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问责制有待完善(共4篇)
行政问责制有待完善 篇1
一、行政问责制的立法现状
我国的行政问责法制建设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年行政问责实践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行政问责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从中央到地方, 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 使我国的行政问责逐步摆脱了“有问责之事, 无问责之法”的尴尬境地。就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 法律文件中的问责规范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其中《公务员法》是我国目前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专门性规制的最高层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该法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首次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行政问责制, 成为我国目前行政问责实践的最重要法律依据。
(二) 地方专门问责法规
2003年8月湖南省长沙市制定了国内第一个政府行政问责办法———《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 该《办法》规定8种情形应追究行政责任, 包括虚报浮夸或瞒报、迟报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等。之后, 天津、海南、浙江、成都、江苏、安徽、吉林、深圳、广州等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并全面实施行政问责制度。其中《天津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试行办法》、《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是中国内地省级专门的行政问责方面的政府规章, 它们推进了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制建设。
(三) 党内问责法规
可以说党内问责处于问责体系的前沿地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党内法规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其中《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是我国第一部中央层面的专门问责规范, 是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规范性文件, 也是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行政问责制的立法不足
尽管行政问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 在法律规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 行政问责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涉及行政问责方面的制度不少, 但就全国范围来讲, 中央目前没有一部专门的行政问责法规, 仅有一些追究责任的条款散见于各种相关的法规、规章和文件之中。我国专门的行政问责方面的立法形式只是地方性的行政规章。重庆、长沙、成都、南京等地相继出台了关于行政问责的专项规定, 开行政问责制度化建设之先河, 标志者中国开始为官员问责建立法制保障。但它们属于地方性的行政规章, 发生效力的层次不高, 适用范围不广, 缺乏必要的权威性。而且这些规定在问责的对象、范围、程序、责任形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缺乏统一性。
(二) 行政问责的主体单一
按照问责主体的不同, 可将行政问责划分为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所谓同体问责, 指由同一机关系统内部, 由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问责, 而异体问责则是指由同系统之外的其他主体来启动问责程序, 例如人大常委会或者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问责。从我国现有的行政问责法律法规来看, 行政问责绝大多数时候是来自于行政系统内部的“同体问责”, 行政系统外部的“异体问责”则较为薄弱。这种“异体问责”缺失的状况对我国行政问责主体多元化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
(三) 行政问责的客体模糊
行政问责客体是指行政问责对象, 即追究“谁”的行政责任。从我国已有的问责法律规定来看, 行政问责的对象比较模糊, 主要是针对一般的公务人员, 其他工作失职或者和重大事故有关的责任单位或领导干部则较少成为行政问责的客体。而且党政领导之间、正职副职之间、决策与执行者之间、执行命令的上下级之间对谁问责、问到哪一级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四) 行政问责的范围狭窄
不论是全国性规范文件, 还是各地方的规范性文件, 基本上都将问责事由限制在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过错行为, 而且一般都需要客观上造成恶劣影响、造成严重危害结果。问责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大多局限在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事后责任追究, 而忽略了对决策失误、用人不当以及工作效能低下的责任追究, 使行政问责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有限的作用, 而不能全方位地约束行政权力。
(五) 行政问责的程序不规范
一直以来, 我国一直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情况。各地问责规范中问责程序规定尚不规范, 随意性较大, 具体表现在:第一, 问责启动程序不规范, 即没有规范在什么条件下运行问责机制。问责启动渠道多样, 但是对于每种渠道如控告、检举、质疑等方式的详细答复时限及答复程序没有具体限定。第二, 责任认定不规范, 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受到何种责任追究, 并没有明确规定。第三, 责任主体的救济程序不规范。目前这一点在我国立法方面尚处于薄弱甚至真空状态, 被问责官员的抗辩申诉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其权力救济渠道失序。
三、行政问责制的立法完善
(一) 健全行政问责法律体系
行政问责制立法位阶低, 相关的法规不统一, 且这些规定不够具体细化, 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差, 现行法律法规的种种缺陷使得行政问责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之效。为了使行政问责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使行政问责制从行政性问责切实转变到法律性问责, 应该尽快制定出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法》, 以法律的方式来使问责制法律化、制度化、真正使问责有制可守, 有章可循。各地再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使之细化具体, 从而在中央到地方形成统一、完整的责任追究法律体系, 为行政问责的运行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二) 明确行政问责主体
完全依赖行政系统的“同体问责”, 就会使行政问责缺乏监督与制约, 就会导致行政问责流于形式。真正民主的问责制应当是“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的结合。因此, 在行政问责立法时, 一方面, 要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的“同体问责”, 它包括行政机关上级及其领导、行政机关的下级及其领导、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等;另一方面, 还必须加强行政系统外部的“异体问责”, 它包括负有领导或监察责任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第三组织等等。立法在确定行政问责主体的同时还应当明确各个行政问责主体的权力, 分门别类地对各个行政问责主体的权力进行完善。
(三) 规范行政问责客体
根据责任行政的要求, 只要是担负着行政职责、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人员, 不论其级别和职务高低、权力大小, 都应当毫不例外地成为行政问责的对象。因此, 行政问责的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首长和行政机关, 应当拓展到所有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具体来讲, 行政问责的对象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二是行政公务人员;三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组织的有关人员。
(四) 拓宽行政问责范围
行政问责制应当是一种多层面的责任追究机制, 它不仅要对行政责任主体的违法、违纪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还要对他们的不作为、慢作为等其他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它不仅要对行政责任主体已知的、显性的失职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还要对行政责任主体未知的、隐性的失职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总之, 有权力就有责任, 无论是行使权力的职务行为, 还是有损公务人员形象的个人行为, 都应纳入问责的范围。扩大行政问责的范围, 应该按照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的原则, 采用定性和定量、原则和具体相结合的办法, 尽可能做到既涵盖全面, 使之有普遍的适用性, 又体现一定的量化依据, 使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五) 完善行政问责程序
行政问责立法要规范行政问责程序, 以保证各问责主体的权利。第一, 完善行政问责启动程序。问责发起主体在法定权限内有权向问责启动主体即国家权力机关提供问责线索以申请问责。对于问责发起主体提供的问责信息, 问责启动主体有义务在法定权限内进行初步审查。第二, 划分责任标准。法律规范应规定一个明确的责任标准体系, 对公务员进行问责的时候就可以有据可依, 也会避免对于同类的问责案件产生不同的问责结果。被问责的公务员应该承担责任的轻重大小是与其行政行为失范的程度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产生的社会危害比较严重, 其承担的责任也就大;其行政行为产生的社会危害程度较小, 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就小。第三, 完善责任主体的救济程序。责任主体的救济程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责任主体的申诉制度。对于被问责的官员, 我们要注重保护他们的权利, 给予其充分、平等陈述申辩的机会, 赋予其申请复核、申诉等救济权力, 为他们提供充分、多样的救济途径;二是问责官员的起复任用制度。为了维护行政问责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被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 对被问责官员复出的原因、条件和程等问题作出具体详实的规定。
摘要:行政问责制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行政法律制度。虽然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行政问责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行政问责的主体单一, 行政问责的客体模糊, 行政问责的范围狭窄, 行政问责的程序不规范等。针对现有的立法缺陷, 必须完善行政问责制立法, 健全行政问责法律体系, 规范问责主体、问责对象和问责范围, 还要构建科学的问责程序, 真正实现依法问责。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立法,立法缺陷,完善
参考文献
[1]周亚越.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缺失及其重构[J].行政法学研究, 2005 (2) .
[2]张广军.论行政问责制的立法完善[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邢浩颖.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4]陈党.问责法律制度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5]傅思明.行政问责立法初探[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 (4) .
行政问责制有待完善 篇2
【摘要】在现代民主社会中,问责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内容,其本质在于对公共权力予以有效监督并对权力行使中的过失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最终目标是保证政府系统正常运行、遏制公共权力滋生腐败以及保障公共利益免受损失。责任观念强烈、问责对象明确、问责程序严格,是谋求行政高效率和社会公信力的现代政府的外在品格与内在约束。因此,将行政问责制视为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厘清其所反映的内部逻辑,明确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制度建构的有效路径,对于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以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内容】
一、序论
1.中心论题:社会管理创新完善行政问责制途径
2.写作意图: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与新变化的时代课题。我国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历经上百年所走过的发展之路,社会变革持续深入,不同阶层日益分化,资源流动不断加速,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矛盾,于短时间内在现阶段的我国得到了集中展现。经济社会领域的急剧转型迫切要求我国政府把握时代脉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而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行政问责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本论
(一)、我国目前社会行政管理制度
社会管理创新完善行政问责制途径要实现,首先应当明白我国目前社会行政管理制度到底面临着哪些问题。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纵向结构上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都存在着问题。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次则普遍存在着偏多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有4到5级的管理层级,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职能上的重合以及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还带来了大量的超编制人员,给我国的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纵向结构还体现在管理幅度上。管理幅度即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行政领导者直接领导与指导的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学者一般认为3-9或4-12个为好。不过,在中国省一级,改革前均管辖70-100个县(市),为此,自1983年实施地市合并改革以来,增加地级市一个管理层级,试行市管县体制;然而另一方面,在同级政府内部,又往往存在管理幅度偏小,“官多兵少”现象。同时,纵向结构的不合理还不利于政令的畅通,此外层级过多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障碍。
从横向结构上看,中国的部门结构即同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平
行分工关系有着很多的不合理。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在每个部门各自的工作的范围内,各个部门为了争取好的业绩纷纷各自为战、缺少合作,这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竞争,也消耗了很多无谓的竞争成本;在每个部门职能有交叉的范围内,各个部门又会互相拆台,同时为了避免责任,往往会踢皮球而采用无作为的方式来对待这部分工作,这样,显然会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不利于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2.行政组织编制及其管理混乱。行政组织编制是指法定行政组织的人员定额及职务的配置,必须根据职能的需要来设置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目前,我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很多岗位因人而设,编制因人而定,这会导致编制本身过大,而且在编的人员并不一定是该岗位最需要的人。这样必然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会滋生腐败。同时,由于对编制确定的不严肃,还会带来很多编制外的人员进入行政管理部门。这使得官僚机构越来越膨胀,而根据帕金森定律可以知道,行政机构中的工作数量和人员的数量是成反比的,越来越多的人消耗了纳税人越来越多的钱,却做着越来越少的工作。
3.行政监督明显不足。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主要由系统内部监督和系统外部监督两大部分。系统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由于每一级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所以要求上级行政机关能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显然是不现实的。行政监察机关虽然有法律赋予的监察权,但由于监察机关只能处以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而且由于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监察机关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机关这些年影响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审计监督只是审计机关依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财政(务)收支、个人收入、财经法纪等方面情况实行的一种专门性审核活动,它的职能范围仅限于财务方面的审核,所以也很难全方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我国的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执政党监督、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参政党、政协的监督以及公民的监督。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执政党实际上承担了很多行政职能和其他公共权力行使的职能,因此,它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于中立的位置去监督行政行为;同样,目前的中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地位还是无法和行政机关同日而语的,它们也很难切实地起到监督的作用;至于社会舆论和普通公民的监督都必须还要借助法律的途径,并不是最直接的手段。可见,我国的行政行为是缺乏有力监督的。
4.行政法制不健全或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我国的行政领域上还有很多法律空白,比如行政审批的手续非常繁琐,而且各地都有不同,这方面就需要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规定。较之无法可依,其实有法不依的危害更为严重。我国的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识,这不仅极大的破坏了法律的权威,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认同感。
(二)、行政问责制的提出对我国行政制度的重要性
中国行政出现那么多问题,于是行政问责制度便应时出现。行政
责任是近代国家责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主权在民”及“权力分野”原则的必然要求。在政府系统的运转过程中,“行政”与“责任”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获取权力,必然产生相应的责任;行使权力,必然形成必要的制约。行政问责制正是在“行政责任”上述内涵的基础上演化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问责主体和问责客体涉及范围的不同,关于行政问责制的理解也会产生不同的释义。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种观点:狭义的行政问责制是指针对各级行政机关中的主要负责人,在其任职期间于法定职权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过失没有履行或错误履行法定职责,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利益,或给行政机关造成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进而从行政机关内部予以监督和追究的制度。广义的行政问责制是指社会公众针对政府部门所实施的行政行为进行质询,质询的范围包括明确权力和责任的归属,并形成的常态化、系统化的制度规范。行政责任追究的内容不仅包括政府部门错误或违法做出的行政行为,而且溯及政府系统运行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不足、推诿扯皮等方面。面对社会公众提出的“合理质疑”,政府公职人员有义务就与其自身职责相关的绩效水平及社会效果接受质询并承担相应的处理结果。因此,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等问责客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履行或错误履行法定的职责,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政府机关的口碑、信度或效度,甚至损害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从而追究其相应责任的一种制度安排。
(三)、行政问责制在我国遇到的现实困难
行政问责制的构建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形势下是一项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行政问责制的推行能够有效地督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全面正确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政府管理的高效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及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目前,在行政问责制建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题和困境亟待解决。
1.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失衡,以同体问责为主,异体问责相对薄弱
问责主体可以分为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同体问责是指执政党内部对其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或政府行政系统对其内部行政人员的问责。而执政党对政府及其领导的问责在本质上因包含在同体问责之内。所谓异体问责的主要内容是指涉宪主体之间的问责制,其中包括人大、民主党派、新闻传媒、法院等对政府的问责。就我国目前问责的实践情况看,我国问责主体是以同体问责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异体问责的重要性。因此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弊端,比方说可能导致官官相卫、暗箱操作等严重问题,使行政问责沦落为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意义,从而就难以做到真正的问责。鉴于此,我国当前缺乏的就是异体问责。因此必须要加强异体问责的力度,能够切实地起到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目的。例如,建立对不信任官员的投票制,主要负责人的引咎辞职制,弹劾制等一系列的惩罚机制,要增加监督机制的创新手段,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通过一揽子的举措,让行政问责制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能够真正奏效。
2.行政问责制度的缺位
“运动性问责”、“政策性问责”、“人治式问责”等是我国目前实施行政问责制的主要方式,可以看出带有大量的人治色彩,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因而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惯例和传统。当前,我国适用的行政问责制的法规条例甚多,见诸各级党组织、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里,但这些文件条款大多是零散的,没有形成体系,也就不具有统一性。同时,法律条例中涉及行政问责制的条条框框很多,但是具体到实际事例的问责却显得模糊不清、笼统抽象,所以执行难度大,缺乏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这样就严重影响行政问责的顺利进行。
3.行政信息缺乏透明性和完整性
行政信息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信息的非对称性。在我国,大部分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部门手里,政府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公开,社会公众缺失知情权,行政问责就无从谈起。政府信息不透明,信息公开度不高,问责主体缺乏知晓权,导致行政问责难以实现。二是行政信息公开的不完整性。要问责行政官员的行政过失或行政不作为,必须首先要获得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然而政府部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公布信息的过程中只发布一些关于自身功绩的信息,或者一些无关紧要的资料,对政府过失的信息避而不谈或者较少发布,即使发布,透露的信息也反映不了实际情况,这种行为其实是愚弄社会公众和欺骗上级的不正当行为,由于此种行为使行政问责难以有效顺利开展。
4.问责的监督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实践中存在的行政体制内自查自纠的“同体问责制”,出现问题后由上级追究下级的责任,这种做法会让下级看到只要对上级负责就可以了,形成“怕上不怕下”的现象。政府部门即使处罚某些行政失职者,给其降职、免职或者责令辞职等一些程序也不为社会公众知晓,这就难免保证问责结果的公正性,这是由行政问责缺乏有效的监督所致。在很多的情况下,即使规定了监督部门,但在我国特殊的情况下,有的行政系统内部设置了监督机构,也只是形式。因为一个系统的监督机构和行政执行机构虽然是两个部门,但是是一套人马,不可能自己监督自己。这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和体制支撑。
(四)、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途径
有效地实施行政问责制,就要从整体上完善政府的问责体系,建立问责主体的责任约束机制,采取各种有效积极的措施,全方位地保证问责机制的顺利运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在继续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同体问责主体作用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发挥对外部系统的行政机关和领导进行问责的各种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作用的途径,尤其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特殊问责作用,也即是强调要加强异体问责的作用,切实实现人大对政府的问责制、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问责制、民主党派对政府的问责制、新闻媒体对执
政党和政府的问责制、人民法院对执政党和政府的问责制,从而有效地实现行政问责,监督行政权力的有效行使,防止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或误用权力。同时,要加大对“问题官员”的惩罚力度,严惩那些事故官员,应该制定惩罚机制。
2.加强现有的行政问责制度网络化建设
面对各地党委和政府的一系列过时或没用的行政问责制度,要进行一次系统地全面地清理工作,废除过时的问责规章制度,保留相对有实用价值的法律条款,确保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行政问责制度的效力、适用范围等明晰化,同时,适时制定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行政问责法”。加强行政问责的制度制定、执行、监督及信息反馈等制度网络化建设。针对各地的特殊情况,各地方政府部门在中央行政文责法精神的指引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的行政问责制度。另外要加大明晰问责条款的细化工作,如:问责的对象、范围、主体、客体、责任认定、期限等,严格准确地制定问责程序,制定可操作性、有实用价值的问责法规或规章,确保问责制度的权威性。
3.建立健全政府行政信息的公开机制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颁布的《条例》为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提供了信息条件,也为问责主体获得政府行政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政府的“自由裁量权”是不包括政府信息是否公开、公开的方式以及公开的范围,政府公开信息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各级政府必须依据《条例》要求依法公开行政信息,主动提供各种信息的获取渠道,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主要包括举行公开听证、实行民意调查、完善舆论监督、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等,确保社会公众全面准确了解政府行政活动的动态,把握相关信息,彻底解决社会公众获得信息的非对称性和非完善性等难题。同时还应该建立信访制度、社会投诉制度、社会考核制度等,保证行政追究信息渠道的畅通。
4.健全完善行政问责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实现责任政府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责任政府只能成为理想中的“空中楼阁”。因此建立系统、全面而有效的责任监督机制是实现责任政府的基础要件。行政监督机制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仅仅依赖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是远远不够的,且弹性较大,必须依靠系统的外部监督作为支撑和辅助,二者的相互结合才能保证问责机制的健康运行。而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包含人大代表、民主党派、新闻传媒、社会公众等组织群体或个人。
(1)人大代表的监督。保证党对人大的政治领导的同时,也要确保人大在国家监督中的最高特殊地位。2007年颁布的《监督法》中明确强调了监督的实效性问题。行政监督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其特殊地位,从而确保行政问责监督的有效实施。
(2)社会团体、组织及公民的监督。社会公众对行政官员的行为最清楚,因为行政官员与公众直接打交道,因此行政官员的一言一行都在公众的掌握之中,因而公众对监督最具有发言权。同时,也不可忽视社会团体和组织的特殊监督作用。
(3)新闻舆论监督。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对行政监督的作用愈来愈突出,具有特殊的威力,能有效地监督政府官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避免权力的滥用。
三、结论
行政问责制的旨义就在于“责”。一个负责人的政府是由所有参与政府管理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的公务员组成。公务员行使的每一项权力背后,都伴随着特殊的责任。建立行政问责制要在源头上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力、职责进行充分全方位的约束和规定。由于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对其所负责领域内的决策及施行负责任,因此他们应该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来行使权力,以减少工作中的差错和责任事故的出现。与此同时,行政问责制弥补了法律上的空白,因为即使公务员在工作中没有违法,但在政绩上无所作为,我们也可以通过问责制的实施,让一些公务员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也让他们承担政治责任和伦理责任,最终建立起廉洁、高效的责任型服务性政府。
参考文献:
[1] 《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 周亚越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06出版
[2]韩剑琴:行政问责制—建立责任政府的新探索[J].探索与争鸣.2004(8).[3]顾杰: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J].理论月刊.2004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 篇3
摘 要 权力与责任是不能分离的,有权力就必然有责任。近年来,“问责”、“引咎辞职”成为中国最热门、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有利于加强行政问责制理论基础的建设,有利于探索如何优化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型,有利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责任政府 公民 社会
在我国,问责自古有之。中国古代即有挪用救灾物资要被处以极刑的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问责制度。随着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行政问责制逐渐纳入我国法制建设的轨道。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对各级政府及其行政公务人员承担的各种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的,依据法定程序追究其责任,使其承担否定性后果。行政问责制的诞生,给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彰显了政治文明的进步。但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实施行政问责制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探究行政问责制的内涵,构建政府问责机制合理方式,对于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
目前在我国有部分党政干部仍有“官本位”思想,一些干部的领导权威胜过服务意识。“不犯错误就是称职官”成为一部分人的为官之道。推行行政问责制后,传统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将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无功便是过”。行政问责制的本意是强调权力的行使者明确自己权力的来源以及在运用权力时必须接受相应的监督,那些碌碌无为、社会公论差的政府官员,也都在问责之列。行政问责制对广大领导干部的“不作为”敲响了警钟,有利于制度的角度激发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谋好政”。
2.有利于推动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廉洁、高效的责任政府
现代民主政府必然是责任政府,而责任政府必然要求责任行政。责任政府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相关法律体系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建立了包括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这有利于打击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但在相应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的规定和追究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真空地带。行政问责制则填补了这个空缺,形成了一套更加趋于完整和全面的政府监督体系,它使得政府行政人员的行为被完整地置于监控之下,有利于增强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朝着建立责任政府向前推进了一步。
3.有利于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出台了不少举措,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淘汰这个紧密相关的链条上,由于缺少了淘汰机制,致使许多官员形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观念,损坏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并且直接影响到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不利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深层次原因分析,这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行政问责制。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共中央在2002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打造干部退出机制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规定因工作能力差或其他原因,不适于担任现职的,可通过一定程序责令辞职或降职使用。行政问责制的意义在于不仅从体制上体现了监督、惩罚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打破干部队伍“能上不能下”的陋规,建立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淘汰机制,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二、完善行政问责制的途径
1.完善问责法律规范,构建行政问责的法律依据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法律规范,应该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责任法律体系,为行政问责的运行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其设计理念就是由其作为民意机关产生并监督政府及其官员。与行政系统的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和问责相比,人大的监督和问责的优势在于它有更高的法理权威和外在于行政体制的超然地位,权威性可以使它居高临下的审视和督察政府的工作,超然性则可以使它摆脱部门利益关系的纠葛而能更好的监督政府的工作,追究政府官员的责任。为此,要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将各级人大对行政机关及选举、决定的人员的质询、罢免以及调查等监督措施予以细化,明确各自的适用范围,真正发挥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
2.构建全面的问责运行机制,保证问责的顺畅落实
实现行政问责制,除了制定严谨的法律规范、强化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培育良性的政治生态环境,还必须在政府运行的全过程和主要环节中,建立全面的问责运行机制,即责任制度保障与控制机制,以保证问责的顺畅落实。
(1)建立科学的责任评估机制
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政策责任评估制,达到客观、公正的效果,主要内容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确定合适的评估主体系统,它可以包括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因为他们较全面掌握政策过错的全貌;专业评估人员,因为不少管理工作涉及专业内容,专业人员才有专门知识进行评估;相关的政策受众,包括政策受益者与受损者,他们的评估能最大限度的反映民众的客观要求与意愿。另一方面,设立适当全面的评估标准,其中包括对公共政策的事实评估标准与价值标准,前者是政策的成本与效益比较、政府机构可能具有的执行政策能力与政策执行中实际投入能力的比较等,后者则指评估公共政策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社会公正的影响。结合以上两方面来综合确定责任承担主体与责任形式,确定政府决策部门和政策执行部门各自的职责内容及其实际履行情况,以此判断行政失范行为发生的环节及事故的性质和程度。
(2)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控制机制
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控制机制,是有效实施行政问责制的一大保障。按照问责规范规定的程序认定责任的承担者和责任形式,然后依靠责任追究控制机制确保责任的落实。从功能上,责任追究控制机制可分为责任追究监督机制和责任执行监督机制两种。责任追究监督机制体现在实现对问责过程的监督,以保证责任追究严格按照问责规范规定的主体、客体、程序、形式等操作,避免追究过程的随意性以及扭曲性。另外,责任追究监督机制还在于对予以追究责任的失范或失效行为进行修正,以求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确保行政活动的连续性。责任执行监督机制体现在将具体的责任形式施加在特定的责任人身上以达到责任追究的效果。
3.健全行政问责配套制度,促进制度变革的全面展开
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除了要注重培养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观念并且建立制度约束之外,还应该创建一整套良性循环的体制生态环境,即以完善的行政问责相关配套制度来促使行政问责制的持续有效发挥。
(1)培育责任意识,加强行政问责的文化建设
应注重公务员道德自律,使责任观念和问责意识内化于其道德准则中,化制度约束为道德约束,实现制度约束与道德约束的有机结合。问责理念建设是问责文化建设的前提。首先,树立法治理念,推动问责文化建设。在明确问责理念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问责文化的教育。一方面,对政府公务员进行深入持久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公务员问责教育。另一方面,对公众进行行政问责的教育和灌输,让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行政问责,积极参与行政问责,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良性的问责文化环境。
(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负责任的政府要求改变以往政府对所有事务大包大揽的做法,将其职能限制在该管而且有能力管得好的方面。负责任的政府也不是不要权力,而是将要划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与个人的权力边界,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建立行政问责制就相应地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蕴含了如何更公正、更有效的行使公共权力的价值诉求。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就是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将其与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务公开以及其他有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张成福.责任政府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2).
[2]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邓正来(主编).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李强."官员问责"重在制度化.新闻周刊.2003(10).
行政问责制有待完善 篇4
(一) 香港高官问责制的背景
高官问责制在香港的推行不是特区政府的一时冲动, 而是有其内在的政治经济根源, 深思熟虑的。从20世纪末, 香港开始面临着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剧烈转型。在经济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香港经济转型加速, 逐步从传统经济向以资讯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转变。
(二) 香港高官问责制的主要内容
概括起来, 高官问责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政治任命问责官员, 实行有别于公务员的聘用离任条件
问责官员实行权力机关聘用是新制度与原先体制的一个鲜明的区别。行政长官不仅能够从公务员队伍内也可以从其以外物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予以任命, 这样一来就扩大了问责官员的选拔范围。
2. 问责官员向特首负责, 对政策成败及个人操守的重大问题负政治责任
特区各司的14位高官由特首政治任命, 统一受行政长官领导, 各自负责行政长官制定的政策范畴, 统领所辖部门的工作, 制定政策, 解释政策, 为政策作推介, 争取政策获得立法会和市民大众的支持, 并为政策的成败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2]。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是行政长官的左右手, 行政长官对于日常事务的管理, 继续倚重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的协调和统筹。律政司司长则处理部门内的工作, 负责检控工作, 是特别行政区的首席法律顾问[1]。
3. 问责高官全部进入行政会议, 强化行政会议工作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初期, 行政会议作为特区首长的政策顾问班子, 由于行政会议成员与政府高官关系欠佳, 所以不能为政府的政策制定上提供很好的咨询和建议, 最终导致特区首长和顾问班子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部分行政会议成员私下曾埋怨他们无权无责, 而高官则有权无责[2]。
(三) 香港高官行政问责的成效
1. 拓宽了选拔和任用公共政策制定者的渠道, 加大了政府的开放性
高官问责制的推行, 建立起了面对行政体系内外选拔任用政府高层官员的新的机制。这样就打破了以往政府“进难出也难”的机制, 问责官员全部脱离公务员编制, 行政长官从公务员体系内外挑选问责官员, 如有重大失职等错误的, 可以随时撤换。
2. 推动政府官员在政策过程中更加重视民意, 提高了政策的回应性
在新制度下, 问责官员有别于职位常任的公务员, 他们必须要为他们所制定的政策承担相关政治责任。这会促使他们更加重视民意, 更体察民情和敢于面对大众, 用施政成效的赢取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3. 加强了行政主导和政策团队合作, 提高了政策的有效性
首先, 行政会议的核心是行政长官及所有问责官员, 类似一个“内阁”形式的运作, 这样政府推行政策时目标更加明确, 方向更加一致, 效率更加高, 更加符合行政主导的原则。此制度实施促进了政府在推行政策时更加最优化的利用资源, 因而, 也更加及时和更负责任地为广大市民服务。其次, 新的高官问责制度也会使相关官员的工作方向更加清晰明朗。
4. 基本理清了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各自为势的角色, 维护了公务员体制的稳固
香港特区政府的高官问责制是在确保公务员架构稳定、延续的大前提下, 是在原有公务员制度上面增设新制度。这种制度安排不仅使原有公务员体制的优点得以保留, 更使公务员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了。
二、香港高官问责制: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有益探索
1.特别重视特区立法会问责
香港经过百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个各个问责机构协调配合, 以立法会作为主干问责机关的行政问责体制。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责任追究手段和方式, 如质询、调查、信任表决、弹劾, 丰富的问责手段和方法使得议会机关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追究行政人员的责任。中国人大问责更是困难重重, 所以我们应借鉴香港和西方的先进经验, 建立合理的问责机制, 实现人大问责的专门化、职业化、实效化。
2.香港有完善的配套法律机制与行政问责制相适应
行政问责制必须有完备的配套法律机制与之相配合。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 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合理、科学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但在中国大陆地区, 行政知情权仅仅停留在有关条文的理念层面上, 宪法还没有明确规定公民这项权利, 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法律机制也不完善。行政公开只是配套机制的一个方面, 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香港对于建设与行政问责相配套的法律制度的决心。加强相关立法, 健全相关制度是健全行政问责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香港将道德约束纳入法律体系, 实现道德问责法制化
在行政问责方面, 西方国家和香港很重视道德问责, 而且他们对于国家官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约束是十分严格的, 甚至是近乎苛刻, 特别表现为将这种道德约束纳入了法律的体系, 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 实现了道德问责的法制化。中国目前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缺乏细化、具体化、可操作性不强、对于违反者惩处也不严, 所以对于目前出现的行政人员不违法, 但又不合理的行政行为缺乏惩处的合理依据。
三、香港高官问责制对完善中国大陆行政问责制的启示
(一) 大陆政府借鉴香港高官问责制成功经验的可行性分析
1. 政府官员在政策过程中重视民意, 提高政策回应性具有可行性
香港高官问责制度下, 问责官员有别于职位常任的公务员, 他们必须要为他们所制定的政策承担政治责任。中国政府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的具体的制度建设任务, 主要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等等。意在构建一个“群众参与、专家咨询以及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3], “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4], 从制度上保障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2. 完善配套法律机制与行政问责制相适具有可行性
行政问责制必须有完备的配套法律机制与之相配合。香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 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合理、科学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其代表就是高官问责制。在中国大陆, 行政知情权仅仅停留在有关条文的理念层面上, 宪法还没有明确规定公民这项权利, 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法律机制也不完善。
3. 将道德约束纳入法律体系, 实现道德问责法制化具有可行性
在行政问责方面, 西方国家和香港很重视道德问责, 而且他们对于国家官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约束是十分严格的, 甚至是近乎苛刻, 特别表现为将这种道德约束纳入了法律的体系, 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 实现了道德问责的法制化。中国目前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缺乏细化、具体化、可操作性不强、对于违反者惩处也不严, 所以对于目前出现的行政人员不违法, 但又不合理的行政行为缺乏惩处的合理依据。
(二) 大陆行政问责制所要借鉴香港的几个方面
1. 强化异体问责力度
香港高官问责制在问责主体上拓宽问责人员的渠道, 立法机关, 社会精英, 名流贤达可以提出意见进行问责, 普通的市民也能够对政府的施政方针提出质疑。删除了过去殖民统治者的歧视, 使得政府政务能够让广大市民了解。
大陆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问责制度, 也必须要加强异体问责力度。一方面要明确人大监督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监督的积极性。
2. 问责运作制度化
行政问责制文化基本上在香港特区建立, 各种健全责任制度及强可操作性制度, 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行政问责制度中的标准更加一步的明确授权与监督之间的功能, 各种情况考虑的十分完备。行政问责的过程也是有章可循, 达到标准的法制化、规范化。
问责制是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是授权与监权的功能性载体。必须建立的失职、失责追究制度, 才能保证问责制建立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 并能在实施责任追究时, 在各个方面和环节上都能顺藤摸瓜, 找到具体的责任主体, 使每一位行政官员都明确自己岗位的职责, 克服传统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不清、职责不明, 出现问题无人负责、无法追究的现象。
3. 完善问责的法律法规体系
《基本法》作为香港特区的法律系统总体上的指导, 具体到单个法律上大致还是以前设施。所以说, 香港的司法应该是比较完善的。国内在这个方面要加快和完善。要借鉴就要有的放矢的借鉴不能全盘照搬。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要做到:
第一, 要加快相关立法, 填补实行行政问责制可能遇到的法律空白, 确保有法可依。第二, 要统一从中央到地方所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条例等的效力、适用范围, 理顺相互关系, 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第三, 在立法的具体要求上, 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 必须对行政责任的范围、承担主体、责任判断、责任方式、期限、程度、赔偿等问题进行明确的和具备可操作性的规定, 切忌笼统、模糊。
摘要:行政问责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面旗帜。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中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现代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 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成为了新时期政府公共管理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行政问责,高官问责制度,大陆,香港
参考文献
[1]李永清.高官问责制:香港行政体制的重大改革[J].特区理路与实践, 2002, (9) .
[2]汪永成.香港“高官问责制”审视[J].暨南学报:人文与社会科学版, 2004, (5) .
[3]温家宝.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大预防腐败工作的力度——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2-16.
【行政问责制有待完善】推荐阅读:
行政领导问责制05-22
行政问责制问题07-23
行政问责制建构08-25
浅析我国行政问责制08-30
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10-18
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07-31
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09-03
城镇化融资有待创新07-30
有待改进的教室初中作文05-11
发展党员工作有待加强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