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024-08-24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共12篇)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1

1.引言

近年来, 中国的消费指数 (CPI) 一路走高, 2008年5月份达到了7.7%, 5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 涨8.2%再创3年新高, 通胀风险加大。国际粮油价格、能源价格上涨是带动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 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水平与十年前水平相比持平或上涨不多, 但与此同时, 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 所以, 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第三方面, 工资偏低已经导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 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因此, 一旦加工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压缩, 工资增加, 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就会顺畅传导到下游产品。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的持续上涨, 工资上涨压力显现, 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产成本增大压力。这就是目前我国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实际生存环境。

2.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

面对这样严峻的生存环境, 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有很多。

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转移成本。这一措施需要企业间的联合, 最好不要单独做决定, 否则易导致企业处于被动局面。

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合理比例和各种资源内部的合理结构两个方面。企业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 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 各项资源才能发生相互作用, 不同的资源配置会形成不同的生产能力, 创造不同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 资源的取得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 但资源组合是不需再支付成本的。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 建立最佳资源组合, 利用无需支付成本的最佳资源组合, 创造超额价值。资源组合形成的创造超额效益的能力, 建立在个别资源和企业人员的劳动基础之上, 通过人的劳动对各项个别资源进行组合, 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利用共享资源, 降低产品成本。共享资源指产品的成本与分摊资源费用的产品数量有关, 分享这类资源的产品数量越多, 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成本就越低, 如:企业固定资产、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资源的采购费用、信息使用费用、市场开发费用等等, 都是共享资源。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 就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企业规模小, 资源利用度本身就比较高, 短期而言可以采取这些措施。长期来看, 中小型企业如果想要大幅度降低成本, 实行信息化则是其必然选择。

3.实行企业信息化,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1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还相对落后, 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据调查目前有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未建立自己的网站, 已经建立了网站的企业, 大多数对网站的运用还停留在宣传企业形象等简单的功能上, 利用互联网交易和发展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1%左右。电子商务平台必须能够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摆脱中间环节束缚, 压缩管理成本, 提高企业效率, 才能真正得以发展。

3.2中小企业信息化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企业和个人系统地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和网络, 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各种以电子方式实现的商业贸易活动。从应用和功能方面来看,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分为三个层次或3S, 即SHOW、SALE、SERVE。SHOW (展示) 就是提供电子商情, 中小企业以网页方式在网上发布商品及其他信息, 在网上做广告等。通过SHOW, 中小企业可以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 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宣传自己的产品的服务, 寻找新的贸易合作伙伴, 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新的市场机会。SALE (交易) 即将传统形式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在网络上以电子方式来实现, 如网上购物等。中小企业通过SALE可以完成交易的全过程, 扩大交易范围,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SERVE (服务) 指企业通过网络开展的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各种售前和售后的服务, 通过这种网上的SERVE, 中小企业可以完善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 巩固原有客户, 吸引新客户, 从而扩大企业的经营业务,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网络可以加强企业同供应商、客户的联系, 收集商品供求信息, 提高企业反应能力, 利用信息优势来加速企业内部的商品、资金循环。尤其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行业管理日臻完善、技术成果转让加快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得以比大企业更快地将新产品投放市场。

电子商务促使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现代计算机网络在企业生产与销售部门的资源共享, 可以使得生产部门更精准更快速地了解市场需求, 现代计算机网络在生产中的应用与制造活动相结合, 使得生产能更高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更快地对需求做出反应, 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 使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与及时供货和周到的服务相结合, 把时间和服务同质量和成本并列为企业生产的要求。信息传递的层级减少, 信息传递速度加快, 信息的保真度提高。电子商务还改变了企业竞争态势, 使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也能在大范围内发挥其灵活机动的竞争优势。一个小企业虽然势小力微, 但通过电子商务, 其影响力和营销力也会大大提高, 可以将企业的触角伸入市场的更细微处, 更容易感知并适应市场变化, 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3.3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有效方式

(1) 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 不能盲目攀比、跟随。

例如很多企业都在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上有投入, 有的获得了较高的点击率, 也达成了网络交易, 但是有一部分确实没有见到预期的效果, 甚至一点效果都没有。这就要求企业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要在关键词选择、行业行情等方面慎重考虑。

(2) 企业要积极应用网络营销。

例如竞价排名并不是掏了钱就可以高枕无忧, 坐等客户到来, 它同样需要很好的管理和维护, 否则会花了钱却见不到效果。企业的网络管理员要负责发布企业的信息和管理企业网站, 时刻关注着网络营销, 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和解决, 而不是一切都交给网络开发商。

(3) 提供优质服务系统, 建立稳定的顾客群。

网络服务系统为顾客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全天候、即时、互动、了解信息、释疑解难等, 这些性质迎合了现代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特征。所以,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电子商务整合到的营销计划中, 使顾客服务成为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深远, 人类将进入更加完善的信息网络时代。虚拟空间、虚拟社会已在建立, 随着新一代的成长, 网络消费观念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不断变化的领域, 随着新技术的飞跃发展, 企业应该不断制定相应的战略、策略, 以适应形势发展。

(4) 建立高效信息收集系统, 优化资源配置。

信息网络时代, 最先获得信息者就获得市场, 获得财富。中小企业要成功地实行电子商务, 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收集系统, 加强网战的设计与推广,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网站的设计, 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库, 收集信息, 分析信息, 了解市场的需求动向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 企业的产品在网上受欢迎的程度等。从而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 最大地降低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

(5) 要结合实际设计网络营销整体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 企业开展网络营销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和规划。例如, 企业要结合自身产品实际进行网页的设计, 根据需要来考虑网站需要设置什么板块, 网站设计好后, 就应该规划一套推广方案, 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推广是个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我们要考虑如何以较小的投入来获得较好的推广效果。总的来说就是要从网站设计到推广做一个全面的规划。

4.结束语

成本的不断增加会对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只有积极主动, 采取合理而有效的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才能够在新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并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国伟.网络经济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 2008, (5) .

[2]高清芬.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J].商场现代化, 2008, (18) .

[3]姜奇平.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解读[J].数码世界, 2008, (5) .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2

组织需要创新,是因为

(一)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首先,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依靠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而使总量增加,即数量型增长;另一种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来使总量增加,即质量型增长。这两种增长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作用不同。在数量型增长方式中,要素投入是主要的,总量增长只是要素投入的倍数。在不考虑边际效益递减情况下,两倍于原来要素投入将获得两倍总量,而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在质量型增长方式中,在相同要素投入的情况下,依靠技术进步可以获得产出数量持续不断地增长。其次,技术创新之所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是因为一般说来,一项发明甚至重大科技成果,如果不能市场实现,就不能推动经济增长;而当一项技术创新,经过大面积推广和扩散,由于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其获得比平均利润更高的利润,这就必然引起众多的企业效仿,从而又牵动了新一轮更高更多的技术创新。如此不断循环,推动经济增长。

(二)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新不仅导致首先使用新技术的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而且能使更多模仿者的生产效率提高。在印刷企业中,正是计算机在印前技术中的成功的应用,由 “铅与火”发展到“光与电”,促使整个产业生产效率提高,最终引起传统印刷产业结构的改善,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只有获利才能生存。技术创新就是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超规模、超国界,对企业来讲,要么死亡,要么创新。

创新组织有以下特征:(1)共同的远景规划和共同的创新意愿:管理层有清晰的理念和创新目标。(2)适当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创造和学习、互动的组织设计。(3)核心人物:推动创新的角色。(4)有效的团队:集中优势的专业团体。(5)持续性和拓展型的个人发展环境:致力于人员的终身教育与培训。(6)广泛的沟通:组织内外的充分沟通。(7)创新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组织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和参与性。(8)外部良好的关注与评价:善于发现市场需求与变化。(9)创造性氛围:鼓励创新的制度和机制。(10)良好的组织学习:积极探索、发现、体验、解决问题,并分享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中兴企业发展20年来,从一个原始投资30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总资产增值1000倍、年销售额达340亿元的国家重点高科技企业,并且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和中国最大的本地无线产品供应商。在国内通信标准领域,中兴通讯主导了800MCDMA、移动软交换、光传输、宽带接入、IP视讯、网络管理等通信领域标准的制订,在国际通信行业标准领域,中兴通讯目前已加入了ITU、3GPP、3GPP2、CDG等40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这些技术自主创新结果正是中兴成就的关键,而这些自主创新能力是公司的研发团队、研发组织、市场策略、管理战略等多方配合才得到的。

中兴十分重视资源投入和全球化研发战略的布局,这些都是为了跟踪和开发最先进的技术这一目标,因为中兴明白,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于技术。中兴在全国范围乃至全球范围内公司都不断建立技术研发的根据地,进行100多种产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3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发展;经营;促进

企业的会计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很大,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并且充分发挥出会计管理的作用。笔者针对会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影响做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管理模式不科学

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都存在不科学的现象,将所有权和经营权放在了一起,这种陈旧的模式会导致会计管理的职责不明确、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不良现象出现。另外,一些企业也根本没有建立会计审计部门,因此审计工作也做得不好。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

一些会计人员由于缺乏职业道德和诚信度,或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制造虚假、错误的会计信息,这会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本身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工作效率低下。

(三)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度很慢

我国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延续着传统的记账法,这种手工记账法不但效率低,还容易出错。另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为会计人员配备了会计核算软件和计算机,但工作人员却不会操作,因此,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度很慢,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管理的加强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一)会计管理能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的重大决策包括企业的投资方向、经营目标、融资分配等等,这些决策都和企业的成本、资金是密切相关的。比如企业决定在某个项目上投资两百万,并且计划两年之内收回成本,如果失去这个机会,这个决策的成本可能就是两百万,如果已经把資金投入了进去,几年之内没有收回成本,那么就说明这是个错误的决策。而这个决策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两百万,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企业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要依靠企业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并且为企业的决策把关。

(二)会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资金

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和会计部门是密切相关的,因为部门企业的每一项工作和活动都需要资金,没有资金就无法运行和工作。而会计管理的工作就是对这些资金的支出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且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这些记录和数据,让管理者对成本和支出一目了然,这样才能更加合理、科学的安排资金。

(三)会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很多人都片面的认为会计工作就是一般的记账、算账工作,这个看法是不全面的,会计也要直接或者间接的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工作,无论是成本核算、报账、算账还是材料采购和销售回款,会计都必须履行其监督的职责。会计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专业工具,但这项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水平,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够更加方便的读取会计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利用信息对企业进行管理,因此,会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四)会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增长

因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能在资产负债表、流量表中反映出来,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企业资金的核算,科学而合理的分析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情况。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者通过会计人员的核算和分析,就能很快的明确当前企业所能获得的利益和负债情况,并且还能够洞察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及时的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将损失降到最小。

(五)会计管理能够降低资产会计审核确认的难度

我国采用的是经济型标准,只要资产贬值,就能够进行确认。但是,要合理确认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一定的难度。而进行会计管理,就能够降低资产会计审核确认的难度。因为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机制都还不完善,这导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一定的依据,进行科学化的会计管理,对其确认和计量不会超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不需要多个部门审核认定,这样就降低资产会计审核确认的难度。

(六)会计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信息支持

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只是企业成本、经营情况,还包括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种有效信息。这些信息既有经过加工后的信息,又有大量未被加工过的信息,例如过去的、现在的、预期的,局部的、全局的等等,企业管理者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且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企业要定期更新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让会计人员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另外,还要对会计人员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推广会计软件,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将企业的财务数据导入审计系统中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

(二)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把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首先,企业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统一安排资金,加强资金平衡工作。其次,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经营状况来安排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另外,还要要求每个部门在每个月都要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再由企业的相关部门对资金进行统一分配,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三)加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首先要取得原始凭证,再对原始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然后要合理的设置会计账簿,我国已经对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记账、结账都提出了规范,企业必须要根据这个规范来操作。此外,还要加强会计账目的核对工作,建立定期的账务、账款和有关资料相互核对制度,以保证账实、账表及账证是一致的。

四、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管理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极大的影响,但由于企业的内部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以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而越来越大。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会计管理体系,提高对理财环境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维蛟 刘文华 朱明文.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对会计工作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10):68-72.

[2]曾辉.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会计信息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32-232.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4

一、企业灵魂来源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诞生而产生的一种与物质基础相适应的微观上层建筑, 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所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也可以称它为企业的灵魂, 对企业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是一种规范、引导、凝聚和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非常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 在企业中形成强大的综合力, 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规模和成绩, 企业文化是持久发挥作用的内在的根本要素之一。我们不能片面追求高额利润, 更重要的是在于人才的培养, 在于企业文化建设。只要这个队伍不垮, 人心不散, 精神不倒, 任何困难都能战胜, 并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面对以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形势, 企业文化建设更加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已成为各企业今后工作的重点。

根据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我们认为, 企业文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 首先, 是因为所有的企业文化都具有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 这种属性能唤起人性中那种神圣的做人的自豪和尊严;其次, 企业文化不是口号,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 它体现在各个企业内在和外在的不同特点和传统上, 由广大职工来掌握, 并指引他们的行动。企业文化管理不是抽象教条地对人们进行说教, 而是密切结合企业的目标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使全体成员树立起统一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有一整套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体系和制度, 使企业全体员工在这个体系和制度中得到熏陶, 成为行动的指南和凝聚力的内涵, 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中摸不到、看不见的内在发展动力, 也是未来企业成功的主要管理思想。未来的企业员工一般都有一定文化, 悟性较高, 思想活跃, 流动性大, 所以在管理上要有新的突破, 不能再用陈旧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化企业, 要用科学的管理思维模式。时代召唤着创新, 企业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企业管理也是如此。

二、企业文化来源于人, 反作用于人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而打造企业文化的是人, 接受企业文化的也是人。企业的主体是人,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在“人”的身上做文章。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源头, 如果人的思想问题解决了, 那么管理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而影响职工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文化。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源于企业文化, 这些内容都是来自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先进思想, 先进思想是产生先进文化的基础, 没有先进思想就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以“人”为主要因素,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每个人的潜能都发挥出来, 那么, 每个人都是一个太平洋, 都是一座喜马拉雅山, 谁盘活了人的思想, 谁就盘活了企业的一切。因此, 建立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激活人的思想。企业文化是思想的管理技巧。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 要有扬弃的思想, 不能用落后的文化来影响改革思潮。

企业文化虽然是历史产物, 但是, 如果这种产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可以继承下来, 发扬下去。在打造企业文化时, 员工思想应全面吸收企业先进的东西, 在培育企业职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 必须建立健全及完善各种制度, 使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发展下去, 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 反而有害。人是社会的产物, 很可能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旧思想很可能在有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 使他们不愿意接受新思想, 这样, 企业文化就停留在旧有的模式中, 人的思想也会在旧思想中老化、僵化, 很难推动企业的发展, 反作用于人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要改变企业文化的旧有模式, 就应把少数人创造、倡导的某种先进思想, 传播到组织的每个团体, 再由一个个团体传播给每个人, 使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生根、开花、结果。

三、企业高层人员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形成

1.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由企业领导者行为习惯演绎而来。

同时, 也是一定历史时期客观规律的反映。企业领导者在创建企业时, 如果获得成功, 企业领导者必定是顺应了某些客观规律, 如果失败, 必定违反了客观规律。领导者的智力水平、理论水平、哲学水平, 必定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在哲学指导下形成的历史范畴, 是人类社会最高智慧的结晶。作为企业, 其价值观负责说明该企业存在的社会意义。那么,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 其价值观也就是他对世界的看法和人生取向, 必然影响他周围的员工, 达成某种一致, 由此形成企业的价值观, 进而形成企业文化。

2. 每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是独特的, 极难复制。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5

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煤矿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需要越来越显得迫切。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煤矿职业道德建设,如何增强矿井的发展后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有煤矿职工道德建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职业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是塑造新的民族精神的需要,是防止“和平演变”的需要。当前,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已受到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职业道德建设也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十一五”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广泛组织实施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内的“四德工程”,建立健全了覆盖全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努力提高全省人民的道德水平。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准则。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的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突出“忠诚企业、诚实敬业、诚信待人”三个方面。忠诚企业,就是对立身从业的工作单位忠心、忠诚、负责,尽心尽力,恪尽职守;诚实敬业,就是在从业和劳动过程中,求真务实,付出和奉献真实客观的劳动;诚信待人,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真诚地对待社会,真诚对待组织,真诚对待他人,真诚对待同事。而国有煤矿职工的职业道德就是从事煤炭生产、经营的职工在自己的岗位职责范围内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并通过一定的职业责任心、职业良心、职业荣誉感、职业作风的表现出来。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煤矿的服务对象是煤炭用户,所以煤矿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用户服务。只有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意识,一切从用户利益出发,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才能在为用户服务中实现煤矿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煤矿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用户和社会满意,让用户满意煤炭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让社会满意,矿井才能不断发展,立足社会。为了达到此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设计好自己的形象。因此,当前煤矿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自己行为,提高煤炭质量,树立一流的产品形象。其次,要规范销售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第三,规范服务行为,建立健全“质量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体系。总之,要通过外树形象,内抓管理来实现矿井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企业唯一的追求。

无论如何,矿井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煤矿的职工,而职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决定着矿井的命运。如果一个煤矿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准低下,工作不到位,没有责任心,产品质量低劣,企业怎么能发展呢?如果一个煤矿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准较高,责任心强,以矿为家,当家理财,与矿山共兴亡,处处为矿分忧,那么,这个煤矿一定会兴旺发达。从目前全国煤炭行业的现状看,有不少国有煤矿都是因为人心涣散,对用户不负责任,煤炭质量差等而导致亏损。而梁家煤矿之所以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

跟,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遵规守则,上下一心,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把用户视为上帝。由此可见,国有煤矿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在矿井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强国有煤矿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当前国有煤矿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同职工各自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建设的不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中,让职业道德建设由“虚”变“实”收到实效?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高职工素质。职工素质包括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两个内涵。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综合。它是一个人行为的准则,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具有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他能够给矿井创造出有形的物质财富和良好的企业形象。业务技术素质是一个职工工作能力的综合表现,是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所必不可少的个人工作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是辩证的关系。只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没有较高的业务技术素质,就难以为矿井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反之,只有较高的业务技术素质而没有较好思想道德素质,就不可能更好地服务于矿井、献身于矿井。因此,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一方面要坚持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对青年进行企业宗旨教育,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辩证地认识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加大对职工进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形势宣传教育力度,把矿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向职工讲清楚,使广大职工认清自身所处的环境,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竞争。另一方面,要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矿井的机

械化程度以及各自的工作岗位,不断强化对职工进行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广大职工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适应矿井发展的需要。因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最终将由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来决定。

逐步完善煤矿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建设是系统工程。为了切实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必须抓好岗位职业道德的制定,根据不同的岗位,建立起一整套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使干部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行为有规范,奖罚有依据。像梁家煤矿制定的《矿规矿法一百条》、《职工四德守则》、《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执行细则》等,对于弘扬梁煤精神、净化道德环境、引导职业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工自觉遵守规范,最终成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好职工。

抓活动载体。环境影响人,也可以改造人。为了不断强化职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可以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征文、歌咏比赛、技术比武等,营造团结向上的气氛,增加同事间的友爱;还可以开展“爱岗敬业”主题演讲比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使职工懂得矿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的道理。让职工从思想意识上加深职业道德在矿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抓反腐倡廉工作。“企业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干部职业,是一种关系本单位发展方向和前途的特殊职业。一个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没有一个团结协作、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是很难把企业搞好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

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要坚持严格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使干部职工有章可循。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马玉平

中速时代的发展思维和生存法则 篇6

“中国必须改变这种预期了,30%的出口增速和20%的投资增速将都不可能再持续下去了。”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教授如是说,“中国今后的出口增长只能跟着全球贸易量的增长而增长,也就是大约6%左右,而投资增速也将下降到10%左右。这样,中国GDP的增长大约为5%-8%,进入中速增长时代,两位数的增长将成为历史。”

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都习惯于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依靠经济要素的大量投入和市场容量的快速扩张来获取利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7%的时候,大部分企业是亏损的。而习惯于经济增长只有1%-3%的欧美企业,却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和盈利。这样的增长,依靠的不是要素的投入,也不是市场容量的扩张,而是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管理能力的提高。

中国应该接受一个适度的经济发展速度。具体来说,就是中国应该考虑经济的中速发展了,应该在一个较为健康的环境下发展经济,让发展速度保持在5%-7%之间。在经济需要调整的时候,以及在未来经济总量增加以后,甚至可以接受5%以下的发展速度。

中速时代的意义,绝非只是简单的经济减速,而是经济政策和商业环境的改变。最大的变化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向消费转型。随着人口红利减少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出口红利将越来越低。同时,国家把政策目标从经济增长转向居民收入质量增加,以培养稳定消费群体。其次是由于受到出口、能源、环境等因素影响,低端制造业将遭到严酷的优胜劣汰,附加值高的服务业将日益受到重视。

对企业而言,中速时代,在丧失了高速度相伴的高利润之后,单纯的扩张方式已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相反,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冒进很可能成为悲剧的序幕。而唯有管理提升,才能给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毫无疑问,接下来的战争将更加漫长和艰难。最大的挑战是,中国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在中速时代建立并保卫自己的竞争优势。管理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将是中速时代的主旋律。

中速时代,企业之间拼的就是管理的基本功和战略的远视力,拼的就是底蕴。有远见的企业家,此时应该已经从此前“飙车”的快感中警醒,开始着手准备未来向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转型规划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感谢中速时代,让中国企业有了反思自己错误的时间和机会。正如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先生所说:经济危机虽然给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提供了一次变革调整的机遇。因此,抓住世界经济调整的机遇,主动推动战略变革,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7

有关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3660万户 (包括个体工商户) 。截至2008年底, 全国实有企业971.46万户, 其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 创造了中国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GDP。上缴税收占50.2%, 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左右。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 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在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提供就业机会、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面对如此庞大的企业数目, 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求得生存并获得很好的发展呢?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各种经济特征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但是中小企业只要利用好政策, 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 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同样会获得很好的发展。

二、后金融危机的理论依据

什么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呢?目前学界尚无标准定义。本文所指的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 是在经济重创后的脆弱复苏阶段, 并且能否真正实现经济完全回升尚不明确情况下的一段缓慢复苏阶段。

2008年夏秋之交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的成因, 涉及美国的消费模式、金融监管政策、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 以及美国和世界的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由于美国房地产业严重衰退, 信用违约互换, 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引发流动性危机, 美国央行救市注入1万亿美元;进而次级债引发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全面危机, 银行连锁产生烂账,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杠杆效应使市场更加糟糕, 进而引发了美国债券市场危机、利率汇率混乱危机。分析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可以用金融自由化理论和资产负债分析理论来解释这次金融危机。首先是金融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美国为主导推行了金融自由化, 美国在全球大量地寻求国际借贷, 引起了世界主要经济区域之间国际资本运动分配的深刻变化。金融自由化使各国政府都逐渐取消对利率、贷款和资本流动的各种控制。放宽金融管制, 全球化得到迅速推动, 但同时也是危机产生的源泉。各类金融机构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创新了各类金融衍生工具, 特别是信用违约互换造成了次贷的危机, 进而随着各种金融产品扩散到其他领域, 传导到欧洲等其他国家, 从而演变成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其次是资产负债分析, 资产负债分析的学派强调货币类型错配对资产负债表造成的影响 (Krugman, 1999;Cespedes,

Changand Velasco, 1999;Gilchrist, Gertlerand Natalucci, 2000;Aghion, BacchettaandBanerjee, 2000;Cavallo, Kisseley, Perriand Roubini, 2002) , 加上政府金融监管体系

较弱, 政府对国外部门过度借贷或经常账户大额逆差的显性或隐性担保所引致的道德风险。他们认为如果一国承担了大量外币偿还的债务 (“负债美元化”) 而该国本币又发生大幅贬值的情况下, 一国的债务负担会大大增加, 并引起该国产出减少和投资萎缩 (Krugman, 1999;IMF, 1998;

Corsetti, Pesentiand Roubini, 1999) 。长期

以来, 一直作为世界最大债权国的美国, 如今已经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并且日益陷入贸易和金融失衡的泥潭之中, 难以自拔。美国从以前以制造业为主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变成了现在以服务业为主的进口国, 美国现在每年有高达800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 3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 以及8.5万亿美元的国债, 如果再加上无资金准备负债、社会保障金, 那么美国的国债将超过50万亿美元。1980年美国国债交易是140亿美元, 到1993年已达到日均1200亿美元的水平, 到2009年初已达到5000亿美元的水平。美元在承担大量外债的情况下, 在国家上采用美元作为通行货币的情况下, 美国采取了大幅贬值美元的办法, 以期降低负债, 引发了资产负债的巨大变化。这在缺乏生产制造业出口支撑的情况下, 只能依靠金融投资等措施来减少外债, 促使金融机构创新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以迎合投资者的需要, 最终结果使金融领域的风险更加集中, 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引发了连锁的危机反应。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

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定的经济状况及其相应的阶段决定了其特有的经济特征。

(一) 全球生产格局的重新调整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由于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实施了“去工业化”的进程, 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由生产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 造成发达国家进口依赖度加强。这次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认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 因此, 这些发达国家会重新推行“再工业化”进程, 这对世界的产业的调整和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 会使全球性的生产格局产生重大变化。发达国家由于“去工业化”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他们采取针对发展中国家产品以“过于低劣的产品质量和过于低廉的价格”为借口发动攻击, 以补偿他们在“去工业化”进程中的损失。“后危机”时代, 各国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多样性等特点。当“中国制造”以低成本价格竞争优势占据了大量外国市场的时候, 其他国家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就相应减少, 为了夺取市场份额, 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 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是发达国家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与中方博弈的需要。据官方统计, 2009年1-8月, 共有17个国家 (地区) 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 (其中, 反倾销50起, 反补贴9起, 保障措施13起, 特保7起) , 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从2009年各国的经济数据来看, 全球经济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走向稳定, 并有望复苏, 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占领先机, 取得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而积极布局, 发起贸易保护主义, 保护本国市场成为其主要手段。

(二) 全球金融体系的变革与金融监管体系的加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指出:2009年世界在救治金融市场的同时, “静悄悄”地对整个金融业的结构、利益动机、金融监管进行根本性改革。随着金融格局的改变, 全球增长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增长重心正在从西半球转向东半球和新兴经济, 金融业重心的转移不可避免。这次金融危机首先是对美国的冲击表现为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美国金融体系在全球的地位将会逐渐下降。其次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由于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政府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监管, 长期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金融业, 使得金融业遭受重创。金融危机将使人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 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 强调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以及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发展要以客户为中心, 监管当局应致力于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 加强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监管、实施宏观微观监管、并表监管、经济逆周期监管以及完善监管保障建设, 以此促进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

(三) 新科技革命的催生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和驱动力, 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科技创新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缺乏推动力。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2009) 认为,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并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当前, 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强烈需求, 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 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温家宝 (2009) 总理最近也指出, 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推动着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 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 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四)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 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 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经过这次经济危机, 使很多人对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人们认识到过去过度消耗能源所造成的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人们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 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可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 也可能成为全球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 “低碳经济”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实质上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场直接涉及到低碳技术的研发、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规则的改变等各方面的全球性革命, 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换句话说,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国家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而且要求我们适当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 亲自参与其中。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的机会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对中小企业来说应该是机会大于威胁, 存在着很多机会。

(一) 国家政策优惠所提供的机会

中小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尽快走出低谷的目标, 为想尽一切办法对中小企业采取各种优惠措施, 比如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优惠, 各种税收减免等措施, 这给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方便, 也降低了相应的成本。这次金融危机最大的教训就是金融业脱离了实体经济而形成了金融泡沫, 因此各国会转变到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理念上来, 这将会给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 市场空间的扩大所提供的机会

这次金融危机打击最大的是一些大买家和大型供应商, 由于经济效益下降会使他们采购的规模会慢慢缩减, 成本不断上升, 导致竞争力下降。相反, 中小买家的空间将会大增, 获得更多的发展良机。比如美国是个消费大国, 美国人可能减少对欧美产品的消费, 转而加大对中国基础品的消费, 这给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空间的机会。金融危机使全球的外贸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新的外贸形势要求中小外贸企业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对外积极利用社会和行业资源, 开拓有效外贸渠道;对内提升运营能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 国外买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 势必会减少商务旅行和参加展会的数量, 进而更依赖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采购。这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次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契机。中小企业只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就更够收集到更多的商贸信息, 这有利于中小企业扩大市场空间, 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三) 经济萧条提供产业整合、做大做强的机会

由于经历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好多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甚至破产或倒闭, 这给有些中小企业提供了产业链延伸进行产业的整合与兼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比如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有利政策, 凭借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契机, 顺应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方针, 中小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产业的升级。

五、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策略

针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特征和发展机会, 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后金融危机的行业复苏阶段抢占先机, 获得更快发展的机会。

(一)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都在倡导的经济发展策略,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传统产业技术落后, 产业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使国内的传统制造业受到挑战, 特别是有些产业出现重复建设或产能过剩的状况,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因此, 中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顺应国家的产业规划调整与振兴计划, 进军国家鼓励发展的有利于扩大内需的产业, 如家电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低碳经济的代表———新能源等有关的行业, 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二是要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产业的转移, 并主动融入到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的潮流中。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还需要提升优化传统产业。由于中小企业是以外贸为主的出口型企业, 这样可以积极利用外贸和外资来进行产业的升级。一方面要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并提高其中的技术含量, 同时, 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不可再生的生产性资源产品;另一方面在现有比较优势基础上, 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有利时机, 通过技术创新, 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进一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同时, 能及时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技术, 通过学习模仿,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 开发出自己新的产品和技术, 从而提升和优化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结构, 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在产业调整与升级的同时, 中小企业要瞄准市场与时机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与扩张, 选好伙伴加快重组, 把自己做大做强。在后危机时代, 企业往往要进行大洗牌, 优胜劣汰, 淘汰落后的产能,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保生态产业, 中小企业要在洗牌中调整自己的结构和产业定向, 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 实现优胜劣汰。

(二) 进行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

创新是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人力、节约经济成本的一种方式。我国中小企业的很大弱势就是缺少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过去依靠低劳动力所占的出口优势逐渐被丧失, 于是, 需要在产品创新和技术设备的升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要依靠加快新产品研发、提高技术含量等来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自主研发, 扩大自己无形资产, 促进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转变, 建造具备小规模定制、个性化生产、低消耗、高附加值等特点的企业, 塑造自己的高科技高品牌, 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小企业要抓住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契机, 充分利用国家对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方面的政策鼓励和资金资助等有利良机, 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

(三) 利用集群效应实现中小企业的国际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中小企业必须实行集群发展战略。根据全球价值链模型, 如果一个集群能够融入国内产业链, 其产品市场就可以得到充分扩展;如果一个集群能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去, 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 就可以带动集群的产品走出国门, 从而为集群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后危机时代, 全球的需求萎缩, 中小企业依靠单个企业由于缺少品牌与核心竞争力很难获得国际订单, 但是通过企业集群形成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效应。通过统一对外谈判, 中小企业集群可以获得更多订单, 并更容易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优惠。在一个产业集群中, 中小企业动态而持续地为核心大企业提供配套协作服务, 将自己的发展同核心大企业紧密结合, 成为企业集群生产经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集群协作, 中小企业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供销渠道, 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竞争压力, 降低了经营成本, 依附核心大企业而融入全球价值链。集群协作策略是中小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从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升的重要途径。

(四) 加强内部控制,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来降低成本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虽然全球需求有所反弹, 但是与以前相比还是比较低的, 另外, 在用工方面全国出现的“民工荒”造成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大大提高。西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政策也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一定的市场份额内,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 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从而降低成本, 采用电子商务是一种有效的办法。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降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交易成本。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成本和交易等都可以集成到电子商务这个链条上, 从而实现中间渠道缩短、广告促销费用降低, 管理成本降低等等, 这都将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增加盈利能力。

(五) 充分利用贸易政策发展对外贸易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各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希望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抢占先机, 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多, 中小企业如何规避这些贸易风险呢?中小企业首先应树立“以质取胜, 质量第一”的观念, 依靠科技进步, 重视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运用, 不断开拓新产品, 在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上下功夫。其次要积极推行国际标准, 提高我国标准档次。再次要实施名牌战略, 中小企业通过创名牌, 塑造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和地位。最后要实施市场多元化, 多方位、立体式构筑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并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 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在贸易实务操作中严格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办理。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贸易风险。

六、结束语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尚未结束, 经济的复苏还处于缓慢爬升阶段, 这对国家的政策方面也产生了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特征, 在经济复苏阶段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 抢占市场的先机, 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所提出的一些发展对策将会对中小企业在危机中求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后的缓慢复苏阶段, 因其特定的经济特征, 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根据金融危机理论, 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 并指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 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对策

参考文献

[1]、Krugman, P.R.AmodelofInnovation.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ofIncome[J].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 1979 (10) .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8

一、中小企业的法律界定

什么是中小企业, 以何标准界定中小企业?这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提供统一、有效的法律保护和扶持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上讲, 中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较低, 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存在大, 中、小三种企业类型的划分, 但在确定大中小的标准上应当使用一个原则, 即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 划分的标准就不同。英美国家在定义小企业时, 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 而有些国家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定义中小企业。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而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部、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的分法, 更加准确地界定了我国不同行业、企业大小的明确性, 也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明确而可靠的范围和根据。

二、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容乐观。首先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 不仅存在着因其规模小而独有的若干缺陷, 还因受到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中的非市场化因素的制约而伴生的某些障碍的折磨, 其发展的道路崎岖不平, 存在着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如国有中小型企业及集体企业转型改制尚未完成, 中小企业中同样存在着资产关系不清、管理运行不规范的情况;私营企业产生历史不长, 家族型的封闭式管理盛行;我国规范的市场主体立法颁布较晚, 对已有企业的规范指导力较弱;由于企业改革在整体上处于反传统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 社会信用倍受损毁, 使得中小企业的自身信用及融资能力降到前所未有的低水平, 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较弱, 表现为人员素质不高, 研究开发投入少, 产品进入市场成本高;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基本处于空白, 忽视对自身利益保护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 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损害自身利益。其次,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结束, 国内市场逐年向国外企业开放, 市场准入限制对国内中小企业所能给予的保护将大大萎缩, 中小企业将直接面对数量更多、经济力量更强的大企业的挑战。再次, 从政府操控的层面看, 中小企业的保护体制尚未发育成型, 即使我国在2003年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但其实施缺乏强有力的运行系统的支持。最后,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 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 融资难是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资金不足分别被列为造成企业停产的首要原因和企业经营困难的第二大原因, 在直接融资方面, 据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近八成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存在缺口, 在间接融资方面, 据国家发改委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承担机构较多的省份的调查, 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8%, 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 拒贷率达56%以上, 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的发展迫切地需要一个合法并且有效的融资途径, 来帮助中小企业跨越过这一瓶颈。

三、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完善措施

我国长期以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不够, 立法没有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 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法律环境进行研究, 对其弊端予以剖析, 从而相应地修改立法, 进行完善, 使我国中小企业得以在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获得一个公平的良好的法律环境。

(一) 完善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 加大法律实施的力度

纵观我国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 不难发现只有一部《中小企业促进法》, 即使这部法律再完美也不足以系统地保护占我国注册企业数99%的中小企业利益。再者, 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保护体制尚未发育成型, 导致该法律的实施缺乏强有力的运行系统的支持, 因此我们要加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力度。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着不同的分类型态, 如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国有中小型企业等, 与这些不规范的企业分类伴生的情形是:政府部门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不可能完全社会化的情况下, 有可能导演出不同政府部门在职能上的冲突。1998国家经贸委内成立了中小企业司, 涉及中小企业促进发展之政策概由其出是顺乎自然的了, 但若要使这一机构达到良性运行要使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立法目的得以全面贯彻, 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服务功能。同时中小企业司还可以和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私人机构、教育机构及地方政府部门一起, 共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管理、技术、法律、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达到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立法目的。

(二) 改变不合理行政行为, 增加优惠待遇

1.逐步消除政策扶持差别。目前我国对大企业优惠政策多于中小企业, 而对中小企业发展重视不够, 特别是在土地使用、办照、纳税、工商检查、银行贷款, 甚至法院判案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公平。最大的困难在于获得投资或银行贷款。目前对外资企业政策扶持多过内资企业。在资金方面,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均比内资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高。在减免税收方面, 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 而内资企业无缘享受。

2.申请开办企业的程序繁琐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地方在法律规定的设立企业的条件之外又附加了各种条件, 如有的地方规定外地人员来本地开办企业要办暂住证、流动人口证、计划生育证等, 各种公章要盖十几个。为了鼓励有能力的人创办中小企业, 必须降低开办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限额, 并允许公司制中小企业注册资本金分期注入。鼓励申办非公司制中小企业, 创业者可根据自身资本规模、行业特点、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 申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同时改革设立企业的前置审批办法, 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前置审批, 并规定审批要限时完成。降低企业设立成本, 对有关部门在办理中小企业注册登记时的收费项目进行清理, 严禁乘企业设立之机吃拿卡要。

(三) 增强中小企业信用及融资能力, 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资金瓶颈问题

据新浪网报道, 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大问题。来自甘肃的全国政协委员徐创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仅以甘肃为例, 全省6.6万家非公有制企业, 每年每家企业平均最低流动资金需求量为50万元以上, 所需资金总额高达300多亿元, 而自身可以解决的流动资金只有20亿元左右, 缺口达90%以上, 且有猛增态势。形成一方面企业资金极端短缺, 一方面, 银行存差又在放大的局面。大部分人认为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差, 是造成银行捂紧钱袋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原因并不单单是中小企业信用差, 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言,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企业融资渠道一般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等, 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还可以直接获得国家财政支持, 但这些渠道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很难行得通的。一方面, 中小企业资信差, 又不能向银行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措施, 从而无法提高自身的信用;加上银行对中小企业所给的贷款条件苛刻, 故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另一方面,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公司有严格的要求。公司发行股票或债券必须在注册资金、盈利性以及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符合法律的规定, 而中小企业无法达到这些要求, 因此在证券市场上融资也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必须实行制度创新, 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或建立专业的信用担保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各国政府重塑银企关系, 强化信用观念, 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的重要手段。完备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支撑是国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情况看, 在担保机构成立初期其规模就十分规范, 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担保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政府干预多、协作银行配合难、受惠企业监控难、担保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稳定有效的担保损失补偿制度等。因此我国在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时, 还要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保证担保信用的规范化运作, 借鉴国外担保法, 因为我国的担保法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 信用担保机构基本没有涉及。尽快制定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相关的配套法律规范。再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 与日美相比, 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没能有效处理这一问题, 也是阻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为此我国要遵循政府资金应处于主体地位, 在广开渠道, 多方出资,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保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良性运行。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9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物流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2 月, 物流业被宣布列入我国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是以上利好政策在实际中并没有快速拉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目前, 尤其是我国小型物流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 并没有摆脱小、弱、散的痼疾, 因此对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鉴于此, 文章在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的基础上, 对武汉市小型物流企业进行研究, 分析出当前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 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企业的物流活动, 并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调研内容的分析

课题的问卷调查于2010年3—5月期间陆续进行。对200余家武汉市小型物流企业通过发放问卷、实际走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下面笔者在所收集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展开分析。

2.1 小型物流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1) 机会

武汉市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动脉的十字交会点, 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日前, 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巨大的区位交通优势推动了武汉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这些条件都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 社会物流总额快速增长, 物流业规模扩大。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 我国GDP全年增长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 2010年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13.8%。

此外, 某些大中型物流企业将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给小型物流企业, 加之市场上仍有许多大中型物流企业存在难以辐射到的地域, 需要较为灵活的小型物流企业来完成,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小型物流业的发展。

(2) 威胁

与沿海地区相比, 中部六省地方政府虽然为物流企业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 但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整个行业内还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 导致小型物流业经营秩序较乱。

此外, 小型物流企业由于所需设施设备较少, 投资不大, 导致入行门槛低, 各企业之间疯狂抢夺货源和路线, 竞争激烈。各地货代市场又各自为政, 只求数量, 不求服务质量, 货物出厂后不断重新装卸, 造成货损货差。而且小型物流企业间争相压价、相互拆台的事件频频发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私有小型企业普遍存在小农意识、短期利益主义严重, 无法向现代化的物流发展理念转变。

2.2 小型物流企业内部状况

(1) 优势

小型物流企业大多数为私营企业, 经营灵活, 服务项目不多, 在资金配置、项目分设、人员安排方面都有较强的自主性。而且企业往往具有个性化和柔性化的特点, 这种需求特点能较为容易地发挥小型物流企业灵活性的优势, 给小型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企业多属运输型企业, 基本上采取直接付款的方式, 因此积压资金较少, 资金流动性好, 利用率高。

小型物流企业多集中在货物集散中心, 交通便利。且企业往往专注某一特定领域, 对这一领域有深入的了解, 从而可以把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各个环节做到位。小型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推出相应的服务, 容易树立专业形象, 进而赢得客户信赖。

(2) 劣势

大部分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运输网点不多、运营成本偏高的问题, 加之企业的经营管理多是领导做主, 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 导致企业规模效益很难实现。而且货物需求与供应受季节波动性较大, 对物流企业的业务量有较大影响。

小型物流企业固定资产少, 抗风险能力低, 货物的完好性缺乏保证, 从而无法实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一旦发生货损货差, 很难实现对货物的赔付。加之企业中, 大多没有机械化的装卸设备, 基本是靠人力装卸搬运, 造成成本过高, 限制了企业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配套的专业化信息管理系统, 通信工具只局限于电话, 信息多采用纸质记录, 从而导致物流信息时效性差。

3 调查数据的处理

笔者在所得到的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对调研内容的分析得出了小型物流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下面运用评价矩阵方法对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数据处理和战略分析。

3.1 外部因素评价

运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EFEM) 方法, 综合评价所调查的小型物流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威胁。首先列出外部环境中所涉及的因素并赋予每个因素一定的权重和评分值, 将每个因素的权重与相应的评分值相乘, 得到各因素的加权值。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值加总, 进而得到小型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的综合加权平均值。建立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数据分析图, 如图1所示。

无论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所包含的关键机会与威胁数量有多少, 一个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总加权分数最高为4.0, 最低为1.0, 平均加权分数为2.5。总加权分数高于2.5的, 表示企业能够对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做出最佳的反应。低于2.5的, 表示企业无法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遇, 也无法回避外部环境中的威胁。据此可得出关键因素矩阵, 如表1所示。

3.2 内部因素评价

运用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IFEM) 方法, 对所调查的小型物流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相类似, 得到小型物流企业的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的总加权值和加权平均值。建立内部因素评价矩阵的数据分析图, 如图2所示。

无论IFEM包含了多少因素, 总加权分值的范围都是从最低的1到最高的10, 平均分为5.5。总加权分值大大低于5.5的企业, 内部状况相对处于劣势;而分值大大高于5.5的企业, 其内部状况则相对处于优势。据此得出关键因素矩阵, 如表2所示。

3.3 战略分析

通过对小型物流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评价分析, 总结出了小型物流企业目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进而构造出相应的战略分析雷达图, 如图3所示。

由上图显示结果可知, 应该运用ST战略来制定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

4 基于ST战略的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的调查内容分析, 笔者得到了武汉市小型物流企业目前所处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现状。由于武汉市属于全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典型城市, 据此可以影射出全国小型物流企业目前的基本情况。由上述调查数据处理的结果, 笔者运用ST 战略, 提出了小型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策略。

4.1 向集约化、专线化发展

目前的小型物流企业需要调整现有的经营方式, 着力于自身服务水平的提高, 建立良好的信誉。同时企业要在经营思路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由原有的零散化向集约化、专线化发展, 并在集约化、专线化方面做细、做精、做强。

4.2 发展物流企业战略同盟

发展战略同盟, 实行集约化经营物流联盟。以自身为核心, 将众多的小型物流企业以契约方式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 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济和物流效益。

部分规模较小, 设施不齐全的小型物流企业还可以以合作或联盟的方式依托较专业的大中型物流企业, 拓展自身业务, 完善企业发展。

4.3 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小型物流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 运用较科学的管理方法, 组织企业的日常业务, 使企业运行更加效率化。企业还需引进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物流专业技能的人才来规范企业的管理, 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企业要在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操作方面加大投入, 建设自己物流作业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信息系统和增值服务设施, 降低物流成本, 以提高物流效益。

5 结论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小型物流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规避风险,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此外, 由于我国的小型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除了自身的改革与探索之外, 还希望政府部门提供大力的支持, 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摘要:本文结合武汉市小型物流企业的生存现状及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状况展开调研, 全面分析小型物流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具备的优劣势、面对的机遇及挑战, 旨在帮助我国小型物流企业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冲击之时, 提出有利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武汉,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高红岩.战略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10

1 抓班子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基础

企业经营长期持续滑坡,历史负担重、“欠账”多,职工工资低、福利差,使人心浮动,部分职工精神不振,埋怨情绪严重,对企业信心不足,这是困难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状况,近几年来,南宁市蔬菜公司(简称公司)领导班子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破除积久成“疾”的“等、靠、要”思想观念,紧紧依靠全体职工挖掘企业的资源和潜力,积极开拓经营,以发展来解决生存困难问题;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振兴提供精神保证。

1.1 以提高政治素质为切入点,塑造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修养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环节。公司党委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点,坚持用特色理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始终保持忘我工作、奋发向上的朝气,以良好的思想作风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1.2 以两级班子建设为着力点,增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以创建“四好”班子活动为契机,强化公司及基层班子成员引领企业走出困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用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班子的良好形象,建好“核心”和“堡垒”。领导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经营,共同为企业多创效益。各级干部在工作中言传身教,发挥表率带头作用,以干事创业和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形象赢得职工的信服,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落实。

1.3 以队伍建设为发力点,树立党员的旗帜形象

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鼓励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吃苦在前,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作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职工,当好“排头兵”。

2 齐抓共管,构建大政工的工作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和利益、社会组织、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员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增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才能适应深刻变化的社会变革形势,适应广大职工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的新变化,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1)形成以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为纽带,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政工干部队伍为骨干、以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为特色的大政工工作体系。

(2)合理配置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实行党政领导“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等任职方式,使党务领导熟悉经营管理,行政领导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敏锐意识,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责权分明、运转协调、渠道畅通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3)全面推行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结合起来,与企业生产经管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加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时间、有空间,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3 民主管理,依靠职工办好企业

困难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企业只有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实行真正的民主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职工才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才会对企业经营的艰辛多一份关心,多一分理解。公司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企业民主管理,组织发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群众监督制度,促进企业民主决策,为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搭建广阔的平台,为企业经营管理及和谐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1 完善职代会制度,落实职工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充分发挥职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企业的经营计划、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职工工资调整方案等重大事项,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才能付诸实施。实行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制度,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3.2 完善企务公开机制,确保职工的知情权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专门小组、企情通报会、墙报公示及专项工作会议等形式,对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领导人员收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地公开。同时,设立意见箱、监督电话、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调查等,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3.3 完善平等协商合同制度,构筑和谐劳动关系“防火墙”

建立集体合同、平等工资协商协议、女工权益保护协议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劳动关系在制度框架内达到高度的协调。

4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和谐企业建设

职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只要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有了基本保障。公司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注重将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开展“四心工程”(凝聚人心、温暖人心、稳定人心、振奋人心)创建活动为抓手,切实把为职工服务、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落到实处,把职工搞好企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4.1 还“旧账”,多为职工办实事

在大力发展经营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逐年分批维修职工住宅区公共设施和改造生产经营条件,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2 人文关怀,多为职工做好事

树立“细微之外见真情,服务之中树威信”的工作理念,坚持开展“春节送慰问、盛夏送清凉、金秋送助学、寒冬送温暖、生日送祝福、病痛送关怀”的“六送”活动,做到职工有重大困难必访,有病住院必探;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全员健康体检,安排先进生产(工作者)健康疗养,为职工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等,体现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

4.3 送温暖,为职工排忧解难

针对特困企业困难职工比较多的特点,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工会设立职工困难服务热线电话,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和职工生活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协调人、第一帮扶人”,协调企业党政组织,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好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真心实意地为职工排忧解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方面的作用。

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开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因素。公司领导班子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扩展,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力量。

5.1 加强阵地投入,改善文化建设条件

建立职工书屋,增加职工文娱活动室,更新电化教学设备,安排企业小报、宣传栏专用经费,在所属各经营单位开辟了宣传墙报,使思想宣传和职工学习教育有了硬件的保证。

5.2 坚持思想教育,不断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业余党校理论学习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外派学习培训、在职后续教育学习和岗位技术练兵等形式,积极开展职工学习教育活动,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

5.3 活跃文化生活,为企业发展注入正能量

组织开展职工集体旅游、参观学习、青年职工读书会、职工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感染人、引导人,占领职工思想阵地,使先进文化潜移默化于生产经营和职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走出困境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六年来,公司经营收入以每年平均20%幅度增长,职工收入同步增加,职工队伍精神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企业呈现出持续向上发展的良好局面。

6 结语

实践证明,企业越是困难,越要重视和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一旦激发活力,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求生存、谋发展的积极性,成为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从而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要:文章论述了困难企业如何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理念,做好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的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走出困境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生存发展的支撑 篇11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T&G已经成为业内非常知名的企业,面对骄人的业绩,贺强先生没有志得意满,作为一个创业者,一个亲身经历中国会展业十几年发展历程的会展人,他反而对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从无人问津的“展览展示”发展到沸沸扬扬的“会展经济”,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在会展行业前途无限光明的彩环之下,身为业内人士,我们必须冷静的、客观的来面对这个朝阳产业的现状。

目前各个城市大规模的发展会展经济,的确,会展业对当地经济是有1:X的拉动作用,但不是仅仅简单的盖一个展馆就能推动这个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在我们组织的三千多场展会中,在数千的布展公司中,真正靠公司的实力不参与低价的恶性竞争的公司又有几家?我们所有为展会配套的行业中真正规范的机构和企业又有多少呢?

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在呼吁政府建全法律规范加强行业管理的同时,从事会展行业的人员应该从自身作起,树立行业的公德,维护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改变会展业这种无序的竞争。

贺强先生在冷静审视行业发展的现状的同时,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专业经历和国外先进经验,积极为中国会展业出谋划策。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建议

中国会展业急需真正意义的品牌会展城市,品牌展会、品牌布展公司、品牌物流公司等。构成品牌的要素很多,特色、质量、全方位服务、信誉等等众所周知。而在这里我想讲的两个方面:第一,以上诸多构成品牌的要素中只要有一个细节作的不好,将会给我们品牌带来具大的杀伤力,将导致品牌建设的重大困难。展览会就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最好的案例;第二,在品牌建设中的“强强联手”,这一类也是中国企业中最难的。会展行业目前的从业人员素质并不是很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也较低。因此导致了各立山头,诸候割据的局面,新的一轮竞争来临之前,如不快速加强核心竞争力,企业是难以生存的。这已成为迫在眉捷的问题,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国内的同行,来自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就在我们的身旁,我们在呼吁减少政府办展的同时,试问我们民营企业靠什么独特的竞争力来和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抗衡。我们不希望看到未来中国的名牌展会中90%以上来自国外组织者。

因此,我们作好上下产业链,或产业链的横向联合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树立良好的品牌经营模式将带动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同时带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2、正确处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服务的行业,客户当然是重中之重,但由于国内的很多展览企业还没有形成品牌,缺乏竞争力,只能靠低价竞争,也就导致了对客户的全面迁就,导致了行业的无序竞争。然而展览行业是一个创意行业,我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客户,带动行业的发展。我认为如果是同样薄利,降价不如提高自身的附加值,假设说这个行业就是微利的行业,我们拼价格不如拼服务。我们不能在这一代人手中将中国会展这个刚刚起步的行业,带到一个无序的、缺乏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当中。我们更希望为会展行业的将来,为我们的后来者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重视社会效应

首先,我们参加出国展览,在注重摊位形象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一下中国的展览公司在世界同行中的形象。我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不要只考虑成本,而降低在世界同行的地位。这对于中国展览行业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和中国泱泱大国的形象十分不匹配。我们在展示产品的同时一定也要展示出我们中国人的形象。我本人在国外看展时,时常在感叹我们在与国外存在经济差异的同时,人文差异居然也如此之大。和国际接轨不仅仅是停留在高层面减少差异。

其次,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制式展具的开发与使用,从而对于中国非常严峻的生态势态与环境起到应尽之力。国内的展览会中使用木型才算高档的局面应尽快渡过,为了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设计师和客户都应该尽早树立这方面的意识。

浅议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篇12

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与利用

新《纲要》强调:“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幼儿园的良好环境创设能帮助幼儿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智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环境创设紧扣主题活动。

例如:中班主题活动“动物真有趣”中,老师和孩子在活动室里布置了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其它相关资料,科学区里摆放着各种动物的标本。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环境里到处充斥着孩子们活动的剪影、儿歌创编、绘画语言。我们从中看到了孩子与环境共生共长的成长足迹,从而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2、环境创设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

陈鹤琴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去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们的世界”。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喜欢自己探索,自己动手。因此,在环境布置中尽可能地为幼儿准备多种材料,设立多种活动区,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

3、建立一个团结友爱、互助互让的心理环境,陶冶幼儿情操。

中班开展“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后,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下子形成了。同伴生病有小朋友关心问候;幼儿纷纷把心爱的玩具带到园里让大家玩;在生日活动中,大家分享生日蛋糕,享受大家庭的温暖、快乐和幸福。

二、家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在家庭中也创设相应的探索环境。在指导孩子利用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能亲历主题开展的进程,而且能增进对教师、幼儿的了解,从而使教育产生合力。

1、协调性原则。

在家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及时向家长提供幼儿园活动开展的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家长要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家庭活动的开展情况,与教师交流、分析、反思,在双向的协调配合中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

2、重视个性原则。

个性是家庭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每个家庭氛围、文化背景不同,创设的环境也是不同的。陈鹤琴说过:“儿童的个性不同我们,不能强之以同。”在家庭中实施因材施教更易见成效。

三、重视社会环境中蕴含的教育资源

社会环境包括全部的社会关系,其中有教育的自觉因素、也有自发因素两者影响着人的发展。

1、亲近社区大自然——与孩子共交流。

大自然是活教材,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有趣的活动场所和学习资源。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大自然中存在的教育资源,我们提出了“让教育回归自然,让教育回归幼儿”的口号。开展了“户外远足活动”和孩子一起到社区的公园走一走,观察公园内的花草、设施、环境,发现公园内的标志等。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2、步入社会大学校——与孩子共体验。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注重挖掘社会中的有利教育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服务,让孩子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如:在开展“我上电视了”主题活动时,我们和孩子一起参观电视台,了解电视台里的主要工作,亲身体验录制节目的过程,知道了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工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再将经验迁移到自己设计的“我的电视台”,并自己创编节目在“电视台”里表演。让孩子们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收获了快乐。

以上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大致框架,每个方面都涵盖大量的内容,不再一一展开来说。仅从具有现实意义的某些角度做些尝试性的探讨,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现实中各方面环境并不是完全和谐统一的,相反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和步调不一致现象,比如:

不少家长认为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幼儿园(或学校)就以为万事俱备了,不能及时配合幼儿园的教养进度,不注意也缺乏相应的能力做到合适的言传身教,更谈不上针对孩子发展不同敏感期做相应强化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有缺憾。

市场化推动了社会力量办学,同时商业利益也不断诱惑着所有的教育机构,难免出现一味迎合家长,重品牌包装,轻教养实务等问题,甚至有糊弄家长,吃拿卡要的严重情况——专业教养机构有缺憾。

幼儿园老师包括一些家长经常提醒孩子要讲礼貌,不说脏话,孩子们在园里和家里一般也能做到,但到外面玩,碰到不注意这方面养成的孩子,原有的礼貌意识就会减弱,甚至会感觉说脏话很酷——社会(社区)环境有缺憾。

当然还有别的有缺憾的方面,比如《儿童发展纲要》宣传和执行力度不够,商业教育鱼目混杂、儿童社区教育几乎是空白……

面对如此凌乱的现象和问题,到底如何整合各种环境资源,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呢?

我个人认为应该重点从家长这个环节入手,也许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导师,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重要性不必多言了。

同时家庭犹如细胞一样,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如果尽可能多的家长能够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能,那么整个社会(或社区)的教育环境的改观则水到渠成,才有可能逐步实现教育效能真正的无缝隙覆盖。

另一方面,如果家长自身逐步提高教育水平,就能改变被动从属的地位,主动参与到专业教育机构的活动中去,逐步实现对专业教育机构的正确评价,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前行,避免过去请客送礼还被忽悠的困境。

为了强调这一点,稍微扯远点,该问题更突出地表现在中小学阶段,家长显得更加被动盲目。本地一省级示范中学很牛,升学率极高。朋友家的小孩挤破头进去了,才知道分数是怎么练出来的:定期家长会上,公布每个孩子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当然还有其它系列加压洗脑方式,实在太残忍了!

作为家长,我们一时没有力量去改变体制,但我们自己不能跟着犯浑,再进一步放大分数的光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最宝贵的资源!并且分数和兴趣也许未必是完全对立,是用分数杀死兴趣呢?还是用兴趣去带动分数呢?

如何评价学校和老师,是家长发挥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大家不能一门心思地盯着分数,分数只是结果而已,要把注意力放在看分数是怎么得来的,是牺牲兴趣换来的,还是激发兴趣的副产品?正如郑渊洁所言,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开始喜欢哪门课,那一定是遇到好老师了,被领进门了!既然喜欢了,能学不好吗?

信息时代,缩短了普通人和专业人士的距离,也给家长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提供了可能。但面对蜂拥而至的大量信息,大多数家长们心里没有谱,不知道如何筛选处理和吸收。

这就需要专业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等)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推倒围墙,真正深入社区,加强沟通引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扶持。中国是人口大国, 资源相对短缺, 而最丰富的资源应该是人, 富含巨大的创造力, 但如果教育出问题, 则反而成为最沉重的包袱!这中间, 0—6岁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黄金介入期, 过去经济困难的时候, 竟然把幼儿教育推向了市场, 同时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所幸我们已经看到政府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重新做了相关规划, 开始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

真的希望有一天, 每个社区都有固定儿童活动中心, 有敬业的专业人士, 有热心的家长……融化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专业教养机构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的传统界限, 实现真正的大融合!

摘要: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了环境的重要作用。我们应整合利用环境资源的教养作用,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态物质环境及愉快和谐的人文心理环境。本文浅谈了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上一篇:问题解决小学科学教学下一篇:微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