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2024-08-25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精选8篇)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篇1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摘要 由于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想象非常严重、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侵害股东的利益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2001年正式确认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在于推进公司治理,保障公司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减少公司重大决策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独立董事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改善意见。

关键词 独立董事制度 问题 改善措施

一、独立董事的概述

(一)独立董事的来源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又称作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独立非执行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是指排除执行董事、关联董事(Affiliate Director)、灰色董事(Gray Director and Gray Out-sider)后的董事会成员,也是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不存在与公司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做出独立判断的交易和关系的非全日制工作的董事。

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但是,真正兴起并且构成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重要特色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达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公司价值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

中国证监会于1997年12月发布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其中第112条将独立董事设置为“非强制性条例”,指出:“公司根据需要,可以设立独立董事。”随后,1999年3月29日,国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都应逐步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此后,上海证交所在2000年11月3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明确指出未来的上市公司“应至少拥有两名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应占董事总人数的20 %”。2005 年 10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至此,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得到法律确认、纳入《公司法》,正式上升为法律制度。2006年 3 月 16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的通知,对独立董事也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中国证监会于 2006 年 5 月起草了《独立董事条例(草案)》并报送国务院审核,具体规定了独立董事的资格、任免、职权、义务、工作制度、监督管理等内容。

二、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第一,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董事会是由第一大股东所控制的,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董事会中形成了由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的“关键人”的局面;另外,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也同样普遍。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董事会成员大多同时兼任公司经理层要职,监事会人员也来自工会或经理层领导的其他组织。第二,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严重。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在运作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如中科系崩盘后引出幕后庄家,康赛集团大股东虚假出资,并且,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肆无忌惮地在财务会计信息方面弄虚作假,致使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内幕交易屡禁不绝。上市公司利用虚假信息披露,伪造公司业绩,人为地制造题材,为内幕交易提供了温床,使得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性过强,股价操纵现象严重,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导致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股市的诚信危机。设立独立董事,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监事会监事不力的问题,对内部人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提升董事的代理能力,确保董事有能力履行信托义务,进一步完善股东与董事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克服内部人控制问题。另外,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还可以切实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这种制度下,中小股东可以推举自己的意在将其安排为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对上市公司现有的治理结构实施必要的改造,从而制约经营者和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要求,并认真独立履行其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保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独立懂事由于种种原因其在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发挥上述实际作用,而只是“花瓶”,导致独立董事制度低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独立董事“不独立”。在提名和任免方面,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非常普遍,大部分公司的独立董事是由大股东或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监事会提名产生的。此外,在独立董事的罢免问题上,很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信奉任人唯亲的原则,致使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荡然无存。独立董事的经济地位不独立。这一问题是独立董事设置上最具矛盾性也是难以有效克服的问题,一方面独立董事是受聘于企业,工资报酬等都是由企业承担,这就使得独立董事在运用自己的职权时可能会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使决策判断容易出现各种偏差;另一方面独立董事的职责地位要求其对公司内的事物做出客观独立的判断,但是由于经济上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报酬的高低都会使得独立董事受其他股东的影响。第二,相关法制待健全。在法律方面,没有给独立董事充分的保障。现有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没有给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董事以存在的空间和条件。目前我国唯一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规范性文件为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是指导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很难从法律上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三,法律责任不明确。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一环,有职权就应当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但《指导意见》在规定了独立董事如何行使权利的同时,却无与之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只是简单地提及“,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可能引起的风险。”从目前已经聘请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也没有涉及独立董事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最终导致独立董事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有:一是其主观上被收买,帮助公司大股东和高管人员从事违法行为;二是本人知识构成和判断能力有限,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违法的后果。但法律是不区分主观和客观的,如果我国高管人员对此问题予以回避或者不作具体规定,将很难保证独立董事能客观、公正地行使职权。第四,信息的不对称。独立董事,特别是兼职的独立董事,或者在数家公司兼职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实际运营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大多数是通过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各项报表及资料进行审阅和判断,甚至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风险。

三、独立董事制度完善

此外还包括独立董事自身能力问题,政府介入,强制性实行等原因导致独立董事制度的低效,针对我国目前的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措施:

(一)健全的行业自律

要建立健全包括独立董事事务所和独立董事协会在内的行业自律体系。建立独立董事事务所,独立董事以加入事务所的方式执业,将独立董事的自然人责任转化为独立董事事务所的法人责任。建立独立董事协会不仅能够统一保障独立董事的合法权益,还可以通过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方式实现内部规范完善相关的外部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的股东证券诉讼、股东衍生诉讼、对股东诉讼有利的风险诉讼机制,对公司独立董事进行有效的监督。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有效的评估体系有助于培养独立董事的信用意识,拥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独立董事任职的机会将大大减少,不遵守信用的独立董事若有违法行为或其他失职行为都将留下不良记录,而且该不良信用会影响其以后的执业经历以及未来发展。提高独立董事的市场透明度。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应披露包括独立董事的个人信息、其否持有公司的股份以及可能引起利益冲突的相关信息。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制度是确保独立董事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公司法中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定不仅可以促进公司内部决策的科学性,而且可以制定限制独立董事的行为的政策,以促使独立董事认真行使自己的职权,对于违反自身义务的人要求其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比如,在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中,独立董事必须要承担受托人的义务,即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然而,在实际的实践中,很少还有因为独立董事不承担相应的义务而接受处罚的状况。为此,为了确保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监督管理之外,还应该注意细化独立董事自身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法》中对于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比如独立董事的人数应该是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以此细节性的规定,给独立董事以应有的法律地位。此外,我国还可以通过制定《独立董事法》要求每一家上市公司依法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独立董事的职责,维护独立董事的合法利益,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继续发展完善。

(三)保障独立董事的知情权

在我国,独立董事之所以会在企业决策中遇到诸多问题,与独立董事在企业内部获取信息的范围较小有很大关系。然而,在美国大多数企业都会定期举行只有独立董事可以参加的会议,在会议中,董事会成员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层的决策行为作出客观独立的判断,并相互交流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政策和建议。此外,为了帮助独立董事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企业可以经常组织各种企业活动,让独立董事可以深入到企业的实际运中,与工人进行深入交流,与企业的合作伙伴见面等。

(四),完善独立董事选任机制

独立董事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科学合理地选任独立董事是关键,建立独立董事的准入机制。为使独立董事脱离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控制,应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委员会,由其提名独立董事的人选,并经由股东大会采用累积投票制进行表决,同时实行控股股东表决回避制度。其次,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与权限。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在董事会下设立监事会来履行监督职能,同时辅以独立董事。应明确两者监督的界限、事项,处理好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两者在功能上的互补性,发挥两者各自优越性,提高监督实效。再次,建立并完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和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独立董事的薪酬模式应采取物质报酬和精神激励。针对目前我国独立董事薪酬偏低,不能形成有效激励的现状,应该提高独立董事的现金报酬,建立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使独立董事的收益和公司长期的业绩挂钩。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能真正实现独立董事的初设理念,做到法规制度日益健全,形成上市公司治理的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优化董事会的构成,有效地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 发挥独立董事的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司内部的经营机制; 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公司的关联交易等方面,从而不断推动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保护中小股东的投资热情,提升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陈宏辉,贾生华.信息获取、效率替代与董事会职能的改进———个关于独立董事作用的假说性译释及其应用.中国工业经济,2002,(2).

【2】.杜胜利,张杰.独立董事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4,(9). 【3】 胡奕明,唐松莲.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管理世界,2008,(9). 【4】 谭劲松.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5】杜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低效问题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09,(8).

【6】 吴淑馄,刘忠民,范建强.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1,(9).

【7】 王跃堂,朱林,陈世敏.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8,(1).

【8】伊志宏,杜琰.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1).【9】罗党论,唐清泉.独立董事制度实施效果分析———基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证据.南方经济,2006,(9).【10】申明浩.上市公司控制性家族的隧道行为研究.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07.【11】 庞梅.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07.【12】任惠光.中国 A 股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7.【13】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01.【14】杨晓军.证券投资基金治理:信息披露与制度安排.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2.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篇2

独立董事制度是指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衡与监督的一种制度。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 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责。独立董事制度最为重要的三个特征是独立性、外部性、专业性。

(一) 独立性。

独立董事与公司及公司股东不存在其他任何利益关系。只有不存在利益关系, 理论上才能保证独立董事在行使其权利/权力时不受利益关系的影响, 而进行独立客观的判断。

(二) 外部性。

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 只有与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相分离, 才能客观、独立地参与公司治理。

(三) 专业性。

独立董事应当是具备与公司经营业务相关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的各领域的资深专家, 能够独立地根据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发表有价值的意见。

二、我国国内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

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初见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中迅速推行。根据数据统计, 1998年, 我国有上市公司825家, 其中仅有16家设立了独立董事, 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94%。而到了2013年底, 我国有境内上市公司2, 489家, 已全部拥有独立董事。第二, 多数独立董事对自己的应尽职责明确。通过国内一项调查显示, 有97.5%的独立董事和上市公司认为独立董事的作用是监督董事会的决策是否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有97.5%的独立董事和上市公司认为独立董事应当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80.7%的独立董事和82.5%的上市公司认为独立董事应当监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79.5%的独立董事和90%的上市公司认为独立董事应当监督经理层的经营行为是否存在违规。第三, 独立董事作用渐显。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认识到, 独立董事帮助企业接收更广泛的信息, 决策有了监督, 经营减少了失误。

三、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

(一) 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核心特征, 但由于独立董事基本上是由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推荐, 以董事会的名义或经由大股东控股的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 所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推荐独立董事时候肯定要找自己熟悉要好的人, 因此, 最终聘用的独立董事往往很难保证自己的独立性。

(二) 薪酬体系和激励体系不完善。

在成熟的独立董事制度国家里, 为了确保其职责的正常发挥, 制定了一套规范的独立董事激励和约束机制, 而目前我国的相关机制还处在探索和试用阶段, 功能很不完善。我国独立董事薪酬明显偏低, 主要以支付固定报酬为主, 这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劳动是不对称的, 难以调动积极性。独立董事承担的权责不对等, 权利责任体系不健全。

(三) 相关法律规范缺失。

我国在法律规制与公司实务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具有典型的后发性和外生性。后发性是指时间的滞后, 理论与法律规制落后于实践的需要, 国内的发展滞后于国际的潮流。外生性是指法律的规范以移植国外法律条文及司法实践经验为主, 比较欠缺对国家传统及社会现实的融合的系统考虑。具体来说,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相关规定在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民商事性质立法中, 比如《公司法》、《证券法》等并无详细体现, 如何界定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独立董事的选任程序、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等方面均无高位法的相关规定。

四、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 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一是从实体层面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即保证独立董事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对于实体层面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主要是通过立法活动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予以规定, 排除可能致使独立性缺失的人员担任独立董事。二是从程序层面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可以有效地完善立法在实体层面对独立性的规定。从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任期、撤换、辞职等方面对独立董事独立性进行程序上的保证。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独立运营的实体, 必然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作出选择, 在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任等方面过度追求公平, 必然导致效率的降低, 过度追求效率, 必然对公平造成影响, 在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任、撤换等程序中, 立法要充分站在公司的角度平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董事会、证监会的异议制度。另外, 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规定的有效实施, 避免立法与实施的脱节, 对于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加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完善独立董事的薪酬体系和激励体系。

独立董事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是否能够尽职尽责, 关键要看是否有足够的激励措施作为动力, 是否有明确的约束机制作为警戒。因此, 要想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就必须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1. 完善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体制。

作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独立董事理应从上市公司获得适当报酬, 对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关键在于适度, 薪酬过低难以激励其积极性, 薪酬过高则可能影响其独立性, 丧失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的初衷。薪酬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处理独立董事的物质激励和保持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国外比较常见的薪酬激励方式是将股票期权与固定薪酬相结合:在具体实施时, 固定薪酬应完全弥补独立董事的机会成本, 使其能够按时积极参加董事会会议, 且对公司的其他事项予以关注;股票期权应足以激起独立董事的主人翁意识, 使他们以主人的身份主动参与公司决策。虽然允许独立董事持股, 但要严格限制其比例:一方面因为持有少量股份的独立董事同时就是中小股东, 在自身利益驱动下, 在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举措方面就会更见力度和成效。另一方面限制其持股比例而不至于影响其独立性。同时可以考虑以下薪酬激励方式:独立董事不直接从公司取酬, 建立由聘用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出资的独立董事任职报酬来源基金会, 证监会对基金会的资金管理进行严格的法律规制和监管。

2. 完善独立董事声誉激励体制。

声誉激励是通过独立董事在公司中表现出应有的独立与客观从而提升自己的声誉, 增加他的人力资本价值, 但是声誉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是有前提的, 即对独立董事进行客观评估的机构以及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完善独立董事约束机制:一是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 明确独立董事的义务和责任, 独立董事要尽到勤勉和忠实义务。在勤勉义务方面, 主要是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独立董事,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或行政责任。二是加强市场监督, 通过市场机制约束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就是把董事会的决策置于市场的监督之下, 这就必须要求独立董事自己的行为机制也要被监督, 因此, 建立独立董事公示制度势在必行, 应当公开独立董事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独立董事的收入、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管理机构的绩效评价、独立董事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建议和实施情况等内容, 通过将独立董事的公示制度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联系起来, 真正将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置于市场的监督之下, 从而从根本上促使独立董事制度客观、公正地发挥作用。三是建立信用评价体制, 一方面可以让上市公司更方便地了解专业人员的信用状况, 更好地防范风险另一方面, 则会迫使独立董事因担心失职会给自己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因而一直影响其执业, 从而使独立董事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

独立董事作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使其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必须加快制定其配套法律法规, 不论是在其任免、激励和约束、权利和义务、责任追究方面, 还是与监事会的关系等方面, 都应有法律法规进行规制, 以形成完整有效的独立董事法律体系, 以法律作为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施行的最强有力的保障。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规范。第一, 根据国外的情况和经验, 对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问题一般都在《公司法》或《证券法》中有明确规定, 而具体的实施细则则是在高位法的指导原则下进行具体细化。但鉴于我国新公司法已明确规定独立董事设立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来进行规定, 证监会起草的相关送审稿也已经送达国务院进行审查。因此, 建议国务院应适时出台规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行政法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条例》, 从而使因立法的后发性和外生性带来的效力受到制约的情况得以改变。第二,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则我国在独立董事的相关法律规制中, 不仅没有高位法的规制, 在与其配套的法规规章及规则方面也存在欠缺, 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我们应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条例》的相关规定, 进一步完善并细化, 明确独立董事权利、义务和责任, 优化独立董事的选任机制、行权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为独立董事制度提供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法规依据。同时, 对涉及独立董事制度内容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协调, 使其口径一致, 达到相互配套的目的。最终, 通过以上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营造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

综上所述, 我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是由于独立性和有效性的缺失, 只要从以上两个方面加以完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独立董事制度必将对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产生更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独立董事制度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 但是独立董事制度一直未能发挥很好的外部监督作用。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保障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建立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立董事,独立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天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上海大学, 2014, 1

[2] .王婧.独立董事法律地位的独立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 .罗纪钢.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 4

[4] .王杨.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和完善[D].吉林财经大学, 2013, 3

我国税务会计独立发展的完善措施 篇3

关键词:税务会计;特征;现状;必要性;完善措施

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会计分支,税务会计是指纳税人为了适应纳税的需要,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标准、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专业会计。

税务会计有利于纳税人贯彻税法,保证财政收入,发挥税法作用;督促纳税人认真履行义务:促进企业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一体化的到来,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因此研究完善税务会计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两者关系紧密,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必须从核算和理财方面出发,充分考虑除国家利益之外,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兼顾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满足信息的有用性和管理的灵活性;而国家作为宏观观管理者,要求企业依法纳税,承担纳税义务。

(二)税收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遵循WTO规则以及适应国际惯例的要求,税收法规正处于不断完善发展阶段。必然要求反映和控制企业税务资金运动及有关财务活动的会计发生变革,从而建立独立、完整、规范的税务会计体系,实现与国际惯例的充分协调,以保证对企业经营活动做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准确核算。

(三)寻求最小合理纳税的需要

建立企业税务会计,由精通税务和财会等专业知识,并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来担任,这样可以对企业税务活动进行合理筹划,寻求最小合理纳税,从而减少纳税错误,用足用好国家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务会计的融资作用,尽可能使企业税收负担降到最低,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我国税务会计发展完善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建立与完善税务会计制度尤为重要,很好地运用税务会计,对于缓解征纳双方矛盾,保证所得税按时足额入库,促进我国税收征管和会计处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财政部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已颁布实施十年了,从实际情况看,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税务工作现状有一定缺陷。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会计操作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税务会计独立后的会计工作需要,因此研究完善税务会计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广泛进行税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在我国,对于税务会计的研究虽然正逐渐加深,但是总体来说还显得不够,研究范围也仅限于业务的会计处理,对于所得税的处理重视不够。应该加大税务会计的宣传力度。

(二)建立企业税务会计的法律规范

建立企业税务会计必须有严密的法律规范。这种规范,应解决3个主要问题:(1)确立企业税务会计的法律地位;(2)规定计税所得额的税基,按保护税务税基的原则界定成本费用列支范围、税前扣除项目以及所得税会计核算应税所得的程序和模式;(3)明确不按税法规定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后果的法律责任。

(三)与税务会计相关的经济法规亟需配套

会计改革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因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会计改革不适应的经济法规进行一次认真清理,过时的、不适应的应尽快修改完善,一时无法修改完善的,也应明确处理办法,以减少经济法规之间的矛盾,增强统一性,避免执法中的随意性,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税务会计人员必须配备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利润不一致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折旧费用、工资及三项费用支出、投资收益、试营收入、利息支出、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国拨补贴、亏损弥补、减免税收入等等,核算起来,工作量很大。现在,部分企业由于没有配备专职或兼职税务会计人员,税务专管员的时间精力也有限,只是部分企业的纳税利润不真实,导致国家税源流失。因此,国家有必要明确规定,企业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税务会计人员,在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上,另账反映企业税款的实现和上缴情况。这样,既有利于国家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源流失,也有利于企业重视对税务策划的研究,加强纳税核算与管理。

(五)企业需要采取的措施

1.加强税务会计管理工作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要求,我国企业应加快现代税务会计制度建设的步伐,把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真正分离出来,使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差异造成的问题协调好维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2.培养提高企业税务会计人才的专业素质

由于企业业务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对专业的税务会计人员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兼备税务、会计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倍受追捧。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选拔符合税务机关和企业要求人员担任税务会计,并为其提供培训、调研机会,保证税务会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3.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

税务会计的独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仅10%左右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严重地制约了税务会计的发展。要发展税务会计,必须破除技术壁垒,只有企业普遍积极采用最新信息技术,税务会计的发展才能有比较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目前,税务会计是我国会计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会计制度和所得税制度相对独立的条件下,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日趋扩大。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税务会计理论,尽可能地缩小我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及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使我国的税务会计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振亭,贾丽.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初探[J].财会月刊,2004,(11).

[2]周亚蕊.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及现实意义[J].会计之友,2004,(8).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篇4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以前,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单一,金融工具极少(存贷款、国债),金融税收制度简陋。1992年开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特别是1994年现代金融制度和现代税收制度改革以来,随着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育,我国金融税收政策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到重要日程。2月19 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金融税收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税收政策开始明朗化。(1)在生产流通服务领域征收营业税。 这是以纳税人从事营业活动的营业额或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流转税中的税种。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主要是提供应税劳务的行为。(2 )在金融业(除中央银行外)开征企业所得税。1994年新税制改革时规定金融保险交纳企业所得税,依照原有关规定执行,直到191月1日按照国务院规定才调整过来。税率为33%,与其他行业的所得税税率一致,实现了税负公平。但由于我国对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两套所得税制,因此上面说的只是内资金融机构的企业所得税。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给中国政府和中国国家银行、外国银行以优惠利率贷款给中国国家银行的利息免征预提所得税。(3)证券(股票)交易、 期货交易等税种也在不断完善。

当前金融税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开征的税种不健全,很多领域没有到位,或界限不清。第二很不规范,不很稳定,减免的情况太多,也不合理。第三尚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如财力的分配干扰影响金融税收。重复征税问题比较普遍。

为此,完善与稳定和税收制度的发展对策应是:

一、进一步明确金融税收政策的指导思想

(1)有利于防范和分散金融风险,健全金融制度, 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和国际社会接轨,吸收外国金融投资。所谓金融税收是指对金融机构(一是包括除中央银行之外的其他任何银行;二是包括除银行以外,其他诸如信托投资业、融资租凭业、证券业、投资基金业、保险业、金融期货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又称金融产品)(包括储蓄贷款、票据贴现、信用卡结算、股票、彩票、债券、金银买卖、外汇交易、期权期票等衍生金融)的征税,然而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作用的发挥又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的,金融市场发育的程度和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创新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金融税收政策,必须同时研究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把三者联系起来研究,这三者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大目标。我国的金融税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市场起步与发育兴起与成熟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的制约,而且金融市场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又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金融风险、金融环境,国际金融形势等诸因素的影响,所以金融税收政策必须有利于对这些因素的反映和解决。

(2)有利于密切财税和金融业的相互关系。 人们往往只看到政府对金融业征税是一种负担,但是却看不到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第一,税收对金融业起着导向作用。因为税收开征与停征、税收减免、税率的升降对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业风险性、投机性起着高与低、扩张与抑制的影响,可以增强股民的风险意识和投资意识。第二,税收对金融业起着监控作用。通过税收业务,尤其是税收会计可以对金融业财务会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对金融成本和规模、频率进行监控,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秩序的稳定。第三,通过税收,调节资金合理流向,达到对金融资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第四,通过征收金融业流转税或者财产税可以调节金融业的“价格”和规划预期效益。

(3)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防止税收流失。目前, 金融业的税收占财政收入8%,是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如果税收政策适当,税收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二、金融税收的种类和政策取向

(1)从金融的间接税收制度来说, 有对金融流通服务业的经营行为的征税,称营业税。从北京市情况看,包括:一般货物和专项外汇货物的营业税;融资租凭业务的营业税;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营业税;有价证券、金融期货的营业税;金融经济业务的营业税;其他金融机构营业税。金融业的间接税制度其强度已经完全达到极限,不必加大力度。既要继续“放水养鱼”,又要防止“水土流失”。该收的税要收上来。建议把1995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规定的对金融机构之间往来业务不征营业税的规定就此不再执行,改为征税。理由是:一是按“95规定”,是指金融企业联行,金融企业与人民银行及同行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不征营业税,后来实际上变成了所有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都不征税。二是他们间的资金业务往来是公司企业法人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关系,不是某公司企业法人的内部关系,应当纳税。三是他们之间的业务量相当可观,甚至是主要业务,占银行全部业务量的70%―80%。四是实行征税后,估计每年可增加税款20亿左右。五是有利于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并建议银行内部也就是法人内部之间的业务往来可不征税。至于开征证券交易流转税的问题。目前,我国把有价证券作为一种法定权益证书列入印花税的征税对象的做法,建议改成“证券交易税”。取消或替代征收印花税,一则名正言顺,二则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阿根廷、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也都征收证券交易税(或证券转移税、证券周转税),并都是以证券交易额为基税,而税率一般比较低(如日本从0.1%到3%,比利时股票5.5%,债券1.4%)。三则有利于证券市场公平竞争、合理监管和法治。 同时征收证券交易税的国家不再征收印花税了,目前发达国家很少征收证券印花税。而即使少数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再征收证券交易税,二者只居其一。证券交易税并由卖方交纳税,而证券承销商、证券经纪人、受让人负有代扣代交义务。

(2)从金融的直接税收来说,要加大力度。有居民个人、 公司企业金融资本的增益所得税,银行金融业、证券保险业、基金业的所得税。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法人和居民个人股票交易所得税等。有的可以试点,有的可以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健全和完善。在淡化金融间接税,待金融业发育起来后,有了收益再征收直接税,这符合金融业的发展要求,又符合金融业的.财政观点。首先要完善法人证券交易所得税,对证券交易或转让的增益所得也是一种广义资本所得,对证券资本因买卖而发生的增值所得或资本利得,是由证券资本价格波动的结果。以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为纳税原则,除新加波、马来西亚不征之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都开征了证券交易所得税或资本利得税,我们也应当开征,这对证券业和财政也都有重要意义。由于证券资本的增值包含不可预期所得,包含通货膨胀的因素,它是一种投资承担风险成功的报酬,所以对这种资本增益应给予较宽的优惠,规定适当的免税额或扣除额,可以参照我国目前开征特许权使用费征税的做法。对于买卖国家发行的公债所得可以按实际常规给予免税待遇。对于中长期证券交易所得给予税收优惠,如对卖出持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所得可以减半或减少一定比例交纳所得税,这些都是可取的,这是对法人证券交易所课税的征收。

关于征收个人股票交易所得税问题。我国现阶段在对个人股民的股票交易不纳税的情况下,用印花税来补充所得税的空白。免收股票交易所得税从宏观上看,有鼓励投资者参与股市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股票市场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开始试点征收个人股票交易所得税,理由是:一是1994年国家宣布到的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鼓励了股市发展,保护了股民的积极性。二是股票转让个人所得税,目前还是集中在小部分人身上的一种所得税,对全国经济影响不大,不象银行个人储蓄那样大众化。三是从税源的角度看,个人证券交易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税源。美国证券行业吸引的资金约占全国资金三分之一,银行业占三分之二。这些国家,个人从事股票交易的所得税都是不能免的,只是交纳的方法不同。四是现在我国试点开征对全社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和十分合理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的证券(股票)行为一直免征营业税,促进股市造就出的百万、千万富翁,其股票交易收益如果对所得税不征收,这种影响是负面的。五是征收股民个人股票交易所得税的最大顾虑是影响市场的个人参与。个人股民的资金与银行的个人储蓄有直接联系,个人储蓄多,银行贷款增多,反之,个人股民入市的多了,银行储蓄就要下降,银行工商企业贷款就相应减少。从国家金融市场总额来看,此消彼涨,此涨彼消,只是不同市场不同资金的转换。

关于投资基金的征税问题。投资基金是投资者将资本交给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并由其投资于有价证券或不动产,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近年来,投资基金在我国有迅速发展,我国第一家基金是1991年10月深圳南方证券公司、交通银行深圳银行发起,南山区政府批准设立的“南山风险投资基金”。近几年我国基金发展较快,主要是封闭型,也有开放型。而封闭型是相对契约型基金而言,比较简单,有一定存续期限,基金收益证券可在市场上交易流通,方便征税。而开放型基金却不同,投资者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投资,因而基金财产处于变化中,需要每天计算净资产, 这种基金收益证券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美国资产基金到2月已超过3万亿美元,与全国银行存款相差无几。香港19初基金资产也达942亿美元。我国基金规模小,最大的才5.8亿美元,最小的才100万,只有淄博基金、深圳天骥等20个基金超过1亿。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证券管理公司的设立必须经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基金设立形式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基金的托管人限定为符合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还规定了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基金的投资运作与监督管理、违反这一办法的处罚等。

关于开放型、封闭型基金的课税问题。德国有这方面的规定,例如,依照德国对投资基金的划分为三类。一是公开基金在德国联邦银行监管局注册的,公开分配,履行公众要求的基金,是履行纳税义务。二是半公开基金即没有在德国注册,但委派了德国纳税代理人,并提供有关纳税资料,正当证据备案。三是封闭型的其他外国基金,实行部分一次总值征税法。

关于开征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问题。我们认为,改变目前利息所得税的免税条款实行限额征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的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所得税。这一规定在维护个人及家庭的生计和国家财政方面起着一定作用。但从当前形势看,这一规定给有资产的人提供一条合法避税的道路。因此,有学者主张,对个人购买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征收预提税。对此,我们认为,鉴于取得这些利息既有富人又有穷人,若一律取消免税规定恐怕难免矫枉过正。我们建议,应对个人的免税储蓄存款总额和国债等的免税(国债免税有国际惯例)购买总额作出规定,个人存款或购买国债等总额超过法定金额就对其超额部分利息应征预提税。

三、改善金融税收的征管方式,加强银行与税收的配合

(1)关于金融税收的税收方式改革和完善的问题。 所得税可考虑由各总行汇总交纳改为就地交纳。理由可防止税收流失。(2 )银行切实履行“征管法”规定的问题。如税务登记中要求纳税企业如实填写开户银行及帐号,提供银行帐号证明。但如今一个企业几个银行帐户。再如,税收保全措施中规定: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纳税人的金融相当于应当纳税的存款。对纳税人期限期满仍未缴税的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暂停支付的款项中扣缴税款。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中规定: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有人说这破坏了银行为储蓄户保密的原则和义务,我们认为,征税是国家行为,重于储户的个人行为,并且必须了解纳税人存款全部。还有,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有权依法检查纳税人的储蓄存款,所属储蓄所应提供资料。企业破产法规定:对企业破产财产的偿还顺序,支付破产企业职工工资,所欠税款先于清偿破产债权(包括银行债权)。

四、必须加强金融税收的法制建设

上述提到的金融税收的直接税收和间接税收以及征收管理制度,有的要单独立法,如证券交易税法。有的要在其他相关法律中规定金融税收制度,如《证券法》中应有证券交易税和证券所得税的条款,有关银行和税收的共同的问题可共同立法,或在各自的立法领域中有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监督的规定。总之,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最理想的是把《税收基本法》立起来,《税收征管法》修订好,《遗产税法》、《证券交易税法》出台,对生产流转领域最大税种增值税立法有个眉目。必须实行法治税,以保证金融税收政策、税收制度的延续性、稳定性、公开性、权威性。在实行依法治税的同时,必须实行依法治行,对已颁布的四部金融法必须严格执行,这也有利于金融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篇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卢炯星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我国的环境资源立法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预示着人类环境时代的开始。此次会议最重大的意义是产生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近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成熟。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发展的战略,得到了与会各国政府的赞同。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于1992年8月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10大对策,明确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94年3月,我国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调以下简称《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杜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法律作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79年我国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此外,由全国人大通过和修改通过了许多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源管理的法律,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农业法》《文物保护法》等;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有关主管部门公布了大批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项法规,其中包括为了执行环境与资源基本法和法律而制定的实施细则或条例以及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领域、新问题所制定的单项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森林法实施细则》《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由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颁布了600多项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另外,我国还制定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基本上建立了环境标准的法律体系。到1995年底,我国颁布了364项各类国家环境标准。

为了加强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承担应尽的环境保护义务,我国缔结和参加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南太平洋无核区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东南亚及太平洋区植物保护协定》等几十项国际条约、公约、协定。

虽然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和以我国缔结参加的有关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协定为辅的较为完备的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主体为了达到个人的经济利益,往往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加之我国环境和资源的立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就使我国的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面临严重的挑战。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国环填与资源存在的若干问题

在20世纪里,世界环境污染公害事故和公害病显着增加。30――60年代发生了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俟病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疼痛病事件、美国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等“旧八大公害事件”;80年代又发生了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搏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塞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全球大气污染和非洲大灾荒等“新八大公害事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7个方面:“三废”物质污染、噪音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核污染。

我国在环境污染的防治和资源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生态环境存在恶化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在恶化:大气污染居高不下:水资源持续短缺,水质污染明显加重;土地退化与耕地占用严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展;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快,污染事件不断增多。…突出的现象是:水土流失的危害已经扩大到全国耕地面积的1/3,500多条主要河流和几乎所有的湖泊受污染面积达82%以上;全国城市的居民正呼吸着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比国际标准高出10倍以上的污浊空气;而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下游,一年中有200天可以被改称为“母亲沙滩”。夏季长江全流域持续两个月的水灾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也与生态环境遭破坏有很大关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九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重点解决“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两区”(酸雨污染区、SO2控制区)的污染控制问题。这也反映了上述“三河”/三湖”/两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到了非“重点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二)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不足

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是环境投资总量小,历史欠帐太多。“八五”期间,国家环保投入1102亿元,按1990年的价格计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0.69%,没有达到“八五”计划规定的0.85%的目标,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目前总的环境投资缺口大约为2500多亿元,而现在的投资额仅占需要投资额的6.3%。发达国家的环境投资通常要占到GNP的1.5O%以上。例如,美国每年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在800亿美元以上,日本在700亿美元以上,美国每年用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费用超过了1500亿美元,据一项对80年代中期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因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82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500亿元,两项合计达882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5.64%,而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的统计,美国等发达国家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为3――5%。可见我国的环境污染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

我国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建立的。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现行的环保投资体制存在着一个如何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相配套的问题。总的来说,我国环保投资体制的改革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1984年初,国家规定了环境保护的8条资金渠道,这标志着我国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开始;1986年,国家又进行了环保补助资金“拨改贷”的试点;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同时又试点建立环境保护投资公司。从目前现状来看,这些环境投资体制改革和试点涉及的范围有限,改革的力度也不够,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环保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

(三)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尚未成为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

现行《宪法》虽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则,但不足的是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防治污染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然而,我国制定的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10大对策和《白皮书》以及《纲要》,都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这就说明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的法律和环境与资源的政策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

另外,在我国80年代制定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由于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的规定,致使这些自然资源的法律难以适应生态的环境保护的需要。

2.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于1992年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环境与资源立法相当一部分是1992年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这些带有计划经济特征的法律规定已明显地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必须强化环境资源保护在政府决策中的份量,增加环保投入,为环境资源计划管理提供现实办法。现行法律确立的以行政区划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已造成了污染范围的扩大、跨区域及跨流域的污染情况严重而得不到有效遏制,以城市为主的污染正逐渐向农村蔓延。

目前执行的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只是对超过浓度标准排放污染物者征收排污费,这种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资源分配、无偿使用力主要特征的产品经济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排污者只要不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就可以无偿使用环境纳污能力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另外,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环境保护投资条款与市场经济下环境事权分配和国民经济融资体制不尽符合,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3.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之间也不统一

我国环境法与资源法之间存在不统一的现象。例如,《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局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统管全国或地方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和污染防治控制工作;然而在各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中只规定了各自然资源专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却未规定环保主管部门的权限。这种立法倾向显然是把环保主管部门排除在自然资源保护管理部门之外,明显与《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相冲突,从而造成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再如,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对违反者要处以罚款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而现行环境法只要求超标排污者缴纳排污费即可,并不认为超标排污系违法行为。这就直接违反了《标准化法》的规定,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的不协调,还有,我国虽然已制定了各种环境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但并未将其列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水污染防治法》将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划给各级政府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这些做法的结果使得大量的相关法规散见于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实质上是法出多门,重规章而不重法,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结构上的一个缺陷。

4.我国缺乏一部自然资源的基本法――《自然资源法》

我国从80年代以来颁布了几部自然资源的法律,其中包括《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比较单一和分散,不能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综合性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以广泛、全面地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5.我国还缺乏环境与资源教育的立法

三、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现有的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必须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修改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编的《保护地球――持续生存战略》明确提出,各国应通过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宣言和盟约,使各国对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作出承诺,并应将可持续生存原则纳入各国的宪法和立法之中;所有国家应保护人权、子孙后代利益及地球生产率和多样性的环境法综合体系;应对现行的法律和行政的控制进行审查,改进其弱点;到本世纪末,所有地方都应完成对国家法律的审查,目的是重新制定法律,适应持续生存的需要。因此,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应根据以上的精神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完善。

1.修改现行《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还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条款,应在适当的时候加以修改,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因为,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得到体现。

2.修改《环境保护法》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加以修改和补充――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指导思想并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以适应保护环境与资源的.需要。另外,《环境保护法》中还存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以致在某些方面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综合性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具体的法律措施,其结构中仍然保留了大量实施法的内容,其内容已经溢出了作为基本法的内容范围;《环境保护法》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的原则性规定大少,以致于该法呈现出浓厚的污染防治法的色彩。这些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应给予特别注意。

3.修改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

在修改我国现行的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修改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的指导思想,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贯彻到修改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过程的始终。二是在环境与资源的立法中,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与资源进行管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价值规律和商品经济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环境与资源的管理也要引人市场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国家应制定有利于环境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减少环境污染,建立并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要按照“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现行排污收费标准,促使排污单位积极治理污染。三是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领域、新问题进行立法,四是加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上环境与资源立法的经验,引进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先进的手段、技术,使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的内容与国际条约、国际公约的内容相一致。

(二)进一步加强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立法

1.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目前,我国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自然资源的管理主体及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补救;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当利用自然资源的责任;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偿利用及收费制度;自然资源税;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以及违反《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等。

制定《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实现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能满足下一代的合理需要。《自然资源保护法》应修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然资源无偿使用的做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经济手段的法律化来管理自然资源,做到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同时进行。

2.加强国家对环境资源投资的宏观调控,制定《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

据预测1995――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急投资需求将达4000亿元。根据联合国预测,――2025;年全世界用于环境方面的投资。如果保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可以大体上减缓环境恶化;如果上升到2%,可以便环境恶化得到初步控制;如果上升到5%左右,可以完全控制住环境恶化;()如果上升到8――10%,方可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而在我国财政中,环保的投资份额偏小、,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必须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并且利用财政觎收等手段作为产业政策实现的手段,加强环境保护投资的宏观调控。

要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环保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须运用税收手段对排污者课征环境保护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之策。当前,急需制定《环境污染税法》。根据我国实际,该法应对以下污染进行征税:(1)水污染税,即对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为依据进行征税;(2)二氧化硫税,即以企业排放硫的数量作为课税依据;(3)燃料税,即以燃料产品的销售数量为证税依据;(4)垃圾税,即对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进行征税。

《环境保护投资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制定环境保护投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现戈(和战略。其中包括制定全国和各地区、行业的环境投资发展战略,环保投资的总体规模、投资方向;环保投资筹集(包括政府财政预算);排污费收入;发行中长期环境债券或股票;适当利用外资,采用BOT投资方式,解决环保基础施建设资金;建立环保基金;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和援助;环保投资资金及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效益管理;环境保护投资,总量和结构;环保投资的信息系统;违反《环境保护投资法》的法律责任等。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篇6

在我国的完善与发展

摘要: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又称“内心确信证据制度”,是指法律对证据的证明力不作预先规定而由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加以自由判断的证据制度。刑事诉讼中坚持实事求是的证据原则,同时排斥自由心证制度的使用.而现阶段出于司法公正与效率的衡量,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契合点,通过提高法官素质、完善合议制度等措施使得自由心证制度作用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关键字:刑事诉讼自由心证事实认定

1,自由心证制度产生的背景以及在我国的发展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又称“内心确信证据制度”,是指法律对证据的证明力不作预先规定而由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加以自由判断的证据制度。它在大陆法国家中已由法律明确规定,“内心确信”(I’intime conviction)一词来源于法国,法国于1808年率先在刑事诉讼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内心确信。(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现行《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在重罪法庭休庭前,审判长应责令宣读下列训示,并将内容大字书写成布告,张贴在评议室最显眼处:法律不考虑法官通过何种途径达成内心确信;法律并不要求他们必须追求充分和足够的证据;法律只要求他们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凭自己的诚实和良心,依靠自己的理智,根据有罪证据和辩护理由,形成印象,做出判断。法律只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是否已形成内心确信?这是他们的全部职责所在。”第四百二十七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罪行可通过各种证据予以确定,法官根据内心确信判决案件。,其后,意大利于1865年,德国于1877年相继在本国的刑事诉讼法典中确立了自由心证制度.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大陆国家也先后采用这一原则。自由心证原则成为继法定证据

制度之后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采用的证据制度。

我国自由心证最早是清末修律从日本转译而来,作为证据评价的原则在诉讼中确立了地位,并一直沿用到国民政府垮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学术界的讨论深入,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出台,其中第64条在法律上第一次承认了自由心证作为

证据评价的原则。虽然第64条没有直接表明自由心证为我国证据评价的原则,但从内容上理解实是自由心证原则。自由心证作为评价证据的一般原则不仅在民事证据中适用,刑事证据中也应适用。

由于我国主流观点是认为“实事求是”是我们评价证据应当遵循的原则。因此为了坚持“实事求是”证据制度,我们更多的是对自由心证原则的否定与拒绝:l、我国不存在产生自由心证的历史条件;

2、自由心证同我国判断证据的指导思想、原则(即客观真实观)不相符合:

3、自由心证同我国的人民法院独立审判不符合;

4、将自由心证赋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新内容。就不是自由心证了;

5、自由心证否定法定证据制度,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6、自由心证是资产阶级法官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判断证据。

7、自由心证是以不可知论为其哲学基础的;

8、自由心证为武断擅断、主观臆断开了大门。之所以排斥和拒绝自由心证原则,说到底就是惧怕自由心证为武断擅断、主观臆测开了大门。

笔者认为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赋予自由心证以合法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方面,只有确立自由心证,明确法官对证据证明力的有无或大小有权依内心确信进行判断,才能使司法人员在认定事实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对证据的证明力做出科学的认定;另一方面,贯彻这一原则必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约机制以约束司法人员在判断证据时的恣意和专断,消除其主观随意性.对自由心证制度及其适用的研究,是为了从理论匕界定和认识自由心证制度的本质、内涵及其适用的条件和基础,进而结合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判断和事实认定制度。

法院审判案件,通过诉讼程序,发现案件真象,达到客观真实之境界,无疑是最理想、最完美状态。然而,人类认识规律告诉我们,客观、全面的反映和再现已经发生过的案件真实全貌,并非在任何情况都是可以实现的。

第一。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只能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不可能穷尽客观事物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在诉讼程序中,对已经发生过的案件事实的认定,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下进行,由此认定的案件事实不可能总是符合事实真象。

第二,诉讼证明受到时空和资源限制。刑诉证据的搜集也必须经过人权保障、诉讼效率、社会正义等法律价值和其他政策的考虑,而不是基于争议已经查明的前提。

第三、立法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阻却了“客观真实”的发现。例如《刑事诉讼法》

第43条、第161条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都出于保护人权的保护,将非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全部排除在有效刑事诉讼证据之

外。

2,自由心证制度与刑诉契合之后的完善与发展

在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制度是指刑事程序法对于证据证明力的评价,不作条文列举式的规定,而原则性地委由事实裁判者基于经验法则和逻辑论理法则进行自由判断,形成关于案件事实的内心确信,从而认定案件事实的原则性制度。

刑事审判工作有两个内容,即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认定事实是,适用法律

并做出裁判的前提和基础。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案件事实的认定出现了偏差或者故意歪曲,刑事裁判的正当性也将失去根基。为此,现代法治国家纷纷采用了自由心证制度以保证事实认定的可靠性。自由心证制度从具体案件情况的纷繁复杂以及证据内容形式复杂多样的实际出发,为了保障具体案件中证据运用的合理性,赋予法官评判证据的自由,让他们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去探索证据与证据,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实质联系,有利于法官正确地烈定案件事实。

根据法律的逻辑寻求处理的合理性、妥当性以及程序的安定性,将法律真实作为证明标准,是司法公正所追求的最恰当的目标。为此,有必要在我国的刑诉证据制度中引入自由心证制度,从而保证刑事诉讼的效率和公正。为此,我们需要建立或完善以下制度:

(一)提高法官的素质扣完善法官的保障制度

西方现代自由心证原则的确立都是建立在法官的精英化和专业化基础上的,针对我国现状,笔者建议我国法官制度尝试实行法官的完全职业化和专业化,实行严格的法官考试制度。加强道德素质的培训。法官充分理解法律的正义价值、有追求正义的良心和品德。

(二)完善合议制度

我国刑事司法程序规定了合议制的制度,但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多数案件有合议制之名,但多是由主办法官和承办法官行审理之实。陪审员在合议庭中,很多情况是陪而不审。因此加强人民陪审员在合议庭中实际参与的力度,不能流于形式而成了法官一个人的心证。

(三)建立证据规则

我国现有的证据排除规则数量少、且缺乏系统性,我们首先弄清我国各项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然后逐一予以本土化建构,最终确立包括非法证据规则、传闻规则、意见排除规则、自白任意性规则、最佳证据规则等各种证据排除规则在内的严谨体系。

(四)完善救济制度

自由心证制度的实行j离不开完善的救济制度。违背法律规定而判决未附理由的、判决理由相互矛盾的、误认事实的、判决理由与判决内容不一致的;违背经验法则和逻辑法则;背离审判公开、回避、证据裁判、直接言词、等原则制度,则构成上诉或者再审的理由。

(五)建立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体系

自由心证只能在证据能力制度规定的证据范围内进行,从而依法限定心证的认识来源。我国刑事司法与诉讼理论的冲突之一,便是缺乏具体的证据规则,致使各方举证、采证、质证、认证均缺乏可操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导致当事人举证的盲目性和司法官员认证的随意性.目前我国需要建立的证据规则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保障证明真实性的证据规则。包括传闻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交叉询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等;另一个是保障证明正当性的证据规则,包括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包括人证和物证)、质证规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等。只有在立法上明确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和效果,才能在实践中有效的制约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四)完善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浅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革新完善 篇7

独立董事肇始于欧美, 从西方的外部董事概念演绎而来。1940年美国颁布的投资公司法明确规定, 至少40%的董事必须独立于投资公司、投资顾问、承销商之外, 此即为独立 (外部) 董事之肇源。至20世纪50年代伊始, 英美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大比例增加外部董事, 许多著名公司如摩托罗拉等, 外部董事的比例占到董事会成员的3/4以上;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 独立董事制度更是得到了愈加广泛地推广,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密歇根州公司法第450条所设立的独立董事制度, 不仅规定了独立董事的标准, 还规定了独立董事的任命方法和权力构成, (1) 可谓是详尽备至。200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美国公司1000强中, 董事会的年均规模为11人, 其中内部董事2人, 占18.2%, 独立董事9人, 占81.1%。另外, 据经合组织 (OECO) 的1999年世界主要企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报告, 各国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为:英国34%, 法国29%, 美国62%。

我国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上, 为适应国际独立董事制度发展趋势, 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制衡, 逐步在上市公司中引进独立董事制度。1997年12月, 证监会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明确指出, 公司根据需要, 可以设立独立董事。1999年3月, 我国经贸委、证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 要求境外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 2001年1月, 证监会通知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完善治理结构, 设置独立董事, 并规定独立董事人数不少于公司全部董事的1/3, 并多于第一大股东题名的人数。同年8月, 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 对独立董事的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 并明确了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任免机制、激励机制等。2006年《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更是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该项制度——“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独立董事制度被我国“拿来”已经十余年, 运行效果如何?在此做一分析讨论。

一、中西独立董事制度之差异

在欧美模式下, 独立 (外部) 董事的主要职能是建议、咨询, 监督、平衡, 选任核心管理层, 批准董事有涉及金钱利益的交易、关联交易, 及内部财务控制。人们赋予独立 (外部) 董事这些职能, 是因为他们不是本公司管理人员, 支配他们的规则也不同于适用公司专职管理人员的规则。 (2)

根据我国独立董事的实践理念及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的条文规定, 职能主要有二:其一, 引进专家型人才到管理层任职, 以弥补管理者知识、技术层面的不足;其二, 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可以看到, 东西方的独立董事制度在职能上有一些差别, 而此差别也导致了我国在独立董事的选任、运作方式及运作目的与英美法国家存在着诸多差异, 究其原因, 可归咎于我国与英美法国家在市场情况、股权模式、运作目的、政治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诸多不同所造成的:

其一, 股权模式不同进而造成运作目的不同。美国独立董事运作于股权分散、股东差异不大的股权环境中, 运作的目的是密切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监控对象是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而在中国, 市场主体乃由计划经济演变而来, 大多数情况下, 国有股一股独大, 股权相对集中, 在各股东利益及股东与公司利益相互分离的情况下,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更具侵害性, 因此监控的重点是大股东的行为, 运作目的是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其二, 市场条件不同。欧美国家, 经过多年的市场淘洗历练, 造就了其成熟的市场机制, 也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市场外部监控机制和外部权力监控机制, 这些都为独立董事机制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先天基础。而我国, 因计划经济的长期主导, 市场外部监控机制极其软弱, 无法事先为独立董事机制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

其三, 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股权结构差异悬殊。与美国根本性的一个差异是, 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股权集中化倾向, 致使大小股东差异悬殊。

二、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实践之评判

以独立董事在我国风雨十余年的实效观之, 其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并没有起到人们预期的效果, 比如很多独立董事并没有很“独立”地对大股东进行监督, 说“不”的情况实际上很少, 甚至独立董事不出席董事会这种情形, 在上市公司中并不鲜见。据上海证券报2004年7月所作《独立董事生存现状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独立董事有33%从未投过弃权票和反对票, 35%的独立董事从未发表过与大股东或高层管理人员有分歧的独立意见, 35%的独立董事不能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即其在独立提供专业管理意见、发挥制衡作用、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甚少。2008年6月, 深交所发布《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履职情况分析》, 分析了深市主板488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在2007年会计年度履职情况。从统计数据看, 深市公司独立董事董事会出席率为97.56%, 其中出席率为100%的公司有418家, 出席率介于90%至100%之间的有18家, 剩余52家出席率低于90%。独立董事发表非同意意见总数的比例偏低, 发表反对意见的占表决议案总数比为0.36%, 弃权的约占0.36%, 存在问题的占1.11%。

同时, 独立董事“出事”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如某大学一位副校长从2002年至今, 先后曾在8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 这其中已发现有问题的公司就有三家。其他独立董事违规事件也时有发生。

而之所以造成上述现象,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首先, 股权模式的特殊性及规章的不合理导致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不合理, 进而影响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中小股东势弱, 大股东控制着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 而且在一般情况下, 大股东和董事会仍然掌握着独立董事的提名权。根据2002年的调查统计, 独立董事有86.36%由董事会提名, 直接由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名的占16%强。而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还专门规定了:独立董事先要由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持股占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东提名, 由证监会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审查, 然后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集体表决通过, 这一举措更是直接导致了独立董事委托关系的错位, 即本应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监督大股东、制衡内部人控制现象的独立董事, 却实质上由大股东和实际控制者选任, 不是和需要他们代理的中小股东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实际上和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就连一些独立董事自身也认为, 如果不是中国证监会的强制性规定, 不少上市公司是不会聘请独立董事的。既然是必须聘请, 公司当然会选择与他们关系密切的、熟悉的人来担任独立董事。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大股东与独立董事的某种程度上的默契。无疑这是一个悖论, 直接导致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足。

其二, 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的不合理影响了其独立性。目前我国主要采取薪酬激励, 由年度基本报酬、董事会会议津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津贴等构成, 这些报酬与其努力程度、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不相匹配。同时, 由于我国禁止上市公司向独立董事发放股票、期权作为报酬, 缺乏股权激励机制, 使得公司的经营状况与独立董事的利益没有密切的联系, 难以有效激励他们尽职尽责。另一方面, 独立董事的薪酬由董事会支付, 中国证监会指导意见规定, 公司应给予独立董事一定的津贴, 津贴的标准由董事会制定, 股东大会通过, 就是说, 独立董事能从公司获得多少报酬实际上还是大股东和执行董事说了算, 这种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如何能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他又何来动力去当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守护者?在四川省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一次座谈会上, 著名的《公司法》研究专家、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周友苏在发言中提到这句话:“大股东提名的独立董事并不是就代表维护大股东利益。但当独立董事的收入成为了谋生的手段时, 是不是独立董事会成为大股东的代言人?”言外之意谁都会明白。 (3)

其三, 独立董事知情权无法保证, 使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无法充分得到发挥。如前所述, 上海证券报2004年7月作的调查, 35%的独立董事不能获得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 15%的独立董事所在的上市公司存在拒绝、阻碍、隐瞒或干扰他们履行职责的现象。在2004年四川省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一次研讨会上, 不少独立董事讲到, 上市公司往往是在临到董事会召开时, 才向独立董事们提交相关的文件资料, 独立董事们几乎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判断。

其四, 独立董事缺乏发挥作用的职权。独立董事要发挥预期的作用, 必须具备必要的职权, 如果我国独立董事要履行他的基本职能, 目前拥有的职权显然太少了。由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建立下属委员会制度, 因此象英美独立董事在其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情形, 在我国独立董事履行职务时是难以见到的。而我国独立董事行使职权的具体机制则没有在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中体现出来, 《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仅仅说“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在章程中制定独立董事的职责”。查阅《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就会发现关于独立董事的职权, 基本上是“提议”或是“提请”怎样, 一旦董事会对独立董事的“提议”或“提请”不予同意, 怎么办?实际上没有任何好的办法。且该文件在其所列职权的后款规定“独立董事行使上述职权应当取得全体独立董事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意”, 在股权相对集中的今天, 实际上就是剥夺了独立董事的单独行动权, 使得独立董事仅有的那么一点点权力也成了画饼, 无法得到真正的行使。

三、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之完善

那么独立董事是否就真的是一个水中月, 只是看上去很美呢?不见得, 只要做一些制度上的革新, 从法律法规及规章上对独立董事制度作一些完善的安排, 独立董事就能发挥出其应用的功能:

1. 建立独立董事的选任和保障机制, 从制度安排上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首先, 从法律制度上厘清独立董事和中小股东之间的错位代理关系。 (4) 对由制度不完善所引起的错位代理机制, 应在规章制度的层 (下转第98页) (上接第95页) 面作出更科学的安排, 修改现行的选任机制, 改变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选任的现状, 独立董事应由中国证监会的专门机构或其他非营利机构培训、管理和选任, 当大中型企业需要聘请独立董事时, 可向上述机构提出申请, 由上述机构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选任, 并制定合理的轮换机制, 以避免错位代理关系, 使独立董事制度能真正发挥其监督制衡作用。其次, 建立合理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 从薪酬和激励机制上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作用在于监督和制衡公司经营管理层, 只有探索多种方式保障独立董事的经济利益, 从根本上割裂独立董事与董事会、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之间的经济上的依附关系, 才能使独立董事真正从经济上“独立”。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形式: (1) 持有公司股票。不仅能使他们与公司建立更紧密的利益关系, 调动他们参与公司决策的积极性, 还有利于将独立董事的利益与整个公司的利益连为一体。 (2) 支付股票期权。当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时, 要修改配套的法律规范, 允许经营者在任职期间出售本公司的股票。向独立董事支付股票期权, 可以使他们更加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外部董事当选时, 一次性地获得一定数量的非法定股票期权, 并以每年赠与一定数量的非法定股票期权来替代每年的固定津贴, 将固定收入转变为浮动收入。当然, 这些非法定股票期权同样需要按照授予时间表分批获得行权的权利。同时, 还要强化有关的信息披露, 独立董事的详细薪酬项目、数量、金额及与股票期权有关的任何交易必须向股东和证监会报告。但是, 独立董事的股票期权方案与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股票期权方案应有所区别, 以避免发生“共谋”。 (5) (3) 延期支付计划。独立董事的固定津贴的一部分 (通常是25%) 自动存入延期支付户头, 在独立董事退休或离职时以公司普通股票的形式支付。这一做法可以使独立董事从公司的长远利益着想, 克服短期行为, 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保持其独立性。

2. 确保独立董事职权的实质性, 保证独立董事享有履行职责的权力。

要有保证独立董事行使职权的专项制度, 特别要有保证独立董事行使聘请外部审计和咨询机构权力的制度, 且要赋予独立董事在聘请外部审计和咨询机构的合同签字权和费用支付权。总而言之, 要把独立董事的“虚”权力变成“实权力”。

3. 确保独立董事获取信息的有效性, 保障独立董事的知情权。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赋予独立董事获得相应的经营信息的权力及程序保障机制, 提供足够的经费和机会让独立董事可以远距离地访问, 与经理、雇员、客户、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贸易官员、审计师、独立财务顾问以及其他的董事进行交流;提供过去几年来的董事会和公司重要文件等。这可以通过规定独立董事的职责、权力的条款来实现, 自然也可以通过规定管理层的义务形式出现。

结束语

应该承认, 独立董事在维护中小股东权益、制衡大股东、防止内部人控制上, 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公司治理结构之不足, 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 目前的独立董事制度有一些缺陷, 以致影响了独立董事制度的职能发挥, 只要从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上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就一定能发挥出其规范市场和保障中小股东权益的效果。

摘要:独立董事作为西方的一项重要公司治理制度, 引入我国以来, 发挥了一定的规范市场, 制衡大股东的作用, 但由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健全影响了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发挥, 要从法规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以使该制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独立董事,革新,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张开平.公司权利解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

[2]罗伯特.克拉克.公司法则[M].北京:工商出版社, 2003

[3]制度缺陷藏尬尴, 独立董事好为难.四川金融投资报, 2004年5月31日

[4]黄本多.论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M].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报, 总第34期

我国独立董事的发展与完善 篇8

关键词:公司治理;董事会;监督职能

一、公司董事会治理中出现问题的法制因素分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该是由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成的的分权制衡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主要从董事长专权的角度来具体考察我国公司治理。

法律规定董事会的所有董事地位平等,但在实践中,董事长成为董事会的最高领导者,与其他董事之间是上下级关系,董事会的决策缺乏民主性、科学性。在董事会的运作中,董事会实行集体判断原则,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这表明董事长仅仅是董事会会议的召集和主持人,或者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外代表公司,其在公司中并没有特殊的领导地位。但随着董事会成为公司权力的中心,为防止经营者受到控制,要努力实现董事会内部权力的分配制衡,董事会内部的互相监督以及对经营者的监督控制比在董事会外设立专门监督机关的产生的监督效果更为明显。

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但立法也内涵了董事会监督理念,如我国公司法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具有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等监督权,以此来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职能。但我国立法对于实践中的公司董事会治理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我个人认为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的出现不能完全归结于法律不完备,其背后还存在很大的非法制支配因素。

二、公司董事会治理中出现问题的非法制因素分析

法律对公司治理活动有基础性的保障和指引作用,各国的公司治理改革也主要通过完善法律来进行。但由于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所带来的不合目的性、滞后性以及受立法者能力限制所导致的法律漏洞等法律固有的局限性,法律在公司董事会治理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人们关注较多的是法律制度层面的原因,通过对比公司法修订前后的公司治理,我认为公司治理问题主要在于法律实施环节。

“法律实施成为一个问题,从法律分类上看,主要存在于制定法中。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以制定法为法律渊源,而又缺乏民主法治传统的国家,法律的实施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且在中国,法律本身的力量远不如体制外的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作用大。某些法律缺乏实效,只是一纸空文,是中国古代法律史的一个重要现象。法律在中西方有着不同待遇,西方人重权利,中国人重道义。就公司治理而言,干扰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实施的主要有经济环境、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此处主要分析政治、文化因素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政治因素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我国政治体制无孔不人的渗透力不容忽视。我国公司法颁布后,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已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政治生活中浓厚的“官本位”制度、严格的行政级别制度,却广泛地照搬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导致公司企业都有行政级别,这严重破坏了董事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使董事长成为公司事实上的领导。

(二)社会人文环境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社会人文环境对制度的影响特别大。公司治理权力制衡的制度架构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但在国内并没有其适用的人文环境,遭到异质人文意识的瓦解。我国古代礼制社会中的家长制政治文化造就了国人服从权力、服从权威的奴性仆从人格。以政府任命和管理公司干部的官本位制度为政治保证,以家长制文化为肥沃土壤,董事长在公司中的家长地位便明确而牢固。另外,我国国人没有法感情,十分强调“做人”,即在“自己人”之间不要斤斤计较,不应分得太清,否则会很伤感情。在公司治理中,面对董事长的专权和滥权,大部分董事碍于面子或私情,对此视而不见,以情代理,致使董事之间的相互制衡和监督制约作用丧失。

三、公司董事会治理

我国公司董事会治理出现的问题,是法制与非法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我们应该在放到今后的董事会治理改革中将重点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上;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改善法律规范之外,努力改善我国社会法治环境。公司治理与一国法治建设遇到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公司治理改革并无体制限制,其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定会迎来令人期待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宁金成:“我国公司董事会治理在实践中的异化及纠正”,中国商法年刊,2010年。

[2] 于向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与完善”,集团经济研究,2007(1)

[3] 郑宇荣:“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完善对策”,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55页。

[4] 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上一篇:观察动植物的启示作文下一篇:四年级作文难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