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理论

2024-08-26

行政监督理论(通用8篇)

行政监督理论 篇1

浅谈行政监督的理论依据

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四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建设,现已形成由行政组织的外部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自体监督有机组合构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成为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行政监督的实施,提高了行政效能,制约了行政权力,遏止了腐败现象,落实了民主行政,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此,深入了解行政监督的历史渊源,全面理解行政监督的理论依据,正确把握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对于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体制,提高行政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一、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

近代西方行政监督思想丰富而深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民主权理论和分权制衡理论,另外影响较大的有法治论、有限政府论和自由主义监督观。

1、人民主权理论:杰斐逊认为,理想的民主共和政府的首要条件即是人民能够控制政府;洛克根据当时英国的情况,认为人民主权要由议会来行使;卢梭认为,人民主权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至高无上且不允侵犯。这些观点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立宪、建立民主共和制及主张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

2、分权制衡论:分权作为一种政府组织结构的原则,是由洛克在总结应该政制基础上明确提出的,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还提出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和协调。而孟德斯

鸠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实行职能性分权,明确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理论。而汉密尔顿在美国的建制中,提出国家权力一分为三,只是相对的分治,在某些场合和某些时候可以允许权力间的局部的必要的混合。分权制衡论现在是西方国家监督制度运作中的框架结构和核心理念。

3、法治论:法治是与专制、人治相对立的,在法律和个人的意志发生冲突时,凡是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都是法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都对此有论述,而启蒙思想家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将法治和近代的民主自由相联系,注重公共权力行使的法定范围、法定程序和滥权的补救,注重公民权益的保障,呼吁依法办事、行政公开和司法公正。

4、有限政府论:启蒙思想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用个人权利、自由财产权和宪政自由来约束和抗衡政府权力。现成为近现代权力制衡和社会监督得以 发生和形成的理论渊源。

5、自由主义监督观:自由主义者宣扬管治得最早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同时也主张要对执掌权力的人进行监督,防止他们权力滥用。

(二)当代中国的相关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监督理论:人民民主监督的思想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中就有论述,如议行合一、公开性和普选制、取消特权和实行低薪等。列宁的探索主要有:坚持和完善俄共领导,建立严格的党内监督(监察委员会);改组工农检察院,形成党政监督合力、特别关注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

2、毛泽东、邓小平的民主监督理论:严格中共党内民主生活中 的各种监督制度;在党际关系中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党政职能适当分开,加强中共对国家机关的政治领导性监督;在建立健全专门监督机构的同时,把各种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关键在于加强对中国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完善人民监督的有效方式。

二、行政监督制度的源流

1、雅典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的权力制约

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年定期召开40次,一般议案举手表决。其职责一是商讨并决定与城邦生存发展有关的内政外务要事,二是选举和监督(如听取高级官员的述职报告)。五百人议事会是重要的行政机关;公民陪审法庭有法官和陪审员组成,是司法性裁决机关。陪审员抽签产生,任期为1年,不得兼任其他公职,不得连任。其职责主要是审理除杀人案外的一切公私诉讼,审理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渎职案等。

古罗马: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元老院由卸职的执政官和其他有权势的贵族组成,是最高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罗马政体是一种混合制的宪法,各种势力互相牵制合作,对后世的分权学说和分权制度影响很大。

2、中国古代御史监察机制

中国古代御史监察机制创建于秦,完成于汉。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确立了御史监察。汉承秦制,推进了监察的严密、规范和灵便:形成了从上至下的三级监察(御史府监察中央级官员;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吏;督邮代表郡太守察访属县长官的善恶);由若干互不统属的监察机构共同对中央机关的官员予以监督,有御史

府、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由御史府在每一州设一名刺史;监察手段灵活多样,如现场检查和巡视,利用民谣纠劾不法官吏。唐宋时期监察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代在御史任命上,由唐时的宰相决定改为了由皇帝亲自任命。明清时代,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并从极端的强化走向消亡。明代改御史台为督察院。从汉唐到明清,监察权作为皇帝用来抑制相权和百官权力的耳目,在皇权和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的矛盾中不断得以调整。从总体上看,在中国古代形成了一个监控系统相互关联,监察灵活性和法制性相互配合,既有垂直独立的监察范式,又有谏议作补充的强化封建专制的行政监察体系。

三、我国建立行政监督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就在政府机构中专门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负责严肃政纪和反对腐败的工作。根据《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专门在政务院下设立了人民监察委员会负责协助总理“监察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是否履行职责”,它以《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试行组织条例》为工作准则。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并颁布后,人民监察委员会改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组织简则》为工作准则。在此期间,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行政监察工作的法律规范,它为在我国建立和健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行政监察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从50年代末期起,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国家监察部门被撤消,直到1986年才根据《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的决定》恢复。近年来,新的国家监察部成立后,我们在建立行政监察制度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

一,加强了行政监察工作的组织法制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到1988年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监察体系,国家行政监察机构的组建工作也已初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第二,明确了依法实施行政监察应是我国行政监察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即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是否依照我国各种行政法律规范办事,即是否坚持依法行政,是否廉洁奉公,实施行政监督;第三,重点抓了廉政工作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法制建设,有关肃贪倡廉方面的法制建设正逐步完善起来,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四,拓宽了新的历史时期开展行政监察工作的渠道。主要有探索“两公开,一监督”的活动;建立了群众举报制度;加强了信访工作,逐步建立和健全了行政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机制等;第五,抓紧制定《监察条例》的工作。经过多年研究,开展行政监察工作的最主要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条例》已作为国务院的一个重要行政法规于1990年通过并开始实施。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已形成了监督主体多元化,监督内容广泛,监督具有统一性,自体监督和异体监督有机结合的整体。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较为完整的呈网络格局的行政监督体制。实践证明,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较强功效的体制。四十多年来,它为保障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督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预防和纠正工作的失误和偏颇,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并完善这一制度,没有必要也绝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模式。

行政监督理论 篇2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确保政府勤政、廉政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及效率的至关重要的措施。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行政权运行失控、失衡,甚至发生了权力的私有化、关系化、商品化、资本化,以及行政人员寻租腐败、假公济私。这些都标示着监督体制的无能低效,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过多的监督主体,使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

我国在构架行政监督体制时的出发点是要形成全方位的立体监督体制,从而使行政权不能“绝对化”。但同时造成了重复监督现象的产生,即过多的监督主体对同一监督对象或同一监督对象的同一行为实行监督,导致监督主体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致使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

(2)监督形式与内容的单一化,使监督机构陷于被动状态。

行政监督按时序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对于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三类监督都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考虑到一旦发生违法或不当行为给国家、集体和公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则应该把监督的逻辑重点放在事前和事中监督上。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后监督上,忽略了行政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控制。

(3)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在我国,作为人民代表的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应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一切国家机关实施监督。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一年一次会议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十分有限,缺乏经常性监督,监督的力度也不够,难以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所应有的监督权。

2.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我国监督行政机制的特征

(1)异质性。

所谓“异质性”,是指我国监督行政机制在同一时间里存在着不同的规则、行为观点,而且有可能极不协调,表现出强烈的反差。在我国监督行政的实践中突出表现为:

(1) 监督行政主体的利益追求失范与价值偏好离散。

现实中监督行政机关的设置及规范与现实要求联系不紧密,缺乏整体目标等不完善之处,使得少数监督行政机关为了自身利益各自为政,脱离了为人民服务的组织价值,而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这种现象称之为组织利益追求失范。有的监督官员在行使监督权力时,为了个人利益得到实现而偏离了公平、公开和公正的价值取向。这种拥有权力不作为或寻租而失去公正、公平的现象,称为个人价值偏好离散。

(2) 监督行政权力制约的悖论。

政府内部的监督行政机关具有双重身份:从权力而言,它是一级政府权力机关,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从机构设置而言,它是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必然受制于,甚至从属于政府机关,受政府机关管理和控制。其双重身份的矛盾态势可能导致为了维护权势者和自身的利益,监督行政机关及其成员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消极监督的行为。

(2)重叠性。

监督行政的异质性使得公共行政受到各种冲突的行政与非行政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了监督行政的重叠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监督行政体系整合不力,各自为政,欠缺协调。

目前我国监督行政体系中虽然监督主体多,方式和渠道多,但在监督实践中,由于政府机关内外各种监督之间的关系未理顺,各监督主体又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监督权限、方式、程序、范围不够明确等具体问题,彼此又缺乏联系与沟通,工作中往往各自为战,尚未形成一个严密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运行高效的有机整体,缺乏监督合力。

(2) 监督行政方式的单一。

监督行政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当贯穿于监督行政主体监督行为的全过程。但长期以来,我国监督行政方式与重点较单一。监督主体一直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查错纠偏”上,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忽略了行政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控制。

(3)形式主义。

过渡社会中监督行政的异质性和重叠性特征必然会导致其整个监督行政系统的“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监督行政主体地位“应然”与“实然”的差距。

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具有最高的监督行政权力。但目前人大监督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位低,理论上应有的权力与现实中拥有的权力存在差距,监督工作依然是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在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行政监察部门,设置在政府系统内部,且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

(2) 监督行政法规付之阙如。

从总体上讲,我国监督行政立法还不完善,许多应该制定的法律仍然付之阙如,尤其是缺乏专门监督法规,如《监督法》《监督行政程序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致使具体的监督活动缺乏可操作性。

3. 基于行政生态理论视角下的监督行政机制完善对策

为有效解决上述监督行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高监督行政效能,可以借鉴行政生态理论中所蕴涵的系统论、权变论和生态论的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监督行政机制。

(1)完善社会主义监督法制,为监督行政机制规范运行奠定制度基础。

我国监督行政机制的运行无法回避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的事实。现在工作的重心应该是加快监督行政立法进程,制定一系列专门监督法律、法规,如《监督法》《行政监督程序法》《新闻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尤其是制定一部符合国情的《监督法》是重中之重。

(2)构建监督整合机制,为监督行政机制协调运行汇聚监督合力。

过渡社会的监督行政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监督行政体系内部协调机制,使各监督主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行政机制的整体功能。现阶段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整合监督主体,建立多方互动的综合协调机构。第二,推进监督活动信息化,建立统一的监督行政情报信息网络,以强化统一和协调作用。

(3)重塑伦理道德,实现价值聚合,为监督行政机制和谐运行赢得道义支持。

监督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水平直接决定了监督行政的实际效果,制约着监督行政机制的有效运作。以伦理道德制约行政权力,旨在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得监督官员、人大代表将人民群众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监督观和责任观。实践证明,伦理道德的重塑与价值聚合作为一种柔性的监督制度设计和道义基础,以其监督效果的预防性、长效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将有效地辅助治理过渡社会中监督行政主体道德失范与价值离散现象。

参考文献

[1]高秦伟.中国监督行政体制的思考与重构[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2 (3) .

[2]宋世明.体制转轨期加强公共监督行政的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 2001 (5) .

[3]唐兴霖.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0 (3) .

[4]李红, 朱静.行政文化创新与行政生态优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5]缪家福.论行政生态价值观与政府职能转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 (5) .

[6]程艳新.行政生态视野下我国行政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行政论坛, 2004 (6) .

行政监督理论 篇3

关键词 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实效 保障机制 基本理论

任何机制体制或体系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做基础和指导。因此,行政监督体制的形成,高效廉洁政府的运转以及保障提升行政监督实效机制的完善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論作为支撑。纵观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对行政监督实效提升的保障机制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很多。本文认为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法治政府理论。这些理论对政府行政监督的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和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保障政府监督科学有效的进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理论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也是行政监督实效提升的理论指导。行政监督的执行过程应该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进行。而行政监督实效的提升更是落实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行政监督实效提升的理论指导,也是衡量行政监督机关是否高效实施监督的重要标准。用科学发展观来有效指导行政监督实效提升的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利于我们抓住行政监督的主要矛盾,掌握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切实有效的提高行政监督的实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行政监督,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全新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监督,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核心也要求监督者与监督者之间应该团结合作,切实提高行政监督实效;在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中,双方应该积极协助配合,促进双方关系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也要求我们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进行行政监督,提升行政监督实效以及保障行政监督实效的提升。我们应该充分的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使个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近代西方行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它是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诞生有着它的必然性。20世纪70年代的那场经济危机使得西方各国财政赤字高涨,各国经济不堪重负,新的政治经济问题层出不穷,其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要求各国政府组织能迅速摆脱财政紧张、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现状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这一系列的因素都促使了西方各国走上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道路,西方各国迎来了新公共管理时代的曙光。

新公共管理理论也为行政监督以及提升行政监督实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支撑。新公共管理重新定位了政府的管理职能,提倡“政府公共政策化”。这样做不仅遏制了官僚主义的腐败盛行也提高了行政监督的效率。新公共管理实行公共服务的公开竞标,倡导人民群众参与公共行政,对公共部门行政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新公共管理强调对公共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革,建立电子化政府。这使得政府原来的管理模式和运转方式得到改善,使其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应有的效能。这么做也将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使得政府行政的公平与效率都得到很好的提升。新公共管理理论不仅对政府部门尤其是对行政监督机关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的行政改革也应该吸取和借鉴。

三、法制政府理论

关于“法制”的概念有很多,本人认为,“法制”其基本含义是依法办事,其次,它应该是集“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效益等诸多社会价值为一体的一种意识形态。法制政府,从根本上讲是法律统治下的政府。它是依法组成依法治理依法行使权力的政府,它以宪政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它是为了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彰显自由为灵魂的一种政府形态。

法制政府的基本要义是:第一,依法而生,即法制政府的产生和发展是依据法律规定的,具有合法性。第二,法律的权利高于一切。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受到法律的制约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第三,依法行政,政府的一切行为应该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第四,受法监督,政府一旦有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五,保障制度完善,法律的强制性、普遍性、平等性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建立法制政府关键是要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有效的行政监督。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健全行政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会导致监督部门无法可依,办事盲目没有效率,因此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行政监督的基础也是提升行政监督实效的保障。其次,我们要规范行政监督人员的行为,坚决只做法律允许的事情。并把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与行政监督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有效的进行监督,真正提高监督实效。

参考文献:

[1][美]D·奥斯本和T·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 上海市政协编译组和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申琳,杨明方,孙秀艳,张志峰,马跃峰,钱伟.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N].人民日报,2012,11(12).

[3]贺电.法治政府理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3.

行政监督的论文 篇4

(一)预防和矫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

各级行政机关若有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为了防止和及时纠正国家行政机关的上述行为,就必须全面加强对行政主体的有效监督,有效地保障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若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督或者监督不力,就可能给国家带来损失,或者侵害人民的合法权益。

(二)增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党和国家的一切权利来自于人民,人民赋予了国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一切的权利。因此,我国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人员就是人民公仆。可是,目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淡化,在工作中不顾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似乎已经淡忘了自身权力的真正来源。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提高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防止他们由“公仆”变成“主人”。

(三)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职能重叠,权力交叉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各级政府的办事效率,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当下,我国正在进行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如建立大部门机制、权力下放等,以提高国家机关的行政效率。但是,权力如果缺泛民主的监督,就会造成权力的滥用,权力滥用就可能滋长贪腐之风,造成更多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是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必要手段。

二、地方政府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

(一)行政监督主体的多元化特征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由于国家制度的特殊性,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所有国家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定范围内接受行政监督主体的监督。行政监督主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具体来说有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政协、各民族党派、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等。在我国,行政监督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监督主体和范围上有广泛性和全面性的优点。但是,我国各个行政监督主体的权利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县级行政监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也是如此。

1.党政职能交叉、以党代政的问题。

新中国历史上遗留问题直接导致了在某些地区的某些工作领域职能交叉甚至以党代政的现象,使党的组织由监督主体变成了行政主体。有时候党委还取代了人大的职权,事无巨细均由党委一手包办,使得政府各部门之间难以真正实现分工制约,特别是有些党委书记还直接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使得这种局面更明显。虽然我国一直在明显改善党、政关系,并已经做出了较有成效的改革,但党政职能交叉、以党代政的现象仍然存在。

2.人大的监督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一些行政部门及其领导人对人大的监督工作职能不够理解,对人大的工作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以为人大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没事了来“找麻烦”的,来给政府工作“挑刺”的,从而不自觉、甚至不愿意接受人大的监督工作。为此,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各行政部门,特别是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相应的政府工作人员中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相关职能的有关知识,营造和优化人大监督的工作环境,使人大的监督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工作顺利进行。

3.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够有力。

有些情况下,人民政协的监督工作难以实质性的开展,经常出现提建议容易,做批评难;监督一般事情容易,监督重大事情难;监督下级单位容易,监督上级单伟难;监督一般干部容易,监督领导干部难等一系列问题。其他监督的权利更加受限,但网络监督特别微博监督是个例外,自十八大以来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取得了显著的监督效果。

(二)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

在对权力监督的形式上,我国采取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其优点是弥补行政主体监督自身的缺陷,利于扩大社会监督主体的范围,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提高行政效率。但是我国行政监督机制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行政监督体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司法监督体制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一府两院”在宪法面前是平等的,但在现实中却没有真正的平等地位。在现实社会中,地方政府掌握司法机关的财政权、人事权,在很多情况下使得法院和检察院几乎变成了地方政府的一部分,严重影响了法院和检察院司法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水平低。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行政监督的法规,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行政法制体系,有些领域仍然存在着监督的空白,监督主体的合法权利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第三,社会参与监督的渠道不畅。在内外部相结合的监督体制中,外部监督的各个主体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若各个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利只停留在法律、法规的条文上,则这种监督形同摆设;若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他们就会有话不敢说;甚至有话没地方说,或者“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这同样失去了监督的意义。

三、完善地方政府行政监督机制的措施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行政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行政监督机制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完善地方行政监督机制,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就县级行政机关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理顺党委和政府的关系

1980年8月,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中强调“要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党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职权划分。对县级国家机关来说,主要是着手解决好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四大班子”在宪法规定范围内的职权划分问题。因此,在地方,必须要避免党委包办、代办政府等其他行政部门具体事务的情况;在具体事务中严格划分党委和人大的职权范围,杜绝党委书记兼任人大常委会主席的情况;尽量增加国家机关和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职务中非党员人士的比例;努力提高人民政协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为此,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下,建议各级行政机关直至中央委员会的政协主席一职,全部由非中国共产党党员人士担任。

(二)增强党内监督的力度

胡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由于我国行政体制的特殊性,党的.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无论地方还是中央,大多数国家机关和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基本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员来担任的。党的组织几乎渗透到国家机关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党员干部在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在党内坚强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对其他国家机关和行政部门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好了党的组织和党员,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消除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的隐患。

(三)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以行政部门内部党组织为载体,大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政府工作中实行全体党员挂牌上岗制度,从党员一般工作人员到主要领导干部,全部挂牌上岗,自觉接受党内外人士、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工作监督。同时加强党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党的宗旨教育,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在政府的工作中不断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政府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提高人民政府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四)主要领导干部任用的避嫌原则

除地方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积极贯彻国家领导干部任用的避嫌原则,加强干部交流。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发展正在努力实现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及法制社会的转变,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在很多地方上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县级及其他地方行政事务中,还常常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领导干部在长期本地任职,难免会碍于所谓“人情”的关系产生不当的行政行为;长期不进行干部交流,则容易形成利益小团体,甚至政府机关成为某些利益团体的保护伞,从而滋生腐败,影响政府的形象,消弱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

(五)增强公共领域的影响力

行政诉讼法律监督 篇5

这就要求要加强行政法律监督,特别是行政诉讼活动中的法律监督。

行政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等部门及人民群众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职人员行使行政职权行为的监督,是为了维护和保障行政法治、行政管理秩序,以在行政领域实现民主、公正和提高效率。

关键词行政法制 法律监督 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职权,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但是,由于《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法律监督程序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未就民事行政法律监督问题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因此,对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面临着立法不完备的先天不足。

二、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举措

(一)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监督

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来看,人民法院对行政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否合理有两条标准:是否滥用职位权和显示公正。

因此,就需要我们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必要的法律监督。

针对自由裁量权,最重要的是进行立法监督和程序性监督。

1。立法监督。

自由裁量权的立法监督又称立法控制或规则性控制、事前控制,指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授权给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时通过明确立法目的、适时、适度的授权来对行政主体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我国,立法权处于上位,行政主体对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必须严格的、无条件的`执行。

行政主体行使权力时也不得违背立法的目的和意图。

2。程序性监督。

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性监督是对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进行监督,是一种事中控制。

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性要求实质上是一种制度要求,这一监督机制是由一整套先后有序、相互衔接的制度组成的,包括回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调查制度、听证制度、合议制度等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赋予了官方以外的参与者充分的程序性权利,通过程序形成一种抗辩式的结构并维持抗辩结构的平衡性。

听证程序向社会公开还提供给社会公众及传媒一个参与的机会,从而使行政主体的裁量行为公示于大众,受到后者的监督。

(二)对行政诉讼活动进行司法监督,特别要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在我国,虽然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因立法的模糊规定导致监督范围过于狭窄。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4条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行政诉讼法解释》第75条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开庭时应当通知检察院派员出庭。

除以上两条法律规定外,再无其他关于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规定。

而且,这两个条文所规范的过于笼统模糊,不利于司法实践中具体操作。

由于受到限制,人民检察院的行政法律监督范围相当有限,过于狭小,从而影响了这一工作的开展。

二是监督程序滞后,只能进行“事后监督”。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检察机关的行政法律监督权就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后监督”方式。

这种监督方式,具有很多局限性:

三是难以避免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所带来的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检察机关正在受理、审查不服已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的申诉案件;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同时对该生效判决、裁定予以执行。

待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时,生效的判决、裁定已执行完毕。

四是缺乏明确的法律措施保障监督切实落实。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故意规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

而检察机关在行使行政法律监督权过程中,无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自己的民事行政法律监督权得到充分、及时、有效地行使。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保障:

首先,以提请抗诉、建议提请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形式启动再审程序,纠正原判决、裁定错误。

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可以抗诉的行政判决裁定的范围,适当扩大行政法律监督的范围。

针对人民法院关于检察机关对行政判决裁定抗诉范围的种种限制,应当从法律上明确规定。

其次,代表国家支持起诉。

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就下列民事行政案件提起诉讼的权利,这样有利于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和当事人、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实行同步监督,从而使检察机关的行政法律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也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加强法律保障措施,明确法律责任。

要明确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不作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一旦人民法院采取受而不审、久拖不决、回避等消极不作为措施,规避检察机关的正面监督,检察机关或其他监察部门就有权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从而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限制,保障检察监督的贯彻落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行政法律监督制度,是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司法实际相适应的,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追求。

笔者相信,随着行政检察监督监督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司法环境将有一个大的改观。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现状 篇6

【关 键 词】行政监督/行政权力/制约/法制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行政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体制对提高行政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作初步的思考和探索。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四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建设,现已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该体制是由行政组织的外部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自体监督有机组合构成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来自行政机关以外的权力主体为保证行政工作的合法性、正确性及社会效益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主要有:第一,政党监督。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包括国家行政首脑在内的担任国家行政公职的所有党员的行为实施监督制约。其主要形式是日常性监督和党的各级纪委的专门监督。此外,政党监督还包括各民主党派对政府的监督。

第二,权力机关的监督,即立法监督。主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在内容上可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前者是指人大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审查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合乎宪法与法律;后者指人大监督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包括计划、财政预算、人事任免监督及总体工作监督等。

第三,司法监督。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主要通过行政法律监督权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法纪监督,目的是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活动,使其严格地遵纪守法。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监督行政机关,督促其活动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社会及舆论监督。主要指社会各界即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等,以及新闻媒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这种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国家行政管理上的具体表现。

与外部监督相并列,我国行政组织内部也建立起了系统的自我监督机制。这种监督主要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中心任务。主要形式有:(1)一般监督,即各行政机关按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所产

生的直线监督或纵向垂直监督。(2)职能监督,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有关部门实行监督。如财政部、计委、人事部的监督等。(3)专职监督,主要是政府专设的监督机构对其他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我国的国家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有权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进行监察。(4)特种监督,指除专职监督以外的普遍适用的专业性行政监督,如审计监督、物价监督等。这是一种以特定领域为对象的监督。

(行政监督所取得的成就)上述表明,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较为完整的呈网络格局的行政监督体制。该体制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和优点:第一,监督主体多元化。行政监督的主体不仅是行政组织自身,还有政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及社会舆论。监督主体多,充分体现了我国监督的人民主权原则。第二,监督内容广泛。由于监督主体多,监督的机构和渠道就多,从而使行政监督纵横交错,幅射面广,各种监督客体都处在一定程度的监督之下,基本消除了监督的“空白地”。从监督客体活动的领域来看,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权力的行使都受到广泛监督。第三,监督具有统一性。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对政府实行监督,同时,它作为监督的领导核心,统一组织各种监督力量,相互协调,行动统一,有利于提高监督效能。第四,自体监督和异体监督有机结合。行政监督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它们依靠国家法律制度的内在联系,互相衔接,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行政监督制度的整体。实践证明,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较强功效的体制。四十多年来,它为保障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督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预防和纠正工作的失误和偏颇,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并完善这一制度,没有必要照搬西方式的行政监督体制的模式。

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全面、系统、有效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已经完美无缺了。实事求是地说,这一体制尚不完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多元化的监督力量缺乏有力度的整合,监督的合力较弱。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

多,这是一个优点。但如果不把各种监督整合好,这种优越性也难以发挥出来。从实际情况看,各种监督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理顺,前列各类监督主体都有监督权,但各自如何分工不甚明确、不甚合理,以至于越权行事,滥用权力,互争管辖或互相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各类监督机构都有监督权,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结果造成“漏监”,甚至使腐败分子逍遥法外。这严重影响了行政监督的实效性。

2、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监督弹性大。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的前提和保证。监督主体执行监督职能,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为准绳,如果缺乏行政监督立法,就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行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易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产生负向功能。我国目前行政监督的有关法律比较少,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立法的滞后给行政监督带来了消极影响,如是与非、罪与非罪、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有的没有法律规定,有的规定不清,这在监督上易引起混乱。同时,又使得监督机构对腐败现象的监督或惩处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制手段,这大大影响着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

3、行政监督偏重于事后的追惩性监督,忽视了事前预防性监督及事中的过程性监督。行政监督活动是一项经常性、连续性的活动,凡是有行政管理活动,就应伴随着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不同发展阶段,行政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行政监督应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地进行,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纠偏于既遂”上,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忽略了行政行为发生前的预防和行政行为过程中的控制。应该说,这是一种“马后炮”式的监督,由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不完善,以致造成行政偏差出现过多,行政监督机构整天忙于应付“查错纠偏”,陷入被动消极的不利局面。预防为主应是行政监督工作的根本目标,应以“防患于未然”为主,同时加强过程中的控制,加大“马后炮”的力度,建立起全方位的监控机制。

4、在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下,专职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必要的独立性。在当前的内部行政监督机制中,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如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这些部门受双重领导,既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专职监督机构受到的控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不是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就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监督机构一般都是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活动经费、事业费、工资和奖金,从而在经济上受制于人。这种监督体制严重影响了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使监督人员在心理上有顾虑,他们害怕滥用权力的人用多种办法对其工作设置障碍,干扰甚至打击报复。监督人员背着这个思想包袱,难以毫无畏惧地展开工作,难以独立行使监督权。表现在办案上,往往是先由党政首长内定性质,然后交监督部门去履行法律手续,监督人员只能被动地接受长官意志。更有甚者有的官员受人情之托,用领导身份干扰办案,影响司法独立公正。

5、在各种行政监督中,权力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在我国,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作为人民代表的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应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一切国家机关实施监督。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人大一年一次会议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有限,缺乏经常性的监督,监督的力度也不够,难以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所应有的监督权。在社会监督上,公民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有名无实,压制群众,甚至打击报复群众的现象比较严重。各种群众团体、社会舆论的监督由于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监督没有权威,实效性较低。

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改革行政监督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起行政监督的垂直领导体制。行政监督机关保持独立,这已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项原则,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监督的实效性。我国的内部监督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践证明,这种内部监督由于体系不独立,地位不高,容易受人情关系的影响,因而监督大打折扣。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外部监督体系,外部监督不同于内部监督的优点是,外部监督地位独立,自成体系,无关系网的影响,不用担心打击报复,比较容易做到大胆地秉公执法,严格依法办事。中国历史上,自秦汉开始设立的御史台(都察院)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其重要的原因是做到监督权相对独立,位高权重。当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实行了监察权独立,产生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如新加坡、泰国、瑞典、中国的香港等腐败现象很少发生,就与监督权独立有关,我们应借鉴这些成功例子。那么怎样建立独立的外部行政监察体系呢?具体设想如下:首先在组织上使现行的监督监察部门从行政机关独立出来,不再隶属于行政部门领导,并提升其地位,使其与同级行政部门地位平等,赋予其相应的职权,监督同级行政部门和行政首长。独立出来的监察机关自上而下成垂直领导体制,下级监察部门只受上级监察部门的领导监督,干部的任免由上级进行,并只对上级负责,不受行政部门的约

束。按照我国国体的要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最高监察机关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对其负责。与组织上独立相适应,经济上也要独立,监察部门应有自己独立的经济预算,下级监察部门从本系统的上级领取经费。这样使监察机关在经济上不再依赖同级行政机关,从而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地去进行监督。

建立相对独立监督机构后,也可进一步考虑,把该机构作为整合整个行政监督力量的统一领导机构,由它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和指挥全国的各种行政监督力量。这样就可以避免监督主体多,政出多门,各行其事,力量分散的缺点,形成一股强大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整体效应。

2、重视和加强行政监督立法,实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行政监督立法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各种行政监督法规,才能为积极有效的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行政立法不足,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期以来我国监督立法工作薄弱,尽管这几年也制定了一些法规条例,但从总体上讲,仍不能满足当前行政监督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行政监督立法亟待加强。行政监督的立法既需要制定基本法规,还要制定各类行政监督机关组织法,既要制定实体法规,还要制定行政监督程序法。当前最需要的是加快制定一部《监督法》,其中应明确规定以下内容:监督的主体,如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权,国家各个机关负责人的监督权,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新闻舆论的监督权等,都要详细规定。监督的内容及重点:要明确规定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三项内容,并把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作为重点。监督的方式:如公开监督与秘密监督结合,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教育与处罚结合等方式。监督的具体手段:如群众举报、暗中盯梢、秘密跟踪、公开曝光等。

3、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强化社会及新闻媒体的外部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行政机关活动的范围虽不及计划经济下的范围,但仍然拥有诸如对进入市场的主客体的资格审查,税收、信贷政策的制定执行,发展公益事业,举办公共工程,管理国有资产等权限。这客观上就存在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不规范行为的可能性。防止这些可能性出现的重要措施是加强监督制约,但加强监督的前提条件是政府行为公开和透明,只有政务公开,才能了解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言行,从而展开监督;只有政务公开,才能杜绝各种幕后交易,搞不正之风的人才易败露。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时指出: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应该说,当前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地实施了政务公开,但这种公开的程度

不够,而且政务公开还没有上升为法律,缺乏法律约束力。因此我们应尽快采用法律形式健全公开办事制度。为此,应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活动公开法》,对公务员活动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效力,公开的内容,公民在公务活动公开中的权力(如知情权)等作详细明确规定,以作为公开的法律依据。有了公开办事制度,社会各界的群众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制度,积极参与行政监督活动,通过不同的渠道直接监督政府行为,使其依法行政,帮助政府纠正工作失误,预防失职、擅权、腐败现象。在强化社会监督作用的同时,应加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在行政监督中起着独特的监督作用,它以其信息传递上的公开、迅速、广泛,对监督客体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舆论在监督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从近年来媒体所揭露出有关问题(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所揭问题)后,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处理的实就可证明这一点。今后应继续强化这种形式的监督。

4、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为政在人”,行政监督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督人员的工作来实现,提高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成了完成行政监督职能任务的重要保障。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作风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等,必须在这诸方面全面提高。当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事求是,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关心群众,有较强的业务技术素质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及时选拔充实到各级监督队伍中来,发挥其骨干作用。二是针对目前有的监督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距离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情况,应十分注意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行政监督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其三,加强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自我素质修养,要养成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习惯;要勇于实践,刻苦锻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有了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基础。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道德素质的力量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把正确行使权力完全寄托于干部的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我们要学习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所提倡的“教之以礼,裁之以法”恩威并重的监督思想。做到既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养,又要进一步完善法制,使自律和他律有效结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行政监督理论 篇7

一、我国司法监督的形式及作用

通常认为, 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是避免行政权力滥用的最有效的制衡方式。在我国, 立法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同级的行政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其中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通常被称作司法机关, 但严格意义上, 人民检察院是公诉机关, 行使的是国家公诉权, 而人民法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机关, 依法司职审判。因此, 通常认为我国的司法监督采用的是广义司法监督的概念, 既包括了司法审判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也包括了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和国家公诉权实施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其主要形式是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叛国行为、分裂国家行为等严重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完整的行为进行侦查和提起公诉的方式,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立场进行监督;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行为中的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营私舞弊等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的侦查和提起公诉的方式,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从业进行监督;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滥用职权行为的侦查和提起公诉的方式,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勤勉从业进行监督;通过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对公安机关、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在侦办案件中的刑讯逼供、超期羁押、恶意人身侵害行为进行检查的方式, 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人民检察院的司法监督是国家公权力对行政权的监督, 是行政机关外部监督的各种方式中主观能动性最强、监督力度最大的监督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国家机器的“自检”过程, 因此, 在特定情况下, 可以认为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权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

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审批行政诉讼案件和行政机关提起的强制执行申请案件对行政权进行监督。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撤销行政机关实施的违法行政行为、变更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令行政机关限期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判决行政机关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并可对拒不执行判决的行政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采取司法强制措施。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监督是一种在主观上相对被动的行政监督措施, 其主要依赖于行政行为相对人提起的行政诉讼发起行政监督。尽管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具有被动性, 但这种监督却是作为行政行为相对人的普通民众可以对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导致的损失寻求救济的最有效方式。

我国的司法监督是行政机关外部监督的重要形式, 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权的滥用, 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起到了制衡作用, 同时也为国家机器纠正违法、违规行政行为以及公民个人寻求行政违法救济提供了必要的救济方式, 是行政监督体制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司法监督机制的局限

(一) 违宪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有两种, 即违宪审查监督和行政诉讼监督。违宪审查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对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行政规章进行合宪性审查。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违宪监督审查机制, 各级法院均没有专门的违宪审查职能, 各级法院职能审查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性和显失公正性, 但不能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合宪性进行审查和裁判;同时, 公民个人也不能就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的违宪性提起行政诉讼。这样的制度缺失, 直接导致《宪法》作为我国最根本的法律, 却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构成有效的制约, 必然导致行政权力的扩张,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制衡力。

(二) 司法机关在组织机构上不够独立

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三者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形成了一定的权力制衡机制。而我国司法机关, 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其在组织机构、人事关系、经费保障等方面完全依赖于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行使司法权的行政机关。在这样的体制下, 司法机关又怎么能独立地去检查、评价、审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呢?在司法实践中, 我国行政诉讼案件与民事诉讼案件、刑事诉讼案件相比, 数量是最少的, 原告胜诉的比例也是最低的。司法机关的不独立性,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家机关既是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 难免导致作为行政行为相对人的公民个人对于司法机关做出的裁决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也导致司法监督的权威性、制衡力和有效性受到影响。

最后, 我国司法监督在行政机关外部监督的多种监督形式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监督形式。我国应当加强司法监督领域的立法, 不断改革司法监督体制, 完善司法监督机制, 提升司法监督在行政监督中发挥的作用, 切实起到对行政权力的制衡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行政监督中司法监督的现状, 解析司法监督的作用及局限。

行政监督理论 篇8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度;行政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08—02

一、行政问责制与行政监督的内涵界定

(一)行政问责的涵义界定

行政问责制是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政问责的主体。按照问责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责主体一般划分为同体问责主体与异体问责主体。同体问责主体是指能对本系统的领导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的内部机构; 异体问责主体主要是指能对外部系统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进行问责的各种机构、团体及个人。

(二)行政监督的涵义界定

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利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二、中国行政监督的现状

中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从行政监督体系分类可将其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大体系。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政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包括审计监督及上下级监督或同级之间的监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构建行政监督体系,完善行政监督制度,以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违法行政。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已形成多元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监督制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行政监督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但是在中国行政监督机制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难以完全扼制转型期腐败事件高发的态势及不法行政行为及违规行为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行政监督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找出提升行政监督效能的相关因素,完善中国行政监督。

三、中国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监督机制的不足分析

(一)从中国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监督体制的实施方面看

1.问责程序与行政监督不够规范。从现行问责制实施与监督机制上看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有可能进行暗箱操作;另一方面,在进行内部评价时,带有个人主观偏见。如果不能在程序上进行规范,那么行政问责的公正性也就很难保证。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乏力,要推行政府问责制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与之相配套,而目前的监督现况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内部监督由于部门利益,往往“相互礼让”;外部监督因为主体众多难以形成合力;专门监督虽制度不少,但实施起来步履艰难。

2.重同体问责,轻异体问责。目前的问责制是行政机关的一种内部监督,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由政府进行责任追究。问责制有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两种类型。同体问责是执政党系统对其党员干部的问责,或者行政系统对其行政官员的问责。异体问责是人大代表、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对于执政党组织和政府的问责。从问责制的长远发展看,必须实现对行政官员责任追究制从内部问责向外部监督方向发展,即以异体问责为重点,同体和异体问责相结合。

(二)从中国行政监督自身机制方面看

1.行政监督内部协调机制不健全。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监督主体,但各种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理顺。多个监督主体均有权对同一起违纪案件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分工不明确。运行机制上缺乏沟通和协调,致使监督主体之间互相推诿或重复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结果造成“漏监”,有关的违纪、违法案件得不到及时查处,从而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效能。在行政监督实践中,很难做到按照监督对象的身份和违纪违法严重程度来确定监督机关,因此造成有的问题多方插手,有的事情无人过问,有时还导致在案件处理上的冲突和矛盾。

2.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权威性。“任何权力制约机制的有效运行都毫无例外地取决于其地位的独立,独立性是行政监督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从目前各行政监督主体的实际情况看,它们大多处于附属地位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如在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设置在政府内部的行政监察机关,受本级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上级监察机关没有人、财、物的实权,无法对下级监察机关进行实质性的领导,而同级政府的领导能够直接或间接干预监察机关的工作。

3.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健全的法律监督体系是保证行政监督效能充分发挥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监督立法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不完善。一是一些重要的监督法律法规空缺,使监督活动缺乏法律依据;二是一些现有的监督方面的法律缺乏程序性规定,尤其是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很难操作。就公民监督而言,中国宪法中规定的有关公民的监督权利还没有完全通过法律加以具体规定,权利的行使还缺乏法律设定的可操作性程序。立法的滞后使得监督机构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缺乏法律依据,这极大地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效果。

四、对完善中国行政问责制的行政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从中国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监督的实施方面看

1.强化行政问责制度中的行政监督机制。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各种监督主体对政府监督约束容易由于知情权和参与权的缺失而变得脆弱无力,政府的责任性就难以维系,对政府工作问责乏力也就势在必然。这就使得对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监督成为政府问责制建构的重中之重。内部监督方面要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监督体制;专门监督中监察、审计机关要切实地发挥监督作用,应加强专门监督部门的权力和独立性;对于外部监督,人大监督是根本,应加强人大的依法监督、违宪审查职能。强化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公民参与方面,行政监督应当成为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契机与制度平台。

2.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形成问责合力。要健全司法机关监督问责,进一步加强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力度,扩大司法机关的受案范围;完善行政侵权赔偿制度,加大法院对政府的侵权赔偿责任的惩处;将行政问责与司法追究结合起来,由司法介入追究法律责任。同时完善审计部门将审计结果向人大直接报告的制度,完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制度以及绩效评估与考核制度。建立多渠道、高效率的公众投诉体系,使民情民意能尽快进入监督机构的视听范围。

(二)从中国行政监督自身体制方面看

1.树立中国行政监督法制观念,强调其独立性。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实践,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接受和配合行政监督,形成新的法观念和法行为模式。另一方面,调整、充实行政监督队伍,同时通过提高纪委、监察机关、法院、检察院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来提高行政问责监督效能。提高行政问责监督机构的独立性是提高监督效能的前提,使机构由现在的双重领导机制变为垂直领导机制,在人事任免和财政支持上彻底摆脱地方限制,由中央直接安排。

2.完善中国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监督体系的完善要以下角度出发,首先,人大监督要体现权威性,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监督和支持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实施监督。其次,层级监督要增强严肃性,要完善行政复议监督机制,在实现复议救济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复议的监督功能。最后,专门监督要注意针对性。专门监督中的行政监察要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执法效能监察,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监督所特有的案件查处职能,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同时扩大社会监督的覆盖面。首先,扩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使大家能够监督;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群众参政议政,使大家便于监督。其次,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发挥网络直接互动的优势,利用公众参与的动力推进机制更大范围起到监督作用。

行政监督自身体制的改革和规范化对健全行政问责制度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和规范行政问责与监督的主体及其权限,解决由谁来问责、谁来监督的问题;规范其客体及其职责,明确责任种类及行政责任追究方式;规范它们的事由和情形,明确哪些行为应当问责,哪些行为可以免责;规范行政问责与监督体系的程序,实现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监督机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行政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沈亚平.关于行政监督的理论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1998,(2).

[3]卢家骥.完善中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4).

[4]谭世贵.中国人大监督制度的改革与重构[J].海南大学学报,1999,(1).

[5]喻希来.行政问责制与民主问责制[J].领导文萃,2004,(7).

[6]郭道辉.政治责任与责任政治[J].学习,1995,(7).

[7]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

[8]王乐天.公共行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中学化学下一篇:先进事迹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