的数量关系进行列方程解决的方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做了以下设计:
1.本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篮球比赛情境入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新课的展开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教学中紧紧抓住“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个已知条件,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分析问题,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并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3.在解题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选择解题最佳方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六(1)班和六(2)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赛。比赛结束后,老师根据比赛得分给六(1)班的全体同学出了一道数学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题目吗?
生:想。
师:好,那下面我们就一起到六(1)班看看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篮球比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41页例6情境图。
六(1)班在与六(2)班的篮球赛中,六(1)班全场共得了42分。其中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2.获取数学信息。
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全场共得了42分,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所求问题: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3.理解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1)理解“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的意思。
①学生小组讨论,理解语句的意思。
②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
生1:下半场得分=上半场得分×。
生2: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得分的2倍,即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2。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关系式1:上半场得分+上半场得分×=全场得分。
关系式2:下半场得分×2+下半场得分=全场得分。
4.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1)根据数量关系,学生尝试解答。
(2)汇报。
方法一 根据关系式1解答。
解:设上半场得x分。
x+x=42
x=42
x=42
x=28
28×=14(分)
方法二 根据关系式2解答。
解:设下半场得x分。
2x+x=42
3x=42
x=14
42-14=28(分)
(3)检验。
①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检验方法)
预设
生1:把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得分加起来,如果正好是全场的42分,说明正确。
生2:用下半场的得分除以上半场的得分,如果正好是上半场的一半,说明正确。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谈 篇6
一、“解决问题”内容的编排特点及学生学习的心理表现
在新课程教材中,“解决问题”内容分散在各领域知识体系中,仅有几处集中在“解决问题”单元中编排,更多的是结合计算教学和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展开教学的,不但编排分散,有的还会出现在习题之中,并且类型不明显。新教材淡化了应用题题型,甚至没有题型的痕迹,更多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积极的心理表现对新问题充满了好奇心,能认真审视、独立思考、思维发散、联想广泛、猜想大胆,常常发生“奇想”: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力求更好:善于与同学合作,关注他人意见,并能做出正确评价,对结论能认真检验,并使之不断完善,善于推广研究成果。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基本步骤
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以生活化为线索,以数学化为实质,缩短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真切感受数学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力求使学生经历以下过程:整理问题的信息,思考各个信息间的联系,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正确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进行反思、验证,体现“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同时还要做到: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自主探索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让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根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或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或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借助“解决问题”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所提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和实践的关键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如教学“分类”时,教师组织学生到市场和超市去参观,看看购物场所中分类陈设的物品,认识和体会“分类”的实际意义。教学中创设“百货小商店”的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对用品进行分类的模拟活动,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用处。学生能够自主、能动进行探索,为他们在情境发生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在用数学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数学学习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这个自主建构的过程要通过数学活动来实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如教学“找规律”时,一位教师把这节课设计为“节日教室我布置”。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欣赏了一个节日教室里的一些彩旗、拉花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规律,并认识这种规律的美。在掌握了这些规律后,这位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发现新规律”的活动,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然后是个“创造新规律”活动,让学生从学具中选择两种或三种自己喜欢的图形摆一摆。几十位学生竟然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有规律的图形1最后又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布置自己的教室。整个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在活动化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体验,从而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创新思维,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
问题解决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用相当大的比重, 由于它的内容变化多端, 解题过程又要求有较高的水平, 再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教学不甚得法, 使问题解决教学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来, 随着我校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 我在实践中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不断学习与摸索, 深刻领会《数学课程标准》, 努力改革教学方法, 尤其在问题解决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注重问题解决教学中“说”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能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 落笔有据。”因此, “说”的训练应成为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1. 说题意。
传统教材条件、问题明确, 分类编排,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抓住条件和问题的联系, 能很快把握应用题的类型, 很容易解决问题, 新教材丰富的情景式画面, 条件、问题不直接给出, 需要学生去观察获取, 同时还存在大量的不相关信息, 这就给学生解决问题设置了障碍, 这时, 让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 正确地找到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例如:果园里有梨树60棵, 比桃树多1/5, 桃树有多少棵?教学时, 我让学生说说比桃树多1/5是什么意思, 学生们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有的说:“就是把桃树看作单位1, 梨树相当于桃树的5/6。”有的说:“就是把桃树平均分成5份, 梨树有这样的6份。”还有的说:“梨树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跟桃树同样多, 另一部分是桃树的1/5。”通过这样的交流, 不仅使学生对题意理解得透彻,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说思路。
语言是思维赖以进行的载体, 学生思维的结果, 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能促使人的思维更加精确, 更加条理化、概括化。在问题教学中, 把图示直观法和语言表述结合起来,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红花8朵, 红花比黄花少3朵, 黄花有多少朵?这类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 学生往往思路模糊不清, 凭关键词猜算法。我在教学中, 一方面利用图示法为学生积累表象;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语言这一思维外壳, 让学生把他们的思考过程口述出来, 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分析, 使他们真正明白:红花少、黄花多, 黄花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跟红花同样多, 另一部分是红花和黄花相差的朵数, 要求黄花有多少朵, 就要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这样教学, 既避免了凑得数、猜算法的弊病, 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我们在考查和评价学生时, 也应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方法, 有的用常见的方法解答, 有的却想出了与众不同的巧妙解法, 教师要正确地看待那些不同寻常的解法, 及时给予鼓励, 这或许就是创新思维的闪现。例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 有这样一道题: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 本学期转来2名女生, 男女生人数的比是6∶5, 这个班原来有学生多少人?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是:
有一个同学却是这样想的:根据题意, 男生人数既是4的倍数, 又是6的倍数, 于是可列举出4和6的公倍数, 再经过试误, 得知男生人数是24人符合题意, 从而得出这个班原有学生42人。这位学生虽然没有按照出题者的意愿去解答, 却有他的独到之处, 教师应及时鼓励,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 篇8
一、数学联想, 让联想飞翔
数学联想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 常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时, 关键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运用什么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如学习《长方形周长》, 当学生已经知道长方形周长= (长+宽) ×2后出示:小明沿着一个长方形游泳池走了一圈, 他一共走了多少米?首先让学生明确“求一共走了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周长”, 再思考“长方形周长怎么求”、“求长方形周长应知道什么”, 最后出示信息“长50米、宽20米”, 学生就能自主解决问题。
二、数量分析, 让分析助推
数量分析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分析、利用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 常运用于学习与旧知有密切联系的新知时, 关键要在需解决的数学问题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如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先出示旧问题:水泥厂二月份生产水泥8400吨, 三月份比二月份增加25%, 三月份生产水泥几吨?学生认为:因为增加几吨=二月份几吨×25%, 所以三月份几吨=二月份几吨× (1+25%) =8400× (1+25%) 。再出示新问题:水泥厂二月份生产水泥8400吨, 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25%, 三月份生产水泥几吨?让学生说说两类问题有什么异同, 因为这两类问题有着本质的联系, 所以教师只需在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 学生就能用迁移的方法自主解决新问题, 他们认为:因为减少几吨=二月份几吨×25%, 所以三月份几吨=二月份几吨× (1-25%) =8400× (1-25%) 。
三、统计列表, 让列表示意
统计列表适用于解决“信息资料复杂难明、信息之间关系模糊”的问题, 它是“把信息中的资料用表列出来, 观察和理顺问题的条件、发现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如在学习《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时, 为了研究烙饼个数与烙饼时间的关系就可采用统计列表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 (1) 带领学生经历填表过程; (2) 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 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 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感受函数关系。
四、画图表达, 让表达直观
表达画图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 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 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如在学习《搭配问题》时, 为了能更直观、有条理地解决问题就可采用画图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 (1) 让学生在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 学会方法; (2) 画图前要理请数量关系; (3) 画图要与数量关系相统一。
五、逐一列举, 让列举奠基
逐个列举适用于解决“用列式解答比较困难”的问题, 它是“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进行有序思考、逐个罗列, 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 从而找到问题答案”的一种策略。如在学习《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时, 为了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可采用列举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 (1) 在枚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 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 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包括“引发需要———填表列举———反思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 (3) 要在反思中积累列举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纳与交流。
六、等量替换, 让替换精彩
等量替换较适用于解决“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方法可解”的问题, 它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如学习《等量代换》时, 为了能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就可采用替换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 (1) 把握替换的思路, 提出假设并进行替换、分析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2) 掌握替换的方法, 在题目中寻找可以进行替换的依据、表示替换的过程; (3) 抓住替换的关键, 明确什么替换什么、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七、问题转化, 让转换顺解
问题转化主要适用于解决“能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的问题, 它是“通过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新颖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策略。如学习《按比例分配》时, 为了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解决新问题就可采用转化策略。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 (1) 突出转化策略的实用价值, 精心选择数学问题; (2) 突破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 把新问题、非常规问题分别转化成熟悉的、常规的且能够解决的问题; (3) 在丰富的题材里灵活应用转化策略, 提高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假设推理, 让推理验证
假设推理主要运用于解决“一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问题, 它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 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 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适当调整, 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策略。如学习《鸡兔同笼》时, “头100个, 脚360只, 鸡兔各有几只?”假设全是鸡, 共有脚200只, 可它有360只少了360-200=160只, 因为1只鸡比一只兔少两只脚, 兔:160/2=80只, 鸡:100-80=20只。
九、验证逆推, 让逆推顺畅
验证逆推主要运用于解决“已知‘最后的结果、到达最终结果时每一步的具体过程或做法、未知的是最初的数量’这三个条件”的问题, 它是“从题目的问题或结果出发、根据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地进行逆向推理, 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至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例谈 篇9
一、明确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由这一情境图呈现的教学内容既能把一节课纳入“解决问题”的整体框架中, 又能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将解决问题与计算内容有机结合, 体现其特性。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并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由于对课时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恰当的定位, 在实际教学中, 每一个环节都指向落实目标和达成目标。
二、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 就能从复杂的情境中提炼出有用信息,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灵活运用数量关系:总数减去部分数等于部分数。当学生说出解法:54-22-8=24 (个) 后, 李老师请学生说解题思路:先算出的是什么?后算出的又是什么?当学生说出另外两种解法: (1) 54-8-22=24 (个) 。 (2) :8+22=30 (个) ;54-30=24 (个) 时, 李老师总是问:你是怎样想的?谁的方法和他的一样, 谁再来说一说。每一种解题方法都让学生说清解题思路及所用的方法, 教师总是耐心倾听, 不时给予指点。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 突出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梳理, 同时让学生对运算顺序有感悟的过程, 为后面学习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埋下了伏笔。
三、促成知识的建构
本节课呈现的面包房买面包情境图, 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 就是要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 通过观察情景图,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运用已有知识建立解决加、减法两步计算的问题和使用运算符号的数学模型。李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起点, 在解决“还剩多少个”这个实际问题过程中,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学生列出8+22=30 (个) , 54-30=24 (个) 后, 李老师提出:怎样把这两个算式合写成一个算式?学生写出“54-22+8”后李老师再问:这个算式能先算“22+8”吗?想一想, 用什么方法能表示先算22+8呢?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运算顺序, 在探究学习中产生对“小括号”的需求的认识, 并充分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 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理解先算和后算的关系, 体验、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用小括号把后面的算式括起来, 就可以表示先算这一数学本质。
四、精心设计有梯度的练习
学生认识了小括号的价值后, 就要设计有梯度的练习, 让学生通过富有层次性的练习, 牢固掌握小括号的用法。
第一层次练习 (在例题的基础上改变信息, 让学生看图找出相关信息。) 面包房一共做出54个面包, 我们买了8个, 又新做出了22个, 现在有多少个面包?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自己解决问题, 并鼓励学生使用今天结识的新朋友“小括号”。学生有多种解法, 教师采取扶着走的方式,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当出现错误解法:54- (22+8) 时, 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楚出错的原因, 让学生在纠错、析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小括号作用的体验和理解。
第二层次练习: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第3题:羊圈 (juàn) 里原来有58只羊。
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情境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 然后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要求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 并正确使用小括号。
第三层次练习:连一连, 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算式。
电脑公司有85台电脑, 上午卖出10台, 下午卖出25台。
一共卖出多少台?85-10-25
上午比下午少卖多少台?10+25
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台?85- (10+25)
还剩多少台?25-10
学生在多个问题和多少算式中合理选择相对应的问题和算式, 这个练习打破了学生以往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算式的常规, 练习的难度加大, 需要学生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正确运用小括号来解决问题。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 篇10
一、当前“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师认识肤浅, 设计的问题脱离生活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灵魂, 是创造意识的基石。传统的解决问题教学侧重于思路分析和做题流程, 教学内容封闭, 人为编一些诸如放水、装配机器、糊纸盒等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的题材, 只能让学生获得机械的解题技能, 应付考试还行, 而一旦遇到真实的生活问题, 如租车、存款利息、交水电费、促销方案等, 思维就卡壳, 就感到束手无策。
2.教师教学方法死板, 教学素材单一。部分数学教师教学思想陈旧、方法死板, 局限于认知性的教学框框, 方法烦琐、内容枯燥, 大搞题海战术, 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部分教师忽视应用题的背景设计, 对教学资料生搬硬套, 一些文字繁多、数量关系复杂、隐蔽性强的题型往往让学生找不到题眼, 无从下手。
3.学生阅读能力差, 缺少生活实践。部分学生阅读意识不强, 对单纯的文字题不感兴趣, 理解能力较差, 分不清文字的主次, 捕捉不到文中的关键信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 缺乏生活实践, 缺乏实际生活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 他们对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不深。
4.思想方法掌握不牢, 分析问题技巧欠缺。由于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致使部分学生思想方法掌握不牢, 方法的选择不够灵活, 分析问题时缺乏多角度分析、多途径尝试的能力, 缺乏寻找数量关系的意识。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 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教师要从小学生熟知的生活现实出发, 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 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一方面, 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境, 引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参加活动, 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中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购物活动, 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 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另一方面, 教学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开启思维的闸门, 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开展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系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 在自主探索、协作交流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学生在用手画图、用眼观察、用脑分析等多重感官的协同作用下, 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获得了发展。例如:“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挖600米长的水渠, 4天完成任务, 甲队每天挖80米, 问乙队每天挖多少米?”教师让学生运用综合法画图, 如下图, 将已知条件和未知的数量关系联系起来, 使问题得到解决。
4.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教学手段。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丰富了教学资源, 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更乐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之中。一方面,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演示, 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声有色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进入欲罢不能的状态。另一方面, 在“浓度配比”、“图形面积”等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演示实验现象,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现状
0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比较有利。在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策略的科学应用,对数学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就能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上有效提高。通过从理论上加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研究,就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遵循的原则分析
1.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教学因素影响,在教学中会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措施实施,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就能有效突出。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对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重视,这对学生思维动态的关注,以及对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就有着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1]。
再者,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实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有着积极作用。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自身的个性发展就能得以呈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思维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对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比较有利。还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热情得以有效激发,以及能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1.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遵循的原则分析
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实施要遵循相应原则,要充分注重问题真实性的追求,让学生能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以及意义。在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能有效激发,在对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方面的把握能力也能加强,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真实性能有更深的了解。在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还要充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呈现,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上能系统化,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得以加强[2]。通过这些原则的遵循,就能有助于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作用充分发挥。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实施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实施,要注重和实际相结合,笔者就具体的策略实施内容加以探究,这就能从理论上对实际教学发展加以促进。
第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中的画图策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数学题目是需要通过画图进行解答的,也就是在画图方法的应用下,对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抽象问题能直观化的呈现,来帮助学生在思路上能够理清,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画图方法的应用,就能对数学问题直观性的呈现,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以调动[3]。能在图形下对数量关系条理性的呈现,让学生能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
例如: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到植树问题的时候,老师就可引导学生进行画图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线段来表示小路,让学生在小路上模拟重视,每隔6米种一棵树,在线段的两端也种上。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确种树的棵树和隔数间的关系。
6米
第二,小学数学问题解答策略中尝试策略的实施。小学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老师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应用,在尝试策略的应用中,就是采取试误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逐渐的向着正确解决方法靠近。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有着不同,老师就要能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能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应用。其中尝试措施的应用就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数学教学中在对应用题的问题解答过程中,一辆汽车中最多能够承载10人,我们班有66位同学,需要多少车承载呢?在以往教学中老师通常会直接引导学生采取除法进行计算。这一方法虽然有效,但是让学生失去了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老师就要能让学生采取多方面的方法加以应用。首先采用乘法进行计算,6×10=60(人),6辆车可坐60人,多6个人需要7辆车。还可采用10个10个的进行相加的方法,也能得到答案。或者是从总人数中逐个去掉10人进行计算。在这一尝试方法的应用下,就能有助于学生通过多思维的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比较有利。
第三,小学数学问题解答中等效转换方法的应用[4]。将等效转换的方法在数学问题解答当中加以应用,也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在对最终效果相同保证的情况下,采取最为简便的事件以及条件,来进行将原条件进行转化,这样进行考虑问题就能将问题多方面的解决。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中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应用已经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多样化的应用,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丽婷.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6(27).
[2]李青兰.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书文摘.2016(04).
[3]达秀清.小学三年级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2015(03).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篇12
1. 模式法
通过对一类问题的解读, 让这部分学生学会寻找相同的模式:咱们是不是解决过此类的题目? 我们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这道题吗? 例如:六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当教了新课后, 大部分同学都能建模, 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知道可以运用假设法、方程法等等去解答. 但班中学困生除了跟例题一样会模仿着做, 稍一变化就无从着手. 例鸡兔同笼中有一道习题是:三轮车和小轿车共8 辆27 个轮胎, 三轮车, 小轿车各几辆? 学困生无从着手. 解答时我引导他们谁相当于鸡谁相当于兔, 通过引模他们就知道了三轮车相当于变异的三脚鸡, 小轿车相当于变异的四脚兔, 学生竟然顺利地解答出来了.
2. 情境法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如人教版四上的《烙饼问题》, 我是这样教学的:
情境导入:
(1) 同学们吃过麦饼吗? 喜欢吃吗? 有谁观察过妈妈是怎么烙饼的呢? 能给大家说说烙饼的过程吗? (学生结合手势进行演示)
(2) 这好吃的烙饼中也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 去找一找这里边的数学知识.
这个引入环节,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让他们的学习情感变得丰富起来.
……
同桌合作, 探索三张饼的烙法.
上台板演并说过程, 同桌相互烙一烙三张饼9 分钟的方法.
课前我准备了用海绵纸做成的小圆片代替饼, 让每一名学生都经历了从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围绕着一个优化思想: 使锅尽量不空着才是最省时的. 把课桌当成是锅, 用实践来“演习”烙饼, 学生充满了兴趣. 就是学困生也兴趣盎然, 积极地探究着, 沉浸在问题的思考中.
在探究三张饼的最佳方案时, 花了较多的时间, 所幸的是主体思想最终还是由学生在探究后得出的. 学生各个小组通过交流和动手操作后, 从多种方法最终优化成一种, 即锅没有空着的方法.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 首先问学生, 饼是否烙熟了? (即是否正反面都烙过了) ;其次要求学生观察方案一 (一张一张烙) 和方案二 (两张两张烙) 的区别, 也就是要求学生观察锅是否因空着而浪费了.
3. 倒推法
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进一步思考,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 而这个条件已知了吗? 如果没有, 还需要寻找什么条件来求解. 用倒退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如人教版四下第101 页, 我是这样教学讲解的:
张英跳了1.1 米高, 李强比张英高0.15 米, 肖红比李强低0.09 米, 问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先让学生反复读题.
师:求什么? (生:肖红跳过的高度)
师:与谁有关? (生:李强)
师:李强跳过的高度题目中告诉我们了吗? (生:没有)
师:那有办法求出李强跳过的高度吗? (生:有, 李强的高度比张英高0.15 米, 张英跳过的高度已经知道了. )
师:所以这道题目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生:先求出李强跳过的高度, 再求肖红跳过的高度. )
通过这样一步步倒推着分析,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自己就学会了解决问题.
4. 图示法
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弱, 空间观念特差, 所以借助题目已给出的图或者自己画图, 形象直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鸡兔同笼有一题, 从上面数有8 个头, 从下面数有26 只脚, 鸡兔各有几只? 如果让差生用假设法或方程来解答都有困难, 但如果让他们画图来解决就一目了然了, 如下:
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有5 只兔, 3 只鸡. 也可以列表如下:
通过列表, 既训练了学生的有序思维, 又能一目了然找到了鸡兔各有几只?
又如在五上教材中教了乘法运算定律后, 我出了一题:五年级学生补做校服, 女生有4 名, 男生有8 名, 每套校服125 元, 一共需要多少钱?
正确列式:125 × (4 + 8) , 结果有生错列为125 × (4 × 8) .我为了区分这两题的算理和算法, 进行了数形结合. 画了下面两幅图来理解帮助学生区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本质不同, 效果比较好.
图示法可以帮助后进生解决思维的绳结, 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 从而使“画图”内化成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5. 操作法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 儿童认识的发展一般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小学阶段, 如果能让他们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问题, 实践证明会使问题简单得多. 例如教学<<直线.射线和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困生真正理解三线之间的关系, 我是这样引导的: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 先猜一个数学名词“无始无终” (直线) , 接着让学生画一条直线, 然后让学生继续在直线上创作出射线和线段, 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以后, 师问你们画了几条线段和射线, 有学生说我画了一条线段和4 条射线, 也有生说我画了三条线段和6 条射线……
师说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画下去你们能在这条直线上创造出几条射线和线段啊! 得出了在这条直线上能创造出无数条的射线和线段. 紧追着问:那直线有几条呢? (一条) . 此时全班同学都明白了直线生出了射线和线段. 真正理解了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学困生原先靠死记硬背记住的结论现在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也能真正理解了. 有句经典:“看过了, 可以忘掉, 想过了, 可以记住, 做过了, 便真正理解了! ”
6. 体验法
学困生不管是记忆还是动手能力, 理解能力都比较差, 所以要重视他们的参与, 让他们亲身体验才能记住理解.例如教学四上《数学广角》中的排队等候问题, 求3人等候总时间最少的问题.我先让三个学困生手拿一本作业本面批, A生模拟3分钟, B生1分钟, C生2分钟, 通过老师改作业, 他们亲身经历体会感知到A等了3分钟, B等了4分钟, C等了6分钟, 三人等候总时间3×3+1×2+2×1=13分钟.然后再调换顺序改, 先改B, 再改C和A, 这样三人等候总时间1×3+2×2+3×1=10 (分钟) 这样他们就很容易理解每个人等候的时间以及三个人不同顺序等候的总时间, 然后怎样安排他们等候的总时间最少等等问题.又如教学四下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定理, 好生从书上就能理解这个新知识了, 差生靠死记就是理解不了.因此我就让2个学困生在小操场上进行走路比赛, 俩人同时从C点出发, 一个沿着蓝线走到A, 一个沿着红线走到A, 亲身体会哪个快, 其余几个当裁判.
结果发现红线比蓝线快, 斜边大于直角边. 亲身体会真正理解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样抽象变具体了, 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 不仅仅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 还要投入更多的感情, 不断地研究探索, 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 正确诱导学困生. 我们相信, 我们对他们的爱不会白白流走, 有付出就有回报, 他们一定可以渐渐转化的, 一定可以提升的.
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是确保所有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新课程背景下, 这种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是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艰巨任务.因此怎样提高学困生这个群体的数学成绩, 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解决问题这块内容又是学困生最难掌握最头疼的问题, 如何让学困生自己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享受学习的快乐!
【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07-13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初探06-10
小学数学分析解决问题08-28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典型例题07-03
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测试题07-0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