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事业编制人员

2024-10-17

非事业编制人员(共4篇)

非事业编制人员 篇1

摘要:本文从地方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的价值出发, 结合法律规定阐述法理, 着重从不同的维度, 对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的价值进行性质分析、效能分析和个性分析, 从而为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工会工作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价值分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 掀起了依法治校的热潮。随着高校发展理念的转变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高校对教学、行政、后勤、安保等各类人员的需求发生变化。在事业编制人员以外, 高校基本上都聘请了一定数量的非事业编制人员, 他们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 包括劳务派遣人员。据有关调查显示, 部分地方高校非在编人员已占在编职工的20% , 尤其是后勤部门使用非在编人员的高校达80% 以上。高校的劳动人事关系日趋多元化, 非在编人员权利保障相关问题日益凸显, 比如非在编人员加入工会权利、劳资薪酬、节日福利、劳动时间与强度等。

一、地方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的法理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 “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劳动法》第7 条规定: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劳动合同法》第6 条强调: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 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会法》第三条明确指出: “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从法理角度来看, 罗尔斯阐述的正义论核心内容是强调“使处境最不利的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从法的价值来看, 非事业编制人员作为高校中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权利保障是对法律形式公平的补充和修正。

二、地方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的性质分析

( 一) 从外延角度, 属于人权保障的范畴

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由于学历、身份等因素所限, 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高校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权利保障属于人权保障的范畴。这个群体他们拥有的资源较少, 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 自身承受力和应对能力有限。正如未成年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他们由于在年龄、行为能力、劳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弱势, 所以国家为了保障他们的权利, 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 二) 从内涵角度, 是法的公平价值的体现

[美]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提出了有关平等的两个最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自由的平等原则”, 它强调每一个人都平等地享受政治自由等各项权利; 第二个原则是“差别原则”, 它强调社会经济的不平等, 必须能够促使社会中“处境最不利”的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笔者认为,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 一方面要优先维护每一个人形式上的机会平等; 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对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以求达到实质的公平。在法的所有价值中, 公平是法的终极价值。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的权利保障有利于促进高校公平, 是法的公平价值的体现。

三、地方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的效能分析

( 一) 短期效能

地方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大都采用人事代理、劳动合同、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 岗位主要体现为后勤、总务等保障部门。比如, 高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大都属于非事业编制用工, 但是他们的工作对学校甚至社会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得不到保障, 难免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甚至有可能导致工作的严重失误, 比如食物中毒等。此外还有学校安保、园林绿化、宿舍管理等部门。

( 二) 长期效能

高校是文化教育的阵地, 是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首要载体。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校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内部人事劳资矛盾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这些矛盾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 难免会对高校的和谐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甚至会引发不良的社会反应。“木桶理论”警示我们, 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四、地方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的个性分析

加强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 为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 通过加强非事业编制人员权利保障, 一方面可以以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和非在编的用工形式,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 尤其是在特色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建树且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 另一方面, 可以充分调动广大非在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减少不必要的劳资矛盾和其他影响和谐校园的因素, 为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叶树铃, 毛锡峰.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入会及权益保障的研究[J].经济师, 2013 (2) .

[2]夏德洋.加强高校非在编职工的维权工作探究[J].管理观察, 2013 (11) .

[3]张艳, 周翠彬.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价值探究[J].政法学刊, 2008 (10) .

非事业编制人员 篇2

实名制编制人员2名公告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桂人社发〔2011〕155号)、中共桂林市委组织部、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桂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细则>的通知》(市人社发〔2012〕80号)和桂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规范事业单位使用非实名制编制和聘用人员控制数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市编〔2014〕78号)精神,现决定组织实施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属事业单位桂林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2016年直接面试公开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工作,共2个职位计划招聘2人。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四)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文化程度、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五)具备应聘职位所需要的其他聘用条件。职位所需要的其他聘用条件详见《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6年局属事业单位直接面试公开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职位计划表》(附件1);(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

1、现役军人;

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3、各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违纪违规行为且仍在处罚期限内的人员;

4、在读的普通高校非2016年应届毕业生(其中,在读的非2016年应届毕业的专升本人员、研究生也不能以原已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报考);

5、其他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人员。(七)其他:

1、本次招聘条件中凡涉及时间段的计算,均以2016年11月30日为界;

2、年龄要求: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0年11月30日至1998年11月30日期间出生)。

3、国家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报考,须先向所在工作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取得单位及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后,方能报考,并在报名资格审查时提供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否则不予参加面试。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一)报名方式及时间地点

本次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6年局属事业单位直接面试公开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的报名工作,采取现场报名方式进行。

本公告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4日

报名时间:2017年1月5日至1月6日,上午9:00—12:00,下午15:00—17:00。

报名地点及联系电话: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桂林市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行政中心办公楼主楼4楼442室),联系电话:0773—2848962。联系人:莫徽鸿。

凡符合招聘职位报考条件要求的报考人员,现场填写《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6年局属事业单位直接面试公开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报名登记表》一式二份,贴本人近期1寸正面免冠彩色白底照片。报名时,报考人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进入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查看

员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和符合报考职位招聘条件相关材料原件(如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资格证明等),通过资格审查后交复印件一份备查。每个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职位。

现场报名原则上要求报考人员本人到场,如本人确有原因不能到场,可委托报名。受委托人提供报考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和符合报考职位招聘条件相关材料原件的,视为报考人员委托受委托人报名并承担责任。

(二)资格审查

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指定专人,现场按照本《公告》的规定和《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6年局属事业单位直接面试公开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职位计划表》公布的招聘职位资格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不得拒绝报考,不同意报考的要说明理由,并当面反馈给报考人员。

报考人员要认真核对报考岗位的招聘条件,凡是不符合报考条件,仍提供虚假信息报名参加面试的,一经核实,取消报考资格,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行承担。

现场报名与资格审查同时进行,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指定专人负责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三)缴交面试费

通过资格审查,确认符合招聘条件的报考人员需现场缴交面试费50元。未能按时缴费的报考人员,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三、面试

(一)面试人员的确定

经过现场资格审查确认符合招聘条件的报考人员,均可直接进入面试程序。若招聘人数与报名人数比例低于1:3,又确需补缺的,由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书面意见报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确定是否开考并备案;经过现场资格审查确认符合招聘条件的报考人员达40人以上的,面试时需拆分为2个以上考场,由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面试当天当场组织考生抽签确定考场,报考人员按其抽签确定的考场进行面试。每个考场的前3名需进行第二轮面试。以第二轮面试成绩结果确定该职位排序。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要按面试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参加面试。未能按时参加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

(二)面试的组织实施

面试工作由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组织实施,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三)面试的形式、时间、地点

根据岗位需要,本次面试采取公共面试的形式进行。

报考人员在参加面试时,必须携带面试通知书和有效居民身份证,两证缺一不可。公共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四)面试成绩公布

面试成绩满分分值为100分,报考人员面试合格成绩需达60分,方能进入考察程序。相同职位招聘数末位出现两人以上成绩并列时,以加试的形式及结果重新确定排序。面试成绩在当天面试结束后公布。

四、考察

(一)考察人选的确定。按照同一职位报考人员面试成绩,从高分至低分按1:1比例确定考察人选。(二)考察工作由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考察组由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桂林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2人以上组成。

(三)考察内容:主要考察报考人员报考资格的匹配性、真实性,以及报考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勤政廉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遵守原工作单位规章制度等情况。考察的同时,要进行报考资格复审。

(四)考察组应当广泛听取意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据实写出考察材料,并提出明确的考察意见(合格或不合格)。

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进入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查看

(五)考察工作原则上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考察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具体组织实施考察工作,考察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两份),考察组成员签名,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考察结果,确定体检人员名单。

(六)考察不合格,不能进入体检环节,可从报考同一职位面试成绩合格人员中按本款第(一)条规定依次递补。

五、体检

(一)组织体检时,工作人员(含体检医生)与报考人员有回避关系的,应予回避。对于体检中违反操作规程、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渎职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工作人员(含体检医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报考人员在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的,不予聘用或取消聘用。

体检由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组织实施,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费用由报考人员承担。体检时间及安排另行通知。

(二)体检项目和标准按照原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1号)、《人事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桂人发〔2007〕37号)、《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桂人社发〔2010〕29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公务员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5号)文件规定执行。

(三)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符合当日复检的项目安排当日复检;符合当场复检的项目,安排当场复检。报考人员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的,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复检申请,经批准后进行复检。非当日当场复检的项目,由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另行确定复检医院,复检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报考人员无故不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视为自动放弃体检资格。

体检不合格或自愿放弃体检的,从报考同一职位且面试成绩合格的人员中按第七款第(一)条规定依次递补。没有递补人选的,取消该职位招聘计划。

六、公示

(一)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招聘面试、考察、体检等程序得到的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并在招聘公告发布的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拟聘用人员公示后,有自动放弃聘用资格或公示后查实不符合聘用条件的,不再递补聘用对象。(二)桂林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应与受聘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合同时间应以聘用通知下文之日起计算。桂林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与受聘人员签订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七、加强领导、严肃纪律

(一)招聘单位和主管部门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这次招聘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密切配合,确保公开考试招聘工作有序开展。

(二)实行回避制度。工作人员在公开招聘中,涉及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应当回避。

(三)严格公开招聘纪律,对有下列情形的,必须严肃处理:

1、招聘工作人员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在考试考察过程中参与作弊的;

2、招聘工作人员故意泄露考试题目的;(四)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调离工作岗位或相应的行政处分。

(五)招聘单位要严格按公开考试招聘有关政策规定开展招聘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如发现违规或弄虚作假行为,应立即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轻重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别提示:

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资讯及备考资料,进入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查看

1、报考人员注意核对报考专业,专业请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指导目录(2016年版)》核对。报考人员本人所学专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指导目录(2016年版)》中没有列入的,报名时可以选择与所列专业相近(所学专业主要课程有70%科目相同)的职位报考,是否符合职位专业要求,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与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核准。

2、本次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6年局属事业单位直接面试公开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工作,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不指定面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面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以桂林市事业单位直接面试公开招聘人员名义举办的面试培训班,均与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无关。敬请广大报考人员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本《公告》由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解释。招聘职位资格条件咨询电话:0773—2848962 本《公告》解释电话: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0773—2848962 相关网站:

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 原标题: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16年局属事业单位直接面试公开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公告 点击下载>>>

2016年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属事业单位直接面试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职位计划表 2016年桂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属事业单位直接面试招聘非实名制编制人员报名登记表 2016年版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指导目录

2016年12月26日

非事业编制人员 篇3

1 企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社会保障的现状

近年来, 由于企事业单位自身不断的发展和成长, 出现了编制内员工满足不了业务发展的需要, 产生了用工紧缺现象, 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适应单位职能的调整与企业发展的需要, 采取了使用编制外人员的用工方式, 从而去弥补人员的不足。编制外人员的使用, 既解决了企事业单位对岗位紧缺, 需要人员的问题, 又提高了企事业单位录用员工的灵活性。但是在对编外人员的日常管理应用中, 针对于编制外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管理、薪酬福利的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编外员工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对于编外人员用工方式的管理出现了缺乏制度规范, 且随意性较强的问题。

2 企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薪资和福利方面

2.1.1“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

在企事业单位中, 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给人最显而易见的差别要数薪酬水平的差距。享受单位正式编制的员工往往在总体的起薪和薪酬系数上就要高于没有列入正式编制的员工, 且其定薪机制是灵活多样的。编制外员工虽然与编内员工做同样性质的工作, 但是他们基本上都只有基本薪资, 没有编内人员的补助和奖金, 更没有任何评优评先的机会, 可见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之明显。

2.1.2 福利差异大。

对于编制外人员来讲, 从起薪上就体现出了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之间的薪资差距。编外员工同样的劳动付出只能获取较低的固定工资收入却不能够享受与编制内员工同等的福利。有的单位为了节约开支, 把编制外人员基本工资定为仅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 让编制外人员的生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2.2 社会保险方面

一般情况下, 与企业编制外人员关系最密切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

2.2.1养老保险方面。我国养老保险明确规定, 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且缴费达到十五年以上的参保人才具有领取养老保险的资格。在企事业单位中, 由于编制外的劳动者的自身工作具有工作时间不固定、地点不唯一、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强的特点, 使得编外劳动者对投保失望而却步, 甚至于出现大量的退保现象。

2.2.2医疗保险方面。国家通过采用立法的方式对社会医疗保险进行强制实施, 由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按照一定比例对保险费进行缴纳, 通过对社会医疗保险建立基金, 用来支付员工个人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然而很多事业单位为编外人员缴纳的社保费用不但基数较低, 甚至没有缴费, 这更是对编外人员权益的严重侵害, 也埋下了争议的隐患。

2.2.3 失业保险方面。

在劳动者遭遇失业而暂时被中断生活来源的情况时, 失业保险可以为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进而达到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日常生活, 促进其次再就业。在企事业单位中, 编制外劳动者失业保险的缴纳金额是根据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而决定, 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照工资总额和收入来分别承担。由于编外劳动者流动性大, 在不同的地区省份流动。即使社保关系能够转移, 但在具体实际操作时仍然有很大难度, 很难达到实现的目的。

2.3 地位方面

一般情况下, 在企事业单位中, 在待遇和地位上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人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很多编制外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中被划分为低一等级的员工, 不论在政治、还是经济上, 所享受的待遇都不如正式员工。一般编制外人员不被列入选拔晋升范围之内, 他们不随工作的年限晋级, 即使编制外的员工在工作上优于正式员工, 他们仍然的不到与编内人员等同的用工待遇。而在管理上, 编制外员工被认为是防范对象, 导致他们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的, 这种与公平公正相去甚远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使得编制外的员工在企业中不得不受到客观的身份歧视。人力资源部门制度的不完善的, 促使编制外人员在工作中被推在风口浪尖上, 丢失对工作单位的归属感, 使得他们危机感过重, 害怕自己被辞退, 以至于过度敏感、脆弱。

2.4 用工方式方面

企事业单位编制外员工人数随着单位本身不断的成长和发展不断地增多, 在很多企事业单位中, 编制外人员的存在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充当着中坚力量, 但是许多人事部门仍然只采取单一的用工方式。由于编制外用工数量较大, 且部分企事业单位对编制外员工的管理缺乏管理依据和机制, 使得在对编外员工的用工管理方式上存在着用工方式混乱、用工计划性不强、用工的渠道过于混乱、人员管理机制不规范等问题。

3 对企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

3.1 设计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

通过把职务和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用来对编外人员进行激励, 这样既会产生很有效的激励效果, 有可以作为用来提升员工个人薪资待遇的有效手段。

3.1.1同工同酬。改变对编制外员工的薪酬待遇比通过高薪来激励编外员工具有更好的效果。同工同酬这种激励机制是设计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的关键。同工同酬对编制外员工激励的重要手段, 这种手段不但有利于管理者更好的控制, 也可以使得编外员工得到心理的平衡, 可以与编内员工平起平坐, 从而对编外员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3.1.2 员工福利。

福利的作用主要针对于吸引和稳定已有的编制内员工的队伍, 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的稳定员工, 减少企业的人员流失, 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首先, 在编外劳动者中,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可以获得长期的工作机会, 利用这一点采取从制度上或者方式上消除编外人员的不稳定心理, 并对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更多的以提高工作安全感或者稳定性方面的福利制度;其次, 为了促使编外员工更努力、安心的工作, 可以通过企业自身设立独立的资金, 给编外员工一些其本身无法享有的待遇, 作为对编外人员的福利。

3.2 贯彻落实社会保险

3.2.1 养老保险。

企事业单位对于进入本单位进行工作的编制外人员, 应依照国家法律制度, 让员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并且按时、足额的为编外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为达到编制外员工在企业中工作安心, 可以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企业要准备《社会保险缴费手册》, 为每个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并记录下平时的养老保险缴纳状况, 每年单位统一定期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登记审核一次。

3.2.2 医疗保险。

随着时间的发展, 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这使得编外员工对医疗保险的重视也越发的提高。用工单位为其参加了医疗保险, 企事业编外人员个人应承担的部分由工资中按月扣除, 尽管即期工资少了, 但不再担心生病进不起医院了。

3.2.3 失业保险。

编外人员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时, 企事业单位能够按照规定为编外员工足额交纳失业保险费, 当这些人失业后就可以到相关部门领取失业保险金, 暂时可以缓解他们无工作中断收入来源的状况。另外, 因为有失业保险金的暂时保障, 可以暂时解决他们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他们就能全身心投入再次寻找工作。

3.3 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企业编制外人员管理是其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工作部分, 企业的用工主体应按法律规定明确归属单位法人, 或法人授权的管理部门, 如单位的人事部门。企事业单位必须对编制外管理人员的主体进行规范, 否则事业单位将面临着诸多风险。同时加强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的报备和管理工作, 并统一进行管理, 严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使用编制外人员。

3.4 采用多样化的用工方式

在目前编制制度短期内不能取消的实际国情下, 要从另一个角度寻找突破口。通过在编外劳动者的用工方式进行创新。一是大范围的推行劳务派遣制。劳务派遣的有点可以把编制外人员从单位本身的关系分离出来。二是逐步实行政府雇员制。政府雇员制是指政府以契约形式聘用、管理某些专门技术人才及承担部分临时性、勤务性工作的人员。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 编制外人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组成力量, 维护和保障编制外人员的合法权益, 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责。要从最基本的权利保障做起, 着力解决好编制外人员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艳玲, 范露芳.国内社会保障研究的趋势和内容分析——以社会保障研究为基础[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7-9, 6

[2]徐安娜.企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 2013

非事业编制人员 篇4

高校非事业编制员工加入工会

面临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体制不断改革,非事业编制职工(即高校为一些适应临时性和突击性的工作而制定的编制,以下简称非编职工)在全国高校职工中所占比例不断攀升,现已成为高校办学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办学事业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吸收他们加入工会,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构建校园平安、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全国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洛阳周边部分高校非编职工入会现状调查分析,围绕非编职工入会面临的主要障碍,积极探索非编职工当前形势下加入工会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阐述非编职工入会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采用以局部为试点,以保障职工利益为目的,完善机制为准绳,提出加快推进高校非编职工加入工会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非事业编制职工;高校工会 ;对策

一、非编职工入会现状调查

为全面了解现阶段高校非编职工入会现况,笔者随机对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院校的大后勤职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有效回收率为87.5 %。抽样结果为:事业编制职工占29 %,非事业编制职工占71%;非事业编制职工已加入工会的仅有2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劳务派遣

人员(142人)、人事代理人员(26人)、合同工(96人)和其他类型人员(8人),分别占非编人员总数的37%、7%、25%、2%。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后勤多个部门都聘用了非编职工,其中安全保卫、宿舍管理、教室管理、物业绿化等艰苦岗位非编职工占了大多数;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俱乐部等部门也用了一定数量的非编职工。由于大多数非编职工尚未加入工会组织,很少一部分非编职工甚至还不知道有校工会的存在,所以为保障其权益,非编职工加入会工作迫在眉睫。

二、非编职工加入工会的意义

高校工会是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以贯彻《工会法》为依据,坚持贴近大局谋发展、贴近基层谋服务、贴近教职工办实事的工作方针,以加强民主管理为目标,全面推进教务公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提升整体教职工队伍素质;以服务教职工为宗旨,系统构建关爱帮扶体系,凝聚人心,构建和谐,实现维护、参与、教育、建设四大职能,在高校深化改革、建设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主要是指高校聘用的不列入学校事业编制,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的人员,以及在学校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一般不包括勤工助学的学生。人员用工一般为后勤服务人员、实验、教辅和行政管理人员等。

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的聘用,一方面为满足高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需求, 实现了用工灵活性,在高校改革与发展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尤其在服务和保障方面更为突出;而另一方面由于非事业编制管理和人员聘用的相关制度不完善,造成高校非事业编制人员用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工计划性不强、管理服务不规范,甚至是用工合同不规范,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

随着非编职工队伍的壮大,非编职工逐步成为高校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应充分认识到非编职工队伍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但由于非事业编制人员与在编人员相比还存在着诸如归属感缺失、薪酬差异、稳定性不强以及个人成长受限等问题,不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此时作为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工会应积极发挥各项职能,吸收非编制人员入会,加强管理,完善体制,实现高校非编职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即保障了非编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高校的稳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非编职工入会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认识不够,非编员工入会难

1、主管部门对非编职工入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部分高校认为非编职工是临时工作人员,因其文化程度低、流动大,不便于管理等特点,导致主管部门对非编职工在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非编职工入会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非编职工入会意识淡薄

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非编职工入会意识淡薄,对工会的职能和作用没有充分的了解,认为高校工会是正式教工加入的组织,他们没有权利入会,有的认为即使加入工会,工会组织也不会把自己和正式教职工一视同仁,更不会为自己解决根本问题,还有部分人认为自己是“临时工“,甚至没有和学校签订劳动合同,没法预料以后能在学校干多久,随时都有可能被辞退或辞职,加入工会组织将会受到约束,不能”来去自由“,这部分职工入会意愿淡薄,甚至不愿意入会。

(二)非编职工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无处维权

非编职工招聘渠道多样化,构成复杂,有的是政策原因进入高校的,如学校引进人才的家属,有的是转业军人,有的是社会聘用的原下岗职工,有的是通过其他单位招聘的劳务派遣人员,这部分人群大部分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差,受正规培训少,法律意识淡薄,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有工作和薪资问题,对于社会福利、保险等问题不太重视,因此出现劳动合同、休息休假、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争议等劳务纠纷时,一般采取消极的方式,即自我消化,很少通过法律或其他途径维护自身利益的情况,最终结果是不了了之或辞职。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不知道什么程度算侵权,甚至于不清楚身边有哪些维权机构,权益受到

侵害时,部分嫌麻烦或怕对方不讲理放弃维权,还有一部分担心丢掉工作不敢维权,甚至有的职工想维权但不知道去哪里找那个部门维权。归根结底是非编职工缺乏维权意识,缺少维权渠道,缺少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组织或“家”。学校也缺乏为非编职工维护自身利益所提供的正当而顺畅的纠纷解决途径。

(三)非编职工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偏低,人事流动频繁,合同履行不够严谨,保险统筹涵盖不到位

通过走访了解,非编职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差异较大、技术素质低、缺乏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且部分岗位的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再者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岗位缺乏激励和吸引力,即使部分非编职工有一定学历,但薪酬待遇与在编职工同等学历的人员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心理不平衡,价值认同缺失,不利于调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非编职工用工难、不稳定、人员流动大等问题。

调查问卷显示,76%的非编职工拿到的只是本地最低工资,15%的非编职工工资在1601元—2300元之间,3000以上只占非编职工总数的1%,非编职工对自己收入水平很满意的只有6.5%,有80%的表示收入低,70%的人表示急需解决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已缴纳社会医疗保险的占8%,缴纳养老保险的占10%,值得引起关注的是有70%的非编职工尚未缴纳任何保险,连续工作在3年以上的有46人,占12%,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仅有10人,占3%。

(四)与其他单位签订协议的劳务派遣员工加入工会将会更难

高校劳务派遣职工往往都是通过派遣单位(劳务中介组织)雇佣并签订劳动合同后,派往高校劳动,工资由高校转交派遣单位支付,该部分人群劳动关系隶属不同的公司,部分派遣单位与高校职责不清,相互推诿,且大部分派遣单位没有成立工会组织,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

其次,派遣单位和派遣人员双方在思想上对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知,没有意识到工会的作用,加上劳务派遣人员不在派遣单位上班,与用人单位又没有合同约束,造成了用工关系和劳动关系分离,缺乏责、权、利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再者劳务派遣人员都是非编人员,从事的工作复杂,流动性大,工作内容、薪酬标准、利益诉求与其他非编职工不尽相同,导致该群体在参加工会活动、享受福利方面与其他非编职工和在编职工存在差异。再者该部分人群加入工会后,工会管理难度较大,使得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成了一个老大难题。本次走访发现,多数劳务派遣职工表示渴望加入工会组织,发生纠纷时,也希望能帮忙维权。

三、推进高校非编职工加入工会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走访发现,现阶段高校工会组织存在制度不完善、经费不足、经费核算不科学等现象,少部分工会队伍人员流动大,缺乏稳定、长效的保障机制。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下面就如何加快推进高校非编职工加入工会提出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加强领导

非事业编制职工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力量,是工人阶级队伍和学校教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非编职工加入工会,不仅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稳定劳动关系、建设现代化用人制度、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各级工会应进一步统一思想,从讲大局、识大体、讲团结、讲稳定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高校非编职工入会及权益保障工作,帮助解决非编职工入会面临的障碍。通过完善工会制度,对拒不接纳非编职工入会的单位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建议教育行政和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工会权益维护和组建工作,把非编职工入会问题纳入相关工作中,与工会共同谋划,共同考核,共同促进工会工作开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推进非编职工入会工作,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切实表达和维护非编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宣传,提升吸引力

针对大部分非编职工入会意识淡薄,不愿入会的情况,作为工会组织,应在高校校园内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牢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工人服务的宗旨,通过多种多样、扎实有效的宣传,让广大非编职工懂得“国家和学校仍在关心着他们,工会也是他们自己的组织,加入工会是他们的权利”。通过加大宣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服从、服务于高校的发展和稳定,提高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和水平。开展关爱非编职工活动和举行集体入会仪式等,积极营造尊重、关心和爱护非编职工的良好氛围,努力为非编职工融入高校大家庭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提高工会影响力

文体活动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团结民心、凝聚民意、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形式。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非编职工入会,高校工会在开展文体活动时要定位准确,既要“投其所好”地举办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活动,又要“处心积虑”地开展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提升他们生活层次和水平;经常总结交流经验,保证文体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注意培养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吸引更多的非在编职工参加,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履行职责,切实维护非编职工合法权益,营造“家”的氛围

维护非编职工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是工会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途径。高校工会要积极组织吸收非编员工加入工会,参加工会活动,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和指导非编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指导非编员工工资协商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扩大社会保障面,保证非编人员“五险一金”全覆盖,真正让非编人员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当发生纠纷时,积极主动介入纠纷的调解,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有针对性地做好非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掌握非编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推动解决非编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引导非编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五)加强经费征管,严格、科学预算,让入会会员受益

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高校工会都存在经费不足而无能力吸收更多的非编职工的情况,为了保证高校工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财务组织机构和经费征管规定、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势在必行。

现阶段工会可通过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规范核算,健全工会财务公开制度,实现经费透明化,做到经费使用公开、公正,日常厉行勤俭节约,避免铺张浪费,每一分经费都用在“为人民服务“上。

另外高校工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高校资源,申请创办经营项目增加创收,确保工会经费的可持续增长,在创新中平稳发展,实事求是竭诚为广大职工谋福利,走出现阶段经费不足的困境。

(六)以“优质服务“为目的,多措并举助非编职工入会

利用高校优质的办学资源,开展多类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共资源共享,为非编职工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采取宣传、举办活动、技能培训、权益讲解、走访慰问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措施,与非编职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的反映问题,实打实排忧解难,精心抓好维权、服务、教育学习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实现工会温暖全覆盖

(七)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以入会为契机,增强其稳定性

目前高校非编职工用工岗位条件艰苦,且工资待遇普遍低,导致非编职工“招工难、难用工“现象,工会作为职工代表的组织,要代表职工利益,充分发挥工会与学校、学校与员工之间的纽带作用。加强工会的组织和改革,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劳资关系中调整的积极作用,解决劳资纠纷,保障职工利益,最大限度地吸收新职工和非编职工到工会组织中来,帮助非编职工与学校进行工资协商,解决非编职工最关心的薪资待遇问题,减少与在编职工之间的差距,真正让非编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四、结束语

上一篇:教育链和产业链融合下一篇:电能计量系统