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共7篇)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 篇1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试题一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分(5)章,共(29)条。
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命令、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应对不力,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当予以行政问责。
4、(乱检查)、乱收费、乱征收、(乱摊派)、乱罚款的,应当予以行政问责。
5、未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予以行政问责。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选项字母号填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自(B)起施行。
A、2012年2月15日B、2012年3月15日
C、2012年2月16日D、2012年3月16日
2、下列不属于行政问责决定机关的是(A)
A、某医院B、市民政局
C、某街道办事处D、某镇人民政府
3、下列属于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应当问责的情形有(C)
A、对行政相对人态度蛮横,故意刁难,或者因言行不文明导致冲突的B、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决策,损害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C、不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命令,拖延不办、顶着不办,有令不行的D、作出的决策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命令相抵触,损害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4、下列属于行政机关内部管理和监督不力,应当对行政机关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予以问责的情形的是(C)
A、违反工作纪律,工作懈怠、纪律涣散,在工作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B、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C、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或者对群众反映的本行政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及时改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D、依法应当决策而不作出决策或者不及时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5、行政机关行政问责机构负责受理、调查本行政机关行政问责案件,提出拟处理意见,并接受(B)的指导和监督。
A、本行政机关B、同级监察机关
C、上级行政机关C、上级监察机关
6、行政机关行政问责机构根据本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指示,开展调查工作,调查人员不得少于(B)
A、一人B、两人
C、三人D、四人
7、调查终结,监察机关或者行政机关行政问责机构应当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提出拟处理意见,提交(D)的领导成员集体讨论后,作出给予行政问责、免予行政问责或者不予行政问责的决定。
A、同级政府或者上级行政机关
B、本级政府或者上级行政机关
C、上级政府或者本行政机关
D、本级政府或者本行政机关
8、对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调查的,行政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B)
A、纪律处分B、行政问责决定
C、不予行政问责决定D、党纪处分
9、行政问责复核受理机关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C)内作出复核决定书并送达申请人。
A、四十日B、十五日
C、三十日D、二十日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原行政问责决定正确的,维持原行政问责决定
B、原行政问责决定所列事实不存在,或者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的,由原行政问责决定机关重新调查处理
C、原行政问责决定违反规定程序,影响公正处理的,撤销原行政问责决定
D、原行政问责决定事实清楚,但对问责行为的情节认定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应当直接变更行政问责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请将选项字母号填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人员适用《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予以行政问责的是(ACD)
A、市某局长B、某中学校校长
C、某乡副乡长D、某局主任科员
2、行政问责应当坚持(ABCD)的原则。
A、权责统一B、公平公正
C、有错必究D、教育与惩处相结合3、监察机关在行政问责工作中应当履行(ABCD)责。
A、指导、监督同级行政机关行政问责机构和下一级监察机关的行政问责工作
B、研究行政问责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相应建议
C、受理、调查行政问责案件,并提出拟处理建议
D、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的行政问责情况
4、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决策,损害(BD)的,应当予以问责。
A、部门利益B、公共利益
C、人民生命财产D、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5、下列属于行政问责方式的是(ABCD)
A、通报批评B、降职
C、诫勉谈话D、免职
6、应当从重问责的情形有(ABCD)
A、对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的B、在共同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C、一年内被给予行政问责两次以上的D、拒绝改正错误的7、下列属于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决策,或者决策失误,应当予以问责的情形的是(ABD)
A、超越法定权限进行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B、发现决策错误、失误或者失当,不及时纠正、改正或者调整,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C、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或者对群众反映的本行政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及时改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D、作出的决策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命令相抵触,损害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8、下列属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行为规范,应当予以问责的情形有(ABCD)
A、对行政相对人态度蛮横,故意刁难,或者因言行不文明导致冲突的B、违反工作纪律,工作懈怠、纪律涣散,在工作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C、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欺骗领导和行政相对人的D、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9、下列情形可以作为行政问责的案件来源的是(ABCD)
A、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提出的问责建议
B、上级或者同级人大、政府开展执法监督检查中提出的问责建议
C、政务督查、政府绩效考核、政府法制、安全生产、审计、信访等部门或者机构在履行工作职责中提出的问责建议
D、新闻媒体曝光的应当予以行政问责的事件
10、(BC)发现行政机关领导干部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有行政问责情形的,可以直接决定启动行政问责程序。
A、监察机关B、政府分管领导
C、政府主要领导D、行政机关行政问责机构
四、判断题(请判断对错,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行政问责工作由监察机关统一领导并负责组织实施。(×)
2、市和区、县(市)监察机关,负责对干部管理权限内的行政机关领导干部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行政问责的具体工作。(√)
3、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不及时解决或者解决不力的,应当予以问责。(√)
4、行政问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5、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调查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从轻行政问责。(×)
6、调查人员与被调查人员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按规定回避。(√)
7、复核、申诉期间原行政问责决定停止执行。(×)
8、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受到政纪处分的,可以不再予以行政问责。(×)
9、行政问责处理结果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10、被问责人员对行政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问责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行政问责决定的机关申请复核。(×)
五、简答题(共4题,共25分)
1、行政问责对象的范围?(6分)
领导干部及一般工作人员
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区、县(市)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中的所有从事公务的所有工作人员。
2、请列举十种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应当予以问责的情形?(10分)
:
(一)不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命令,拖延不办、顶着不办,有令不行的;
(二)应当履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而未履行的;
(三)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或者解决不力的;
(四)超越法定权限和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行为,野蛮执法、随意执法的;
(五)乱检查、乱收费、乱征收、乱摊派、乱罚款的;
(六)违反规定,采取打招呼、批条子、授意、指定、强令等方式,影响和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
(七)截留、滞留、挤占或者挪用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代管资金的;
(八)在职责范围内监管不力,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连续发生事故、事件、案件的;
(九)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应对不力,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的;
(十)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行政复议机关生效的决定的;
3、在哪些情形下可以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从轻或者减轻问责?(4分)
1、主动交代应予行政问责的行为的。
2、积极配合调查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3、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的。
4、其他按照规定可以从轻、减轻处理的情形。
4、市和区、县(市)政府如何启动行政问责程序?(5分)
市和区、县(市)监察机关发现有行政问责情形的,应当向本级政府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提出问责建议,经本级政府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批准后启动行政问责程序;政府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发现行政机关领导干部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有行政问责情形的,可以直接决定启动行政问责程序。
六、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15分)
某日上午9时,赵某到某局行政审批窗口询问某项行政许可事项,等到10时工作人员王某才来。对赵某咨询的行政许可问题,王某告知可自行到网上搜索许可流程,其他事宜要等请示直接负责人张某后方能告知。三日后,赵某来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看到王某正在电脑上与网友聊天,对赵某不予理睬,赵某好言相求,王某才受理了赵某的申请,并收取了20元的申请书文本费。到了领取许可证的日期,赵某到窗口去取许可证,王某告知领导还没有批。赵某过了几天又去,王某告知还要再等几天,并暗示给点好处就马上给证。赵某十分气愤,遂向该局主管领导刘某反映情况,刘某虽表面上答应会妥善处理此事,但过后就置之脑后了。过了一个多月,赵某仍未领到许可证,也未见该局对王某作出批评处理。
如果适用《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请判断案例中哪些人员应当予以行政问责?请指出该人员的具体行为,并说明该行为属于哪种问责情形?
王某
问责情形:王某三番四次没能给赵某办证属于办事拖拉,敷衍塞责,对领导的指示和命令置若罔闻的;王某告知还要再等几天,并暗示给点好处就马上给证属于对行政相对人态度蛮横,故意刁难,或对其勒拿卡要的;等到10时工作人员王某才来,王某正在电脑上与网友聊天属于违反工作纪律,工作懈怠、纪律涣散,在工作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刘某
问责情形:刘某虽表面上答应会妥善处理此事,但过后就置之脑后了。过了一个多月,赵某仍未领到许可证,也未见该局对王某作出批评处理。此做法属于对内部管理出现的问题放任不管,对本行政机关的违法违纪行为隐瞒、包庇、袒护、纵容的。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 篇2
心得体会
依安县家畜繁育指导站副站长窦磊磊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的学习,使我深有体会。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说,认真学习《暂行办法》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该通过《暂行办法》学习反思、端正心态,以“《暂行办法》”来督促自己,认真领会实施行政《暂行办法》的精神。做一名领导信任、百姓喜欢的好公仆。
一、对于《暂行办法》的理解
我认为《暂行办法》核心是在问责,怎样问责?问谁的责?谁所在岗位的职责范围内出了问题,谁就要负责。有句古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即职位所在决定责任所在。行政问责,就是以行政命令为方式的追究机制。“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这是对行政《暂行办法》本质的高度概括。实施行政《暂行办法》是构建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行政《暂行办法》的理论学习,必将有利于行政《暂行办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暂行办法》是一套较为完整的责任体系,它不仅仅局限于行政部门内部的上下级之间和各级政府逐级追究各级官员的责任,在本责任体系中,公众也同样有权利追究各级政府的责任,这样确保了责任体系中没有缺失的环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彰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推行《暂行办法》无论对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还
是对重塑政府、优化行政人员队伍、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意义。作为一个普通事业行政人员应该做到对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应该站在另一高度去要求自己。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学习问责制融会贯通于本职工作中,使其督促、鞭策我,使我更快的进步。
二、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学习《暂行办法》中认识到自身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没挤出时间学,给自己找客观原因,自己放宽自己,轻视理论学习,使理论素养跟不上形势发展,了解大局不够透彻。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在深刻学习、领悟行政问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行政问责办法,与自已实际工作相结合,在不违法违纪的基础上,加强学习,作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2、增强工作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找路子,扎实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好工作目标任务。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奋工作。勇于竞争,不怕挑战,奋发进取,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灵活掌握方针政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 篇3
A B C D 问责的程序
问责的步骤
问责的主体
问责的内容
2.《哈尔滨铁路局干部作风问责办法》中所指的问责是指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问题,给部门、单位及党的工作、形象、声誉等造成损害或不良影响,但又未达到____约束的范畴,而进行的责任追究。√
A B C D 法律法规
党纪政纪条规
处分条例
法纪法规
3.《哈尔滨铁路局干部作风问责办法》适用于局管领导人员,局机关、局属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简称为____。√
A B C D 工作人员
管理人员
干部
各级干部
4.对干部作风进行问责主要采取8种方式:书面检查、通报批评、____,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包括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
A B C 警告
记过
诫勉 5.被作风问责的干部,应纳入经济考核,涉及日常管理、选拔任用、___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A B C 评先选优
职务晋升
职称评选
6.受到诫勉的干部,____内不得提拔任用。√
A B C D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两年
7.受到责令辞职、免职的,____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
A B C D 半年
一年
两年
三年
8.如果对作风问责决定不服的,可在自公开通报或收到《干部作风问责决定书》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交书面材料,申请复查。√
A B C D 5 7 10 15
9.对局属单位管理权限内干部的作风问责,由____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同意。√
A 总公司 B C D 路局
局属单位
各单位
10.对局管领导人员的作风问责,由____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A B C D 总公司
路局
局属单位
各单位
11.规矩意识不强,作风专断,行事武断,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属于____问责的情形。√
A B C 思想作风
领导作风
工作作风
12.工作怕担责任,不敢抓、不敢管,忽视问题,回避矛盾,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属于____问责的情形。√
A B C 思想作风
领导作风
工作作风
13.纪律意识淡薄,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行动迟缓,执行不彻底,落实上走形式,变调、走样、搞变通的,属于____问责的情形。√
A B C 多选题
14.实施干部作风问责,主要程序是____。√ 思想作风
领导作风
工作作风 A B C D 调查、报告
启动
问责、通报
考核
15.《哈尔滨铁路局干部作风问责办法》中所指的问责是指干部在___等方面出现问题,给部门、单位及党的工作、形象、声誉等造成损害或不良影响,但又未达到党纪政纪条规约束的范畴,而进行的责任追究。√
A B C D 思想作风、学风
工作作风
领导作风
生活作风
16.对于被问责的干部,能够____的,可以从轻问责。√
A B C D 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挽回影响
积极配合问责调查
主动承担责任
具有其他从轻问责情节的
17.对于____,以及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其他情形,或违反“八项规定”及其它碰触作风“红线”的,要从严、从重处理,一经发现核实,给予免职或降职处理。√
A B C D 拒不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决议决定
关键时期、重要时刻擅离职守的私驾公车的,私设“小金库”
套取困难补助、工资奖金、助学基金等侵占职工利益的 18.干部在一年内被问责两次及以上,存在两种以上问责情形,以及不能主动采取措施挽回影响,甚至拒不纠正错误行为的,将进行从重问责。√
A B C D 判断题
19.不坚持学习制度,不遵守学习纪律,经常不参加本单位部门集中学习的,不属于作风问责范畴。
√
正确
错误
20.在学习上弄虚作假,笔记或心得体会不认真,由别人代写,抄袭剽窃他人讲话、文章,在各类学习测试考试中有违纪行为的,应当予以问责。√
正确
错误 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
对检举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陷害
干扰、阻碍问责调查
行政问责制 篇4
摘要: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立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遏制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举措,以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推进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行政问责内涵问题途径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否定性后果的规范。这里说的特定的行政主体主要是指一级政府部门,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既指不履行或未正确履行,也指由于故意或过失影响行政效率,髓海行政管理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对于工作人员的不作为与乱作为都要承担否定性后果。
一、行政问责制发展历程
学者京市市长罢官去职,标志着行政问责制作为一种制度启动。1
无疑“非典”给人民重重一击,期间,各级部门本应该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然而却隐瞒疫情,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导致疾病蔓延。短时间内大批官员被追究,这成为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长沙、南京、天津、广州等十几个地方政府出台了专门的行政问责制度,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问责追究暂行办法》等等,他们标志着我国开始为行政问责建立法律保障,并在解决“有行政问责制之事,无行政问责之法”问题上树立了榜样。中央高度重视行政问责,从2004年《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2005年《中华人民共认为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正问责制是以“非典”为主要标志的,2003年防“非典”不利的卫生部部长,北和国公务员法》,201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都有体现。总之,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在不断完善,对于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责任政府至关重要。
二、推行行政问责的意义
问责制的建立使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是一项重大的行政进步,对于促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
1.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
政府在法律规范下使权责挂钩,政府制定的政策必将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体1 唐晓阳.论健全行政问责制「J」.广东行政学院报.2008.(5).现民情民意。增强行政人员的法制意识,行政问责制的推行要求行政领导干部正确的对待权利和责任,权利和责任的一致性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行政人员正确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这对于树立政府形象和权威,提高公职人员素质是有利的。
2.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防止政府权力滥用,建设法治国家。
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正确行使权力,权力滥用普遍存在,任何一种体制,都会面临权力滥用的危险。这就需要相应的体制进行制衡,传统的行政监督部门只停留在事后追责的层面,无法提前预防。通过尽力行政问责制,使得官员对自己的权力谨慎行使,不至于越权行事。使其懂法守法,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3.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权利。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自古以来,官大于民,在现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有法律的保障,但对于行政人员的胡作非为,权力的强压之下,公民的权利被剥夺,无法行使。行政问责制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前预防,而且对于公民权利的救济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迫于问责的压力下,公职人员必须重视公民的权利,不得侵犯,否则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4.行政问责的实施有利于填补法律的空白。
我国的行政问责制较其他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对于建立行政问责制,更好地赶上世界潮流,紧跟世界步伐,与国际接轨。弥补法律上的缺失,对于国家健全法律,保障人民权益,依法办事意义重大。
三、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1.问责主体不健全
哪些机构能成为行政问责的主体,在我国,行政问责仅限于同体问责,既为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机关以及内部的审计,检察机关。而对于异体问责,如人大及其常委,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司法机关,社会团体等对政府的问责却很少。虽然同体问责是一种重要的问责方式,但难免会有问题和弊端。可能会导致暗箱操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行政问责流于形式,实际没有任何意义。由于我国行政权力的过度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行政问责的决策权仍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公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缺乏对权力进行问责。此外,我国也缺乏公民有效参与政府事务的有效途径。公民对政府的决策、管理、执行参与力度不够,也不利于行政问责制的实施。在我国,权力属于人民,必须还权于民,让人民参与社会事务中来。
2.问责权责不清
我国党政之间,不同层级之间,正副职之间,职能交叉明显,权责不清,在实际问
责中增加了难度。①党政责任不清。我国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多数官员有多重身份,及时政府官员又是党代表,使得在责任长单上相当模糊。党的决策政府执行,出了问题是追究政府的责任还是党委的责任有待商榷。②上下级之间权责不清。从横向组织来看,我国层级较多,部门林立,出了事情难以追究。在权责集中的政府和领导手中,实行首长负责制,但领导的时间,经历是有限的,他往往掌握大政方针,不可能对事情全权负责,出了事故却首当其冲。也有上级的责任让下级承担。③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不清。集体决策虽然能够集思广益容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众人的智慧,考虑全面,但也存在着责任分散,不明确,对抉择后果争功诿过的现象,也往往导致事后推卸责任。这些都影响问责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不能明确权责关系,官员在行使权力中没有约束,损害社会利益。
3.问责范围狭窄
面前从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情况来看,问责仅限于重大的公共安全事故、突发性 灾难、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群众性事件等能引起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事件。面对决策失误、用人不当、违法行政等许多方面都没有涉及。事实上,从宏观层面看,从行政首长到一般行政人员,从管理层到执行层都有可能存在行政违法或者行政不当的行为。从微观层面看,问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其问责范围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和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而且还包括公务人员违法行为。现在问责制仅限于事后责任的追究,但是行政问责不仅应对重大安全事故或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行为问责,更应对官员的无作为的人实施。
4.问责法律不完善
总体来说,我国立法比较落后,总是出了问题在立法,没有提前预防和约束性。自非典以后,问责制有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但却没有一门专门的法律对其强有力的约束,对于向谁问责,谁来问责等基本内容都没有确定下来。3法律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法律混乱,缺乏统一性。问责制的实施不是为了惩罚官员而启动的,而是督促官员对权力的敬畏,促使其更好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关于行政问责的法律规定也只是出现在中央的政策和地方性的政府规章,不是一法律的形式发布的。各地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的问责对象、范围、标准、程序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性。②法律效力低下。由于中央乃至地方法律不统一,必将导致在问责的执行上出现问题,在此地问责,在令一地却不一定被问责,缺乏长效性、稳定性以及规范性,影响了问责制的位阶,缺乏必要2
陈党.问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毛超锋,蓬宁.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困境分析及解决「J」.中国商界.2010.(5):206-207的权威性。在执行处罚时,也是敷衍了事,往往也会出现本地罢官,异地为官的现象。③缺乏司法救济途径。公职人员的权力也应该得到切实的保障,公务员可以依法对自己的处罚不服做出申诉。但目前却缺乏对这种权益的维护。
四、完方法善行政问责制的方法
1.加强异体问责,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相结合。
问责制度的启动必须有明确的问责主体,现阶段,问责主体包括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但主要集中在同体问责上,因此要加强异体问责,兼顾同体问责。同体问责是一种行政机关自上而下的监督方式,他可以快速便捷的展开对违法行为的问责,但也无法避免部门因自身利益产生“官官相护”的现象为此改善同体问责就应该对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公开透明化,权力在阳光下行驶。异体问责主要应强化人大,大众,媒体的问责。①完善人大问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赋予人大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现实行政中,人大并没有充分发挥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为此应该充分理由人大对行政机关的质询、罢免、辞职等权力。要通过人大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行使咨询,调查,弹劾和罢免的权力,制定和完善约束公共权力规范政府行为,惩治和预防腐败行为的国家法律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否认监督。4②完善大众的问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享有知情权,同时也有监督政府的权利,保障公民的问责,可以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一通过建立公民问责平台,促使公民对权力的监督,如信访部门。对于公民的反馈信息要及时回复。第二要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现阶段公民参与意识不高,对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使民众了解相应的政策。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其呼声也能反应出最迫切的要求,在发挥民众的作用时,应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③完善媒体问责。媒体是政府与人民沟通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也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体现。舆论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必须正确引导舆论,客观真实报道。多数重大事件公民都是通过媒体,各种网络媒介得知的,如果媒体不及时报道,公民也就无法贵官员的违法事件作出客观的评价,更谈不上问责,确保媒体畅通无阻,但媒体也应该遵守职业道德。
2.权责对等,合理划分权力。
明确的职责划分是实施行政问责的前提,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职权,责任到人,理顺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正副职之间的职责,避免权力交叉,权限模糊,人浮于事的现象。使得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找出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每一个岗4 夏赞忠.加强对权力运用的制约和监督.「J」.新华商总.(326).位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行政人员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是成正比的,因此更应该明确规定,落实到实处。①理顺党政职责。党始终掌握大政方针,是国家机器及掌舵者通过相应的法律规定理顺当与政府的职责,使其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作用。党委的方针政策通过政府得以贯彻实施,实现国家阶级统治。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是党的执行机关,具体负责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展。②理顺上下级的职责。首长与一般行政人员承担的责任不同,我国实行首长负责制,首长责任重大,就导致首长压力过大,为此可以通过列举的方式确定领导与一般工作人员的职责,出现问题便于区分是大政方针问题还是执行层的问题。③理顺正副职的职责。行政部门正副职之间权责混乱,导致互相推诿,扯皮,事情不了了之。通过少设副职,合并相近的部门,因事设岗,减少不必要的行政领导人,杜绝正副职之间的权责不清。
3.拓宽问责范围,充实问责内容。
问责制的启动意味着行政人员行使权力更加谨慎,行政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扩大行政问责范围,不仅应限于重大安全事故,能够引起社会关注的事件,对于常规时间也应该启动问责,对于非常规事件应提前预防。拓宽问责范围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加以完善: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即问责客体的延伸。传统意义上的问责多数在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人民往往比较关注官员的重大失职,贪污腐败的案件,一时成为新闻焦点掩盖住了政府人员的其他违法不当行为。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无论职务高低,贡献大小都应该纳入问责的范围,即主要包括当以及党委,行政人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拥有公权力的其他社会组织。毫无疑问对于其行为都应该承担对应的法律政治责任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逃避问责。第二从微观层面看,即问责内容。问责不是一种事后追偿责任的机制,其面的在于提前预防,达到对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威慑。从重大事故向平时工作人员的普通行政,从违法行为到无作为行为过度,对于徇私舞弊,用人不当,决策失误,贪污腐败,甚至是公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碌碌无为,无业绩,趋于安稳不思进取的形态以及形态都要问责。总之,有权必有责,违法必究,提高公职人员的自律意识,使问责贯穿履行职责的始终。
4.统一立法,确保问责有法可依。
规范问责体系,必须要法律的保障,依靠法制的力量才能跟好的保证行政问责的长效性和统一性。通过法律,法规贯穿政府各个部门,才能增强其权威性和可信性,在实践操作中发挥其该有的作用。目前中央以及地方出台的规章制度各不相同,对于问责规定层出不求,在这个地方被问责,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会逃避问责,在具体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也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对此中央应从国家层面出发制定一部统一的问责法
律明确规定问责的主体,客体,范围,程序等具体事项,细化标准。各个地方政府应严格执行中央的法律,根据地方特色适度调整,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发生,必须贯彻落实问责制,避免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增强问责的法律效力。健全问责法律,明确行政问责的救济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此案偏差,损害公职人员的权益,为此应有一套配套的问责救济制度维护公职人员的合法权益。现阶段救济制度狭隘,其救济途径主要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公务人员内部的申诉途径。在实践立法活动中,通过复议申诉制度,提高内部救济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加大行政复议的范围,允许公职人员就自身利益寻求救济。为避免暗箱操作,注意救济程序的公开性和公正性。通过完整的法律制度规范行政问责真正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责任政府。参考文献
[1] 唐晓阳.论健全行政问责制「J」.广东行政学院报.2008.(5).[2] 陈党.问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
[3] 毛超锋,蓬宁.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困境分析及解决.「J」中国商界.2010.(5):
206-207
行政首长问责制 篇5
第一条 为督促行政首长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更好地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行政首长有履行法定职责和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义务,负有对本单位、本部门领导、决策、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对行政首长问责实行权、责并重,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首长问责,是指丰满区林业局局长对问责对象不履职、不正确履职或履职不力,依照本暂行办法对其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章 对象、范围和内容
第四条 本制度办法所称的问责对象包括:
(一)区政府的行政正职(含主持工作的行政领导);
(二)需对垂直管理机构行政负责人问责的,向其主管部门提出问责建议。
第五条 问责情形是由分管副职履职不力所导致的,应与行政首长一并问责;分管副职对问责的情形应当全部负责任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行政首长负责对其问责或提出问责建议。
第六条 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全年未完成区委、区政府目标任务的;
(二)区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应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及落实要求,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的;
(三)未认真执行区政府的指示、决策及上级有关机关交办的工作任务,影响工作部署和损害市政府及丰满区整体形象的;
(四)对人大、政协交办的议案和建议、意见,不办理或不认真办理、答复,造成不良影响和工作失误的;
(五)不履行本部门、本单位法定职责或执行不力的。
第七条 违规决策和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
责:
(一)应当由集体讨论决策的重大事项,擅自作出决定的;
(二)作出的行政决策干扰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或损害公共利益、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三)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集体作出错误决策的;
(五)有其他违法决策或决策失误行为的。
第八条 治政不严,监管不力,行政乱作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所在领导班子的成员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
(二)内部管理混乱,作风懒散,工作效率低下的;
(三)弄虚作假,虚报瞒报,骗取荣誉或逃避责任的;
(四)缺乏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设置障碍,损害投资环境的;
(五)乱检查、乱许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六)瞒报、谎报突发公共事件等重要信息的;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未及时、妥善、有效处理和组织有关救援工作的;
(七)所属部门或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第九条 其他不履职、不正确履职或履职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应当问责。
第三章 附则
加大行政问责力度 篇6
----在全市行政问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张纪华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把行政问责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委、市政府对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和行政负责人问责制高度重视。从今年4月l日,全市行政问责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行政问责 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反映较好,促进了上半年我省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共同努 力的结果,达到了开局良好,运行顺利的目的。但是,从全省实施行政问责的整体情况看,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有些地区和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不够,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和部门被动应付缺乏工作主动性,开展工作靠上级推动,行政问责工作没有真正展开;有的单位追究责任不到位,存在着有责不问的现象;有的配套制度建设滞后,落实制度不力,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等等。对此,必须下大力气加 以解决。
(一)推行行政问责实现昭通科学和谐发展的必要要求。等四项制度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推行行政问责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培养廉洁高效行政队伍,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诚信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的本质要求;
(三)推行行政问责是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现实需要。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理念,增强责任意识、服务
意识、效率意识,提高公务员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现实需要;建立行政问责就是以刚性的措施,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运行,确保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通过对行政责任的认定和追究,不仅可以惩戒和教育违反者本人,而且可以教育其他行政主体,使其引以为戒,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政行为,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再次发生。
(四)推行行政问责是增强行政实践责任意识,认真、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责,促进公共行政意识从单一行政管理向提供综合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转变,建设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和权责一致的行政文化和行政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
二、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行政问责工作力度
省政府实施行政问责办法6个多月以来,各级政府和监察部 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开展行政问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行政问责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 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刚才永东同志也作了全面的分析,我认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问责工作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质量还 需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总结6个多月来开展行政问责工作取得的经验,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 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行政问责工作力度,确保行政问责工作扎 实稳步深入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要加大问责的力度。行政问责制是以责任为核心,把权力与责任挂钩,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行 使行政行为和行使行政权力时,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进 行监督和责任追究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从最近中央对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 事件和河北三鹿奶粉事件问责的领导级别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行政问责的工作力度。省委、省政府推行行政问
责制 的态度坚决、决心坚定,对此,大家有目共睹、感受深切。各级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行政问责制的执行力,切实加大问责力度,对于符合问责情形的任何事项、不负责任的任何干部,无论是谁,无论职位高低、政绩大小,该问责的要坚决问责、敢 于问责,一追到底,既要追究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又要追究领 导人员的领导责任,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到底。通过责任追究,不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提高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级行政机关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要突出问责的重点。从问责对象来讲,要始终坚持抓 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权贵统一、权责对等是行政问责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各级行政机关起主要作用的是行政负责人。党和人民 赋予各级领导干部重大权力,同时各级领导干部也负有对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领导责任,一旦发生 问责事项,特别是重大责任事故,也是行政问责的主要对象,必 须受到责任追究O抓住了这个重点,就能真正发挥行政问责的制 度震慑和监督作用,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在问责内容上,虽然问责制中所列的问责事项都是重点,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由于我省16个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很大,同一个地区的不同 行业和部门情况也各不相同,在具体执行中,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 特点,来突出责任追究的重点。当前,各地、各部门要把保障科 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定的执行情况以及事 关全省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完成情况 作为问责重点;把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要求作为问责重点;把影响科学发展和涉及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 作为问责重点,通过突出问责的重点带动问责工作的全面深入开 展,更好地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要增强问责的时效。行政问责是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直至追究责任的一种内部管理 制度,也是追究责任的一种快速反应方式,特别是对一些突发的 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事件,问责有利于尽 快平息事态,消除民怨、民愤。因此,行政问责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最近,广东省对深圳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特大火灾事件进行问 责,于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就公布了问责结果;河南省对登封煤矿 事故进行问责,事故发生当天就进行了问责。这充分说明了行政问责的时效性特点和要求。因此,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行政问责工作的效率,增强时效性,特别是对影响科学发展和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 和环境污染事件,要快速启动问责程序,只要初步查明属于责任 事故,就要立即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并公布问责结果,及时给人民群众一个合理的交待。待事故原因彻底查清后,再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进行严肃追究,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 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行政问责的应有作 用,提高行政问责的效果。
(四)要提高问责的质量。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问责制 规定的范围、对象、程序和方式等规定开展问责工作,做到问责 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程序合 法。要防止问责出现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问责结果要公开、公 正、公平,体现公平性原则,做到有责必究,责任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同时,要正确认识行政问责的责任追究与纪律和法律追究的关系,正确区分和处理好各级党委、政府督查部门的督查职能与行政问责的监督制约职能之间的关系,正确和合理划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纪检监察的信访接待与问责接待的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问责范畴,切实提高行政问责的质 量和针对性,不能将行政问责简单化,不论任何事项、任何问题都一味要求往行政问责这个筐里装,这样容易导致行政问责的形式主义。对于可以通过批评教育就能解决或没有造成后果和影响的一般性问题,如果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分析具体原因就盲目地
进行问责、追究责任,则有可能挫伤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积极性,背离行政问责的初衷。对于违反党纪政纪甚至违法等行为,如果也用问责去解决,则是滥用、泛用问责的行为,人为降低了 纪律和法律追究的严肃性。
三、抓好五个结合,努力形成行政问责工作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 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更不能当作一种短暂的行为、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需要全省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因此,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入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用规章制度保证行政 问责制深入、持久地推进和实施,建立健全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制 的长效机制,实现行政问责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要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是自觉接受社 会监督,建立阳光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行政问责等四项制 度长效机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要把实施行政问责制度 与政务公开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扩大 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规范政务公开工作,以保证社会各界和 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把建立和完善制度 作为建立行政问责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 效率,来保证行政问责的规范化、制度化。明年,省政府初步考虑要严格推行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政府信息查询制度、部门 季度工作通报制度、重要事项公示制度等四项举措,进一步加大 政务公开工作力度,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各级、各部门也要在这些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全省四项举措的出台和推行奠定基础。
(二)要拓宽行政问责线索来源。一是行政问责机构要与有关部门建立联系机制,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加问 责线索的来源渠道,尽量使该受到问责的事项和行为得到及时问责。二是要加大明察暗访力度,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明察暗访的范围和频率,采取交叉暗访、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主动获取问责线索。三是要建立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责任追究沟通协调联席会议
制度,及时了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情况,研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为提高问责时效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要建立完善宣传和培训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宣 传力度,对各单位在实施行政问责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实践 中的新做法、新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宣传。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同 时,也要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进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社会各界 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行政问责制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为行 政问责制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大培训力度。各 级行政学院要把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纳入日常的培训内容,各级 政府及行政机关要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将四项制度 作为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新提拔人员的任职培训以及对具 体从事行政问责工作的人员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系 统的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落实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自觉性。
(四)要健全完善督促检查工作体系。各级政府要统筹协调 监察、人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政府督查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完善 制度,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加大对实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督检查力度。要把实施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与 行风评议活动结合起来,纳入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内容,严 格考核、认真落实。要把明察暗访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 的重要手段,建立明察暗访制度;要建立新闻媒体与行政问责工 作的联系互动机制,形成监督检查的合力,使行政问责制得到长期、持久地贯彻执行。
行政问责文献综述 篇7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官员问责事件的不断出现,特别是2003年“非典”期间,问责风暴的掀起,全国有近千名官员因对SARS疫情隐瞒不报和抗击不利而被问责查处,行政问责日益成为焦点问题,特别是党中央在十六大上明确要求,对于行政问责在理论上、实践和制度上积极探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又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指出反腐倡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同时推进制度化建设,特别是在政府部门对于行政问责在制度上还缺乏硬性的制度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在不断探索反思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情况下,大量的学者对行政问责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力图就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和简要的评析。
主题
一、行政问责的涵义
行政问责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行政行为,通过理论的界定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确定相应的范围,行政问责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但是对它的认识理论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从国外来看,很早就有学者很早就对问责制度做过相当丰富的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学说和理论模型,如特里·L·库伯在《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一书中从行政伦理学角度论述了公共行政人员要在公民角色、公务员角色中承担自己的责任,提出要建立负责任的管理模式;罗斯(s.Ross)和休斯(owenHughes)等人则从代议制角度揭示了问责制度的内在逻辑;上述学者关于责任、问责的理论渗透在各国制定的《政府责任法》、《公务员行为准则》等规范中,从而将问责制以法律、法规形式加以确定。此外,柏克在《行政责任》一书中,指出行政组织的人员向社会负责的方式。柏克认为行政人员的责任不能过于受层级制和法律规定的限制。“事实上,他们的责任应植根于民主之上,行政人员因而必须认定个人责任乃是来自于他对民主政治体系的参与。”[1]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指出:“最强有力的责任体系应当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信仰体系。传统管理途径对“忠诚”的强调即着眼于把伦理问题视为一种对行政行为内在的、个人性质的监控,可惜其过于狭窄。约.罗尔批评说,它应当扩展至包括更宽泛的职业主义意识以及对‘政体价值’(regime value)的信仰”。[2]戴维.H.罗森布鲁姆认为,把以上两种方式与其他
外在取向的监督方式相结合,可以为当前公共行政伦理与责任问题提供一个较好的混合选择模式。
我国学者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主要在近几年内刚刚兴起,周亚越认为,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3],这一定义,从行政问责的主客体、影响范围和实施结果出发,明确了涉及的相关行政问责理论。周仲秋认为“行政问责制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者自我控制(administrative self-regulation),即行政自律机制。所谓行政自律机制,是政府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所建立的一种内部控制机制。”周仲秋从行政问责的功效和实施结果角度出发,突出了行政问责的控制特点,表现为一种自我约束的机制。[4]钟镇宁、张七一和夏述云对行政问责制的对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他们认为行政问责定义为“政府问责制就是能够对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机构和政府官员的一切工作都能实施有效监督,能对他们的一切有过失的工作和言行实施责任追究的制度”[5],顾杰认为“问责制”,顾名思义,就是“你的责任,出了差错,唯你是问”的意思。他的表述大众化、通俗易懂。沈蓓绯说行政问责制就是官员问责制或者政治问责制,根据这一定义,渝纪法提出行政问责的对象应该与《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定义相协调,应当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中的工作人员,重点应该是各级领导人员,也即所有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三条标准(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都必须能够被问责。[6]戴立然等也认为问责客体包括国家公职人员和依法以国家工作人员任职的人员,主要包括包括党政干部、政府官员、司法干部等。对于所有公务员进行监督和问责,毋庸置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当前,行政问责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共产党机关领导、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的问责,而并不涉及对其他符合公务员法定义的公职人员,包括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政治协商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问责等。[7]黄健荣.,王学军指出行政问责也被成为“政府问责制”,还被胡润忠称为“公共行政问责制”。[8]
二、我国行政问责的缺陷和对策分析
(一)行政问责制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行政问责制的核心要素都是对问责主体和问责客体或者问责对象之
间的关系描述,周亚越《06》在对行政问责定义一再强调指出了需要警惕三误区,一是,把行政问责制度简单的理解成为上问下责,第二是把行政问责制度简单的等同于引咎辞职,第三是把行政问责制简单的理解成为上级对夏季某个一直的具体过失的惩罚。这些定义都没有很好的将行政问责与责任追究区分开来,实际上,笔者认为,行政问责既不是简单的等于追究责任也不是对某一个特定角色的监督机制,在对于责任的界定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责任既包括法定的角色义务,也包括因违反法定的角色义务而应该承担才责任,而通常所说的责任追究属于后者的范畴,依据行政法治理论,政府权力和政府职责应当统一,政府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起责任。弗雷德里克 莫舍曾经说过:“子在公共行政和私人部门行政的所有词汇中,责任一词最为重要。”[9]然而由于我国不存在在西方那样健全的法理基础,也没有法理运行的外部环境,实质上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和西方存在较大差异,尽管我们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行政问责经验,然而由于国情和现实实际的巨大差异,以及外部环境构成的条件要素上的客观不同,决定了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中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和完善体质,克服制度上存在的诸多缺陷。
(二)我国行政问责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政问责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程序是法律制度健全的必备因素,也是区别法治与人治的根本标准。行政问责制只有具备完整的程序,才能算得上是健全和完善的。而我国的法制基础本身起步晚,比较薄弱,制度建设不完善,而且法制建设还没有深入人心,由人治转向法制的轨道进程还远没有结束,因此我们还应加深对程序化进程的理解和认识,必须重视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坚决反对重视事件简化程序和忽略制度的行为。
2.行政问责机制的不完善
行政问责机制、与司法问责、政治问责、道德问责缺乏有机统一的协调和全面的结合,显得非常单薄和孤立,往往表现在避重就轻的环节形势上,比如,当对某位官员进行问责时,表现在对其进行较为轻微的行政处罚,而往往跳过和忽视了法律责任。
3.异体问责相对薄弱
行政问责根据问责主体不同可分为“同体问责”和“异体问责”。同体问责是来自行政系统内部的问责,主要是行政首长、上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监察机关;异体问责是来自系统外部的问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和新闻媒体、广大公众等等。在我国的行政问责体系中,主要以同体问责为主,异体问责十分薄弱,特别是表现在政府工作问责过程中不公开透明,这些都给腐败埋下了温床,是我国行政问责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积极应对。
(二)我国行政问责中的对策分析
1.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应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制度改革。
2.明确界定行政责任
明确行政责任要求我们深入了解行政机关中的职责权限划分,特别是职位职权的划分,明确责任分工,是行政问责机制建立的基础,对政府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现实问题中,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职责权限的划分不明确,而导致相互扯皮,互相推诿,致使行政体系产生混乱,从而导致行政体系的混乱。
3.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对行政责任的追究
在不断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的同时,加大对行政责任的追究执行力度,要求查处一起,严惩一起,绝不能姑息养奸,在严肃处理已经发现的违反行政法规的同时,同时追究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的责任,杜绝违法不追究、追究不处分、问责效果不明显等现象的发生,使行政机关和责任人务必警醒,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总结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驱动,行政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中的领导作为权力主体,为了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可能会做出牺牲公共利益来换取自身利益的违法乱纪行为。为此,必须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实现社会监督和问责的制度化,监督其履行职责。基于行政问责运行机制的实践价值,联系我国行政问责发展现状,推进行政问责运行机制建设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深化行政问责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工作方式和组织变革,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又一件大事。
参考文献
[1]Burke,John P.Bureaucratic Responsible,Baltimore:Johns HopKins Press,1986,p39
[2]D.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578 页
[3]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理论改革》2004年第4期,第42页
[4]周仲秋:《论行政问责制》.《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第129页
[5]钟镇宁、张七
一、夏述云:《关于行政问责制的探讨》,《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期,第21页
[6]渝纪法:《关于问责制有关问题的思考》,《探索》,2005,[7]戴立然:《创立科学的立体的问责体系的构想》,《大庆社会科学》,2005,04
[8]胡润忠:《探寻适合国情的行政问责制》,《学习月刊》,2006,01
【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推荐阅读:
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规定11-28
齐齐哈尔大学教室使用规定11-11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申请走读审批表、规定、通知、注意事项07-26
哈尔滨金蚂蚁营销策划公司哈尔滨营销策划哈尔滨品牌策划09-03
哈尔滨市居民06-27
哈尔滨银行09-17
哈尔滨学院11-08
哈尔滨游记作文12-17
哈尔滨大学校训05-15
哈尔滨创业环境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