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2024-05-16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精选11篇)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篇1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物流业正在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完善和物流业有关的规章制度是确保我国物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积极研究并完善我国物流业立法已经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本文认为我国物流立法的完善不仅需要整合现有相关法律法规, 更需要对物流业进行系统性立法。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法规体系,完善

1 我国现代物流业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取得的成就

随着系统理论和运筹学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利用, 现代交通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在统筹和整合国民经济各部分各环节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 我国物流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是典型的法制化经济, 缺乏比较健全的相关规章制度, 任何行业都无法正常运行, 也无法长期持续发展。现代化的物流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同时加大了对有关规章的制定和实施。

目前, 从关于物流业的有关立法来看, 我国已经出台的和物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呈现出立法主体多样化, 法规效力多层次化的特点。现有关于物流业的法律中的《海商法》、《海关法》、《民用航空法》和《公路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 这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规。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 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也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国家交通部门出台的《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水路货运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实现零售企业物流的标准化作业。

3.3合理降低仓储成本

仓储业务主要包含自营与外包, 合理的仓储形式能有效降低仓储成本。零售企业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来选择, 一般企业如果拥有长期稳定的共用商, 且有能力、有资金建设优质的仓储空间、交通地理条件优越等情况下, 可以开展自营仓储业务, 否则还是选择外包。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 自营仓储业务还是存在一定难度, 如果将仓储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 就能减少投资仓库的资金压力, 并减少仓储的管理成本。

另外, 建立功能齐备的配送中心, 也是降低仓储成本的一大关键。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置配送中心, 能够将区域内的每个店铺以及将需要的产品一并存储, 并统一发货, 改变散库存方式为集中库存, 一方面, 配送中心采用现代化的仓储技术与设备, 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保障能保质、保量、稳定的配送商品, 店铺内就不再需要库存的位置, 进而可扩大营业面积, 也能有效降低房租成本;另一方面, 配送中心集中配送不仅能减少原本各区域的配货、入库及出库工作, 降低相关费用, 还能将总库存有效降低, 并实现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及快速周转供货, 以此为零售业带来经济效益。

3.4注重物流人才的引进

零售行业具有其行业的特殊性, 因此需要大量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而人才对降低物流成本也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先进的信息系统没有专业人才的操作, 根本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 最终结果和《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的若干意见》, 其他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商品包装的暂行规定》和《国家物资储备局仓库设施完好标准》等对物流业也起着较有力的规制作用。同时, 我国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物流业法规, 但是这些法规的效力比较有限, 带有明显的地域适用特征。从总体上看, 这些规章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我国现代物流业法律体系建设中的改进之处

2.1 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落后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目前部分物流业法律法规是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 还有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制定的, 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的物流业也在逐渐向外部资本开放, 物流业的开放化和国际化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 原有的物流业法律法规既与当前物流业的市场化运行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 也与物流业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不协调。物流业法律制度的这一现状已经不能再适应物流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 甚至还阻碍了其快速发展。

2.2 物流业法律法规零星而不系统

就是企业付出了资金代价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当前我国零售企业最缺乏的, 就是既懂业务又了解IT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有些IT人员对零售业了解不足, 因此管理人员提出的业务流程相关问题IT人员无法给予答复, 而对零售业务熟悉的管理人员却对IT没有深入了解, 就造成管理人员无法通过计算机的先进信息系统跟进工作, 不能提高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 我国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工作效率不高, 这也与配送中心整体设计有关, 对于车流的合理规划, 包括进口布置及规划道路宽度、车辆行驶路线等都需要一个优秀的总体设计师来完成, 但是我国多数建筑设计师并没有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相关经验, 不了解配送中心的最重要功能是商品的吞吐而并非存储。因此, 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物流人才的引进, 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谭人文.连锁零售企业共同配送相关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 2008.[2]邹华玲.基于成本控制的零售连锁企业物流流程优化分析[J].中国

商贸.2010, (16) .

[3]覃兆祥.基于区域市场的网上零售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J].物流

技术, 2010, (6) .

现有的和物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散见于与物流业有关的众多管理部门所指定的众多规章制度中, 十分零星分散。物流业者在参照或适用物流法律规范时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大量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资料, 这使得广大物流业从业者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物流业法律规范, 导致现有物流业法律规范的规范性、指导性作用难以真正实现。由于没有整合成体系, 也使得现有法律法规中存在不少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条文, 这也影响了法律法规的适用性。不少部门和地方性法规在制定过程中, 更多的考虑的是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 缺乏对物流业整体发展的考量, 不利于物流业各环节和各功能的整合, 不利于物流业竞争力的提升。随着物流产品、物流技术、物流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 新型物流行为不断涌现, 现行法律规章之间的条块分割必然会因为缺乏协调性和整合性而无法对这些新型物流活动进行规范。

2.3 不少立法的主体层次较低, 法律法规效力不够

我国现行的不少物流业法律法规是由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政府制定制定, 主要是通过各种“办法”、“条例”和“通知”的形式出台, 甚至也不乏层次更低的一些内部规定。立法主体的低层次直接制约了物流法规的权威性和效力。

2.4 不少物流行为缺乏法律规范

早期的物流业主要是指仓储运输业, 现代物流业的外延已经大大拓展了其早期的范围。对现代物流运行中的新业务和新行为, 现有的物流法规缺乏相应规章对其进行规范。比如, 我们缺乏物流设施、装备、物流作业和服务方面的标准。也缺乏关于物流市场主体准入资格方面的规章, 从而导致物流业许多行为无法可依、无法管制的混乱局面。再比如我们对物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缺乏相应法律规范, 我们也缺乏对物流进行宏观调控方面的规章。

3 完善我国物流业法律法规的对策

3.1 对现有物流业法律规章进行清理、整合

对现有和物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 将分散在条文规章集中编制, 以方便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和遵循, 从而提高法律效力。将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归并协调, 避免条文之间的冲突或不一致现象。根据需要, 较高层次的立法主体可以将部分由较低层次立法主体制定的法律法规经过修订重新颁布。

3.2 制定物流基本法

为了给现代物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法律基础, 我们需要制定《物流基本法》。现代物流业是一个高度综合化和系统化的行业, 对于其中所存在的各种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加以解决。《物流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应当由立法宗旨、概念界定、基本原则、调整对象、适用范围、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等构成。

3.3 完善物流主体立法

物流主体立法是关于物流主体资格、权利、义务以及关于物流业市场准入和市场推出方面的法律规范。首先, 要从法律角度对物流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其次, 要对具备哪些物流功能的企业才能称为物流企业有一个清楚表述。再次, 要完善物流行业市场准入制度。要明确规定具备什么样条件的企业才有资格进入物流行业, 要对仓库租赁、中介运输和物流金融等各种特定性质特定形式的物流经营者制定相应的行业准入标准, 要规范不同物流细分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关资格, 以确保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素质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

3.4 完善物流客体立法

物流客体立法是指对物流活动中的物、行为、智力成果等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和物有关的立法是指对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港口, 陆上运输的车站, 车船等各种运输工具, 以及现代物流中的信息网络等要件进行立法规范。对物流行为的立法是指对物流中的采购行为、销售行为、仓储活动、装卸搬运活动、运输活动、配送活动、包装活动、流通加工行为、保险行为、信息服务行为进行立法规范。对物流行为的立法是物流客体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合同法》是各种物流行为都离不开的基本法律规范, 要清晰界定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要准确界定物流合同的概念、性质、主要内容、具体条款、违约责任以及物流合同当事人与其他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要搞好与《物流合同法》进行配套的有关物流各环节法规的建设。特别是要搞好海商法、仓储法规、运输法、装卸法等法规之间的协调以及它们与《物流合同法》之间的协调一致。对智力成果的立法是指要将物流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权属关系及转让等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 特别是要加强对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3.5 加强物流业标准建设

为了加快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的接轨, 我们需要加强物流标准建设。首先要加强物流术语、技术标准、信息化标准、计量标准、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基本标准的建设。物流标准建设中应当注意相关标准与国际贸易标准、国际物流标准和国际环保标准之间的统一和一致性。要加强对相关组织标准之间的协调, 要加强对国际、国家和行业等不同层次标准之间的协调。

3.6 完善物流环境法

随着物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 物流业对海洋、陆地和空气环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污染, 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物流污染正在成为继工业污染后的另一个重要污染源。我国人口众多, 物流规模庞大, 我们的物流业必须要走绿色物流的道路, 否则, 我们将无法承受物流业带来的巨大污染。为此, 我们要通过立法形式加强物流公共安全建设, 加强物流应急管理。

3.7 加强对物流业宏观调控立法

物流业涉及到各行各业, 保持足够的物流能力和物流畅通是各行各业正常运行的需要。为此, 我们需要再宏观层面上加强对物流业的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一是要加强对交通、物联网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控方面的立法。二是要加强对物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 保持物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 防止大起大落。三是要加强物流安全方面的立法。

参考文献

[1]于定勇, 郭红亮.现代物流法律制度[J],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秦成德.论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4.

[3]孟琪.物流法概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周艳军.现代物流法律体系化[J].现代物流报, 2006.

[5]高泉.析物流活动中法律适用的特殊性[J], 商业经济, 2006.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篇2

2.1尽快制定《饲料法》或《饲料安全法》,进一步完善我国饲料安全法律体系

以发达国家为例,美国涉及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职能的联邦机构有10余个,它们与州、县等地方政府密切合作,通过贯彻执行30多部联邦法律法规以及各地方的法律法规,共同构筑了较为完善的美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了美国饲料具有很高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很好的公众信任度。据资料介绍,美国涉及饲料安全的联邦法律有35部。其中涉及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联邦法律有《联邦肉类检查法》、《禽类产品检查法》、《食品质量保护法》等[1]。

完善我国旅游法律体系的思考 篇3

一、制定旅游基本法

为了尽快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确定发展旅游事业的基本方针,日本政府在总结旅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早在1963年6月就制定了《日本旅游基本法》。美国政府也在1975年5月颁布了本国的旅游基本法《全国旅游政策法》。又如1972年的墨西哥《旅游法》,英国的《旅游发展法》,韩国的《旅游振兴法》,这些旅游基本法在统一管理全国旅游发展工作,制定政策,协调关系,促进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确保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制定一部旅游基本法来统一管理全国旅游业。

1、旅游基本法的基本框架:

借鉴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基本法,我认为我国旅游基本法应具备以下内容:(1)规定国家发展旅游事业的根本宗旨和原则;(2)规定政府主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能;(3)规定各类旅游企业的行为准则;(4)规定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5)规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原则;(6)规定国际旅游原则;(7)规定一系列行业管理制度;(8)规定法律责任。

2、立法应侧重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和旅游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对他们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直接关系到一国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综观各国法律和有关国际条约,都十分重视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建议立法应该规定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第一,自由旅行权;第二,逗留权;第三,知悉真情权;第四,人身及财产安全保障权;第五,自由公正地缔结旅游服务合同权;第六,享受医疗权;第七,求偿权;第八,寻求法律救济权;第九,受尊重权;第十,监督批评权;第十一,残疾人的旅游权。

二、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所谓惩罚性赔偿又称加倍赔偿或额外赔偿,是指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超过其实际损失的赔偿费。它是传统民事责任中的补偿性损害賠偿制度之外发展的一种例外赔偿制度,除了赔偿功能外,还具有惩罚和威胁的功能。将这一制度运用于旅游消费领域,对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

虽然我国的《消法》第49条对惩罚性赔偿作了规定,但与美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规定相比,其适用范围显得过于狭小。在我国,规定侵权行为主观上有“欺诈”时才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显得过于狭窄,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我认为,《消法》第四十九条的适用,应该延至故意和重大过失,而不仅限于“欺诈”。

2、惩罚性赔偿基数

我国《消法》第四十九条的赔偿并不是建立在消费者的损失或经营者的基础上,而是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服务的费用”挂钩,在实践中会出现许多不公正的做法,权利义务严重失衡。以商品的交易金额来计算惩罚性赔偿,最大的缺陷还在于,由于交易的大小与有可能的诉讼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得出消费者进行诉讼的概率,准确掌握加害行为的法律成本,这样会使《消法》第四十九条的惩罚效果大打折扣。《消法》有关赔偿的基数,应该是以实际损害为准,包括律师费、误工费等费用,还可将旅游经营者侵犯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主观上的恶意程度、旅游经营者的违法所得以及经济实力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主要依据。

三、完善旅游合同立法,规制旅游格式合同

我国目前旅游合同立法现状考虑,我认为对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格式合同除了普通法的规制以外,还需要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特别规定。

第一,将旅游合同有名化。纵观旅游业发达国家,随着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在传统法律和商业习惯不能公平有效地处理旅游合同纠纷的情况下,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调整这种新型关系是各国共同的做法,他们纷纷颁布了旅游基本法,并且相应地在旅游基本法和民法中制定或增补了大量调整旅游合同的法律规范。

第二,强调旅行社的先契约义务。旅游合同的签订一般由旅行社预先拟订好旅游合同的内容,将设计好的旅游产品供旅游消费者选择,旅游消费者一旦确定接受格式合同则宣告合同成立。因此让旅游消费者选择接受之前充分了解格式合同的内容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参照德国的做法用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旅行社提供的包价手册应当包含的信息内容,应当让消费者了解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规定旅游格式合同中与旅游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条款尤其是责任条款应当采取醒目的方式向旅游消费者展示,如在该条款前做特殊标记来提醒其注意,或者规定旅行社负有口头提示义务等。

第三,限制不公平责任条款,可以将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基本原则为立法指导,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款对旅游格式合同的效力予以限制。

四、完善旅游债务履行辅助人责任制度

旅游消费过程的完全实现需要众多部门的参与,旅游给付的完成不是单由旅行社一方独立完成的,在包价旅游中第三人参与合同履行的现象极为普遍。包括旅行社以自己名义与运输公司签订的旅客运送合同,与饭店签订的旅客住宿合同、餐饮供应合同以及在经过旅客同意之后由其他旅行社为旅游给付的情形等。在实践中,由于运输公司、饭店、宾馆等这些旅游债务履行辅助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而给旅游消费者造成损失的现象也极为普遍。

在现实中,这种因旅游债务履行辅助人的过错而导致旅游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的合同纠纷不仅非常多,而且十分复杂。基于对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考虑,我认为旅行社应当对旅游债务履行辅助人违约给旅游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旅游消费者因此而受伤害有权向旅行社提出请求赔偿。

参考文献:

[1]王利民.惩罚性赔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9).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篇4

1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对物流所下的定义是:对货物进行加工, 运输, 储存等活动, 实现货物向需求地流通的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与传统的物流企业相比较, 现代的物流企业实现了运输方式的多样化, 包括陆地运输、海上运输、航运, 甚至管道运输等多种方式的组合。同时, 现代物流迎合科技社会的发展趋势, 将信息科技引入物流产业中, 使物流企业开始向管理合理化, 配置自动化和货物包装标准化以及管理信息化等方向发展。综合来看, 物流业是一个包括货物运输、储存, 信息管理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 物流业的合理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作为后盾与支持。因此, 迅速结合现今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健全我国的物流法律体系是促进我国物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反观现今状况, 物流法律的缺位使得物流企业的发展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

1.1 物流行业竞争无序, 市场发展不规范, 行业内信用缺失严重

物流法律的不健全, 使得许多物流企业有机可乘, 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存在, 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很难实现真正的和谐统一。整体信用的缺失使物流企业的发展缺乏总体行业规范的束缚, 市场发展不规范, 一部分企业甚至开展非法经营, 严重破坏了行业发展的整体秩序。使整个物流行业呈现发展欠佳的成长态势, 产生物流企业的信用危机。

1.2 现今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专业市场还未形成, 物流活动的整体成本较高, 没有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物流整个过程的布局不合理, 难以实现整体活动的协调发展, 我国的物流企业目前较多都停留在分布散乱, 资源利用量大, 效率低的发展模式中。调查显示, 我国的运输资源, 包括汽车, 火车专线, 仓库等80%都分散在外贸、供销、商贸、零售方面的企业。同时, 就利用率而言, 公路货运中汽车的空闲率达到50%。铁路运输一直需求紧张且运输量较小, 水运虽然运量大但是速度太慢, 难以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 空运的运输能力小而且价格昂贵。此外, 运输过程的大量消耗也制约着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据统计仅仅钢铁货物的锈蚀使我国物流业遭受的损失每年都在900亿元以上。

目前, 我国物流企业的配置相对还比较陈旧。自动仓储、专业的运输车辆、现代化的货柜等的利用率还不到整体设备数量的35%。整个物流行业仓储设备, 运输货柜标准的不统一直接影响物流企业之间的联产经营, 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规模和业务开展。

1.3 物流企业专业人才短缺

对发展成功的大规模物流企业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 现代先进物流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从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现实来看, 我们并不缺乏货物运输以及产品加工、储存的专业人才, 但是我国的物流企业中能够协调物流活动各个方面, 熟知整个物流系统并能实现科学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十分稀少。与国外大规模发展的物流企业相比较我国的物流企业还没有切实的把握高素质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促进意义, 在人才发展和素质培训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2 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弥补了物流法律的法律空白, 同时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物流活动的有序进行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指引作用。但是, 我国的物流企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现行的法律虽然能够维持物流活动的开展, 但是也很难满足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对法律的需求。综合来看, 现今物流法律法规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 专门的系统性规定较少

分析我国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可以发现, 多数法律法规的规范内容都是货物运输, 合同效力, 以及消费者的权利保护等方面, 所涉及的范围较小。此外, 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多是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分散补充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定分散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部门, 有一些已经明显不符合现今的物流业发展状况。各个部门的单独分散立法也使整个物流法律难以形成完整专业的系统。致使物流活动的较多方面都难以得到有效规制, 市场发展较为混乱。

2.2 用于直接操作的法律位阶较低, 效力不大

我国直接适用的物流法律法规多是由部委及地方制定, 所处的法律位阶较低, 法律的效力也较弱。各个地方制法的分散性也使得制法总体上比较混乱。大量的办法, 条例等的存在多没有统一的标准, 具体的运用中很难操作, 很难实现物流法律纠纷中关系人权利义务的有效界定, 很难实现对当事人的有效制约。

2.3 法律法规规定相对滞后

我们都知道法律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但是这种滞后只能是对新的市场问题, 新的经济情况的立法滞后。我们现今所实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很多都是计划经济环境下的产物, 仅仅是对其进行了小程度上的修订。这些法规在过去的市场环境下曾对物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在市场信息瞬息变化, 全球物流普遍开展的今天很难再起到促进作用, 有一部分甚至已经成为了物流企业发展的制约。我国物流已经开始进入世界市场, 特别是加入WTO之后, 更是需要我们在世界物流发展的需要下对现行的法律进行补充或者修订。现行法律对物流行业的指导作用和调节作用已经很难实现。

2.4 法律之间的协调力较小

前文已经谈到物流行业是一个涉及交通、商务、销售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行业, 所以在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中往往会发生几个部门法规相冲突的现象。各个环节的协同运转很难实现整体运作, 不利于整个物流活动的运行。

3 构建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思路

3.1 明确物流法律体系构建的条理与逻辑

物流法律法规由于结合了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必然是对与物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概括与总结, 包含各类法律文件和形式。必然不能像刑法、行政法、民法那样形成独立的成文法典。物流法律法规包含了民法中的财产关系, 合同法原则等内容, 也包括经济法律规范以及保险法律关系等, 所以我们必须将物流法律法规定性为一个有层次, 逻辑连接分明, 涉及广泛的各种与物流业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部门法律的结合体, 其中的每项部门法律都能够切实地发挥作用, 协调操作。我们要构建物流法律体系, 但这并不是指我们要把各个部门法涉及物流的内容进行收集, 形成一部明确专门的成文法典, 而是要坚持物流业自身的特点, 坚持我国现有的合理法律和司法解释框架的基础上理清物流法律之间的关系, 使物流法律法规形成明确的层次, 不至于产生重复立法的资源浪费。从而确定出现代物流发展所要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 作为各方立法的共同标尺, 防止物流立法中各个部门法, 中央和地方立法之间冲突的产生。

3.2 建立与现今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物流法律体系

上文我们谈到现行的物流法律中包含了大量不合时宜的内容。这些在物流立法中和法规的调整中都要进行细致的清理和重新修订, 杜绝由于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已经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甚至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物流法律法规的存在, 保证物流法律现实意义的实现, 使物流法律法规始终紧跟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保证立法的完善与健康。对于物流立法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紧抓主体法与行为法的建设, 开展国家宏观调控法以及社会保障法的完善。在充分明确物流参与者主体资格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 进一步调整国家与物流活动参与者之间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确定物流活动各方面的行为指南。

3.3 在坚持物流行业特点的前提下开展立法活动, 实现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物流已经由传统的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向现今先进的系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进一步寻求物流各个环节的整体利益的提高。所以, 结合物流的发展趋势, 系统的建立方式, 适合现代物流新理念的高度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 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最佳配合和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使物流业的生产效率最大程度的提高已经成为国内外立法研究的重要问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WTO的要求, 中国物流走出国门已是必然, 面对与国际接轨的新趋势物流立法的国际性, 立法的广度都需要有新的把握。必要的情况下设立物流立法委员会等, 专门协调市场与国家各部门的工作, 负责物流法律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3.4 加强地方立法力度

物流法律法规的确立必须以市场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 沿海与内陆,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 不同城市之间由于自身市场环境和经济状况的不同所制定的物流法律难以具有统一标准。所以, 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物流地方立法, 再报中央统一备案, 在实现各地区立法符合自身情况,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宏观的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4 结语

任何行业的有序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物流企业也是如此, 只有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 建设系统的能够促进物流企业和谐发展的物流法律体系, 实现物流企业的公平竞争, 合法经营与管理, 物流各环节的协调运转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物流市场无序发展的现实状况, 为物流企业不断完善自身, 提高竞争力, 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提供有力的条件, 真正实现物流业发展的国际化与法制化。

摘要: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高速发展,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 除我国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机制仍未健全以外, 物流法律法规订立的滞后性也是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分析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立法现状入手, 寻找我国物流法规的现存问题, 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物流法规的新思路, 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关键词:物流,物流法律,物流法律环境,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2]赵静.试析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11) .

[3]柳彦君, 李文生.试析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 2009, 30 (7) .

[4]李善友.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物流科技, 2010, 27 (7) .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篇5

摘要: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世界各国被都当作一件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一些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英国爆发的疯牛病、香港禽流感、东南亚猪脑炎、比利时等国二恶英、欧洲爆发口蹄疫、以及发生在我国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还有引起众多争议的转基因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等。食品安全是目前对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应清楚地意识到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上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也应引起各级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分析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依据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热点分析,20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食品方面投诉60740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1621件,比增长24.1%。[1]主要问题表现在:

1、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1)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在一些地方在种植中滥用激素类农药以保收成,在养殖中乱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却使农畜产品却受到污染;(3)重金属污染,即在农禽产品中含有超标超量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物质。

2、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1)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2)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超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超标量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等。(3)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为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等等。

3、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微生物生长条件,食品加工制造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如一些奶制品生产加工及包装条件简陋,屡屡造成食品变质;又如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有很大部分是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国,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更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法律;电子签名法;侵权

中图分类号:DF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63(2009)04-0060-03

作为全球性的经济主题,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商务交易手段的主导,然而,由电子商务引发的如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网上支付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电子身份认证的法律地位、物流配送的物权归属、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网上商店的法律责任等法律问题也正在逐渐显现,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非常重要。

一、电子商务所面临的新的法律问题

(一)网络知识产权纠纷不断

常见的网络侵犯著作权行为有:未经作者许可而以任何方式在网络上下载他人的作品、制成光盘并用于商业目的;通过互联网的复制与传输,将他人的作品如软件、歌曲、电影和图片等上传或下载非法使用;传统媒体与网络站点之间、网络站点之间以及网络使用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相互抄袭等。

(二)域名恶意抢注时有发生

由于网络用户与日俱增,每个域名不能重复,域名的需求也就与日俱增。当有限的供给与无限的需求发生矛盾时,一些投机者就以抢注来强占那些热门域名资源,再以高价将这些域名卖给别人。

(三)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还没有完全得到人们的认可

我国合同法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虽然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作为书面合同形式被合同法规定,但由于其在网上传递时易被截取、篡改或丢失,不利于交易安全和保守用户的商业秘密,有些专家至今仍对其持怀疑态度。

(四)数字签名及认证的法律效力问题

亲笔签名是许多法律文书的要求,在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交易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亲笔签名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五)对消费者权益侵害的问题

如垃圾邮件对消费者的骚扰;虚假信息、商品信息不全、虚假广告、网络欺诈等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商品质量、数量、价格与订购时要求不符、售后服务难以保证、强制要求接受商品、物流配送缓慢等,因找不到侵权方、侵权证据难以掌握、侵权责任难以认定、异地管辖使侵权赔偿难以落实。

(六)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凡是进行在线消费的均须将个人资料留给商家,如姓名、身份证号码、所在地区、电话号码、QQ、E-MAIL、年龄、性别、学历和爱好等,这些个人隐私将会被一些网络企业所利用。如何规范商家的利用行为,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就成为一个新问题。

(七)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问题

交易安全问题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最担心、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子交易各方的利益:买方存在信用卡密码被窃和泄漏从而导致资金流失的风险,以及商家是虚假的从而造成钱付了而收不到货物的局面;卖方存在未能识别电子伪钞进而向不真实的购买者发货。从而导致“钱货两空”的风险;银行则存在向虚假商家兑现后因为买方收不到货物从而拒付的风险。正是因为风险的存在,各方当事人才对在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交易心存疑虑。

二、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成果

(一)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立法成果

1996年6月14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29届年会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该法允许贸易双方通过电子手段传递信息、签订买卖合同和进行货物所有权的转让。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总则的内容集中围绕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展开,对数据电文的概念、法律效力、发送与接收及其归属等问题作了基本规定。

(二)欧盟电子商务立法成果

欧洲议会于1997年提出《关于电子商务的欧洲建议》,1998年又发表了《欧盟电子签字法律框架指南》和《欧盟关于处理个人数据及其自由流动中保护个人的权利的规则》(或称《欧盟隐私保护规则》),1999年12月13日通过了《电子签名指令》,2000年5月4日又通过了《电子商务指令》。这些法律文件协调与规范了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内容,构成了欧盟国家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和基础。

(三)美国电子商务立法成果

美国早在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准备工作,1997年美国正式颁布《全球电子商务框架》,1999年美国通过了《统一电子交易法》。2000年6月,美国国会众议院以426票对4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电子签名法》,除关于电子签章一般性的规定外,美国还颁布了《国际与国内商务电子签章法》。

(四)加拿大电子商务立法成果

1999年3月,加拿大通过了《统一电子商务法》,该部法律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基本功能对等规则进行了规定,明确说明这些规则适用于人们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同意使用电子文件的任何交易。第二部分为“合同”,对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以及效力、电子文件收讫的承认以及发送和接收电子文件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做出规定。第三部分规定政府可以根据当时的规则,选择使用电子文件。第四部分对货物的运输做出特别规定,允许在许多需要特别文件形式的领域中使用电子文件。

(五)新加坡电子商务立法成果

在亚太国家中,新加坡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较快。1998年,新加坡颁布了《1998电子交易法令》(又叫《新加坡电子商务法》或《电子交易法》)。该法案原则性地描述抽象的电子签名、电子记录、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同时对“安全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做出特别规定:如果能够证实一项签名在制作时是使用者的签名,能证实使用者的身份,则该签名可以被视为安全电子签名,并集中围绕数字签名(以公共密钥加密技术为基础)对签名与认证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对于认证机构的管理,新加坡采取的是官方集中管理型,即政府并不组建或授权安全认证机构,有能力的组织都可以进人安全认证的市场(新加坡境外的安全认证机构要进入其市场则必须经新加坡政府管理机构的批准),凭借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建立信用。

此外,典型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还有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3个重要文件,即《OECD电子商务行动计划》、《有关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报告:电子商务的活动和计划》、《工商界全球商务行动计划》;马来西亚1997年颁布《电子签名法》;日本法务省1998年拟订的《数字签名法》对诸如电子授权认证、电子付款、ECOM等领域制订了一些规则和协议;韩国工商能源部1999年颁布《电子商务基本法》和一项使数字签名合法化的法案,提出经认证的

数字签名的所有数字式商务文档均与日常使用的硬拷贝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德国于1997年制定的《信息与通信服务法》,其中包括“通信服务使用法”、“通信服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法”、“电子签名法”、“禁止对未成年人传播不道德出版物修正案”、“版权法修正案”、“价格标示法修正案”等;意大利1997年制定了《意大利数字签名法》;荷兰1998年提出了《电子商务行动计划》;丹麦提出了《数字签名法草案》;俄罗斯于1995年颁布《俄罗斯联邦信息法》等。

三、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一)以信息安全为主的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律基本上都是涉及计算机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如:1996年国务院第195号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修iE;同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公安部发布了由国务院批准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在1999年开始涌现的电子商务热潮的带动与要求下,相关立法呼声越来越高,并产生了2000年春天人大会上的电子商务立法一号提案。此后,《电信服务标准》、《电信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连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以及《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等在内,基本形成了我国一整套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二)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2005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不仅阐明了发展电子商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要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贯彻实施《电子签名法》;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人、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尽快提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推动网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秩序;尽快制订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研究风险防范措施;积极研究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相关法规,引导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进一步完善在线资金清算体系,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等等。

(三)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将告别过去无法可依的历史。虽然说《电子签名法》只是我国电子商务历程中一部从局部人手的法律,但是它的诞生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探索法治管理的良好开端。《电子签名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立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增强交易的安全性。《电子签名法》重点解决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了电子签名的行为;明确了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及认证程序,并给认证机构设置了市场准人条件和行政许可的程序;规定了电子签名的安全保障措施;明确了认证机构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是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四)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

为配合《电子签名法》的实施,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0月26日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以下简称《指引》)。该《指引》规定了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电子支付的类型、电子支付业务的申请、电子支付指令的发起和接收、安全控制和差错处理等内容。它为电子支付等法律的出台提供了指导。

四、构建和完善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几点建议

电子商务法制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多个方面,涵盖了行业市场准入、信息安全和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电子支付、数字签名、互联网内容管理以及赔偿责任等诸多法律问题。

(一)电子商务法的体系构想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证。在电子商务立法过程中,应从建立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全局出发,提出立法的具体步骤和内容,按照相关性和整体性原则,确定电子商务不同层面立法的先后顺序,使不同立法阶段的各项法律能够相互衔接和支持,最终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电子商务纠纷解决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电子支付法律制度、电子信息交易法律制度、电子合同法律制度、电子认证法律制度、电子签名法律制度、数据电文法律制度等。

(二)对电子商务立法的几点建议

1、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当对现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有《刑法》、《合同法》、《著作权法》等,在这些法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如对网络犯罪处罚的条款、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条款。

2、制定《电子商务法》或者新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对于传统法律没有规定的,电子商务发展中亟需解决而又在传统法律中是找不到依据的:如电子支付、税收管理、安全认证等,以及由电子商务行为带来的新的人际关系,如认证中心(CA)、技术平台提供者(ITP)、接人服务商(ISP)等,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

3、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关于完善我国旅游法律体系的思考 篇7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闲暇时间出门旅游。通过旅游不仅可以拓宽眼界,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同时也可以结交好友,提升人际交往水平。而旅游服务行业最为一项服务行业,其极大方便了个人或集体旅游出行。然而,近几年,各种旅游纠纷在各大媒体上不断出现,使得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建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重点。

一、我国当下旅游法律体系概况

我国最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相关旅游管理工作从很早就已经开展,因此初步建成了一套相应管理体系,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国家旅游局结合实际情况,先后颁布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使得我国终于有了旅游行业的根本性法律,为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国各地区地方法颁布提供了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使得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将旅游行业作为当地经济新增长点,作为旅游大省,江苏、浙江、黑龙江等地也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颁布或者修订了当地《旅游业管理条例》,从而使得当地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游客体验,宣传了当地历史文化。

但是,大量在各种媒体上曝光的旅游问题和事件表明,我国旅游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一定不足。

(一)存在法律空白

随着改革开放,使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行业才逐渐得到快速发展。因此相关法律体系才有机会得到建立,直到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才得以通过。所以由于起步时间较晚,使得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在很多细节之处都存在着一定空白,例如我国没有相关《旅游安全法》、《旅游住宿法》等法律,这就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相关问题,只能采用其他法律进行维权,如《消费者权益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而由于其他领域法律并不完全针对旅游情况,这就使得在维权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困难,从而使得损失难以得到及时补偿。

(二)立法层面较低

近几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中一直强调,要将法规变为法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相关立法领域立法层次相对较低。我国旅游行业虽然已经有一套初步的法律体系,但是其中很多立法依然是地方法规或者是相关部门规章,而不是正式法律。

(三)落后行业发展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互联网发展,使得很多传统商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关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涌现,游客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安排好行程,节省了大量费用和时间。但是,随之而来相应的消费问题也不断出现。我国当前旅游法律就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因此在出现问题后无法进行及时查处,使得相关危害范围扩大。

二、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策略

根据上文,当下我国旅游业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已经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各级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严重性,通过大量措施,推动立法工作开展。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策略主要包括:制定配套法律、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法律宣传。

(一)制定配套法律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旅游牵涉到许多其他相关领域,包括交通、住宿、环境等。因此正如前文所说,相关配套法律必须及时跟进,避免因为法律空白而给游客带来的问题。相关政府机构应及时组织人员,汇总游客在当地旅游时所遇到的问题。在调研完实际情况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法案,并交由人大形成最终法律。目前我国所需相关配套法律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两种之外,还包括《旅游电子商务法》、《假日经济法》等,通过这些法律,可以使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得到极大完善,促进旅游建设。

(二)调高监管水平

根据以往媒体报道,一些旅游问题并不是没有相关法律进行管理,而相关监管工作不到位引起。而法律没有监管措施进行保障,那么法律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同时,缺少监管也会使得法律在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无法了解法律实际执行效果。因此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监管水平,及时对市场进行抽查,对违法单位进行严格查处,从而达到规范旅游市场的目的。

(三)加强法律宣传

很多游客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由于对相关法律缺少了解,使得其无法开展相应维权工作,这也使得我国旅游法律体系原有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我国相关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法律宣传,使游客可以充分了解自身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相关法律建设工作。

三、结束语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篇8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法律思考

一、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有关工程质量监管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相继完成了一大批高质量工程项目, 质量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及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然而, 2007年6月15日广东江门的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同年8月13日湖南湘西凤凰至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的二级公路堤溪段300多米长的沱江4跨石拱桥坍塌事件再次说明:建设工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 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 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难度越来越高, 人们对工程质量已从单纯注重安全性上升到舒适性、建筑节能以及全寿命周期质量等全方位的需求。工程建设的现状给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

二、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及其弊端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的法律依据最早可以追溯至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和1984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国发[1984]123号) 文件。20多年来, 围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 并增补、修订了大量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其中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法》和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对规范市场行为, 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更为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目前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纵向管理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监督管理, 它具体由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授权机构实施;横向管理是指工程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所建工程的管理。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 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有待完善。

1、法律法规不完善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一直是我国国家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的立法工作也一直为工程建设法规的立法重点。现行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其中第六章即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建筑法》的配套法规之一, 它对建设行为主体的有关责任和义务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此外,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发了建设行政规章及一般规范性文件。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规定》 (1985年) 、《关于确保工程质量的几项措施》 (1986年)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1990年) 、《关于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规定》 (1992年) 、《关于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1995年)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2002年) 等。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 工程质量监管的实践仍面临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 尤其是缺乏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性规定。这种立法现状致使监管者的监管行为缺乏外在制约, 被监管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 极易发生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违法犯罪现象, 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监督管理机构权责不明确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滥作为、运动员与裁判员角色经常混淆不清, 工效不高和分割管理, 封闭管理, 政出多门的状况;首长 (政府) 工程, 献礼工程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 不按科学规律和技术标准, 盲目组织施工, 经常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抢工期赶进度, 造成了许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全国各地的各类开发区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大多存在较严重的各自为政, 封闭管理, 自行管理, 管理不严, 存在隐患等问题。

3、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如前所述, 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一方面, 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实行多部门多专业管理, 政出多门, 相互间职能划分不清, 看上去层层把关, 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 职责不清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扯皮掣肘, 而且也给立法和监督执法造成了困难, 还加重地方及企业负担。另一方面, 统一的监督机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站由于其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均由当地管理, 人员配备不尽合理, 各地发展不均衡, 导致对其有效监控明显不足。没有自上而下对其统一的管理机构, 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4、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国现有各类监管机构所配备的人员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 长期以来, 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 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素质参差不齐, 与“既要对法律法规非常熟悉, 又要对强制性技术标准非常熟悉”的要求甚远, 级别较低的县级监督机构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其次表现在设备上, 技术装备落后, 缺乏现代化的检测手段, 监督方法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 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 难以适应当前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亟待改进和完善。

三、对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改革政府质量监督工作, 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式、方法, 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几点法律思考。

1、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一些规定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实际, 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国务院2007年立法工作的意见已把《建筑法》列入“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的133件之一。作为建筑法律体系母法的《建筑法》及与之配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对其逐步完善过程中, 应对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和岗位资格等人员的行为做出法律规定, 把一些相关质量责任主体依法纳入管理范畴, 对工程合理使用期满后的质量确认以及使用中遇到意外损害后的质量确认建立相应法律制度, 尽快构筑质量监管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迫在眉睫。

2、转变角色, 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对政府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 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 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通过角色转变使政府监督机构恢复执法地位, 承担监督责任, 依法对所有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实施公正、威慑的执法监督, 使各建设主体依法承担起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的有效落实, 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大执法力度, 整顿规范建设市场

监督法规的实施和执行, 建立统一的执法实体。主要包括:一是对招标、投标弄虚作假, 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 挂靠和欺诈等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依法建立承包商、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度, 实现有形建筑市场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和职能分离;三是在贯彻落实《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 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和建筑工程竣工备案制度。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备案应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 委托国家认可的非官方机构 (如协会或学会) 进行;四是实行强制性的以承包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 如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均应向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 而保险公司则要求各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委托机构接受委托后, 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投标开始, 直到工程竣工, 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送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 并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设中债务拖欠、责任不清等问题。

4、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严格依法行政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都很强的知识型管理工作。《建筑法》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政府的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举足重轻的作用。法律对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规定要求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 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 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2]刘应宗、郭汉丁、孟俊娜:我国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转变[J].建筑经济, 2002 (2) .

[3]黄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制的构建[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4]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M].法律出版社, 2001.

[5]葛志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中国建筑, 2003 (4) .

[6]冯淑萍: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建筑工程研究, 2003 (11) .

[7]韩志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使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8]李永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现状及应对策略[J].工程研究, 2003 (2) .

[9]张绍生: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功能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5) .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篇9

随着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在客观制度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更多地考虑公民的意见, 调整并改良广泛的社会关系, 同时也能保证管理的客观性, 有了法律的保障, 也能够听取人民的意见。听证制度的运行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让公民能够切实地了解并且参与到国家社会的公共事业管理当中。通过听证会的前期准备、中期开展、后期结果的落实, 将每一项的政策制度都在公众的监督下得以进行, 尽可能地避免了暗箱操作, 确保了管理效率。同时, 听证制度的开展, 也能够进一步增强人民与政府的紧密联系, 政府制定的每一项政策能够更好地体现民意, 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 真正意义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缓和社会矛盾, 公共治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听证会的范围扩及面也在不断地增大, 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相对全面, 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惠民惠国。

二、我国当前听证管理制度的问题

近年来, 全国各类听证会的举行数量不胜枚举。但也正因为崛起得迅速, 使得很多听证会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流于形式, 甚至变成政府的“形象工程”, 大大降低了听证制度的公信力, 为公众广为诟病。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制度本身缺乏强有力的规范

公众听证代表产生的办法和程序没有很强的规范性, 所收集的民意不全面、不够详尽, 而且真实性难以保障, 并没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方法来明确规定, 这样就会在听证会的程序行使中造成误差或者不真实, 这就往往导致听证结果不具公信力。究其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代表产生的程序不够公开透明, 这必然使得由某些机构单方面选拔的听证陈述人、听证代表的实际代表价值饱受公众争议。很多时候, 某些单位为了省事就零时找到本单位职工当“托”, 听证过程自然不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 虽然与申报单位意愿抑制, 但是这并不是公众意愿的体现。再者, 在落实听证制度的时, 尽管有程序可徇, 但没有细化, 规范性依旧不够, 因为没有科学具体的规范程序, 这样会导致公众的参与权与利益难以保障。公众很难在听证过程的中发挥实际职能, 没有具体且严格的规定, 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 很难保证较广大的人民在听证过程中都发挥具体的作用。从我国听证现状来看, 听证程序总体而言还是简单粗犷的, 管理体系在设计环节上就很难起到保障公民基本权益的功效, 听证制度程序方面没有具体细节化, 过于泛化, 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空档, 无法保障听证制度的绝对公平与公民权益的实施。

(二) 听证制度的法律地位混淆不清

首先, 有效的监督机制尚未成型。听证制度没有响应的监督管理机构, 同时, 听证结果的执行也缺乏监督体制和机构, 这样在听证过程中的民主化就难以体现, 也没有强有力的保证。而形式化的听证制度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听证很多时候对地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代表们的意见很难被采纳。另外, 立法听证意见的作用也不明确, 听证会的开展, 其实很多地是在征集了民意的前提下得以实施了, 这些意见有时候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当前很多听证会的法律定位就不够清晰, 相应的其地位也得不到体现。再次, 对于听证的结果, 也缺乏相应的细则规定加以执行。原本, 听证的结果与行政的结果应当同时公开, 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往往只公布了后者而遗漏了前者, 这自然放弃了制度本身的合法与合理性以及尊重公众意见的本质原则。

三、完善我国听证制度的对策

(一) 公开透明选拔程序

听证代表的选拔第一要素便是遵从民意, 得到公众的认可, 保证信息的公开。针对当前群众的普遍质疑声, 我们十分有必要在管理制度完善和媒体信息披露上做足功夫, 严格规范选拔程序, 突出代表人的代表性, 让其充分体现民意, 并处理好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间的矛盾。这就需要从源头起就做好把关, 只有一开始就筛选出合适的听证代表, 才能尽可能保证后面环境的透明度。选择听证代表, 一定是要保证其公平性, 代表是窗口, 该代表还应该有社会公德心, 能够体恤民情, 能够真真切切代表广大民众的意见, 而不是谋私谋权, 在其位不做好其职责。公开透明选拔程序, 能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愿, 这样在源头做好, 就能更好地保证每一次听证会的完成。

(二) 具体规范和完善听证制度

听证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听证会的相关程序, 每一步的实施都是遵守诚实、详细、公开公正的原则, 在材料的提供、听证会的具体开展过程当中落实每个细节。可以凭借有效的法律手段或管理途径, 尽可能让每一套程序、每一个步骤都标准化、规范化, 引导停滞制度逐渐走上正轨渠道。因此, 听证会的法律制度的完善保证就至关重要, 严格具体地规范听证制度, 法律的完善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出现, 保证听证制度的执行。

(三) 透明听证结果, 落实民主化核心

听证的结果往往是大众最为关注的角度, 把听证结果至于大众的眼皮底下, 可以有效防止暗箱操作以及外力干涉等非合法因素。同时, 也是听证制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让公民可以清楚地看到听证结果, 还是一项有效地监督方式, 增加透明力度, 也保证听证制度的公信力。

(四) 建立相应的听证回应制度

很多听证会在老百姓的心中之所以留下了走过场这样的概念, 就是由于不尊重听证本身, 没有及时对代表们的观点或提议进行筛选、分析、归纳、提炼, 久而久之走过场的局面自然难免。所以, 听证制度的作用不仅仅是在于听取民意, 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同时也是需要在接受民意的同时, 有科学的分析从而提出较之前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以并非全盘采纳和吸收所有的听证意见, 因此, 听证结果就会稍微有偏差, 建立听证回应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五) 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听证会的目的就是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让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得以落实, 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就非常必要。可以通过对公民发放征询意见表、无记名投票、抽样访谈调查等形式征求公民意见, 让公众了解过程、参与过程, 知道政策的走向, 真正发挥民主的权力, 对社会问题加以判断思考, 为听证会的举行提供更为真实切行的方案。同时, 我们要多方面利用网络、电视、平面等媒体手段, 扩大听证的宣传, 将听证的管理工作延伸到社会中去, 让更多的公民能够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听证会中, 这样也有利于政府与人民的合作, 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科学健康发展。

(六) 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听证制度必须有监督部门加强管理, 这样才能保证听证会从一开始到最终的结果过程中, 始终都能够发挥正常有效地作用。

四、结论

综上, 听证制度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是我国民主政治运行的重要突破, 涉及社会多个方面, 广泛征集民意并且体现民意, 但由于快速的发展, 还有很多方面未能更好地细化与完善, 依旧存在着许多重要的问题, 这就需要听证制度切实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 融入科学的理论体系, 有切合实际的政策向导和透明公开的制度环境, 让其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而不是拘泥于形式。同时, 听证制度也是我国公共管理民主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尽管听证制度作为舶来品, 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但在听证制度的有效落实方面, 还应该法律化、规范化、具体化、透明化, 这样才能发挥其原本的作用, 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冷丹.我国听证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的对策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 (7) :93-94

浅议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规范 篇10

1、物流经济发展

物流,是物品流通的简称,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它可以依据需要将其不同的环节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有机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流通过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被公认为现代最具发展价值的服务产业部门之一。

2、物流立法的重要意义

物流业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产业地位,但物流法律法规仍旧存在滞后、无序、缺乏科学性的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新需求,无法有效推动物流业持续发展,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高效、有序的发展。业内企业迫切要求强化综合调整机制,为物流业全面、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机制和政策环境,并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所以物流业法律体系的构建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创造公平、系统、高速、持续、健康的法治环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义非凡。

(1)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依据为前提的法制经济,脱离法制,任何行业都无法长久发展,物流行业也是一样。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之与经济体制的有机配合,我国物流方能早日与国际接轨。

(2)对物流行为的规范作用。无论哪一项物流行为都有若干个法律条文来约束,但涉及到整体的物流行为就没有综合的法律法规可以参考。完善物流立法可以在同一法规下对多方物流行为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管理。

二、我国物流法律现状及立法缺陷分析

1、我国物流法律现状

我国物流发展实战经验不足,在法律上,主要有管理法和促进法两种调整手段。一般来说,管理类立法通常在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出现过度的市场竞争,国家不得不调控的情况下,即主要解决“需求”问题,在全部社会运行和政府干预的意义中,属于“后置型”的。促进类立法则是针对社会关系并未得到良好发展、市场规模尚未形成而急需形成市场规模的领域,所以促进类立法主要解决“供给”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2、我国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在国家经济规划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随之暴露的问题是我国物流的立法工作仍然相对滞后,物流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体系仍有诸多问题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业的长久发展,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物流基本法。我国的物流暂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都是分散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规章和国际惯例。

(2)物流法律政策混乱无序,缺乏适应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物流活动包含许多环节,例如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除此之外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部门,但因为部门间缺乏沟通,存在大量法律规范相互矛盾的不和谐现象,物流不同环节和部门间的关系难以协调,物流法规时效性差,规范欠佳,缺乏法律的制约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物流业良性发展很是不利。当前我国政府仅仅是在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宏观指导层面做的还是相对欠缺。地方政策、部门分割等问题造成大量物流资源的非必要浪费。这些问题不仅使物流法规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而且导致物流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难以落到实处,长久下去,势必影响我国物流业的长久发展。

(3)物流立法相对滞后,缺乏国际视野。物流法律法规中存在许多不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条例,无法满足国际一体化要求。我国的物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服务范围早已不只是单纯的运输仓储,对于伴随物流行业高速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原有的物流法律都未做出明确的约束和规范。物流法规的适应性和科学性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行的物流方面的法律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国的物流法律对物流活动的实践、指导和调整作用相对薄弱,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约束能力有待提高。

(4)我国物流业缺乏一部综合且系统的法律。目前,我国关于物流的法律规范分散于各个物流环节,这些法律法规是由不同部门在不同时期,针对特定问题而量身订制的,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我国目前急需一部既系统又专业的物流的法律。

综上,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制定系统而专业的物流法规,对物流主体及物流行为进行规范在我国是十分必要的。

三、各国物流立法经验综述及我国的启示

1、各国物流立法经验综述

(1)美国物流法特点。缜密健全的法律体系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早在自由竞争时期,美国就有关于物流的法律出台。 (1) 为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美国物流立法经历了由放松到全面管理再到放松的发展历程。为使其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美国在法律总体框架下,为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充分给予各州自主权,使各州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2) 分别立法模式,美国并没有颁布统一的物流法规,而是运用针对不同物流环节的法律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和约束。在法律上放宽对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注重对物流企业的规范运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美国物流立法至今虽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法律体系,但各类法律法规非常齐全,而且系统性很强,体现了较高的立法层次。

(2)日本物流法特点。日本物流业从初期的自然形态发展到今天世界前列的水准,与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的诸多物流法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法律法规有力促进和引导了物流业的发展。一是及时制定新的物流法规,二是以法律的形式激活物流市场,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的自由发展,三是对物流业的管理以政府干预为主,以法律规范为辅,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主要目的,保证物流市场有序运行。日本政府在出台相关法律时始终遵循物流经济发展的规律,实现物流市场的公平自由竞争和重视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两个基准点。

2、国外物流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1)制定统一的全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美国虽然没有一部系统的物流法,但其各部门协调发展,沟通顺畅,法律体系已然建设得很是完善。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涵盖多个部门,且所涉及的部门的职能与目标之间存在差异,加之部门间的沟通欠佳,造成大量单一物流法规在实施上大打折扣,物流发展的道路相对曲折。因此,制定专业且统一的物流法律以打破行业局限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从而避免跨部门的物流法律体系出现重复和矛盾,避免地方物流管理过程中产生分歧和冲突非常有必要。

(2)在管理机构上,与美国相同,我国也未设立集中管理物流的统一部门,也是分部门进行管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没有与美国商务委员会类似的机构组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设立职能相仿的机构来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以促进物流的发展。

(3)加强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干预和监督作用。政府通过国家干预控制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使之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我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不均等诸多原因限制,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物流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统一的法律框架下,可以授予各级政府一定的自主权,使其可以发挥地方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台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培育和发展当地物流市场。

四、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建设的建议

物流法律体系涵盖了与物流活动和行为息息相关的所有法规,因此,可以将物流法律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系划分为由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许多法律条文组成。这个体系应该是系统的、综合的、统一的和与时俱进的。调整物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的发挥法律的效力。我国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构建物流法律体系框架的方案,初步确立了物流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市场监督与管理以及市场调节五方面的法律制度作为我国物流法律体系框架的支柱,为物流法律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仍处于理论阶段。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物流发展的国情,可以考虑将物流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流基本法律制度。现代物流是一种集多个环节、涉及若干主体和部门的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对于协调日趋复杂多变的物流活动的物流法律而言,其处理方法和解决手段也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此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物流法律,全面且系统的管理和协调物流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势在必行;二是物流标准法律制度。物流标准指与国际技术和管理标准接轨的我国物流管理标准;三是物流主体法律制度。指明确物流主体资格、确立物流主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四是物流客体法律制度。物流客体指物流法所指向的对象,它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五是物流行为法律制度。指调整物流主体,明确物流业的行业规范和法律责任,从事物流活动行为的法律规范;六是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指国家政府对物流业实施宏观干预、市场调节、监管等措施以调节物流主体间及其与国家间的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七是物流保障法律制度。指调整物流运行中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保障物流业平稳发展的法律规范;八是物流环境法律制度。我国在发展物流产业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提倡绿色物流。

物流法律体系框架是开放的、动态的,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物流法律体系的不断补充和改进,努力为建设健康、公平、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健全的法律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 并且被认为是现代最具发展价值的服务产业部门之一。然而, 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相关物流法规滞后、无序等问题, 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 构建和完善物流行业法律体系, 创造公平、系统、高速、持续、健康的法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物流法律体系,构建,统一立法,协调管理

参考文献

[1]孟琪.从发达国家物流法建设看我国物流立法未来走向[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1 (9) :70-71.

[2]马晓燕.论我国立法的基本思路和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J].求索, 2011 (9) :153-155.

[3]滕双春.论物流法律体系的规范[J].当代经济, 2011, (12上) :32-33.

[4]邹晓美.我国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6) :65-68.

[5]王伟.物流法律体系完善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7) :232-233.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 篇11

1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应的法律规范,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

1. 1 循环体系建构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距离

在建构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要内容的立法理念。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突出对循环经济某些领域的“行政管理”,而不是以法律、经济、技术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在立法上呈现明显的“行政管理”法倾向,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下对立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促进性要求。二是以部门立法和利益分割为主要程序特征的立法理念。一些循环经济立法并不是从循环经济本身固有的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出发,而是从部门角度和利益出发,设计立法的结构和逻辑,各个部门都试图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来为本部门争取更多的管理权限,有利益的事情各个部门争着做,没有利益的事情各个部门则互相推诿。这一立法程序特征显然与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不相符合。

1. 2 循环经济纵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纵向来看,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相关配套立法缺乏。《循环经济促进法》作为基本法已经实施,但是发展循环经济仅仅靠这一部法律还不够。从法律体系构成来看,某些领域还是立法空白,无法可依。二是地方立法明显不足。我国各地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不同地区的数量、质量和层次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地方性立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立法用语不规范、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从立法层次上看,一些地方立法形式为政府或部门规章,而由地方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为数较少,而地方政府又一般委托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工作,由于在起草工作中没有行之有效的立法监督,受地方部门利益的影响,往往使这些规章烙下地方部门利益的痕迹。因此,地方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明显不足。

1. 3 横向体系存在的问题

横向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除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外,还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生产、流通、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法律。这些法律与《循环经济促进法》之间的相互重合和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某些方面的规定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循环经济促进法》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其他法律法规的不协调体现在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的不协调; 与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领域立法的不协调;与清洁生产领域立法的不协调; 与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方面立法的不协调。而不同部门出台的规章、政策或文件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循环经济立法的协调性、统一性及有效实施,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措施

2. 1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纵向体系的完善

健全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从纵向的效力等级看,要建立和健全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立法特点所决定,无论是《清洁生产促进法》,还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均具有原则性特点,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加强配套立法成为落实基本立法中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的重要途径。在循环经济配套立法方面,要加强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立法。要抓紧制定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原材料、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节约能源等专门法规。第二,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是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工作。通过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资源节约、污染预防、废弃物减量化措施的贯彻实施。第三,加强地方立法。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法律公布后,各个地方根据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或者实施细则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地方立法,必须在国家立法的框架内,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

2. 2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横向体系的完善

从横向领域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需要完善几个方面的立法: 其核心要求是循环利用和无害利用。该思路是以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规律为标准并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重点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指针,协调好相关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关系问题,适时修订相关立法,使各项立法相互协调配套,发挥整体合力。

第一,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一是物权立法。《物权法》是有关资源权属和利用的基本法。应在《物权法》的总则、所有权、担保物权等部分增加体现 “资源节约、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理念的条款规定。二是水资源立法。主要是按照循环经济的“节约”和“循环”理念修改和设计《水法》的相关制度。三是土地资源立法。修改 《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等专门立法,完善征地制度,形成节约用地的约束机制,有效发挥土地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四是矿产资源立法。主要修订《矿产资源法》中的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矿产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制度等内容。第二,能源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抓紧制定能源基本法和石油天然气法,填补这些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空白。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配套规定,强化法律的实施效果。第三,生产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看,集中在生产环节上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调整范围缺乏对消费领域的考虑; 从立法模式上看,必须有约束力较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立法目的看, 《清洁生产促进法》旨在污染预防,而循环经济不仅需要从活动输出端预防废物污染的产生,还要从输入端推动资源节约及其高效利用等。为保持《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相对稳定,又为了支持循环经济的深化发展,在保持《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础上,必须对《循环经济促进法》进行调整。两者的关系就好比是总体和部分的关系。第四,流通消费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为增强这些规定的可操作性,应当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该法中增加对企业和消费者对强制回收消费品的强制回收责任的更具体的规定,增加对消费一次性消费品的控制和约束机制,引导公众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进行绿色消费; 同时应当修订《政府采购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要求政府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并增加政府绿色采购的责任约束和配套措施。第五,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加强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立法或修订。在立法领域, 《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等。在配套措施上,围绕多元化回收和再利用体系规范建设,建立相关的政策、标准、市场准入等机制,发挥社会力量,支持社会性中介组织的投入。对部门规章中一些已成熟的制度措施,从部门规章层次提升到行政法规层次,增加相关立法的权威性。第六,污染防治领域立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协调。需要修订《环境保护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这部“超期服役”的法律,亟待修改,确立其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地位; 强化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约束; 围绕“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资源的开采、生产环节及在商品流通、消费过程中节约使用、高效使用、重复使用、清洁使用、综合利用等,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补充相关法律内容,从各类活动的废物污染输出端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环境管理控制条件。在《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应当分别规定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污水处理、回收利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应当突出对末端废物产生环节的环境监管要求,保证产出的废物得到合适的处置,不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循环经济促进法》应当突出对废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的法律调整。

上一篇: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下一篇:髓内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