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中小企业(共12篇)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1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接着主要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发展的功效和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发展的功效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并就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途径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企业,高校,功效
21世纪,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产学研各方的合作、优势互补, 需要技术创新各相关利益主体将各自的信息孤岛通过共享形成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正因为这样, 所以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社会、企业的重视。
一、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产”指企业, “学”指高等院校, “研”指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结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其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是该系统的核心部门, 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研、成果、育人、信息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所以, 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的创新模式日益促进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 使企业从事科技开发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资金和物质交换, 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对于高校来说, 产学研结合就是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 教学与实践接轨, 学校与企业接轨, 以“学校的参与贯穿企业生产的基础环节, 企业的参与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为目标, 加强教育、培训、社会、就业四大领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缩短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适应期, 即培养“零适应期”人才, 实现“零距离上岗。”
总的来说,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为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 按照市场经济机制, 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 优势互补, 产学研合作体的这种互为需求, 显示出合作对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
二、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和高校的功效分析
产学研结合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 而必要性则体现在产学研结合产生的功效上。产学研结合作为一种合作方式, 其实质性功效是实现了企业、高校与毕业生的多赢互动。产学研合作无论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高校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功效, 具体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 产学研结合对企业发展的功效分析
1.产学研合作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方式
战略观念、竞争观念、开发观念是现代企业重要经营观念。因此, 具有高战略性、竞争性和开发性的企业科技行为必然成为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支撑。优化企业科技行为是指在多元化的外部约束条件 (政策、体制、市场、资源、信息、投融资体系等) 下和企业内部约束条件 (资金、人才、管理、设备等) 下, 企业通过合理的科技决策, 投入、开发、管理和风险防范行为, 获得科技开发活动的成功, 达到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目标。目前, 企业技术开发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共存, 采取哪种方式取决于企业的科技实力、开发项目本身的特点、国家的科技产业政策等。产学研合作方式相对于技术引进方式而言, 开发成本费用低, 针对性、适用性强, 见效快;相对于自主开发方式而言, 是一种更为开放型的技术开发形式, 它符合技术创新活动开放性和社会性的规律特征, 使企业科技行为与外界环境变化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从广义概念讲, 产、学、研合作开发是增强我国自主开发能力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 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 其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 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 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2.能为企业培养、输送所需的人才, 很好地解决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产学研结合过程中, 一方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可以对企业原低素质、低学历的人员进行在职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及管理知识的普及和强化, 同时还可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和专门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还可直接推荐和输送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进入企业, 从而提高企业人才的整体水平和优化人才结构。
3.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科研水平, 从而解决企业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产学研结合过程中, 一方面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技术合作项目等, 提高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 同时, 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 也使企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由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愿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技术诀窍首先推向与自己联合的企业 (因为联合体中的三方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关系) , 并帮助其实施, 直至转化为产品, 因而使企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此外, 通过邀请对方专家 (如教授、院士) 亲临企业生产一线, 为企业现场解决技术问题, 攻破技术难关, 并为技术人员、一线工人在现场形象地讲解技术、操作要领, 从而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4.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产学研结合, 可以培养开拓、创新性人才, 这些人才就业于联合体中的企业, 则给企业带来创新之风, 唤起大家的创新意识.进而掀起企业内部的创新热潮, 创新能力便由此而提高。另外, 在联合体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只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机联合, 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因此, 有了学、研方面的知识创新, 就必然相应要求并推动企业树立创新意识, 进行技术创新, 从而逐步提高创新能力。再者, 通过联合中互相交流、学习, 联合培养人才, 合作科研和技术攻关, 也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5.促进企业经济与科技更紧密的结合,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因为学、研是研究、发展科技的主体, 因此, 通过产、学、研联合, 则会使产 (这里即企业) 更直接地从学、研联合方得到科技支持, 使企业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之上, 从而实现生产的技术更新和方法更新, 提高要素劳动率, 提高产品质量, 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 还能降低产品成本, 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提高。
6.产学研结合有助于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现在, 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合作各方互利互惠的狭小空间, 而是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 产学研联合正在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主体。因为:第一, 企业不仅能使科技成果商品化, 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承担市场风险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第二, 只有通过产学研联合, 才能使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企业的经营发展一体化, 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第三, 在知识经济时代, 只有走产学研联合的路子, 才能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 加快研究开发的速度, 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 从而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 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发展的功效分析
1.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类型的结构调整, 逐步增强真正意义上的在人才培养、科研课题与成果的市场意识, 改变那种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重闭门造车轻市场的科研惯性, 从而加快高校从孤芳自赏 (有人说高校是计划经济的一个最后堡垒) 的办学意识中走出来。
产学研合作教学对高校是有利的。学校是合作教育的“舞台”, 其动力来源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及社会知名度, 来源于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进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 提高综合办学效益。广泛的合作, 使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相连, 并及时反馈科学技术、社会需求等信息, 使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同时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适用人才
一方面, 通过产学研结合, 高校的广大教师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 丰富实践经验,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更新了知识结构, 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并推动了学科建设, 促进了高校的科学研究以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 对学生来说, 通过产学研结合, 可以让他们了解生产管理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经济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丰富学生知识, 提高适应能力及各方面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3.产学研合作教学对学生是有利的
学生是合作教学的主体, 其动力来源于增长实践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社会竞争力。合作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提高。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积累实践经验的平台, 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增长实践知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接触的是前沿科技, 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促使他们返校后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从而优化了知识结构, 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明显提高, 动手能力大大增强。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锻炼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产学研结合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高水平大学的综合办学实力主要体现为学术实力、经济实力和人的凝聚力。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水平。实践表明, 产学研结合是提高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 建设现代化大学需要大量的投入。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总是有限的, 高校在争取和用好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 还要善于利用国家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历史机遇, 学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获得广泛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学校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 增强学校的经济实力。
5.有利于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以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高校的法定功能, 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是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高校要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 就必须重视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 国内高校, 特别是教育部所属重点高校的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急需探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地方经济提供服务的新模式, 探索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机制, 探索如何走上“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从这个角度说, 高度重视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高校, 才能够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制。
6.产学研结合有利于高校较好地实现高等教育改革
一方面, 产学研结合能够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变革。目前, 很多高校对地方产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掌握不充分, 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差。结果是很多企业反映高校毕业生的适应期偏长, 或者难以找到所需技能的专业人才。高校只有加强产学研结合, 才能将人才培养 (尤其是应用学科人才) 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企业、工厂第一线去, 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 才能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专业的设置方向。另一方面, 产学研结合能够推动高校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科研工作思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一直是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坚持面向市场需求搞科研, 尤其是应用研究, 更要改变封闭式的科研开发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是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应当贯彻的重要方针, 围绕市场需求来选定和开展科研课题, 对于原来的高校科研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创新, 也很有挑战性。要充分认识到, 真正开发出几种被市场所认可的新产品、新技术, 并不比发表几篇SCI甚至《SCL ENCE》和《NATURE》杂志的文章容易。
综上所述, 通过产学研结合, 使得企业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 解决自身的技术难题, 推动技术创新, 丰富人力资源的储备, 提高员工的素质及管理水平, 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高校在企业需求的促动下, 加强科学研究及转化, 注重适应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环境, 而且还能弥补科研与教学经费的不足, 进而使高校提升自我, 强化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学生, 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更容易争取到实习机会, 扩大就业途径, 减少择业的盲目性。显然, 企业、高校和学生在产学研结合中各得其所。从理论上说, 合约化的产学研结合有利于主体间的共赢互动, 具有长效性。
三、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途径分析
为了实现企业与高校更好合作, 使各方均达到共赢, 按照产学研相结合各方的互动组合关系,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科技成果转化型途径、风险共担型途径和改制重组型途径。 (1) 科技成果转化型。科技成果转化型途径是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同企业由技术的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的协作, 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把科技成果 (包括联合开发的成果) 有偿转让给企业后, 还帮助企业使技术投入生产, 形成生产能力, 直接生产出首批合格产品。 (2) 风险共担型。风险共担型途径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和企业共担风险的技术经济组织, 是我国目前产学研相结合的最主要形式,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学科日益高度分化, 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能在任意领域处于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 许多技术项目需要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攻克技术难关, 实现技术产业化。 (3) 改制重组型。改制重组有两层含义:一是改变原单位的体制性质和隶属关系,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学研单位重组为一个规模更大, 结构更加合理, 功能更加全面的法人单位。二是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开发成功某项技术后, 通过直接面向企业技术服务, 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型经济实体或科研先导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毕克斯.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机制[J].科学学研究, 1997, (4) :10-15.
[2]谢开勇.构建高校产学研创新的运行机制[J].软科学, 2002, (1) :60-67.
[3]谢开勇.论高校产学研及其运行机制[J].科学学研究, 2002, (8) :423-427.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2
教育部关于表彰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和高校优秀辅导员等先进个人的决定
(教人[2009]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解放军总政治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近年来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
为表彰他们为中小学生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部决定授予冯勉等199名同志“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授予罗俊等100名同志“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荣誉称号;授予刘畅等100名同志“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孙慧环等34名同志“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授予钱伟量等34名同志“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荣誉称号;授予杜汇良等34名同志“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谦虚谨慎,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受到表彰的501名同志是全国中小学德育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希望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把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教 育 部 二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3
关键词:高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腐败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合并、升格,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经费大幅度增长,高校与社会的经济往来活动日益频繁且复杂。高校在与市场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市场某些所谓的“潜规则”的侵蚀,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腐败现象频频出现,给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一、高校容易发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1、基建腐败成为高校腐败问题的“重灾区”。 随着高校开放办学力度的加大,基建工程规模也不断扩大,众多项目和资金涌入高校,高校逐渐成为基建工程腐败的“重灾区”。近年来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查处的多起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大多数跟基建工程有关,湖北武汉高校腐败案件中,甚至有80%左右跟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有关。基建工作专业性很强,涉及工程的勘探、设计、招投标、监理、验收、预决算和工程进度款预付等诸多环节。在这些环节环节中,手握基建项目重权的高校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为自己及其亲朋好友谋取私利,在利益诱惑面前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在某些高校,基建部门已成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易发点、多发点,但同时也是纪检监察工作最棘手最艰难的监督范围[1]。
2、大宗物质采购是高校腐败的又一“温床”。为了确保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不断采购更新教材、图书资料、大型仪器设备、办公设备、基建维修材料、校医院所需药品药材等大量的大宗物资。而这些大宗物资的采购,恰恰成为那些心怀不轨的腐败分子谋取私利的大好机会,从而使得物资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是屡禁不止。这些对物资采购握有大权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在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收受贿赂、拿“回扣”,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不正当利益。近段时间处理的高校腐败案例中,就有好几例是涉及到物质采购,而且范围较广、金额较大。如四川高校发生的“教材腐败系列案”,共涉及10所高校,涉案金额高达1 000余万元。
3、高校招生领域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区。高校招生存在腐败,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中纪委警示招生是教育腐败重点领域,教育部设立的“十不准”中,规定领导干部不准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招生、录取工作,但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仍存在不少违规招生现象。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受他人的贿赂,甚至索贿和借机敲诈勒索、接受可能妨害招生公正性和规范性的宴请、徇私舞弊等种种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2]。特别是近年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以后,这些高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更容易发生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和金钱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最近曝出招生腐败大案,涉案金额高达数亿,搅乱了大学招生的“一池春水”,引发了公众的腐败猜想,舆论矛头纷纷指向自主招生,认定这是高校腐败的又一个大漏斗。其实无论是点招、补录还是调专业,高校招生腐败空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自主招生之外的招生腐败也一直都在上演。
4、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腐败。干部选拔任用上的腐败从不正之风走向“黑色腐敗”,已成为最严重的腐败之一。高校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没有建立或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管理人才培养重视不够,技术岗位人才建设滞后,用人视野不够开阔。在用人问题上,高校的“一把手”具有绝对说话权,虽然现在实行了常委会或全委会“票决制”,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一把手”的权力,但在实际生活中,“一把手”仍可在多个环节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比如可以通过“个别酝酿”以及事实上存在的“引导”权发挥重要作用;在“民意测评”中,可以通过下属部门或工作人员去“做工作”,即按照领导事先定好的调子在群众中间接或直接暗示应该投谁的票[3]。这就给买官卖官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由此引发的腐败问题此起彼伏。让“程序空转”,是近年来发生的买官卖官用人腐败案件的另一个典型特征。
5、学术腐败。高校教师为评职称、争取科研经费、获得专家荣誉称号而剽窃他人文章成果。有人将抄袭和剽窃戏称为“学术蝗祸”,其泛滥之广,已近法不责众的地步。近年来,科研经费 “跑冒滴漏”问题屡屡曝光,由课题项目经费滋生出的腐败被认为触目惊心,也成为腐败高发区。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如浙江大学某教授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22多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党政办公室原主任,被控贪污27万、挪用237万科研项目经费。另外,学术评奖和立项(争取研究课题立项)中的腐败现象越来越引起广大学人的痛恨。严肃的评奖活动变成了结党营私、瓜分利益的丑剧。学术腐败已成蔓延之势,它不仅妨碍了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腐蚀学人和学界的肌体。
二、高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滋生腐败问题的原因
高校开放办学力度的加大和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使得高校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有了更好的条件。通过分析近几年来高校发生的腐败案例,不难发现,高校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滋生腐败问题的原因无外乎有几个方面。
1、外来病毒侵扰。高校并非生活在真空里,它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意识也会向侵袭其他领域一样侵袭着高校。高校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平时不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放松了党性锻炼,在是非面前丧失原则立场,利益面前迷失方向,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等思想,人生观发生扭曲,当干部动机不纯,产生特权观念,认为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贪图享乐,公仆意识淡薄;认为当“官”就是为个人及亲友谋取利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些思想认识的模糊性与松懈性,使这些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滋生了腐败心理,助长了腐败行为。
2、体制机制不健全。高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现象的发生和存在,固然与社会影响、个人思想有关系,但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制度不健全。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给腐败留下了漏洞和空间。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在近十多年高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高校自身事业发展。高校的管理水平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严重不相适应。在平衡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和开放高校的治理结构、评价体系和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且日益突出。如高校经费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而教育系统的管理制度却没跟上。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教育管理制度基本没什么变化,财务制度也并没有随之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制度[4]。管理不科学、不严密、不规范所导致的漏洞和缝隙,使腐败分子有太多的可乘之机。一些高校在经费使用、招生录取、建设项目安排、设备物资采购、干部聘任和学科发展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对这些权力的制约措施没有及时有效地跟进,使得高校官员难被各方监管,从而造成哪里有不受监督的权力,哪里就有横行的腐败。他们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几乎是“想犯则成”。 体制原因与运行机制弊端,造成权力过度集中、决策和管理缺乏透明度。近年来发生的高校腐败案件,几乎都是手握大权的领导,他们就把学校的发展机遇当成了谋取个人利益的机会,走向腐败。制度安排不合理、不健全,缺乏法制手段和配套措施,为高校腐败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留出了“空间”。
3、学术商品化倾向。高校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其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已逐渐被商品化。这种学术腐败现象突出的表现在已经由个案腐败现象发展到相互勾结的腐败共同体,发展到在关冠冕堂皇的发展学术需要“科学量化”口号下推行学术商品化;发展到在所谓发展加快教育需要教育产业化口号下的推行教育商品化。在这种情况下,学术腐败和学术量化、学术商品化已经在事实相互联系,学术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商品,而且在教育产业化的鼓吹下被合理化、公开化了。过度“量化”将使学术和教育变味,而“量化”成果一旦和权、钱、名紧密挂钩,则极易助长不正之风盛行,导致各种学术和教育腐败现象的产生和泛滥,污染学术和教育环境,损害学术道德,影响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现行的学术和教育量化和评估机制下,已经还将派生出一些既得利益集團和相应的腐败现象,例如追逐人为的“核心期刊现象”加剧学术垃圾的产生和学术腐败的蔓延,学术与新闻出版界受利益驱动更加商品化,从而从双赢导向“双损”。
4、对腐败的查处力度不够。一些高校领导对腐败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高校一向被人们当作神圣的知识殿堂,“象牙塔”内一度是人间净土。所以在他们的思想认识当中,缺乏对高校腐败问题的警惕和预见。出现腐败问题后,揭露不及时、不大胆,对相关责任人批评教育和惩处不够,有的甚至不了了之或采取放纵的态度。更有甚者在发案之后还遮遮掩掩,担心影响本单位的利益和声誉,有案不报,压案不查,甚至为腐败分子鸣冤叫屈,托关系说情,给查处工作制造了很大阻力。有些高校连年发案,办案机关多次以书面、口头方式提出批评和整改建议,但是这些高校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整改措施不力,以致案件年年查,年年发,查办案件工作没有起到震慑违法乱纪分子、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的目的。
高校已不是“净土”,腐败现象已逐渐侵入高校的相关领域和环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现象产生,是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会生.当前高校预防腐败工作的重点和措施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 韦焕雨.当前高校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成因及对策分析[Z].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2009.
[3] 李慧欣.域和关键环节预防腐败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5).
[4] 汪思明,新时期高校腐败成因及对策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2).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4
一、“生产型”和“创意型”人才的特点
生产型人才思维的出发点是生产设备, 着眼点是人与机器的和谐关系。生产型人才从目前现有的生产设备出发, 围绕着安全生产、高效生产、优质生产这一目标, 积极开展个人素质的大练兵。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 操作人员熟悉了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通过刻苦练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意型人才思维的出发点是生产产品, 着眼点是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创意型人才往往要借助发散性思维, 独辟蹊径, 发现已有产品的另类功能, 或附加上其他功能, 使产品具有新的价值。
创意型人才与生产型人才的思维有明显的不同。创意型人才的思维是发散的, 往往能把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的某种联系“迁移”到他的研究工作中, 使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变成发明创造的“催生婆”。例如, 阿基米德注意到浴盆的水溢出这一平常现象, 然后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了“浮力定律”;邓禄普从浇花园的橡胶管联想到自行车的轮胎, 发明了充气轮胎等等,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生产型人才的思维是集中的, 是线性的。
二、“生产型”和“创意型”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生产型人才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 (1) 生产操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现有生产设备, 使其生产能力达到设定的标准; (2) 生产操作人员能够精益求精, 不断改进或创新操作方法, 充分挖掘出现有生产设备的潜在能力, 使其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 生产操作人员能够及时维修发生故障的设备, 减少因故障而造成的损失;能够凭借丰富的生产经验预见故障的发生, 及时更换部件, 避免故障发生;能够针对故障进行缺点反思, 提出新的设想, 实验新的部件, 使原设备设计时固有的缺陷得以完善。例如青岛港的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坚持岗位学习, 自学专业知识, 苦练专业技能, 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还带出了一支本领过硬的队伍。凭借过硬的本领, 他和他的同事们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许振超敢于创新, 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他提出新的操作方法, 并通过刻苦练习变成“绝活”, 例如“无声响操作”、“一钩准”、“一钩净”、“二次停钩”、“无故障运行”等, 实现了安全和高效生产的目标。他们曾经创造出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的奇迹。2003年4月27日夜, 国际巨轮“地中海法米娅”轮驶入青岛港, 需装卸3400个集装箱。许振超带领他的桥吊队用时6小时27分钟出色地完成了全部装卸任务, 创出了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 被集团总裁常德传当场命名为“振超效率”, 五个月后许振超和他的桥吊队又创出每小时单船381自然箱的装卸效率, 再次刷新了他们创的世界纪录。许振超和他的桥吊队凭借“过硬的技术、优质的工作、一流的效率”为青岛港在国内和国际创造了新品牌、新形象, 而品牌效应又产生了巨大力量, 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慕名纷至沓来, 与青岛港合作开辟了众多国际航线。2003年青岛港完成423万标准箱吞吐量, 以绝对优势超过日本所有港口, 成为东北亚地区的枢纽港, 同期, 我国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美国, 跃居世界第一。许振超成了一面闪光的旗帜,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整个青岛港以许振超为榜样, 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比学习、比技能”大练兵运动, 所有的干部职工精神振奋, 自觉学习、自觉提高, 工作积极性空前提高。很多人也像许振超一样不断创新, 练就绝活。许振超到底为青岛港创造了多少价值, 没有人能够计算出来。像许振超这样优秀的“生产型”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高素质的职工, 再好的生产设备也不能发挥它的优势。
创意型人才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当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出现危机时, 创意型人才通过思想创新创造出新的需求, 为产品创造新的市场。创意型人才往往能在企业危难之际力挽狂澜, 通过意想不到的创意救企业出水火, 使企业摆脱危机, 走向繁荣发展之路。例如美国派克金笔曾经很畅销,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世界。后来匈牙利人拜罗兄弟发明了“原子笔” (即今天所说的圆珠笔) , 大受欢迎。派克笔的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派克公司为了打败对手, 降价销售。由于成本居高不下, 不抵廉价的“原子笔”的进攻, 最终惨败, 公司宣布破产。原派克公司的职工马克利出资买下公司。他总结经验教训, 决定放弃与“原子笔”的廉价竞争, 另辟蹊径, 把派克笔打造成“豪华”“高雅”“高贵”的珍贵之物, 走高价之路。马克利历经周折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指定派克金笔为她和王室的御用笔;20世纪80年代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全世界瞩目下由美国总统里根和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使用派克金笔签署了《中导条约》。通过媒体的宣传, 世界各国的政要纷纷仿效, 竞相使用派克笔。
比较而言, 创意型人才一般在战略层面影响企业的兴衰, 生产型人才一般在战术层面影响企业的兴衰。
企业发展既会遭遇生产能力的竞争, 也会遭遇危机关头必须调头的挑战。这两类人才都不可或缺。吸纳和培养这两类人才是企业在险象环生的竞争大潮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优秀的人才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
三、高校的人才培养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5
摘要高校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A Restricted View on Innovative Quality and University Innovation Education
LI D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Law and Business School,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Colleg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world outlook, values and history mission of dedication education, have the courage to innovate, dares to innovate and able to innovation, create new theories, new method, the new method.Higher school education innovation should follow the students-oriented, focus on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updat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college teachers;quality;education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6
一、高校中共党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
大学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伟大而光荣的责任。大学生是否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并如何看待这段历史,不仅关系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多民族文化历史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还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息息相关。据相关专家调查,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历史方面还是有着比较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历史内容丰富翔实,其中近现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最具震撼力,并且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来了解和掌握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从而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没有理清自己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目的,只是把它看作一个获取学分的课程,他们认为历史已成过去,在和平年代,已经不需要讨论革命和战争。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历史教师枯燥的授课方式和僵化的教学考试方式而讨厌中共党史教育。通过对大学生接触中共党史的途径进行分析,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现状,如果当代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就无法端正学习态度,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对党史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在高等院校、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高等院校的中共党史教育发展迅速。然而,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大学生没有认识到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受到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及经济发展负面影响较重,并且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共党史,没有充分了解中共党史的重要教育意义,在面对价值观的选择时会产生迷惑。第二,一些高校老师没有认识到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中共党史教育一般都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中,并没有专门的课程,加上一些教师本身中共党史知识的不足,在具体的党史教育教学中,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三,一些高校领导没有认识到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高校没有对中共党史教育做出具体规划,高校的职能部门也没有明确中共党史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等。大多数高校没有在中共党史教育方面投入足够的教学资源,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大部分高校的中共党史教育,教师都是兼职的,只有少部分是专职教师,但由于高校中共党史教育的工作要求高、工作量大,师资不足就成为了一个明显的问题。此外,从高校党史教育的整体状况来看,党史教育实践、教育网站等方面早已无法满足目前的教育要求。即便有的高校开设了党史教育网站,也往往忽略了常规的管理和维护,加之经费的缺乏等,种种因素都影响了高校中共党史教育的发展。
(三)党史教育针对性不强
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接受的中共党史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就有着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中共党史教育也存在同样的不足,在教学方式、教育内容、师资水平方面都已不能适应如今时代的发展。同时,由于多元价值观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加大了中共党史教育工作的难度。此外,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加上自身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局限,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不够成熟,无法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内涵,进而导致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信念的不坚定。面对这种情况,高校要加大对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要针对新时期下高校中共党史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情况做出妥善的应对和分析,争取把握中共党史教育的新规律,研究出中共党史教育的新方法,进而积极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中共党史教育工作。
(四)党史教育活动不规范
现今的大部分高校对中共党史教育的实践活动都没有做出合理的规划,其中存在着重复浪费和各行其是等问题。学校的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和各院等部门之间互相不通报、不协商,往往是各搞各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此外,高校中进行的中共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大多也很不规范,由于时间、场地、师资水平、资金的限制,再加上没有明确的活动规划和实践教学计划等,中共党史教育活动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往往沦为形式,起不到教育效果。
二、加强高校中共党史教育的建议
(一)运用革命基地强化高校中共党史教育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要继承先辈们的革命事业,还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党史教育历来被视为最迫切的任务。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学习,以增强党史教育的生动性与说服力。安排大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以激发他们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考察革命根据地,引导学生体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曲折经历。也可以安排学生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扫墓,使他们了解革命前辈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进行艰苦斗争的历史。
(二)利用课堂形式深化高校中共党史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党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党史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其决定了大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水平。因此,高校党史教育者要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本的党史知识,弄清楚这些知识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并进一步探究其内涵。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根据中共党史资源的特点与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或选修课,并指导学生积极阅读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党史读物。课程内容要贴近真实生活,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目标,并运用生动丰富的案例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大学生在党史教育中的感性认知。
(三)通过网络媒体推进高校中共党史教育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因此,若要提高党史教育的效率就必须合理运用网络媒体。以网络为工具,采用大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方式积极宣传中共党史所蕴含的思想精神。例如,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等都为高校党史教育提供了更加快捷、便利的途径,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搜集、获取和传播信息,沟通交流感情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价值、道德情操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运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开设党史教育网站,并以此为平台,引导大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体会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并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提升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增强党史教育的时代性。此外,也可以运用微信、微博、论坛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地与其他人交流党史教育知识,并自觉传播党的各项政策。
(四)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推动高校中共党史教育
若要提高高校党史教育的效率,就必须在合理运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例如,在高校开展有关中共党史教育的知识竞赛,以此促使大学生自觉查找相关的党史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而进行自我教育,让他们在竞赛和学习中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中共党史,并在探究、思考中逐渐受到启发和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导大学生自觉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还应当与相关企业、行业合作,建设校内外党史教育基地,让学生以多种形式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高校中共党史教育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7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体系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均为90后, 他们较其他年代的大学生有着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 认知强, 实践弱:当前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梦想和追求, 也明白提早对未来规划的重要性, 可如果让其实实在在地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即其认同的标准和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实实在在的行为, 难以做到知行统一。因此, 一方面应继续增强对学生的规划意识培养, 同时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要严格要求, 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督促。
(二) 学习能力强, 实践能力弱: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 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 能较好地结合自己的见解分析问题, 勇于探索和创新;他们对先进技术和知识有着特有的直觉和敏锐, 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懂得利用多途径获取新知识。但另一方面,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普遍受到家庭过度的保护, 实践和动手能力差、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所以其在实习及就业的初期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 进而出现不想就业、频繁跳槽等现象。
(三) 自我意识强, 责任意识弱:当代大学生的自尊、自立、自爱、自强精神, 有不少的学生注重自我, 崇尚自我奋斗。他们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父母的教导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再盲目的接受和顺从,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发展进行批判性的接受。大学生的这种变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 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 部分学生却忽视了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功利心较强, 集体观念差, 团队协作能力弱, 未能很好地明确自身责任。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并不是特别青睐应届毕业生。
(四) 内心情感丰富, 心理承受能力弱:在大学这个开放、广阔、复杂的环境中, 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日趋成熟, 大学生在观察社会、感知世界、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内心感受开始变得丰富。但他们普遍缺乏规范的社会适应性, 很容易表现出抗挫折能力差, 情感控制能力弱。因此有必要让其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合理恰当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自信。
因此为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逐步增强自信进而有更宽的职业路劲, 有必要使其更好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有必要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对当代大学生是必需的。
二、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 可见当代大学生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目前在国家层面, 出台了较多的文件加以说明与指导。在高校层面, 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同时也要求学生为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层面, 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 纷纷为企业核心员工设计职业晋升路径和通道, 以留住核心员工。但是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大学生, 其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对于大学毕业生, 其在大学时期并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认为只是为了完成一次作业, 并未客观认真分析自己, 与其就业联系不多, 与其实际就业后的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是不存在对接的。可事实上不管是从现实的就业压力, 还是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都很必要。因此有必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员工的特点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下面分别从国家、社会、高校、企业和学生本人五方面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体系。
(一) 国家层面
1、出台相关政策
国家可通过立法和相关政策保障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 为学生了解职业、实习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方面国家应要求高校不能只关注科研、学科建设和就业率, 要增加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关注度, 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部门和教研室, 加强职业生涯课程教学、专业测评和咨询辅导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国家应要求企业积极与高校联系, 提供学生实践实训基地, 定期到高校做相关讲座, 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2、定期出台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和预测依据
国家应定期出台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和预测依据, 帮助大学生了解行业需求和岗位信息。
(二) 社会层面
1、增强社会对职业生涯意识的认可
社会可通过制作相关的广告等宣传职业生涯意识的重要性, 让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从小开始培养, 定期对家长展开一些相关培训, 使家长能从小对孩子灌输职业规划的意识与知识, 也使孩子的独立能力能够得以锻炼, 从而使学校教育改革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2、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机构
面对就业的压力, 大多数学生表示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专业化职业指导的学生寥寥无几。这说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环节还很薄弱,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还不到位,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还需进一步完善。为此社会一方面可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机构, 或者在现有的专业人才交流中心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中开展职业生涯辅导服务, 从而实现了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转变;另一方面加大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师的培养和认证, 满足社会对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师的需求。同时要坚持生涯辅导与心理辅导的结合, 帮助当代大学生重塑自信, 正确认识自己, 以良好的心理应对社会挑战, 调试择业认知偏差, 择业认知期望过高, 择业患得患失等心理。
(三) 高校层面
1、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首先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 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通过职业测评、心理测验、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引经据典等方式, 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实现大学职业生涯的全程化、全员化。其次要通过与企业合作, 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活动, 经过实践实习, 正确客观认识自我, 找准职业发展方向, 促进求职就业能力的提升, 完善自我发展。再次通过工作坊辅导和一对一咨询、就业信息提供、建立微博、QQ、微信等交流互动平台做好学校对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服务以及跟踪、完善和个性化指导。
2、组建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在高校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第一, 高校可以根据本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 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具有人力资源教育、管理学、心理学、职业指导专业背景和特长的老师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第二, 对学校现有的专兼职辅导教师进行全面专业的培训;第三, 高校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特点, 去聘请成功的毕业的校友、或者相关方面的学者、专家作为学校的外聘讲师。这些外聘讲师座谈、讲座等形式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其中最大的一点帮助就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社会, 知道当前的就业形势, 了解行业和职业的发展趋势, 让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能够更好地得以实现。
3、为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电子档案
通过开发适合学生的专业职业发展的职业测评网络系统, 同时不断维护和更新网络平台, 保证学生能够及时进行网络自我测评、职业评估等测试, 并且可以结合自身的测评结果, 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电子档案, 可以随时监测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 不断进行反馈和修正, 进一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学生毕业时职业生涯规划电子档案随学生一起进入就业单位。
(四) 企业层面
1、实现与学校电子档案的无缝对接
随着大学生员工到企业就业, 其职业生涯规划电子档案也同时到达企业。企业通过查看学生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电子档案, 可更好地了解员工, 安排适合的职位, 实现人职匹配。同时开始职业生涯管理, 根据大学生员工的实际特点设计职业路径。从而不仅可以留住大学生员工, 更能增强当代大学生员工对企业、对职业的满意感。
2、构建促进职业发展的配套体系
为促进大学生员工的职业发展, 企业第一通过建立与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相配套的教育培训体系;第二通过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参与管理、工作调动、晋升等方式提供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工作实践机会;第三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创造职业生涯管理的良好氛围;第四构建以职业发展观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
(五) 学生层面
当代大学生本人应重视和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须知规划比不规划好、早规划比晚规划好, 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同时应积极借助测评工具了解自己, 参与社会实践、实习体验增强对社会和职业的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目的不仅仅帮助大学生就业, 更在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明确职业人生的发展路径, 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献文、李少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 (5)
[2]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 (2)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8
关键词:企业用人标准,高校学生培养,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权威的第三方机构麦可思(MyCOS)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5月底,湖北省2010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未签约者与有很大求职压力者占44%。是什么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为大学生就业寻找出路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笔者发现学术界关于高校学生培养和企业用人标准差异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前高校学生评价体系侧重于理论,忽视实践;评价主体、方式单一;强调鉴别和选拔,忽视诊断和激励功能;强调终极性,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态发展变化,不利于学生及时找到不足并改进。
第二,大学生普遍存在择业观念滞后、就业过于理想化,缺乏责任意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高校及大学生对企业用人理念变化反应过于“迟钝”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第三,《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2005年通过问卷调查于制作了一份详细的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对素质能力的重视程度分析表,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参考价值。
1 研究设计
针对学术界当前实证分析少、量化分析欠缺的研究缺陷,本文旨在帮助高校识别企业用人和学生培养上的差异、识别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趋势,建立就业导向型学生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帮助大学生认清形势,增加大学生的才能与企业所需的才能的契合度,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为了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和高校学生培养上的异同、探究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趋势,我们做出两个研究假设:
(1)企业注重的能力与学生在高校中培养的能力差异显著,相关性低。
(2)企业用人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在短期内,企业用人标准是较为稳定的。
本次调研对象为武汉7所“211工程”院校的在校本科生和武汉东湖高新区企业的招聘专员和从业人员。调查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2010年6月,第二阶段为2010年11月,共发放调查问卷1128份,回收992份,回收率为87.94%。研究变量按照KSAO原则的划分,包括knowledge-学术科研成果、综合素质名次、平均学分绩、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skill-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观察能力;attitude—个人诚信、责任意识、主动性、健康的择业观、自我改进能力;others-文明礼仪、学生工作、社会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身体素质、个性人格。被调查者填写学校或企业其对自己各项素质“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太重视”“不重视”五种重视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企业招聘毕业生时注重的素质能力与高校对学生侧重培养的素质能力有较大差距
经过对企业及学生问卷“非常重视”一栏的频率分析发现:企业非常重视的素质排名前六的是责任意识,个人诚信,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主动性,口头表达能力;而高校非常重视的素质排名前六的是平均学分绩,综合素质名次,学术科研成果,创新能力,个人诚信,学习能力。高校和企业仅在“个人诚信”一项中达成共识(见表1)。
我们对“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太重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各项上校企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3,按照统计学意义表明两者相关性都很低。为了探究校企之间对所有素质能力的认知上的相关性,通过建模运算发现相关系数r=0.17。按照相关性从高到低由数值“1”到“0”表述的原则,0.17表示两者的相关性很低,说明企业与高校对所有素质能力的认知上相关性很低(见表2)。
对于校企之间在所注重的能力素质上的显著差异,我们对23名企业的招聘专员和18名教学工作者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到:相对于学习成绩,企业更注重责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不可避免,如果员工相互推卸责任,不能有效沟通和合作,工作效率就会下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除了研发人员需要精细和尖端的技术之外,其他岗位的工作一般大学毕业生都能胜任,因此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不苛刻。高校注重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综合素质名次、学术科研成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教育一直以来是以分数论英雄,从小学到高中,好的学习成绩都是学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因此平均学分绩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较高;高校中各种奖助学金的评选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性,一贯以用平均学分绩和综合素质名次作为评价依据,因此在学生的认知中这两者的重要性很高;学生学术科研成果直接关系到院系在各项赛事中的成绩和院系学生工作的考评,间接影响到院系的荣誉和生源质量,因此院系对学生学术科研的重视度较高。
2.2 企业招聘毕业生时注重的素质能力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中的15项与在200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对素质能力的重视程度分析表”相一致的指标,比较得出企业在2005年时的用人标准和2010年的变化(见表3)。观察可知,2010年与2005年相比,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平均学分绩、外语水平、应变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能力、主动性的要求有所下降,对团队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的要求明显上升。
对于企业在这11项能力指标上重视程度的变化,我们对23.4%的企业HR进行了咨询,以期了解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经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相对于平均学分绩,企业更看重学习能力是因为不少企业认为学习能力强的人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平均学分绩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学习能力;第二,当前,生产专业化使许多工作的需要多部门合作完成,团队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企业比5年前更注重毕业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许多企业认为具有合作精神的员工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更灵活,有利于组织凝聚力的增强;第三,对于其他方面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企业样本采集的范围、对象不同产生的,在今后的调研中,可以采取扩大企业样本的方式对结论进行检验。
2.3 在短期内,企业招聘毕业生时注重的素质能力是相对稳定的
通过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调查问卷中相同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探求前后两次企业填写的问之间有无显著差异。假设企业前后两次填写的问卷没有显著差异,得出各项对应的Sig.(2-tailed)值如表4所示。分析发现,所有项目的Sig.>0.05,表明两次问卷对应的所有选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不显著,即企业在2010年6月到2010年11月间,用人标准没有明显变化。
3 建议与总结
3.1 对高校改善学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第一,高校必须直面校企之间对学生各项素质能力认知上的显著差异,将学生培养模式和学生评价体系调整为适应企业需求的模式。例如,中国高校可以效仿德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平衡分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和进入企业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企业注重的合作精神、责任意识。第二,高校应当鼓励学生慎重择业,而非“先就业后择业”。众所周知,第一份工作常对一个人终生从事的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而当前存在着高校为了高就业率主张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现象。倘若高校仅着眼于短期利益,将学生的长期利益于不顾,学生的职业发展必将遭受不良影响,长此以往也将影响高校的声望和发展。因此,高校应当高屋建瓴,着眼于长远利益,为学生就业争取更多机会,将学生就业质量视为高校发展的生命线。第三、高校紧跟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实施优胜劣汰机制。高校可以仿效西方高校,设置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聘请资深的人力资源主管、行业分析师做顾问,获悉市场需求的变化。采取德尔菲法获得专家科学的建议,按照所得的可靠信息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企业和社会急需的人才。
3.2 对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建议
第一,如实告知用人单位自己的成长经历。当前,大学毕业生求职时诚信缺乏之风愈演愈烈,集中表现为:伪造自己在校生活学习情况;伪造职前培训经历;伪造性格测评和毕业学历学位等。而企业最注重的就是毕业生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对于毕业生伪造的简历,招聘人员有多种渠道加以辨别,一经发现,将拒录弄虚作假的学生,因此大学生在制作简历夸大伪造实属得不偿失。第二,努力积累学生工作、社会工作经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应当多参加兼职活动、参加就业指导培训、听求职技巧讲座,把握每一次提升自己经验和阅历的机会,多走入社会体验人生百味,在实践中成长成企业需要的人才。第三,摆正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成为就业的主力军,2010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630万,加上往届待就业的学生,求职总人数超过700万。然而,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时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精英化教育的状态。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着自视过高,挑肥拣瘦的问题,导致“高不成低不就”。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在对自己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寻找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岗位。
我们相信当高校正视校企之间对学生素质认知上的差异,改善学生培养模式,学生积极适应企业用人标准时,大学生就业能力就能为企业所认可,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谢洁茹.论高校学生评价的现状及改革策略[J].青少年研究, 2008,(S1).
[2]王明钦.企业用人标准与大学生素质匹配[J].经济管理,2006, (3).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9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基地单位, 以及在就业基地单位实习、就业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2014届以及往届毕业生的数据, 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工作及职场发展情况, 用人单位的评价等信息, 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支撑。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2014年走访的就业基地单位以及在单位实习、工作的52名2014届毕业生及18名往届毕业生。
二、调查内容和方式
调查内容包括单位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求职因素、学院就业指导情况、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建议等。调查以问卷形式为主, 辅之小型座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基本情况
参与此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为各种类型的企业, 不包含机关和事业单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主要以在这12家单位工作的2014届毕业生为主, 其中包括52名2014届毕业生、9名2013届毕业生、8名2012届毕业生和1名2010届毕业生。
(二)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参加此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为3种类型企业, 企业职工总人数主要集中在50~500人, 录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为“学院”) 毕业生人数主要集中在5~10人。企业类型分别为9个民 (私) 营企业、两个国有企业和1个其他企业, 其中5家企业职工总人数为201~500人, 3家企业为50~200人, 两家企业为50人以下, 1家企业为1 001~3 000人, 1家企业为3 001~5 000人;有5~10名学院毕业生就职的企业数量为7家, 有11~20名学院毕业生就职的企业数量为3家, 有1家企业只有学院2~4名毕业生就职, 1家企业有学院31~50名毕业生就职。
2.用人单位主要通过参加学院的校园双选会以及接受学院教师的推荐来选择学院毕业生。工作从基层起步,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有望成为中层管理干部、技术骨干研发人员。单位和毕业生对影响招聘的重要因素的把握基本一致, 毕业生意识到单位看重个人综合能力, 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
3.2014届毕业生实习期的月薪水平主要分布在2个区间, 分别是1 201~1 600元, 2 001~3 000元, 其中42.31%的2014届毕业生实习月薪为2 001~3 000元, 40.38%的2014届毕业生实习月薪为1 201~1 600元;通过对7个系2014届毕业生实习期月薪水平统计发现, 参与调查的轻纺系毕业生平均实习月薪最高, 其中83.3%的参与调查的轻纺系毕业生实习期月薪集中在2 501~3 000元;参与调查的旅游系毕业生平均实习月薪最低, 全部集中在1 201~1 600元;工商系和信息系中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表现优异, 在月薪水平中得到体现, 其中工商系1名毕业生实习月薪超过了5 000元, 信息系两名毕业生实习月薪在3 001~5 000元。
4.与单位中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 学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单位的肯定, 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合作和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表现不错。计算机与外语能力表现不突出, 专业水平及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外语能力欠缺的一方面原因是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在下页表7中有所体现, 学生没有意识到更好地掌握英语技能能够接触到世界前沿技术、开拓眼界和思维。在实际工作岗位上, 毕业生感受到现有专业水平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 迫切要求提高专业业务知识与技能。毕业生认为如果重新进入大学学习, 要积极参与实习实践, 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并增强专业技能。灵活应变能力虽然相较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比较突出, 但仍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5.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接近半数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合理, 部分毕业生认为应增加实训课程比例。其中43.4%的毕业生认可专业课程设置, 41%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课程理论课多、实训少。就业指导课程方面, 毕业生认可度高、授课效果好的是职业规划和职业认知的相关内容。
(三) 座谈内容汇总与分析
1.分组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学院就业指导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中授课, 在具体授课环节中, 会忽略对每位学生进行有特色的专业个性辅导。对于每位学生个体, 职业生涯是独一无二的, 不同个体在每一个职位上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因此, 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应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积极关注个体。首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统计和梳理, 然后根据职业意愿的大方向进行划分, 将同一方向的学生分到一组,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教师针对某一职业规划方向进行指导, 组内成员互帮互助,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形象展现就业礼仪知识。就业基地巡访中, 参与座谈的毕业生显露了会议礼仪知识的欠缺。学院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就业礼仪知识基础薄弱, 虽然就业指导课程中有所提及, 但效果一般, 建议进行场景模拟, 强化就业礼仪印象, 通过模拟会议场景及用餐场景等在实践中指导毕业生。
3.提前铺垫, 转变思维, 尽快适应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更替。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 我院毕业生离职率较高, 离职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追求高的薪资福利”。在就业基地巡访中, 企业关注并着重培养每一批新入职的大学生, 如何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赢得良好第一印象, 扎实工作、勇于表现、获得转机成为转变思维的重要指导内容。新入职的毕业生要克服很多大学生活中形成的慵懒习惯, 在职场中积极主动, 从小事做起, 具体到打扫卫生、整理办公室等等都会为自己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每个工作的最初阶段通常充斥更多的琐碎与艰难, 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不要通过频繁跳槽来逃避。因为刚离开校园的大学生, 工作经验缺乏, 缺少跳槽资本, 当然任何工作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赢得转机。
4.就业指导教师分组进行模块式授课。我院就业指导课任课教师以兼职为主, 大部分教师在负责课程教学的同时, 还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或行政类工作。就业指导教师不能只是一味透支自己拥有的知识、技能, 通过教师之间合作式学习, 让经验丰富、理论深厚的就业指导专家型教师把工作经验结构化、系统化, 新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学习、实践和改善。将任课教师进行分组, 每组教师讲授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某一模块, 也就是同一组教师承担不同系各个专业学生的同一模块知识讲授, 组内统一教学内容设置, 共享教学资源, 每学期集中备课一次, 通过小组内针对某一模块的不断研究完善, 提高就业指导课程质量。
5.就业指导课程中展现优秀毕业生集锦。就业基地巡访中, 部分优秀毕业生在职场中展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90后”的活力与机智, 赢得了企业领导的关注与培养。收集优秀毕业生事例, 充实就业指导课程内容, 让学弟、学妹们感受榜样力量, 除了课堂宣传, 校园广播每周进行一次典型优秀毕业生事例展播, 扩大宣传面, 树立学生就业信心, 为自身努力找寻到方向。
摘要:高等教育中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与市场需要密不可分, 从就业基地巡访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以及座谈中, 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汇总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跟踪调查,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立波, 沈健.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 (4) :3-7.
[2]汤建斌.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周洵瑛.个性化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22) :46-49.
高校和中小企业 篇10
关键词:专利信息,企业,高校,广东,技术创新力,比较优势
广东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最快、最活跃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1]发布的 《2013 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显示,2013 年我国专利实力持续提升,其中广东在专利综合实力排名中仍位列第一。2013 年广东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总量为20 084 件,企业和高校共占全省的85. 3% 。作为技术创新重要主体的广东企业和高校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是广东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的主要力量。在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超前的同时,作为国内政策支持下率先开展产学合作战略区域之一的广东企校产学合作却落后于全国20% 左右的平均水平,如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与企业合作申请专利数量仅分别占该校专利申请总量的12. 48% 和6. 96%[2],与广东创新大省的身份不相符合。那么,广东近年来企业与高校在技术创新发展进程中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如何? 高校是否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要求? 如何实现高校发明创造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这些是值得我们探索的现实问题。
1 文献概述
我国有不少学者从专利信息的角度分析研究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力,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向高校的专利数据统计研究。如,负强等[3]从专利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高校的技术创新现状;陈振英等[4]对我国985 高校中9 所的发明专利进行了计量分析与创新水平比较。二是对企业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利产出进行分析。如,刘凤朝等[5]对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活动作了时序和投入产出的相关性分析; 黄鲁成等[6]用实证方法解读了光学光刻技术领域主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三是通过对某一地区的专利统计,探讨区域创新能力。如,吕淑仪[7]对1997—2006 年广东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进行数据搜集并分析了3 种专利的结构分布; 梁建军[8]对山西省企业专利活动情况及技术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黄荣晓[9]通过专利申请情况比较了广州大学城10 所高校技术创新能力的规模和水平。
文献调查显示,有以专利数据为视角对我国企业或高校或地区技术创新力分别进行研究,但还未见有将企业和高校两个创新主体的专利活动特点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及特征进行解读; 也缺乏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从区域角度揭示企校创新系统的特殊性及差异性,在实践上难以给区域层次政府提供应有的信息支撑。因此,本文基于广东企业和高校技术优势分布的视角,通过对企业和高校的发明专利授理量、授权量和优势技术分布等要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探讨和比较其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和优势,考察基于广东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分布及发展规律和趋势。
2 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
专利是记录发明创造成果的重要载体,专利信息由于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且便于量化等特点,能够从数量上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各创新主体技术创新产出的特点和研究水平,是分析技术创新现状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数据采集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SIPO) 的官方网站( http: / /www. sipo. gov. cn) ,将检索期确定为近5 年的数据,即2009—2013 年,因为这段时期是我国自主创新发展较快的5 年。由于大部分的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一般需要经过18 个月左右的审查期,因此检索时间截止到2013 年12 月。
3 专利视角下的企业和高校技术创新力对比
3. 1 广东发明专利发展现状概述
发明是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 种专利类型中创造性要求最高的,发明专利授权意味着对现有技术的全新突破。表1 列示了从1985 年至2013 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最多的5 个地区。从总量上看,广东是专利大省,也是创新大省,累计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05 657 件,位于全国第二。随着自主创新意识的增强,广东科技创新呈连年增长的发展态势,2009 年至2012 年连续4 年位居全国首位,年均增长25. 1% ,仅2013 年稍有回落,显示广东一直以来重视发明创造的技术含量,原始创新能力保持领先地位。
3. 2 企业和高校专利授权量对比
2009—2013 年这5 年中,广东企业和高校的专利授权量逐年递增,高校从2009 年的1 419 件增长到2013 年的4 241 件,年均增长约32. 7% ,2013 年相当于2009 年的3 倍; 企业从2009 年的36 706 件增长到2013 年的92 717 件,年均增长约26. 1% 。企业和高校所占比重也不断提升,2011、2012、2013 年3 年企校专利授权量合计占全省比例分别是56. 0% 、57. 6% 、56. 9% ,超过了全省专利授权量的一半( 见表2) 。其中企业的贡献最为突出,如2013 年企业专利授权量为92 717 件,所占份额达全省的54. 4% ,展现了广东企业明显的知识产权优势。与此同时,随着技术创新体系的逐步建立,企业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布局上也处于领先,其规模化效应日益显现,这一时期广东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所占比重每年均超过77% ( 见表3) ,远远高于全国企业54. 7% 的比重[10],显示企业在广东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而企业和高校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更是占全省的85% 以上,成为广东技术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件,%
件,%
3. 3 企业和高校发明专利有效量对比
专利授权是依专利法授予发明创造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有效专利是指截至报告期末,仍然处于有效法律状态的已授权专利,它是存量数据而非流量数据。由于我国专利制度规定专利要维持其专利权需缴纳一定的年费,一般情况下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专利权人才会继续维持专利权,专利维持时间的长短代表其专利质量和具备的经济效益,因此,权利稳定的有效专利量比授权量更能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创新主体的累积创新能力。截至2013 年底,广东有效发明专利存量为95 475 件,位居全国首位( 见表4) ,相比较而言,广东发明创造不仅数量大,而且较高的专利质量指标体现了较强的专利综合实力。广东企业的累积技术竞争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省级行政区,并占到了全省有效发明专利存量的81. 7% 。高校与企业相比相距甚远, 高校的发明创造只占全省的6. 8 % ,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的高校占该地区25 % 左右的比例相比也差距明显( 见图1) 。广东企校技术创新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专利统计年报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013 年广东高校专利授权量为4 241 件,居全国第7 位,只有江苏省高校的12 116 件的三分之一[11]。
件,%
3. 4 企业和高校技术优势对比
本文的企校优势技术领域是针对发明专利有效存量最多的具体技术领域比较而言的。作为显性技术指数的专利比较优势是衡量一个地区技术创新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专利分类( IPC) 将专利划分为从A到H共8 个大部,各部下还有大类和小类,本文按IPC大类排序数量最多的前10 个技术领域。如表5 所示,广东具有技术比较优势的10 个领域共有专利74 053 件,占总量95 475 件的77. 6 % ,显示广东的技术比较优势多集中在这些领域。其中,电学( H部) 就占了包括通信技术( H04) 、基本电器元件( H01) 、发电变电或配电( H02) 、电技术( H05) 等,4 个大类,通信技术( H04) 约占总量的43% ,为40 943 件,远远高于其它技术大类。表明广东在通信技术领域具有极大的专利优势,特别是在数字信息传输、无线通信网络和图像通信行业,同时也反映了广东技术创新分布的不均衡性。
件,%
在列出的10 个技术领域大类中,企业共计有效发明专利63 839 件,占比86. 2% 。从技术结构分布来看,通信技术( H04) 、计算( G06) 、电器元件( H01) 、发电( H02) 、电技术( H05) 等的有效发明专利所占该技术领域比例分别为93. 1% 、91. 1% 、84. 4% 、84. 8% 和84. 7% ,反映了广东企业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与通信、网络相关的信息产业。这也是我国创新点最活跃的领域,广东企业的创新成果能反映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沿和重点。高校有效发明专利共计有6 536 件,占比8. 8% 。其中,生化( C12) 类是唯一一个强于企业的优势技术领域,占全省该领域存量的42. 9% ; 其余能反映高校创新热点的依次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08) 、食品( A23 ) 和医学( A61 ) 等, 占比分别是25. 8% 、23. 2% 、20. 4% 。显示广东高校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医学和食品工艺等领域,而在电通信技术领域则远远落后于企业。这是由高校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和技术基础或发展方向的选择等因素制约,也体现了高校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性。
4 分析与讨论
广东企业和高校专利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两者作为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在引领科技发展、推动区域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从以上企校专利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专利授权量还是有效专利存量,广东企业和高校的各自拥有量、占本省的比例等与其他专利大省( 市) 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首先,企业在专利数量上大比例地超过高校,遥遥领先。广东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企业占比年均超过77% ; 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最多的地区仍然是广东,其中企业占到了全省的81. 7% 。说明企业对广东经济技术发展的支撑力度举足轻重。高校无论是发明专利授权量还是有效发明存量,所占比例都逐年走高,反映出高校作为区域科技创新源头的作用在不断强化,但专利产出增速缓慢,至2013 年达到最高,也仅占全省的8. 3% ( 见表3 ) 。其次,在优势技术领域分布上,企业与高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企业在电子通信及网络技术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主导着广东高新技术发展的进程; 高校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所表现,但在信息技术等广东主导产业上高校技术创新力明显处于劣势,在技术方向和研发重点方面与企业对接不够。区域产业环境对高校技术创新发展、重点学科布局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广东是个例外,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有4 个方面:
一是广东的企业集群发展非常突出,产业布局特点鲜明,分布在通信、集成电路以及先进制造等行业的龙头企业相对比较集中,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为企业的培育及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广东重点企业创新能力走在了全国企业的前列,专利优势十分明显,如华为、中兴通讯、比亚迪、海洋王照明等占了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前10 名的半壁江山[12]。
二是广东省内虽然拥有众多的高校资源,但教学型的地方性院校占了大多数,其科研水平相对较弱,而优势资源相对集中的研究型大学不多,具有代表性的仅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两所教育部直属985 院校,全省高校专利申请量的3 /4 集中在这两所高校[13]。省内高校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和发展的不均衡,在客观上使得广东高校与企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巨大差距。
三是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使得地域距离不再成为问题,当校企实力不能实现对接与匹配、本地高校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时,实力较强的企业会向外广泛地寻找技术支持者与合作者,行政区划的边界不再有影响。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专利中,有近半的联合申请人是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清华大学[11]。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广东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的联结层次低、规模小[14],高校无法在第一时间准确地把握广东企业的技术需求,科研选题和研发投入与广东重点企业的技术开发方向不尽一致。
四是企校性质不同。高校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更关注基础性课题的研究,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均以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为出发点,缺少鼓励教学和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的评价指标。众多的地方性院校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体制上都受到政策、资金和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存在着研究力量和经费投入不足,难上高水平项目等问题。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中,知识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与之而来的,是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校内部的教育管理制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于管理制度的研究视角也是百花齐放。近几年来,从治理角度对高校内部体系和制度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切入点。谈到治理的角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涵
治理,即管理的另一种状态,两者的区别在于,管理侧重对于制度、规则和条例被动的接受,而治理侧重对于这些规定的相互协调,依靠民主的手段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高校的治理体系,是指教育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发布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高校规范以及章程等制度性的文件;高校的治理能力,顧名思义,是指高校依据治理体系,进行治理的力度和有效性。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高等学校的体系中是不可分割、相互依靠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机统一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实践中。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协调发展,不仅对于高校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相互作用
(一)完善治理体系是基础:高校治理体系就像一座大楼的顶层设计,决定着这座建筑的整体架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完善高校治理体系,不仅仅需要依据高校的自身特点,更需要特别关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现在的高校治理体系中,对于这些突出问题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这需要高校管理者和学者们,研究并完善制度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提升治理能力是根本:有一套完善的治理体系仅仅是为高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如何执行,如何在良好的体系下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提升治理能力,两者良性互助,共同促进高校的发展。首先,不断优化高校的制度体系,制度是进行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治理进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促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提高执行力。而执行力的核心是人,如何培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综合素质高的管理群体,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当然,高校治理能力的提高,会进一步促进高校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高校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的措施
完善高校的治理系统、提高其治理能力,是实现高校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改进的策略和措施,研究者们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文立足于高校自身的现状,从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旨在依托体系和能力的完美结合,实现高校的治理的良性循环。
(一)政府部门提供制度保障:(1)完善高校治理相关制度。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它不仅涉及到学校,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着高校未来走向的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群体。在高校进行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固有的治理体系影响着治理的有效性,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前提。政府要在制度方面充分保障高校的权益,加大对高校的监管和惩治力度,对于不良竞争和不正之风及时惩戒。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和人员,对高校进行不定期检查,保障各高校的治理体系得到完善,并有效的实施。(2)优化高校管理层次和结构。政府在监管高校的同时,要注意监管力度。监管的重心在于监督,而管理则是高校依据自身实际,进行的自我完善。政府的职责在于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和保障,与此同时,政府要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减少因为干预过多而造成脱离实际等一系列的问题。高校自身也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增加对学术的投入,回归教育本质,做到合理、全面的治理。
(二)构建社会合作型治理模式:(1)增加社会对高校管理的参与性。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精英群体,其教育目的、教育计划的制定当然也要以社会需要为前提。高校应该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高校要积极响应社会需要,接受各团体的宝贵意见:同时社会要发挥作用,主动参与到高校中去。可以建立社会参与高校治理的监督体制,保障政府的政策和社会资助对于高校发展取得实际效果,消除高校治理过程存在的不合理行为,实现良好的互动。(2)各教育要素间建立积极主动关系。高校的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科学研究等职责,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校管理中去,为受教育者提供合理的学习目标,切实的促进其成长与发展:学习者要培养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树立自主管理和学习的观念,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
(三)完善高校内部管理结构:(1)改变高校过分依赖政府的现状。高校要根据自身能力,从实际出发,进行招生计划和预算。要避免过分依赖于政府和社会,增强自身的决策性。在招生计划、学校管理、办学规模、培养方向等方面做到因校制宜,并在法律上树立独立的法人地位。教育管理部门也要配合高校进行治理,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避免过多的人为干涉,积极主动对高校实施放权政策,逐步减少对高校的束缚和行政管理,提高高校自主办学的水平。(2)明确高校各层人员的职责。高校管理的过程中,明确高校内部各层人员的职责,使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是高校进行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减少对政府依赖的同时,要增强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准,进一步明确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职责,减少行政对于学术的过分干涉。要逐步完善“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理念,进一步明确治理结构。校长主要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维持高校秩序和规章制度;教授要专心投身于教学和科学研究,强化学术力量,促进学校全方位的发展。
高校照明节电技术和管理 篇12
关键词:高等学校,照明,节电技术,管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能源已经面临着枯竭的严峻形势, 我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主张, 积极倡导节能减排。而高校作为用电大户, 是节能的重点对象, 围绕高校照明用电、节电的工作逐步展开。
1 我国高校照明节电的现状
我国高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开展了一系列的照明节能工作,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归纳起来, 主要为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大了节电调研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推广并应用了节能技术等。然而,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 我国高校照明节电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 很多高校师生对节电不大关心, 节约意识淡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节能的宣传不够, 高校师生对节约用电持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用电的费用有学校承担, 节电或者不节电对自己没有影响, 所以浪费电也无所谓;有的则完全没有节电的意识, 没有认识到节电对国家、对社会有着怎样的意义。第二, 学校的节电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并且执行不力。制度保障是保证节电措施得到有力的执行的前提与基础, 然而,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制定了节电规章制度, 比如北京大学就出台了《北京大学学生宿舍用电管理办法》。但是, 随着高校发展规模是扩大, 能源的用户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而高校的节电制度却没有得到同步的跟进和完善, 因此, 高校节电规章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第三, 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和投入不够。节能新技术的推广要求学校投入资金, 这一关键性的条件使得很多高校在节能新技术的推广方面存在许多的障碍, 有的学校因为经费不足而无法推广节能新技术, 有的学校则因为没有长期投资的考虑, 所以并没有花费过多的资金投入到节能新技术当中。
2 我国高校照明节电技术和管理
2.1 高校照明节电技术
高校照明节电技术主要有高校电光源及灯具节电技术和照明智能控制节电技术两种。下面笔者来做具体的分析。
第一, 电光源及灯具节电技术。电光源是指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设备及器具的统称, 比如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级管等都是常见的电光源 (电光源的分类如图1所示) 。在节电原则的指导下, 许多高校已经淘汰了荧光灯, 而使用LED节能灯。LED节能灯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 在节能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 并且已经抢占了市场, 而成为第四代电光源。在使用这种灯具时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 LED节能灯的发光效率较好, 因而对于报告厅、会议厅等对光效具有很高的要求的场所, 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次, LED节能灯色彩丰富, 可调光, 并且变幻丰富, 因而可以用于舞台表演场所, 比如学校的演播厅等。最后, LED节能灯还具有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因而对于体育馆等安装高度高, 且维修比较困难的场所, 可以使用LED节能灯, 从而满足不必频繁检修的要求。
第二, 照明智能控制节电技术。智能控制节电是一种重要的节电方法, 它的节点技术主要体现在照明控制的设计上:1要将照明线路细分, 不能为了节省器具而采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多个灯具的方法;同时, 开关的设置要人性化, 以能够让人随手关闭为佳。2靠窗的位置能够利用天然光线, 因此靠窗的一排灯可以单独设置开关, 从而能够在天然光线较佳的情况下关闭靠窗的照明灯。3根据场所的不同而使用各种不同的开关, 比如楼梯照明灯可以使用声控开关, 户外照明灯可以使用定时开关, 而室内照明灯可以使用调光开关, 等等。
2.2 高校照明节电管理措施
高校照明节电管理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 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项目投资体制, 它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成本, 因此而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我国是在1997年将这一节能新机制引入国内, 并首先在北京、山东、辽宁试点。而结果表明这一节能新机制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 高校的照明节电也可以应用这一新机制, 通过节能效益分享、节能量保证、能源费用托管等方式, 使的学校不仅节约了电能, 同时还能够盈利。
第二, 加强照明节能的宣传教育。鉴于广大师生对节能不够重视、没有节能的意识, 所以有必要在校内开展一些宣传和教育活动。一方面, 在学校内通过广播、校园网等媒介来为节能做宣传, 并尽量将宣传细化, 让师生认识到节能是一项随手、随时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同时, 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宣传节能, 比如号召整个学校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的倡议, 以实际行动来支持节能工作。另一方面, 要经常在学校举办比较大型的主题会议, 扩大宣传面, 让每一个学生及教师都参与到会议中来。在会议上, 对学生及教师宣传节约能源的意义, 以及哪些行为能够节约能源。
第三, 制定照明节电管理制度。首先, 高校要设立专门的节能、节电管理机构, 使节能工作独立于其他工作部门, 从而能够有自主规划权、组织活动权、监督权, 使节能节电落到实处。其次, 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节能规章制度, 在规章制度中建立起节能、监督、考核的全方位管理机制, 从而提高节能工作的效率。最后, 将节能工作做量化处理, 各个节能机构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用电对象等来管理节能工作, 基本原则是使用电量越多, 交费越多。
结语
高校照明节能是在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局下所开展的一项节能工作, 对国家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高校要积极寻求照明技术和管理的突破口, 使高校照明节电工作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烨.山西省高校节电措施初探[J].能源与节能, 2012 (10) .
[2]张俊勇, 张玉梅.美国大学校园的节能行动和措施[J].煤炭高等教育, 2013 (01) .
[3]赵洪建.高校教室照明节电管理探讨[J].网络财富, 2013 (04) .
【高校和中小企业】推荐阅读:
高校中小型图书馆06-15
北京有哪几所985高校和211高校05-29
高校财务和会计07-20
科研院所和高校08-10
高校和研究机构08-18
高校就业现状和措施09-06
高校校办企业08-25
高校与企业09-11
高校企业文化09-12
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