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2024-09-25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共3篇)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篇1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摘要: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部门决算编制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问题 建议 部门决算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是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它是在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加以归类、汇总和加工处理,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用统一口径的计量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使之形成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全年各项资金运行情况及预算执行效果的报告文件。

一、部门决算的编制意义

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从政府决策、计划设计、组织实施、控制管理等各阶段的最终结果,部门预算执行的情况如何,是否正确贯彻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实现了预算收支任务,是否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只有通过编制部门决算才能准确地反映出来。部门决算报表是部门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料,也是设计和编制下预算的基础。

二、部门决算编制的基本要求

编制部门决算必须严格遵照财政部国库司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保证决算报表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手续完备、口径相符、说明简练、报送及时。各项决算数据,要依照审核无误的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填列,切实做到账表相符,有根有据,不得估计编报。文字说明要言简意赅,能说明问题。

三、部门决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1)决算报表的参数不能一次到位。决算报表从每年发放的安装光盘中自带的参数到最后会审决算,中间会陆续下发3~5次参数,时间跨度超过2个月,参数变化还比较大,比初始参数更加复杂,钩稽的表格更多,这对户数较多的收付中心会计人员来说,由于时间等原因,所考虑的问题不全面,填报的数据不连续,很可能会因为参数的设置,强行修改某些数据,导致部分数据失真。

(2)处在改革“深水区”,编制难度加大。1)财政制度改革。近几年,随着国家财政制度的不断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也处于不断新旧交替的状态,许多新的规章制度、财政支付方式、预算管理模式等都不断在变革中完善。2)决算报表变动。部门决算为适应新形势下财政和预算管理的要求,基本数字表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全,表内、表间的钩稽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这无疑对决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3)未能做到基础数据填报准确无误。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会计人员“主动”失误。会计人员为满足报表的平衡、钩稽关系或是有意隐瞒、遗漏、窜改某项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以达到报表审核全部通过的目的。2)会计人员“被动”失误。决算编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项较为烦琐和系统的任务,需要以前期各项基础工作作为支撑,需要财务人员认真、细致的工作才能编制出质量高的会计决算。无论是基础工作本身存在纰漏或是填报时马虎大意都会造成决算报表填报失实。

(4)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撰写不完全符合要求。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工作一直存在着“重数字、轻分析”的问题。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文字分析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分析报告中涉及一些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主要事业成效,预、决算差异情况及原因,这些基本情况及执行中的偏差会计人员并不十分了解,增加了决算分析报告的撰写难度。

四、加强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1)统筹安排,尽早部署。目前决算报表已经基本稳定,可否考虑提前安排设置参数,最好在布置决算,下发光盘的时候基本确定,这样作为报表填报者、汇总统计者、甚至审核者来说均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能够保持数据完整、真实、连贯。

(2)适应形势,加强队伍建设。为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和财经法规,做好日常会计基础核算工作和编制前期各项工作。在年底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时,首先要选配计算机业务水平较好、决算经验丰富的人员参加上级财政组织的决算工作安排、培训会议,保证上级决算精神的坚决贯彻。其次要指派专人对报表软件进行集中培训,让所有参加决算工作的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报表操作技术,弄懂表格关系,为财政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夯实基础工作,细致决算填报。部门决算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日常的会计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这些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全面是确保决算工作质量的必要保证。一是要把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关。这是编制好会计决算的第一关。这要求经办会计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政策法规,认真审核每一张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分清每项支出的项目类型和资金来源,从源头上堵住违规资金的支出,这是保证决算质量的前提。二要把好凭证录入审核关。这是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重要环节之一,凭证录入审核这关没有把好,相关的账务数据就会出现错误,生成的报表数据就会令人质疑,也更谈不上会计决算信息质量的提高。三要把好与国库的对账关。在每年年末编制报表之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与国库科进行财政拨款核对。只有核对清楚后才能据此编制财政收入数,否则会影响决算收入金额和年末资金余额的填报,使决算数据出现错误。四要把好编制环节的数据录入关。首先要了解目前决算报表的报表结构,清楚决算报表中的主表和附表的内容,考虑哪些表是要填报的,哪些表是自动生成的;在编制范围方面,要考虑报表编制范围是否齐全,有无漏报和重报;在编制方法方面,要考虑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符合报表编制说明的要求;在填报顺序方面,要考虑哪些表先填、哪些表后填;并且在进行填报时,要求会计人员高度负责、细致、严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算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填报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漏填表、填错表。

(4)完善审核程序,建立制约机制。决算报表的填报内容杂、数据多,在数据录入完毕后,会审环节尤其重要。1)财政各业务股室做好指标、数字资料的审核工作。企财科负责城建系统指标核实;文财科负责教育系统指标核实;非税局负责审核“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表”;国资科负责审核“资产情况表”;预算科负责审核“收入支出决算总表”及“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年初预算;综合科负责其他数字资料的审核。2)指派国库科专人做好报表数据技术性审查工作,审查表内和表间数据的钩稽关系,还要注意逻辑性错误的出现,注意核实性错误的出现,并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通过会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切实做到账表相符、数据衔接一致,保证决算报表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5)做好决算数据分析、提高决算水平。决算编报的质量如何,决算分析的质量占很大因素。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决算分析报告撰写水平,除了要做好决算的编制工作外,还要从两方面入手:1)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字功底,加强对现成的决算数据的分析能力,加强对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归纳和总结,不断探索,撰写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决算分析报告。2)决算分析报告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其中有很多事项财政部门并不直接掌握,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为此需要各预算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共同完成决算分析报告,为来年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为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提供必要数据支撑和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展平.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与会计核算工作的探讨[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6(18):65-67.民主集中制作为政党的组织原则,最先是由孟什维克提出来的。1905年,内外交困的沙皇政府被迫接受并颁发了“十月诏书”,该诏书允诺多项基本公民权利,还包括组织政党、扩大普选权、赋予国家杜马立法权等。针对新形势,1905年1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孟什维克召集了一次会议,会议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决议接着详细说明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所包含的一些细则:代表和领导机构必须由选举产生,必须有明确的任期,必须是负责任的并且可以被罢免。〔3〕同年12月,布尔什维克在塔墨尔福斯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也通过了一个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决议。决议规定:“代表会议确认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不容争论的,认为必须实行广泛的选举制度”。〔4〕这就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1906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统一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章程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5〕对列宁而言,此时的民主集中制意味着“承认党的一切负责人员必须由选举产生,必须报告工作并且可以撤换。” 〔6〕因此,从历史起源来看,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必要原则和基本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加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团结,在列宁的指导下,1919年3月,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宣告成立。列宁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指出:“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7〕由此,民主集中制就成了各国共产党普遍遵守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规定:“党中央委员会每月应向第三国际提出报告。”〔8〕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正式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927年党的五大党章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9〕1928年党的六大党章强调了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同时,还首次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三条原则和内容,其第一条就是选举制原则:“下级党部与高级党部由党员大会、代表会议及全国大会选举之。”〔10〕1934年的苏共十七大党章,首次在党的组织章程中对民主集中制作了具体的解释,并规定了四条基本原则和内容,其中第一条内容就是选举制。〔11〕这条原则一直保留到苏共二十七大党章。苏共十七大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内容的规定,影响了世界各国共产党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规定。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党章基本上依照苏共党章的这一原则,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四条原则和内容,其第一条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制产生。” 〔12〕1969年党的九大党章规定民主集中制的首要原则和内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民主协商、选举产生。”〔13〕十大和十一大党章延续了这一说法。十二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内容进行了完善,选举原则作为六条原则和内容的第二条提出。自此,一直到十八大党章都没有发生变化。

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选举是民主集中制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即便在“左”的错误泛滥的文革时期,选举原则也并没有被抛弃。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或放弃党内选举制。

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践行党内选举制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其通过的第一个党纲中规定:“凡是党员......超过三十人的,应从委员会的委员中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14〕一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二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及候补委员由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区及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由“互推”产生。二大还第一次提出了“推举”的概念,推举的范围主要是地方和区,对象是地方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二大党章最先提出了“公推”的概念,公推的范围是基层党组织,对象是党小组组长。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产生方式,三大继承了二大的规定,由选举产生。与二大党章相比,三大党章将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数由五人增加至九人,候补委员由三人增加至五人。关于“互推”“推举”“公推”的相关规定,延续了二大的规定。关于“互推”,四大党章将原来的委员长改称“书记”,规定互推的对象是各级执行委员会及干事会的书记。中共四大关于“公推”的规定也有了一些变化,按照四大党章规定,如果支部人数适宜,则书记或干事会由公推产生,如果支部人数过多,则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的组长由干事会任命。但是,公推的范围未变,仍然是基层党组织。1927年党的五大党章,较之前的规定发生较大变化,各级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书记和政治局都由“选举”产生。关于“互推”,从二大到四大,其对象主要是各级委员会“一把手”。五大党章对此有了较大变化,其对象改为中央常委会和市、县常委会。关于“推举”,从二大到四大,其对象是地方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五大规定,只有省委常委会由“推举”产生。关于“公推”,五大党章在延续四大党章规定的基础上,对其作出一定的修改。除了规定公推产生支部书记和支部干事会之外,支部人数过多时,应该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组长由任命改为公推产生。公推仍然是针对基层党组织的。六大党章取消了“互推”的规定,五大规定互推产生的中央常务委员会改由选举产生,五大规定互推产生的市或县常委会改为同省委常委一样,由推举产生。六大取消了基层党组织实行的“公推”制。原来需要“公推”产生的,大致都改成了“选举”产生。七大党章在六大取消“互推”“公推”规定的基础上,将“推举”的规定也取消了。原来规定推举产生的,一律改为选举产生。七大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制产生”。〔15〕

建国以前,囿于严酷的战争环境等不利因素,党内选举的空间和范围有限,主要的实践表现在党的高层。党在革命时期有两部专门的党内选举法规,都是关于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法规。党的六大颁发了党内第一部关于中央委员选举的专项法规,即《第六届中央委员选举法》。该选举法规定了中央委员会选举的程序和人数以及差额情况。〔16〕1945年5月24日,七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的条例》。这个条例延续了六大关于中央委员会选举法的规定,并有了进一步的细化,程序也更加严谨。这个条例首次在党内选举法规中提到“预选”制。〔17〕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内选举获得了更有利的发展空间。1951年3月,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强调了党内选举问题,他指出:“党内的选举制,也应该逐步地实行起来......党的各级代表会议的代表,亦应尽可能地经过适当的选举产生。各级党委,应由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选举产生。”〔18〕1956年召开的八大,是党在革命胜利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代表大会。八大党章重申:“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19〕195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代表改选、补选问题的规定》,其对党代表的改选、补选问题作出较为细致的规定。尽管后来“左”的错误不断发展,并最终酿成十年内乱,但是,在实践上,党内选举并没有被完全抛弃,尤其是党的上层领导机关基本上还是由选举产生。尽管九大、十大和十一大党章中关于党内选举的规定前加上“民主协商”四个字,实践中的选举也确实受到一些干扰,但党内选举制并没有中断。

改革开放以后,党内选举在候选人提名、党内差额选举、基层党组织直选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关于候选人提名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规定:“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明确规定党内选举的提名程序”。〔20〕1990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其第九、十一、十三、十四和十六条,都对基层党组织选举候选人提名程序和方式作出了相应的规定。199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其第十三、十八和二十一条,对地方党组织选举候选人提名程序和方式分别进行了规定。这些都标志着党内候选人提名朝着制度化、程序化方向取得了重要进步。

党内差额选举也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80年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选举应实行候选人多于应选人的差额选举办法,或者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产生候选人作为预选,然后进行正式选举。”〔21〕1985年2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了差额选举的比例:“提出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于应选人数的20%左右。”〔22〕1988年3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实行差额选举的暂行办法》,具体规定了差额的对象和比例。这样,差额选举的范围就被明确扩大到省级常委一级。1990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第八、十七、二十八和二十九条,都规定了基层党组织差额选举的对象及其比例。1994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第四、七、十二、十六、十七和二十条,也相应规定了地方党组织差额选举的具体范围和比例。从中央层面来看,差额比例和范围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十六大代表差额比例多于10%,十七大代表差额比例不少于15%,十八大代表差额比例多于15%。

基层党组织直选的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选举制度取得的一个重要成就。基层党组织直选首先从农村开始,先有实践探索,后有制度规定。20世纪90年代,山西、湖北等地村级党组织开始进行竞争性直选改革。直选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两票制”和“两推一选”。农村基层党组织直选的实践探索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23〕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直选从村支部向乡镇党委班子延伸。乡镇党委直选改革,是新世纪以来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到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全国有300多个乡镇开展了党委领导班子的“公推直选”。城市社区党委的公推直选试点比乡镇启动得晚一些,2004年12月,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社区进行了试点,之后,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公推直选改革迅速发展,杭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公推直选试点陆续开展起来。

四、党内选举改革可以带动其他党内民主要素的发展

推进党内选举建设,可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整体进步。

首先,党内选举改革有利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现行《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1995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和2004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党员权利保障的专项法规,对党员的各种权利进行了细化规定并制定了保障的相关措施。这些都标志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党员权利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毋庸讳言,党员权利流失的问题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要表现为广大党员的知情权不够、参与权不足、监督权弱化、选举权失真。党内选举的改革和完善,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党员权利流失问题。实行党内选举制,必然要使候选人情况、议程等情况公开化,从而有利于保障广大党员的知情权;有了知情权,才能使广大党员能够有效参与,从而保障其参与权;有了充分的知情权和有效的参与权,才能真正落实广大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才能使党内选举能够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只有充分反映选举人意志的党内选举,才能使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马克思主义内涵,才能使广大党员更易体验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可以更有效地保障广大党员的监督权。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篇2

1. 对部门决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虽然《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财务规则等法律规章从不同角度对部门决算做了详略不同的规定, 但仍有不少单位认为部门决算无非是把会计数据进行填报汇总上报而已, 从而忽略了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报表的完整性、逻辑性及上下年度之间的衔接性。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有的单位存在着“重预算、轻决算”的观念, 人员投入不足, 对决算编报工作没有建立核查制度, 缺乏后期监督和激励, 导致部门决算报表出现数据不完整、数据不准确, 审核把关不严等现象。

2. 决算的填报口径经常变化导致工作量大

部门决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复杂工作。每年填报口径和填报内容的频繁变化加大了工作强度。报表审核参数多次修改, 增加了工作量, 不仅影响了决算进度, 也引起了各单位的意见。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使用同一参数, 导致不能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部门决算信息, 从而不能反映本地区的真实情况。

3. 决算填报数据不尽真实

部门决算公式分为三种, 基本平衡公式、逻辑性公式、核实性公式。基本平衡公式出现错误提示时, 要无条件调整数据;逻辑性公式不应该出现错误信息, 若出现必须调整, 遇特殊情况需说明理由;核实性公式错误提示要分情况是否合理, 若情况合理则不需要修改决算表, 在审核公式信息框中填写错误原因即可。各单位为了报表平衡人为调整数据, 甚至一见到公式或模块提示就随意更改数据, 导致数据失真。

4. 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没有在部门决算中详细反映

部门决算是各部门年度预算执行的全面总结, 是各部门年度资金活动情况的集中反映, 但是部门决算中没有预算和决算情况的对比分析, 只是在财政总决算中有简单的预算和决算之间的对比。

5. 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部分单位财务管理较为弱化, 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会计人员业务不强, 财务核算不够规范, 少数单位对会计科目运用的随意性很大, 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制度核算。

6. 部门决算编制随意性大

在编制决算过程中, 有些单位为了使数据符合决算编制软件的技术要求, 随意调整科目, 造成决算报表与年初部门预算安排及会计核算财务信息不符, 不能正确反映单位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有的数据填列简单、粗糙, 各种基础性、常识性错误较多, 不符合填报要求。还有的单位为了控制“三公经费”的额度, 还随意使用支出科目。

7. 单位财产账实不符

单位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严重。对单位资产的使用、报废等情况不能很好地实行跟踪问效管理, 相关资料在财务部门核实过程中脱节, 核算不及时, 出现了实物与账面账实不符的现象。

8. 决算分析报告疲于应付, 不够深入

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决算分析是否全面、深入往往能反映出该地区、部门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通常部门决算分析报告由五部分组成。即介绍本地区经济财政总体情况、部门决算报表分析 (趋势结构和特点) 、部门决算工作总结 (主要做法、成效)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年度部门决算工作计划。从调研单位的现状来看, 不少单位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浮于表面, 流于形式, 不是少这, 就是少那, 没有按照规范的部门决算分析报告来写, 不能准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难以为下年度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做好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建议

1. 提高认识, 加强对部门决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的延续, 既是本年度部门预算工作的终点, 又是下年度部门预算工作的起点。要摒弃“重预算、轻决算”的观念, 高度重视部门决算工作, 以促进部门预算的合理编制和改进, 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要提高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对决算的认识, 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协调好部门决算编制工作关系, 单位要配备足够的会计人员, 明确职责分工, 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程序, 提升部门决算的编制质量。要纠正仅对会计资料简单汇总, 仅注重技术性审核的机械化的工作方法, 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2. 明确填报口径, 少走弯路

统一决算报表的填报口径相当重要, 应详细、明确, 并以书面形式发到各单位。由于报表内容每年都会随着需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而且编报人员并不固定, 详细明确的书面说明, 可为单位提供了统一的填报依据, 也便于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掌握。

3.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由于部门决算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相关人员除了在日常要提高对部门决算认识的同时, 还要对会计业务、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版操作业务及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更新培训, 熟练地掌握部门决算工作的各项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 进而提高部门决算工作的质量。

4. 充分利用部门决算软件功能, 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全区所有预算单位都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会计年终决算报表中的有关信息, 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要充分利用部门决算软件的代码提取功能、完全汇总功能、节点汇总功能、数据装入功能、查询功能等功能, 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数据准确。

5. 搞好协调, 严把“四关”

部门决算的编制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 它要求单位要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 要建立较为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 要求各个会计岗位相互协助和配合, 具体来说要做到:一要把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关;二要把好凭证的录入关;三要把好单位与财政的对账关;四要把好编制环节的汇审关。

6. 搞好基础数据核对, 提高编报的准确度

一是核对上年结转数。上年结转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部门决算的编制质量, 从这次调研单位近几年上报的数据来看, 绝大部分错误来源于上年结转数。单位应将上年的“本年结余和结转”的数据正确填入到“上年结余和结转”栏中。二是对单位基本人数进行核对。包括在编人数和年末实有人数。编制数应将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分开, 年末实有人数包括在职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 还要区分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和经费自理人数, 并注意与上年数据衔接一致。三是核对国库集中支付数据及相关数据。将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内资金、专户资金、非税收入, 通过国库支付系统与本单位的余额、资金性质、预算科目逐一核对, 如果出现问题及时与财政部门沟通, 确保决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建立核查机制, 落实奖惩制度

为加强部门决算管理, 保证部门决算质量, 应定期对部门决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抽样核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给予通报, 逐步形成核查的长效机制, 以促进部门决算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考核, 对部门决算编制质量较高的单位给予表彰。今年年初, 我局对2011年度部门决算的10个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并对从事部门决算的经办人员予以奖励, 提高了经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这是我局在部门决算工作中一次创举, 势必助推我区部门决算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8. 以部门决算作为审核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环环相扣, 互为促进。预算编制通过预算执行加以验证, 预算执行的结果形成决算, 决算经过反馈, 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实现这样的循环, 预算编制才能科学合理, 预算执行才能高效规范, 决算才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部门决算中部门和单位年终的结余, 项目支出完成情况、非税收入征缴情况等指标都可以为财政部门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作为参考。

9. 利用部门决算反映的单位资产情况, 加强预算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当前普遍存在部门之间占有资产不均的现象。有的单位占用办公用房过多以致资产闲置或对外出租, 而有的单位办公条件很差, 办公用房人均面积达不到标准, 办公设备陈旧满足不了办公的需要。因资产占用量的差异, 各单位自主创收的能力也不同, 因而导致部门之间有“冷”和“热”之分。各单位应结合清理资产和规范津补贴工作, 资产配给不足的部门应主动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调剂, 通过资产丰歉调剂、余缺调剂等办法逐步解决部门单位之间资产占用不均衡问题, 以达到逐步消除部门差别, 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趋向均等化目的。

1 0. 加强部门决算数据的分析及利用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预算集中反映我国年度财政预算收支中国有资产配置的收支年度计划。它反映了事业单位的现金的收支预算规模及日常工作的范围与方向。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机制必要性

(一)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制定资产配置方案,前提要开展事业单位现有的存量资产的清算与摸底,充分了解资产的数量及使用状态。在摸清底数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制定资产购置、配置及处置的具体方案。通过预算管理了解过去资产使用情况,确定未来资产预计使用情况,实现资产购置科学、配置合理、处置得当,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降低行政成本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编制资产配置预算,可以实现资产与预算有机结合,切实降低事业单位实际运营的行政成本。具体来说,通过对资产的专门预算,确定未来资产的实际需求量,保证了使用合理性,同时管理部门在具体执行计划预算时,可以及时跟踪资产预算执行、调整、调剂的结果,实现资产合理使用,避免资金浪费,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节省预算开支。

二、资产配置编审存在的问题

不同领域的事业部门在开展资产配置编制工作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预算编报质量有待提升

预算编报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在进行资产盘点清算及摸底过程中,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这就导致资产填报数据的不真实,影响填报质量。同时,有些事业单位基本不做前期资产摸底工作,对本单位的存量资产基本现状没有精准把握,这就导致编制预算时无法做到存量资产与预期新增资产的合理匹配,只重增量,忽略存量,导致资产配置预算脱离单位发展实际。

(二)资产配置标准仍不完备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一套完整且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从国家到地方行政事业单位都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资产配置标准。由于没有统一的相关资产配置规定,各单位的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对某些资产购置的必要性较难界定,对决定购置的资產数量难以明确做出要求,这在客观上增加了资产配置预算编审的难度,对单位财政资金与资产的综合合理使用设置了较大障碍。

(三)预算编制机制仍需完善

从预算编制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存在单位财政预算审核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协调配合不充分、沟通不顺畅,影响实际预算效果的现象。具体来说,执行具体资产预算的管理部门比较了解实际情况,而财政审核部门在审核阶段往往根据审核范围与标准进行流程化操作,审核部门很难从较深层次或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角度参与资产配置预算的审核,往往出现实际配置管理部门与预算审核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两层皮”(即双重标准)现象。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机制的相关措施

(一)管理部门要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管理

1.积极制定资产配置标准。针对目前不同类型事业单位预算标准各自为政的局面,为能切实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的统筹管理,国家财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出台相对统一的具体配置标准,在相对统一的框架内,不同性质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具体来说就是要制定出台包括办公用房建设、办公家具、专用设备、公务用车等在内的配置标准。同时,有关管理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的调整标准与范围,实现资产配置的科学合理。

2.完善预算内部工作流程。财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完善内部工作流程,加强资产管理部门与预算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实现提高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的目的。具体的工作流程应为:

预算编审阶段:资产管理部门盘点资产存量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配置标准要求,形成预算编制初审意见提交预算管理部门。

预算管理复审阶段:接到预算编制初审意见后,预算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单位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给出资本项目安排计划,对于特殊的资产购置项目,要积极与资产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共同协商决定。

预算执行管理阶段:这一阶段要对前期的预算编制计划进行细化,要将资产配置全部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并全程跟进项目进展,及时反馈信息。对特殊资产项目情况,要根据实际进展及时做出调整。

3.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国家财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并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通过电子化智能化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所辖系统内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的编审信息全部录入,形成基础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开展横纵向科学分析,为提高审核效率做出积极的管理指导。

(二)预算单位要高度重视资产配置预算编制

1.积极做好预算编制前期工作。对存量资产的前期调研摸底工作是未来预算编制是否科学的前提,因此,各事业单必须高度重视,各部门间要紧密配合,积极充分做好前期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基础资产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将真实有效的存量资产数据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子系统数据库,为科学制定预算编制做好基础工作。

2.细化新增资产预算内容。预算编制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年度实际工作任务量,集合存量资产情况,对预算资产配置的品种、数量、标准、经费测算额度、申请使用依据等信息进行细化,编制《资产配置预算明细表》,实现未来预算跟进有据可查,同时将资产配置细化后,为事后监管核查做好相关工作。

3.完善资产预算执行后期工作。通过强化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绩效考核,参照新增资产预算明细,对资产配置执行情况、预算使用情况、预算资金使用效果、资产运行与配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并通过奖惩机制对执行好坏进行分类管理。

综上,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是适应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实际需要。事业单位在完成本职智能的过程中,要积极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行政运营成本,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为经济社会更高效的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李晓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机制的几点看法[J].中国管理研究,2011,(4).

上一篇:室内活动游戏下一篇:宁波工业转型升级路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