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事业编制员工加入工会面临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高校非事业编制员工加入工会面临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篇1
论
文
高校非事业编制员工加入工会
面临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体制不断改革,非事业编制职工(即高校为一些适应临时性和突击性的工作而制定的编制,以下简称非编职工)在全国高校职工中所占比例不断攀升,现已成为高校办学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办学事业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吸收他们加入工会,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构建校园平安、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全国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洛阳周边部分高校非编职工入会现状调查分析,围绕非编职工入会面临的主要障碍,积极探索非编职工当前形势下加入工会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阐述非编职工入会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采用以局部为试点,以保障职工利益为目的,完善机制为准绳,提出加快推进高校非编职工加入工会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非事业编制职工;高校工会 ;对策
一、非编职工入会现状调查
为全面了解现阶段高校非编职工入会现况,笔者随机对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院校的大后勤职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有效回收率为87.5 %。抽样结果为:事业编制职工占29 %,非事业编制职工占71%;非事业编制职工已加入工会的仅有2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劳务派遣
人员(142人)、人事代理人员(26人)、合同工(96人)和其他类型人员(8人),分别占非编人员总数的37%、7%、25%、2%。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后勤多个部门都聘用了非编职工,其中安全保卫、宿舍管理、教室管理、物业绿化等艰苦岗位非编职工占了大多数;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俱乐部等部门也用了一定数量的非编职工。由于大多数非编职工尚未加入工会组织,很少一部分非编职工甚至还不知道有校工会的存在,所以为保障其权益,非编职工加入会工作迫在眉睫。
二、非编职工加入工会的意义
高校工会是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以贯彻《工会法》为依据,坚持贴近大局谋发展、贴近基层谋服务、贴近教职工办实事的工作方针,以加强民主管理为目标,全面推进教务公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提升整体教职工队伍素质;以服务教职工为宗旨,系统构建关爱帮扶体系,凝聚人心,构建和谐,实现维护、参与、教育、建设四大职能,在高校深化改革、建设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主要是指高校聘用的不列入学校事业编制,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的人员,以及在学校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一般不包括勤工助学的学生。人员用工一般为后勤服务人员、实验、教辅和行政管理人员等。
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的聘用,一方面为满足高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需求, 实现了用工灵活性,在高校改革与发展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尤其在服务和保障方面更为突出;而另一方面由于非事业编制管理和人员聘用的相关制度不完善,造成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用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工计划性不强、管理服务不规范,甚至是用工合同不规范,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
随着非编职工队伍的壮大,非编职工逐步成为高校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应充分认识到非编职工队伍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但由于非事业编制人员与在编人员相比还存在着诸如归属感缺失、薪酬差异、稳定性不强以及个人成长受限等问题,不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此时作为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工会应积极发挥各项职能,吸收非编制人员入会,加强管理,完善体制,实现高校非编职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即保障了非编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高校的稳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非编职工入会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认识不够,非编员工入会难
1、主管部门对非编职工入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部分高校认为非编职工是临时工作人员,因其文化程度低、流动大,不便于管理等特点,导致主管部门对非编职工在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非编职工入会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非编职工入会意识淡薄
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非编职工入会意识淡薄,对工会的职能和作用没有充分的了解,认为高校工会是正式教工加入的组织,他们没有权利入会,有的认为即使加入工会,工会组织也不会把自己和正式教职工一视同仁,更不会为自己解决根本问题,还有部分人认为自己是“临时工“,甚至没有和学校签订劳动合同,没法预料以后能在学校干多久,随时都有可能被辞退或辞职,加入工会组织将会受到约束,不能”来去自由“,这部分职工入会意愿淡薄,甚至不愿意入会。
(二)非编职工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无处维权
非编职工招聘渠道多样化,构成复杂,有的是政策原因进入高校的,如学校引进人才的家属,有的是转业军人,有的是社会聘用的原下岗职工,有的是通过其他单位招聘的劳务派遣人员,这部分人群大部分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差,受正规培训少,法律意识淡薄,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有工作和薪资问题,对于社会福利、保险等问题不太重视,因此出现劳动合同、休息休假、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争议等劳务纠纷时,一般采取消极的方式,即自我消化,很少通过法律或其他途径维护自身利益的情况,最终结果是不了了之或辞职。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不知道什么程度算侵权,甚至于不清楚身边有哪些维权机构,权益受到
侵害时,部分嫌麻烦或怕对方不讲理放弃维权,还有一部分担心丢掉工作不敢维权,甚至有的职工想维权但不知道去哪里找那个部门维权。归根结底是非编职工缺乏维权意识,缺少维权渠道,缺少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组织或“家”。学校也缺乏为非编职工维护自身利益所提供的正当而顺畅的纠纷解决途径。
(三)非编职工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偏低,人事流动频繁,合同履行不够严谨,保险统筹涵盖不到位
通过走访了解,非编职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差异较大、技术素质低、缺乏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且部分岗位的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再者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岗位缺乏激励和吸引力,即使部分非编职工有一定学历,但薪酬待遇与在编职工同等学历的人员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心理不平衡,价值认同缺失,不利于调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非编职工用工难、不稳定、人员流动大等问题。
调查问卷显示,76%的非编职工拿到的只是本地最低工资,15%的非编职工工资在1601元—2300元之间,3000以上只占非编职工总数的1%,非编职工对自己收入水平很满意的只有6.5%,有80%的表示收入低,70%的人表示急需解决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已缴纳社会医疗保险的占8%,缴纳养老保险的占10%,值得引起关注的是有70%的非编职工尚未缴纳任何保险,连续工作在3年以上的有46人,占12%,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仅有10人,占3%。
(四)与其他单位签订协议的劳务派遣员工加入工会将会更难
高校劳务派遣职工往往都是通过派遣单位(劳务中介组织)雇佣并签订劳动合同后,派往高校劳动,工资由高校转交派遣单位支付,该部分人群劳动关系隶属不同的公司,部分派遣单位与高校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且大部分派遣单位没有成立工会组织,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
其次,派遣单位和派遣人员双方在思想上对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知,没有意识到工会的作用,加上劳务派遣人员不在派遣单位上班,与用人单位又没有合同约束,造成了用工关系和劳动关系分离,缺乏责、权、利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再者劳务派遣人员都是非编人员,从事的工作复杂,流动性大,工作内容、薪酬标准、利益诉求与其他非编职工不尽相同,导致该群体在参加工会活动、享受福利方面与其他非编职工和在编职工存在差异。再者该部分人群加入工会后,工会管理难度较大,使得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成了一个老大难题。本次走访发现,多数劳务派遣职工表示渴望加入工会组织,发生纠纷时,也希望能帮忙维权。
三、推进高校非编职工加入工会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走访发现,现阶段高校工会组织存在制度不完善、经费不足、经费核算不科学等现象,少部分工会队伍人员流动大,缺乏稳定、长效的保障机制。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下面就如何加快推进高校非编职工加入工会提出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加强领导
非事业编制职工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力量,是工人阶级队伍和学校教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非编职工加入工会,不仅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稳定劳动关系、建设现代化用人制度、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级工会应进一步统一思想,从讲大局、识大体、讲团结、讲稳定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高校非编职工入会及权益保障工作,帮助解决非编职工入会面临的障碍。通过完善工会制度,对拒不接纳非编职工入会的单位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建议教育行政和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工会权益维护和组建工作,把非编职工入会问题纳入相关工作中,与工会共同谋划,共同考核,共同促进工会工作开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推进非编职工入会工作,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切实表达和维护非编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宣传,提升吸引力
针对大部分非编职工入会意识淡薄,不愿入会的情况,作为工会组织,应在高校校园内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牢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工人服务的宗旨,通过多种多样、扎实有效的宣传,让广大非编职工懂得“国家和学校仍在关心着他们,工会也是他们自己的组织,加入工会是他们的权利”。通过加大宣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服从、服务于高校的发展和稳定,提高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和水平。开展关爱非编职工活动和举行集体入会仪式等,积极营造尊重、关心和爱护非编职工的良好氛围,努力为非编职工融入高校大家庭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提高工会影响力
文体活动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团结民心、凝聚民意、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形式。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非编职工入会,高校工会在开展文体活动时要定位准确,既要“投其所好”地举办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活动,又要“处心积虑”地开展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提升他们生活层次和水平;经常总结交流经验,保证文体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注意培养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吸引更多的非在编职工参加,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履行职责,切实维护非编职工合法权益,营造“家”的氛围
维护非编职工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是工会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途径。高校工会要积极组织吸收非编员工加入工会,参加工会活动,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和指导非编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指导非编员工工资协商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扩大社会保障面,保证非编人员“五险一金”全覆盖,真正让非编人员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当发生纠纷时,积极主动介入纠纷的调解,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有针对性地做好非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掌握非编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推动解决非编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引导非编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五)加强经费征管,严格、科学预算,让入会会员受益
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高校工会都存在经费不足而无能力吸收更多的非编职工的情况,为了保证高校工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财务组织机构和经费征管规定、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势在必行。
现阶段工会可通过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规范核算,健全工会财务公开制度,实现经费透明化,做到经费使用公开、公正,日常厉行勤俭节约,避免铺张浪费,每一分经费都用在“为人民服务“上。
另外高校工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高校资源,申请创办经营项目增加创收,确保工会经费的可持续增长,在创新中平稳发展,实事求是竭诚为广大职工谋福利,走出现阶段经费不足的困境。
(六)以“优质服务“为目的,多措并举助非编职工入会
利用高校优质的办学资源,开展多类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共资源共享,为非编职工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采取宣传、举办活动、技能培训、权益讲解、走访慰问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措施,与非编职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的反映问题,实打实排忧解难,精心抓好维权、服务、教育学习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实现工会温暖全覆盖
(七)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以入会为契机,增强其稳定性
目前高校非编职工用工岗位条件艰苦,且工资待遇普遍低,导致非编职工“招工难、难用工“现象,工会作为职工代表的组织,要代表职工利益,充分发挥工会与学校、学校与员工之间的纽带作用。加强工会的组织和改革,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劳资关系中调整的积极作用,解决劳资纠纷,保障职工利益,最大限度地吸收新职工和非编职工到工会组织中来,帮助非编职工与学校进行工资协商,解决非编职工最关心的薪资待遇问题,减少与在编职工之间的差距,真正让非编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四、结束语
非事业编制职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也是高校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他们入会,将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也是完善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高校应该加大工会规范化建设,探索创新工作方法,采用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全面深入的方法,吸收更多的非编职工入会,把工会打造成非编职工可信赖、能依靠的”娘家“,让每一位职工都有归属感,提升工作热情,能更好的服务于学校。
【高校非事业编制员工加入工会面临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推荐阅读:
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05-12
非事业编制人员10-17
非事业编制聘用人员06-13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09-30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09-25
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11-20
院内编制和事业单位考试考的编制的区别08-20
论新时期高校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建设10-25
事业单位合同制和编制有什么区别09-08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