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共8篇)
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篇1
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及完善
一、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概念和特征
(一)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概念 研究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首先应弄清的问题就是行政监督体制的含义。行政监督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上的行政监督,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主要是上级对下级)和行政系统内部专设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的视察和督导。广义上的行政监督,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所 进行的监督。简言之,就是对行政的监督。按照监督的主体划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可以划分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与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内部专门监督主要指政府专设的职能部门在行使职权过中所实施的行政监督。如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工商、卫生、质量等方面的监督。外部监督是指来自行政机关以外的主体为了保证行政工作的合法性、正确性以及社会效益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它可以分为两类: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监督同时还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监督。社会主体的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以及新闻媒介等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与行政监督概念相适应,行政 监督体制也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监督体制仅指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机制的设置。广义的行政监督体制除指执政党、国家机关对行 政机关、行政人员进行监督的机制设置外。还包括这些机关和组织进行行政监督的监督制度、上下左右的监督关系、监督思想。本文统 指广义的行政监督和行政监督体制。
(二)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特征
行政监督的权力性。行政监督的指向是具有很大扩张性、独立性的行政权力,对其进行监控和制约只能以权力为后盾,权力性是行政监督的本质特征。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存在差异,权力所有者和权力的行使者又是相对分离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定的权力作为行政监督的后盾,或者作为后盾的权力内涵未界定,就会导致任何形式的行政监督都只能流于空谈。
行政监督的权威性。由于行政监督是对掌握和运用行政权力者实施的行为,因此,需要有比被监督者更高的权威,才能对其进行检查督促,甚至剥夺其权力,但这并不是说行政监督主体的地位一定要比监督对象高,监督主体的权力一定要比监督对象大,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行政监督者的地位可以不高,但不能没有权威。
行政监督的强制性。行政监督关系不同于其它的经济行为和交往行为,它决不是以被监督者的自愿为基础建立的,而是建立在强制性的、刚性的法律规章的基础之上,不管被监督者是否意识到,是否愿意接受监督,监督都必须进行,并发挥强制的约束作用,因为监督者有时要制止被监督者的错误,甚至对被监督者要做出处罚,没有强制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说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那么没有强制性的监督则是无效的。
行政监督的相对独立性。行政监督主体只有在只向赋予它监督权的组织和法律负责,而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干预的情况下,才能真正体现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这也是当代民主和法治要求在监督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同时,这种独立性又是相对的,与任何权力一样,监督权也不能无限扩大,任意使用,否则,就会造成监督权的滥用,造成这一权力机构又凌驾于其他权力机构之上的现象发生。
行政监督的内外结合性。行政监督要发挥功效,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在大力加强内部监督的基础上,也要大力加强外部监督;既要注重制度性的约束,也不能忽视非制度性的约束)加强行政伦理和道德教育。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不足取的。不能简单地认为监督必须是被监督主体以外的力量实施的行为。虽然从理论上讲,一个组织的发展,与来自组织外部的监督与推动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就会弱化自我约束,丧失发展动力,最终走向腐败。但事实上,组织系统内部的同体监督由于其具有信息对称性和层级严格等优势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个人的自我监督由于道德或良心的约束在某些时候也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行政监督的主体多元化。行政监督的主体不仅是行政组织自身,还有政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及社会舆论。监督主体多,充分体现了我国监督的人民主权原则。
行政监督的内容广泛。由于监督主体多,监督的机构和渠道就多,从而使行政监督纵横交错,幅射面广,各种监督客体都处在一定程度的监督之下,基本消除了监督的空白地。从监督客体活动的领域来看,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权力的行使都受到广泛监督。
二、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而逐步形成的。该体制是由外部监督系统和内部监督系统有机组合构成的,外部监督系统是指来自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主要类型有:第一,政党监督。第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第三,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第四,社会监督。与外部监督体系相并列,我国行政组织内部也建立了系统的自我监督体系即内部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系统内部具有监督权限的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对行政活动和行业所进行的行政性监督和督导,这种监督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中心任务。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专职监督机关的监督,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审计机关实施的是专门性监督即对国家财政经济管理的监督。第二,非专职监察机关的监督。主要有上下监督、主管监督、职能监督三种形式。上下监督即各行政机关按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所产生的直线或纵向垂直监督;主管监督即行政主管部门对被管理单位及人员的监督;职能监督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主管的工作,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有关部门实行监督。这表明,我国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呈网络格局的行政监督体制。实践证明,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它为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督促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廉政勤政,预防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促进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缺少强有力的主干监督机构。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是一个多元的体制,在众多的行政监督机构和监察渠道中, 没有一个起核心枢纽作用的机构和渠道,各种监督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理顺,前列各类监督主体都有监督权,但在如何分工上要么不甚明确、不甚合理;要么交叉重复、责任不清,在具体监督过程中缺乏沟通和联系。至此,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没有明确谁是主干的监督机构, 以至形成多中心的监督体制,缺乏协调、配合和制约, 造成行政监督的软弱无力。
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监督标准不明确。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的前提和保证。监督主体执行监督职能,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为准绳,如果缺乏行政监督立法,就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行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易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产生负向功能。我国目前行政监督的有关法律比较少,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立法的滞后给行政监督带来了消极影响, 如是与非、罪与非罪、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有的没有法律规定,有的规定不清,这在监督上易引起混乱。同时,又使得监督机构对腐败现象的监督或惩处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制手段,这大大影响着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
行政监督偏重于事后的追惩性监督,忽视了事前预防性监督及事中的过程性监督。行政监督活动是一项经常性、连续性的活动,凡是有行政管理活动,就应伴随着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不同发展阶段,行政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行政监督应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地进行,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纠偏于既遂上,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忽略了行政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控制。由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不完善,以致造成行政偏差出现过多,行政监督机构整天忙于应付查错纠偏,陷入被动消极的不利局面。
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与必要的独立性。除党的监督外,绝大多数监督机构均隶属各级政府,属各级政府的内部监督机构,这些监督机构受双重领导,既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在这种双重领导体制下,内部监督机构受到的控制较多,难以从全社会和宏观上实现监督,往往从地方或部门利益出发实施监督,从而使监督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领导人,不是由同级行政机关领导兼任,就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监督机构一般都从同级行政部门领取经费。这种监督体制严重制约了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应有的地位,难以独立地行使监督权。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全面监督,人大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有权威的监督,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一年一度一次会议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有限,缺乏经常性监督,监督的力度也不够,难以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在社会监督方面,公民的批评权、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有名无实,压制群众,甚至打击报复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团体、社会舆论的监督由于不具国家权力的性质,监督没有权威性,实效性较低。
部分行政监督人员素质不高。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提高行政监督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的素质。从总体上说 ,行政监督主体的人员结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比较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支队伍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执纪执法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不注意坚持原则;有的执纪执法人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高,开展行政监督工作基础不扎实等。为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纪执法队伍,己成为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提高行政监督效能的当务之急。
三、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建设、与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客观要求已经有点不相适应了,为此,必须对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总体监督效能
明确划分各种监督机制的功能和责任,重视监督系统的层次性和界定不同层次监督机制的职责权限,加强监督的总体规划和避免各种监督机制的相互碰撞,进而使各种监督机制既能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发挥监督系统的总体功能,增大监督系统的合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能够独立行使职权的综合性协调机构, 负责对各监督主体的监督目标和活动过程进行总体把握、具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为了更好地加强各主体之间的整合, 可以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监督机构有效整合纪委、人大、政协和国家监察部门四大监督机构的力量,并领导和协调全国行政监督工作。这样就可避免监督主体过 多,力量分散的缺憾,形成一股强大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总体效应。
(二)加强监督立法,明确细则标准,提高可操作性 行政监督立法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各种行政监督法规,才能为积极有效的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做到有法可依,减少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也是建设民主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从我国目前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的现状来看,首要工作是加快行政监督立法进程,严密制度体系,狠抓制度执行,制定一系列专门监督法律、法规,使制度既有切实可行的内容,又有明确的实施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和保障。
(三)注重过程监督,强化和突出事前和事中监督 首先应当强化对权 力授受过程的监督。其次还应注意突出事中监控,在第一个环结束后,权力拥有者仍有改变初衷、滥用职权的可能性。因此,对行政权力运行的过程进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他是权力监督过程的关键环节。当然除了上述两个环节外,完善对行政权力滥用的追究机制,对权力 行使的后果进行监督检查,也是健全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必要条件。
(四)改革行政监督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起行政监督的垂直领导体制
行政监督机关保持独立,这已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项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监督的实效性。我国的内部监督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种内部监督由于体系不独立,地位不高,因而监督大打折扣。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外部监督体系。具体设想如下:首先在组织上使现行的监督监察部门从行政机关独立出来,不再隶属于行政部门领导,并提升其地位,使其与同级行政部门地位平等,赋予其相应的职权,监督同级行政部门和行政首长。独立出来的监察机关自上而下成垂直领导体制,下级监察部门只受上级监察部门的领导监督,干部的任免由上级进行,并只对上级负责,不受行政部门的约束。与组织上独立相适应,经济上也要独立,监察 部门应有自己独立的经济预算,下级监察部门从本系统的上级领取经费。这样使监察机关在经济上不再依赖同级行政机关,从而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地去进行监督。
(五)充分发挥人大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一是完善人大对行政机关监 督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实施细则,以保证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在人大内部设立必要的机构。我国各级人大如果能在内部建立专门的监察委员会,承担对一府二院的监督,承担对全社会监督机构、活动的领导和协调任务,那么,一定能提高行政监督的质量。三是对现有的专门委员会赋予监督的职权。如:享有名副其实的惩戒权、罢免建议权。四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强化社会及新闻媒体的外部监督。为此,应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活动公开法》,对公务员活动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效力、公开的内容、公民在公务活动公开中的权力(如知情权)等作详细明确规定,以作为公开的法律依据。在制度建设上,建立行政机关定期向社会通报制度。选择一定的场合或通过一定的媒介形式,将一段时期或某专项的工作及有关工作的政策等主动向社会通报;直接涉及公众利益的单位实行公开办事制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具体事务,及时公开条件、时限、程序及结果等,增大工作的透明度;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加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尤其是重大行政决策过程应建立广泛的咨询制度,避免行政领导的主观随意性。建立监督行政保护、奖励制度。在强化社会监督作用的同时,应加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首先要营造新闻舆论监督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切实保障新闻采访权。再次要建立“曝光——责任追究”机制。
(六)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
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等,必须在这诸方面全面提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在选拔阶段要注重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相结合,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要摒弃以往凭分数取胜的绝对标准,更加注重道德和法律素养的选拔标准。针对公务员,在具体管理上,要依照制度的规定和严格的程序,以客观公正的考核为依据,依法确定奖惩、工资、职务升降等。尤其是建立并实行机关公务人员特别是行政领导执法中的回避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二是注重培训锻炼,以此来提升行政监督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法律素质。三是加强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自我素质修养,要养成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习惯,以此来提升行政监督人员的文化智能素质。
总之,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应进行综合决策,采用上述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尽快地健全和完善这一制度。参考文献:
[1] 陈奇星.中国公共行政监督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3).[2] 张立荣.中国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现状评析及改革探索[J].政治学研究.2001,(2).[3] 石东坡.周政训.论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完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4] 刘素梅.论我国行政外向监督的成因[J].宁夏社会科学.2007,(6)[5] 刘春湘.行政权力监督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6] 罗高亮.传统政治文化与行政监督实践活动的冲突分析[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2).[7] 谢鹏程.论政法工作接受监督的观念政[J].治与法律.2006,(6).[8] 张千帆.行政权力的政治监督——以美国行政法为视角[J].当代法学.2007,(5).[9] 贺佳.论我国现行行政监督的机制[J].创新学术交流.2006,(2).[10]王勇.权力制衡与行政监督——浅论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以提高我国行政监督的有效性传承[J].2008,(8).
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篇2
1. 审计监督层级低。
我国审计监督属于行政层级。地方审计机关在行政上隶属地方政府, 在工作中既要服从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 又要服从地方政府的意志;既要服务于地方经济, 又要服务于地方政治。特别是在地方自主权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这种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会袒护地方利益, 使得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严重侵犯, 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得不到保障,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审计风险。
2. 审计监督法制体系不健全。
目前, 我国审计权力和法律责任不对称, 审计监督主体与其他责任主体的责任界定不明确。审计监督处理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依据也不够明确, 对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规定以及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违规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处罚的法律依据也不够明确。
3. 审计监督职责与其他经济监督职责不协调。
目前, 我国审计部门与其他经济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忽略了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等问题, 因此, 重叠、交叉的多头检查经常发生, 不仅加大了监督检查的成本, 而且导致了监督检查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4.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设滞后。
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虽有所发展,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公告的内容不全面、不明确, 审批程序不合理, 审计结果要经政府部门同意等,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审计公告职能的发挥。责任追究不到位使审计结果公告无法起到防范重复发生的作用。
5. 绩效审计发展缓慢。
我国将绝大部分的审计资源都用在了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两个方面上, 对财政收支效益的监督重视不够。《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缓慢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制约:绩效审计没有明确的评价绩效标准;没有科学统一的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缺乏高素质的绩效审计专业人员。
二、审计监督的国际经验借鉴
1. 详细的审计监督准则规范。
国际上的审计监督准则通常包括三大部分:一般准则、现场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 这三部分分别就审计师职业标准、审计工作质量保证和审计报告等问题进行了规定。各国的审计实施准则都详细规定了审计师从事审计工作的一些具体要求, 包括制定审计计划、对现场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收集审计证据、归集和整理审计文件资料等内容。在审计准则中对职业谨慎的要求都比较详细, 而且具备基本相同的内容。在政府审计报告准则中, 对审计报告形式、分发范围、时间性、报告内容和报告的提交方式等都有具体且详细的要求。在政府审计准则中, 对政府审计监督的规定更为严格, 并且更多地强调审计工作与法律、制度的一致性。
2. 完善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可以将审计机关的监督扩大为全社会的监督, 大大增强审计监督的威慑力。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设计上, 美国赋予公众查阅审计报告的权利, 而且在必要时由国会参、众两院召开听众会, 专题报告被审计单位情况, 听众会完全公开, 任何人均可参加。在法国, 审计法院通过向新闻界发布审计结果和发布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 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 以便于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再监督。德国联邦审计院将年度审计报告递交议会及联邦政府的同时, 召开新闻发布会, 由审计长将年度审计报告有关重点内容公布于众。在日本, 会计检察院将审计报告提交国会, 并抄报内阁和首相, 或通过新闻机构公开发表。
3. 由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发展。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依法对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单位的财政资金活动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 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其产生的社会结果和利益进行分析, 评价其使用财政资金实现预算意图的现状和潜力, 提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建议, 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活动。目前, 为了加强审计的监督、控制作用, 增强政府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西方国家都已把绩效审计纳入审计范围。
三、完善审计监督体制
1. 改变审计监督模式为“立法审计”。
立法监督是其他监督的力量之源, 如果把审计机关划归人民代表大会管辖, 实现“立法审计”可以强化政府对自身行为的监督意识与责任, 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将审计机关划归人大, 与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是相辅相成的, 审计机关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下属机构有利于加强人大对公共财政的监督, 也有助于加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国际上审计监督的先进经验表明审计作为监督者, 与被监督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才能确保监督的实效。隶属于人大的审计是对财政的监督, 是一种立法监督, 具有监督政府财权的性质, 又是一种外部监督, 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 健全审计监督法律体系。
首先, 针对现行《审计法》存在的问题作出适当修改:赋予审计机关足够的法律责任, 明确界定审计监督主体与其他责任主体的责任, 制定审计监督处理的具体法律依据, 明确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依据等。其次, 努力解决现有法规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既要考虑本系统内部法规的相互对应, 也要考虑内部与外部法规的协调性, 使全社会经济工作建立在相互配合、上下统一的制度基础之上。再次, 严格审计执法, 进一步细化审计监督的各项办法、准则和指南, 严格执行审计监督程序, 规范审计监督行为。
3. 解决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主体职能重叠问题。
在经济监督过程中各个监督主体的职责是不同的, 各监督机构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各自在职权范围内依法独立开展监督工作。人大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 财政监督要接受人大的再监督, 审计监督要接受人大的领导。三者应各有侧重, 人大监督重在对事前与事后的监督, 财政监督与审计监督之间的关系是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关系。财政监督要重视内部监督功能, 建立起对财政资金从申报、拨付到使用全过程的日常有效监控机制;财政监督对外应多施行事前、事中检查, 减少事后检查, 突出财政监督的管理特色。审计监督要做好事后的审计与评价工作, 既要向人大负责, 又要为财政的日常管理服务。税务部门主要是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和征管法规, 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要协调好各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 充分利用不同监督的优点, 避免互相发生冲突,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有效处理。
4. 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审计结果公告是现代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基本特征, 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通常,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完善程度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程度。针对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发展滞后的现状, 应明确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公布审计结果的法定义务, 进一步规范审计机关的审计行为, 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法律法规, 明确并扩大审计结果公告内容, 调整审计结果公告的报批制度, 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从而形成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各部门管理使用公共资金的监督, 完善我国审计监督的运行机制。
5. 强化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监督。
绩效审计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审计监督的主流, 绩效审计是对财政收支及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的延伸和拓展。对财政收支及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监督的永恒主题,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绩效审计将成为审计监督的发展方向及重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政府部门效能建设, 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转变审计方式, 强化绩效审计势在必行。
摘要:审计监督在财政资金监督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在借鉴国际审计监督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审计监督,审计立法,审计结果,审计绩效
参考文献
[1].刘凤环.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6
[2].杨标.国家审计监督存在的缺陷.经济师, 2005;3
浅析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完善策略 篇3
关键词:宪法监督;制度完善;措施方法
1 宪法监督的概念
宪法监督,即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宪法得以真正实施而进行的监督法律制度和活动的总称。
1.1 从广义上看
一部分学者认为是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采用有效的措施监督宪法的实施,并将宪法实施的行为作为宪法监督的对象,同时在监督方式上也没有任何的限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宪法监督是有权实施、修改和解释宪法的特定主体在依据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实施、修改和解释宪法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在于让宪法中的规定能够得到正确的实施,并使宪法制定者的立法目的能够得到完全实现。笔者认为,广义上的宪法监督是为了更好的监控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由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对宪法实施的一种督促,是普遍性的宪法监督。
1.2 从狭义上看
有的学者认为是国家的特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涉嫌违宪的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并且对上述行为是否存在违反宪法的情形进行裁决并作出相应处理的制度,也有学者认为是国家的专门机关对国家机关、其他组织或个人涉嫌违反宪法的行为或者在实施宪法中存在的争议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审查,对确定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纠正和处理的制度。笔者认为, 宪法监督指由宪法明文规定的或由国家认可的特定机关实行的宪法监督,在监督对象上一般针对立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的活动,其主体应是由宪法授权或认可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对相关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纠正违反宪法的行为,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和组织追究法律责任,以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
2 国内宪法监督制度的现状
在1982年宪法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后的2004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基于建国以来相关经验和教训,认真审视在新常态下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对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作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规定。
2.1 从宏观上看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与现行宪法。2004年宪法确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除1975年宪法外,其他宪法都对宪法监督制度作了相关规定,现行的宪法监督模式是在中国具体宪政实践中,依据宪法和行政诉讼法以及国家赔偿法确定下来的,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享有宪法监督权。这样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审查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确定了司法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合法性问题进行监督,从此就建立了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相结合,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统一的宪法监督模式。
2.2 从微观上看
2004年宪法在规定了对国务院行政法规、规定及地方性法规、决议等进行事后审查以及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具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同时,也对事先审查做了明确的规定。比如:省级地方性法规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方能生效,这种备案和批准后生效便是宪法对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做的一种事前审;明确了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决定进行改变或者撤销的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級国家权力机关制订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的违宪审查权,同时对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具有撤销权。由此可以看出,2004年宪法从根本上树立了宪法的至高地位,同时明确了违宪审查的可行性和规范性。
3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的措施
宪法监督制度是树立宪法尊严,维护和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部分,是保证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顺利实施,使相关机关、组织、个人严格依法、依宪行事的法律及法律程序的总称。因此健全宪法监督体制,充分维护和保障宪法权利的实现,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经之路。
3.1 加强和改善党对宪法监督工作的领导
党在监督工作中起领导作用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求党必须依法行政,尤其是要依宪行政,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以及全体党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发挥党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宪法和法律进行各种行为,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特别是依宪治国的统一。下一步,应立足于现有的法律制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与全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平行的宪法委员会,履行专门的宪法监督职能;完善宪法监督的实体和程序规则,建立违宪审查程序;继续发挥公民、政党、社会团体和组织等社会监督主体在宪法监督中的建设性作用。
3.2 建立违宪审查程序制度
违宪审查制度是指由相关的国家机关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国家机关及国家领导人的行为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并对违法宪法的法律、法规和行为提出纠正或者要求撤销的制度。下一步,应当尽快制定宪法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对象:宪法监督的主体应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全体公民;宪法监督的对象应当是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违宪主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胡锦光.违宪审查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陈力铭.违宪审查与权力制衡.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3]刘茂林.中国宪法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行政法制监督的完善 篇4
[摘要]完善行政法制监督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完善行政法制监督的相关思路对策。
[关键词]行政法制 监督 问题 完善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专门行政监督机关(行政监察、审计)的监督、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和组织的监督等。
一、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还处于开创、探索和发展阶段,因此,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行政法制监督的立法滞后。行政法制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前提和保证。监督主体执行监督职能,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为准绳。如果缺乏行政法制监督立法,就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行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我国目前行政法制监督的有关法律还比较少,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所以立法的滞后给行政法制监督带来了消极影响。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不健全。从表面上看,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健全,多元监督主体以多样化方式和途径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但实际上,虽然监督主体多元但并未产生监督合力,这种多元监督力量事实上构成了一种耗散结构,作用分散低效,缺乏对多元力量的整合协调机制,使得在“完善”的多元监督体制之下存在着“漏监”、“虚监”、“难监”等怪现象。行政法制监督程序不规范。行政法制监督方式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全方位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监督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说,事前预防的监督功能比事后追惩功能更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查错纠偏的追惩性的事后监督上。行政法制监督程序不规范体现在具体的监督实施中,监督违法违纪多,监督权力行使过程少;事后审查多,日常渗透少;具体的微观事项监督多,全面的宏观控制少。行政法制监督力度不够。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中各个监督机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软监督”、“虚监督”和“漏监督”现象。受制于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及行政体制的安排,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知之甚少,知情权匮乏导致行政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过低,并且行政相对人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与制约力难以抗衡强大的行政权力,即使监督也多是“敢怒不敢言”,从而使监督流于形式。行政法制监督体制不健全,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在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中,监督体制多元无序,各种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在运行机制上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协调,致使监督主体之间的相互推诿或重复监督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如我国权力机关的监督还远未被重视,司法监督的独立也未真正实现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监督主体独立监督职责的发挥,难以达到监督的目的。
二、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思路
行政法制监督是行政职能得以顺利实施和行政权力得以合理行使的重要保证,是完善依
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题中之义。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建议。
1.完善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首先,需要制定一部从整体上对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与客体、权力与义务、程序和法律责任进行全面规制的基本法,明确规定各种监督之间的职能界限和层次关系,优化制约机制。其次,“在制定监督法基础上,还应单独制定罢免法、追究法、个案监督条例等,以达到依法强化监督、细化监督、增强可操作性的目的”。另外,对于不符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进行修订,对于监督职权重复交叉、相互冲突的进行协调,对于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监督方法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规范,整合现有的法律规范资源。
造社会主义法治环境,健全行政法制监督法律体系
行政法制监督立法是依法实行行政法制监督的前提和基础。为营造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法治环境,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行政法制监督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和指导,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完善行政法制监督程序。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行为一样都应该具有严格的程序,使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只有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推动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健康发展。注重事前监督,使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机制,行政法制监督应贯穿于整个行政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制监督要改变轻事前监督、重事后监督的做法,形成一个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机制。“防范胜于救火”,建立行政法制监督的事前监督机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中监督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事中监督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事后监督类似于“救火”,是监督体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综上所述,就行政法制监督的整体工作而言,应做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加大行政法制监督力度,完善行政相对人监督、舆论监督机制
行政法制监督中“软监督”、“虚监督”和“漏监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力度的疲软和监督手段的单一。因此,必须加大行政法制监督力度,建立行政法制监督协调机制,做好监督的总体规划,避免不同监督机制间的冲突,使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增强监督的整体合力和效能。同时,行政机关要诚意接受行政相对人的监督,积极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整合监督主体的力量,保障行政法制监督的独立性单一的权力机关或司法机关监督已不足以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必须建立起完整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提高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地位,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起来,使监督体系更趋合理、科学。即只有保障监督主体的独立性,才能使监督力量更强大。各监督主体只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才能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对策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了很多的进步,但是相对于经济的增速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言,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制还是相对落后,造成财务会计处理工作中违规、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并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和传统财务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逐渐被推向市场化,现有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财务管理工作是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所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制,加强管理的对策研究也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较为粗旷,预算资金使用的绩效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会计核算制度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财政拨款方式不同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核算要求,报表数据的可利用性较低,无法全面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②预算分解计划存在随意性,不利于预算控制和考核。③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不够严格,绩效评价流于形式。财政项目预算资金划拨前,审查和论证工作不足,容易造成应办项目和资金脱节,此外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指标过于粗略,缺乏可行的责任考核机制,不利于专项资金规范合理使用,同时也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长期以来,单位对基数递增的预算已经习惯,预算的观念相当不足,多数财政单位所完成的预算的编制以及对其的执行仍相当的粗放,由于理财观念的缺乏,行政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制度所进行的建设相当的薄弱。例如,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其可操作性严重不足,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定义相当模糊,因而相关执行人员多数对此无所适从。单位管理制度的完善较财政体制的改革来说相对滞后,因而需要对传统的制度进行更新或完善,以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三)预算管理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
当前行政单位在财政体制的改革过程中的参与度相当的低,多数是被动接受财政部门的信息。如单位领导工作时仅考虑如何将任务完成,根本不考虑预算的有无以及行政相应的成本问题,因而更提不上财务的决策了。单位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是想不断对财政资金进行优化,并通过收支管理的不断改进以及目标的不断调整以实现此目的,但是由于行政单位薄弱的预算管理参与意识使得此系统根本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四)预算缺乏应有的严肃性、约束力
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这些都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财务分析的缺乏
当前,由于财务相关人员在单位管理的参与机会相对较少以及参与意识的相对薄弱,导致其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仅能够以当前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单单仅通过会计核算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无法全局进行财务收支情况的分析,这就导致其所做出的财务分析的主观性以及片面性通常较大,无法找到问题的真正要害,很难为决策者提供高效财务分析。
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篇6
—— 以地方政府基层行政干部为例
内容摘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行政干部素质建设,发挥好行政工作能力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新时期、新形势对行政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而且,尤其是当基层行政违背国家行政命令时,怎么才能和调好国家与地方的关系,更好的履行行政职责,维护社会稳定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监督反腐地方政府基层行政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 等活动的总称。行政领导则是门科学与艺术。参与行政领导是领导者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实践经验、聪明才智和胆识魄力实现行政目的的领导技能和技巧,是行政领导者灵活独特、恰当巧妙运用的领导策略、方法和手段,它表明领导者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熟练程度、工作水平和创造能力。行政领导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辖区内人民的幸福安定。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呈增多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主要发生在基层,还有一些人打着上访的名义进行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虽然有了上访法,但是真正执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作为一名学习行政学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
加强基层行政干部的素质建设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行政干部素质建设,发挥好行政工作能力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新时期、新形势对行政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而且,尤其是当基层行政违背到国家行政命令时,怎么才能和调好国家与地方的关系,更好的履行行政职责,维护社会稳定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今我国基层行政领导干部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存在状况
进入新时期以来,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国家提出要从传统的全能领导型政府向有限、多元化政府转变。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发展社会经济的新方式、新方法;另一方面,在巩固和发展国家行政领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地方复杂局面的行政领导方式。
近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法律和制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制度,用于规范基层干部队伍。一批批腐败违法分子纷纷落网,不管他们职位有过高、关系有多深都一查到底,近期重庆“打黑、反腐”的成绩就是最好的典型。反腐工作的力度加强,证明我国政府一定程度上成功的实现了职能转变,公仆①意识开始深入基层行政人员的内心。笔者相信,在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下,在民主监督的不断实现中,以及在领导干部能力的不断提高时,我国基层行政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此外,现行体制下出现一些基层政府部门也出现的“门难进、脸① 公众的仆人,比喻替公众服务的人。原用于公务员对自己的谦称,今用于老百姓对公务员的尊称。
难看、事难办”等“衙门①现象”影响着政府整体形象。一些公职人员没有树立为老百姓办事的服务意识,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人民公仆的位子上,相反,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提高“地方政绩”,劳民伤财,一旦决策失误,造成损失和事故,往往又相互间推卸责任等。这些状况的存在,也为我国基层行政领导干部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存在问题
1、基层干部队伍的腐败问题
在地方行政中,由于“天高皇帝远”,一些官员手中的行政权力不是用于履行职责,为人民办事,而是把它当成商品用于交易,索贿受贿,有的干脆直接参与走私和倒卖。严重的损害了政府官员在广大人民中的形象,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平稳发展,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
2、基层干部行政能力不足
进入新时期,基层行政工作空前泛化和复杂化。对各级地方政府来说,如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发展战略,运作相关资源,调节社会利益,促进本地经济社会良性运行,把主观的良好愿望变为现实,都需要很强的行政领导能力。行政领导能力弱,往往会造成组织内部混乱无序,内耗严重,离心离德,威胁组织生存。
3、基层干部滥用权力,侵犯公民利益时有发生
当前,法律已走进了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① 旧时称官署为衙门。其实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
推行依法行政势在必行,领导干部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虽然 依法执政已多年,但程度远不够充分。一些地方基层行政部门越权行政,随意执法,甚至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谋求小团体利益,完全无视法律存在。
二、我国基层行政领导干部素质的培养与完善
(一)、努力学习实践,加强自身建设
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定和要求,不断丰富领导者自身的科学管理知识,并用以指导行政工作。此外,还要用于在实践中加强锻炼,到艰苦的环境里和复杂的矛盾中经历风雨、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涨才干。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成败得失经常进行思考,经常反思怎样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作风建设,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前许多地方的基层领导干部在作风上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极大影响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主要表现就是脱离实际,热衷于形象工程;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热衷于迎来送往,官僚主义,不关心群众利益,贪图安逸享受,讲排场、比阔气,玩弄权术,贪污腐败。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情操,激励广大基层领导干部自觉坚定地在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二是要靠完善制度,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通过制度的完善给优
良作风提供可靠保障;三是政府官员要深入群众,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听取民意,把脉民生,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三)、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
在新时期的依法行政中,首先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责任制度规范。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现行法律、行政规章等基础上把行政道德加予法律化。其次要加强反腐力度,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惩处,绝不姑息。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关下运行。在国家政策和应有的法律体系下,行政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行必严、违法必究,使我国的各项行政事业的开展真正踏上依法行政的道路。
总的来说,行政领导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是个系统长期的过程,各阶层领导者要结合自身实际,完善自身修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通过自身的理论学习、基层实践、长期积累来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真正做到一名尽责的行政领导者。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郑明超《活力》 2009年 第8期
【2】《浅谈行政领导用人艺术》廖慧丽 《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 第8期
【3】《行政学原理》 孙荣 徐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第1版
【4】《我国政府行政领导干部素质建设问题研究》 安琪 《理论与当代》 2008年 第7期
【5】《行政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及其培养》 李慧莹李良仁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 第8期
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问题及对策 篇7
行政监督, 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所进行的监督。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 是国家行政活动依法进行的有力保证。因此, 强化行政监督效能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符合国情的行政监督机制。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改革,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在形式上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 在实践中保障了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我国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 预防和纠正了行政工作中的失误。但是, 在其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 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 研究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完善的措施, 显得尤为重要。
2 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到现在, 从总体上说, 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是较全面、有效的。但是,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发展较晚, 并且整个监督体系庞杂, 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行政管理中的政令不畅、寻租腐败等现象正是表明了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行政监督主体缺乏应有的地位与必要的独立性
“任何权力制约机制的有效运行都毫无例外地取决于其地位的独立, 独立性是行政监督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但是, 我国行政监督主体的地位却不独立, 导致缺乏监督力度。在我国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 设置在政府内部的行政监察机关, 受同级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 在这种双重领导体制下, 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内部监督机构往往难以从全社会和宏观上实现监督, 从而使监督陷于一种两难境地, 严重制约了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另外, 在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体系中,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理应是最有权威的监督。但目前人大监督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位低, 人大也未能真正独立行使监督权力, 突出表现在“监督机构不健全, 监督措施不得力, 监督效果不理想”。
2.2 行政监督形式与内容单一化, 缺乏有效的全程监督
对于行政监督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只有三者全方位有机结合,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将监督的重点放在事后监督, 经常是问题已经发生, 并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损失, 才开始进行查处, 这就忽略了事前监督的预防功能和事中监督的调控功能, 使监督工作陷入消极被动的局面。另外, 在监督内容方面, 我国的行政监督比较注重违规行为, 而忽视对非最优行为的制约。因此, 容易造成腐败和权力的滥用, 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2.3 监督主体过多, 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缺乏整合力
我国全方位立体的行政监督体制, 要求监督主体多、渠道多, 目的是避免权力的“绝对化”。但是, 由于没有对各种监督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 这些相互独立的监督机构, 因为职能不明确, 造成了职责权限不清, 职能交叉重复, 缺乏沟通和协调, 推诿、扯皮, 最终导致重复监督或监督工作无法开展。这必然损害了行政监督的权威和效率, 削弱了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
2.4 行政监督法律法规不完善, 致使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 它必须依法进行, 否则就会导致监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国行政监督立法不够完善, 监督法律制度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 缺少重要的监督法律、完善的监督法律体系和必需的监督法律法规。近年来, 我国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有关行政监督的法规、法律和政策, 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 但是并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第二, 在现有的法律中有关监督的规范不完善, 缺乏明确的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第三, 对相关抽象行政行为监督的法律比较少, 部分领域甚至是空白。第四, 一些监督主体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这就造成一些秉公办事监督人员在执行监督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而遭受伤害。
2.5 行政监督缺乏开放性和透明度
在我国, 由于行政活动的公开化程度不高, 如“暗箱行政”、“报喜不报忧”等现象, 造成了政务公开的缺失, 而政务公开和透明正是行政监督的前提, 由此就导致了监督信息的不平等、渠道的不顺畅, 从而造成行政监督难以发挥实效。
2.6 行政监督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工作的承担者和实施者, 因此, 他们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监督的质量。在我国, 部分监督人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一些行政监督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高。其次, 思想素质不到位, 表现为不坚持原则、贪污腐败、监督不当或放弃监督。这些问题阻碍了行政监督的有效开展。
3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举措
综上所述,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公共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弊端, 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 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 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我国行政监督加以改革,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 提高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有效的行政监督必须要求监督机构相对于被监督机构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不受监督对象的制约,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具体做法为, 建立并实行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外部监督体系。因为我国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实行的双重领导制在发挥优势的同时, 具有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弊病, 易受到人情关系的影响, 从而使监督不能发挥真正作用。所以, 必须要提升行政监督部门的地位, 将其从行政机关中独立出来, 保证它的权威性, 从而能够公平、公正的进行行政监督, 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3.2 构建全程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的行政监督要做到“未雨绸缪”, 要重视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 改变之前“亡羊补牢”的做法, 这是行政监督的根本任务所在。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效结合, 既做好预防工作, 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并且要严惩违法乱纪行为, 最终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
3.3 加强各监督主体的整体协调, 增强行政监督的整合力
我国的监督机构的现状是机构分散、权责不明, 缺乏沟通和协调, 因此, 必须要明确划分各个机构的职责。具体做法包括:首先, 通过立法出台有关协作方面的制度, 有力地保障监督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其次, 建立专门性的协调机构, 指导、协调各个监督机构的具体工作间的相互配合。再次, 建立严谨的监督网络, 利用高科技互通信息, 联合工作, 增强我国行政监督的整合性。
3.4 健全行政监督法律体系, 实现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既是对行政监督权力及其行使的规范, 也是这种权力及行使的保障。所以, 加强行政监督方面的立法,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是我国行政监督机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只有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行政监督的职责、地位以及工作程序等, 才能使行政监督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有效性, 促进勤政廉洁政府的建设。
3.5 提高行政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政务公开是指在国家政务活动中, 凡是涉及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的事项, 只要不属于国家机密, 都应向社会和群众公开, 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首先, 要做到政务公开, 这样才能保证行政行为的公开和透明, 提高行政监督的效率。其次, 重视外界媒体的监督, 无论是监督主体还是监督对象, 都要自觉接受来自于外部监督。对内而言, 要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 监督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 宣传报道行政决策, 接受来自民众的监督。对外而言, 要坚决曝光违法乱纪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行政的公开和透明。
3.6 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 是提高行政监督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全面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工作业务能力以及道德思想素质, 加强自身修养, 严惩违法乱纪行为, 从而提升行政监督整体功能。
4 结 论
总之, 行政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行政职能实现的保证, 它的目的是使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 防止权力的滥用, 从而提高政府效能, 促进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 加强、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仍然是行政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 必须要从完善体制、加强立法、提高人员素质、重视配合协调这几个方面入手, 使行政监督科学、法制的有效开展, 真正达到行政监督的目的, 从而推进行政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 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保证。
摘要:行政监督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正处在一个制度化、机制化的发展过程当中, 从总体情况看, 它是适合国情、是有效的, 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 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缺陷,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的路径和对策, 从而为构建我国高效、权威的行政监督体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封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研究 篇8
摘 要 坚持不懈的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发区持续高速增长并发展的重要条件。完善开封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助于开封新区积极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新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联系新区实际,了解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并针对开封新区存在的一些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 政企不分 行政体制复归
开封城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提出试行,199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河南省唯一集经济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一体的省级开发区。2007年11月,开封市委成立开封市汴西新区工作委员会,与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2009年6月,设立中共开封新区工作委员会、开封新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封新区工委、管委会),分别为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至此,开封新区正式成立,下辖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含黄龙园区)、金明区和鼓楼区的仙人庄乡、南苑办事处,总面积287平方公里,主要是在郑汴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向南、向北延伸,与郑州新区实现空间对接。
开封新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既然是“新”区,与普通行政区相比,其管理体制要始终体现一个“新”字,它要具有体制新、观念新、机构简、人员精、包袱轻、效率高的一系列比较优势。新区是在原开发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新体制、新技术、新人才的试验区和示范区。伴随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产生新现象和新问题。目前,开封新区的运行体制是实行开封新区与开封开发区合署办公,在开发区的政策优势、人才优势、体制优势、区位优势等基础之上,对开封新区实施规划和开发建设。随着新区的发展,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弊端逐渐显露,例如政企不分、体制复归、管理体制不顺,淡化、削弱新区的特色和优势,影响已有的开发成果。为了使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适应其快速发展,必须要加快完善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开封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的历程
开封新区从1992年试行到现在已经发展了近二20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开封新区从第一次规划的占地4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287平方公里,经历了惊人的蜕变。
(一)第一阶段(1992年-1994年):设立城西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年为了促进开封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政府决定成立开封市城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经济新区建设为转机,加速经济振兴。10月设立城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享有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主要负责开发区内规划、建设、开发、招商、管理等工作。1993年6月设立开封市高新技术园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
(二)第二阶段(1994年-2007年):设立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区面积为1.35平方公里。1998年又被省政府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河南省唯一集经济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一体的省级开发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设开发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内设7个职能办局:办公室、经济科技发展局、招商局(挂开封市招商局牌子)、财政局、人事劳动局、规划建设局、社会事业局,另有5个市直部门的派出机构,行政编制50名。
(三)第三阶段(2007年-2009年):设立汴西新区
2007年设立汴西新区管理工作委员会与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全权负责汴西新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开封市汴西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机构,负责汴西新区的日常工作,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职能不变。管委会下设7个机构: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局、发展改革局、建设环保局、规划国土局、财政局、招商促进局,行政编制80名。
(四)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设立开封新区
2009年6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汴西新区”更名为“开封新区”,与开封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并与8月29日,证实授牌成立,设立开封新区工作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内设6个副处级机构:工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局、发展改革规划局、国土建设环保局、财政局、招商促进局,行政编制60名。
二、开封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开封新区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豫编〔2009〕4号)中明确规定了开封新区工委、管委会的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问题。
(一)主要职责
开封新区管委会是开封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开封市政府对开发区实行全面管理,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开封新区工委、管委会的主要职责:
1.负责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2.负责纪检监察、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群团等工作;
3.编制新区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4.负责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环境保护;
5.负责搭建融资、土地、人才等要素平台;
6.负责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
新区内教育、卫生、人口、社会治安等社会事务管理职责,仍由辖区内原有行政管理机构承担。
(二)内设机构
根据豫编[2009]4号文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开封新区工委、管委会设立6个副处级内设机构:工委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局、发展改革规划局、国土建设环保局、财政局、招商促进局。但是目前,开封新区共有19个职能部门:组织部人事劳动局、办公室、政策法规研究室、监察局、招商局、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经济科技发展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城市管理局、社会事业局、民营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中心、人才管理中心、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国税局开发区分局、地税局开发区分局。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行政编制控制在60名以内,用人方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开封新区工委、管委会设书记1名、主任1名,分别由副厅级干部担任;副主任3名,由正处级干部担任;内设机构副处级领导职数6名,正科级领导职数12名。
三、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开封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行政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新区的不断开发,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出现了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政企不分
新区成立了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基础设施的建设。管委会主任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副主任任副董事长。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通过集团公司来实现其开发的目的,具有管理者和开发商的双重功能,而集团公司通过管委会的行政力量,帮助其招商引资、拆迁开发、土地征用等,政企合一的模式使管理者的能动作用较大,但是“两者合一”的体制也导致管委会的工作过多负担过重、行政管理效率较低,两者的职责和功能不清等副作用,这些将抑制新区的健康发展。
集团公司与管委会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于管委会的编制很紧,集团公司可以自行招聘人员,但实际招聘的人员却是为管委会做事,这样,势必导致管委会人员的增加。而且,政企合一的体制,致使集团公司要与政府设置对口机构或者配备人员来加强合作,这样势必导致机构的膨胀。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委会既可以当裁判员又可以是运动员,导致权力集中,行政管理职能低下。管委会要加强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手中握有配额、任免权、审批权、指标等许多资源,而这些掌握在管委会的手里的资源不能充分市场化,造成权力的过分集中、资源浪费、行政效率低下。
(二)行政体制复归
按照《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开封新区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豫编[2009]4号)文件,开发区管委会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省政府也赋予新区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职能以促进新区的开发和发展。但是随着新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经济的膨胀,新区的管理职能和权限越来越像一个普通的市直行政区了,其市级行政管理权限并没有体现出来,体制复归现象日益突出。
在行政管理上,按规定市直部门和单位一般应不再向开发区下达指令性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但现实中开发区却无法回避这些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对全市一般性的检查评比活动,按规定可由开发区管委会按照自己的管理权限和实际情况确定,但现实中开发区却不得不参加这些活动;属于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按规定一些市级职能部门可委托开发区管委会及其职能部门代行职责,但现实中开发区却很难执行这些职责;遇到某项工作确需由市有关部门到开发区执法或检查时,按规定需由开发区管委会商请后方可在开发区相关部门配合下进行,但现实中开发区却只能充当无奈地“配合”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区不得不建立起来一个“小而全行政”体制来运转[1]。最终一些应有的职能和权限没有具体落实,也增加了管委会工作的负担,客观上造成机构和人员的膨胀,效率低下,这些都是体制复归的表现。
(三)管理体制不顺
开封新区实行的工委会、管委会和新区集团公司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导致组织结构混乱,工委会、管委会职责不明晰。工委会、管委会职责混在一起,全围绕经济发展、建设、招商,导致党务淡化。而且新区与原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致使领导交叉任职,在征地、管理、税收等方面,影响经济发展,使区内项目不能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在建、用、管方面不协调,加大了项目落地的建设成本和难度。
开发区的部门职能和权限与传统体制下的部门职能和权限是不同的,由于开发区是工委会和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样不同层级部门和同级相关部门在工作上很容易发生管理对口衔接难或者工作上的交叉,甚至是新旧体制的摩擦。例如开封市委市政府下发给普通行政区的文件同样也下发到新区,而新区为了方便工作的对接和执行,部门越设越多,人员也逐渐增加,客观上造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影响办事的效率。另外,从2009年成立开封新区管委会后,行政编制由之前的80名改为现在的60名内,职能部门也由之前的7个减为6个,这是为了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率。但目前,新区行政编制有53人,但是实际工作中,管委会一共有400多人,原本53个人就能够做的工作,现在要400个人来做,必定造成资源的浪费、机构膨胀;而且新区的办公楼不止一个,不便于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些都违背组织结构精简高效和服务原则。
四、改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随着郑汴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开封新区必须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以提升新区的功能、增强新区的竞争力,让开封新区成为改革发展、体制创新的综合试验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一)政企分开,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
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职能;集团公司,是作为企业来投入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应按照政企分开的模式,使开发区和集团公司是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收支渠道和收支方式,并行使两种职能。管委会应该是为政府实现税收并从政府财政获取各项开支费用,规范市场行为、强化资源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政府机构;而集团公司应该是企业机构,从市场获取收入并赚取利润,是一个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总之,在管理中引入和运用市场机制,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使管委会和公司的责任和功能分离,实现政企分开,然后通过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社会中介组织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有其独特的公共管理职能:协助政府实现经济调节功能;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协调沟通,实现社会稳定与民主管理职能;社会中介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带动社会自律,在某些方面能够替代政府独立地进行公共管理;在社会管理民主化、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下,社会中介组织以其特有的优势,在许多领域承担者提供给公共服务的功能[2]。这些功能都可以给新区注入新鲜血液,鉴于它特殊的公共管理职能,新区管委会可提供一定的资金或咨询给中介机构来帮助其为新区的建设提供服务,为中介组织的参与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改变政企合一的体制。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引入竞争机制,以进一步提高新区的开发效率和效益。商界比政府富有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缺乏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加强投入产出比、鼓励创新、提高组织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区可以效仿商界,以竞争来提高行政效率。
总之,新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合理调整资源配置,然后强化市场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使新区的建设更经济效率,实现双赢。
(二)防止行政体制复归,加强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按照豫编〔2009〕4号文件精神,坚持“精简、高效、协调、统一、廉洁”,按照“事权统一”的原则,认真落实新区相应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避免行政体制复归现象的发生,而且新区可以效仿苏州园区的经验——在新旧体制间建立一道法制的“屏蔽”来防止体制复归。苏州园区借鉴新加坡法制建设的经验,先后编制了30多项经过省、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管理办法,成为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所形成的“屏蔽”在维护“以块为主”体制、减少旧体制的渗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同样,新区如果也建立这样一道法制的“屏蔽”,在法规的要求下,新区可以在实践中积极地与上级部门或政府加强联系、寻求帮助,相关部门和上级政府也要严格照章办事,这样新区就可以在新旧体制之间寻找出路,防止体制复归。
另一方面就是打破旧的体制,清除政策障碍,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催生新区发展的活力。首先,开封新区作为改革开放和城市拓展的试验区和排头兵,它的管理体制要体现“小政府、大社会、小机关、大服务”的原则。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优化完善和创新新区的职能配置,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区域协作共管机制,形成精干高效、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管理体系,防止机关化,不浪费一个人才,但是也不要一个冗员。其次,开封新区是改革发展、体制创新的综合试验区,所以在经济社会管理、城乡统筹、土地管理、规划建设管理、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市场机制、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在坚持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大胆改革、鼓励创新,凡是能促进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提高的,都可以进行尝试,为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最后,开封新区既要着力打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又要努力建设全省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要坚持规划创新,实现组团式发展,加强功能衔接,统筹城乡发展;在规划管理上,要打破原行政区划的限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级实施。
总之,积极地落实市级管理权限,激发广大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并逐步地创新和发展适合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良好的机制推动新区各项建设工作,为新区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建立运行机制完善、协调功能高效的管理体制
首先,围绕“统一、精干、高效”的原则,完善组织结构,坚持工委会和管委会有分有合,相关机构合署办公。而且,工委会和管委会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避免职权上的交叉,使其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其次,要坚持“大系统、大管理”模式,科学的设立机构,对现有职能部门进行整合重组,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战略高度出发,健全新区发展所急需的职能部门,建立“小局大处型”的管理机构。不搞相互攀比、左右对齐,避免管理机构设置与市设部门或机构一一对口,要没有任何倾向性的设立组织机构,为机构配备适合的人员来适应组织机构,而不是因人设岗。为此,要加强编制管理,将机构设置通过法定程序固定下来,在废止机构或变更机构编制时也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机构组建和运行的规范化、法制化。
最后,借鉴厄威尔的“单头领导”原则,他认为单头领导会使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一、行动迅速,有助于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4]。开封新区实行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这一套人马要完成两个区的管理工作,势必造成工作上的交叉或多头领导,因此新区应在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层级部门机构之间坚持一人管理原则,形成责任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高效运行的职责体系。
总而言之,开封新区要建设发展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而“小政府、大服务、一站式服务、一栋楼办公”又是国家级开发区的特色,所以新区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联系实际,扬长避短,汲取先进地区的经验,构筑功能完善、精简高效、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新区建设成为有利于吸引各种新型人才、有利于各种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建设发展、有利于提高新区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辐射带动能力的新区,让新区在郑汴一体化的进程中,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和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振翅飞翔,早日成为优秀的国家级开发区。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封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的城市建设情况汇告.开封.开封新区管委会.2006.
[2]胡仙芝.论社会中介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中国行政管理.2004(10):87.
[3]朱永新,刘伯高.苏州工业园区政府组织的机制与特色.中国行政管理.1999(10):16.
【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推荐阅读:
对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点思考12-16
行政监督体制07-21
行政监督体制缺点和解决方法11-24
行政权力的监督06-14
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调研09-02
行政监督的有效性05-24
网络对行政监督的影响09-11
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汇报材料08-08
当前行政监督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