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共7篇)
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篇1
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巡查 提高监管效能
为进一步强化市场管理工作,实现职能到位,县局对市场巡查工作采取了每月通报制,由市场局牵头与经检局、企业监督股、消保股、食品股、商广股对全县工商所市场巡查打传、清无、农资、食品、商标广告、消费维权工作情况及巡查记录内容进行评审,进一步规范巡查人员填写市场巡查记录,使市场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局同时每天通过网格化监管系统对各所市场巡查情况进行网上督查,查看各所对系统监管数据责任人分配、市场主体行业划分、数据录入内容和实际情况、以及数据录入完的完整性、巡查处理意见和结果等内容。对记录缺项、内容不完整或有逻辑性错误的的及时告知巡查人员提出补充、修正、删除,指导巡查人员如何记录一份完整有效的巡查记录。通过指导、督查、整改等各种措施,促使得工商所运用系统数据统计自动提示与实地检查有效的结合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带动了执法办案工作较好开展。截至目前,全局通过市场巡查查办案件680件,
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篇2
关键词:种业,市场,准入
1 前言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古老的产业,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是经济再生产、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民为政要, 农为国本, 种为农先”, 民富则国强, 农业兴则国家兴, 种业兴则农业兴。种子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源头, 是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一切现代农业技术、农艺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种子这一载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自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种子开始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环境下流通。当下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在这种环境下, 一个健康、净化的种子市场对于粮食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市场监管的角度, 就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构建和谐种子市场秩序,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为今后推动本地区种业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什么是种子市场
种子市场是对种子有购买能力的需求, 也是对种子有需求且有能力购买的农户群体。种子用户有购买动机和使用某品种的习惯, 真正采取购买行动而成为某一品种的使用者, 还要有一定的购买力作经济保证。种子用户的收入是影响种子购买力的最重要因素。纵观我国种子商品化和种子市场的发展进程, 无不与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收入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农民使用商品种子、优质种子, 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反过来, 优质新品种的采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思考分析
3.1 建立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 种子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市场监管难度也是日趋明显。在如此发展趋势下, 我们的种子市场管理队伍既要懂得市场执法程序, 又要了解相关的农业技术;既要有较高的管理素养, 又要有较高的法律水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另一方面要将培训与实践、考试与考核结合起来, 建立一支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 真真正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执法, 为地方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3.2 严格市场种子准入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相关规定, 市场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市场经营者在取得相关的经营许可证明之后, 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营业执照。负责种子市场准入的相关部门一定要落实经营许可制度, 对于种子经营、加工、仓储、生长等等各个环节要严格实地检查, 确保合乎法律程序, 取得相关资格证明之后, 方可按照规定发放资格证明。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 如下情况可不用办理经营许可证:经营不在分装地包装种子;受有经营许可证证书书面委托代销种子的, 可不用办理经营许可, 但是必须要办理营业执照, 并在地方种子管理机构备案过。除此之外的, 一律可视为无证经营。对于无证经营的单位, 勒令其整改, 否则吊销其经营许可。
3.3 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
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 要落实种子档案管理制度。将出售种子的来源、去向、质量、品种, 购进人、售出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等, 严格登记备档。种子经营备档至少要保存到售后两年以上, 这样可保证售后种子服务的跟踪到位。种子售后当年, 要根据经营档案记录情况, 组织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 做好技术指导。尤其是在作物性状表现突出时期, 有效地跟踪调查, 可及时了解生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及时为生产户主提供技术指导, 保证农作生产的顺利开展。
3.4 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指出种子进入市场必须要将种子真实信息披露给购买者, 明确了种子标签真实制度的重要地位, 这样做可有效规范国内种子市场的销售行为, 也是提高流入市场种子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 建立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也为市场监管机构加强种子适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由此, 必须要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在实际市场经营过程中, 必须要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制作种子标签, 标签要详细备注种子的名称、栽培要点、适种区域等等法定信息。这样可保证农民放心识别购买, 切实提高准入市场种子质量, 维护了农业市场秩序,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5 加大种子质量监管力度
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 也是决定着农业收成好坏的关键所在。当下, 由于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也在情理之中。为了防治种子案件的发生, 必须要将种子质量监管落实到位。对于市场买卖种子, 要定期进行抽检。尤其是在种子收获后播种前, 重点抽检种子生产大户和种子经营企业。对于抽检后的结果要及时公布于大众, 对于质量不达标的种子坚决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保证准入市场种子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勇.狠抓队伍建设全面履行职责强化种子市场监管[J].中国种业, 2012, (10) :40-41.
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篇3
一、少儿文学独占鳌头 ,市场集中度低
我们分析2015年少儿图书零售市场码洋结构图可以发现,2015年少儿文学依然是少儿图书零售市场最大的细分门类,码洋比重为37.15%;其次是卡通/漫画/绘本和少儿科普百科,码洋比重为18.72%。在成长性方面,2015少儿图书除卡片挂图外,其他细分门类均实现了增长。
相对的,增幅最快的为少儿英语,这与各大少儿出版机构纷纷设立相应的产品线不无关系。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丽声拼读故事会”产品线,一推出便获得读者好评。除此之外,少儿科普百科与卡通/绘本/漫画成为令人瞩目的并保持高增长的板块,两者同比增长情况分别为21.80%和27.50%(见图2)。值得注意的是,少儿文学虽然保持了正增长,但是增速回落到了平均水平之下。虽然少儿文学凭借众多名家名作,占据了童书市场近4成的份额,但这样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其缺少新人畅销书作品的窘境。
在少儿图书更新速度上,2015年新书品种数超过3.2万种,新书更新率为14.7%,快于整体市场(12.36%)。新书码洋贡献为15.83%,近几年连年下跌(最高时曾高于30%),且低于整体市场的18.69%。少儿新书收益能力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畅销新书系列相比往年大大减少(见图3)。
在收益能力上,通过开卷提供的数据,2016年1—2月少儿图书在整体市场中的码洋比重为21.54%,较2015年同期略有收缩,但动销品种比重依然呈上升趋势。这反映了少儿图书的收益能力有所下降,往年的畅销系列在2016年表现欠佳也是原因之一。
在少儿图书市场集中度上,2016年1—2月,整体图书市场CR5(出版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5家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为10.19%,而图书市场为低集中度市场(低于30%)。少儿市场CR5为27.07%,相对集中度较高,但比起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市场,少儿图书市场的集中度仍然较低(见图4)。
在渠道市场结构上,无论是实体店渠道还是网店渠道,少儿文学、少儿科普百科和卡通/漫画/绘本都是规模较大的三个细分类。其中,少儿文学无论在实体店渠道还是网店渠道,其销售量都强势领先。少儿文学在实体店渠道的占比也超过网上书店,其在实体店渠道占比为47.66%,在网店渠道占比为36.83%(见图5)。相对的,卡通/漫画/绘本和少儿科普百科则在网络渠道销售占有绝对优势。
二、华东六少成绩亮眼,浙少社领跑
在分析少儿出版机构方面,华东六少极具代表性。作为中国童书市场的领头羊,华东少儿出版联合体成立30年来,一直致力于整合中国最优秀的少儿出版资源,打造中国少儿出版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出版品牌,并持续领跑中国童书市场。
“天下童书,半出华东。”通过对华东六少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少儿图书出版现状,也能从侧面反映专业少儿出版社的整体发展情况。
在综合零售排名的前十名中,华中六少占据4席。在实体店渠道中,华东六少在少儿市场的整体码洋占有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领先优势较为明显(见图6)。
在2015年少儿综合零售市场畅销书作家排行榜中,前10名畅销书作家的作品有52.09%的码洋来自华东六少。2015年排名前100位的畅销书品类,华东六少占据77个席位,同比增长18.46%。其中,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表现尤为突出。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少儿文学市场的优势非常明显。目前,该社的畅销品牌主要集中在少儿文学,其少儿文学比重占到81.00%。在综合零售排名上,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在零售排名和实体店排名均为第1,网店排名第2。该社的畅销书代表为“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查理九世”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具体畅销品种为“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新分册、新系列“查理九世(彩图版)·不可思议事件簿”。
明天出版社在少儿文学、卡通/漫画/绘本类市场的优势明显,其中,该社在少儿文学在各渠道表现较为均衡,如在零售排名、实体店排名、网店排名均为第4,而卡通/漫画/绘本类在网店渠道的销售明显优于实体店渠道。该社少儿文学代表畅销书为“笑猫日记”“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卡通/漫画/绘本类代表畅销书为《猜猜我有多爱你》,畅销品种仍是“笑猫日记”系列新分册、《沈石溪作品·吃狼奶的羊》。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卡通/漫画/绘本类码洋贡献率较高,同时,其在少儿科普百科和少儿文学两大类别的码洋贡献较为均衡。该社在网店渠道排名第1,优势明显,其中收益贡献最大的卡通/漫画/绘本类畅销书“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该社畅销的品种为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新分册(卡通/漫画/绘本)、“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系列新分册(少儿科普百科)。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网店渠道的表现优于实体店渠道,尤其是在少儿文学市场。该社推出的许多系列图书都在网店销售,其少儿文学代表畅销书为“金麦田品格教育精品阅读系列”“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爸妈太过分》;卡通挂图类畅销的有金葫芦双面挂图·汉语拼音(最新版)。该社最新畅销新书为 “中外动物小说精品(升级版)”系列(少儿文学)、“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精品集(拼音版)”系列(少儿文学)。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实体店渠道的表现优于网店渠道。在该社少儿收益贡献较大的细分类中,实体店的地位均高于网店。该社少儿文学代表畅销书为“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草房子”“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青铜葵花”;卡通/漫画/绘本类代表畅销书为“国际大奖儿童成长绘本”系列、“巨神战击队”系列。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少儿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总体来看,该社在实体店渠道的表现优于网店渠道,在少儿文学和少儿科普百科的地位相对较高。该社少儿文学类畅销书为“陈丹燕经典青春文学系列·我的妈妈是精灵”、《童年河》;卡通/漫画/绘本类代表畅销书为“蜗牛故事绘(有声版)”。该社最新畅销新书为 “蜗牛成长树”系列(少儿文学)、“蜗牛国学馆”系列(少儿国学经典)。
三、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绘本原创力需加强
通過数据以及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少儿图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少儿图书出版在整个图书市场中长期保持非常好的成长性,非传统出版社纷纷进军少儿图书领域,表现活跃。其中,既有传统少儿出版社以新的市场竞争主体成立合资公司或子品牌,也有非传统少儿社迈进这一领域。
同时,少儿图书的原创能力,尤其是绘本图书的原创能力需加强。在2015年少儿图书领域,最畅销的100种图书中有六成是出自中国作家。然而在绘本图书市场当中,外国作家作品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国内原创作家的作品仅占两成。一般来讲,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国内的原创占比应当更大一些。但由于我国的绘本图书市场仍处于开发过程当中,国内原创内容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步伐,只能依靠大量引进国外作品。对此,有不少专业少儿出版社的负责人表示:将会加快原创绘本开发,争取在2016年推出一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原创绘本,真正将国内原创绘本市场培育起来。
如何加强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 篇4
一、目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几点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在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有的运管执法部门在提高执法效能,引导道路运输经营者发展方面,存在着责任意识不强,目标不明确等弊端,整个监管过程缺乏系统组织,总认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老一套、老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二)缺乏预防,管理被动。在运输市场监管环节中,由于监管思维上的局限,运管执法部门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往往是事后的,缺乏超前性的预防机制,事后监管措施也比较分散,缺乏力度。
(三)以罚代查,以罚代管。当发现违法行为时,既不诚心、不耐心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也不认真分析事发的主观原因,只是简单地实施处罚,以致一些带有共性的屡查屡犯的违法行为难以根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能发挥和执法效果。
(四)忽视源头,存在死角。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运管部门对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主要防于客货运输,很少到客货运站场、维修厂、二级维护修理厂等源头进行监督检查,导致市场监管存在死角,使得经营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运输市场秩序得不到维护。
二、加强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的对策
1、运输市场监管的目的和原则。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的目的是遵照道路运输法规、规章,纠正道路运输市场的违法行为,保护运输经营者及其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工作应当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合理高效原则。根据道路运输行为的特征,选择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实施监管。比如:能通过检查材料来实施监管的,不到路上去检查。二是对违法行为的处理,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即:能通过教育解决的,原则上不罚;能够轻罚的,不重罚;证据不充分的、不确凿,违法性质难于确定且社会影响面不大的暂不罚。
2、实行运输市场管理行政合同制度。《行政许可法》和《道路运输条例》规范和调整了运输管理行政许可行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更加着重于许可后的经营行为上。运管部门完全可以与运输经营者在经营行为上进行约定,以取得监管效果。这种约定可以贯穿于整个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始终,如运输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违章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等。
道路运输经营者在被许可后,进入市场经营前,运管部门可以与其签订行政合同,主要内容是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杜绝违章违规等,还可以探讨采用经营者缴纳一定履约保证金的形式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合同中,可以明确约定若经营者不履约,运管部门有权没收保证金。保证金专款专用,必须符合公益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用于履行合同相对的行政奖励;
(2)用于建设向全体经营者开放并为之服务的监管平台;(3)用于维护公共安全和运输秩序的应急资金储备等。
结合信用考核制度,运管机构可以与运输经营者以经营信用、市场信用、服务信用、完费信用等为重要内容签订行政合同,按照信用度的高低,在运力许可,取得线路经营权等方面与运输经营者约定。
3、统一监督检查范围,科学划分监督检查内容。运管机构在强化运输市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应当全面开展车辆维修,运输服务市场的日常监督检查。要定期分析各个道路运输市场的运行情况,均衡督查力度,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消除死角。
各级运管机构应将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中的禁止性行为进行全面汇总,科学分类、明确检查内容、时间、场合、检查方式以及执行人,以大大降低日常监督检查成本,提高督查效率。
4、依法规范日常监督检查方式。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运管机构要以道路行为的科学分类为依据选择最佳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扭转仅仅依靠路检、路查实施监督检查的局面;以核查反映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为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降低监督检查成本,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完善举报查处制度,公开举报电话。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应尽可能少使用有争议性的方式,避免引发行政诉讼。
5、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要严格执行《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上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建立责任追究制,追究行使执法权造成的过错行为。哪个环节、哪个岗位存在过错行为,就追究哪个环节和哪个岗位的责任。
6、探索运政稽查新举措。运政稽查作为市场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属于硬性监管手段。因为大部分稽查涉及到行政处罚,所以在稽查、处罚过程中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目前应特别注意防止以罚代管的倾向,实行人性化执法,注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不能一罚了之。
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篇5
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环境令人担忧。制作销售假保健品、在保健品中掺入西药、夸大保健品功效、以保健品代替药品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以各种欺诈的手段进行销售等众多问题随处可见。媒体中大量夸张保健品功效的广告宣传,对消费者有不小的误导作用。
保健品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类产品。从理论上讲,保健品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补充人们从食物中难以获得的(或者获得的量不足)、同时又是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如一些微量元素等),以促进人体健康。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健康,于是消费保健品的人越来越多,保健品市场也随之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保健品企业共有2054家,总产值超过2600亿元,年产值上亿的企业有70多家。更多文章请浏览《会销人网》
但是,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环境却令人担忧。制作销售假保健品、在保健品中掺入西药、夸大保健品功效、以保健品代替药品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以各种欺诈的手段进行销售等众多问题随处可见。翻开正规出版的各大报纸,你可以看到“纳豆激酶两小时化开浑身血栓”、“高血压不吃药降压又稳压”„„打开广播,随时会听到某某“医学专家”推荐某某保健品,让你不吃降糖药也能使几十年的糖尿病痊愈„„还会有很多以前“老病号”的大爷、大妈出来现身说法,告诉你他服用了某某保健品,多少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症、脑血栓、冠心病等有了明显的改善„„更有不计其数的在公园、社区、医院等公共场所向公众散发的宣传各类保健品的小报„„总之,媒体中大量夸张保健品功效的广告宣传正以极大的诱惑力吸引着广大中老年患者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消费者,不仅让消费者花了不少冤枉钱,也让一些患者延误了就医与治疗,甚至威胁着他们的健康。
保健品市场乱象多
一位从美国回国探亲的朋友向笔者抱怨,他的父母不相信医生、不相信儿女,有病不吃药,专门相信电话销售的各种保健品。每月会用几千元钱去吃那些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让老人健康每况愈下的保健品。他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保健品市场的这种乱象没人管?应该承认,相关部门对保健品生产与销售的监管远比对食品和药品的监管薄弱得多。
保健品市场的乱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虚假宣传和夸大保健品的功效。保健品的消费对象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因为,从40岁开始特别是进入老年(60岁)以后,人们衰老的速度加快,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慢性病出现,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眼底黄斑病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各种老年性疾病。从医学上讲,上述这些疾病很多是无法完全治愈的。只能通过使用一些药物、改变个人生活方式、放松心情、减少糖盐和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量、适当补充相关营养来加以控制,以使各种疾病保持稳定,延缓其发展。正因为许多老年性疾病无法完全治愈,就给了保健品夸大其功效宣传的空间。仔细看各种广告宣传,会发现凡属医学上治不了的病,一定会有假药和保健品能治。什么服用某某保健品对降血压、降血糖一周会有明显效果,3个月可以恢复正常;什么吃药有负作用,吃某某保健品不产生任何负作用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地去血栓、化血糖„„在保健品的广告中随处可见。老年人由于治病心切,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都会花钱购买。
其次,销售方式有明显的欺诈倾向。据笔者了解,目前大多数中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渠道并非药店、超市、保健品的专卖店,多数是通过电话销售和大型健康咨询会进行购买。这就绕过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电话销售员经常假冒保健医师,以关心老人健康为名经常打电话与老人聊天,“问寒问暖、了解病情”,然后以很高的价格向老人推销保健品(或者就是假药)。一些人(即保健品生产者或相关利益方)假借某某医学研究会、保健学会或是编造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医学方面的机构,租一个礼堂开办大型健康咨询活动,向中老年消费者推销保健品,并由此获得中老年人的电话,以后变着花样地欺骗他们(特别是独居老人)赚取钱财。笔者自己和身边朋友的家人都有过上述经历。这些“保健品推销员”的骗术十分高明,经常会让老年患者拒绝就医和吃药、拒不接受儿女的劝告,执意将自己养老金以及儿女给老人的零用钱、甚至是自己的积蓄都用来购买所谓的保健品。有的老人被骗购买的保健品在家里堆了一柜子,但还是不断相信各种广告和“保健医”的宣传,购买不断翻新的保健品。当家属要为老人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时发现,不断打来的电话已将来电显示设法屏蔽掉了,你根本无法找到销售人员的踪影。
第三,以虚高的价格骗取老年消费者的钱财。非正规渠道销售的保健品即使不是假货,销售者也往往会以一个虚高的价格卖给老年人。因为,老人(特别是独居高龄老人)往往因行动不便,家中儿女不在身边,他们无从获得该保健品的真假及价格的信息;又因为多数老人治病心切,对保健品的推销者缺乏防范意识,用了高价保健品后发现对自己的病没有任何效果,多数老人也会认为自己的病就是难治,买保健品本来就是试试看的,因此不会去投诉或举报销售者。摸透了老人的心理,推销者往往以进口产品、高科技制品、新产品、具有特殊功效等“原因”要求老人支付极高的价格,并以买三送一或送二等为诱饵尽可能让老人更多地购买。目前城市当中中等收入以上的老人每个月花上千元甚至几千元吃保健品的不在少数。但事实上,多数保健品的不应有推销者向老人出售时那么高的价格。
第四,销售假保健品。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无从知道保健品的真正质量和其功效。仅从包装和上面的标识也不能判断保健品的真假。如果保健品的销售渠道如上文所述,没了监管,可以想见保健品的真假。如果说保健品只不过是些淀粉之类无害的物质没有任何功效,老人只是让骗子骗了点钱也就罢了,但危险的是不论单纯服用真假(无害的)保健品都可能耽误治疗,使患者病情更加严重。更令人担心的还有用药品冒充保健品的。据我的朋友介绍,他母亲是一个几十年的老糖尿病患者,最初一直服用降糖药,但听说有一种保健品可以降糖,转而每月花几千元吃该保健品。血糖降的比正常人还要低,人变得浑身没劲,家属怀疑该保健品中一定有大剂量的降糖药,但无从证实,老人仍坚信其疗效不肯停止服用,家人十分担心。
市场监管待加强
保健品销售市场的乱象让消费者无所是从。一些年轻人改从国外购买保健品,以防买到假货。但大多数老年人却被蒙在鼓里,不断地损失金钱与自己的健康。是该加强保健品监管的时候了。
要治理保健品市场的乱象,首先要把住广告宣传这一关,一定要杜绝虚假宣传。要重点监督主流媒体(特别是老年报、广播、电视、晚报等对老年人影响比较大的媒体),严禁对保健品作用作“疗效”类的夸大宣传,特别要禁止让“病人”出来现身说法这种宣传方式。否则要追究相关媒体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另外,政府监管部门要规范保健品的宣传方式,例如禁用哪些语言表达方式等。
其次,要利用媒体(如广播、电视的一些生活类栏目)请相关专家介绍各类保健品的真实作用与正确的使用方法。还可以请相关专家出版一些书籍,告之消费者各类保健品的主要成份、对人身健康的主要作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从而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保健品。
再次,监管部门要本着对广大消费者健康负责任的态度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对市场上销售保健品的质量检测,不仅要对生产厂家出厂的和各大零售商(包括像家家乐购、益生康健这样的网上及电话销售商)销售的保健品进行经常的抽检,还要设法对传销、电话销售、健康咨询推销等方式进行销售的保健品进行检测。各城市要向广大消费者公布监管部门和相应检测机构的电话,方便消费者的投诉和对可疑产品的检测。对违法制售保健品的企业与个人要严加处罚,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监管部门要利用各种渠道与机会,将骗子不断翻新的骗术公之于众,以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防止受骗上当。
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篇6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海丰县农业局
2013年8月20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群众餐桌安全、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抓好农业投入品管理,特别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是实现从源头管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认识,去年以来,海丰县农业局紧紧围绕“三打两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始终把直接面向农民、农村,服务于农业的农资监管工作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坚持“以信用促监管,以监管强信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行农资监管新机制,着力强化农资产品监管,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其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商务诚信是社会诚信之基。为提高农资经营主体诚信水平,海丰县农业局结合“两建”工作的开展,着力在培育诚信理念、落实承诺制度、推行连锁经营三个方面营造良好的诚信市场氛围。
(一)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营造氛围促守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采取送法下乡、现场咨询、组织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农资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普及识假辨假知识,积极引导全县农资经营单位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信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促进农民群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近年来先后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资打假、农资市场监管、农业科技下乡”宣传活动1 0场次,印发《农药管理条例》、《国家禁用2 3类农药》《假冒伪劣农资识别知识》、《致全县农民群众的一封信》等各种宣传资料共8000多份。通过开展宣传培训活动,营造了农资打假和使用放心农资的良好氛围,提高了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意识。
(二)推动经营者落实诚信守法承诺,奖惩分明强信用。组织农资经营企业向农民朋友公开承诺:一是模范遵纪守法;二是严格保证质量;三是强化优质服务;四是坚持诚信守约。同时,编制出台《海丰县“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落实以等级评估推动信用建设的工作措施、对与经营户信用相关的主体资格、遵纪守法情况、合同管理、质量认定、受奖情况等信息进行量化,定性分析评估,实施动态监管和信用分类监管,对信誉好的企业给予扶持和鼓励,对失信企业予以警示或限期整改,对多次或严重违法的“黑名单”企业向社会曝光并重点监控,形成“守信奖励、失信惩戒”的激励约束机制,打造农资经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信用环境。目前有中荣农资公司等10家经营企业被评选为文明诚信、守法经营的“农资放心店”,其中县级2家、镇级5家、行政村级3家。
(三)大力推行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品牌主导保质量。针对农资经营主体复杂、数量多、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以及进货渠道多、成本高、品种少、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把打假与扶优相结合,积极培植龙头企业,打造主导品牌,构建连锁网络,从农资生产经营的源头着手管理,标本兼治。在推行农资连锁经营模式中,首先是确定经济实力强、信用基础好的“汕尾市中荣农资有限公司”为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从网点建设、农资价格、配套设施、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突出主渠道,打造“中荣”主导品牌;其次是支持龙头企业按照“自愿参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共担责任、共同发展”的原则,吸纳已取得农资经营资质网点加入农资连锁经营,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标识的“五统一”管理,做大做强农资连锁经营站点;再次是积极推动农资监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督促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连锁店竞争退出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连锁经营店销售的农资产品质量100%合格,让农民放心农资消费;健全农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农资连锁网络信息共享,减少营销的中间环节,提高经济效益,吸引镇(村)农资经营店加盟连锁经营,形成多层级、多渠道、纵横发展的购销网络,做到以网络连锁促进企业诚信,增强企业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中荣公司已发展连锁经营店65家,占全县农资经营主体的46%,配送网点已覆盖全县各个乡镇,初步建立了高效、畅通、有序、优质的农资经营新体系,达到了部门增效能、企业大发展、农民得实惠的良好效果。去年“中荣”农资销售量6.6万吨,销售收入18 300万元,连锁经营体系内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供应量保持在全县总需求量的8 0%以上,如今的“中荣”农资已是打得出、叫得响、深受农民欢迎主导品牌。同时,“五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使连锁经营商足不出户就可获得自己所需的农资商品,既减少了采购成本,又规避了采购风险,经济效益也得到大大地提高,农民也因此得到了成本降低、价格平稳、计量标准、无质量风险、农技服务到家五大实惠。
二、强化经营主体责任,促进农资监管制度有效落实
明确农资经营者责任是农资商品质量保证的关键。因此,在落实农业部门对乡镇农村“三站”实行业务管理,供销部门对乡镇、村农资经营点日常管理责任,严把进货、上架、售后“三关”的基础上,一方面按照“打击与规范并重、治标与治本兼顾、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督促指导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农资商品索证索票管理制度》、《农资商品进货查验制度》、《农资经营企业诚信自律公约》等自律管理制度,引导帮助农资经营门店建立健全“农药安全保管制度”、“人身安全制度’’、“农药经营管理制度”、“农药购进、销售记录制度”等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一方面统一编制《农资诚信经营承诺书》,《农资经营责任书》,以签订责任书形式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对经营者的售后服务质量,商品“召回”和“下架”等责任进一步明确,、把经营者责任从销售环节向前、后两个方向延伸,实行全程负责。同时,推行农资商品经营连环承诺制度,要求农资经营企业向农资生产厂家索要农资商品质量信用卡,与农资生产厂家签订了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要求供货商对经营者必须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督促农资经营户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即:进货台帐,销货台帐,进货发票,销货发票,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和质量责任书),落实质量公开承诺制和明码标价销售公示制。目前,局与全县1 30家农资门店签订了《农资经营责任书》,各经营门店也按要求签署了《农资诚信经营承诺书》,承诺依法诚信经营。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落实责任,促进自律,有效地增强了农资经营者的诚信经营和自律意识,使各项农资监管制度得到了严格执行、有效落实,大大减少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三、建立完善监管机制,提升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效能
(一)分解工作任务,强化监管责任。一是抓静态责任分解。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和分片包干责任制,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月包案2宗以上,局4名正副局长,划定中、西、北、东4个区域,每人各负责一个片区的检查、指导、督促工作,机关股室、属下农业站干部层层分解承担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人人有指标,事事有人管”。二是抓动态责任分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分“主体管理、自律教育、规范经营、市场巡查、社会监督、执法办案”等六大类,并细化项目进行考评。三是抓责任追究落实。实行农资监管定人定岗定责,克服监管“空”、“软”现象,细化监管缺位、失职等行为的责任。对监管不到位,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玩忽职守、不认真履行职责、放松监管或包庇纵容违法分子的渎职、失职者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按照“政府主推、农业主抓、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与组织质监、工商、海洋与渔业、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沟通与协调,健全和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息到通机制,整合工商等各监管部门的农资商品信息数据,解决不合格商品追溯难的问题,依托质监部门开展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及时对不合格农资产品实施查处,并经常组织联合行动,采取拉网检查和明查暗访相结合、市场检查和深入农户田头调查相结合、统一综合检查和分开单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切实抓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全县农资经营门店检查率达到100%。实行部门联动,农业综合执法,强化了政府执法力度,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三)完善经济户口,实施条块管理.详细记载、录入农资经营户的字号名称、经营者姓名、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营品种、经营情况、注册号、前置审批证件和经营期限,以及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如合同书、监管日志、抽检报告等,按一户一档的要求予以归档,做到底子清、数据实、情况明,为监管执法提供准确详实的信息资料。同时,实行统分结合,条块管理,由政策法规股统揽全局,协调指挥全县资市场监管执法工作,由农资执法队统管源头,负责全县农资大要案件的查处,并采取“包片管理、换片执法、各自负责、互相考评”的办法,加强分片巡查,夯实片区管理,保证监管到位。
(四)开展信用评价,实分类监管。在建立“经济户口”的基础上根据工商部门提供的信用分类信息和实施巡查监管中掌握的经营户信誉状况,分为A、B、C,D四个类型实施动态管理。对商品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好、经营信誉好的业户实行A类监管,没有投诉举报不检查,并作为示范点在各类媒介上进行公布、推广;对发生过失信记录的经营者实行B类监管,书面预警,每月实地检查一次;对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行为不规范、群众投诉较多的,实行C类监管,实行黄牌警告,加大巡查频率和密度;对严重失信,坑农害农行为被查处过的,实行D类监管,如属连锁经营的门店则会同工商部门、配送中心和农民消费者代表进行评定,评定后将其列入黑名单,取消其连锁经营资格.对B、C、D类的经营户,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定员检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日常监管,把好市场准入、商品流通、购买使用三个关口,确保不合格农资不流入市场、流向农村消费者。
(五)坚持以防为主,推进关口前移。损农坑农事件的事后补救,是“被动”的应对措施,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必须从事后案件查处为重点转变为事前监督和防范为重点。因此,我们从教育引导入手,增强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意识。一是提高素质促自管。邀请农技家用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农资知识的岗前培训和针对性定期培训,让经营者深知农资商品质量是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事,减少“人为”造成的损农坑农事件,提高经营者素质。二是职业道德促自律。利用工商部门设立的“红盾护农工作站”,会同其基层工商所采取集中、分片、就近的办法进行上岗前培训和普法教育,提高经营者职业道德意识。三是建立定期约谈制,以座谈会的形式定期向农民了解农资商品的使用情况,听取群众对经营者、监管者的意见,掌握农资市场第一手资料;建立消费举报制,鼓励农民主动向工商机关举报违法行为;推行农民评议制,组织农民对经营者经营行为评议,并将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及时发出农资消费警示,提醒农民朋友做好自我防范工作。通过促自管,促自律,动员农民广泛参与日常监督和农资打假,遏制和减少农资经营户不良行为。
(六)强化执法办案,规范市场秩序。以“打假、护农、增效、保安全”为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品种,采取联合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检查、市场巡查、质量抽查等方式,强化农资市场整治。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检查作用,突出“八查”发掘案源。“八查”即:查证照是否齐全;查是否销售过期,变质,失效及国家禁用农资产品;查是否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查是否伪造或涂改农资产品许可证;查农资产品商标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查价格标识、计量是否违法;查是否索取有关进货票证;查是否建立健全“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二是积极疏通举报投诉渠道,鼓励群众举报拓宽案源。积极在乡镇业服务中心和社会群众中发展一些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情报员”,动员他们“多长个心眼”,捕捉案源信息,向执法部门举报。特别是针对经常有不法分子打着科技支农的幌子,进村入户推销农资,误导农民购买,以及农资经营店,容易出现违法经营的监管盲点,聘请农资信息员,充分发挥这些线人“千里眼”、“顺风耳”的特点优势,安排其进行摸底渗透,及时反映当地农资情况,配合做好农资监管工作,积极提供案源信息。三是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检测,通过质量抽查寻找案源。去年以来,抽取农药质量样品2 1 0个、肥料质量样品7 0个、蔬菜产品样品3000多个,立案查处各类农资违法违规案件4 3宗,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16.35吨,涉案农资产品货值10.67万元,处以罚款15.46万元,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6.2万元。特别是在去年立案案件中,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大案要案一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刑事拘留1人,逮捕1人,贷值7.442万。通过严格执法,形成了高压态势,起到了震慑作用,一些经销商主动配合农业执法部门召回涉案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防止了假劣农资产品流入农业生产领域,避免了因假劣农资导致的重大农业生产事故,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县农资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资市场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守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科学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行政处罚、行业管理、经营者自律三者有机结合的监管模式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部署与要求,强化源头治理,科学监管,狠抓落实,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而努力,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丰县农资经营责任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约管理条例》和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农资监督、管理的文件精神,同时为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到责任到人,防患于未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海丰县农业局农资经营责任书。
一、经营户必须在店面醒目位置悬挂《农药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有效的相关法定证照。严格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
二、农资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农药经营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要求经营农药。
三、农资经营单位必须督促经营户文明经营,热忱服务。
四、《农药经营许可证》必须每年按时检审。
五、农资经营单位必须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自检自查,及时消除隐患,对不符合要求的经营户停业整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六、农资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对经营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经营人员的服务素质。
七、严格遵守《农药管理条例》之规定,不得经营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毒鼠强等剧毒化学品。除定点销售鼠药的门市外,其它一律不得销售鼠药,农资经营单位对本辖区内无证摆摊设点销售鼠药及其它剧毒化学品的要坚决取缔。
八、所有经营户不得经营过期和失效农资。
九、经营者必须正确告知农资使用者农资的使用方法、用量及限用、禁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十、经营户必须建立健全农资经营台账。
十一、对假、劣、过期或者失效农药进行销毁处理的,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农药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规程进行,防止污染环境。
十二、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县农业局留存一份,农资经营单位留存一份,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经营户负责人: 监管单位:
经营地址: 责任人:
二O一二年十月十九日
海丰县农资产品经营单位承诺制度
一、从进货源头把好农资产品质量关,提供优质的农资产品,决不销售不合格、假冒伪劣、“三无”农资产品;
二、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实行明码标价,信息公示,决不抬价欺诈,为消费者提供宽松的、放心的消费环境。
三、认真查验农资产品包装标识、含量标准,以及内装产品的质量查验,保证农资产品质量的真实性;
四、对销售的所有农资产品,不论数量多少,一律实行信誉卡销售,发现有质量问题,可退货、索赔;
五、全面建立农资产品进、销售台账登记制度,确保进、销台账记录无误;
六、按照要求自行建立健全、规范、完整的农资经营档案,并妥善保存(二年以上)。
海丰县农资产品经营单位承诺书
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证放心农资供应,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我们向社会郑重承诺:遵纪守法、保证质量、优质服务、诚实信用。让农民用上优质、放心的农资产品。
一、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持证经营;经营符合规定的农资;建立规范的农资经营档案;严格执行农资经营的各项规定,做依法经营的模范。
二、保证质量。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宗旨,严格执行农资质量标准,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农资产品。
三、优质服务。保证不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保证销售给农民的农资产品有凭证、有使用说明和售后服务内容等,产品的包装、标识、标签符合有关规定。如因产品质量责任问题造成损失的,依法负责赔偿。
四、诚实守信。树立“讲道德、重合同、守信誉”和“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行业新风尚,全国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企业间信守合同。不哄抬物价,不低价倾销。不发布虚假广告,不误导农民群众,为农民提优质、放心的农资产品。
海丰县农资产品经营单位索证索票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农资商品质量全程监管,切实把好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关,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服务“三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了规范流通领域农资商品的进销货渠道,而建立的商品经营者向供货商索要能够证明商品真实的生产和质量情况的相关手续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
凡经营农药、化肥、种子、农业机械的经营单位,均应建立索证索票制度。
第四条 经营单位与初次交易的供应商交易前,应该查验并向对方索取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商标注册证、质量认证书,并妥善保存,以备检查机关查验核对。
第五条
经营单位对购进的货物应当按批次向供货商索取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及正式发票。并将上述有关原料或复印件留档存查。
第六条
鼓励经营单位与生产产销见面,实行场厂、场地挂钩,并建立相对固定的业务联系.禁止从无照经营或证照不全、超范围经营等不具有合法资格生产、经营者的手中购进商品。
第七条
经营单位应负责本单位索证索票制度的实施,有条件的,应对经营商品的有关信息资料实行微机化管理。
第八条
经营单位索取的有关票证,质检报告等资料至少保存一周年.
第九条
工商所负责索证索票制度的实施,要以完善经济户口为基础,逐步建立健立经营户索证索票的登记台账和档案,做到一户一卡一表一档,全面了解和掌握票证索取情况。
海丰县农资经营企业诚信自律公约
一、严格遵守国家《农药管理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 产品质量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法》,《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等相关法力法规,合法经营。
二、严格按照,《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管理办法》《国家工商总局45号令》和农业、工商部门的相关规定.自觉落实产品索票制度和台账制度。
三、增强质量意识,严控产品质量,为农民兄弟提质量信得过产品。
四、承诺对“问题”产品进行召回和退市处理。此类产品整改合格后需经农业、工商部门确认方可重新入市销售。
五、视诚信为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遵守诚信自律公约,主磅接受社会各界对诚信自律公约执行情况的监督。
海丰县农资产品质量自检制度
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对入市农资产品实行全面自检。
二、对于广大农民消费较多的重点农资产品进行入市自检,及时发现农资产品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农资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三、自检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农资产品,及时撤出退回原厂家。
四、自检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农资产品已对外销售的,及时追回,并按规定予以理赔。
海丰县农资商品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督,实现监督关口前净化农资市场商品交易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本县经营农资商品(农药、化肥、种子)的各类经营单位均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商品退出是指对经营单位(户)经销的不能证明来源的商品、三无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但法律法规未规定作出没收行政处罚的商品,要求作下架处理,返回厂家。
第四条 对一般商品不能提供商品合格证明或为不能证明商品来源的,要求经营单位(户)方协撤出商品返回厂家,实行商品退出。
第五条 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法律、法规未规定对商品予以没收行政处罚的,要求经营单位(户)将商品下架退回厂家,实行商品退了。
第六条 对媒体曝光,上级通报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同品牌非同一批次的商品,经营者应先行下架。
第七条 被农业、工商部门责令退出的商品,未经改正经营者不得再进行销售,违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罚。
海丰县农业局
2012年10月21日
海丰县“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农资市场规范化管理,维护农资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各族农牧民购买上放心农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资放心店”的标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现代流通方式构建农资经营体系,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体现出“放心农资”农民盼,假冒伪劣源头斩,为全面推进我县农资市场诚信建设,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经营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资放心店,是指经过创建,达到规定 条件并经批准挂牌的农资店。
第四条 “农资放心店”的申报与管理遵循“自愿申报、积极创建、考核授牌、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农资放心店”的申报对象是:全县所有从事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经营的单位和个人。经营方式包括农资批发、零售、代销等。
第六条
农资放心店的评定由农业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依照各自的职能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审定,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审定原则,审定合格后授牌。
第二章
申报创建条件
第七条 “农资放心店”主要是指没在乡镇、村队,团场通过服务经营方式,向当地农村居民主要销售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并提供相应农技服务的农村零售店铺。
第八条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农资经营户,可自愿申报创建农资放心店。
1.经营场所坐落在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居住区、便于疏散处。店铺设在建筑的一层,与住宅分开,店内不设生活设施,店堂内通风、明亮,墙壁和地面便于清扫。
2.商品按品类划分不同区域分类、分品种摆放,整齐美观,销售人员具备一定的农业技术专业知识,熟悉所销售的农资商品,经营农药的店面,禁忌物料不能混存混放。
3.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
4.有与其经营的农资商品相配套的仓储设施、安全防护设施措施、消防安全设施、急救设施措施及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在显著位置设有“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经营农药的店面和储存场所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库房门应为铁门或木质外包铁皮,采用外开式。
5.有聘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1名。
6.农资商品进货、销售库存登记备案制。建立两本帐(即:进货、销货台帐)、库存明细表以及质量信誉卡,详细记录商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规格指标、商标标识、购进数量。记录商品库存数量等:两帐两票一卡统一相符。
第九条 执行索票、索证备查制。索票即:索取正规发票(经营者购进商品时要向供货方索取正规的发票);索证即:索取供货生产厂家(销售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商标注册证复印件、该批次商品的质量检验证明以及其前置审批文证件的复印件(如生产经营许可证、合格证、委托代销证等),所有证件加盖单位公章,以备农业部门查验。
第十条 销售商品留样备查制。经营单位和个人对其经营的每个批次、每个品牌的农资商品保存样品及其原包装和商标标识,留样商品在经营单位保存一年,出现问题便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认定。
第十一条 实行销售承诺及信誉卡制。经营单位向社会公开文明诚信经营承诺,并向农业部门做出书面承诺,有与辖区农业部门签订的农资市场经营责任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在销售商品过程中,经营单位有向消费者出具的正规发票和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
第十二条 “农资放心店”信用级别达到A级,没有因违法违章行为被农业机关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处罚的。
第三章
农资放心店的评定与管理
第十三条
为保证农资放心店的评定顺利实施,成立“农资放心店评定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由农业部门负责,具体负责放心店的组织、实施、认定和管理。
第十四条
农资放心店的认定实行评审制度,基层农业站负责初步认定,评定领导小组负责对申报的单位进行审查,确认后授牌。
第十五条
农资放心店的评定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评定小组取消放心店资格,并摘牌:
(一)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创建资格的。
(二)经营主体或经营范围发生变化,不再符合申报条件的。
(三)违法违规经营或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年内有违法行为被行政执法机关处罚过的。
(四)复审不合格的。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适用全县所有从事化肥、种子、农药等从事农资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海丰县农业局
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篇7
关键词:行政公开,市场监管,杠杆作用
近年来, 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的假冒伪劣产品成为市场秩序和人民健康的“公敌”。加强市场监管, 整顿市场秩序, 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尽管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 市场经济秩序并不令人十分乐观, 有些地方或方面秩序还比较混乱, 最近的三鹿结石奶粉事件更是轰动国内外, 已导致了数万名婴幼儿受害。这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破坏了社会风气, 损害政府的治理能力、合法性基础与国际形象, 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如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等。但是, 根据发达国家市场秩序治理的基本经验来看, 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伪劣产品, 必须创新市场监管方式, 大力推行行政公开。
一、行政公开在市场监管中的杠杆作用
首先, 行政公开建立了新的预警机制。三鹿奶粉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消费者投诉, 但企业和市场监管部门却没有引起重视。为了企业的利益, 不仅没有深入调查, 而且采取一些措施, 禁止不良信息的发布, 因为信息的不公开, 多少无辜的孩子成为牺牲品。政府要求企业提供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的详细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公之于众, 接受消费者和社会的广泛监督, 可以将劣质产品消灭在萌芽状态, 而不让其大规模进入市场。政府随时公布产品质量信息, 当消费者得知某地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存在缺陷时, 自然不再购买。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也必须召回和改进产品, 政府也应责令其采取类似措施。这样, 就可以避免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劣质产品的受害者。
市场中的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与人们对企业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有关。作为市场秩序的监督者, 政府有关部门如果建立了系统的、完整的企业信用档案, 社会公众随时都能查阅, 就可以减少交易中的盲目性,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益。在众多的消费领域, 只要政府部门定期发布消费警示信息, 公众就会更加安全地消费, 避免可能造成的额外损失。这正如我们在一条完全陌生的道路上驾车行驶, 如果道路旁在必要之处立了警示牌, 诸如“事故多发地段”、“路窄弯急, 减速鸣笛”、“特险”等等, 我们就会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相反, 如果对路况信息全然不知, 我们随时都有葬身车祸的危险。
其次, 行政公开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增强了市场的自我约束机制。在现实生活中, 那些添加了有害化学物质或进行了特殊处理的伪劣产品, 如喷洒硫酸水的荔枝、用甲醛浸泡的水产品、用硫磺熏制的中药材等, 往往看起来质量更高, 更受消费者青睐, 因而制假售假者反而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这对守法、诚实经营者是极不公平的。倘若非法经营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查处和遏制, 守法经营者可能也会抵不住诱惑, 加入到制假售假的行列, 从而造成市场秩序愈来愈混乱。相反, 如果市场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地查处那些违法乱纪行为, 全面公开有关信息, 伪劣产品就会无藏身之地, 同行业的经营者也会纷纷举报本行业的违法乱纪行为, 维护消费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政府通过信息公开这个杠杆, 调动了市场主体诚实经营、相互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市场的自我约束机制得到增强, 政府治理市场秩序的能力大大提高。
再次, 行政公开增强了市场监管的责任追究机制。影响较大的假冒伪劣产品事件, 必须严肃追究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责任。但是, 由于政府部门没有全面、及时地公开监督管理过程中的信息, 责任的划分往往难以确定, 导致重大事件时有发生。只有将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公之于众, 责任划分才会明晰, 责任追究才会公正彻底, 才会避免执法不严、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 切实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保护我们自己权益的最好方式, 知道我们的法律得到诚实、公正、高效执行的最佳途径, 就是信息公开。”
二、市场监管中行政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尽管中国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以不同的形式, 不时地公开了市场管理和监督中的有关信息, 但从公开的实际效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来看, 这些信息的公开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没有定期发布信息。信息发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觉得事态已经比较严重, 才开始发布有关信息, 忽略了定期发布日常监督信息的重要性。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等不定期地对市场上的某类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然后发布相关信息。这种临时性的、非制度化的产品检测和信息公布方式, 并不能很好地起到监督市场上成千上万种产品的效果, 也不能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 因为人们难以确定何时何地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是没有权威的、专门的出版物。信息往往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一次性发布后便成为过眼烟云, 缺乏后续的、跟踪的信息发布, 公众也很难将相关的、有用的信息加以收集和利用。这样, 信息公开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 有时是否发布了信息甚至没有任何差别。当然, 对于大型的、知名度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来说, 通过新闻媒体披露其产品缺陷足以产生致命的影响。冠生园月饼使用陈馅事件、美国惠氏公司学儿乐奶粉使用超标物质事件等得以曝光后, 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很快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但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的企业来说, 仅仅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一次性披露并不会对其产生多大影响。然而正是这些一般的生产经营单位, 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存在着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 需要更多地、更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督。
三是发布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总体性、一般性的统计信息发布较多, 个别的、具体的信息发布较少。许多产品存在某种缺陷的生产企业, 通过各种变通方式,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没有得到应有的、及时的披露。这样, 公众获得的真实信息、有用信息非常有限, 各种隐患逐渐蔓延, 直至酿成重大事件。
四是信息发布机制存在明显不足。从中央到地方, 从工商行政管理局到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技术监督局,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应该对全国各级各类市场形成强大的监控力和威慑力。然而, 我们往往只看到中央有关部门在发布产品质量信息, 地方政府部门很少主动发布本地产品质量的相关信息, 除非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中央有关部门的力量, 地方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市场秩序的治理始终存在问题。因此, 必须进一步理顺我国的市场监管体制和信息公开机制, 从而增强市场监管力度,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三、市场监管中行政公开制度的建立
由于消费者不可能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上的鉴别能力, 生产者、销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非常明显的。政府拥有设备、技术以及强制力等方面的优势, 理应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形形色色的市场欺诈行为, 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为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的预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市场自我约束机制, 必须建立市场监管中的行政公开制度, 不断改善市场管理和监督中的信息公开。
首先,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权威的、全面记载产品质量信息的定期出版物, 免费 (如果收费, 发行量受到影响, 信息公开的效果也受影响;同时, 被曝光的企业可能会将出版物抢购一空) 发行至全国各个社区和乡村, 供公众查阅和参考;还应建立专门网站,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这种做法在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例如, 英国的消费者协会是一个典型的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代表机构, 它是一个非盈利的、独立的社会团体, 下设两个实验室。实验室根据消费者的反映对消费品进行测试, 并将结果刊登在协会主办的刊物《哪一个?》上, 该刊物向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信息, 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 英国还有约30个产品质量认证机构, 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并发布权威信息。它们根据国家法律, 对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产品如药品、食品进行强制性的认证, 产品未得到认证机构的认证许可, 一律不允许进入市场;经过认证的产品向社会公开以后, 能够享有极高的社会信誉。
其次,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建立信息公开窗口。政府收集到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信用水平、产品论证报告, 政府的日常监督记录和产品抽样检验结果等, 只要不涉及商业秘密, 都应分门别类地放在信息公开窗口, 供公众查阅和参考。对于历次查处的重大事件, 如劣质食品引起的中毒事故、劣质药品引起的医疗事故、劣质电器引起的安全事故等, 应该将事件发生的原因、应汲取的教训、责任追究等详细报告汇编成册, 作为警示企业和提醒公众的生动教材。公众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或生产企业提供有关产品的更详细信息时, 有关部门应给予协助。
再次, 为了克服信息收集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其他可能存在的阻力,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实行垂直管理, 或主要领导人员异地交流任职。
最后,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该更好地公开自己的办公场所和联系方式, 畅通公众提供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机制。有些地方虽然设立了消费者投诉中心, 但由于处理不得力, 回复不及时, 投诉中心在消费者中的地位日渐降低, 有些甚至已经形同虚设。因此, 对于消费者投诉和举报事项, 应该“件件有处理, 件件有回复”, 增强公众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和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企业或产品的投诉率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于重大事项的举报, 应实行必要的奖励制度。
参考文献
[1]唐任伍.论“信用缺失”对中国管理的侵蚀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 (1) :53-54.
[2]Ralph E.Hallo:Access to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Europe:the implementa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Directive90/313/EEC, Lon don;Boston: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6:1.
[3]Tomas M.Susan.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E-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s right to know,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J].New York;Nov1, 2001:38.
【玩具市场监管有待加强】推荐阅读:
中国玩具市场潜力巨大12-11
玩具市场定位分析案例09-03
玩具市场调研数据报告11-09
中国塑料玩具市场调查12-03
儿童玩具市场调研汇报09-06
玩具市场调研报告ys01-19
儿童益智玩具市场的大发展09-27
玩具食品问题多 儿童消费市场引关注09-14
市场监管局加强党建12-02
肉菜市场管理有待规范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