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2024-12-04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精选12篇)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篇1

一、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有利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国家和政府越来越注重人们的生活健康问题, 从政策等各个方面来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其中社区体育服务是实现全民健身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全民健身活动如何不断地获得推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否完全。目前, 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社区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 居民未能形成强烈的体育锻炼意识。因此, 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从而为广大居民体育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居民能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 从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二)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有利于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与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 居民的健身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对精神文明小区进行评价时, 居民的体育健身将作为其重要的评估标准。正是由于社区精神文明对体育健身活动有这样的要求, 才使得体育健身活动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正是因为有了体育健身活动, 人们的社区精神文化生活被极大地丰富, 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可见,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对于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化。其一, 体育社会化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过去的生活观念中, 人们并不重视社区体育锻炼, 大多数人认为体育事业只是与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有关。然而,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体育事业已经渗透入社会大众的生活中, 实现体育社会化成为了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体育事业的改革, 增强了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 提高了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使得居民的社区体育锻炼成为可能, 也就为体育社会化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能为体育社会化提供社会基础。从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状况来看,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 另一方面则是体育场馆、学校、空地等一些方便于体育锻炼的场所。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内容则是需要在改善老年人体育锻炼条件的基础上, 逐渐发展中青年人的体育锻炼, 从而使体育锻炼社会化、全龄化。这也是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四)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体育生活化。现如今, 我国居民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小区化, 尤其是城市中的小区住宅人群, 越来越感受到小区所提供的生活服务有着这样明显的变化特点。而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作为社区服务中的重要内容, 则是不断地贴近于居民的家庭生活方式, 越来越方便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另外, 体育服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 只有社区体育服务是最贴近于人们生活的, 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 由于社区体育服务设施就存在于人们所生活的小区内或附近, 使得人们的体育锻炼更为方便, 也就更加有利于实现体育生活化的目标。

二、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意义在实践中的体现

(一) 加大体育服务体系资金投入, 改善社区体育设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是各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 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拨出适量的资金, 作为体育设施建设之用, 逐年增加社区内的体育设施, 改善社区体育锻炼的条件。体育主管部门对于社区体育投资的比重也应当相应地提高, 调整竞技性体育与大众性体育的资金投入比例, 使社区体育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我国应当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产业, 从而获得体育产业中更多企业的投资, 拓宽社区体育资金的筹集渠道。同时, 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 鼓励企业、单位进行社区体育建设, 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中来。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资金投入, 社区体育设施才能够建设得更为完备, 才能够为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提供基本保障, 实现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意义。

(二) 培养综合型社区体育服务人才。一是要完善社区体育人才培育机制, 不断培养更为优秀的社区体育服务人才, 吸引广大的社会力量加入到社区体育服务中来, 为社区体育提供更丰富的人力资源。二是争取学校与社区进行体育人才培育方面的合作, 这不仅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了更多发挥其体育才能的机会, 也为社区解决社区体育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使得社区体育服务更具专业性。三是要设置专门的社区体育服务岗位, 使体育服务人员能够直接为居民的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意见, 且能够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发挥其专业性的作用。四是要大力吸引社会中的志愿者加入到社区体育服务中来。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具备专业体育能力和经验的人才, 尤其是高校学生, 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 对于体育锻炼事业非常热衷, 如果能够将这一股力量吸引过来, 将会为社区的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非常优秀的人力资源。有了社区体育服务人才的支持, 则更有利于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意义的发挥。

(三) 丰富社区体育服务内容。随着人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热情的不断高涨, 人民对于社区体育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丰富, 社区体育服务内容的扩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体育活动应当大众化, 使得社区内的居民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 充分享受社区提供的体育服务。这就要求社区体育锻炼服务不只针对来年人, 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以及妇女、儿童等都要提供平等的体育服务。二是体育活动的内容应当更为多样化, 使得不同的体育爱好者都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三是体育活动的内容应当具有当地特色, 能够适用于当地人民的体育锻炼习惯。四是体育活动规模小型化, 通过大量的体育活动, 为居民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三、结语

不断地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对于居民实现生活化的体育锻炼、推动全民健身、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此重要意义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体现出来, 才能真正地改善居民社区体育锻炼的条件, 使居民感受到社区体育服务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时殿辉, 刘敏.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 2011

[2]刘亮.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再认识[J].体育学刊, 2011

[3]俞琳, 曹可强.国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体育学刊, 2011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篇2

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其四项基本职能中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2],而公益性事业则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对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则是满足社区成员公共体育需求,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性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总和,也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2],建设和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健身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新平台,以吸引更多人参与体育活动、体验健康的快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也是保障社会公众基本体育权益和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群众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日益完善,全民健身运动得到广泛、深入的普及,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篇3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化资源不断整合,文化建设初具规模,文化室、图书室,计算机、音响设施成为许多社区文化室的基本设置,大部分住宅小区配备了宣传栏和读报栏。同时,文化队伍发展壮大,各社区组织本区域内的各类文艺骨干,在文化馆等上级部门的扶持指导下,成立了以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等为主的文艺小分队,长期坚持为群众演出,活跃在社区文艺舞台上。社区还常常开展一些主题性的文化活动,配合政府宣传中心工作。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不足

尽管近年的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各地发展水平不均,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资金投入不足,困扰社区文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所拨经费也常常只够购置计算机、桌椅等设备,勉强保证最基本的办公需求。不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设备得不到有效的更新、添置,更没有多余的经费用于聘请专业教师,文化活动和培训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另外,社区聘用干部工资待遇较低,使得高素质、稳定的社区干部队伍的形成难上加难。

(二)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设施不足,档次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成为了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户外活动、休闲场所。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又必须依托相应的文化设施。当前,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文化设施缺口仍然较大,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和设施短缺。全国6524个街道中,共有街道文化站4545个,没有文化站的占30.33%。全国83370个社区居委会中,共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没有文化活动室的占54.74%。

(三)文化专干不专,身兼数职现象普遍。

目前,社区中文化干部身兼数职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文化干部在承担文化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兼任团委、计生、办公室等多项工作,无法专干专用,能够投入文化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对社区文化工作无法进行有效地指导、协调和服务。

三、参与人员老龄化,年轻人参与率低

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当前,日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员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人对社区工作知之甚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年轻人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给社区文化活动的推广带来很大难度。

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保障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首先,建议各级政府把社区文化投入纳入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以保障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的资金来源,且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增长水平,确保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其次,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享、共建局面。

在这一方面,海沧区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尝试。2012年,海沧区邀请厦门市歌舞剧院在区文化中心广场举办了48场“温馨海沧”假日广场专场文艺演出。该演出是在区政府主导下,由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进行独家冠名赞助的。同时,作为企业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鼓励措施,企业当年的应缴纳税款可依据该年度的赞助费用数额做相应的减免优惠。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当地企业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高雅艺术。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首先,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社区乃至整个城市建设规划中来考虑,在小区规划初始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按人口比例配建社区文化活动室,保证社区文化设施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次,要加大公益性文化场所及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例如,兴建社区文化广场、报刊栏、文体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等,为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场所。另外,要重视社区内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其文化场所,实现资源共享。

以海沧区为例,近年来,加大了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海沧湾公园、区法治文化公园、彩虹公园建成并对市民免费开放;由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青少年宫和文化中心广场五个部分组成的区文化中心,共投资1.2亿元,总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全部免费开放;投资5.2亿元,建设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海沧区体育中心;全面铺开村、居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镇街及各村居已有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场所近10000平方米;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三)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增强后备力量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支文化素质较好、业务知识较为全面的文化队伍。首先,加强社区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社区聘用干部工资待遇,通过选聘,竞争上岗,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社区专干队伍。其次,加强社区文艺骨干队伍建设。对日常社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文化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社区“文艺人才库”,并及时吸收到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中来,使之成为社区文艺骨干。第三,还必须注重对文化管理建设干部及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定期培训,使社区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海沧区是厦门市最早执行文体协管员聘任制度的先行区,现共有专职文体协管员37人。自2011年起,海沧区村(居、场)级文体协管员工资由每月500元提高到每月1100元。目前,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海沧区基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海沧区文化馆定期指派专业教师深入各个社区,举办秧歌、排舞、交谊舞、合唱及如何组织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如何协助搞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等各类培训。

(四)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模式,提升年轻人参与热情。

目前,由于工作压力大、缺少时间,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是年轻人远离社区活动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参与热情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多开展适合年轻人的活动。目前社区开展的广场舞、腰鼓舞等活动大多适合中老年人,年轻人感兴趣的很少,参与的人数少之又少。我们可以多举办一些歌唱类比赛、球类比赛、户外远足及登山类的年轻人喜欢的活动,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举办适合年轻人的公益讲座,或者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吸引80、90后父母参加;二是创新模式,从“新”上下功夫,改变活动的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例如开创网络社区、微博或微信平台,每次社区搞活动可以在网络论坛或是微信群上提前发出“帖子”,公布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方便青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时间来取舍,年轻人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对社区活动进行推广。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篇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 我国两种主要养老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机构养老存在供给不足、机构功能单一、管理模式落后、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传统家庭养老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及人口流动使其失去基础, 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居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新养老方式被提出来。

该方式主要是指社会和政府, 依托社区资源为社区60周岁以上居住在家中的老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 这些服务一般涉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咨询服务等。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日托服务和上门照料服务。

目前,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存在各种问题, 这需要来自政策、组织、资金层面的支持。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1.服务机制不健全。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存在地域性不平衡, 大部分地区起步晚, 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服务体系不完整, 缺少用于具体指导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配套文件, 社区在操作中缺乏依据。居家养老服务业机构的审批和设置缺乏标准和评估监督机构。

2.服务队伍规模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 社区服务人员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 缺乏专业服务知识, 兼数职于一身, 数量不足, 服务技能差, 导致工作缺乏连贯性。志愿者业余人员多, 存在年龄偏大, 多头指挥的现象。

3、服务方式内容单一。

呈现服务对象少、服务项目少的状况。服务方式之一日托服务的主要载体日间照料中心对象是一般普通老人, 但不具备开展条件。方式之二上门照料服务依托社区非专业工作人员行使, 覆盖面窄, 仅限非常小一部分困难老人在使用。

4.服务资金稀缺。

居家养老服务站前期投资成立后, 后续运作资金来自社区经费, 但社区没有额外其他收入, 主要靠政府下拨, 资金匮乏。居家养老活动开展依赖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各社区因场地和经济情况设施配备不同, 尚未健全的社区在场地申请、评估、建设、使用, 完善场地建设过程中耗时长。

三、柳州市社区居家养老原因分析

1.管理体制不健全, 责任难以落实。

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仅由个别部门主导, 其他部门之间未能建立起全方位成形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没有工作归属关系, 工作角色模糊, 整合效应差。各个社区无规定、政策、法律的辅助, 维持简单日常工作安排。

2.宣传不到位, 社会旧观念作怪。

新政策推出初期可通过宣传教育贯彻, 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而居家养老的推行多停留在开展活动和树立典型, 未普及大众。社区老人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不足, 志愿者机制仍未成形。另外, 社区支持能力不足, 老人不主动反映需求, 服务停留在上级安排层面, 没有实际性突破。

3.服务体系不完整, 社区服务无后劲。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服务体系组织上, 政府行政主导, 而社区能力、家庭支持、社会参与退居从属地位, 社区发展完全依赖政府引导;其次, 在服务内容上, 社区整合比较难, 无法完全调用所有已具备的社区资源充实四大服务内容;再次, 在服务运行上, 服务体系技术尚未引进, 服务质量监督评估也仅停留在文件层面。

4.资金投入不足, 工作难以为继。

一方面,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 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投入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中, 况且居家养老服务涉及诸多部门,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另一方面, 个人和社会经济能力有限, 不能有效捐助公益事业;最后, 社区基本经济收入层次也影响衡量社区服务质量。

四、提升社区居家养老的对策建议

1.政策保证。

首先, 政府部门在编制土地规划时对居家服务用地进行统筹和计划, 采取不同的供地方式, 适当减免土地使用税, 简化审批手续;其次, 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的设置、管理、服务和退出机制设定标准, 根据不同种类组织给予不同的优惠条件,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再次, 设立奖励制度, 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管理者给予嘉奖, 后期予以制度化推行;最后, 确定居家养老服务的收费标准, 要求符合老人的经济能力, 又要兼顾提供者的经济利益。

2.组织支持。

居家养老工作的推进有赖于各个实施主体和服务客体的共同推动。第一, 根据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性质进行认证和支持, 如对营利性机构的调研考证和对非营利性机构进行小额资金支持;第二, 在志愿者队伍上由政府和社区进行政策性引导, 拓展社会各个层面和不同背景社会力量参与;第三, 选拔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 建设社区专业工作人员队伍, 实行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制定行业规范, 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 实行最低工资保障, 保障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金;第四, 社区贯彻各项政策, 整合社区资源, 进行日常工作运行, 建立社区良好环境。

3.资金保障。

主要从扩大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两方面入手。前者在于政府要建立起居家养老资金预算制度, 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资金, 逐年提高投入的比例, 公开财务花费情况, 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 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后者通过社会捐助、福利彩票、服务缴费、多元化主体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

摘要:本文主要就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并从法律、组织、资金三个角度为促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晓茵, 李洁明, 张钟汝.老年利益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篇5

一、什么是社区社会保障

社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终落实和托底的基础部分。它是以社区为主体和载体,为社区成员提供管理服务,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享受法定基本保障、单位补充保障后,基本生活仍然发生困难时给予托底保障,发挥其管理、服务和托底保障功能。

社会保障层次应分为社区托底保障、政府法定基本保障、单位团体补充保障三大层次。社区托底保障为政府法定基本保障拾遗补缺、消除死角,帮助政府落实法定基本保障的政策和待遇,为社区成员提供互助救济、解困救急等经济上的托底保障,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社区服务。

二、社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最基础的托底保障

1、社会保障起源于社区社会保障。

人类生活是以群体生活为特征的,人类给大自然留下的最明显的印迹之一,就是分布在地球表层上的各种类型的聚落―村庄、城镇和城市等。人们在这些聚落里生活、生产、活动,形成了彼此间相互联系的小型社会,这就是我们讲的“社区”。在社区里,大家互相认识,有着一份友谊和感情存在,当“亲友邻舍”遇上逆境时,大家便乐意去援助。在我国农村至今尚存许多互助互济式保障的习俗,一个人有难,亲友邻舍都会按着个人的能力去帮忙,或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去尽义务。英美等国则是由教会出面,作出一些有计划的施援,也有一些民间或宗教慈善机构,从富人那里募捐钱款,对贫穷与受灾难的社区成员进行救济。这种社区成员的自我互助互济式保障和宗教团体慈善保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一直到15至16世纪的法国,宗教团体所掌握的慈善事业逐渐被政府接管。政府采取了集中资金、组织救济、劳动培训、儿童教养等一系列措施,官方济贫保障机构才开始出现。16英国颁布《济贫法》,对无业游民实行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1834年英国颁布《新济贫法》,认为政府负有实施救济、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到1883年法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可见,社会保障的起源在社区,政府的法定基本保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政府法定基本保障不能替代社区的托底保障。

政府对全体公民承担保障责任后,社区成员之间自发性的互助互济以及民间和宗教的慈善事业并没有停止,而且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还在进一步发展。在中国,由于建国以后在城市实行的是单位体制,国家对城市居民的福利保障大包大揽,社区功能弱化,社区社会保障功能也基本丧失。

所谓单位体制就是政府通过单位全面动员和控制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整合的一种特殊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是整合社会的主渠道。那时我国城市居民都被安排在相应单位里,任何一个单位,包括学校和企业都有行政级别,而且功能多元化。比如企业不仅承担与自身性质一致的经济功能,而且担负着比经济功能更为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如职工计划生育,子女入托、入学,出具结婚、购买车船、飞机票证明,职工洗澡,食堂,住宅,看电影,医疗,退休养老等等从“摇篮到墓地”的种种生活服务。一个人如果没有“单位”,就没有一切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建立,单位体制开始互解,单位保障逐渐“衰落”,企业的社会福利功能在弱化,社区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很多“单位人”在向“社会人”转变。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他们离开了单位,成为社区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离退休人员增多,社会化管理非常迫切。这些社区成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最需要社会保障阳光的照耀。但单位保障没有了,单位补充保障不完善,政府保障只是最基本的保障,急需社区社会保障托底。另外,随着经济类型的`多元化,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一开始就游离于“单位体制”之外,从属于社区。这些成员生产经营的风险大,不稳定性强,也非常需要社会保障为依托。

3、我国政府的社会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基本保障。

社会保障的内容、水平和方式,一般要受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标准不可能太高,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实行以保障基本生活为标准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刚刚建立,刚刚起步,尚不可能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养老保险只在城镇职工中实施,医疗保险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起步,失业保险在企事业单位实行,大量的个体从业人员,甚至三资、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职工不在社会保障网中,他们抗风险能力低,最需要社会保障。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应地出现了对社会保障不同层次的需求,除了政府强制性基本保障外,还应有单位补充保障和社区托底保障。

三、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

国外的社区社会保障是自下而上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治民间组织,大多起源于教会、慈善机构和民间的自助力量。资本主义发展中有两种思潮,一种是自由主义思潮,相信市场的作用,企图依靠市场手段来解决所有问题;另一种力量左翼主义思潮,认为市场有缺陷,市场导致贫富差距,主张用人道主义来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社区社会保障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是与对于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的理念相呼应的。中国的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起来的,民政部在全国确立了11个城区为城市社区试验区,上海、青岛等地政府在推进社区转型和改革中,就是将社区作为实施社会保障的依托来建设的。

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以社区为依托的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

1、保障功能:包括就业保障、托底保障和互助保障等。

就业是社区成员的最基本的保障,社区可以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就业情况,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社区建设中本身就会提供大量的如管理、家政、保安、保洁、保绿等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性岗位。社区就业将成为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就业的重要渠道。

托底保障就是社区组织对社区成员在享受了政府基本保障后,遭遇到新的家庭无法解决的风险,或暂时没有被政府保障所覆盖而需要救助时进行托底性保障。

互助保障是社区群众性的自我保障和互助保障,通过群众自愿参与,成立互助互济会等群众自我保障性组织,运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间有困难或需要时互助互济,如病伤互助,灾害互助等。

2、服务功能:包括社区的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

低偿服务主要是一些行政事业性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成员,如社区医疗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减少就诊费用。有偿服务是商业性服务,是企业行为。无偿服务主要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志愿者为老弱病残贫以及其他社区成员的生活、社会活动等提供的福利性义务服务。这是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服务包括物质上的帮助,福利上如为残疾人建立的盲道等设施,还有精神层面的帮助。

国外社区服务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德国的“邻里之家”活动是睦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德国社区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日常有病员护理,家庭服务,临时照看小孩,烹调,家电修理,购物,园艺等服务项目。

美国50%的成年人和70%的大学生参加了种种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服务领域包括照顾老人、儿童、残病人、病人和单亲家庭等。服务内容包括送午餐、咨询服务、安慰电话等。美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标准是每个志愿者每周参加无偿社区服务工作4小时。

3、管理功能

社区管理主要是受行政事业单位委托对社区成员进行的综合性管理与服务,包括帮助政府部门落实各项政策和制度,对社会成员具体管理,如下岗职工、无业人员、无单位人员、离退休职工等,社会保障管理,如对社区成员享受政府法定基本保障的审核,社会救助金、社会保障金发放等,社区互助组织和服务机构的管理等等。

四、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

中国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是党和政府组织、推动的结果,这无疑会加速社区发展,有助于社区管理功能的强化。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社区发展运动关注自助性的加强,社区发展的宗旨就是用社区的力量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用政府的力量帮助社区成长,使地方社区在个人、国家和世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自治和参与是社区发展的核心价值。社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社区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促进人的发展,这是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

2、完善社区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党和政府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都提出要在社区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要编制人员经费,如此建设社区,社区则成了政府管理层次的又一级延伸,那就不是社区,而是政府。在社会保障管理中,政府系统的政策实施和管理是重要的,但是,受保对象平时均生活在社区,有的完全回归社区,政策实施需要通过社区。因此必须在社区建立以块为主,通过块统筹协调的组织。区或街道委员会应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委员会,统一领导和规划安排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统一信息收集,统一申报批准,统一基金管理,统一标准待遇,统一给付发放。街道一级以社保机构为中心的各种社区社会保障项目归口统一领导,一个网络覆盖,一个基金托底。街道可以建立一个集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岗位开发、保障托底、社会救助、中介服务、信访接待、志愿服务为一体,信息上岗,服务联网,管理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涉及社会保障的有关事务,将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有机结合,为社区成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3、探索多方筹集社区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和渠道。

资金来源是建立社区社会保障的关键和根本保证,要坚持筹资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政府财政要定期拨款资助,广泛发动民间募集,企业捐助等等。同时在社区建立经常性的基金,还可以举办义卖义演,筹集社区社会保障基金。政府应允许基金会、慈善机构、互助机构的设立和运行,给予必要的资助,引导和监督。同时社区也应形成自我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资金筹集、储存运营、政策执行、对象确定、标准掌握、操作服务、资金发放、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等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

4、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形成社区照顾机制。

政府必须投资兴建社区活动场所和服务网络,通过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等机构和组织,开展有偿和低偿服务。同时建立社区服务志愿队伍或互助组织,开展社区咨询、义诊和义务维修、家庭照顾等无偿互助活动,逐步形成社区照顾机制。所谓社区照顾,是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有需要的社区成员提供物质、劳务和精神照顾。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劳动服务、心理支持等等。这种机制形成后,社区人际关系将进入良性互动之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文明社区的建设。

5、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帮困机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要把单向的帮困变为双向互助帮困结合起来,形成互助的帮困机制。社区居民可以自愿组织形成某个项目或综合性的互助会,入会者为会员,会员必须定期缴纳一定的互助金,建立综合或某一个项目的互助帮困基金,当会员发生困难时,互助会按照事先约定或章程规定的标准给予帮助。在社区还可以推行“劳动储蓄”和“时间储蓄”的自助制度。德国凡是年满18岁的公民,利用工休日做义工,可储存在“义务网络管理系统”,本人需要时,可以把“时间”提取出来。日本拥有这类团体300多个。上海晋阳区居委会1984年首创“劳务银行”,长宁区开设“时间银行”,已有757个储户,发展势头良好。

我国社区服务的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篇6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区服务老龄化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从设立国营职工退休费用统筹制度和发展社区服务算起,到目前已经整整探索了15年,制度实施的基本效果已经相当明显。但是,从2000年开始,我国进人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26亿人,占总人口的10%,今后几年老龄化的速度还会加快,而且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将来会形成“一个人负担两代人”的养老问题,而且,每个人还要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

一我国的社区服务概述

(一)社区和社区服务的含义

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气氛的社会群体。社区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功能,它既是社会基本问题的发源地,又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实现社会协调和社会整合的基本场所。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进程中,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社区工作、社区建设、社区发展越来越为世界各国重视。

(二)发展历程

1987年9月,民政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社区服务工作会谈”,标志着社区服务开始进入倡导发展、起步试点阶段。1989年9月民政都在杭州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会议”,总结交流试点经验,要求在全国普遍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已有70%以上的街道开展社区服务。之后,1993年8月颁布的十四部委文件,1994年底,民政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社区服务经验交流会,1995年在南京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示范区,保证社会服务发展的正确方向。至此,中国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融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植根于城市乡村,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推广和功能不断完善。

(三)我国社区服务的内容

目前的社区服务内容繁多,但从服务对象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各种有困难和障碍的人为对象的服务。这些服务对象虽然只是社区中的一小部分人,但是他们却影响着众多人们的生活。如果他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成为社区中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为这些特殊对象提供服务,历来是各国社会福利工作的重点,也是社区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另一类是面对社区内全体居民的一般性服务,主要有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和便民利民家务服务。

(四)发展社区服务的意义

1补充国家和单位福利的不足

社区服务充分体现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方针,具有投资少、覆盖面大、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优点,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保障完全由国家包办的体制。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家保障”模式向“社会保障”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并且对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社区服务的基本职能是互助互济,协调人际关系,转化消极因素,缓解社会矛盾,起到社会稳定的作用,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这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直接的积极作用。

3增进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就近、方便、快捷、优质、廉价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卫生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掌握服务对象,从个人、家庭及人群的健康状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把国家的医疗保障目标落到实处。在国家发生疾病流行等紧急事件时,社区医院可以起到第一时间救急和预防的作用。

4实现社会救助,分担国家的负担

社区救助的推行和不断完善,使社区中特殊困难家庭基本没有了后顾之忧,同时也培育了新的就业增长点,开展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题,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医服务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一是表现在地区服务水平的不平衡,二是表现在社区服务的项目、内容不平衡。究其原因,除了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外,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民政部门同志不能摆脱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对社区服务的认识滞后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严重制约着社区服务的发展。当前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正从普及向提高转变,而不少地区的社区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空白阶段。思想认识滞后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对发展社区服务重视不够,投人不多,力度不大,组织机构,政策措施、资金场地等方面得不到良好的落实。

(二)社区服务运行过程中的行政化倾向

政府依赖自己的行致权力优势、财政支持和组织资源,促进社区服务事业在短短的20年中就获得了蓬勃的发展。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应该照“政社分开”的原则,政府和社会、社区都应该逐步划分自己的职能,理清各自的行为目标、行为准则、行为界限。但现实的情况是,政府的行为中仍然存在着“政社不分”乃至于包办社区服务的倾向。政府部门将社区视为一种行政执行工具,直接干预社区的各种事物,从组织、人事、到工作、项目以及资金筹集和资源配置,统统由政府说了算。

(三)社区服务盈利性倾向过强

在理论层面上,人们认同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质和公益性,但在实践上,政策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鼓励经营性服务,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把社区服务当作营利性行业对待。营利性服务介入社区服务,在短时间内动员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涌入社区,使社区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给社区服务带来了一些混乱和不规范现象。首先表现为部分社区组织的寻租行为,直接导致社区服务的腐败。由于利益的驱动。在社区或小区中办盈利性服务项目比比皆是。其次表现为一些组织和个人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打着社区服务的牌子,只缴纳少量的管理费,偷税漏税现象十分严重。

(四)社区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区服务的开展和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待业、失业人员以及家庭妇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离退休人员加入到它的行列,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必须看到,这支社区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来说是较低的。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使得社区服务和项目的拓展和服务质量很难进一步提高。

(五)社区单位和居民的参与程度不够

由于“社会办企业,企业办社会”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缺少共利点,职工的主要群体归属感仍然在工作单位,社区内单位、居民的社区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也不高,整体的合力不强。由于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缺乏归属感,不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使社区管理处于

“上边雷声大,下边雨点小”的窘境。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社区服务的建议

(一)坚持社区服务福利性原则

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有限,国家一时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办福利,为此得走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社区服务资金供给与运作的道路。这就是:(1)政府投入,一是财政的专项拨款,二是无偿的提供场地,设施或减免税收等。(2)各种社会捐助。(3)有奖募捐。(4)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市场化,即以有偿服务来养无偿服务,使社区服务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5)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社区服务基金会。所谓市场化运作,即运营资本化,管理市场化,先参加生产性投资及金融市场投资,其收益用于社区服务。

(二)进一步壮大优化志愿者队伍

社医服务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征。为了有效地组织、带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服务,并使之经常化、系统化,除了居委会外,还必须建立骨干性组织和骨干队伍,而社区志愿者协会便是这样的骨干力量。实践表明,志愿者比非志愿者更乐意做慈善捐款,直接帮助别人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因此,必须优化、壮大志愿者队伍。社区可以经常刊登志愿者招募,志愿者服务倡议、表扬优秀志愿者的消息;可动员吸收器中青年居民加入、优化年龄结构,可动员。吸收文化水平较高的居民,尤其是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优化智力结构。可动员吸收居民中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入,并在其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

(三)提高服务的专业他水平

为改变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当前要大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同时也要大力提高劳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社区服务。在服务手段上,要进一步搞好配套建设和完善区、街、居三级服务设施,探索社区服务设施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合作制等市场运作方式,全面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四)广泛进行社会动员

发动全体社区成员共同努力。共建社区服务事业,从而真正实现社区服务发展的双重社会化。社会成员不仅要使各级政府领导主动参与组织工作,而且要发动社区各企事业单位部门自觉参与社区服务事业,不仅要突出重点动员对象,而且要大力加强理论探讨和宣传教育两项工作,发动全社会成员将造福社区的事业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为一体。

(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充分支持社区服务

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思路 篇7

现阶段, 我国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为78岁左右, 这意味着老年人在退休后的长时期内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特殊的关照。据估计, 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将达到2.8亿, 占总人口的20%左右。高龄人口的不断增长, 一方面使得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多;另一方面, 导致老年人需要照顾的时间延长, 加剧了家庭照顾老年人的任务。因此, 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的攀升和所占比例的提高, 社会保障经费开支的缺口可能越来越大, 这必然会加重家庭对老年人所负的责任。

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养老方式:家庭、社会和养老机构。其中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由于现代家庭代际关系重心下移, 家庭内的老人不再具有传统家庭中的权威, 老人与子女分居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 社区养老的地位日趋明显。社区养老, 就是在政府的倡导下, 以社区组织为依托, 利用社区内的资源, 面向居住区内居民提供的、以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的服务。由于老年人群大部分时间都在社区中度过, 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上比其他群体更多地依赖社区, 因此老年人成为社区养老的最大受惠者。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社区养老是符合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和现实社会经济条件的必然选择。然而, 社区养老服务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观念认识不到位。

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出现老龄化相比, 我们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有些人认为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只是局部性的、少数人的问题, 甚至认为是若干年后的问题, 未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存在养老困难, 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不尽如人意。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在日益增加, 而目前的社会服务功能却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2.社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提供的服务存在盲点。这主要表现在:有些社区未向老年人提供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家政公司或其它机构;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所急需的家庭病床和医生上门服务重视不够, 老年人期待建在家门口的护理中心和康复医院;社区内适合老年人的文化娱乐设施和体育设施缺乏;有工作经验、经过养老服务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比例较低, 专业服务知识匮乏。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 同时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 还应有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 组成志愿组织, 他们所提供的救助和服务应是无偿的和非盈利性质的。但目前我国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普遍不足, 有的社区根本没有志愿者组织。

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思路

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虽然已初具规模, 但是整体水平还较低, 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不适应。完善养老服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法规, 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制度保障。社区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 它主要体现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扶持上。各级政府部门应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保证每年给予财政上的满足。鼓励民间经营性老年服务组织、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和义工组织的发展, 鼓励全社会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同时还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 减少其行政职能, 保证有足够的人力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用适当形式鼓励大中学生在业余时间参与养老服务工作, 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为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

2. 积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和照

顾老年人服务业, 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各城市社区都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低龄老人和下岗工人, 他们是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资源。如下岗工人通过开办小吃店为老年人送餐, 或开办家政服务公司, 为老年人提供家政和护理服务;组织低龄老年人义务照顾高龄老年人, 并为服务者发放《低龄老年人服务卡》, 用于记载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 持卡人步入高龄, 将在本区域范围享有相等时间、相等质量的服务。如此循环, 既可解决现有中低收入老年人的需求, 又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以后的服务, 其实质是一种人类价值的区域性交换。这样的老年社区互助照顾行动必须通过有效的组织来实现, 而社区组织正由于其地位的权威性、特殊性和可靠性成为可提供此项组织管理功能的适当机构。

3. 继续推进“星光计划”,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2001年6月民政部推出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 上海的福利彩票收入中有很大份额被用来支持本地的社区养老, 这种彩票养老模式被称为“星光计划”。据推算, 上海人每购买一元人民币的福利彩票, 就有0.0312元用于社区养老事业。近几年这笔基金中的绝大部分已用于上海的社区养老事业, 这就是“星光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经济供养方面的养老方式外, 还有一种设施供养方式, 如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人公寓、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托老所、老年病医院、临终关怀医院、老年大学等福利设施提供的医疗、生活照料、精神方面的群体性供养设施。

4. 积极鼓励社区老年人自治组织的发展, 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性。

首先, 政府管理机构要放开政策, 简化老年人申办各类组织协会的程序, 并在政策和财政上对老年人创办的一些社会组织给予支持;其次, 社区管理者应正确认识老年人和他们的组织在社区福利和社区照顾中的积极作用。在目前各社区资金和人员普遍不足的情况下, 应积极利用社区现有的资源, 充分挖掘低龄老年人的工作潜力和活动能量, 帮助他们树立“自助、自立”的自信心, 引导他们形成“自得其乐, 自娱自乐, 助人为乐”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开展有利于老年人参与的社会活动, 并吸引他们参加各种兴趣小组, 改善有些老年人孤立生活的环境。

5. 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向专业化方

向发展, 推行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社区服务参与者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社区服务的质量和发展水平。社区服务人员不论处于何种层次, 都必须具有专业素质。在具体操作上, 一方面, 在社区创设“社区护工”职业培训基地, 招收家政服务员, 重点培训老年人心理学知识、公共卫生防疫、家庭医护常识和基本技能等;另一方面, 国家要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社会服务专科学校”, 培养高级别的护工, 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应把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大系统之中, 还应建立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社区服务从业人员具有与律师、会计师、医师相同的职业特点, 推行资格认证制度旨在促进社区服务工作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规范社区服务工作队伍的职业技能, 从而提高社区服务工作的职业声望, 树立社区服务工作的专业权威, 这样就能使一大批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社区服务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服务。

6. 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篇8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服务,和谐社会

“十二五”时期,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 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社区服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老弱病残, 社区服务的内容也不仅仅停留在解决邻里纠纷。社区服务的理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社区管理、服务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 依托社区服务信息系统与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借助电脑、电视、电话, 做到了社区管理规范化、社区事业社会化、社区服务网络化、工作手段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为文明城市、和谐城市作出了很大贡献。这几年,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 社区总数在迅速增加, 目前全国有6, 923个城市街道, 8.7万个城市社区。城市人口的扩张、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不断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 不断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有的社区设备不全、配置低;有的社区硬件虽好, 但利用率不高;有的社区专业人才匮乏。更为甚者, 社区信息化建设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还未做到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因此, 做好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 是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 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社区信息化建设, 简单地说, 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用于社区的管理、服务, 从而使传统的社区管理、服务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 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一) 要加强宣传, 提高认知度、认同度。

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是社区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推进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虽然是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 但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单靠政府是不够的, 必须有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公众的参与, 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 发动全民共同参与。经随机调查, 有些居民甚至不知自己属哪个社区, 不知社区门朝哪开, 不知社区主任男女, 更不知社区信息化为何物。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在居民中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文艺表演等来传播信息化知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社区的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传统媒体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 开展问卷调查, 介绍社区概况, 使人们了解社区信息化发展将给居民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 让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者和使用者都能充分认识到社区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自觉地从思想观念、生活态度、管理方式、工作机制等多方面适应社区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社区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 把现有的条件用好、用足。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 邀请本社区的行家对居民进行电脑网络知识的培训, 也可组织大家到其他的社区参观、学习, 普及信息化知识, 努力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社区直接面向居民, 面向每个小家庭, 要让所属居民有亲切感和归属感, 使居民以居住在本社区为荣, 进而关心社区内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 必须正确处理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 引导居民由旁观者变为社区建设的操作者。社区信息化建设要做到家喻户晓, 并指导居民积极利用其建设成果。服务流程越简单、越明了越好;信息的发布、更新越及时越好。系统的操作性能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参与热情。不能搞成“语音提示”类, 忙活了半天告诉你“系统正忙、稍后再拨”, 让人生厌。社区网站力求体现“亲民、惠民、便民”的思想, 既服务于民, 又便于社区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和谐理念。在社区网站上开设多个论坛, 让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个相聚的地方, 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只有居民的认知和参与程度逐步得到提高, 社区信息化工作才能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拓宽信息化建设思路, 提升社区服务新形象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同样, 建设信息化的社区也要打破条条框框, 理念由“管理型”转为“服务型”, 机制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决非“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联网”那么简单, 而是需更多地注入人的因素, 更大程度地发挥管理者、服务者的主观能动性, 广泛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注重公平、公正、效率、人性。

社区信息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向上级各部门传送资料、数据, 打打报表, 减轻社区管理者的劳动强度;接收上级各部门的指示, 今天清除城市污染, 明天打扫卫生死角;信息化也不意味着“足不出户, 能扫天下”。相反, 社区工作者要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居民面对面, 从情感上拉近双方的距离。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应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架设居民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高速公路, 社区工作者要把为居民服务当成自己的一项本职工作, 适应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信息神经延伸至每一户家庭。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要涵盖社区居民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重点关注四种人, 即老人, 小孩、残疾人, 病人。许多老人退休闲不住, 为大家服务的热情很高, 他们格外注重精神生活, 如果社区引导得当, 这肯定是一支有一定影响力、战斗力的“夕阳红”队伍。他们义务巡逻、保护古井、检查网吧是否容留未成年人、组成多种娱乐团体等等, 他们老有所用, 老有所乐, 生活充实而快乐。幼儿、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对他们的管理不容忽视, 主要是安全、学习、娱乐等方面。不夸张地说, 近几年, 经常听到、也亲眼看到三、五岁的孩童独处家中、从楼上摔下来的事情, 还有玩火、吞食异物引起窒息等等, 管好他们就是调动了其家长的积极性, 这些家长年轻有为, 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早在2008年就在首批16所社区设立了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挂牌开课, 请全市中小学优秀教师利用休息日轮值在各个社区, 辅导普及各类知识, 初步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的再利用。对社区的低保家庭, 除了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 更重要的还有精神层面上的慰藉。

服务项目的增加是否意味服务成本的提高?不是。理由之一:每个社区都有很多的能人, 关键在于能否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建立服务时间储蓄银行, 立足长远, 凡开户有“余款”者, 在本人或其家人需要的时候, 享有获得别人义务服务的权利, 一些细则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拟订、完善, 宗旨是调动服务者的积极性, 秉承“好人有好报”的思想,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这样, 邻里之间的关系自然和谐、亲切。理由之二:充分利用所在城市的大学人才资源。社区可以招募大学生志愿者, 为他们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 对学生本人来讲, 既陶冶了情操, 又提高了能力, 为将来步入社会积累经验。这又是一个多赢的良方。

社区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准”和“灵”, 这需要靠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来保证, 一方面建立“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确保社区信息化工作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 整体推进;另一方面要求各社区街办把社区信息化工作作为社区示范建设和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 纳入到社区综合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并将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更新维护和使用情况纳入社区建设总体情况进行考评, 任务分工到人, 责任落实到人。

三、加大政府重视力度, 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推进社区信息化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推进社区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推进社区信息化使每一位公民能够及时、方便、低成本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

为此, 政府要高度重视, 统一思想认识, 从组织机构和思想认识上保证社区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进一步加大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 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选聘优秀人才, 通过法定程序充实到社区居委会;逐步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有抱负的青年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工作, 并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着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队伍, 以便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和功能, 真正实现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工作成本, 提高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目的;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作为城市改造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努力做到建设有位置、计划有项目、长期不落后, 努力实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进一步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 加强政府与百姓间的信息沟通, 对居民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 真正让群众满意。依靠信息技术, 建设数字化社区, 提高社区管理效率、提升社区服务形象。以社区管理为龙头, 社区服务为重点, 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广泛应用。社区信息化坚持“方便基层, 服务百姓”, 注重于应用服务, 积极开展网上便民和互动, 老百姓鼠标点点、遥控器按按、电话打打, 轻轻松松服务送到家。努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与社区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每年, 由评审机构为社区评定星级, 调动各社区晋级积极性, 形成社区信息化建设良效互动的长效机制。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政府干预固然重要, 但社会力量也不容忽视, 大力号召民间团体、企业等共同参与社区信息化的建设, 本着务实的思想, 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如为社区培训专业人员, 无偿提供一些设备等等。

四、结语

社区是各类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区建设与长足发展, 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就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区、创新型社区, 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各城市社区之间相互借鉴, 通过探索实践,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化社区服务。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有理由相信, 作为领导者、实施者一定会抓住契机、迎接挑战, 做好政府、街道、社区、全体居民的协调工作, 实现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又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1]王苹.做好社区信息化文章[N].江苏邮电报, 2008-8-12

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篇9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建立的, 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一整套组织和制度体系的总称。具体而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含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和政策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生产和供给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与人才和技术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与激励和监督体系等诸多方面内容。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工作的重要性与责任主体自觉性不足之间的矛盾

当前,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 特别是基层政府和综合部门仍未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缺乏文化自觉, 仍然是GDP至上, 没有把文化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不愿对文化建设进行投入, 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二) 文化需求增长与服务管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1、供给数量满足不了需求。

为突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政府都比较重视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如美国建国仅仅两百多年, 却拥有5000多座博物馆, 特别是1960年至1970年的10年间, 共兴建了1132座博物馆, 平均每3天半就建成一座博物馆;匈牙利虽是个只有912万平方公里国土、1000万人口的国家, 却享有“三多”, 即图书馆多、博物馆多、书店多之美誉, 其中博物馆就有594座。而我国虽然拥有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2000多座, 高等学校图书馆1000多座, 科研系统中型以上图书馆8000多座, 博物馆也由建国初的20座发展为今天的2000来座, 但与人口相比仍很难满足需求。

2、供给范围与需求间的逆向发展。

“一级政府办一个图书馆, 一个城市只有一个文化馆”, 越到基层和农村, 文化设施越少、水平越低, 而且没有照顾到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目前, 我国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的建设只延伸到行政村, 相当多的农村人口难以享受到文化服务。此外, 针对居住在工业区、城边村的大量农民工的文化服务, 也只是在近年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至于如何保证工作的持久性、时效性, 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3、供给内容与需求不匹配。

一些政府部门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往往因缺乏调查研究而脱离群众需求。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活动缺少新意和针对性。样式单一、内容陈旧、与生活严重脱节。尤其是农村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设施普遍落后, 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远远不足。

(三) 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均衡的矛盾

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多年在0.3%—0.4%之间徘徊。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323.04亿元, 仅约相当于教育事业费的1/30, 卫生事业费的1/13, 科技事业费的1/9。而文化事业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如2010年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36%;对西部地区的投入仅占全国的24%。这表明, 农村和西部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处于明显的弱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均等化任务艰巨。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一) 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 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大地市级“两馆”建设力度, 努力完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继续支持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和改造, 完善面向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二) 进一步统筹整合文化资源,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创新

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平台和抓手, 创建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继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同时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变为市场的“大循环”。

(三) 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 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

推动各级财政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 确保公共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 且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 积极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渠道, 吸纳社会资金办公共文化,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

(四) 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和立法保障力度,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队伍方面, 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政策, 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队伍。立法方面, 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步伐, 争取早日形成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法律法规体系。

总之,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 因地制宜, 科学确定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建设成果, 感受到政府的文化关怀。

参考文献

[1] .袁文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www.jzrb.com 2012-04-10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篇10

1 城市社区服务需求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所有制、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等发展,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城市的人口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各方面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精致化的特点。

1.1 社区服务内容的需求分析

当前,城市社区服务需求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也包括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需求。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社区服务内容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对于社区中的老年人,服务需求主要包括:日间照顾与护理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文娱活动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社区老年大学服务等;针对青少年的社区服务需求具体包括:学业辅导服务、兴趣班需求、非上学时间的托管服务、青少年权益保障服务、心理辅导服务等;社区中残疾人服务需求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训练服务、就业帮扶服务、日常生活服务等;而社区中的中青年,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婚姻服务,健康服务、就业帮扶服务、权益保障服务、家政服务、物流配送服务等。

综合地看,城市社区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生活服务和文化服务两个主要方面。社区生活需求与生活服务方面的需要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就业服务、计生医疗、环境、交通、家政、修理、咨询、预定、配送等服务内容;精神与文化方面的需求主要涉及科普、教育、文化体育活动等。其中,养老服务、教育服务、卫生服务受到的关注度最高。原因之一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多,同时子女还要工作,不能时刻在家照顾老人,所以居民对居家养老、卫生保健服务关注较多。另外,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自然也是社区服务中最主要的需求。最后,人们已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无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1.2 社区服务基础设施设备的需求分析

在生活质量得到逐步改善的同时,城市居民对社区环境和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公共安全、综合治安设施的需求;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的需求;社区医疗设施需求;生活配套设施需求等。例如,老人日间照料室、小学生托管室、残疾人康复室、社区图书馆、文娱活动室、健身室、社区室外健身设施以及社区医院、小区绿化、停车位、超市、社区食堂需求等。其主要目的在于为社区成员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环境和整洁、美观、方便的物质生活环境。

1.3 社区服务人员的需求分析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大多依靠社区工作人员来提供。要想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社区服务需求,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具备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公共管理、家政等专业技能,而目前我国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显然无法胜任。因此,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已经由过去社区居委会或基层政府单一提供转变为政府、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驻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多元提供。但在现阶段,城市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仍然以社区居委会和政府提供为主,虽然社会组织、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但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还不够,服务参与的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2 城市社区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加大;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方式不断改善;参与社区服务主体不断多元化等。但我国社区服务建设与发展仍然处于初创时期,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居民对社区服务总体满意度不高。相对于社区服务需求,社区服务供给内容单一、服务设施陈旧、技术落后、服务态度差,导致居民需求没有被满足,满意度较低。

第二,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化程度不够。目前,我国城市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人员,除街道、居委会的干部外,以离退休人员、家庭妇女、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由于社区工作人员的收入低、职业声望不高,所以社区服务中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比例很低,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需求。

第三,居民对于社区服务的参与度不足。居民参与度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群众对社区服务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中普遍存在着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总体参与率不高,并且不平衡。不同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区域的人参与率有很大不同。

3 城市社区服务完善措施

3.1 提升社区服务意识

我国政府改革过程中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城市社区服务也一样。作为社区服务主要参与人员的街道、居委会的干部应尽快完成从“管理”向“服务”的角色转换,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为社区成员提供满意的服务种类与形式。同时,社会整体也要提高对城市社区服务的认识与了解,搭建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平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努力提高城市社区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为社区服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多方筹集城市社区服务建设资金

资金作为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先决条件,政府有必要采取多种手段保障城市社区建设资金的供给。首先,政府可以适当增加城市社区服务建设资金的投入。其次,运用市场杠杆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社团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投资社区建设,共同促进社区服务设施的改善。

3.3 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

要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建立一支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社区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一是,将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订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二是,向社会公开招聘,吸收有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热心于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作为专职社区工作人员进入社区服务队伍中来。三是,定期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提高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吸收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士作为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

3.4 创新社区服务技术

社区服务技术是社区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社区服务技术水平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区服务,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务,让科技的力量带动城市社区服务向信息化转变,同时也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与社区服务方法模式的改进。

摘要: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详细分析了社区服务内容、设施、人员的需求,找出了社区服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从服务意识、资金筹集、人员培养和服务技术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城市,社区服务,需求,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勇,王淑卿.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J].唐山学院学报,2011(4).

完善社区行政服务体系 篇11

悠久历史秀宜都,园林城市丽宜都,百强县市魅宜都,土家文化奇宜都。

近年来,在宜都市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下,我社紧抓改革发展,以振兴县级供销社为重点,在经营服务上创新思路寻突破,在社有资产上强化管理求规范,在项目建设上围绕中心促发展,全力服务三农发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宜都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

规划布局,建好村社。科学规划布局,选择村委会或周边,村委会认可,群众公认的农家超市为依托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帮助经营业主改善经营条件、规范管理制度,并在2012年对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改造,制作统一模式的店招和灯箱。现已建成村级服务社111家。

创新服务,拓展领域。现已建成“一站式缴费点”204家,覆盖了全市98%以上的行政村。2013年实现代缴费57万笔计4772万元。同时,加快农村金融的建设步伐,建立“裕龙卡”村级综合服务社业务代办网点,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资源,一网多用。我社率先在村级综合服务社全面推广运用“湖北供销裕农网”,建立“新农村网上便民服务中心”,全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供销。面向农村市场着力构建四大中心,即商品交易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业务代办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最终实现“一网多用”。

构建五大网络体系,主导农村流通市场

日用品配送网络。2012年初,宜都市日用品配送中心—湖北供销裕农(宜昌)商贸有限公司”组建,实现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配送中心+经营网点”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宜都市富民农资有限公司,使其主动担负起全市农资市场主渠道责任。目前已在全市农村设有220个连锁经营网点,负责农药、种子、肥料等销售、配送业务。

农产品购销网络。与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合作,共同建设“宜都市陆城农产品综合市场”,建成集农副产品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一体的综合型市场。

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成立宜都市烟花爆竹公司,并建成烟花爆竹市级配送牛心和乡镇配送点,配备15辆专业车辆常年开展烟花爆竹的配送业务。现有网点771家,商品配送率达到90%以上。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正抓紧筹建“回收、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农村可利用废旧物资得到回收利用,增加再生资源,有效遏制农村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生态文明。

领办农民专业合作杜,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建立投资主体。完善投资项目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资力度,成立宜都市供销社联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市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加大合作力度。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2014年,宜都市“今果果椪柑专业合作社”被省供销社确定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推进创新发展。大力创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引导专业合作社实现“二次联合”,破解单个合作社在市场开拓、资金借贷、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难题。同时,结合我市柑橘产业发展的实际,组建柑桔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柑桔产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改革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探讨 篇12

纳税服务这个概念由来已久, 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基本含义是征税主体通过各种途径, 采取各种方式, 为纳税人服务。具体服务项目包括提供教育信息, 帮助依法纳税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革命的变化和发展, 各国政府均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 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 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兴起了一场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的运动, 以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 并达到最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目标。新公共管理理论形成于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 其核心价值是把市场化的动作机制和管理手段引入公共管理中来, 主张以市场机制改造政府, 提高公共服务品质。突破了以往行政管理学研究的瓶颈, 对政府管理产生了深远的、根本性的影响, 对我国的影响同样也是巨大的, 选择新公共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改革行政系统的样板, 目前已在各地初露端倪, 如建设“服务型政府”、“企业型政府”、“学习型社会”的提出, 追根溯源, 都是源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与政府职能转换相得益彰的是税务部门纳税服务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 并在新的纳税服务理论的指导下, 纳税服务的实践也在不断深化。在当今税收理论研究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把税收征管体系比成一座“金字塔”, 而把为纳税人服务置于塔的最底层, 使之成为整个金字塔的根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纳税人服务体系。近期我国也开始在纳税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中把优化服务和纳税申报共同列为税收征管的基础, 新征管法将纳税服务写进法律条文里, 使纳税服务在现代税收征管中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 实现了质的飞跃, 建立规范的纳税服务体系已成为现代税收工作的重要特征。

二、纳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纳税服务在近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 但在纳税服务实践中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和保障性的特征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本位化”, 真正意义上的纳税服务“犹抱琵琶”。我国的宪法规定了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却忽视了对公民在缴税过程中应当享受的权利, 作为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的纳税人, 缺乏要求税务机关提供完善的纳税服务的自觉意识, 期望值不高, 在他们眼中, 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犹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而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 税务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本位”意识, 一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对征纳税关系的认知局限于管理与被管理, 监督与被监督的层面。这种权力意识本位化直接带来的是服务举措“本位化”。在当前的纳税服务体系中, 税务机关是纳税服务的主体和主导, 服务举措更多地倾向于便于管理的角度建立的, 严格地说, 这是一种管理的体系, 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体系。

其次是服务表象化, 难以得到纳税人的广泛认同。由于当前的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侧重于对纳税人的管理, 以及对征管程序简化方面工作的忽略, 不可避免地导致各级税务机关将规范文明用语、建设环境设施齐全的纳税服务场所作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最终目标。尽管这些努力已较以前有了较大进步, 但过于追求表象化服务的做法, 却背离了纳税人的期望和效率化的服务目标, 也就难以令广大纳税人满意。同时,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表象化的纳税服务体系, 尽管“拨开乌云见太阳”, 终于将接待纳税人的机构推向前台, 然而背后却缺乏一整套简洁、高效的机构支撑, 使纳税服务机构往往只能应付一般性涉税事项的办理, 一旦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因素, 受到损害的依旧是纳税人, 纳税服务机构又会成为征纳双方矛盾集中的“焦点”。

第三是职能分散化, 纳税服务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税收征管工作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工作方式影响了纳税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中, 一方面纳税人对登记程序、申报程序、缴款程序、减、免、缓、退审批程序进而整个征管程序不了解, 造成因资料不全、手续复杂而感到“一头雾水”, 难言其中苦衷;另一方面, 近年来税务部门在加快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改革模式的过程中, 将税收执法权限分解为征收、管理、稽查, 在系统内部实行专业化税收管理, 但忽略了对建立必要的、合理的执法程序进行探索, 对外未形成一整套纳税服务制度, 纳税服务职能分离, 造成征纳双方工作量的加大和矛盾的增强。

三、改革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改革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应坚持法治原则、公正原则、透明原则、效率原则、诚信原则, 结合当前税收工作的实践,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与完善。

(一) 更新观念体系, 重新审视和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

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在赋予税务机关更多权力的同时, 也进一步明确了税务机关的责任与义务,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 纳税服务在税收工作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纳税服务已由传统的道德范畴上升到法定义务, 成为法定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全面领会其内涵, 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 全面履行新征管法规定的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义务, 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 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 提高完善对纳税人的服务工作, 建立健全文明、规范的执法服务标准和体系, 以新的服务理论来引导税收工作由满足征管需求为主向以服务纳税人为主的转变、向“管理服务型”和“执法服务型”的转变, 引导税务机关向服务型部门的转变。

(二) 改进服务手段, 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率

进一步扩大纳税申报管理模式, 提供刷卡申报、电话申报、邮寄申报、网上申报等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供纳税人自由选择;改善办税基础设施, 积极推行城区“一窗式”、农村“一站式”服务模式, 实行服务前移, 让“窗”、“站”成为便利纳税人办理纳税事项的满意场所;努力提高税收信息化管理水平, 开辟网上或12366电话语音特别服务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传输, 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业务咨询, 精心打造纳税服务的“电子平台”, 提升纳税服务体系的科技含量, 为纳税人提供规范、快捷、全面、经济的税前、税中、税后服务。

(三) 创新服务方式, 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按照为纳税人服务无小事的原则, 以“始于纳税人需求, 终于纳税人满意”为追求目标, 认真分析、准确把握纳税人所念、所想、所需, 不断创新纳税服务的方式, 建立或完善“假日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限时办结”、“首问负责制”、“查前告知”、“稽查准入”等各项服务制度, 突出纳税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方法的艺术性, 努力满足纳税人个性化服务需求, 实现“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法规政策规定之外零收费”。

(四) 整合服务资源, 建立平面化多功能的纳税服务平台

以加强税务机关内部的程序化建设为切入点, 遵循合理简化、效率优先原则, 简化行政审批, 寻找合法化和效率化的结合点建立行政管理机制。完善税务机关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交接流程, 将具体工作职责分工内置, 利用先进的内部网络建设, 实现各种组织机构的有机结合, 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以纳税服务机构为前台的塔型组织机构, 逐步建立每一个税务机关都是纳税服务窗口的机构设置, 使得税务机关的每个部门、每名干部都能按照“一窗式”的标准接待纳税人, 无须再区分具体职责, 形成“一人承办、转告相关、协调共管、限时完成”的工作机制。从纳税人的角度看, 税务机关不再是一个以服务厅为窗口的立体机构, 而是平面化的多功能的服务平台体系。

四、未来纳税服务体系的发展取向

(一) 加强纳税服务公共设施的建设

加大对公开设施的建设的投入, 多渠道公开税收法律、政策、公开办税制度、管理流程、服务规范, 纳税服务的视角更为广阔, 最大限度地满足纳税人的需要, 保证纳税人的知情权的实现。从服务的载体上, 突破现行局限于办税服务厅、税收政策法规等宣传资料, 而是将税法放置于更广泛的社会空间, 改以往税务机关的基层建设过程中注重于自身的工作环境改善的做法, 向加大对纳税服务公共设施的建设投入的转变, 制定规划, 纳入税务部门的经费预算, 以方便纳税人全面接触税收政策法规和相关的信息, 真正让税法公正化、阳光操作, 以服务设施的改进来体现“以纳税人为中心”的观念的落实。

(二) 构建电子税务服务体系, 不断提升纳税服务的效率和层次。

积极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无缝隙的“一站式”甚至“无站式”服务。作为电子政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税务电子化目前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观念不适应, 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人才、信息资源、硬、软件、应用系统等各要素之间还不够协调, “信息孤岛”现象在税务系统中还较为严重, 等等, 为此, 要以税收业务流为主线来设计搭建电子税务的网络平台, 为纳税人提供无缝隙、全天候的“一站服务”或“无站服务”, 使纳税人只需跑一个地方就能把涉及众多部门的复杂事务快速办理完毕, 甚至人们只需在家中点击鼠标, 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纳税服务。要基于从高技术、深层次完善纳税服务的标准和要求, 加强税务机关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重点税源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三) 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职能机构

上一篇: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分析下一篇:生物教学中的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